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三德”

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三德”

一、公民道德建设的着力点:“三德”(论文文献综述)

陈成玉[1](2021)在《习近平关于道德建设重要论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道德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承载着提升人们道德水平及社会文明程度的重大使命。中国共产党人历来重视道德建设,从毛泽东“集体主义”“为人民服务”等道德原则要求的提出,到邓小平“四有新人”、江泽民“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及胡锦涛“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再到习近平“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无不表明中国共产党人在不同历史时期对道德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和遵循。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实践使我们充分认识到:道德建设极大地影响着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成效,如果不能抓好道德建设或背离其发展方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及其他建设效果必将大打折扣。习近平在多个场合多次谈到道德建设,并以“引领”“支撑”“保证”等词语形容道德,凸显了道德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地位。本论文以习近平关于道德建设重要论述为主题,以道德建设为主线,运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文本研究与资料分析等研究方法,围绕“为什么要对习近平关于道德建设重要论述进行研究”“习近平关于道德建设重要论述有哪些内容、特色及价值”“如何贯彻落实习近平关于道德建设重要论述”等问题,从五个方面进行阐述。首先,论述习近平关于道德建设重要论述的生成逻辑。主要从现实境遇、理论基础及形成脉络三个方面展开,其中,现实境遇主要包括思想领域各种社会思潮和错误论调的泛起、资产阶级道德的不断渗透和侵袭、中华传统美德遭受冲击及各种道德问题的出现;理论基础主要有马克思恩格斯的道德理论、列宁的社会主义道德学说以及中国共产党人的道德建设理论;而其形成脉络可作萌芽阶段、初步形成阶段、发展阶段的大致划分。其次,阐述习近平关于道德建设重要论述的内容架构。该部分从习近平关于理想信念、爱国主义、传统美德、社会主义道德四个方面的论述展开,不仅系统回答了当前要对哪些道德予以加强建设及为什么要对其加强建设等问题,而且对四个主要方面在道德建设中的地位作用进行了阐释。再次,对习近平关于道德建设重要论述的理论特色与本质要求进行提炼总结。就理论特色而言,该重要论述呈现出民族性和时代性相统一、广泛性和层次性相统一、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继承性和创新性相统一的基本特征以及思维系统化、内容大众化、方式生活化、视野国际化等鲜明特色;在本质要求上,“四个要求、三个理念、四个指向”贯穿该重要论述的始终,为习近平关于道德建设重要论述的落实提供了原则指向。复次,习近平关于道德建设重要论述的重要贡献和价值意蕴。从重要贡献来看,该重要论述是马克思主义道德理论的继承与发展,是新时代道德建设的实践指南,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有力保障;就价值意蕴看,该重要论述不仅蕴含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价值标准,而且体现出集体主义的道德原则,为建立健全新时代道德建设评价标准体系提供了重要遵循。最后,就如何践行习近平关于道德建设重要论述展开探讨。这部分重点阐述新时代贯彻落实该重要论述的主要路径,具体从加强理想信念建设、高举爱国主义旗帜、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以及抓住“最大公约数”等四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如批判错误社会思潮及论调、引导人民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和国家观、遵循“双创”原则方针、加强道德教育引导、提升德法合治能力,营造良好社会氛围以及发挥制度保障作用,等等。

石莹[2](2020)在《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研究》文中指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青年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大学生的道德水准和精神风貌在很大程度上折射着整个民族的文明素养。加强大学生道德教育,引导大学生将正确的道德认知、自觉的道德养成和积极的道德实践相结合,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也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必然要求,更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史源远流长、内容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优秀传统文化以儒家为主流,以伦理为核心,体现出浓厚的道德意蕴。从优秀传统文化的道德价值来看,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是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和“独特的精神标识”的典型代表之一,甚至在一定意义上具有“根”和“魂”的地位和价值。因此,充分挖掘先秦儒家君子人格理想蕴含的具有时代价值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并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对于推动新时代大学道德教育内涵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首先,研究回顾是任何一项新的研究的逻辑起点,本文总结了目前学界关于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与大学道德教育方面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并分析了既有研究尚待推进甚至突破的薄弱环节,为进一步研究探讨作了理论准备。在系统梳理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从上古三代至春秋战国历史演进的基础上,理清了“君子”内涵由“有位者”向“有德者”转变的思想发展脉络,展现了以孔孟荀为代表的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的概貌。阐释了先秦儒家君子人格的人文性、实践性、普遍性以及内在超越性等特征,同时认为这些本质特征,既是我们对君子人格思想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着力点,又是君子人格思想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榫接点。其次,本文解答了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可能性以及融入什么的现实问题。就必要性而言,君子人格思想彰显的“文化化人”、“文化育德”的优良传统,对于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破解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当下困境,坚定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等意义重大;就可能性来看,君子人格思想蕴含了可资借鉴转化的时代价值,其关于道德教育的育人目标、教育模式与价值导向,与当前大学生道德教育理论深化与实践创新的要求存在不同程度的契合性,这些都为两者的融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就融入什么而言,本文指出应在内容层面和实践层面做好两者的对接会通。君子人格思想蕴含的道德条目,是个体修养身心的道德目标、构建理想社会关系的价值标尺和涵养家国情怀的精神源泉,这些德育内容有助于涵养大学生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同时,君子人格思想蕴含的德育方法,体现了道德教化和自我修身的统一,君子人格的修养方式蕴含了道德教育他律与自律相结合的重要启示,对此做好实践融入,有助于提升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实效性。最后,本文明确了如何融入的问题,提出了当前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应当秉持的基本原则、构建了融入的具体途径。研究认为,应在尊重君子人格思想历史传统和开掘君子人格思想当代价值的基础上,从方向性、时代性和科学性的基本原则出发,确保融入过程坚持社会主义道德教育方向、彰显创新发展的时代要求、符合道德教育的基本规律。在融入的实施路径上,本文将高校道德教育的现实目标和大学生道德发展的自身需要相结合,以激发大学生的道德主体性为落脚点,从主渠道融入、创设良好德育环境以及激励大学生争做“时代新人”等方面,提出了大学生道德教育的路径。总之,本文从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和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时代命题出发,落实于先秦儒家君子人格与大学生道德教育这一具体论题,对推动蕴含中国智慧的大学生道德教育理论和符合时代要求的大学生道德教育实践的创新发展而言,是一次必要且有益的尝试。

