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银行卡短信对账系统方案介绍(论文文献综述)
沈小禹[1](2020)在《基于移动支付软件党费收缴管理系统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今社会,世界的格局变化纷繁多样,科技创新日新月异,我国的互联网通信技术发展建设对于互联网企业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同时,也对党的领导提出了新的要求。正值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我党提出智慧化党建管理的重大课题。本人就职于某软件支付App公司,担任产品经理一职,为了对党的号召的响应,并且结合了做互联网产品的工作经验出发,为了党的智慧化管理工作贡献出自己的力量,故本课题将从本人目前经手负责的产品入手,以App中的一项子应用——党费交纳为蓝本,对其后台基于CRM的党费收缴管理系统作为研究的主要课题。随着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国内移动用户数量即将超过13亿,其中,我国的共产党员数量已超过9000万,从市场需求角度来看,这是一块庞大的待开发的沃土,发展前景是一片蓝海,伴随着越来越多的用户需求,本产品的出现,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目前,党费收缴工作主要都采用手工的方式进行党费收缴工作,存在着党委不易管理,支部催收困难,党员交纳不易等问题。在本课题中,本人将结合平日的工作内容,介绍全新的设计思路,利用当前主流管理系统的架构,设计的党费收缴软件,可以为党费收缴管理人员的工作提供很大的便利,从根本上让收缴工作变得简单、易操作,从而减轻党建工作人员的压力,让管理工作变得更智能。本人根据自己工作中的实际情况,以及从需求开发的一期、二期等后续的更新迭代,从此方面出发,将本课题划分为以下几点进行设计研究:首先,本人对整体的市场需求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对于产品的开发,前期做了大量的需求分析及可行性。在本文中,对该课题中的需求尽情了前期的市场调研,包括询问公司内部渠道人员,市场问卷调查收集,客户单位摆放等一系列措施,以及同开发工作人员的交流中,针对市场效应、客户需求、技术实现三方面进行了逐一确定。通过一系列的分析与调查的举措中,对于研发整套基于移动支付软件的“党费交纳管理系统”存在一定的可行性,同时也具备了良好的市场反响,在党建智慧化的大背景下,本课题的研究项目也是一片蓝海,十分具有前景。经过对调研结果一系列的分析,后续的开发基础得到了奠定,并且明确了方向。其次将收缴系统对接支付系统进行了介绍,再就针对本系统的方案设计、技术架构、整体运作逻辑进行了介绍,众所周知的是,在我们设计软件系统的时候,需遵从几项设计原则,首先需要满足合理性,一个系统首先在设计逻辑上要合理,还需具备一定的灵活性,方便后期更新迭代,同时还要在系统设计中满足一定的领先性,以体现差异化,让用户发现与其他同类产品的不同之处,才能提高自身优势,最后就是需要满足易维护性,方便后期开发人员的支撑维护。本课题采用了SSM的框架进行了系统的架构,这个框架属于一套相对简易的权限架构系统,能够满足用户们的日常需求,在对党费管理员的账单日常导入发布、党员账单管理、账单报表明细以及党组织架构等功能都可以较完美的实现。随后进行实验验证,证明操作的可行性。前期设计的过程当中,首先由产品经理理清整套业务逻辑,将原型图以及交互图给到开发人员,开发人员需要先理清相关组织架构信息,并且对系统中需要使用的关系表格进行定义,并且对相关操作流程进行分析归类,确定规范的接口文档,并给出设计当中关键的程序代码,再对整体方案进行设计。后期测试的步骤必不可少,系统设计是否合理,是否存在逻辑漏洞或系统Bug,都是通过后期测试发现的,测试资源的分配也显得尤为重要。当系统完成了开发,在上线之前,需要在综合测试环境内进行全流程测试,对系统各条逻辑线路的流程进行反复测验,从中可以挖掘出不足并进行修改,以此来提升优化系统,对提升用户体验,完善系统品质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后期再评估风险,是否可以上线投入市场,也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黄汉宁[2](2020)在《支付中心系统的设计与分布式对账模块实现》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在线支付这种高效便捷的交易方式已逐渐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在线支付等电子支付的市场规模每年都在爆发式增长。而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加上互联网公司对电信业务的渗透,传统的电信行业到了改革的时代拐点上,需要运营商全方位地思考变革与转型,支付中心就是这场转型的一个契机和切入点,也是一个新的研究课题。四川移动在发展在线支付业务过程中遇到了不少问题和困难:1.支付方式混乱无统一标准,各业务系统各自为政,还有业务系统仍未能实现在线支付功能;2.已经实现了在线支付的系统与业务的耦合度又过高,不利于后续支付相关功能的升级和扩展,也存在重复建设的问题;3.移动公司自身最重要的一类资产:预存款、流量和积分,没有进行统一管理和开发。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对中国移动集团发布的《第三代业务支撑系统-支付中心试点规范》及《第三代业务支撑系统-BOSS支付管理规范》进行了解读分析,同时对标国内主流互联网公司所采用的支付中心系统,对比了两者之间的优劣差异,最终设计和实现了四川移动支付中心系统,该系统实现了:1.主流支付机构的统一接入,支持几乎所有常见的在线支付方式,收敛了四川移动的支付渠道,解决了先前支付渠道管理混乱、支付方式单一的问题;2.集群化与服务化部署,系统采用分层与微服务架构设计,将支付和充值能力分离,将支付能力从订单处理逻辑中剥离,使得支付系统与业务系统解耦,支付中心系统通过标准化的服务接口提供纯粹的支付和对账结算能力,满足四川移动各业务系统在线支付和结算的业务需求;3.创建四川移动客户的支付虚拟账户,关联计费账务系统以及市场主流的银行和其他支付机构的支付账户,不仅能满足客户使用银行卡、支付宝和微信等常规方式进行支付的需求,还将客户在四川移动的话费预存款、流量和积分等资产纳入了支付体系,后续可发展出各类组合支付、优惠支付和流量积分兑换支付等多样化的新型支付方式。
