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辽河双辽段水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张喆[1](2021)在《吉林省辽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法律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巴艳楠[2](2021)在《辽河干流污染负荷时空分布特征及来源解析》文中认为入海河流污染物的输送成为近岸海域水体污染的主要影响因素,开展陆源污染治理是改善近海水质的关键。辽河是渤海辽东湾主要入海河流之一,经过多年实施的水环境治理措施,来自辽河流域内的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等点源污染得到有效治理,然而山林、农田和城市等地产出的非点源污染将是影响受纳水体水环境质量的关键因素。本文以辽河流域(福德店以下)为研究对象,通过SWAT模型对辽河流域进行水文和水质模拟,集合点源污染的资料统计分析,研究了区域内氮磷的污染负荷时空分布特征,明确了各子流域污染负荷来源,针对污染特征开展了问题识别与成因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治理对策。主要结论如下:(1)污染负荷时空分布特征:在时间分布特征方面,污染负荷年际变化受到降雨量影响。2016年水量充足,入海污染负荷占入河量比重增大,每年有更多氮磷负荷进入渤海,枯水年份会减少总氮污染负荷从流域流出。总氮非点源污染负荷集中于5月与7月,占总污染负荷的78%。总磷非点源污染负荷集中于7月,占总污染负荷的68%。空间分布特征方面,上游交汇口(福德店附近)和中下游过渡区两个区域总氮污染负荷大多低于100吨,中上游铁岭段与下游盘锦段总氮污染负荷大多高于100吨。(2)污染负荷来源解析:研究区域内总氮的污染负荷来源中,点源污染占比较高。总磷污染负荷来源中,非点源污染占比较高。2016年研究区域点源污染负荷总氮量为2904.6吨,总磷量为109.1吨。非点源总氮污染负荷占总污染负荷比重为41.0%,非点源总磷污染负荷占比80.7%。点源污染负荷占比超过70%的子流域为铁岭、沈阳(沈北新区)、盘锦附近,非点源污染负荷占比超过70%子流域很多,污染负荷集中于研究区域的中上游东部地区。(3)研究区域内点源污染主要为污水厂尾水排放,需要对污水处理厂的尾水进行进一步处理净化,建设生态处理设施,以避免对河道水环境带来负担。非点源污染主要为农业种植,大量的施肥灌溉与农药使用,带来了流域总体污染负荷的增加。且这种农业非点源污染并没有进行后续治理,是研究区域中面积占比超过70%的农村区域污染负荷的主要来源。治理建议为农业活动中应严格控制施肥量,提升肥料使用效率,对牲畜粪便进行回收,对粪便进行资源化利用,减少对化肥的依赖。
谢裕锋[3](2019)在《青衣江流域雅安段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青衣江流域水资源是川西经济和农业发展的命脉,流域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是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本文以青衣江流域水环境为研究对象,在对国内外水质趋势和水质评价方法综述的基础上,运用基于SPSS的主成分分析法(PCA)对20152017年青衣江流域雅安段7个监测断面的7项水质指标数据进行分析,揭示了流域水质时空分布差异性,辨识了主要污染因子及污染成因;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水质标识指数法、基于指标规范值的地表水水质模糊综合评价法、单因子指数评价法对水环境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针对青衣江流域水环境污染状况,提出了水环境污染防治对策及水资源保护措施。论文主要的研究成果体现为以下几点:(1)运用多元统计学方法对青衣江流域雅安段各水质指标时空分布进行分析,污染现状在空间构成上:7个断面总氮指标浓度偏高,飞仙关镇、濆江、陇西河、周公河断面TN指标浓度超标较为严重,全年多月均为地表水ⅣⅤ类;濆江、陇西河断面TP指标浓度较其它断面偏高。(2)2017年水质评价结果显示:青衣江流域雅安段干流水质总体较好,满足地表水Ⅲ类标准,雨城区支流段的濆江、陇西河河段水质最差,全年多月水质类别为地表水Ⅴ类,污染以受河道沿岸生活污水无序排放和季节性降雨影响的氮磷污染为主。其余断面水质较好,满足地表水Ⅲ类标准。(3)20132017年干流断面水质趋势分析结果显示:各监测断面DO指标浓度呈下降趋势,BOD5和NH3-N指标浓度有上升趋势,TN指标浓度有高度显着上升趋势。各断面水质状况在时间构成上: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流域水质空间变化较大,总体变化趋势从优到劣排列为:多营镇断面>龟都府断面>水中坝断面>飞仙关镇断面>周公河断面>陇西河断面>濆江断面。(4)针对青衣江流域雅安段主要以连续性氮磷污染为主的问题,提出了以流域为单元的分段式污染防治措施及水资源保护建议。
郭恩亮[4](2017)在《多模型耦合下的玉米涝灾风险动态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破坏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多种灾害类型广泛分布,对我国社会经济带来了极大的损失。其中70%的自然灾害为气象灾害,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极端气候事件频发,更是加剧了各种农业气象灾害的危险性程度。涝灾作为极端降水事件引发的主要灾害,是仅次于干旱灾害的自然灾害之一,严重影响地区的粮食安全和区域可持续发展。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价作为防范未然的重要手段,是当前政府相关管理部门和农业生产部门亟需的应用性较强的课题,因此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如何准确、定量地评估涝灾对农业生产风险的影响,对国家目前农业结构调整,特别是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防涝抗洪对策和措施的制定意义重大。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动态评价是农业气象灾害风险研究的主要发展方向,可以根据风险评价结果实时有针对性地开展防灾减灾。目前,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价大多数研究为静态的、灾后的评价。