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细毛幼公羊小群选育试验

优质细毛幼公羊小群选育试验

一、优质细毛幼龄公羊小群培育试验(论文文献综述)

刘幸君[1](2012)在《不同羊品种血液细胞计数、生化指标和脂肪酸含量的比较研究》文中提出为了研究山东省内不同羊品种的血液学性状,揭示其血液生理、生化、脂肪酸之间的关系,本试验从山东省的2个羊场分别采集了4个山羊品种(莱芜黑山羊、文登奶山羊、波尔山羊、鲁波山羊)和4个绵羊品种(小尾寒羊、敖汉细毛羊、无角道赛特羊、萨福克羊),共381只羊的血样,利用全自动动物血细胞分析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岛津GC-2014型气相色谱仪三种仪器,分别检测了其正常饲养条件下的15项生理指标、18项生化指标和14种脂肪酸含量。利用SAS9.2统计软件的ANOVA,以物种、品种来源和年龄等为自变量,以及各因素之间两两互作;比较分析了影响三类血液学性状的因素,研究结果如下:1.绵羊和山羊两个物种间的血液学性状比较。绵羊的WBC、LYM、RBC、GCT、MCV、RDW-CV明显高于山羊(P<0.01),而绵羊的MID、GRAN、MCH、MCHC明显低于山羊(P<0.01)。绵羊的AST、ALB、GLU、BUN、UA、Ca、P、CHOL、TG、LDL-C、CK、LDH、IgG极显着高于山羊(P<0.01),山羊的TP、AL、PHDL-C、Mg极显着高于绵羊(P<0.01)。山羊中硬脂酸(C18:0)、亚油酸(C18:2(n-6))、γ亚麻酸(C18:3(n-6))、花生四烯酸(C20:4(n-6))极显着高于绵羊(P<0.01);山羊中油酸(C18:1)、二十碳五烯酸(C20:5(n-3))、二十二碳五烯酸(C22:5)显着高于绵羊(P<0.05),绵羊中木蜡酸C24:0显着高于山羊(P<0.05);山羊中n-6/n-3显着高于绵羊(P<0.05)。表明山、绵羊物种间血液学性状存在显着性差异。2.不同品种来源(地方品种和引品种)的血液学性状比较。地方品种的WBC、LYM、MID、GRAN、RBC、GCT、MCV明显高于引进品种(P<0.01)。山羊的ALT、IgG、TP、GLU、CK,绵羊的UV、Ca、ALP,地方品种显着(P<0.05)或极显着(P<0.01)高于引进品种;绵羊的TP、BUN、HDL-C、Mg、TG、LDH,引进品种显着(P<0.05)或极显着(P<0.01)高于地方品种。山羊中C16:1、C18:1T、C18:3(n-3),绵羊中C16:1、C18:3(n-6)、C20:4(n-6)、C20:5(n-3)C22:5、C22:6(n-3)、C24:0、C24:1、C18:1T引进品种显着(P<0.05)或极显着(P<0.01)高于地方品种,绵羊中C18:1地方品种极显着(P<0.01)高于引进品种;山羊中引进品种的n-6/n-3显着高于地方品种,绵羊的n-6/n-3地方品种显着高于引进品种(P<0.05)。表明地方品种对当地环境适应性更强,免疫系统较引进品种更完善;引进品种较地方品种产肉质量更佳。3.物种内不同年龄间的血液学性状比较。莱芜黑山羊青年羊的WBC、LYM、MID水平高于成年羊;波尔山羊青年羊的MID水平高于成年羊。小尾寒羊成年羊的WBC、LYM、MID、RBC、GCT、MCV、RDW-SD水平明显高于青年羊(P<0.01)。敖汉细毛羊成年羊的RBC、MCV高于青年羊。莱芜黑山羊的AST、CK、LDH,小尾寒羊的ALP、HDL-C、BUN,敖汉细毛羊的GLU、萨福克羊的P青年羊显着(P>0.05)或极显着(P<0.01)高于成年羊;小尾寒羊的TP、LDL-C和敖汉细毛羊的Mg成年羊显着(P>0.05)或极显着(P>0.01)高于青年羊。波尔山羊的C18:3(n-6),文登奶山羊的C18:0,C18:1T,C24:0,小尾寒羊的C20:4(n-6),C22:5,萨福克的C18:3(n-3)青年羊显着(P<0.05)或极显着(P<0.01)高于成年羊;莱芜黑山羊的C18:3(n-6),萨福克羊的C20:4(n-6)成年羊显着(P<0.05)高于青年羊。4.物种内不同品种间的血液学性状比较。莱芜黑山羊的WBC、LYM、GRAN、RBC、GCT、MCV水平明显高于其它三个品种(P<0.01)。敖汉细毛羊的WBC、LYM、MID、RBC、GCT、MCV、RDW-SD水平均高于无角道赛特羊和萨福克羊,且差异显着(P>0.05)。莱芜黑山羊CHOL、TG、DHL-C、LHL-C显着低于其它三个品种,波尔山羊CK、LDH、IgG、ALT、AST、ALB显着低于其它三个品种,莱芜黑山羊ALP、GLU高于其它品种,TP文登奶山羊最高,BUN由高至低顺序文登奶山羊、波尔山羊、莱芜黑山羊、鲁波山羊,UA则相反。山羊n-6/n-3由高及低依次为莱芜黑山羊、鲁波山羊、波尔山羊、文登奶山羊,绵羊为敖汉细毛羊、萨福克羊、小尾寒羊、无角道赛特羊。表明莱芜黑山羊,敖汉细毛羊地方品种对环境较强的适应性。根据3类血液学性状绘制的聚类图结果表明,生理指标和生化指标聚类结果基本一致,清晰地把8个品种分为绵羊品种和山羊品种两大类群,说明生理指标和生化指标能够反映出所研究群体的种属差异。而脂肪酸聚类结果出现绵羊品种和山羊品种交叉聚类的现象,说明影响脂肪酸性状的因素较为复杂,可能存在种属特性、营养状况等因素的多重效应。

