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旅游业正在牺牲着什么?(论文文献综述)
华君[1](2021)在《互联网嵌入对旅游业员工服务创新行为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万紫微[2](2021)在《旅游型传统村落绿色发展指数测度及振兴模式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乡村衰退已成为我国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传统村落作为一种典型的乡村聚落,已经出现了急剧衰退甚至消亡的局面。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下,传统村落如何实现科学保护和有效传承显得尤为重要。当前我国已经形成了许多以旅游作为主导产业的传统村落,以促进传统村落的发展,但在旅游业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导致了乡村社会文化变迁、过度商业化、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政府和学界日益关注传统村落应该如何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因此,针对绿色发展理念融入旅游学研究的前沿问题与旅游型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需要,文章对旅游型传统村落绿色发展指数测度及振兴模式进行了研究。首先本文基于乡村振兴理论、乡村旅游地绿色发展理论、两山理论、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分析了旅游型传统村落绿色发展的概念内涵和发展特征;其次本文以北京市6个传统村落为案例村落,构建了以经济发展效益指数、文化保护传承指数、村落社会进步指数、生态文明建设指数、政策管理支撑指数为主的旅游型传统村落绿色发展指数测度指标体系,采用熵权层次分析模型、TOPSISI法构建旅游型传统村落绿色发展指数测度模型,分析了处于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案例村落绿色发展指数变化的特点;第三,运用障碍度模型揭示了影响旅游型传统村落绿色发展指数的障碍因子;最后,基于上述分析与研究,探究旅游型传统村落绿色振兴模式,提出振兴对策。本文通过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处于成熟巩固阶段和发展阶段的传统村落绿色发展指数相差不大,而处于起步探索阶段的传统村落的绿色发展指数则较低。但从传统村落绿色发展内部协调程度来看,各传统村落在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政策层面都存在不协调的问题。(2)旅游型传统村落绿色发展指数障碍因素分析。(1)指标层障碍因素:单位旅游收入能耗、旅游收入年增长率等五个要素整体上成为制约传统村落绿色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2)要素层障碍因素:经济结构、经济效益、物质文化保护、人口结构、资源利用对村落绿色发展起主要制约作用;(3)准则层障碍因素:经济发展效益指数对于传统村落绿色发展指数的阻碍作用最显着。(3)文章构建了以经济绿色发展为驱动力、以文化优质传承为补养源、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基础、以社会全面发展为连接器、以政策大力保障为保障网的五位一体绿色振兴模式。同时,对处于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旅游型传统村落提出了相应的绿色振兴策略选择,并围绕政府、企业、社区、游客四大核心利益主体提出了政府绿色引领、企业市场运作、社区深度参与、游客绿色消费的策略选择。本研究立足学术前沿,综合运用地理学、生态学、社会学等学科理论及方法,将绿色发展理论有机融入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研究,有助于丰富传统村落绿色发展理论与旅游生态学理论的研究,为旅游型传统村落科学保护与高质量绿色发展提供决策依据,为旅游型传统村落绿色发展、旅游发展下的乡村振兴与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案例借鉴。
迟明坤[3](2021)在《新时代云南革命文化资源的红色旅游开发研究》文中指出革命文化在传承红色基因、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增强文化自信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而红色旅游的出现为革命文化价值的实现提供了良好的平台。目前,红色旅游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已经成为新的消费热点,但从整体上来看,红色旅游起步较晚,在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还存在许多的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本文以云南省为例来研究革命文化资源的红色旅游开发,以创新理论、体验经济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为理论基础,以定性定量相结合分析法、文献分析法等为研究方法,来分析云南省革命文化资源的时空特征、红色旅游开发状况、存在问题等,提出革命文化资源有效的旅游开发模式和发展建议。首先,本文对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进行了说明,对文中所涉及的概念及理论进行了界定与解释,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指导。其次,通过大量书籍和文献对云南省的革命文化资源进行整理,基本摸清了云南省革命文化资源的家底。并对革命文化资源进行资源分类,分析云南省革命文化资源的时空分布、保护保存情况等,对云南省的革命文化资源进行总结和评价。第三,分析云南省红色旅游开发现状,对云南省红色旅游资源的概况、时空分布、开发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第四,利用波士顿矩阵法分析云南省红色旅游的国内外客源市场,对云南省的红色旅游客源市场进行目标定位。最后,在对云南省的革命文化资源、红色旅游发展现状、红色旅游客源市场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云南省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云南省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的四大理念、四大原则、6条针对性的发展对策。提出了云南省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的新模式:“讲解+体验+多组合开发模式”,并对云南省红色旅游资源进行空间上的整合,设计了7条红色旅游精品路线。以期望促进云南省红色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利用,实现云南省红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张成茹[4](2021)在《小说《在街道阳面》(节选)翻译报告》文中认为本篇翻译报告选自境外俄语作家吉娜·鲁宾娜的小说《在街道阳面》,该小说出版于2006年,获得俄罗斯大书奖第三名,同时入围俄语布克奖短名单,被俄罗斯文学评论界称为“马赛克式的小说”、“史诗小说”、“如歌的小说”,主要讲述卡佳和薇拉母女之间的命运纠葛。本论文选取材料为文学文本,主要分为翻译过程描述、翻译案例分析和翻译实践总结三个部分。在翻译过程中运用了严复先生的信、达、雅理论,着重分析翻译过程遇到的难点,主要从词义的选择与引申、非标准与词汇、口语固定句式和副动词短语的翻译这四个方面进行分析,从实践中总结翻译技巧,旨在提升笔者自身的翻译水平。文学翻译需要译者在尽可能传达原作信息的基础上发挥创造性,在翻译的过程中对原作的语境和意义传达要求更高,相比其他文本翻译的难度更大,具有巨大的研究价值。小说是时代的风俗画,充分地展现了中亚地区塔什干社会环境的各个方面,同时文学翻译作品可以使读者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在中俄两国文化领域的交流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安迪·威尔,王智涵[5](2021)在《月球城市》文中指出一段两米长的光纤,引发了月球城市里难得一见的血案一家来自中国的神秘公司,引领太空通信网络升级大战在月球上生活没那么浪漫,要活下去就需要钱。一切都从她想赚钱开始……阿尔忒弥斯是希腊神话里的月亮女神,也是人类第一座且唯一一座月球城市的名字。这座城市由五个巨型穹顶组成,不同的穹顶下生活着不同阶层的人。贾丝明·巴沙拉是一个阿拉伯裔女孩,在阿尔忒弥斯靠送快递和走私物品为生,经济上捉襟见肘,基本位于社会的底层。因此,当有人抛出橄榄枝,出巨资让她破坏桑切斯铝业公司的采矿机时,她没怎么犹豫就同意了。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她却无意中发现了一个更大的阴谋,这个阴谋足以让月球基地整个完蛋。面对巨额酬金和月球城市的安危,贾丝明·巴沙拉该如何抉择?
