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配方施肥对紧凑型玉米的增产效果试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张桓语[1](2021)在《密度与施肥量对玉米沈农T100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本试验以玉米沈农T100为材料,试验采用裂区设计,设置密度(D1:6万株/hm2、D2:6.75万株/hm2、D3:7.5万株/hm2、D4:8.25万株/hm2)和肥料(F1:750kg/hm2)、F2:900kg/hm2、F3:600kg/hm2)。通过对沈农T100农艺性状、光合指标及产量的测定,研究了密度与施肥量对沈农T100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探究沈农T100最适的密度和施肥量,为沈农T100高产栽培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两年试验结果表明,密度与施肥量对沈农T100产量均有明显影响,沈农T100最适肥密组合为施肥750kg/hm2+6.75~7.5万株/hm2。增密对沈农T100穗粒数、百粒重和干物质重呈降低趋势。增肥对沈农T100穗粒数、百粒重和干物质重呈增加趋势。2.密度为6~7.5万株/hm2时沈农T100具有较好的农艺性状,此外密度为6万株/hm2时茎粗、茎秆强度及抗倒伏能力优于其他密度处理。随着密度的增加株高和穗位高增加,茎粗和茎秆强度降低,倒伏率呈增加趋势。随着施肥量的增加株高、穗位高和倒伏率均呈增加趋势,且增肥条件下沈农T100对密度的敏感程度更高。3.沈农T100在密度为6万株/hm2时有较高水平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和胞间CO2浓度,在密度为6.75~7.5万株/hm2时有较高的叶面积指数和较低的中下层透光率。增密对沈农T100叶面积指数呈增加趋势,群体冠层透光率呈现降低趋势,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呈下降趋势。增肥对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呈现增加趋势,而胞间CO2呈现降低趋势。
许烨[2](2020)在《关中抽黄灌区夏玉米耐密品种筛选及配套技术研究》文中提出夏玉米是陕西关中抽黄灌区主要作物。近年来为了提高玉米单产,大力推行玉米密植技术。但是高密度种植下的倒伏、早衰、病虫加重等问题频繁发生,严重影响产量的提升和种植户的经济效益,也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已成为关中夏玉米密植高产栽培中的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陕西玉米产业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为此,于2016~2017年在富平县流曲镇臧村,采用从当地推广的玉米品种中筛选出的8个品种,设置69000株/hm2的高密度试验,筛选耐密型品种;同时对4个初选的耐密品种进行了8个密度试验,筛选出高产适宜密度;最后在高密度条件下进行防倒伏、防早衰、生物防虫等高密配套技术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从陕单608、陕单606、陕单518、榆单9号、浚单20、陕单609、郑单958和秦农11等8个初选品种高密度比较试验中,筛选出4个适合关中抽黄灌区夏玉米耐密高产品种浚单20、陕单609、榆单9号和郑单958,其单产依次为10578.2 kg/hm2、10486.5kg/hm2、10442.5 kg/hm2和10264.7 kg/hm2。2.不同品种的适宜密度不同,密度对玉米产量有显着影响。在现有种植技术水平下,关中抽黄灌区夏玉米密植高产适宜密度为75000株/hm2~90000株/hm2。陕单609、浚单20、榆单9号和郑单958在2个试验年份均在密度为82500株/hm2和90000株/hm2时产量最高。其中陕单609和郑单958的种植密度为90000株/hm2时分别达到最高产量10625.5 kg/hm2和11181.5 kg/hm2、浚单20和榆单9号种植密度为82500株/hm2时达到最高产量10413.6 kg/hm2和10828.7 kg/hm2。通过密度试验研究发现陕单609和郑单958的高产适宜密度均为82500株/hm2~90000株/hm2,浚单20和榆单9号的高产适宜密度在75000株/hm2~82500株/hm2。3.在密植栽培模式下,夏玉米10叶期喷施30%胺鲜酯·乙烯利和15%多效唑后,株高降低28~31 cm,穗位高降低20~23 cm,秃尖减少0.3~0.4 cm,茎粗增加0.40~0.45 cm,茎基部第3节缩短10.7~11.4 cm,单株气生根增加4.0~4.5条,显着提升植株抗倒伏能力。同时改善了田间通风透光条件,实现增产6%~8%。4.夏玉米抽雄期追施沼液30m3/hm2,玉米叶色浓绿,功能延长,成熟期推迟2~3d,百粒重增加1.1~4.1g,增产13.7%~24.5%。追施沼液可以有效缓解夏玉米高密栽培后期植株早衰,进而显着提高产量。5、在玉米螟的产卵高峰期(7月25日~8月2日),释放赤眼蜂15~45万头/hm2可以防治玉米螟,其防效可达47.8%~72.7%。根据监测结果,在玉米中后期悬挂诱虫板225~450张/hm2防治玉米双斑萤叶甲;25d后,挂诱虫板处理的玉米叶片被双斑萤叶甲为害的叶斑数较对照田降低46.9%~90.1%。
李超[3](2018)在《化控剂对不同密度春玉米抗倒防衰及产量的调控效应》文中认为为了防止玉米倒伏,实现高产稳产,本试验以不同基因型玉米品种ZD958(紧凑型)和LY99(半紧凑型)为试材,设置种植密度和化学调控处理,研究辽宁省不同生态区化控剂处理对春玉米增密高产潜力及抗倒防衰的影响。从化控剂调控植株形态指标、光合指标、调控氮素代谢关键酶活性、茎秆韧性、产量及穗部性状的角度,探讨化控抗倒防衰及增密对春玉米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旨在为建立辽宁省不同生态区春玉米密植高产稳产化学调控技术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如下:1.ZD958和LY99两玉米品种在3个不同生态区产量表现均随密度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产量与密度呈二次曲线关系,紧凑型品种ZD958在3个生态区均表现为D3密度下产量最高,而半紧凑型品种LY99在D2密度下产量最高。同一密度条件下,LY99产量总体高于ZD958。在辽南、辽北地区喷施化控剂后LY99增产效果优于ZD958,而在辽西地区相反。ZD958和LY99两品种穗长、行粒数,随密度增加有所降低,百粒重随密度增加呈先增高后降低趋势。喷施化控剂优化产量构成因素,增加两品种的穗长、行粒数、百粒重。比较两品种在3个生态区行粒数和百粒重平均增加幅度,ZD958均表现在辽西地区增加幅度最高分别为2.43%和7.63%。而LY99行粒数平均增加幅度在辽北表现最高1.78%,百粒重平均增加幅度则在辽西地区表现最高为3.09%。2.玉米群体增密导致茎秆细高柔软,易倒伏,化控剂处理矮化玉米株高、穗位高,茎秆粗壮,抗倒伏。D1-D4密度处理下,ZD958的株高化控处理较清水对照降低幅度分别为5.05%、2.38%、5.35%和2.74%;穗位高降低幅度分别为11.76%、4.59%、7.18%和8.81%。LY99的株高降低幅度为1.22%-5.32%;穗位高降低幅度为2.53%-10.62%。