于欣[3](2019)在《先秦儒家德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文中认为先秦儒家德育思想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促成了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确立,而且具有超越时空的永恒魅力和重要价值。挖掘、阐发和传承先秦儒家德育思想,既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大学术命题。系统梳理和探究先秦儒家德育思想,全面而深入地呈显其理论体系,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先秦儒家德育思想的当代价值及其实现路径,这对于推进新时代中国社会主义道德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具有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由宗法分封的奴隶制社会转向封建君主专制社会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的变革是先秦儒家德育思想形成的深刻经济背景,生产方式大变革所必然引发的社会结构急剧变动、社会各阶级阶层间的矛盾斗争激化加剧是其政治背景,思想文化领域内新旧理念碰撞交织、百家异说的文化繁荣是其文化背景。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及其学派的形成发展和重要地位为先秦儒家德育思想的形成提供了主观方面的必要条件。西周“以教祗德”的“尚德”理念、官师合一的礼乐教化模式,奠定了集道德教育与政治教育于一体的古代德育思想体系的基调和轮廓,为先秦儒家德育思想的形成提供了直接而重要的理论来源。先秦儒家的人性论构成了先秦儒家德育活动的主要理论基础。为了重振西周时期礼乐文明和教化传统的生机活力,先秦儒家不断内求“礼乐之原”,由礼而仁,由仁而性,由此开启了对“欲”、“群”、“心”等人性问题的探究与阐发。人之“欲”是德育之所以必要的重要依据之一,“欲”及其满足具有天然合理性,礼义道德及其教化则是满足人欲之必需。人之“群”是德育之所以必要的另一重要依据,人之生不能无群,礼乐教化是“群居和一”所必需。人之“心”是德育之所以可能的内在根基,主宰性的意志之心、情感性的德性之心、理性的认知之心分别为人之受教修德提供了主体性依据、内在情感根基和内在理性根基。先秦儒家的人性论体现了立足于人本身为德育活动提供有力支撑的理论自觉。关于德育活动的目的,先秦儒家秉持治国安民与“为己”“成人”互为目的手段、社会性目的和个体性目的互渗统一的基本精神,一方面主张以教求治求安,力求通过德教达成治国安民、维护差序和谐理想秩序的社会性目的;另一方面主张教以“成人”,力求通过德教修身来美身化性、成就君子圣人的德性理想人格,达成提升人性、发展完善人本身的个体性目的。从德育内容上看,先秦儒家所主张的德育是道德教育、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的高度融合与统一。仁、义、礼、孝、悌、忠、信、知、勇等道德规范是其道德观教育的主要内容。明分正名的社会等级观念和为政以德的治国之道是其政治观教育的主要内容。仁义为上、安仁乐义的人生价值观是其思想教育的主要内容。先秦儒家德育的基本方法可以概括为作为受教者自教方法的自我修身之道和作为教育者施教方法的社会教化之道。自我修身之道侧重于受教者对自身之“志”、“学”、“思”、“行”等能动性的主动发挥,包括“志于仁”、“学以致道”、“思以致圣”、“躬行践履”。社会教化之道侧重于教育者对受教者之主体意识自觉的激发和引导,包括注重运用“愤启悱发”、“举一反三”、“以问为教”等方法的对话式思想宣讲,强调教育者以身体道、自反修己的身教示范,把良好环境的选择培育作为促进人性完善之重要着手处的环境熏陶,引导受教者在“礼”的践履和切己的日常生活中激发其情、悟得其理的生活体验,强调教化以情感为起点和根基的因情设教。先秦儒家德育思想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和难以避免的历史局限性。一方面,先秦儒家高扬了主体性德育理念,凸显了情感德育特色,形成了生活化德育模式,构筑了中华民族道德文化传统的基石,为中华道德文明和古往今来的德育活动贡献了具有“永久魅力”的优秀“基因”;另一方面,因其得以形成的特定历史背景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变迁,先秦儒家德育思想具有人性论理论基础的抽象性、对主体性根源的误读、对庶民地位作用的贬低、对等级观念和秩序的严守等思想局限性。辩证分析和客观评价先秦儒家德育思想的历史贡献与局限,是深入探讨其当代价值及实现的首要前提。综而观之,作为中国古代德育思想之典型代表,先秦儒家德育思想在很多地方都深蕴着“儿童的天真”,彰显着具有“永久魅力”的鲜明特色和优秀“基因”,具有超越时空的当代价值。具体到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先秦儒家的主体性德育理念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论研究相契合,为深化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论研究提供了重要启示,即教育者主体性的首要着力点是激发受教者的主体意识自觉,教育者必须密切结合受教者积极的“前理解”给予切己的启发和引导。先秦儒家以“仁”为核心的德育内容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主义道德观教育具有相契合性,为涵养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提供了宝贵资源,主要体现为“仁”、“礼”对于社会公德教育的涵养作用,“信”和“为政以德”对于职业道德和政治品德教育的涵养作用,以“孝”为核心的家庭伦理对于家庭美德教育和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孝德观、推进家庭和睦与社会和谐的涵养作用。先秦儒家的德育方法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具有高度的相契合性,能够在原则方法、具体实施方法等方面提供诸多有益借鉴,可以以其和谐守礼的师生关系为借鉴,确立“序差互动”的基本原则;以“对话式”思想宣讲为借鉴,推进“对话式”思想政治教育;以因情设教和生活体验为借鉴,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情感教育和生活化。要想实现先秦儒家德育思想的当代价值,必须立足于现时代的新发展、新实践,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基本方针的指引下,抓住三个基本环节: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马克思主义“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立场,传承弘扬先秦儒家德育的优秀传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对先秦儒家德育思想的合理因素进行科学的加工改造,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科学分析先秦儒家德育思想的优秀“基因”;以实践为导向,实践是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和价值实现的动力与源泉,先秦儒家德育思想的当代价值实现必须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为宏观实践导向,以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为微观实践导向;坚持综合创新,“不忘本来、吸收外来”,既要批判地继承先秦儒家德育思想的精华,又要广泛学习、借鉴西方有益的德育文化,将中西优秀的德育思想资源融通于当代中国的道德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创新。

