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外国审计执法手段有哪些?(论文文献综述)
冷静[1](2021)在《超越审计纠纷:中概股危机何解?》文中研究指明一、新一轮中概股危机爆发的背景2020年注定是人类现代史上极其不同寻常的一年,不仅写满了各国人民在新冠肺炎病毒肆虐下的抗争与成就、苦痛与牺牲,也伴随着国际关系与地缘政治格局中的巨幅震荡,深刻影响和制约国际经贸往来与国际金融市场发展的各种不确定因素接连出现。这一年里,全球经济发展走势堪忧。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测算,中国将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在2020年里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年增幅为1.9%),
米冰[2](2019)在《跨国企业无形资产转让定价问题研究 ——基于税基侵蚀与利润转移的视角》文中提出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当前商业竞争环境已逐渐演化成以信息技术不断更新发展为本质特征,对于以无形资产为主要价值创造驱动因素的商业环境而言,现行国际税收法律体系的适用能力已大大减弱。由于无形资产跨境转移兼具跨国性和隐蔽性,跨国企业惯常利用国家间税收协定与各国税制的差异,将高价值的无形资产从多数高税收国家转出,重新配置到少数低税收国家和避税天堂岛屿。相关研究表明,位于不同税收管辖区域的子公司间税率差异越大,则跨国公司在相关国家间转移的税基越多。而且在国外市场组织低成本外包与开发营销类无形资产,成为近年来跨国企业利用转让定价攫取相关国家,特别是高税收国家经营利润的新形态,不断加剧着国家间的税收利益冲突。作为一种不具有实物形态的隐形资产,只有小部分无形资产能被确认入账,企业的会计账面上无法真实反映出无形资产的价值驱动作用,由于与专利相关的特许权使用费、商标使用费和技术服务费的转让定价过程往往呈高度不透明。因而,无形资产事实上构成了跨国企业利润转移机会的主要来源,迫切需要解决高度全球化经济中无形资产的收入来源和税收利益归属问题。鉴于特定公司特许权使用费的公平交易价格难以为税务机关掌握,跨国公司往往通过扭曲其转让价格,以便在所有运营的附属公司和拥有无形资产的避税地子公司之间转移利润。因此,与以往研究集中于研发税收抵免不同,本文的分析侧重于公司专利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无形财产的配置。在全面回顾和评述跨国企业利用无形资产实施收入转移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就国家间企业所得税差异对跨国公司将无形资产转移到低税收国家的影响效应进行理论和实证分析,进而为国家间税收利益分配的合理“归属”,以及我国税收利益的合理“回流”提出政策建议:首先,本文从论述无形资产转让定价与利润转移的理论范畴出发,对无形资产识别标准、价值决定、评估方法进行分析,详细阐述无形资产转让定价规则和定价方法的重大发展。论述了跨国企业利用无形资产跨境转移利润及税基的作用机理,分别从操纵关联方无形资产转让价格、人为改变集团内部无形资产合同结构、重新配置公司架构和专利许可三种利润转移策略。本文对跨国企业通过无形资产转让定价攫取相关国家税收利益的全过程进行细致描述,全面地论述了国家间企业所得税差异对跨国集团内专利位置转移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1)跨国公司利用国家间明显的税率差异提高或调低无形资产转让价格,使得更大部分的利润流入避税地,以较低的税率纳税。(2)跨国公司通过改变集团内部无形资产研发或营销合同安排进行低成本生产,进而利用母公司或分包公司的低税率进行转让定价,成为他们攫取相关国家经营利润的主要策略。(3)使用独占或非独占性许可协议是关联方之间转让无形资产的典型方法。本文还重点考察了跨国企业利用无形资产跨境转移利润及侵蚀税基的实施条件、无形资产转让定价导致的税基侵蚀与利润转移规模,以及引发的国家间税收利益冲突等经济后果。研究发现:重新配置无形资产成为跨国公司实施利润转移的主要手段,跨国企业利用知识产权海外许可转移大量利润至低税经济体,不断加剧着国家间的有害税收竞争。其次,本文进行跨国企业知识产权位置转移与国家间税收利益受损的实证分析。利用一个新的、独特的数据集来研究企业所得税对跨国集团内专利位置转移的影响,该数据集将全球跨国公司的专利申请与公司层面的财务和所有权数据联系起来,且数据库中的所有实时专利都包含所有权更迭信息。同时,为确保企业所得税差异对跨国公司内部专利位置影响结果的稳健性,本文增加了全球186个国家以及附属岛屿公司税制的信息。将全球跨国公司提交的专利申请与公司层面的财务和所有权数据结合,合并数据集捕捉到来自全球186个国家以及附属岛屿的跨国公司对专利进行重新配置的实验证据。研究结果发现:(1)中国是全球专利净转出数量最大的国家,而后依次是印度、德国、加拿大和英国四位高税收国家。(2)位居前列的专利净转入国家和地区,如瑞士、荷兰、开曼群岛、卢森堡、新加坡、英属维尔京群岛、爱尔兰、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巴巴多斯岛、百慕大群岛、马耳他、巴哈马群岛、塞舌尔群岛和萨摩亚群岛等,均为着名的避税地。(3)基于上述发现,跨国公司的专利迁移路径表现为从多数高税收国家转出,重新配置到少数低税收国家和避税天堂岛屿。第三,基于跨国企业专利转移的视角,本文以全球186个国家的面板数据为基础,分析以典型税率变量和反避税措施、专利净转入与净转出国家、混合回归与个体效应为代表的多个维度,并着重分析典型专利净转出国家。以此探讨不同税率指标对跨国集团内专利位置转移作用的差异性,实证检验国家间企业所得税差异对跨国公司将无形资产许可和转让所得转移到低税收国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跨国企业为减轻税收负担,将其所拥有的专利配置于低税国和避税岛屿的附属公司,确认了跨国公司的利润转移活动与知识产权所有权之间的联系。(2)其中“专利盒”制度因其有利的税收待遇,加剧了专利收入等流动性税基流入税收优惠辖区。(3)从专利的现实迁移路径看,中国的跨国公司将专利转移至开曼群岛、瑞士、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和荷兰等国家和地区的附属公司,开曼群岛是中国专利的第一大净转出地。(4)考虑到与专利相关的特许权使用费收入的实际税收负担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特许权使用费预提税和“受控外国公司”立法,检验发现反避税措施对限制无形资产外流有实际效果,但政策亟需从少数国家延伸到以瑞士、荷兰、开曼群岛为代表的低税收国家与避税岛屿。最后,基于前述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结果,本文就优化无形资产转让定价,促进国家间税收利益分配的合理“归属”进行综合审视。中国在内的拥有大规模研发活动的高税收经济体,必须限制专利和其他无形资产从本国转移,中国作为目前最大的专利净转出国家尤为紧迫。对此,本文提出了逐步完善无形资产在相关国家间的税基划分、加强一般反避税规则在母公司和子公司的应用、收紧“受控外国公司”立法、开展多国司法管辖区的税收合作等限制无形资产外流的对策建议。
张睿桐[3](2018)在《锦州市松山新区政府工程审计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正处在经济飞跃发展阶段,在国际上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内为践行深化改革、从严治党、依法治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四个全面”方针政策。大力推进国内基础设施建设,为改善民生、增强国力做出了巨大努力。在这一环节中,为保证政府投资行为良好运行,优化资源配置,合理利用国有资产,政府工程审计扮演着重要角色。开展政府工程审计工作的意义在于规范我国政府投资行为,监督国家建设资金的使用情况,以实现资源合理利用、杜绝建设工程领域腐败、维护社会和经济稳定发展。其最根本的目的还是保障广大人民的利益、改善民众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但是,在重视政府工程审计的同时,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在开展政府工程审计工作的过程中也遇到了许多这样那样的问题。本文以锦州市松山新区政府工程审计工作为研究对象,简述该区政府工程审计现状,从实际工作出发,提出该区政府工程审计存在的问题,深刻剖析,结合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一方面从该区角度考虑,提出适合该区特点的解决该区政府工程审计问题的建议。另一方面从大环境考虑,就全省乃至全国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建议。本研究有助于改善该区政府工程审工作机制不健全、人员匮乏等现状,提高审计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对规范该区政府投资行为也具有一定积极作用。
