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针刺内关穴后遗疼痛的处理(论文文献综述)
李燃,赵菊花[1](2021)在《揿针联合加巴喷丁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观察》文中认为目的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用揿针联合加巴喷丁进行治疗,并观察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对照组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加巴喷丁、甲钴胺、维生素B1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揿针治疗,治疗2周后评估疗效,并记下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2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疼痛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揿针联合加巴喷丁能明显提高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古春凌[2](2021)在《针刺内关穴不同层次与不同留针时间对心律失常刺激效应的比较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对比针刺“内关”穴不同的层次与不同的留针时间对快速性心律失常模型兔心电图和心肌组织形态、心肌组织L型钙离子通道α1C亚基mRNA表达水平、心肌组织Ca2+-Mg2+-ATPase 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兔耳缘静脉注射氯化钡的方法制作快速性心律失常模型。选用56只清洁级健康成年雄性新西兰大耳白兔,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8组,每组7只,分别为浅刺“内关”穴10分钟组、浅刺“内关”穴20分钟组、浅刺“内关”穴30分钟组、深刺“内关”穴10分钟组、深刺“内关”穴20分钟组、深刺“内关”穴30分钟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运用电生理学、HE染色法、RT-PCR法、定磷法等技术手段,观察针刺“内关”穴不同层次和不同留针时间对快速性心律失常模型兔心律失常持续时间和心肌组织形态、L型钙离子通道α1C亚基mRNA表达水平、Ca2+-Mg2+-ATPase活性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各针刺治疗组心律失常持续时间均不同程度的缩短(均P<0.05)。在心律失常持续时间上,浅层针刺组,浅刺“内关”穴20分钟组<浅刺“内关”穴10分钟组<浅刺“内关”穴30分钟组;深层针刺组,深刺“内关”穴30分钟组<深刺“内关”穴20分钟组<深刺“内关”穴10分钟组。家兔左心室前壁肌HE染色结果显示:正常对照组心肌组织结构正常,细胞核完整呈椭圆状,核周围有较窄的空白间隙,无异常形态学改变;模型组结构改变明显,表现为心肌细胞显着水肿呈细颗粒状,心肌细胞出现明显空泡性变,细胞核浓缩,核有皱褶,形状不规则,核周间隙明显增宽,有的心肌细胞出现胞质淡颜,有的心肌细胞出现核溶解现象,心肌纤维排列疏散紊乱,出现明显的心肌波浪样变;各针刺治疗组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RT-PCR检测显示: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心肌组织L型钙离子通道mRNA表达明显上调(P<0.01)。除浅刺“内关”穴30分钟组外(P>0.05),其他针刺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调(均P<0.05)。在L型钙通道α1C亚基mRNA表达水平上,浅层针刺组,浅刺“内关”穴20分钟组<浅刺“内关”穴10分钟组<浅刺“内关”穴30分钟组;深层针刺组,深刺“内关”穴30分钟组<深刺“内关”穴20分钟组<深刺“内关”穴10分钟组。定磷法检测显示: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Ca2+-Mg2+-ATPase活性下降(P<0.01)。除浅刺“内关”穴30分钟组外(P>0.05),各针刺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Ca2+-Mg2+-ATPase活性均不同程度的升高(均P<0.05)。在Ca2+-Mg2+-ATPase的活性上,浅层针刺组,浅刺“内关”穴30分钟组<浅刺“内关”穴10分钟组<浅刺“内关”穴20分钟组;深层针刺组,深刺“内关”穴10分钟组<深刺“内关”穴20分钟组<深刺“内关”穴30分钟组。结论:针刺“内关”穴不同层次与不同留针时间可以不同程度的减少氯化钡诱发的心律失常的持续时间,改善家兔心肌组织的病理改变,不同程度的下调L型钙离子通道α1C亚基mRNA表达水平,不同程度的提高Ca2+-Mg2+-ATPase活性。调节心肌组织的L型钙离子通道α1C亚基mRNA表达水平和Ca2+-Mg2+-ATPase活性,可能是针刺“内关”穴防治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作用机制之一。“内关”穴浅层组织与深层组织可能均参与针刺信息的传导。“内关”穴的浅层针刺存在最佳针效时间窗,浅刺在最佳诱导期内,可能有达到深刺效果的趋势。
王伊伊[3](2021)在《四花穴刺络拔罐联合围刺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四花穴刺络拔罐联合围刺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临床疗效。方法:1.采用随机对照研究,将符合纳入标准的40例来自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针灸推拿康复科及皮肤科住院部及门诊部的PHN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四花穴刺络拔罐组(下文简称A组)及普瑞巴林组(下文简称B组),每组各20例。2.A组(20例)采用四花穴刺络拔罐联合围刺法治疗,围刺法1次/天,6次/周,一周休息一天;四花穴刺络拔罐,4天一次,共刺络拔罐4次,一疗程为14天,一疗程后评价疗效;B组(20例)采用普瑞巴林治疗,150mg/次,口服,2次/天,连续服用14天后评价疗效。3.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程度评分(VAS评分)、睡眠质量评分(PSQI评分),通过统计分析上述几项评分,观察治疗效果差异。结果:本研究最终有效病例数为40例,A、B两组各20例,无剔除、脱落或终止病例,经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1.两组治疗前VAS评分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均有改善,但A组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两组治疗前PSQI评分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均有改善,但A组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A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高于B组的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通过比较四花穴刺络拔罐联合围刺法组与普瑞巴林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观察,两种疗法均可有效改善PHN患者的疼痛程度、睡眠质量,但四花穴刺络拔罐联合围刺法组的疗效优于普瑞巴林组,值得临床推广。
赵龙[4](2020)在《针刺治疗冠脉临界病变稳定型心绞痛临床效应及中枢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临床研究,客观评价针刺内关和郄门穴治疗冠脉临界病变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探索针刺内关和郄门对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调整,为临床的运用提供科学依据。以健康者和冠脉临界病变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以脑功能磁共振为研究的技术手段,观察疾病和健康不同状态下脑功能活动的差异和治疗前后脑功能网络连接的变化,探讨针刺治疗冠脉临界病变稳定型心绞痛的中枢响应特征,为针刺治疗该病中枢机制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临床疗效研究本研究采用单盲、随机、对照的方法,通过随机数字将符合冠脉临界病变稳定型心绞痛纳入标准的65例患者按照1:1比例随机分成2组,即电针组和非电针组。两组均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针刺双侧内关和郄门穴,每日针刺1次,每次30分钟,每周治疗6天,共治疗2周。在针刺前后分别采用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24小时动态心电图对患者的临床症状、情绪状态、心率变异性(HRV)、生活质量进行评估,以评价针刺内关和郄门治疗冠脉临界病变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和对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2.