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学的“三部曲”(论文文献综述)
王启泽,李仲凡[1](2021)在《李春平《盐色》中“盐道”文学空间的建构》文中提出《盐色》是陕西作家李春平"盐道三部曲"的第三部,它在《盐道》《盐味》已构建的文学地理空间之下继续对地理真实与文学真实的动态和谐展开书写,作者在对自身地理经验、地理情感的合理抒发中,用更丰富的史料研究、更充实的现地研究、更明确的文学本体意识、政治立场,续写了在真实地理空间中构建生动文学地理空间的又一范本,扩宽了文学地理学理论研究空间,为研究文学家地理经验与其文学创作的内在关联提供了样本,也为同类文学创作的发展给出了可资借鉴的实例。
连正[2](2021)在《茅盾小说在日本的译介与研究》文中研究说明1935年小田岳夫对《幻灭》的摘译是茅盾中长篇小说在日本译介的滥觞之作。1936年他再将《动摇》和《追求》合译,以《忧愁的中国:大过渡期》为书名由东京第一书房出版发行,这是首部茅盾作品的日译单行本。《大过渡期》出版后引发日本批评家的不同评价,日本学者以局外人角度,从文学本身出发所提出的观点对中国国内茅盾研究界有一定参考价值,而这些评价又与战前日本社会文化背景分不开。二战后日本学者进一步推进深化了对《蚀》的研究。日本学者的研究成果使我们认识到:总览社会全局、记录时代风云的宏大叙事与刻画人情风俗、发掘人性幽微的私人化叙事各有其存在价值、各有其特定读者群体,也都可以引发域外读者兴趣、产生国际影响。日本学者看重茅盾,还因他的西欧式现实主义给正在探索东西方结合之路的日本文学界以启发和示范。1940年武田泰淳翻译了《虹》,这是继《大过渡期》之后又一部茅盾中长篇小说的日译单行本。武田泰淳只翻译了《虹》的前7章,在译本的“解题”中对“虹”的象征意义、文体及人物性格作出了解说;他解析了茅盾在创作《虹》之时深受柏格森哲学体系中的“延绵性”思想影响的特质。《虹》日译本生成前后,井上红梅、藤井冠次等单纯从文学角度更加准确地将茅盾作品置于世界文学体系中予以阐释,其研究成果虽为数不多,却细致入微,观点独特,并具有一定前瞻性。《虹》对译者武田泰淳在战后短篇小说《圣女侠女》的创作产生了深刻影响,两部作品在叙事背景、人物描写、女性主义等方面存在明显互文性,这充分体现了《虹》在异国文化体系中特殊的文学价值和意义。《子夜》是日本学界译介与研究的重要中国现代作品之一。迄今为止,其日文译本共计6个版本。1936年4月竹内好发表的《茅盾论》一文是最早系统评价《子夜》的文献。竹内好通过对《子夜》以反话的“恶文”评价方式抨击了因循守旧的支那学派和旧汉学派。在竹内好的意识里,茅盾是一位在东方文化体系中建立“新文学”范式的奠基者之一。他用反语的方式意图告诫那些因循守旧的中国文学研究者:在如何处理本民族传统文学与西方文学相结合问题上,茅盾为20世纪30年代日本文坛提供了范式和借鉴,其影响和价值不容忽视更不能贬低。1938年增田涉以《上海的深夜》为题目欲将《子夜》完整翻译,译文中除译者“解说”外还附有刘岘版画作品《子夜之图》图片共10幅,比起作品本身,他更意欲通过翻译大规模描写中国社会的《子夜》,以文字图片的直观方式向日本读者介绍战争状态下的上海,但因战争及读者评价不高等原因,该译本实际只完成了前两章。二战后《子夜》迎来了翻译的高潮期,1952年尾坂德司首次将其完整翻译发表,之后小野忍和高田昭二于1962年和1970年分上下册完成了合译,竹内好更是于1963年和1970年两次完整翻译了《子夜》。译者从现实主义、创作主题等视角出发对该作品予于了积极性评介。战后《子夜》在日本的研究呈现出研究视野和方法多元化与文本经典化的逐步递进性特点。《子夜》的译介评价成为茅盾小说在日本“经典化”历程最为典型的例证。《蚀》《虹》《子夜》日译单行本的出现推动了茅盾战时长篇小说在日本的译介。1947年小野忍在《随笔中国》杂志中发表的《茅盾文学-(其一)关于<腐蚀>》一文成为了《腐蚀》在日传播的滥觞之作。1951年小野忍对菊池租《腐蚀》的译稿进行了修改补充,1954年6月发表出版了首部《腐蚀》日译单行本,1961年他再次修改并出版发行了单行本;1978年市川宏再度将《腐蚀》完整翻译发表。