因此本研究从土壤-作物-大气系统出发,选择吉林省中西部主要玉米产区为研究示范区,以涝灾为研究对象,以玉米不同发育阶段为主线,根据玉米涝灾风险形成机理,建立基于区域气象与气候模式、作物生长模型和灾害风险评价模型相结合的新一代作物全过程的玉米涝灾风险动态评价技术。既可以评价不同生育阶段涝灾的发生及其强度,也可以估计不同致灾强度可能造成的玉米产量的损失。此外,利用多源数据挖掘与融合技术,将田间尺度数据转换为区域尺度,进行了不同情景下的涝灾风险评价研究。本研究将弥补玉米涝灾风险动态评价研究基础的不足,解决相关研究的关键性问题,研究结果可以推广到我国其它灾害类型和区域,对于提高我国的农业气象灾害风险的研究水平和应急管理能力、实现科学抗灾和主动抗灾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1)吉林省中西部地区涝灾风险因素辨识利用MF-DFA方法确定各站点极端降水事件的阈值,选择极端降水量、极端降水强度和极端降水贡献率作为极端降水指标,然后运用K-S法确定极端降水指标最适概率分布函数;在此基础上,采用Copula非参数估计方法,通过Akaike Information Criterion(AIC)法确定二维联合分布函数,系统分析极端降水单变量极值及降水极值二维联合概率分布特征,研究吉林省中西部地区极端降水概率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位于半干旱地区的极端降水阈值远小于半湿润地区的极端降水阈值,极端降水频率呈显着性下降趋势,但是极端降水强度呈增长趋势;极端降水事件表现出明显的时空差异,联合重现期在空间上主要呈西向东递减的趋势,同现重现期和联合重现期呈现相反的空间分布规律,且同现重现期远大于联合重新期。(2)吉林中西部地区玉米涝灾危险性评价从土壤-作物-大气系统出发,利用标准化土壤湿度指数、水分盈亏指数和周SPI指数构建了的涝灾致灾因子综合危险性指数,并对吉林省中西部地区不同生育期玉米涝灾危险性进行了评价;基于CA2D水文模型产品数据对研究区不同情景下的的涝灾危险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在播种-拔节期和乳熟-成熟期,玉米涝灾高危险性地区较多,主要集中在研究区东部和南部地区;重现期为500年的涝灾危险性大于重现期100年,其强度较高、涉及范围较广,主要集中在研究区北部地区。(3)吉林省中西部地区玉米涝灾脆弱性评价通过不同生育期玉米水淹胁迫试验,分析了不同致灾强度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对CERES-Maize模型进行参数校验及率定,构建玉米涝灾脆弱性曲线,对吉林中西部地区不同生育期玉米涝灾脆弱性进行了评价与区划。结果表明随着水深和历时的增加,玉米株高、光合作用、叶绿素、干物质分配均呈下降趋势;在拔节-抽雄期和抽雄-乳熟期,玉米涝灾高脆弱性地区较多,主要集中在研究区南部和西南地区。(4)吉林省中西部地区玉米涝灾风险动态评价结合基于土壤-作物-大气系统的涝灾危险性综合指数和基于CERES-Maize作物模型的涝灾脆弱性指数,从涝灾风险形成机理角度出发,对研究区涝灾典型案例年(1994年、2005年和2010年)玉米不同生育期涝灾风险进行了动态评价。并且结合基于CA2D水文模型的玉米涝灾危险性指数和基于田间胁迫试验的玉米产量损失率数据,对研究区不同情景下的玉米涝灾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在1994年,随着玉米生育期的推进,涝灾高风险地区面积呈增加趋势,主要分布在研究区南部。2005年,在播种-拔节期和乳熟-成熟期,玉米涝灾高风险地区较多。到了2010年,玉米涝灾高风险地区有所减少,在前两个生育期,其主要分布于研究区北部,并在后两个生育期移至南部;在重现期为500年条件下,研究区涝灾高风险大于重现期为100年的情景,其空间分布规律与涝灾危险性基本一致。(5)玉米涝灾动态风险评价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研究基于涝灾发生全过程和涝灾风险形成理论的角度出发,多手段、双管齐下且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吉林省中西部地区基于涝灾全过程的玉米涝灾风险管理的途径和对策和基于玉米涝灾风险形成理论的管理和对策,最大限度减轻气候变化带来的涝灾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保证国家粮食安全。
李延东,武暕[5](2016)在《辽河流域西辽河水质污染现状及变化趋势》文中提出西辽河作为辽河的重要支流,流域面积广大,其水质对流域生态环境有重要的影响。早期因不注重环境保护,西辽河水质严重恶化,经过多年的防治工作,西辽河水质有所好转。通过对西辽河主要断面多年监测数据的研究,分析了西辽河主要干、支流水质污染现状及变化趋势。结果表明:2015年,西辽河属轻度污染水平;"十二五"期间,受面源污染物影响,苏家堡和马家铺两个断面水质波动较大,其他断面水质总体稳定。
曲富国[6](2014)在《辽河流域生态补偿管理机制与保障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生态补偿制度。2014年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1月1日实施)第三十一条明确规定,国家建立、健全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所以,作为一种调节流域上下游生态环境保护相关利益主体之间关系的环境经济手段,将“生态补偿”应用于流域环境管理,成为学术研究和流域管理实践的热点内容,也成为新时期我国流域水资源环境利益平衡的重要手段。近年来辽河流域经济社会不断发展,水资源的消耗和污染物的排放导致辽河流域污染严重,上游地区水土沙化严重,东、西辽河入辽宁省境内时水质均为Ⅴ类,跨省界河流污染问题严峻,严重威胁到辽宁省大部分地区的饮用水安全,流域用水关系日趋紧张,用水矛盾日益突出,由此引发的生态补偿问题成为平衡流域上下游政府间用水关系和用水利益的关键环节。受流域上下游政府因存在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目标和利益上的各种矛盾冲突,使流域上下游政府生态补偿具有典型的博弈特征。基于此,本文在流域生态补偿的生态学、经济学以及博弈论的基础上,综合阐述辽河流域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概况,分析辽河流域水资源条件和水环境管理问题,论述流域生态补偿的必要性;然后从博弈论的视角,构建基于成本收益的博弈模型,系统分析辽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建设中上下游政府博弈关系;研究污染物定价模型和基于污染物总量控制的行政协调模型,并进行了辽河流域污染赔偿方法倾向性分析,构建辽河流域生态补偿标准模型;最后构建辽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研究显示,(1)政府投资对流域水资源保护与水污染治理起到积极的作用,但是实践中政府投资还存在诸如资金需求缺口大、资金来源少投入渠道单一、资金分散列支缺乏有效整合、偏重项目建设、资金监管薄弱、缺乏跨行政区域合作机制等较多的问题;辽河流域水环境管理还存在诸如缺乏流域水污染赔偿实践、现有生态补偿机制不完善且手段单一以及跨省水环境管理机制薄弱等问题,需要完善的生态补偿机制协调流域用水关系、平衡用水利益。