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改善大学生耐久力的实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张俊[1](2021)在《Tabata训练法对于排球选修生专项身体素质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体育运动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排球运动逐渐成为了一项热门项目,通过排球技术和比赛规则的不断提升与完善,使得排球比赛的观赏性和竞技性更上一个台阶。如今的排球比赛竞争愈加激烈、比分愈加胶着,在同等技战术水平下,若想取得排球比赛的胜利,往往需要具备较高的排球专项身体素质能力,才得以克服大强度、多次数、长时间的排球比赛所导致的动作变形、移动缓慢等严重影响竞技水平的问题。本研究试采用Tabata训练法与排球项目的结合,通过测试排球专项身体素质指标进行统计与分析,为排球运动项目在身体素质训练等方面提供依据和理论基础。本文主要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实验法等研究方法,利用Tabata训练法对于排球选修生专项身体素质的影响展开分析,实验对象为上海体育学院本科专业排球选修生共计24名男生,通过随机分组,分为以中等强度间歇训练进行干预的对照组和以Tabata高强度间歇训练进行干预的实验组,分组后测试实验对象排球专项身体素质七项指标的成绩,通过10周的干预后,再次测量,通过对比前测与后测成绩,利用SPSS独立样本t检验以及对t检验结果处理与分析得出结论:(1)通过10周的训练干预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后测成绩对比分析发现,实验组全部的测试指标均呈现显着性差异,而对照组有个别指标未呈现显着性差异。说明Tabata高强度间歇训练对排球七项专项身体素质指标的影响更加全面。(2)通过10周的训练干预后,Tabata高强度间歇训练干预的实验组排球专项身体素质成绩的提升幅度比对照组高。(3)通过比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测试成绩,可以发现测试成绩在30秒十字象限跳和1500米变化率方面对比其余指标成绩差异较大,因此可以说明实验组的Tabata高强度间歇训练法对力量耐力和有氧耐力的提升更佳显着。(4)通过10周的训练干预后,两组在六项指标测试的协方差检验均显示出显着性差异,这表明一部分的无关变量对于实验的影响较小。
赵蒙[2](2020)在《基于SLBE练习法对小学高年级学生身体素质与身体自尊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小学生身体素质日益下滑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而小学生最缺乏的力量素质则是进行一切体育活动的基础。当代小学生由于过多营养摄入,提早步入青春期,生理上刚发育,心理上半成熟,导致学生对自身各个方面没有清晰的认知评价。“SLBE练习法”是在石锁练习为主的基础上,加入相关的身体素质练习而形成的一种综合练习方法。本研究旨在石锁练习为主的基础上,加入相关的素质练习,在促进学生力量、协调素质的同时,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学生对自身各个方面的认知评价水平。本研究以基于SLBE练习法对小学高年级学生身体素质与身体自尊的影响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和数理统计法,以江苏省徐州市黄山外国语小学为研究范例,选取实验对象,经过8周教学后,收集整理数据并对比分析,得出以下结果:(1)8周SLBE练习法教学后,在身体素质各个测试指标中,实验班与对照班相比,50米成绩呈现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在50米*8往返跑、立定跳远与仰卧起坐成绩上,呈现显着性差异(P<0.05)。(2)8周SLBE练习法教学后,在身体自尊各个维度上,实验班与对照班相比,速度维度呈现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在运动技能维度、力量维度、耐力维度上呈现显着性差异(P<0.05)。研究结论:(1)8周SLBE练习法对小学高年级学生的速度素质具有非常显着的效果;在耐力素质和力量素质上也有显着性效果,因此SLBE练习法对促进小学高年级学生身体素质发展具有积极作用。(2)8周SLBE练习法对小学高年级学生的速度维度具有非常显着的效果;在运动技能维度、力量维度和耐力维度上也有显着性效果,因此SLBE练习法能够提升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身体自尊水平。
朱红雨[3](2020)在《核心力量训练对青少年网球技术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核心力量作为网球运动员必备的素质之一,核心力量的强弱影响着运动员整体身体素质、技术水平,更直接影响着竞赛成绩。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比较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和实验法来研究核心力量训练对青少年网球技术的影响的实验研究。以成都cc体育公司网球招生的30名青少年为实验对象,为期12周的训练,实验组采用核心力量训练,对照组采用常规力量训练,实验前后对两组各项指标进行测试,计算其增长率,检验后若p<0.05,则存在显着性差异,若p>0.05,则不存在显着性差异。除了力量训练方法不同,其他技术训练方式方法都相同。实验前后测试发球精准度、正反手击球深度、正反手击球精准度和正反手截击球深度这几项数据,实验前将两组的原始数据录入spss24.0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采用不同组别横向比较得出结论;实验后两组的网球技术测试数据录入spss24.0进行配对样本检验,采用不同组别横向比较分析得出结论;实验后两组的技术评定原始数据录入excel2016计算其增长率,再录入spss24.0进行独立样本检验分析得出结论。研究结论如下:1.实验干预前,两组测试对象核心动作指标数据无显着性差异,经过核心力量训练和常规力量训练之后,两组核心动作指标均有提升,经过统计学分析实验组相比对照组有显着性差异。2.实验干预前,两组测试对象发球成功率、1区和2区的A、B、C区域个数和得分无显着性差异,实验干预后,两组测试对象发球成功率和B区个数无显着性差异,实验组1区和2区的A区域和发球总得分有显着性差异。3.实验干预前,两组正反手击球深度、精准度无显着性差异,核心力量训练后,实验组正反手击球深度在4分区和双倍得分上有显着性差异;常规力量训练后,对照组正反手击球深度和精准度的击球成功率相比实验前有提升,相比实验组无明显提升。4.实验干预前,两组正反手截击球数据无显着性差异,实验干预后,实验组正手截击球在4分区上的个数和双倍得分有显着性差异,反手截击求在3分区、4分区和双倍得分上有显着性差异。5.实验干预前,两组发球、正反手击球和截击球的技术评分数据无显着性差异,实验干预后,发球、正反手击球和截击球都有显着提升。建议如下:1.往后的青少年网球训练中可以加入核心动作的训练,当正反手击球落点较浅时,不应该只着重于四肢力量的锻炼,应该提升核心肌肉群的耐久力。2.在竞技比赛中,发球在内外角区域的威胁高,有利于比赛得分和压迫对手,发球的训练中应该适当加入核心力量训练,以提高比赛第一分的争夺。3.核心力量训练在正反手击球深度、精准度、正反手截击球上的双倍得分区域上都有所提高,得分越高,深度和精准度越高,青少年训练中可以加入核心力量训练,有助于运动员控制落点和深度,使得比赛向着胜利的方向发展。4.网球技术除了本研究的几项技术以外,还包括高压球技术、削球技术、放小球技术等,以后还需要加强对其他技术的研究,发掘核心力量训练在其他技术训练中的作用。5.核心力量训练和常规力量训练是相辅相成的,常规力量训练是基础,核心力量训练是有针对的对核心部位进行训练,本文应该再加一个组别同时进行核心力量训练和常规力量训练,这样研究更具说服力,更全面。片面的只进行单一训练,应该利用各自的优点服务于网球训练。本论文有图19幅,表82个,参考文献109篇。
