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共创世纪新篇章——致2000年读者

携手共创世纪新篇章——致2000年读者

一、携手共创世纪新篇──2000年致读者(论文文献综述)

李强[1](2021)在《上海城市雕塑的文化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上海自开埠以来逐渐成为一座世界着名的城市,并以其特殊的历史与文化环境形成了独特的城市景象。雕塑作为一种设置在城市中的艺术表达已有悠久的历史记载,早在建国之前便存在着诸多久负盛名的雕塑作品。然而,“城市雕塑”被定义为一种概念,依法纳入城市建设之中是二十世纪80年代。城市雕塑起初以美化城市、纪念革命、精神导向为理念成为我国城市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大工程。上海作为我国城市雕塑的重要试点城市,自建国至今的七十余年中呈现出了跨越式的发展,总体呈现出有如从教化走向美化、从单一走向多元、从外化走向客观、从官方走向商业、从精英走向大众等现象。随着改革开放程度的加深,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上海的开放性、包容性、合作性、引领性、国际性等特点越来越成为这座城市的显着特点,其展现城市精神的城市雕塑也越来越需要经得起各种文化思想的检视。本论文研究基于城市雕塑作为一种城市文化现象,在性质上可称之为文化雕塑,通过文化批判理论的视角对上海城市雕塑进行全面考察。随着文化工业在我国的风起云涌、突飞猛进,上海城市雕塑显现出了其文化现状堪忧,在潜移默化中将工具理性的效用、拜金主义的观念、功利主义的张扬结合到城市雕塑的建设之中,使得城市雕塑作品在思想内涵上空洞无物,在造型语言上千篇一律,在人文精神上支离破碎,甚至与这座城市形成了鲜明对抗,从而影响着城市精神的追求。为此,需要从上海城市雕塑的历史环境与文化构成方面重新探索这种文化雕塑存在的真实本性,通过对城市雕塑现状的批判和城市雕塑实践的分析,在制度性、艺术性、公共性之间阐发城市雕塑未来的向度,以促使城市的管理者、艺术的创作者和文化的享有者形成一种共识,建构起美好城市的意象。在文化批判中产生出创新的进步力量,在公众交流中寻求鲜活的创作题材,在跨界互动中生成共赢的合作方式,让上海的城市建设展现出求真务实的精神态度,城市文化体现出遏恶扬善的人性品格,城市雕塑表现出美丽动人的理想境界。

刘姝岩[2](2019)在《《人民日报》(1978-2018)全国“两会”社论的话语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两会”在我国政治生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一年一度的“两会”,是全国人民了解党和国家重大决议方针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了解新的一年政府工作目标和重点、了解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信息的重要机会。《人民日报》作为党的喉舌,总是能第一时间向受众传达大会的精神和指示,其社论更是代表了编辑部的最高水平。本文以1978-2018年《人民日报》的“两会”社论为研究对象,探讨这40年中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两会”制度的完善,其社论的话语呈现出哪些特征并做出了怎样的改变。本文主要运用话语分析的研究视角,从文本和语境两个角度综合运用定量统计和定性分析的研究方法,对“两会”社论的话语建构展开研究。文章首先从报道数量、刊载版面、篇幅特色、新闻图式和主题结构五个方面着手,对“两会”话语的宏观层面进行阐释与分析。随后依次对标题、叙述视角、措辞风格和修辞类型进行研究,归纳了《人民日报》“两会”社论在微观结构和修辞手法等方面的呈现出的具体特征。接下来是本文的重点研究部分,在文本分析的基础上,将“两会”话语文本置于广阔的社会背景中,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人民日报》“两会”社论表现出的特征和变化并从语境的视角剖析影响话语现实建构的深层次原因。研究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的《人民日报》“两会”社论大体呈现“稳中有变”的话语建构特征。围绕主旋律稳定报道是《人民日报》针对“两会”议题长期坚持的报道策略;通过“两会”这一窗口,《人民日报》社论凸显了我国的民主政治进程;具体的变化表现为:“两会”社论的整体篇幅呈现逐渐缩短的趋向;客观性和准确性日渐提升;理性思辨程度有所提高;亲和力、可读性逐步增强。这些“两会”话语的变迁,主要受到经济、政治和新闻认知等三方面语境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民主政治进程的加快发展和媒体重视受众需求等因素都促成了“两会”话语的革新和进步。

任金辉[3](2019)在《习近平时代观研究》文中指出“时代观”就是对于时代总的观点和看法,任何伟大的思想无疑产生于特定的时代。2017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世界瞩目之中隆重召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庄严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习近平同志以敏锐的政治眼光、非凡的政治勇气、广阔的全球视野,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科学论述了对当今时代的客观看法和系列观点,形成了丰硕鲜明的时代观。首先,本文的绪论以研究目的和意义为起点。然后对国内外研究进行梳理、述评,明确自己的研究内容、方法和创新点。本文深入系统地研究了习近平时代观,分四个部分对习近平时代观进行系统立体的研究阐述,从习近平时代观的理论和实践背景中探析构建基础;分析习近平时代观的形成历程;阐述习近平时代观的主要内容;总结提炼习近平时代观的时代价值。第一章主要阐述习近平时代观的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因为一切伟大的思想都不是凭空而来,必然来源于特定时代,继承创新前人成就,检验于现实实践。本文认为习近平时代观的理论基础在于: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时代观;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时代观;三、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时代观。习近平时代观的实践依据在于:一、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二、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成就;三、十八大后极不平凡的五年实践。第二章主要分析了习近平时代观的形成历程,因为对时代的把握必然是随着不断地学习、独特的阅历增长方能精确概括。通过梳理习近平的人生历程、从政智慧,本文认为习近平时代观形成共有四个阶段:萌芽阶段、历练阶段、丰富阶段、成熟阶段。第三章主要阐述了习近平时代观的主要内容,本文认为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作出“五个新时代”的阐述,从五个不同角度精准涵盖了习近平时代观的主要内容,并以此为统领结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系列讲话,从而得出系统的习近平时代观论述。第四章主要提出了习近平时代观的时代价值,在前期全面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认为习近平时代观不仅是世界观也是方法论,对习近平时代观价值的总结阐述得出五个方面内容。“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习近平时代观回应时代课题,解答时代问卷,引领时代潮流,推动时代进步,将随着时代发展继续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奋力实现中国民族的伟大复兴。

李兰兰[4](2016)在《《人民日报》元旦社论的多层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我国,社论是新闻评论的一种特殊存在形式,它是党的方针、政策的代言人,它集中反映并传播党在当前时期对重大政治、经济、文化等事件的态度和立场。它利用准确、平实而又严谨的词语引导社会舆论,具有鲜明的代表性和导向性。因此,社论已经逐渐成为人们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以及社会动态的主要来源。作为一种功能语体,它也渐渐地成为语言学家研究的对象。这方面的研究目的是准确、深入地把握社论文章的内在含义,从而促进其有效地发挥舆论导向作用。功能文体学在现代文体学研究中占据重要地位。它以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为理论基础,把语言视为具有意义潜势的系统,并从社会环境的层次对语言进行分析。功能文体学对语言的分析更为全面,主要原因在于它更重视研究语言系统和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从3大元功能(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角度分析语言,是韩礼德功能文体分析的核心。因此,本文以功能文体学为理论基础,以韩礼德的3大元功能为导向,尝试从词汇、句子、篇章3个层级对《人民日报》元旦社论的文体特征进行分析,旨在多维度把握汉语社论的内涵,推动文体学理论向纵深发展,最终实现对国外语言学本土化路径的探索。

