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农村住宅用地建设用地规划管理探讨

湖南省农村住宅用地建设用地规划管理探讨

一、湖南省农村居民点建设用地规划管理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许梦阳[1](2021)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县域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性评价与优化》文中研究说明

张伟娜[2](2021)在《减量规划背景下湖南省人地挂钩平衡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人地挂钩是减量规划时代破解用地矛盾的具体落实。有关湖南省人地挂钩平衡研究尚属少见。在省级和地市级2个尺度,预测进城落户新增城镇建设用地需求以及农村居民点用地整治潜力基础上,开展人地挂钩平衡分析。结果表明,至2025年,全省城镇因吸纳农村人口需新增城镇建设用地规模为7.23×104 hm2,而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现实潜力16.82×104 hm2。这表明实施人地挂钩可行,吸纳农村人口转移进城,仍可满足土地占补平衡需求。建议在贯彻实施人地挂钩机制过程中,创新财政投入方式,激励农户自愿有偿退出宅基地,同时提高农村居民点用地利用集约程度。

董飞[3](2021)在《三峡库区城乡建设用地转型特征及生态环境效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中国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城乡建设用地是土地利用变化中最活跃的类型,伴随经济社会高速发展,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振兴等战略推动以农村居民点为主的乡村建设用地发生着复杂的变化;三峡库区自投入运行以来,从水利调节、航道运输、能源发电等方面带来巨大效益,促进长江中上游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但三峡库区也面临着地质灾害、水环境污染、生态脆弱等生态环境问题,城乡建设用地转型与区域生态环境之间复杂的作用机制;深入剖析三峡库区城乡建设用地转型特征及其生态环境效应,对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构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促进经济社会绿色发展等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以土地利用转型视角,基于三峡库区土地利用数据、DEM数据、生态环境类数据等。从结构数量特征、来源与去向、景观形态、空间分布特征等方面揭示三峡库区城乡建设用地显性转型特征。从城乡建设用地结构指数、效率指数、功能指数等维度构建城乡建设用地隐性形态综合指数模型,以刻画城乡建设用地隐性形态变化过程,定量分析三峡库区城乡建设用地隐性转型特征。评价三峡库区生境质量和生境退化程度,分析库区生境质量时空变化规律,定性判断城乡建设用地与区域生境质量的关系;构建像元修正的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分析生态环境质量变化的时空特征,在此基础上运用生态贡献率定量分析城乡建设用地转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揭示城乡建设用地转型的生态环境效应。主要分析结果有:(1)2000-2018年三峡库区城乡建设用地面积规模呈:城镇用地>农村居民点用地>其它建设用地;农村居民点用地和其它建设用地在库区城乡建设用地中的份额逐渐下降。城乡建设用地减少去向包括转为其它非建设用地和城乡建设用地内部互转两种方式;新增城乡建设用地来源以耕地和林地为主。城镇用地斑块面积(CA)快速增加,反映城镇用地以“外延式”为主快速扩张,农村居民点用地斑块数量(NP)快速增加,反映农村居民点用地“飞地式”的扩张过程。城乡建设用地显性转型存在显着的空间格局特征,显性转型最剧烈的区域集中在重庆主城区,受城市扩张的影响,在这些区域转型变化以城镇用地快速大量扩张为主。(2)从结构指数、效率指数、社会功能指数、经济功能指数、生态功能指数等维度选择指标构建城乡建设用地隐性形态综合指数模型,以刻画城乡建设用地隐性形态变化过程。2000-2018年三峡库区城乡建设用地隐性形态综合指数变化率既有正值也有负值,反映三峡库区城乡建设用地隐性转型水平既有提高也有下降的复杂情况;城乡建设用地隐性转型时空格局特征显着,隐性转型水平提升的区域远远多于下降的区域。分析认为三峡库区城乡建设用地转型存在城镇用地快速扩张造成土地资源浪费,城乡建设用地空间分布不均衡结构不合理等问题。(3)2000-2018年三峡库区生境质量总体呈上升趋势。生境质较高区域空间格局稳中有增,主要分布在各大山脉及远离城乡建设用地的区域,其对库区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作用较为明显;低质量等级增加3.67%,扩张的空间位置主要围绕城乡建设用地扩张方向进行,生境退化区域主要分布在重庆主城建成区所在区域,不断向外扩张,城乡建设用地中以城镇用地为主,对三峡库区局部区域的生境质量存在一定负面影响;生境质量平均值“先增后减”,整体呈上升趋势,由2000年0.6197增加至2018年的0.6264。反映出库区存在局部区域生境质量略微下降,但其对三峡库区整体的生境质量影响不明显,库区整体生境质量逐渐向好发展。(4)2000-2018年三峡库区生态环境质量逐渐上升,空间上呈“东高西低”的分布特征,空间格局呈“两扩”的变化特征。生态环境低质量区和高质量区明显扩张,高质量区增加7.79%,年均增幅超过0.4%,低质量区增加2.56%,年均增幅不足0.14%,高质量区增加幅度明显高于低质量区增加幅度。反映了局部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有所下降,但三峡库区整体生态环境质量明显呈向好的变化趋势。(5)促进局部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转型类型以城乡建设用地转为林地、耕地和水域为主,这些土地利用类型对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环境自我净化修复和生态环境的稳定性等十分重要;但这类转型面积非常小,对区域整体的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作用有限。导致三峡库区城乡建设用地所在局部区域生态环境质量下降的转型类型以耕地和林地转为城乡建设用地为主,大量具有生态保育价值的土地被城乡建设用地替代,建设用地不透水性以及高强度的人类经济社会活动等对生态环境的干扰,对城乡建设用地所在局部区域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但随着一系列的生态环境政策落地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建设用地转型对局部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的负面影响。