盘劲呈[6](2021)在《乡村社区参与体育旅游减贫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18年初,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发布《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人民对乡村旅游的需求发生转变,体育旅游作为旅游产业和体育产业深度融合的新兴产业形态,显现出较强的减贫效应。多地利用体育旅游扶贫新举措,建设体育旅游减贫示范区,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文化及生态减贫成果,其在扶贫方面有其他行业无法比拟的优势。体育旅游不仅可以丰富旅游产品体系、拓展旅游消费空间、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同时也利于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结合我国现阶段实情及未来发展需要,“乡村社区如何参与体育旅游?”“体育旅游的减贫路径如何得到补偿优化?”等问题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重要意义。为衡量减贫效应并提出体育旅游扶贫新路径,研究采用深度访谈等质性与问卷调查等量化相结合的混合研究方法,对国内外体育旅游研究、乡村旅游扶贫研究、旅游社区参与研究进行回顾。归纳了社区参与体育旅游的历程、条件与机制,基于中心地理论、社会交换论等理论基础,构建了“社区参与体育式减贫”理论模型。结果表明体育旅游扶贫是一项持续型工程,也是一种社会现象。深化体育运动参与和社区发展能力的互动、增强基层社区体育锻炼的可持续性、提升社区运营体育企业的自主脱贫能力,是乡村居民摆脱贫困的真实意愿,也是实现美好生活的途径。主要研究结论有:第一,乡村体育旅游发展依托于非城市区域的可用体育资源,居民以村落体育社区为中心地,开展户外游憩、休闲健身、体育汇演等新兴经营性活动。社区参与体育旅游的主要特征是主动性、分享性和监督性,参与途径为双重参与、全人群参与、运动项目参与和体育赛事参与。体育旅游减贫的形态主要有运动消费市场、运动社区、乡村赛事及其附属影响力、当地居民互动,衡量体育旅游减贫成效的途径主要有内生性评价(参与程度、参与能力、动力机制);影响力评价;减贫节点评价以及村民认知中的减贫评价。第二,研究从3802个标签中提取了2184个基本概念,整理出46个概念类属,凝练为11个主范畴,聚合为一个中心涵义“社区参与体育式减贫”。在此涵义中,“参与度”与“动能”是分类变量,“参与度”表明社区是否具备发展体育旅游的资源、条件和基础,“动能”代表贫困社区具备开发体育旅游资源的动力和能量,由居民参与运动的能力、资源识别能力和扶贫制度等要件构成。基于此,国内体育旅游区域可划分为四类减贫区:运动项目本位区、体育侧位区、旅游侧位区和体育旅游失位区。居民对待体育旅游积极、消极影响时的支持意愿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减贫的延续性,即持续减贫。第三,我国乡村社区的旅游资源富集,体育旅游发展形态丰富,森林旅游、海滨旅游、冰雪旅游、山地旅游、冒险旅游等形式繁多,旅游资源与运动能力相互促进。在减贫的实践中,体育旅游能促进个体的精神收获,助力精神脱贫,是较好的“扶志”手段;村委会、县城学校和景区具备转化体育资源的能力,具有培养民族传统体育后备运动员、转变经营模式和扩大影响力的功能;同时,体育旅游能更新社区居民观念、强化民间体育团体的内外部网络关系。第四,体育旅游驱动减贫的基础性要素是体育行政管理职能,村委会、景区和学校等单位是推动社区体育旅游发展的机构;减贫驱动的核心要素是社区参与体育运动的程度,以及社区参与体育的动能,两种要素能够促进“贫困社区”的精神减贫,有助于提升社区居民愉悦感、幸福感;社区居民扩大体育基层组织的规模能够有效增强减贫要素之间的互动。第五,减贫效应是一种具有长期影响力的社会现象,体育旅游业融合形态单一、供应链简单、关联产业附加值低,对持续推动经济减贫的效果还未显现。强化以社区为单位的内、外部体育参与能力,能缩小农村文化与落后生产力之间的差距。社区支持意愿代表社区可持续脱贫的主观能动性,体育专项扶贫计划有助于增加社区参与旅游开发的权利,体育组织促进社交网络不断完善。居民掌握一至两项运动技能能有效提升贫困生活的“存在感”;压缩旅游空间有利于提高生产要素流动的效率,多社区联动和专项规划等核心导向有助于激发社区参与的自主性,扩大脱贫规模、提升减贫效率。在具体建议方面,一是深化运动参与和社区发展的互动。促进个体锻炼行为转变为社区集体旅游活动,增强社区群体的体育锻炼意愿及运动能力;不断创新具有体育传统文化价值的项目,建设承载民俗文体资源的运动示范村群。二是增强体育旅游减贫的可持续性。规范健身基本权利,增强体育旅游物权收益;壮大体育组织规模,促进民俗旅游多元供给,创造公众营收机会,制定利益分配长效措施;权衡社区参与范围,兼顾资源生态减贫效益。三是增加社区运营体育旅游业的自主脱贫能力。鼓励村寨社区运营,激发社区主导型动能;促进多社区联动办赛,扩大旅游减贫辐射区域;普及户外运动技能,布局体育生计型产业;调动社区参与积极性,营造社区支持氛围。研究提出了体育旅游新兴领域的理论构架,尝试解决深度贫困区域中的实践矛盾。
梦梦[7](2020)在《社区居民视角下白马雪山野生动物保护及其对周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和独特的自然生态系统为主的自然保护区,是我国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示范区。多年来,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虽然开展了一些工作,但是因为保护的约束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更为强烈,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缓慢,居民收入水平不高。这不仅影响了地方经济的发展,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的进展。因此有必要对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保护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协调问题进行比较系统的研究,逐步实现保护与区域发展的双赢,切实推进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本文选择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及其周边社区为研究对象,应用实地访谈、问卷调查、田野调查等社会学研究方法和描述统计分析、关联性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的数据分析方法,系统分析了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周边区域农业人口数占比高,对自然资源依赖性很强,产业结构过分依赖于农业,人口结构中少数民族人口众多,族类多样。旅游业是该地区支柱性产业,这也在一定程度反映了该地区发展对野生动物植物资源、自然保护区等具有较强的依赖性。2.社区居民的保护意愿和认知都很强,这对于白马雪山保护区开展野生动物工作具有积极作用,具体表现在:(1)超过一半社区居民参与到野生动物巡护活动、宣传教育活动、野生动物保护规划等具体保护措施活动。(2)超过95%的社区居民了解本地保护物种,熟悉野生动物保护的法律法规等,这反映了白马雪山保护区周边社区居民具有很强的野生动物保护意识。(3)超过七成的居民认可白马雪山保护区采取的野生动物保护政策和当前的保护方式,而且愿意为保护野生动物而约束自己的生产生活活动及行为。3.