从上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日本学者从文体结构、意识流手法、叙事风格等方面对《腐蚀》的文本展开了阐释与研究,其观点在中日学界产生了对话与争鸣之关系,体现了在异国文化体系中茅盾努力发掘人性的复杂性、尊重艺术规律的现实主义作家之精神。《腐蚀》对堀田善卫在1951年创作的中篇小说《齿轮》产生了深刻影响。两部作品在故事背景、人物性格、心理描写等方面具有明显互文性,充分体现了《腐蚀》在战后初期日本学界及评论界所产生巨大影响力。1949年9月,竹内好首次为日本读者简介了《霜叶红似二月花》的故事梗概,之后相继出现了3个日译版本,即1958年版奥野信太郎译、1962年版竹内好译和1980年版立间洋介译。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日本研究者渴望通过阅读《霜叶红似二月花》中描写的挣扎于“五四”历史转型期的个体生命与民族思想文化纠葛审视反思日本战败后所面临的民族精神困境及在西方政治话语主导下所形成的文化断层。80年代《霜叶红似二月花》再译并被译者给予高度评价,其原因在于新时期之后在以国内学界为主导的批评语境中对带有《红楼梦》式古典文学风格的《霜叶红似二月花》经典化的全面推进不无关系。其次,“全球化”的世界格局致使日本无论在创作还是理论研究方面均呈现出多元态势,日本文艺思潮再次陷入东西方文化激烈碰撞之中。对于西方文学文化的接受,日本批评界深刻认识到:接受并不等于近代式盲目的“拿来”与“互动”,“本土意识”也并非战时保守式的固步自封,而是要各取所长,形成平等对话关系。此背景之下,在日本人看来带有《儒林外史》风格的《子夜》与具有《红楼梦》文体风格和民族艺术色彩的《霜叶红似二月花》,这两部描写中国传统与现代的长篇史诗巨作自然在80年代受到了日本学界及读者的强烈关注。除长篇小说外,茅盾短篇小说在日本也被大量翻译与研究。短篇小说《水藻行》创作完成于1936年2月26日,1937年5月1日发表在日本《改造》杂志第19卷第5期的首页,这是茅盾创作生涯中唯一一篇在国外发表的小说作品,在中日文学交流史中有着重要的意义。经梳考史料,笔者与导师发现,《水藻行》实为山上正义所译,而并非鲁迅译或鹿地亘及胡风合译。对于日本大型杂志社《改造》来说,能得到中国文坛巨匠茅盾的赐稿可谓求之不得。社长山本实彦在作品刊登之前便开始运作宣传,4月底便出现了小田岳夫、本多显彰等评论家发表的数篇报刊评论。5月1日登载之后又相继出现数篇评论。通过这些评论足以证明《水藻行》在战前中日文学文化交流史上体现出了不容忽视的非凡意义。《春蚕》《秋收》《林家铺子》《小巫》等作品战前战后在日本均被翻译发表,其中《春蚕》共4个译本,《林家铺子》共3个译本,是茅盾短篇小说中日译版本较多的两部作品。日本研究者及读者通过这些作品直接了解到了30年代中国农村经济情况和挣扎于帝国主义统治下的中国农民形象。战前,竹内好将《春蚕》置于中国农民文学整体框架中阐释其特有文学价值的评论彰显出30年代日本学者对于中国现代文学理解把握的整体性与全面性。战后“农村三部曲”和《林家铺子》进一步被研究阐释。日本学者更加关注于茅盾作为“作家”意识在文本中的体现,探究茅盾作为“作家”的个体生命体验和思想内质,关于故事情节是否符合历史事实自然不被纳入研究重点。由此,“农村三部曲”与《子夜》同样作为“纯文学”而并非作为了解中国经济社会的“一份高级社会文件”被接受与解读的。日本学者正是敏锐地认识到茅盾农村叙事小说中“独特的艺术价值”和“超越政治立场的文献价值”,才采取了与国内较为不同的研究方法和视角,进而得出了更为独特的观点和阅读感受。总体来说,茅盾小说在日本的译介与研究,无论是研究视野、研究与翻译方法,还是结论观点都应引起我国茅盾研究界的关注与借鉴。随着中日文学文化交流的日益加深,对异质文化的深刻认识与理解,展开彼此间的交流,化解双方文化与思维上的隔阂已然成为两国不容回避的重要议题。研究茅盾文学在异质文化的译介与研究有助于从“他者”的视角反观审视自我文化与文学中被遮蔽与忽视的价值与意义,同时窥视日本学者以“他者”的视野对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所存在的缺陷与不足,探究在异质文化语境中如何消解彼此在文学研究领域中产生的误解与偏差,这对于我们未来进一步研究茅盾不无裨益。
刘美琦[3](2021)在《论李劼人“三部曲”中的地域文化书写》文中提出