洪春梅[5](2014)在《菲利普·罗斯小说创伤叙事研究》文中提出进入耄耋之年的菲利普·罗斯(Philip Roth)在美国文坛耕耘了五十多年,创作了三十多部作品,打造了一个文学传奇。尽管罗斯一再声称自己不是犹太作家,只是碰巧是犹太裔而已,他的作品仍然聚焦于犹太人世界。独特的文化背景使罗斯对于文化变迁与同化下的多重创伤感同身受,从早期的《再见,哥伦布》开始,1969年《波特诺的怨诉》的问世,到后期的“美国三部曲”,甚至到最近发表的作品,罗斯始终怀有一种创伤情结。20世纪初犹太民族裹挟着历史性创伤进入新大陆,第二代移民与美国文化的艰难融合、大屠杀的阴影以及战后美国社会动荡不安的社会现实为罗斯的创伤叙事提供了素材,一直负伤前行的犹太民族创伤记忆孕育了罗斯的创伤叙事。罗斯的创伤叙事具有典型性,聚集了广义的文化创伤和原初的创伤理论的主题,他的小说文本是创伤叙事的极佳范本。罗斯的创伤叙事承继了早期犹太小说的文化同化与移植、移民体验等传统主题外,当代美国社会中的种族、异化问题,麦卡锡主义对人性的摧残也被睿智的他拿来作为背景,升华和丰富着罗斯创伤叙事的主题和内蕴。出身学院的学术和写作背景决定了他作品的深刻性和现代意识。本论文以菲利普·罗斯的创伤叙事为研究对象。罗斯创伤叙事作品揭示了罗斯与大屠杀文化记忆的创伤写作心理机制关联,聚焦犹太文化融入美国文化过程中造成的文化创伤。文化创伤是一种强烈、深刻、难以磨灭的、对一个人或一个群体的身份认同与未来取向发生重大影响的痛苦记忆。文化创伤不只是一个自在的经验事实,而是一种自觉的理性建构,具有自觉性、主体性和反思性,它是一种自觉的文化建构行为。罗斯的创伤叙事就是当代犹太人的“美国化”经验的文化建构。罗斯的创始叙事关注历史创伤和现代性危机造成的文化创伤下主人公的身份危机、生存困境和心灵困境,具有很强的“存在”意识。为了表现其写作意图,罗斯的创伤叙事颠覆了传统的线性叙事,借助后现代元小说、互文性、文本游戏、悖论式戏仿与幽默等叙事策略,实现了创伤叙事文本的风格和内容的谐和。通过创伤叙事作品的书写,罗斯矛盾地剥离着“犹太性”,最终超越了犹太性,转向对文明悖论和人类生存问题的思考。本论文有绪论,四个章节的论述和结语组成。绪论部分有三部分组成,首先以“心灵的猎手”为题,对于罗斯的小说创作作了一个整体的概括。其次对于罗斯小说的国外(美国)和国内的研究情况作了述评。最后,对于本论文涉及到的创伤、创伤理论与创伤叙事作了理论背景的介绍,同时指出本文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思路。第一章论述罗斯创伤叙事与记忆的写作心理机制关联,分三小节展开论述。第一小节论述大屠杀创伤记与罗斯小说的创伤叙事;第二节指出创伤叙事的悖论性及表征危机;第三节指出创伤叙事的疗伤作用,同时对于大屠杀文学作了一个回顾。第二章论述文化创伤与罗斯创伤叙事,结合典型文本对于罗斯创伤叙事作了文本阐释与分析。本章有三小节组成,分别从母体文化创伤体验、文化同化与信仰失落和文明痼疾与人类创伤悖论三个方面展开。第三章结合罗斯小说作品,对其创伤叙事中表现的强烈的存在意识进行了关注。罗斯的创伤小说与存在主义和精神分析有着不解之缘,本章运用存在主义和精神分析对于罗斯的创伤叙事作品进行解读。第四章指出罗斯的创伤叙事具有后现代性,罗斯借助后现代性叙事策略呈现文化创伤,分三小节对于罗斯的元小说、互文性、文本游戏、悖论式戏仿与幽默等后现代叙事策略结合文本进行探讨。结语部分对于罗斯的创伤叙事进行整体评价,并对本论文的观点作一总结。

黄红发[6](2012)在《社会主义和谐发展动力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社会发展动力问题是唯物史观社会发展理论的核心,和谐社会是科学社会主义关于未来社会的理想模式和目标追求,和谐发展是推动社会主义走向和谐社会的强大系统合力。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的相继提出,标志着社会主义和谐发展动力论的确立。社会主义和谐发展动力论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理论在当代中国的最新表现形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动力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社会主义和谐发展动力问题,对于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理论,推动当代中国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理论为指导,以当代中国科学发展、和谐社会建构为实践诉求,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动力论”、“改革动力论”、“创新动力论”的基础上,运用社会主体与客体、对内与对外交互作用和辩证统一的分析视角,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时代与社会发展相结合的高度,对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动力论的最新形态——和谐发展动力论的历史演进、生成依据、基本内涵、主要特征、系统结构、机制健全等问题作深入全面系统的研究,试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发展动力论的科学体系,指导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实践。论文由导论、上中下三篇、共九章构成。各篇章内容摘要如下:上篇(第一、二、三章),考察社会主义和谐发展动力论的历史演进与确立过程,阐明社会主义和谐发展动力论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论在当代中国的最新形态,是推动当代中国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强大系统合力。其中:第一章:论述唯物史观“生产力决定论”与“历史合力论”分别从“历时视角”和“现时视角”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动力,并重点挖掘“生产力决定论”和“历史合力论”中蕴含的“和谐发展”动力思想,为社会主义和谐发展动力论奠定了立论基础。第二章:论述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论与我国不同时期建设实践紧密结合,先后经历了社会主义发展“基本矛盾动力论”、“改革动力论”、“创新动力论”的历史演进过程,不断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发展动力问题的认识,为社会主义和谐发展动力论的确立提供了直接的理论来源。第三章:论述社会主义和谐发展动力论的确立过程、基本内涵、主要特征和重大意义。伴随着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相继提出,社会主义和谐发展动力论得以确立,它符合当今时代特征、社会发展趋势和我国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内在要求。它以突出发展的人本目的性、强调发展的全面协调性、注重发展的系统整体性、把握发展的动态可持续性等为主要特征,是社会主义社会有机体系统诸要素和组成部分协调发展、良性运行的一种强大系统合力。它以唯物史观“生产力决定论”和“历史合力论”为基础,与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动力论”、“改革动力论”和“创新动力论”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从而把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理论推向一个新阶段。中篇(第四、五、六章),主要从社会主体与客体、对内与对外辩证统一的视角,分析社会主义和谐发展是一个由社会主体性动力、社会客体性动力、环境渗透性动力等子系统交互作用、协调发展构成的复杂的多层次的合力系统,揭示其结构、功能与运行规律,阐明社会主义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中华民族与世界和谐发展的关系。其中:第四章:分析社会主义和谐发展的主体性动力系统。人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主体动力,又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和归宿。社会要和谐发展,首先是人作为社会的主体要和谐发展。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社会组织的协同配合、各级政府的宏观管理、中国共产党的核心领导,构成了社会主义和谐发展的主体性合力系统;不同主体合理需要的满足、止当利益的实现、身心素质的提高是直接影响主体性动力发挥的最主要因素;各阶层群体之间的利益和谐,是社会主义主体和谐发展的关键所在。第五章:分析社会主义和谐发展的客体性动力系统。社会主义和谐发展的客体性动力系统是一个受基本矛盾运动规律支配的多层次合力系统。其中,生产力的和谐发展是社会主义和谐发展的根本性动力系统,现代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生产力和谐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与生产力和谐发展要求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协调运动,构成了社会主义和谐发展的运行性动力系统;当运行性动力系统不相适应、不相协调时,改革、创新、和谐等就成为解决社会主义基本矛盾推动社会主义和谐发展的激发性动力系统。第六章:分析社会主义和谐发展的环境渗透性动力系统。社会主义和谐发展是一个开放性的动力系统,自然环境、国际环境是影响社会主义和谐发展的环境渗透性动力系统。建设生态文明,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选择。把握好重要战略机遇期,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有利于促进中华民族与世界的和谐发展。下篇(第七、八、九章),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密结合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状况,从优化社会有机体动力系统运行的角度,提出健全社会主义主体动力、客体动力以及体内体外合力运行机制的对策,以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和谐发展动力系统的强大合力功能。第七章:主要探讨社会主义和谐发展主体动力机制健全的问题。一是要健全“发展为了人、发展依靠人、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动力导向机制;二是要健全“四个尊重”(即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主体活力激发机制;三是要健全以“先进性和执政能力建设”为主线的党领导核心动力机制。第八章:探讨社会主义和谐发展客体动力机制健全的问题。可从三个层面着手:在社会运行层面,要健全改革、发展、稳定、和谐的社会良性互动机制,以改革促进和谐,以发展巩固和谐,以稳定保障和谐。在社会结构层面,要健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主导机制,即打造以科技进步为核心的先进生产力发展机制,构建以公平善治为目标的民主政治发展机制,形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凝聚力的先进文化发展机制,强化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机制,创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环境保护机制。在社会关系层面,要健全以利益协调为核心的社会矛盾化解机制,包括畅通的利益表达机制、公平的利益分配调节机制、有效的利益约束机制、合理的利益补偿机制等。第九章:探讨社会主义和谐发展的体内体外合力机制健全的问题。要统筹好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促进社会主义体内与体外和谐发展。

