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交互式数据可视化软件开发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文献综述)
李观,张逸涵,芦旭熠,张天驰,单桂华,陆忠华[1](2021)在《宇宙数值模拟中可视化方法概述》文中研究说明数值模拟是宇宙学中重要的研究方法,可以帮助科学家了解宇宙演化过程和验证理论模型.可视化是分析模拟数据最有效的手段之一,通过对模拟数据的可视化和交互式探索可以极大提高科学家的分析效率.随着超级计算机的发展和宇宙学理论的不断完善,数值模拟的规模越来越大并且精度越来越高,这对可视化产生了多种分析需求和数据处理挑战.本文概述了宇宙数值模拟中可视化的主要方法,并且通过多个研究案例展示了可视化方法在宇宙模拟数据分析中的作用.最后,本文总结了当前研究的热点和面临的挑战.
王梦飞[2](2021)在《城市空间多情景可视化精准度提升策略研究 ——以长春市为例》文中指出
汤淼[3](2021)在《大规模Ad Hoc网络智能组网技术的研究与仿真》文中研究指明移动自组织(Ad Hoc)网络具有无需基础设施,组网灵活,高抗毁性等特点,广泛应用于民用和军事方面的场景,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获得了国内外教育、研究机构的广泛关注。随着移动Ad Hoc网络组网技术研究的深入以及计算机网络仿真工具的发展,其智能化研究与仿真的实现需求也越来越迫切。所以,设计一个面向移动Ad Hoc组网技术的智能化交互仿真验证系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结合移动Ad Hoc网络仿真技术研究的基础上,以OMNeT++仿真器软件为工具,在其对移动Ad Hoc网络仿真时的组网分簇可视化功能以及相关网络业务测试触发手段不够丰富的条件下,结合卫星工具包(Satellite/System Tool Kit,STK)作为网络仿真的可视化程序,设计实现了一个专门面向移动Ad Hoc网络仿真数据实时展示和人机交互业务测试需求的仿真系统平台,提升整个网络仿真过程的实时性和交互性,为验证移动Ad Hoc网络仿真研究提供了支持。(1)以OMNeT++网络仿真软件和INET协议仿真框架为基础,研究开发打通仿真网络内部与控制程序之间的接口,完成在仿真运行时,通过Socket实现的数据信息交互。在移动Ad Hoc网络仿真的基础上,研究OMNeT++中基于INET框架的仿真实现,根据仿真器原理为业务测试设计并开发符合场景需求的网络内部消息与数据处理函数,实现仿真时的信息数据收集和交互功能实现。(2)开发基于 C++微软基础类库(Microsoft Foundation Classes,MFC)平台的连接控制软件,并完成与OMNeT++仿真网络和STK可视化软件的连接,构建网络仿真系统平台。连接控制软件通过STK/Connect模块完成应用命令对STK软件的控制,并通过接收OMNeT++仿真数据在STK中完成网络场景的实时展示呈现。同时,连接控制软件实现了包括通信数据收集、节点数据管理和业务指令下发三种功能,为使用者提供了人机交互界面和按键集成,可通过输入的数据完成对STK和OMNeT++仿真网络的控制,触发业务应用命令消息发送到仿真网络中进行实现。(3)通过进行仿真平台系统测试,对已有的Ad Hoc网络中设计的典型业务场景进行联合仿真分析,验证该仿真系统的性能和有效性。通过对不同场景下的网络仿真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相较于普通的网络仿真可实现本文预期的实时展示和数据交互功能,并符合仿真测试时的系统参数需求。
王勇[4](2021)在《基于PDE优化算法的热解无烟煤微细观结构研究》文中指出我国的能源结构主要是以多煤少气为主。山西省晋城无烟煤储量丰富但其渗透性较差,严重制约了煤层气的开发利用。渗透率的好坏主要取决于煤岩的孔裂隙结构。由于煤岩在开采过程中,受地质特征、埋深、多场耦合等因素影响,煤层结构发生了变化,致使煤岩内部微细观孔裂隙结构改变;其中微孔隙主要用于煤层气的储藏,而大孔隙、微裂隙、裂隙是煤层气运移通道。研究煤层结构的空间发育、连通性及分布特性,提高渗透性是煤层气高效开采的关键点。因为煤岩具有多样性和不均匀性,传统煤岩微细观结构的研究方法,如液氮法、压汞法、电镜等在对孔裂隙结构定量研究中存在不足。现利用高精度μCT225k VFCB扫描系统无损检测,基于图像处理术与三维可视化重构技术相结合,弥补了传统研究方法的缺陷。通过开展热解实验,增加煤样内部温度,受温度场作用无烟煤内部微细观结构改变了煤层渗透性。因此,晋城无烟煤在热解作用下煤层孔裂隙结构随温度演化规律研究,对该地区煤层气的开发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晋城无烟煤为研究对象,基于热解和CT扫描试验,利用图像处理技术针对晋城无烟煤CT图像进行了自主编程。在传统图像处理分割算法的基础上,对煤岩CT图像分割算法进行了优化改进。将CV与LBF模型算法优势有效结合,缩短了计算时间,得到了高质量的微细观结构图。运用三维可视化技术对热解无烟煤三维裂隙网络进行了重构,并通过主裂隙面张量建立,研究了三维单裂隙面的空间分布和发育规律。