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军事史上的八个“最早”

中国军事史上的八个“最早”

一、中国军事史上的八个“最早”(论文文献综述)

魏星[1](2021)在《辽金时期花塔建筑形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现存所有佛塔类型中,属华塔此类最独特繁丽且存世稀少。辽金时期是佛塔类型的繁丽多变时期,无论从建造工艺、砖雕技术、技艺价值等各方面,华塔相比其他类型的佛塔都有其独特精致的建筑形制外观特征。花塔最早始于唐代,宋、辽时期为华塔的繁荣时期,由于历史地理气候变迁、建造工艺过程复杂繁琐、时代审美主观多变、宗教主流教派转变等众多外在因素,金代至元代由演变发展中骤然转向衰落,直至元代喇嘛教的兴盛等因素而绝迹。以梁思成先生所研究过的金代河北正定广惠寺华塔的中英文释义和建筑形制为出发点,统计国内广义上俗称“花塔”的21处佛塔后,排除福山塔、六榕寺花塔、武汉石榴花塔、宝庆寺花塔(蛤蜊观音塔)这4座非相同建筑形制的楼阁式佛塔,将剩余17处,共19座塔进行同地域、同时期、同建筑形制归纳出共性特征与个性特征,梳理总结出四条发展脉络关系,分别为唐宋华塔——修德寺塔、修定寺塔(1930s)、九顶塔、显圣寺华塔(已毁)、成城湾华塔;唐宋花塔——开化寺连理塔(两座)、解脱禅师塔;辽代华塔——万佛堂华塔、庆化寺华塔、车轴山华塔(丰润药师灵塔)、班吉华塔;金代华塔——广惠寺华塔、镇岗华塔;金代花塔——杲公和尚墓塔、无名小花塔、皇统五年花塔、胡家庄花塔(南北两座)。通过对辽金华塔和金代花塔的单体建筑分析,初步归纳出两种不同建筑形制中的共性特征与个性特征之间的平面形式、设计元素、建筑形制的关系,并总结各自存在的具体特征。基于前辈们的“模数”等数理关系的研究观点,运用建筑学与数学相结合等研究方法来完善花塔建筑形制体系。研究团队对现存百余座辽金佛塔进行初步调研,并运用三维激光扫描仪进行数据采集形成点云数据图的现代技术手段,通过使用CAD软件绘制辽金华塔(除广惠寺华塔)的点云数据立面图以获取立面构图中的基础数据尺寸,并进行各部位侧重对比、比例尺度对比、收分关系等数理关系分析。大多数学者认为辽金时期华塔是从辽密檐式塔和楼阁式塔演变而来,为验证辽金时期华塔区别于辽代楼阁式塔和密檐式塔两种佛塔类型,本文将通过运用数理关系对比来验证辽金时期华塔建筑形制与辽代密檐式塔和楼阁式塔存在一定数值规律。确定辽金时期华塔建筑形制在古人匠心设计之初,汲取密檐式塔和楼阁式塔的设计元素,以独立形式存在于佛塔营建类型之中。

曹艳芳[2](2021)在《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军医群体研究》文中指出军医群体是西方近现代军事医学与战争的产物。鸦片战争后,伴随着近代西方医学知识与西方军事制度的不断传入,对于军队中专门的医疗人才——军医的需求也与日俱增。晚清时期,袁世凯在新军中设立专门的军医管理机构,这标志着近代军医在制度上得到了发展。1902年北洋军医学堂的成立则标志着中国开始独立培养专业的军医人才。民国时期,军医制度与军医学堂在一定程度上都得到了继承与发展。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随着一系列军医法规的颁布,军医的管理与教育愈加规范化与体系化。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在中央设立军医署为最高管理机构,在各部队中设立军、师军医处。军医的主要来源为国民政府与各省创办的军医学校。抗战时期,政府与民间协力进行军医人员的培养与训练。政府开办军医预备团,并从各地医学院校征调医学人才充当军医。民间则筹组战时卫生人员训练所进行军医的短期培训,缓解了当时战争对军医人才的需求。作为特殊的职业群体,军医在平时与战时都作出了积极的努力,在平时主要进行军队的医疗与卫生管理,在战时负责伤兵救护、伤病统计以及民众救护等工作。此外,军医还担起其医生的责任,负责医学知识的研究与传播等工作。可以说,近代军医群体自出现起,就承担起医学与军事工作、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为当时军队医疗卫生改善、平战时伤病员的保存以及此后中国医学事业的发展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李正军[3](2020)在《清末新军与近代中国军事转型》文中指出本文以清末新军与近代中国军事转型为主题,以新军在清末军事近代化历程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湘淮勇营的比较,全面论述了清末新军仿效西法编练,逐步实现军事近代化的情况,揭示了新军军事近代化在中国近代军事转型中的地位、作用及影响。论文在近代政治转型的大背景下,以重大历史事件为线索,纵向梳理了清末新军编练的演进过程,从军事转型的内容出发,横向剖析了新军军事近代化过程中军事改革指导思想、军事制度、武器装备、军事训练的具体情况。文章认为,清末新军编练的指导方针是“中体西用”,在此基础上初步形成了军事改革指导思想。这一方针虽然有一定的进步性,但也有严重的局限性,因此不能成为指导军事改革的科学理论。军事制度是军事转型的重要内容,新军的营制、领导(指挥)体制、兵役制度是军事转型的重要方面。新军营制,经历了勇营制变体、仿德营制、仿日营制的变化,摆脱了勇营制的束缚,开始向适应近代战争的新营制迈进;朝廷虽然重视领导体制改革,但是其借改革之机,将军令权完全独立于政府之外,而且军政权受军令权的支配,将全国大权都掌握于军谘府亲贵手中,以对付革命;新军兵役制度吸收了传统征兵制和西方兵役制度的合理因素,募兵制度重法规保证的倾向日益明显,募兵格式越来越精细,形式上已表现出重按格精选的潮流。新军的武器装备以引进为主,仿制和自制为辅,枪经历了从单发枪到连发枪,再到自动机关枪,火炮经历了从架退炮到管退炮的发展过程,武器装备近代化水平不断提高,由于晚清没有形成完善的军事工业体系,部队新旧杂糅混配的现象比较明显。新军军事训练,组织领导体系主要仿照德日而设置,训练法规制度化;战术训练效仿德日战术,由传统湘淮操法阵式而向近代合同战术方向发展,河间秋操反映了新军军事训练达到了较高的训练水平。在世界潮流的推动下,清末新军军事现代化也取得一些成就,但是由于当时中国社会制度、体制的制约,军事近代化的转型最终没有实现。而且,由于军事改革过分凸显了军事的社会功能,形成了军事上的单骑突进,造成后来军阀割据的严重后果。