徐纯[4](2017)在《我国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研究 ——基于内容分析法》文中指出2014年10月,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完善国家审计制度,保障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2015年12月8日,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完善审计制度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及《关于实行审计全覆盖的实施意见》等文件,指出要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完善审计制度,健全有利于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的审计管理体制。2016年5月17日,审计署在《“十三五”国家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中进一步强调,要完善审计制度,加大审计力度,创新审计方式,提升审计能力,提高审计效率,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更好地发挥审计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重要文献中,多次强调要完善国家审计制度,这既是对过去三十多年审计工作的肯定,更是对未来审计监督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继续发挥更大作用的深切期待和更高的要求。我国国家审计机关自1983年成立以来,在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推动民主法治建设、维护财政经济秩序、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推进改革发展、强化权力监督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我国大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地位进一步提高。全面深化改革和国家治理现代化不仅为我国国家审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也对国家审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我国大力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之际,研究如何进一步完善与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国家审计制度,从而更好地发挥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成为了当今的重要课题。古人有云:“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历史总是可以给人以启迪和明鉴。从一定意义上讲,一部审计史也是一部国家的兴衰史,是一部国家治理发展史,是一部不同利益博弈、不同思想交锋、不同文化碰撞、不同制度更替的历史(刘家义,2015)。通过梳理我国国家审计制度自1983年以来的历史发展脉络,阐明国家审计制度演进的基本过程和规律,为进一步完善现代国家审计制度提供分析依据。目前学术界关于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文献资料不多,相关研究也主要集中于国家审计制度的某一具体领域,如绩效审计制度、环境审计制度、预算审计制度等;或者集中于国家审计制度的某一具体内容,如国家审计制度的文化变迁、审计对象的变迁、审计目的的变迁等,;亦或是集中于对国家审计制度变迁某一具体方面的研究,如审计制度变迁的表现、制度变迁的动因或者制度变迁的路径。为了进一步促进现代国家审计制度的完善,并为审计制度的创新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建议,因此有必要全面详细地梳理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发展脉络。基于内容分析法,本文以1995年至2015年审计署发布的《关于上一年度中央预算执行情况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下文简称“政府审计工作报告”)、1984年至2016年历任审计长在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所作的报告(下文简称“审计工作会议报告”)以及2003年至2016年审计署发布的审计结果公告等文本资料为研究切入点,梳理和把握从1983年我国现代国家审计制度建立至今的发展变化情况,透过这些国家审计报告及公告内容的发展演变来折射国家审计制度的历史变迁过程,从而使内容描述获得了一定的历史价值。本文既从原理上阐明国家审计制度的产生和发展动因,又通过历史考察阐明国家审计制度演进的一般过程及变化发展规律,从而为现代国家审计制度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依据,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分为九章,各章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导论。本章介绍本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阐述本文的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制定了研究框架和各章写作安排。本章是本文的整体规划。第二章:文献综述。本章阐述了国家审计制度变迁和内容分析法的相关研究,发现关于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审计制度变迁的过程、审计制度变迁的动因以及审计制度变迁的路径三个方面;关于内容分析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描述性分析、比较分析、情感分析、趋势分析和可读性分析五个方面。本章通过文献综述,发现研究机会,这是本文的研究前提。第三章:理论基础。本章首先对公共受托责任理论、免疫系统理论、国家良治理论以及新公共管理理论进行深入辨析后,提出社会公共活动中的利益冲突和信息不对称问题是国家审计制度产生的基础。然后,结合近代制度学派制度变迁理论、新制度学派制度变迁理论、马克思主义制度变迁理论以及我国制度经济学家的主要观点,探究了我国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动因。第四章:国家审计制度的理论分析框架。本章构建了由国家审计体制和国家审计机制两部分内容组成的国家审计制度理论分析框架。基于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地位、国家审计功能、国家审计根本目标和国家审计组织体制,探讨了国家审计体制。从审计组织方式、审计实施方式、审计评价方式、审计结论作出、审计报告方式、审计成果运用和审计人员管理等七个方面分析了国家审计机制。通过构建该理论框架,为后文进一步研究国家审计制度的变迁奠定基础。第五章: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过程。本章基于国家审计制度的理论分析框架,以政府审计工作报告、审计工作会议报告以及审计结果公告为研究切入点,运用内容分析法对以上报告及公告进行词频分析、关键词分析、语义网分析、聚类分析、情感分析以及主题分析,全面细致地梳理和把握了从1983年我国现代国家审计制度确立至今的发展变化情况,透过这些国家审计报告及公告内容的发展演变折射国家审计制度的历史变迁过程。第六章:国家审计报告及公告的可读性分析。本章运用中文可读性公式分别计算政府审计工作报告、审计工作会议报告以及审计结果公告的的可读性得分,并与相关审计信息接收者的受教育程度相配比,在此基础上综合评价政府审计工作报告、审计工作会议报告以及审计结果公告的可读性水平,检验国家审计信息的传递效率和效果。第七章: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动因分析。本章基于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理论分析,探讨了国家审计制度变迁发展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其中,根本原因是国家治理中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冲突和协调,直接原因是政治、经济、法律、文化以及技术环境的变化促进了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的提升。第八章:完善国家审计制度的政策建议。本章从创新国家审计的对象和内容、创新国家审计的方式方法、完善审计结果报告及公告制度、完善审计结果落实制度四方面提出了完善国家审计制度的具体政策建议。第九章:研究结论与未来展望。本章对全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和研究局限性进行了总结,并对国家审计制度和内容分析法的后续研究方向和领域进行了展望。从主要方面归纳,本文的创新点集中体现在以下方面:一、创造性地将内容分析法运用于国家审计研究目前,国外学者将内容分析法广泛应用于新闻传播学、图书情报学、社会学、心理学、行为学等社会科学领域。在国内,内容分析法也已被逐步运用于新闻传播学、社会学、图书情报学、管理学等领域,但还没有专家学者将内容分析法运用于审计领域的研究,尤其是国家审计研究。本文运用内容分析法研究国家审计-制度的变迁问题,一方面拓展了内容分析法的运用范围,另一方面,为研究国%审计问题提供了崭新的研究方法。可读性分析是内容分析法的重要内容。本文创造性地运用中文可读性公式研究国家审计报告及公告的可读性水平。目前,我国学者针对中文可读性的研究主要是借鉴外国学者发明的可读性公式,如Flesch公式、Lix指数等,研究中英文教材、文学作品、新闻报道以及上市公司年报、内部控制报告、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等的可读性问题。但不足之处在于直接借用英文可读性公式来测量中文文本,由于中英文句子结构和文字构造都不尽相同,这不免会造成削足适履的尴尬情形。本文基于台湾学者宋曜廷(2013)和刘忆年(2015)开发的中文可读性公式,综合研究了国家审计报告及公告的可读性问题,拓展了国家审计的研究空间。此外,本文还开发了研究国家审计报告的情感词典。Tim&Bill(2011)通过研究1994年至2008年间上市公司年度报表,发现根据《哈佛词典》的释义,在报告中有四分之三被认定为是消极词汇的词语在财务领域并不是消极词汇。同样地,在《辞海》或者《现代汉语词典》中被定义为消极的词汇在审计研究领域也不一定是消极词汇。基于此,本文开发出了一份适用于审计报告研究领域的情感词典,包含审计报告中常用的积极词汇和消极词汇,以便更好地衡量审计信息所传递的情感内容。二、构建了基于内容分析法的国家审计制度理论分析框架目前学术界关于国家审计制度的相关研究不少,但是系统地研究并构建国家审计制度分析体系的文献极少。