郎侠[2](2011)在《欧拉型藏羊消化系统发育和肌肉H-FABP基因表达规律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探讨藏羊消化系统发育和肌肉H-FABP基因表达规律,本研究选择分布于青藏高原东部黄河第一大弯处甘肃省玛曲县的欧拉型藏羊为研究对象,将60只公羔分别于0、2、7、14、21、28、42、56、72、84、98和112日龄屠宰,采用大体解剖技术、酶活性分析法、生长曲线拟合方程及real time PCR技术等研究了0112d(哺乳期)欧拉型藏羊羔羊消化道的发育规律及其瘤胃内主要消化酶活性的发育性变化,羔羊不同生理时期皱胃、小肠内容物及黏膜消化酶、胰腺消化酶活性的变化;羔羊消化器官的生长曲线拟合;H-FABP基因在欧拉羊心脏组织和肌肉组织中的发育性表达,以及与IMF含量的相关性,结果如下:1欧拉型藏羊消化器官的生长发育及瘤胃内主要消化酶活性的变化测定了各日龄欧拉型藏羊羔羊体重,肝脏、胰腺重量,复胃及内容物重量,复胃净重,小肠、大肠、盲肠净重、相对重,胃容积及肠长度;测定了瘤胃内容物微生物酶活及各胃室pH。结果表明:(1)欧拉型藏羊羔羊在0112d的消化道发育迅速,消化道各部位增重明显,容积和长度等指标都显着增加,尤其瘤胃和小肠的增重明显高于其他部位的增重速度;(2)欧拉型藏羊羔羊跟群放牧食入部分牧草可明显刺激瘤胃的发育,70d时,瘤胃pH已接近成年羊水平,并维持在相对恒定的范围内,皱胃pH维持较低水平,呈强酸性;(3)瘤胃微生物酶活性随着日龄增长而提高,其中淀粉酶和木聚糖酶活性增加显着,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增加较缓慢,蛋白酶缓慢降低,且纤维素酶活性维持在较低水平,112d时羔羊的消化道及其功能已接近成年水平;(4)在欧拉型藏羊生产实践中,70d断奶较适宜,56d是可接受的最早断奶日龄。2欧拉型藏羊羔羊消化器官发育的生长曲线拟合分析采用CurveExpert1.3和SPSS11.5分析软件对不同日龄欧拉型藏羊羔羊各消化器官进行四种曲线拟合。结果表明:欧拉型藏羊早期生长过程中体重、体尺及消化器官的变化符合生物自然生长规律,Richards曲线模型是拟合欧拉型藏羊羔羊体重和胸围早期生长的最优模型,R2分别为0.9900858和0.9956355;Exponential Association是拟合欧拉型藏羊羔羊体高和体长早期生长过程的最优模型,R2分别为0.9958635和0.9989817;Gompertz Relation模型是拟合羔羊瘤胃、网胃和瓣胃重量生长曲线的最优模型,R2分别为0.9969633、0.9990474和0.9991166;4th Degree Polynomial Fit模型是皱胃、十二指肠、回肠和盲肠以及肝脏和胰脏重量变化拟合的最优模型,R2分别为0.9982634、0.9995719、0.9993717、0.9993425、0.9982556和0.9987633;Logistic模型是空肠和直肠重量变化拟合的最优模型,R2分别为0.9993071和0.9995853;4th Degree Polynomial Fit模型是羔羊各胃室容积变化拟合的最优模型,瘤胃、网胃、瓣胃和皱胃的R2分别为0.9998086、0.9960602、0.9979316和0.9843221;4th Degree Polynomial Fit模型是拟合羔羊肠道长度生长曲线的最优模型,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结肠和直肠的R2分别为0.9989660、0.9986684、0.9962898、0.9986193、0.9972662和0.9982142。3欧拉型藏羊羔羊消化道pH及主要消化酶发育规律取羔羊皱胃粘膜、内容物,小肠粘膜、内容物等以及胰腺,测定其pH和消化酶活性。结果表明:(1)随着欧拉型藏羊羔羊日龄增大,皱胃(内容物、不同部位黏膜)pH呈现下降趋势,均呈强酸性。初生羔羊皱胃(内容物、不同部位黏膜)pH均显着高于其他日龄(P<0.05)。羔羊到42d后,皱胃内pH变化基本不大(P>0.05);(2)初生羔羊皱胃凝乳酶比活性较高,随着羔羊日龄的增长,酶比活性在迅速降低,在羔羊42d前,皱胃凝乳酶比活性的变化幅度很大,42d后变化幅度较小。皱胃内容物蛋白水解酶比活性相对最低,羔羊皱胃幽门腺区蛋白水解酶比活性低于胃底中部和皱胃贲门腺区(P<0.05),胃底中部和皱胃贲门腺区蛋白水解酶比活性无显着差异(P>0.05)。42d后皱胃胃底中部黏膜蛋白水解酶比活性基本稳定。初生羔羊有较高的胃前脂酶比活性;(3)羔羊胰腺、小肠pH随日龄变化不大:胰腺均大于7,呈弱碱性。回肠pH高于空肠(P<0. 05),空肠的pH高于十二指肠(P<0. 05),十二指肠最低。羔羊十二指肠段pH呈弱酸性,空肠和回肠pH呈弱碱性;(4)羔羊出生后小肠内就存在较高的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活性。空肠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活性最高,回肠次之,十二指肠最低。随着羔羊日龄的增长,小肠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活性呈现为增加趋势,70d后羔羊小肠内容物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活性基本保持在相对稳定状态;(5)羔羊小肠不同部位淀粉酶活性不同,空肠段淀粉酶活性显着高于十二指肠和回肠(P<0.05)。随着羔羊日龄的增长,小肠淀粉酶活性持续增加,到84d后小肠各段淀粉酶活性基本处于稳定状态。初生羔羊小肠乳糖酶活性较高,小肠不同部位乳糖酶活性不同,空肠段内容物和粘膜乳糖酶活性最高,十二指肠次之,回肠最低;羔羊小肠粘膜乳糖酶活性显着高于其内容物乳糖酶活性;随着羔羊日龄的增长,小肠乳糖酶活性降低,70d后酶活恒定;(6)不同日龄羔羊小肠不同部位内容物和粘膜脂肪酶活性不同,空肠段脂肪酶活性最高,回肠次之,十二指肠最低,且羔羊小肠内容物脂肪酶活性显着高于其粘膜脂肪酶活性;随着羔羊日龄的增长,小肠脂肪酶活性逐渐升高,到84d后小肠各段粘膜脂肪酶活性基本呈稳定趋势;(7)羔羊胰脏主要消化酶活性随日龄变化不大。4羔羊肌肉H-FABP基因表达的发育性变化及其对肌内脂肪含量的影响取2、21、56、84和112日龄欧拉型藏羊公羔(各日龄5只)背最长肌、股二头肌和心脏样品,测定肌内脂肪含量和肌肉H-FABP mRNA表达量。结果表明:(1)随着羔羊日龄的增长,欧拉型臧羊肌肉IMF含量持续上升,不同部位组织IMF含量存在差异;(2)随着羔羊日龄的增长,其肌肉H-FABP mRNA的表达不同,并存在组织差异性,221d降低,21d后持续上升,各日龄间差异显着;H-FABP mRNA表达量在21112d羔羊生长期间与IMF含量呈正相关,表明H-FABP基因在生长发育早期就影响IMF含量,可以作为影响欧拉型臧羊IMF含量的候选基因之一。

王遵宝[3](2011)在《绵羊部分性状多基因聚合的EST-SSR标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了开发新型表达序列标签微卫星(EST-SSR)标记,筛选获得多态性丰富同时与性状连锁的标记位点,并以之为基础建立动物基因聚合分析预测方法,选出适于多基因聚合的最佳基因型类群,本研究收集下载绵羊特定组织表达序列标签设计开发新型EST-SSR标记,并结合关联性分析结果获得与性状连锁的EST-SSR标记位点,通过电子PCR技术将之定位于特定染色体上,同时完成原始EST的功能注释,明确标记位点可能的生物功能;分析位点间连锁关系,选择独立遗传位点,基于基因型均值聚类分析建立动物基因聚合预测方法,最终筛选出针对特定性状的最佳基因型聚合类群,具体结果如下:1.开发获得了17对多态性丰富的绵羊EST-SSR标记位点,结合毛性状与繁殖性状进行的关联性分析进一步筛选出12个对目标性状有遗传效应的位点。2.利用电子定位技术将16个多态位点定位于牛的13个染色体上,通过牛、羊染色体同源性分析最终将位点定位于绵羊染色体上,并对其中9个位点原始EST进行了功能注释,初步明确了标记可能的生物功能。3.分析计算了标记间r2与D’值,结果显示12个位点间连锁程度较低,属于独立遗传,可用于基因聚合分析。以位点的基因型均值聚类结果进行了分群比较,获得了针对毛性状、繁殖性状不同指标的7个聚合类群及其相应最佳基因型组合。本研究结果表明,基于EST开发微卫星标记效率较高,多态性丰富,而且整体上对性状具有较高的遗传效应;利用电子PCR技术可以对EST-SSR标记进行染色体初步定位及功能注释,可进一步分析验证标记功能;以位点基因型均值相似系数为基础的聚类分析可有效将位点不同基因型进行分类,参考类群性状表现获得的最佳聚合基因型类群对基因聚合育种计划的制定具有指导意义。

李国庆[4](2008)在《北疆农区肉羊杂交组合筛选及养殖技术应用效果的研究》文中认为为了有效利用农作物秸秆,大力发展优质羔羊肉,提升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畜牧业结构,本研究对新疆北疆垦区肉羊饲养现状进行调查,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肉羊杂交组合筛选、补饲方法的比较和在补充料的开发利用研究。调查发现,该区肉羊发展的主要因素是良种化程度低,有近2000万只当地羊没有进行有目的的改良。这些羊既不能生产优质羊毛,也不能生产高品质的羊肉,其肥大的尾脂可占胴体重的10%~25%。其次是技术滞后,产业化程度低。研究结果表明,萨福克×细毛羊杂种在生长发育和肉品品质方面更具优势,其F1六月龄平均体重达到42.74±3.25kg,比同龄土杂F1高3.19kg,差异极显着(P<0.01)。而且胴体瘦肉率高,羊肉品质好。经过短期育肥的?月龄萨杂羔羊屠宰率、净肉重和眼肌面积分别比土杂F1代提高了6.5%、11.9%和12.2%,差异极显着(P<0.01)。利用甜菜颗粒粕,适当补充能量、粗蛋白质、矿物元素等成分调制出的颗粒饲料对新疆高寒地区羔羊进行直线育肥,羔羊可在5月龄出栏,平均活重可达35kg以上,屠宰率达到47.4%,每只羊较秋季育肥多获利76元。同时由于提前断乳,有29.26%(84/287)的母羊在夏牧场产羔(当年产第二胎),高于对照组14.26个百分点,较产晚春羔母羊4.7%(3/64)高24个百分点,差异极显着(P<0.01)。