辽北铁岭地区,D2-D4密度下,ZD958清水对照处理下倒伏率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明显加重,D4密度下,倒伏率高达9.58%,而TR处理下除D3处理倒伏率为2.5%,其他密度下均无倒伏发生。3.增密导致群体叶面积指数增高,群体早衰。喷施化控剂使得灌浆后期LAI下降幅度均低于对照处理,防止高密群体早衰。灌浆期ZD958SPAD值在辽南、辽西、辽北地区化控处理分别比对照增加3.26%、5.50%和5.08%,LY99分别比对照增加3.97%、2.45%和4.26%。4.增密导致叶片抗氧化活性降低,易早衰,两品种SOD、POD活性在花后0-40d内呈单峰曲线变化趋势,峰值均出现在花后20d。高密度D4条件下,两品种SOD、POD活性在喷施化控剂后优于对照,与花后20d SOD活性相比下降幅度均低于对照,说明喷施化控剂可增强SOD、POD活性,有效调控玉米的耐密性,降低了灌浆后期玉米叶片的衰老速度。喷施化控剂抑制灌浆后期叶片MDA含量,延缓叶片的衰老,LY99在D1-D4条件下花后40d叶片MDA含量TR处理分别比对照降低了2.15%、27.75%、20.55%和22.69%,平均降低18.28%,降低幅度高于ZD958。5.ZD958和LY99两品种NR活性均随密度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ZD958花后20d硝酸还原酶NR活性增加幅度为6.33%-11.44%,LY99增加幅度为4.28%-11.59%。ZD958花粒期穗位叶花后20d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增加幅度为1.95%-23.14%,LY99增加幅度为3.25%-15.45%。本试验表明喷施化控剂显着提高NR和GS活性,促进叶片氮素同化代谢作用,提高玉米叶片叶绿素含量,维持玉米体内基本代谢正常进行,延缓后期叶片衰老。
孙东宝[4](2017)在《北方旱作区作物产量和水肥利用特征与提升途径》文中研究说明北方旱作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有着重要地位,但该区域粮食生产面临着干旱缺水和土壤供肥不足等资源条件限制,导致作物产量低而不稳。虽然在过去的多年中作物产量大幅提升,但是该区域旱地小麦、玉米产量和水肥利用特征、提升空间及其主要驱动因素仍不清楚。本研究对我国北方旱作区1970-2015年开展的田间试验进行了系统研究和整合分析,获得如下主要结论:(1)探明了北方旱作区旱地小麦、玉米产量和水肥利用效率的变化特征。1980-2015年北方旱作区旱地小麦和玉米的产量平均为3902 kg/ha和7785 kg/ha,WUE平均为11.6 kg/ha.mm和19.1 kg/ha.mm,NUE平均为30.7%和35.1%。1980s至今,小麦、玉米的产量和WUE大幅提高。与1980s相比,2011-2015年小麦和玉米的产量分别提高了 60.2%和54.5%,WUE分别提高了 37.0%和70.5%。1980-2015年,小麦和玉米NUE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分别在2000s和1990s达到最高。小麦产量和WUE随着区域降水量的增加显着提高,玉米产量和WUE在年降水量<350 mm区域显着降低,其它区域差异不显着。小麦和玉米的NUE均在年降水量550-650 mm区域显着高于其它降水区域。小麦和玉米的PFP-N和PFP-P随着降水量的增加而显着提高。(2)1980s以来,北方旱作区降水总体呈现降低趋势,对作物产量和WUE的提高不利。化肥投入量的大幅增加和土壤肥力的提升驱动了作物产量和WUE提高。但是施肥量的增加导致了作物PFP和NUE的降低。作物产量、WUE和NUE区域间的差异主要受ET影响,尤其是小麦。不同区域化肥投入和土壤供肥能力的不均衡也导致了作物产量的差异。(3)栽培技术的进步是推动作物产量和WUE提升的重要因素。1980s至今,技术对小麦和玉米产量的贡献分别为19.1%和18.2%、对WUE的贡献均为15.3%。随着时间推移和区域降水量的增加,技术对作物产量和WUE的贡献份额降低。技术对小麦和玉米NUE的贡献则随着年代和降水量的增加呈显着升高的趋势。从单项技术看,地膜覆盖、秸秆覆盖、免耕、深松、平衡施肥等技术均对作物产量和WUE具有较好的提升效果,且多数技术在降水较低区域更优。(4)北方旱作区小麦和玉米高产分别为6823 kg/ha和13149 kg/ha,平均产量分别为高产的的48.4%和53.4%,仍有1倍的提升空间。小麦和玉米WUE最大可实现20.4 kg/ha.mm和34.2 kg/ha.mm。造成作物产量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土壤供水不足、肥料投入偏低、土壤供肥能力差以及技术应用率低。有效降低土壤蒸发、协调水肥关系、提升土壤供肥能力和加强技术应用是北方旱作区作物产量和水肥效率进一步提高的主要途径。
巩超[5](2016)在《吉林省主要地区测土配方施肥对玉米、水稻肥料利用率的影响》文中认为测土配方施肥既可减少对土壤的伤害和环境的污染,又可防止植物的奢侈吸收,还能稳定粮食的产量,可谓一举多得,对现实的工作有巨大的指导意义。吉林省又是农业大省,玉米和水稻又是吉林省的主要粮食作物,在吉林省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是实现吉林省“提高品质、节约成本、增加效益”的重要措施。本研究主要以调查研究为主,通过对相关数据的整理和汇总,综合分析出我省玉米和水稻近年来测土配方施肥对其肥料利用率的影响,通过对文献的理论研究,合理全面的解释数据的意义,对现实工作提出指导意见。这项研究填补了省内的空白,对日后的开展工作起到了推动和指导作用。本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配方施肥明显提高了玉米、水稻100kg经济产量养分吸收量常规施肥区玉米、水稻100kg经济产量养分吸收量均高于缺素区,玉米氮磷钾肥分别高出:11.0%、6.5%和5.4%;水稻分别高出7.7%、4.7%和4.7%。配方施肥区玉米、水稻100kg经济产量养分吸收量亦均高于缺素区,玉米氮磷钾肥分别高出:15.3%、9.7%和4.8%;水稻分别高出8.7%、2.1%和1.9%。(2)吉林省东部玉米氮肥利用率提高幅度明显低于中部和西部,而磷肥利用率提高幅度吉林省东部要明显高于中部和西部,钾肥利用率提高幅度西部最低。吉林省东部水稻氮肥利用率提高幅度要明显高于中部和西部,而磷肥利用率提高幅度吉林省东部要明显高于中部和西部,钾肥利用率提高幅度西部最低。(3)配方施肥玉米氮肥、磷肥和钾肥利用率要明显高于常规施肥,其中配方施肥中白浆土氮肥利用率最高为46.9%,并且与常规施肥相比氮肥利用率提高百分比最大为7.8%、暗棕壤磷肥利用率最高为22.0%,与常规施肥相比磷肥利用率提高百分比最大为草甸土达到11.2%、钾肥利用率提高百分比最大为草甸土达到6.1%,黑土钾肥利用率最低为45.6%。(4)配方施肥水稻氮肥、磷肥和钾肥利用率要明显高于常规施肥,其中配方施肥中水稻土氮肥利用率最高为32.8%,并且与常规施肥相比氮肥利用率提高百分比最大为8.6%、新积土磷肥利用率最高为22.1%;磷肥利用率提高百分比最大为黑钙土达到9.7%、新积土钾肥利用率最高为55.1%;钾肥利用率提高百分比最大为水稻土达到8.0%。(5)测土配方施肥与常规施肥处理相比,玉米氮、磷、钾肥肥料利用率分别提高5.7、2.1、1.6个百分点,水稻氮、磷、钾肥料利用率分别提高5.3、4.5、2.7个百分点。根据本实验结果,对吉林省玉米氮、磷、钾每公顷建议施肥区间分别为150—200kg、60—90kg、70—90kg;水稻氮、磷、钾每公顷建议施肥区间分别为130—170kg、50—70kg、60—80kg。该施肥建议与吉林省土壤肥料总站2016年公布的科学施肥指导意见基本一致。