吴国运[4](2020)在《弹力带训练对公共体育大学生排球教学效果的实验研究》文中指出研究目的:排球运动集竞技、健身和娱乐于一身,是体育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体育项目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分支。弹力带训练能完善排球教学训练中的不足,本研究通过引入同种类型不同负荷的弹力带应用于学生日常的学习与训练中,探究两种层次的负荷中哪一种更有效的提升学生的排球运动能力,并通过排球专项素质指标和排球技能指标,再结合调查问卷来分析弹力带在高校公共体育排球课程中的训练效果。研究方法: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有:文献资料法、探究性教学实验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从昆明理工大学城市学院2018级公共体育排球选修课的学生为实验对象,随机选取两个班,从每个班中抽取30人(每班男、女各15人),共计60人,为实验A组与实验B组,两个组采用同种类型不同负荷的弹力带进行教学实验,实验A组采用(815磅)和实验B组采用(1525磅),两个班的教学内容均保持一致。在实验前后,分别对两个实验组的六项指标:立定跳远、五米三向、30米短跑、发球、垫球、传球,将这六项指标的数据录入统计软件Spss17.0中进行分析,前测和后测横向分析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纵向分析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研究结果:在排球专项身体素质与排球技能指标的前测结果无显着性差异(p>0.05)的前提下,其分析结果如下:1、在立定跳远上,通过弹力带教学训练后,得出实验A、B组的纵向分析,显示A、B组的男女都有非常显着性差异的提升(P<0.01)。在后测弹力带训练效果的分析中,男女也都有显着性差异(p<0.05,男子p=0.025,女子p=0.022)。在立定跳远指标中弹力带训练对实验A、B组都有一定幅度的提升,且B组效果要更好。2、在五米三向上,通过弹力带教学训练后实验A组纵向分析中,男女都有非常显着性差异的提升(P≤0.01)。实验B组纵向分析中,男女也都有非常显着性差异的提升(P<0.01)。在后测弹力带训练效果的分析中,男女都有显着性差异的提升(p<0.01,男子p=0.005,女子p=0.01)。在五米三向指标中弹力带对实验A、B组的提升幅度很大,且B组的提升幅度要更大。3、在30米短跑上,实验A组纵向分析中,男子有显着性差异(P<0.05),女子有非常显着差异的提升(p<0.01)。实验B组纵向分析中,男女都有非常显着性差异的提升(P<0.01)。在后测弹力带训练效果的分析中,男子有显着性差异的提升(p<0.05,p=0.042)。女子有非常显着性差异的提升(p<0.05,p=0.001)。表明在弹力带训练后B组的训练效果要优于A组。4、在发球上,实验A组纵向分析中,男子无显着性差异的提升(P>0.05),女子有显着差异的提升(p<0.05)。实验B组纵向分析中,男女都无显着性差异的提升(P>0.05)。在后测弹力带训练效果的分析中,男女都无显着性差异的提升(p>0.05,男子p=0.334,女子p=0.334)。表明在弹力带训练后对实验A组女子的发球成绩有一定的提升幅度。5、在垫球上,实验A组纵向分析中,男子有显着性差异(P<0.05),女子有非常显着差异的提升(p<0.01)。实验B组纵向分析中,男女都有非常显着性差异的提升(P<0.01),表明B组男子垫球成绩的提升幅度要更好。在后测弹力带训练效果的分析中,男女也都有非常显着性差异的提升(p<0.01,男子p=0.003,女子p=0.006)。弹力带训练效果在垫球上实验B组要优于实验A组6、在传球上,实验A组纵向分析中,男女都有非常显着性差异的提升(P<0.01)。实验B组纵向分析中,男女也都有非常显着性差异的提升(P<0.01)。在后测弹力带训练效果的分析中,男子有非常显着性差异的提升(p<0.01,p=0.007),女子有显着性差异的提升(p<0.05,p=0.03)。说明在实验A、B组中,弹力带训练对传球的效果都明显,但实验B组的提升效果要更好。研究结论:1、弹力带训练对实验A、B组都体现出不同程度的训练效果,对于排球专项身体素质中,弹力带训练能够有效的提高两组实验学生的启动速度、爆发力和灵敏素质,所以男女的立定跳远、五米三向、30米短跑的成绩都显示有非常显着性差异的提升,且实验B组的训练成绩要优于实验A组。2、弹力带训练提升了两个实验组学生的垫球、传球成绩,且B组成绩提升更明显。在发球项目中,实验A组女子有显着差异的提升,在A组男子和实验B组男女统计中均无显着差异,说明弹力带训练对实验A组女子发球的成绩提升幅度较大,但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实验B组的训练效果要优于实验A组,所以弹力带(1525)磅的训练更有利于排球教学。
武鸿韬[5](2020)在《多方向移动训练对羽毛球步法移动速度影响的实验研究 ——以首都体育学院学生为例》文中认为身体运动功能训练是在备战伦敦奥运会的周期中引入我国,能够改善运动员动作结构模式,延长运动寿命,为运动员的安全提供了重要的保障,随着理论的不断更新与完善,其应用领域、人群等也在不断多样化。多方向移动训练作为其中的训练方法之一,是值得去研究其训练效果的。羽毛球运动作为一项群众基础广泛的项目,能够很好的改善运动能力、增强身体健康、扩宽人际交往、以及很高的观赏性等一系列优势。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专家访谈法、实验法。实验对象为首都体育学院羽毛球副修专项40名学生,通过实验前测进行分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进行多方向移动训练,对照组进行传统羽毛球步法训练,通过14周的训练,对比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差异,分析多方向移动训练对羽毛球步法移动速度的训练效果及影响因素,为以后羽毛球专项步法训练提供更有效,更丰富的训练手段,增加其运用到体育院校羽毛球课堂步法训练中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本文主要选取了30米加速跑、立定跳远、一分钟跳绳、折返跑、T形跑、伊利诺斯灵敏测试六项与移动速度相关的身体素质评价指标,和“米”字跑、“十”字跑、斜线四点步法三项专项步法移动速度评价指标,通过对比实验前后实验组与对照组成绩数据以及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成绩数据,得出以下结论:(1)多方向移动训练能够明显提升折返跑、T形跑、伊利诺斯灵敏跑、“米”字跑、“十”字跑和斜线四点步法成绩,说明多方向移动训练不仅能有效提升灵敏、反应、变向和移动速度等与步法移动速度相关的素质水平,而且对羽毛球步法移动速度的提升具有很好的效果,将其运用到羽毛球课堂步法训练中是具有一定价值的。(2)多方向移动训练中训练手段以及其中相关的步法训练,与羽毛球专项步法训练中的步法相关性较高,在训练时能够形成良好的正迁移,有助于羽毛球专项步法的提升,并能够促进个人建立科学稳定的运动模式,对移动时的下肢步法起到一个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作用。(3)多方向移动训练在折返跑、T形跑、伊利诺斯跑以及专项步法测试的成绩上均高于传统步法训练,在跳绳、跳远、加速跑测试项目上两者没有差异,说明多方向移动训练比传统步法训练在灵敏、反应、变向和移动速度素质的练习上更具有优势,而在力量,爆发等素质上两种训练影响不大,前者比后者提高的素质要更全面,更综合。(4)将多方向移动训练引入到体育院校羽毛球课堂步法训练中去是切实可行的,不仅是训练方式和训练手段具有可行性,而且训练器材的准备也相对容易,操作简单,训练负荷调整可以充分的达到良好的训练效果,其训练手段和训练方式更加丰富,能够为羽毛球课堂上步法训练手段的选择提供更多的参考。