主要试验内容和结论如下:(1)热解无烟煤试验和CT扫描试验采用自发研制的高温气氛炉与高精度CT显微系统相结合,通过循环卡盘固定-高温气氛炉加热-扫描实验过程,以10°C/min升温速率进行加热,设定关键参数值I=75μA,对不同温度下无烟煤试样进行实时扫描,得到七个温度下煤样CT切片图,发现CT图像中含有灰度值较大的矿物,并通过对比七个温度状态下不同位置的切片图像,发现煤样在层理面裂隙扩展较为剧烈;同时在常温和100℃时,CT图像中物质分界灰度值明显。随着温度的升高内部的孔裂隙结构发生变化,物质灰度值发生变化。其中每个试样切片总数为1506张,每张切片图像矩阵大小为2040×2040,存储大小15.8 Mb,格式为“.bin”,灰度值为0-255。(2)煤岩图像分割算法优化基于图像处理,针对热解无烟煤CT图像,自主编程完成了不同温度下无烟煤单层孔裂隙结构识别。利用小波函数对CT图像进行初始化去杂,将CT图像中存在的高阈值物质进行去除。通过graythresh函数求取孔裂隙与煤基质的分割点,并将阈值写入存档表中,同时将阈值进行[0,1]与[0,255]换算;将去杂后的CT图像进行归一化处理。经LGIF模型图像分割算法对热解无烟煤内部孔裂隙结构进行方程式演化。通过改进PDE图像分割算法将CV模型与LBF模型相结合,发现优化后的LGIF模型图像分割算法,改善了原始CV模型演化迭代数,提高了处理效率。不仅能够解决灰度差异性,还解决了LBF对初始位置敏感问题。同时对热解无烟煤图像进行了二次分割,提高了无烟煤内部孔、裂隙的分割精度。实现了热解无烟煤微细观结构的精准分割,清晰地反映了无烟煤细观结构空间分布。(3)热解无烟煤裂隙二维形态参数分析利用图像分析技术,针对热解无烟煤细观结构二维图像,对不同走向角典型裂隙在层理面演化发育规律进行研究分析。发现无烟煤层理初始裂隙形态变化主要为三个阶:第一阶段常温-200℃为裂隙产生段,常温与100°C层理中以孔隙为主;200°C时开始产生不同走向的裂隙;第二阶段200-300℃为裂隙形态发育平缓段;第三阶段300-600℃为形态剧烈发育段,400-600°C裂隙层理方向发育剧烈。在400°C时裂隙几何形态发生转折,是高温段裂隙发育的一个关键温度点。(4)热解无烟煤细观结构三维重构与定量表征煤岩内含有大量不同尺度的裂隙,利用三维可视化软件中等效球体模型对煤样内原有裂隙定量分析结果显示:等效直径Deq<100μm的裂隙数目多,体积小;而等效直径Deq>1000μm的裂隙数目少,但体积都较大;整体连通性较好,建立了孔隙网络模型从而更清楚的观察到孔隙、裂隙的分布情况。
王芳[5](2021)在《我国图书情报领域可视化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在图书情报领域,可视化方法越来越受到研究人员的重视,可以说,可视化是图书情报领域中一个新的研究方法与方向。随着我国图书情报领域关于可视化研究的发展,产生了一大批有重要作用的研究成果。目前,对可视化发展的整体研究还比较少,这不利于研究人员了解可视化技术与方法在我国图书情报领域的应用现状与演化特征。因此,本文通过文献计量学相关方法对我国图书情报领域中与可视化相关的研究成果文献进行梳理分析,并据此提出相应的建议。本文以中国知网作为数据来源,通过限定学科类别为“图书情报与数字图书馆”和“档案及博物馆”确保研究对象是图书情报领域的研究文献,以“可视化”为主要检索词进行主题、篇名、关键词的检索,并结合人工筛选,获得本论文的1784篇研究文献。提取1784篇文献的分析单元,例如发文年份、作者、机构、关键词等,并对相关单元进行清洗、整理以及合并同义词,综合运用数理统计法、高频词分析法、共现分析法以及知识图谱分析法等文献计量学相关方法对我国图书情报领域中可视化相关成果文献的时空分布、主体以及内容进行多方面的分析,借助Citespace和Ucinet软件将研究结果进行知识图谱呈现并对图谱进行详细分析。经研究发现,我国图书情报领域中可视化的发展体现出如下特点:1.自可视化相关研究诞生以来发文量一直处于增长状态,目前仍处于快速增长阶段。2.文献主要刊载于本领域专业期刊上,《情报科学》、《现代情报》发文量最多;武汉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以及南京大学是该领域的代表性研究机构。3.武汉大学的赵蓉英和邱均平教授是该领域的代表性人物。4.作者、机构之间合作受到地域因素的影响。5.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可视化方法与可视化工具的应用、可视化技术的实现、利用可视化方法对热点主题的研究等方面,有以图书情报领域自身的研究为重点,向计算机技术化发展转变的态势。根据研究结果,本文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希望为图书情报的研究人员在之后的研究中提供参考,使可视化技术在以后的研究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从而促进我国图书情报学的发展。