中枢机制研究依据纳入、排除标准,随机选取性别、年龄基本匹配的健康者8人、冠脉临界病变稳定型心绞痛患者22人(电针组12人,非电针组10人),进行脑部fMRI扫描,根据局部一致性(ReHo)分析方法,比较不同机体状态(健康和疾病状态)脑功能活动的差异。电针组和非电针组,于基线期和治疗后各进行脑部fMRI扫描,扫描按照BOLD-fMRI、3D-T1WI、针刺治疗30min、BOLD-fMRI的顺序进行,根据局部一致性(ReHo)和种子点功能连接分析法,观察针刺内关和郄门治疗冠脉临界病变稳定型心绞痛疾病的即时效应及长期效应。通过比较经针刺治疗前后脑功能活动变化和脑功能网络连接的差异,探讨针刺治疗冠脉临界病变稳定型心绞痛的中枢调节机制。结果:临床研究1.基线比较:所纳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身高等人口统计学资料均无统计学差异,SAQ总分及其五个维度评分、SDS评分、SAS评分和心率变异性(SDNN、SDANN、rMSSD、PNN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电针组疗效分析结果:电针组治疗后,SAQ五个维度评分及SAQ总分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在身体活动受限程度、心绞痛稳定状态、心绞痛发作情况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满意程度、疾病认知程度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SDS、SAS量表评分有显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率变异性(SDNN、SDANN、rMSSD、PNN50)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有统计学意义(P<0.05)。3.非电针组疗效分析结果:非电针组治疗后,SAQ五个维度评分及SAQ总分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在身体活动受限程度、心绞痛稳定状态、心绞痛发作情况、治疗满意程度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疾病认知程度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SDS、SAS自评量表评分有显着改善(P<0.05);心率变异性中SDNN、SDANN、rMSSD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有统计学意义(P<0.05)。PNN50治疗前后差异虽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亦有增高趋势。4.两组结果比较:两组治疗后SAQ评分中在心绞痛稳定状态方面,电针组优于非电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8,P<0.05)。在SAQ总分、身体活动受限程度、心绞痛发作情况、治疗满意度、疾病认知程度方面,电针组和非电针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SDS、SAS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后心率变异性相关时域指标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机制研究1.基线比较:冠脉临界病变稳定型心绞痛受试者在中央后回,右侧缘上回、左内侧额上回、左侧颞下回,左侧顶下缘角回、右侧补充运动区、右侧丘脑、左内侧和旁扣带回、左侧顶上回、右背外侧额上回、右侧角回和左侧楔前叶的ReHo信号高于健康者。这些脑区与疼痛、情绪、定向网络相关。2.治疗后ReHo 比较:2.1电针组:在静息状态下,治疗前相比,在右侧颞中回、左侧内侧和旁扣带回、左内侧额上回ReHo值降低。在右侧枕上回、右侧顶上回和右侧顶下缘角回出现ReHo值升高。2.2非电针组:在静息状态下,治疗前对比:在左内侧和旁扣带脑回、右侧颞下回ReHo信号出现降低。在右侧顶上回、左侧枕上回、右侧枕上回ReHo信号出现升高。2.3组间比较:在静息状态下,电针组在右侧角回、左侧顶上回、右侧中央后回ReHo信号高于非电针组;在左侧内侧额上回、左侧颞中回ReHo信号低于非电针组。3.治疗2周后脑功能网络连接的研究:以左内侧额上回、左内侧和旁扣带脑回、右顶上回作为种子点探索全脑FC变化。3.1电针组治疗2周后FC变化脑区:经治疗电针组在左侧缘上回、左侧顶下缘角回与左内侧额上回FC增强;在右侧中央前回、左侧补充运动区与左内侧和旁扣带回FC增强;在右侧缘上回和右侧额中回与右侧顶上回FC增强。3.2非电针组治疗2周后FC变化脑区:经治疗非电针组左背外侧额上回与左内侧额上回FC增强,右枕上回与左内侧和旁扣带回FC增强;与右侧顶上回FC无显着差异。3.3电针组与非电针组脑功能网络连接差异脑区:治疗后电针组在右侧眶部额上回、右侧颞中回、左侧内侧和旁扣带回与左内侧额上回FC增强;在右侧内侧和旁扣带脑回、左侧内侧额上回、右侧颞下回、左侧前和旁扣带脑回、左侧角回、右侧中央后回与左内侧和旁扣带回FC增强;与右侧顶上回FC组间比较无显着差异。4.针刺内关和郄门即时效应脑功能网络连接的差异4.1电针针刺内关和郄门即时效应FC变化的脑区:电针针刺内关和郄门后在右侧颞下回、左侧枕中回、右侧丘脑、右侧三角部额下回、左侧舌回、右侧距状裂周围皮层与左内侧额上回FC增强;在左侧眶部额下回、右侧背外侧额上回、左侧背外侧额上回、左侧中央后回与左内侧和旁扣带脑回FC减弱,在左侧舌回、右侧枕中回、右侧楔前叶、左侧内侧额上回、左侧前扣带和旁扣带脑回、右侧枕上回、左侧内侧额上回与左内侧和旁扣带脑回FC增强;在右侧中央旁小叶、左侧额中回与右侧顶上回FC减弱,在左侧颞中回与右侧顶上回FC增强。4.2非电针针刺内关和郄门即时效应FC变化的脑区:非电针针刺内关和郄门后在左侧额中回、左侧背外侧额上回、左侧补充运动区、左侧内侧和旁扣带回与左内侧额上回FC减弱;在右侧缘上回、右侧额中回、右侧枕上回、左侧中央后回与左内侧和旁扣带脑回FC减弱,在左侧梭状回与左内侧和旁扣带脑回FC增强;在左侧背外侧额上回与右侧顶上回FC减弱。结论:1.在西医基础治疗的基础上,针刺内关和郄门穴可以改善冠脉临界病变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有助于调整患者的情绪状态,改善心脏自主神经的功能,且电针治疗优于非电针治疗。2.与健康者相比,冠脉临界病变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在多个与疼痛、情绪调控和定向网络相关的脑区存在局部一致性异常。3.针刺内关和郄门配穴治疗冠脉临界病变稳定型心绞痛的靶点可能位于“疼痛矩阵”的内侧额上回、扣带回,影响内侧痛觉系统及阻断疼痛下行传导通路,达到镇痛的效果;通过调节扣带回、额上回、颞中回,颞下回来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4.针刺内关和郄门治疗冠脉临界病变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不是由单一脑区的调节,而是由多个有功能联络的脑区所构成的复杂网络相互作用、整合来完成。针刺内关和郄门穴不仅能够加强默认网络与疼痛、情感相关脑区的连接,同时也能加强感觉运动网络与疼痛相关脑区的连接。电针治疗的脑功能连接强度总体高于非电针治疗。5.冠脉临界病变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存在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异常,靶向性调节扣带回和前额叶这两个脑区,可能是针刺内关和郄门对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调节的重要机制。
董静[5](2020)在《电针内关穴对星状神经节电活动的影响》文中指出背景:星状神经节阻滞是近年来疼痛学科开展的一种实用性非常广泛的临床技术,可用于心血管疾病、慢性疼痛和失眠等疾病的治疗。但星状神经节毗邻颈部大血管、胸膜及椎管,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血管损伤、胸膜损伤、局麻药物误入椎管或局麻药中毒等严重并发症。能否采用一种替代模式达到与星状神经节阻滞相似的效果一直是疼痛学科关注的要点。本研究基于针刺内关穴与星状神经节阻滞疗法相似的临床效应及内关穴与星状神经节间的解剖联系,推测内关穴与星状神经节可能存在密切关系。本实验通过建立大鼠星状神经节放电动物模型,采用电针刺激内关穴,采集星状神经节电活动,拟证实电针内关穴可抑制星状神经节放电效应,达到与星状神经节阻滞相似的电活动抑制效应,为星状神经节阻滞找到一种更加安全便捷的替代疗法。第一部分建立大鼠星状神经节放电监测模型方法:选取6-7周龄的健康SD大鼠30只,雌雄不限,体重230-270g。大鼠麻醉后,分离左侧星状神经节,将其悬挂于铂电极,连续采集星状神经节放电频率和振幅。分别于麻醉成功即刻(T0)、星状神经节悬挂于铂电极即刻(T1)及其后的10min(T2)、20min(T3)、30min(T4)记录大鼠心率和呼吸频率。于T1-T4记录星状神经节放电频率和振幅数据,T4记录结束后采用0.2%利多卡因0.2ml对星状神经节行局部浸润,5min后(T5)记录放电频率和振幅,以及心率和呼吸频率。将大鼠出现Horner征(表现为左侧上睑下垂、眼裂变小)视为星状神经节阻滞成功,记录阻滞成功的例数。结果:2只大鼠死亡,28只纳入实验观察。T0-T5大鼠心率和呼吸频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T1-T5均获得呈阵发簇状、节律较规则的星状神经节电活动,T1-T4的放电频率和振幅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T5放电频率减慢、振幅降低,与T1-T4时比较P<0.01。28只大鼠均出现左侧Horner征,阻滞成功率100%。结论:成功建立了星状神经节放电监测动物模型,获取了稳定神经电信号。第二部分电针内关穴对星状神经节电活动的影响方法:选取6-7周龄的健康SD大鼠90只,雌雄不限,体重230-270g。