赵海润[5](2005)在《山西高寒山区绵羊杂交繁育方案的研究与推广》文中提出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世界肉羊业发展迅速,羔羊肉及其制品的消费需求同益增加。但国内肉羊业发展却相对滞后,肉用绵羊品种缺乏,商品肉羊生产刚刚起步,很难适应中国加入WTO的需要,因此从培育国内肉用绵羊新品种和商品肉羊的角度出发,研究探索绵羊杂交繁育的最佳组合,发展肉羊生产,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已成为当务之急。 本文通过引进国外优良肉用羊品种道塞特羊、萨福克羊、特克赛尔羊的种公羊作为杂交父本,分别与本地绵羊的母羊进行二元杂交,生产杂交一代商品肉羊,以本地绵羊作为对照组,观察各组合杂交一代羔羊初生、3月龄、6月龄三个时期的体重,研究了山西高寒山区绵羊杂交繁育的方案,从中筛选出了符合当地生产需要的肉羊杂交组合,以便确定肉用绵羊生产模式,指导本地区养羊业的发展。试验结果表明: 1、杂交一代初生重大。道×本组合、萨×本组合、特×本组合初生重,公羔羊分别为4.61±0.23千克、5.18±0.27千克、4.92±0.13千克;母羔羊分别为4.20±0.42千克、4.45±0.53千克、4.12±0.37千克,公母羊比本地羊平均提高11.1%和13.5%,24.8%和20.3%,18.6%和11.4%。 2、杂交一代生长速度快。3月龄平均体重,公羔羊分别为36.28±1.92千克、42.97±2.44千克、34.07±1.58千克,母羔羊分别为31.64±1.58千克、37.89±3.45千克、29.21±1.35千克,公母羊比本地羊平均提高79.7%和68.7%,112.8%和101.9%,68.7%和55.7%;6月龄平均体重,公羔羊分别为45.30±1.83千克、50.80±3.06千克、54.01±2.52千克,母羔羊分别为40.45±1.06千克、45.75±3.61千克、44.21±2.75千克,公母羊比本地羊平均提高68.7%和64.6%,89.1%和86.2%,101.1%和79.9%。 3、杂交一代经济效益高。道×本、萨×本、特×本组合所产杂交一代的公母羊,按每只羊每千克活重7元计,三种组合6月龄公母羊销售收入分别为317.10元和283.15元,355.60元和320.25元,378.07元和309.47元。分别比6月龄本地羊销售收入高129.08元和111.16元,167.58元和148.26元,190.05元和137.48元,因此6月龄杂交一代商品羊出售经济效益最好的组合为特克赛尔×本地母羊杂交组合和萨福克×本地母羊杂交组合。 初生重、3月龄体重和6月龄体重均极显着地高于对照组(P<0.01),因此就二元杂交而言,道×本、萨×本、特×本组合作为肉用绵羊生产组合的方案是非常可行的。建议发展肉羊生产应提倡杂交一代化,生产模式为道×本、萨×本、特×本组合二元杂交,其中以萨×本、特×本为最佳杂交组合。

郑江平[6](2005)在《新疆羊产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畜牧业是新疆最具特色的传统产业和基础产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绵山羊一直是新疆畜牧业的主要畜种,50多年来,羊产业的规模和效益实现了快速增长。羊产业已成为畜牧业的主导产业。研究羊产业的发展对新疆农业结构优化、农牧民增收以及提高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本研究采用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相结合、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微观分析与宏观分析相结合、比较分析和经济计量分析方法,首次对新疆羊产业发展进行了全面系统地分析。本文共分三大部分。第一大部分包括第一、二、三、四章。本部分首先提出了新疆羊产业的概念。接着对产业经济学理论、产业链理论和竞争力理论进行系统深入的阐述,作为指导整个研究工作的理论基础。最后在对世界和中国羊产业的生产、消费、贸易及发展趋势进行了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中国是世界羊肉、羊毛生产和羊毛消费大国,中国羊肉、羊毛区域化分布已十分明显。今后中国羊产业生产方向应逐渐从以毛为主向以肉为主,肉、毛、皮全面发展转变;由自由放牧向集约化饲养发展转变;羊肉生产向羔羊肉生产转变。第二大部分包括第五、六、七、八、九章,本部分从资源优劣势、羊产品生产、加工、贸易、消费等方面全面分析了新疆羊产业发展的现状、问题、特点及发展规律。通过对新疆羊产业发展历史、现状及趋势的分析,认为新疆羊产业生产在品种、天然草地和饲草料加工方面具有较大的资源优势,羊产业已成为新疆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在全国畜牧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鲜活产品仍然是新疆消费的主要方式,羊肉消费具有较大的市场前景。同时新疆羊产业发展仍存在生态系统脆弱、草地退化严重、牧场载畜能力不平衡、饲料生产布局不合理、产品结构单一和饲料安全隐患等制约因素,在羊产品生产加工、贸易方面存在规模小、企业亏损严重、羊产品进出口贸易逆差等问题。第三大部分包括第十、十一、十二、十三章,本部分首先分析了新疆羊产业链存在城郊型羊产业链、牧区型羊产业链和农区型羊产业链三种模式。研究表明,新疆羊产业纵向链各活动关系对羊产业发展有较大影响。其次从竞争绩效、竞争实力和竞争潜力三个方面,进一步对新疆羊产品的国内市场竞争力进行了综合评价,分析表明,新疆绵羊毛和牧区羊肉在全国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而农区肉羊竞争力较弱。在以上研究的基础

牛生波[7](2005)在《张掖市肉羊杂交模式的建立和推广》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针对张掖市肉羊生产发展现状,根据肉羊杂交理论,通过不同杂交组合试验,确立适宜张掖市发展的肉羊杂交模式,并开展了一定规模的推广工作,主要结果:1、小尾寒羊在张掖市有良好的适应性,其产羔性能和生长发育速度接近或相当于引入的水平,耐粗饲、抗病力较强。在小尾寒羊养殖规模上,饲养量不宜过大,方式上以舍饲或半舍饲为主,杜绝远程放牧,供给充足的营养,其优良特性才能较好地发挥。小尾寒羊的利用途径:搞好纯繁,增加当地小尾寒羊群体数量,以小尾寒羊为母本,引进国外肉羊品种进行经济杂交,生产肥羔。2、无角陶赛特与小尾寒羊杂交F1、边区来斯特与甘肃细毛羊杂交F1、边区来斯特与小尾寒羊杂交F1羔羊育肥性能对比试验结果:无寒F1羔羊增重效果最好,日增重207.05克,其他依次为边细F1、边寒F1,分别为173.83克和150.37克。无寒F1羔羊与边寒F1羔羊、无寒F1羔羊与边细F1羔羊增重差异均极显着(P>0.01),边细F1与边寒F1羔羊增重差异显着(P<0.05);边细F1羔羊虽差于无寒F1羔羊,但优于边寒F1羔羊,也具有较好的增重效果和产肉性能,屠宰率达43.9%;生长曲线显示:无寒F1羔羊成熟早,增重速度快且持续时间长,到5月龄后增重速度才逐渐减退,边寒F1早期增重速度快,但增重持续时间短,4月龄后便失去增重优势,因此在育肥全期的体重增幅不大;边细F1羔羊居于无寒F1和边寒F1之间。这一结果与增重结果相吻合。三个杂交组合的羔羊均呈现出在生长早期(5月龄前)增重快、生长后期增重逐渐减退的特点。确立了以甘肃高山细毛羊和小尾寒羊为基础母本,以边区莱斯特和无角陶赛特为父本的二、三元杂交模式。在对以上杂交模式的推广应用中,建立肉羊杂交核心示范点2个,发展肉羊规模养殖户17671户,累计生产二、三元杂交羔羊145.9万只,出栏肉羊43万只,新增生产总值1378.88万元,新增纯收益708.2万元,收益率达105.59%,农民得益率达211.14%。