张娅[6](2019)在《12周花样跳绳不同跳法对8-9岁小学生体质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提出健康中国建设道路发轫之始,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日渐下跌的问题兹事体大。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和“健康中国2030”规划中要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进展等要求,为改善青少年的体质健康问题呈现良好源头。花样跳绳项目具有身体有强心健身等“优势”,在打破传统跳绳枯燥模式的同时以一种新颖独特的面貌在全国学校中开展的热火朝天,深受广大青少年的喜爱。花样跳绳跳法五花八门,内容形形色色,因此本文想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实验研究花样跳绳不同跳法(个人花样、车轮花样)哪一种跳法对8-9岁小学生体质健康影响价值更显着。一方面,为增强小学生的体质健康提供理论学说,让花样跳绳项目能更好地服务学校体育奠定理论基础。另一方面,为今后学校开展花样跳绳不同跳法项目提供教学实践参考。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和数理统计法,选取武汉市梅苑小学三年级三个自然班的学生为实验对象进行实验,并对实验前后学生体质健康各项指标测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12周花样跳绳不同跳法对增强8-9岁小学生小腿肌肉力量的效果显着。其中车轮花样比个人花样对增加小学生小腿肌肉横截面积更突出。因8-9岁小学生处于身体发育敏感期,在短时内小学生身高、体重以自然生长为主,所以12周花样跳绳不同跳法对8-9岁小学生身高、体重的影响不显着,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控制8-9岁小学生体重,塑造良好的身体形态。2.实验后个人花样组、车轮花样组和对照组学生的肺活量都有增长,个人花样组增长了598毫升、车轮花样组增长了510毫升、对照组增长了264毫升。两实验组学生的肺活量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肺活量成绩,证明了12周花样跳绳不同跳法对提高8-9岁小学生肺活量成绩的作用很大,其中个人花样比车轮花样对增强小学生心肺功能和提高有氧耐力影响更显着。3.8-9小学生在自然生长的敏感期里,通过练习12周花样跳绳不同跳法能有效地发展身体协调能力和提高下肢爆发力。对发展小学生上肢力量、腰腹力量、速度素质和柔韧素质方面的效果不明显。从实验后学生各项成绩的增长幅度来看:个人花样练习对提高小学生身体素质的效果比车轮花样练习更占优势。
田建群[7](2018)在《花样跳绳对学前专业女生平衡能力和协调能力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认为研究目的:为了探讨12周的花样跳绳对学前专业女生平衡能力和协调能力的影响,为改善青春后期女生平衡能力、协调能力和运动训练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本文采用了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来研究。主要采用实验法对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如皋校区学前系80名女生进行实验,16级学前(2)班40人为实验组,16级学前(1)班40人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身心健康,无任何伤病。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实验中实验组与对照组的体育课与舞蹈课教学人员、教学大纲与内容、手段等都一致,都进行常规的每周2节体育课、跑操、舞蹈课、舞点课学习,都无其它的运动。在此相同条件下,实验组增加每个工作日下午第三节课进行40分钟的花样跳绳训练,连续训练12周;对照组不增加12周的花样跳绳训练。静态平衡能力测试项目是闭目单足立、睁眼前脚掌站立;动态平衡能力测试项目是闭目原地踏步;协调能力测试项目是8字跑和1分钟跳绳。通过实验前后实验对象的平衡能力和协调能力指标的变化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①闭眼模式下,单足静态平衡能力方面:组内比中,实验组的非主动足与右足的静态平衡指标在花样跳绳干预前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中,实验组和对照组的非主动足、左足、右足的静态平衡指标在花样跳绳干预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P<0.05)②睁眼模式下,单足静态平衡能力方面:组内比中,实验组的主动足的静态平衡指标在花样跳绳干预前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中,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主动足、非主动足、左足、右足的静态平衡指标在花样跳绳干预后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闭眼模式下,双足动态平衡能力方面:组内比中,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动态平衡指标在花样跳绳干预前后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中,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动态平衡指标在花样跳绳干预后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协调能力方面:组内比中,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协调能力指标在花样跳绳干预前后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中,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协调能力指标在花样跳绳干预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结论:①花样跳绳能增强学前专业女生闭眼模式下的非主动足、左足、右足的单足静态平衡能力。②花样跳绳不能增强学前专业女生睁眼模式下的单足静态平衡能力。③花样跳绳不能增强学前专业女生闭眼模式下的双足动态平衡能力。④花样跳绳能增强学前专业女生身体协调能力。