厘清国家审计制度的内涵,并建立研究架构是分析国家审计制度及其变迁的根本。本文认为,国家审计制度是国家公共利益关系中利益冲突和信息不对称问题导致的,是国家为了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缓解国家与相关利益关系人的利益冲突、维护国家公共利益而作出的制度安排。国家审计制度分析框架包含国家审计体制和国家审计机制两部分内容。国家审计体制包含国家审计的地位、功能、根本目标和组织体制等内容,国家审计机制包含审计组织方式、实施方式、评价方式、结论作出、报告方式、成果运用、人员管理等。基于这一国家审计制度分析框架,本文对政府审计工作报告、审计工作会议报告以及审计结果公告进行了编码,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内容分析。三、创新性地阐释国家审计制度产生的基础目前学术界广泛接受的关于国家审计制度产生的理论主要有:公共受托责任理论、免疫系统理论、国家良治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等。通过对上述理论的辨析和探讨,基于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本文提出社会公共活动中的利益冲突和信息不对称问题是国家审计制度产生的基础。国家通过治理体制及机制配置和运行权力,规定和调整国家、社会和个人的利益关系,以及国家内部各利益集团的利益关系。国家审计就是国家、社会、个人利益关系的调整过程,是维护国家公共利益的过程。在国家代表和集中的利益关系中普遍存在着利益冲突的现象,利益冲突是利益主体间的动态博弈过程,主要通过协商、调整、合作、互动等方式解决。国家审计就是为协商和调整国家代表的利益关系中的利益冲突而建立的制度安排。信息不对称问题是由公共利益关系中的相关利益关系人之间的利益冲突导致的,是国家审计产生的重要基础。
王彪华[5](2016)在《中国国家审计准则变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经过30多年的探索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审计制度基本建成。近年来,随着国家审计影响力不断提升,审计机关依法行政的水平和能力提高,作为规范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行为的国家审计准则,在国家审计服务干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开展国家审计准则变迁研究,探索其变迁规律,可以丰富国家审计准则理论,拓宽国家审计准则的理论基础,也可为未来准则变迁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发现,最高审计机关在国家审计准则变迁的路径依赖中发挥主导作用,其变迁过程是对受托责任评价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体现了对绩效和责任的追求不断提高,适应了国家治理需求的变化。本文采用规范研究和比较研究相结合,以规范研究为基础,比较研究为支撑,建立起准则变迁的研究框架。本文通过对国家审计准则的定位和作用、发展变化、实践应用等方面研究成果的国内外文献回顾,发现这些文献对国家审计准则的变迁过程没有系统梳理,研究基础采用经济学较多,研究方法有限,侧重某一方面问题等不足。同时,为后续研究的需要,本文对国家审计准则的内涵及作用、制度变迁的内涵及形式等概念进行界定,对制度变迁理论和国家治理理论的主要观点进行梳理,并介绍了这两个理论在国家审计理论中的运用和发展情况。在构建国家审计准则变迁框架过程中,本文从供给、需求和均衡三个角度对国家审计准则变迁的动因进行了理论分析,供给方面包括供给成本和供给收益,需求方面从降低审计风险、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保障工作权益需要三个方面,而国家审计准则均衡是一种不常见的偶然状态,不均衡是常态。在分析变迁过程中,本文从时间角度来看,将变迁过程划分为萌芽阶段、探索阶段、发展阶段和完善阶段,对每个阶段准则进展情况进行了描述性分析,并对各个阶段准则特点进行归纳;从内容角度上看,主要从一般准则、审计证据、审计职业道德、审计方案、审计质量控制和审计报告六个方面,对各部分在准则体系中的地位和主要内容分析介绍基础上,比较其在各个阶段的变化情况,并归纳出变迁特点。本文对变迁过程运用制度及制度变迁理论发现,审计机关作为变迁主体,具有节约制度变迁成本、及时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审计准则的需要和体现各利益相关者利益的特点,我国国家审计准则具有以强制性制度变迁为主诱致性制度变迁为辅、采取渐进式变迁的方式、路径依赖性强、与国际接轨和趋同等特点。在国际比较中,本文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世界审计组织和美国,在对其准则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概括、变迁的过程及原因、变迁特点等进行介绍和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审计独立性在国家审计准则中始终是强调的重点,注意强调与注册会计师审计和内部审计的兼容性,在制定方向的选择上各有利弊等启示,对我国国家审计准则变迁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从准则变迁影响因素来看,本文将其分为内部动力和外部动力。在内部动力方面,变迁主体在国家审计准则变迁中发挥主观能动作用,体现在对国家审计及其准则认识的不断提高,采用学术关注度作为替代变量,发现学术关注度与国家审计准则变迁过程密切相关:审计目标的演变决定了国家审计准则变迁的方向,在国家审计的各层次目标中,现实目标是不同的,在经济发展的各个阶段,现实目标的演变过程体现在国家审计准则变迁中。在外部动力方面,审计准则变迁过程中各个阶段的审计实践,都对准则变迁起到了直接推动作用;随着技术方法的进步,审计准则在各个阶段都及时作出调整,应对信息化的挑战,为实践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在财政体制改革与国家审计的互动发展中,国家审计准则在各个阶段都起到了桥梁和纽带作用;与国家审计密切相关的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规范化,国家审计准则在各个阶段都吸收了他们的有益经验和做法。在准则变迁效果检验中,本文采用了审计项目质量和审计结果作为参考指标。在对审计项目质量的影响分析中,以1996年至2013年审计署审计项目质量检查为样本,通过对43份检查报告进行统计分析,与审计准则变迁各阶段对比,发现国家审计准则变迁对审计项目质量影响明显;在对审计结果的影响分析中,以1993至2013年审计署审计结果统计数据为样本,发现准则变迁对审计成果利用、审计处理结果落实情况、审计机关移送处理事项、审计机关审计(调查)单位数等指标影响明显。我国现行国家审计准则需要适应环境变化、促进审计工作发展,在突出依法审计、保障审计独立性、规范成果利用等方面形成了自身的特点,并在服务国家治理的过程中从构建行为规范体系、推动责任政府建立、加强权力运行监督等方面有独特的实现路径,但在结构设计上和实践运行中还存在不足。在新常态下,随着国家治理需求,审计目标的调整,审计实践的探索发展,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要求,计算机技术的新发展等,都需要国家审计准则及时跟进。对于未来国家审计准则的发展,既要国家治理引领,凸显中国国家审计特色,又要合理借鉴先进经验,探索建立国家审计准则运行情况跟踪评价机制,掌握国家审计准则的适用程度,并选择适合我国国情的变迁方式。
曲明[6](2013)在《政府绩效审计:沿革、框架与展望》文中认为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为了解决财政赤字、经济停滞以及公众对政府满意度逐渐降低等政府危机,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行政改革运动,将私人企业的绩效管理、绩效考核机制引进政府管理,希望以企业的形式来改造政府,并逐步将其发展成为政府管理的一项工具和手段,这就是新公共管理运动!随着新公共管理运动在英美等西方发达国家的蓬勃兴起,存在了近百年的传统政府管理模型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它需要经历一个由权利至上发展到责任至上的进化过程,最终其核心特征就是要高度关注政府的绩效及其责任,即强调政府的透明度、民众的知情权及政府的问责性。政府管理引入了普遍应用于企业管理中的绩效审计这个工具和手段,也就意味着政府要注重绩效,着手提高政府工作人员的服务质量、服务能力和服务意识,重塑政府和社会的关系。实践证明,管理成本的高低取决于制度选择的优劣,一套好的制度安排能促进先进和合理行为的产生,同时降低和抑制落后和不合理行为的产生。审计作为一种制度选择,对加强政府权力的监督,约束政府行为具有重要的作用。政府绩效审计是一种由审计机关对政府公共管理活动进行评价,检查其是否符合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原则,用以提高管理绩效,促进政府改善公共管理的审计活动。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我国的经济建设在经历多年持续、快速增长后,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在长期发展中也逐渐暴露出许多积累的问题,诸如产业结构不合理、增长方式粗放、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资源浪费严重、收入分配不均、区域发展失衡等,上述问题严重威胁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党和政府针对这种情况适时提出了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自主创新、环境友好和节约型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协调、落实、科学的可持续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举措,这就需要我们重视政府审计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宏观调控职能,特别是要重视推进绩效审计的快速发展。