罗玉柱[8](2005)在《中国高原型细毛羊种质特性研究 ——微卫星DNA标记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生物的种质应该指该物种的全套遗传物质,即其基因组。每个物种都有其种质特征,从而使得一种生物有别于另一种生物。甘肃高山细毛羊和青海细毛羊是中国育成的高原型细毛羊品种,它们都繁育在海拔3000 m左右的地区,已成为当地农牧民的重要经济收入来源之一。为了阐明高原型细毛羊的部分分子遗传标记特征,阐述高原型细毛羊品种间的遗传相关和遗传差异,为国内外评价细毛羊品种种质特征和遗传多样性提供基础数据,选择甘肃高山细毛羊和青海细毛羊作为研究对象,选择藏羊、滩羊、湖羊、小尾寒羊、岷县黑裘皮羊5个国内绵羊品种共7个群体及国外引进品种无角陶赛特羊和特克赛尔羊2个品种为比较研究对象,共11个群体采集血样432份,运用15个微卫星座位,对绵羊群体的微卫星DNA标记开展研究。实验数据采用相关的软件通过计算机处理。结果如下:(1)11个绵羊群体的15个微卫星座位共发现201个等位基因,青海细毛羊和甘肃高山细毛羊群体中的等位基因数均为128个。每个微卫星座位上都有占有优势的等位基因,且对于不同群体在相同座位上的优势基因是不同的,如青海细毛羊和甘肃高山细毛羊在HSC座位上的优势基因分别是281 bp(频率为23.86%)和279 bp(频率为21.59%);在ILSTS005座位上的优势基因均为196 bp(频率分别为34.44%和51.11%)。在15个微卫星座位上,在甘肃高山细毛羊和青海细毛羊群体中所发现的等位基因平均数相同,均为8.53个。(2)在11个绵羊群体中,2个引进绵羊品种的遗传多样性相对于中国9个绵羊群体较低。青海细毛羊和甘肃高山细毛羊的观察杂合度分别为0.7465和0.7435,期望杂合度分别为0.7577和0.7565。(3)在准确性检验、杂合子缺失检验和杂合子增加检验中,分别有25个、

李勇[9](2004)在《中国美利奴(新疆型)毛纤维直径与经济性状相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纤维直径是影响羊毛纺织性能的最重要指标,也是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超细型(18μm以下)、细型(18—20μm)培育研究中的重要经济指标。而深入了解羊毛纤维直径与其他经济性状间的关系,将为超细型、细型育种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理论依据。本文以中国美利奴(新疆型)羊为研究对象,通过不同细度类型羊的对比研究,分析了中毛型、细型、超细型羊纤维直径与其它主要经济性状间的相关关系。同时,通过建立回归模型探讨了纤维直径变化对主要生产性能的影响。本文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美利奴(新疆型)超细型、细型羊纤维直径与弯曲数无相关(r=-0.130,p>0.05),弯曲数不随纤维直径的变化而变化;在中毛型内纤维直径与弯曲数呈极显着负相关(r=-0.317,p<0.01);在品种内表现为弯曲数每增加一个,纤维直径降低0.204μm。2中国美利奴(新疆型)超细型周岁羊纤维直径与毛长、毛量、体重均不相关(公:r=0.105,r=0.052,r=-0.107,p>0.05:母:r=0.144,r=0.032,r=0.012,p>0.05),细型周岁羊毛长随其纤维直径的减小而减小(公:r=0.180,p<0.05;母:r=0.159,p<0.05),周岁毛量、体重与纤维直径均不相关(公:r=0.089,r=0.019,p>0.05:母:r=0.018,r=0.077,p>0.05);超细型、细型两岁母羊纤维直径与两岁毛长、毛量、体重均不相关(超细型:r=-0.216,r=-0.222,r=0.061,p>0.05:细型:r=-0.079,r=-0.069,r=0.025,p>0.05)。在品种内周岁羊纤维直径与周岁毛长、毛量、体重分别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公:r:0.121,p<0.05;r=0.295,p<0.01;r=0.180,p<0.01。母:r=0.108,p<0.05;r=0.108,p<0.05;r=0.145,p<0.01)。品种内两岁母羊纤维直径与两岁毛长、毛量、体重均无相关(r=-0.025,r=-0.079,r=0.103,p>0.05)。3中国美利奴(新疆型)超细型、细型、中毛型各类型羊原毛量随着其体重、毛长的增大而增加(p<0.05);周岁羊体重、毛量、毛长随着断乳重、断乳毛长的增大而增加(p<0.05)。4中国美利奴(新疆型)超细型、细型、中毛型间断乳重、断乳毛长、周岁体重、周岁毛长、周岁毛量差异显着(p<0.05),均随周岁母羊各类型直径范围的减小而降低,到两岁时各细度类型羊体重、毛长、毛量趋于一致。5中国美利奴(新疆型)超细型、细型羊单纤维绝对强度随纤维平均直径的减小而降低(r=0.587,p<0.01),但相对强度随纤维平均直径的减小而增大(r=-0.548,p<0.01),束纤维绝对强度和相对强度均与纤维平均直径不相关(r=0.157,p>0.05:r=0.162,p>0.05);细型羊束纤维绝对和相对强度分别随毛丛纵向最小直径的减小而降低(r=0.245,p<0.05;r=0.294,p<0.01),而束纤维相对强度随毛丛纵向直径变异的增大而降低(r=-0.255,p<0.05),超细型均不相关(p>0.05);在品种内束纤维绝对和相对强度随平均直径、毛丛纵向最小直径的减小而降低(平均直径与绝对、相对强度:r=0.313,p<0.01;r=0.311,p<0.01。最小直径与绝对、相对强度:r=0.360,p<0.01;r=0.391,p<0.01。),相对强度随毛丛纵向直径变异、毛丛内直径变异的增大而降低(r=-0.179,p<0.05;r=-0.204,p<0.05)。6中国美利奴(新疆型)超细型和细型羊在同一年度内随环境、气候、营养的变化,体侧毛丛上1/3处开始至毛根,纤维直径均呈下降趋势,最小直径均分布于毛丛下1/3处。超细型羊纤维纵向细度变异较细型羊小。

李宏健[10](2004)在《绵羊非繁殖季节发情调控技术的研究》文中提出绵羊的繁殖效率直接影响到养羊生产的经济效益。目前国内外在养羊生产中广泛采用高效繁殖管理和母羊发情周期调控等先进技术,充分发挥母羊的生产潜力,使养羊业发展成为工厂化生产的高效产业。本文从绵羊繁殖发情调控的技术原理、非繁殖季节发情调控技术的研究应用进展和前景作一论述;总结了近年来在新疆兵团农牧团场16个科技养殖示范场(户)3500多只不同品种绵羊(新疆细毛羊、哈萨克羊、阿勒泰大尾羊、多浪羊、杂种羊等)采用孕酮海绵栓+生殖激素处理诱导发情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同时制订了适合新疆养羊生产实际的母羊发情调控操作规程、羔羊的早期断奶和公羊的生殖保健技术规程,从而达到了缩短产羔间隔,提高绵羊繁殖率的目的。试验结果表明:应用本规程可使非繁殖季节母羊发情率平均达到98%,非繁殖季节繁殖率平均达到60%以上,繁殖季节繁育率平均达到150%以上;通过对公羊进行生殖保健,使公羊的精液品质达到人工授精的要求;探讨了对母羊实施全天候繁殖生产的可能性,并进一步探索了在此期间出生羔羊生长发育的规律性,为推广高效养羊综合配套技术及实施工厂化高效养羊生产奠定了基础。

