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届全国基层电视网络台农业电视节目表彰名录(论文文献综述)
朱慧[1](2019)在《南雄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要有一支过硬的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因此,大力培养一支技术过硬、带动能力强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成为破解人才瓶颈制约的一个重要抓手。本研究从以文献分析法、实地调研法为基础,重点从培训主体、手段、内容、成效等四个方面对南雄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现状进行剖析,并通过实地调研对新型职业农民在支持政策、培训模式、培训内容方面的需求进行分析;同时重点查摆了南雄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中存在的培训人数太少、培训方式落后、内容单一空洞、对农民参与培训的激励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并从政府针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体制机制创新不足、培训资源匮乏、培训管理不规范等原因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加强政策和制度创新、完善资源配置、加强培训管理等三个大点,进一步完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运行机制、出台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扶持政策、拓宽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投入渠道、多渠道整合资源搭建平台、加强双师型培训师资队伍建设、做好需求分析丰富培训内容、根据农民需求创新培训模式和形式、加强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监督监管等八个小点的对策。
李建柱[2](2014)在《基于新经济增长点的东北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研究》文中认为本文的核心问题在于研究:东北地区在培育文化产业成为新经济增长点这一发展战略上所存在的宏观和微观两大层面问题,造成上述问题的经济和非经济的多重制约因素,以及为摆脱上述问题而应该采取的可行对策。根据这一研究设想,全文六章分别解决了研究背景、理论基础、产业发展历史与现状、制约因素、国外经验借鉴和本地应对措施等六大问题。导论认为,培育文化产业成为新经济增长点是东北资源枯竭型城市突破资源瓶颈实现经济转型的必由之路,是保存、传承、创新关东特色地域文化的可行之举,也是增强东北地区文化整体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必将对区域文化产品生产与消费方式、区域经济文化综合竞争力,乃至区域特色文化文明的保存和传承等产生长期、持续而显着的影响。第2章研究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现代西方思想家的若干文化发展思想。马克思主义为东北地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根本的理论指南,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尤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对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同时,应该明确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特殊语境和特殊指向,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当代西方思想界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文化资本理论、文化权利理论、思想市场理论等新观点,应深入研究上述文化理论的科学内涵,大胆吸收其理论精华,为东北地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有益借鉴。第3章从历史演进的视角梳理了东北地区文化产业从萌芽到繁荣的历史。东北文化产业最早可以追溯到清末现代印书馆和新式报纸,其后经过民国初期、伪满洲国时期、解放战争和建国初期,计划经济时期和改革开放等五大发展阶段,形成了表演艺术、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和动漫游戏等四大优势产业部门,为培育文化产业成为区域新经济增长点奠定了产业基础。第4章将产业经济学、文化地理学和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引入到对制约东北地区文化产业生长为新经济增长点的分析中,认为制约东北地区发展文化产业的因素十分复杂,既有经济因素,也有文化因素;既有体制性问题,也有制度性缺陷;既有自然地理区位原因,也有历史文化方面的原因。该章主要讨论了自然地理区位、人才队伍、资本、文化体制、投融资渠道等五大制约因素,创造性地论述了文化产业观念和文化产业环境两大因素。东北特殊自然地理环境造成了特殊的文化品格,这种包容开放、多元一体的关东文化品格属于典型的北方文化涵养出来的文化品格,它正面表现为诚恳直爽、热情泼辣、幽默风趣的文化性格;反面则表现为知足常乐、小富即安、过度粗放的缺陷,缺乏文化创新的动力。这种具有双重性的文化品格衍生出了一些错误的文化产业观念,例如“文化技术化”思维、“文化泛经济化”思维,文化管制思维等,东北地区在培育文化产业过程中应注意避免上述认识误区。针对当前东北地区思想文化领域中的保守氛围,在制度经济学家科斯和创意阶级理论创始人佛罗里达观点的启发下,本文分析了文化环境对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制约作用,提出科学理想的文化产业环境应该具有“自由宽松、包容开放、竞争激励”的特征。受上述多重因素的综合影响,导致东北地区在培育文化产业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经济增长点过程中面临如下五大问题。一是文化产业管理机构设置不合理,产业法规不健全;二是文化产业规模较小,产业竞争力不强;三是文化产业产品链条不完整,价值链条低端化;四是文化产业还存在传统业态与新兴业态、中心城市与边缘城市和农村、骨干大型文化企业和中小微型企业之间的三大发展不平衡现象;五是文化产业发展动力不足。第5章探讨了文化产业强国美国、日本和韩国培育文化产业的举措和启示。日韩两国政府在健全政府文化职能机构、拓展产业融资渠道、开拓海外文化市场等方面,美国政府在保护知识产权、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开放思想市场等方面的做法,都为东北地区振兴文化产业提供了有益启示。第6章尝试提出解决上述问题的合理对策。东北地区要培育文化产业成为新经济增长点,首要之举在于厘清政府和市场的权力边界,确定双方各自的职责角色,坚持发挥政府的先导性作用和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防止政府对文化市场的过度干预和不当干预,发挥价格规律、供求规律、竞争规律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其次,要创新投融资模式,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金融杠杆作用,引导吸收社会资本和外资有序进入文化产业资金紧缺的环节,同时要提高文化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防控文化产业风险,防止文化资源浪费。第三,东北文化产业要超越其他文化产业发达地区的发展水平,关键还在于多出文化艺术精品,实现文化作品的商业化、产业化。第四,要逐步推进文化开放,扩大对外文化贸易规模,提升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水平和结构,发挥对外出口特殊区域对文化开放的支持作用。
金璐[3](2014)在《中国对农电视公共服务模式研究 ——以湖北省荆州电视台《垄上行》栏目及《垄上》频道为例》文中指出由于媒介规制的限制,我国并没有商业广播电视和公共服务广播电视的分野,因此,我国的电视媒介,除了要在市场竞争中保全自己之外,还需要承载-定的公共服务职能,然而在经济利益的诱惑、市场竞争的压力、媒介权贵化和精英主义的作怪下,我国的许多广播电视媒体却都放弃了农村市场、丧失了社会责任,对农公共服务功能日益弱化。本文基于公共服务的理论视角,以对农电视公共服务为研究对象,以湖北省荆州电视台《垄上行》栏目及《垄上》频道的十年发展为研究案例,发现我国对农电视存在“三种”公共服务模式,并且在公共服务理念和电视人的身份定位方面均表现出中国特色。第一种是单向式的公共服务模式,这是在《垄上行》2002年初创时,为了满足农民信息需求、弥补中国对农电视资源紧缺而提出的一种服务模式;第二种是多元式的公共服务模式,这是2005年在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下《垄上行》栏目提出的一种服务模式;第三种是全方位式的公共服务模式。2009年的1月8日,《垄上》频道诞生了。《垄上》频道一方面延续了《垄上行》栏目大力拓宽服务渠道的多元化服务模式,并力求突破电视频道的局限,开始在频道线上传播外,利用“垄上行”品牌发展相关产业链,打造出一种由传播链、服务链、产业链共同组成的全方位式的对农公共服务模式事实上,在《垄上行》栏目和《垄上》频道多年的对农公共服务实践中,从业者们也在不断地完善和充实着自己。从一开始的“五谷不分”,到成为“农家百事通”,从高高在上的“媒体精英”,到晒得黝黑的“泥腿子”,随着和农民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他们不再满足于自己是农民的信息员、代表、服务员或者邻居,而是力求把自己变成农民。有鉴于此,中国对农电视在践行公共服务理念的过程中,一方面在某种程度上做到了帮助农民完善自我、实现自我价值;另一方面,电视人也从农民那里受益匪浅,使自己的灵魂得到升华;因此,可以这样认为,中国电视对农公共服务过程,是电视人与农民相互促进,共同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这三个模式层层递进,每一个模式的推进和深化,都是以前一个模式为基础的。深度贴近农民、提供紧贴需求的信息服务是对农电视的最为基本的一项公共服务职能;随着农民的需求不断继续扩大,对农电视对农民的关注也从最基本的生产转向农村生活,服务取向变得多元化和丰富起来;在此基础上,农民的主人翁精神、互动需求和参与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在得到充分尊重和重视的前提下,农民才能够意识到自己是农村的主人,自己是对农电视的主体,从而愿意与频道进行良好的互动。简言之,《垄上行》栏目和《垄上》频道的公共服务模式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发展以及国家对三农问题重视程度的深化而不断变迁的。从满足最基本信息需求的单向式服务模式,到从“生产+生活”的多元化服务模式,再到产业链、服务链和信息链共同打造出的全方位式服务模式。三个模式层层递进,根据农村社会和农民需求的变化,服务一直在不断向深、向广的方面发展。与此同时,对农电视人与农民之间的关系也因为服务模式的变化而产生了变化,即从对农电视人主动而农民被动,转变为对农电视人与农民互动;或者说由对农电视人是行为主体、农民是行为客体,转变为二者互为行为主体。