武春野[7](2011)在《“北京官话”与书面语的近代转变》文中认为现代白话文取代文言文是中国文学史上最重大的转变之一。这一转变发生自19世纪中后期,完成于20世纪前期。整个近代都可以观察到这种转变。本文的重心在探讨近代口语对书面语转变的影响。上编描述了中国近代通行的标准口语——“北京官话”的形成历史。“北京官话”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通行的标准口语,与三个因素有关。第一是帝国治理以及强化文化认同的需要,第二是北京作为明清两代的首都,其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影响力与日俱增,第三个因素则是19世纪以来中国社会经历的巨大变化促进了社会流动。“北京官话”的流行对近代书面语的转变产生了重大影响。中编讨论了这种影响的具体内容,尤其是在书面语趋于口语——也即“言文一致”的潮流中,通行的标准口语如何进入书面语,并吸收西方语言的若干元素,产生了一些过渡形态的书面语。西方语言的影响通常被称为“欧化”,主要表现在新词、新句法和新的写作技巧上。这是近代翻译活动的结果。近代书面语的转变,很大程度是对口语化和欧化这两种元素的调和。最早在书面语中调和“北京官话”与欧化影响的人,是来华传教士中那些自觉并有经验的作家和语言学家。他们用“北京官话”进行写作和翻译,通过不断“实验和研究”调和这两种影响的方式。经过多年的“实验和研究”,最优秀的传教士掌握了一种稳定成熟的书面语,其代表作是“官话”和合本《圣经》。本文的下编试图说明,迭经19世纪中期以来的种种动荡,语言变革的动力渐渐发生了变化:从皇帝提倡变成社会提倡,推行对象从士大夫阶层变成了全国各地的底层民众,其目的,不在于维持一个家族对帝国的统治,而是要提升民众的素质,从而使民族国家得以在世界上生存立足和发展。传教士逐渐退出舞台中央,中国人开始主导书面语的转变,只是后者始终遵循了前者开辟的道路。

洪尚郁[8](2009)在《中国传统节日的特点》文中研究指明节日是具有周期性、群众性、地域性和相对稳定的活动内容的特殊日子。中国传统节日指的是中国各民族从古至今都在过的各类节日,其中也包括重大的宗教祭会(祭祀仪式与集会)。论文分绪论和正文两部分。绪论部分的内容有5点:①选题的目的和意义;②相关理论概念的说明;③目前相关研究的动态;④论文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⑤论文的主要内容。正文共分六章,每章论述中国传统节日的一个特点。第一章“历史悠久、传承不断”。主要根据历史文献写了除夕、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元节、中秋节和重阳节的起源及历代传承演变情况。第二章“丰富多彩、博大精深”。中国节日丰富多彩主要表现在中国各民族各地区有上千个传统节日。关于节日的文化内涵“博大精深”的特点,是与节日活动内容丰富多彩联系在一起的。笔者列举了贴门神、贴年画、贴春牛图、贴门笺、贴春联、贴剪纸、贴“福”字、逛庙会、守岁、祭祖、给压岁钱、走三桥、年夜饭与饺子、拜年、年节送礼、耍社火、舞龙舞狮、放鞭炮、阖家团圆、本命年活动及灯彩等二十多项内容,并分别探究其文化意义来加以论述。第三章“多元一体、和谐相融”。以春节和少数民族的年节为主要例子,以同一个节日在不同地区和不同民族中的不同过去(特色活动)为论据来加以说明。第四章“以农为本,重农轻商”。主要论据有两个:①传统节日中的商贸类节日极少;②传统节日中数量最多的是农业类(包括农耕、畜牧、渔业、林业和副业)节日。笔者以多民族都有的敬牛类节日和尝新米类的节日为主要例证来加以论述。第五章“国际影响越来越大”。主要论据有两个:①全世界有20多个国家发行源于中国的生肖邮票;②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传统节日走向世界发达国家,并通过节日活动传播和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为建立多元文化和谐相处的世界做出了突出贡献。第六章“新变化和新问题”。新变化主要有两点:①许多少数民族节日走进城市,异地举行,为介绍民族文化,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做出贡献;②一些传统节日改由官方主办,注入新的内容,为招商引资和发展旅游业做出贡献。新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三点:一是注重饮食而忽略精神价值;二是注重赚钱而轻视文化内涵;三是腐败现象伴随节日活动滋生。注意克服这些具有中国特点的节日中的问题,有利于对传统节日的开发利用,也有利于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节日文化的健康发展。