政府绩效审计是政府审计的高级阶段,是其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政府绩效审计是政府绩效管理的重要工具和手段,它可以很好的促进政府公共权力的实施和应用,这恰好与我国建立高效、廉洁政府的要求相吻合,政府绩效审计是实现政府治理最终目标的一种重要手段。因此,借鉴国外政府绩效审计好的做法,顺利开展我国的政府绩效审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构建审计理论框架的视角来研究政府绩效审计。首先介绍政府绩效审计的历史沿革,接着聚焦到对政府绩效审计理论及框架体系的构建上,进而选取国外有广泛政府绩效审计经验的国家与中国进行比较,在学习和借鉴国外政府绩效审计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走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府绩效审计之路。针对存在的大量制约政府绩效审计健康发展的现实因素,进行深入的分析,查找缘由。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未来政府绩效审计的开展进行积极的展望。本文共分十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首先提出本文的选题背景及意义,从政府面临如何确保最有效地使用公共资金,以及如何使公众确信政府是对公共资金进行良好的管理方面入手,引出了本文的目的——政府绩效审计研究。另外,本部分还简要地说明了本文的研究目标与框架结构,技术路线与技术方法。第二部分为文献综述。从国外、国内两个方面分别对政府绩效审计的概念、职能、规范、评价指标和方法进行了多角度的文献综述。最后,对已有的文献进行了评述,并对文献进行了再思考,进一步确认本文的写作意义。第三部分为理论基础。分别从委托代理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国家治理理论和绩效管理理论四个方面阐述了政府绩效审计产生的理论基础。第四部分是政府绩效审计的历史沿革与动因。首先从全球范围内介绍了政府绩效审计的产生与发展;接着介绍了政府绩效审计在我国的产生与发展;最后分析了政府绩效审计产生与发展的动因。第五部分是构建政府绩效审计的理论框架。首先,介绍政府绩效理论框架构建原则;其次,分析了政府绩效审计环境和审计假设:接着,进行了政府绩效审计的目标界定;再次对政府绩效审计的功能进行了设定;最后从政府绩效审计的主体、客体、内容、准则、评价标准、程序和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政府绩效审计要素的设计。第六部分是政府绩效审计的准则。首先,简单介绍了国外政府绩效审计准则的制定情况;其次,将我国现行国家审计准则体系的情况与国外的准则体系进行了比较分析;再次,制定了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准则体系的构建原则;最后,尝试对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准则的内容进行设计。第七部分是政府绩效审计的标准。首先,简单介绍了政府绩效审计标准的含义与质量特征:其次,对发达国家的政府绩效审计标准进行了评析;再次,介绍了我国政府绩效审计标准的现状并进行了问题分析;再次次,分析了我国政府绩效评价标准的类型,制定了政府绩效审计评价标准的选择原则;最后,系统阐述了我国政府绩效审计标准的设计。第八部分是政府绩效审计的程序与方法。首先系统的介绍了政府绩效审计的程序;然后介绍了政府绩效审计方法体系,并分析了政府绩效审计方法的选择及其影响因素。第九部分是找国政府绩效审计的现状分析与展望。首先,介绍了政府绩效审计在我国的开展现状;其次,分析了现阶段我国开展政府绩效审计面临的挑战;最后,对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开展前景进行了积极的展望。第十部分是研究结论与后续研究建议。在这里简单的概括本文的研究结论、本文的创新观点和文中的不足之处,并展望了本研究需要进一步完善之处。
胡智强[7](2012)在《我国《国家审计准则》规范设置研究》文中提出国家审计准则是审计法律体系之纽结,在外部效果上直接关系到相对人的权利义务,并对司法活动具有规范效应。我国于2011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国家审计准则》采取了类型化的规范设置方式,其中,指导性条款作为对良好审计实务的推介,由审计人员自由裁量是否遵循,实际上降低了《国家审计准则》规范的整体效力以及对审计人员的职业要求,不利于防范审计风险,应该予以摈弃。
孙菲[8](2007)在《国家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研究》文中提出实行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已经成为国际上的通行做法,2003年审计署发布的《2003至2007五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中规定:“审计系统要大力推行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到2007年,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及其他不宜对外披露的内容外,做到所有审计和专项审计调查项目的结果,全部向社会公告。”实行审计结果公告制度是促进我国国家审计尽快与国际接轨的需要,是保证国家审计进一步公开透明、提高审计工作质量的重要举措,是将审计监督和社会监督有效结合、督促被审计单位加强管理、改进工作的重要手段。因此,探讨适合我国国情的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首先从最基本的审计结果公告的内涵入手,重新界定了审计结果公告的概念,并进行相关易混淆概念的辨析,在明确审计结果公告内涵的前提下,利用经济学、传播学和行政学原理阐述了国家审计结果公告制度产生的理论基础;其次,通过比较分析我国与其他审计体制的典型代表国家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的发展运用状况,总结出我国现行审计体制对审计结果公告过程独立性的不利影响,找出了对完善我国审计结果公告制度有借鉴意义的实践经验;再次,从社会环境、法律法规和实务操作等方面指出现阶段我国全面推行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的障碍所在,在此基础上,提出增强审计结果公告过程的独立性、优化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的社会环境、完善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的法律体系、规范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的实务操作等改革建议和建立审计结果公告相关配套制度的设想,以规范和约束政府的审计结果公告行为;最后,展望了我国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的发展前景,指出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的全面推行必会将我国的审计事业推向高峰。
胡志勇[9](2006)在《我国国家审计管理机制创新研究》文中提出我国国家审计机关自1983年成立以来,审计查出的违法违规金额呈明显的上升趋势,从1983年的20000万元,到2001年的60257352万元,增长了3012倍;平均每单位审计查出违法违规金额,最低为1987年6万元/个,最高为2001年416万元/个。国家审计如何应对屡审屡犯的棘手问题及如何提高审计工作效果,是我国国家审计管理领域中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国家审计效果与国家政治、经济、文化、法制环境、审计体制密切相关,也与国家审计管理密切相连。李金华审计长在全国审计理论研讨会上指出:“审计管理水平低是影响我国审计工作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我国国家审计与国际现代审计的主要差距所在”。论文选择我国国家审计管理为研究主题,探索科学的审计管理机制,努力解决审计管理中的现实问题。 创新审计管理,构成了现代审计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体现出了深刻的理论价值。一方面,从我国传统审计理论研究体系看,国家审计管理问题一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仍然处于研究的初级阶段,论文将系统科学理论、博弈理论、系统动力学理论、图论理论引入国家审计管理机制理论研究,进一步充实了我国现有的审计理论研究体系;另一方面,国家审计管理的研究还没有形成系统化的研究成果,审计理论研究与审计实践之间还存在某种程度的脱节,迫切需要对实践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及解决思路进行理论上的总结。 论文通过对国家审计实施现状的分析,揭示影响我国国家审计效果的五大因素:国家审计系统观念淡薄、审计结果封闭性、审计处理处罚随意性、审计合谋行为、审计机关内部组织结构僵化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论文提出了建立国家审计系统组织结构新模式的构想,强调必须创新国家审计管理机制,才能提高国家审计效果。全文共分五个层次:第一层次阐述了用系统科学思想来指导国家审计的必要性;第二层次是对国家审计管理机制创新总体思路的研究;第三层次是分析了审计处理处罚力度、审计合谋行为、审计公告制的问题,并通过建立审计管理的动力学模型和审计组管理数学模型来促进审计管理的科学性;第四层次提出了建立国家审计系统组织结构新模式构想;第五层次是通过实证研究(包括问卷、统计分析和案例)来验证论文的结论。在论文研究过程中,努力进行了以下创新性工作: (一)基于系统科学理论,研究国家审计系统科学发展观问题,论证了国家
