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司法权的独立性分析

法官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司法权的独立性分析

一、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之法官独立问题探析(论文文献综述)

尹志杰[1](2021)在《我国法官职业保障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到2035年基本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目标,意味着对于我国法治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法官是司法系统工作人员的关键组成部分,法官职业保障问题的研究对于法官履职和加快法治建设可以说势在必行。2019年新修订的《法官法》通过专章形式规定了法官职业保障的具体内容,体现出了国家对于法官群体职业保障的重视。实际中,部分基层法院连法官职业保障委员会可能都没有设置,法官职业保障建设中仍存在诸多问题。探索中国特色的法官职业保障制度,有利于提高法官工作能力,推进法治国家建设。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和比较分析法,结合对数位法官及法官助理的采访,从理论与实践结合角度为我国法官职业保障提出了一些建议,本文主要包括引言及四个章节。第一章是我国法官职业保障概述,主要阐述了法官职业保障的含义、发展历程和必要性。法官职业保障的必要性包括:有利于全面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等三方面内容。第二章为我国法官职业保障的发展现状及问题。发展现状又分为立法现状和实施现状,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法官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存在障碍等五方面问题。本章还分析了法官职业保障制度问题的成因,主要包括:法治观念、法官队伍建设、工资福利保障、安全保障等方面仍需加强。第三章为域外法官职业保障现状及启示。英国作为法官职业保障起源国家的相关制度和法官职业保障制度较为完善的美国相关制度;大陆法系部分阐述了亚洲发展较早的日本法官职业保障制度和欧洲的德国法官职业保障制度。第四章为我国法官职业保障问题的完善建议,是针对第二章提出问题的建议。首先从完善法官独立行使审判权的制度提出建议,包括:完善党领导下的法官依法独立行使审判等建议;其次从健全法官身份权利保障方面提出建议,包括:完善法官救济途径与退休等制度;然后是从加强法官经济权利保障方面提出建议,包括:规范法官单独工资序列及经费管理、建立法官专项福利保障制度,再次是从完善法官职业安全保障方面提出建议,包括:增强公众对于司法救济的认知等建议;最后是从健全法官司豁免制度及身心健康服务保障机制提出了建议,包括:如何健全法官责任豁免制度、健全法官身心健康服务保障机制举措提出了建议。

张国全[2](2021)在《刑事裁判公众认同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司法公信是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根基,是法治建设最重要衡量的标准之一,公众对于司法的高度信任、信心和认同是司法工作成功的标志和价值。刑事裁判的公众认同是司法公众认同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人民群众感受司法公正最直接、最生动的体现。刑事裁判如果不被公众认同,不仅不能发挥审判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职能作用,还会损害司法公信力。从整体上讲,司法大数据(包括历年的上诉率、抗诉率、改判率等)显示刑事裁判整体上的公正性没有问题。但在现实生活中,刑事案件因为自身“狱者,天下之大命,死者不可复生,断者不可复续”的特点,个案极易引起公众的广泛注意与参与,导致公众“以偏概全”并对刑事裁判的公众认同度产生质疑。因此,在刑事裁判公正性整体上没有问题的前提下,如何解除个案导致公众对刑事裁判公众认同产生怀疑,这是本文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提升刑事裁判公众认可度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从主体的角度,涉及法院(刑事裁判的主体)、公众(对刑事裁判进行评价的主体)和媒介(对刑事裁判进行解读及传播的主体)三个主体。三者之间的有效互动是提高刑事裁判司法公众认同度的关键。具体而言,现实生活中有两个问题最为突出:大部分公众对法律的不了解以及各类媒介基于商业或者其它因素而进行的炒作。因此,对于这两个问题进行相应的全面分析,能够为解决问题提供相应的思路与方案。基于司法权威是刑事裁判公众认可度基础的前提下,本文从法院和法官两个层面分别进行了针对性的阐述。在法院层面,刑事裁判公众认可度的提升涉及法院的权威、法官的职业形象、司法权行使过程的透明度、裁判结果的公正性等诸多因素。因此,法院应从制度方面,结合法院权威的因素,进行制度化的完善,其主要内容包括依法裁判、完善量刑规范化制度等内容。在法官层面,主要包括法官品质、法官能力及相应的保障制度。其中,提高刑事裁判文书的说理能力是提高司法能力的重要方面。法官薪酬、晋升、法官惩戒是解决法官品质存在问题的重要内容。建立与完善法官职业豁免制度及法官管理制度是保障制度的重要方面。公众是刑事裁判的评价主体,但公众并不是意见完全一致的集合体。公众可以分为个人类型的公众与人际类型的公众两种类型。论文重点研究个人类型的公众。在行为模式上,个人类型的公众存在“暂时性群体”的特征,即个体在群体中处于非理性的状态。这一点,在其对“天理和人情”诉求方面有非常明显的体现。在媒介主体方面,无论是司法大数据,还是调研结果,都证实媒介是影响刑事裁判公众认可度的关键因素。媒介是连接公众与法院的中间载体,是将法院刑事裁判解读给公众的主体。媒介主要包括媒体与律师。媒体具有公共性与逐利性两个特征,后者在自媒体等新兴媒体上表现得非常突出。本文从加强相关制度建设及职业伦理建设两个方面,对强化媒体的公共属性和规范媒体的逐利属性进行了论证。刑事裁判的传播在很大程度上属于两次传播,律师是两次传播的意见主导者。律师在两次传播中具有双重性,其庭外慎言义务是提高刑事裁判公众认可度的重要切入点。本文对此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并结合国内外的相关规定,对我国的现行规定及完善措施,提出了相关建议。

赵力[3](2020)在《人民法院内设机构改革研究 ——基于组织社会学的视角》文中认为人民法院内设机构改革,不仅是法院自身运作与内部治理的需求,更是应对司法复杂的外部性,以及不断适应社会转型、政治体制改革等的体现。作为一项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举措,这一改革在本质上是法院内部的一场“脱胎换骨”,是一种对自身结构与功能的优化。如何恰当地设置各个内设机构,实现彼此之间的分工协作。一方面,在宏观上,这一改革应当与政治权力结构、社会治理的要求相适应;另一方面,在微观上,它又涉及到法院内部的人、财、物等要素的重新配置。可以说,人民法院内设机构改革是内外在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产物。它既要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又应当满足法院内部治理的需求。由此,基于组织社会学的视角,从组织环境、组织目标、组织结构、组织机制、组织决策等方面入手,来分析和研究人民法院内设机构改革的逻辑、历程和方式。在性质上,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也是解决纠纷的专门机构。它是以审判为目的,由专业的法官按照一定规则成立的组织。但是,和任何其他组织一样,法院也需要行政管理来维持自身的正常运转。由此,作为组织的人民法院,其运行呈现为一种“审判—管理”的二元模式。这种运作模式构成了法院内设机构改革的组织基础。围绕着审判职能与行政管理,一方面,法院通过与外部环境的互动,嵌入整个政治社会体制之中,并会随着社会的变迁而变迁。另一方面,基于职能分工的要求,它又在内部结构上实行分庭管理,由不同的机构分别承担不同的职能,并呈现出一种异质化、矩阵式的组织结构。这一改革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复杂到专业”“从表层到实质”等四个阶段,分别体现为不同时期法院组织体制的发展特点。作为一个开放系统,法院通过与外部环境的资源交换、持续互动,嵌入到政治、经济、社会系统之中。它不仅取决于能否适应外部环境的要求,还将随着环境的变迁和复杂化,不断进行自我调整以满足其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可以说,环境构成组织变迁的外在动力,人民法院内设机构改革也是适应特定社会经济环境的产物。一方面,从一般外部环境入手,法院不仅依附于政治权力的安排,还需要应对社会生活的复杂性,顺应经济秩序的发展,以及获得民众的接受与认可。另一方面,在司法场域中,这些环境因素又在进一步影响或塑造着法院的组织形态。既促使其组织规模不断扩大,内设机构数量持续增多,又在推动着法院内设机构改革,来保障审判权运行的高效公正。基于“审判—管理”二元模式,法院的运作以公正和效率为基本目标,并依赖于合法性和效率两种机制组织起来。作为一种正式组织,特定的目标是法院存在的必不可少的前提。但是,法院究竟会选择或追求何种组织目标,后者又将如何影响法院组织形态的塑造。在新制度主义组织理论中,来自业务技术环境、制度环境的制约,构成了组织目标选择的外部空间。与之相应,一方面,技术环境要求组织有效率,即按最大化原则组织生产。作为一种纠纷解决机构,法院应当保持稳定、高效的产出,并将资源集中于组织的生产系统——各个审判部门。另一方面,制度环境对组织的制约将通过合法性机制实现。在合法性压力下,法院与其他行政组织产生了同质化的演变过程,也采用了科层制的组织形式。但是,司法权的判断属性以及中立、公正的要求,又反过来塑造了法院的组织结构,发展出有别于行政机构的独特性。由此,效率机制与合法性机制,这两种组织机制构成了不同制度变迁的逻辑,在实际支配着法院组织形态的塑造和变革。在本质上,人民法院内设机构改革是一种组织结构的分化与整合。作为一种正式组织,法院之所以具有一定的功能,是由法院相应的组织结构所决定和保证的。伴随着结构分化的过程,科层制组织模式被逐步扩张到整个法院系统,并在法院内部形成一种科层化的“线性构造”。包括内部职权的“层级配置”、司法资源的“线性分配”和司法人员的“分级安排”。一方面,通过组织的水平分化,导致法院组织规模不断扩大,其内设机构数量持续增多。另一方面,法院的垂直分化又将使其产生新的等级和层次,通过上下级之间的控制关系来加强法院内部的管理和监督。对于法院来说,这种科层制结构存在正功能与反功能之分。一方面,正功能构成科层制结构存在之必要性,它们体现为该结构在法院组织体系中的作用,并对组织目标的实现有所助益。另一方面,反功能源于科层化管理与审判独立之间的张力,这种张力又将进一步导致结构紧张或者引起结构变迁。于是,这种反功能的存在,可以反映出法院组织结构中所蕴含的紧张或冲突,进一步成为法院内设机构改革的内在动力。随着新一轮司法改革的全面启动,推进法院内设机构改革,精简整合内设机构,实行扁平化管理,成为了实行司法责任制的应有之义。从科层制结构到扁平化管理,这种转变需要经过一种结构整合的过程来优化法院内部结构,形成明确合理的分工协作体系。一方面,通过精简整合机构,特别是司法行政管理机构,严格控制法院组织规模,来改变法院以往臃肿的体制;另一方面,这种结构整合关键在于减少法院内部管理层级,合理调整结构安排,进一步提高法院运作的效率。总之,围绕着审判职能与行政管理,人民法院内设机构改革是适应特定社会经济环境的产物。它不仅依赖于合法性和效率两种机制组织起来,也体现为一种法院组织结构的分化与整合。这一改革只有满足外部环境变化的需求,通过优化职能分工和结构安排,才能实现法院内部职权的合理配置。