陈明强[4](2013)在《新中国结婚证书的图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收集到的623份(443种)结婚证书实物为第一手图像研究材料,在田野考察、图像分析与文献理论研究的三者互动中,对新中国结婚证书的历史脉络、证件制式、文书格式、认证要件、版式构成、色彩特征、造型手法、图案题材和字体类型等各方面做描述和分析。第一章从婚姻、婚姻成立的程序与方式及结婚证书的出现与发展等方面,对结婚证书的历史脉络进行详细梳理。第二章至第四章,将新中国结婚证图像研究分为建国初期十七年(1949-1965)、“文革”及之后的“徘徊”时期(1966-1978)和“改革开放”之后(1979-至今)三个时期。在对不同时期的结婚证书图像进行合理阐释时,将之置于恰当的历史背景和具体社会变动中,结合历史文化背景和时代特征,考察社会政治与经济因素的变化对图像本身的影响。从情景的表现、观念的传达、画面的组织和图像套式的象征意义等方面,寻找出图像演变的内在动力,认识结婚证图像内容和功能的变换,从中显现婚姻制度的变革,婚姻观念的变化,婚姻生活的时代风貌,政治意识形态的宣扬策略的转变,国家现代化的进程,揭示婚姻合法性缔结与国家政治合法性的构建之间的关联。第五章经过对结婚证制式类型、印制工艺、文书格式、认证要件(印鉴、印花税票和照片)等多方面的分析和总结,呈现作为婚姻“被证明”的物化形式的结婚证书,如何逐步成为形式合法,要件齐全的婚姻合法性认证的法定证件。第六章至第七章,通过对版式类型、版面图像套式、版式设计特点、色彩特征、造型手法和图案元素(吉祥图案、政治符号、外来图案和美术字图案)的归纳和分析,呈现出结婚证设计者如何将民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国家意识形态的宣扬和文艺政策巧妙的结合在一起,从而使得图像发挥出教化、规范、维系和调节的功能。总之,结婚证的图像内容,作为一个浓缩的特殊时期的历史景观,与中国特定社会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环境相联系,不仅反映出不同时期婚姻管理政策,还暗含许多其他内容,如新旧文化的交融与对抗,文艺政策的转变,以及统治阶层对于现代化认识的演化过程等。结婚证图像承担着证明两性合法婚姻关系之外的功能,它反映了图像演变与政治意识形态、政治权威、政治合法性之间的关联。可以说,结婚证图像的演变,呈现的是国家统治力量在各个时期,将其政治合法性的确立、巩固和加强与夫妻婚姻缔结的合法性确认,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过程。
朱世桂[5](2012)在《中国农业科技体制百年变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当前我国农业发展进入新的时期,保障粮食安全、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突破资源环境约束,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实现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对农业科技的需求日愈强烈,我国进入了更加依靠现代科技创新驱动的新阶段;要进一步提升农业科技创新水平,必须有完善的农业科技体制机制来保障,但我国历史形成的农业科技体制弊端,如条块分割,农科教分离、科技经济脱节、缺乏科学的创新评价机制等问题,严重制约着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和农业科技事业的发展。因此从历史的视角来研究探索农业科技体制形成与改革创新方略,为农业科体制改革提供理论和现实参考依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科技体制是科技活动的组织体系、管理形式和组织运行机制等的总称。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中央颁布《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以来,体制问题一直是科技界讨论关注的热点。围绕农业科技体制人们在讨论中比较关注农业科技体制的弊端、运行障碍及其克服的办法,至于当前科技体制是如何形成、特点如何、体制问题的根源如何产生、国家在构建科技体制过程中有那些经历、受哪些因素影响、产生了哪些启示等,探讨不够全面系统,历史性的研究成果相对缺乏也比较零散。农业科技体制一般涉及到农业教育、科研和推广的内容,本论文以我国农业科技体制为研究对象,以20世纪这一百年为经度,以各时期科技体制的主要内容为纬度,面对前人较少涉及制度层面的科技体制形成及发展本因研究的缺憾,基于历史文献资料调研的基础上,采用多学科理论与方法,本文对我国农业科技体制一百年来的变化历程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将体制百年变迁分为四个重要时期,并对各时期农业科技体制变迁的内容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述,分析了不同国家科技体制模式对我国农业科技体制形成的影响,并阐述了国情、政府政策等对我国农业科技体制变迁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农业科技体制变迁的一些特点、历史启示,最后提出了未来农业科技体制完善发展的战略对策。第一,分析中国农业科技体制萌芽初创时期(1897--1937年)体制化过程与创立情况,得出中国农业科技体制是在近代社会力兴改革变法的政治环境、振兴实业改良传统农业的经济环境、开始重视科技引进西方农学的科学文化氛围下创建产生。来自政府和社会两方面重视农业科技的推动力量,以立农报、兴农学,引进西方农业科技;以设农政,建机构,开展农事试验研究,奠定体制化的组织基础;以组社团,促交流,颁布《中央及地方农事试验场联合办法》等规章,构建了农业科技宏观管理体制和农科组织基本框架,在组织管理上逐渐将农业科研管理逐渐从农业生产行政管理中独立出来,组织机构日渐发展,形成我国农业科技体制雏形。第二,重点描画了1937年以后国统区、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日占区不同区域农科体制形成及我国农业科技体制的曲折发展。国统区为了适应战时经济需要,原中央所属的农业科研机构与地方农业试验机构进行了一系列调整,建立了以工作站为代表的一套农业推广制度,以及统一合作的农业科技运行机制;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通过引进、培养农业科技人才,设立边区农科机构组织,开展科技奖励等,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也初步构建了注重技术试验推广应用的边区农业科技体制,为解放后创建新中国农业科技体制奠立了一定的思想基础和建设经验。日占区日伪从强化殖民统治出发,优先开展见效快生产上急需的应用性研究,建立了一批农事试验机构,构建了科研计划目标明确、组织结构较为完整、设施相对配套齐全的日伪农业科技体制,为东北等地解放后农业科技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第三,按1949—1957年和1958—1978年两个阶段主要介绍新中国成立后当代农业科技体制重新构建与波动调整的历史内容,分析了组建独立的农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成立,县建“四级农科网”等新的农业科教体制形成过程,肯定了在集中型计划管理体制下协作攻关科技组织方式的制度合理性,梳理了新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调整的历程,探讨了农业科技高度集中的计划性管理方式、农科组织体系隶属关系多样、科技体系条块分割、重复分散的历史成因。第四,全面回顾总结了1978年起我国改革开放后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实践及成效,既反映了农业科技体制改革中引导科技面向经济建设的成效,又对以科技拨款方式转变为主的科技运行机制改革等政策实施后,基础性、公益性特点的农业科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体制改革的矛盾与困惑,进行了客观描述等。第五,历史地探析了美国、日本、前苏联等不同国家的科技体制模式及其对我国农业科技体制形成的作用。第六,运用综合集成等方法,总结了百年来中国农业科技体制历史演变特点,和从资源禀赋与基本国情、社会政治环境和政府政策、世界农业科技革命和农业科技自身发展特点、市场需求及国际经济一体化等方面探讨了其对我国农业科技体制发展的影响。最后归纳了我国农业科技体制变迁的主要历史经验与启示,分析梳理了当前农业科技体制的现状与主要问题,基于历史与现实探讨了未来我国农业科教体制建设的基本原则,提出完善我国农业科技体制的战略思路,建议侧重在建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优化农业科技管理协同创新、完善政府主导市场引导的农业科技投入机制、建立官民结合的农业科技推广应用体制、建立健全多元价值的科技评价制度等,将为我国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创新提供历史科学的参考依据。