刘爱华[4](2020)在《明清时期学校教材研究 ——基于文本的考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材是课程研究领域关注的重点,教材建设也一直受到国家高度重视。我国有着历久弥新的教育发展史,也有着独具匠心的教材建设史。中国古代学校教材是新时代教材改革与创新不可替代的文化源流,遗憾的是,虽然已有部分学者开展了中国古代学校教材的研究,但对明清时期学校教材(以下简称‘明清教材’)缺乏专门的探讨,有待进一步开展深入的研究。明清教材在宋元教材体系的基础上予以改版,并新编了一批经典教材,是中国古代学校教材集大成者,倾注了明清统治者与精英知识分子的教育理想,折射出了中国近五百年的教育发展轨迹,是明清历史时期教育生态的高度总结和生动反映,深度隐含着关于中国教育的永恒思考。根据教材研究的特点,本研究采取了文献分析法、文本分析法、理论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在梳理明清教材体系的基础上,直接面向一本本教材的文本,用多元的视角考察分析了明清教材的发展背景、影响因素、知识体系、文本特征与实践价值,共分成七个章节予以论述。在本研究中,第一章阐述了明清教材研究的意义,整理了明清教材专门研究、当代教材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以及与本研究有关的其他文献,并确定了研究思路:在收集与整理明清教材史料的基础上,从社会和文化视角分析其嬗变与发展,从知识视角梳理其知识类型与框架,从教育价值视角分析其文本特征,从实践视角归纳与总结对当代教材建设的启示,各阶段研究层层递进,朝向现实的借鉴价值归拢。第二章解析了明清教材体系的嬗变与发展。一是明清文化思想的流变与传播。程朱理学占据统治地位导致了以理学为宗的教材体系的形成与续接,陆王心学的崛起使教材增加了更多注释之本,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经义之学的民间传播;颜元实学的涌现使明清教材呈现了专科式发展的萌芽,丰富了明清教材的知识体系;二是明清专制的文教政策与八股选材。政教合一不仅使诸多律法类、文体类文本成为官方教材,而且导致部分教材成为科举的附庸,强化了部分教材的功利性和保守性;书院讲学形成了一批具有高度思想性或应用性的着作式教材,书院藏书更是极大丰富了明清教材的版本与存量,并带动了蒙学教材的学科式发展。第三章对明清(公元1368年-1840年)时期官学教材、着名书院教材和蒙学教材进行了系统梳理,并对教材的作者、产生背景、主要内容、社会影响等内容进行了介绍,共整理明清教材80余本。第四章对明清教材的知识指向与存量进行了解读,将明清教材的历史与人文、思想与义理、法制与礼仪、诗词与文体、科学与技术等知识进行了分类呈现,并结合具体的文本进行了解读与分析。第五章分析明清教材文本特征,从“存量”、“呈现”、“表达”三个层面解析了明清教材文本的教育性。明清教材文本存量是“丰富”的,是基于生活应用的百科读物,并凭借丰富帮助学习者走向整全的生活、生动的实践及价值意义的生成;明清教材文本是基于百家之言的启蒙与建构,错落有致的内容布局和言之有理的历史论证显现了朴素的说理风格;明清教材文本是基于诗词歌赋的文化隐喻,韵律与诗词、典故与神话能给予学习者广泛的想象与思考空间。第六章是在分析明清教材文本的教育性的基础上,揭示了理想教材的文本模型。理想的教材文本作为本土文化的基因应是“活性”的知识,具有知识体系、表达呈现、接收逻辑三个基因链;教材文本作为知识的载体应实现价值超越,作为客体与他者的关系价值是教材文本的功能指向。教学生态是教材价值超越的藩篱,个体的认知建构是如何实现价值超越的心理逻辑;教材文本要来源于本土文化,并作为本土文化的组成部分予以表达和呈现,“文以载道”作为中国文化的表达模式应予以回归,“由博返约”是中国古代教育的有益经验应予以推广,教材文本以“厚”为导向是“最经济”的教材本土化原理。作为中国古代学校教材的典型代表,明清教材警示了部分当代教材文本的粗放性与空乏性、文本表达的抽象性与直接性、文本选材对中国文化的疏离性与固化性。在第七章结论部分,全面总结分析了明清教材的成就与局限。明清教材是在明清时代产生和流传的,其被浸润的封建糟粕应予以批判和摈弃;明清教材属于明清时代,不能施以“拿来主义”,要予以现代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总之,未来教育的知识获取方式和传授方式、教和学的关系都在发生革命性变化,未来的教材也正面临新一轮的改革创新与发展诉求,明清教材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永恒瑰宝,为新时代教材建设与发展提供了独特的创新视角和文化关照,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陈家欢[5](2020)在《基于明清广东动乱形势的乡村聚落防御性研究》文中认为乡村聚落是从土地中生长出的文明,是人与自然不断协调的结果,需要日复一日的修补、完善,其营建方式和手段浸润着时间积累与空间变化融合成的智慧经验,是当代聚落建设值得借鉴的源泉。对安全的需求是乡村聚落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而防御性的表征一直伴随着聚落的演变与发展,在动乱环境中民间自卫的聚落形式往往与官方屯守系统相互补充,很好地体现了防御性文化在基层组织中的渗透。明清时期,广东形成了有别于他地的多民系、多民族共生于复杂海陆地理环境中的生存格局,并在动乱环境中逐渐建立和发展了军事布防体系,乡村聚落在防御性的表征上亦随之波动延展。本文基于对前人研究成果的总结,综合运用了建筑学、历史地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采用历时观与共时观并重的思路构建研究框架,将聚落防御性分别置于历史整体进程和聚落系统之内进行分析。通过对乡村聚落发展历程的回溯,揭示了聚落防御性变化、聚落演变和社会动乱之间的关系,借助对明清时期广东社会背景、动乱形势和在此基础上的军事防御体系建设的分析,阐释了广东乡村聚落防御性在明清陆续涌现、相继选择的历史情境和重要刺激因素。再以防御性为切入点,通过实例印证,分析在明清时期受到社会动乱的影响下,广东传统乡村聚落最终形成的以防御性表征特点为依据分化的聚落类型及其分布规律。旨在从地理空间分布和时间波动序列上构建战争、军事布防体系建设与乡村聚落防御性表征体系之间的关系。首先,通过对乡村聚落演变进程中重要历史节点的社会背景梳理,尤其是一些防御性凸显的乡村聚落生成的社会情境,来阐释土地政策和组织类型引发的社会变革对乡村聚落演变的重要影响,以明确在聚落演进中防御性变化与社会动乱起伏之间的关联规律,以及与军事防御体系相互作用的事实,进而明晰防御性与公共性、社会性和在地性相互博弈的过程对聚落演进方向的促进作用。其次,以防御性变化规律为基础,确立了研究明清广东社会变革背景、社会动乱、军事防御体系、乡村聚落防御性表征体系四大主要研究内容。先是从朝代更迭、土地兼并、自然灾害、科技进步等方面阐述明清广东社会战争频发的时代背景,再通过分析时代背景引发的在广东地域发生的特殊政策变革及其对应的社会组织变化,从而阐释明清广东地方社会基于身份矛盾、经济矛盾、学额矛盾为主的多族群对抗、融合、共生的族域背景。在此基础上,通过梳理明清时期发生在今广东辖区范围内有关动乱与军事防御体系建设的历史记载,把握明清广东动乱的整体形势与军事防御体系的建设规律,并分析两者之间的时空关联。之后,基于对广东传统乡村聚落防御性表征体系在维度建构、策略选择、空间塑造三个层面的分析,概括广东传统乡村聚落防御性的表征机制及其内涵。最后,通过实例调研和综合分析,以不同层面、层层递进的思路,构建了从防御性到防御行为选择,再到防御实体和防御性的空间表征之间的关联脉络,从而从防御性表征的视角将乡村聚落类型总结为三大模式、七类实体和十七种主要亚型。再以地理空间和时间序列作为连接的桥梁,将不同防御模式的乡村聚落与动乱形势、军事防御系统在时空分布规律上进行比对,既把握了明清广东动乱形势对另两者有直接影响的整体规律,也阐释了动乱核心圈与挤压带对聚落防御模式选择的影响,并通过个案分析提出了军事防御体系营建与乡村聚落防御性变化之间的关联性。