随机分为9组,低频(2Hz)10min组(Group L10)、20min组(Group L20)、30min组(Group L30);中频(50Hz)10min组(Group M10)、20min组(Group M20)、30min组(Group M30);高频(100Hz)10min组(Group H10)、20min组(Group H20)、30min组(Group H30),每组10只。麻醉后暴露左侧星状神经节,将其置于铂电极。根据分组选取不同的电针内关穴刺激频率及刺激时长,记录针刺前(T0)和针刺结束即刻(T1)大鼠心率和呼吸频率,及星状神经节放电频率和振幅。结果:1、90只大鼠纳入实验观察,T0-T1大鼠心率和呼吸频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T0时各组星状神经节放电频率和振幅无统计学差异(P>0.05)。T1时各组星状神经节放电频率减慢、振幅降低,与T0比较,L10、L20及L30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组有统计学差异(P<0.01)。2、相同针刺时长不同针刺频率的比较:(1)针刺时长为10min时,H10组放电频率和振幅明显低于M10组及L10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01);M10组放电频率和振幅明显低于L10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01)。(2)针刺时长为20min时,H20组放电频率和振幅明显低于M20组及L20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01);M20组放电频率和振幅明显低于L20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01)。(3)针刺时长为30min时,H30组放电频率和振幅明显低于M30组及L30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01);M30组放电频率和振幅明显低于L30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01)。3、相同针刺频率不同针刺时长的比较:(1)针刺频率为2Hz时,L30组放电频率和振幅低于L20组及L10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L20组放电频率和振幅低于L10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2)针刺频率为50Hz时,M30组放电频率和振幅明显低于M20组及M10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01);M20组放电频率和振幅明显低于M10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3)针刺频率为100Hz时;H30组放电频率和振幅明显低于H20组及H10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01);H20组放电频率和振幅明显低于H10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01)。4、不同针刺时长不同针刺频率的比较:H10组放电频率和振幅低于M20组,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5、针刺时长及针刺频率的相关性分析:针刺时长、针刺频率及二者的交互作用均是影响星状神经节电活动的显着性因素(P<0.001)。针刺时长、针刺频率与星状神经节放电活动抑制率相关系数rs>0.5,P<0.001。不同针刺时长不同针刺频率,但总电刺激量相同时(H10组与M20组),星状神经节放电活动抑制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电针刺内关穴对星状神经节活性具有抑制作用,针刺时长、针刺频率及二者的交互作用均是影响星状神经节电活动的显着性因素,星状神经节活性抑制程度与针刺时长、针刺频率在一定范围内呈正相关关系,且可能与总电刺激量有关。
李记泉[6](2020)在《针刺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改善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文以急性心肌缺血(Acute Myocardial Ischemia,AMI)大鼠为研究对象,以针刺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MSCs)静脉移植为干预手段,旨在探讨针刺联合BM-MSCs静脉移植改善大鼠急性心肌缺血作用情况,并从炎症反应、细胞凋亡及生长因子变化三个方面探讨了针刺联合BM-MSCs静脉改善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的相关分子生物学机制。材料与方法:1.BM-MSCs的分离、培养、传代、鉴定和标记:健康雄性SD大鼠3只(SPF级,4周龄,体重150-160g),采用7%水合氯醛(5 m L/kg)腹腔注射麻醉,浸泡于75%酒精消毒5min,无菌条件下取胫骨、股骨,PBS缓冲液冲洗出骨髓制成单细胞悬液,离心后接种于培养瓶,放置于培养箱中采用全骨髓贴壁法培养,及时更换培养基,待细胞铺满培养瓶底部并融合成单层时,用0.25%胰蛋白酶消化后,按1:2传代培养,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取第三代细胞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标记(CD29、CD73、CD90、CD44、CD45),并取第三代细胞Brd U标记后采用荧光显微镜观察阳性细胞标记率。2.AMI大鼠模型的制备:60只健康雄性SD大鼠,腹腔注射7%水合氯醛(5 m L/kg)麻醉,通过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复制AMI大鼠模型,将存活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干细胞组、针刺组、针刺联合干细胞组,每组10只;同时另有15只大鼠仅在相同部位穿刺手术缝合线而不结扎,随机挑选术后存活大鼠10只作为假手术组。3.针刺联合BM-MSCs静脉移植干预AMI大鼠:造模结束后1小时,干细胞组、针刺联合干细胞组大鼠经尾静脉注射0.5ml的BM-MSCs(2×106个/ml),同时其余各组注射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对针刺组、针刺联合干细胞组大鼠采取电针双侧内关、心俞穴,刺入皮下深度2-3mm,疏密波,频率2Hz,强度2m A左右,以局部肌肉出现轻度震颤收缩为度,留针30min,24h治疗一次,共治疗10次;其他各组不针刺,但在同时同地以同样方式进行抓取和固定。期间观察各组大鼠体重、毛发、体态、饮食、二便、运动等一般情况。治疗结束后检测各组大鼠心电图、心脏超声,随即处死各组大鼠,取腹主动脉全血,分离出血清备用;同时快速取出心脏,生理盐水冲洗干净,每组随机挑选1个心脏样本,在缺血区域切薄片5片,用于大鼠心肌缺血面积的测定,其他心脏样本—80℃超低温冰箱冻存备用。本文分两个部分讨论针刺联合BM-MSCs静脉移植改善大鼠急性心肌缺血作用情况,并从炎症反应、细胞凋亡及生长因子变化三个方面探讨了针刺联合BM-MSCs静脉改善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的相关分子生物学机制。(1)针刺联合BM-MSCs移植改善大鼠AMI作用研究观察BM-MSCs传代培养时的形态学特征与变化,分析BM-MSCs的鉴定和标记结果,采集大鼠心电图和心脏超声数据并分析,采用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riphenyltetrazolium chloride,TTC)染色法测定AMI后各组大鼠的心肌缺血面积。(2)针刺联合BM-MSCs移植改善大鼠AMI相关分子机制研究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染色法检测AMI后各组大鼠心肌细胞形态和炎症浸润情况;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WB)技术检测大鼠心肌组织Bcl-2、Bax、Caspase-3、NF-κB、VEGF、b-FGF、TGF-β蛋白的相对表达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技术检测大鼠心肌TNF-a、IL-1、IL-6、IL-8、IL-10蛋白的相对表达量。结果:1.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LVDd、LVDs明显升高(P<0.01),而LVEF、LVFS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干细胞组、针刺组、针刺联合干细胞组大鼠大鼠LVDd、LVDs明显降低(P<0.01),而LVEF、LVFS明显升高(P<0.01);与干细胞组比较,针刺组大鼠LVDd、LVDs、LVEF、LVFS无明显差异(P>0.05);与针刺组比较,针刺联合干细胞组大鼠LVDd、LVDs明显降低(P<0.01),而LVEF、LVFS明显升高(P<0.01)。2.假手术组大鼠未见心肌缺血;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心肌缺血面积明显升高(P<0.01),缺血区面积占左心室总面积的18.39%;与模型组比较,干细胞组、针刺组、针刺联合干细胞组大鼠心肌缺血面积比例均明显降低(P<0.01);与干细胞组比较,针刺组大鼠心肌缺血面积比例无明显变化,针刺联合干细胞组大鼠心肌缺血面积比例均明显降低(P<0.01);与针刺组比较,针刺联合干细胞组大鼠心肌缺血面积明显高于针刺组、干细胞组(P<0.01)。3.