何丹青[6](2012)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社区文化传播机制研究 ——以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乡村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十六届五中全会上针对中国新时代的“三农”问题提出的新亮点,这个亮点在于“新农村”绝对不能简单得理解为“农民新村”,而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将农村建设成为一个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共同发展的社会生态系统,它的终极目标是要实现农村的城镇化与城市化。但在实际情况中,经济、政治、社会、文化要共同发展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情,纵观7年新农村建设,成功的例子并不多见,依然存在着低水平重复,视野狭窄和操作性不强的普遍特点。本文认为,导致新农村建设搁置的真正原因,在于适应农村的文化传播体制并未真正建立。很多地方在进行新农村建设时,往往只注重经济效益,忽略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导致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的没落,现代城市文化无法融合的境地。因此,为了让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观、现代化思想与乡村的村落文化、草根文化在相互博弈中找到一个平衡点,在不断融合中得以创新,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本文以湖北省五峰土家自治县采花乡的采花台村、白溢坪村和星岩坪村为个案研究对象,通过对当地自然环境和历史源流的了解,及对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情况的调研和新农村建设情况的考察,结合传播学、政治学、经济社会学相关理论,提出了符合当地农村社区的文化传播机制构建的建议措施。本文内容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中首先简单论述了本文的研究缘由,在文献综述部分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梳理并对文献中不足的地方出具了个人总结,并为提供数据支撑,做好了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的确定。第二部分:对社区、农村社区的相关概念和文化、农村社区文化的概念进行了梳理,并理清了农村社区文化与传播之间的关系,同时明确新农村建设的内涵,及其与文化传播之间的关系。第三部分:首先,对五峰土家自治县采花乡的地理状况、经济状况和文化状况进行阐述,其次以采花乡的采花台村、白溢坪村和星岩坪村为个案研究对象,按照调研中所取得的资料数据,对三个村的基本状况,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状况,三个村的新农村文化建设状况进行梳理。第四部分:首先,得出在调研过程中的思考结果,即三个村存在文化与经济建设不协调,村民作为农村社区主体参与度低和文化信息传播非对称性的问题。其次提出建设农村社区文化传播体制的建议,对农村社区文化传播体制的概况进行介绍,分析其构成的动力机制和意义,最后将整个体制上升到普遍运用的高度。第五部分:结语。再次总结农村社区文化传播机制的价值,并提出展望。
霍生平[7](2011)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中生态农民的培育研究》文中认为我国两型农业生产体系发展要求农民从依赖石化农资农技的“石化农民”向运用两型农业生产技术的“生态农民”嬗变。农民素质形态的演进可归纳三个阶段,即传统自然农业中的“自然农民”、石化农业中的“石化农民”、两型农业中的“生态农民”。生态农民素质因子可解析为两型农业的生态知识、生态意识及生态行为,由此可建立生态农民素质结构模型。通过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回归分析方法,可研究影响生态农民素质因子水平的各种因素,从中发现生态农民因子生成规律及其育化特点。生态农民素质育化的方式有:第一,生态知识的学习。即环境自适应和“干中学”,教育宣传和信息传播,农技培训,农技推广服务;第二,生态意识的引导。通过激活环境福利需求提高生态敏感性,通过生态伦理教育唤起生态责任感,通过生态市场需求、生态补偿机制诱导生态价值观;第三,生态行为的塑就。政府生态监管塑造浅层生态行为,生态政策和生态服务支持深层生态行为。农民在农业生产实践中现存以下问题:违背两型农业生产体系常规现象较普遍;两型农业生产体系配套技术运用欠缺;两型农业生产体系系统构建面临困难。为此,促进农民实践两型农业生产体系的措施涵盖三个层面:第一,通过编码性知识教育培训传递两型农业生产体系常规知识,通过政府生态监督塑造浅层行为;第二,提供教育培训、技术推广、生态补偿政策等促使应用两型农业生产体系配套技术;第三,通过提供情境嵌入性知识的教育培训、技术服务、生态补偿政策等支持构建两型农业生产体系系统。政府、农户、农民自治组织、涉农社会机构、涉农企业等共同形成生态农民培育主体的多元合作体系,应明确各主体的角色定位,选择恰当组织结构形式和运行模式,基于生态链、价值链、供应链、知识流的思路,并借助合作契约、重复博弈、学习和实践共同体等机制对合作体系进行优化和维系。可建立有关指标体系、设计调查问卷收集数据评价生态农民素质的因子及其综合水平;绘制二维曲线图、三维动态图描述生态农民素质群体分布特点;设置一系列指标评价生态农民培育绩效。未来生态农民队伍将分化为生态农业工、生态农业主。生态农业工应按两栖农业工与全职农业工、短期农业工与长期农业工、本地农业工与外地农业工采取分类雇佣策略;生态农业主的“生态经济人”经营品质开发,需要政府培养和扶持机制、生态农业主自我生成和自我甄别机制、生态经营激励和约束机制。生态农民队伍将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分三个阶段逐步形成。
吕京[8](2011)在《西部地方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研究 ——绵阳市四所高校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们党深刻分析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准确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从党和国家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和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在我国农村的全面实践;是系统破解“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地方高校主要由地方政府举办,以促进地方经济建设、培养社会人才和提供智力支持为办学宗旨。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已经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建立了唇齿相依的密切关系。“明者常顺时而动,智者必因机而发”,在新形势下,西部地方高校应主动承担新农村建设这一伟大历史使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主动服务于当地的新农村建设。本研究的目的:论文以新农村建设视角下西部地方高校的职能作为切入点,以西部地方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主要路径为研究对象,以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体系建设为导向,通过中外高校服务地方建设的历史、现状分析,探索政府、学校、个人分别在高校服务新农村中的地位与作用,探寻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经验。通过绵阳市四所不同类型地方高校的实证研究和分析,发现西部地方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探索西部地方高校发展的新路子,实现地方高校为新农村建设的历史使命。本研究的意义:高等学校扩招的任务,大部分都是地方院校完成的。地方高校扮演了高等教育大众化主力军的角色。地方高校在服务新农村建设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当然也面临许多挑战,需要理论上的指导。同时地方高校是新农村建设、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引领者。新农村建设对地方高校的生存、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强地方高校的建设,提高地方高校的办学水平和管理水平已经成为我国地方高校建设的紧迫任务。拟研究的主要问题:假设新农村建设的难点在可持续发展,出路在农业科技进步,方向是提高农民素质和农业生产力。建立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机制需要解决好两个关键问题:一是地方高校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目标指向性的切合;二是高校内部如何深化体制改革服务于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高校的发展关系十分紧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十分艰巨又复杂的历史任务,既要发挥农民的作用,也要发挥政府的作用,更离不开高等院校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与决策咨询服务。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为高校更好地服务社会与发展自身提供了历史机遇和新的平台。因此本课题要研究的问题:地方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如何?影响地方高校发展的因素有哪些?怎样为地方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建立有效的机制?