(2)辽河流域上游出境水质达标情形下,下游政府要求更好的水质,则在上下游保护与补偿的静态博弈中,上下游地方政府间生态补偿博弈陷入“囚徒困境”,说明地方政府间横向财政转移支付对流域上游水环境保护处于失效状态,必须通过地方政府间有约束力的协议及与中央纵向财政转移支付相结合的模式,实现生态补偿的最大效用。(3)博弈结果显示,若促进生态补偿机制顺利实施,中央政府和下游政府生态补偿额度为,下游政府的补偿额度不能超过其获得的收益,即c≤b外,其他的生态补偿额度由国家进行承担,并确保c+c‘>C-B内。(4)流域上下游政府间的动态博弈结论显示,通过市场机制达到流域优化配置的情形,通过法律行政等手段保证下游的索赔权利,并引入激励因子,合理设定激励因子c补,使下游索赔的金额大于上游的治理成本,有效的改变上游的收益预期,使上下游的理性选择最终实现流域环境的优化,达到流域资源环境的优化。(5)辽河流域辽宁省、吉林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因省界断面水质现状及下游省份需求而成为生态补偿的主体和客体,探讨构建的污染物排放补偿金定价模型和基于污染物总量控制的行政协调模型,依据辽河流域“十二五”水污染防治规划水质目标核算,辽宁省2011年需向内蒙补偿14025580元,吉林省需赔偿辽宁省21567154元;依据辽河流域水功能区划水质目标核算,2011年,辽宁省需向内蒙补偿9300917元,吉林省需赔偿辽宁31654015元。(6)生态补偿途径。通过对资金、实物、市场、金融等补偿及赔偿手段的研究,探讨可适用的辽河流域生态补偿与污染赔偿的具体方式及途径,提出资金补偿、政策补偿、产业补偿和区域协作补偿的模式途径。提出建立辽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推动力量、拓宽补偿资金来源渠道、完善政府投资、政府投资的相关机制设计,并建立完善的生态补偿与污染赔偿评价监督机制。研究辽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为解决辽河流域污染严重、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方法,同时完善了现有的辽河流域资源环境管理体制,为辽河流域的可持续发展和我国流域综合管理提供参考。
刘雅琪[7](2014)在《西辽河流域水环境现状分析》文中研究表明西辽河流域位于内蒙古的东北部,是赤峰市和通辽市的重要农牧业基地。近年来由于经济的快速增长,使整个西辽河流域呈轻度污染,本文基于2011-2013年河流水质月报和河流水质监测年报从时间特征和空间特征上,对西辽河流域进行了多方面、多角度的分析。结果表明:西辽河流域水质较2006年有恶化趋势,且汛期水质优于非汛期水质;主要超标污染物相比2011年增加了氨氮化合物和石油类;在空间层面上,污染物浓度与行政区域内工业企业的多少密切相关,同时也与河流所处地理位置息息相关。
梁冬梅[8](2014)在《小流域面源污染特征与控制技术研究 ——以辽河吉林段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水资源和水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农业面源污染已经成为水环境质量恶化和湖泊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为此,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对我国保障粮食安全、协调资源环境有序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论文将实地调查、野外试验观测和模型模拟技术等研究手段结合起来,以辽河吉林段为例,分析面源污染时空分布特征及主要污染物负荷,运用GIS技术和AnnAGNPS模型模拟东辽小流域面源污染负荷和识别面源污染控制关键源区,研究坡耕地面源污染控制技术、植被过滤带技术,为北方低山丘陵区面源污染控制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通过对1999-2009年数据分析,采用等标污染负荷法,得出:总氮、总磷是辽河吉林段流域面源污染的主要污染物,其等标污染负荷总量分别为14,426.20t/a、5,423.44t/a,等标污染负荷比分别为27.55%、51.79%;4类污染源按污染负荷贡献由大到小分别是:畜禽养殖>农村生活源>种植业>水产养殖,畜禽养殖业为流域最主要污染来源,污染负荷比为93.15%;总氮、总磷、COD和氨氮的污染负荷均在梨树县分布最多,其次是公主岭市、东辽县和双辽县。辽河吉林段划分为3个面源污染控制区。其中,第一类区(高风险区)主要分布于流域中东部地区,土地利用类型为耕地,面积约占流域面积的15.19%;第二类区(中风险区)主要分布于流域中部和东南部的平原丘陵区,即辽源地区、四平市的西部、梨树县的中部和西部及公主岭的南部地区,面积约占流域面积的71.67%;第三类区(低风险区)主要分布于流域西部地区,面积约占流域面积的13.15%。流域内梨树县南部、公主岭市东部和南部地区是面源污染控制的重点区域,畜禽污染防治和坡耕地治理是流域水污染防治的重点。2.采用GIS技术和AnnAGNPS模型对东辽小流域面源污染负荷进行模拟和验证,结果表明:经过参数校正后的AnnAGNPS模型在东辽小流域具有适用性,对小流域(小于100km2)面源污染总氮负荷的模拟效果较好,对总磷负荷输出的模拟结果偏差较大,但模型模拟精度在可接受范围内;小流域内氮的流失量远大于磷流失量,氮流失主要以溶解态为主,磷流失则主要以吸附态为主,2010年面源污染总氮和总磷输出分别为364.7t和21.5t,主要来源于化肥施用带来的污染;面源污染物输出负荷具有季节性特点,降雨和化肥施用是主要驱动因素,总氮和总磷7-8月输出负荷分别占全年的52%和74%;总氮、总磷污染负荷分布在流域空间尺度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面源污染负荷在区域之间具有差异性,以坡耕地的单位面积污染物输出量较大,林地输出较小;氮磷流失关键源区包括常年耕种的农业区、河流沿岸和坡耕地区,坡度、径流和侵蚀是主要驱动力。