杨爱芹[9](2007)在《《益世报》副刊与中国现代文学》文中研究说明《益世报》从1915年创办至1949年结束的历史区间,正好是现代文学萌芽、产生、发展、成熟的过程,在我的阅读视野中尚未发现对《益世报》副刊与现代文学关系进行系统考察与探究的论文或论着,故本文以《益世报》副刊为基本研究对象,通过对《益世报》副刊文学内容的梳理,揭示其作为一个文学载体,一种传播媒介,一个审美文本,在现代文学的生成与建构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作为文学载体,《益世报》副刊以其特有的功能、优长和规范,提供了长期的文学园地,汇集众多作家作品,形成颇具自己报纸特色的文学版面,比较集中地展现了现代自由主义文学的繁荣;作为传播媒介,《益世报》副刊随着报纸一块发行,具有报纸在传播过程中的所有优势,加之在传播过程中的精心运营和刻意造势,使文学得到迅速传播,也使自由文学理念得到强势播扬;作为审美文本,《益世报》副刊提供了原生态文学,最鲜活地保持了当时语境下创作的原貌,这些作品中有的不被作家本人所看重,没能收入作家的作品集,有的不被文学史家所看重,没能进入文学史家的叙述视野,而这些作品恰恰参与了最真实最生动的文学实体的营造,是未经筛选和等级化的文学原生态,它说明了现代文学创作的普泛与繁荣。由于《益世报》自由主义的文化立场,吸引了众多追求思想自由、具有自由思想的作家,形成了以副刊为阵地的自由文学群落,创作了繁茂的文学作品,成为现代多元文学格局中自由文学的重要场域。文中使用自由文学作为贯通《益世报》文学的血脉,是指称其对文学的独立、自由与审美的追求,自由选择、自由创作、自由批评、自由审美,主要包括自由主义文学,也包括一些没有“主义”的创作。《益世报》自由文学的发展与现代文学整体态势中自由文学的发展相一致: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自由文学思潮从属于启蒙文学思潮,并不具有非常明显的独立品格,《益世报》文学注重于开启民众的文化启蒙,反对文学为政治服务;二十年代中后期至三十年代,自由文学在左翼、右翼文学的夹缝中挣扎着成长并形成明显的特色,成为自由主义文学辉煌的时期,《益世报》多个副刊从理论到创作都显示了自由主义文学的强大生命力,取得了丰瞻的文学实绩;四十年代自由文学努力振兴,为自由主义文学的发展,进行了不懈的追求,《益世报》留下了这一追求的足迹。《益世报》的自由文学追求,既体现在文学理论、创作、翻译等方面,还体现在各种文学类型、具体文体、文学批评等方面。《益世报》文学副刊多而散,因此本文在整体构架上没有采用以时间为顺序的线性叙述,而是采用了块状结构,由主副刊过渡到附副刊,由附副刊过渡到专题论述,沿着这一思路,追踪自由文学发展的脚步,在这个独特的发展空间内,感受现代文学鲜活的面容。论文的主体由引言、九章内容和结语组成,引言对选题的缘起、本课题当前的研究现状、本论文的学术创新点、具体的研究思路以及研究特色作了概述。第一章通过对《益世报》的发展简史、办报宗旨、办报追求的介绍,意在说明《益世报》为文学提供了怎样的一个载体。《益世报》在爱国与进步的前提下,坚持自由主义的美学原则,在现代文学多元格局中选择了自由文学,并主要发展了自由主义文学,而这一文学追求是借助文学副刊来实现的,通过编者、作者、读者的共同努力,富有特色的文学副刊实现了载体、媒体、文本三位一体的功能。第二章是对《益世报》主副刊《益智粽》-《语林》的具体论析,《益智粽》是伴随着《益世报》诞生而开辟的一个文艺副刊,以谐文为主,并渐渐体现出越来越明显的杂文特色,1932年《益智粽》改名《语林》,专倡杂文。主副刊由报馆内部人员承编,为日刊,贯穿报纸始终,体现出文人议政、文化批判、开启民智、言论自由的特色,其主要文体“谐文”与“杂文”,营造出了游离于体制和主流之外的自由文学空间,丰富强化了现代文学中这两种艺术的发展,促进了杂文文体的繁荣。第三、四、五、六章是对《益世报》附副刊的分析,《益世报》通过外请京、津、鲁的学者为报纸编辑副刊,成为北方举足轻重的文学阵地,为推动现代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附副刊定期出版,具有间断性和交叉性,由于《益世报》附副刊较多,故本文从三十年代选择梁实秋主编的《文学周刊》、李长之主编的《文学副刊》,从四十年代选择沈从文主编的《文学周刊》作为重点,从中描述出自由主义文学的存在状况、自由主义文学的理论观点,以及创作上的巨大成就,从一个侧面展现了自由主义作家的追求及现代自由主义文学的辉煌;对于《益世报》其它附副刊,以专节概括分析了张虹君主编的《益世报副刊》、柳无忌主编的《文学周栞》、李同愈和杜宇主编的《文艺周》,这三个副刊都产生于现代文学的第二个文学十年,分别集结了京、津、鲁的文学资源,极力张扬文学的纯粹和审美,显示出《益世报》自由文学在发展过程中的复杂性、生动性,充实了现代文学在理论研究、创作实践、文学翻译方面的成绩。第七、八、九章是对《益世报》副刊的专题分析,论述《益世报》副刊对某一具体文学形态的特殊贡献,如以通俗文学、女性文学、宗教文学为例分析《益世报》副刊对各种文学类型的贡献,以小品文为例分析《益世报》副刊对某一文体的贡献,以鲁迅研究为例分析《益世报》副刊对文学批评的贡献;文学类型的研究显示了《益世报》副刊审美选择的自由性和丰富性,小品文的研究显示了《益世报》小品文发展的充沛与繁荣,鲁迅研究显示了自由主义批评视野中的鲁迅形象;通过这些章节的分析,从而说明《益世报》副刊在多个方面对现代文学都有着独特的文学价值。结语部分是对本论题的一个总结,指出了《益世报》副刊在文学思潮、审美选择、文体建设等方面对现代文学的贡献,同时对本论题尚存的研究空间、佚文史料的搜集、论文研究的重大意义以及给当代报纸副刊的启示作了说明。《益世报》副刊为文学搭建了一个平台,副刊也因为丰富的文学内容扩大了影响、提升了品位,从而促进了报纸的发展与繁荣。《益世报》副刊为现代文学提供了一个独特的发展空间,虽然这个空间只是呈现现代文学发展的一个侧影,但却动态地展现了现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展现了一幅自由文学发展的地形图。目前无论是现代文学研究还是自由文学的专题研究,都成果多多,但大都是依据文集或单行本等资料进行的,本文在原始资料梳理与原创意蕴发掘的基础上,以文学的生产阵地为核心,回到历史现场,探究在这个阵地上发表的作品对现代文学增加的新东西、增添的生动色彩,细致阐述《益世报》副刊与现代文学发展的深度关系。从文学生产与传播的视角,对现代文学的建构及其发展历程重新审视与思考,这样无疑会大大拓展现代文学研究的空间,这既是对当前媒介研究相对缺乏的一个充实,也是现代文学的一份实证性研究,同时对当今多元化的文化建设也会提供有益的精神资源。