本研究的主要观点:加强地方经济和高校自身的研究是地方高校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前提,完善的运行机制是地方高校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核心,健全的服务体系是地方高校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保证。在经济区域化和高等教育改革的大环境下,实现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互动发展已成为人们的共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现阶段具体解决“三农”问题、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战略举措。西部地方高校作为当地人才智力、教育科技文化中心,面向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这既是地方高校培养人才职能的实现,也是地方高校服务社会最基本、最主要的形式和内容。这对当地的新农村建设起到辐射和带动的作用,同时也成为地方高校实现自身改革和发展的重要途径。研究证明:西部地方高校面临的挑战有大众教育的重任;办学条件的限制;办学理念的困惑;管理体制的限制;传统阻力的羁绊及其教育全球化的压力等。地方高校只有科学把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意义,剖析在新农村建设视角下地方高校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依据教育发展的规律和社会需求,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规范服务行为,完善地方高校的科学定位,转变教职工的价值观念、教学理念以及相应的课程设置,地方高校才能在新农村建设中更加充分发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论文内容:第一章绪论,介绍选题缘由、文献综述、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和主要概念界定。第二章,阐述地方高校的教育、科研、社会职能以及地方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相关理论;第三章,从经济服务、信息服务、社会服务、文化服务阐述西部地方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内容;第四章,以绵阳市的四所高校为个案进行分析,探究理工大学、师范学院、职业学院、医学院等不同类型地方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途径和方式;第五章,论述国外高校服务地方建设的实践及对我国地方高校的启示;第六章,在研究的基础上对西部地方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进行前瞻性思考并提出措施;第七章,结论。
赵鑫[9](2007)在《“科教兴鲁”战略举措引领下的山东科教电视创作与传播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山东是闻名遐迩的孔孟之乡,齐鲁文化的摇篮,历代帝王顶礼膜拜的圣地。巍巍泰山在这里矗立,滚滚黄河在这里咆哮,悠悠运河在这里蜿蜒。步入二十一世纪,山东在“科教兴鲁”战略举措的指引下,正朝着“大而强,富而美”的宏伟目标阔步挺进。科学传播是“科教兴鲁”战略举措的重要内涵之一。电视这一当今最为强大的大众媒介,以形象生动、通俗易懂、传播快、覆盖面广等特点,为科学传播插上了有力的翅膀。四十多年来,山东的科教电视工作者在创作和传播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回顾昨天,可以更好的审视今天,展望明天。鉴于此,笔者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总结出山东科教电视的发展历程,并具体分析了山东科教电视的创作特点和传播现状。最后,针对山东科教电视的开拓与创新问题提出几点建议,以期为山东的科教电视工作者探寻具有山东特色的创作道路提供一些参照。论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一、“科教兴鲁”与山东科教电视这一部分主要探讨“科教兴鲁”战略举措与山东的科教电视创作之间的关系。本部分首先论述了“科教兴鲁”战略的丰富内涵,并在对科教电视节目进行界定和分类,探讨了科教电视创作的艺术性问题之后,重点论述了“科教兴鲁”与山东科教电视之间存在的互相促进的关系。二、山东科教电视的蓬勃发展这部分是本文的核心内容之一。“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笔者遵循这一研究方法,走访山东省内众多科教电视创作部门,采访多位曾对山东科教电视事业做出贡献的创作者,理出一条山东科教电视的发展脉络。在这部分中,笔者还运用科学思维和艺术思维相结合的方法,剖析了几位知名编导的创作动机和创作历程。三、山东科教电视的创作特点这一部分在调研的基础上,通过对大量创作实例的客观分析,从选题内容和艺术形式两个方面展示了色彩斑斓的创作风貌,总结出山东科教电视的创作特点,并落脚在乡土化的整体创作风格上。山东科教电视的创作特点主要包括务实求真的电视化探索和通俗生动的艺术性追求两个方面。其中,务实求真的电视化探索包括遵循“三贴近”、注重时效性、强化系统性和发展新形态四个方面;通俗生动的艺术性追求包括用鲜活的乡土语言阐释科学道理、用生动的动画技巧表现科学技术、用新鲜的叙事手法传达科学知识和用真实的纪录手法塑造科技人物四个方面。四、山东科教电视的传播分析与开拓创新这部分从传播的角度出发,在对目前山东科教电视的传播现状进行分析时,既承认科教电视传播面临的困难,也指出了山东科教电视具备的传播潜质。笔者主要从科学传播的制约性、娱乐和商品化的冲击、传统文化理念的影响和新兴媒介分流四个方面分析了山东科教电视传播面临的困难,并指出山东科教电视具备多样的传播渠道、先天的接受心理、强大的创作队伍和有力的政策支持等四点传播潜质。最后,该部分以发展的眼光,对山东科教电视的开拓创新提出几点建议,希望和科教电视研究者们展开讨论,共同为发展山东的科教电视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蔡东宏[10](2005)在《热带区域农业信息化路径与对策研究 ——以海南为例的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并把“大力推进信息化”作为21世纪头20年经济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提出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通过“信息化”促进“三农”工作,已成为当前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一个战略性问题。大力推进农业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农业现代化,推进农业信息化,已经成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选择。 我国地大物博,农业生产环境千差万别,区域特色鲜明。热带区域面积占华南地区8省区的267个县(市),共48万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为9486万亩,宜种植热带作物的土地面积达3亿多亩,其中农业人口达1.16亿人。我国已成为世界热带农产品生产贸易大国。 加入WTO、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泛珠三角合作全面启动,在为我国热带区域农业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巨大的压力和挑战。由于国外热带作物优质产品进口大幅度增长,且受绿色壁垒限制和国外严格的技术标准、复杂的质量认证以及名目繁多的包装、标识、卫生及环保等方面的要求,我国热带农产品生产、出口受到严重威胁,热带农业面临考验,热带区域农业信息化路径和策略的研究迫在眉睫。 海南省地处中国最南端,是全国最大的热带宝地,是热带区域农业典型代表。丰富的农业自然资源能较好地体现热区农业信息化研究中应有的特色。自1988年建省办经济特区以来,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大力发展“信息农业”和“绿色农业”。近年来,通过电脑农业专家系统与当地自然条件和生产实际相结合,在热带农产品新优品种选用、田间耕作、播种、施肥、田间管理等农业生产技术方面对农民进行指导,农业信息化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鉴于以上原因,本文通过以海南为例的分析来研究热带区域农业信息化问题,借鉴国内外农业信息化理论与经验,并结合海南省省情,努力探索热带区域农业信息化的新途径新方法,推进农业产业结构更新换代,促进农业资源的最佳配置,提高农业生活质量与劳作环境,为21世纪热带区域农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并在一定程度上为农业信息化的理论建设起到添砖加瓦的作用,为海南省政府的农业信息化决策提供理论支持。
二、首届全国基层电视网络台农业电视节目表彰名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首届全国基层电视网络台农业电视节目表彰名录(论文提纲范文)
(1)南雄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国内外文献述评 |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3.4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新型职业农民 |
2.1.1 传统农民与新型农民 |
2.1.2 新型职业农民与类型 |
2.2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 |
2.2.1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概念 |
2.2.2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对象 |
2.2.3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主体 |
2.2.4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模式 |