朱成东[8](2018)在《通过运动后心率恢复评价男子大学生有氧能力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有氧能力是身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学生增进体质、促进健康的重要基础。发展有氧运动有利于大学生身体素质的整体提高以及体质健康的巩固与提升。我国《全民健身指南》将有氧能力的权重定为40%,居所有身体素质的首位。研究目的:本研究目的在于建立一种有氧能力评价方法,其与最大摄氧量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可以准确、有效的评价有氧能力;评价结果可以用于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运动强度的监控,有利于学校体育的开展;评价结果可以及时用于指导日常体育锻炼,促进锻炼的长期开展、培养锻炼习惯。便于学生自主评价、促进自我锻炼。研究方法:本研究借鉴竞技体育研究成果,结合运动训练学及运动生理学理论,采用文献法、访谈法、实验法、调查法进行研究。研究结果共包括三个部分:研究一:采用文献法和Meta分析法。按照排除方案及纳入标准,共采用8项研究进行Meta分析,发现耐力运动可提高运动后心率恢复水平(WMD=2.08,95%CI:0.983.19,P<0.00001),运动后心率恢复与有氧能力存在较高的相关性,且存在较为可靠的再现性,可以作为评价有氧能力的指标。研究二:通过文献法、访谈法、实验法,对86名非体育专业在校大学男生进行运动后心率恢复与最大摄氧量的回归研究,并进行相同样本的86人重测实验和不同样本的52人重测实验。共得到8组回归方程,经检验及优化最终得到2000m、100m*3两种运动后心率恢复与最大摄氧量绝对值回归方程,两个方程均可独立作为评价大学生有氧能力的方法,具体如下:(1)2000m方程:(L/min)?最大摄氧量(绝对值)=(3171.812+1040.641*身高+32.957*体重-24.018*年龄+25.916*BMI-377.753*t2000m+1.077*HRmax-5.590*HRR1-9.112*ΔHRR2+1.321*ΔHRR3-17.139*ΔHRR4+19.685*ΔHRR5)/1000(2)100m*3方程:(L/min)?最大摄氧量(绝对值)=(6688.822-117.724*HRmax-24.228*HRR1-16.888*HRR2+83.822*HRR3+98.891*ΔHRR4-11.496*ΔHRR5)/1000(注:T2000=2000m跑时间、HRmax=最大心率、HRR1=运动后第1分钟心率恢复、ΔHRR1=第1分钟即刻心率,15对应1-5分钟)研究三:通过文献法、实验法、调查法,结合运动后心率恢复方程研究结果,制定有氧能力发展方案,通过教学实验检验研究成果。将30名非体育专业在校大学生随机编入实验组、对照组、空白组,每组10人,进行6周的有氧能力锻炼,包括体育课及课外体育活动的监控。对最大摄氧量进行单因素独立方差分析显示,实验组与对照组及空白组具有显着性差异,F(2,18)=7.328,(p=0.001,η2=0.435)。结果表明该有氧能力方案可以有效改善大学生有氧能力,提高其最大摄氧量。研究结论:1.运动后心率恢复与有氧耐力、最大摄氧量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可以作为评价有氧能力的指标。2.利用2000m跑、100m*3跑两种运动后1-5 min心率恢复指标构建的回归方程可以有效预测最大摄氧量,评价大学生有氧能力,具有可靠的信度及效度。3.以运动后心率恢复为指导的有氧能力发展方案可显着提高大学生有氧能力,改善耐力素质水平,培养学生自主锻炼意识。4.本文提出的以体育课外作业作为监控课外体育活动的形式可以有效改善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质量,有利于有效锻炼的开展。
李永慧[9](2017)在《大学生状态性希望及干预研究》文中指出积极心理学致力于挖掘和培养人的积极心理品质,促进人们的发展和幸福。希望作为24种积极心理品质之一,对人们的社会适应和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研究旨在明确希望的心理结构与运作模式,探索希望的影响因素及测量工具,为提升大学生希望水平提供理论指导和方法启示。基于文献理论分析,希望表现为特质和状态两个层次,希望特质是个体一种稳定、内隐、持久的心理品质和情感特质,是希望的静态表现形式;状态性希望是个体受具体情境影响后产生的一种即时、外显、波动的主观情绪体验,是希望的动态表现形式。高希望特质个体在具体情境中容易体验到状态性希望。状态性希望在个体身上经常出现、渐趋稳定、并镶嵌到个体的心理品质中时,就形成希望特质。另一方面,希望又是个体对具体情境事件的目标、动力和途径的认知评价。个体对事件目标的认知、实现目标途径的判断、达成目标动力的意愿综合成希望认知系统变量:目标导向-利益认知评价,它是影响状态性希望发生变化的基本条件。本研究基于希望的认知评价理论和情绪情感理论,按照"理论建构—现状调查—机理分析—干预实践"的研究路线,从"特质和状态"、"静态和动态"等不同视角出发,综合文献分析、问卷调查、情境实验、重评干预,团体辅导和个案咨询等方法,建构了希望的心理结构模型与运作模式,编制希望特质与状态性希望测量问卷,调查大学生希望特质现状,揭示状态性希望的发生条件和变化机制,探索影响状态性希望的各种因素,研究提升大学生希望水平的团体心理辅导和个案咨询方法,研究内容及主要结论如下:(1)建构大学生希望特质心理结构模型,编制《大学生希望特质测评问卷》并调查研究大学生希望特质现状及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性。明确大学生希望特质主要存在于他们关注的社交友谊、课程学习、职业发展、情感生活,家庭氛围,休闲娱乐等生活领域,通过大学生对生活领域事件情境中目标、动力和途径的认知评价表现出来。大学生希望特质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在不同生活领域中的发展存在不均衡性,在人口学变量上存在显着的结构性差异和交互作用影响。(2)建构大学生状态性希望心理结构模型,编制《状态性希望测评问卷》并开展状态性希望发生性实验研究,探索目标导向-利益认知评价对被试状态性希望的发生性影响;设计认知重评实验改变被试目标导向-利益认知评价研究状态性希望的变化机制;在实验过程中研究了诸如血压、心率、体温等客观生理指标与状态性希望之间的关系。明确个体针对事件情境的目标导向-利益认知评价是状态性希望发生的基本条件;通过认知重评改变被试的目标导向-利益认知评价进而改变其状态性希望。血压、心率、体温等生理参数反应了状态性希望的变化状况,是评估个体状态性希望的客观变量。(3)实验研究个体希望特质与环境氛围对状态性希望的影响。明确希望特质是影响个体状态性希望的内在因素,环境氛围是影响个体状态性希望的外部因素。(4)通过团体心理辅导和临床个案咨询研究,探索希望团体心理辅导和临床个案咨询方法提升希望特质的作用和效果。研究证明通过灌输希望、确立目标、改善路径思维、加强动力意识,能够增强大学生状态性希望,提升大学生希望特质。