3.2009-2011年3年径流小区试验结果表明:面源污染途径控制对污染物截留效果与各种阻控措施对降雨径流的阻控作用相似,阻控效果从大到小依次为:裸地(原生土着植被)>地埂植物带>水平梯田>横垄>顺坡垄,其中横垄单位面积氨氮和COD流失量较顺坡垄分别减少32%和26%,在横垄耕种的坡耕地上实施水土保持措施(梯田)、生物措施(地埂植物带)可使COD和氨氮单位面积流失量削减72%和77%,减少径流量30%以上;面源污染源头控制中农药减量和肥料减量2种措施条件下,污染物流失量与背景试验条件相差不明显。研究成果证明,在坡耕地实施退耕还林、还草等保护性耕作方式,可以最为有效地减缓面源污染物输出。4.2009-2010年2年植被过滤带试验小区观测结果表明:不同植被配置的过滤带对COD、氨氮、总磷均有一定的去除效果。按COD平均去除率大小排序,乔灌草复合过滤带>乔草复合过滤带>灌草复合过滤带>草地过滤带;按氨氮平均去除率大小排序,草地过滤带>乔灌草复合过滤带>灌草复合过滤带>乔草复合过滤带;按总磷平均去除率大小排序,灌草复合过滤带>乔灌草复合过滤带>乔草复合过滤带>草地过滤带。本试验条件下,采用本地种植物进行植被配置,植被过滤带为10m宽时,对农田地表漫流中的氮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平均去除率在32%-57%之间。5.在野外试验基础上,研发了2项面源污染控制技术。一是坡耕地面源污染控制集成技术,根据坡耕地的地形、坡度、坡面大小、土地利用等,集成水平梯田、地埂植物带、改垄等防控技术。在8°以上坡耕地上横垄修筑梯田;38°坡耕地上修筑地埂植物带,带与带之间横垄种植,埂上栽植固土植物紫穗槐;0.253°顺坡垄改为横垄种植3种方式进行控制。一是植被过滤带技术,在未被硬质化的自然河道,配置植被过滤带,宽度在10m,植物种类以土着物种为主,其中沿河一侧配置乔木或灌丛,乔木优先选用萌芽力强、根系发达、抗冲刷性强的柳树等耐水淹植物护岸;沿农田一侧配置草被,优先选择多年生的草本植物芦蒿。
徐志璐[9](2014)在《辽河流域水污染状况及对策研究》文中提出持续增长的人口,急速发展的经济,日益加快的城市化进程,导致了我国水体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辽河是我国的七大河流之一,它是流域内居民的主要饮用水源地,同时它又是沿辽河流域城市的纳污水体。由各类各种污染源排放的大量污染物的汇入已使辽河水体的水质严重恶化,引起水体发黑发臭,这已严重影响流域两旁居民正常的生活生产活动。如今,辽河已成为我国污染最重的河流之一。我国严峻的流域水污染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严重威胁,而目前的流域水污染治理模式却难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难题。针对流域水污染防治的管理体制、机制、政策体系所存在问题,提出了创新流域水污染治理模式的对策与方法。通过辽河流域非点源污染的特点,提出以流域为单元,建立非点源治理的方针和管理战略,本文得出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辽河流域干流总体表现为中度污染,其中以Ⅳ类和Ⅴ类断面居多,少量为劣Ⅴ断面;辽河流域支流表现为重度污染,劣Ⅴ断面居多。2.辽河流域的水污染的成因既有自然条件造成的,又有人为原因造成的,究其原因是流域内地表径流量少,自我稀释能力低,同时流域内的高耗水、高排污企业较多,产业结构不合理,沿岸各地污水设施运行水平又比较较低,导致了辽河直接成为排放强度大的污水受纳体。基于辽河流域水环境污染现状以及成因,本文提出了相关的对策措施:1.全面提高污水处理及再生水利用水平。2.加强对农业面源监管,建立农村源污染防治示范。3.建立完善的水质监测和管理系统,保障饮用水水源地安全。4.加强环境监管能力建设。5.加快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积极调整重点水域水生态恢复。本论文对辽河流域的水污染状况进行分析,得出了研究区域内水环境污染的原因和特点,并研究了相应的措施和对策。因此,可以说本研究为有关部门提供了科学准确的决策依据,具有一定实际应用意义。
张亮[10](2014)在《吉林省西部生态经济功能区划研究》文中认为生态经济功能区划是解决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矛盾的重要途径之一,同时也是开展美丽吉林建设的集中体现。以改善吉林省西部生产、生活和生存条件、保障全省生态安全为目标的生态经济区划,重点打造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生态产业,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有选择地培养经济增长点,努力形成全覆盖的生态安全体系。使吉林省西部成为全省生态环境恢复和建设的试验区、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的先行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示范区。以生态经济功能区为支撑,走一条具有西部特色的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富裕之路。论文以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和可持续发展等理论为指导,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线,研究生态经济功能区划的方法,以吉林省西部生态经济功能区划作为实证研究。在现状调查与综合评价生态环境质量状况的基础上,指出现阶段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从促进吉林省西部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目的出发,对该区域进行了生态经济功能区划。从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要求出发,提出了该区域城镇化、农业发展和生态安全三大格局,并提出合理解决环境问题的规划建议,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创新性和可操作性,对促进吉林省西部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生产力合理布局,地区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为相关的决策人员提供启示和借鉴作用。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为:(1)生态经济功能区划的提出、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与吉林省西部生态经济功能区相关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如生态学理论、生态经济学理论、区域经济学理论以及可持续发展理论。(2)探讨生态经济功能区划的技术方法,对吉林省西部生态环境进行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分析评价。(3)在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综合评价的基础上,独创性地将吉林省西部划分为平原台地生态经济区、草原湿地生态经济区、沙地草甸生态经济区。(4)论文对吉林省西部主体功能空间布局,建立适应吉林省西部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相结合的城镇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与生态安全格局。并设立政策法规、组织领导、资金与技术支持等保障,确保生态经济功能区科学、有效的开展。