颜春龙[10](2006)在《海外华文传媒与华人文化认同研究 ——以本世纪初的《联合早报》作为个案》文中研究表明海外华文传媒与华文学校、华人社团被称为海外华人社会的“三宝”,同海外华裔祖先由“落叶归根”的华侨变成“落地生根”的华人一样,经历了从“华侨喉舌”到“华人桥梁”的演变历程,它在传播中华文化、争取华族权益和教育引导华裔后代继承华夏文明方面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是世界传媒体系当中极具特色的一道风景线。海外华人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构建了中国大陆以外华人文化存在的独特的空间与历史场景,是中华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延伸与渗透,在多元异质文化纷繁交融的生存语境下,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异域华族文化群体和生活方式。从海外华人文化的兴衰可以蠡测到世界的文化进程,而海外华文传媒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维度,它在整合海外华侨华人的文化身份,在传播与繁衍中华文化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在复杂的文化角逐与竞争的文化全球化的后现代社会,海外华文传媒“不仅充当了中华民族全球化运动的先锋,也翔实地记载了中华民族走向世界、汇入潮流的历程,成为本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全球化与本土化扭行互动的轨迹”。因此,海外华文传媒与华人文化研究成为当下一个亟待开垦的重要课题。这个课题的深入研究既有助于审视中华文化在21世纪的世界文化格局中的地位,也有助于关注当代其他异质文化的现代性进程。也正因此,在另一层面海外华文传媒研究本身在20世纪后期又逐步引起华文传媒的注意。新加坡是海外华文报刊的发源地之一,是东南亚华文报刊传媒的中心国家。从19世纪到现在,新加坡出版的华文报刊在数量上是海外华文报刊的第一位。综观海内外对新加坡的报刊传媒研究,我们发现大都研究者注重宏观的研究,虽然研究成果是丰富的,但是较为深入的对新加坡华文报刊研究或者专门华文报刊的研究显得为数甚少,就专门报刊的专门问题进行研究的专着就更为稀少。基于21世纪海外华文传媒研究的重要性与具体华文传媒研究的缺乏,本文选择了新加坡的《联合早报》作为个案研究,尤其选择21世纪初的《联合早报》作为具体研究对象,从文化维度来审视其所传达的一种对海外华人文化在身份认同及文化传承上的困惑和焦虑,并通过具体的文本研究来思考世界华文传媒的生存的可能性问题。新世纪以来,《联合早报》在文本中所凸现的华人文化焦虑意识是所有海外华文报刊媒介在传播华人文化进程中的典型代表,它不仅是对新加坡的华人文化现状的反映,也是其自身对海外华人文化的反思,它是一个华文报刊深层次文化意识的表现,是一个华文报刊传媒在文化意识上逐步成熟的表征。由此我们可以发现华语媒体在由世界文化潮流、所在国家主流文化意识以及其他文化因素所共同构造的文化格局中进行文化认同与自我角色定位的策略及其意义。除“绪论”外,本文分六章来揭示21世纪初期《联合早报》在世纪交替和文化冲突中所凸显的文化焦虑意识:本文的“绪论”部分,主要考察了新世纪以来海外传媒的华人文化焦虑,其目的是为研究《联合早报》的华人文化焦虑提供一个较为大的宏观背景。虽然有学者认为目前的海外华文传媒正在获得迅猛发展,但是承担着华人文化的继承与传播之使命的不少海外传媒,尤其是华文报刊,由于社会转型、经济发展、政治改革等诸多因素开始明显地面临着文化认同的危机,出现了华人文化焦虑的普遍态势。华文报刊的这种族性文化焦虑是华人文化在海外社会的危机意识的直接反映,是人们对华人文化的自我意识的表现,它深层次地表征了海外华族、华裔、华人面临着文化和身份认同的危机意识。第一章主要介绍《联合早报》的历史发展及现状,《联合早报》所属的新加坡报业控股集团,是东南亚地区最大的报业集团,《联合早报》也成为新加坡乃至海外华文报刊中发行量最大的华文日报。因此,在后电子传媒时代,《联合早报》作为一份成功的传承华人文化甚至更广泛东方文化的华文报刊,它在应对西方文化霸权及文化冲突、反思与消解本土族群文化焦虑、认同并融入主流国文化方面具有不可推卸的先锋地位,在后殖民文化理论语境下,将其作为代表文本来进行解读具有典型意义。第二章主要从报刊文体与语言的角度分析了《联合早报》在新世纪的文化焦虑,对这些焦虑的文本进行细读,探寻其深层的文化身份定位问题。我们既要关注编辑者的语言焦虑,还要看他们如何把这种焦虑体现在具有实物形式的文本中,只有通过文本的解读,我们才能确证这个《联合早报》的华文语言焦虑是存在的,而且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华文语言在新加坡面临着危机,这是一个现实的问题,作为语言的传媒,其文化焦虑就是这种现实的反映。第三章主要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来研究《联合早报》的文化焦虑。文化问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它具有多重的所指或者意蕴。海外华人是一个特殊的族群,他们在主流社会的位置、文化选择与文化认同是一个从日常生活到精神价值的方方面面的事情。要对海外华人文化进行研究,我们离不开文化人类学的视域。并且,事实证明,通过文化人类学的切入,可以较为深入研究海外华人文化的变迁与变异。这一章就是在文化人类学的视域下来研究《联合早报》的文化人类学的焦虑,这种焦虑是对海外华人文化中日常生活的习俗、文化传统、节日、仪式等方面的焦虑,这是日常生活的研究。但正是日常生活的文化危机导致了整个海外华人文化的危机,甚至导致华人的身份危机、华人的政治危机。第四章探讨《联合早报》对海外华人文化象征符码的重建。文化重建是文化危机与焦虑的表现,也是其结果。这一章从文化象征符号与文化重建、重建器物文化与重建华人文化活动三方面展开。第五章探讨《联合早报》的华文传媒焦虑与海外华文传媒意识的重构。华文传媒的焦虑是海外华文媒体的编辑、发行人、研究者等在世纪初普遍的意识,事实上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有人认为,由于华文教育在许多国家受到压制与歧视,新一代华人已经不懂华文,华文传媒的受众人数及影响力都在迅速缩小,长此以往必将最后消亡。在文化全球化与各国政府不同程度的政策与法律等因素的影响下,以及在激烈的竞争下,华文传媒不断地产生危机。作为一种典型的华文传媒,《联合早报》站在时代潮流的浪尖时刻关注着华文传媒在世界文化演变与冲突中的机遇与挑战,始终关注着国内外华文传媒的动向,这其中就隐含了这家媒体重建海外华文传媒文化意识的焦虑。这种焦虑是华文媒体自我意识的表现,是华文媒体在文化意识水平上的增强与提高。第六章归纳清理了《联合早报》在新世纪的办报理念,主要从版面改版、走向互联网模式、高华文水准的意识、市场与文化传播之使命、《联合早报》与新加坡政府的互动等几个维度进行探讨。这是《联合早报》在新世纪的办报理念,也是《联合早报》重建华人文化意识以消解文化焦虑的重要途径。本文在结语中认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基,丧失了民族文化,便丧失了民族性。在全球化语境下,文化焦虑成为当今时代的一个重要课题,这是华文传媒对自身的生存地位,对自身承担华人文化传播使命过程中已经遇到的和将会遇到的各层面文化焦虑的反思,是一个华文报刊必然遇到的一个文化身份问题,也是当今华文传媒面临传统的缺位或者式微而导致的一种必然的典型现象。在全球化语境中,文化焦虑问题首先表现为一种突出的文化意识的觉醒,因此,这种文化焦虑不是意味着绝望,更不意味着终结,而是意味着在焦虑中革新自己,包括《联合早报》在内的所有海外华文传媒都应当多加关注华人文化的重构,关注华人文化象征符码的传播、阐发与重建,调整自己的文化身份与文化选择,以便协助广大海外华人不断获得更多的华人文化的身份认同的媒介或者信息。

二、携手共创世纪新篇──2000年致读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携手共创世纪新篇──2000年致读者(论文提纲范文)