关于白马雪山地区野生动物保护对周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有一定程度的影响,而周边社区居民从野生动物保护与利用中获取的收益很少。这种相互影响是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推进保护工作面临的潜在风险。白马雪山野生动物保护主要影响社区居民农林业生产的投入,投入增加比例超过20%的占到44.13%,这表明基于保护的要求对农户农林业生产投入的影响比较大。与此同时,地方政府及自然保护区对周边社区因保护限制给予的补贴很少,仅有7.58%的社区居民反映收到少量补贴。另外,社区居民在野生动物利用及生态旅游方面参与度很低,不到10%,而且这些参与的社区居民的年均收益仅为 3912.5 元。4.基层管理者的调查显示,所在村庄对自然保护的依赖程度较高,依赖度超过30%的占比达到50%。与此同时,超过五成的基层管理者认为所在村庄为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投入了较大量的人力,但资金投入很少。为了保护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超过40%的基层管理者认为所在村农林业生产的成本投入增加在20%以上才能够满足保护区的需要,但所在村居民并未收到任何补贴。基层管理者目前的认知对于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的未来持续有效发展具有较大影响。5.野生动物保护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与当地的行业发展、野生动物资源利用和扶贫产业的发展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具体野生动物保护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影响因子主要有:(1)在积极影响方面,野生动物保护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公因子主要是周边居民宗教信仰、野生动物保护资源利用、周边居民政策认知、野生动物保护约束、野生动物保护普及、野生动物保护收入、周边居民性别等7个方面。(2)在负面影响方面,野生动物保护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公因子主要是周边居民满意度、野生动物保护规划、野生动物保护约束、周边居民受教育程度、野生动物资源利用、野生动物法律法规、周边居民职业性质等7个方面。6.通过模型分析表明,周边居民宗教信仰、野生动物保护资源利用、野生动物保护约束、野生动物保护普及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非常积极影响;周边居民宗教信仰、野生动物保护资源利用有一些积极影响。(2)周边居民满意度、野生动物保护约束、野生动物资源利用、野生动物法律法规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很强的负面影响,野生动物保护规划、周边居民受教育程度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论文最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今后改进相关管理手段与措施的建议,建议白马雪山全面参与到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中,利用自身资源优势、政策优势和技术优势,采取有效政策与措施,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与野生动物保护的融合发展。
冯玉忠[8](2020)在《“旅游凝视”视角下王家峪红色旅游地建构研究》文中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红色旅游开始受到国家的重视,各地都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大力发展红色旅游。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提升,人们对旅游产品的需求与日俱增,红色旅游作为当前火热的旅游产品,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八路军总部王家峪旧址作为我国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拥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借此机会当地政府迅速开始红色旅游资源利用,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建构红色旅游地,目前该旧址已成为较成熟的红色旅游景区。通过梳理八路军总部王家峪旧址从普通村落到红色旅游地的发展过程,再运用“旅游凝视”理论这一分析工具,研究王家峪红色旅游地建构中不同主体所起到的作用力,来给其它革命老区的开发和发展提供借鉴意义。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选题背景、目的与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相关主体和理论的文献综述。第二部分描述了王家峪从村落到红色旅游地的发展过程,从中分离出游客、当地人和政府三个主体在每个阶段的行为和表现。第三部分运用旅游凝视这一分析工具,研究三个凝视主体分别在王家峪红色旅游地建构过程中起到的作用力。第四部分总结王家峪红色旅游地建构过程中政府凝视、游客凝视与当地人凝视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只有在三者共同发挥作用的时候,才对王家峪红色旅游地的形成起到了最大的推动作用。通过“旅游凝视”来分析王家峪旅游地的建构过程,既丰富了该理论的应用范围,又有效的分析了王家峪红色旅游地建构过程中不同主体凝视的作用力。
翟亚丽[9](2020)在《马萨达精神研究》文中认为马萨达作为以色列古犹太国的象征,是以色列两千年来国家与民族灵魂之所在,见证了犹太民族的精神风貌。马萨达的历史价值不仅被犹太人所认同,成为现代犹太人的爱国教育基地,而且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其价值的肯定,2001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马萨达是一座古代堡垒要塞,它俯瞰死海和犹地亚沙漠,矗立在巨大的岩石上,为它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视野,可以看到四周的景观,是一个极好的避难所和隐居处。马萨达要塞易守难攻,即面向犹地亚沙漠地区,又能控制约旦裂谷,是历史上一座被高度重视的战略要塞。因此,希律王利用这些得天独厚的自然特性,在公元前一世纪末建造一座宫殿,作为撤退之地和防御哨所。在第一次犹太罗马战争中,被围困的犹太人殊死抵抗,当罗马人快攻破时,他们选择为自由而死。这一事件被历史学家约瑟夫斯载入《犹太战记》中,为后人所知。在马萨达被攻陷后的两千年里,马萨达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进入二十世纪后,马萨达被重新发现,人们对其的记忆被重新唤起。马萨达被围困者宁死不屈的英雄精神和对自由的追求,为犹太民族精神注入新的血液,加强了犹太民族认同。马萨达精神是犹太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历史研究角度对马萨达精神分五部分研究。第一部分主要记叙马萨达的历史,从第二圣殿期开始到希律统治下的马萨达的建立,再到第一次犹太罗马战争时期马萨达的最终陷落进行系统梳理,以此来了解马萨达的兴衰史。第二部通过对约瑟夫斯《犹太战记》和诗歌《马萨达》的叙述,以此来看文献对马萨达精神唤醒的重要作用。第三部分主要通过对亚丁教授在马萨达进行的考古发掘详细叙述和分析,再通过分析考古学对犹太民族认同和民族精神的积极作用,来加深对其现代价值的分析。第四部分探究以色列建国后马萨达精神的发展,基于国家、教育和艺术文化三个层面进行分析研究。第五部分先探讨马萨达作为世界遗产在全世界的地位和价值,再通过分析遗产旅游对马萨达精神弘扬的重要意义,以及对马萨达遗产保护措施进行叙述,以此来加强人类对遗产保护的意识,认识到遗产保护对民族精神和民族认同至关重要,并为其他国家提供借鉴。