黄永锋[4](2020)在《审判权的制度经济学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审判权是国家政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运行状态不但体现着国家治理能力,而且直接影响国家治理效果。鉴于审判权是一种稀缺的重要社会资源,因而在国家治理实践中最大限度实现审判权的有效使用,对一国良法善治的实现非常重要。为最大限度实现审判权的有效使用,首先要深刻认识审判权在司法实践中的真实性状,其次要充分理解不同的约束条件必定会导致审判权不同的制度选择,再次要从权、责、利三个方面对审判权的使用者进行强有效的激励和约束。任何权力都是一把双刃剑。实践中审判权的运行状态既有独立、被动、中立、公开、专业、终局和公正的一面,也有相反的一面。由于存在相反的事实,因而用独立、被动、中立、公开、专业、终局和公正来解说审判权的性质,解释力有限。无论在逻辑还是事实上,追求独立、被动、中立、公开、专业、终局且公正的审判权,都不等于审判权在实践中就一定是独立、被动、中立、公开、专业、终局且公正的。把“应然”追求当作“实然”描述,是语言误用的表现,不利于对客观现实的把握。公力性、界权性、租值性、代理性和裁量性,是审判权在更深层面且更为持久的属性。具体而言,公力性是指,审判权属于国家政权的组成部分,其运行离不开公共财政和公共强制力的支撑;界权性是指,审判权的主要作用在于对争议资源/财富的产权进行界定,从而决定其归属或者分配;租值性是指,审判权本身就属于资源的范畴,具有价值和财富效应;代理性是指,审判权的使用者处于代理人的地位,审判权的运行质效在极大程度上取决于代理人所面对的激励和约束;裁量性是指,裁判规则或者案件信息的不完备,使得审判权的运行无可避免地要受权力使用者主观因素的影响。从这五个方面展开的分析,能够跨越时空解释古今中外审判权的各种运行状态,因而理论解释力更强。只有充分认识和理解审判权的这些深层属性,才能通过相应的制度设计更好地实现审判权的独立、被动、中立、公开、专业、终局和公正。审判权的有效使用离不开制度载体。在新制度经济学看来,是交易费用决定了制度选择,因此就同一目标的实现而言,交易费用更低的制度才是更优的制度。审判权制度涉及的交易费用主要有信息费用、裁决费用、执行费用、监管费用、量度费用和改制费用等六类。事实表明,审判权的制度选择(制度变迁)从总体上是朝着降低交易费用的方向进行的。作为国家政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审判权在宏观层面的制度选择,取决于国家政权架构。人类社会既存在分权式也存在集权式的国家政权,两者分别适应于不同的约束条件。分权式国家政权的确立,源于不同政治团体相互僵持不下,无法形成可集中的政治力量;为避免国家分裂与战乱,各股政治力量只好以分割国家政权(权力分立)的方式相互妥协。如一国之内已形成具有压倒性优势的政治力量,集权式的政权架构就是该国必然的选择。但无论集权还是分权,制度的运行都存在交易费用。集权制的运行绩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掌权者的明智程度;而分权制则因无休止的党争与掣肘,往往难以成事。世界上不存在完美无瑕的政权组织形式,何者能够以更低交易费用实现一国的良法善治,何者就是最适合该国的制度安排。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集中制政权,是最符合我国实情、交易费用最小的制度安排;其在实现国家有效治理的同时,最大限度避免了因权力分割而在中国历史上反复出现的党争、内乱、甚至战乱。因此,着眼于制度运行绩效,我国的审判权必然要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绝无可能实行西方的“三权分立”。集权式的国家政权同样存在权力分工与监督。权力作为重要的社会资源,其使用与自然资源一样,首先必须明确使用主体,否则就会因为权属不明而引发争夺,耗费社会财富。因此,明确审判权的行使主体及其职责清单,是提高审判权运行质效的根本前提。法官独立行使审判权的实质,就是将特定纠纷的裁判权力排他性地界定给法官个人使用。这与经济领域中资源产权的界定在本质上是相通的,都是为了减少因权属不明而导致的各种交易费用和租值消散。审判权的运行必须依托法官个人的人力资本/资源(知识、技能和健康等),相应地,对审判权进行激励和约束,实质上就是要对作为权力使用者的法官形成恰当的激励和约束,最大限度实现法官的个人利益与审判权的运行质效相统一。对审判权进行激励与约束的落脚点在于法官的权、责、利三个方面:首先,法官个人权限的清晰界定,是保障其独立行使审判权的基本前提;其次,实行司法责任制,追究法官个人错误行使审判权的责任,是最大限度消除法官滥用权力的根本保证;再次,保障法官个人获得与其贡献相匹配的利(包括货币收入与非货币收入),则是激发法官工作积极性,避免法官懒用或者滥用权力的重要基础。当然,加强法官的职业保障,不等于法官职位就是“铁饭碗”。只有分清功过是非,准确量度个人贡献,并在此基础上严格进行奖惩,才会对法官个人产生强有效的激励和约束,从而最大限度实现审判权的社会价值。总而言之,为在我国治理实践中最大限度实现审判权的有效使用,首先要实事求是地认识和理解审判权在更深层面的公力性、界权性、租值性、代理性和裁量性等属性;其次要坚持党对审判权的绝对领导,降低审判权制度运行的交易费用,并在此基础上完善权力分工与监督,旗帜鲜明地反对西方的“三权分立”;再次要将法官个人的权、责、利有机统一起来,明确界定法官的权限和责任,保障法官能够获得与其贡献相匹配的收入,从而给予法官强有效的激励和约束。