车升国[6](2015)在《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方法与应用》文中提出化肥由低浓度到高浓度、由单质肥到复合(混)肥、复合(混)肥由通用型走向专用化,是世界肥料发展的主要趋势。我国幅员辽阔,土壤、气候和作物类型复杂多样,农业经营以小农经济为主,规模小、耕地细碎化。因此,区域化、作物专用化是我国复合(混)肥料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根据我国不同类型大田作物的区域分布特点,系统研究区域作物需肥规律、气候特性、土壤特点、施肥技术等因素,开展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方法与应用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根据农田养分投入产出平衡原理,研究建立了“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制定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农艺配方的原理与方法”。该方法通过建立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作物氮磷钾施肥总量以及基肥和追肥比例,从而获得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基肥、追肥中氮磷钾配比,也即复合(混)肥料配方。通过施肥模型确定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配比,使作物产量、作物吸收养分量、作物带出农田养分量、肥料养分损失率、养分环境输入量、土壤养分状况、气候生态等因素对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的影响过程定量化。根据区域作物施肥量来确定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生产的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可同时实现氮磷钾三元素的精确投入。(2)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小麦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获得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中氮磷钾比例为1:0.40:0.31,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65:0.51。不同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东北春小麦区1:0.42:0.15、1:0.60:0.21;黄淮海冬小麦区1:0.45:0.40、1:0.79:0.70;黄土高原冬小麦区1:0.50:0.09、1:0.77:0.14;西北春小麦区1:0.47:0.47、1:0.80:0.81;新疆冬春麦兼播区1:0.27:0.25、1:0.65:0.59;华东冬小麦区1:0.42:0.38、1:0.61:0.54;中南冬小麦区1:0.24:0.28、1:0.35:0.43;西南冬小麦区1:0.34:0.26、1:0.57:0.43;青藏高原冬春麦兼播区1:0.62:0.70、1:1.04:1.17。(3)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玉米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中氮磷钾比例为1:0.40:0.30,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93:0.69。不同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东北春播玉米区1:0.65:0.52、1:1.39:1.11;黄淮海平原夏播玉米区1:0.37:0.18、1:0.62:0.30;北方春播玉米区1:0.45:0.08、1:1.73:0.32;西北灌溉玉米区1:0.39:0.36、1:0.95:0.86;南方丘陵玉米区1:0.27:0.40、1:0.50:0.73;西南玉米区1:0.41:0.29、1:1.22:0.87。(4)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水稻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中氮磷钾比例为1:0.44:0.56,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75:0.96。不同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东北早熟单季稻区1:0.47:0.18、1:0.94:0.35;华北单季稻区1:0.35:0.28、1:0.61:0.50;长江中下游平原双单季稻区晚稻1:0.29:0.58、1:0.49:0.98,早稻1:0.34:0.37、1:0.57:0.63,单季稻1:0.53:0.95、1:0.92:1.63;江南丘陵平原双单季稻区晚稻1:0.42:0.75、1:0.63:1.12,早稻1:0.44:0.80、1:0.67:1.22,单季稻1:0.51:0.45、1:0.75:0.67;华南双季稻区晚稻1:0.33:0.50、1:0.61:0.92、早稻1:0.39:0.74、1:0.71:1.36;四川盆地单季稻区1:0.58:0.83、1:1.05:1.49;西北单季稻区1:0.53:0.30、1:0.90:0.52;西南高原单季稻区1:0.77:0.97、1:1.32:1.66。(5)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马铃薯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31:0.89,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54:1.59。不同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北方一作区1:0.39:0.56、1:0.53:0.77;中原二作区1:0.39:0.58、1:1.10:1.62;南方二作区1:0.15:1.04、1:0.26:1.85;西南混合区1:0.47:1.55、1:0.79:2.60。(6)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油菜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73:0.70,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1.16:1.11。不同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春油菜区1:0.70:0.55、1:0.80:0.63;长江下游冬油菜区1:0.50:0.24、1:0.86:0.40;长江中游冬油菜区1:0.60:0.56、1:1.13:1.07;长江上游冬油菜区1:1.00:1.20、1:1.20:2.34。(7)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棉花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37:0.65,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67:1.17。