魏姿芃[4](2021)在《捞刀河畔乡村景观格局演变及驱动力研究》文中提出在过去40年间城乡要素快速流动变化的过程中,我国传统乡村受到城市发展要素的极大冲击,乡村问题愈演愈烈。为破解“三农”问题、缩小城乡差距,我国相继实施了一系列涉农战略措施。国家政策的稳步推进有效缓解乡村问题,提升乡村经济水平,但乡村的建设与发展也加剧乡村土地空废化、环境污损化、特色消亡化等问题,持续的人类活动干扰严重影响景观格局的演变过程,但现有研究极少涉及对乡村景观格局演变驱动机制的深入剖析。为协调乡村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矛盾,本文从景观格局演变的角度出发,以中南地区典型乡村——捞刀河畔乡村为对象,从中观视角出发探究近20年来,在国家涉农政策引导下,乡村大力发展时期景观格局演变过程及其驱动机制,建立了景观动态变化模型及驱动力分析模型,探讨影响乡村景观格局演变的主要驱动因子并分析各驱动因子对景观格局影响程度的差异。以期在城乡融合发展的背景下,为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切实落地和未来新型乡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分为以下四点:①分析框架的提出。结合现有理论基础和本研究的中观尺度及研究目的,建立乡村二级景观分类系统,构建景观动态变化模型和驱动力分析模型,并结合景观指数法提出本文的分析框架及捞刀河畔乡村景观格局演变及驱动力研究的技术路线;②捞刀河畔乡村景观格局动态分析。从景观质心迁移、单一景观动态变化度、景观转移矩阵、综合动态度、斑块类型水平指数变化、景观水平指数变化等方面对2003、2011、2019年捞刀河畔乡村景观格局演变过程进行分析,并根据景观格局变化过程进一步对2011、2013、2015、2017、2019年捞刀河畔乡村景观格局的景观指数变化进行深入研究;③捞刀河畔乡村景观格局演变的驱动因子分析。在驱动力分析模型下,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灰色关联理论,分析2011-2019年捞刀河畔乡村景观格局演变与各驱动因子关系,寻找影响景观格局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综合探讨捞刀河畔乡村景观格局演变的国家政策-气候-社会经济-地类驱动机制;④捞刀河畔乡村景观格局演变与美丽乡村建设。以景观格局演变及主要驱动因子作为切入点,结合乡村发展进程及研究期内的美丽乡村建设,将破碎化致因与乡村现存问题整体思考、联动分析,并给予建议与启示。本研究主要结论有:①提出一套针对乡村景观格局及驱动力研究的中观尺度研究框架;②建立主要驱动因子及乡村景观格局指数之间的变化规律,得到平均气温因子、研究区总户数、研究区总人口数以及水库坑塘、农村居民点、耕地景观斑块面积是影响捞刀河畔乡村景观格局演变的主要驱动因子,乡村社会发展、乡村农业产业发展、乡村产业革新和典型“乡村病”是影响研究区乡村景观格局演变的主要驱动因素;③结合捞刀河畔乡村发展现状和主要问题,以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为旗帜,给予其景观格局视角下的相关建议与启示。

邓淞文[5](2020)在《村庄规划管控类内容编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在城乡一体化背景下,乡村地区建设发展的重要性逐渐提升,村庄规划愈发被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规划先行”。当前,各类村庄规划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政策都提出了“村庄规划管理全覆盖”和“编制实用性村庄规划”的有关内容,明确了国家当前对于村庄规划编制工作的基本思路与内容要求。本文从管理学的“计划”与“控制”的逻辑关系出发,探究施行城乡规划这一类“计划”所需要的“控制”内容的特点;通过对村庄规划的内容类型进行解析,以及进一步借助管理学相关逻辑关系对村庄规划内容类型进行管理学视角下的诠释,探索能够保障村庄规划合理有效建设、切合群众需求以及易于实施与管理的村庄规划管控类内容,提出其基本概念与定义。通过相应的村庄规划管控类内容构成依据,分析得出管控类内容的构成指标,选取合适的省级村庄规划编制技术导则作为评价对象,横向及纵向对比各村庄规划编制技术导则目前存在的共性与差异,归纳其中出现的问题并得出相应结论。在此基础上,笔者进一步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和规划案例分析,探寻村民、村庄管理部门以及规划设计师对于村庄规划管控类内容各自不同的需求,从而进一步形成村庄规划管控类内容改进措施,并对未来的村庄规划编制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及对策,以期为当前乡村振兴与国土空间规划两大背景下的村庄规划编制与管理提供些许有效参考。

袁增光[6](2020)在《湖南省辰溪县乡村居民点用地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文中研究表明乡村居民点作为乡村人口集聚的空间载体,其空间格局受自然、社会经济及政策规划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当前,城镇化加速发展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均对乡村聚落空间具有重要影响,乡村居民点空间体系优化已成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内容。科学分析乡村地区居民点空间格局特征,揭示其形成的影响因素,对于促进乡村地域居民点用地合理布局,加快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湖南省辰溪县为研究对象,利用2017年土地利用现状数据,综合多种理论与方法,分析其乡村居民点用地的空间格局特征,探讨其空间格局的主导因子,并出优化县域乡村居民点空间分布的对策建议。主要结论如下:(1)辰溪县乡村居民点用地规模等级分异特征显着,面积在3hm2及以下的居民点占总面积的67.20%,以低值集聚为主,空间上,乡村居民点用地热点区与冷点区呈现出“多点式”分布格局。县域中部区域乡村居民点形态复杂程度高,东西部区域则相对简单,用地形态不规划性表现明显,整体上呈南北走向的“条带状”分布格局。用地密度上,乡村居民点核密度平均值为3.98个/km2,总体密度偏小;县域西部以及西南部地区乡村居民点密度高,东北与东南区域密度偏低,呈现出“西密东疏”的空间格局。乡村居民点用地布局模式主要有三种:自由散点状布局模式、条带状布局模式以及团状布局模式。(2)运用地理探测器对辰溪县乡村居民点用地空间格局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坡度、海拔、交通通达度、距集镇距离、农业总产值、农业人口与固定资产投资对于乡村居民点用地空间格局具有显着影响;自然地理与交通区位因素影响下的乡村居民点用地分布集聚区均位于第1子区域,而社会经济因素影响下的集聚区则以3、4、5子区域为主;此外,两两影响因子间的交互作用要高于单因子的影响,各因子共同对辰溪县乡村居民点用地空间格局产生影响。(3)针对辰溪县乡村居民点用地空间格局现状存在的问题,出四种空间优化模式,包括城乡融合模式、优化发展模式、控制发展模式以及迁村合并模式,并从加强乡村规划、构建合理集聚网络、收缩乡村空间、促进人口流动以及构建乡村生活圈等方面出了优化建议。