周子宁[5](2020)在《中国法官职业保障制度研究》文中提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法院是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而法官则就是这道防线的守门人,是社会正义的最高守护神。法官是国家司法制度的主要承担者,国家法律的实际执行者,其历史使命是解决各种社会矛盾,维护社会正义和公平,也是全面促进法治的重要力量。为了实现司法公正,落实司法责任制下的法官职业保障制度,加强法官职业保障制度的建设尤为重要。但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法官职业保障制度体系并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下法官职业发展的要求。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将全面推进司法体制改革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摆上了工作日程,而法官职业保障制度的改革作为司法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也吸引了社会各界的目光。目前,由党中央主导的司法体制改革已全面展开,完善法官职业保障制度的思路也需要着眼于司法体制改革大局来进行全面的考察和分析。首先,从法官职业保障制度的含义、历史渊源入手,阐述了法官职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和意义,包括有利于保障法官独立行使审判权,有利于提高法官的责任意识,有利于提高法官的尊荣感。其次,分析了法官职业保障制度的现状与问题,介绍了我国法官职业保障制度的法律规定,并对我国法官职业保障制度的实施情况进行梳理,剖析了我国法官职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包括法官的独立司法权受到限制、法官的安全保障范围有限、法官豁免权的权力和责任不明确、法官的职业收入没有有效保障。再次,对域外法官职业保障制度进行考察,简要介绍了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主要国家关于法官职业保障制度的规定。通过考察,分析域外法官职业保障制度取得的成效,值得借鉴的经验包括在宪法中明确规定法官独立行使审判权、提高法官社会地位、落实法官高薪制。最后,提出完善我国法官职业保障制度的建议,包括保障法官权力有效行使、完善法官责任豁免制度、完善法官薪酬福利制度和加强对法官职业安全保障。

赵世霖[6](2020)在《司法改革背景下主审法官责任制问题研究》文中提出司法责任制一直以来被喻为司法改革的“牛鼻子”,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作用。在党的十八大后,作为司法责任制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主审法官责任制又重新回到了大众的视野当中,一度成为炙手可热的热点话题。近年来,作为推动公正司法的关键举措,主审法官责任制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收效,“让审理者裁判、让裁判者负责”的司法理念逐步得到推广。目前我国司法改革的步伐已经迈入“深水区”,各种不适应情形及问题逐渐凸显出来,主审法官责任制在实践中也显现出了诸多不适之处。对于主审法官责任制问题的研究,应当能够厘清制度相关的概念,明晰制度构建的核心内容,从理论层面构建出科学合理的主审法官责任制,并将之更好地付诸实践。学界中不乏对该问题的研究与探讨,但讨论成果一般停留在过于宏观的制度概述和并不周延的概念解释,对主审法官责任制中的诸多概念缺乏应有的统一定义。因此,主审法官责任制的起点问题,即主审法官及主审法官责任制的含义。从“事实的认定者”、“法律的适用者”及“道德的引领者”三个角度对主审法官进行角色定位,能够使其更加符合公众的期待,也可以对其应当享有的权力、承担的责任提供合理性的论据。新一轮司法改革当中所提倡的“法官独立”、“权责一致”、“司法效率”等关键性理念恰恰为主审法官责任制的构建提供了法理层面的确立理据,使之建立有理可依。想要真正地构建出科学合理的主审法官责任制则应当从“权力—责任—权利”三个维度入手,其中权力应当为国家权力表现形式之一的审判权力,责任则分为认知责任、身份责任、道德责任三种,也与主审法官的角色定位相对应,而权利则是一种豁免权和救济权的统一。目前我国主审法官责任制的运行无论是从规范性文件角度考察还是基于司法实践角度考察,其均处于一种有待完善的状态,存在着诸如主审法官现实地位缺乏保障、制度内部责任追究体系不周延、相关制度缺乏合理设计等问题,在今后的实践发展中,应当从甄选考核等多角度保障主审法官的现实地位,构建起以“不当行为”为核心标准、辅之以“过错标准”、并有“错案结果”为补充的责任认定标准体系,构建出司法化的法官责任追究程序。由此,才能够真正地构建出价值多元、内容丰富的主审法官责任制。

刘星宇[7](2020)在《法官责任制机制完善研究》文中认为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国情具有特殊性,我国坚定不移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中国这一头睡狮已经睡醒,崛起在世界东方。在司法权的依法独立前提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其本质要求和基本保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公平正义作为法治的核心要义,推进司法公正是不二选择。规范需要严格,保证司法权的正常运行,需要适度把握二者的平衡。法官责任制正是一剂良药,司法体制改革,工作机制完善,都离不开法官责任制的实行,这也是司法责任制的核心内容。公平正义的实现,需要法官责任制来保驾护航。法官在独立行使审判权的同时,也需要对行使权力做出的裁判结果承担责任,这也是维护司法权威的前提。法官责任制的根基在于“权责一致”的理论,其核心要求就是“由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建立权责统一的司法权力运行机制。推行法官责任制意义深远,不仅可以改变目前法官管理模式中存在的不合理之处,降低司法权行政化的影响,实现审理裁判二者合一,而且可以提升审判效率和提高审判质量,形成维护司法权威和促效提质二者并重的良性构建。法官责任制非一朝一夕之功,是一项系统性、整体性工程,不仅仅是简单的放权就能实现,还需要一系列的配套机制来完善,也需要学界加强理论研究为法官责任制的完善提供理论支撑。本文在此背景下,学习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以及十九大等会议的重要精神,对法官责任制做了较为具体的分析。本文对法官责任制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导论。第二部分主要介绍法官责任制的理论基础,比如法官责任制的起源,其基本内涵及特征,以及其法理依据及法理价值等等。第三部分主要探讨法官责任制目前的效果检验,在其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我们也不难发现制度设计存在着缺陷。第四部分是分析法官责任制由于其制度缺陷所带来的问题。第五部分是对域外发达国家的有关制度的考察,主要包括美德法日四个国家以及他们的经验给我们带来的启示。第六部分是法官责任制在运行过程中应坚持的原则。第七部分是对法官责任制设计缺陷以及带来的实践问题提出自己的完善建议,具体有制度完善层面的三点建议,以及职业保障、审判组织改革、员额制、权力清单等方面的思考。最后一部分是本文的结语和展望。

于猛[8](2020)在《我国法官司法豁免制度研究》文中指出时至今日,如何实现审判权的独立公正运行,已经超越国界的限制,成为各国司法改革中共同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而解题的关键在于如何正确认识并处理好审判权独立运行与司法责任制之间的关系。作为保障审判权独立运行、完善司法责任制的重要制度安排,法官司法豁免制度应运而生。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我国初步建立了法官司法豁免制度,各地法院亦展开了法官司法豁免制度的实践探索。但是,法官司法豁免的衡量标准、规范程序以及该制度本身如何恰当嵌入我国的司法传统和政法体制当中,进而产生积极效果等问题却并未得到妥善解决。法官司法豁免制度具有理论和现实的双向维度,既要符合法官司法豁免的制度发生规律,也要契合中国特色的司法国情与体制机制;既要对我国法官司法豁免制度的实践运作进行反思与检讨,也要将之上升到制度建构的层面进行理论关照,以建立符合审判权运行基本规律、契合法官职业特点,并兼具中国特色的法官司法豁免制度体系。为此,本文对法官司法豁免制度的基本原理、演变脉络、运行现状、积极功效、存在问题及原因等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完善法官司法豁免制度的正当性、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就未来改革和发展法官司法豁免制度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具体设计以及与相关配套制度的衔接协调等,进行了系统论述,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司法公正以审判权独立运行为前提,以司法责任制为保障,要实现司法公正,必须坚持审判权独立运行与司法责任制的统一。我国法官司法豁免制度即是在司法改革实践中所得来的关于审判权独立运行与司法责任制之间关系的能动反映,并经历了观念萌生、初步建构、渐趋成型的演进过程。它以司法公正和权利保障为价值追求,强调赋权与限权的有机统一,基于这样的内涵和实质,法官司法豁免制度对审判权独立公正运行机制建设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为我国司法责任制改革、法官职业保障制度建设以及司法公正的实现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然而,就目前来看,囿于司法传统观念、法院治理机制和法官素质现状的影响,我国司法责任制更侧重于如何对法官进行司法追责,而对于法官司法豁免未报以足够的重视,在实践中出现了制度设计合理性不足、运行机制泛行政化与法官依法独立履行审判职责实质退隐等系列问题,减损了该项制度所产生的实际效益,也对司法公正目标的实现造成了影响。基于现实考量可以发现,推进法官司法豁免制度的改革及完善,具有正当性、必要性和可行性。在正当性方面,法官司法豁免制度非但不会危及或破坏司法责任制,相反可以通过对司法追责权力的规范,改变“重追责轻豁免”体制下的司法责任制,并推动其全面落实。实际上法官司法豁免制度作为法官职业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推进法官职业化建设的过程,必然包括对法官司法豁免制度的完善。维护法官的中立性地位是实现司法公正的重要保障,而法官司法豁免制度改革及完善不仅为法官中立审判提供了基本保障,还有利于消除司法干预现象。在必要性方面,面对法官权责失衡难题、法官职业角色紧张以及法官职业风险趋增的新态势,现有的法官司法豁免制度已然不能满足审判权独立公正运行的发展需要,必须通过法官司法豁免制度的进一步改革及其完善,才能破解难题、缓解紧张及防范风险。在可行性方面,法官司法豁免制度改革及完善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具有宪法法律层面的依据,是对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原则的贯彻和落实。而且,我国当下不断推进的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建设,也为其提供了制度和智识支持。再加上最高人民法院以及各地法院通过法官依法履职保障制度化建设和实践则使其深化改革更加有章可循。党的十九大再一次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时代主题,将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作为深化依法治国实践的价值追求,要求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以此为契机,要破除法官司法豁免的神秘感和畏惧感,必须审时度势,积极稳妥推进法官司法豁免制度改革,首先应明确法官司法豁免改革应遵循司法规律、有限豁免和统筹协调三个基本原则,防止其偏离正确性的方向。并通过完善立法设计、畅通运行机制和强化监督管理三个层面依次改进、创新和优化法官司法豁免制度的内部构成,实现制度的规范完整、运行畅通和实施有效。同时,为了克服推进法官司法豁免制度改革过程中的障碍,还需与司法体制改革中的关联性制度如司法追责制、法官员额制、法官职业伦理和法官职业保障等制度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关系,实现有序的衔接协调,以达成司法改革之目标。