二、优质细毛幼龄公羊小群培育试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优质细毛幼龄公羊小群培育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不同羊品种血液细胞计数、生化指标和脂肪酸含量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所研究羊品种的简介
        1.1.1 山羊品种
        1.1.2 绵羊品种
    1.2 羊血液学性状研究进展
        1.2.1 血细胞计数种类及功能
        1.2.2 血细胞计数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
    1.3 羊血清生化指标的研究进展
        1.3.1 血清酶种类与功能
        1.3.2 血浆蛋白和含氮化合物的功能
        1.3.3 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功能
        1.3.4 其他因素对生化指标的影响
        1.3.5 血清生化指标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
    1.4 羊脂肪酸的研究进展
        1.4.1 脂肪酸种类
        1.4.2 脂肪酸功能
        1.4.3 其他因素对脂肪酸含量的影响
        1.4.4 脂肪酸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
    1.5 本实验的目的意义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羊只及血液样本采集
    2.2 试验仪器设备及实验药品
        2.2.1 试验仪器
        2.2.2 主要试剂
    2.3 测定方法
        2.3.1 血液血细胞计数测定
        2.3.2 血清生化指标测定
        2.3.3 血清脂肪酸含量测定
    2.4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绵羊、山羊物种间的比较
        3.1.1 绵羊和山羊物种间的血细胞计数比较
        3.1.2 绵羊和山羊物种间的生化指标比较
        3.1.3 绵羊和山羊物种间的脂肪酸含量比较
    3.2 品种来源间的比较
        3.2.1 品种来源间血细胞计数比较
        3.2.2 品种来源间的生化指标比较
        3.2.3 品种来源间脂肪酸含量比较
    3.3 年龄间血细胞计数、生化指标和脂肪酸含量比较
        3.3.1 年龄间血细胞计数比较
        3.3.2 年龄间生化指标比较
        3.3.3 年龄间脂肪酸含量比较
    3.4 物种内品种间血细胞计数、生化指标和脂肪酸含量比较
        3.4.1 山羊四个品种血细胞计数、生化指标和脂肪酸含量比较
        3.4.2 绵羊四个品种血细胞计数、生化指标和脂肪酸比较
    3.5 两因素互作血细胞计数比较
        3.5.1 物种来源和年龄互作血细胞计数比较
        3.5.3 物种和年龄间互作血细胞计数
        3.5.4 物种来源和品种间互作血细胞计数
        3.5.5 物种与品种间互作血细胞计数
    3.6 聚类分析
        3.6.1 八个品种生理指标聚类
        3.6.2 八个品种生化指标聚类
        3.6.3 八个品种脂肪酸指标聚类
4 讨论
    4.1 影响羊生理指标的因素
    4.2 影响羊生化指标的因素
    4.3 影响羊血清脂肪酸含量的因素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2)欧拉型藏羊消化系统发育和肌肉H-FABP基因表达规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缩略词(ABBREVIATIONS)
前言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第一章 欧拉型藏羊研究现状
        1 欧拉型藏羊介绍
        2 欧拉型藏羊研究概况
    第二章 生长模型概述
        1 模拟畜禽生长的数学方程
        2 畜禽生长模型概述
        3 对生长模型的评价
    第三章 反刍动物消化系统及功能的发育概述
        1 反刍动物消化系统的发育
        2 反刍动物消化功能的发育
    第四章 脂肪结合蛋白基因(H-FABP)的研究概况
        1 H-FABP 基因的概念
        2 H-FABP 基因的定位
        3 H-FABP 基因的分布
        4 H-FABP 基因的结构
        5 H-FABP 基因的功能
        6 H-FABP 基因的研究
第二部分 试验研究
    第一章 欧拉型藏羊消化器官的生长发育及瘤胃内主要消化酶活性的变化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牧场概况
        2.2 试验设计及试羊饲养管理
        2.3 测定指标与测定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羔羊胃室的日龄变化
        3.2 羔羊胃室机能的日龄变化
        3.3 不同日龄羔羊肠道及胰腺、肝脏的变化
        3.4 羔羊胃肠道相对重量(%胃肠道总重)的日龄变化
        4 讨论
        4.1 羔羊消化器官的发育
        4.2 羔羊瘤胃pH 的变化
        4.3 羔羊瘤胃微生物酶活的日龄变化
        5 小结
    第二章 欧拉型藏羊消化器官发育的生长曲线拟合分析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2 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欧拉型藏羊羔羊体重和体尺
        3.2 欧拉型藏羊羔羊消化器官
        3.3 欧拉型藏羊羔羊各胃室容积及肠道长度的曲线模型
        4 讨论
        4.1 欧拉型藏羊体重、体尺的变化
        4.2 消化器官的变化
        5 小结
    第三章 欧拉型藏羊消化道pH 及主要消化酶发育规律的研究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牧场的选择
        2.2 实验动物(羊只)的选择
        2.3 样品的采集
        2.4 样品的预处理
        2.5 测定指标与测定方法
        2.6 数据的统计分析
        3 结果分析
        3.1 皱胃pH 及消化酶的发育变化
        3.2 羔羊胰腺、小肠pH 的日龄变化
        3.3 羔羊小肠消化酶比活性的日龄变化
        3.4 羔羊胰脏中各种消化酶活性的日龄变化
        4 讨论
        4.1 部分消化器官及消化腺pH 的变化
        4.2 皱胃消化酶的变化
        4.3 小肠蛋白酶活性的变化
        4.4 小肠碳水化合物酶活性的变化
        4.5 小肠脂肪酶活性的变化
        4.6 胰腺消化酶的变化
        5 小结
    第四章 欧拉型藏羊肌肉H-FABP 基因表达的发育性变化及其对肌内脂肪含量的影响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方法
        2.3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欧拉型藏羊羔羊肌肉IMF 含量
        3.2 样品总RNA 的质量检测
        3.3 H-FABP 基因及GAPDH 基因RT-PCR 扩增结果
        3.4 H-FABP 和GAPDH 基因的克隆测序结果
        3.5 欧拉型藏羊肌肉H-FABP m RNA 表达的变化规律
        3.6 欧拉型藏羊肌肉H-FABP m RNA 表达与IMF 含量的相关分析
        4 讨论
        4.1 欧拉型臧羊肌肉IMF 含量
        4.2 关于总RNA 的提取
        4.3 欧拉型臧羊肌肉H-FABP m RNA 表达的变化
        5 小结
本研究的结论、创新点及尚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1 结论
    2 创新点及理论意义
    3 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一 酶活测定方法
    二 H-FABP 基因表达测定方法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3)绵羊部分性状多基因聚合的EST-SSR标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EST-SSR标记研究进展
        1.1 EST计划
        1.2 EST-SSR标记开发
        1.3 EST-SSR标记特点
        1.4 EST-SSR标记应用
        1.5 存在问题及应对措施
    2 染色体定位研究进展
    3 基因聚合研究进展
    4 本研究涉及品种简介
        4.1 中国美利奴羊
        4.1.1 外貌特征
        4.1.2 品种性能
        4.1.3 育种应用
        4.2 德国肉用美利奴羊
        4.2.1 外貌特征
        4.2.2 品种性能
        4.2.3 育种应用
    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第二章 绵羊特定组织EST中SSR扫描及EST-SSR引物设计
    1 材料及方法
        1.1 EST序列来源
        1.2 ESR-SSR的开发