黎硕[7](2019)在《湖南省农村居民点用地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通过利用文献研究法、调查法、比较法等对湖南省农村居民点用地近二十年的发展变化进行系统分析,在此基础上得出湖南省农村居民点用地特征、主要问题、驱动因素等。从而为合理提出调控措施,优化湖南省农村居民点布局,提高用地效率和集约化程度,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供依据。

贺莹莹[8](2019)在《基于乡村肌理理念的湖南省美丽乡村规划研究 ——以湖南省江永县富隆村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基于我国乡村建设现状,以及乡村规划的内在需求,可发现目前乡村规划建设仍存在着乡村规划的科学性有待提高、乡村生态环境的保护治理力度不够、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城乡统筹发展水平不足、乡村历史文化等人文资源保护和利用水平不高、乡村发展的特色性缺乏、缺乏有效管理实施机制等问题。提升乡村规划质量、改善乡村人居环境质量、提升乡村基础设施服务质量、保障乡村的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以及在此基础上的经济发展,并且保护乡村的地域性特色是目前乡村规划建设的重点内容。乡村的肌理保护是保障乡村地域性特色竞争力的重要内容,乡村的生态空间肌理延续可以有效保护乡村自然生态环、“乡愁”是乡村居民的精神纽带、乡村的文化肌理的重要表现、乡村的建筑特色、景观特色及居民点集聚形式分别保护了乡村建筑肌理、景观肌理及居民点肌理又共同作用延续了乡村特色人居环境肌理。本文首先在分析论文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国内外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研究的内容、重点、研究方法,及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的研究的基础下,对湖南省的主要乡村类型进行分析概述,并具体针对乡村的空间肌理、文化肌理、居民点肌理具体分析,并基于乡村肌理理念的湖南省美丽乡村规划策略研究提出了对应的规划理念、规划原则、规划策略。最后结合江永县富隆村规划设计进行了实践研究探索,力求通过本文的研究对湖南美丽乡村规划的乡村地域性特色保护之路起到一定借鉴作用。

彭耀辉[9](2019)在《罗霄山片区县域土地利用结构弹性优化研究 ——以茶陵县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国土空间规划改革逐步推进,国土空间规划将成为特定空间范围内的唯一法定空间规划,空间边界交叉、内容重叠等“多规”时代的核心矛盾将得到有效解决。在空间规划边界统一与用途管制并重的要求下,如何科学有效的划定县域空间内各类用地的边界、协调各类发展与保护的空间诉求,让规划更富有弹性,适应动态发展与保护的需要尤为重要。本研究以罗霄山片区典型的丘陵山区县——茶陵县为研究对象,运用城乡规划学、地理学、生态学等交叉学科的理论与技术方法,利用县域历史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数据与社会经济数据,筛选影响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子,结合土地利用结构弹性特征分析建立评价体系,对县域土地利用结构进行弹性评价,分析结构存在的突出问题;再设定目标年需达到的经济、生态目标与约束条件集,运用区间优化模型求解,得到用地类型的弹性区间;结合用地类型区间结果与土地利用适宜性分析,使用空间叠加的方法进行用地空间弹性优化,提出有效的弹性优化决策及保障措施。结果表明:(1)从湖南省不同县域层面分析,土地利用结构弹性评价值是0.592,定性评价结果为“弱”,其主要原因是经济与社会弹性弱。(2)从弹性区间大小看,用地类型区间优化结果表明,约[357.66-3891.74]ha建设用地与[700.22-3234.30]ha其他用地转化为农用地。未来对茶陵县不确定性承纳贡献最大的是林地(2.97%)、园地(3.47%)、耕地(0.90%)、水域(1.02%),最小的是其他农用地(0.06%)与自然保留地(0%)。(3)进一步分析用地结构空间弹性区之间的土地利用转移,发现生态用地与农用地空间交叠区最大,为总面积的6.41%;建设用地与农用地交叠区,占比0.97%;建设用地与生态用地交叠区最小,占比0.85%,这些均是承担未来不确定性发展的主要弹性空间。(4)根据优化结果分析,提出用地空间管控、用地与产业发展相协调、服务体与制度保障措施3大优化策略,保障优化方案能顺利实施。土地利用结构弹性优化研究将为政府部门开展多规协同提出可行性方案,为制定空间管控措施,应对区域发展与国土空间开发保护需求,提供用地类型选择和弹性调控区间确定提供了方法指导和借鉴。