许建超[3](2020)在《基于Spring的网上银行支付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近些年来,伴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经济全球化的速度大大加快,网上银行支付的优势也越来越明显,人们对于支付的需求不再仅仅局限于可以使用,支付步骤简单、使用门槛低、操作界面友好的网上银行支付系统成为了当今网上支付的主流。然而,依旧有一小部分的处于不发达地区的中小型银行的网上银行支付系统依旧停留在传统的网上银行支付层面。传统的网上银行支付系统有着功能老旧,界面不友好,支付流程繁琐等缺点,这些缺点也制约了中小型银行的进一步发展。为了中小型银行进一步的发展,设计和实现一套符合当前支付习惯的网上银行支付系统是中小型银行的迫切需求。基于上述的背景信息,本文调研了国内某地区中小型银行目前的信息化发展现状,结合该银行当前实际业务功能的需求,分析并设计了一套符合该中小型银行目前发展的网上银行支付系统。论文的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几点:首先,论文对系统的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进行了考察,接着分析了当前主流的网上银行支付系统,给出了该中小型银行网上银行支付系统的需求方向,然后分析了网上银行支付系统的开发涉及到的相关理论与技术,其中有Spring框架技术、Oracle数据库技术以及XML技术等。接下来从需求方面,阐述了系统的总体概述,系统的业务流程等,分别对系统的功能性需求以及非功能性需求进行了分析,系统应该具备的功能有能够对用户的账户信息进行管理,能够对用户提交的支付、退款、查询等交易请求进行处理,能够对账务信息进行处理。其次,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对系统的体系架构、网络层次架构进行了详细的设计,并整理了系统的业务处理流程,根据功能的差异对系统进行了模块的划分,然后结合需求分析开始着手对系统进行设计与实现。除此之外,本文还根据系统的需求以及业务的需要对数据库系统进行了设计与优化。最后是对本网上银行支付系统进行了系统的测试,根据软件系统测试的测试原则,本文给出了系统测试的测试环境,其次根据给出的系统功能的测试案例以及测试场景进行了功能性测试,然后对系统的性能进行了压力测试。汇总并分析测试结果,测试结果表明此次设计的网上银行支付系统系统功能完善,操作简单,系统界面简洁友好,能够很好地适应某地区中小型银行的网上银行支付的业务需要。
唐来宾[4](2020)在《银行网联支付业务处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第三方支付机构大量涌现。为进一步规范第三方支付机构在互联网金融体系中的职能,由中国支付清算协会推动成立了网联清算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网联”)。网联出现后的通过第三方支付机构进行支付的互联网支付模式称之为“网联模式”。网联模式下,银行与支付机构的对接需要经过网联进行转接,即所有支付类交易请求需经过网联进行转发。所以银行在与支付机构直连的传统模式下的支付处理系统已不适合当前交易环境,需要根据当前支付环境和网联对相关支付业务的具体需求进行重新设计。本系统是在网联出现后,银行专门处理网联转发过来的由用户在支付机构发起的支付类业务。所以首先阐述了本论文的选题背景以及选题意义,同时分析了国内外与本系统相关或相近的系统现阶段的发展运行情况,给出了本文的研究内容以及各个章节的安排。根据网联相关业务要求文档对业务需求进行分析,画出了业务的流程图。根据业务需求分析结果确定系统的体系结构,系统使用北京科蓝软件信息系统股份有限公司私有的PE框架进行实现,系统在结构上分为网关系统和联机系统两个系统,网关系统主要用来对交易申请报文进行验签、解密、格式校验、内容校验等交易前期处理,并对返回网联的回执报文进行加密、签名处理。联机系统用来实现交易的业务逻辑处理,两个系统之间相互独立,通过HTTPClient通信工具进行交易信息通信。从功能上划分,系统主要分签约模块、支付模块、查询类模块、终态通知模块、安全模块。系统在实现时首先对系统的体系架构进行设计,然后根据体系架构对各个功能模块进行详细的代码实现,同时给出了系统主要功能类图和交易执行的时序图。对数据库表进行设计,数据库采用My SQL数据库,并使用mybatis框架作为持久层框架,对数据库进行操作。最后对系统进行了测试,首先说明了测试所采用的测试原则和测试方法。然后对系统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通过分析测试结果,系统实现了预计功能,交易规则及结果符合网联和银行要求,性能优良,能满足银行关于处理网联业务的要求,达到了设计的预期目标。本系统所采用的框架是一个专门针对银行系统进行设计的企业级应用框架,框架结构设计安全合理,并在银行系统开发中使用多年,经过实际生产检验安全可靠,本系统在设计是充分考虑互联网支付交易复杂多变,且支付种类层出不穷,因此在设计时充分考虑了系统的可扩展性以应对新出现的支付方式,能够较好的满足银行处理网联转发的支付业务的需求。
邓文熙[5](2020)在《基于PE框架的积分兑换平台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的积分兑换平台系统实现了银行信用卡积分兑换业务流程的信息化和网络化,从而节省了信用卡客户兑换业务的时间,为用户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服务。信用卡客户能够通过本积分兑换平台系统与银行合作商户进行积分兑换操作,方便了客户在多个商户之间信用卡积分的使用,扩大了银行信用卡积分的业务范围。该系统能囊括信用卡积分兑换的所有业务流程。通过计算机网络完成并实现传统业务,从而提高了信用卡部门的管理水平和业务效率;满足客户对信用卡服务信息,网络和便利性的需求。本文主要技术包括:运用了公司所研发的PE框架技术,并且结合了OSGi模块化技术完成了积分兑换平台主系统的架构,同时使用了Oracle数据库来对系统产生数据进行存储;并且研究了No Sql非关系型数据库技术来对现存数据库出现的不足之处做出补充;关键点还运用了相关的安全和隐私算法如3DES算法、AES算法、MD5数据加密算法等来保证了系统的安全性和用户的数据隐私性。本文主要完成工作包括了分析了银行与商户联合提出的积分兑换平台系统的需求情况,并按照需求内容设计了业务流程图、用例图来保证系统设计实施。随后设计了积分兑换平台主要系统的架构模式,采用了以OSGi为主体的项目结构,同时分析与设计了系统所需求的数据库表的结构与内容,分析和优化了现存数据库模式。并且采用了系统流程图与类图相结合的方式设计了系统功能和系统所要实现的接口。完成并实现了积分兑换平台主系统和银行后管系统的代码部分,运用了PE框架所封装的成熟模板配置来完成了此次项目的核心部分。最后测试了此次项目中的核心功能,包括完成了与商户之间的线上联合系统测试,保证了系统正式上线后的功能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最后总结了本项目完成之后对于银行的意义和影响,以及未来该系统或者是银行现有系统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并且论述了本次系统设计中仍存在的不足之处和可以改进的地方,在往后的维护中来进行改进。