赵玉[10](2019)在《习近平生态伦理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但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不断危害着人类的身体健康,破坏着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生态问题在如今备受关注。面对日益严峻的生态形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十八大明确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的战略布局,党的十九大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条基本方略,习近平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等角度探索如何保护生态环境,继而形成了一系列具有理论创新意义和实践指导价值的生态伦理思想,可见深入研究习近平生态伦理思想是现实的迫切需求,也是历史的必然选择。本文从五个部分对习近平生态伦理思想进行分析,以期能够全面认识人与自然、社会的伦理关系,进而更好地实现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第一部分,阐述了文章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总结了国内外研究现状,最后论述了研究方法和内容,明确了论文的重难点和创新点。第二部分,分析了习近平生态伦理思想提出的背景和理论来源。首先,对生态伦理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明确了生态文明、生态伦理、习近平生态伦理思想等相关概念。然后,从国内外两个方面介绍了习近平生态伦理思想形成的背景。最后,探究习近平生态伦理思想的来源,包括我国古代的生态伦理思想、现代西方生态伦理思想、马克思主义的生态伦理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伦理思想四个主要方面。第三部分,对习近平生态伦理思想的发展脉络进行了梳理,包括习近平生态伦理思想的初创期、发展期、成熟期三个阶段。习近平生态伦理思想是不断发展的,是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更新和丰富的。第四部分,对习近平生态伦理思想进行多维的审视。习近平生态伦理思想内容丰富,本章从三个维度对其进行分析,包括自然审视、价值审视和民生审视。本章也是论文的重点之一。第五部分,论述了习近平生态伦理思想的当代价值。本章重点是从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两个方面阐明习近平生态伦理思想的当代价值。其理论价值主要包括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思想、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推动了我国环境法治的建设和发展、是引领我国五位一体全面科学发展的指针;其实践意义主要包括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指导作用、有助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有助于新发展理念的贯彻落实、有助于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
二、旅游业正在牺牲着什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旅游业正在牺牲着什么?(论文提纲范文)
(2)旅游型传统村落绿色发展指数测度及振兴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绿色发展研究 |
1.2.2 旅游型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研究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目标、内容与思路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思路 |
1.4 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
1.4.1 研究创新点 |
1.4.2 研究难点 |
1.5 论文技术路线 |
2 旅游型传统村落绿色发展的理论基础与内涵特征 |
2.1 旅游型传统村落绿色发展的理论基础 |
2.1.1 乡村振兴理论 |
2.1.2 乡村旅游地绿色发展理论 |
2.1.3 两山理论 |
2.1.4 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理论 |
2.2 旅游型传统村落绿色发展内涵 |
2.2.1 旅游型传统村落 |
2.2.2 绿色发展 |
2.2.3 旅游型传统村落绿色发展 |
2.3 旅游型传统村落绿色发展特征 |
3 案例村落与研究方法 |
3.1 案例村落 |
3.1.1 案例地概况 |
3.1.2 旅游地生命周期阶段判定 |
3.2 旅游型传统村落绿色发展指数测度概念性框架 |
3.3 旅游型传统村落绿色发展指数测度指标体系构建 |
3.3.1 构建原则 |
3.3.2 构建过程 |
3.3.3 指标说明 |
3.4 旅游型传统村落绿色发展指数测度模型 |
3.4.1 熵权层次分析模型 |
3.4.2 加权TOPSIS法 |
3.5 障碍度模型 |
3.6 数据采集与处理 |
4 旅游型传统村落绿色发展指数测度实证分析 |
4.1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4.1.1 评价指标主观权重 |
4.1.2 评价指标客观权重 |
4.1.3 评价指标复合权重 |
4.2 准则层测度结果分析 |
4.2.1 经济发展效益指数 |
4.2.2 文化保护传承指数 |
4.2.3 村落社会进步指数 |
4.2.4 生态文明建设指数 |
4.2.5 政策管理支持指数 |
4.3 不同生命周期阶段旅游型传统村落绿色发展指数 |
4.3.1 绿色发展综合水平 |
4.3.2 绿色发展协调程度 |
4.4 小结 |
5 旅游型传统村落绿色发展的障碍因子分析 |
5.1 指标层障碍因素分析 |
5.1.1 西牛峪村 |
5.1.2 黄岭西村 |
5.1.3 马栏村 |
5.1.4 长峪城村 |
5.1.5 爨底下村 |
5.1.6 柳沟村 |
5.2 要素层障碍因素分析 |
5.3 准则层障碍因素分析 |
5.4 小结 |
6 旅游型传统村落绿色振兴模式及对策探究 |
6.1 旅游型传统村落绿色振兴模式 |
6.2 不同生命周期阶段下旅游型传统村落绿色振兴策略 |
6.3 基于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发展对策 |
6.4 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讨论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附件 |