        1.3 EST-SSR引物设计
    2 结果与分析
    3 讨论
第三章 绵羊皮肤源EST-SSR标记与毛性状的关联性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本采集及试验材料
        1.1.1 主要试剂
        1.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1.2 试验方法
        1.2.1 羊毛细度及长度测定
        1.2.2 羊毛自然长度及伸直长度的测定
        1.2.3 绵羊全血基因组DNA提取
        1.2.4 EST-SSR位点选择及PCR扩增
        1.2.5 电泳检测及银染分型
        1.2.6 EST-SSR标记多态的测序验证
        1.2.7 数据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羊毛性状分析测定结果
        2.2 基因组DNA提取
        2.3 PCR扩增及基因分型结果
        2.4 多态位点的测序验证
        2.5 EST-SSR标记的遗传特性
        2.6 毛性状与标记位点的关联性分析
    3 讨论
        3.1 基因型判别
        3.2 EST-SSR标记的遗传特性
        3.3 微卫星标记与羊毛性状的关联性研究
第四章 绵羊脑、卵巢源EST-SSR标记与繁殖性状的关联性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本采集及试验材料
        1.2 绵羊主要繁殖性能指标选择
        1.3 EST-SSR位点选择及PCR扩增、检测
        1.4 数据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绵羊繁殖性能指标测定结果
        2.2 PCR扩增及基因分型结果
        2.3 多态引物遗传参数分析统计
        2.4 繁殖性状与标记位点的关联性分析
    3 讨论
第五章 绵羊EST-SSR标记功能注释及染色体电子定位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基因标记获得
        1.2 方法
        1.2.1 ES-SSR标记的功能注释
        1.2.2 ES-SSR标记的染色体电子定位
        1.2.3 染色体同源性分析及标记的转换
    2 结果与分析
        2.1 EST-SSR标记的功能注释
        2.2 EST-SSR标记的染色体电子定位
        2.3 牛、羊共有染色体分布情况
        2.4 染色体同源性分析
    3 讨论
第六章 绵羊经济性状多基因聚合的EST-SSR标记分析方法建立
    1 材料与方法
        1.1 聚合性状数据
        1.2 EST-SSR位点选择
        1.3 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EST-SSR标记位点的连锁不平衡分析
        2.2 经济性状的基因型聚类分析
        2.2.1 毛性状的基因聚合分析
        2.2.2 繁殖性状的基因聚合分析
        2.2.3 毛性状与繁殖性状的基因聚合分析
    3 讨论
第七章 全文结论及创新点
    1 结论
        1.1 绵羊EST-SSR标记开发及多态性分析
        1.2 绵羊EST-SSR标记与性状的关联性分析
        1.3 绵羊EST-SSR标记的功能注释及染色体定位
        1.4 基于EST-SSR标记的绵羊经济性状多基因聚合研究
    2 创新点
        2.1 标记开发
        2.2 染色体定位
        2.3 基因聚合
参考文献
附录1 合成引物信息
附录2 主要试剂配制方法
附录3 遗传参数计算公式
附录4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及克隆测序过程
附录5 测序结果
作者简介
致谢
石河子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4)北疆农区肉羊杂交组合筛选及养殖技术应用效果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的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价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肉羊产业发展趋势
    1.4 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点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垦区养羊业发展现状分析
    2.1 新疆畜牧业(养羊产业)发展现状
        2.1.1 新疆绵山羊的主要品种及布局
        2.1.2 新疆养羊业的现实状况
    2.2 新疆养羊业不景气的主要原因
        2.2.1 市场冲击
        2.2.2 传统落后的生产方式
        2.2.3 良种化程度低
        2.2.4 产业化程度低
    2.3 新疆肉羊产业发展基础
    2.4 养羊产业今后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第三章 研究试验
    3.1 杂交筛选和不同育肥方式的效果分析
        3.1.1 杂交筛选及育肥方式试验
        3.1.2 放牧绵羊冬春补饲试验研究
    3.2 农副产品饲料资源开发应用试验
        3.2.1 调配甜菜颗粒粕饲料的研制与应用效果研究
        3.2.2 农区秸秆处理技术的应用及效果
第四章 结论
第五章 北疆垦区肉羊生产可持续发展对策
    5.1 建立良种肉羊繁殖体系
    5.2 利用杂种优势,建立经济杂交利用体系
    5.3 推广利用成熟简便的技术手段广泛开发当地饲草饲料资源
    5.4 建立科学的肉羊生产的疫病防治体系
    5.5 搞好养羊业科技推广,普级科学养殖的技术
    5.6 肉羊育肥体系着力研究发展适合本地实际的绵羊育肥方法
    5.7 因地制宜实践肉羊基地建设,实现区域综合开发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5)山西高寒山区绵羊杂交繁育方案的研究与推广(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肉羊业现状
        1.1.1 国际肉羊业发展趋势
        1.1.2 国内肉羊业发展现状
        1.1.3 我国养羊业发展战略
    1.2 肉用羊品种
        1.2.1 肉羊应具备特点
        1.2.2 国外肉用羊品种
        1.2.3 国内肉用羊品种
    1.3 绵羊杂交繁育技术
        1.3.1 杂交
        1.3.2 繁育技术
        1.3.3 提高肉用羊繁殖力的措施
    1.4 绵羊杂交繁育技术的应用
        1.4.1 国际绵羊杂交繁育技术的应用
        1.4.2 国内绵羊杂交繁育技术的应用
    1.5 展望
    1.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点的概况
    2.2 材料与方法
        2.2.1 种公羊
        2.2.2 基础母羊
    2.3 人工种草与青贮饲料的利用
    2.4 试验区自然条件及气候特点
    2.5 肉用羊选配的原则与方法
        2.5.1 肉用羊选配的原则
        2.5.2 肉用羊选配的方法
    2.6 试验设计
        2.6.1 肉羊杂交组合的确定
        2.6.2 繁殖方法
        2.6.3 试验日期、地点和配种计划的安排
        2.6.4 同期发情
        2.6.5 羊的饲喂方式
        2.6.6 羔羊早期断奶技术的应用
        2.6.7 舍饲育肥技术的应用
    2.7 观察记录及试验数据处理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杂交一代肉羊外貌特征
    3.2 杂交一代肉羊初生、3月龄、6月龄的体重
    3.3 杂交一代肉羊3月龄、6月龄的平均日增重
    3.4 经济效益
    3.5 重复试验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2 结论
附图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6)新疆羊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独创性声明
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 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羊产业发展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羊产业发展的现实意义
        1.2.2 研究羊产业发展的理论意义
    1.3 产业形成与羊产业的界定
        1.3.1 产业形成
        1.3.2 羊产业的界定
    1.4 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1.4.1 研究的基本思路
        1.4.2 研究的方法
    1.5 研究的内容与结构
    1.6 本研究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1.6.1 创新之处
        1.6.2 不足之处
第二章 研究综述与理论依据
    2.1 国内外研究的动态
        2.1.1 国外研究动态
        2.1.2 国内研究的动态
    2.2 研究的理论依据
        2.2.1 产业经济学理论
        2.2.2 产业链理论