二、西辽河双辽段水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辽河双辽段水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2)辽河干流污染负荷时空分布特征及来源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污染负荷研究 |
1.2.2 污染源解析研究 |
1.2.3 数值模型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目标 |
2 研究区域情况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1.1 自然地理状况 |
2.1.2 社会经济状况 |
2.1.3 水文气象状况 |
2.1.4 环境质量状况 |
2.2 流域采样调查 |
2.2.1 采样调研方案 |
2.2.2 调查结果分析 |
2.2.3 实验结果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3 SWAT模型建立 |
3.1 SWAT模型原理 |
3.2 SWAT模型构建 |
3.3 SWAT模型率定 |
3.3.1 模型水文参数率定分析 |
3.3.2 模型水质参数率定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辽河流域污染负荷时空分布特征 |
4.1 污染负荷时间分布特征 |
4.1.1 污染负荷年际变化情况 |
4.1.2 污染负荷年内变化情况 |
4.2 污染负荷空间分布特征 |
4.2.1 总体分布特征 |
4.2.2 土地利用分布特征 |
4.2.3 地形地貌分布特征 |
4.3 污染负荷分布特征的影响因素 |
4.3.1 水文气候变化影响 |
4.3.2 流域下垫面条件影响 |
4.3.3 人类活动影响 |
4.4 流域污染负荷对比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辽河流域污染负荷源解析 |
5.1 污染负荷来源分析 |
5.2 点源污染负荷统计分析 |
5.2.1 点源污染来源 |
5.2.2 点源污染分析 |
5.3 点源、非点源污染负荷划分 |
5.4 本章小结 |
6 辽河流域污染治理对策 |
6.1 辽河流域治理目标 |
6.1.1 入海负荷达标 |
6.1.2 地表水质达标 |
6.2 问题识别与成因分析 |
6.2.1 城市径流与废水排放 |
6.2.2 农村生活与化肥施用 |
6.3 辽河流域污染治理对策 |
6.3.1 点源污染治理 |
6.3.2 非点源污染治理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论文依托项目情况 |
致谢 |
(3)青衣江流域雅安段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3.1 水质趋势分析研究综述 |
1.3.2 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应用研究 |
1.4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1.5 创新点与研究特色 |
1.5.1 创新点 |
1.5.2 研究特色 |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 |
2.1 地理地貌 |
2.2 水文气候 |
2.3 河流水系 |
2.4 地表径流 |
2.5 水资源质量 |
2.5.1 污染源排放现状 |
2.5.2 地表水水质 |
2.6 社会经济概况 |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3.1 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 |
3.1.1 模糊综合评价法 |
3.1.2 基于指标规范值的地表水水质模糊综合评价 |
3.1.3 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 |
3.1.4 单因子指数法 |
3.2 水质评价指标权重值计算方法 |
3.2.1 熵值法 |
3.2.2 层次分析法 |
3.3 监测项目与断面设置 |
第四章 青衣江流域雅安段水质时空分布特征 |
4.1 数据分析方法 |
4.2 青衣江流域雅安段主要污染因子时空变化特征 |
4.2.1 2013 ~2017 年主要污染因子年际变化特征 |
4.2.2 2015~2017 年污染因子时空变化特征 |
4.2.3 青衣江流域雅安段2017 年水质参数时空分布特征 |
4.2.4 青衣江流域雅安段2017 年水环境污染因子识别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水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 |
5.1 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 |
5.2 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 |
5.2.1 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标准 |
5.2.2 不同权重赋值法的青衣江流域雅安段模糊综合评价 |
5.2.3 不同权重赋值法的模糊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
5.2.3.1 基于熵值法权重赋值的模糊综合评价 |
5.2.3.2 基于层次分析赋权法的模糊综合评价 |
5.2.3.3 基于定量统计权重赋值法的模糊综合评价 |
5.2.3.4 基于组合赋权法的模糊综合评价 |