陈方芳[4](2019)在《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思想政治教育是立德树人、培育时代新人的“法宝”和“利器”。而近年来,传统的“十八般武艺”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已经难以发挥其应有“功力”,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越发丰富多彩,思想政治教育者也是用尽浑身解数,但教育效果却总是难如人意。对此,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问题就成为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界的一项“时代难题”,激起学界各路“大军”竞相去探索。随着“生态化”理念从生态学中发掘出并成功运用于指导许多学科的发展,一些思想政治教育学者也开始将其“嫁接”过来,也取得了显着的成效,其哲学高度的系统性、整体性理念对于破解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困境,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朝着生态化方向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认识论上,对“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进行了“何以是”论域上的解读。具言之,认真辨析了“生态”与“环境”的区别与联系;解读了何为“生态化理念”和“生态化”;阐明了社会生态的内涵及其三大要素(经济生态、政治生态、文化生态)的逻辑关系;界说了“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的内涵,突显了其整体性、人本性、动态性、竞争性、开放性、生活性、平衡性等表征,还论证了其“内生态”与“外生态”的内在逻辑。反思论上,对“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进行了“为何能”论域上的思考。首先,从理论、实践、方法三个层面的适切性来讲清楚生态化理念与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契合;其次,阐述了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对于“内生态”——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外生态”——营造良好思想政治教育氛围的价值意蕴;再次,探析了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需要坚持的六大规律,即“立德树人律”“主体需求律”“叠加增值律”“资源配置律”“环境育人律”“顺应超越律”等;最后,从理论、应然、现实三个维度论证了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的可行性。支撑论上,对“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进行了“有何理”论域上的阐析。首先,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是理论基础。其次,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理念是理论指导。再次,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是理论溯源。最后,西方关于生态学的哲学思考是理论镜鉴。现实论上,对“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进行了“何以困”论域上的审视。首先从整体上审视和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的运行态势,然后通过实证调研和深度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思想政治教育“内生态”不协调的表征与原因进行了详细阐述,主要包括主体的主体性亟需彰显、客体的自觉性有待提升、目标的统摄性尚且不够、内容的营养性需要充实、方法的艺术性尚需着力、情境的涵润性仍要拓展等几个方面。最后还对思想政治教育“外生态”不平衡的表现与渊薮进行了阐析,主要体现在高质量发展下仍显复杂严峻的经济生态、“不断净化”中仍有“污染”的政治生态、多元文化不断交流交融交锋的文化生态这几个方面。实践论上,对“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进行了“如何做”论域上的探赜。在生态化理念指引下,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链条上的每一个链条的最优化建设与完善,进而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整体朝着生态化方向发展。一方面,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内生态”建设,需要从建设主体性与主导性有机统一的主体生态;需求性与自觉性有机统一的客体生态;统摄性与实践性有机统一的目标生态;科学性与契合性有机统一的内容生态;适宜性与灵活性有机统一的方法生态;可控性与涵容性有机统一的情境生态等几个方面下功夫。另一方面,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外生态”建设,需要从建好经济生态,营造出富足祥和的物质生活氛围;建好政治生态,营造出山清水秀的政府执政氛围;建好文化生态,营造出健康向上的道德精神氛围等几个方面着力,进而为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社会生态。保障论上,对“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进行了“何能续”论域上的建构。着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形成一元主导的价值引领机制;激发广大人民群众创造伟力,形成传承创新的动力推进机制;大力继承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形成崇德向善的道德伦理机制;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相关法规,形成显隐互补的制度保障机制。着眼于从“有方向”“有力量”“有底蕴”“有保障”这“四有”来巩固和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朝着生态化方向“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王东虓,魏晓璐,尹红领,刘兴华,赵颖,冯慧,高昂,孙彤,谭宇[5](2018)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研究(笔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题做出重要指示。特别是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把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构成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强调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转化为学生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习近平总书记以三个"什么样"的重大问题为导向,揭示了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实质,提出了通过"四化"途径、提升"三落地"要求、坚持知行合一原则、促进"两化"价值转化与升华、达到提高公民"三德"的价值观教育目标。在这一系统的核心价值观教育思想指导下,本研究遵循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四个阶段的学生成长规律,按照价值启蒙(行为遵从)、价值认知、价值认同、价值奉行(行为自觉)的价值接受规律,分阶段提出以"三爱""三理""三同""三成"的"四个三"教育内容作为融入点,规划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四个三"教育方案,以有力推进我国教育领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建设。

赵增彦[6](2014)在《十六大以来公民道德建设思想的创新发展》文中指出党的十六大以来,公民道德建设被赋予新的战略定位,公民道德建设战略布局日趋完善。党坚持把公民道德建设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之中,以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旨归,以增强诚信意识、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为抓手,紧紧抓住重点人群和重点行业,统筹城乡公民道德建设、统筹公民道德的硬环境和软环境建设,以优良的党风带政风促民风正行风,着力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推动形成奋发向上、崇德向善的强大力量,构筑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精神基石。

孙珂[7](2014)在《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个人品德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七大报告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经验,结合当前社会发展状况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个人品德建设”的概念,这是对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体系的发展和完善,也是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规律的新认识。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个人品德建设就是在充分考虑网络环境特点的前提下,在遵循道德建设规律的基础上,通过内外两种途径将外在的网络社会道德规范转化为大学生内在的道德品质,并指导和约束自己的网络道德行为。文章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主要介绍了本选题的研究意义,包括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和方法,以及研究的重难点和创新点。第二部分为理论铺垫,首先指出了网络环境具有虚拟性、隐匿性、开放性和复杂性等特征。然后阐明个人品德就是一个人内在的思想道德品质和道德人格,是社会道德规范在个体身上的内化,它包括知、情、意、行四个要素,具有自律性、稳定性、持久性、实践性等特征。最后着重探讨了个人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指出在个人品德形成和发展中,社会环境是基础,家庭和学校的教育是重要手段,大学生的情感等非理性因素是催化剂,社会实践基础上的个体自觉修养是关键,道德需要、道德内化、良性互动是三大作用机制。第三部分首先讨论了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个人品德建设对培养大学生的网络道德自律,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以及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意义。其次阐述了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个人品德建设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和坚持传承中华美德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第四部分为现实分析,先从个人品德的知、情、意、行四个方面分析了当前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个人品德失范的主要表现,又从主客两个方面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第五部分为实践探索,指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个人品德建设应从内在和外在两种途径入手。内在途径主要探讨了大学生应从个人品德四要素的维度来加强自身道德修养,规范网络道德行为;外在途径主要包括加强网络管理、净化网络社会环境,突出网络道德教育以及加快制度伦理建设,“给力”外部约束。