戴云哲[10](2019)在《湖南省土地生态服务功能演化特征及优化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2016-2020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十三五”规划)描绘的宏伟蓝图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成为重要一环,已经完全融入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和过程,形成了“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是“新常态”下社会经济发展提质增效的必经之路。“十三五”规划同时还提出了推进新型城镇化、构筑现代基础设施网络、优化现代产业体系、推进农业现代化等重要内容,对于生态文明建设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通过“推进新型城镇化”和“构筑现代基础设施网络”提升社会和市场的运行效率,通过“优化现代产业体系”和“推进农业现代化”引导农业、制造业发展由要素驱动转型为创新驱动,都是高效利用自然资源、减少环境污染的可行路径,但同时也面临快速城镇化过程中污染物排放带来的环境污染,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土地资源消耗,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以及产业转型过程中过剩产能无法释放等切实存在的风险。如何在寻求机遇的同时规避风险,成为当今中国实现“十三五”规划愿景的关键所在。湖南省在“一带一路”倡议、长江经济带建设、“长江中游城市群”等区域发展战略的带动下,社会经济发展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是承接我国人口和产业转移的重要区域。洞庭湖、湘江流域丰腴的水土条件赋予了湖南省“鱼米之乡”的盛名,承担着维护全国粮食安全的重任;而武陵山、雪峰山、罗霄山、南岭等山脉在为本地提供丰富资源的同时,也是守护长江中游经济带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在湖南省内,洞庭湖区既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也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责任重大,粮食生产任务艰巨,在城镇化进程的冲击下,生态资源持续萎缩;长沙都市区作为长株潭城市群的核心,是湖南省城镇化水平最高,社会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人口密度的不断增大和建设用地的快速扩张,环境问题逐渐显现。如何统筹协调湖南省,尤其是洞庭湖区和长沙都市区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发展,对长江中游经济带各省、生态功能区、城镇实现“绿色发展”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土地生态服务功能是人类与自然互动的重要接口,而保护和改善土地生态服务功能则高度契合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是促进社会经济协调稳定发展的有效路径。基于此,本文以湖南省全省为宏观尺度的主要研究对象,辅以洞庭湖区、长沙都市区作为中观和微观尺度的典型研究区,以基于湖南省县域行政区划、基于洞庭湖区高程和坡度的地形梯度、基于长沙都市区“三环线”的缓冲区圈层这三个空间分类方式,对不同尺度下的土地利用格局演化进行了剖析;利用InVEST模型对土地生态服务功能的时空演化特征进行了评估,采用双变量自相关分析法、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研究了土地生态服务功能对土地利用格局演化的静态和动态时空响应,识别了生态服务功能演化过程中的敏感区域。在此基础之上,通过构建地理加权回归(GWR)模型分析城镇化、区位条件、经济发展、农业生产这几个在近20年来的剧烈变化的因素对土地生态服务功能产生的影响,提出了湖南省土地生态服务功能的优化路径;利用耦合协调模型分析不同地形梯度生态用地发挥其生态服务功能的程度,提出了洞庭湖区生态用地的垂直管控方案,以此实现对土地生态服务功能的优化提升;通过分析不同圈层城市扩张在不同景观格局下对土地生态服务功能干扰程度的差异,提出了长沙都市区未来城乡规划的基本思路,最大程度减低城市扩张对生态服务功能产生的破坏。本文主要得出以下研究结论:(1)剖析了湖南省县域的土地利用强度、洞庭湖区生态用地分布格局、长沙都市区城市扩张强度的时空演化特征。湖南省在1995-2015年间县域土地利用强度平均值呈增大趋势,经济发展区不仅土地利用强度最大,其增速也明显高于农业主产区和生态保护区,农业主产区的变化较为平稳,生态保护区的土地利用强度在2010年以前处于较低水平,但近年来有加速增大的趋势。生产、生活用地的持续扩张导致生态用地逐渐向社会经济发展较落后、地理区位条件较差的偏远山区集中,节约宝贵的土地资源,延缓土地利用强度增大的势头,对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洞庭湖区生态用地分布指数随地形梯度升高先减小后增大,呈“V”字型,1995-2015年各梯度生态用地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少,低梯度(1-5)水域湿地与耕地的来回拉锯、中高梯度(16-30)林地锐减成为洞庭湖区生态用地分布格局演化的主要特征,洞庭湖区生态用地管控亟待从总量控制改善为垂直空间分布优化。长沙都市区的基本城市形态由三环线决定,建设用地规模在1995-2015年期间扩张近3倍,结构逐渐紧凑,1-8号缓冲区的集约利用程度明显提高,但9-15号缓冲区和16-20号缓冲区建设用地粗放扩张的问题始终存在,三环线附近是未来需要重点关注和谨慎规划的区域。(2)理清了湖南省、洞庭湖区、长沙都市区的土地生态服务功能时空演化特征,识别了土地利用格局演化中的生态服务功能敏感地区。湖南省土地生态服务功能在1995-2015年期间出现了明显退化,经济发展区的土地生态服务功能退化幅度最大,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导致的建设用地扩张是主要原因;农业主产区的土地生态服务功能变化总体平稳;生态保护区的土地生态服务功能先增强后退化,土地利用强度增加较慢,土地生态服务功能退化程度较小。西部和南部山区的土地利用强度远低于平原丘陵地区,土地生态服务功能也更强,洞庭湖区和长株潭城市群的生态服务功能在较高的土地利用强度下明显低于周边地区。长株潭城市群生态服务功能在土地利用强度的快速增加中大幅退化,而武陵山区和洞庭湖区上游生态服务功能保持较好。洞庭湖区土地生态服务功能在1995-2015年期间有所退化,主要发生于中高梯度(16-30),农业生产活动向由低向高的持续蔓延是主要原因。中低梯度(6-15)和高梯度(31-50)生态用地分布与生态服务功能的关联最为紧密,生态服务功能对生态用地分布的变化敏感程度较高,而低梯度(1-5)和中高梯度(16-30)敏感程度较低。梯度10-40在退耕还林、还湖、还草工程的作用下,生态服务功能对生态用地分布变化的敏感度减小,梯度40以上的敏感度则有所增加。长沙都市区土地生态服务功能在1995-2015年期间发生大幅退化,5-15号缓冲区最为严重。建设用地密度低而土地生态服务功能差的圈层由最中心逐渐向外移动和扩张,建设用地密度低而生态服务功能强的圈层也在都市区边缘表现出相同的变化趋势,三环线附近极有可能成为未来城市进一步扩张和生态服务功能退化的焦点区域,而都市区边缘的生态服务功能也逐渐开始受到城市扩张的干扰。(3)揭示了城镇化、区位条件、经济发展、农业生产对土地生态服务功能在不同时空产生的差异化影响。城镇化对土地生态服务功能总体呈现出一定的负面作用,影响强度持续减弱,并且与城镇化阶段有明显关联,一般城镇化水平越高,对生态服务功能的负面作用越小,但快速城镇化时期粗放的建设用地扩张会导致负面作用加剧。在城市生态环境保护日益受到重视,山区就业人口积极转向二三产业的情况下,城镇化对土壤保持功能有可能出现正面作用。区位条件的改善对土地生态服务功能有稳定的负面作用,影响强度逐渐减弱,地势平缓的平原地区土地开发利用的程度一般高于地势陡峭的山区,道路的修建除了本身会占用生态用地之外,还会带动沿线建设用地的扩张,并增加人类活动的强度,对土地生态服务功能形成干扰,经济发展区和农业主产区受到的负面作用强于生态保护区。负面作用最强的区域一般是铁路、高速公路正在建设的地区。经济发展对土地生态服务功能的影响以正面为主,影响程度视经济增长的阶段而定,提升生产力、促进产业转型、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是产生正面作用的主要驱动力,但在产业升级遭遇瓶颈时则可能出现负面作用。在经济增长初期,实现产业转型对土地资源的占用较少,正面作用较大;到中后期过剩产能占据的土地资源逐渐增加,正面作用逐渐减弱。农业生产对土地生态服务功能有显着的负面作用,这种负面作用持续表现出生态保护区>农业主产区>经济发展区的空间分异格局,但总体强度在1995-2015年期间逐渐减弱。农业生产的过程中普遍伴随林地转为耕地导致的植被覆盖下降、木材采伐导致的林地郁闭度下降、过度放牧对草场的蚕食以及过渡水产养殖与捕捞对水质和水生物种群的破坏等问题,然而在快速城镇化时期,“生态用地→耕地→建设用地”的阶梯式转变是造成土地生态服务功能减弱的主要原因。(4)根据土地利用格局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具体情况,提出了湖南省、洞庭湖区、长沙都市区土地生态服务功能优化路径。对于湖南省:一是提升城镇化质量,严格管理经济发达地区的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划拨,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保护生态用地;二是合理规划道路,加强东西区域联结,增加道路数量,提高道路等级,以地级城市为主要节点构筑交通网络;三是推进经济转型,逐步淘汰高污染、高能耗制造业,扶持创新产业发育,鼓励山区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四是发展高品质现代农业,优化农业结构,保护耕地数量和质量的占补平衡,创新农业关键核心技术,积极响应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夯实农业基础的战略导向。对于洞庭湖区:一是在低梯度(1-5)严格控制围湖造田,保障和提高洞庭湖蓄水容量,减少洪涝灾害,净化洞庭湖水质,加强湖畔草地和沼泽地的保护与恢复;二是在中低梯度(6-15)引导耕地和建设用地集约节约利用,控制生态用地被开垦为耕地;三是在中高梯度(16-30)将耕地资源整合到坡度较小的区域,将坡度较大的区域转变为林地,推进“双低改造”,腾退零散分布的耕地并转变为林地;四是在高梯度(31-50)严格控制林地被开发为耕地和建设用地,合理安排木材采伐,推进退耕还林工程。对于长沙都市区:一是在1-8号缓冲区改造老旧居民区,挖潜地下空间,提高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管制地块用途,确保土地利用低碳、高效;二是在9-15号缓冲区区严格控制生态用地的用途变更,提高商业用地和居住用地在建设用地中的比例;三是在16-20号缓冲区控制建设用地总规模,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情况下引导产业集中分布,预划高新技术开发区;四是在21-25号缓冲区严格管理农村建设用地的增加和流转,规划并建设森林公园。