王辰[6](2020)在《使用积分营销的在线游戏机运营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随着人们对于娱乐生活的追求,在各大商场中,电玩城已经成为必备的一块区域,而且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进行娱乐消费,产生的经济效益也非常可观。随着人们对游戏机传统印象的改观,社会对游戏机的接收程度也越来越高,游戏机已经成为各大商场的一大收入来源。在线游戏机运营系统针对以口红游戏机为代表的的新一代电玩游戏机,建立了一套涵盖支付、购币、玩游戏、获取积分、积分兑换等环节的综合运营管理系统。系统使用微信公众号作为用户系统平台并引入积分兑换功能模块,功能实现过程中涉及到游戏机接入验证、游戏机状态监控、微信授权、公众号购币、在线启动游戏机、积分获取和兑换等功能,目标是基于移动互联网为在线游戏机建立从用户游戏获取积分到积分兑换商品的一套完整的闭环管理系统。系统由前端接口服务器、用户端微信公众号、积分兑换商户端APP和管理后台组成。前端接口服务器为在线游戏机提供接口,游戏机端安装运营系统程序后,通过认证接口接入系统,工作人员在管理后台为游戏机配置好奖品、价格等信息后,游戏机就可进入运营状态。用户通过公众号平台进行充值后就可以通过付款码付款使用游戏机进行游戏并获取积分。用户可以使用公众号的扫码付款功能扫描积分兑换商户端APP的收款码支付积分兑换商品,商户可以将积分提现。这样,在线游戏机就可以通过系统实现无人化运营。该系统从面向对象的角度出发,通过确定期望在线游戏机运营系统达到的目标,对系统进行需求分析,确定了系统架构,然后对系统的各个方面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并进行具体的设计与实现。系统基于MVC(Model View Controller)系统设计,根据系统的需求使用Java微服务架构在IntelliJ IDEA平台进行设计与开发。项目使用JDBC API实现MySQL数据库和信息系统之间的数据交互。为保证系统的整体最优性,整个系统分为用户、支付、订单、积分等几个系统,本文主要研究用户系统、订单系统和积分兑换系统。系统使用Spring Boot简化应用搭建和开发过程。在用户系统中,使用了 Redis缓存数据库进行数据缓存,还使用了 Nginx作为负载均衡服务器提高系统的高并发处理能力。目前该系统已通过测试,接入系统的口红游戏机已在济南、长沙等地的商场、电影院、电玩城上线,并取得了较好的运行效果,用户反馈良好。该系统的实现改变了传统电玩游戏机的运营方式,提高了游戏城的信息化建设水平,不仅仅节省了用户使用游戏机的时间,降低了游戏机的运营成本,同时通过积分系统增加了用户的重复消费和连带消费,扩展了游戏机的额外价值。
许金雷[7](2019)在《基于NFC的手机支付关键技术研究与实现》文中指出通过对NFC技术、对称密码技术等开展深入研究,开发出了基于翼支付手机客户端的NFC充值模块,达到了在翼支付客户端上实现对市民卡(CPU卡)空圈充值的目的。NFC充值系统上行对接翼支付平台,下行对接市民卡系统,利用NFC读卡器模式,模拟市民卡充值读卡器(POS机),仅需将市民卡贴在手机背部即可充值,即可为实体市民卡充值。充值过程包括读取、查询、充值、空圈、对账等,翼支付系统可实时与市民卡系统产生数据交互,确保双方系统数据保持一致,通过FTP服务器按日进行对账、调账,完成整体资金流的闭环。课题研究的应用产品很好的解决了市民卡用户线下充值难、成本高的问题,有效节约了公共资源,社会效益重大。
周雅雯[8](2019)在《新零售模式电商统一支付平台的分析与设计》文中指出伴随着互联网行业的崛起,电商作为一种新的消费平台,自2010年起逐步瓜分了传统零售业的流量和毛利。另一方面,由于近年来线上获客成本的大幅增长,传统电商的流量红利日趋见底,成长空间收窄,行业整体增速放缓。面对消费需求的升级,在“新零售”浪潮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电商企业希望通过线上平台与线下门店的资源整合,依靠信息化、数字化的技术重构供应链、物流、消费、支付等各环节,提高全渠道的协同处理能力。这就要求支付系统在提供标准化服务的同时,更多是要借助支付产品、支付工具、支付流程的优化和更新,帮助电商平台完成交易过程中的流量变现。途虎养车作为汽车后市场的领跑企业,在向新零售模式转型的过程中,面临着线上支付量激增、线下支付场景亟待丰富的巨大挑战。由于原支付系统并未将资金逻辑和业务逻辑隔离处理,导致支付场景与交易场景边界模糊,参与支付活动的用户、门店等交易主体不明确,对账、清结算工作由于缺乏数据支持无法顺利展开。本文基于对国内外电商平台支付系统架构的分析与研究,结合第三方支付、聚合支付在相关领域的实践经验,设计并实现了面向新零售电商“线上平台+线下实体店”模式的统一支付平台系统。针对途虎养车各业务平台用户场景的支付需求,本课题提出了收拢零散支付模块、构建公共支付基础服务的综合解决方案。统一支付平台课题的主要研究重点和工作内容如下:1)从用户、业务平台、运营人员、财务人员的角度,将支付活动主流程的前后端需求归纳为收银台配置及展示、支付方式及支付工具使用、途虎养车与支付渠道资金对账3个关注点,并进行了详细的需求分析和功能描述。2)针对支付活动各阶段的主要问题,采用领域驱动设计和结构化设计相结合的方式,将支付平台架构划分为支付受理、支付核心、运营支撑3个子系统,并通过逻辑视图、技术视图对架构设计进行了介绍,描述了系统内外部的交互流程。3)在支付核心内实现了抽象出的公共支付服务,允许针对支付类型进行策略配置,满足出款、入款、内部账户转账、余额支付等业务需求。制定了收银台产品的配置维度,通过统一支付渠道接入规范,支持可插拔的接入方式。4)通过对支付平台的功能、接口和界面测试,验证了系统的有效性和稳定性。同时,基于平台上线前后运营数据的效果分析,得出了课题成果投产为各业务平台的支付受理率和成功率带来明显增长的结论。