2.2.5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内容 |
2.2.6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政策 |
2.3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理论依据 |
2.3.1 成人教育理论 |
2.3.2 职业教育理论 |
第三章 南雄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现状分析 |
3.1 南雄市社会发展及农业农民基本情况 |
3.1.1 南雄市社会发展情况 |
3.1.2 南雄市农业发展情况 |
3.1.3 南雄市农民基本情况 |
3.2 南雄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做法 |
3.2.1 南雄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主体 |
3.2.2 南雄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手段 |
3.2.3 南雄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内容 |
3.2.4 培训效果评价 |
3.3 南雄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成效 |
3.3.1 市场意识及经营能力增强 |
3.3.2 专业技能提升 |
3.3.3 增收能力提高 |
3.4 农民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需求调查分析 |
3.4.1 数据来源及样本特征 |
3.4.2 调查结果与分析 |
第四章 南雄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存在问题 |
4.1.1 培训人数太少 |
4.1.2 培训方式落后 |
4.1.3 培训内容单一空洞 |
4.1.4 对农民参与培训的激励机制不完善 |
4.2 原因分析 |
4.2.1 政府针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体制机制创新不足 |
4.2.2 培训资源匮乏 |
4.2.3 培训管理不规范 |
第五章 国内外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经验及启示 |
5.1 国外新型职业农民典型国家的经验及做法 |
5.1.1 德国“双元制”模式 |
5.1.2 美国“三位一体”模式 |
5.2 国内新型职业农民典型地区的经验及做法 |
5.2.1 湖北省“东西湖”模式 |
5.2.2 山东省“省农广校模式” |
5.2.3 河南省“四个四模式” |
5.2.4 广东省佛山“一二三四五”模式 |
5.3 国内外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对南雄市的启示 |
5.3.1 政策保障 |
5.3.2 体制机制保障 |
5.3.3 完善的教育培训体系 |
第六章 加快南雄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对策 |
6.1 加强政策和制度创新 |
6.1.1 进一步完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运行机制 |
6.1.2 出台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扶持政策 |
6.2 完善资源配置 |
6.2.1 拓宽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投入渠道 |
6.2.2 多渠道整合资源搭建平台 |
6.2.3 加强双师型培训师资队伍建设 |
6.3 加强培训管理 |
6.3.1 做好需求分析丰富培训内容 |
6.3.2 根据农民需求创新培训模式和形式 |
6.3.3 加强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监督监管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2)基于新经济增长点的东北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表格目录 |
插图目录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价值 |
1.3 研究成果述评 |
1.3.1 研究现状 |
1.3.2 研究成果评价 |
1.4 研究思路和框架 |
1.5 研究方法 |
1.6 本文创新点 |
第2章 文化产业基础理论概述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文化产业 |
2.1.2 经济增长点 |
2.2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精神生产和文化建设的理论 |
2.2.1 马克思恩格斯精神生产思想 |
2.2.2 列宁文化革命思想 |
2.2.3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 |
2.2.4 邓小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战略 |
2.3 西方学者关于文化资本和文化软权力的理论 |
2.3.1 布迪厄的文化资本理论 |
2.3.2 约瑟夫·奈的软权力学说 |
2.3.3 科斯的思想市场理论 |
2.4 几点评论 |
第3章 东北地区文化产业发展历程和现状 |
3.1 东北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历史演进 |
3.1.1 清末和民国前期(—1931 年):东北文化产业的萌芽 |
3.1.2 伪满洲国时期(1931—1945):虚假繁荣表象下的扭曲发展 |
3.1.3 解放战争与建国初期(1945—1955):由灰烬走向繁荣 |
3.1.4 计划经济体制时期(1956—1978):文化生产的全面非商业化 |
3.1.5 改革开放时期(1978—2007):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产业重新起步 |
3.2 东北地区文化产业的现状分析 |
3.2.1 表演艺术产业 |
3.2.2 广播影视产业 |
3.2.3 新闻出版产业 |
3.2.4 动漫游戏产业 |
第4章 东北地区培育文化产业成为新经济增长点面临的问题与制约因素 |
4.1 面临的问题 |
4.1.1 管理机构设置不合理,配套规制不完善 |
4.1.2 产业规模较小,整体竞争力不强 |
4.1.3 产品链不完整;价值链低端化 |
4.1.4 存在业态、区域、市场主体三大不平衡 |
4.1.5 发展动力不足:文化消费、文化贸易和区域增长极 |
4.2 制约因素 |
4.2.1 自然地理区位与历史文化资源 |
4.2.2 区域文化品格与产业发展误区 |
4.2.3 人力资源储备与人才成长环境 |
4.2.4 高新技术与创新能力 |
第5章 国外文化产业发展经验借鉴与启示 |
5.1 日本 |
5.1.1 日本内容产业发展概况 |
5.1.2 日本内容产业崛起背后的密码 |
5.2 韩国 |
5.2.1 韩国文化产业发展概况 |
5.2.2 韩国文化产业振兴的支撑措施 |
5.3 美国 |
5.3.1 美国版权产业发展概况 |
5.3.2 美国促进版权产业繁荣的举措 |
5.4 国外文化产业发展经验对中国的启示 |
5.4.1 突出市场机制的基础作用是文化产业振兴的根本前提 |
5.4.2 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是克服文化产业资金瓶颈的必由之路 |
5.4.3 构建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是提供文化人力资源的重要环节 |
5.4.4 推动国际文化贸易是提高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基本渠道 |
第6章 东北地区培育文化产业成为新经济增长点的对策选择 |
6.1 明确政府和市场权力边界,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
6.1.1 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先导作用 |
6.1.2 要协调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 |
6.2 创新投融资体制,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资金来源 |
6.2.1 完善投融资相关的财政、税收和金融政策 |
6.2.2 畅通投融资渠道,构建多元化投融资主体结构 |
6.2.3 提高文化资产监管水平,防控文化产业投融资风险 |
6.3 注重创意特色融入,打造区域文化产业精品 |
6.3.1 为文化产品提供先进的“内容”来源 |
6.3.2 将东北特色文化资源转化成创意特色 |
6.3.3 打造区域文化产业品牌 |
6.3.4 培育特殊产业技能人才 |
6.4 推动文化开放,使区域文化走出去 |
6.4.1 提高东北在国际文化贸易中的市场份额 |
6.4.2 加强集聚区对文化产业的支撑作用 |
6.4.3 创新东北文化产业对外合作模式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后记 |
(3)中国对农电视公共服务模式研究 ——以湖北省荆州电视台《垄上行》栏目及《垄上》频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博士生自认为的论文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及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公共服务理论 |
二、对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的研究 |
三、国内对农电视公共服务研究 |
第三节 核心概念释义 |
一、公共服务 |
二、对农电视 |
三、对农电视公共服务 |
第四节 研究样本选择 |
一、《垄上行》栏目与《垄上》频道发展简介 |
二、样本选择的原因 |
第五节 研究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精英”的退场与单向式的公共服务模式 |
第一节 单一化的公共服务:传递基本农业信息 |
一、栏目设置注重“针对性” |
二、传播方式注重“普遍性” |