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心肌组织中NF-κB、TNF-α、IL-1、IL-6、IL-8相对表达量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干细胞组、针刺组、针刺联合干细胞组大鼠心肌组织中NF-κB、TNF-α、IL-1、IL-6、IL-8相对表达量明显降低(P<0.01);与干细胞组比较,针刺组、针刺联合干细胞组大鼠心肌组织中NF-κB、TNF-α、IL-1、IL-6、IL-8相对表达量明显降低(P<0.01或P<0.05);与针刺组比较,针刺联合干细胞组大鼠心肌组织中NF-κB、TNF-α、IL-1、IL-6、IL-8相对表达量明显降低(P<0.01)。4.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心肌组织中IL-10相对表达量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干细胞组、针刺组、针刺联合干细胞组大鼠心肌组织中IL-10相对表达量明显升高(P<0.01);与干细胞组比较,针刺组大鼠心肌组织中IL-10相对表达量无明显变化(P>0.05),针刺联合干细胞组大鼠心肌组织中IL-10相对表达量明显升高(P<0.01);与针刺组比较,针刺联合干细胞组大鼠心肌组织中IL-10相对表达量明显升高(P<0.01)。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心肌组织中Bax、Caspase-3相对表达量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干细胞组、针刺组、针刺联合干细胞组大鼠心肌组织中Bax、Caspase-3相对表达量明显降低(P<0.01);针刺联合干细胞组大鼠心肌组织中Bax、Caspase-3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针刺组、干细胞组(P<0.01)。6.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心肌组织中Bcl-2相对表达量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干细胞组、针刺组、针刺联合干细胞组大鼠心肌组织中Bcl-2相对表达量明显升高(P<0.01);与干细胞组比较,针刺组大鼠心肌组织中Bcl-2相对表达量无明显变化(P>0.05),针刺联合干细胞组大鼠心肌组织中Bcl-2相对表达量明显升高(P<0.01);与针刺组比较,针刺联合干细胞组大鼠心肌组织中Bcl-2相对表达量明显升高(P<0.01)。7.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心肌组织中VEGF、b-FGF、TGF-β相对表达量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干细胞组、针刺组、针刺联合干细胞组大鼠心肌组织中VEGF、b-FGF、TGF-β相对表达量明显升高(P<0.01);与干细胞组比较,针刺组、针刺联合干细胞组大鼠心肌组织中VEGF、b-FGF、TGF-β相对表达量明显升高(P<0.01);与针刺组比较,针刺联合干细胞组大鼠心肌组织中VEGF、b-FGF、TGF-β相对表达量明显升高(P<0.01)。结论:1.针刺联合BM-MSCs移植能够显着改善AMI大鼠心电图和心脏超声变化,降低AMI大鼠左心室心肌缺血面积,提高AMI大鼠心脏功能,为临床治疗本病提供了新思路。2.针刺联合BM-MSCs移植能够通过下调AMI大鼠NF-κB表达,降低炎症因子TNF-a、IL-1、IL-6、IL-8水平,以及上调抑炎因子IL-10水平,减轻AMI后过度表达的炎症反应,从而减轻心肌细胞坏死;通过调节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Caspase-3表达,从而减少AMI后心肌细胞凋亡;通过调节细胞生长因子VEGF、b-FGF、TGF-β表达,诱导内皮细胞形成,从而改善心肌供血。
周俊鹏[7](2020)在《针灸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运用循证医学的方法,对针灸治疗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及血瘀证的有效性及相关分子指标进行meta分析,客观评价针灸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及血瘀证的临床疗效,为针灸介入不稳定性心绞痛及血瘀证预防和治疗及临床试验的完善提供新思路和参考依据。方法根据Cochrane协作网的方法,结合各数据库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检索策略。分别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WF)、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 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检索时间限定为建库之初至2019年12月1日,语言限定为中英文文献。文献检索完成后,由2名评价员按照提前制定好的纳入及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和资料提取,并完成文献资料提取表。最后依据Cochrane协作网Cochrane Handbook5.1.0中推荐使用的质量评价表,对本研究所纳入的所有文献进行质量评价。以纳入文献研究所报告的不良反应类型及人数作为本研究安全性评价的结局指标。本研究使用Rev 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统计治疗组包含针灸疗法在内的文献,并对其所搜集的资料和数据进行分析。对针灸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有效率、心电图有效率、发作频率、持续时间、EF(射血分数)、SV(每搏输出量)、动态心电图平均缺血时间、TC(胆固醇)、TG(甘油三酯)、纤维蛋白原、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中医证候及血瘀证、针灸选穴等方面进行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比较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差异。结果本研究一共检索得到文献160篇,全部为中文文献,英文文献0篇。其中知网(CNKI)84篇、维普(VIP)19篇、万方(WF)46篇、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11篇。剔除重复文献后获得文献95篇。排除综述性文献、会议论文、系统评价类文献、动物实验及细胞组研究等类型文献13篇后初筛得到文献82篇。通过阅读摘要排除研究内容不吻合或干预措施、对照措施不一致或数据无法提炼的文献58篇。排除非RCT、实验设计不严谨的文献3篇。全文浏览后纳入的文献21篇。排除结局指标不一致的文献4篇。最后共纳入文献17篇,受试患者总计1341人。Meta分析结果显示:(1)针灸疗法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西药及中药治疗(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针灸疗法能明显减少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P<0.05)和心绞痛持续时间(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针灸疗法能明显改善患者心电图(P<0.05)、及动态心电图平均缺血时间(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针灸疗法能明显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患者血浆粘度(P<0.0001)、纤维蛋白原(P<0.05)及红细胞压积(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针灸疗法能改善患者心功能,明显增加患者心脏每搏输出量(P<0.05)和射血分数(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5)针灸疗法能明显降低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血瘀证患者的TC(胆固醇)(P<0.05)和TG(甘油三酯)(P<0.05)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6)针灸疗法能明显改善患者症状和体征,降低患者中医证候评分(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7)针灸主要取内关、心俞、膻中等穴并根据辩证配伍其他穴位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结论在目前所得到的证据支持下,针灸疗法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西药及中药治疗;能明显减少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和心绞痛持续时间;改善患者心电图、血液流变学指标及动态心电图平均缺血时间;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患者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及红细胞压积;改善患者心功能,明显增加患者心脏每搏输出量和射血分数;降低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血瘀证患者的TC(胆固醇)和TG(甘油三酯)水平。改善患者症状和体征,降低患者中医证候评分;可根据辨证取内关、心俞、膻中等穴为主配伍其他穴位针灸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针灸疗法对于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效果优于单纯中药、西药或中西药联用的治疗,即针灸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参考和推广。