王皓月[9](2019)在《某商业银行快捷支付平台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互联网,软件开发理论及软件开发技术的快速发展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支付方式。传统线下纸币类交易越来越少见,新兴线上无纸币支付正锐不可当。线上快捷支付无时间、地域、币种等限制,能够有效减少资源浪费,提高用户消费体验。银行企业为提高用户支付体验、减少用户流失、增加银行收益,急需从传统线下业务转型,大力发展线上业务,加快行内业务信息化速度,增强自身竞争力。因此,银行企业急需一套能够与各大支付平台无缝对接,能够为用户提供线上支付服务的系统,即银行快捷支付服务系统,简称为快捷支付系统。本文项目来自于作者所在实习公司针对国内某商业银行与各大支付平台对接的快捷支付业务而开发的快捷支付服务系统,简称快捷支付系统。本文从选题意义入手对国内外快捷支付系统发展状况进行研究,并对系统实现技术进行详细介绍。系统使用金融类开发框架PowerEngine进行开发,使用Quartz框架实现系统定时任务地启动。文中从用户、第三方平台、银行三方面对快捷支付系统进行需求分析,了解系统特点,确定系统功能性及非功能性需求。快捷支付系统主要提供五种客户服务及一种银行服务,分别为签约服务、解约服务、支付服务、退款服务、查询服务、银行结算服务。六种不同类型的服务具有不同的应用场景及任务处理流程。本文在作者实习公司原有系统基础之上对快捷支付系统进行总体架构设计,其中包括快捷支付系统数据库设计、快捷支付系统架构设计及系统功能模块设计。文中将该快捷支付系统划分为三个核心层,即网络层、服务层、存储层,并将系统中的三个核心层进行详细设计。网络层通过使用Nginx与Tomcat相结合实现系统负载均衡、动静态分离,并且设计IP白名单实现无效请求拦截。服务层专注于系统业务功能实现,并使用责任链设计模式进行设计,实现系统解耦,简化对象间的相互连接。存储层使用MyBatis及MySql数据库实现系统交易信息存储。此外,根据不同快捷支付业务设计不同服务执行模块,定义模块间的通讯方式,旨在设计开发出一套高可用,可拓展的快捷支付系统。最后,文中介绍了系统的测试工作。根据不同业务场景设计测试用例,逐一执行测试用例实现系统功能性测试,保证系统服务正确性。使用测试工具LoadRunner模拟多用户并发操作,记录不同并发量下系统服务响应时间及CPU占用率实现系统非性能测试。分析系统测试结果,对不足之处进行改进,保证系统高可用性及可靠性。
黄鑫[10](2019)在《新疆高速公路非现金支付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十二五”期间是新疆公路建设大发展时期,特别是高速公路建设将形成7000多公里的贯穿新疆东西南北的高速公路网。2012年4月,自治区交通运输厅下发了《关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速公路收费方案规划研究报告的批复》,要求自治区高速公路实施以封闭式为主的联网收费,并将大力推广非现金支付作为联网收费工作的重要内容。按照这一规划,自治区目前正在实施计重收费推广工作。可以预计,实施封闭式联网收费和计重收费后,从事长途运输的货运车辆在出口一次缴纳通行费费额较高,点钞和找零时间较长,导致收费站出口通行能力显着降低。为此,亟需采用先进的非现金支付方式来提高高速公路出口通行能力,提高服务水平。本文在深入分析了现有新疆高速公路收费支付系统的功能和需求基础上,对非现金支付系统进行了设计和实现,并分析了运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具体工作包括:(1)总结了非现金支付系统在收费系统中的重要作用,详细描述了新疆非现金支付系统的层次结构、网络拓扑和数据传输,从而明确了非现金支付系统在高速公路收费系统中的位置和功能;分析了非现金支付系统的硬件组成,并阐述非现金支付与外围设备的连接以及非现金支付系统每个子系统的功能与作用。(2)对非现金支付的系统设计进行剖析,详细介绍了非现金支付的实现及关键技术,包括软件中应用软件及平台软件的实现、数据传输的设计与实现、对硬件平台及支撑系统的关键技术、非现金支付系统特殊事件的处理、系统安全性稳定性保护措施、非现金支付中的票据和税务处理等技术。(3)拟定测试计划,对整个非现金支付系统进行相关测试,并给出相应测试用例及测试结果,完成整个非现金支付系统的开发。(4)分析了非现金支付在运营管理中的难点,共享了一些经验及做法,为高速公路经营管理单位提供参考。
二、银行卡短信对账系统方案介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银行卡短信对账系统方案介绍(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移动支付软件党费收缴管理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移动支付技术的发展现状 |
1.1.2 党费收缴系统产生的必要性 |
1.2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2.1 移动支付对接收缴系统全流程 |
1.2.2 研究目标 |
1.3 本文主要贡献及价值 |
第二章 系统需求分析 |
2.1 支付软件收缴需求概述 |
2.1.1 需求分析环节 |
2.1.2 移动支付收单系统架构简介 |
2.1.3 移动支付系统整体介绍 |
2.2 党费收缴场景功能性需求分析 |
2.2.1 党组织架构管理 |
2.2.2 党费管理员信息管理 |
2.2.3 党费管理 |
2.3 系统非功能性需求分析 |
2.3.1 非功能性需求特点 |
2.3.2 系统应用安全机制说明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相关技术介绍 |
3.1 SSM开发框架技术介绍 |
3.1.1 Spring和 Spring MVC |
3.1.2 Mybatis |
3.2 Kafka |
3.2.1 Kafka特性 |
3.2.2 Kafka的使用场景 |
3.3 数据库技术 |
3.3.1 关系型数据库简介 |
3.3.2 基本数据类型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统设计 |
4.1 党费收缴应用总体设计概要 |
4.1.1 党费收缴系统架构体系设计 |
4.1.2 系统权限设计 |
4.2 党费收缴管理系统功能介绍 |
4.2.1 管理控制台:管理员功能权限介绍 |
4.2.2 管理控制台:党费账单管理说明 |
4.2.3 业务流程说明 |
4.3 核心系统:对接支付网关 |
4.3.1 外部系统交互流程设计 |
4.3.2 提交支付信息接口说明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实现 |
5.1 系统功能实现 |
5.1.1 各级管理员登陆模块 |
5.1.2 党组织架构建立与管理员信息维护 |
5.1.3 账单管理功能实现 |
5.2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支付中心系统的设计与分布式对账模块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1.1 当前四川移动支付现状 |
1.1.2 四川移动支付中心系统的建设需求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支付中心定义及现状 |
1.2.2 中国移动第三代业务支撑系统-支付中心建设规范 |
1.3 研究目标及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需求分析 |
2.1 系统相关概念 |
2.2 总体需求分析 |
2.3 业务流程分析 |