        2.2.3 竞争力理论
第三章 世界羊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3.1 世界羊产业生产、消费与贸易的现状
        3.1.1 世界肉羊业生产现状
        3.1.2 世界羊毛业生产现状
        3.1.3 世界羊产品贸易现状
        3.1.4 世界羊产品消费现状
    3.2 世界羊产业发展模式
        3.2.1 国外集约化饲养模式
        3.2.2 国外羊产业链模式
    3.3 国外羊产业发展启示
        3.3.1 生产方向逐渐从以毛为主转向以肉为主
        3.3.2 从自由放牧向集约化饲养发展
        3.3.3 羊肉生产从成年羊肉向羔羊肉生产转化
        3.3.4 国外畜牧业产业化的产生以商品经济为基础
        3.3.5 以国家的适当干预、调控、扶持和良好政策环境为保证
        3.3.6 以高新科技进入畜牧业领域并广泛应用为前提
第四章 中国羊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4.1 中国羊产业布局与生产现状
        4.1.1 中国肉羊生产区域分布与特点
        4.1.2 中国羊毛生产区域分布与特点
    4.2 中国羊产品贸易现状
        4.2.1 活羊进出口贸易
        4.2.2 羊肉进出口贸易
        4.2.3 羊毛进出口贸易
        4.2.4 羊绒进出口贸易
    4.3 中国羊肉屠宰加工
        4.3.1 羊产品加工的历史
        4.3.2 屠宰加工概况
        4.3.3 中国重点肉羊屠宰加工企业介绍
    4.4 中国羊产品消费现状
        4.4.1 羊肉消费现状
        4.4.2 羊毛市场消费现状
    4.5 中国羊产业的发展趋势和前景展望
        4.5.1 从以毛为主向以肉为主,肉、毛、奶、皮全面发展转化
        4.5.2 山羊将得到进一步发展
        4.5.3 农区养羊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4.5.4 中国羊肉进入国际市场的发展前景
第五章 新疆羊产业生产资源分析
    5.1 新疆羊产业生产发展史
        5.1.1 缓慢发展时期(1949-1964 年)
        5.1.2 波动停滞时期(1965-1978 年)
        5.1.3 调整、改革、全面发展时期 (1979-1993 年)
        5.1.4 快速发展时期(1994-2003年)
    5.2 新疆羊产业生产资源优势
        5.2.1 羊品种资源优势
        5.2.2 天然草地资源优势
        5.2.3 饲草料资源优势
    5.3 新疆羊产业生产的制约因素
        5.3.1 缺水草地面积大,生态系统极其脆弱
        5.3.2 牲畜超载过牧,草地退化严重
        5.3.3 季节牧场载畜能力不平衡
        5.3.4 饲料生产布局不合理,产品结构单一
        5.4.5 饲料安全问题制约羊产业发展
第六章 新疆羊产业生产发展状况
    6.1 新疆羊产业生产布局及发展特点
        6.1.1 肉羊生产区域分布及特点
        6.1.2 绵羊毛生产区域分布及特点
        6.1.3 绒山羊生产区域分布及特点
    6.2 新疆羊产业内部结构与生产水平
        6.2.1 畜群结构
        6.2.2 质量结构
        6.2.3 羊产业生产水平
    6.3 新疆羊产业饲养模式及发展特点
        6.3.1 集约化饲养模式
        6.3.2 家庭饲养模式
    6.4 新疆羊产业生产存在的问题
        6.4.1 生产方式传统落后
        6.4.2 牧区存在着尖锐的草畜矛盾
        6.4.3 资源产出率低
        6.4.4 缺乏严格的良种管理制度
        6.4.5 新疆羊品种资源保护问题迫在眉睫
第七章 新疆羊饲养成本收益分析
    7.1 新疆牧区不同绵羊品种成本收益分析
        7.1.1 本种绵羊成本收益分析
        7.1.2 改良绵羊成本收益分析
        7.1.3 本种绵羊和改良绵羊成本收益比较
    7.2 新疆农区养菜羊成本收益分析
        7.2.1 新疆农户养菜羊成本收益分析
        7.2.2 北疆、南疆、东疆农户养菜羊成本收益比较
        7.2.3 新疆与全国主要农区养菜羊成本收益分析
第八章 新疆羊产品加工和贸易分析
    8.1 新疆羊产品屠宰加工现状
        8.1.1 肉羊屠宰加工现状
        8.1.2 毛、绒及其他加工现状
    8.2 新疆羊产品贸易分析
        8.2.1 羊产品进出疆贸易
        8.2.2 羊产品进出口贸易
    8.3 新疆羊产品加工和贸易存在的问题
        8.3.1 屠宰场多且分散,屠宰设备简易落后
        8.3.2 屠宰加工点布局不合理,资源配置浪费
        8.3.3 羊肉加工企业规模小,缺乏龙头加工企业
        8.3.4 食品安全存在隐患
        8.3.5 羊毛市场流通体制不完善
第九章 新疆羊产品消费分析
    9.1 新疆居民食品消费结构及变化
        9.1.1 城镇居民食品消费结构及变化
        9.1.2 农村居民的食物消费结构及变化
    9.2 新疆羊产品消费特点
        9.2.1 羊肉消费特点
        9.2.2 羊毛消费特点
        9.2.3 羊绒消费特点
    9.3 新疆羊肉消费的影响因素分析
        9.3.1 收入水平
        9.3.2 消费习惯与偏好
        9.3.3 价格因素
        9.3.4 人口因素
    9.4 新疆羊产品消费发展趋势
        9.4.1 羊产品消费趋势
        9.4.2 未来羊肉产量需求量预测
第十章 新疆羊产业纵向链关系及对产业发展的影响
    10.1 新疆羊产业纵向链关系的演变过程
        10.1.1 羊产业纵向链活动与关系
        10.1.2 羊产业纵向链关系的演变过程
    10.2 新疆羊产业纵向链关系模式分析
        10.2.1 城郊型羊产业链模式
        10.2.2 牧区型羊产业纵向链模式
        10.2.3 农区羊产业链模式
    10.3 新疆羊产业纵向链关系对产业发展的影响
        10.3.1 饲草料与羊产品生产活动之间关系对羊产业发展的影响
        10.3.2 羊产品生产与加工、销售之间的关系对羊产业发展的影响
第十一章 新疆羊产品竞争力分析
    11.1 竞争力概念
        11.1.1 农业竞争力概念
        11.1.2 羊产品市场竞争力
    11.2 新疆羊产品国内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
        11.2.1 生产要素
        11.2.2 羊产品国内需求
        11.2.3 相关及支持产业
        11.2.4 食品安全
        11.2.5 成本与价格
        11.2.6 制度因素
        11.2.7 政府
    11.3 羊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测定方法
        11.3.1 羊产品竞争绩效
        11.3.2 羊产品竞争实力
        11.3.3 羊产品竞争潜力
    11.4 新疆羊产品国内竞争力实证分析
        11.4.1 羊产品竞争绩效测定
        11.4.2 羊产品竞争实力测定
        11.4.3 羊产品竞争潜力分析
第十二章 新疆羊产业发展总体思路及对策建议
    12.1 新疆羊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
        12.1.1 市场发展思路
        12.1.2 生产发展思路
        12.1.3 产业组织发展思路
    12.2 新疆羊产业区域布局及发展方向
        12.2.1 区域布局的原则
        12.2.2 区域布局和发展方向
    12.3 新疆羊产业发展对策建议
        12.3.1 抓住机遇,加速羊产业由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化
        12.3.2 加强草原建设,促进传统羊产业向现代羊产业转变
        12.3.3 完善羊产业生产加工体系,提高产业整体的经济效益
        12.3.4 坚持产业化经营,积极推进畜牧业现代化进程
        12.3.5 加大科技投入和科技工作力度,提高羊产业的科技含量
        12.3.6 实施现代化管理,促进细毛羊产业发展
        12.3.7 强化监督管理,确保羊产品质量安全
        12.3.8 加强政府组织领导和政策支持力度,促进新疆羊产业的发展
        12.3.9 积极开拓市场,扩大产品出口
第十三章 基本结论
    13.1 中国是世界羊肉、羊毛生产和羊毛消费大国,中国羊产品区域化分布明显
    13.2 新疆羊产业生产具有资源优势,也存在制约其发展的不利因素
    13.3 新疆羊产业已成为新疆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13.4 新疆牧区饲养改良绵羊成本收益高于本种绵羊,牧区绵羊的成本收益在全国居中上水平;北疆农区肉羊的成本收益高于南疆和东疆,农区绵羊成本收益在全国不具有优势
    13.5 新疆羊产品生产加工规模小,毛纺织企业亏损严重,羊产品进出口贸易逆差
    13.6 羊肉具有较大的市场消费前景,而羊毛消费面临巨大挑战
    13.7 羊产业纵向链组织关系对新疆羊产业发展产生较大影响
    13.8 新疆的绵羊毛和牧区羊肉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而农区肉羊竞争力较弱
    13.9 突出主导产品,发挥资源优势,合理化区域布局,加快新疆羊产业发展
参考文献
致 谢
作者简历