不同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黄河流域棉区1:0.45:0.94、1:0.84:1.76;西北内陆棉区1:0.44:0.44、1:0.74:0.73;长江流域棉区1:0.24:0.65、1:0.45:1.20。(8)根据农田士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花生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全国一次性施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35:0.85,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48:1.10。不同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东北花生区1:0.22:0.69、1:0.35:1.11;黄河流域花生区1:0.59:0.86、1:0.76:1.10;长江流域花生区1:0.31:0.90、1:0.48:1.40;东南沿海花生区1:0.35:1.07、1:0.78:2.41。(9)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大豆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43:0.52,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43:0.52。不同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北方春大豆区1:0.43:0.33、1:0.43:0.33;黄河流域夏大豆区1:0.6:0.72、1:0.73:0.87;长江流域夏大豆区1:0.48:0.79、1:0.48:0.79;南方多熟制大豆区1:0.60:1.07、1:0.60:1.07。
赵久然,王荣焕[7](2012)在《30年来我国玉米主要栽培技术发展》文中提出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玉米生产发展迅猛,多项栽培技术对促进我国玉米生产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品种、种植方式、施肥、灌溉、病虫草害防治、生长调控等方面系统总结近30多年来我国玉米生产中应用和发展的20项主要栽培技术。
何学芹,宋云飞,杨卫国,杨兆才[8](2011)在《紧凑型杂交玉米品种的增产效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对紧凑型玉米品种与平展型玉米品种的生长特点及产量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紧凑型玉米品种高产栽培的优点和高产原因。结果表明:即使在较低种植密度下,平展型品种也有倒伏、倒折发生,空秆率增加,产量低。而紧凑型品种的种植密度必须在7.5万株/hm2以上,才能充分发挥高产潜力。
赵燕[9](2010)在《我国玉米高产栽培农艺措施研究进展》文中提出以产量为主线,从玉米播种时期、种植密度、施肥、灌溉、化学控制等方面,综述了我国玉米高产栽培农艺措施的研究进展。
崔金虎[10](2010)在《春玉米高产稳产品种筛选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玉米是世界上分布范围最广、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吉林省作为我国最重要的玉米生产基地之一,在当前经济危机不断和极端气候频繁出现背景下,如何保持玉米持续高产稳产成为农业科研工作者极为关注的问题。本研究于2005至2009年在吉林省不同生态区,采用大面积田间小区试验及田间示范,明确实现吉林省玉米连年高产稳产的栽培技术路线,获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中熟和中晚熟耐密型品种增产潜力大,耐密型品种比稀植型增产21.1%,耐密型中熟品种比中晚增产1.8%,中熟比晚熟品种增产6.4%,中晚熟比晚熟品种增产4.7%,增产效果明显。在产量构成上,(超)高产耐密型玉米品种在高密度条件下穗粒数明显增多,秃尖长度相对减小,是耐密型玉米在高密度条件下获得高产的关键。因此,实现玉米高产,在品种选择上,应以中熟和中晚熟耐密型品种为主。耐密型玉米品种具有如下特点:首先,在株型上,耐密型玉米品种茎叶夹角小,叶向值大,叶间距较小。随着种植密度增加,耐密型品种能够通过自我调节,适当减少上部叶面积增加下部叶面积,来改变群体条件下整株的空间分布,使得株型紧凑,单株繁茂度小并使其分布更趋理想化,形成“金字塔”似的株型结构。从而减少了上部叶片之间的相互遮挡,下部叶片依然能够利用更多的光能,减少了田间漏光量,提高了光能利用效率。其次,耐密型玉米品种株高、穗位高及穗位系数相对较低,茎粗系数较大,成熟期根系拉力和茎秆韧皮强度明显强于稀植类型品种,特别是在高密度条件下,降低了发生倒伏的风险。生育后期保绿度好,延长了光合时间,为产量形成奠定了基础。第三,(超)高产耐密型玉米品种籽粒胚乳细胞数目和籽粒淀粉含量、灌浆速率和粒重呈极显着正相关,和蔗糖转化酶和淀粉磷酸化酶活性呈极显着或显着正相关,耐密型品种先玉335和郑单958的各项指标均高于普通稀植玉米长城799和农大364。2.在高肥力条件下,密度对耐密性不同的品种比常规施肥条件下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耐密性强的品种先玉335适宜种植密度为8万株/hm2,品种军单8适宜种植密度在6.5万株/hm2。密度对产量性状也有不同程度影响,其中密度对秃尖长影响最大,其次是穗长、穗粒数和百粒重。先玉335和军单8在行距为70cm和50cm时,其生育后期叶片叶绿素含量、希尔反应活力和PEPCase活性都比行距为65cm和60cm时高,在光合作用中原初反应、光反应和暗反应的各个阶段都保持了较高的活性,共同作用表现为较高的光合速率。后期较高的光合能力保证了籽粒在生育后期同化物的积累,有效减小了秃尖长度,提高了产量。3.单因素肥料试验的结果表明:先玉335在密度为6.0万株/hm2时,施N量为248kg(R2 = 0.9813*)最高产量达到1068kg/hm2;施磷(P2O5)量为58.73kg(R2 = 0.8909*),最高产量为11078 kg/hm2;施钾(K2O)量为64.76kg(R2 = 0.968*),最高产量为10115kg/hm2。军单8在密度为6.0万株/hm2时,施氮量为202.38kg(R2 = 0.9863*),高产量达到11259kg/hm2;施磷(P2O5)量为64.76kg(R2 = 0.9634*),高产量为10673kg/hm2;施钾(K2O)量为83.26kg(R2 = 0.965*),军单8最高产量为10793kg/hm2。在一定种植密度条件下,先玉335穗粒数随施氮量(在施N量175-250kg/hm2范围内)、施钾量(在施K2O量30-60kg/hm2范围内)增加而增加,百粒重随施磷量(在P2O5量46-92kg/hm2范围内)增加而提高。军单8穗粒数随着施氮量(在施N量175-200kg/hm2范围内)、施磷量(在P2O5量46-92kg/hm2范围内)和施钾量(在施K2O量60-90kg/hm2范围内)增加而增加,百粒重随着施氮量(在施N量175-200kg/hm2范围内)和施钾量(在施K2O量60-90kg/hm2范围内)增加而提高。因此先玉335在增加穗粒数基础上提高百粒重,军单8在提高百粒重基础上增加穗粒数,可以获得高产。
二、配方施肥对紧凑型玉米的增产效果试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配方施肥对紧凑型玉米的增产效果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密度与施肥量对玉米沈农T100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密度与施肥对玉米农艺性状的影响 |