李琨[6](2021)在《基于Unity3D的定向井井迹动态可视化》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油气勘探技术的进步与发展,针对油气钻采中地层结构未知性与不可预测性,加之储油层位置不集中,增加了井眼轨迹控制的难度。虚拟现实与可视化技术的迅速发展与应用,使得井眼轨迹可视化监测成为可能,为井眼轨迹精确控制这一难题另辟蹊径。利用虚拟现实与可视化技术搭建虚拟可视化环境,在虚拟环境下研究油气钻井的最佳路径,实时监测与控制井眼轨迹,完成井轨迹选择、设计优化和控制的可视化。完成单机版与PC版的人机交互式可视化系统设计,从而实现定向井井迹动态可视化。本文采用Unity3D创建三维井场平台与地层环境,利用相关组件和C#脚本程序开发优化井轨迹、定向井轨迹与实钻井轨迹三种井眼轨迹的可视化显示。开发了支持沉浸式漫游的PC端软件与人机交互方式,为后续研发井轨迹的实时观测与远程随钻决策研究提供可视化环境。主要研究内容归纳如下:(1)搭建沉浸式虚拟环境。利用Unity3D搭建1:1油气钻机控制虚拟场景模型,构建丰富的井场、钻机、地层及井轨迹虚拟场景资源;利用C#脚本程序设计漫游键盘操控相关设置;(2)井轨迹可视化开发。利用Unity3D相关组件、C#脚本程序和第三方插件开发实现优化井轨迹、定向井轨迹和实钻井轨迹三种形式的可视化;在定向井轨迹可视化中,开发了分支井、分段井和水平井三种典型定向井;(3)沉浸式可视化系统开发。设计并开发了三维井眼轨迹可视化GUI人机交互界面,借助Unity3D支持虚拟仿真多平台发布的优势,发布能够在PC端运行的交互式可视化系统;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还原真实钻井场景,构建沉浸式定向井井迹的可视化,为钻机交互控制和决策提供一个友好沉浸式的研究与可视化环境。
刘嘉欣[7](2021)在《交互可视化在企业费用审计中的应用及效果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各应用领域的数据正以史无前例的速度猛增,传统的电子数据审计技术方法已然无法满足多样化的审计需求。可视化技术作为新兴审计数据分析方法,加速了大数据背景下审计信息化的发展与变革,成为近年来审计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审计可视化技术的应用效果受到信息呈报格式、交互性、任务难度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探索可视化技术相关要素对于最终审计效果的影响不仅拓宽了行为经济学和认知心理学在审计实务中的研究,对于改进可视化分析报告、指导审计实务工作也具有进步的现实意义。本文正是基于此,研究交互可视化技术在审计数据分析领域的应用及效果,挖掘可视化相关要素对审计效果的作用路径,以更好地提升审计效率和审计质量。本文在对审计数据分析及可视化行为研究有关文献进行整理后,对审计数据可视化相关影响因素和基础理论进行概念界定和梳理。然后采用案例设计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探索可视化技术在企业费用审计中的应用及效果。案例研究部分以可视化嵌套增量模型为基础,将某企业费用数据采用软件Power BI进行数据可视化处理后,分别构建总体办公费用概览和具体年份办公费用详情可视化分析页面,实现总体分析与类别分析相结合的最终可视化呈现。在案例可视化界面基础上结合双重编码理论和认知适配理论提出研究假设,并依据审计数据可视化影响因素进行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发放,获得调研数据,构建结构方程模型,经实证检验分析各因素对审计效果的影响,为审计实务相关研究提供新的方向。本研究得出的结论主要有两点。第一,审计可视化中的信息呈报格式、交互性对审计效率和审计质量存在正向影响;第二,任务难度在信息呈报格式、交互性对于审计效率和审计质量的影响中起负向调节作用。基于本文的研究成果,企业费用审计在引入可视化软件应用的同时,要更多地考虑到审计人员的认知能力和实务经验,采用图表结合的交互可视化呈报格式,增加审计信息含量,提升最终审计效果。同时,审计人员要结合自身的认知水平,根据审计任务、审计目标以及数据特点,尽可能选择匹配程度高的信息呈报格式和交互水平,利用多维交互技术来进行相关信息的过滤和筛选,更高效地缩小审计范围,定位审计重点。
范良[8](2021)在《基于OpenMP/MPI的大规模标量场数据并行体可视化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体可视化将三维体数据直接映射为半透明的二维图片,具有强大的空间表现能力,是重要的三维标量场数据可视化方法。但是,体绘制算法设计复杂,涉及大量浮点运算,目前的串行体绘制算法难以满足大规模标量场数据体可视化需求。本文采用线程/进程并行的方法,提出并行体绘制算法,解决大规模标量场数据体可视化,且满足实时交互需求。本文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线程并行投影四面体算法。可见性排序和四面体投影分类/拆分是串行投影四面体算法中最耗时的两个部分,本文使用Open MP编程框架,研究并实现了相应的线程并行算法。经过20核CPU实验测试,与串行投影四面体算法相比,本文算法加速比为3.5;与VTK体绘制算法相比,本文算法加速比为2.5。(2)进程并行体绘制算法。本文采用MPI编程框架,设计并实现了基于进程并行的体绘制算法。在并行读取大规模体数据的基础上,每个进程使用KD树算法进行数据分割;然后,每个进程采用独立的管线计算体绘制图像,并通过树合成策略合成最终结果。经过80核CPU实验测试,与串行体绘制算法相比,本文算法加速比为37.6。(3)松耦合C/S并行体可视化系统。客户端产生交互命令和显示体绘制结果,服务器承担可视化计算和绘制任务。其中,客户端/服务器之间采用Socket通信,服务器进程之间采用MPI通信。充分利用设计模式技术,采用模块化的实现,确保了系统的高度灵活性和可扩展性。经过节点内并行和跨节点并行实验测试,本系统可以很好地应用于大规模非结构网格数据体可视化,且满足实时交互需求。