罗茜[4](2021)在《彼得·海斯勒“中国三部曲”的非虚构写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杨琪琪[5](2021)在《论雪漠小说中的精神世界 ——以其长篇小说为例》文中指出
李婷婷[6](2021)在《女性主义视域下国产校园剧中男性形象研究 ——以“振华三部曲”为例》文中研究表明
罗琦祥玉[7](2021)在《新维多利亚小说视域下《直至世界的尽头》中的现代性悖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威廉·戈尔丁(William Golding,1911-1993)是英国20世纪最为瞩目的作家之一。其小说《直至世界的尽头》(To the Ends of the Earth,1991),又称作“海洋三部曲”,由《越界仪式》(Rites of Passage,1980)《近距离》(Close Quarters,1987)和《甲板下的火焰》(Fire Down the Below,1989)构成,其中第一部《越界仪式》获得当年的布克奖。三部曲在主题和结构上具有延续性和完整性,是戈尔丁晚期创作的巅峰之作。20世纪80年代,英国掀起历史小说的创作热潮,其中的“新维多利亚小说”以维多利亚时代为创作背景,以历史的经验观照当代人类的生存现状,反思现代性中的悖论命题。《直至世界的尽头》亦属于新维多利亚小说的序列当中,小说从英国19世纪贵族子弟塔尔伯特的视角出发,以三部日记的形式记述了一次怪诞的、戏剧性的海上航行。本文通过分析小说中人物形象所呈现出的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冲突、叙事中主体性的构建与消解、意象原型中传统价值的瓦解,探讨《直至世界的尽头》中现代性悖论特征。绪论部分首先对戈尔丁的人物生平及创作作品进行梳理,其次通过对维多利亚时代特征的回溯讨论新维多利亚小说对现代性反思,印证戈尔丁创作中的现代性悖论主题。之后对戈尔丁《直至世界的尽头》的研究现状进行评述,提出本论文的研究思路。第一章论述了小说人物形象的双重书写。通过对牧师科利信仰的失落、萨默斯与贝内特的对峙以及塔尔伯特“反向成长”的分析,可以看出由于受到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双重影响,人物自我的存在与周遭社会文化环境充斥着悖论感,人物之间也表现出矛盾冲突关系,这种矛盾实则为现代性中启蒙现代性与审美现代性悖论的表征。第二章探讨了小说叙事形式的多样化。《直至世界的尽头》采用了日记体和书信体的第一人称视角来确立人物的主体性,但又通过复调叙事和空间叙事逐步消解主体的权威,主体性走向崩溃。从小说的叙事可以看出现代性悖论中构建主体的努力与主体最终构建失败这一组矛盾。第三章主要分析了小说中的意象原型与经典文本意象的互文。《直至世界的尽头》使用了《古舟子咏》中的“信天翁”和《圣经》中的诺亚方舟、伊甸园等原型,但却对其象征内涵进行改写:方舟不再承担起救赎的功能,乘客们历经磨难,前往新伊甸园的意愿也将落空。意象的变形以及意象内涵的改写展现了现代性中传统价值崩溃。戈尔丁对现代性悖论的书写在某种意义上是其历史意识的外在体现。在《直至世界的尽头》中,他借用19世纪维多利亚时代浪漫主义的开端这一文化转折点,隐喻20世纪下半叶中仍旧存在的现代性悖论问题。从18世纪晚期以来,工具理性不断地压制价值理性,在这个过程中主体发生畸变,审美现代性却无法独自承担起救赎人类的重担,两种力量不断互相博弈,使得现代性悖论处于一种动态变化却又无解的状态,对现代性悖论的书写彰显了戈尔丁对现代文明中人类处境的深切关怀。
吴志新[8](2021)在《论李劼人“大河小说”的“史情模式”》文中提出在群英荟萃的现代文学史上,李劼人的卓尔不群来自他对民间世情和社会历史的内在转化。他在吸收中外文学传统经验的基础上,将纷繁复杂的社会历史图景寓于民间世情之中,把历史本相融于个人化的日常叙事之中,以底层市井民间为资源,建构充满历史真相的民间世界,形成一种史情互现的文学创作模式。论文主要由四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探讨李劼人“大河小说”“史情模式”的建构方式。认为李劼人以家庭为载体,通过家庭中不同人伦角色及多个家庭之间的相互连结传达世情,反映世相。