2.3.1 支付业务流程 |
2.3.2 对账业务流程 |
2.3.3 商户注册接入流程 |
2.4 功能需求分析 |
2.4.1 支付帐号管理 |
2.4.2 商户管理 |
2.4.3 支付机构管理 |
2.4.4 支付模式管理 |
2.4.5 交易处理 |
2.4.6 对账处理 |
2.4.7 配置管理 |
2.5 非功能需求 |
2.5.1 性能需求 |
2.5.2 容量需求 |
2.5.3 兼容性需求 |
2.5.4 安全需求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系统总体设计 |
3.1 系统设计原则 |
3.1.1 统一标准原则 |
3.1.2 高可靠性和可用性原则 |
3.1.3 安全原则 |
3.2 系统体系结构设计 |
3.3 系统功能结构设计 |
3.4 系统网络拓扑设计 |
3.5 系统技术架构设计 |
3.6 数据架构设计 |
3.6.1 数据架构设计 |
3.6.2 数据模型设计 |
3.6.3 数据库分区分表原则 |
3.7 系统接口设计 |
3.7.1 支付类接口 |
3.7.2 退款类接口 |
3.7.3 商户类接口 |
3.7.4 支付机构类接口 |
3.8 关键技术选型 |
3.8.1 Java设计模式 |
3.8.2 Spring框架 |
3.8.3 My Batis框架 |
3.8.4 RPC技术 |
3.8.5 服务注册中心 |
3.8.6 REST服务开源框架 |
3.8.7 Elastic-Job分布式任务调度框架 |
3.9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统详细设计与实现 |
4.1 分布式对账模块 |
4.1.1 对账任务管理界面 |
4.1.2 分布式对账任务调度 |
4.1.3 对账任务处理 |
4.2 系统运行环境 |
4.2.1 软硬件环境 |
4.2.2 性能与扩展 |
4.3 系统维护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测试与效果 |
5.1 测试目的 |
5.2 测试环境 |
5.2.1 硬件环境 |
5.2.2 软件环境 |
5.3 测试工具 |
5.4 测试范围 |
5.4.1 功能测试范围 |
5.4.2 性能测试范围 |
5.5 功能测试 |
5.5.1 对账任务管理测试 |
5.5.2 分布式对账任务调度测试 |
5.5.3 对账任务处理测试 |
5.6 性能测试 |
5.6.1 测试要求 |
5.6.2 支付请求性能测试场景 |
5.6.3 支付订单查询性能测试场景 |
5.7 系统运行情况及效果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成果 |
6.2 存在的不足 |
6.3 进一步工作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3)基于Spring的网上银行支付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技术 |
2.1 系统设计相关技术 |
2.1.1 Spring框架技术 |
2.1.2 XML技术 |
2.2 数据库技术 |
2.3 网上银行支付安全性技术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网上银行支付系统需求分析 |
3.1 网上银行支付系统总体概述 |
3.1.1 系统业务流程描述 |
3.1.2 总体需求分析 |
3.2 功能性需求分析 |
3.2.1 账户管理模块的需求分析 |
3.2.2 银行支付交易模块的需求分析 |
3.2.3 接口设计模块的需求分析 |
3.2.4 系统管理模块的需求分析 |
3.2.5 账务处理子系统模块 |
3.3 非功能性需求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网上银行支付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4.1 系统总体设计 |
4.1.1 系统体系架构设计 |
4.1.2 网络层次结构设计 |
4.1.3 系统的总体功能设计 |
4.2 系统功能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4.2.1 账户管理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4.2.2 银行支付交易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4.2.3 接口设计模块的实现 |
4.2.4 账务处理子系统模块的实现 |
4.2.5 数据安全的设计与实现 |
4.3 数据库设计 |
4.3.1 数据库设计原则 |
4.3.2 数据库概念模型设计 |
4.3.3 数据库主要数据表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运行测试及分析 |
5.1 系统测试的测试原则 |
5.2 系统测试环境 |
5.3 功能测试 |
5.3.1 账务管理模块的功能测试 |
5.3.2 银行支付交易模块的功能测试 |
5.3.3 接口设计模块的功能测试 |
5.3.4 账务处理子系统模块的功能测试 |
5.4 压力测试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银行网联支付业务处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工作 |
1.4 论文章节组织 |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技术 |
2.1 PE框架 |
2.2 HTTPClient |
2.3 安全机制 |
2.3.1 RSA加密算法 |
2.3.2 SHA256摘要算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需求分析 |
3.1 总体需求概述 |
3.2 主要业务需求分析 |
3.2.1 身份认证签约业务需求分析 |
3.2.2 商业委托签约业务需求分析 |
3.2.3 解约业务需求分析 |
3.2.4 协议支付业务需求分析 |
3.2.5 网关支业务付需求分析 |
3.2.6 银行验证支付业务需求分析 |
3.2.7 付款交易业务需求分析 |
3.2.8 退款交易业务需求分析 |
3.2.9 交易状态查询业务需求分析 |
3.2.10 交易详情查询业务需求分析 |
3.2.11 终态通知业务需求分析 |
3.3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
3.3.1 系统总体功能需求分析 |
3.3.2 安全控制模块 |
3.3.3 报文数据处理模块 |
3.3.4 签约模块功能需求分析 |
3.3.5 支付模块功能需求分析 |
3.3.6 查询模块功能需求分析 |
3.3.7 终态通知功能分析 |