(1)上海城市雕塑的文化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1.1.1 城市雕塑
        1.1.2 上海城市雕塑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1.2.1 国内研究状况
        1.2.2 国外研究状况
        1.2.3 上海城市雕塑的研究问题
    1.3 研究思路及其主要方法
    1.4 研究内容及其主要观点
第二章 从雕塑到城市雕塑的兴起
    2.1 雕塑的起源及历史形态
    2.2 雕塑在现代中国的发展
    2.3 城市雕塑在当代中国的兴起
        2.3.1 从实践活动中建立城市雕塑的概念外延
        2.3.2 从城市管理中建立城市雕塑的概念内涵
        2.3.3 从雕塑创作中建立城市雕塑的基本特征
第三章 上海城市雕塑的历史类型
    3.1 上海城市雕塑的形成前期
        3.1.1 上海的古代雕塑遗存
        3.1.2 晚清时期的上海雕塑
        3.1.3 民国时期的上海雕塑
    3.2 上海城市雕塑的形成时期
        3.2.1 上海美术教育院校的建设
        3.2.2 上海美术社团与研究机构
        3.2.3 上海雕塑创作与雕塑建设
    3.3 上海城市雕塑的发展时期
        3.3.1 上海城市雕塑的管理建制
        3.3.2 上海城市雕塑的建设概况
        3.3.3 上海城市雕塑的类型特征
第四章 上海城市雕塑的文化结构
    4.1 城市雕塑与城市文化
    4.2 上海城市雕塑的文化要素
        4.2.1 上海城市雕塑的制度性文化
        4.2.2 上海城市雕塑的艺术性文化
        4.2.3 上海城市雕塑的物态性文化
第五章 上海城市雕塑的文化批判
    5.1 城市雕塑与文化批判
    5.2 对创作方式标准化与伪个性的文化批判
        5.2.1 上海城市雕塑“标准化”的表现及其批判
        5.2.2 上海城市雕塑“伪个性”的表现及其批判
    5.3 对创作题材仿造性与照搬化的文化批判
        5.3.1 上海城市雕塑“国内山寨货”的表现及其批判
        5.3.2 上海城市雕塑“国外山寨货”的表现及其批判
第六章 上海城市雕塑的实践分析
    6.1 编制城市雕塑规划推动城市雕塑建设
    6.2 搭建展示平台促进城市雕塑建设
        6.2.1 上海城市雕塑艺术中心
        6.2.2 上海“雕塑公园”建设
    6.3 借助国际活动进行城市雕塑建设
        6.3.1 2007 世界夏季特奥会主题雕塑园建设
        6.3.2 中国2010 上海世界博览会园雕塑建设
第七章 上海城市雕塑的未来向度
    7.1 文化批判意识的内化与审美霸权的解构
    7.2 地缘性经验的建构与跨学科平台的认知
    7.3 参与角色的互动合作与社会评价的制衡
        7.3.1 城市雕塑的管理与委托
        7.3.2 城市雕塑的创作与合作
        7.3.3 城市雕塑的评审与评价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社会项目
致谢

(2)《人民日报》(1978-2018)全国“两会”社论的话语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新闻话语研究综述
        1.2.2 《人民日报》“两会”报道研究综述
        1.2.3 社论话语分析研究综述
    1.3 研究理论和方法
        1.3.1 话语和话语分析
        1.3.2 新闻话语分析
        1.3.3 研究方法
    1.4 研究路径与文章架构
        1.4.1 研究路径
        1.4.2 文章架构
第二章 《人民日报》“两会”社论的宏观话语分析
    2.1 报道数量
        2.1.1 概念界定
        2.1.2 整体增加较为固定
    2.2 刊载版面
        2.2.1 概念界定
        2.2.2 集中头版彰显新闻价值
    2.3 篇幅特色
        2.3.1 概念界定
        2.3.2 趋于简洁内容凝练
    2.4 新闻图示
        2.4.1 概念界定
        2.4.2 选择性呈现核心要素突出报道重点
    2.5 主题结构
        2.5.1 概念界定
        2.5.2 样本分析
第三章 《人民日报》“两会”社论的微观结构分析
    3.1 标题选用
        3.1.1 词语选择——反映社会热点传达思想情感
        3.1.2 结构选择——多用祈使句和对称句型
    3.2 叙述视角
        3.2.1 第一人称为主
        3.2.2 复合视角或为主要方向
    3.3 措辞风格
        3.3.1 刚健有力
        3.3.2 典雅大方
    3.4 修辞类型——隐喻
        3.4.1 旅途隐喻
        3.4.2 建筑隐喻
        3.4.3 战争隐喻
第四章 稳中有变——《人民日报》“两会”社论话语的形态特征(变迁)与语境分析
    4.1 “稳”——《人民日报》“两会”社论话语的形态特征
        4.1.1 围绕主旋律稳定报道
        4.1.1.1 特征呈现
        4.1.1.2 原因分析
        4.1.2 凸显我国民主政治进程
        4.1.2.1 特征呈现
        4.1.2.1 原因分析
    4.2 “变”——《人民日报》“两会”社论话语的形态变迁
        4.2.1 篇幅逐渐缩短和精炼
        4.2.2 客观性、准确性日渐提升
        4.2.3 理性思辨程度有所提高
        4.2.4 亲和力、可读性逐步增强
    4.3 《人民日报》“两会”社论话语变迁的语境分析
        4.3.1 经济语境
        4.3.1.1 经济结构调整
        4.3.1.2 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4.3.1.3 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4.3.2 政治语境
        4.3.2.1 推进依法治国和政治文明建设
        4.3.2.2 民主政治深入发展
        4.3.3 新闻认知语境
        4.3.3.1 媒介功能的转变
        4.3.3.2 媒体服务理念的凸显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人民日报》“两会”社论相关信息统计表
附录2 :历年“两会”社论社会热点词汇统计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3)习近平时代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目的及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梳理
        1.国内研究现状
        2.国外研究现状
    (三) 研究内容、方法和创新点
        1.研究内容
        2.研究方法
        3.创新点
一、习近平时代观的建构基础
    (一) 习近平时代观的理论基础
        1.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时代观的科学吸收
        2.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时代观的辩证转化
        3.对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时代观的继承创新
    (二) 习近平时代观的现实基础
        1.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的光辉历程
        2.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巨大成就
        3.十八大以来极不平凡的五年实践
二、习近平时代观的形成过程
    (一) 习近平时代观的萌芽阶段
        1.知青认识实际,锤炼意志品格
        2.深知群众冷暖,带领村民发展
        3.坚定理想信念,注重学习文化
    (二) 习近平时代观的丰富阶段
        1.毕业戎装重积累,眼界作风齐培养
        2.三年基层初历练,正定发展换新颜
        3.踊跃尝试厦门践,改革开放谱新篇
        4.宁德两年再考验,反腐倡廉扶贫艰
        5.海上福州聚发展,马上就办闽台连
    (三) 习近平时代观的深化阶段
        1.总揽福建大发展,全面探索与实践
        2.干在实处走前列,八八战略之江行
        3.直辖上海经济强,党建民生共建享
    (四) 习近平时代观的成熟阶段
        1.内政外交国际视野,党政军国中央层面
        2.十八大后核心引领,极不平凡砥砺奋进
三、习近平时代观的主要内容
    (一) 十九大报告中关于新时代的理论阐述
    (二) 关于时代分类以及新时代的科学依据
        1.关于时代分类辩证论述
        2.进入新时代的依据论述
    (三) 关于时代性质、时代主题、时代特征
        1.关于时代性质
        2.关于时代主题
        3.关于时代特征
    (四) 关于时代发展规律和时代趋势的论述
        1.关于时代发展规律
        2.关于时代发展趋势
    (五) 关于时代动力论述和时代目标的升华
        1.关于时代动力论述
        2.关于升华时代目标
四、习近平时代观的时代价值
    (一) 回答时代问卷,丰富时代理论
    (二) 绘就时代蓝图,开启时代征程
    (三) 吹响时代号角,应对时代挑战
    (四) 创造时代奇迹,引领时代潮流
    (五) 领航时代先锋,培育时代新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4)《人民日报》元旦社论的多层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功能文体学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功能文体学的国外研究现状
        二、功能文体学的国内研究现状
    第二节 社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社论的国外研究现状
        二、社论的国内研究现状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理论概述
    第一节 社论的基本理论
        一、社论的界定
        二、社论的类型及特点
    第二节 功能文体学概述
        一、文体与功能文体学
        二、元功能理论与分析模式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人民日报》元旦社论的功能文体分析
    第一节 词汇层级特征分析
        一、标题选词特征
        二、正文词类结构特征
    第二节 句子层级的特征分析
        一、及物性分析
        二、语气结构分析
        三、主位类型分析
    第三节 篇章层级特征分析
        一、主位推进模式分析
        二、衔接手段的使用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对对外汉语报刊阅读的教学指导
    第一节 新闻评论标题的教学策略
    第二节“主位推进”阅读法训练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附录 1
附录 2
附录 3