第二节 单一型的服务理念:公共服务是为农民提供信息 |
一、重要却被忽略:农村信息需求悖论 |
二、满足信息需求是电视公共服务的基础 |
第三节 单纯的身份定位:我是农民的信息员 |
一、“精英”情结导致身份错位 |
二、用深度体验消解“精英”主义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新农村建设与多元式公共服务模式 |
第一节 多样化的公共服务:信息多样化和活动平台化 |
一、信息种类的多样化 |
二、大型活动的平台化 |
第二节 多元化的服务理念:公共服务是为农民搭建平台 |
一、农村民生在“民生”新闻中的缺位 |
二、搭建丰富的公共服务平台 |
第三节 双重的身份定位:信息员+服务员 |
一、拒绝公共服务“条块化” |
二、从听取“专家意见”向重视“常识”转变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型塑“新型农民”与全方位的公共服务模式 |
第一节 多层次的公共服务:从物质到精神的转变 |
一、用《垄上》频道完善公共信息传播链 |
二、频道活动联袂公益行动:服务链的巩固 |
三、“两条腿走路”:产业和频道的共同发力 |
第二节 双向度的服务理念:公共服务是帮助农民完善自我 |
一、农民公共文化的缺失和公共服务选择能力的缺乏 |
二、型塑具有现代意识的新型农民 |
第三节 整体的身份定位:我就是农民 |
一、把“我们”变成“他们” |
二、与农民共同完善自我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一、《垄上行》和《垄上》频道不同时期服务模式的变迁 |
二、《垄上行》和《垄上》频道公共服务模式的借鉴意义 |
三、本研究的未尽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垄上行》和《垄上》频道历年获奖、获领导嘉许和各级媒体报道 |
附录二:访谈提纲 |
附录三:被访谈人员名单 |
附录四: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4)新中国结婚证书的图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原因 |
第二节 关于课题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一) 结婚证书 |
(二) 图像 |
(三) 意识形态 |
(四) 政治合法性 |
二、研究范围 |
(一) 考察对象的界定 |
(二) 新中国结婚证书的基本分期 |
第三节 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
一、学术研究状况 |
二、对研究现状的总结陈述 |
第四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五节 研究方法与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一) 田野考察法 |
(二) 图像学方法 |
(三) 文献考察 |
二、研究思路 |
第一章 结婚证书的历史脉络 |
第一节 婚姻、婚姻成立的程序与方式 |
一、婚姻 |
二、婚姻成立的程序与方式 |
(一) 结婚 |
(二) 结婚的程序与方式 |
1. 革命根据地与现行的婚姻登记制度的关系 |
2. 婚姻登记制度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节 结婚证书的出现与发展 |
一、媒证 |
(一) 媒神 |
(二) 媒人 |
(三) 媒场 |
(四) 媒物 |
二、中国传统“婚书”简述 |
(一) 婚书的概念及其他称谓 |
(二) 中国历代有关“婚书”的文献 |
三、清末民初的“官制婚书” |
(一) 太平天国“合挥” |
(二) 清末民初“官制婚书”推广的历史 |
四、“结婚证书”提法的出现 |
第二章 承前启后,新中国新气象——建国初期十七年(1949—1965) |
第一节 承前启后 |
一、吉祥图案的沿用 |
二、版面制式的借鉴 |
第二节 新中国新气象 |
一、代表“新政权”的政治符号 |
二、新的花卉图案和花边形式 |
三、新的婚姻法规 |
四、新的社会面貌 |
(一) 夫妻形象 |
(二) 新中国的建设成就 |
第三节 新政权光芒下的婚姻缔结 |
一、新政权下的“洞房”,喜庆的婚姻“私生活” |
二、传统元素与新政权符号共生关系,政治合法性的确立和巩固 |
第三章 火热的“革命”气质——“文革”及之后的“徘徊”时期(1966—1978) |
第一节 火热的“革命”气质 |
一、图案元素的变更 |
(一) 原有政治符号的变化 |
(二) 新政治符号的出现 |
二、绚丽与简朴并存的版面 |
(一) 红绿黄三色搭配的版面 |
(二) “红光亮”色调与“节俭”风格 |
三、证本式制式与分段式版面 |
第二节 “革命”运动下的婚姻缔结 |
一、权力空间的营造与转变 |
二、领袖颂歌中的婚姻祝福 |
(一) 权力空间的核心与政治合法性的巩固 |
(二) 领袖注视下的规训之城 |
第四章 “春风”带来的“大一统”——“改革开放”之后(1979—2004) |
第一节 “春风”送暖——政治符号的消减,吉祥图案的回归(1979—1985) |
第二节 统一管理——结婚证统一制式与管理的过程(1986——2004) |
第三节 法律规范下的婚姻缔结 |
一、“奖状”变“证件”—婚姻与契约 |
(一) “一分为二”—传统契约制式与婚书制式的关系 |
(二) 婚姻的契约性 |
二、“政治干预”与“法律规范” |
(一) 国家干预减弱,公权力对私权利把控的转变 |
(二) 法制的规训,政治合法性基础的转变 |
第五章 证书的形式要件 |
第一节 证书制式 |
一、制式类型 |
(一) 奖状式 |
(二) 证本式 |
二、包装种类及材料 |
三、尺寸 |
四、印刷工艺和印制单位 |
五、纸张 |
第二节 文书格式 |
一、建国前婚书的文书格式 |
(一)、民国婚书的文书格式 |
(二)、革命根据地结婚证的文书格式 |
二、新中国结婚证书的文书格式(1949—2003十种不同的文书格式) |
第三节 认证要件 |
一、印鉴(印章、指纹与签名) |
二、印花税票 |
三、夫妻照片 |
第六章 版式构成 |
第一节 版式 |
一、版式类型 |
二、版面图像套式 |
第二节 版式设计特点 |
一、对称与均衡 |
二、节奏与韵律 |
三、主观处理的比例 |
四、四季采花的时间观 |
五、多方位的空间处理 |
第三节 色彩运用 |
一、结婚证的色彩布局 |
(一) 字体颜色 |
(二) 内芯,封面和封底的底色 |
(三) 边框颜色和封面封底中单独出现的图案颜色 |
二、色调类型 |
第四节 造型手法 |
第七章 图案 |
第一节 吉祥图案 |
一、人物神祗 |
二、祥禽瑞兽 |
三、花卉果木 |
四、文字符号 |
第二节 政治符号 |
一、标志类 |
二、人物类 |
三、生产生活物象 |
第三节 外来图案 |
第四节 美术字 |
一、美术字体类型与布局 |
二、美术字内容 |
(一) 婚姻法内容 |
(二) 政治内容 |
第五节 图像的功能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中国农业科技体制百年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依据与意义 |
二、相关研究概述 |
2.1 科技组织体系方面 |
2.2 我国科技体制转型与改革政策方面 |
2.3 农业科技体制建设、改革建议方面 |
三、研究理论、方法与资料来源 |
3.1 相关理论 |
3.2 研究方法 |
3.3 资料来源 |
四、论文的基本结构与主要内容 |
五、论文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中国农业科技体制初创时期(1897—1937) |
1.1 中国农业科技体制创建的历史背景 |
1.1.1 清末中国社会政治背景 |
1.1.2 改良传统农业对科技体制化的客观需要 |
1.2 中国农业科技体制化萌芽 |
1.2.1 立农报、兴农学,引进西方农业科技 |
1.2.2 设农政,建机构,尝试农事试验研究 |
1.2.3 农业科技体制化的前期探索 |
1.3 中国近代农业科技体制的创立 |
1.3.1 组建专门学术社团,促进农学交流机制 |
1.3.2 广设农业科研机构,构建农业科技体系 |
1.3.3 研究与推广结合,探索服务农业生产的科技运行机制 |
1.3.4 设立奖励制度,培育农学人才激励科技活动 |
第二章 农业科技体制曲折发展时期(1937—1949) |
2.1 国民政府农业科技体制调整与重建 |
2.1.1 变动频繁的国民政府农业管理机构 |
2.1.2 国家农业研究机构调整 |
2.1.3 农业推广与地方农业试验机构调整 |
2.1.4 大学设立的农业研究推广机构 |
2.1.5 战时统一合作的农业科技运行机制 |
2.1.6 战后民国政府农业科技体制复员重建 |
2.2 战争期间根据地和解放区农业科技体制 |
2.2.1 确立发展农业科技的重要地位 |
2.2.2 引进、培养农业科技人才 |
2.2.3 设立边区农科机构组织 |
2.2.4 边区农业科技体制雏形 |
2.3 日伪政府农科体制概况 |
2.3.1 “满铁”名义下日伪政府农科体制由来 |
2.3.2 日伪“满洲国”的农业科技体制的形成 |
2.2.3 日伪“满洲国”的农业科技运行机制 |
2.2.4 日伪侵略华北地区时的农业科研机构及活动 |
2.2.5 日伪的农业科技体制特点 |
第三章 当代农业科技体制调整与重构时期(1949—1978) |
3.1 新中国农业科技体制重构阶段(1949—1957) |
3.1.1 接管重组农业科研机构 |
3.1.2 组建独立的农业高等院校 |
3.1.3 筹建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 |
3.1.4 从上至下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立 |
3.1.5 适应计划经济的农业科技体制基本确立 |
3.2 农业科技体制调整巩固阶段(1958—1966) |
3.2.1 大跃进背景下农业科技机构规模扩张 |
3.2.2 加强农业高校科研,科研机构精简恢复 |
3.2.3 农业科技管理独立建制,两级农科组织体系形成 |
3.3 农业科技体制整顿变化阶段(1966-1978) |
3.3.1 农业科学研究机构精简和下放 |
3.3.2 农业科技计划的协作攻关 |
3.3.3 四级农业科学实验网的建立 |
3.4 解放三十年农业科技体制变迁简要分析 |
第四章 我国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创新时期(1978—2007) |
4.1 农业科技体制恢复与改革准备阶段(1978—1985) |
4.1.1 农业科研机构的恢复与调整 |
4.1.2 专业技术推广组织的健全 |
4.1.3 农业科技体制改革的酝酿和准备 |
4.2 农业科技体制改革探索阶段(1985—1995) |
4.2.1 启动农业科技体制改革 |