张柔[8](2020)在《针刺疗法结合自拟蹊径通脉汤对心肌梗死大鼠瞬时外向钾离子通道Kv4.3、KChIP2蛋白表达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实验通过高脂喂养结合盐酸异丙肾上腺素注射诱导急性心肌梗死大鼠模型,研究针刺疗法结合自拟蹊径通脉汤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肌细胞瞬时外向钾离子通道相关蛋白Kv4.3及其辅助蛋白KCh IP2蛋白表达量的调控作用,在离子通道层面探究针刺结合蹊径通脉汤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可能机制并验证其优势。材料与方法:健康SPF级雄性SD大鼠65只,体重(200±20g),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抽取10只作为空白对照组,维持饲料喂养3周,其余55只大鼠高脂饮食喂养3周(高脂组)。65只大鼠均使用10%的水合氯醛,采用大鼠左下腹腹腔注射方式进行麻醉。仰卧位固定于操作台上,使用Powerlab八通道生理记录仪,描记小鼠正常状态下的Ⅱ导联心电图。空白对照组大鼠采用四肢根部皮下一次性多点注射生理盐水(85mg/kg),其余55只高脂组使用相同的方式注射盐酸异丙肾上腺素(85mg/kg)制备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所有大鼠均间隔24h注射第二次后,再次进行心电图描记。根据造模前后心电图T波电压,ST段以及QRS波的变化情况,判定造模是否成功。将造膜成功的40只大鼠随机分成模型组、针药结合组、针刺组、西药组,每组10只。造模成功24H后,开始为期15天的人工干预治疗。空白组与模型组每日分别于8时、18时灌胃服生理盐水,针药结合组每日于8时、18时灌胃服蹊径通脉汤,同时每日10时使用“华佗牌”针灸针(0.18mm×25mm)对大鼠进行针刺治疗,采用刺入大鼠各穴位皮下约2mm的标准进行针刺;大鼠稳定后,接通电针仪,使用疏密波,频率2-20Hz,电流强度以针刺穴位出现轻微颤动为宜,留针15min。针刺组大鼠仅单纯进行针刺治疗,操作方法同上,日一次,连续15天;西药组大鼠每日于8时、18时灌胃服阿司匹林、单硝酸异山梨酯按体重等比例换算后制成的水溶液。治疗过程中记录大鼠一般生活状态,治疗后标记大鼠心电图,使用ELISA技术检测大鼠血清中hs-CRP表达量,采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大鼠心肌细胞中Kv4.3、KCh IP2的蛋白表达量。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心电图T波电压明显降低,ST段显着抬高,QRS波增宽,变化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针药结合组、针刺组、西药组T波电压均有回升,ST段回落,QRS波缩短(P<0.05),且针药结合组大鼠心电图指标变化最为明显,西药组与针刺组对比变化无明显差异(P>0.05)。2.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中hs-CRP表达量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针药结合组、针刺组、西药组大鼠血清中hs-CRP表达量明显减少(P<0.05),其中针药结合组表达量减少最多,西药组与针刺组对比血清中hs-CRP表达量变化无明显差异(P>0.05)。3.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心肌细胞Kv4.3、KCh IP2的蛋白表达量均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针药结合组、针刺组、西药组大鼠心肌细胞Kv4.3、KCh IP2的蛋白表达量均显着升高(P<0.05),其中针药结合组升高最为明显,西药组与针刺组对比升高幅度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1.针刺疗法结合蹊径通脉汤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其主要通过调节钾离子通道相关蛋白的表达量实现治疗作用。2.针刺疗法结合蹊径通脉汤对心肌梗死大鼠的治疗效果对比其他治疗组具有明显的优势。
林怡[9](2020)在《不同层次、不同方法刺激“内关”穴对心律失常家兔的干预效果》文中指出目的:比较针刺“内关”穴浅筋膜层和深层正中神经对氯化钡诱导的室性心律失常模型家兔的作用效果,明确“内关”穴浅刺是否具有调心作用,浅、深针刺的作用效果是否存在差异,为进一步探讨“内关”穴不同层次的针刺作用机制提供研究基础。同时,比较手针、电针、经皮电刺激三种方法刺激“内关”穴浅层对氯化钡诱导的室性心律失常模型家兔的作用效果,观察刺激方法对穴位功能特异性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实验主要分两部分,第一部分观测“内关”穴浅、深针刺的效果,分为生理盐水组、模型组、浅刺组和深刺组,每组15只健康雄性新西兰兔;第二部分比较不同刺激方法的作用效果,分为生理盐水组、模型组、手针组、电针组和经皮电刺激组,每组15只健康雄性新西兰兔。所有家兔麻醉后以标准II导联的方式连接BL-420S生物信号采集与分析系统,持续监测心电图30 min,在心电监测第3 min时,生理盐水组家兔经耳缘静脉注射1 mL/kg的生理盐水,其余组家兔经耳缘静脉注射1 mL/kg的0.4%(4mg/kg)的氯化钡溶液造模。在造模前60s,浅刺组用0.25 mm×25 mm的一次性无菌针灸直刺家兔右侧“内关”穴,进针深度为3 mm,行震颤催气手法10 min;深刺组用相同规格针灸针针刺家兔右侧“内关”穴,进针深度为5~8 mm,针尖触碰到正中神经使家兔右上肢抽动3次后,留针10 min;手针组针刺方法同浅刺组;电针组用相同规格针灸针直刺“内关”穴和“内关”穴上3 mm处的非穴点,针刺深度3 mm,针柄连接华佗牌SDZ-V型电子诊疗仪电极,负极接“内关”穴,正极接非穴点,选用连续波,4 Hz,强度为0.5 mA,电刺激10 min;经皮电刺激组将直径为0.8 mm的圆片电极负极置于家兔右侧“内关”穴区,圆片电极圆心对准“内关”穴点,正极用湿棉布包裹置于家兔右上肢肘窝处,连接华佗牌SDZ-V型电子诊疗仪,选用连续波,4 Hz,2 mA,电刺激10 min。生理盐水组和模型组不做针刺。观测结束后,根据心电图计算各组家兔心律失常起始时间和持续时间,并取家兔左心室肌前壁心肌做HE染色和IHC检测,分别观察心肌细胞形态和Cx43表达与分布。结果:1“内关”穴浅、深针刺对心律失常模型家兔的干预效果1)模型组家兔的平均心律失常起始时间最短、心律失常持续时间最长(P<0.01),浅刺组和深刺组家兔的平均心律失常起始时间均晚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浅刺组、深刺组家兔的平均心律失常持续时间均明显短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浅刺组家兔的平均心律失常起始时间和心律失常持续时间与深刺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模型组家兔心肌Cx43表达水平严重下降,分布极其紊乱。浅刺组和深刺组家兔心肌Cx43分布紊乱的情况较轻,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两组之间无显着差异。3)出现心律失常的家兔心肌细胞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嗜伊红染色增强、心肌波浪样变、渗出等病理改变。2不同方法刺激“内关”穴对心律失常模型家兔的干预效果1)手针、电针、经皮穴位电刺激三种方式刺激“内关”穴,均可以延缓氯化钡诱发的心律失常出现时间(均P<0.01),显着缩短家兔心律失常的持续时间(均P<0.01),电针组家兔平均心律失常起始时间大于手针组和经皮电刺激组(P<0.05),家兔平均心律失常的持续时间手针组<电针组<经皮电刺激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手针和经皮电刺激组家兔的心肌Cx43分布紊乱情况减轻,表达水平高于模型组(P<0.01),电针组家兔心肌Cx43分布较为规律,但阳性表达数量明显减少,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出现心律失常的家兔心肌细胞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嗜伊红染色增强、心肌波浪样变、渗出等病理改变。结论:1.在氯化钡诱导的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模型上,“内关”穴浅刺也可以抑制Cx43分布紊乱和数量减少的情况,延缓心律失常起始时间、缩短心律失常持续时间,发挥“内关”的调心作用,且浅、深针刺的作用效果相当。2.手针、电针、经皮电刺激“内关”穴浅层均可延缓氯化钡诱导的心律失常模型家兔心律失常出现的时间、缩短心律失常的持续时间,但它们的作用效果不完全相同。在延缓心律失常起始时间上电针可能优于手针和经皮电刺激,在心律失常持续时间方面有手针组<电针组<经皮电刺激组的趋势,但是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手针和经皮电刺激“内关”穴均可以抑制心室肌Cx43分布紊乱和数量减少的情况,但电针(4 Hz)在抑制家兔心室肌Cx43数量减少上尚未发现有明显的作用。