3.4 系统非功能性需求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统设计与实现 |
4.1 系统体系结构设计 |
4.1.1 系统设计目标 |
4.1.2 软件体系结构 |
4.1.3 网络体系结构 |
4.1.4 系统功能分解 |
4.2 数据库设计 |
4.2.1 数据库需求分析 |
4.2.2 系统E-R图 |
4.2.3 数据库表设计 |
4.3 安全模块实现 |
4.4 签约模块实现 |
4.4.1 身份认证签约 |
4.4.2 商业委托签约 |
4.4.3 解约 |
4.5 支付模块 |
4.5.1 协议支付 |
4.5.2 银行验证支付 |
4.5.3 网关支付 |
4.6 查询模块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测试 |
5.1 测试前的准备 |
5.1.1 软件测试原则 |
5.1.2 测试方法 |
5.1.3 测试环境 |
5.2 功能测试 |
5.2.1 安全模块功能测试 |
5.2.2 签约模块功能测试 |
5.2.3 支付交易测试 |
5.3 系统性能测试 |
5.3.1 响应时间测试 |
5.3.2 吞吐量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基于PE框架的积分兑换平台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系统开发背景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1 系统开发背景 |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 系统开发方案 |
1.2.1 系统开发目的 |
1.2.2 系统开发内容 |
1.2.3 系统开发结果 |
1.3 系统开发基础和前提 |
1.3.1 系统开发的前提和任务 |
1.3.2 系统开发的理论依据和实验基础 |
1.3.3 涉及范围和预期成果 |
1.3.4 系统开发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 本文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积分兑换平台系统使用的主要技术 |
2.1 PE框架技术 |
2.1.1 PE框架简介 |
2.1.2 PE框架发展简介 |
2.1.3 PE框架的自定义标签及处理 |
2.2 PE框架运行的核心流程 |
2.2.1 Context接口 |
2.2.2 Transaction交易 |
2.2.3 Command和Chain |
2.2.4 数据域校验和Style及Validator |
2.2.5 Converter转换器 |
2.2.6 Policy策略 |
2.2.7 Role角色 |
2.2.8 Template和Action |
2.2.9 其它接口和异常处理 |
2.3 OSGi模块化框架 |
2.3.1 OSGi技术概述 |
2.3.2 OSGi Framework原理 |
2.3.3 OSGi技术优势 |
2.4 数据库相关技术运用 |
2.4.1 NoSql数据库 |
2.4.2 PE框架对JDBC的封装 |
2.5 系统安全与隐私算法 |
2.5.1 系统主要运用加密算法 |
2.5.2 其它更多安全算法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积分兑换平台系统需求分析 |
3.1 系统的功能描述和开发阶段分析 |
3.1.1 系统功能描述 |
3.1.2 系统的各个开发阶段 |
3.2 系统的需求分析 |
3.2.1 系统用例图需求分析 |
3.2.2 积分兑换业务流程需求分析 |
3.2.3 积分兑换平台主系统的需求分析 |
3.2.4 银行后管系统需求分析 |
3.3 系统非功能性需求 |
3.3.1 性能需求 |
3.3.2 可用性需求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积分兑换平台系统设计 |
4.1 系统的架构设计 |
4.2 系统数据库设计 |
4.2.1 系统数据库选取 |
4.2.2 数据库表概念设计 |
4.2.3 数据库表结构设计 |
4.2.4 数据库优化思路与设计 |
4.3 积分兑换平台主系统设计 |
4.3.1 信用卡积分兑换平台主系统业务流程 |
4.3.2 信用卡积分兑换平台主系统结构设计 |
4.3.3 信用卡积分兑换平台数据接收模块设计 |
4.3.4 信用卡积分兑换平台操作主模块设计 |
4.3.5 信用卡积分兑换平台定时任务自动对账模块设计 |
4.4 银行后管系统设计 |
4.4.1 银行后管平台业务流程 |
4.4.2 银行后管平台系统主模块设计 |
4.4.3 银行后管平台系统自动对账模块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积分兑换平台系统实现 |
5.1 信用卡积分兑换平台主系统实现 |
5.1.1 信用卡积分系统数据接收模块实现 |
5.1.2 信用卡积分兑换平台操作主模块实现 |
5.1.3 信用卡积分兑换平台定时任务自动对账模块 |
5.2 银行后管系统实现 |
5.2.1 银行后管平台系统主模块实现 |
5.2.2 银行后管平台系统自动对账模块实现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积分兑换平台系统测试 |
6.1 系统测试环境 |
6.2 积分兑换平台主系统功能测试 |
6.2.1 积分查询测试 |
6.2.2 积分兑换测试 |
6.2.3 用户授权登录测试 |
6.2.4 自动对账测试 |
6.3 银行后管系统功能测试 |
6.4 积分兑换平台系统性能测试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束语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使用积分营销的在线游戏机运营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系统开发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1.4 本文的组织结构 |
第2章 需求分析与整合 |
2.1 功能性需求分析 |
2.1.1 在线游戏机物运营系统整体需求分析 |
2.1.2 用户端软件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
2.2 系统目标和解决的问题 |
2.3 系统非功能性需求 |
第3章 系统概要设计 |
3.1 系统架构设计 |
3.1.1 软件架构设计 |
3.1.2 软件网络功能架构 |
3.2 展示层概要设计 |
3.3 控制层概要设计 |
3.3.1 前端接口系统概要设计 |
3.3.2 控制层各微服务概要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系统详细设计 |