(3)新时代云南革命文化资源的红色旅游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综述 |
1.3.2 国外研究综述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实地调查法 |
1.4.3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
1.5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思路 |
1.5.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 |
2.1 相关概念 |
2.1.1 革命文化 |
2.1.2 革命文化资源 |
2.1.3 红色文化 |
2.1.4 革命文化与红色文化的关系 |
2.1.5 红色旅游 |
2.2 理论基础 |
2.2.1 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2 体验经济理论 |
2.2.3 创新理论 |
第3章 云南省革命文化资源分析 |
3.1 云南省革命文化资源基础性分析 |
3.1.1 数据来源 |
3.1.2 云南省革命文化资源数据分析 |
3.2 云南省革命文化资源的时空分布研究 |
3.2.1 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
3.2.2 云南省革命文化资源时空分布特征 |
3.3 云南省革命文化资源总结与评价 |
3.3.1 云南省革命文化资源的特征 |
3.3.2 云南省革命文化资源评价 |
第4章 云南省革命文化资源的红色旅游发展现状分析 |
4.1 云南省概况 |
4.1.1 自然环境 |
4.1.2 社会经济环境 |
4.2 云南省旅游业发展概况 |
4.3 云南省红色旅游概述 |
4.3.1 红色旅游成为新的消费热点,综合效益大幅度提高 |
4.3.2 红色旅游知名度迅速提升,成为云南的旅游名片 |
4.3.3 基础设施日臻完善,红色旅游服务体系不断提升 |
4.4 云南省革命文化资源的红色旅游发展现状分析 |
4.4.1 红色旅游资源现状分析 |
4.4.2 红色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分析 |
4.4.3 云南省红色旅游存在的问题 |
第5章 云南省红色旅游客源市场分析 |
5.1 入境旅游市场分析 |
5.1.1 研究方法和模型 |
5.1.2 数据来源及处理 |
5.1.3 入境旅游市场竞争态分析 |
5.1.4 入境旅游市场空间分布分析 |
5.2 国内旅游市场分析 |
5.2.1 国内客源市场总体分析 |
5.2.2 国内客源市场构成分布 |
5.2.3 国内旅游市场目标定位 |
5.2.4 红色旅游市场细分 |
第6章 云南省革命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对策 |
6.1 云南省革命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理念 |
6.1.1 革命文化理念 |
6.1.2 文旅融合理念 |
6.1.3 可持续发展理念 |
6.1.4 创新发展理念 |
6.2 云南省革命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原则 |
6.2.1 资源融合、科学发展原则 |
6.2.2 政府主导、突出重点原则 |
6.2.3 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原则 |
6.2.4 创新体验、提高质量原则 |
6.3 云南省革命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模式 |
6.3.1 讲解+体验+多组合开发模式涵义 |
6.3.2 讲解+体验+多组合开发模式内容 |
6.4 云南省红色旅游路线开发 |
6.4.1 专题红色旅游路线 |
6.4.2 精品旅游路线 |
6.5 云南省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策略 |
6.5.1 深入挖掘革命文化内涵 |
6.5.2 拓宽融资渠道,完善红色旅游服务体系 |
6.5.3 加强对红色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开发 |
6.5.4 培养红色旅游专业人才 |
6.5.5 培养云南省红色旅游产业体系 |
6.5.6 加强红色旅游区域合作 |
第7章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2 创新之处 |
7.3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4)小说《在街道阳面》(节选)翻译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Аннотация |
前言 |
第一章 小说《在街道阳面》翻译过程描述 |
1.1 翻译项目意义 |
1.2 文本的语言特点 |
1.3 译前准备与工具使用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在街道阳面》翻译案例分析 |
2.1 词汇的翻译 |
2.1.1 词义的选择与引申 |
2.1.2 四字格词语的使用 |
2.1.3 非标准语词汇的翻译 |
2.2 句子的翻译 |
2.2.1 口语固定句式的翻译 |
2.2.2 副动词短语的翻译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小说《在街道阳面》翻译实践总结 |
3.1 翻译心得 |
3.2 翻译经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原文/译文 |
致谢 |
(5)月球城市(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
第二章 |
第三章 |
第四章 |
第五章 |
第六章 |
第七章 |
第八章 |
第九章 |
第十章 |
第十一章 |
第十二章 |
第十三章 |
第十四章 |
第十五章 |
第十六章 |
第十七章 |
(6)乡村社区参与体育旅游减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研究重点、难点 |
1.5.1 研究重点 |
1.5.2 研究难点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体育旅游减贫的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国内外体育旅游研究 |
2.1.1 国内外体育旅游研究概述 |
2.1.2 体育旅游与乡村发展概述 |
2.2 乡村旅游减贫研究 |
2.2.1 国内外乡村旅游减贫研究 |
2.2.2 乡村旅游的减贫效应研究 |
2.3 旅游社区参与减贫的相关研究 |
2.3.1 社区参与体育旅游的主要涵义 |
2.3.2 旅游社区参与减贫的影响因素 |
2.3.3 旅游社区参与减贫的居民态度 |
2.3.4 旅游社区参与减贫的效果评价 |
2.4 核心概念的界定与释义 |
2.4.1 乡村社区 |
2.4.2 社区参与体育旅游 |
2.4.3 体育旅游减贫 |
2.4.4 旅游减贫感知 |
2.5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5.1 地理二元经济论 |
2.5.2 中心地理论 |
2.5.3 社会交换论 |
2.5.4 公民参与理论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乡村社区参与体育旅游的减贫历程及理论分析 |
3.1 乡村社区参与体育旅游历程 |
3.1.1 “社区参与”的现象演变及特征 |
3.1.2 社区体育旅游的现象演变及特征 |
3.1.3 体育旅游减贫的典型案例 |