伍舒扬[10](2019)在《捻转法针刺内关穴对三种麻醉剂麻醉大鼠自主神经的调节作用观察》文中指出研究背景自主神经系统(Autonomic Nervous System,ANS)维持着人体重要的生命活动,其主要功能体现在调节机体内脏、血管、平滑肌以及腺体的活动,并参与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的反应。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都与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相关。针灸作为一种简便且效果良好的手段,常用于自主神经系统失调的相关疾病治疗。与针灸效应机理相关的研究结果证实:针刺可对内脏器官及自主神经系统功能产生良性调节作用。但是动物实验所得出的结论并不一致。考虑到实验中必不可免地应用到麻醉剂,而不同麻醉剂对自主神经产生的影响及持续时间均存在差异。那么在针刺效应机制研究中,麻醉剂应用与否是否会对研究结果产生影响?动物使用不同麻醉剂是否是导致相关实验结果不同的原因之一?迄今国内外都未见任何明确针对上述科学问题的研究报道。研究目的通过观察对三种不同麻醉剂麻醉状态下捻转法针刺内关穴前后大鼠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及自主神经放电的变化情况,探讨不同种类麻醉剂的应用对针刺内关穴调节自主神经效应所产生的影响,为针刺调节自主神经研究中尽量减少麻醉剂的影响提供科学解释,并为探讨不同针效机制时如何合理使用麻醉剂提供前期研究基础。研究方法本实验以清洁级SD大鼠为实验动物。健康雄性SD大鼠36只,在清醒状态下记录心电后,随机分为乌拉坦对照组(n=6)、乌拉坦针刺组(n=6)、戊巴比妥钠对照组(n=6)、戊巴比妥钠针刺组(n=6)、水合氯醛对照组(n=6)、水合氯醛针刺组(n=6)。各对照组分别给与上述麻醉剂,待麻醉稳定后只记录不针刺。各针刺组均给予捻转法针刺内关穴处理,快速进针后捻转法行针,每次一分钟,行针三次,中间各间隔一分钟,最后一次行针后出针,继续记录十分钟。实验于每天上午固定时间(9:00-11:00)在室温恒定的屏蔽环境内进行,以减少环境因素影响。运用神经电生理技术,在体实时记录自主神经活动,用Powerlab生理记录仪检测呼吸频率、标准Ⅱ导联心电图、心率及自主神经放电。后期对HRV数据采用短时程频域分析,神经放电频率统计,将针刺前、针刺时、针刺后三个固定时间点各取一分钟心率、呼吸频率、HRV及神经放电频率的数值录入SPSS 19.0统计软件,选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分析,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1.各组大鼠不同时间段心率比较各组大鼠清醒时心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说明各组大鼠初始状态基本一致;各对照组在麻醉后各时间点均未见有明显波动,提示:三种麻醉剂在麻醉稳定后心率均可保持平稳状态。其中乌拉坦及水合氯醛麻醉对照组麻醉后心率与各自清醒时比较均明显减低,并以水合氯醛对照组降低幅度更加显着(P<0.01);而戊巴比妥钠对照组麻醉后大鼠心率与其清醒时比较呈升高趋势,但并未见到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乌拉坦和水合氯醛麻醉均可使心率减慢,而戊巴比妥钠麻醉可能会引起心率略有提升;另一方面,三组针刺组大鼠针刺时心率与麻醉后比较均有升高趋势,但并无统计学差异显示(P均>0.05)。2.各组大鼠呼吸频率分析结果各对照组在麻醉后各时间点均未见明显波动,提示:三种麻醉剂麻醉后呼吸频率均可保持平稳状态。麻醉后,各对照组之间比较,戊巴比妥钠对照组呼吸频率降到更低的水平(P<0.05);提示:戊巴比妥钠麻醉可能会引起呼吸抑制;而针刺时,各针刺组大鼠呼吸频率均可见有升高趋势,但未见有统计学差异(尸均>0.05)。3.HRV各指标分析结果3.1各组大鼠不同时间段VLF值比较各组大鼠清醒时VLF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说明各组大鼠初始VLF值基本一致;麻醉后各对照组VLF值均下降到较低水平(P<0.01或P<0.001),且各对照组VLF值在麻醉后各时间点均未见有明显波动,提示:三种麻醉剂均可引起HRV中VLF值的下调,且在麻醉稳定后VLF值均可保持平稳状态;其中以戊巴比妥钠对照组及水合氯醛对照组VLF值下降更为显着(尸均<0.001);针刺时,戊巴比妥钠及乌拉坦针刺组针刺时均可见VLF值有所升高,尤以乌拉坦针刺组升高更加显着(P<0.001),而水合氯醛针刺组针刺时VLF值有下降趋势,但并无统计学差异(尸均>0.05)。提示:本研究采用的捻转法针刺可上调戊巴比妥钠及乌拉坦麻醉后大鼠的VLF值,而对水合氯醛麻醉后的大鼠VLF值可能存在下调作用。3.2各组大鼠不同时间段LF值比较各组大鼠清醒时LF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尸均>0.05),提示:各组大鼠初始状态的LF值基本一致;各对照组在麻醉后各时间点LF值均未见有明显波动,提示:三种麻醉剂在麻醉稳定后LF值均可保持相对平稳状态;其中,戊巴比妥钠对照组麻醉后各时间段LF值均显着低于清醒时(P<0.001),水合氯醛对照组LF值与本组清醒时相比较,仅可见下降趋势,但并无统计学差异(尸>0.05),而乌拉坦对照组麻醉后各时间点LF值与其清醒时比较,并未见有明显波动(P均>0.05);提示:仅戊巴比妥钠麻醉可引起HRV中的LF值下调;而针刺时,水合氯醛针刺组与麻醉后及对照组同时段LF值相比虽有减低趋势,但未见有统计学差异(尸均>0.05),而其他各针刺组大鼠针刺时LF值与各自麻醉后比较均未见有明显波动(尸均>0.05)。3.3各组大鼠不同时间段HF值比较各组大鼠清醒时HF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说明各组大鼠初始HF值基本一致;麻醉后各组大鼠HF值均有明显增加(P<0.05或P<0.001),且各对照组在麻醉后各时间点均未见HF值有明显波动,提示:三种麻醉剂麻醉后均可引起HRV中的HF值上调,且在麻醉稳定后均可保持平稳状态;针刺时,乌拉坦针刺组及戊巴比妥钠针刺组HF值与各自麻醉后比较均显着下降(尸均<0.01),其中以乌拉坦针刺组HF值下降更为明显(P<0.001);而水合氯醛针刺组HF值与其麻醉后比较明显增加(P<0.05)。提示:本研究采用的捻转法针刺可下调乌拉坦针刺组及戊巴比妥钠麻醉后大鼠的HF值,而对水合氯醛麻醉后的大鼠HF值却存在上调作用。3.4各组大鼠不同时间段的VLF/HF值比较各组大鼠清醒时VLF/HF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尸均>0.05),说明各组大鼠初始状态的VLF/HF值基本一致;麻醉后各对照组VLF/HF值均可见明显减低(P<0.01或P<0.001),;且各对照组在麻醉后各时间点均未见VLF/HF值有明显波动,提示:三种麻醉剂麻醉后均可引起HRV中的VLF/HF值下调,且在麻醉稳定后均可保持平稳状态;针刺时,乌拉坦针刺组VLF/HF比值与自身麻醉后及其对照组麻醉后比较均明显增加(P均<0.05),戊巴比妥钠针刺组VLF/HF比值仅见上升趋势,但在统计学上未见有明显差异(P>0.05),而水合氯醛针刺组VLF/HF比值有下降趋势,亦未见有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本研究采用的捻转法针刺可上调乌拉坦针刺组及戊巴比妥钠麻醉后大鼠的VLF/HF比值,而对水合氯醛麻醉后的大鼠VLF/HF比值却可能存在下调作用。3.5各组大鼠不同时间段的LF/HF值比较各组大鼠清醒时LF/HF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说明各组大鼠初始LF/HF值基本一致;麻醉后各组LF/HF值均有下降趋势,但仅见戊巴比妥钠对照组LF/HF值与其清醒时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针刺时各针刺组LF/HF值与麻醉后比较均未见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4.自主神经放电频率分析结果4.1各组大鼠交感神经放电频率比较各对照组大鼠在麻醉后各时间点交感神经放电频率均未见有明显波动(尸均>0.05),提示:三种麻醉剂在麻醉稳定后交感神经放电均可保持平稳状态。针刺时,戊巴比妥钠针刺组交感神经放电频率略有增加趋势,乌拉坦针刺组交感神经放电频率略有下降趋势,但均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P均>0.05)。4.2各组大鼠迷走神经放电频率比较各对照组大鼠在麻醉后各时间点迷走神经放电频率均未见有明显波动(尸均>0.05),提示:三种麻醉剂在麻醉稳定后迷走神经放电均可保持平稳状态。针刺时,三组针刺组迷走神经放电频率均呈现增加趋势,其中以水合氯醛针刺组迷走神经放电频率与麻醉后数值相比增加最为明显(P<0.05)。表明:本研究采用的捻转法针刺可增加迷走神经放电频率。4.3各组大鼠交感/迷走放电频率比值比较各组大鼠交感/迷走放电频率比值组内及组间比较中,均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尸均>0.05。研究结论1.根据心率及HRV指标变化可见,乌拉坦和水合氯醛麻醉后均可引起心率减慢、HRV中的VLF、VLF/HF比值的下调、HF值上调;戊巴比妥钠麻醉后虽然可能会引起心率小幅增加,但是同样会引起HRV中的VLF、VLF/HF值的下调、HF值上调。提示:上述三种麻醉剂麻醉后可能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性减低、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2.戊巴比妥钠麻醉会对呼吸频率存在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可能不适合在与呼吸系统相关的研究中作为麻醉剂使用。3.本研究采用的捻转法针刺可引起乌拉坦和戊巴比妥钠麻醉大鼠HRV中的VLF值上调、HF值下调,而迷走神经放电频率均有增加趋势,HRV指标分析结果与自主神经放电变化情况并不一致,考虑可能由于上述两种麻醉剂可引起HRV中代表交感神经兴奋的VLF值和代表副交感兴奋性的HF值变化幅度过大,针刺后上述指标的变化已不能真实反映自主神经的相应活动情况,故乌拉坦和戊巴比妥钠可能不适用于单独采用HRV指标来分析针刺对自主神经调节作用的相关研究。另一方面,上述HRV分析结果与自主神经放电变化情况并不一致的情况还有待进一步的实验研究予以探讨,以更好地实现从不同角度真实反映自主神经功能变化情况。4.水合氯醛麻醉大鼠采用捻转法针刺时,HRV中的VLF和LF值存在下调趋势、而HF值明显上调、迷走神经放电频率明显增加,HRV指标分析结果与自主神经放电变化情况一致,提示:水合氯醛麻醉比较适用于分析针刺对自主神经调节作用的相关研究。5.本研究所采用的捻转针刺手法可以提高水合氯醛麻醉下的大鼠迷走神经兴奋性。