杨德云[9](2021)在《面向多物理场的MTSS后处理》文中指出有限元后处理利用颜色映射和不透明度控制等方式,结合图形图像处理技术,将有限元求解结果可视化。后处理主要围绕CAE软件进行,电子科技大学自主研发的CAE软件MTSS,其后处理系统在功能、实时性、图形显示质量等方面需要改进。此外,涉及到多学科、多应用领域的多物理场问题越来越广,目前的可视化方法主要局限于单一视图、单物理场的可视化研究,传统的后处理技术难以满足需求。研究能在同一个视图下高效展示多物理场分布特征的可视化方法是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本文从有限元分析计算结果可视化需求出发,基于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思想,结合计算机图形学理论,研究开发了针对MTSS电子光学模拟器和高频电路求解器这两个常用求解器的后处理系统。系统以MFC为框架,基于HOOPS图形库,采用C++语言开发。针对有限元分析所产生的结果的特点,本文设计了包含节点、单元面、网格、模型、物理量等主要信息的可扩展的数据结构,以便于对数据进行存取、利用以及优化。文中研究了模型的显示、云图和等值线的生成、模型的段结构遍历、实体的任意剖切以及截面物理量显示、矢量场表征、图元拾取以及模型信息查询等后处理技术。在图形显示和用户交互方面,充分利用了HOOPS高质量的模型渲染、数据结构优化以及便捷的人机交互的优势。本文对实现的两个后处理系统做了实例测试,系统具有高实时性、功能易扩展、图形显示效果良好以及使用简便等特点。对于多物理场可视化所面临的空间重叠、视图遮挡和数据量庞大导致物理现象表现难的问题,本文从体数据出发,基于体绘制方法并加以优化,通过对不透明度和颜色的控制,采用半透明的融合绘制,实现基于视觉深度的良好判断。具体而言,优化了高表现的光线投射体绘制方法,在保证制绘制精度的同时,提高了绘制效率。方法结合Ray-AABB算法,在数据重采样之前,先判断射线与包围盒是否相交,通过剔除不必计算的数据,从而减小了数据规模。解决了传统光线投射算法重采样时,需要沿着所有射线计算重采样数据,导致算法实时性较低的问题。通过对多变量数据的模拟,验证其可行性,融合绘制方法展现了良好的可视化效果。
张培[10](2020)在《PYGD车间生产数据分析和可视化设计》文中认为本课题以制造型企业最常见的产品数据和设备数据为研究对象,运用数据分析方法和工业工程优化思想,以提升质量、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为目标导向,设计车间生产数据分析和可视化系统,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四个部分。首先,从J生产车间现状分析内部功能需求,基于功能需求对软件系统总体方案进行设计,为第五章可视化系统设计奠定基础;接着设计生产数据分析和可视化系统架构和功能模块,提出系统实现的两类关键技术,为第三章和第四章关键技术分析奠定基础。其次,对产品质量过程控制模块和产品合格率预测模块进行数据分析,提出两种产品数据分析关键技术。运用统计学分析方法对产品质量检验数据进行不合格品分析,采用改进鱼骨图定量分析并找出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运用BP神经网络算法对某一批次的产品日合格率进行训练分析和滚动预测,实例验证该预测方法的可行性。第三,对设备综合效率模块和设备故障率预测模块进行数据分析,提出两种设备数据分析关键技术。采用设备综合效率分析方法对设备运行数据进行建模分析,运用瀑布图等方法定量分析设备综合效率关键影响因素。运用役龄回退因子理论构建设备维护成本最小化模型,采用遗传算法求解降维处理后的模型优化解。最后,根据设计系统的总体方案,在对生产车间产品质量数据和设备运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设计车间生产数据分析和可视化系统,将分析结果以可视化形式展示。
二、交互式数据可视化软件开发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交互式数据可视化软件开发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3)大规模Ad Hoc网络智能组网技术的研究与仿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 |
1.4 论文章节安排 |
第二章 仿真关键技术 |
2.1 移动自组织网络仿真技术 |
2.1.1 移动自组织网络仿真器 |
2.1.2 网络可视化和仿真交互性 |
2.2 网络仿真软件技术基础 |
2.2.1 仿真架构功能 |
2.2.2 外部交互模块 |
2.3 STK软件技术基础 |
2.3.1 STK软件介绍 |