4.1 系统分层详细设计 |
4.2 系统模块流程详细设计 |
4.2.1 游戏机身份认证流程设计 |
4.2.2 游戏机心跳诊断流程设计 |
4.2.3 用户充值流程设计 |
4.2.4 用户游戏流程设计 |
4.2.5 用户积分兑换流程设计 |
4.2.6 对账流程设计 |
4.3 数据库系统详细设计 |
4.4 关键接口详细设计 |
4.4.1 前端接口系统关键接口设计 |
4.4.2 积分兑换系统关键接口设计 |
4.5 云服务器搭建与部署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系统实现与测试 |
5.1 用户系统微信公众号的实现 |
5.1.1 用户微信公众号微信服务相关功能的实现 |
5.1.2 用户微信公众号业务相关功能的实现 |
5.1.3 积分兑换商户端APP的实现 |
5.1.4 管理后台的实现 |
5.2 Redis数据缓存的实现 |
5.3 Nginx负载均衡的实现 |
5.4 RabbitMQ消息队列的实现 |
5.5 系统测试 |
5.5.1 功能性测试 |
5.5.2 系统非功能性需求测试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7)基于NFC的手机支付关键技术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提出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NFC移动支付运营模式研究 |
1.2.2 NFC支付安全技术研究 |
1.2.3 基于NFC手机支付应用研究 |
1.3 主要工作 |
1.4 本文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NFC手机支付的需求分析 |
2.1 NFC手机技术特点介绍 |
2.2 翼支付简介 |
2.3 城市一卡通建设方向 |
2.4 系统业务需求分析 |
2.5 系统建设原则 |
2.6 系统总体架构需求分析 |
2.7 建设目标需求分析 |
第三章 系统设计与实现 |
3.1 系统设计要求 |
3.2 SDK功能模块关键技术设计 |
3.2.1 SDK整体交互设计 |
3.2.2 卡验证关键技术设计 |
3.2.3 市民卡圈存关键技术设计 |
3.2.4 圈存确认关键技术设计 |
3.3 MAC算法关键技术研究 |
3.4 系统业务设计 |
3.5 功能设计 |
3.6 系统核心流程设计 |
3.7 数据库设计 |
3.8 系统性能设计要求 |
3.8.1 功能性 |
3.8.2 实时性 |
3.8.3 可靠性 |
3.8.4 易使用性 |
3.8.5 可维护性 |
3.8.6 可移植性 |
3.8.7 可扩展性 |
3.9 系统接口设计 |
3.9.1 接口设计要求 |
3.9.2 接口关键技术设计 |
3.9.3 加密接口设计 |
3.9.4 接口异常技术设计 |
3.10 系统安全设计 |
3.10.1 网络安全设计 |
3.10.2 主机安全设计 |
3.10.3 应用安全设计 |
3.10.4 数据安全和备份恢复 |
3.10.5 灾难备份及恢复检测要求 |
3.10.6 漏洞防范 |
3.11 系统硬件设计 |
第四章 测试分析 |
4.0 测试设备 |
4.1 开卡 |
4.2 充值 |
4.3 查询 |
4.4 报表统计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小结 |
5.2 NFC技术面临重大挑战 |
5.3 后续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8)新零售模式电商统一支付平台的分析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目标 |
1.4 本人在项目中的贡献 |
1.5 论文的组织结构 |
2 统一支付平台的需求分析 |
2.1 业务需求分析 |
2.1.1 整体需求 |
2.1.2 业务流程 |
2.2 系统需求分析 |
2.2.1 功能性需求 |
2.2.2 非功能性需求 |
2.3 本章小结 |
3 统一支付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
3.1 系统架构设计 |
3.1.1 逻辑架构 |
3.1.2 技术架构 |
3.1.3 支付流程设计 |
3.1.4 非功能性设计 |
3.2 支付受理平台 |
3.2.1 架构设计 |
3.2.2 收银台流程设计 |
3.2.3 授权验证实现 |
3.3 支付核心平台 |
3.3.1 架构设计 |
3.3.2 领域模型设计 |
3.3.3 数据库设计 |
3.3.4 实现逻辑 |
3.4 运营支撑平台 |
3.4.1 对账流程设计 |
3.4.2 对账单获取与解析 |
3.4.3 对账批次处理 |
3.4.4 对账流水处理 |
3.4.5 异常处理 |
3.5 本章小结 |
4 统一支付平台的系统测试 |
4.1 测试环境 |
4.2 测试方案 |
4.3 功能测试 |
4.3.1 用例管理工具 |
4.3.2 测试用例 |
4.3.3 测试报告 |
4.4 接口测试 |
4.4.1 自动化测试工具 |
4.4.2 测试用例 |
4.4.3 测试报告 |
4.5 界面测试 |
4.6 本章小结 |
5 统一支付平台的应用效果 |
5.1 系统部署环境 |
5.2 平台效果分析 |
5.2.1 平台运营数据 |
5.2.2 投产效果对比 |
5.3 平台产品输出 |
5.3.1 收银台 |
5.3.2 预付卡 |
5.3.3 支付单管理后台 |
5.3.4 资金对账后台 |
5.3.5 平台规划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某商业银行快捷支付平台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相关技术概述 |
2.1 PE框架介绍 |
2.1.1 PE框架架构 |
2.1.2 PE框架核心组件 |
2.1.3 通信适配方式 |
2.1.4 核心处理流程 |
2.1.5 报文转换 |
2.2 Quartz框架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快捷支付系统需求分析 |
3.1 快捷支付系统整体需求分析 |
3.1.1 快捷支付系统用户需求 |
3.1.2 快捷支付系统第三方支付平台需求 |
3.1.3 快捷支付系统银行需求 |
3.2 快捷支付系统功能性需求 |
3.2.1 银行卡签约管理功能 |
3.2.2 快捷交易功能 |
3.2.3 交易查询功能 |
3.2.4 对账清算功能 |
3.3 快捷支付系统非功能性需求 |
3.4 快捷支付系统用例分析 |
3.5 快捷支付系统过程建模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快捷支付系统总体设计 |