王军伟[10](2016)在《4周定量负荷与递增负荷对大学生有氧耐力效果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通过对两组大学生分别采用定量负荷和递增负荷两种方式下进行长跑实验,对测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一方面,为锻炼者在进行负荷训练时,创编和改进动作提供理论参考,为区别定量负荷与递增负荷的训练的训练效果提供理论认识。另一方面,为在定量负荷与递增负荷训练中对大学生有氧耐力参与方式与机体的适应方面的认识的不足提供一些促进参考。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本人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问卷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对大学生在4周定量负荷与递增负荷负荷(长跑)实验后有氧耐力的比较进行了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实验选取吉林大学前卫南校区36名(其中男9名,女27名)2014级普通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分为定量组和递增组,受试者均无训练经历、身体健康、心脏病及心血管运动系统等疾病。分别让其进行定量负荷长跑和递增负荷长跑两种实验。实验采用控制间歇时间和心率的方法控制负荷强度。实验以心率、肺活量、运动成绩、主观感觉、客观表现为主要测试指标,运用spss16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比定量负荷与递增负荷对于大学生有氧耐力的影响效果。研究结论:(1)在负荷实验的参与程度上,选择定量负荷实验组的人数比选择递增实验组的人数更多。(2)经过4周实验后,定量负荷组和递增负荷组的受试者心率、运动水平都有提高。(3)定量负荷效果没有递增运动负荷的效果显着。定量负荷比递增负荷花更长的训练时间。(4)经过4周长跑实验后统计发现:递增负荷组比定量负荷组更容易疲劳,其中定量负荷组有5人出现呼吸不畅,腿疼等症状;递增组有11人出现呼吸不畅、腿疼、发困等症状。(5)定量负荷和递增负荷两种手段都可以提高耐久力,都可以提高人体机能和训练水平;不同的训练周期内两种方式即可单独使用也可以交叉使用;不同项目都可以采用两种手段的训练。
二、改善大学生耐久力的实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改善大学生耐久力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Tabata训练法对于排球选修生专项身体素质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概念释义 |
2.1.1 Tabata训练法 |
2.1.2 身体素质 |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1 排球供能特点 |
2.2.2 排球运动员的专项身体素质特征 |
2.2.3 高强度间歇训练对不同项目运动员的影响 |
2.2.4 高强度间歇训练对运动员其他方面的影响 |
2.3 文献综述述评 |
3 研究设计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专家访谈法 |
3.2.3 数理统计法 |
3.2.4 实验法 |
3.3 研究技术路线 |
3.4 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3.4.1 本研究的重点 |
3.4.2 本研究的难点 |
3.4.3 本研究的创新点 |
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1 实验前两组排球专项身体素质指标测试结果 |
4.2 实验组各项指标测试结果与分析 |
4.2.1 实验组助跑摸高测试指标的成绩对比 |
4.2.2 实验组半“米”字移动测试指标的成绩对比 |
4.2.3 实验组30 秒象限跳测试指标的成绩对比 |
4.2.4 实验组羽毛球掷远测试指标的成绩对比 |
4.2.5 实验组30 米跑测试指标的成绩对比 |
4.2.6 实验组36 米移动测试指标的成绩对比 |
4.2.7 实验组1500 米测试指标的成绩对比 |
4.3 对照组各项指标测试结果对比 |
4.4 实验后两组排球专项身体素质指标测试结果 |
4.4.1 两组成员指标后测成绩的变化率对比 |
4.4.2 两组排球专项身体素质指标后测成绩的协方差检验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6 参考文献 |
专家访谈提纲 |
致谢 |
(2)基于SLBE练习法对小学高年级学生身体素质与身体自尊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理论依据 |
1.1.2 政策依据 |
1.1.3 石锁运动项目特点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SLBE练习法 |
2.1.2 小学高年级 |
2.1.3 身体素质 |
2.1.4 身体自尊 |
2.2 学生身心健康的相关研究 |
2.3 学生身体素质的相关研究 |
2.4 学生身体自尊的相关研究 |
2.5 石锁运动的相关研究 |
2.5.1 石锁运动传承与发展的相关研究 |
2.5.2 石锁器材的相关研究 |
2.5.3 石锁对人体身心健康影响的相关研究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专家访谈法 |
3.2.3 问卷调查法 |
3.2.4 实验法 |
3.2.5 数理统计法 |
4 研究结果 |
4.1 SLBE练习法对小学高年级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 |
4.1.1 实验前,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身体素质指标的比较 |
4.1.2 实验班,实验前后学生身体素质指标的比较 |
4.1.3 对照班,实验前后学生身体素质指标的比较 |
4.1.4 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身体素质指标的比较 |
4.2 SLBE练习法对小学高年级学生身体自尊的影响 |
4.2.1 实验前,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身体自尊的比较 |
4.2.2 实验班,实验前后学生身体自尊的比较 |
4.2.3 对照班,实验前后学生身体自尊的比较 |
4.2.4 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身体自尊的比较 |
5 讨论与分析 |
5.1 SLBE练习法对小学高年级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分析 |
5.2 SLBE练习法对小学高年级学生身体自尊的影响分析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1.1 SLBE练习法对小学高年级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 |
6.1.2 SLBE练习法对小学高年级学生身体自尊的影响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致谢 |
(3)核心力量训练对青少年网球技术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文献综述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3 实验设计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四项核心动作评定指标结果分析 |
3.2 网球基本技术测试结果分析 |
3.3 实验前后技术评价结果分析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弹力带训练对公共体育大学生排球教学效果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目的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弹力带训练 |