5.2.4 基于指标规范值的地表水水质模糊综合评价 |
5.2.5 基于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的青衣江流域雅安段水质评价 |
5.2.6 基于单因子指数法的青衣江流域雅安段水质评价 |
5.3 几种水质评价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性 |
5.3.1 模糊综合评价法 |
5.3.2 基于指标规范值的模糊综合评价 |
5.3.3 单因子指数法 |
5.3.4 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水质趋势分析 |
6.1 水质趋势分析方法 |
6.2 青衣江流域雅安段水质趋势分析 |
6.2.1 季节性Kendall检验模型原理 |
6.2.2 基于Mann-Kendall检验原理的PWQTrend水质检验模型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流域水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
7.1 流域水污染防治措施 |
7.2 流域水环境污染改善建议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4)多模型耦合下的玉米涝灾风险动态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1.3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1.2.1 农业洪涝灾害风险研究进展 |
1.2.2 农业洪涝灾害危险性研究进展 |
1.2.3 农业洪涝灾害脆弱性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标、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创新点 |
1.3.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理论基础、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
2.1 理论基础 |
2.1.1 区域灾害系统理论 |
2.1.2 灾害风险形成与评价理论 |
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2.2.1 研究区概况 |
2.2.2 试验方案 |
2.2.3 气象数据 |
2.2.4 作物资料 |
2.2.5 土壤属性数据 |
2.2.6 遥感影像数据 |
2.3 研究方法 |
2.3.1 MF-DFA方法 |
2.3.2 Copula函数 |
2.3.3 CERES-Maize模型 |
2.3.4 标准化产量残差 |
2.3.5 开放水体似然指数 |
2.3.6 经验标准化土壤湿度指数 |
第三章 吉林省中西部地区涝灾风险因素辨识 |
3.1 吉林省中西部地区极端降水事件阈值的分析 |
3.2 吉林省中西部地区极端降水联合分布及特征分析 |
3.2.1 拟合分布函数的选择 |
3.2.2 Copula函数的选择 |
3.2.3 重现期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吉林中西部地区玉米涝灾危险性评价 |
4.1 基于土壤-农作物-大气系统的涝灾致灾因子危险性识别与量化 |
4.1.1 周SPI指数的建立 |
4.1.2 水分盈亏指数的建立 |
4.1.3 经验标准化土壤湿度指数 |
4.1.4 玉米涝灾危险性综合评价模型 |
4.2 基于遥感数据与水文模型的涝灾致灾因子危险性识别与量化 |
4.2.1 基于OWL指数的涝灾动态监测 |
4.2.2 基于HJ-1B数据的淹没水深反演 |
4.2.3 基于CA2D水文模型的涝灾危险性评价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吉林省中西部地区玉米涝灾脆弱性评价 |
5.1 野外田间试验模拟研究 |
5.1.1 不同致灾强度下的玉米生长发育影响研究 |
5.1.2 不同致灾强度下的玉米产量影响研究 |
5.2 CERES-Maize模型参数校验及确定 |
5.3 玉米不同生育期涝灾生理指标的选取 |
5.4 玉米涝灾脆弱性评价模型方法 |
5.4.1 脆弱性曲线的概念 |
5.4.2 脆弱性曲线的建立 |
5.5 玉米涝灾动态脆弱性评价模型 |
5.5.1 构建玉米涝灾动态脆弱性评价模型 |
5.5.2 玉米涝灾脆弱性评价结果与区划 |
5.5.3 玉米涝灾脆弱性评价的检验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吉林省中西部地区玉米涝灾风险动态评价 |
6.1 基于CERES-Maize模型的玉米涝灾风险动态评价与区划研究 |
6.1.1 吉林省中西部地区玉米涝灾风险动态评价与区划 |
6.1.2 玉米涝灾风险评价结果验证 |
6.2 基于田间试验与CA2D水文模型相耦合的玉米涝灾风险动态评价 |
6.3 不同涝灾风险评价方法的差异及其不确定性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玉米涝灾风险动态评价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
7.1 基于全过程的玉米涝灾风险管理的途径和对策 |
7.2 基于玉米涝灾风险形成理论的管理和对策 |
第八章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展望及未来要开展的工作 |
8.2.1 作物生长模型的空间化集成 |
8.2.2 基于玉米涝灾风险形成理论的风险评价研究与管理 |
8.2.3 气候变化背景下玉米涝灾风险动态评价研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参加科研项目及参编着作情况 |
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5)辽河流域西辽河水质污染现状及变化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概况 |
2 资料来源及评价指标 |
3 结果与讨论 |
3.1 研究区水文状况 |
3.2 河流水质现状分析 |
3.3 年度水质变化趋势分析 |
4 结论 |
(6)辽河流域生态补偿管理机制与保障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基本框架 |
1.3 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章 流域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 |
2.1 流域生态补偿概述 |
2.1.1 生态补偿概述 |