车丹[8](2014)在《“90后”大学生个人品德建设研究》文中指出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大学生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承接者,其道德素质的高低,决定了大学生能否成为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强大学生个人品德建设,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与长盛不衰。自2009年第一批“90后”大学生入学以来,“90后”大学生具有的时代特征及独特变化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课题。在这一背景下,针对新形势新变化新要求,探究“90后”大学生个人品德建设的有效路径就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为此,本文基于系统研究“90后”大学生个人品德建设的相关理论,界定“90后”大学生的概念和个人品德内涵,分析“90后”大学生在独立思考和接受新事物能力、消费观与审美观、感恩意识等有别于往代大学生的鲜明特征,从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推进新时期大学生道德建设、实现“90后”大学生社会化、解决“90后”大学生品德失范、塑造“90后”大学生立身处事成才等方面探讨加强“90后”大学生个人品德建设的必要性。通过问卷调查法对“90后”大学生个人品德状况量化研究,在肯定“90后”大学生在爱国主义热情和民族自豪感、政治观、道德责任意识及志愿者精神等个人品德基本面良好的同时,剖析存在的抗挫折能力差、价值取向趋于务实、过度关注个人利益和知行不一等个人品德失范问题以及制约“90后”大学生品德建设的关键因素,从网络和媒体环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模范导向等社会道德维度,大学生德育观念、大学生德育内容、大学生德育方法和教师队伍建设等高校维度,家庭氛围、家庭教育理念、家庭教育方式等家庭教育维度,养成良好品德行为习惯、自省自察、个人道德修养自觉性等大学生个人修养维度,全方位、立体式提出加强“90后”大学生个人品德建设的有效路径。

颜文皎[9](2013)在《扫除社会道德建设之迷雾——厘清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与公德、私德之差异》文中研究说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这"三德"是在把公民的社会生活领域划分为公共生活、职业生活、家庭生活的基础上对公民道德规范的具体化。明确区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与公德、私德之差异是扫除社会道德建设之迷雾的关键。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公德、私德在对象域、逻辑思路和关注点都有明显的不同。

谭子荷[10](2013)在《公民道德建设伦理研究》文中提出"公民社会"是中国知识界的新课题,公民道德建设则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的基础性工程。公民道德是我国道德体系建设的基础,确立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公民公德意识的强弱,遵守公德规范的状况,直接反映着公民素质,决定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效,也对经济建设和生产力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在公民道德的建设中,必须正确理解、认真处理好公民道德规范的基本点和重点,以及公民道德建设与"三德"建设的和谐发展。

二、公民道德建设的着力点:“三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公民道德建设的着力点:“三德”(论文提纲范文)