他将历史本相隐于世态人情之中,以此建构彰显时代特征的史情画卷。世俗化的民间叙事和深阔化的史诗叙事是李劼人史情互现的叙事手法。第二部分是李劼人“大河小说”“史情模式”的艺术成效。认为李劼人在世态人情的微妙变化和时代的发展变革中对藏污纳垢的民间社会进行深刻把握,并在对不同阶层的生活样式及心理状态透辟而精彩的描述中,完成对人性内涵的超越性探求。他将具体时代下的人物精神变革和个体生存境遇予以突出表达,展现出一定的时代风貌和历史深度。第三部分主要分析和论述李劼人“大河小说”“史情模式”的形成条件。认为李劼人的独特生命体验和历史亲历者的特殊身份为史情模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地域文化的深厚濡养让他将独特的风土人情及民俗文化内化为小说文本的一部分,成为其创作模式不可或缺的独特标志。传统文化的耳濡目染和对外国文学的广泛接触让他在兼收并蓄中完成艺术技巧的转化。第四部分主要分析李劼人“大河小说”“史情模式”的价值贡献。认为李劼人在史情同构中显现出伦理关系新变,表现出其对中国女性意识觉醒的思考和对女性话语主动建构的倾向性。“大河小说”的“史情模式”突破和颠覆了传统历史小说的叙事范式,在“史”与“情”的相互渗透、相互融合中达到艺术化的叙事平衡,而这无疑是对传统“三部曲”模式在艺术上的推进与超越。
李德慧[9](2021)在《论李劼人“大河小说”的川西叙事》文中研究指明在现代文坛上,李劼人是一位不可忽视的重量级作家。自1912年发表处女作《游园会》至1962年逝世,以锲而不舍的姿态创作了一系列文学作品,文体涉及短、中、长篇小说、杂文、通讯、散文等。在其成名作“大河小说”(《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大波》)中,李劼人始终以爱惜的目光打量川西这片魂牵梦绕的热土,在社会重大历史事件的载体下,关注人物的生存状态与社会的思潮演进,融生活情调与地方特色于一炉。本文以李劼人“大河小说”的川西叙事为研究对象,结合地域文化理论和叙述学原理,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论述。第一章“大河小说”川西叙事的文本呈现,系统地论述“大河小说”川西叙事的内容。首先,新旧交织的川地。川西的乡村、乡镇和城市形成富有层次感的空间谱系,生动展现川西大地的人情物态与地域色彩。其次,别具一格的川物。李劼人以轻盈的笔触带领读者遨游川西,从细微而具体的日常生活中感受离合悲欢,从独特而迷人的乡风民俗中体味人生百态。最后,独具气韵的川人。上至朝廷官员,下至市井百姓,都被李劼人投以关注的目光,体现作家细腻的人文情怀。第二章“大河小说”川西叙事的策略,主要探讨李劼人是如何运用恰当的策略来达到川西叙事这一目的。首先,多重变换的叙事视角使读者多角度关注文本,深入体会作品的内在意蕴。其次,“情史互动”的叙事结构。李劼人在叙事中采用双线并进的方式,将川西的历史与人情展现得异彩纷呈。最后,独具川味的语言。地方化的语言将川西的烟火人间渲染得无比鲜活,在增加地域色彩的同时也体现出李劼人对故乡的钟爱与眷恋。第三章“大河小说”川西叙事的思想、文化和文学意义,从三方面分析“大河小说”与其他川西题材作品的不同之处。首先,对人性的深切关注。李劼人始终关注人性的合理发展,以尊重平等的姿态对待人性中的原始情欲与弱点。其次,对地域文化的坚守。地域文化景观、地域文化习俗、地域文化性格三个层次构成“大河小说独特的地域风采。最后,对传统历史小说的继承与创新。李劼人从传统历史小说中汲取营养,同时融入新的叙史观念,使“大河小说”既带有传统历史小说的沉实,又不失轻盈与自然。
陈敏[10](2021)在《李劼人长篇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李劼人的长篇小说聚焦于历史转折时期巴蜀社会知识分子的思想追求和生存境遇,从历时性与共时性的角度展现出清末民初以及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不同历史节点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知识分子典型形象。作家坚持自己的道路,保持清醒的独立意识,以一种真诚的客观写实态度和多元的笔法真实地还原了近现代历史变革时期勾连起错综复杂社会关系的知识分子的真实生命状态与精神风貌。