二、湖南省农村居民点建设用地规划管理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湖南省农村居民点建设用地规划管理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2)减量规划背景下湖南省人地挂钩平衡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方法与数据
    1.1 新增城镇建设用地需求预测方法
    1.2 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潜力测算方法
    1.3 数据来源
2 研究结果
    2.1 湖南省新增城镇建设用地需求
    2.2 湖南省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分析
    2.3 湖南省人地挂钩平衡分析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湖南省农村居民点用地利用现状不够集约。
        (2)湖南省落实人地挂钩切实可行。
    3.2 建议
        (1)进一步完善资金筹措机制,创新财政投入方式,拓宽资金来源渠道。
        (2)因地制宜灵活制定可操作性的措施,激励农户自愿有偿退出宅基地。
        (3)完善农村环境,提高农房集聚程度。

(3)三峡库区城乡建设用地转型特征及生态环境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土地利用转型研究
        1.2.2 城乡建设用地转型研究
        1.2.3 基于InVEST模型生境质量评价
        1.2.4 土地利用转型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
        1.2.5 研究评述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土地利用形态
        2.1.2 城乡建设用地
        2.1.3 城乡建设用地转型
        2.1.4 生态环境效应
    2.2 理论基础
        2.2.1 土地利用转型理论
        2.2.2 人地关系协调理论
        2.2.3 城乡一体化理论
        2.2.4 生态经济学理论
第3章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处理
    3.1 研究区概况
        3.1.1 自然地理概况
        3.1.2 经济社会概况
        3.1.3 生态环境概况
    3.2 数据来源及处理
第4章 三峡库区城乡建设用地显性转型特征
    4.1 城乡建设用地转型数量结构特征
    4.2 城乡建设用地转型去向与来源
        4.2.1 城乡建设用地转型去向
        4.2.2 城乡建设用地转型来源
    4.3 城乡建设用地转型景观形态特征
    4.4 城乡建设用地转型空间分布特征
        4.4.1 城镇用地转型空间分布
        4.4.2 农村居民点用地转型空间分布
        4.4.3 其它建设用地转型空间分布
        4.4.4 城乡建设用地转型空间分布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三峡库区城乡建设用地隐性转型特征
    5.1 城乡建设用地隐性转型评价体系构建
        5.1.1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5.1.2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5.1.3 评价体系构建
    5.2 三峡库区城乡建设用地隐性转型总体水平分析
        5.2.1 城乡建设用地隐性形态综合指数分析
        5.2.2 城乡建设用地隐性转型水平分析
    5.3 三峡库区城乡建设用地隐性转型时空格局特征
        5.3.1 城乡建设用地隐性形态综合指数时空格局分析
        5.3.2 城乡建设用地隐性转型水平时空格局分析
    5.4 城乡建设用地转型存在的问题
        5.4.1 城镇用地快速扩张造成土地资源浪费
        5.4.2 农村居民点用地增长和空间分布不合理
        5.4.3 城乡建设用地空间分布不均衡结构不合理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三峡库区城乡建设用地转型的生态环境效应
    6.1 三峡库区生境质量分析
        6.1.1 InVEST模型生境质量评价原理
        6.1.2 三峡库区生境质量时序变化分析
        6.1.3 三峡库区生境质量空间格局变化分析
        6.1.4 三峡库区生境退化时序变化分析
        6.1.5 三峡库区生境退化空间格局变化分析
    6.2 三峡库区生态环境质量分析
        6.2.1 三峡库区生态环境质量指数
        6.2.2 三峡库区生态环境质量时序变化
        6.2.3 三峡库区生态环境质量空间格局变化
    6.3 城乡建设用地转型生态贡献率
        6.3.1 城乡建设用地转型的正向效应
        6.3.2 城乡建设用地转型的负向效应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讨论
    7.1 研究结论
    7.2 政策建议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科研情况