(1)习近平关于道德建设重要论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二)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三、相关概念界定
        (一)理想信念
        (二)爱国主义
        (三)中华传统美德
        (四)社会主义道德
        (五)道德建设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五、创新与不足之处
        (一)创新之处
        (二)不足之处
第一章 习近平关于道德建设重要论述的生成逻辑
    第一节 习近平关于道德建设重要论述形成的现实境遇
        一、思想领域各种社会思潮和错误论调的泛起
        二、资产阶级道德的渗透和侵袭
        三、中华传统美德遭受冲击及各种道德问题的出现
    第二节 习近平关于道德建设重要论述形成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道德理论
        二、列宁的社会主义道德学说
        三、中国共产党人的道德建设理论
    第三节 习近平关于道德建设重要论述的形成脉络
        一、萌芽阶段:十八大以前
        二、初步形成阶段:十八大至十九大
        三、发展阶段:十九大之后
第二章 习近平关于道德建设重要论述的内容构架
    第一节 理想信念:道德建设的“定盘星”
        一、将“理想信念”提升到“精神之钙”“总开关”的战略高度
        二、赋予理想信念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
        三、将理想信念教育与“中国梦”相结合
        四、提出理想信念的客观衡量标准
    第二节 爱国主义:道德建设的“主旋律”
        一、爱国主义的本质体现: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
        二、爱国主义的国际视野:“家国情怀”之外兼具“人类关怀”
        三、新时代爱国主义的鲜明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四、爱国主义教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永恒主题
    第三节 中华传统美德:道德建设的“精神根脉”
        一、将中华传统美德当成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二、拓展中华传统美德的丰富内涵
        三、形塑中华传统美德的时代价值
        四、“双创”:中华传统美德继承弘扬的原则方针
    第四节 社会主义道德:道德建设的“重要工程”
        一、将社会主义道德提升至“兴国立人”的战略位置
        二、大力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德法并举提升社会主义道德水平
        四、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
第三章 习近平关于道德建设重要论述的理论特色和本质要求
    第一节 习近平关于道德建设重要论述的理论特色
        一、基本特征:“四个统一”
        (一)民族性和时代性统一
        (二)广泛性和层次性统一
        (三)理论性和实践性统一
        (四)继承性和创新性统一
        二、鲜明特色:“四化”
        (一)思维系统化
        (二)内容大众化
        (三)方式生活化
        (四)视野国际化
    第二节 习近平关于道德建设重要论述的本质要求
        一、习近平关于道德建设重要论述的“四个要求”
        (一)坚持对中华传统美德批判地继承弘扬是基本要求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是核心要求
        (三)占领网络道德建设新阵地、提升道德传播能力是重要要求
        (四)加强党对道德建设的领导是根本要求
        二、习近平关于道德建设重要论述的“三个理念”
        (一)“最大公约数”理念
        (二)“协同育人”理念
        (三)“弘扬正能量”理念
        三、习近平关于道德建设重要论述的“四个指向”
        (一)加强顶层规划,明确道德建设的战略地位
        (二)强调全方位,科学谋划推进创新
        (三)关注多层次,循序渐进提升育人实效
        (四)注重宽领域,各战线多场域协同发力
第四章 习近平关于道德建设重要论述的重要贡献和价值意蕴
    第一节 习近平关于道德建设重要论述的重要贡献
        一、马克思主义道德理论的创新与发展
        (一)对马克思列宁主义道德学说的丰富和发展
        (二)对中国共产党道德理论的继承与创新
        二、新时代推进道德建设的实践指南
        (一)深化了党对道德建设规律的认识
        (二)拓展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理念
        (三)揭开了新时代道德建设的新篇章
        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实现的有力保障
        (一)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道路指引
        (二)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精神支撑
        (三)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力量泉源
    第二节 习近平关于道德建设重要论述的价值意蕴
        一、体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道德价值标准
        (一)人民对美好道德的向往是党的奋斗目标
        (二)人民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主体
        (三)人民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工作的最终评判者
        二、蕴含了集体主义的价值原则
        (一)强调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
        (二)体现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辩证统一
        三、蕴含道德建设实效性的价值评判标准
        (一)蕴含了对全体社会成员的道德评判标准
        (二)体现了领导干部的政德标准
        (三)包含了教师的师德标准
        (四)强调了青少年的道德标准
第五章 贯彻落实习近平关于道德建设重要论述的路径
    第一节 加强理想信念建设,把握道德建设的方向
        一、加强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学习
        二、加强对理想信念渺茫论、共产主义过时论等思潮的批判力度
        三、区分对象进行有层次有重点的理想信念教育
        四、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具体实践中践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第二节 高举爱国主义旗帜,推进道德建设深入发展
        一、教育引导人民尊重和传承中华民族爱国主义历史和文化
        二、通过“两个共同体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和国家观
        三、抓住重点对象并注重发挥仪式礼仪的爱国育人作用
        四、疏堵结合营造爱国主义精神弘扬的良好社会氛围
    第三节 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赋予道德建设以深厚的精神滋养
        一、坚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二、在遵循“双创”方针下推进中华传统美德继承弘扬
        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推进中华传统美德的继承弘扬
        四、以家庭美德建设和世界美德传播推动中华传统美德的继承弘扬
    第四节 抓住“最大公约数”,增强道德建设的践行成效
        一、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以个人品德建设为重要着力点开启公民道德建设新征程
        三、注重发挥重点阵地和群体的道德育人作用
        四、在国家治理中推动法治和德治协同发展、相得益彰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2)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缘起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既有研究述评
    1.3 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重难点及创新性
        1.4.1 研究的重难点
        1.4.2 研究的创新性
    1.5 核心概念界定
        1.5.1 道德
        1.5.2 道德教育
        1.5.3 君子人格
第2章 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的演进及特征
    2.1 历史演进
        2.1.1 上古三代君子观念的萌芽
        2.1.2 春秋孔子对君子概念的确立
        2.1.3 战国孟子、荀子对君子观念的发展
    2.2 基本特征
        2.2.1 人文性
        2.2.2 实践性
        2.2.3 普遍性
        2.2.4 内在超越性
第3章 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3.1 融入的必要性
        3.1.1 有助于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3.1.2 有助于化解当前大学生道德教育面临的突出问题
    3.2 融入的可能性
        3.2.1 君子人格思想与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基本目标相连通
        3.2.2 君子人格思想与大学生道德教育的育人理念相契合
        3.2.3 君子人格思想蕴含了可资借鉴转化的时代价值
第4章 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内容
    4.1 君子人格思想蕴含的道德内容
        4.1.1 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个体道德
        4.1.2 和而不同,立己达人的社会关系
        4.1.3 治平天下,仁民爱民的家国情怀
    4.2 德育内容融入
        4.2.1 和合之美与大学生社会公德涵养
        4.2.2 敬业乐群与大学生职业道德完善
        4.2.3 孝悌为本与大学生家庭美德教育
        4.2.4 仁礼存心与大学生个人品德提升
第5章 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方法
    5.1 君子人格思想蕴含的道德教育方法
        5.1.1 先秦儒家君子人格修养的道德教化法
        5.1.2 先秦儒家君子人格修养的自我修身法
    5.2 德育方法融入
        5.2.1 立德树人,明确大学生道德教育的首要地位
        5.2.2 克己内省,强调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内化过程
        5.2.3 言传身教,重视大学生道德教育的示范引导
        5.2.4 知行合一,夯实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实践基础
第6章 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原则和路径
    6.1 基本原则
        6.1.1 方向性原则,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教育方向
        6.1.2 时代性原则,推动君子人格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6.1.3 科学性原则,遵循道德教育的基本规律
    6.2 实施路径
        6.2.1 融入育人主渠道,发挥课程德育主阵地作用
        6.2.2 构建立体化传承体系,创设良好德育环境
        6.2.3 推动道德主体性生成,塑造时代“新君子”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论文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3)先秦儒家德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缘起和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三、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四、研究的创新之处与难点
第一章 先秦儒家德育思想的形成条件
    一、先秦儒家德育思想形成的社会背景
        (一) 先秦儒家德育思想形成的经济背景
        (二) 先秦儒家德育思想形成的政治背景
        (三) 先秦儒家德育思想形成的文化背景
    二、先秦儒家德育思想形成的主观条件
        (一) 儒家及其根本思想特征
        (二) 先秦儒家及其发展
        (三) 先秦儒学的特色及重要历史地位
    三、先秦儒家德育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