1.2.2 密度与施肥对玉米光合指标的影响 |
1.2.3 密度与施肥量对玉米产量因素的影响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设计 |
2.3 试验测定项目与方法 |
2.3.1 株高和穗位高 |
2.3.2 茎粗和茎秆强度 |
2.3.3 倒伏率 |
2.3.4 叶面积指数 |
2.3.5 冠层透光率 |
2.3.6 叶绿素相对含量 |
2.3.7 光合指标 |
2.3.8 干物质积累量 |
2.3.9 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 |
2.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密度与施肥量对沈农T100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3.1.1 密度与施肥量对沈农T100产量的影响 |
3.1.2 密度与施肥量对沈农T100穗部性状影响 |
3.1.3 密度与施肥量对沈农T100干物质重的影响 |
3.2 密度与施肥量对沈农T100农艺性状的影响 |
3.2.1 密度与施肥量对沈农T100株高的影响 |
3.2.2 密度与施肥量对沈农T100穗位高的影响 |
3.2.3 密度与施肥量对沈农T100茎粗的影响 |
3.2.4 密度与施肥量对沈农T100茎秆强度的影响 |
3.2.5 密度与施肥量对沈农T100倒伏率的影响 |
3.3 密度与施肥量对沈农T100光合指标的影响 |
3.3.1 密度与施肥量对沈农T100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3.3.2 密度与施肥量对沈农T100叶绿素相对含量的影响 |
3.3.3 密度与施肥量对沈农T100冠层透光率的影响 |
3.3.4 密度与施肥量对沈农T100光合参数的影响 |
4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密度与施肥量对沈农T100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4.1.2 密度与施肥量对沈农T100农艺性状的影响 |
4.1.3 密度与施肥量对沈农T100光合特性的影响 |
4.2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关中抽黄灌区夏玉米耐密品种筛选及配套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选题背景与目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研究情况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耐密品种及适宜密度筛选试验 |
2.1.1 试验地概况 |
2.1.2 试验材料及来源 |
2.1.3 试验的设计及主要管理措施 |
2.1.4 主要调查指标和数据处理方法 |
2.2 植物生长调节剂防倒伏效果试验 |
2.2.1 试验地点及时间 |
2.2.2 材料及来源 |
2.2.3 试验设计及主要管理措施 |
2.2.4 主要调查指标和数据处理方法 |
2.3 追施沼液防早衰试验 |
2.3.1 试验地点及时间 |
2.3.2 材料及来源 |
2.3.3 试验设计及主要管理措施 |
2.3.4 主要调查指标和数据处理方法 |
2.4 玉米主要虫害绿色综合防控技术试验研究 |
2.4.1 试验地点及时间 |
2.4.2 材料及来源 |
2.4.3 试验设计及主要管理措施 |
2.4.4 主要调查指标和数据处理方法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品种筛选及适宜密度结果与分析 |
3.1.1 不同品种2个年度穗部性状比较 |
3.1.2 不同品种间的产量比较 |
3.1.3 不同密度下穗部经济性状变化 |
3.1.4 不同密度下产量差异 |
3.2 防倒伏试验结果分析 |
3.2.1 调节剂对夏玉米农艺性状的影响 |
3.2.2 调节剂对夏玉米生长发育进程的影响 |
3.2.3 乙烯利对不同玉米品种应用效应 |
3.2.4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同一品种效果比较 |
3.3 沼液对玉米生育进程及产量的效应 |
3.3.1 追施沼液肥对玉米生育期的影响 |
3.3.2 追施沼液肥对玉米经济性状的影响 |
3.3.3 追施沼液肥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
3.4 绿色防虫试验效果 |
3.4.1 不同密度的诱虫板防效比较 |
3.4.2 不同密度的赤眼蜂防效比较 |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温度和降雨量会对玉米产量造成显着影响 |
4.1.2 不同密度对夏玉米产量有显着影响 |
4.1.3 不同玉米品种适宜高产的密度不同 |
4.1.4 化学控高能够有效解决玉米高密栽植的倒伏问题 |
4.1.5 追施沼液预防玉米高密栽培后期早衰效果显着 |
4.1.6 绿色防控技术对玉米中后期虫害有显着防治效果 |
4.2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化控剂对不同密度春玉米抗倒防衰及产量的调控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种植密度对春玉米产量及生长发育的影响 |
1.2.1 种植密度对春玉米产量的影响 |
1.2.2 种植密度对春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
1.3 化控技术对春玉米产量及生长发育的影响 |
1.3.1 化控技术研究进展 |
1.3.2 化控技术对春玉米产量及生长发育的影响 |
1.3.3 化控技术对春玉米生理指标的影响 |
1.3.4 化控技术在春玉米生产中抗倒防衰的应用 |
1.4 本研究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设计 |
2.2 试验地点气象条件 |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3.1 形态指标 |
2.3.2 生理指标 |
2.3.3 产量指标 |
2.3.4 品质指标 |
2.3.5 田间倒伏率测定 |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化控剂对不同密度春玉米产量及穗部性状的影响 |
3.1.1 产量 |
3.1.2 穗部性状 |
3.2 化控剂对不同密度春玉米株高、穗位高的影响 |
3.3 化控剂对不同密度春玉米基部节间农艺性状的影响 |
3.3.1 节间长度 |
3.3.2 茎秆强度 |
3.3.3 倒伏率 |
3.4 化控剂对不同密度春玉米叶片衰老进程的影响 |
3.4.1 叶面积指数(LAI) |
3.4.2 叶绿素(SPAD) |
3.4.3 光合参数 |
3.5 化控剂对不同密度春玉米叶片抗氧化特性的影响 |
3.5.1 超氧化物气化酶(SOD) |
3.5.2 过氧化物酶(POD) |
3.5.3 丙二醛(MDA)含量 |
3.6 化控剂对不同密度春玉米叶片氮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
3.6.1 硝酸还原酶(NR) |
3.6.2 谷氨酰胺合成酶(GS) |
3.7 化控剂对不同密度春玉米籽粒品质的影响 |
4 结论与讨论 |