(4)捞刀河畔乡村景观格局演变及驱动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政策背景
        1.1.2 地域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理论与概念
        1.3.1 相关理论
        1.3.2 相关概念
    1.4 国内外研究进展
        1.4.1 乡村景观研究现状
        1.4.2 景观格局研究现状
        1.4.3 景观格局演变的驱动力研究现状
        1.4.4 研究进展小结
    1.5 研究内容与展望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展望
    1.6 研究方法
        1.6.1 文献研究法
        1.6.2 实地调查法
        1.6.3 模型分析法
        1.6.4 统计分析法
    1.7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处理
    2.1 区域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道路交通
        2.1.3 气候特征
        2.1.4 自然资源
        2.1.5 社会概况
        2.1.6 经济发展概况
    2.2 研究区概况
    2.3 数据来源与处理
        2.3.1 数据概况
        2.3.2 景观分类系统
        2.3.3 数据处理
        2.3.4 景观动态变化模型
        2.3.5 景观格局指数
        2.3.6 驱动力分析模型方法
3 2003-2019年捞刀河畔乡村景观动态变化
    3.1 景观质心分布动态变化
    3.2 景观类型结构变化
    3.3 景观类型动态转移
        3.3.1 2003-2011年景观类型动态转移分析
        3.3.2 2011-2019年景观类型动态转移分析
        3.3.3 综合动态度分析
    3.4 2003-2019年捞刀河畔乡村景观格局指数变化
        3.4.1 2003-2019斑块类型水平尺度指数变化
        3.4.2 2003-2019景观水平尺度指数变化
    3.5 本章小结
4 捞刀河畔乡村景观格局演变的驱动因素
    4.1 2011-2019年捞刀河畔乡村景观格局变化特征分析
    4.2 捞刀河畔景观格局演变的驱动因子选取及处理
    4.3 驱动力分析模型的构建
    4.4 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
    4.5 灰色关联分析结果
        4.5.1 对整体关联矩阵及关联序分析
        4.5.2 对各景观指数关联序分析
    4.6 捞刀河畔乡村景观格局演变驱动机制综合分析
        4.6.1 国家政策因素
        4.6.2 自然环境因素
        4.6.3 社会经济因素与地类因素
        4.6.4 国家政策-气候-社会经济-地类变化驱动机制综合分析
    4.7 本章小结
5 捞刀河畔乡村景观格局演变与美丽乡村建设
    5.1 捞刀河畔乡村现存主要问题
        5.1.1 研究区美丽乡村建设概况
        5.1.2 主要问题
        5.1.3 解决思路
    5.2 建议与启示
        5.2.1 培育乡村新型经营主体
        5.2.2 综合整治乡村土地要素
        5.2.3 融合提升乡村产业要素
        5.2.4 升级优化捞刀河畔田园综合体,联动镇域美丽乡村整合发展
        5.2.5 确定乡村发展模式,助推乡村振兴战略落实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5)村庄规划管控类内容编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框架
第2章 村庄规划管控类内容基础研究
    2.1 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
        2.1.1 相关理论
        2.1.2 文献综述
    2.2 村庄规划编制内容分析
        2.2.1 村庄规划编制内容
        2.2.2 村庄规划内容类型
    2.3 村庄规划管控类内容界定
        2.3.1 村庄规划内容类型与“控制”类型
        2.3.2 村庄规划管控类内容
第3章 村庄规划管控类内容构成研究
    3.1 构成依据与指标
        3.1.1 构成依据
        3.1.2 构成指标
    3.2 研究对象与思路
        3.2.1 研究对象
        3.2.2 研究思路
    3.3 构成研究与分析
        3.3.1 各省级村庄规划编制技术导则内容构成研究
        3.3.2 村庄规划管控类内容构成分析与总结
第4章 村庄规划管控类内容需求研究
    4.1 政府及相关部门对于村庄规划管控类内容的需求
        4.1.1 政府及相关部门对于村庄规划的需求特点
        4.1.2 政府及相关部门对于村庄规划管控类内容的意见建议
    4.2 村民对于村庄规划管控类内容的需求
        4.2.1 村民对于村庄规划的需求特点
        4.2.2 村民对于村庄规划管控类内容的意见建议
    4.3 设计师对于村庄规划管控类内容的需求
        4.3.1 设计师在村庄规划编制中发挥的作用
        4.3.2 设计师对于村庄规划管控类内容的意见建议
第5章 村庄规划管控类内容优化建议
    5.1 村庄规划管控类内容构成优化
    5.2 村庄规划管控类内容类型区分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插图清单
表格清单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6)湖南省辰溪县乡村居民点用地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际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乡村居民点用地研究热点
        1.3.2 乡村居民点空间格局与过程研究进展
        1.3.3 乡村居民点影响因素与机制研究进展
        1.3.4 研究评述
    1.4 研究内容、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思路
        1.4.3 研究方法
2 理论基础
    2.1 区域空间结构理论
    2.2 城乡融合发展理论
    2.3 乡村多功能理论
    2.4 景观生态学理论
    2.5 生活圈理论
3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预处理
    3.1 研究区概况
        3.1.1 自然地理概况
        3.1.2 社会经济概况
        3.1.3 乡村发展状况
        3.1.4 土地利用状况
    3.2 数据来源和数据处理
        3.2.1 研究数据来源
        3.2.2 数据处理
4 湖南省辰溪县乡村居民点用地空间格局特征
    4.1 乡村居民点用地空间规模特征
    4.2 乡村居民点用地空间形态特征
    4.3 乡村居民点用地空间密度特征
    4.4 乡村居民点用地空间布局模式
        4.4.1 自由散点状布局模式
        4.4.2 条带状布局模式
        4.4.3 团状布局模式
    4.5 乡村居民点用地空间格局存在的主要问题
        4.5.1 乡村居民点用地面积大,集约利用程度低
        4.5.2 乡村居民点用地空间分布不合理
        4.5.3 乡村居民点用地规模差异大,形态不规则
5 湖南省辰溪县乡村居民点用地空间格局的影响因素
    5.1 地理探测器概述
    5.2 影响因子筛选
    5.3 影响因素的选取
        5.3.1 指标体系构建
        5.3.2 技术过程
    5.4 影响因子探测结果分析
        5.4.1 因子探测
        5.4.2 交互探测
        5.4.3 乡村居民点用地聚集区分析
        5.4.4 乡村居民点用地主导因素分析
6 湖南省辰溪县乡村居民点用地空间格局优化
    6.1 乡村居民点用地空间优化模式
        6.1.1 城郊融合模式
        6.1.2 优化发展模式
        6.1.3 控制发展模式
        6.1.4 迁村合并模式
    6.2 乡村居民点用地空间优化对策建议
        6.2.1 加强乡村规划编制
        6.2.2 构建合理集聚的居民点发展网络
        6.2.3 精明收缩乡村居民点用地空间
        6.2.4 促进乡村地区人口合理流动
        6.2.5 构建以公共服务为载体的乡村生活圈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与不足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7)湖南省农村居民点用地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 湖南省农村居民点发展变化情况
二、 湖南省农村居民点用地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布局分散混乱,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
    (二)农村居民点用地占地面积大且增长较快
    (三)闲置地多,土地利用效率低下
    (四)错误的宅基地观念,违规用地现象普遍
    (五)规划滞后或衔接不好
    (六)基础设施落后,居民居住环境较差
三、 湖南省农村居民点发展用地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政策法律不完善与政府引导欠缺
        1. 村镇建设规划的编制与管理不到位
        2. 政府资金投入不足
    (二)自然条件的限制
    (三)社会经济条件
        1. 农村居民收入提高
        2. 城镇化进程加快
        3. 交通道路的兴建
    (四)思想文化水平
        1. 农民思想受传统观念束缚
        2. 教育水平
四、 结论