胡岩涛[6](2019)在《秦汉都城军事防御体系研究》文中认为秦汉四百年间是中国历史从分裂走向统一,由王国迈入帝国的重要时期,也是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都城发展的关键阶段。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秦都咸阳、西汉长安城、东汉洛阳城考古发掘工作的持续进行,历经半个多世纪,出土大量物质文化遗存,极大丰富人们对秦汉文明的认知。《左传·成公十三年》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一语道出军事在国家发展中的地位。学术界虽在秦汉都城方面的成果层出不穷,但与军事相关的探讨却非常薄弱,专门性的研究更是鲜见。秦汉都城防御体系是由诸多要素组成的空间大范围、多层架构相结合的有机整体。根据考古现有的成果和材料,结合历史文献学与历史地理学,采用“多重证据法”,在跨学科的基础上发挥各自特长,以此达到相得益彰的研究效果,从而实现对秦汉都城防御体系的历史构建和多元化、多学科交叉的综合研究。本研究分别对秦都咸阳、西汉长安城、东汉洛阳城的军事防御设施及相关的考古材料进行信息提炼、梳理及阐释,使之具有启迪利用其它学科进行交叉研究的思路,并通过这些材料来透视人类行为和研究需要提出的问题与假设。针对单方面利用考古材料无法解决秦汉都城防御体系的诸多问题,结合历史文献学和历史地理学对其进行研究,得出结论如下:第一,秦汉都城防御体系在空间布局上圈层特征明显,层次分明,分为城区军事防御、周边军事防御和外围军事防御。以都城宫城为核心,城区军事防御为中心,三个圈层之间各个要素互相影响、联系紧密、互动强烈,共同形成对大一统国家政权的有效保护。虽然每个圈层在军事防御设施、军事地位、地理环境、社会形势等诸多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它们在都城防御体系中却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各个圈层的对都城的军事防御意义都极为重要。第二,秦汉都城防御体系犹如一张巨大的网络,以都城为中心,都城周围一些扼守交通要道、物资丰富、等级较高的城邑,地处军事要地的离宫别馆,对都城具有防护作用的战略要地、驻军营地、关隘等等,是这张庞大网络上的节点,如众星拱日般环卫都城。直道、驰道、栈道及其他各类型的道路,桥梁、漕渠,烽燧、邮、亭、驿等,在这张网络中起到着连线与通讯的作用,一旦有进犯之敌,朝廷可以迅速调兵遣将、运送军需、下达军令。兵器作坊、武库、仓储是重要的后勤保障设施在战时情形紧张之际,能够极大提升军队战斗力,支撑战争进行。第三,山川形胜、河流池泽在秦汉都城防御体系中也发挥着无可比拟的作用,它们是阻挡敌人进攻都城的天然屏障。尽管秦都咸阳、西汉长安城与东汉洛阳城的自然地理环境不同,但这三座大一统王朝的都城在构建防御体系过程中,都因地制宜,对地形地势进行充分的利用,特别是高度重视周边和外围关隘的军事战略地位。第四,秦汉都城防御体系及内部设施、结构的发展演变,在漫长的时间里,既存在着合理的成分,也与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有很大关系,背后凸显出大一统王朝在历史进程中的沧桑巨变。总之,本文以秦汉都城防御体系为研究对象,但因考古材料、文献记载各自存在一定的欠缺及军事防御空间的广阔,所以本研究必然要采用“多重引证法”。利用考古材料自下而上、文献资料自上而下的重建和历史地理学的空间大范围审视,围绕着古代都城为核心问题,重点考察了历史时期秦汉都城的军事防御体系,并对相关问题进行阐述,在一定程度上增补了当前学术界对秦汉都城研究在军事领域的不足。

李辉[7](2019)在《甲午战争时期山东省陆军研究》文中认为19世纪末发生在朝鲜和中国大地上的甲午中日战争,在近代战争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其影响涉及参战双方乃至波及远东国际关系。甲午中日战争经历了朝鲜、辽东、山东、台湾四个战场,虽然时间较为短暂,但对清朝意义甚大。因山东对于京畿地区、南方地区具有保卫作用,清日双方对此十分重视,山东半岛战役在整个甲午中日战争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逐渐成为主导战争走势的关键。本文从军事角度,对山东省陆军作一番研究,力求厘清山东战场陆军的防御安排与具体表现,分析山东省陆军失败的原因,从中吸取有益的经验教训,对了解整个甲午战争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甲午战争爆发之前,山东省陆军包括八旗、绿营、防军以及部分练军。虽然得益于洋务运动的开展,山东省陆军在武器装备、军事训练等多方面有所改进,但不可否认的是,战前的山东陆军仍存在极大问题,诸如旧式军事体制固有的弊端导致军队混乱与腐败、中央与地方军政大员对陆军建设的严重忽视等。而相反,此时的日本明治政府在“强兵为富国之本”的对外侵略总政策的指导下,不断发展近代陆海军与军事工业,并建立参谋本部等军事机构,积极培养军事人才。在差距如此大的背景下,山东省陆军一开始就呈现出被动防御的特点,即使在巡抚福润、李秉衡与李鸿章的布防下,山东省陆军人数扩大至80营左右,军械粮饷得到一定改善,但由于李秉衡的防务计划安排存在严重失衡,成为导致山东战场陆军走向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随后,中日双方在山东战场上进行了荣成湾登陆战、白马河之役以及威海卫南北帮炮台守卫战,山东陆军表现出了一定的勇气与爱国热情,但战役最终以失败而告终,陆军的败局直接对北洋海军的覆灭埋下了伏笔。究其失败原因,山东陆军近代化的严重滞后,是造成山东陆军在对外战争中失败的最主要原因;而政治上的专制制度、文化教育体制的封闭以及领导阶层思想文化的严重落伍素质低下,却是造成中国军事改革严重落后的主要原因,这些因素综合起来,成为甲午战争中陆军失败的重要原因。甲午战后,清政府进行反思且更加认识到了军队的重要性,不仅仅在山东省,在全国范围内开始抛弃旧有体制、进行军制变革。

翟飞[8](2019)在《北朝时期北疆地带边防设施的考古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为抵御柔然、突厥等民族侵扰,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诸政权纷纷在北疆地带构筑边防设施。第一章,主要立足于史志文献记载,通过对学界已有研究成果的梳理,在历史地理学翔实考辨基础上,对北魏泰常八年长城、畿上塞围、六镇长城、太和长堑四道长城再探索,对其分布、走向有了更清晰认识。在此基础上,又重点对北魏时期北疆地带长城遗存进行考古学剖析与研究。依据田野考古调查所发现、认定的北魏长城遗存作考古学观察、探究。对北魏时期长城及其附属设施——戍堡、壕堑、烽燧等的分布、走向、形制、材质、构筑方式等形成新的认识。第二章,探索北魏时期北疆地带的驻防城体系。北魏时期在北疆地带构筑了一套完整、严密的驻防城体系。首先,通过历史文献记载对“六镇”建置时间、名称与数量沿革、具体地望等进行考辨;其次,对薄骨律镇等“内线”高级军镇、白道镇等低级军镇以及高阙戍等八个城戍全面梳理;最后,结合田野考古调查对北魏北疆地带驻防城遗存进行考古学的梳理、研究,对北魏北疆驻防城的形制、结构等有了全面认识。第三章,探究东魏、西魏政权在北部边疆所营建的边防设施。北魏在此起彼伏的大动乱中走向覆亡,遂分为东魏、西魏两个政权。东魏政权被高欢所掌控,在他主持下先后营建了肆州长城、武定三年长城。通过文献分析,对两道长城起迄、走向、空间分布取得清晰认识。其后,依据考古调查,对现存长城遗迹进行考古学分析,对东魏长城的材质、形制、构筑方式、布局有了更全面的认知。西魏因实际政局所限、文献记载及考古资料缺乏,其在北疆边防设施的建树有待进一步探索。第四章,对北齐、北周两政权在北疆边防设施体系的构建进行考论。东魏、西魏先后被北齐、北周所取代。北齐前后兴工7次,动用数百万民夫,在其北部边疆地带构筑外线、内线两道长城。同时,亦加强城、戍等驻防城建置。北周在未统一北方前,主要在北部边疆加强镇、防、城、戍等驻防城建设;统一北方后,为应对突厥、高宝宁割据势力等侵扰,遂对原北齐内线长城雁门关至碣石段重新修缮、加固。据此,结合田野考古调查,对北齐、北周时期北疆地带长城、驻防城等相关边防设施遗存进行考古学观察、研究,进一步强化了此时期边防设施的形制、结构、布局和构建方式的系统认识。第五章,从考古学角度对北朝时期北疆地带边防设施特征进行全面总结与剖析。从考古学角度对北朝各政权所筑边防设施体系,包括长城墙体及附属设施的形制、空间布局、结构、特征,驻防城体系的构建及特征等展开进一步分析。通过本专题探究,可全面深刻地认识北朝时期北疆地带边防设施体系的构建特征和空间布局,对复原北朝时期北疆地带边防设施体系真相,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