2.1.2 排球专项身体素质 |
2.1.3 动机与效果 |
2.1.4 “排球教学效果”的界定 |
2.2 国内外弹力带训练研究现状 |
2.2.1 国内弹力带训练研究现状 |
2.2.2 国外弹力带训练研究现状 |
2.3 弹力带器械与传统器械之间的训练差异 |
2.4 排球运动项目测试指标体系研究 |
第3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教学实验法 |
3.2.3 问卷调查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第4章 实验方案 |
4.1 实验设计 |
4.2 实验内容 |
4.2.1 实验对象的选取与分组 |
4.2.2 实验时间和地点 |
4.2.3 实验变量的选择 |
4.2.4 实验过程控制和干预 |
4.2.5 弹力带的选取 |
4.3 弹力带训练设计结合排球教学 |
4.3.1 弹力带训练的原则 |
4.3.2 弹力带训练融入排球教学 |
4.4 实验指标 |
4.4.1 排球技能指标与排球专项身体素质指标 |
4.4.2 六项指标测试的方法 |
4.4.3 实验器材 |
4.5 实验过程的科学性分析 |
第5章 实验研究的结果 |
5.1 实验前实验A、B组实验数据测试的结果 |
5.1.1 实验前实验A、B组排球专项身体素质与排球技能指标 |
5.2 实验后实验A、B组纵向测试的结果 |
5.2.1 实验前、后实验A、B组(女子)排球专项身体素质与排球技能指标 |
5.2.2 实验前、后实验A、B组(男子)排球专项身体素质与排球技能指标 |
5.3 实验后实验A、B组横向测试的结果 |
5.3.1 实验后实验A、B组(女子)排球专项身体素质与排球技能指标 |
5.3.2 实验后实验A、B组(男子)排球专项身体素质与排球技能指标 |
5.4 实验A组与实验B组“弹力带训练的效果与运动情境动机”问卷的统计结果 |
5.4.1 实验A、B组问卷的第一部分“弹力带训练的效果调查”的统计结果 |
5.4.2 实验A、B组问卷第二部分“学生运动情境动机的调查”的统计结果 |
第6章 讨论与分析 |
6.1 实验结果的讨论与分析 |
6.1.1 实验结果的纵向分析 |
6.1.2 实验结果的横向分析 |
6.2 调查问卷的讨论与分析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附录D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5)多方向移动训练对羽毛球步法移动速度影响的实验研究 ——以首都体育学院学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多方向移动训练是身体运动功能训练中的一种重要训练方法 |
1.1.2 羽毛球项目具有很好的锻炼价值并在我国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
1.1.3 体育专业学生课堂教学中应用多方向移动训练进行专项练习较少 |
1.1.4 羽毛球技术中步法是基础,与多方向移动训练相关性较大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相关概念界定 |
1.3.2 多方向移动训练研究现状 |
1.3.3 羽毛球步法移动速度相关研究 |
1.3.4 传统羽毛球课堂步法训练方法概述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数理统计法 |
2.2.3 专家访谈法 |
2.2.4 实验法 |
3 研究(实验)结果与分析 |
3.1 实验前后实验组和对照组身体素质测试结果与分析 |
3.1.1 实验组实验前后身体素质测试结果与分析 |
3.1.2 对照组实验前后身体素质测试结果与分析 |
3.1.3 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前后身体素质测试结果与分析 |
3.2 实验前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羽毛球专项步法移动速度结果与分析 |
3.2.1 实验组实验前后羽毛球专项步法测试结果与分析 |
3.2.2 对照组实验前后羽毛球专项步法测试结果与分析 |
3.2.3 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前后羽毛球专项步法测试结果与分析 |
3.3 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身体素质测试结果与分析 |
3.3.1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跳绳与跳远测试结果与分析 |
3.3.2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加速跑与折返跑测试结果与分析 |
3.3.3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T形跑与伊利诺斯跑测试结果与分析 |
3.4 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羽毛球专项步法测试结果与分析 |
3.4.1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米”字步法有显着性差异原因分析 |
3.4.2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十”字步法有显着性差异原因分析 |
3.4.3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斜线四点步法字步法有显着性差异原因分析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1 |
附件2 |
附件3 |
附件4 |
附件5 |
(6)12周花样跳绳不同跳法对8-9岁小学生体质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健康中国建设的需要 |
1.1.2 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的需要 |
1.1.3 学校体育发展的需要 |
1.1.4 花样跳绳项目发展的需要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相关概念界定 |
1.3.2 国内关于花样跳绳项目的研究 |
1.3.3 国外关于花样跳绳不同跳法项目的研究 |
1.3.4 不同体育项目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影响的研究 |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实验法 |
2.2.3 数理统计法 |
3 实验结果 |
3.1 实验前实验组、对照组体质健康指标测试结果比较 |
3.1.1 实验前实验组、对照组身体形态指标测试结果比较 |
3.1.2 实验前实验组、对照组身体机能指标测试结果比较 |
3.1.3 实验前实验组、对照组身体素质指标测试结果比较 |
3.2 实验后实验组、对照组体质健康指标测试结果比较 |
3.2.1 实验后实验组、对照组身体形态指标测试结果比较 |
3.2.2 实验后实验组、对照组身体机能指标测试结果比较 |
3.2.3 实验后实验组、对照组身体素质指标测试结果比较 |
4 讨论与分析 |
4.1 花样跳绳不同跳法对8-9 岁小学生身体形态的影响分析 |
4.1.1 花样跳绳不同跳法对8-9 岁小学生身高的影响分析 |
4.1.2 花样跳绳不同跳法对8-9 岁小学生体重的影响分析 |
4.1.3 花样跳绳不同跳法对 8-9 岁小学生小腿围度的影响分析 |