(7)张掖市肉羊杂交模式的建立和推广(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概述
    1 养羊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1.1 毛用方向主要发展特点
        1.2 肉用方向主要发展特点
        1.3 各国发展肉羊业所采用的主要方法
    2 中国及甘肃养羊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3 肉羊杂交生产概述
        3.1 肉羊杂交生产领域目前可供选择的主要品种
        3.2 引进品种在国内的杂交利用效果
        3.3 不同育肥方式生产羊肉的研究
        3.4 小结
    4 张掖市肉羊生产现状
        4.1 张掖市畜牧业发展的总体形式
        4.2 张掖市肉羊生产的优势
        4.3 主要制约因素
第二部分 张掖市肉羊杂交模式的建立
    1 小尾寒羊的适应性研究
        1.1 繁殖性能
        1.2 生长发育
        1.3 羊毛产量
        1.4 发病情况
        1.5 小结
    2 无寒杂交F_1、边细杂交F_1与边寒杂交F_1羔羊育肥性能比试验
        2.1 试验材料和方法
        2.2 增重结果与分析
        2.3 屠宰结果
        2.4 羔羊生长曲线与早期育肥
        2.5 小结
    3 张掖市肉羊杂交模式的选择
        3.1 肉羊杂交生产的理论依据
        3.2 张掖市肉羊杂交模式的确立
第三部分 张掖市肉羊杂交模式的推广
    1 张掖市开展肉羊杂交生产的基本做法和措施
    2 示范点上的工作
    3 辐射推广情况
    4 经济效益分析
        4.1 计算依据和资料来源
        4.2 基准年和主要评价指标及缩值系数
        4.3 推广情况与总收益
        4.4 新增总产值
        4.5 新增纯收益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8)中国高原型细毛羊种质特性研究 ——微卫星DNA标记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插图目次
附表目次
摘要
SUMMARY
1 文献综述
    1.1 种质与种质资源
        1.1.1 种质学说
        1.1.2 种质
        1.1.3 种质概念的应用——种质资源和遗传资源
        1.1.3.1 有关作物方面的应用
        1.1.3.2 有关畜禽方面的应用
        1.1.3.3 关于种质资源评价与利用
        1.1.3.4 关于种质资源的机构及信息网
    1.2 中国细毛羊繁育与种质
        1.2.1 新疆的细毛羊繁育和生产
        1.2.1.1 细毛羊育种场及基础设施
        1.2.1.2 细毛羊群体结构与育种方案
        1.2.1.3 细毛羊育种体系
        1.2.1.4 细毛羊生产与技术推广体系
        1.2.1.5 细毛羊营养研究
        1.2.1.6 细羊毛生产
        1.2.1.7 细毛羊育种和生产建议
        1.2.2 甘肃的细毛羊选育和生产
        1.2.2.1 甘肃高山细毛羊种质特性
        1.2.2.2 甘肃高山细毛羊选育与生产建议
        1.2.3 青海细毛羊选育
        1.2.4 细毛羊种质特性研究
    1.3 微卫星DNA 标记
        1.3.1 形态学方法
        1.3.2 蛋白质多态技术
        1.3.3 分子遗传标记技术
        1.3.3.1 限制性内切酶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标记
        1.3.3.2 随机引物扩增多态标记
        1.3.3.3 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标记
        1.3.3.4 小卫星DNA 标记
        1.3.3.5 微卫星标记
2 选题依据和意义
3 试验材料和方法
    3.1 血样制备
    3.2 实验室体系建立
        3.2.1 DNA 提取
        3.2.2 引物设计
        3.2.3 PCR 体系的建立
        3.2.4 胶液的配制及灌胶
        3.2.5 Marker 的配制及点样
    3.3 数据分析
        3.3.1 原始数据的获得
        3.3.2 微卫星数据处理
4 结果与分析
    4.1 等位基因的变异
        4.1.1 等位基因数变异
        4.1.2 等位基因频率变异
        4.1.3 等位基因平均数变异
    4.2 基因多样性(杂合性)分析
    4.3 哈代——温伯格比率的偏差
    4.4 系统发育分析
        4.4.1 遗传距离估计
        4.4.2 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4.5 主成分分析
    4.6 群体遗传结构的推导
5 讨论
    5.1 绵羊群体内遗传多样性
    5.2 绵羊群体间的遗传关系
    5.3 小结
6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9)中国美利奴(新疆型)毛纤维直径与经济性状相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文献综述
    1.1 国外羊毛资源与细毛羊业发展
    1.2 国内羊毛资源与细毛羊业发展现状
    1.3 国内外羊毛纤维直径与其它经济性状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1.3.1 羊毛纤维直径与毛量和体重
        1.3.2 羊毛纤维直径与羊毛密度
        1.3.3 羊毛纤维直径与羊毛长度
        1.3.4 羊毛纤维直径与弯曲数
        1.3.5 羊毛纤维直径与纤维强度
        1.3.6 羊毛纤维直径与繁殖性能
    1.4 羊毛客观检验的发展
    1.5 目前纤维直径测试几种主要方法
        1.5.1 气流仪法
        1.5.2 显微投影仪法
        1.5.3 声学法
        1.5.4 激光法
        1.5.5 图像处理法
    1.6 结语
2 前言
3 材料与方法
    3.1 试验动物
    3.2 试验地气候及饲养管理
    3.3 检测方法
        3.3.1 纤维直径
        3.3.2 羊毛弯曲数
        3.3.3 羊毛伸直率
        3.3.4 羊毛单纤维强力
        3.3.5 羊毛束纤维强力与断裂位置
        3.3.6 羊毛长度
        3.3.7 剪毛后体重及原毛量
    3.4 数据整理
4 结果与分析
    4.1 纤维直径与弯曲数、伸直率的相关分析
    4.2 纤维直径与单纤维强力的相关分析
    4.3 纤维直径与束纤维强力的相关分析
        4.3.1 毛丛纵向直径变异规律
        4.3.2 不同纤维直径范围间束纤维强力比较
        4.3.3 平均直径与束纤维强力的相关
        4.3.4 最小直径与束纤维强力的相关
        4.3.5 毛丛纵向直径变异与束纤维强力的相关
        4.3.6 毛丛内直径变异与束纤维强力的相关
        4.3.7 其它性状间的相关
        4.3.8 纤维直径对束纤维强力的影响
    4.4 纤维直径与毛长的相关分析
        4.4.1 不同直径范围不同性别年龄羊的毛长分布
        4.4.2 不同直径范围不同性别年龄羊的毛长对比
        4.4.3 周岁公羊纤维直径与毛长相关分析
        4.4.4 周岁母羊纤维直径与毛长相关分析
        4.4.5 两岁母羊纤维直径与毛长相关分析
    4.5 纤维直径与原毛量的相关分析
        4.5.1 不同直径范围不同性别年龄羊的原毛量分布
        4.5.2 不同直径范围不同性别年龄羊的原毛量对比
        4.5.3 纤维直径与原毛量相关分析
    4.6 纤维直径与体重的相关分析
        4.6.1 不同直径范围不同性别年龄羊的体重分布
        4.6.2 不同直径范围不同性别年龄羊的体重对比
        4.6.3 纤维直径与体重相关分析
    4.7 不同直径范围内其它主要经济性状间的相关分析
    4.8 纤维直径及其它性状对原毛量、体重、毛长的影响分析
        4.8.1 周岁公羊纤维直径及其它性状对原毛量、体重、毛长的影响
        4.8.2 周岁母羊纤维直径及其它性状对原毛量、体重、毛长的影响
        4.8.3 两岁母羊纤维直径及其它性状对原毛量、体重、毛长的影响
5 讨论
    5.1 纤维直径对弯曲数的影响
    5.2 纤维直径与单纤维强力的相关
    5.3 纤维直径与束纤维强力的相关
    5.4 纤维直径与毛长的相关
    5.5 纤维直径与原毛量的相关
    5.6 纤维直径与体重的相关
    5.7 其它经济性状间的相关
    5.8 毛丛纵向直径变异规律
6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10)绵羊非繁殖季节发情调控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综述
    1.概况
        1.1 我国养羊业的概况
        1.2 我国绵羊业发展现状
        1.3 世界绵羊业发展趋势
        1.4 新疆养羊业现状及发展方向
        1.5 二十一世纪养羊技术发展趋势
    2 母羊的生殖生物学特性及影响发情因素
        2.1 母羊的繁殖特性
        2.2 发情与发情周期
        2.3 影响发情因素
    3 提高绵羊繁殖率的意义、方法、措施
        3.1 提高绵羊繁殖率的意义
        3.2 影响绵羊繁育率的因素
        3.3 提高绵羊繁育率的措施
    4 绵羊发情调控技术
        4.1 母羊发情调控技术原理
        4.2 当前国内外的研究水平及动向
        4.3 非繁殖季节诱导发情技术方案及工艺流程
        4.4 繁殖季节同期发情处理方案要点及工艺流程
        4.5 幼龄母羊诱导发情
        4.6 母羊发情调控与其它繁殖生物工程技术的配合
    5 羔羊超早期断奶
        5.1 羔羊超早期断奶的生理学基础
        5.2 羔羊早期生长发育的特性
        5.3 超羔羊早期断奶的方法
        5.4 羔羊超早期断奶的日粮组成要求
        5.5 羔羊实现早期断奶意义
    6 公羊的生殖保健
        6.1 公羊的性成熟与适宜的初配年龄
        6.2 公羊的繁殖季节
        6.3 公羊的繁殖力及环境对繁殖的影响
        6.4 繁殖季节的内分泌调节
        6.5 公羊的生殖保健技术
第二部分 试验研究
    试验一 羔羊超早期断奶技术的研究
    试验二 成年母羊非繁殖季节诱导发情技术的研究
    试验三 当年母羔诱导发情试验
    试验四 非繁殖季节公羊生殖保健技术的研究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四、优质细毛幼龄公羊小群培育试验(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羊品种血液细胞计数、生化指标和脂肪酸含量的比较研究[D]. 刘幸君. 山东农业大学, 2012(02)
  • [2]欧拉型藏羊消化系统发育和肌肉H-FABP基因表达规律的研究[D]. 郎侠. 甘肃农业大学, 2011(04)
  • [3]绵羊部分性状多基因聚合的EST-SSR标记研究[D]. 王遵宝. 石河子大学, 2011(04)
  • [4]北疆农区肉羊杂交组合筛选及养殖技术应用效果的研究[D]. 李国庆.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12)
  • [5]山西高寒山区绵羊杂交繁育方案的研究与推广[D]. 赵海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5(05)
  • [6]新疆羊产业发展研究[D]. 郑江平. 新疆农业大学, 2005(03)
  • [7]张掖市肉羊杂交模式的建立和推广[D]. 牛生波. 甘肃农业大学, 2005(09)
  • [8]中国高原型细毛羊种质特性研究 ——微卫星DNA标记分析[D]. 罗玉柱. 甘肃农业大学, 2005(04)
  • [9]中国美利奴(新疆型)毛纤维直径与经济性状相关研究[D]. 李勇. 甘肃农业大学, 2004(09)
  • [10]绵羊非繁殖季节发情调控技术的研究[D]. 李宏健. 甘肃农业大学, 2004(09)

标签:;  ;  ;  ;  

优质细毛幼公羊小群选育试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