苏栎[9](2019)在《《武经总要》军事词语研究》文中指出《武经总要》作为一部具有开创性质的综合类军事文献,不仅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宋代的军事面貌,也一定程度上展现了前代的军事情况。这些内容,包含了很多不同时代、不同方面的军事词语,甚至有一些制度、器械、零部件名称等内容,都是前代军事文献中不曾出现过的,可谓语料极其丰富。从意义上看,这些词语可以划分成军制、军械、军职、军争、军术五大类,以军械类最有宋代特征,数量最多,最具有研究价值。从性质上看,《武经总要》军事词语大概可以分成三类,一类是疑难性质的,一类是常用性质的,一类是介于二者之间的。疑难性质的军事词语,大多是唐五代及北宋时期产生的军制、军械、军职类词语。它们往往直接反映极具专业化的军事内容,不为一般人所熟知,需要经过考释来解决语源、语义、结构等方面的问题。介于疑难和常用性质之间的军事词语,通常形式上与一些常用词语相同,但意义上、使用上却有一定的差别。对于这些词语,一方面需要把其中意义上、使用上比较特殊的部分分析明白,另一方面也需要把造成混淆的原因解释清楚。常用性质的军事词语通常产生得比较早,在历代军事文献中使用得也比较多。它们大多是先秦兵书中的单音词,经过复音化而流传了下来。这些词语通常不具备什么疑难性,但在长期使用中,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可以看出,比较常用的军事词语,语义关系比较明确,构词语素数量比较有限,构词和造词方法比较固定。它们在语素的选择与搭配上,有几种固定的模式。这些模式,以上古时期出现的军事单音词为中心,以词语所需要表现的语义特征为条件,把不同语素按照一定的关系组合起来,形成了数量极多的复音词。并且这些复音词,绝大多数都具有一般性,能够比较明确地区分出词性及词义类别。只要揭示出隐藏在词法规则和语义范畴中的关系,就能分析出古代军事词语的主要构成及生成模式,梳理出它们的发展演变方向。至于军事词语在历时发展中产生的变化情况,主要表现在词义和使用领域上。由于客观事物的变化,词汇意义通常会随着概念而发生转变;而色彩意义受到崇文抑武的影响,大多朝着贬义发展。军事词语本身具有很高的专业性,但经过长期使用,其中的一部分会向别的领域进行转移。这种转移通常受到不同领域间某种相似性的影响,至于最终能否进入一般词汇系统,往往取决于社会对军事的重视程度,跨领域使用的热度,以及词语在书面和口语中使用的频度。像《武经总要》中的军事词语,受到宋代抑武政策和思想的影响,能够发生转移的成员是极少的。并且这种转移的发生,最早也得是明代以后的事情了。

刘杰[10](2018)在《清末云南新军编练研究(1902-1911)》文中研究说明滇军这支民国劲旅,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过浓墨重彩的一笔,其前身为清朝末年云南地方政府编练的新军。从1902年云南遵照清政府命令开始编练新军到1911年辛亥革命前,云南共编练成陆军一个镇、巡防队(营)六十二个营,全省共有新军三万五千人,是当时中国各省中军事实力最强的省份之一。本文以清末云南新军的编练为研究对象,着重梳理清末云南新军编练的过程及军事制度,从而对云南新军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本文内容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叙述清末云南新军编练的背景。第二章论述清末云南新军编练的过程以及云南新军的军事制度。首先是云南新军的编练过程,其编练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云贵总督魏光焘督滇期间(1902—1904);第二阶段为云贵总督丁振铎督滇期间(1905—1906);第三阶段为云贵总督锡良督滇期间(1907—1909)。最后利用大量的史料对云南新军的军事制度,如营制饷章、官制军服、武器装备、后勤体制、军事训练进行详细的论述。第三章论述清末云南新军的军事教育。军事教育是清末云南新军编练的重要内容,通过对它的梳理能够全面深入地了解云南新军在教育层面的状况。第四章论述清末云南新军编练的影响以及对云南新军编练进行评价。首先论述云南新军编练的影响,清政府要求各地编练新军的根本目的是维护清王朝的统治,而编练成军的云南新军却先后参与“腾越起义”、“重九起义”和“临安起义”,成为了推翻清朝统治的掘墓人。最后是对云南编练的新军云南第十九镇和云南巡防队(营)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

二、中国军事史上的八个“最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军事史上的八个“最早”(论文提纲范文)

(1)辽金时期花塔建筑形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
    1.2 论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3.1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1.3.2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1.3.3 研究现状不足
    1.4 论文研究的主要方法
    1.5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6 论文研究技术路线图
    1.7 论文研究的创新点及可行性研究
        1.7.1 研究的创新点
        1.7.2 可行性研究
    1.8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辽金时期华塔与金代花塔概述
    2.1 华塔和花塔的建筑形制区分
    2.2 华塔与花塔的溯源
    2.3 辽金时期华塔和金代花塔历史沿革
        2.3.1 辽金时期佛教传播带来的发展演变
        2.3.2 花塔和华塔建筑形制历代发展演变
    2.4 花塔与华塔现状分布
    2.5 辽金时期华塔和金代花塔时间脉络轴线
    2.6 辽金时期华塔和金代花塔的形成原因
        2.6.1 历史、地理、气候、战争等自然环境因素
        2.6.2 民族融合因素
        2.6.3 社会文化因素
        2.6.4 辽塔营建技术
    2.7 辽金时期华塔建筑形制特点
    2.8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辽金华塔和金代花塔单体建筑形制分析
    3.1 辽代华塔建筑形制
        3.1.1 北京万佛堂华塔
        3.1.2 涞水庆化寺华塔
        3.1.3 锦州班吉华塔
        3.1.4 丰润车轴山华塔
    3.2 金代华塔建筑形制
        3.2.1 北京镇岗华塔
        3.2.2 河北正定广惠寺华塔
    3.3 金代花塔建筑形制
        3.3.1 山西五台杲公和尚墓塔
        3.3.2 山西忻州胡家庄花塔(两座)
        3.3.3 山西五台无名小花塔
        3.3.4 山西五台皇统五年小花塔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辽金时期华塔建筑形制数理关系
    4.1 辽金时期花塔和金代花塔的共性与个性特征对比
        4.1.1 华塔和花塔建筑形制的共性特征关系对比
        4.1.2 华塔与花塔建筑形制的个性特征关系对比
    4.2 辽金时期华塔各部分比例关系
        4.2.1 塔高宽比关系
        4.2.2 塔各部分高度占比关系
        4.2.3 塔高H与塔冠中间层面阔W0 的比值
        4.2.4 收分关系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辽金华塔与密檐式塔、楼阁式塔的数理比较
    5.1 华塔塔冠与密檐式塔的比较研究
        5.1.1 与密檐式塔的数理比较
        5.1.2 与密檐式塔的收分关系的数理比较
    5.2 华塔的塔身与楼阁式塔的比较研究
        5.2.1 与楼阁塔塔身壁面高宽比的数理比较
        5.2.2 与楼阁塔塔身细部构件的数理比较
    5.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图片目录
表格目录
附表A 国内俗称“花塔”21座汇总统计表
附表B 国内现存辽金时期华塔6座和金代花塔5座汇总
附图C 国内现存华塔(花塔)时间轴线及脉络关系
附图D 国内现存辽金时期华塔、金代花塔、唐宋华塔、唐宋花塔建筑形制时间轴线
附图E 花塔和华塔建筑形制历代发展演变图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个人简历