王乐[9](2020)在《基层法院审判权力主体及其运行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人民法院第一个五年改革纲要》开启了我国司法体制改革的现代化进程。审判主体作为审判权运行机制的重要载体,对保障司法公正、提高司法效率有着重要意义。审判主体是民事诉讼的基本构成要素,是确保审判权运行良好的重要保障,没有科学合理的审判主体的界定,就没有公正高效的审判权的有效运行。从《一五改革纲要》颁布至今,审判主体的界定及其职权范围也历经变迁。二十年来,改革纲要始终坚持独任庭、合议庭、审委会这三大组织的审判地位不动摇。此外,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享有审判权的主体范围也在不断扩大,例如法官助理、人民陪审员和专业法官会议制度。因此,本文立足于我国国情,着重对当前基层法院实际运行中享有审判权的审判主体做主要研究和论证,以期从中找出我国审判主体运行中的问题所在,进而探求新一轮司法改革对审判主体的改革方向,从而提出一些具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意见以供学界讨论。本文首先从基层法院审判权力主体的类型入手。具体而言,这一部分就是对当前法院存在的独任制、合议庭、审判委员会、专业法官会议以及法官、法官助理、人民陪审员等审判的组织和个体进行分析。此外,1999年以后的司法改革对我国审判权力运行机制的完善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中对审判主体的改革更是司法改革的核心所在,不容忽视。着重分析各审判主体的改革历程对正确认识审判权力主体以及合理界定其职权有着重要意义。其次,在对审判权力主体的类型和改革历程有了基本的了解之后,着重对其现状进行合理的评析。这一部分主要从各审判主体的职权界限、人员选任、职业保障、责任承担等方面深入探析,从而使我们正确认识审判主体的当前情况与运行机制,为下一章困境的探讨奠定基础。再者,审判主体虽历经四次司法改革,不断调整完善以适应我国司法国情,但是由于我国司法情况复杂、司法行政化等问题的存在,致使审判主体的改革出现困境,呈现出旧有问题尚未解决,新型问题层层迭出的局面。如审判主体及其职权定位不清晰、审判主体之间协调运行不畅、审判主体责任不明晰、对审判主体的监管不到位等问题,阻碍了审判权力运行机制的顺畅运行,不利于司法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因此,我们应立足于当前社会主义法治发展的进程,深入探析审判权力主体当前运行的困境,进而推动新一轮司法改革的完善。最后,在对审判权力主体的现状及当前困境深入分析之后,结合我国当前司法国情,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审判权力主体进行完善。一是要重设法院内部审判权力主体结构。具体来说,要确立审判团队构建原则,明确成员职责分工,修正独任庭的立法定位,扩大独任庭的适用范围,强化合议庭审判权,促进合议制实质化,强化审委会的总结经验和宏观指导职能。二是要健全审判权力主体之间的协调机制。具体表现在完善独任庭与合议庭之间的相互转换、合议庭与审委会之间的衔接、人民陪审制度运行机制等方面。三是要完善基层法院审判权力主体运行机制的配套设施。例如提高法官的职业化水平、建立行政事务与审判事务相分离的审判管理体制、完善审判监督制约机制等。