陈媛[10](2006)在《国家审计机关依法审计能力研究》文中认为依法审计是审计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充分发挥审计作用的根本保证。但是,从审计实践来看,依法审计的执行情况并不理想,依法审计能力尚待进一步提高。本文基于对我国国家审计机关审计实践的考察,探讨依法审计执行状况的一系列问题,从新制度经济学、公共管理学角度分析,明确出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起到维护财经秩序、提高公共资源使用效益、促进政府工作绩效、制约公共权力滥用等作用;并对依法审计进行法理解读,认为国家审计权力隶属于行政权力,依法审计是依法行政的重要环节;国家审计权力源于法律,具有合法性,该权威具有非人格化,其方式是理性选择,执法行为也要受到法律约束。 通过对审计实践现状的分析,总结出依法审计现实中存在的问题有:审计法律体系不完善;审计主体设置不合理;执法过程中存在审计范围受限制、审计程序违法、自由裁量权使用不当、审计决定落实难,此外还有审计寻租行为、行政干预等现象,问题形成的原因有外在和内在两大因素。这些问题的存在都影响到依法审计的实施和依法审计能力的提高。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改善和提高国家审计机关依法审计能力的如下对策:完善审计法制;审计体制向立法型方向改革;加快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审计法律责任追究制度等相关制度的改革;加强审计机关内部管理;健全对审计机关的监督体系;运用好审计自由裁量权;全面审计,突出重点等。
二、外国审计执法手段有哪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外国审计执法手段有哪些?(论文提纲范文)
(1)超越审计纠纷:中概股危机何解?(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一轮中概股危机爆发的背景 |
二、第一轮中概股危机的教训 |
三、在美中概股的基本面 |
四、中美跨境审计争议的由来 |
五、美方试图解决跨境审计僵局的单边措施 |
六、瑞幸风波后中概股危机的多元化表现与后果 |
1. SEC、PCAOB承压 |
2. 交易所的左右摇摆 |
3. 特朗普政府的行政干预和制裁 |
4. 美国国会参众两院的立法介入 |
5. ESG议题的相关性 |
七、结论:中概股危机的前景 |
(2)跨国企业无形资产转让定价问题研究 ——基于税基侵蚀与利润转移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三、研究框架和主要内容 |
四、研究方法 |
五、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
第一章 跨国企业无形资产转让定价与利润转移范畴分析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跨国企业 |
二、转让定价 |
三、无形资产 |
四、税基侵蚀与利润转移 |
第二节 无形资产的识别、价值决定与评估方法 |
一、无形资产的识别标准 |
二、无形资产的价值决定 |
三、无形资产评估方法的分类 |
第三节 无形资产转让定价与跨境利润转移渠道 |
一、跨国企业实施税基侵蚀与利润转移的渠道选择 |
二、无形资产转让定价规则的发展 |
三、无形资产转让定价方法的选择 |
第二章 无形资产转让定价导致税基侵蚀与利润转移的机制分析 |
第一节 操纵关联方无形资产转让价格向低税率国家转移利润 |
一、国家间企业所得税的税率差异直接影响跨国企业转让定价决策.. |
二、利用国家间税率差异向低税率国家转移利润的机理 |
三、通过扭曲无形资产转让价格相关国家税基的操作路径 |
第二节 人为改变集团内部无形资产合同架构向低税率国家转移利润 |
一、利用无形资产营销合同安排向低税率国家转移利润的机理 |
二、利用无形资产分包与外包研发向低税率国家转移利润的机理 |
三、通过无形资产分包研发安排侵蚀相关国家税基的操作路径 |
第三节 重新配置知识产权许可和公司架构向低税率国家转移利润 |
一、具有无形属性和易转移特征的专利及其他知识产权 |
二、利用知识产权海外许可向低税率国家转移利润的机理 |
三、通过知识产权海外许可侵蚀相关国家税基的操作路径 |
第三章 无形资产转让定价导致税基侵蚀与利润转移的现状分析 |
第一节 无形资产转让定价与利润转移实施的基本条件 |
一、避税地的广泛存在 |
二、国家间税收协定与各国涉税处理规则的差异 |
三、尚不成熟的无形资产划分和估值方法 |
第二节 重新配置无形资产是跨国企业实施税基侵蚀与利润转移的主要手段 |
一、知识产权所提供的专有权是跨国集团利润转移机会的主要来源.. |
二、利用“专利盒”税收激励转移大量利润至低税收经济体 |
三、利用无形资产的重新配置转移大量利润至低税收经济体 |
第三节 无形资产转让定价导致的税基侵蚀与利润转移规模估测 |
一、无形资产转让定价导致税基侵蚀与利润转移的总体规模 |
二、无形资产转让定价导致税基侵蚀与利润转移的分行业现状 |
三、无形资产转让定价导致税基侵蚀与利润转移的分区域现状 |
第四节 跨国企业无形资产转让定价实际效应分析 |
一、影响跨国企业税后利润 |
二、影响全球供应链最优决策 |
三、影响国家间税收利益归属 |
第四章 影响国家间税收利益归属的无形资产转让定价实证分析—来自跨国企业专利转移的证据 |
第一节 国家间企业所得税差异对跨国集团内专利位置转移的影响: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
一、东道国之间公司税率差异与跨国公司专利位置选择 |
二、国家间公司税率差异、反避税措施与跨国公司专利位置选择 |
第二节 国家间企业所得税差异对跨国集团内专利位置转移的影响:基于混合回归 |
一、数据来源与统计分析 |
二、变量选取与模型设定 |
三、混合回归检验与结果分析 |
第三节 国家间企业所得税差异对跨国集团内专利位置转移的影响:基于个体效应 |
一、混合回归与个体效应的判断 |
二、个体效应检验与结果分析 |
三、稳健性检验 |
第四节 以中国为代表的专利净转出国家分析 |
一、专利净转入与净转出国家的专利转移数量分析 |
二、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
三、研究结论 |
第五章 国家间税收利益合理分配的无形资产转让定价优化对策 |
第一节 完善营销类无形资产的估值和税基划分 |
一、进一步完善营销类无形资产的识别和估值 |
二、进一步完善营销类无形资产的税基划分方法 |
三、完善利润分割方法在营销类无形资产税基划分中的应用 |
第二节 遏制“专利盒”税收激励政策和避税天堂引发的利润转移 |
一、严格限定“专利盒”税收激励政策 |
二、加强一般反避税规则在母公司的适用 |
三、加强一般反避税规则在子公司的适用 |
第三节 规范跨国企业利用知识产权许可和组织架构引发的利润转移.. |
一、收紧“受控外国公司”有关立法 |
二、开展多国司法管辖区的税收合作 |
三、完善发展中国家反避税法规制度体系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3)锦州市松山新区政府工程审计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论文选题的背景和目的 |
(一) 选题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 国外政府工程审计相关研究 |
(二) 国内政府工程审计相关研究 |
(三) 简要评述 |
三、研究方法 |
(一) 文献研究法 |
(二) 比较研究法 |
四、创新点 |
(一) 提出政府工程审计法律制度完善建议 |
(二) 提出推广信息化政府工程审计工具的应用 |
第二章 政府工程审计基本理论概述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一) 政府工程 |
(二) 政府工程审计 |
二、政府工程审计要素 |
(一) 政府工程审计主体 |
(二) 政府工程审计客体 |
(三) 政府工程审计手段 |
三、政府工程审计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 审计管理理论 |
(二) 审计管理理论在本文的应用 |
第三章 锦州市松山新区政府工程审计现状及问题分析 |
一、锦州市松山新区政府工程审计概况 |
(一) 政府工程审计人员配备 |
(二) 政府工程审计工作流程 |
(三) 政府工程审计工作内容 |
二、锦州市松山新区政府工程审计存在的问题 |
(一) 审计人员配备不合理 |
(二) 审计独立性得不到保障 |
(三) 被动审计现象严重 |
(四) 审计发现问题难界定 |
(五) 审计发现问题解决不彻底 |
(六) 政府工程审计工作方式陈旧 |
三、锦州市松山新区政府工程审计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 |
(一) 政府工程审计人才匮乏 |
(二) 审计机关受归属地政府影响严重 |
(三) 审计工作机制不健全 |
(四) 政府工程审计法律制度不完善 |
(五) 审计执法不严 |
(六) 创新意识不强 |
第四章 完善锦州市松山新区政府工程审计的对策 |
一、制定人才培养计划 |
(一) 积极吸纳专业人才 |
(二) 加强学习提高审计人员综合素质 |
(三) 借助有偿服务手段聘请社会专业人员 |
二、摆脱归属地政府影响 |
(一) 推进审计垂直管理 |
(二) 加强审计人员思想教育 |
三、健全审计工作机制 |
(一) 依据本区特点制定政府工程审计工作计划 |
(二) 完善本区政府工程审计工作流程 |
(三) 加强审计机关内外监督 |
四、完善政府工程法律制度 |
(一) 加强部门联合协作 |
(二) 避免民事行为与行政监督冲突 |
(三) 审计内部明确法律职责 |
五、加强审计执法力度 |
(一) 内部严于律己加强审计执法力度 |
(二) 外部严格执法加强审计执法力度 |
六、加强学习提高创新意识 |
(一) 加强交流学习弥补不足 |
(二) 推广信息化审计技术应用 |
(三) 与时俱进转变审计工作重点 |
第五章 结论 |
一、结论 |
(一) 解决人员不足、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是搞好政府工程审计的关键 |
(二) 完善法律制度、利用信息工具才能有效提高政府工程审计质量 |