(2)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军医群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选题缘起及意义
    2.相关概念界定
        2.1 时间界定
        2.2 概念界定
    3.学术史回顾
    4.研究思路与内容
第1章 近代军医群体形成的背景
    1.1 鸦片战争前军医概况
    1.2 西方医学的传入
    1.3 军队医疗体系近代化的启动
第2章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军医的培养
    2.1 军医学校
        2.1.1 中央军医学校
        2.1.2 其他军医学校
    2.2 军医预备团
    2.3 战时卫生人员训练所
    2.4 医学院校的培养及征调
第3章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军医管理
    3.1 军医的管理机构
        3.1.1 陆军军医的最高领导机构
        3.1.2 陆军各部队中的卫生机构
    3.2 军衔划分
    3.3 军医法规
        3.3.1 陆军卫生人员任免与考核制度
        3.3.2 伤病官兵出入院制度
        3.3.3 残废军人与死亡官兵处置制度
第4章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军医的职业活动
    4.1 平时、战时医疗服务
        4.1.1 体格检查
        4.1.2 卫生管理
        4.1.3 战时医疗服务
    4.2 医学知识的研究与传播
        4.2.1 医学知识的研究
        4.2.2 医学知识的交流与传播
    4.3 军医的统计工作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3)清末新军与近代中国军事转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与意义
        1.1.1 问题提出
        1.1.2 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整体研究
        1.2.2 专题研究
        1.2.3 存在的不足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创新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论文创新点
第2章 清末新军编练的开启与历史演进
    2.1 清末新军编练的背景
        2.1.1 甲午战争的刺激
        2.1.2 旧军的腐朽与衰败
    2.2 清末新军编练的历史演进
        2.2.1 局部编练时期(1894-1901年)
        2.2.2 全国编练时期(1901-1911年)
    2.3 小结
第3章 清末军事改革思想的嬗变
    3.1 军事改革思想的肇始
        3.1.1 “师敌长技”理念的提出
        3.1.2 “师夷长技”思想的完善与发挥
    3.2 军事改革思想的曲折发展
        3.2.1 儒家理学思想在军事改革中的复归
        3.2.2 “中体西用”指导下的军事自强
        3.2.3 中本西末改革思想的凸现
    3.3 军事改革思想的突破
        3.3.1 “中体西用”改革思想的提出与分岐
        3.3.2 西方军事思想的冲击与融合
        3.3.3 新军军事改革思想开始成型
    3.4 小结
第4章 新军军事制度的改革
    4.1 新军营制的改革
        4.1.1 勇营制的衰落
        4.1.2 新军早期仿德营制
        4.1.3 北洋常备军的仿日营制
        4.1.4 新式陆军统一营制
    4.2 军事领导(指挥)体制改革
        4.2.1 设立练兵处
        4.2.2 兵部改为陆军部
        4.2.3 从军谘处到军谘府
        4.2.4 中央军事机构的权力分配
    4.3 新军兵役制度的改革
        4.3.1 从世兵制与募兵制说起
        4.3.2 早期新军的募兵制改良
        4.3.3 北洋常备军实行寓征于募
        4.3.4 新式陆军的仿征兵制与施行
    4.4 小结
第5章 新军武器装备的革新
    5.1 武器引进与技术创新
    5.2 新军武器装备更新与规范
        5.2.1 武毅军装备更新
        5.2.2 新建陆军装备更新
        5.2.3 自强军装备更新
        5.2.4 武卫军装备更新
        5.2.5 北洋新军装备更新
    5.3 武器装备更新的效果
        5.3.1 用枪炮在复杂地形中歼敌
        5.3.2 用火炮对远距离目标实施超越射击
        5.3.3 战术队形的改变
    5.4 小结
第6章 新军军事训练的转变
    6.1 训练机构与法规
        6.1.1 训练组织领导体系的革新
        6.1.2 训练制度法典化
    6.2 训练内容与方法
        6.2.1 精神教育的沿袭
        6.2.2 技能训练增添新内容
        6.2.3 战术训练向合同战术发展
    6.3 军事训练的成效—以河间秋操为例
        6.3.1 演习准备
        6.3.2 演习进程
        6.3.3 阅兵与总结
        6.3.4 演习的成效与缺陷
    6.4 小结
第7章 对清末新军及改革的评价
    7.1 新军与军事近代化
        7.1.1 清末新军改革是中国近代军事转型的里程碑
        7.1.2 清末新军改革引领近代社会的变迁
        7.1.3 清末军事改革缺乏战略上的总体设计
    7.2 新军与辛亥革命
        7.2.1 部分新军演化为辛亥革命的一支重要力量
        7.2.2 新军的落后性和反动性
    7.3 新军与北洋军阀
        7.3.1 新军编练为军阀诞生创造了条件
        7.3.2 从军事政治化到政治军事化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4)明清时期学校教材研究 ——基于文本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一、问题提出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明清教材专门研究
        二、教材(教科书)有关研究
        三、教材文本有关研究
        四、研究评价
    第三节 概念界定与研究思路
        一、概念界定
        二、研究思路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明清教材的嬗变与发展
    第一节 明清思想流变与教材发展
        一、程朱理学为宗与教材
        二、陆王心学崛起与教材
        三、颜元实学涌现与教材
    第二节 明清的文教政策与教材发展
        一、教材体系的界定与增编
        二、官学教材成为知识权威
        三、书院派特色教材的兴起
        四、蒙学教材学科式发展
        五、教材集成与训诂考订
第三章 明清教材概览
    第一节 明清教材概览(上):官学教材
        一、经义类教材
        二、律政类教材
        三、礼制类教材
        四、告诫类教材
        五、文体类教材
        六、军事类教材
        七、科技类教材
    第二节 明清教材概览(中):书院教材
        一、讲求理学为主书院的特色教材
        二、讲求心学为主书院的特色教材
        三、以实学为主书院的特色教材
        四、考据学派书院的特色教材
    第三节 明清教材概览(下):蒙学教材
        一、基础识字类教材
        二、伦理规范类教材
        三、名物典故类教材
        四、诗歌作文类教材
        五、数理科技类教材
第四章 明清教材的知识体系
    第一节 关于历史与人文的知识:人物及其事件文本
        一、鲜活的人物:以《三字经》、《千字文》为例
        二、具体的事件:以《幼学琼林》、《龙文鞭影》为例
        三、文化的标识:以《二十四孝图说》、《为善阴骘》、《孝顺事实》为例
    第二节 关于思想与义理的知识:论着与经义文本
        一、直抒义理:以《三字经》、《小儿语》、《续小儿语》为例
        二、官修权威:以《五经大传》为例
        三、名家导读:以《四书大全》为例
        四、博览众家:以《性理大全》为例
        五、经世致用:以《武经七书》、《孝经》、《说苑》为例
    第三节 关于生存与生活的知识:律法与礼制文本
        一、行为样本:以《弟子规》为例
        二、角色规则:以《皇明祖训》为例
        三、生存法则:以《大明律》、《大明会典》、《明大诰》为例
    第四节 关于审美与文体的知识:诗词与文体文本
        一、创作与审美启蒙:以《声律启蒙》、《笠翁对韵》、《增广贤文》为例
        二、诗词大会:以《千家诗》、《神童诗》、《唐诗三百首》为例
        三、能臣作文:以《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书文》为例
        四、文豪经典:以《唐宋八大家文钞》、《古文观止》、《文章辨体》为例
    第五节 关于科学技术的知识:科技与数理文本
        一、天文地理:以《千字文》、《三字经》、《畴人传》为例
        二、渔林制造:以《幼学琼林》为例
        三、数理科学:以《九章算术》、《数理精蕴》为例
第五章 明清教材的文本特征
    第一节 丰富展现:基于生活应用的百科读物
        一、凭借丰富走向整全的生活
        二、凭借丰富走向生动的实践
        三、凭借丰富走向意义的生成
    第二节 朴素说理:基于百家之言的启蒙与建构
        一、错落有致——基于个体心理成长的内容布局
        二、言之有理——基于百家之言的历史论证
    第三节 诗性表达:基于诗词歌赋的文化隐喻
        一、律对与诗词:创造的空间
        二、比兴与典故:隐喻的展现
第六章 透析:来自明清教材文本的启示
    第一节 教材文本“基因”:活性知识
        一、基因链之一:知识存量
        二、基因链之二:表达呈现
        三、基因链之三:接受逻辑
    第二节 教材价值拓展:何以超越
        一、价值超越的核心:客体价值
        二、价值超越的藩篱:教学生态
        三、价值超越的逻辑:认知建构
    第三节 “教育性”落地图景:本土化
        一、语言风格:文以载道
        二、文本扩展:由博返约
第七章 研究结论
    第一节 主要观点
        一、明清教材是明清时期传统文化的集中表达
        二、明清教材展示了理想教材的基因模型
        三、明清教材文本教育性的现实价值
        四、明清教材的时代局限
    第二节 研究创新与不足
        一、创新之处
        二、存在的不足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1:明清官学主要教材目录
附录2:明清书院主要特色教材目录
附录3 :明清表蒙学主要教材目录
读博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后记