4.1 辽宁省不同生态区春玉米产量潜力 |
4.2 化控剂对春玉米产量的调控规律 |
4.3 化控剂对春玉米茎秆抗倒伏能力的调节作用 |
4.4 化控剂延缓春玉米叶片衰老及抗氧化特性的机制 |
4.5 化控剂对春玉米叶片氮素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
4.6 化控剂对春玉米籽粒品质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北方旱作区作物产量和水肥利用特征与提升途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问题提出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北方旱作区小麦和玉米产量的时空特征与影响因素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3 结果分析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三章 北方旱作区小麦和玉米WUE的时空特征与影响因素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3 结果分析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北方旱作区小麦和玉米养分利用效率的时空特征与影响因素 |
4.1 引言 |
4.2 材料和方法 |
4.3 结果分析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北方旱作区小麦、玉米高产和水肥高效利用调控技术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3 结果分析 |
5.4 讨论 |
5.5 小结 |
第六章 北方旱作区小麦、玉米产量与水肥利用效率的提升潜力与途径 |
6.1 引言 |
6.2 材料和方法 |
6.3 结果分析 |
6.4 讨论 |
6.5 小结 |
第七章 综合讨论、结论与展望 |
7.1 综合讨论 |
7.2 主要结论 |
7.3 研究展望 |
7.4 本论文的特色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文章数据来源文献 |
作者简介 |
(5)吉林省主要地区测土配方施肥对玉米、水稻肥料利用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进展 |
1.2.1 作物配方施肥技术研究进展 |
1.2.2 作物配方施肥的肥料利用效率 |
1.2.3 吉林省肥料使用现状 |
1.2.4 国外施肥状况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域状况 |
2.1.1 吉林省玉米、水稻生态区划分 |
2.1.2 吉林省典型土壤养分状况 |
2.2 研究材料 |
2.3 研究方法 |
2.3.1 配方施肥数据统计分析 |
2.3.2 传统常规施肥数据统计分析 |
2.4 测定方法 |
2.4.1 土壤样品的测定项目及方法 |
2.4.2 植株样品的测定项目及方法 |
2.4.3 产量测定方法 |
2.4.4 肥料利用率计算方法 |
2.5 数据处理 |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
3.1 配方施肥对吉林省玉米水稻养分吸收量的影响 |
3.1.1 玉米 100kg经济产量养分吸收量 |
3.1.2 水稻 100kg经济产量养分吸收量 |
3.2 配方施肥对不同生态区域玉米水稻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
3.2.1 配方施肥对吉林省不同生态区域玉米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
3.2.2 配方施肥对吉林省不同生态区域水稻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
3.3 配方施肥对吉林省不同土壤类型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
3.3.1 配方施肥对吉林省不同土壤类型玉米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
3.3.2 测土配方施肥对吉林省不同土壤类型水稻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
3.4 配方施肥对不同品种玉米水稻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
3.4.1 配方施肥对不同品种玉米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
3.4.2 配方施肥对不同品种水稻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
第4章 讨论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6)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方法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产业发展状况 |
1.2.1 复合(混)肥料产业发展 |
1.2.2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产业发展 |
1.3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研究进展 |
1.3.1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的影响因素 |
1.3.2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的原理与方法 |
1.3.3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养分元素配伍与效应 |
1.3.4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增效技术研究 |
1.3.5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的增产效果与环境效应 |
1.3.6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农艺配方的工业化实现 |
1.3.7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技术发展趋势 |
1.4 本研究的特色和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2.1.1 研究目标 |
2.1.2 研究内容 |
2.2 技术路线 |
2.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2.3.1 研究方法 |
2.3.2 参数获取与数据来源 |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
第三章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的原理与方法 |
3.1 引言 |
3.2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制定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与方法 |
3.2.1 配方依据 |