        (一) 西周“以教祗德”的“尚德”理念
        (二) 西周官师合一的礼乐教化模式
        (三) 先秦儒家对西周德教传统的继承发展
第二章 先秦儒家德育的主要理论基础
    一、人性论是先秦儒家德育的主要理论基础
        (一) 探求“礼乐之原”:开启人性问题的逻辑必然
        (二) “礼”—“仁”—“性”:开启人性问题的逻辑理路
    二、人之“欲”:德育之所以必要的重要依据之一
        (一) “欲生于性”:“欲”及其满足具有天然合理性
        (二) 以礼“制欲”“养欲”:礼义道德及其教化是满足人欲之必需
    三、人之“群”:德育之所以必要的另一重要依据
        (一) “人之生不能无群”:人是“能群”的社会存在物
        (二) “仁爱”和群、“明分使群”:礼乐教化是“群居和一”之必需
    四、人之“心”:德育之所以可能的内在根基
        (一) 物质性的好利之心:通过“心官”表现出来的“物欲”
        (二) 主宰性的意志之心:受教成德的主体性依据
        (三) 情感性的德性之心:受教成德的内在情感根基
        (四) 理性的认知之心:受教成德的内在理性根基
第三章 先秦儒家德育的目的和内容
    一、先秦儒家德育的双重目的
        (一) 以教求治求安的社会性目的
        (二) 教以“成人”的个体性目的
    二、先秦儒家德育的主要内容
        (一) 以仁为核心的道德观
        (二) 明分正名、为政以德的政治观
        (三) 仁义为上、安仁乐义的人生价值观
第四章 先秦儒家德育的基本方法
    一、自我修身之道:受教者的自教方法
        (一) “志于仁”:受教者的自觉选择与坚守
        (二) “学以致道”:受教者的主动学习
        (三) “思以致圣”:受教者的积极思考与内省
        (四) 躬行践履:受教者的力行与实践
    二、社会教化之道:教育者的施教方法
        (一) 思想宣讲:启发性的对话式教学
        (二) 身教示范:以身体道的不言之教
        (三) 环境熏陶:良好环境的潜移默化
        (四) 生活体验:与人伦日用相融合
        (五) 因情设教:以情感为教化起点
第五章 先秦儒家德育思想的历史贡献与局限
    一、先秦儒家德育思想的历史贡献
        (一) 高扬了主体性德育理念
        (二) 凸显了情感德育特色
        (三) 形成了生活化德育模式
        (四) 构筑了中华民族道德文化传统的基石
    二、先秦儒家德育思想的历史局限
        (一) 人性论理论基础的抽象性
        (二) 对主体性根源的误读
        (三) 对庶民地位和作用的贬低
        (四) 对等级观念和秩序的执守
第六章 先秦儒家德育思想的当代价值及其实现
    一、先秦儒家德育思想的当代价值
        (一) 德育理念的当代价值
        (二) 德育内容的当代价值
        (三) 德育方法的当代价值
    二、先秦儒家德育思想当代价值的实现路径
        (一)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二) 以实践为导向
        (三) 坚持综合创新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简要研究述评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3.2 研究的主要方法
        1.3.3 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2章 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的相关问题概述
    2.1 “生态”和“环境”内涵辨析
        2.1.1 概念维度——“环境”和“生态”的内涵
        2.1.2 关系维度——“环境”和“生态”的关系
        2.1.3 价值维度——“环境”到“生态”的意义
        2.1.4 学科维度——思想政治教育学界对“环境”和“生态”的审视
    2.2 生态化相关概念解读
        2.2.1 何为“生态化理念”
        2.2.2 何为“生态化”
    2.3 社会生态的内涵及其内在逻辑
        2.3.1 社会生态的内涵分析
        2.3.2 社会生态的逻辑构成
    2.4 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的界说与特征
        2.4.1 内涵解析: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的具体界说
        2.4.2 基本特征: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的表征论析
        2.4.3 内在逻辑: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的系统结构
第3章 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的理性省思
    3.1 有“桥”相通:生态化理念与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契合
        3.1.1 理论适切性
        3.1.2 实践适切性
        3.1.3 方法适切性
    3.2 有“值”内蕴: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的现实意义
        3.2.1 内生态: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
        3.2.2 外生态:营造思想政治教育好氛围
    3.3 有“道”可遵: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的规律遵循
        3.3.1 规律一:“立德树人律”
        3.3.2 规律二:“主体需求律”
        3.3.3 规律三:“叠加增值律”
        3.3.4 规律四:“资源配置律”
        3.3.5 规律五:“环境育人律”
        3.3.6 规律六:“顺应超越律”
    3.4 有“机”可乘: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的可行性
        3.4.1 理论可行性
        3.4.2 应然可行性
        3.4.3 现实可行性
第4章 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的理论支撑
    4.1 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
        4.1.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人学思想
        4.1.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者的人学思想
    4.2 理论指导: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理念
        4.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生态的论述
        4.2.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者的生态哲学思想
    4.3 理论溯源: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
        4.3.1 儒家之“天人合一”“仁民爱物”“人文化成”
        4.3.2 道家之“道生万物”“道法自然”“知足知止”
        4.3.3 佛家之“众生平等”“依正不二”“圆融无碍”
    4.4 理论镜鉴:西方关于生态学的哲学思考
        4.4.1 阿伦·奈斯关于深层生态学思想
        4.4.2 戴维·佩珀的生态社会主义思想
第5章 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的现实审视
    5.1 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的整体态势
        5.1.1 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处于平衡状态
        5.1.2 思想政治教育“内生态”的有序运转
        5.1.3 思想政治教育“外生态”的平稳发展
    5.2 思想政治教育“内生态”不协调的表征及其归因
        5.2.1 主体生态:主体性亟需彰显
        5.2.2 客体生态:自觉性有待提升
        5.2.3 目标生态:统摄性尚且不够
        5.2.4 内容生态:营养性需要充实
        5.2.5 方法生态:艺术性尚需着力
        5.2.6 情境生态:涵润性仍要拓展
    5.3 思想政治教育“外生态”不平衡的表现及其渊薮
        5.3.1 经济生态:高质量发展下仍显复杂严峻
        5.3.2 政治生态:“不断净化”中仍有“污染”
        5.3.3 文化生态:多元文化交融中仍会有乱象
第6章 思想政治教育“内生态”建设
    6.1 主体生态:主体性与主导性有机统一
        6.1.1 前提——明确主体性意识,筑牢“思想战线”
        6.1.2 根本——强化主体性素质,练好“打铁硬功”
        6.1.3 抓手——发挥主导性功用,做到“行为世范”
    6.2 客体生态:需求性与自觉性有机统一
        6.2.1 厘清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差异性需求
        6.2.2 激活思想政治教育客体接受的主体性
        6.2.3 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文化免疫力
    6.3 目标生态:统摄性与实践性有机统一
        6.3.1 确立统摄性的目标
        6.3.2 确立实践性的目标
    6.4 内容生态:科学性与契合性有机统一
        6.4.1 内容供给应该坚持的基本原则
        6.4.2 内容供给需要把握的总体思路
        6.4.3 内容供给需要着力的具体实践
    6.5 方法生态:适宜性与灵活性有机统一
        6.5.1 吸收中国传统教化与修身之良“术”
        6.5.2 借鉴西方国家公民道德教育之“技”
        6.5.3 创新当代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之“法”
    6.6 情境生态:可控性与涵容性有机统一
        6.6.1 明确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生态建构的原则
        6.6.2 探赜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开发的具体路径
第7章 思想政治教育“外生态”建设
    7.1 建好经济生态,为“内生态”营造出富足祥和的物质生活氛围
        7.1.1 巩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抑制贫富差距两极分化
        7.1.2 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创新,致力解决社会主要矛盾
        7.1.3 不断改善民生利益机制,增进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7.1.4 融入先进思想道德元素,助推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7.2 建好政治生态,为“内生态”营造出风清气正的政府执政氛围
        7.2.1 根本要求:继续扩大党内民主
        7.2.2 关键之举:加大党内监督力度
        7.2.3 重点工作:积极开展反腐倡廉
        7.2.4 活力基因:加强党员干部管理
        7.2.5 必要抓手:严肃党内政治生活
    7.3 建好文化生态,为“内生态”营造出健康向上的道德精神氛围
        7.3.1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筑牢思想防线
        7.3.2 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精神家园
        7.3.3 吸收和借鉴域外有益文化,实现洋为中用
        7.3.4 推进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激发创造活力
        7.3.5 加强网络舆论生态的治理,净化传媒氛围
第8章 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的长效机制建构
    8.1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形成一元主导的价值引领机制
        8.1.1 一元主导的价值引领机制的分析
        8.1.2 一元主导的价值引领机制的运行
    8.2 激发广大人民群众创造伟力,形成传承创新的动力推进机制
        8.2.1 传承创新的动力推进机制的分析
        8.2.2 传承创新的动力推进机制的运行
    8.3 大力继承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形成崇德向善的道德伦理机制
        8.3.1 崇德向善的道德伦理机制的分析
        8.3.2 崇德向善的道德伦理机制的运行
    8.4 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相关法规,形成显隐互补的制度保障机制
        8.4.1 显隐互补的制度保障机制的分析
        8.4.2 显隐互补的制度保障机制的运行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附录 B 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状况的调查问卷
附录 C 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状况的访谈提纲
致谢