(5)基于明清广东动乱形势的乡村聚落防御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缘起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缘起
    1.2 研究内容及范畴
        1.2.1 对象——聚落防御性
        1.2.2 载体——(传统)乡村聚落
        1.2.3 时空——明清广东
        1.2.4 变量——地域动乱、自然环境、文化传播
    1.3 研究现状及基础
        1.3.1 国内外对乡村聚落的研究
        1.3.1.1 建筑学科对乡村聚落的研究
        1.3.1.2 其他学科对乡村聚落的研究
        1.3.2 国内建筑学科对聚落防御性的研究
        1.3.2.1 研究地域分布
        1.3.2.2 主要研究类型
        1.3.2.3 研究范畴划分
        1.3.3 关于广东传统乡村聚落防御性的研究
        1.3.4 其他学科对广东明清时期地域动乱等相关问题的研究
        1.3.4.1 历史学视角:宏观叙事与微观叙事
        1.3.4.2 社会学视角:社会文化变迁与族群融合
        1.3.4.3 地理学视角:动态历史进程中的空间结构变化
        1.3.5 研究现状小结
        1.3.6 对相关古籍志书及专门史着作的整理
        1.3.6.1 断代史着作
        1.3.6.2 地方志着作
        1.3.6.3 专门史着作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及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1.1 田野调查
        1.5.1.2 文献综述
        1.5.1.3 归纳分析
        1.5.2 研究框架
    1.6 案例选取的依据及概况
第二章 产生:乡村聚落及其防御性的历史演进
    2.1 聚落防御性的缘起与表征
        2.1.1 物候环境与群体生存
        2.1.2 防御意识与聚落演变
    2.2 明清之前乡村聚落的演进综述
        2.2.1 乡村聚落的形成
        2.2.1.1 “聚”在集合过程中分化出的城乡雏形
        2.2.1.2 户籍制度完善下的乡制初立
        2.2.2 乡村聚落的发展
        2.2.2.1 从地域区别到社会职业分工差异的城乡两分
        2.2.2.2 从“乡-里”到“乡-村”的乡村基层结构变化
        2.2.3 乡村聚落的复杂化
        2.2.3.1 乡村行政组织单元的规模变化
        2.2.3.2 自然村在社会基层管理中的重要性
        2.2.3.3 乡村的“都市化”进程
        2.2.4 乡村聚落演变的关键动因
        2.2.4.1 土地政策
        2.2.4.2 组织类型
    2.3 明清之前乡村聚落演进中的防御性表征
        2.3.1 生产群体的依附与疏离
        2.3.1.1 显性表征——庄园的空间集聚化过程
        2.3.1.2 隐性表征——行政组织与民间组织的交互影响
        2.3.2 社会组织的割裂与统一
        2.3.2.1 显性表征——坞壁的扩散普及
        2.3.2.2 隐性表征——地方割据到生活单元的演进
        2.3.3 军事防御体系的建立与更迭
        2.3.3.1 显性表征——军堡的体系化建设
        2.3.3.2 隐性表征——防御性文化的基层渗透
        2.3.4 民间自卫与官方屯守的若即若离
        2.3.4.1 显性表征——山水寨的几废几兴
        2.3.4.2 隐性表征——“居民自为保守”组织的延续
    2.4 明清之前广东乡村聚落防御性表征的基本情况
    2.5 本章小结
        2.5.1 防御性与聚落演变的关系
        2.5.2 社会动乱对聚落防御性表征的影响
        2.5.3 明清之前广东乡村聚落防御性表征的特点
第三章 情境:影响明清广东乡村聚落防御性的社会背景
    3.1 明清两朝:战争频发的时代背景
        3.1.1 科技进步转化的世界格局
        3.1.2 朝代更迭激化的民族斗争
        3.1.3 土地兼并分化的阶级立场
        3.1.4 自然灾害恶化的生存环境
    3.2 广东地方:变革丛生的地域背景
        3.2.1 迁界展届与移民活动
        3.2.1.1 迁界、展届的基本概况
        3.2.1.2 移民安置下的族群
        3.2.2 土地开垦与宗族扩张
        3.2.2.1 土地垦殖的基本情况
        3.2.2.2 由“官-民”之别到“民-沙”之别的转变
        3.2.2.3 宗族在土地开垦中的作用
        3.2.3 乡勇团练与结社会匪
        3.2.3.1 守御废弛的官方防御力量
        3.2.3.2 地方武装力量的兴起
    3.3 群体融合:冲突蔓延的族域背景
        3.3.1 基于户籍制度的身份矛盾
        3.3.1.1 瑶、黎等少数民族的“归化”与“反抗”
        3.3.1.2 棚户、矿民等职业集团的集聚
        3.3.1.3 疍户的征用与消弭
        3.3.2 基于赋税制度的经济矛盾
        3.3.2.1 田赋制度的改革
        3.3.2.2 盐利与走私
        3.3.2.3 租佃与争讼
        3.3.3 基于科举制度的学额矛盾
        3.3.3.1 学额的分配制度
        3.3.3.2 寄籍应试政策
    3.4 本章小结
        3.4.1 社会矛盾与族群的凝结
        3.4.2 防御对象与武器的变化
第四章 刺激:明清广东动乱形势与军事防御体系的时空耦合
    4.1 动乱形势的基本建构
        4.1.1 时空范畴的确立
        4.1.2 动乱统计的方法
        4.1.3 动乱类型的划分
        4.1.3.1 A型:割据与统一的对抗
        4.1.3.2 B型:掠夺与保卫的对抗
        4.1.3.3 C型:流劫与平乱的对抗
        4.1.3.4 D型:争占资源的互相对抗
        4.1.3.5 其它复合型
    4.2 动乱的时空分布规律
        4.2.1 动乱频次的波动规律
        4.2.2 动乱密集期的类型统计
        4.2.2.1 明景泰(1449-1457)至明天顺(1457-1464)
        4.2.2.2 明嘉靖(1521-1566)至明隆庆(1566-1572)
        4.2.2.3 清顺治(1644-1661)至清康熙(1661-1722)
        4.2.2.4 清嘉庆(1796-1820)至清道光(1820-1840)
        4.2.3 动乱的空间分布特点
        4.2.3.1 Ⅰ类:沿海及近海动乱圈
        4.2.3.2 Ⅱ类:内陆动乱圈
    4.3 动乱形势的动态生成
        4.3.1 由明至清的空间变化
        4.3.1.1 Ⅰ类动乱核心由东部至中部转移
        4.3.1.2 Ⅱ类动乱核心由省界边境向粤东南及境中转移
        4.3.2 动乱叠加的综合态势
        4.3.2.1 核心圈的叠合:大型核心区与集中核心点
        4.3.2.2 挤压带的形成:核心圈夹击的外围交汇区域
        4.3.2.3 弥散区的均衡:动乱均衡蔓延的区域
    4.4 军事防御体系的建设
        4.4.1 建设概况
        4.4.1.1 明朝对布防体系的初步建设
        4.4.1.2 清朝对布防体系建设的延续与改变
        4.4.2 基层巡司的分布与变化
        4.4.3 海防卫所的分布与变化
    4.5 本章小结
        4.5.1 地方动乱的主要类型与综合分布
        4.5.2 军事防御体系建设的时间后置性
        4.5.3 动乱与军事防御体系的空间对应
第五章 涌现:广东乡村聚落防御性表征体系的解析
    5.1 防御性实体的维度构建
        5.1.1 私密居住(P)
        5.1.1.1 实体构成
        5.1.1.2 要素特点
        5.1.2 公共凝结(C)
        5.1.2.1 实体构成
        5.1.2.2 要素特点
        5.1.3 联合对抗(U)
        5.1.3.1 实体构成
        5.1.3.2 要素特点
        5.1.4 自然融合(N)
        5.1.4.1 实体构成
        5.1.4.2 要素特点
    5.2 防御性策略的地域适应
        5.2.1 借势与造势
        5.2.1.1 山水掩映
        5.2.1.2 连片聚集
        5.2.2 统合与多元
        5.2.2.1 轴心布局
        5.2.2.2 分支布局
        5.2.3 特殊与普及
        5.2.3.1 临时避难
        5.2.3.2 住防合一
    5.3 防御性空间的塑造手段
        5.3.1 网络秩序化
        5.3.1.1 集聚
        5.3.1.2 排列
        5.3.1.3 复合
        5.3.2 层级界域化
        5.3.2.1 线性围合
        5.3.2.2 点式布防
        5.3.3 空间吸引场
        5.3.3.1 错位