葛翔[10](2020)在《宪法视野下的审判独立与审判责任》文中指出在这一轮司法改革过程中(2014年至今),司法责任制是整个改革的核心,从宏观角度来看,司法责任制改革包含了司法人员分类管理、司法职业保障、省以下地方法院人财物统管等改革内容。从规范层面来看,司法责任制又可分解为两个方面,即“让审理者裁判,让裁判者负责”。前者实际上要解决的是审判独立问题,后者解决的是独立后如何监督、制约审判权的问题。司法责任制中所谓的“审判责任”,不是一项单一概念,而是包含了审判权、审判管理权、审判监督权的权限划分,管理性责任和结果性责任、内部责任和外部责任等多重范畴的复合性概念。司法审判首先向自我负责,维护审判独立最主要的还是依赖于审判机关本身,审判机关内部应当形成一整套维护审判权独立公正行使的制度性保障。其次,审判权部分程度上要向代议机关负责,即使是西方国家代议机关对审判权的监督制约仍然是存在的,只不过在程度上强和弱的区别。最后,审判权要向人民负责。五四宪法第78条规定:“人民法院独立进行审判,只服从法律。”第78条之所以不参照当时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宪法规定“审判员独立”,可以从意识形态因素、现实司法状况和宪法规范体系解释三方面来分析。之所以强调法院审判独立,而不规定法官独立,体现了无产阶级国家观和法律阶级性的意识形态。而意识形态又并非唯一因素,通过集体决策的进路保证司法质量,是另一个重要的原因。伴随中国共产党全面夺取政权的胜利,代表国民党政权制度的“六法全书”体系被全面废除,由此造成国家层面法律规范的普遍缺失;于此同时,1952年至1953年开展的司法改革运动,对旧司法人员的改造也在客观上从司法人员结构上对人民法院审判工作的具体展开产生了深刻影响。从五四宪法第78条的历史背景来看,政权更替、社会面尚未稳定等客观因素决定了审判工作有较强的政治属性和工具属性,宪法规定“审判员独立审判”是不符合现实的。社会环境,法律的废除、司法人员的调整必然客观影响到审判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因此,确立法院作为一个整体来行使审判权,在法律不健全、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的条件下,是保障审判质量的重要途径。革命根据地时期,司法的政策性强调法院是人民政权的组成部分之一;强调司法审判的人民性,必然会形成分散主义的特征,而要使得审判工作服从政策、服务中心工作、服从群众路线,就必须从组织样态上对司法审判进行必要的约束。在五四宪法制定之初,将民主集中制作为活动原则,那么在审判机关中就主要表现为集体领导的体制。“人民法院能独立进行审判”而不是“审判员独立进行审判”,也就鲜明地体现了集体领导的含义。法院实行民主集中制就民主方面而言,其在组织结构上体现为两方面:一是审判委员会制度,二是合议制。从组织结构上来看,审判委员会实际上就是合议庭合议制度的扩大。院庭长领导负责制与审委会制度相结合,就体现了民主集中制中集中的一面。从我国审判委员会制度的历史发展来看,审判委员会是从行政机关演化而来的,本质上是党政合一、议行合一、司法和行政混同的产物。所以,法院整体行使审判权往往体现出深厚的行政色彩。在以五四宪法为制度框架的历史背景下,我国审判机关的责任只能体现为一种整体性的责任,而非个人责任。由五四宪法所确立的法院整体性的司法责任框架所导出的必然是法院组织内部科层制的运行特征。在法院整体性的责任归属模式和监督制约机制下,造成权责不明,审、判分离,司法决策不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司法审判进入改革时期,十八大以后,审判机关逐渐相对地独立于地方其他机关,尤其是独立于地方党政机构的改革方向愈发明显。“司法权属于中央事权”的论断,突出了审判机关的整体独立性。从狭义的司法权定义而言,所谓司法就是“在个案中‘说出法是什么’,也就是在个案中适用法律。”另一方面,法院作为审判机关,并非所有的权力活动都属于狭义司法权即审判权的范畴。所谓“中央事权的司法权”实际上指:一,从国家行政管理角度对审判机关人财物实施统一管理;二,审判权的普遍性和国家性。司法改革后,审判行政事权的统一管理有利于法院实现整体独立。审判权的国家性需要对民主集中制组织原则进行再认识,法院与人大的关系有别于政府与人大的关系,省以下法官人选的统一遴选并不违背民主集中制原则,今后如果由全国人大或省级人大相对统一的行使法官任免权可以更好的实现对审判的监督。法官独立也是本轮司法改革的重要内容。司法独立主要指的是独立于行政机关,而并非独立于立法机关,司法独立最主要的仍然是指法官裁判的独立。改革之后,对现行《宪法》第131条的内涵解释,可以从这样几方面进行理解:法院独立审判不等同于法院整体行使审判权;审判独立原则包含法院独立审判和法官审判独立两方面;法官审判独立是审判活动规律的体现。由此,现行《宪法》第131条“人民法院依照法律独立行使审判权”的含义应当是这样的:即审判权专属于人民法院,行政机关等其他主体不能行使审判权;法官在审判中参与审判组织独立履行审判职责,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都不能干涉法院行使审判权和法官履行审判职责。而审委会讨论个案与审判独立原则及法定法官原则仍有距离。基于审判独立原则对审委会制度进行改革,可以取消基层法院审委会讨论个案法律问题的职能;审委会讨论个案法律问题是行使审判权,原则上应当适用诉讼程序;审委会是党对具体审判工作领导的连接点,因此其讨论个案的范围应当是有限的。从法院向人大负责角度来看,一方面,法院向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形式空疏,并没有完全发挥人大在监督过程中的作用;另一方面,一些地方人大听取法院报告后对相关决议予以否决,或是对法院审判个案进行质询等等,缺乏法律制度上的支持。法院组织和审判权的内容来源于法律。审判权必须依据法律行使,反过来意味着审判权受到法律的规制,也只能由法律予以规制。基于这样的理由,全国人大作为法律的制定机关,法院因适用法律而向全国人大负有法律责任,同时间接地向人民整体负责,全国人大可以对法院个案审判实施法律监督;而地方人大是地方法院组成人员的选举任命机关,基于选举权而对地方法院实施工作监督,主要是对选举任命的组成人员实施监督,地方法院向地方人大负责只是部分体现了民主政治属性。人大的工作报告制度实际上来源于党的制度。是法院向人大作报告而并不是法院院长。法院向人大所作的报告反映的是审判管理工作开展的情况,而不是审判本身,其直接体现为审判管理举措实施后的司法效能。人大对法院报告的否决,也只能体现为对法院相关审判管理权行使主体的审判管理工作的否定,而不可能直接指向审判本身。司法责任制框架下法院内部的审判管理、监督和考评,则是一种内部责任制度。我国目前对审判管理的定位是案件管理与审判过程中人员管理的集合,其目的和功能有这样两个维度:一个维度是通过案件的管理来完成对审判人员及其他主体行为的监督,另一维度是通过审判人力资源的调整和对行为的监督实现案件公正高效审理。在审判管理、司法行政管理事项上,我国上下级法院之间以及单个法院内部当然存在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审判管理的功能和目的是为了实现审判的公正和效率。审判流程管理是审判管理中最重要的内容,但是目前在流程管理中混同了管理权和监督权,由此对审判独立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可能体现为两方面:一是,审判管理资源天然地向院庭长倾斜。二是,使得审判流程中的个案监督有可能凌驾于审判组织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之上。因此,审判独立原则下个案流程中的审判监督与审判管理应当分离。审判流程中的管理应当符合预定性和集体性要求。审判管理还包括对法官的考评和惩戒。对法官的考评应当立足于对法官的监督,而非对法官的管理。我国现行法官惩戒机制存在不足。从比较视野来看,域外法制强调惩戒程序的诉讼化审理,我国可以将考评委员会作为完善惩戒机制的切入点。司法公开体现了法院向公众负责。司法改革的立足点是提高司法公信力,其中的一项举措是加大司法公开力度。司法本身的制度建设和社会公众对司法的信任度并不存在一种特定的对应关系,社会公众对司法行为的观感往往有其固有的形成逻辑。司法作为法律实现的途径之一,它在实现法律的社会融合功能的同时,也需要当事人——参与司法的公众——尊重司法并在司法程序中合作。因此,司法审判能否为社会所信任,既取决于司法能否真正促进社会信任和社会合作,同时也受到社会信任和社会合作本身的影响。而当前社会对司法信任不足,一方面源于社会结构的急剧变化,稳定成熟的社会关系尚未成熟;另一方面社会大众意识大多还未能接受公平合作、平等竞争的现代思维。同时,无限制的倡导通过媒体手段对司法过程进行全面的公开,也是涉诉舆论应对的误区。要转变舆论对司法的不当影响,一方面应当加强涉诉舆论应对的规范建设,另一方面应当强化司法中立,避免司法的道德主义倾向,并注重规则推导,弱化价值判断和经验判断。