3.2.2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 |
3.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施肥量模型参数的确定 |
3.3.1 作物带出农田养分量 |
3.3.2 环境养分输入量 |
3.3.3 肥料养分损失率 |
3.3.4 矫正参数的确定 |
3.4 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3.4.1 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原则与方法 |
3.4.2 区域农田作物施肥配方区划的确定 |
3.4.3 区域农田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确定 |
3.5 模型评价 |
3.6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4.1 引言 |
4.2 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
4.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
4.4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4.4.1 区域小麦施肥量确定 |
4.4.2 区域小麦施肥量验证 |
4.4.3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
4.4.4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4.5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5.1 引言 |
5.2 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
5.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
5.4 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5.4.1 区域玉米施肥量确定 |
5.4.2 区域玉米施肥量验证 |
5.4.3 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
5.4.4 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5.5 小结与讨论 |
第六章 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6.1 引言 |
6.2 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
6.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
6.4 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6.4.1 区域水稻施肥量确定 |
6.4.2 区域水稻施肥量验证 |
6.4.3 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
6.4.4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6.5 小结与讨论 |
第七章 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7.1 引言 |
7.2 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
7.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
7.4 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7.4.1 区域马铃薯施肥量确定 |
7.4.2 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
7.4.3 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7.5 小结与讨论 |
第八章 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8.1 引言 |
8.2 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
8.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
8.4 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8.4.1 区域油菜施肥量确定 |
8.4.2 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
8.4.3 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8.5 小结与讨论 |
第九章 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9.1 引言 |
9.2 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
9.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
9.4 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9.4.1 区域棉花施肥量确定 |
9.4.2 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
9.4.3 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9.5 小结与讨论 |
第十章 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0.1 引言 |
10.2 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
10.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
10.4 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0.4.1 区域花生施肥量确定 |
10.4.2 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
10.4.3 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10.5 小结与讨论 |
第十一章 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1.1 引言 |
11.2 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
11.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
11.4 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1.4.1 区域大豆施肥量确定 |
11.4.2 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
11.4.3 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11.5 小结与讨论 |