2.1.2 流域生态补偿概述 |
2.2 生态补偿的生态学理论基础 |
2.2.1 生态平衡原理 |
2.2.2 生态环境价值理论 |
2.3 生态补偿的经济学理论基础 |
2.3.1 公共物品理论 |
2.3.2 外部性理论 |
2.3.3 生态资本理论 |
2.3.4 环境经济学理论 |
2.4 生态补偿的博弈论基础 |
2.4.1 博弈论的一般理论 |
2.4.2 流域生态补偿博弈 |
第3章 辽河流域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状况 |
3.1 辽河流域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
3.1.1 经济发展 |
3.1.2 人口分布 |
3.2 辽河流域气候与降水 |
3.2.1 气候 |
3.2.2 降水 |
3.3 辽河流域土壤、植被与水土流失 |
3.3.1 流域土壤类型与土地利用空间分布 |
3.3.2 流域植被类型空间分布分析 |
3.4 辽河流域水资源分布与水质现状 |
3.4.1 水资源分布 |
3.4.2 水质现状 |
第4章 辽河流域水资源条件与水环境保护分析 |
4.1 辽河上游水系水资源条件及水环境现状 |
4.1.1 辽河流域上游水系水资源条件 |
4.1.2 辽河上游地区水环境现状 |
4.2 辽河流域水污染物排放及构成 |
4.2.1 辽河流域水污染物排放 |
4.2.2 辽河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构成 |
4.3 辽河流域水资源管理现状及问题 |
4.3.1 辽河流域水污染物处理现状 |
4.3.2 辽河流域水环境保护政府投资及问题 |
4.3.3 辽河流域水资源环境管理问题 |
第5章 辽河流域生态补偿主客体及博弈关系分析 |
5.1 辽河流域生态补偿主客体界定 |
5.1.1 流域生态补偿主客体一般界定 |
5.1.2 辽河流域生态补偿主体和客体 |
5.2 辽河流域上下游政府间静态博弈分析 |
5.2.1 辽河流域上下游政府生态补偿博弈模型构建 |
5.2.2 辽河流域上下游政府生态补偿博弈分析 |
5.2.3 政府间约束力协议及生态补偿因子确定 |
5.3 辽河流域上下游政府间的动态博弈分析 |
5.3.1 辽河流域上下游政府动态博弈的一般假设 |
5.3.2 辽河流域上下游政府间动态博弈分析 |
第6章 辽河流域生态补偿标准研究 |
6.1 污染物排放补偿金定价模型 |
6.1.1 辽河流域结构分析及变量设定 |
6.1.2 生态补偿依据 |
6.1.3 生态补偿标准核算模型 |
6.2 基于污染物总量控制的行政协调模型 |
6.2.1 环境成本最小模型分析 |
6.2.2 环境补偿模型分析 |
6.3 辽河流域生态补偿方法倾向性分析 |
6.3.1 污染物补偿金定价模型(C)的倾向性分析 |
6.3.2 行政协调-环境成本最小模型的倾向性分析 |
6.3.3 行政协调-环境补偿模型的倾向性分析 |
第7章 辽河流域跨省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
7.1 辽河流域跨省生态补偿范围及主客体 |
7.1.1 生态补偿范围 |
7.1.2 生态补偿主体和客体 |
7.2 辽河流域生态补偿标准 |
7.2.1 依据辽河流域“十二五”水污染防治规划水质目标核算 |
7.2.2 依据辽河流域水功能区划水质目标核算 |
7.3 辽河流域生态补偿途径 |
7.3.1 资金补偿 |
7.3.2 政策补偿 |
7.3.3 产业补偿 |
7.3.4 区域协作 |
7.4 辽河流域生态补偿与污染赔偿财政政策设计 |
7.4.1 建立辽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推动力量 |
7.4.2 拓宽补偿资金来源渠道 |
7.4.3 完善政府投资的基本政策建议 |
7.4.4 政府投资的相关机制设计 |
7.4.5 辽河流域生态补偿与污染赔偿评价监督机制 |
第8章 结论 |
8.1 研究结论 |
8.1.1 辽河流域政府投资于水环境管理问题 |
8.1.2 辽河流域生态补偿主客体博弈关系分析 |
8.1.3 辽河流域跨省生态补偿机制构建 |
8.2 创新与展望 |
8.2.1 创新之处 |
8.2.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7)西辽河流域水环境现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和数据来源 |
1.1 研究区概况 |
1.2 数据来源 |
2 西辽河流域水质时间特征 |
2.1 流域全年期水质变化情况 |
2.2 流域汛期水质变化情况 |
2.3 非汛期水质变化情况 |
2.4 汛期、非汛期与全年期相比较的水质情况 |
3 西辽河流域水质空间特征 |
3.1 支、干流行政区域水质变化情况 |
3.2 行政区域主要污染指标 |
4 结论 |
(8)小流域面源污染特征与控制技术研究 ——以辽河吉林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面源污染特征及模拟技术 |
1.2.2 面源污染控制技术及管理措施 |
1.2.3 生态敏感性评价和生态功能区划 |
1.2.4 河流生态修复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的、意义和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3.3 研究内容 |
第2章 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域基本情况 |
2.2 研究方法 |
2.2.1 等标污染负荷法 |
2.2.2 GIS 技术 |
2.2.3 AnnAGNPS 模型 |
2.2.4 多因子综合分析法 |
2.2.5 径流小区试验 |
2.2.6 植被过滤带试验 |
第3章 流域面源污染特征 |
3.1 调查范围和内容 |
3.1.1 调查范围 |
3.1.2 调查内容 |
3.2 流域面源污染特征分析 |
3.2.1 面源污染负荷估算方法 |
3.2.2 流域面源污染负荷现状排放量估算 |
3.2.3 流域面源污染物入河量分析 |
3.2.4 流域面源污染负荷各污染源特征趋势分析 |
3.2.5 流域面源污染主要污染物负荷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
3.2.6 流域面源污染综合分析 |
3.3 流域面源污染控制区划 |
3.3.1 影响因子的获取 |
3.3.2 影响因子权重的确定 |
3.3.3 分级标准 |
3.3.4 区划结果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小流域面源污染负荷模拟 |
4.1 东辽小流域概况 |
4.2 ANNAGNPS 模型构建及校验 |
4.2.1 AnnAGNPS 模型构建 |
4.2.2 AnnAGNPS 模型校正 |