(5)菲利普·罗斯小说创伤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心灵的猎手”
    第二节 菲利普·罗斯国内外研究回顾
        一、国外(美国)菲利普·罗斯研究综述
        二、国内菲利普·罗斯研究综述
    第三节 创伤、创伤理论与创伤叙事
        一、创伤
        二、创伤理论发展回溯
        三、创伤叙事
第一章 罗斯创伤叙事与记忆
    第一节 大屠杀——历史与记忆
        一、梦魇的历史
        二、创伤的记忆
    第二节 沉默的经验——失语与表征危机
        一、沉默的悲哀
        二、失语与表征危机
    第三节 写历史,写创伤——创伤叙事与治疗、康复
        一、创伤叙事与治疗
        二、大屠杀文学
第二章 文化创伤与罗斯创伤叙事
    第一节 文化母体与个体创伤体验
        一、永远的漂流者:无根之痛
        二、反犹的“幽灵”: 历史之魅
        三、大屠杀的“梦魇”: 民族之殇
    第二节 文化同化与群体信仰失落
        一、从纽瓦克到哥伦布——文化融入与怀疑接受
        二、波特诺们的痛苦申诉——文化同化与人格分裂
        三、美国梦的破灭——文化同化与信仰失落
    第三节 文明的痼疾与人类创伤悖论
        一、“隐形人”——人性的污秽与种族创伤
        二、变形的“乳房”——人性的异化与心理创伤
        三、梅里与莱丝——人性的摧残与战争创伤
第三章 探询创伤:创伤、存在、精神分析
    第一节 犹太文学与存在主义
        一、存在主义在美国
        二、美国犹太文学与存在主义
    第二节 罗斯小说中的创伤与存在
        一、创伤与“创伤的存在”
        二、罗斯小说中的创伤与存在
    第三节 罗斯小说中的创伤与精神分析
        一、文学中的创伤与精神分析
        二、罗斯小说中的创伤与精神分析
第四章 呈现创伤:事件、文本、叙事策略
    第一节 “幽灵作家”与元小说
        一、自传性与创伤叙述
        二、元小说与罗斯小说创伤叙事
    第二节 “幽灵叙述”与互文性
        一、互文性与创伤叙事
        二、互文性与罗斯小说创伤叙事
    第三节 悖论式戏仿与犹太幽默
        一、戏仿与罗斯小说创伤叙事
        二、犹太幽默与罗斯小说创伤叙事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6)社会主义和谐发展动力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提山与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三、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
    四、总体框架与主要内容
    五、主要创新与不足之处
上篇 社会主义和谐发展动力论的历史演进与确立
    第一章 唯物史观对人类社会发展动力的科学揭示
        一、历时视角考察:唯物史观“生产力决定论”
        二、现时视角考察:唯物史观历史“合力论”
        三、唯物史观中蕴含着“和谐发展”动力思想
    第二章 社会主义发展动力论在实践中的历史演进
        一、社会主义发展“矛盾动力论”
        二、社会主义发展“改革动力论”
        三、社会主义发展“创新动力论”
    第三章 社会主义发展动力论的最新形态:和谐发展
        一、社会主义和谐发展动力论的确立与基本内涵
        二、社会主义和谐发展动力论的主要特征
中篇 社会主义和谐发展动力论的系统分析
    第四章 社会主义和谐发展的主体性动力系统
        一、社会主义和谐发展动力主体的构成及其功能
        二、推动主体从事社会活动的主要动力因素
        三、利益和谐是社会主义主体和谐发展的关键
    第五章 社会主义和谐发展的客体性动力系统
        一、社会主义和谐发展的根本性动力系统
        二、社会主义和谐发展的运行性动力系统
        三、社会主义和谐发展的激发性动力系统
    第六章 社会主义和谐发展的环境渗透性动力系统
        一、自然环境的影响与社会主义和谐发展
        二、国际环境的影响与社会主义和谐发展
下篇 社会主义和谐发展动力机制的健全
    第七章 社会主义和谐发展主体动力机制的健全
        一、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贯彻“四个”尊重方针,激发社会主体创造活力
        三、加强先进性和执政能力建设,发挥党领导核心作用
    第八章 社会主义和谐发展客体动力机制的健全
        一、健全改革、发展、稳定、和谐的社会良性运行机制
        二、健全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主导机制
        三、健全以利益协调为核心的社会矛盾化解机制
    第九章 社会主义和谐发展的内外合力机制的健全
        一、和而不同:中国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
        二、和谐共荣: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参考文献
    一、经典文献着作类
    二、报纸杂志论文类
    三、重要讲话文件类
笔者相关论着
后记

(7)“北京官话”与书面语的近代转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起
    二、相关研究综述
    三、研究框架
上编:"官话"的历史及其流行
    第一章 雍正的正音、宣讲圣谕与"官话"
        第一节 "官话"的历史
        第二节 "官话"普及:以宣讲《圣谕》为中心
    第二章 "官话"逐渐成为中国通行语
        第一节 来华传教士学习"官话"
        第二节 "北京官话"取代"南京官话"
中编:"官话"的书面化与欧化
    第三章 "官话"工具书的编纂和拉丁语法的介入
        第一节 "官话"语法研究的滥觞
        第二节 "官话"语法研究的得失
    第四章 晚清书面官话:一种过渡形态
        第一节 从古白话到晚清书面官话
        第二节 "官话"宣教书
        第三节 "北京官话"版《今古奇观》
    第五章 翻译与欧化
        第一节 文言翻译的局限
        第二节 "生新":新词的创造与传播
        第三节 官话文学翻译
    第六章 "官话"和合本《圣经》的成就与贡献
        第一节 "官话"译《圣经》的历史
        第二节 "最早的欧化的国语文学"
        第三节 "官话"和合本《圣经》与现代白话文
        第四节 "丰富的、正确的、高雅的官话"必将流行
        第五节 传教士与中国知识分子
下编:从"官话"到"国语"
    第七章 晚清文字改革与白话文运动
        第一节 晚清文字改革派应运而生
        第二节 "官话"拼音方案
        第三节 "官话"拼音教育的开展
    第八章 "官话"上升为"国语"
        第一节 晚清白话文运动重演传教士主张
        第二节 "国语统一"与"文学革命"的合流
        第三节 文学家、语言学家共建国语文法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8)中国传统节日的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历史悠久,传承不断
    一、除夕
    二、春节
    三、元宵节
    四、清明节
    五、端午节
    六、中元节
    七、中秋节
    八、重阳节
    第一章附图
第二章 丰富多彩,博大精深
    一、中国传统节日数量大
    二、节日活动内容丰富
    第二章附图
第三章 多元一体,和谐相融
    一、北京百姓过年流程与细节
    二、中国各地过年习俗有别
    三、少数民族年节活动各异
    第三章附图
第四章 以农为本,重农轻商
    一、二十四节气因农耕而确立
    二、农业民族都敬牛爱牛
    第四章附图
第五章 国际影响越来越大
    一、许多国家发行生肖邮票
    二、中国文化节日走向世界
    第五章附图
第六章 新变化与新问题比较明显
    一、传统节日以官办的新面貌出现
    二、少数民族传统节日走进大城市
    三、传统节日中的新问题
    第六章附图
参考文献