第十二章 结论与展望 |
12.1 主要结论 |
12.1.1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的原理与方法 |
12.1.2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2.1.3 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2.1.4 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2.1.5 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2.1.6 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2.1.7 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2.1.8 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2.1.9 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2.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数据来源 |
附录2 作物统计数据 |
附录3 长期施肥试验基本概况 |
附录4 土壤养分统计分析 |
附录5 小麦、玉米、水稻各地区肥料施用量 |
附录6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附录7 农业部小麦、玉米、水稻施肥建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30年来我国玉米主要栽培技术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优良品种及其配套栽培技术 |
2 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
3 节水灌溉技术 |
4 科学施肥技术 |
5 叶龄指数促控技术 |
6 夏玉米贴茬直播并适时晚收技术 |
7 雨养旱作技术 |
8 深耕 (松) 改土技术 |
9 免耕保护性耕作技术 |
10 通透栽培技术 |
11 育苗移栽技术 |
12 植株化控技术 |
13 化学除草技术 |
14 病虫害防治技术 |
15 机械精量播种技术 |
16不同品种搭配种植技术 |
17小面积高产潜力探索挖掘及超高产创建综合技术 |
18“一增四改”集成技术 |
19大面积高产创建综合技术 |
20全程机械化作业综合技术 |
(9)我国玉米高产栽培农艺措施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玉米高产栽培农艺措施研究现状 |
1.1 播种时期方面 |
1.2 种植密度方面 |
1.3 施肥技术方面 |
1.3.1 肥料种类。 |
1.3.2 施用时期。 |
1.3.3 施用方法。 |
1.4 灌溉技术方面 |
1.5 化控技术方面 |
2 差距与不足 |
3 趋势与展望 |
3.1 推广高产抗病杂交种 |
3.2 增加种植密度 |
3.3 推广平衡施肥技术 |
3.4 科学灌溉, 提高水分利用率 |
3.5 扩大覆膜面积 |
(10)春玉米高产稳产品种筛选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我国玉米生产的现状 |
1.2.2 高产玉米品种株型与特性研究 |
1.2.3 玉米生长发育过程中胚乳细胞增殖动态研究 |
1.2.4 密度对春玉米产量的影响 |
1.2.5 N、P、K 肥对春玉米产量和生理生化过程的影响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品种比较试验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方法 |
2.1.3 试验设计 |
2.1.4 试验指标测定方法 |
2.1.5 样品采集方法 |
2.2 密度梯度试验 |
2.2.1 试验材料 |
2.2.2 试验方法 |
2.2.3 试验设计 |
2.2.4 试验指标测定方法 |
2.2.5 样品采集方法 |
2.3 相同密度不同行距种植试验 |
2.3.1 试验材料 |
2.3.2 试验方法 |
2.3.3 试验设计 |
2.4 肥料量级试验 |
2.4.1 氮肥量级试验 |
2.4.2 磷肥量级试验 |
2.4.3 钾肥量级试验 |
2.5 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品种比较试验 |
3.1.1 不同类型品种玉米产量比较 |
3.1.2 耐密型玉米品种株型结构特点 |
3.1.3 耐密型玉米品种生理特点 |
3.1.4 耐密型玉米品种产量构成特点 |
小结 |
3.2 密度梯度试验 |
3.2.1 不同种植密度与产量的关系 |
3.2.2 密度对军单8 灌浆后期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
3.2.3 密度对军单8 和先玉335 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小结 |
3.3 相同密度不同行距种植试验 |
3.3.1 不同行距对产量的影响 |
3.3.2 不同行距对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3.3.3 不同行距对玉米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
小结 |
3.4 肥料量级试验 |
3.4.1 氮肥量级试验 |
3.4.2 磷肥量级试验 |
3.4.3 钾肥量级试验 |
小结 |
4 讨论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配方施肥对紧凑型玉米的增产效果试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密度与施肥量对玉米沈农T100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D]. 张桓语. 沈阳农业大学, 2021(05)
- [2]关中抽黄灌区夏玉米耐密品种筛选及配套技术研究[D]. 许烨.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3)
- [3]化控剂对不同密度春玉米抗倒防衰及产量的调控效应[D]. 李超. 沈阳农业大学, 2018(03)
- [4]北方旱作区作物产量和水肥利用特征与提升途径[D]. 孙东宝. 中国农业大学, 2017(08)
- [5]吉林省主要地区测土配方施肥对玉米、水稻肥料利用率的影响[D]. 巩超. 吉林大学, 2016(03)
- [6]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方法与应用[D]. 车升国. 中国农业大学, 2015(09)
- [7]30年来我国玉米主要栽培技术发展[J]. 赵久然,王荣焕. 玉米科学, 2012(01)
- [8]紧凑型杂交玉米品种的增产效益研究[J]. 何学芹,宋云飞,杨卫国,杨兆才. 现代农业科技, 2011(16)
- [9]我国玉米高产栽培农艺措施研究进展[J]. 赵燕. 现代农业科技, 2010(23)
- [10]春玉米高产稳产品种筛选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D]. 崔金虎. 东北农业大学, 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