3.1.4 乡村社区参与体育旅游的表现形态 |
3.2 乡村社区参与体育旅游的减贫过程 |
3.2.1 体育旅游减贫的条件识别 |
3.2.2 体育旅游减贫的帮扶对象 |
3.2.3 体育旅游减贫的帮扶管理 |
3.2.4 体育旅游减贫的成效评价 |
3.3 乡村社区参与体育旅游的减贫机制 |
3.3.1 体育旅游减贫的利益机制 |
3.3.2 社区参与体育的互动机制 |
3.3.3 减贫效应成效的衡量机制 |
3.4 社区参与体育旅游减贫效应混合研究评估框架 |
3.4.1 社区参与体育旅游减贫的理论特性 |
3.4.2 社区体育旅游认知结构的内涵 |
3.4.3 社区体育旅游减贫效应质性框架 |
3.4.4 体育旅游减贫效应质性框架检验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乡村社区参与体育旅游减贫效应的理论框架构建 |
4.1 评估目标—社区参与体育运动多维减贫的长期效应 |
4.1.1 体育运动的健康减贫效应 |
4.1.2 体育多维减贫的社区营造 |
4.2 空间要素—社区参与体育旅游多维减贫的评估区域及对象 |
4.2.1 贫困乡村社区的地理区域筛选 |
4.2.2 贫困社区体育旅游的多维指向 |
4.2.3 体育旅游帮扶对象的多维测度 |
4.3 执行规范—社区参与体育旅游多维减贫的评估方法及原则 |
4.3.1 质性研究的原理 |
4.3.2 理论敏感性原则 |
4.3.3 访谈的一般原则 |
4.4 核心要素—社区参与体育旅游多维减贫的中心涵义 |
4.4.1 “社区参与”体育旅游多维减贫的数据采集 |
4.4.2 “社区参与”体育旅游多维减贫编码及类属 |
4.4.3 “社区参与”体育旅游多维减贫的类属萃取 |
4.4.4 中心涵义:“社区参与体育式减贫”框架 |
4.5 指标确定—“社区参与体育式减贫”框架的预测 |
4.5.1 贫困社区参与体育减贫的小样本测试 |
4.5.2 体育旅游多维减贫的指标信效度检验 |
4.5.3 体育旅游多维减贫的探索性因子分析 |
4.5.4 “参与度-动能-持续效应”框架PLS回归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贵州省黔东南雷公山贫困社区体育旅游减贫效应实证分析 |
5.1 黔东南“雷公山”贫困社区范围及活动 |
5.1.1 乡村分布与活动范围 |
5.1.2 体育赛事与节庆活动 |
5.2 黔东南“雷公山”贫困社区体育旅游减贫效应评估设计 |
5.2.1 减贫效应的研究假设 |
5.2.2 减贫效应变量与条目 |
5.2.3 调查过程及数据来源 |
5.2.4 体育旅游减贫效应的评估模型 |
5.2.5 体育旅游减贫维度信效度检验 |
5.3 黔东南“雷公山”贫困社区体育旅游减贫效应调查结果 |
5.3.1 黔东南“雷公山”社区贫困人口特征 |
5.3.2 黔东南“雷公山”社区典型贫困特征 |
5.3.3 黔东南“雷公山”社区减贫因素探索 |
5.3.4 黔东南“雷公山”社区减贫因素验证 |
5.3.5 黔东南“雷公山”社区减贫假设检验 |
5.4 贫困社区居民参与体育旅游减贫的意愿分析 |
5.4.1 体育旅游参与人口的基本特征分析 |
5.4.2 居民参与体育旅游减贫具有差异性 |
5.4.3 建档立卡与致贫原因的显着性分析 |
5.5 贫困社区参与体育旅游减贫效应的要素分析 |
5.5.1 减贫驱动的核心要素——参与度及动能 |
5.5.2 减贫驱动核心要素正向促进个体精神脱贫 |
5.5.3 减贫驱动基础要素——体育管理行政职能 |
5.5.4 减贫驱动要素互动——居民自组织规模化 |
5.6 贫困社区体育旅游减贫要素的外部可持续分析 |
5.6.1 体育旅游社区核心要素的可持续减贫 |
5.6.2 体育旅游专项减贫制度的社区增权效应 |
5.6.3 体育旅游民间团体的文化传承效应 |
5.6.4 体育旅游社区自主锻炼的社区增权效应 |
5.6.5 体育旅游社区核心要素的生态减贫效应 |
5.7 贫困社区体育旅游减贫的内驱可持续减贫分析 |
5.7.1 资源识别与价值交换(运营)基础 |
5.7.2 专项规划未能与社区支持形成互动 |
5.7.3 社区支持意愿促进可持续减贫 |
5.7.4 多中心村落社区参与扩大脱贫规模 |
5.8 本章小结 |
第6章 减贫延续:优化体育旅游社区参与路径 |
6.1 深化体育旅游社区核心要素的互动 |
6.1.1 动能转化,促进个体锻炼向社区集体旅游活动转化 |
6.1.2 强化能力,增强体育锻炼意愿与社区群体运动能力 |
6.1.3 壮大村落,建设承载民俗文体资源的运动示范村群 |
6.1.4 更新观念,创新具有传承体育文化价值的传统项目 |
6.2 增强贫困社区参与体育旅游减贫的外部可持续性 |
6.2.1 规范健身基本权利,增加体育旅游物权收益 |
6.2.2 壮大体育组织规模,促进民俗旅游多元供给 |
6.2.3 创造公众营收机会,制定利益分配长效措施 |
6.2.4 权衡社区参与范围,兼顾资源生态减贫效益 |
6.3 延展体育旅游业内在驱动减贫的自主脱贫空间 |
6.3.1 鼓励村寨社区运营,激发社区主导型动能 |
6.3.2 多社区联动办赛,扩大旅游减贫辐射区域 |
6.3.3 普及户外运动技能,布局体育生计型产业 |
6.3.4 调动社区参与积极性,营造社区支持氛围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创新之处 |
7.3 研究局限 |
7.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件1 访谈提纲与文本概况 |
附件2 预调查与正式调查 |
附件3 文本数据编码示例 |
学习经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社区居民视角下白马雪山野生动物保护及其对周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社区参与式生态保护几个基本概念 |
1.2.2 自然保护对当地社区影响研究现状 |
1.2.3 社区参与保护的运行机制研究现状 |
1.2.4 国内外文献评述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 |
1.3.1 研究内容构成 |
1.3.2 各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 |
1.3.3 研究的意义 |
1.4 技术路线及实施步骤 |
1.4.1 技术路线 |
1.4.2 实施步骤 |
1.5 主要创新点 |
2 云南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概况 |
2.1 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概况 |
2.2 野生动植物资源状况 |
2.3 保护区社区概况 |
2.3.1 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
2.3.2 保护区及周边社区主要民族文化和宗教 |
2.4 自然保护区管理现状 |
2.4.1 组织机构及人员 |
2.4.2 主要管理措施 |
2.5 本章小结 |
3 保护区所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分析 |
3.1 保护区区域整体概况 |
3.2 调查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分析 |
3.2.1 人口数量变化分析 |
3.2.2 经济发展变化分析 |
3.3 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对自然保护区保护活动可能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4 社区居民参与野生动物保护的意愿与认知情况调查分析 |
4.1 数据获取及研究方法 |
4.1.1 数据收集 |
4.1.2 研究方法 |
4.2 样本的基本描述分析 |
4.2.1 受访者基本信息分析 |