2.3.2 基于STK的功能扩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移动自组织网络组网技术仿真验证系统设计 |
3.1 需求分析 |
3.2 移动自组织网络组网技术仿真验证系统结构设计 |
3.2.1 网络仿真模块 |
3.2.2 仿真展示模块 |
3.2.3 控制管理模块 |
3.3 移动自组织网络组网技术仿真验证系统的实现 |
3.3.1 系统接口与功能 |
3.3.2 仿真数据实时呈现 |
3.3.3 应用业务命令实现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典型业务场景设计与仿真实现 |
4.1 仿真环境配置以及系统参数 |
4.2 仿真及性能分析 |
4.2.1 网络仿真数据呈现 |
4.2.2 应用命令业务实现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工作总结 |
5.2 下一步的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4)基于PDE优化算法的热解无烟煤微细观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无烟煤热解研究现状 |
1.2.2 无烟煤裂隙结构研究现状 |
1.2.3 煤岩微细观结构数字图像处理研究现状 |
1.2.4 煤岩三维建模分析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 本文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图 |
第2章 无烟煤CT试验 |
2.1 晋城无烟煤煤样概况 |
2.2 无烟煤试样制备 |
2.3 热解无烟煤CT |
2.3.1 CT实验设备 |
2.3.2 无烟煤热解装置 |
2.3.3 热解无烟煤CT实验和数据采集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热解无烟煤CT图像处理 |
3.1 热解无烟煤数据源格式 |
3.2 热解无烟煤CT图像预处理 |
3.2.1 热解无烟煤CT图像增强 |
3.2.2 热解无烟煤CT图像滤波 |
3.2.3 热解无烟煤CT图像形态学处理 |
3.2.4 基于传统分割算法煤岩图像处理 |
3.3 基于PDE图像分割的煤岩识别算法优化 |
3.3.1 传统偏微分方程(PDE)图像分割 |
3.3.2 偏微分方程无边缘活动轮廓模型(CV模型)图像分割 |
3.3.3 偏微分方程LBF模型分割法 |
3.3.4 偏微分方程煤岩识别算法优化模型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热解无烟煤细观结构二维分析 |
4.1 图像分析技术 |
4.2 热解无烟煤原生裂隙微细观结构二维量化分析 |
4.3 无烟煤二维裂隙分形维数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热解无烟煤微细观结构三维重构 |
5.1 3D可视化重构技术 |
5.2 热解无烟煤微细观结构重构过程 |
5.3 热解无烟煤细观三维重构实现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热解无烟煤三维孔裂隙定量分析 |
6.1 热解无烟煤分形维数随温度演化规律分析 |
6.2 热解无烟煤孔隙度随温度演化规律分析 |
6.3 热解无烟煤孔裂隙几何特性随温度演化规律分析 |
6.3.1 孔裂隙尺度划分理论 |
6.3.2 热解无烟煤孔隙结构特征随温度演化规律分析 |
6.3.3 热解无烟煤小尺度孔隙结构特征随温度演化规律分析 |
6.3.4 热解无烟煤裂隙结构特征随温度演化规律分析 |
6.3.5 热解无烟煤单裂隙特征随温度演化规律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我国图书情报领域可视化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可视化的研究现状 |
1.2.2 图书情报领域可视化的研究现状 |
1.2.3 文献计量分析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的创新点 |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框架 |
第2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概述 |
2.1 可视化 |
2.1.1 可视化的含义 |
2.1.2 可视化的发展阶段 |
2.1.3 图书情报领域中可视化研究的内涵 |
2.2 共词分析方法理论 |
2.2.1 共词分析的基本原理 |
2.2.2 共词分析的基本方法 |
2.3 知识图谱理论 |
2.3.1 知识图谱的概念 |
2.3.2 知识图谱的作用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数据选取与研究工具 |
3.1 数据选取 |
3.1.1 来源数据库的选取 |
3.1.2 数据的选取标准 |
3.2 主要研究工具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图书情报领域可视化研究的时空分布分析 |