(8)基于乡村肌理理念的湖南省美丽乡村规划研究 ——以湖南省江永县富隆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三农”问题与城乡统筹发展
        1.1.2 乡村规划建设现状与乡村振兴战略提出
        1.1.3 省域乡村规划建设现状与湖南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出台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内乡村规划理论与实践
        1.3.2 国外乡村规划理论与实践
        1.3.3 经验借鉴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主要研究重点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主要研究重点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美丽乡村规划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研究
    2.1 相关概念
        2.1.1 乡村
        2.1.2 美丽乡村
        2.1.3 乡村肌理
    2.2 相关理论
        2.2.1 图底关系
        2.2.2 空间句法
        2.2.3 人居环境
        2.2.4 反规划
第三章 湖南省不同类型乡村肌理概述
    3.1 湖南省主要乡村分类
    3.2 湖南乡村主要空间肌理
        3.2.1 山地丘陵地区乡村空间肌理
        3.2.2 平原地区乡村空间肌理
    3.3 乡村文化肌理
        3.3.1 农耕文化
        3.3.2 宗祠文化
    3.4 乡村居民点肌理
        3.4.1 传统村落乡村居民点肌理
        3.4.2 现代化乡村居民点肌理
第四章 基于乡村肌理理念的湖南省美丽乡村规划策略研究
    4.1 规划理念
        4.1.1 山水格局的空间肌理
        4.1.2 文化传承的文化肌理
        4.1.3 以人为本的建筑肌理
        4.1.4 营造自然的景观肌理
    4.2 规划原则
    4.3 规划策略
        4.3.1 乡村布局——乡村空间营造
        4.3.2 乡村印象——乡村文化营造
        4.3.3 乡村形态——乡村建筑营造
        4.3.4 乡村环境——乡村景观营造
第五章 基于乡村肌理理念的湖南省江永县富隆村规划设计实践
    5.1 总体概述
        5.1.1 富隆村总体概况
        5.1.2 区位分析
        5.1.3 现状分析
        5.1.4 发展契机
    5.2 乡村现状肌理分析
        5.2.1 乡村空间肌理分析
        5.2.2 乡村文化肌理分析
        5.2.3 乡村建筑肌理分析
        5.2.4 乡村景观肌理分析
    5.3 适应乡村肌理发展的规划要点
    5.4 乡村肌理营造与乡村规划实践
        5.4.1 乡村空间肌理挖掘与用地规划
        5.4.2 乡村用地联系通道与道路交通规划
        5.4.3 乡村文化肌理挖掘与产业规划
        5.4.4 乡村建筑肌理挖掘与建筑设计
        5.4.5 乡村景观肌理挖掘与景观规划
        5.4.6 重点居民点设计及乡村肌理分析
        5.4.7 乡村肌理营造与其他规划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创新点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致谢

(9)罗霄山片区县域土地利用结构弹性优化研究 ——以茶陵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土地覆盖变化
        1.2.2 土地利用功能结构研究
        1.2.3 土地利用弹性相关研究
        1.2.4 小结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与重点、创新点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3.3 研究重点与创新点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技术方法
    2.1 相关概念
        2.1.1 土地利用
        2.1.2 土地利用结构优化
        2.1.3 土地利用弹性
    2.2 理论基础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2 区位论
        2.2.3 弹性理论
    2.3 技术方法
        2.3.1 空间分析法
        2.3.2 层次分析法
        2.3.3 区间优化模型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3.1 区域概况
        3.1.1 研究区范围界定
        3.1.2 自然地理与资源概况
        3.1.3 社会经济概况
    3.2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3.2.1 土地利用现状
        3.2.2 土地利用结构特征
        3.2.3 土地利用影响因素分析
    3.3 土地利用现状弹性评价
        3.3.1 土地利用驱动因子筛选
        3.3.2 弹性指标体系构建
        3.3.3 土地利用结构弹性评价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土地利用结构弹性优化
    4.1 基本原则
    4.2 基于土地利用类型的弹性区间确定
        4.2.1 区间多目标优化模型
        4.2.2 目标函数与决策变量设置
        4.2.3 多规协调下的约束条件设置
        4.2.4 用地类型优化区间确定
        4.2.5 区间优化结果分析
    4.3 基于土地利用结构的弹性空间确定
        4.3.1 用地空间特征识别
        4.3.2 空间结构弹性优化配置
        4.3.3 用地空间特征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土地利用弹性优化决策
    5.1 多规协同背景下优化目标
        5.1.1 提高农用地比例,降低建设用地比例
        5.1.2 建设用地优化目标
        5.1.3 农用地与生态用地优化目标
    5.2 优化决策
        5.2.1 用地整理与空间管控
        5.2.2 用地调整与产业发展相协调
    5.3 保障措施
        5.3.1 用地差异化发展需求保障
        5.3.2 弹性优化制度保障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6.1 研究结论
    6.2 问题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茶陵县2016 年土地利用遥感影像
    附录2 植被覆盖度空间分布图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成果
致谢