4.2.2 进行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实践 |
4.2.3 引入市场竞争机制的体制改革探索 |
4.3 农业科技体制改革日渐深化阶段(1996—2007) |
4.3.1 酝酿科研机构和农业高校体制改革 |
4.3.2 农业科研机构转制分类改革 |
4.3.3 农业科技体制改革成效分析 |
4.3.4 创建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探索 |
第五章 不同体制模式对我国农业科技体制形成发展的影响 |
5.1 世界主要国家科技体制模式及其特点 |
5.1.1 分散多元的美国模式 |
5.1.2 高度集中的苏联模式 |
5.1.3 集中与分散结合的日本模式 |
5.2 日本模式对我国近代农业科技体制化的影响 |
5.2.1 后来居上的日本农业科技 |
5.2.2 取经日本的方式——翻译、留学、考察、聘教员 |
5.2.3 农业科技体制化过程中取经日本的主要内容 |
5.3 美国模式对民国时期农业科技体制形成的影响 |
5.3.1 美国农业科技体制的形成与特点 |
5.3.2 民国时期美国对我国农业科技体制形成的影响 |
5.3.3 仿效美国农业科技体制过程中的历史局限 |
5.4 苏联模式对我国当代农业科技体制形成的影响 |
5.4.1 学习苏联的时代背景 |
5.4.2 考察苏联科学技术和农业科技体制 |
5.4.3 苏联对我国当时农科体制构建的影响 |
第六章 中国农业科技体制变迁特点及动因 |
6.1 农业科技体制百年变迁主要特点 |
6.1.1 农业科技管理体系形成的特点 |
6.1.2 农业科技组织体系的变化特点 |
6.1.3 农业科技运行机制变化特点 |
6.2 我国农业科技体制百年变迁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
6.2.1 农业资源禀赋与基本国情的影响 |
6.2.2 社会政治环境和政府政策的影响 |
6.2.3 世界农业科技革命和农业科技自身发展特点的影响 |
6.2.4 市场需求及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影响 |
第七章 中国未来农业科技体制发展战略的思考 |
7.1 当前农业科技体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7.1.1 当前我国农业科技体制基本状况 |
7.1.2 目前我国农业科技体制的主要问题 |
7.2 农业科技体制创新的基本原则 |
7.2.1 百年来农业科技体制变迁给我们的几点历史启示 |
7.2.2 我国农业科技体制创新原则确定的三维视角 |
7.2.3 我国农业科技体制创新的基本原则 |
7.3 农业科技体制创新的战略对策 |
7.3.1 科学设计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
7.3.2 强化农业科技管理协同创新机制 |
7.3.3 完善政府主导市场引导的农业科技投入机制 |
7.3.4 建立官民结合的农业科技推广应用体制 |
7.3.5 健全多元价值的农业科技评价制度 |
主要参考文献 |
(一) 历史文献类 |
(二) 专着类 |
(三) 论文类 |
(四) 学位论文类 |
(五) 电子文献类 |
附录 |
致谢 |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论文等成果情况 |
(6)新农村建设中的社区文化传播机制研究 ——以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乡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源起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文献研究总结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际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2 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文化传播理论问题 |
2.1 社区与农村社区的概念 |
2.1.1 社区的概念 |
2.1.2 农村社区的概念 |
2.2 文化、农村社区文化的概念及与传播的关系 |
2.2.1 文化、农村社区文化的概念 |
2.2.2 农村社区文化与传播的关系 |
2.3 新农村建设的概念及与文化传播的关系 |
2.3.1 新农村与新农村建设的概念 |
2.3.2 新农村建设与文化传播的关系 |
3 调查地区社区文化传播状况及其影响研究 |
3.1 五峰土家自治县采花乡基本概况 |
3.1.1 地理状况 |
3.1.2 经济状况 |
3.1.3 文化状况 |
3.2 采花台村、白益村、星岩坪村调研情况 |
3.2.1 三个村的基本情况梳理 |
3.2.2 三个村传统文化的保护及传承情况 |
3.2.3 三个村新农村文化建设情况 |
4 结论和建议 |
4.1 结论 |
4.1.1 三个村在文化建设上的亮点 |
4.1.2 三个村在文化建设上的不足 |
4.2 建议 |
4.2.1 构建新农村的社区文化传播机制 |
4.2.2 促进调查地区农村社区文化传播机制产生内生动力 |
4.2.3 扩大新农村社区文化机制的运行范围 |
5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五峰土家自治县采花乡传统乡村文化保护与传承调查问卷 |
B.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7)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中生态农民的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导论 |
1 研究背景 |
1.1 目前我国农业生产体系存在的生态危害性 |
1.2 农业人力资源开发面临的挑战 |
2 研究意义 |
2.1 为两型农业生产体系提供适用人力资源支持 |
2.2 为农村社会发展提供绿色的能动力量 |
2.3 为新型农民培养提供核心内容导向 |
3 研究内容和框架 |
3.1 主要内容 |
3.2 研究框架 |
4 研究方法 |
4.1 文献检索法与实地调研法相结合 |
4.2 分析研究法与综合研究法相结合 |
4.3 比较法与归纳法相结合 |
4.4 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 |
4.5 理论阐述与模型描述相结合 |
5 可能的创新之处 |
5.1 生态农民概念的创新 |
5.2 生态农民培育方法的创新 |
5.3 生态农民素质评价的创新 |
5.4 生态农民培育主体关系的创新 |
5.5 生态农民队伍开发的创新 |
6 国内外研究动态评介 |
6.1 国外研究 |
6.2 国内研究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两型农业生产体系中生态农民内涵及素质结构模型 |
1 生态农民概念的提出 |
1.1 自然农业中的"自然农民" |
1.2 石化农业中的"石化农民" |
1.3 两型农业中的"生态农民" |
2 两型农业生产体系中生态农民内涵及其素质内容构成 |
2.1 生态农民的内涵 |
2.2 生态农民素质的内容构成 |
3 两型农业生产体系中生态农民素质结构模型构建 |
3.1 相关模型介评 |
3.2 生态农民素质结构模型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两型农业生产体系中生态农民素质的生成机理 |
1 两型农业生产体系中生态农民素质影响因素相关文献整理 |
1.1 教育学习因素 |
1.2 农业(兼业)比重因素 |
1.3 家庭生产规模因素 |
1.4 农资技术经济因素 |
1.5 生态临管因素 |
2 两型农业生产体系中生态农民素质影响因素实证分析及策略启示 |
2.1 研究方案 |
2.2 研究结论 |
3 两型农业生产体系中生态农民培育的主要特点 |
3.1 人与环境互动中的自适应性 |
3.2 生态知识转移模式选择的权变性 |
3.3 生态学习迁移的情境性 |
3.4 生态知识-生态意识-生态行为三位一体的认知协调性 |
3.5 生态素质因子育化的分层渐进性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两型农业生产体系中生态农民素质的育化方式 |
1 两型农业生产体系中农民生态知识的学习方式 |
1.1 人与环境互动中习得经验性生态知识 |
1.2 生态农业教育和信息传播向农民传递编码知识 |
1.3 生态农技培训使农民将技术知识转化为操作技能 |
1.4 生态农技推广帮助农民导入两型农业的生产技术范式 |
2 两型农业生产体系中农民生态意识的引导方式 |
2.1 生态敏感性的激活 |
2.2 生态责任感的唤起 |
2.3 生态价值观的诱导 |
3 两型农业生产体系中农民生态行为的塑就方式 |
3.1 浅层生态行为的塑造 |
3.2 深层生态行为的支持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农民在农业生产中现存生态问题及成因 |
1 两型农业生产体系常规违背现象比较普遍 |
1.1 土地资源非充分利用 |
1.2 农业废弃物处置失当 |
1.3 使用过量、高毒农药 |
1.4 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突出 |
2 两型农业生产体系配套技术应用欠缺 |
2.1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尚未大面积推广 |
2.2 化肥农资替代技术难以普及推广 |
2.3 农产品绿色有机生产技术应用缺乏积极性 |
3 两型农业生产体系系统构建面临较多困难 |
3.1 生态农业现存问题及原因 |
3.2 多功能农业现存问题及原因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助力农民实践两型农业生产体系的措施 |
1 促进农民遵循两型农业生产体系常规 |
1.1 遵循农业自然资源利用保护常规 |
1.2 遵循农业废弃物收集处理常规 |
1.3 遵循农资绿色安全使用常规 |
1.4 遵循农产品安全生产常规 |
2 引导农民应用两型农业生产体系配套技术 |
2.1 应用农资集约生态化使用技术 |
2.2 应用农产品绿色有机生产技术 |
2.3 应用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 |
3 扶持农民构建两型农业生产体系系统 |
3.1 构建生态农业生产体系系统 |
3.2 构建多功能农业生产体系系统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两型农业生产体系中生态农民培育主体的多元合作体系 |