二、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之法官独立问题探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之法官独立问题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法官职业保障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1.3.1 研究方法
        1.3.2 创新点
2 我国法官职业保障的概述
    2.1 我国法官职业保障的含义及发展历程
        2.1.1 我国法官职业保障的含义
        2.1.2 我国法官职业保障的发展历程
    2.2 我国法官职业保障的必要性
        2.2.1 有利于全面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2.2.2 有助于缓解法官“离职潮”
        2.2.3 有助于缓解法官低收入窘境
3 我国法官职业保障的发展现状及具体问题
    3.1 我国法官职业保障的成效
        3.1.1 我国法官职业保障在立法方面取得进步
        3.1.2 我国法官职业保障在实践中得到改善
    3.2 我国法官职业保障存在的问题
        3.2.1 法官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问题
        3.2.2 法官身份保障问题
        3.2.3 法官经济保障问题
        3.2.4 法官职业安全问题
    3.3 法官职业保障制度问题的成因
        3.3.1 法治观念建设仍需加强
        3.3.2 法官队伍建设仍需加强
        3.3.3 工资福利保障仍需加强
        3.3.4 法官安全保障仍需加强
4 域外法官职业保障现状及启示
    4.1 英美法系国家法官职业保障
        4.1.1 英国法官职业保障
        4.1.2 美国法官职业保障
    4.2 大陆法系国家法官职业保障
        4.2.1 日本法官职业保障
        4.2.2 德国法官职业保障
    4.3 域外法官职业保障的启示
        4.3.1 分地区对法官逐步实现高薪制度
        4.3.2 法官管理去行政化
        4.3.3 严格法官管理及提升法官尊荣感
5 我国法官职业保障问题的完善建议
    5.1 完善独立行使审判权的制度
        5.1.1 完善党领导下的依法独立行使审判
        5.1.2 建立法官责任监督机制
    5.2 健全法官身份权利保障
        5.2.1 完善法官救济途径与退休制度
        5.2.2 尊重法官职务调动与辞职的自愿性
    5.3 加强法官经济权利保障
        5.3.1 规范法官单独工资序列及经费管理
        5.3.2 建立法官专项福利保障制度
    5.4 完善法官职业安全保障
        5.4.1 增强公众对于司法救济的认知
        5.4.2 扩展法官安全保障领域
        5.4.3 完善法院与公安机关的协作体制
    5.5 健全法官豁免制度及身心健康服务保障机制
        5.5.1 健全法官责任豁免制度
        5.5.2 健全法官身心健康服务保障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2)刑事裁判公众认同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价值
    第三节 文献综述
    第四节 研究框架
    第五节 研究方法
第一章 刑事裁判公众认同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许霆案件引发的公众认同问题
        一、许霆案的基本事实
        二、许霆案一审判决引发的舆论反响与争议
        三、许霆案终审判决与公众认同的回归
    第二节 刑事裁判公众认同内涵解析
        一、认同与公众认同
        二、公众认同与制度认同
        三、刑事裁判的公众认同
    第三节 常识、常理、常情理论与刑事裁判的公众认同
        一、常识、常理、常情理论述评
        二、常识、常理、常情理论在刑事裁判中的应用
    第四节 积极的一般预防理论与刑事裁判的公众认同
        一、积极的一般预防理论
        二、积极的一般预防理论与刑事裁判的公众认同
第二章 公众与刑事裁判公众认同的生成机制
    第一节 公众、媒介与刑事裁判的基本关系
    第二节 公众的类型及对刑事裁判的不同诉求
        一、公众的界定因素与类型划分
        二、公众的分类
        三、个人类型公众对天理与人情的诉求
        四、人际类型公众对于国法的诉求
    第三节 个人类型公众暂时性群体的特征
        一、暂时性群体
        二、个人类型的公众与暂时性群体
    第四节 刑事裁判公众认同的决定因素与生成机制
        一、刑事裁判的公众关注内容
        二、刑事裁判公众认同的决定性因素
        三、刑事裁判公众认同的生成机制
    第五节 刑事裁判公众认同的提升途径
        一、提高司法权威
        二、提高法官品质和司法能力
        三、规范司法传播媒介
        四、强化律师慎言义务
第三章 司法权威是刑事裁判公众认同的基础
    第一节 权威与司法权威
        一、权威
        二、司法权威
        三、法院权威的调查分析
        四、司法权威的困境
    第二节 完善立法是确保司法权威的制度基础
        一、立法问题存在的客观性
        二、部分立法的目的缺陷及其完善措施
        三、部分立法的技术缺陷及其完善措施
        四、司法解释和指导案例对立法问题的缓解
    第三节 完善人身保护令制度是提升司法权威的必要举措
    第四节 促进量刑规范化是提高司法权威的重要路径
        一、量刑规范化的实践作用
        二、量刑规范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三、量刑规范化的完善建议
    第五节 健全法院与公众交流机制是提高司法权威的工作渠道
        一、贯彻执行《人民陪审员法》
        二、建议引入“法庭之友”制度
第四章 法官品质与刑事裁判的公众认同
    第一节 法官品质是影响刑事裁判公众认同的主要因素
        一、法官品质是影响司法公众认同的主要因素
        二、基层法院法官公众认同是基层法院的司法权威的重要方面
        三、当前法官品质的问题不容忽视
    第二节 刑事裁判说理制度的完善
        一、刑事裁判说理与刑事裁判的公众认同
        二、刑事裁判说理存在的问题
        三、刑事裁判说理的完善
    第三节 法官管理与培训制度的完善
        一、建议实行非公务员化管理制度
        二、完善职业安全保障
    第四节 法官奖惩制度的完善
        一、对法官的薪酬激励
        二、对法官晋升的激励
        三、对法官的惩戒
    第五节 法官职业豁免制度的完善
        一、王桂荣玩忽职守案引发的问题
        二、法官职业豁免制度
        三、法官职业豁免制度与刑事裁判的公众认同
        四、我国刑事法官职业豁免制度存在的问题
        五、我国刑事法官职业豁免制度的完善建议
    第六节 法官心理健康与刑事裁判的公众认同
        一、白山中院精神病法官案及分析
        二、积极建立与完善法官心理健康机制
第五章 媒体传播与刑事裁判的公众认同
    第一节 刑事案件的两级传播与意见主导者
        一、两级传播与意见主导者理论
        二、司法与公众的天然隔膜
    第二节 媒体与刑事案件的两次传播
        一、媒体的公共性和逐利性与信息传播
        二、媒体与司法公开
    第三节 媒体与刑事裁判公众认同
        一、媒体、公众与司法的基本关系
        二、媒体的新闻自由与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的关系
        三、媒体两次传播与刑事裁判公众认同的关系
        四、自媒体与刑事裁判公众认同的关系
    第四节 媒体传播对刑事裁判公众认同的影响
        一、新闻报道引起公众质疑刑事裁判的因素
        二、媒体传播对刑事裁判公众认同的积极影响
        三、媒体对刑事裁判公众认同的消极影响
    第五节 通过媒体传播提升刑事裁判公众认同的路径选择
        一、通过媒体传播促进法院实质性公开
        二、利用社交媒体开放系统形成答疑与释疑机制
        三、对媒体传播内容进行合理限制
        四、依法规制媒体审判
        五、对媒体不当报道追究的法律责任
        六、规范媒体报道内容与加强媒体职业伦理建设
第六章 律师是刑事裁判公众认同的关键媒介
    第一节 律师、意见主导者与刑事裁判的公众认同
    第二节 律师的慎言义务
        一、律师的慎言义务
        二、暂时性群体与律师慎言义务
    第三节 我国有关律师慎言义务的规定
    第四节 域外规制律师庭外不当言论的基本模式
        一、美国的相对自由模式
        二、英国的严格禁止模式
        三、德国的严格禁止模式
        四、域外规制律师庭外不当言论对我国的启示
    第五节 律师慎言制度的完善建议
        一、加强律协“管理”职能
        二、完善律师职业伦理规范
        三、改进律师惩戒机制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作
“刑事裁判法官认同问题研究”调查问卷
司法认可度调查问卷
致谢
作者简介

(3)人民法院内设机构改革研究 ——基于组织社会学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的意义
    二、现有研究述评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的框架和内容
第一章 人民法院内设机构改革的组织基础
    第一节 作为组织的人民法院
        一、“审判—管理”二元模式
        二、条块状的制度环境
        三、矩阵式的组织结构
    第二节 人民法院内设机构改革的历程
        一、第一个阶段:从无到有
        二、第二个阶段:从简单到复杂
        三、第三个阶段:从复杂到专业
        四、第四个阶段:从表层到实质
    第三节 人民法院内设机构改革的分析框架
第二章 组织与环境:法院组织变迁的外在动力
    第一节 组织作为一个开放系统
    第二节 环境构成组织变迁的动力
    第三节 法院嵌入社会结构环境之中
        一、应对社会生活的复杂性
        二、依附于政治权力的安排
        三、顺应经济秩序的发展
        四、获取社会民众的认可
    第四节 通过司法场域塑造法院体制
        一、法院体制的初步建立
        二、形成庞大的组织体系
        三、不断深化的机构改革
第三章 效率与合法性:法院组织形态塑造的两种机制
    第一节 效率与公正:法院的组织目标
    第二节 技术环境与制度环境:组织目标选择的外部空间
    第三节 效率机制与合法性机制:组织结构塑造的内部机制
    第四节 作为一种制度变迁的逻辑
第四章 分化与整合:法院组织结构变革的内在逻辑
    第一节 法院的组织结构与功能
    第二节 结构分化:科层制向法院组织的扩张
        一、科层化的“线性构造”
        二、水平分化:法院组织规模扩大
        三、垂直分化:新的等级层次产生
    第三节 正功能与反功能:法院科层制结构的功能分析
        一、正功能:科层制结构存在之必要性
        二、反功能:科层化管理与审判独立的张力
    第四节 结构整合与实行扁平化管理
        一、扁平化的“水平装置”
        二、结构整合:精简机构与减少管理层级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致谢