二、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我国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研究 ——基于内容分析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三节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国家审计制度变迁文献综述 |
一、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过程 |
二、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动因 |
三、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路径 |
第二节 内容分析法文献综述 |
一、描述性分析文献综述 |
二、比较分析文献综述 |
三、情感分析文献综述 |
四、趋势分析文献综述 |
五、可读性分析文献综述 |
第三节 文献评述 |
第三章 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国家审计制度产生的理论基础 |
一、公共受托责任理论 |
二、免疫系统理论 |
三、国家良治理论 |
四、新公共管理理论 |
五、理论评述 |
第二 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相关理论 |
一、制度变迁理论 |
二、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动因 |
三、理论评述 |
第三节 内容分析法相关理论 |
一、内容分析法的功能和应用目的 |
二、内容分析法的认识论基础 |
第四章 国家审计制度的理论分析框架 |
第一节 国家审计体制分析 |
一、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地位 |
二、国家审计功能 |
三、国家审计的根本目标 |
四、国家审计组织体制 |
第二节 国家审计机制分析 |
一、审计组织方式 |
二、审计实施方式 |
三、审计评价方式 |
四、审计结论作出 |
五、审计报告方式 |
六、审计成果运用 |
七、审计人员管理 |
第五章 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内容分析 |
第一节 研究问题与研究目的 |
第二节 研究设计 |
第三节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择 |
第四节 确定分析单位 |
第五节 类目构建与编码 |
第六节 编码中的效度和信度检验 |
一、效度检验 |
二、信度检验 |
第七节 数据分析结果 |
一、词频分析 |
二、关键词分析 |
三、语义网分析 |
四、聚类分析 |
五、情感分析 |
六、主题分析 |
第六章 国家审计报告及公告的可读性分析 |
第一节 可读性测量方法的选取 |
第二节 可读性指标结果分析 |
第三节 审计报告及公告信息接收者受教育程度 |
一、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平均受教育程度 |
二、国务院领导平均受教育程度 |
三、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会委员平均受教育程度 |
四、社会公众平均受教育程度 |
第四节 研究结论与分析 |
一、审计信息接收者平均受教育年数 |
二、政府审计工作报告可读性分析 |
三、全国审计工作会议报告可读性分析 |
四、审计结果公告可读性分析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动因分析 |
第一节 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根本动因——利益冲突与协调 |
一、国家审计制度利益冲突与协调的功能体现 |
二、国家审计制度变迁体现了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 |
第二节 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直接动因 |
一、经济环境变迁拓展了国家审计的范围 |
二、政治环境变迁丰富了国家审计的内容 |
三、法律环境变迁增强了国家审计的权威性 |
四、文化环境变迁更新了国家审计理念 |
五、技术环境变迁创新了国家审计的方式方法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完善国家审计制度的政策建议 |
第一节 创新国家审计的对象和内容 |
一、明确审计监督全覆盖的对象和内容 |
二、定期评估并更新审计对象和内容 |
三、关注民营资本的运营管理情况 |
四、构建对监管者再监督的有效机制 |
第二节 创新国家审计的方式方法 |
一、合理加大专项审计调查的比重 |
二、适当增加统一组织大型审计项目的数量 |
三、探索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的路径 |
四、全面推进数字化审计 |
第三节 完善审计结果报告及公告制度 |
一、明确区分政府审计工作报告和审计结果公告的内容范围 |
二、扩充政府审计工作报告的内容 |
三、控制审计结果公告中正面评价的词汇数量 |
四、进一步提高审计结果公告的可读性水平 |
第四节 完善审计结果落实制度 |
一、完善审计决定执行机制 |
二、完善审计建议采纳机制 |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未来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局限 |
第三节 未来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5)中国国家审计准则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标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内文献综述 |
1.2.2 国外文献综述 |
1.2.3 简要评述 |
1.3 基本框架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结构 |
1.3.2 逻辑框架 |
1.3.3 研究方法 |
1.4 能的创新 |
2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国家审计准则的内涵及作用 |
2.1.1.1 国家审计准则的定义 |
2.1.1.2 国家审计准则的特点 |
2.1.1.3 国家审计准则的地位 |
2.1.1.4 国家审计准则的作用 |
2.1.2 制度变迁的内涵及形式 |
2.1.2.1 国家审计准则是一种制度安排 |
2.1.2.2 制度变迁的概念 |
2.1.2.3 制度变迁的方式 |
2.2 制度变迁理论 |
2.2.1 诺斯的学术思想 |
2.2.2 制度变迁理论的基本框架 |
2.2.3 制度变迁理论的发展 |
2.2.4 其他制度变迁理论 |
2.2.5 制度变迁理论在国家审计中的运用 |
2.3 国家治理理论 |
2.3.1 治理理论的主要内容 |
2.3.2 国家治理理论的主要内容 |
2.3.3 国家治理理论在国家审计中的运用 |
3 我国国家审计准则变迁的动因和特征分析 |
3.1 我国国家审计准则变迁的动因 |
3.1.1 我国国家审计准则的供给分析 |
3.1.2 我国国家审计准则的需求分析 |
3.1.3 我国国家审计准则的均衡分析 |
3.2 我国国家审计准则的变迁历程及特点 |
3.2.1 国家审计准则变迁的演进历程和各阶段特点 |
3.2.1.1 萌芽阶段(1983年至1995年) |
3.2.1.2 探索阶段(1996年至1999年) |
3.2.1.3 发展阶段(2000年至2010年) |
3.2.1.4 完善阶段(2011年之后) |
3.2.2 国家审计准则主要内容的变化情况和特点分析 |
3.2.2.1 一般准则 |
3.2.2.2 审计证据准则 |
3.2.2.3 审计职业道德规范准则 |
3.2.2.4 审计方案准则 |
3.2.2.5 审计质量控制准则 |
3.2.2.6 审计报告准则 |
3.3 我国国家审计准则变迁的特征 |
3.3.1 以政府强制性制度变迁为主 |
3.3.2 采用渐进式变迁方式 |
3.3.3 路径依赖性强 |
3.3.4 注重与国际接轨和趋同 |
4 世界审计组织和美国审计准则变迁及对我国的启示 |
4.1 世界审计组织国际准则变迁及特点 |
4.1.1 现行准则基本概况 |
4.1.2 准则变迁过程及原因 |
4.1.3 准则变迁的特点分析 |
4.2 美国政府审计准则的变迁及特点 |
4.2.1 现行准则基本概况 |
4.2.2 准则变迁过程及原因 |
4.2.3 准则变迁的特点分析 |
4.3 对我国国家审计准则变迁的启示 |
5 我国国家审计准则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 |
5.1 我国国家审计准则变迁的内部动力 |
5.1.1 变迁主体在国家审计准则变迁中的作用 |
5.1.1.1 审计准则认识变化对国家审计准则变迁的影响 |
5.1.1.2 审计实践认识变化对国家审计准则变迁的影响 |
5.1.2 审计目标的变化决定了国家审计准则变迁的方向 |
5.1.2.1 国家审计目标的不断演进 |
5.1.2.2 审计目标演进对审计准则的引领作用 |
5.2 我国国家审计准则变迁的外部动力 |
5.2.1 审计实践发展对国家审计准则变迁的影响 |
5.2.1.1 国家审计准则萌芽阶段的审计实践对审计准则的影响 |
5.2.1.2 国家审计准则探索阶段的审计实践对审计准则的影响 |
5.2.1.3 国家审计准则发展阶段的审计实践对审计准则的影响 |
5.2.2 技术方法进步对国家审计准则变迁的影响 |
5.2.2.1 相关技术方法的进步 |
5.2.2.2 对审计准则变迁的影响 |
5.2.3 财政体制改革对国家审计准则变迁的影响 |
5.2.3.1 国家审计准则在财政体制和国家审计发展中的互动作用 |
5.2.3.2 财政体制改革对国家审计准则的影响 |
5.2.4 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规范化对国家审计准则变迁的影响 |
5.2.4.1 会计准则的变化对国家审计准则的影响 |