(9)《益世报》副刊与中国现代文学(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第一章 与中国现代文学同步发展的《益世报》
    第一节 《益世报》的发展简史及自由主义的办报倾向
    第二节 《益世报》在现代文学多元格局中的文学选择
    第三节 《益世报》文学副刊的演变与功能
第二章 主副刊《益智粽》-《语林》与现代杂文的繁荣
    第一节 “有所为而作”——《益智粽》谐文论
    第二节 战斗的杂文艺术——《语林》杂文(上)
    第三节 多姿多彩的杂文世界——《语林》杂文(下)
第三章 梁实秋主编附副刊《文学周刊》:充分展示文学的自由
    第一节 自由主义文学观的强势播扬
    第二节 梁实秋对现代文学批评的建构
    第三节 梁实秋的翻译思想与翻译实践
第四章 李长之主编附副刊《文学副刊》:描绘理想的文学蓝图
    第一节 李长之的办刊宗旨及《文学副刊》的发展走向
    第二节 彰显现代文学批评的独立品格
    第三节 《文学副刊·诗专刊》对现代诗歌的贡献
第五章 沈从文主编附副刊《文学周刊》:为文学的复兴提供一个阵地
    第一节 “一个副刊能寄托些什么希望”
    第二节 以《文学周刊》为纽带的小说创作
    第三节 战争环境下现代派诗歌的探索
第六章 《益世报》其他附副刊异彩纷呈的文学创作
    第一节 张虹君主编《益世报副刊》:学术氛围中的高雅创作
    第二节 柳无忌主编《文学周栞》:“为新文学辩护”
    第三节 李同愈、杜宇主编《文艺周》:开在山东的文学奇葩
第七章 《益世报》副刊各种文学类型的自由发展
    第一节 《益世报》副刊与通俗文学:“北派通俗小说崛起的摇篮”
    第二节 《益世报》副刊与女性文学:女作家成长的园地
    第三节 《益世报》副刊与宗教文学:射入现代文学的一束灵光
第八章 《益世报》副刊对现代小品文的独特贡献
    第一节 徐中玉主编《益世小品》:小品文创作的全面探索
    第二节 魏东明主编《生活文化》:配合现实需要的文化小品
    第三节 梁实秋主编《星期小品》:絮语中的闲适与智慧
第九章 《益世报》副刊自由主义文学批评中的鲁迅形象
    第一节 从《文学周刊》看梁实秋对鲁迅的认知
    第二节 从《文学副刊》看李长之对鲁迅的认知
    第三节 《益世报》副刊在回忆体验中塑造鲁迅
结语
注释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10)海外华文传媒与华人文化认同研究 ——以本世纪初的《联合早报》作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海外华人文化的历史形成及其基本特征
    第二节 海外华人的文化身份认同与本土同化
    第三节 海外华文传媒与海外华人文化认同危机
    第四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第五节 本文的研究方法、意义与难点
第一章 《联合早报》与海外华文传媒的华人文化焦虑
    第一节 海外华文传媒中华人文化焦虑意识的出现及其表征
        一、华文语言的危机
        二、海外华人文化的发展危机
        三、华人传媒所面临的自身内部的危机
        四、海外华人文化身份与文化认同的危机
    第二节 海外华文传媒华人文化焦虑意识的缘由
        一、大量频繁的人口流动
        二、海外华人文化的兴起
        三、后现代电子传媒的影响
        四、文化霸权与文化理论的影响
    第三节 《联合早报》的历史与现状
    第四节 世纪初《联合早报》华人文化焦虑意识的彰显
第二章 《联合早报》文本的话语分析和海外华人的语言认同
    第一节 新加坡华文语言的危机与出路
        一、新加坡华语的危机现状
        二、华文语言与华人文化的重建
    第二节 《联合早报》的编辑方针与华语的社会处境
    第三节 《联合早报》的语言策略与华人文化认同
        一、《联合早报》新闻报道样式中的华语策略
        二、《联合早报》杂文样式中的华语策略
        三、《联合早报》学术性论文中的华语策略
第三章 《联合早报》文本的文化人类学解读和海外华人的族群认同
    第一节 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于本论文的意义
    第二节 文化人类学视野中的《联合早报》与新加坡华人文化
        一、新加坡华人文化的危机与反思
        二、传承与变异:新加坡华族文化节与传统节日仪式
        三、《联合早报》对其他国家的华人文化的处境与出路的关注
第四章 《联合早报》与海外华人文化象征符码的重构
    第一节 文化象征符号与海外华人文化意识的重建
        一、符号理论与华人文化符号元素
        二、《联合早报》的华人文化符号重建意识
    第二节 《联合早报》与海外华人器物文化的重建
        一、海外华人博物馆:一个海外华族历史记忆的建构过程
        二、《联合早报》与新加坡土生华人博物馆
        三、《联合早报》对本地华人民俗文化的反思与重建
第五章 《联合早报》与海外华文传媒与华人文化的意识重构
    第一节 机遇中的挑战
    第二节 《联合早报》的华文传媒意识危机
    第三节 《联合早报》对华文传媒意识的重构
第六章 《联合早报》在新世纪的办报理念
    第一节 版面改版
    第二节 走向互联网模式
    第三节 高华文水准意识与文化传播使命
    第四节 《联合早报》与新加坡政府的互动
结语
主要引用和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致谢
四川大学博士论文研究创新自评表

四、携手共创世纪新篇──2000年致读者(论文参考文献)

  • [1]上海城市雕塑的文化与实践研究[D]. 李强. 上海大学, 2021
  • [2]《人民日报》(1978-2018)全国“两会”社论的话语分析[D]. 刘姝岩.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4)
  • [3]习近平时代观研究[D]. 任金辉. 河南工业大学, 2019(02)
  • [4]《人民日报》元旦社论的多层级研究[D]. 李兰兰. 黑龙江大学, 2016(02)
  • [5]菲利普·罗斯小说创伤叙事研究[D]. 洪春梅. 天津师范大学, 2014(11)
  • [6]社会主义和谐发展动力论[D]. 黄红发. 华中师范大学, 2012(09)
  • [7]“北京官话”与书面语的近代转变[D]. 武春野. 复旦大学, 2011(12)
  • [8]中国传统节日的特点[D]. 洪尚郁. 中央民族大学, 2009(01)
  • [9]《益世报》副刊与中国现代文学[D]. 杨爱芹. 山东师范大学, 2007(05)
  • [10]海外华文传媒与华人文化认同研究 ——以本世纪初的《联合早报》作为个案[D]. 颜春龙. 四川大学, 2006(05)

标签:;  ;  ;  ;  ;  

携手共创世纪新篇章——致2000年读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