李劼人笔下的知识分子形象一方面是李劼人作为历史参与者与见证者对其经历过的历史的文学化书写,承载着作家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另一方面也展现出李劼人对人的生存意义与价值的思考,以及对乱世当中人的生命关怀。本文主要从李劼人长篇的创作主题、知识分子形象类型和知识分子形象塑造艺术手法和特点三方面对李劼人长篇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进行精心研究。第一章阐释李劼人历史与现实题材的长篇小说的创作主题与背景,展现出其笔下知识分子形象的历史与现实逻辑。第二章从历史逻辑与思想特征这两方面分析归纳李劼人笔下的知识分子形象谱系,展现出其笔下不同类型的知识分子形象是其所代表的历史节点的知识分子典型。第三章分析李劼人坚持独特的现实主义创作风格,进而全面地展现出了其笔下的知识分子在艺术审美上的历史与生活真实感,实现了人物形象与小说内容思想的高度契合。第四章分析作家笔下的知识分子文史价值以及作家对历史大动荡时期做出多重生命价值选择的知识分子的立场与态度。结语部分在全文的基础上,进行总结、概括,并提出本文不足之处。
二、文学的“三部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文学的“三部曲”(论文提纲范文)
(1)李春平《盐色》中“盐道”文学空间的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一、 《盐色》文学空间的地理基础 |
二、 《盐色》的取材与“盐道”文学空间 |
三、 《盐色》的创作意图与“盐道”文学空间 |
(2)茅盾小说在日本的译介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 |
1.2 研究创新点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1 关于“简介概述日本茅盾研究概况”的研究现状 |
1.3.2 关于“作品在日本的译介与研究”的研究现状 |
1.3.3 前期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茅盾小说日译单行本的滥觞之作——《蚀》在日本的翻译与研究史论 |
2.1 昭和前期(1926-1945)日本对《蚀》的翻译和研究 |
2.1.1 《幻灭》的译介:茅盾中长篇小说在日本接受的滥觞 |
2.1.2 《大过渡期》:茅盾作品日译单行本的先河 |
2.1.3 《大过渡期》发表后日本学界的多种评价 |
2.1.4 昭和前期日本接受和研究《蚀》的社会文化背景 |
2.2 昭和中期(1945-1966)《蚀》在日本的传播与接受概况综述 |
2.2.1 “审美”的突破与回旋:佐藤一郎与高田昭二对《蚀》的研究 |
2.2.2 特殊历史语境下中日对《蚀》研究的异同 |
2.3 东瀛学界的多部声:1970 年代至今《蚀》在日本的研究述论 |
2.3.1 茅盾作为“作家”的起点:《幻灭》文学价值在日本的重估 |
2.3.2 对《蚀》的“女性解放”、“性描写”及版本流变的研究 |
2.3.3 21 世纪《蚀》在日本研究的新坐标:白井重范的“《蚀》论” |
2.3.4 异文化语境下中日对《蚀》接受与研究的异同 |
第三章 永不磨灭的经典—《子夜》各日译本的问世、流变与研究考论 |
3.1 “恶文”评价与完整译本的缺席:《子夜》在二战前日本的传播与接受 |
3.1.1 增田涉的评价与未实现的约定 |
3.1.2 到底是“恶文”还是“杰作”?——对竹内好《茅盾论》的再解读 |
3.2 二战后(1945-2013)多个《子夜》日译版本的问世、流变与评介 |
3.2.1 首部《子夜》日译单行本的诞生及其意义和价值 |
3.2.2 1960 年代的再译:小野忍与高田昭二的合译单行本 |
3.2.3 作为“杰作说”的铁证:竹内好的译介与评价 |
3.3 《子夜》在日本的研究述论 |
3.3.1 译者的再度评介:尾坂德司与高田昭二的《子夜》研究 |
3.3.2 昭和后期(1966-1989)是永骏、中野美代子、筱田一士的《子夜》研究 |