4.1 图书情报领域可视化研究的时间分布 |
4.2 图书情报领域可视化研究的空间分布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图书情报领域可视化研究的主体分析 |
5.1 文献作者及作者合着情况分析 |
5.2 文献发文机构及合作网络分析 |
5.3 高被引文献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我国图书情报领域可视化研究的内容分析 |
6.1 图书情报领域可视化研究的关键词分析 |
6.2 图书情报领域可视化研究内容的聚类分析 |
6.2.1 聚类1:图书情报领域可视化的研究方法 |
6.2.2 聚类2:图书情报领域可视化的研究工具 |
6.2.3 聚类3:可视化技术实现 |
6.2.4 聚类4:可视化应用的主题热点 |
6.3 图书情报领域可视化研究的演进趋势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建议 |
第8章 结语 |
8.1 本文工作总结 |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6)基于Unity3D的定向井井迹动态可视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井眼轨迹可视化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石油钻采中VR技术的研究现状 |
1.2.3 井眼轨迹可视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章节安排 |
第二章 定向井沉浸式虚拟环境搭建 |
2.1 井眼轨迹基本参数及其计算方法 |
2.1.1 井眼轨迹的主要参数 |
2.1.2 井眼轨迹的计算方法 |
2.2 需求分析与技术路线 |
2.2.1 需求分析 |
2.2.2 技术路线 |
2.3 基于3DS MAX三维建模 |
2.3.1 建模软件选取与使用 |
2.3.2 井架及钻头模型 |
2.4 基于UNITY3D沉浸式虚拟环境搭建 |
2.4.1 井上井场平台的搭建 |
2.4.2 井场地形环境的搭建 |
2.4.3 井下三维地层搭建 |
2.4.4 虚拟环境漫游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优化井轨迹动态可视化开发 |
3.1 优化井轨迹设计架构 |
3.1.1 优化井轨迹可视化设计需求 |
3.1.2 优化井轨迹可视化的设计流程 |
3.2 优化井轨迹动态可视化的设计实现 |
3.2.1 优化井轨迹参数输入设计 |
3.2.2 优化井轨迹的动态控制 |
3.2.3 优化井轨迹动态显示 |
3.3 优化井轨迹三维可视化效果展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定向井井迹动态可视化开发 |
4.1 定向井井迹分类与设计原则 |
4.1.1 定向井分类 |
4.1.2 定向井设计原则 |
4.1.3 定向井井迹动态可视化的设计流程 |
4.2 定向井井迹动态可视化设计实现 |
4.2.1 定向井轨迹设计插件 |
4.2.2 定向井轨迹的设计 |
4.2.3 定向井钻头的运行控制 |
4.2.4 定向井轨迹的路径优化 |
4.3 定向井井迹动态可视化效果展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实钻井轨迹动态可视化开发 |
5.1 实钻井轨迹可视化设计架构 |
5.1.1 实钻井轨迹可视化设计需求 |
5.1.2 实钻井轨迹可视化的设计流程 |
5.2 实钻井轨迹动态可视化设计实现 |
5.2.1 实钻井轨迹数据输入 |
5.2.2 实钻井轨迹的动态控制 |
5.2.3 实钻井轨迹的动态显示 |
5.3 实钻井轨迹三维可视化效果展示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可视化交互系统开发与发布 |
6.1 可视化交互系统的开发 |
6.1.1 界面设计原则 |
6.1.2 GUI界面设计 |
6.1.3 场景及界面展示 |
6.1.4 场景及界面间跳转设计 |
6.2 可视化交互系统的发布 |
6.2.1 PC版可视化虚拟系统的发布 |
6.2.2 单机版人机交互设计实现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7)交互可视化在企业费用审计中的应用及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审计数据分析概述 |
1.2.2 数据可视化及审计应用概述 |
1.2.3 可视化行为研究概述 |
1.2.4 总体评价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与框架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可视化信息呈报格式 |
2.1.2 交互性 |
2.1.3 任务难度 |
2.1.4 审计效果 |
2.2 理论基础 |
2.2.1 可视化嵌套增量模型 |
2.2.2 双重编码理论 |
2.2.3 认知适配理论 |
2.3 小结 |
第3章 费用审计可视化案例设计 |
3.1 案例简介 |