4.2.2 受访者工作与野生动物保护相关程度 |
4.3 社区居民参与野生动物保护的意愿与方式方法分析 |
4.3.1 野生动物保护的参与意愿 |
4.3.2 野生动物保护的参与方式 |
4.3.3 野生动物保护活动开展的意愿征求 |
4.3.4 野生动物保护活动开展的参与 |
4.3.5 野生动物保护纳入到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状况 |
4.3.6 野生动物保护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的影响体现程度 |
4.4 社区居民对野生动物保护意识与认知情况分析 |
4.4.1 社区居民对野生动物保护现状的了解 |
4.4.2 社区居民对野生动物保护法律法规的了解 |
4.4.3 社区居民对野生动物保护政策的认可程度 |
4.4.4 社区居民对野生动物保护方式的满意程度 |
4.4.5 社区居民对野生动物保护方式的认知 |
4.4.6 社区居民对野生动物保护约束认知 |
4.5 本章小结 |
5 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保护举措对社区主要利益相关者的影响分析 |
5.1 利益相关者的界定分析 |
5.1.1 野生动物保护涉及的利益相关者 |
5.1.2 野生动物保护的利益相关者的关联分析 |
5.2 数据收集与研究方法 |
5.2.1 利益相关者的调查内容和数据获取 |
5.2.2 研究方法 |
5.3 利益相关者的调查与基本数据描述分析 |
5.3.1 农户基本现状分析 |
5.3.2 被调查村的基本情况分析 |
5.4 野生动物保护约束下对农户的影响调查分析 |
5.4.1 对农户农林业生产活动投入的影响调查 |
5.4.2 对农户的收益影响调查分析 |
5.5 野生动物保护约束下对村集体的影响调查分析 |
5.5.1 周边村对自然保护区依赖程度的调查分析 |
5.5.2 为达到自然保护区要求村集体成本投入情况调查分析 |
5.5.3 从自然保护区获取的收益分析 |
5.6 利益相关方调查结果的比较分析 |
5.6.1 获取相关产业收入的比较分析 |
5.6.2 获取自然保护区补贴的比较分析 |
5.6.3 自然保护区不同保护方式方法的比较分析 |
5.7 不同利益相关者投入收益影响因素的比较分析 |
5.7.1 农户参与自然保护区保护投入收益的影响因素分析 |
5.7.2 村集体参与自然保护区保护投入收益的影响因素分析 |
5.7.3 农户与村集体参与自然保护区保护投入收益的影响因素对比分析 |
5.8 本章小结 |
6 野生动物保护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关联分析 |
6.1 研究方法 |
6.2 野生动物保护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相互影响的调查分析 |
6.2.1 野生动物保护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积极影响的调查分析 |
6.2.2 野生动物保护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负面影响的调查分析 |
6.3 野生动物保护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积极影响的关联性分析 |
6.3.1 野生动物保护对行业的影响与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关联性 |
6.3.2 野生动物资源利用方式对野生动物保护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积极影响的关联性 |
6.3.3 扶贫产业发展与野生动物保护对区域社会经济积极影响的关联性分析 |
6.4 野生动物保护对行业负面影响与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负面影响关联性分析 |
6.4.1 野生动物资源利用与野生动物保护对区域社会经济负面影响的关联性分析 |
6.4.2 扶贫产业发展与野生动物保护对区域社会经济负面影响的关联性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野生动物保护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
7.1 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
7.2 野生动物保护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分析 |
7.3 野生动物保护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分析 |
7.3.1 积极影响因子提取 |
7.3.2 野生动物保护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积极影响的回归分析 |
7.4 野生动物保护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分析 |
7.4.1 负面影响因子提取 |
7.4.2 野生动物保护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负面影响的logistic回归分析 |
7.5 野生动物保护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影响因子及程度结果分析 |
7.5.1 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积极影响的因素分析 |
7.5.2 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的因素分析 |
7.6 本章小结 |
8 社区居民参与野生动物保护与发展政策建议 |
8.1 拉动当地经济发展,激励社区居民参与野生动物保护 |
8.1.1 自然保护区提供相关政策手段,促进野生动物保护与地方经济发展共赢 |
8.1.2 建立居民参与野生动物保护激励机制 |
8.1.3 促进经济发展模式转型,改善少数民族群众生活水平 |
8.1.4 以资源开发模式带动脱贫致富,创造“双赢”局面 |
8.1.5 发展多样化体验旅游带动形成当地支柱产业 |
8.2 利用现行法规与制度解决周边居民的发展机制问题 |
8.3 综合平衡各方利益,强化保障机制 |
8.4 开展多样化多媒介的环境教育活动,打造保护区宣传教育平台 |
9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
(8)“旅游凝视”视角下王家峪红色旅游地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目的与意义 |
1.2.1 选题目的 |
1.2.2 选题意义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图 |
1.4 田野调查与样本收集 |
1.4.1 田野调查 |
1.4.2 样本分布情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红色旅游文献综述 |
2.1.1 红色旅游的概念及特征 |
2.1.2 国内红色旅游研究综述 |
2.2 王家峪相关研究 |
2.3 “旅游凝视”理论 |
2.3.1 “旅游凝视”理论的由来 |
2.3.2 国内“旅游凝视”的研究综述 |
第三章 王家峪红色旅游地的发展过程概述 |
3.1 王家峪和红色旅游地概况 |
3.1.1 王家峪概况 |
3.1.2 王家峪红色旅游地概况 |
3.2 王家峪红色旅游起源 |
3.2.1 战争历史 |
3.2.2 红色记忆 |
3.3 王家峪红色旅游地的发展过程 |
3.3.1 探查阶段(1961 年~2003 年) |
3.3.2 参与阶段(2004 年~2010 年) |