4.2.3 AnnAGNPS 模型检验 |
4.3 ANNAGNPS 模拟小流域污染负荷结果分析 |
4.3.1 面源污染负荷时间分布 |
4.3.2 面源污染负荷空间分布 |
4.3.3 关健源区识别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坡耕地面源污染控制技术研究 |
5.1 野外试验设计 |
5.1.1 试验区地点的选择 |
5.1.2 试验小区设计 |
5.1.3 试验内容布设 |
5.1.4 试验过程、样品收集及测定 |
5.2 坡耕地面源污染控制实验结果分析 |
5.2.1 面源污染途径控制对降雨径流量影响分析 |
5.2.2 面源污染途径控制对污染物截留效果分析 |
5.2.3 面源污染源头控制对污染物截留效果分析 |
5.2.4 不同耕种节点污染物流失规律分析 |
5.3 坡耕地面源污染控制集成技术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植被过滤带技术研究 |
6.1 野外试验设计 |
6.1.1 试验小区设计 |
6.1.2 树、草种选择 |
6.1.3 试验研究内容 |
6.2 植被过滤带实验结果分析 |
6.2.1 植被过滤带上下浓度变化分析 |
6.2.2 植被过滤带截留减污效果分析 |
6.3 植物过滤带技术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创新点与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9)辽河流域水污染状况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污染现状 |
2.1 流域概况 |
2.2 水环境形式及问题分析 |
2.3 水环境质量状况 |
2.4 水染污排放状况 |
2.5 优先控制单元污染现状 |
第3章 对策 |
3.1 辽河流域治污经验 |
3.2 优先控制单元治污对策分析 |
3.3 流域治理重点工作 |
第4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10)吉林省西部生态经济功能区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选题背景和选题意义 |
1.2 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1.3 研究主要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生态经济功能区划的基本理论及技术方法 |
2.1 生态经济功能区划的基本理论 |
2.1.1 生态学 |
2.1.2 生态经济学 |
2.1.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4 生态文明理论 |
2.2 技术方法 |
2.2.1 评价指标因子指数确定 |
2.2.2 评价指标权重及计算方法 |
2.2.3 层次分析法 |
第三章 吉林省西部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状况及趋势 |
3.1 自然地理状况 |
3.2 生态环境状况 |
3.3 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
3.4 比较优势及制约因素 |
3.4.1 优势 |
3.4.2 制约因素 |
3.5 吉林省西部生态质量状况评价 |
3.5.1 各因子指数的确定 |
3.5.2 层次分析法模型的建立 |
3.5.3 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分级解析 |
第四章 吉林省西部生态经济功能区划 |
4.1 平原台地生态经济区 |
4.1.1 区域范围 |
4.1.2 自然条件特点 |
4.1.3 主要生态问题 |
4.1.4 经济发展方向 |
4.1.5 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 |
4.2 草原湿地生态经济区 |
4.2.1 区域范围 |
4.2.2 自然条件特点 |
4.2.3 主要环境问题 |
4.2.4 经济发展方向 |
4.2.5 生态环境保护重点 |
4.3 沙地草甸生态经济区 |
4.3.1 区域范围 |
4.3.2 自然条件特点 |
4.3.3 主要生态问题 |
4.3.4 经济发展方向 |
4.3.5 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 |
第五章 吉林省西部主体功能空间布局 |
5.1 “二核、五级、多节点”的城镇化格局 |
5.1.1 强化“两核” |
5.1.2 做强“五个次级中心增长极”城市 |
5.1.3 增强“重点节点镇”实力 |
5.2 “三区六带”的农业发展格局 |
5.2.1 生态集约农业区 |
5.2.2 绿色高效农业区 |
5.2.3 有机高质农业区 |
5.3 “五区多点”的生态安全格局 |
5.3.1 强化生态修复 |
5.3.2 加强环境保护 |
第六章 保障措施 |
6.1 加强组织领导 |
6.2 强化政策保障 |
6.3 强化资金保障 |
6.4 加强制度法规保障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西辽河双辽段水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吉林省辽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法律问题研究[D]. 张喆. 延边大学, 2021
- [2]辽河干流污染负荷时空分布特征及来源解析[D]. 巴艳楠.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3]青衣江流域雅安段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研究[D]. 谢裕锋. 四川农业大学, 2019(12)
- [4]多模型耦合下的玉米涝灾风险动态评价研究[D]. 郭恩亮. 东北师范大学, 2017(05)
- [5]辽河流域西辽河水质污染现状及变化趋势[J]. 李延东,武暕. 环境工程, 2016(S1)
- [6]辽河流域生态补偿管理机制与保障政策研究[D]. 曲富国. 吉林大学, 2014(03)
- [7]西辽河流域水环境现状分析[J]. 刘雅琪. 山东化工, 2014(06)
- [8]小流域面源污染特征与控制技术研究 ——以辽河吉林段为例[D]. 梁冬梅. 吉林大学, 2014(12)
- [9]辽河流域水污染状况及对策研究[D]. 徐志璐. 吉林大学, 2014(10)
- [10]吉林省西部生态经济功能区划研究[D]. 张亮. 吉林大学, 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