二、针刺内关穴后遗疼痛的处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针刺内关穴后遗疼痛的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1)揿针联合加巴喷丁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
1.3 治疗药物 |
1.4 治疗方法 |
1.5 观察指标及疗效标准 |
1.6 统计学方法 |
2 结 果 |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
2.3 不良反应 |
3 讨 论 |
(2)针刺内关穴不同层次与不同留针时间对心律失常刺激效应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综述一 “内关”穴针刺层次与留针时间的研究现状 |
1. “内关”穴的定位 |
2. “内关”穴的层次性解剖结构 |
3. “内关”穴的层次性针感 |
4. “内关”穴的层次性适应病证 |
5. “内关”穴的层次性施术 |
5.1 “内关”穴的刺皮法 |
5.2 “内关”穴的刺肉法(合谷刺法) |
5.3 “内关”穴的刺筋法(关刺法) |
5.4 “内关”穴的经刺法、络刺法 |
5.5 “内关”穴的三刺法(“烧山火”、“透天凉”刺法) |
5.6 “内关”穴透穴刺法 |
6. “内关”穴的留针时间 |
6.1 留针时间的研究现状 |
6.2 “内关”穴留针时间的研究现状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内关”穴防治心律失常的研究现状 |
1. “内关”穴防治心律失常的研究进展 |
2. “内关”穴防治心律失常的机制 |
2.1 中枢机制 |
2.2 离子通道机制 |
2.3 与cAMP-PKA细胞信号转导通路有关 |
3. 心律失常动物模型的复制 |
小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实验部分 针刺“内关”穴不同层次与不同留针时间对快速性心律失常家兔刺激效应的比较研究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动物饲料 |
1.3 主要实验仪器、设备 |
1.4 主要实验试剂 |
1.5 主要实验耗材 |
2. 实验方法 |
2.1 技术路线 |
2.2 实验分组 |
2.3 实验操作 |
2.4 腧穴定位 |
2.5 干预方案 |
2.6 取材及固定 |
2.7 指标检测及方法 |
2.8 统计学方法 |
3. 实验结果 |
3.1 家兔心律失常模型复制评判 |
3.2 家兔心律失常持续时间的干预效果 |
3.3 家兔心室心肌细胞形态比较 |
3.4 L型钙离子通道α1c亚基的表达 |
3.5 Ca~(2+)-Mg~(2+)-ATPase的活性 |
4. 小结 |
4.1 针刺“内关”穴不同层次与不同留针时间对快速性心律失常家兔ECG的调节 |
4.2 针刺“内关”穴不同层次与不同留针时间对心律失常家兔心室肌细胞形态的影响 |
4.3 针刺“内关”穴不同层次与不同留针时间对心律失常家兔L型钙通道mRNA表达的影响 |
4.4 针刺“内关”穴不同层次与不同留针时间对心律失常家兔Ca~(2+)-Mg~(2+)-ATPase活性的影响 |
讨论 |
1.动物模型的复判及针刺“内关”穴不同层次与不同留针时间对快速性心律失常持续时间的影响 |
2.针刺“内关”穴不同层次与不同留针时间对心律失常家兔心室肌细胞形态的影响 |
3.针刺“内关”穴不同层次与不同留针时间对心律失常家兔L型钙通道mRNA表达的影响 |
4.针刺“内关”穴不同层次和不同留针时间对心律失常家兔Ca~(2+)-Mg~(2+)-ATPase活性的影响 |
5.针刺“内关”穴不同层次与不同留针时间对心律失常家兔刺激效应差异性的分析 |
结语 |
临床意义探讨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3)四花穴刺络拔罐联合围刺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引言 |
第一部分 临床资料与方法 |
1.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及分组 |
1.2 一般资料对比 |
1.3 诊断标准 |
1.4 病例选择标准 |
2.研究方法 |
2.1 病例分组 |
2.2 治疗方法 |
2.3 观察指标 |
2.4 疗效评定标准 |
2.5 统计分析 |
第二部分 结果与分析 |
1.病例完成情况 |
2.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
3.两组治疗前后PSQI评分比较 |
4.临床疗效评定 |
第三部分 讨论与思考 |
1 中医对PHN的认识进展 |
1.1 中医对PHN的病因病机认识 |
1.2 中医对PHN的治疗近况 |
2.西医对PHN的认识进展 |
2.1 西医对PHN发病机制的认识 |
2.2 西医治疗概况 |
3.治疗方法分析 |
3.1 四花穴的选择 |
3.2 刺络拔罐疗法的选择 |
3.3 围刺法的选择 |
4.药物疗法 |
5.实验结果分析 |
5.1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的比较 |
5.2 两组治疗前后PSQI评分的比较 |
5.3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比较 |
6.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
第四部分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文献综述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B CRF表 |
(4)针刺治疗冠脉临界病变稳定型心绞痛临床效应及中枢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冠脉临界病变西医研究进展 |
1. 冠脉临界病变的定义及性质 |
2. 临界病变的评估 |
3. 发病机制 |
4. 冠脉临界病变的进展与病变形态的关系 |
5. 冠脉临界病变西医治疗 |
6.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冠脉临界病变的中医认识与治疗 |
1. 冠脉临界病变的中医认识 |
2. 冠脉临界病变的中医治疗方法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三 应用fMRI技术研究针刺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中枢机制的可行性 |
1. fMRI技术为针刺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针灸机制的研究提供可视化手段 |
2. 目前针刺fMRI研究常用的试验设计模式 |
3. 心脑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是“心脑同治”理论的体现 |
4. 目前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相关脑区存在异常 |
5. 针刺改善心肌缺血有自身的优势 |
6. 小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一部分 针刺治疗冠脉临界病变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应研究 |
1 研究对象 |
2 研究方法 |
3. 研究技术路线图 |
4 结果 |
5. 讨论 |
6.小结 |
第二部分 针刺治疗冠脉临界病变稳定型心绞痛脑中枢机制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研究流程图 |
3. 结果 |
4. 讨论 |
结语 |
1.结论 |
2.本研究的创新点 |
3.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5)电针内关穴对星状神经节电活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实验一:大鼠星状神经节放电监测模型的建立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实验二:电针刺内关穴对星状神经节放电活动的影响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星状神经节阻滞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6)针刺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改善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论文一 针刺联合BM-MSCs移植改善大鼠AMI作用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小结 |
论文二 针刺联合BM-MSCs移植改善大鼠AMI相关分子机制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小结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 针刺治疗心肌缺血及相关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7)针灸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研究方法 |