4.1 快捷支付系统架构设计 |
4.2 快捷支付系统功能设计 |
4.3 快捷支付系统数据库设计 |
4.3.1 基本信息类数据表 |
4.3.2 联机交易类数据表 |
4.3.3 批量数据类数据表 |
4.3.4 历史数据类数据表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快捷支付系统详细设计与实现 |
5.1 快捷支付基础功能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5.1.1 功能责任链及命令的设计与实现 |
5.1.2 功能模板的设计与实现 |
5.1.3 功能原子逻辑的设计与实现 |
5.2 快捷签约功能的设计与实现 |
5.3 快捷解约功能的设计与实现 |
5.4 快捷支付功能的设计与实现 |
5.5 快捷退款功能的设计与实现 |
5.6 快捷查询功能的设计与实现 |
5.7 对账清算功能的设计与实现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快捷支付系统测试与分析 |
6.1 系统测试目标 |
6.2 系统测试环境 |
6.3 系统功能性测试 |
6.3.1 银行卡签约管理功能测试 |
6.3.2 快捷交易功能测试 |
6.3.3 交易查询功能测试 |
6.3.4 对账清算功能测试 |
6.4 系统性能测试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束语 |
7.1 工作总结 |
7.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新疆高速公路非现金支付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中国收费公路路网非现金支付总体建设情况 |
1.2.2 其他省市主要非现金支付实施方案和建设内容 |
1.2.3 新疆收费公路路网建设情况 |
1.2.4 新疆非现金支付实施情况 |
1.3 研究意义与目的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新疆非现金支付总体设计 |
2.1 非现金支付总体框架体系和总体建设思路 |
2.1.1 非现金支付框架体系 |
2.1.2 新疆实施非现金收费支付的基本情况和条件 |
2.1.3 非现金支付总体建设思路 |
2.2 发行服务系统 |
2.2.1 自治区发行服务中心系统 |
2.2.2 地方(州、市)发行服务分中心系统 |
2.2.3 发行服务网点系统 |
2.2.4 非现金支付卡的种类 |
2.2.5 非现金支付卡及电子标签的发行 |
2.3 联网收费系统 |
2.3.1 收费车道系统 |
2.3.2 收费站级系统 |
2.3.3 地(州、市)联网收费分中心系统 |
2.3.4 自治区联网收费、电子收费管理中心系统 |
2.4 用户推广 |
2.4.1 用户分类 |
2.4.2 用户推广方案 |
2.4.3 其他推广措施 |
2.5 合作/代理机构的发展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非现金支付系统的技术要求及实现 |
3.1 系统总体目标和要求 |
3.2 非现金支付系统软件平台技术设计 |
3.2.1 应用软件 |
3.2.2 平台软件 |
3.3 非现金支付系统数据传输 |
3.3.1 数据传输内容及结构 |
3.3.2 数据存储 |
3.3.3 数据格式 |
3.4 对硬件平台及支撑系统的关键技术 |
3.4.1 联网收费系统 |
3.4.2 发行服务系统 |
3.5 特殊事件的处理 |
3.6 系统安全性稳定性保护措施 |
3.7 非现金支付中的票据和税务处理 |
3.8 系统测试与分析 |
3.8.1 系统测试计划 |
3.8.2 系统单元测试 |
3.8.3 系统强度测试 |
3.9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运营管理分析 |
4.1 ETC合作发行 |
4.1.1 引入ETC合作发行机构的必要性 |
4.1.2 国内ETC卡片绑定形式简介 |
4.1.3 合作发行协议应明确的内容 |
4.1.4 合作发行ETC关键环节 |
4.2 ETC货车推广 |
4.3 ETC停车场应用 |
4.3.1 ETC系统实施方案 |
4.3.2 ETC机场合作协议关键点 |
4.4 移动支付与ETC的分析 |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 |
5.1 本文总结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
四、银行卡短信对账系统方案介绍(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移动支付软件党费收缴管理系统的研究[D]. 沈小禹. 南京邮电大学, 2020(03)
- [2]支付中心系统的设计与分布式对账模块实现[D]. 黄汉宁.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3)
- [3]基于Spring的网上银行支付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许建超.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5)
- [4]银行网联支付业务处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唐来宾.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5)
- [5]基于PE框架的积分兑换平台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邓文熙.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5)
- [6]使用积分营销的在线游戏机运营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王辰. 山东大学, 2020(12)
- [7]基于NFC的手机支付关键技术研究与实现[D]. 许金雷. 广西大学, 2019(02)
- [8]新零售模式电商统一支付平台的分析与设计[D]. 周雅雯.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9]某商业银行快捷支付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 王皓月.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9(02)
- [10]新疆高速公路非现金支付的设计与实现[D]. 黄鑫. 长安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