3.2 费用审计可视化设计 |
3.2.1 设计流程 |
3.2.2 可视化工具选择 |
3.2.3 数据建模与基础度量值 |
3.3 可视化效果展示 |
3.4 小结 |
第4章 研究假设与问卷设计 |
4.1 研究假设 |
4.1.1 可视化信息呈报格式对于审计效率和审计质量影响的假设 |
4.1.2 交互性对于审计效率和审计质量影响的假设 |
4.1.3 任务难度的调节作用假设 |
4.2 基于费用审计案例的问卷设计与发放 |
4.2.1 被试者概述 |
4.2.2 变量的选取 |
4.2.3 调查流程 |
4.3 小结 |
第5章 审计可视化应用效果的实证分析 |
5.1 结构方程实证简介 |
5.2 实证分析 |
5.2.1 描述性统计 |
5.2.2 验证性因子分析 |
5.2.3 问卷信度与效度检验 |
5.2.4 模型适配度检验 |
5.2.5 假设检验 |
5.3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客观问题 |
附录B 交互可视化在企业费用审计中的使用感受问卷 |
附录C 审计质量、审计效率评分表 |
附录D 审计质量、审计效率评分依据 |
致谢 |
(8)基于OpenMP/MPI的大规模标量场数据并行体可视化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体可视化研究现状 |
1.2.1 体绘制 |
1.2.2 体可视化系统 |
1.3 大规模标量场体可视化研究现状 |
1.3.1 并行体绘制 |
1.3.2 C/S架构并行可视化 |
1.4 本文研究内容与组织结构 |
2 大规模标量场数据体可视化基础 |
2.1 体可视化理论基础 |
2.1.1 体数据 |
2.1.2 体绘制算法 |
2.2 大规模标量场数据并行体可视化理论基础 |
2.2.1 并行计算 |
2.2.2 并行计算编程框架 |
2.3 章末小结 |
3 基于线程并行的体绘制算法研究 |
3.1 并行可见性排序算法 |
3.2 并行四面体投影分类与拆分算法 |
3.2.1 四面体投影分类/拆分归一化 |
3.2.2 顶点数组偏移量计算 |
3.3 三角形投影光栅化和渲染 |
3.4 实验分析 |
3.4.1 本文算法性能分析 |
3.4.2 两层嵌套循环分析 |
3.4.3 不同非结构网格体绘制算法性能对比分析 |
3.4.4 执行时间分类分析 |
3.4.5 可扩展性分析 |
3.5 章末小结 |
4 基于进程并行的体绘制算法设计与实现 |
4.1 并行数据分割算法实现 |
4.1.1 KD树理论基础 |
4.1.2 并行KD树体数据分割算法 |
4.1.3 基于KD树的可见性排序算法 |
4.2 体绘制图像合成算法实现 |
4.2.1 颜色融合 |
4.2.2 基于树的图像合成 |
4.3 实验分析 |
4.3.1 数据分割算法性能 |
4.3.2 并行体绘制算法性能 |
4.4 章末小结 |
5 松耦合的C/S并行体可视化系统设计与实现 |
5.1 系统需求分析 |
5.1.1 背景及用途 |
5.1.2 功能需求 |
5.1.3 性能需求 |
5.1.4 技术需求 |
5.2 系统设计与实现 |
5.2.1 系统设计 |
5.2.2 系统实现 |
5.3 系统性能优化 |
5.3.1 图片压缩/解压 |
5.3.2 传递函数延时更新 |
5.3.3 两层LOD模型 |
5.4 系统测试与性能评估 |
5.4.1 节点内并行性能 |
5.4.2 跨节点并行性能 |
5.5 章末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9)面向多物理场的MTSS后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
1.2 有限元软件及后处理研究历史与现状 |
1.3 后处理的关键技术 |
1.3.1 云图绘制算法 |
1.3.2 等值线绘制算法 |
1.3.3 体绘制方法 |
1.4 多物理场及其可视化方法 |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5.1 研究内容 |
1.5.2 创新点 |
1.6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二章 后处理开发平台和HOOPS图形库技术 |
2.1 MFC框架设计 |
2.2 可视化组件HOOPS |
2.2.1 HOOPS的模块组成 |
2.2.2 HOOPS的数据结构 |
2.2.3 HOOPS图形渲染技术 |
2.3 面向对象的后处理数据抽象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电子光学模拟器后处理设计 |
3.1 模型的生成 |
3.1.1 计算结果读取 |
3.1.2 模型显示 |
3.2 空间电位云图生成 |
3.2.1 颜色映射算法 |
3.2.2 色彩填充 |
3.3 模型的段结构显示 |
3.4 三维模型的任意剖切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频电路求解器后处理系统 |
4.1 求解器数据处理 |
4.1.1 数据结构设计 |
4.1.2 模型显示 |
4.2 标量数据可视化 |
4.2.1 云图生成 |
4.2.2 等值线生成算法 |
4.3 矢量场可视化 |
4.4 操作器实现图元对象移动 |