3.3.3 平成时期(1989-2019)桑岛由美子、白井重范的《子夜》研究 |
3.3.4 《子夜》在日本接受研究的多元化与递进性 |
第四章 “梅女士”于日本之再现—《虹》日译单行本的生成与接受 |
4.1 《虹》日译单行本的问世及其前后学界的解读评价 |
4.1.1 一部未完成的译着:武田泰淳对《虹》的翻译和解读 |
4.1.2 对“梅女士”的人物形象分析:藤井冠次与武田泰淳的对话 |
4.2 《虹》与武田泰淳短篇小说《圣女侠女》的互文性 |
4.2.1 中国式侠义的精神符号:“梅女士”于二战后日本之再现 |
4.2.2 追求女性解放的使者:关于玛利亚的原型室伏克拉拉 |
4.3 二战后《虹》在日本的研究综述 |
4.3.1 搁笔缘由的探究:三宝政美对《虹》的研究 |
4.3.3 《虹》中的“虚”与“实”:是永骏对文本的深入解读 |
第五章 茅盾40 年代长篇小说在日本的译介与研究—以《腐蚀》《霜叶红似二月花》为例 |
5.1 国民党政治黑幕小说的特殊意义:《腐蚀》在日本的传播与接受 |
5.1.1 《腐蚀》各日译版本的生成及评介 |
5.1.2 《腐蚀》在日本的研究述论 |
5.1.3 “自我迷失”与“身份焦虑”:《腐蚀》对堀田善卫短篇小说《齿轮》的创作影响 |
5.2 《霜叶红似二月花》在日本的译介与研究梳考 |
5.2.1 一部现代版的《红楼梦》:《霜叶红似二月花》三个日译本的生成与评价 |
5.2.2 对“母性式包容”及“男性式无能”的解读:中日学者界的对话与争鸣 |
第六章 中国乡村景观的觅寻—茅盾短篇小说在日本的译介与研究述论 |
6.1 现代中日文学交流史的一座桥梁:《水藻行》翻译发表考辩及研究述评 |
6.1.1 《水藻行》翻译发表考辩 |
6.1.2 《水藻行》发表前后日本报刊评论综述 |
6.2 茅盾其他短篇小说在日本的译介与研究 |
6.2.1 《春蚕》《林家铺子》《小巫》等日译情况综述 |
6.2.2 《春蚕》在日本的研究述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7)新维多利亚小说视域下《直至世界的尽头》中的现代性悖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威廉·戈尔丁及其创作 |
二、新维多利亚小说对现代性的反思 |
(一)英国维多利亚时代与现代性 |
(二)新维多利亚主义与新维多利亚小说 |
三、戈尔丁与《直至世界的尽头》的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及选题意义 |
五、研究内容 |
第一章 形象悖论: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冲突 |
第一节 牧师科利的信仰失落 |
第二节 萨默斯与贝内特的对峙 |
第三节 塔尔伯特的“反向成长” |
第二章 叙事反讽:主体的确立与崩溃 |
第一节 双重体裁中的主体建构 |
第二节 复调叙事中的主体性崩溃 |
第三节 多重空间叙事下的主体 |
一、强大的自然空间与主体的消解 |
二、颠覆的社会空间与身份的解构 |
第三章 意象互文:传统价值的瓦解 |
第一节 信天翁:死亡与诅咒 |
第二节 方舟:拯救与毁灭 |
第三节 伊甸园:乐园与坟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论李劼人“大河小说”的“史情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李劼人研究现状 |
二、“史情”概念的界定及内涵 |
第一章 李劼人“大河小说”“史情模式”的建构方式 |
第一节 家庭是传达时代动向的载体 |
一、家庭日常推动情节发展 |
二、家庭连结反映世相风貌 |
第二节 世情是彰显时代画卷的方式 |
第三节 雅俗结合是史情叙事的手法 |
一、世俗化的民间叙事 |
二、深阔化的史诗叙事 |
第二章 李劼人“大河小说”“史情模式”的艺术成效 |
第一节 透视历史阶段下的复杂人性 |
一、善恶交织的袍哥粮户 |
二、盲目利己的知识分子 |
三、复杂多变的官绅阶层 |
第二节 描摹时代转型中的精神变革 |
一、民众的自觉抗争性 |
二、思想观念的超前性 |
第三节 折射动荡年代中的个体存在 |
一、个体生存境遇的浮沉与变迁 |