(4)审判权的制度经济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问题缘起
    二、选题意义
    三、理论脉络
        (一) 资源、产权与交易费用
        (二) 作为资源的权力及其产权安排
        (三) 权力的产权安排与激励约束作用
    四、研究方法
        (一) 事实检验
        (二) 语义分析
        (三) 制度经济分析
    五、结构内容
第二章 实践中的审判权
    一、问题与视角
    二、事实检验的进路
    三、揭开审判权的面纱
        (一) 独立与不独立
        (二) 被动与主动
        (三)中立与偏向
        (四) 公开与不公开
        (五) 专业与非专业
        (六) 终局与非终局
        (七) 公正与不公正
        (八) 小结
    四、透视审判权的实质
        (一) 公力性
        (二) 界权性
        (三) 租值性
        (四) 代理性
        (五) 裁量性
    五、结语
第三章 审判权的制度选择
    一、问题与视角
    二、基于交易费用的分析框架
        (一) 交易费用的范式
        (二) 专业分工与司法审判
        (二) 审判权力的权属界定
    三、历史变迁中的审判权
        (一) 古希腊:迎合民主的审判权
        (二) 古罗马:不同势力分割的审判权
        (三) 古代英国:努力挣脱王权的审判权
        (四) 古代中国:依附中央集权的审判权
    四、把审判权放在恰当的位置
    五、结语
第四章 审判权的激励约束
    一、问题与视角
    二、人力资本与行为激励
        (一) 人力资本
        (二) 行为激励
    三、激励约束审判权的实践考察
        (一) 美国的精英模式
        (二) 法国的科层模式
        (三) 中国的混合模式
    四、认真对待法官的权责利
    五、结语
第五章 结论
    一、实践中审判权的深层属性
    二、审判权之制度选择的逻辑
    三、激励和约束审判权的关键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5)中国法官职业保障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现状
    1.4 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2 法官职业保障制度概述
    2.1 法官职业保障制度的含义和历史演进
        2.1.1 法官职业保障制度的含义
        2.1.2 法官职业保障制度的历史演进
    2.2 健全法官职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和意义
        2.2.1 健全法官职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
        2.2.2 健全法官职业保障制度的意义
3 我国法官职业保障制度的现状、问题及原因分析
    3.1 我国法官职业保障制度的现状
        3.1.1 我国法官职业保障制度的法律规定
        3.1.2 我国法官职业保障制度的实施情况
    3.2 我国法官职业保障制度的问题分析
        3.2.1 法官履职保障受限
        3.2.2 法官职业收入制度执行不力
        3.2.3 法官职业安全缺乏有效保障
        3.2.4 法官身份保障制度有待细化
        3.2.5 法官责任豁免权的权责不明
    3.3 我国法官职业保障制度问题的原因分析
        3.3.1 观念层面的原因
        3.3.2 制度层面的因素
        3.3.3 经济层面的原因
4 法官职业保障制度的域外考察及启示
    4.1 英美法系法官职业保障
        4.1.1 美国
        4.1.2 英国
    4.2 大陆法系法官职业保障
        4.2.1 德国
        4.2.2 日本
    4.3 对我国的启示
        4.3.1 宪法中明确规定法官依法独立行使职权
        4.3.2 实行法官高薪制
        4.3.3 提高法官社会地位
5 完善我国法官职业保障制度的建议
    5.1 保障法官权力的充分行使
        5.1.1 健全法官依法独立审判的机制
        5.1.2 建立内部保障制度
    5.2 健全法官身份保障制度
        5.2.1 规范对法官身份的保障
        5.2.2 保障法官的最低任职年限
    5.3 完善法官责任豁免制度
        5.3.1 规范法官豁免权立法
        5.3.2 规范法官责任豁免的界限
        5.3.3 明确法官的追责机构
    5.4 完善法官职业群体的薪酬福利制度
        5.4.1 健全法官单独工资序列
        5.4.2 健全法官单独职务序列
        5.4.3 完善对法官关怀制度
    5.5 加强对法官职业的安全保障
        5.5.1 扩大法官安全保障的区域和对象范围
        5.5.2 建立法官人身安全保险制度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司法改革背景下主审法官责任制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四、特色与不足
第一章 主审法官责任制的缘起与内涵界定
    一、主审法官责任制的缘起
    二、主审法官的含义与角色定位
        (一)主审法官的含义
        (二)主审法官的角色定位
    三、主审法官责任制的内涵界定
        (一)主审法官责任制的含义
        (二)主审法官责任制与相关制度的概念区别
第二章 主审法官责任制的确立理据与构建维度
    一、主审法官责任制的确立理据
        (一)法官独立
        (二)权责一致
        (三)司法效率
    二、主审法官责任制的构建维度
        (一)主审法官责任制构建维度之一——“权力”
        (二)主审法官责任制构建维度之二——“责任”
        (三)主审法官责任制构建维度之三——“权利”
第三章 主审法官责任制运行样态考察与问题检审
    一、主审法官责任制的运行样态考察
        (一)主审法官责任制在规范性文件中的运行样态
        (二)主审法官责任制在司法实践中的运行样态
    二、主审法官责任制的问题检审
        (一)主审法官现实地位缺乏保障
        (二)主审法官责任制的责任认定体系不周延
        (三)主审法官责任制的责任追究相关制度缺乏合理设计
        (四)法官职业保障制度未能有效落实
第四章 破除我国主审法官责任制困境的路径
    一、多角度保障主审法官的现实地位
        (一)建立科学的主审法官选拔考核体系
        (二)理顺主审法官与对应各方关系
        (三)改革审判委员会讨论案件制度
    二、重构主审法官责任认定标准体系
    三、构建司法化的法官责任追究程序
        (一)建立功能明确的法官惩戒委员会制度
        (二)有效保障当事法官的合法权利
    四、完善主审法官责任制的相关配套制度
        (一)加强主审法官的职业保障
        (二)建立合情合理的法官责任豁免制度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致谢

(7)法官责任制机制完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现状
        1.法官责任的界定研究
        2.法院机制体制变革研究
        3.权利保障机制的研究
        (三)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二 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三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点
第一章 法官责任制度的理论根基
    第一节 法官责任制的源流及其内涵特征
        (一)法官责任制的起源
        (二)法官责任制的内涵
        (三)法官责任制的特征
    第二节 法官责任制的法理依据
        (一)独立行使审判权
        (二)权责统一
        (三)清正廉洁
    第三节 法官责任制的法理价值
        (一)保障司法权威
        (二)维护司法公正
        (三)提高司法效率
第二章 法官责任制的成就以及制度实践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 改革实践成就——以“上海方案”为例
    第二节 法律规定存在漏洞
        (一)法官责任制的相关立法位阶较低
        (二)追责依据混乱不统一
    第三节 制度设计存在缺陷
        (一)法官选任考核机制存在问题
        (二)错案责任追责程序和方式不合理
        (三)缺少完善的法官责任豁免制度
        (四)法官职业待遇保障亟待完善
    第四节 司法实践过程中的问题
        (一)法官离职问题值得关注
        (二)合议庭的权力遭到削弱
        (三)案件事前监督的缺位
第三章 域外国家法官责任制度之考察
    第一节 美国法官责任制度考察
        (一)不当行为的界定
        (二)责任追究方面的规定
    第二节 德国的责任制规定
        (一)德国法律的规定
        (二)责任追究的经验
    第三节 日本的责任制度之考察
        (一)弹劾程序
        (二)惩戒程序
    第四节 法国法官责任制度之考察
        (一)惩戒程序
        (二)纪律处分程序
    第五节 域外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一)建立以法官不正当行为为中心对象的追责制度
        (二)建立健全被追责法官的救济制度
        (三)建立完备的责任豁免制度
第四章 法官责任制的完善及问题对策
    第一节 制度设计层面的完善
        (一)明确法官的选拔任用条件和程序
        (二)建立健全完备的业绩考核制度
        (三)建立健全法官的责任追究和豁免机制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官责任制
    第二节 建立健全法官职业保障制度
        (一)完善身份保障制度
        (二)改革薪酬待遇制度,提升法官收入
        (三)加强对法官的人身安全保障
        (四)完善法官职业培训制度,实现法官精英化
    第三节 加大审判组织改革的力度
        (一)全方位改革审判委员会制度
        (二)强化合议庭的功能
        (三)完善员额制,减轻法官办案压力
    第四节 建立健全法官权力清单制度
        (一)明确法官的权力范围
        (二)明确法官的职责
        (三)加强案件事前监督
结语
参考文献
    1.学术着作类
    2.期刊论文类
    3.学位论文类
致谢