4.5 模型操作和交互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多物理场融合绘制 |
5.1 体绘制方法 |
5.1.1 光线投射算法 |
5.1.2 足迹法 |
5.1.3 剪切-曲变法 |
5.2 半透明融合绘制及验证 |
5.2.1 数据空间变换 |
5.2.2 重采样有效性评估 |
5.2.3 多变量数据应用 |
5.3 融合绘制改进方法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10)PYGD车间生产数据分析和可视化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车间生产数据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车间产品质量数据分析研究现状 |
1.2.2 车间设备运行数据分析研究现状 |
1.3 论文结构和主要研究内容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结构安排 |
1.4 本章小结 |
2 生产数据分析和可视化系统架构设计 |
2.1 生产数据分析和可视化系统需求分析 |
2.1.1 需求背景 |
2.1.2 功能需求 |
2.1.3 非功能需求 |
2.2 生产数据分析和可视化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
2.2.1 系统架构设计 |
2.2.2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
2.3 数据分析系统实现关键技术 |
2.3.1 产品质量数据分析 |
2.3.2 设备运行数据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产品质量数据分析 |
3.1 产品质量检验数据分析 |
3.1.1 产品质量检验数据分析理论基础 |
3.1.2 产品质量检验数据统计 |
3.1.3 产品质量数据分析 |
3.1.4 产品超差原因分析 |
3.1.5 质量验证 |
3.2 产品合格率预测分析 |
3.2.1 产品合格率预测分析理论基础 |
3.2.2 构建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 |
3.2.3 实例验证 |
3.3 本章小结 |
4 设备运行数据分析 |
4.1 基于设备综合效率的关键设备数据分析 |
4.1.1 设备综合效率分析理论基础 |
4.1.2 设备综合效率计算 |
4.1.3 设备综合效率损失分析 |
4.2 基于遗传算法的设备预防性维护建模分析 |
4.2.1 设备预防性维护理论基础 |
4.2.2 设备预防性维护建模 |
4.2.3 基于遗传算法的设备维护模型优化求解 |
4.3 本章小结 |
5 可视化软件系统设计 |
5.1 系统用例图分析和数据库设计 |
5.1.1 系统用例图分析 |
5.1.2 系统数据库设计 |
5.2 系统环境选择 |
5.3 系统关键模块功能实现 |
5.3.1 产品质量过程控制模块功能实现 |
5.3.2 产品合格率预测模块功能实现 |
5.3.3 设备综合效率分析模块功能实现 |
5.3.4 设备预防性维护功能模块实现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附录B 隐含层—输出层权值更新过程 |
附录C 输入层—隐含层权值更新过程 |
附录D 降维处理主函数程序 |
四、交互式数据可视化软件开发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参考文献)
- [1]宇宙数值模拟中可视化方法概述[J]. 李观,张逸涵,芦旭熠,张天驰,单桂华,陆忠华. 计算机系统应用, 2021(12)
- [2]城市空间多情景可视化精准度提升策略研究 ——以长春市为例[D]. 王梦飞. 吉林建筑大学, 2021
- [3]大规模Ad Hoc网络智能组网技术的研究与仿真[D]. 汤淼.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4]基于PDE优化算法的热解无烟煤微细观结构研究[D]. 王勇.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5]我国图书情报领域可视化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D]. 王芳. 山西财经大学, 2021(09)
- [6]基于Unity3D的定向井井迹动态可视化[D]. 李琨. 西安石油大学, 2021(09)
- [7]交互可视化在企业费用审计中的应用及效果研究[D]. 刘嘉欣. 山东财经大学, 2021(12)
- [8]基于OpenMP/MPI的大规模标量场数据并行体可视化技术研究[D]. 范良. 西南科技大学, 2021(08)
- [9]面向多物理场的MTSS后处理[D]. 杨德云.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10]PYGD车间生产数据分析和可视化设计[D]. 张培. 南京理工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