5.2.4.2 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变化对国家审计准则变迁的影响 |
6 我国国家审计准则变迁的效果分析 |
6.1 国家审计准则变迁的总体效果评价 |
6.2 国家审计准则变迁对审计项目质量的影响研究 |
6.2.1 国家审计准则与审计项目质量的关系 |
6.2.1.1 审计项目质量与审计质量的关系 |
6.2.1.2 国家审计准则中的审计项目质量 |
6.2.2 国家审计准则变迁对审计项目质量的影响研究——以1996年至2011年审计署审计项目质量检查为例 |
6.2.2.1 样本选择 |
6.2.2.2 审计项目质量检查情况的描述性分析 |
6.2.2.3 准则变迁对审计项目质量的影响分析 |
6.3 国家审计准则变迁对审计结果的影响研究 |
6.3.1 国家审计准则与审计结果的关系 |
6.3.1.1 审计结果的涵义 |
6.3.1.2 国家审计准则中审计结果披露的变化 |
6.3.1.3 准则中披露方式变化产生的影响分析 |
6.3.2 国家审计准则变迁对审计结果的影响分析——以1993年至2013年审计署审计结果统计数据为例 |
6.3.2.1 准则变化对审计结果影响的理论分析 |
6.3.2.2 准则变迁对审计结果影响的实证检验 |
7 我国国家审计准则变迁的现状分析和改进策略 |
7.1 我国国家审计准则变迁的现状和问题分析 |
7.1.1 我国国家审计准则变迁的现状分析 |
7.1.1.1 现行国家审计准则的特点 |
7.1.1.2 新准则在国家审计服务国家治理中的路径选择 |
7.1.2 现行国家审计准则存在的主要问题 |
7.1.2.1 现行国家审计准则在设计上存在的不足 |
7.1.2.2 现行国家审计准则在实际运行中存在的不足 |
7.2 新常态下影响我国国家审计准则变迁的现实因素 |
7.2.1 国家治理对国家审计准则提出的新要求 |
7.2.2 审计目标调整对国家审计准则的挑战 |
7.2.3 审计实践探索发展对国家审计准则的需求 |
7.2.4 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对国家审计准则的需求 |
7.2.5 计算机技术新发展对国家审计准则的要求 |
7.2.6 其他因素对国家审计准则的影响 |
7.3 我国国家审计准则的未来改进策略 |
7.3.1 以国家治理引领国家审计准则变迁 |
7.3.2 凸显中国特色并合理借鉴先进经验 |
7.3.3 探索建立国家审计准则运行情况跟踪评价机制 |
7.3.4 选择最优的国家审计准则变迁方式 |
8 结论与局限性 |
8.1 研究结论 |
8.1.1 最高审计机关在准则变迁中发挥主导作用 |
8.1.2 准则变迁过程体现了对绩效和责任的追求不断提高 |
8.1.3 准则变迁结果推动了国家治理发展 |
8.2 本文的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博士研究生学习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6)政府绩效审计:沿革、框架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图表目录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研究目标与框架结构 |
1.2.1 研究目标 |
1.2.2 框架结构 |
1.3 研究方法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外文献综述 |
2.1.1 政府绩效审计的概念 |
2.1.2 政府绩效审计的职能 |
2.1.3 政府绩效审计的规范 |
2.1.4 政府绩效审计的评价指标 |
2.1.5 政府绩效审计的方法 |
2.2 国内文献综述 |
2.2.1 政府绩效审计的概念 |
2.2.2 政府绩效审计的职能 |
2.2.3 政府绩效审计的规范 |
2.2.4 政府绩效审计的评价指标 |
2.2.5 政府绩效审计的方法 |
2.3 国内外文献评述 |
3 政府绩效审计的理论基础 |
3.1 委托代理理论 |
3.1.1 委托代理理论产生的背景 |
3.1.2 政府治理下的委托代理关系 |
3.1.3 委托代理对政府绩效审计产生发展的影响 |
3.2 新公共管理理论 |
3.2.1 新公共管理运动产生的背景 |
3.2.2 新公共管理运动的主要特征 |
3.2.3 新公共管理对绩效审计发展的影响 |
3.3 国家治理理论 |
3.3.1 国家治理理论产生的背景 |
3.3.2 国家治理理论的主要特征 |
3.3.3 国家治理和政府绩效审计的内在联系 |
3.4 绩效管理理论 |
3.4.1 绩效管理产生的背景 |
3.4.2 绩效管理对政府绩效发展的影响 |
3.4.3 绩效管理对政府绩效审计的影响 |
4 政府绩效审计的历史沿革与动因分析 |
4.1 政府绩效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
4.1.1 政府绩效审计的起源与发展阶段——20世纪70年代以前 |
4.1.2 政府绩效审计体系的创立与发展——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 |
4.1.3 新公共管理运动下的蓬勃发展——20世纪90年代 |
4.2 中国政府绩效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
4.2.1 理论萌芽阶段——1982年至1989年 |
4.2.2 探索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 |
4.2.3 高度重视阶段——21世纪 |
4.3 政府绩效审计的动因分析 |
4.3.1 政府绩效审计的基本动因——受托责任 |
4.3.2 政府绩效审计的一般动因——公共受托责任 |
4.3.3 政府绩效审计的具体动因——政府绩效责任关系 |
5 政府绩效审计理论框架的构建 |
5.1 政府绩效审计理论框架的构建原则 |
5.2 政府绩效审计环境的研究 |
5.2.1 政府绩效审计环境的构成要素 |
5.2.2 政府绩效审计环境对审计理论和实务的影响 |
5.3 政府绩效审计假设的构建 |
5.3.1 政府绩效审计假设的特征 |
5.3.2 政府绩效审计假设的构建 |
5.4 政府绩效审计的目标界定 |
5.4.1 政府绩效审计总目标——3E分析 |
5.4.2 政府绩效审计具体目标 |
5.5 政府绩效审计的功能设定 |
5.5.1 政府绩效审计的固有功能 |
5.5.2 政府绩效审计的衍生功能 |
5.6 政府绩效审计要素的设计 |
5.6.1 政府绩效审计的主体 |
5.6.2 政府绩效审计的客体 |
5.6.3 政府绩效审计内容 |
5.6.4 政府绩效审计准则 |
5.6.5 政府绩效审计的评价标准 |
5.6.6 政府绩效审计的程序与方法 |
6 政府绩效审计准则的设计 |
6.1 国外绩效审计准则的借鉴分析 |
6.1.1 INTOSAI审计准则 |
6.1.2 美国政府绩效审计准则 |
6.2 我国现行国家审计准则体系的情况及其与国外准则体系的比较 |
6.2.1 我国现行的国家审计准则体系 |
6.2.2 中外政府审计准则的比较 |
6.2.3 我国现行的国家审计准则体系的不足 |
6.3 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准则体系的构建原则 |
6.4 政府绩效审计准则的内容设计 |
6.4.1 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准则 |
6.4.2 审计计划准则 |
6.4.3 审计实施准则 |
6.4.4 政府绩效审计报告准则 |
7 政府绩效审计标准的设计 |
7.1 政府绩效审计评价标准的含义与质量特征 |
7.1.1 政府绩效审计评价标准的含义 |
7.1.2 政府绩效审计评价标准的质量特征 |
7.2 发达国家政府绩效审计评价标准评析 |
7.2.1 发达国家政府绩效审计评价标准分析 |
7.2.2 发达国家政府绩效审计评价标准对我国的启示 |
7.3 中国政府绩效审计标准的现状及分析 |
7.3.1 中国政府绩效审计标准的现状 |
7.3.2 中国政府绩效审计存在的问题分析 |
7.4 政府绩效审计评价标准的类型和选择原则 |
7.4.1 政府绩效审计评价标准的类型 |
7.4.2 政府绩效审计评价标准的选择原则 |
7.5 我国政府绩效审计评价标准的设计 |
7.5.1 政府总体绩效评价标准的设计 |
7.5.2 政府公共部门绩效评价标准的设计 |
7.5.3 项目绩效评价标准的设计 |
8 政府绩效审计程序与方法的研究 |
8.1 政府绩效审计的程序 |
8.1.1 选择和确定审计项目 |
8.1.2 审计准备阶段 |
8.1.3 审计实施阶段 |
8.1.4 审计报告阶段 |
8.1.5 审计后续阶段 |
8.2 政府绩效审计的方法 |
8.2.1 政府绩效审计方法体系 |
8.2.2 政府绩效审计方法的选择 |
8.2.3 影响政府绩效审计方法选择的主要因素 |
9 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现状分析与展望 |
9.1 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现状 |
9.1.1 审计体制滞后 |
9.1.2 法律法规欠缺 |
9.1.3 评价指标体系模糊 |
9.1.4 技术方法落后 |
9.1.5 审计信息闭塞 |
9.2 政府绩效审计面临的挑战 |
9.2.1 政治环境的挑战 |
9.2.2 经济环境的挑战 |
9.2.3 技术环境的挑战 |
9.2.4 社会环境的挑战 |
9.3 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展望 |
9.3.1 政府绩效审计环境的逐步好转 |
9.3.2 政府绩效审计的自我完善 |
9.3.3 政府绩效审计监督制度的逐步完善 |
9.3.4 政府绩效审计结果的公开及对其价值发掘与应用的重视 |
10 研究结论与后续研究建议 |
10.1 研究结论 |
10.2 本文的创新点 |
10.3 本文的不足 |
10.4 后续研究建议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国家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论文的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评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本文主要框架及内容 |