4.2 花样跳绳不同跳法对8-9 岁小学生身体机能的影响分析 |
4.3 花样跳绳不同跳法对8-9 岁小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分析 |
4.3.1 花样跳绳不同跳法对8-9 岁小学生50 米的影响分析 |
4.3.2 花样跳绳不同跳法对8-9 岁小学生握力的影响分析 |
4.3.3 花样跳绳不同跳法对8-9 岁小学生立定跳远的影响分析 |
4.3.4 花样跳绳不同跳法对8-9 岁小学生1 分钟仰卧起坐的影响分析 |
4.3.5 花样跳绳不同跳法对8-9 岁小学生坐位体前屈的影响分析 |
4.3.6 花样跳绳不同跳法对8-9 岁小学生十字象限跳的影响分析 |
5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件一 |
附件二 |
附件三 |
致谢 |
(7)花样跳绳对学前专业女生平衡能力和协调能力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 学前专业学生专业身体素质需求与意义 |
1.2 学前专业学生体育课程需求与意义 |
1.3 学前专业学生未来工作任务需求与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跳绳 |
2.1.2 花样跳绳 |
2.1.3 平衡能力 |
2.1.4 协调能力 |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1 国内研究现状 |
2.2.2 国外研究现状 |
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数理统计法 |
3.2.3 实验法 |
3.3 运动干预的制定与实施 |
3.3.1 训练时间 |
3.3.2 实验组花样跳绳训练具体方案 |
3.3.3 注意事项 |
4 研究结果 |
4.1 花样跳绳对学前专业女生闭眼模式下单足静态平衡能力的影响 |
4.1.1 实验前实验组、对照组闭眼模式下单足静态平衡能力差异 |
4.1.2 实验前后实验组闭眼模式下单足静态平衡能力差异 |
4.1.3 实验前后对照组闭眼模式下单足静态平衡能力差异 |
4.1.4 实验后实验组、对照组闭眼模式下单足静态平衡能力差异 |
4.2 花样跳绳对学前专业女生睁眼模式下单足静态平衡能力的影响 |
4.2.1 实验前实验组、对照组睁眼模式下单足静态平衡能力差异 |
4.2.2 实验前后实验组睁眼模式下单足静态平衡能力差异 |
4.2.3 实验前后对照组睁眼模式下单足静态平衡能力差异 |
4.2.4 实验后实验组、对照组睁眼模式下单足静态平衡能力差异 |
4.3 花样跳绳对学前专业女生动态平衡能力影响 |
4.3.1 实验前实验组、对照组闭眼模式下动态平衡能力差异 |
4.3.2 实验前后实验组闭眼模式下动态平衡能力差异 |
4.3.3 实验前后对照组闭眼模式下动态平衡能力差异 |
4.3.4 实验后实验组、对照组闭眼模式下动态平衡能力差异 |
4.4 花样跳绳对学前专业女生协调能力影响 |
4.4.1 实验前实验组、对照组协调能力差异 |
4.4.2 实验前后实验组协调能力差异 |
4.4.3 实验前后对照组协调能力差异 |
4.4.4 实验后实验组、对照组协调能力差异 |
5 分析与讨论 |
5.1 花样跳绳对学前专业女生闭眼模式下单足静态平衡能力的影响 |
5.2 花样跳绳对学前专业女生睁眼模式下单足静态平衡能力的影响 |
5.3 花样跳绳对学前专业女生闭眼模式下双足动态平衡能力的影响 |
5.4 花样跳绳对学前专业女生协调能力的影响 |
6 结论 |
7 参考文献 |
8 致谢 |
(8)通过运动后心率恢复评价男子大学生有氧能力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研究基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依据 |
1.2.1 思想基础 |
1.2.2 政策基础 |
1.2.3 理论基础 |
2 研究总体设计 |
2.1 选题依据 |
2.1.1 选择有氧能力的依据 |
2.1.2 选择大学生群体的依据 |
2.2 研究目的 |
2.2.1 制定新有氧能力评价方法 |
2.2.2 构建运动后心率恢复评价有氧能力的理论基础 |
2.2.3 制定运动后心率恢复有氧能力回归方程 |
2.2.4 检验运动后心率恢复方程的效果及应用情况 |
3 文献综述 |
3.1 有氧能力的释义 |
3.2 有氧能力的评估方法与指标 |
3.2.1 最大摄氧量直接测试 |
3.2.2 无氧阈测试 |
3.2.3 血红蛋白 |
3.2.4 最大摄氧量间接测试 |
3.2.5 哈佛台阶测试 |
3.2.6 12分钟跑 |
3.2.7 20米折返跑 |
3.3 新方法的探究 |
3.4 名词界定 |
4 研究的技术路线 |
5 运动后心率恢复有氧能力评价方法的理论研究 |
5.1 运动对运动后心率恢复影响的Meta研究 |
5.1.1 研究方法 |
5.1.2 Meta分析的筛选与纳入 |
5.1.3 Meta分析结果与讨论 |
5.1.4 小结 |
5.2 运动后心率恢复与最大摄氧量的关系研究 |
5.2.1 运动后心率恢复作为最大摄氧量测量工具的理论基础 |
5.2.2 运动后心率恢复的研究意义 |
5.2.3 小结 |
5.3 运动后心率恢复与最大摄氧量的相关性研究 |
5.3.1 实验对象 |
5.3.2 研究方法 |
5.3.3 研究结果 |
5.3.4 讨论与分析 |
5.3.5 小结 |
6 运动后心率恢复有氧能力评价方法的实验研究 |
6.1 运动后心率恢复测试方式及负荷研究 |
6.1.1 研究背景 |
6.1.2 研究方法 |
6.1.3 测试方案的制定 |
6.1.4 研究结果 |
6.2 运动后心率恢复与有氧能力的回归研究 |
6.2.1 实验对象 |
6.2.2 实验方案 |
6.2.3 统计方法 |
6.2.4 心率恢复与最大摄氧量的回归研究 |
6.2.5 分析与讨论 |
6.3 运动后心率恢复预测模型的实测检验 |
6.3.1 运动后心率恢复预测模型的重测研究 |
6.3.2 运动后心率恢复预测模型的效度研究 |
7 运动后心率恢复方程在学校体育中的应用研究 |
7.1 研究背景 |
7.2 研究方案 |
7.2.1 教学计划制定原则 |
7.2.2 教学目标 |
7.2.3 运动强度制定 |
7.2.4 课程安排 |
7.2.5 有氧能力发展方式框架 |
7.3 运动后心率恢复方程教学示例及教学效果检验研究 |
7.3.1 实验对象 |
7.3.2 研究方法 |
7.3.3 结果与分析 |
7.4 小结 |
8 全文总结 |
8.1 研究结论 |
8.2 创新之处 |
8.3 局限与展望 |
8.3.1 研究局限 |
8.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9)大学生状态性希望及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1 希望的概念 |
1.1 希望的哲学定义 |
1.2 心理学对希望的定义 |
2 希望理论研究现状分析 |
2.1 理想与现实平衡论 |
2.2 多维结构希望理论 |
2.3 多水平网络结构希望理论 |
2.4 希望的资源保存论 |
2.5 希望的认知评价论 |
3 希望本质与希望概念的界定 |
4 希望的发生条件与影响因素 |
4.1 希望特质与状态性希望的关系 |
4.2 状态性希望的发生条件 |
4.3 状态性希望的环境影响因素—环境氛围 |
4.4 希望特质的影响因素 |
5 希望的心理效能 |
5.1 希望与成就 |
5.2 希望与生活满意度 |
5.3 希望与个体身心健康 |
5.4 希望与应对 |
5.5 希望对应激事件的调节 |
6 希望与相关心理概念的区别和联系 |
6.1 乐观 |
6.2 自尊 |
6.3 A型性格模型 |
6.4 自我效能感 |
7 希望的测量研究现状 |
8 希望对大学生发展的意义 |
8.1 希望对校园适应的影响 |