(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研究(笔谈)(论文提纲范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四个三”教育方案研究
    一、系统领悟习近平总书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思想
    二、挖掘升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长效机制建设的“动力源”
    三、抓好不同教育阶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的融入点, 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四个三”教育方案
    四、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教育领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建设
在“四化”中推进“三爱”教育机制研究
    一、开展“三爱”教育的必要性、紧迫性和可行性
        (一) 开展“三爱”教育, 是尊循学前儿童学习、认知发展规律和价值观教育规律的客观内在要求
        (二) 开展“三爱”教育, 是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历史发展要求
        (三) 开展“三爱”教育, 是主动有力抵制西方国家通过绘本、动漫等渗透其价值观念的现实迫切要求
        (四) 开展“三爱”教育, 是寻求学前儿童价值观教育共鸣点、有效解决价值观教育不足或缺失问题、提升保育教育质量的实践逻辑要求
    二、“三爱”教育的基本内涵及其内在联系
    三、在“四化”中推进“三爱”教育, 实现学前儿童健康快乐成长
    四、构建用“四化”推进“三爱”教育的长效机制
        (一) 强化顶层设计, 构建党、人大、政府、幼儿园和企业参与的工作机制, 确保“三爱”教育的长效性
        (二) 加强学前教育研究, 构建学前儿童教育研究机制, 确保“三爱”教育的针对性
        (三) 丰富学前儿童教育载体, 构建学前儿童玩具、教具、图书研发生产的机制, 确保“三爱”教育的感性立体化
        (四) 融入日常生活, 构建学前儿童教育生活化体制, 确保“三爱”教育的实践性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育人创新机制”方案进行少年儿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育人创新机制”的实施依据
        (一) “三育人创新机制”实施的现实依据
        (二) “三育人创新机制”实施的科学性
        (三) “三理”理论形态向“三育”教育机制转化的合理性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育人创新机制”的实施内容
    三、VR+“三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育人创新机制”的实施策略
        (一) 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三育”教育的优势
        (二) “VR+三育”教育模式的具体应用
以“三同”教育促进高中教育阶段价值认同
    一、“三同”教育的意义
        (一) 培育社会主义合格公民, 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二) 构建长效育人机制, 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
        (三) 探索高中阶段德育模式转型, 促进高中生接轨社会
    二、“三同”教育的内容
        (一) 作为基础环节的情感认同教育
        (二) 作为中心环节的理念认同教育
        (三) 作为延伸环节的行为认同教育
    三、“三同”教育的实施
        (一) 建设“互联网+”教学平台, 增进情感凝聚力
        (二) 构建教学研协同创新机制, 提升理性说服力
        (三) 探索“STEAM”式实践育人模式, 强化行为驱动力
“三成”教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切入点
    一、“三成”教育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时代要求
        (一) 以“三成”教育为着力点有利于实现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二) 以“三成”教育为着力点有利于促进大学生主体性发展
        (三) 以“三成”教育为着力点有利于推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
        (四) 以“三成”教育为着力点有利于提高高校党建水平
    二、“三成”教育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紧密契合
        (一) 成长教育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前提条件
        (二) 成才教育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的关键环节
        (三) 成人教育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最终目标
    三、“三成”教育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思考
        (一) 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融合体系, 引领大学生健康成长
        (二) 构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 促进大学生全面成才
        (三) 发挥榜样示范教育优势, 推动大学生学以成人
        (四) 完善制度化管理, 形成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合力
以公民意识教育为抓手增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一、发现问题:当前学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针对性、系统性、实效性亟需破解
        (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针对性不明晰
        (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系统性不突出
        (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不明显
    二、理论支持:公民意识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同质性分析
    三、路径探讨:以公民意识教育为切入点, 增效学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一) 系统规划, 整体推进, 不断完善顶层设计
        (二) 不破不立, 破立结合, 不断完善教育模式
        (三) 增设学科, 强化专业, 不断完善教师队伍
        (四) 设置课程, 有的放矢, 不断完善教育内容
培育时代新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新的着眼点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
    二、培育时代新人是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三、以培育时代新人为着眼点, 增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路径探讨