第2章 国家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的基本理论 |
2.1 国家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的内涵 |
2.1.1 审计结果公告的概念 |
2.1.2 审计结果公告相关概念辨析 |
2.2 国家审计结果公告制度产生的理论基础 |
2.2.1 供需基本理论 |
2.2.2 信息经济学理论 |
2.2.3 制度经济学理论 |
2.2.4 公开选择理论 |
2.2.5 信息传播学理论 |
2.2.6 新公共管理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的国际比较 |
3.1 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在不同审计体制国家的运用状况 |
3.1.1 立法模式国家的审计结果公告制度 |
3.1.2 司法模式国家的审计结果公告制度 |
3.1.3 独立模式国家的审计结果公告制度 |
3.2 我国与其他审计模式国家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的比较 |
3.2.1 领导体制 |
3.2.2 经费来源 |
3.2.3 人事任免 |
3.2.4 审计范围和职权 |
3.2.5 审计结果公告状况 |
3.3 西方国家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健全我国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的构想 |
4.1 我国全面推行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的障碍分析 |
4.1.1 社会环境层面的问题 |
4.1.2 法律法规层面的问题 |
4.1.3 实务操作层面的问题 |
4.2 完善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的建议 |
4.2.1 增强审计结果公告过程的独立性 |
4.2.2 优化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的社会环境 |
4.2.3 完善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的法律体系 |
4.2.4 规范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的实务操作 |
4.3 审计结果公告相关配套制度的建立 |
4.3.1 建立审计结果公告质量控制制度 |
4.3.2 建立审计结果公告风险控制制度 |
4.3.3 建立审计结果公告信息反馈制度 |
4.3.4 建立审计结果公告委员会制度 |
4.3.5 建立审计结果整改报告制度 |
4.4 对我国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的前景展望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我国国家审计管理机制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绪论 |
1.1 研究问题 |
1.2 研究目标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
1.5 研究方法与数据选择 |
1.6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2 相关理论综述 |
2.1 国家审计的理论综述 |
2.2 国家审计的实施现状研究综述 |
2.3 国家审计行政管理的综述 |
2.4 国家审计管理机制的相关内容研究综述 |
3 国家审计系统科学发展观 |
3.1 从系统科学理论看国家审计系统的科学发展观 |
3.2 从五大范畴来看国家审计系统的科学发展观 |
3.3 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国家审计的几点启示 |
3.4 小结 |
4 国家审计处理处罚力度分析 |
4.1 审计报告处理准则与审计处理处罚 |
4.2 审计处理处罚的博弈分析 |
4.3 审计合谋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
4.4 审计处理处罚自主裁量权分析 |
4.5 审计处理处罚力度实证分析 |
4.6 小结 |
5 国家审计公告制度理论研究和案例分析 |
5.1 审计公告制度的理论依据 |
5.2 审计公告制度的法律依据 |
5.3 国外审计公告制度的通行做法 |
5.4 完善审计公告制度的法律法规 |
5.5 审计风险控制与审计公告制度 |
5.6 审计公告案例 |
5.7 小结 |
6 国家审计系统管理动力学模型及分析 |
6.1 系统动力学理论 |
6.2 审计系统管理动力学模型及定性分析 |
6.3 审计系统管理动力学模型及定量分析 |
6.4 小结 |
7 国家审计系统组织结构新模式及分析 |
7.1 审计系统组织结构新模式分析 |
7.2 审计系统新模式的审计组管理数学模型 |
7.3 审计系统新模式的职业化体系框架构建 |
7.4 小结 |
8 国家审计管理机制研究的实证分析 |
8.1 关于审计管理机制问题 |
8.2 关于审计系统科学发展观问题 |
8.3 关于审计处理处罚力度和审计合谋问题 |
8.4 关于审计公告制度问题 |
8.5 关于审计管理与审计系统组织结构问题 |
9 结论与展望 |
9.1 论文的主要研究结果 |
9.2 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国家审计管理机制研究的调查问卷 |
附录 B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10)国家审计机关依法审计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思路 |
2. 依法治国与依法审计 |
2.1 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 |
2.1.1 现代国家治理理论 |
2.1.2 从公共选择看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 |
2.2 依法审计的提出 |
2.2.1 依法治国方略是善治选择的结果 |
2.2.2 依法审计的法理解读 |
2.3 依法审计的基本要求和要素特征 |
2.3.1 依法审计的基本要求 |
2.3.2 依法审计的要素特征 |
3. 国家审计机关依法审计能力透视 |
3.1 审计机关依法审计现状 |
3.1.1 审计法律体系建设的现状 |
3.1.2 依法审计主体现状 |
3.1.3 依法审计的实施和审计成果 |
3.2 国家审计机关依法审计方面存在的问题 |
3.2.1 审计法律体系存在的缺失 |
3.2.2 审计主体方面存在的问题 |
3.2.3 审计执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3.3 国家审计机关依法审计能力方面存在问题的原因 |
3.3.1 外在影响因素 |
3.3.2 内在影响因素 |
4. 国家审计机关依法审计能力的促进对策 |
4.1 建立完善的审计法律体系 |
4.1.1 新《审计法》的出台 |
4.1.2 对修订后的《审计法》的思考 |
4.2 审计体制改革是解决依法审计的核心问题 |
4.2.1 现有审计体制改革观点 |
4.2.2 “立法观”是审计体制改革的方向 |
4.3 相关审计制度的改革 |
4.3.1 加快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建设 |
4.3.2 加强审计法律责任追究制度 |
4.4 加强审计机关内部管理 |
4.4.1 审计人员管理 |
4.4.2 审计业务控制 |
4.5 建立对国家审计的监督体系 |
4.5.1 加大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作用 |
4.5.2 加强舆论的监督 |
4.5.3 接受审计行政监督 |
4.6 依法行使审计自由裁量权 |
4.7 全面审计,抓住重点 |
5. 结论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局限及展望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外国审计执法手段有哪些?(论文参考文献)
- [1]超越审计纠纷:中概股危机何解?[J]. 冷静. 中国法律评论, 2021(01)
- [2]跨国企业无形资产转让定价问题研究 ——基于税基侵蚀与利润转移的视角[D]. 米冰.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8)
- [3]锦州市松山新区政府工程审计问题研究[D]. 张睿桐. 东北大学, 2018(02)
- [4]我国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研究 ——基于内容分析法[D]. 徐纯. 武汉大学, 2017(06)
- [5]中国国家审计准则变迁研究[D]. 王彪华.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 2016(03)
- [6]政府绩效审计:沿革、框架与展望[D]. 曲明. 东北财经大学, 2013(08)
- [7]我国《国家审计准则》规范设置研究[J]. 胡智强. 现代法学, 2012(05)
- [8]国家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研究[D]. 孙菲.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7(02)
- [9]我国国家审计管理机制创新研究[D]. 胡志勇. 南昌大学, 2006(11)
- [10]国家审计机关依法审计能力研究[D]. 陈媛. 暨南大学, 2006(06)
标签:关于实行审计全覆盖的实施意见论文; 国务院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论文; 政府审计论文; 审计报告论文; 审计质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