(8)我国法官司法豁免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缘起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 国外研究现状
        二 国内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实践意义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主要创新和不足
        一 研究方法
        二 本文的创新点
        三 本文不足之处
第一章 法官司法豁免制度的基本原理
    第一节 法官司法豁免制度的意义辨析
        一 司法豁免的历史源流与现代含义
        二 法官司法豁免制度的内涵与特征
        三 法官司法豁免制度与其他主体司法豁免制度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 法官司法豁免制度的构成要素与理论基础
        一 法官司法豁免制度的构成要素
        二 法官司法豁免制度的理论基础
    第三节 法官司法豁免制度的价值取向与功能定位
        一 法官司法豁免制度的价值取向
        二 法官司法豁免制度的功能定位
第二章 法官司法豁免制度的演变脉络与运行现状
    第一节 法官司法豁免制度的演变脉络
        一 建国后到改革开放前(1949—1978):法官司法豁免制度的观念萌生
        二 改革开放后到十八大前(1979—2011):法官司法豁免制度的初步建构
        三 十八大以后(2012至今):法官司法豁免制度的渐趋成型
    第二节 法官司法豁免制度运行的基本现状
        一 法官司法豁免制度的规范依据
        二 法官司法豁免制度的积极功效
        三 法官司法豁免制度现有的局限与不足
    第三节 法官司法豁免制度存在问题的原因探析
        一 传统司法观念对法官司法豁免制度的制约
        二 法院治理机制泛行政化对法官权利的侵蚀
        三 法官素质现状对司法豁免制度运行的影响
第三章 完善法官司法豁免制度的现实考量
    第一节 完善法官司法豁免制度的正当性
        一 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的应有之义
        二 推进法官职业化建设的必由之路
        三 维护法官中立性地位的制度保障
    第二节 完善法官司法豁免制度的必要性
        一 破解法官权责失衡难题的必要条件
        二 回应法官职业角色紧张的实践需要
        三 防范法官职业风险趋增的有效途径
    第三节 完善法官司法豁免制度的可行性
        一 制度保障
        二 技术条件
        三 现实依据
第四章 法官司法豁免制度的改革与发展
    第一节 建构法官司法豁免制度的基本原则
        一 遵循司法规律
        二 有限豁免原则
        三 统筹协调原则
    第二节 健全法官司法豁免制度的基本路径
        一 完善法官司法豁免的立法设计
        二 畅通法官司法豁免的运行机制
        三 强化法官司法豁免的监督管理
    第三节 法官司法豁免制度与司法体制改革的衔接协调
        一 司法豁免与司法追责制
        二 司法豁免与法官员额制
        三 司法豁免与法官职业伦理制度
        四 司法豁免与法官职业保障制度
结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9)基层法院审判权力主体及其运行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与主要内容
第一章 基层法院审判权力主体的类型及其运行机制
    第一节 基层法院审判权力主体的分类
        一、基层法院审判权的主体范围
        二、基层法院审判权力主体的种类
        三、基层法院审判权力主体的特殊性
    第二节 司法改革背景下审判权力主体的变化
        一、“法官”的变化
        二、审判组织的变革
        三、其他审判主体的流变
    第三节 基层法院审判权力主体运行机制的现状
        一、法官主体的运行机制
        二、审判组织的运行机制
        三、其他审判主体的运行机制
第二章 基层法院审判权力主体运行机制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 审判主体及其职权定位不清晰
        一、审判团队内部职权分工尚不明确
        二、独任庭适用范围过窄
        三、审判组织之间办案责任不清晰
    第二节 审判主体运行机制协调不畅
        一、独任庭与合议庭之间地位不清晰
        二、合议庭与审委会之间的衔接不畅
        三、人民陪审制度运行不畅
    第三节 基层法院审判权力主体运行的配套机制尚不健全
        一、基层法院审判管理权与审判权混同
        二、法官队伍整体素质仍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
        三、审判权内部监督制约机制失效
第三章 基层法院审判权力主体运行机制的完善建议
    第一节 重设法院内部审判权力主体结构
        一、确立审判团队构建原则,明确成员职责分工
        二、修正独任庭的立法定位,扩大其适用范围
        三、强化合议庭审判权,促进合议制实质化
        四、强化审委会的总结经验和宏观指导职能
    第二节 健全审判主体之间的协调机制
        一、完善独任庭与合议庭之间的相互转换
        二、完善合议庭与审委会之间的衔接
        三、完善人民陪审制度运行机制
    第三节 完善基层法院审判权力主体运行机制的配套设施
        一、提高法官的职业化水平
        二、建立行政事务与审判事务相分离的审判管理体制
        三、完善审判监督制约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10)宪法视野下的审判独立与审判责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凡例
导论
    一、研究的缘起
    二、改革开放后司法改革的政策梳理
    三、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
    四、对研究现状的述评
    五、本文研究的核心问题与研究思路
第一章 我国宪法上审判独立条款的历史成因
    第一节 五四宪法第78条的成因
        一、形成第78条的意识形态因素
        二、形成第78条的现实因素
        三、形成第78条的规范因素
    第二节 五四宪法框架下司法责任归属机制的表现与弊端
        一、对司法的监督制约路径和司法责任的整体属性
        二、整体性司法责任框架下的科层制特征
        三、法院整体责任归属和监督制约机制所带来的问题
第二章 司法改革中的审判独立原则
    第一节 司法改革后法院作为审判机关的整体独立
        一、司改政策文件中的“司法权”指的是什么?
        二、司法权的国家性与同质性
        三、司法改革政策对审判机关整体独立的影响
    第二节 司法改革中的法官审判独立
        一、十八大以来法官审判独立的规范发展
        二、从规范和实践两方面重新解释宪法上的审判独立原则
    第三节 审判委员会与审判独立原则的调和
        一、审委会讨论个案与审判独立原则及法定法官原则仍有距离
        二、审委会制度与审判独立原则的调适
        三、审委会制度是党对具体审判工作领导的连接点
第三章 司法责任制实施后法院如何对人大负责
    第一节 人大监督审判权的简要历史梳理
        一、人大监督审判权的历史侧重
        二、《监督法》制定过程中对审判权监督规定的变化
        三、人大对审判权监督的现实问题
    第二节 从审判独立原则出发重新认识法院向人大负责的问题
        一、法院“依照法律”审判的规范意义
        二、法律最高性决定了人大监督法院的二元性
    第三节 重新定义法院向人大汇报工作制度
        一、其他机关向人大报告工作的一般功能
        二、法院工作报告的内在机理分析
第四章 司法责任制实施后审判管理如何服从于审判独立原则
    第一节 审判与对审判的管理
        一、审判管理的类型概括
        二、审判管理的体系
    第二节 审判流程管理如何服从于审判独立原则
        一、我国审判流程管理的意旨
        二、审判独立原则下个案流程中的审判监督与审判管理应当分离
    第三节 审判独立原则与法官考评和惩戒
        一、法官为什么考评及考评什么?
        二、法官的内部监督与惩戒
第五章 法院如何向公众负责:走出司法公开的误区
    第一节 从司法机制来看司法信任和社会信任的关系
        一、司法公信力要素中的悖论
        二、司法机制隐含社会信任决定司法信任
    第二节 舆论裁判的背后:社会信任不足的成因和涉诉舆论治理的误区
        一、社会组织结构的激进变化
        二、社会意识结构的惰性演进
        三、庭审公开反映出的舆论应对之误区
    第三节 双管齐下:从涉诉舆论应对和强化审判中立入手
        一、建立涉诉舆论的应对规则
        二、强化司法中立性
结论
附表一:美国部分州、属地法官考评制度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后记

四、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之法官独立问题探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法官职业保障问题研究[D]. 尹志杰. 河北经贸大学, 2021(12)
  • [2]刑事裁判公众认同问题研究[D]. 张国全. 大连海事大学, 2021(04)
  • [3]人民法院内设机构改革研究 ——基于组织社会学的视角[D]. 赵力. 吉林大学, 2020(03)
  • [4]审判权的制度经济学分析[D]. 黄永锋. 吉林大学, 2020(01)
  • [5]中国法官职业保障制度研究[D]. 周子宁. 哈尔滨商业大学, 2020(11)
  • [6]司法改革背景下主审法官责任制问题研究[D]. 赵世霖.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2)
  • [7]法官责任制机制完善研究[D]. 刘星宇.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8]我国法官司法豁免制度研究[D]. 于猛. 郑州大学, 2020(02)
  • [9]基层法院审判权力主体及其运行机制研究[D]. 王乐.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7)
  • [10]宪法视野下的审判独立与审判责任[D]. 葛翔. 华东政法大学, 2020(08)

标签:;  ;  ;  ;  ;  

法官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司法权的独立性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