8.2 希望对学业成就的影响 |
8.3 希望对个体消极心理的缓解 |
8.4 希望对个体积极心理的增益 |
9 希望干预研究 |
9.1 希望的干预方法 |
9.2 希望的临床干预 |
9.3 希望的干预效果 |
第二部分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构想 |
1 希望研究的不足与局限 |
1.1 希望理论研究的局限 |
1.2 希望研究方法的局限 |
1.3 干预实践研究的局限 |
1.4 基于本土文化的希望研究匮乏 |
2 问题提出 |
3 研究设计 |
4 研究假设 |
5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5.1 研究框架 |
5.2 研究思路 |
5.3 研究方法 |
6 研究对象 |
7 研究意义 |
7.1 理论意义 |
7.2 实践意义 |
8 预期创新 |
8.1 理论创新 |
8.2 实践创新 |
第三部分 调查分析及实证研究 |
研究一: 大学生希望特质测评问卷编制与希望特质现状调查研究 |
1 大学生希望特质测评问卷编制 |
1.1 大学生希望特质心理结构 |
1.2 《大学生希望特质测评问卷》的维度和结构 |
2 《大学生希望特质测评问卷》内容的确定 |
2.1 研究对象 |
2.2 问卷试测方法 |
2.3 测量结果与分析 |
3 正式问卷信效度检验 |
3.1 问卷信度分析 |
3.2 问卷效度分析 |
4 讨论 |
4.1 希望特质心理结构分析 |
4.2 《大学生希望特质测评问卷》心理测量分析 |
5 结论 |
6 大学生希望特质现状调查的作用和意义 |
7 大学生希望特质现状调查研究 |
7.1 研究对象 |
7.2 工具和研究方法 |
8 结果与分析 |
8.1 大学生希望特质总体状况 |
8.2 大学生希望特质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
8.3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在相关量表上的表现 |
8.4 讨论 |
9 结论 |
研究二: 状态性希望发生条件与变化机制研究 |
1 《状态性希望测评问卷》的编制 |
1.1 个体状态性希望的心理结构 |
1.2 个体状态性希望问卷的编制 |
1.3 《状态性希望测评问卷》有效性评估 |
2 状态性希望发生条件研究 |
2.1 实验被试 |
2.2 实验设计 |
2.3 实验材料 |
2.4 实验实施和数据采集与统计 |
2.5 结果与分析 |
2.6 讨论 |
2.7 结论 |
3 状态性希望变化机制研究 |
3.1 实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3 讨论 |
3.4 结论 |
3.5 研究启示 |
研究三: 希望的影响因素研究 |
1 希望特质与目标导向-利益认知评价对状态性希望的影响 |
1.1 实验方法 |
1.2 结果分析 |
1.3 讨论 |
1.4 结论 |
2 环境氛围与目标导向-利益认知评价对状态性希望的影响 |
2.1 实验方法 |
2.2 结果分析 |
2.3 讨论 |
2.4 结论 |
3 希望的心理结构与运作模式 |
3.1 目标导向-利益认知评价是状态性希望发生的内因 |
3.2 希望特质调节目标导向-利益认知评价与状态性希望的关系 |
3.3 环境氛围调节目标导向-利益认知评价与状态性希望的关系 |
3.4 状态性希望的日益积累会形成稳定的希望特质 |
3.5 希望的心理运作模式 |
研究四: 希望的干预研究 |
1 希望的团体心理辅导干预研究 |
1.1 希望团体心理辅导干预策略 |
1.2 团体心理辅导干预活动方案设计 |
1.3 结果分析 |
1.4 讨论 |
2 希望的临床心理咨询干预研究 |
2.1 一例人际交往困难的心理咨询个案分析 |
2.2 一例大学生厌学的心理咨询个案分析 |
2.3 小结与讨论 |
第四部分: 综合讨论 |
1 大学生希望特质心理结构与现状分析 |
2 状态性希望发生条件与变化机制 |
3 希望的影响因素与心理结构模型 |
4 状态性希望与希望特质的提升干预 |
第五部分 希望研究的创新、局限与展望 |
1 本研究的主要贡献和创新 |
2 本研究的局限与展望 |
第六部分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10)4周定量负荷与递增负荷对大学生有氧耐力效果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相关概念的研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国内研究现状 |
1.3.4 现有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1.1 样本来源与选择 |
2.1.2 样本量 |
2.2 测试指标、器材、方法 |
2.2.1 测试指标 |
2.2.2 测试器材 |
2.2.3 测试方法 |
2.3 研究方法 |
2.3.1 文献资料法 |
2.3.2 调查问卷法 |
2.3.3 观察法 |
2.3.4 实验法 |
2.3.5 数理统计法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定量负荷组的结果 |
3.1.1 男生定量负荷实验组实验前后比较 |
3.1.2 女生定量负荷实验组实验前后比较 |
3.2 递增负荷组的结果 |
3.2.1 男生递增负荷实验组实验前后比较 |
3.2.2 女生递增负荷实验组实验前后比较 |
3.3 定量负荷与递增负荷的前后比较 |
3.3.1 肺活量定量组和递增组前后比较 |
3.3.2 心率定量组与递增组前后比较 |
3.3.3 长跑定量组与递增组实验前后比较 |
3.4 两组对比结果与分析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个人简历 攻读硕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附录 |
致谢 |
四、改善大学生耐久力的实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Tabata训练法对于排球选修生专项身体素质影响的实验研究[D]. 张俊. 上海体育学院, 2021(12)
- [2]基于SLBE练习法对小学高年级学生身体素质与身体自尊影响的实验研究[D]. 赵蒙. 南京体育学院, 2020(11)
- [3]核心力量训练对青少年网球技术影响的实验研究[D]. 朱红雨.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4]弹力带训练对公共体育大学生排球教学效果的实验研究[D]. 吴国运.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5)
- [5]多方向移动训练对羽毛球步法移动速度影响的实验研究 ——以首都体育学院学生为例[D]. 武鸿韬. 首都体育学院, 2020(01)
- [6]12周花样跳绳不同跳法对8-9岁小学生体质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D]. 张娅. 武汉体育学院, 2019(01)
- [7]花样跳绳对学前专业女生平衡能力和协调能力影响的实验研究[D]. 田建群. 苏州大学, 2018(04)
- [8]通过运动后心率恢复评价男子大学生有氧能力方法研究[D]. 朱成东. 辽宁师范大学, 2018(01)
- [9]大学生状态性希望及干预研究[D]. 李永慧.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9)
- [10]4周定量负荷与递增负荷对大学生有氧耐力效果的比较研究[D]. 王军伟. 吉林大学, 201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