1.1 文献纳入与排除 |
1.2 文献检索 |
1.3 结局指标 |
1.4 文献的筛选 |
1.5 资料提取 |
1.6 文献质量评价 |
1.7 资料的分析 |
2 研究结果 |
2.1 文献检索结果 |
2.2 纳入文献的一般情况 |
2.3 纳入文献的质量评价 |
3 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 |
4 纳入文献中医证型分析 |
4.1 纳入文献中医证型分布情况 |
4.2 针灸治疗对UA血瘀证患者TC(胆固醇)影响的meta分析 |
4.3 针灸治疗对UA血瘀证患者TG(甘油三酯)影响的meta分析 |
5 纳入文献中医证候分析 |
5.1 纳入文献中医证候分布情况 |
5.2 针灸治疗对UA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影响的meta分析 |
6 纳入文献针灸治疗选穴分析 |
6.1 针灸选穴分布分析 |
7 讨论 |
7.1 中医对UA的认识及治疗 |
7.2 西医对UA的认识及治疗 |
7.3 本系统评价结果的分析 |
7.4 本系统结局指标的分析 |
7.5 针灸治疗改善心肌缺血的效应机制 |
7.6 本系统评价的局限性与展望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冠心病针灸治疗选穴规律及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8)针刺疗法结合自拟蹊径通脉汤对心肌梗死大鼠瞬时外向钾离子通道Kv4.3、KChIP2蛋白表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型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 急性心肌梗死治疗进展研究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9)不同层次、不同方法刺激“内关”穴对心律失常家兔的干预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综述一 穴位层次的针刺研究现状 |
1 穴位针刺层次的划分方法 |
1.1 以进针的深度分浅深 |
1.2 以组织结构分层次 |
1.3 组织层次结合具体进针深度 |
1.4 同一组织层次再分浅深 |
2 不同层次的效果比较 |
2.1 单穴 |
2.2 主配穴 |
2.3 组穴 |
3 不同层次的作用机制探讨 |
3.1 神经纤维分布 |
3.2 信号传导通路和蛋白表达 |
3.3 脑功能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内关”穴的研究进展 |
1 “内关”穴的定位与解剖结构 |
2 “内关”穴的主治及作用机制 |
2.1 心及心神病症 |
2.2 胃肠病症 |
2.3 其他病症 |
3 “内关”穴的针刺角度与深度 |
4 “内关”穴的刺激方法 |
5 “内关”穴的神经传导 |
6 “内关”穴的脑功能成像研究 |
7 “内关”穴的脑电研究 |
8 “内关”穴与心率变异 |
参考文献 |
前言 |
实验一 针刺“内关”穴浅、深层次对心律失常家兔的干预效果比较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动物饲料 |
1.3 主要实验仪器、设备 |
1.4 主要实验试剂 |
1.5 主要实验耗材 |
2 实验方法 |
2.1 技术路线 |
2.2 实验分组 |
2.3 实验操作 |
2.4 腧穴定位 |
2.5 干预方案 |
2.6 取材及固定 |
2.7 石蜡包埋和切片 |
2.8 指标检测及方法 |
2.9 统计学方法 |
3 实验结果 |
3.1 各组家兔基础体重组间比较 |
3.2 家兔心律失常模型复制评判 |
3.3 家兔心律失常起始时间和持续时间的干预效果 |
3.4 家兔左心室心肌细胞形态观察 |
3.5 心肌细胞Cx43分布的变化 |
4 小结 |
4.1 “内关”穴浅、深针刺对心律失常家兔ECG的调节作用 |
4.2 “内关”穴浅、深针刺对心律失常家兔心室肌细胞形态的影响 |
4.3 “内关”穴浅、深针刺对心律失常家兔心室肌Cx43分布的影响 |
实验二 不同方法刺激“内关”穴对心律失常家兔的干预效果比较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动物饲料 |
1.3 主要实验仪器、设备 |
1.4 主要实验试剂 |
1.5 主要实验耗材 |
2 实验方法 |
2.1 技术路线 |
2.2 实验分组 |
2.3 实验操作 |
2.4 腧穴定位 |
2.5 干预方案 |
2.6 取材及固定 |
2.7 石蜡包埋和切片 |
2.8 指标检测及方法 |
2.9 统计学方法 |
3 实验结果 |
3.1 各组家兔基础体重组间比较 |
3.2 家兔心律失常模型复制评判 |
3.3 家兔心律失常起始时间和持续时间的干预效果 |
3.4 家兔左心室心肌细胞形态观察 |
3.5 心肌细胞Cx43分布的变化 |
4 小结 |
4.1 不同方法刺激“内关”穴对心律失常家兔ECG的调节作用 |
4.2 不同方法刺激“内关”穴对心律失常家兔心室肌细胞形态的影响 |
4.3 不同方法刺激“内关”穴对心律失常家兔心室肌Cx43分布的影响 |
讨论 |
1 心律失常模型的选择 |
2 “内关”穴的针刺层次 |
3 不同刺激方法的选择 |
4 指标的选择 |
4.1 心电图 |
4.2 缝隙连接、连接蛋白43与心律失常 |
4.3 心肌细胞形态 |
4.4 指标之间的关联性 |
5 实验结果分析 |
5.1 “内关”穴浅、深层次针刺对心律失常模型家兔的干预效果 |
5.2 不同方法刺激“内关”穴对心律失常模型家兔的干预效果 |
6 临床意义探讨 |
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捻转法针刺内关穴对三种麻醉剂麻醉大鼠自主神经的调节作用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针刺对自主神经调节作用研究现状 |
1 常用自主神经功能评价方法 |
2 针刺调节自主神经方面研究现状 |
3 小结 |
综述二 麻醉药对自主神经影响的研究现状 |
1 不同麻醉药对自主神经的影响研究 |
2 小结 |
前言 |
动物实验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主要实验药品及试剂 |
2 研究方法 |
2.1 实验分组 |
2.2 无线遥测方法 |
2.3 大鼠麻醉方法 |
2.4 神经分离手术方法 |
2.5 大鼠内关穴定位 |
2.6 针刺操作方法 |
2.7 各指标记录方法 |
3 观察指标 |
3.1 心率及心率变异性 |
3.2 呼吸频率及流量 |
3.3 神经放电频率 |
4 数据分析 |
5 技术路线图 |
6 研究结果 |
6.1 各组大鼠不同时间段心率比较 |
6.2 各组大鼠不同时间段呼吸频率比较 |
6.3 各组大鼠心率变异性各指标比较 |
6.4 各组大鼠自主神经放电频率比较 |
7 讨论 |
7.1 三种麻醉剂对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的影响 |
7.2 针刺对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的影响 |
8 结论 |
9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针刺内关穴后遗疼痛的处理(论文参考文献)
- [1]揿针联合加巴喷丁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观察[J]. 李燃,赵菊花. 右江医学, 2021(09)
- [2]针刺内关穴不同层次与不同留针时间对心律失常刺激效应的比较研究[D]. 古春凌.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
- [3]四花穴刺络拔罐联合围刺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观察[D]. 王伊伊.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21
- [4]针刺治疗冠脉临界病变稳定型心绞痛临床效应及中枢机制研究[D]. 赵龙.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2)
- [5]电针内关穴对星状神经节电活动的影响[D]. 董静.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
- [6]针刺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改善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研究[D]. 李记泉.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0(01)
- [7]针灸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D]. 周俊鹏.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20
- [8]针刺疗法结合自拟蹊径通脉汤对心肌梗死大鼠瞬时外向钾离子通道Kv4.3、KChIP2蛋白表达的影响[D]. 张柔.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0(02)
- [9]不同层次、不同方法刺激“内关”穴对心律失常家兔的干预效果[D]. 林怡.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10]捻转法针刺内关穴对三种麻醉剂麻醉大鼠自主神经的调节作用观察[D]. 伍舒扬.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