二、群体主导下个体反叛的非理智化 |
第三章 李劼人“大河小说”“史情模式”的形成条件 |
第一节 市民生活的独特体验 |
第二节 地域文化的深厚濡养 |
第三节 文学传统的兼收并蓄 |
第四章 李劼人“大河小说”“史情模式”的价值贡献 |
第一节 “史情”中的伦理关系新变 |
一、从传统到现代:悲剧女性形象的颠覆 |
二、从被动到主动:女性主体意识的凸显 |
第二节 “史情”模式对传统历史小说的叙事突破 |
第三节 “史情模式”对“三部曲”模式的超越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9)论李劼人“大河小说”的川西叙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文的选题缘由和依据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
一、川西叙事的文本呈现 |
(一)新旧交织的川地 |
(二)别具一格的川物 |
(三)独具气韵的川人 |
二、川西叙事的策略 |
(一)多重变换的叙事视角 |
(二)“情史互动”的叙事结构 |
(三)独具川味的语言 |
三、川西叙事的思想、文化和文学意义 |
(一)对人性的深切关注 |
(二)对地域文化的坚守 |
(三)对传统历史小说的继承与创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10)李劼人长篇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学术研究现状 |
1.2 知识分子概念界定与李劼人长篇中的知识分子界定 |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2 李劼人的长篇小说与知识分子形象 |
2.1 作家编创活动及文学思想概述 |
2.2 长篇:反映历史变革与生活变迁的主题 |
2.3 知识分子形象:表现思想嬗变与社会变革的载体 |
3 知识分子类型与思想特征 |
3.1 新思潮渐进后顺势求变的觉醒者 |
3.2 保路风潮中摇摆妥协的改良者 |
3.3 保路风潮中激进盲动的革命者 |
3.4 抗战大后方挣扎变异的沦落者 |
4 李劼人的文学选择与知识分子形象的艺术呈现 |
4.1 恢弘的史诗笔法 |
4.2 原生态的写实手法 |
4.3 细微真切的心理描写 |
5 知识分子形象的文史价值与作家的道德关怀 |
5.1 知识分子形象的文史价值 |
5.2 作家的去道德预设立场与人性关怀态度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文学的“三部曲”(论文参考文献)
- [1]李春平《盐色》中“盐道”文学空间的建构[J]. 王启泽,李仲凡. 陕西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6)
- [2]茅盾小说在日本的译介与研究[D]. 连正. 河北大学, 2021
- [3]论李劼人“三部曲”中的地域文化书写[D]. 刘美琦. 山东师范大学, 2021
- [4]彼得·海斯勒“中国三部曲”的非虚构写作研究[D]. 罗茜. 南宁师范大学, 2021
- [5]论雪漠小说中的精神世界 ——以其长篇小说为例[D]. 杨琪琪. 长江大学, 2021
- [6]女性主义视域下国产校园剧中男性形象研究 ——以“振华三部曲”为例[D]. 李婷婷. 西北师范大学, 2021
- [7]新维多利亚小说视域下《直至世界的尽头》中的现代性悖论研究[D]. 罗琦祥玉.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8]论李劼人“大河小说”的“史情模式”[D]. 吴志新. 陕西理工大学, 2021(08)
- [9]论李劼人“大河小说”的川西叙事[D]. 李德慧.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10]李劼人长篇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研究[D]. 陈敏.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