        5.3.3.2 迷迭
        5.3.3.3 曲折
        5.3.4 精神布控点
        5.3.4.1 核心性
        5.3.4.2 多样性
    5.4 本章小结
        5.4.1 广东乡村聚落防御性的表征机制
        5.4.2 广东乡村聚落防御性的表征内涵
        5.4.2.1 环境适应性
        5.4.2.2 安全围合性
        5.4.2.3 族群凝聚性
第六章 反馈:广东乡村聚落防御模式的类型与选择
    6.1 防御模式的主要类型及其实体分化
        6.1.1 (P·U)模式:私密与联合为主
        6.1.1.1 模式特点
        6.1.1.2 实体分化
        6.1.1.3 实例分析
        6.1.2 (P·C)模式:私密与公共为主
        6.1.2.1 模式特点
        6.1.2.2 实体分化
        6.1.2.3 实例分析
        6.1.3 (C·U)模式:公共与联合为主
        6.1.3.1 模式特点
        6.1.3.2 实体分化
        6.1.3.3 实例分析
    6.2 动乱形势下乡村聚落防御模式的选择
        6.2.1 动乱核心圈防御模式的整体概况
        6.2.1.1 江-佛区
        6.2.1.2 汕-揭区
        6.2.1.3 惠-河区
        6.2.1.4 其他核心点
        6.2.2 动乱类型影响下的防御类型分野
        6.2.2.1 交通体系的规整与混沌
        6.2.2.2 小家庭聚居的扩张与中断
        6.2.3 动乱时间促进中的防御核心凝结
        6.2.3.1 宗族控制下单核心的极速扩张
        6.2.3.2 共同抗险形成的多元核心聚集
        6.2.4 动乱空间挤压出的防御体系复合
        6.2.4.1 挤压带一:点式布防的分散运用
        6.2.4.2 挤压带二:防御、生活空间的集成化
        6.2.4.3 挤压带三、挤压带四:外部围合的重复使用
    6.3 军事防御体系对乡村聚落防御模式的影响
        6.3.1 巡司变更影响下的乡村聚落防御模式
        6.3.1.1 职能转化对乡村集聚格局的促进
        6.3.1.2 驻地建设对乡村防御体系的重构
        6.3.2 卫所兴衰影响下的乡村聚落防御模式
        6.3.2.1 卫所衍变型聚落防御维度的转移
        6.3.2.2 营房制度对空间网络均质的作用
    6.4 本章小结
        6.4.1 防御模式的三种主要类型及其七类实体分化
        6.4.2 动乱类型、时间及空间分布对乡村聚落防御模式选择的作用
        6.4.3 军事防御体系与乡村聚落防御模式的关联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明清(1368-1912)主要战争分类表
    附录2-明朝(1368-1644)主要动乱汇总表
    附录3-清朝(1645-1840)主要动乱汇总表
    附录4-广东省传统村落、历史文化名村、古村落名单
    附录5-广东传统乡村聚落(部分)防御模式统计简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6)秦汉都城军事防御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目的与对象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对象
    第二节 研究现状
        一 古代城邑军事防御思想
        二 秦汉都城军事防御设施
        三 学术研究不足之处
    第三节 研究意义、方法与思路
        一 研究意义
        二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第四节 城区、周边和外围的层次划分
第一章 秦都咸阳军事防御设施
    第一节 咸阳宫、渭南宫殿区、望夷宫
        一 咸阳宫
        二 渭南宫殿区
        三 望夷宫
    第二节 都城周围的城邑、关隘
        一 都城周围的城邑
        二 关隘
    第三节 道路、烽燧
        一 道路
        二 烽燧
    第五节 与军事防御相关的设施
        一 兵器作坊
        二 武库、仓储
第二章 西汉长安城军事防御设施
    第一节 郭城、宫城、甘泉宫
        一 郭城
        二 宫城
        三 甘泉宫
    第二节 都城周围的城邑、关隘
        一 都城周围的城邑
        二 关隘
    第三节 渭桥、漕渠
        一 渭桥
        二 漕渠
    第四节 与军事防御相关的设施
        一 武库
        二 仓储
第三章 东汉洛阳城军事防御设施
    第一节 郭城、宫城
        一 郭城
        二 宫城
    第二节 都城周围的城邑、关隘
        一 都城周围的城邑
        二 关隘
    第三节 与军事防御相关的设施
        一 武库
        二 太仓
第四章 秦汉都城军事防御体系的构建
    第一节 秦都咸阳防御体系的构建
        一 选择形胜之地作为都城
        二 通过对争夺周围城邑扩大防御地带
        三 依托山河险峻御敌于外围关隘之外
        四 不断完善大一统王朝的都城防御体系
    第二节 西汉长安城防御体系的构建
        一 建造城防设施与组建卫戍部队
        二 重视周边重要城邑与战略要地
        三 强化北部、西部外围地区的防御力度
        四 扩大东部外围地区的防御范围
        五 都城周围其他城邑、关隘的军事防御
    第三节 东汉洛阳城防御体系的构建
        一 加强城区军事防御建设
        二 以八关之险遏控周边交通
        三 利用四邻郡国拱卫都城
        四 建立黎阳营、雍营、长安营
第五章 秦汉都城军事防御体系相关问题
    第一节 宫城、都城周围城邑、武库的防御问题
        一 宫城
        二 都城周围的城邑
        三 武库
    第二节 霸上、棘门、细柳的防御地位
        一 霸上
        二 棘门
        二 细柳
    第三节 汉武帝“广关”及相关举措
        一 “广关”出现的直接原因
        二 新安函谷关军事防线
        三 新安函谷关与长安城防御体系东拓
        四 京师仓对新安函谷关的军事意义
    第四节 渭桥、漕运与西汉长安城防御体系
        一 渭桥
        二 漕运
    第四节 东汉洛阳城城垣曲折与军事防御
        一 城垣曲折的军事防御意义
        二 东汉洛阳城城垣的军事防御规划
第六章 秦汉军事防御体系的比较
    第一节 秦汉都城防御体系的共性
    第二节 秦汉都城防御体系的差异性
        一 城区军事防御的差异性
        二 周边军事防御的差异性
        三 外围军事防御的差异性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7)甲午战争时期山东省陆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立论依据
        (一) 选题缘起
        (二) 研究意义
    二、学术动态研究
        (一) 甲午中日战争山东战场的研究
        (二) 山东陆军与晚清军事制度的研究
        (三) 山东陆军与山东区域史研究
    三、研究方案
        (一) 概念界定与研究范围
        (二) 研究重点和难点
        (三) 创新点和特色
        (四) 研究方法
第一章 甲午战争前山东省陆军概况
    一、甲午战前山东陆军军事编制
        (一) 八旗
        (二) 绿营
        (三) 防军
        (四) 练军
    二、甲午战前山东陆军军事建设与整顿
        (一) 管理制度
        (二) 军事训练
        (三) 武器装备
        (四) 交通与通讯建设
        (五) 主要地区的防御工事
    三、甲午战争前山东陆军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 陆军编制未能进行根本性变革
        (二) 中央及地方军政大员对陆军建设的严重忽视
        (三) 专制体制对陆军军事科技发展的严重束缚
第二章 甲午战争期间山东省陆军防御策略与安排
    一、日本蓄谋侵华及战前准备
        (一) 建立战时指挥机构与发展新式陆海军
        (二) 开展间谍活动与情报搜集
    二、山东省陆军防御方针与实施
        (一) 总体战略方针
        (二) 布防安排与实施
    三、山东省陆军防御安排存在的不足
第三章 甲午战争期间山东省陆军的表现与评价
    一、荣成登陆阻击战
    二、白马河阻击战
    三、威海卫保卫战
    四、战后陆军安置与驻防
第四章 甲午战争时期山东省陆军的失败原因及评价
    一、失败原因
        (一) 军政高层人员军事思想的落后性
        (二) 陆军现代化建设的滞后性
        (三) 海陆军联合作战的不协同性
    二、评价
        (一) 晚清山东省陆军仍是旧式陆军
        (二) 中日双方陆军建设存在巨大差距
        (三) 刺激晚清陆军军事近代化
参考文献
致谢