(10)湖南省土地生态服务功能演化特征及优化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案
        1.3.1 研究方法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1.4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辨析
        2.1.1 土地利用
        2.1.2 生态系统
        2.1.3 生态服务功能
    2.2 理论基础
        2.2.1 系统理论
        2.2.2 人地关系理论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4 地域分异理论
        2.2.5 区位理论
        2.2.6 生态学相关理论
    2.3 国内外研究进展
        2.3.1 生态服务功能的评估
        2.3.2 生态服务功能研究尺度
        2.3.3 生态服务功能影响因素
        2.3.4 生态服务功能优化路径
        2.3.5 湖南省相关研究进展
        2.3.6 国内外研究评述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
    3.1 地理位置与区域交通概况
        3.1.1 地理位置
        3.1.2 区域交通
    3.2 土地利用概况
        3.2.1 各地类数量变化特征
        3.2.2 土地利用转移特征
    3.3 生态环境要素概况
        3.3.1 地形地貌
        3.3.2 气候气象
        3.3.3 河流水系
        3.3.4 植被
        3.3.5 土壤
    3.4 社会经济概况
        3.4.1 行政区划与人口
        3.4.2 社会经济发展
第四章 土地利用格局演化特征研究
    4.1 湖南省土地利用强度演化的县域特征
        4.1.1 土地利用强度的界定
        4.1.2 土地利用强度演化的县域特征
    4.2 洞庭湖区生态用地变化的地形梯度特征
        4.2.1 洞庭湖区地形梯度的划分
        4.2.2 生态用地演化的地形梯度特征
    4.3 长沙都市区建设用地扩张的圈层特征
        4.3.1 长沙都市区的圈层划分
        4.3.2 建设用地扩张的圈层特征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土地生态服务功能演化特征研究
    5.1 研究方法
        5.1.1 土地生态服务功能评估方法
        5.1.2 土地利用格局演化的生态服务功能响应分析方法
    5.2 湖南省土地生态服务功能演化特征
        5.2.1 湖南省土地生态服务功能演化特征
        5.2.2 湖南省土地利用强度演化的土地生态服务功能响应
    5.3 洞庭湖区土地生态服务功能演化特征
        5.3.1 洞庭湖区土地生态服务功能演化特征
        5.3.2 洞庭湖区生态用地分布演化的土地生态服务功能响应
    5.4 长沙都市区土地生态服务功能演化特征
        5.4.1 长沙都市区土地生态服务功能演化特征
        5.4.2 长沙都市区城市扩张的土地生态服务功能响应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土地生态服务功能影响因素研究
    6.1 土地生态服务功能的演化机制
        6.1.1 土地生态服务功能的空间非平稳性
        6.1.2 土地生态服务功能的主要影响因素
    6.2 土地生态服务功能影响因素回归模型构建
        6.2.1 影响因素指标体系构建
        6.2.2 GWR模型构建
    6.3 土地生态服务功能影响因素演化特征
        6.3.1 城镇化对土地生态服务功能影响的演化特征
        6.3.2 区位条件对土地生态服务功能影响的演化特征
        6.3.3 经济发展对土地生态服务功能影响的演化特征
        6.3.4 农业生产对土地生态服务功能影响的演化特征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土地生态服务功能优化路径研究
    7.1 湖南省土地生态服务功能优化路径
        7.1.1 提升城镇化质量
        7.1.2 合理规划道路建设
        7.1.3 推进经济转型
        7.1.4 发展高品质现代农业
    7.2 洞庭湖区土地生态服务功能优化路径
        7.2.1 耦合协调模型构建和类型划分方法
        7.2.2 生态用地与生态服务功能的耦合协调关系
        7.2.3 生态用地的垂直管控
    7.3 长沙都市区土地生态服务功能优化路径
        7.3.1 景观指数计算方法
        7.3.2 建设用地景观格局演化特征
        7.3.3 城乡建设的合理规划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四、湖南省农村居民点建设用地规划管理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乡村振兴背景下县域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性评价与优化[D]. 许梦阳. 湖南工业大学, 2021
  • [2]减量规划背景下湖南省人地挂钩平衡分析[J]. 张伟娜. 国土资源导刊, 2021(02)
  • [3]三峡库区城乡建设用地转型特征及生态环境效应研究[D]. 董飞. 重庆工商大学, 2021(08)
  • [4]捞刀河畔乡村景观格局演变及驱动力研究[D]. 魏姿芃.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01)
  • [5]村庄规划管控类内容编制研究[D]. 邓淞文. 山东建筑大学, 2020(02)
  • [6]湖南省辰溪县乡村居民点用地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D]. 袁增光.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7]湖南省农村居民点用地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J]. 黎硕. 市场周刊, 2019(12)
  • [8]基于乡村肌理理念的湖南省美丽乡村规划研究 ——以湖南省江永县富隆村为例[D]. 贺莹莹. 湖南工业大学, 2019(01)
  • [9]罗霄山片区县域土地利用结构弹性优化研究 ——以茶陵县为例[D]. 彭耀辉. 湖南工业大学, 2019(01)
  • [10]湖南省土地生态服务功能演化特征及优化路径研究[D]. 戴云哲.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3)

标签:;  ;  ;  ;  ;  

湖南省农村住宅用地建设用地规划管理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