3.3.3 发展初期阶段(2011 年~至今) |
3.4 小结 |
第四章 政府凝视在王家峪红色旅游地建构中的作用力 |
4.1 政府凝视在旅游开发中的作用力 |
4.1.1 政府凝视下文化权力的生成 |
4.1.2 政府凝视下经济权力的支配 |
4.2 政府凝视在旅游经营和管理中的作用力 |
4.3 小结 |
第五章 游客凝视在王家峪红色旅游地建构中的作用力 |
5.1 王家峪红色旅游地的图像表征内容 |
5.2 游客的行为特征 |
5.3 游客凝视的作用力 |
5.3.1 游客凝视的文化作用力 |
5.3.2 游客凝视的经济作用力 |
5.4 小结 |
第六章 当地人凝视在王家峪红色旅游地建构中的作用力 |
6.1 当地人凝视 |
6.1.1 参与旅游业的当地人:积极凝视 |
6.1.2 未参与旅游业的当地人:消极凝视 |
6.2 旅游业参与者分析 |
6.2.1 影响当地人参与旅游业的因素 |
6.2.2 乡村精英与旅游业参与者 |
6.3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9)马萨达精神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点 |
第一章 马萨达兴衰史 |
一、马萨达遗址的地理环境概况 |
二、希腊统治下的犹地亚 |
(一)希腊化时期的犹地亚 |
(二)从马卡比起义到哈斯蒙尼王朝统治 |
三、罗马帝国的统治与马萨达兴衰 |
(一)希律王的统治与马萨达堡垒的建立 |
(二)犹太罗马战争与马萨达的陷落 |
小结 |
第二章 文献与马萨达精神的唤醒 |
一、马萨达精神的基本内涵 |
二、《犹太战记》与马萨达 |
三、《马萨达》诗歌与马萨达精神 |
小结 |
第三章 遗址考古与马萨达精神的再现 |
一、马萨达考古缘起 |
二、马萨达遗址的发掘 |
(一)遗址的早期探索 |
(二)20世纪马萨达遗址的考古发掘 |
三、马萨达的布局与建筑 |
(一)遗址的布局 |
(二)遗址的建筑 |
四、考古遗址的价值与马萨达精神 |
(一)考古遗址的价值 |
(二)马萨达考古遗址对犹太民族精神的作用 |
小结 |
第四章 建国后马萨达精神的传承与发展 |
一、马萨达精神的国家化 |
二、教科书及文学艺术与马萨达精神 |
小结 |
第五章 世界遗产旅游与马萨达精神的弘扬 |
一、世界遗产马萨达的价值 |
二、遗产旅游与马萨达精神的弘扬 |
(一)遗产旅游 |
(二)马萨达与遗产旅游 |
(三)遗产旅游模式与马萨达精神的弘扬 |
三、世界遗产马萨达的保护 |
(一)马萨达遗址保护面临的问题 |
(二)马萨达遗址保护阶段和措施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习近平生态伦理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内容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内容 |
第四节 研究的重难点及创新点 |
一、研究的重难点 |
二、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习近平生态伦理思想形成背景及理论来源 |
第一节 习近平生态伦理思想的相关概念 |
一、生态文明 |
二、生态伦理 |
三、习近平生态伦理思想 |
第二节 习近平生态伦理思想形成的背景 |
一、国内背景 |
二、国际背景 |
第三节 习近平生态伦理思想的理论来源 |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伦理思想 |
二、西方生态伦理思想 |
三、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伦理思想 |
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生态伦理思想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习近平生态伦理思想的发展脉络 |
第一节 习近平生态伦理思想的初创期 |
一、黄土高坡上的生态伦理思想萌芽 |
二、历史古城中的生态伦理思想起步 |
三、地方特色城市的生态伦理思想基础 |
第二节 习近平生态伦理思想的发展期 |
一、习近平在福建的生态伦理思想 |
二、习近平在浙江的生态伦理思想 |
第三节 习近平生态伦理思想的成熟期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习近平生态伦理思想的多维审视 |
第一节 习近平生态伦理思想的自然审视 |
一、人与自然是和谐相处的关系 |
二、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 |
第二节 习近平生态伦理思想的价值审视 |
一、经济发展和保护环境协调统一 |
二、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协调统一 |
第三节 习近平生态伦理思想的民生审视 |
一、人民幸福与生态文明协调统一 |
二、法治建设与保护环境协调统一 |
三、道德教育与生态保护协调统一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习近平生态伦理思想的当代价值 |
第一节 习近平生态伦理思想的理论价值 |
一、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思想 |
二、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
三、推动了我国环境法治的建设和发展 |
四、是引领我国五位一体全面科学发展的指针 |
第二节 习近平生态伦理思想的实践意义 |
一、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指导作用 |
二、有助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
三、有助于新发展理念的贯彻落实 |
四、有助于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四、旅游业正在牺牲着什么?(论文参考文献)
- [1]互联网嵌入对旅游业员工服务创新行为的影响研究[D]. 华君. 青岛大学, 2021
- [2]旅游型传统村落绿色发展指数测度及振兴模式研究[D]. 万紫微.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2021(09)
- [3]新时代云南革命文化资源的红色旅游开发研究[D]. 迟明坤.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9)
- [4]小说《在街道阳面》(节选)翻译报告[D]. 张成茹.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5]月球城市[J]. 安迪·威尔,王智涵. 译林, 2021(01)
- [6]乡村社区参与体育旅游减贫研究[D]. 盘劲呈. 上海体育学院, 2021(09)
- [7]社区居民视角下白马雪山野生动物保护及其对周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影响研究[D]. 梦梦.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9)
- [8]“旅游凝视”视角下王家峪红色旅游地建构研究[D]. 冯玉忠. 山西大学, 2020(01)
- [9]马萨达精神研究[D]. 翟亚丽.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10]习近平生态伦理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 赵玉. 河北科技大学, 20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