(8)北朝时期北疆地带边防设施的考古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文选题缘由与意义
    二、国内外关于本选题的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相关概念的界定及说明
第一章 北魏时期长城的营建及考古学探究
    第一节 泰常八年长城的构筑
        一、古代文献对泰常八年长城的记载
        二、对《魏书》关于泰常八年长城记载的再认识
        三、泰常八年长城河北省段的分布与走向
        四、泰常八年长城内蒙古段的分布与走向
    第二节 畿上塞围的营建
        一、学界迄今对畿上塞围的研究与认识
        二、畿上塞围的走向与分布特征
    第三节 六镇长城的策划与实施
        一、六镇长城是否策划实施
        二、六镇长城的空间分布
    第四节 北魏太和长堑的位置
        一、太和长堑工程是否实施
        二、太和长堑的分布与走向
    第五节 北魏长城遗存的考古学剖析
        一、泰常八年长城遗存的考古学剖析
        二、畿上塞围遗存的考古学剖析
        三、六镇长城遗存的考古学剖析
        四、太和长堑遗存的考古学剖析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北魏北部边疆地带军事驻防城群体及考古学剖析
    第一节 北魏“六镇”的建置时间与数量变化
        一、“六镇”的建置时间
        二、北魏“六镇”的名称与数量沿革
    第二节 北魏“六镇”的地望
    第三节 北魏北疆地带其它军镇建制及地望
        一、与“六镇”同等的“内线”高级军镇群体
        二、其它低级驻防城群体
    第四节 北魏北疆地带驻防城群体的考古学剖析
        一、“六镇”镇城的考古学研究
        二、其它军镇的考古学研究
        三、考古调查所发现规模较大的古城遗址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东、西魏时期北疆边防设施的构筑及考古学探察
    第一节 东魏肆州长城的营建
        一、古代文献对东魏肆州长城的记载
        二、学界对东魏肆州长城相关问题的争论
        三、明清时期静乐县辖境
        四、马陵戍的地望
        五、东魏肆州长城构建的目的
    第二节 东魏武定三年长城的兴筑
        一、学界关于武定三年长城的相关争论
        二、东魏武定时期安州、幽州、定州的辖境
    第三节 东魏长城遗存的考古学调查
        一、东魏肆州长城遗存的考古学观察
        二、武定三年长城遗存的考古学观察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北齐、北周时期北疆边防设施的营建及考古学剖析
    第一节 北齐天保三年西线长城的兴建
        一、对天保三年长城录文的认识
        二、北齐天保三年西线长城的走向
        三、西线长城构筑的目的
    第二节 北齐天保六年外线长城的构筑
        一、天保六年长城的兴建时间
        二、天保六年长城的起迄位置
        三、天保六年长城的分布与走向
    第三节 北齐天保七年外线长城东、西段
        一、北齐天保七年外线长城的争论
        二、外线长城西段的构筑
        三、外线长城东段的营建
    第四节 北齐内线长城的构筑
        一、北齐天保八年“重城”的营建
        二、天统元年长城的兴筑
    第五节 北周北疆边防设施的构筑
        一、北周前期北疆地带的驻防城
        二、北周长城的营建
    第六节 北齐、北周边防设施遗存的考古学剖析
        一、天保三年长城的遗存
        二、天保六年——七年外线长城的遗存
        三、天保八年“重城”的遗存
        四、天统元年长城的遗存
        五、北周时期北疆边防设施的遗存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北朝时期北疆地带边防设施特征的考古学观察
    第一节 北朝各政权所筑长城的承袭关系
        一、北魏长城对前代长城的沿用
        二、东魏、北齐、北周长城对前代长城的沿用
    第二节 北朝时期长城的空间布局特征
        一、长城凭依山势而建
        二、长城构筑于丘陵谷地之间
    第三节 北朝时期长城及其附属设施的形制特征
        一、北朝时期长城墙体的特征
        二、其它边防设施的特征
        三、驻防城群体的构建特征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9)《武经总要》军事词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武经总要》军事词语的整体面貌
    第一节 《武经总要》简介
    第二节 “军语”概念探讨
    第三节 《武经总要》军事词语概述
第二章 《武经总要》军事词语的分类释证
    第一节 军制词语
    第二节 军械词语
    第三节 军争词语
    第四节 军职词语
第三章 《武经总要》军事词语的综合分析
    第一节 《武经总要》军事词语的发展原因
    第二节 《武经总要》军事词语的构造方式
    第三节 军事词语和一般词语的相互转化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10)清末云南新军编练研究(1902-1911)(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选题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一)涉及清末新军编练的整体性研究
        (二)涉及清末新军编练的部分性研究
        (三)有关清末云南新军编练的研究
    三、研究思路
        (一)研究思路
        (二)重难点
    四、论文的创新点与研究方法
        (一)创新点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云南新军编练的背景
    一、清政府试办新军
        (一)定武军的编练
        (二)新建陆军的编练
        (三)自强军的编练
    二、清政府在全国编练新军
    三、编练新军前云南的军制沿革
第二章 云南新军编练的过程
    第一节 魏光焘督滇期间云南新军的编练(1900—1904)
    第二节 丁振铎督滇期间云南新军的编练(1905—1907)
        一、绥靖新军
        二、巡防队
    第三节 锡良督滇期间云南新军的编练(1907—1909)
        一、陆军第十九镇的编练
        二、云南陆军第十九镇的军事制度
第三章 云南新军的军事教育举措
    第一节 军事学堂的创建
        一、云南武备学堂
        二、云南陆军小学
        三、云南陆军讲武堂
    第二节 派遣军事留学生
        一、云南派遣军事留学生
        二、留日军事生与云南新军的编练
第四章 云南新军编练的影响及评价
    第一节 云南新军编练的影响
        一、清末云南新军对云南辛亥革命的影响
        二、清末云南新军对滇军的影响
        三、清末云南军事学校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第二节 云南新军编练的评价
        一、云南陆军第十九镇的评价
        二、云南巡防队(营)的评价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四、中国军事史上的八个“最早”(论文参考文献)

  • [1]辽金时期花塔建筑形制研究[D]. 魏星. 内蒙古工业大学, 2021(01)
  • [2]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军医群体研究[D]. 曹艳芳. 河北大学, 2021(02)
  • [3]清末新军与近代中国军事转型[D]. 李正军. 湖南大学, 2020
  • [4]明清时期学校教材研究 ——基于文本的考察[D]. 刘爱华.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3)
  • [5]基于明清广东动乱形势的乡村聚落防御性研究[D]. 陈家欢.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6]秦汉都城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 胡岩涛. 西北大学, 2019(04)
  • [7]甲午战争时期山东省陆军研究[D]. 李辉.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8]北朝时期北疆地带边防设施的考古学研究[D]. 翟飞.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7)
  • [9]《武经总要》军事词语研究[D]. 苏栎.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3)
  • [10]清末云南新军编练研究(1902-1911)[D]. 刘杰. 云南大学, 2018(01)

标签:;  ;  ;  ;  ;  

中国军事史上的八个“最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