1 两型农业生产体系中生态农民培育主体的角色分工 |
1.1 生态农民培育主体的分工边界 |
1.2 生态农民培育主体的职能定位 |
1.3 两型农业生产过程中生态农民培育主体的任务划分 |
2 两型农业生产体系中生态农民培育主体多元合作体系的建立 |
2.1 生态农民培育主体多元合作体系的组织结构 |
2.2 生态农民培育主体多元合作体系的运行模式 |
2.3 生态农民培育主体多元合作体系的优化思路 |
2.4 生态农民培育主体多元合作体系的维持机制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两型农业生产体系中生态农民素质及培育绩效的评价 |
1 两型农业生产体系中生态农民素质的评价 |
1.1 生态农民素质因子结构和综合水平的评价 |
1.2 生态农民素质群体分布特点的评价 |
2 两型农业生产体系中生态农民培育绩效的评价指标体系 |
2.1 生态农民培育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
2.2 生态农民培育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案例 |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两型农业生产体系中生态农民队伍的建设 |
1 两型农业生产体系中生态农民队伍的构成 |
1.1 生态农业工的素质分析 |
1.2 生态农业主的素质分析 |
2 两型农业生产体系中生态农业工的分类雇佣 |
2.1 两栖农业工与全职农业工 |
2.2 短期农业工与长期农业工 |
2.3 本地农业工与外地农业工 |
3 两型农业生产体系中生态农业主的生态经营品质开发 |
3.1 生态农业主的生态经营品质 |
3.2 生态农业主经营品质的开发机制 |
4 二元经济结构中生态农民队伍的形成来源 |
4.1 留守农民 |
4.2 返乡农民工 |
4.3 农业后继者 |
5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生态农民队伍形成进程的预测 |
5.1 农村劳动力临时转移中自然农民与石化农民并存阶段 |
5.2 农村劳动力半永久转移中的石化农民阶段 |
5.3 农村劳动力永久转移中的生态农民阶段 |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结语 |
1 基本结论 |
1.1 农业生态化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背景下生态农民的生成是必然趋势 |
1.2 根据两型农业生产体系技术要求解析生态农民素质的内容构成 |
1.3 基于生态农民素质的生成机理探索其育化方式 |
1.4 生态农民素质育化方式与两型农业生产体系转成措施相互融合 |
1.5 针对农业生产实践中生态问题及成因选择两型农业生产体系转成措施 |
1.6 厘清生态农民培育主体角色分工并构建培育主体多元合作体系 |
1.7 联系生态农民素质育化及两型农业生产体系转成建立培育评价体系 |
2 研究展望 |
2.1 生态农民调查统计需要改进拓宽 |
2.2 生态农民素质生成机理的规范研究期待不断深化 |
2.3 生态农民素质育化方式和两型农业转成措施应当持续创新 |
2.4 新情况衍生新的研究课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中生态农民培育的调查问卷 |
致谢 |
作者简历 |
攻读博士期间的利研学术成果 |
(8)西部地方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研究 ——绵阳市四所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的缘由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四节 主要概念的界定 |
第二章 地方高校的职能及新农村建设的相关理论 |
第一节 地方高校的教育职能 |
第二节 地方高校的科研职能 |
第三节 地方高校的社会职能 |
第四节 地方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相关理论 |
第三章 西部地方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内容 |
第一节 地方高校促进新农村经济建设 |
第二节 地方高校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 |
第三节 地方高校提升新农村精神文化建设 |
第四章 西部地方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个案研究 |
第一节 西南科技大学 |
第二节 绵阳师范学院 |
第三节 绵阳职业技术学院 |
第四节 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
第五章 国外高校服务地方建设的实践及启示 |
第一节 国外高校社会服务范例解析 |
第二节 国外高校服务地方建设的启示 |
第六章 西部地方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前瞻性思考 |
第一节 新农村建设目标及西部地方高校面临的挑战 |
第二节 西部地方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激励机制的探讨 |
第三节 西部地方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法规的完善 |
第四节 西部地方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资源的整合 |
第七章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
后记 |
(9)“科教兴鲁”战略举措引领下的山东科教电视创作与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科教兴鲁”与山东科教电视 |
(一) “科教兴鲁”战略的丰富内涵 |
(二) 科教电视创作与“科教兴鲁” |
二、山东科教电视的蓬勃发展 |
(一) 六十年代:牙牙学语 |
(二) 七十年代:步履艰辛 |
(三) 八十年代:大胆探索 |
(四) 九十年代:变革求新 |
(五) 新世纪:多元化推进 |
三、山东科教电视的创作特点 |
(一) 务实求真的电视化探索 |
(二) 通俗生动的艺术性追求 |
四、山东科教电视的传播分析与开拓创新 |
(一) 山东科教电视传播面临的困难 |
(二) 山东科教电视传播的优势 |
(三) 山东科教电视的开拓创新 |
结束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热带区域农业信息化路径与对策研究 ——以海南为例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热带区域农业信息化路径与对策研究的理论及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热带区域农业信息化研究概况 |
1.4 热带区域农业信息化研究的重点、难点、创新点 |
1.5 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
2 农业信息化内涵与理论依据 |
2.1 农业信息化的基本概念、内容及作用 |
2.2 信息化与农业信息化指标体系 |
2.3 经济理论依据 |
3 国内外热带区域农业信息化发展评述 |
3.1 信息技术带动了世界农业信息化的发展 |
3.2 发达国家农业信息化发展评述 |
3.3 热带区域国家农业信息化发展评述 |
3.4 我国热带区域农业信息化发展评述 |
4 海南省农业信息化发展评述 |
4.1 海南省农业发展现状分析 |
4.2 信息智能岛的建设为海南农业信息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
4.3 海南省农业信息化现状分析 |
4.4 海南省农业信息化成绩 |
4.5 海南农业信息化发展存在的不足 |
5 海南农民对农业信息化接受的障碍因素分析及相关对策 |
5.1 海南农民对农业信息化接受心理类型 |
5.2 影响海南农民对农业信息化接受的主要原因 |
5.3 提高海南农民对农业信息化接受的相关对策 |
6 推进海南省农业信息化发展的战略思路 |
6.1 海南省农业信息化战略目标与战略选择 |
6.2 海南省农业信息化发展模式选择 |
6.3 海南省农业信息化发展的基本思路 |
7 研究结论与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建议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首届全国基层电视网络台农业电视节目表彰名录(论文参考文献)
- [1]南雄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问题与对策研究[D]. 朱慧.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2019(07)
- [2]基于新经济增长点的东北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研究[D]. 李建柱. 吉林大学, 2014(09)
- [3]中国对农电视公共服务模式研究 ——以湖北省荆州电视台《垄上行》栏目及《垄上》频道为例[D]. 金璐. 武汉大学, 2014(06)
- [4]新中国结婚证书的图像研究[D]. 陈明强. 中央美术学院, 2013(09)
- [5]中国农业科技体制百年变迁研究[D]. 朱世桂. 南京农业大学, 2012(11)
- [6]新农村建设中的社区文化传播机制研究 ——以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乡村为例[D]. 何丹青. 重庆大学, 2012(03)
- [7]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中生态农民的培育研究[D]. 霍生平. 湖南农业大学, 2011(12)
- [8]西部地方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研究 ——绵阳市四所高校为例[D]. 吕京. 华东师范大学, 2011(09)
- [9]“科教兴鲁”战略举措引领下的山东科教电视创作与传播研究[D]. 赵鑫. 山东师范大学, 2007(05)
- [10]热带区域农业信息化路径与对策研究 ——以海南为例的分析[D]. 蔡东宏. 武汉大学, 20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