(6)十六大以来公民道德建设思想的创新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公民道德建设的战略新定位
二、公民道德规范的丰富和创新
三、公民道德建设战略布局的日趋完善

(7)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个人品德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的意义
        1.1.1 理论意义
        1.1.2 现实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1.4.1 研究重点
        1.4.2 研究难点
        1.4.3 研究创新点
2 相关概念及基本理论概述
    2.1 网络环境的界定
        2.1.1 网络环境的含义
        2.1.2 网络环境的特点
    2.2 个人品德的界定
        2.2.1 个人品德的含义
        2.2.2 个人品德的特点
        2.2.3 个人品德的四要素
    2.3 个人品德建设的缘起及含义
        2.3.1 个人品德建设的缘起
        2.3.2 个人品德建设的含义
    2.4 个人品德的相关基本理论
        2.4.1 个人品德建设与“三德”建设的关系
        2.4.2 个人品德建设的重要地位
        2.4.3 影响个人品德养成的主要因素
        2.4.4 个人品德的形成机制
        2.4.5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个人品德建设的基本原则
3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个人品德建设的重要意义及时代要求
    3.1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个人品德建设的重要意义
        3.1.1 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网络道德自律精神
        3.1.2 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网络信息素养,增强信息免疫力
        3.1.3 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3.1.4 有利于净化校园网络环境,加快和谐校园建设
    3.2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个人品德建设的时代要求
        3.2.1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
        3.2.2 坚持继承传统美德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
4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个人品德失范的主要表现及成因
    4.1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个人品德失范的主要表现
        4.1.1 网络道德认知迷失,道德价值观念混乱
        4.1.2 网络道德情感冷漠,社会责任意识淡薄
        4.1.3 网络道德意志脆弱,自律能力不足
        4.1.4 网络道德行为失范,道德人格分裂
    4.2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个人品德失范的成因
        4.2.1 主观原因
        4.2.2 客观原因
5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个人品德建设的途径探索
    5.1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个人品德建设的内在途径
        5.1.1 学思并重,提高网络道德认知
        5.1.2 明辨荣辱,培养网络道德情感
        5.1.3 立志自省,锤炼网络道德意志
        5.1.4 躬行慎独,规范网络道德行为
    5.2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个人品德建设的外在途径
        5.2.1 加强网络管理,净化网络社会环境,树立网络道德新风
        5.2.2 突出网络道德教育,提高道德认知,规范道德行为
        5.2.3 加快制度伦理建构,“给力”外部约束
结论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8)“90后”大学生个人品德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3 研究思路方法及本文的创新之处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创新之处
2 “90后”大学生个人品德建设相关理论概述
    2.1 “90后”大学生界定与特征
        2.1.1 “90后”大学生界定
        2.1.2 “90后”大学生有别于往代突出特征
    2.2 个人品德的内涵
        2.2.1 个人品德的概念及特征
        2.2.2 个人品德的构成要素
        2.2.3 个人品德与“三德”的关系
    2.3 “90后”大学生个人品德建设的必要性
        2.3.1 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需要
        2.3.2 推进高校新时期大学生道德体系建设的需要
        2.3.3 解决“90后”大学生品德失范的需要
        2.3.4 塑造“90后”大学生立身处事成才之本的需要
        2.3.5 实现“90后”大学生社会化的需要
    2.4 本章小结
3 “90后”大学生个人品德状况分析
    3.1 “90后”大学生个人品德的主流健康积极向上
        3.1.1 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3.1.2 政治观积极正确,具有坚定的社会主义信仰
        3.1.3 乐于助人,具有较强的道德责任意识
        3.1.4 积极参加志愿公益活动,具有高尚的志愿者精神
    3.2 “90后”大学生个人品德存在的主要问题
        3.2.1 道德意志力薄弱,抗挫折能力差
        3.2.2 功利思想严重,价值取向趋于务实
        3.2.3 个人主义意识增强,集体观念弱化
        3.2.4 知行不一,道德行为有待提升
    3.3 “90后”大学生个人品德存在问题的原因
        3.3.1 高校个人品德教育不足
        3.3.2 独生子女家庭背景影响与家庭教育异化
        3.3.3 品德发展受社会多元经济文化影响波动大
        3.3.4 网络媒体的负面效应影响
        3.3.5 “90后”大学生道德自律性差
    3.4 本章小结
4 加强“90后”大学生个人品德建设的途径
    4.1 从社会道德维度加强个人品德建设
        4.1.1 优化网络环境
        4.1.2 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1.3 强化社会道德模范人物的示范作用
        4.1.4 充分发挥媒体的引导和教育功能
        4.1.5 国内外传统美德对大学生个人品德建设的借鉴
    4.2 从学校自身维度加强个人品德建设
        4.2.1 转变个人品德教育观念
        4.2.2 丰富个人品德教育内容
        4.2.3 创新个人品德教育方法
        4.2.4 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4.3 从重视家庭教育维度加强个人品德建设
        4.3.1 营造和谐家庭氛围
        4.3.2 树立正确家庭教育观念
        4.3.3 采用科学的家庭教育方式
    4.4 从注重“90后”大学生个人修养维度加强个人品德建设
        4.4.1 养成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
        4.4.2 努力省察自身的不良品德
        4.4.3 加强个人道德修养的自觉性
    4.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9)扫除社会道德建设之迷雾——厘清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与公德、私德之差异(论文提纲范文)

一、对象域的不同:公民的生活与人的生活
二、逻辑思路的不同:由社会及个人与由个人及社会
三、关注点的不同:行为规范与公共理性

(10)公民道德建设伦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公民及公民道德
    1、公民概念的历史与现实
    2、公民道德的概念及其定位
二、公民道德的基本理论问题
    1、公民的基本伦理关系
    2、公民道德与情、理、法
    3、公民道德中的权利和义务
三、公民道德规范伦理建设
    1、公民道德的基本原则和规范
    2、公民道德规范与“三德”建设

四、公民道德建设的着力点:“三德”(论文参考文献)

  • [1]习近平关于道德建设重要论述研究[D]. 陈成玉. 贵州师范大学, 2021
  • [2]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研究[D]. 石莹.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6)
  • [3]先秦儒家德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 于欣. 山东大学, 2019(02)
  • [4]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研究[D]. 陈方芳. 湖南大学, 2019(07)
  • [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研究(笔谈)[J]. 王东虓,魏晓璐,尹红领,刘兴华,赵颖,冯慧,高昂,孙彤,谭宇.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3)
  • [6]十六大以来公民道德建设思想的创新发展[J]. 赵增彦. 道德与文明, 2014(06)
  • [7]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个人品德建设研究[D]. 孙珂. 新疆师范大学, 2014(04)
  • [8]“90后”大学生个人品德建设研究[D]. 车丹. 东北林业大学, 2014(02)
  • [9]扫除社会道德建设之迷雾——厘清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与公德、私德之差异[J]. 颜文皎. 文史博览(理论), 2013(06)
  • [10]公民道德建设伦理研究[J]. 谭子荷. 神州, 2013(16)

标签:;  ;  ;  ;  ;  

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三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