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闻记者的现代视点(论文文献综述)
和曼,焦飞越[1](2021)在《信号、表征、沟通与交互:融合新闻的叙事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数字时代,融合新闻是信息技术迭代升级环境下产生的一种新闻形态,不仅在生产流程与传播范式上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也在叙事话语与叙事手法上进行着明显的革新。整合多种媒介的叙述信号,强化话语系统的运作实践,发挥交往沟通的交际职能,能够最大程度实现主体间性,成为融合新闻遵循的叙事规则。以此切入,厘清融合新闻叙事的信号逻辑,依托叙述者、叙述视点和叙述时空等类组信号形成叙事集合,呈现出千姿百态的新闻事件;阐释融合新闻叙事的表征实践,归纳表演性、体验性和创造性等话语特征;加强虚拟现实媒介传播的有效沟通,调节叙述行为促进主体与客体抵达共识;瞄准交互主体性,分层建构融合新闻叙事,实现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理解和一致,为今后融合新闻的生产、设计与创新提供建设性的建议。
杨赫[2](2021)在《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的影响因素与评价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爆发式增长的用户基数、游戏理念的不断进步和商业资本的推波助澜,逐渐剥去包裹在电子竞技外部饱含隐秘和禁忌色彩的坚硬外壳,使之成为富有时代特征的数字竞技项目。而作为风靡世界的文化符号,电子竞技同样引发媒介的高度关注,并且已经成为中国网络媒体传播中的“新势力”。现阶段,“电竞热”仍然在持续升温,但表面的浮华却难掩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的现实困境,随着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各利益相关主体需求的日益增长,初期依靠资本植入的粗犷式发展已经开始后继乏力,客观上出现了传媒实践先于理论指导、平台发展与价值定位模糊不清、评价模式不够完善等问题,而其症结则在于学界和业界对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理论建构、影响因素和评价体系的认知与实践不足。现阶段,电子竞技和网络媒体传播分别回应了当前中国社会不断突显的竞争意识、时间性和效率思想,以及人们普遍对于身份流动、自由连通和共享叙事的渴望,两者不断融合、相互补充,形成了一种极具张力的统摄性娱乐装置。具体而言:一方面,随着盈余时代的到来和技术赋能的不断提升,用户的主体性不断增强,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的游戏表象进一步突显,趣味性、个性释放、自我选择与控制的外显表征也更加具体;另一方面,随着平台资本主义下隐性剥削机制的逐步建立,数字产消者逐渐取代“受众商品”,主导着网络传播中的商业化思维和价值攫取。换言之,平台与用户之间的关系正在演变成为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的新秩序。本文以传播游戏理论、游戏批评理论体系和框架理论为指导,以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的理论建构、影响因素与评价体系为研究主线,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扎根理论分析法、德尔菲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实地调查法和案例分析法等,阐释网络媒体传播效果的发生机制与内涵结构,分析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的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梳理中国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的现实问题,构建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的评价体系,并且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实证评估,最终提出具有指导性、层次性的优化策略。力求能够在传播学视域下,完善电竞传播研究的理论体系,为中国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实践提供参考和依据,从而强化其服务大众的功能,实现社会价值与经济效益的同步提升。研究认为:(1)在传统框架理论视角下,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源自于媒介框架和受众框架之间的相互博弈。首先,在框架的背后存在网络媒体商业化趋势、电子竞技的青年亚文化特征两大“隐形推手”;其次,博弈的维度是以具身体验为基础的“认同”和因数字劳动所引发的“消费”;最后,博弈的结果则表现为经由具身体验产生情感认同、行为认同和身份认同,以及在数字劳动中形成符号消费、权力消费和空间消费,并且它们分别具有形塑网络商业思维、建构网络文化关系的功能。由此可见,在网络媒体商业化、平台化,受众数字化、用户化的环境中,“体验”与“劳动”之间的相互置换成为用户的身体感知与价值生产的源动力,结合现实语境分析,两者又分别指向了游戏的经验性和资本化,并且推动了以文本变革为核心的网络电子竞技传播游戏化进程。(2)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本质上是因信息流动引起受众认知、态度和行为的变化,以及由此产生的综合影响。通过考察电子竞技网络媒体传播的游戏范式,并且询唤出用户作为玩家的主体性,从而赋予了其传播效果更为明确的指向性,即文本呈现、主观体验和价值生产3个维度:首先,从游戏表象的视角分析,作为具备生产复数化故事的超叙事系统,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兼具控制与规则等核心游戏元素,并且整合了游戏文本设计理念,故参照游戏批评的第一向度,将文本呈现效果(用户对于文本的感知与理解)解构为叙事叙述效果、机制创设效果、审美匹配效果和技术应用效果;其次,“双环境化”造成用户角色与行为双重性,此时符号的功能只存在于游戏之内,但是符号的感知与识别却来源于现实经验,所以用户通常在功利性或抵抗性的活动中不断寻求自我价值,故主观体验效果具体表现为情感沉浸、交互体验和自我实现;最后,用户作为游戏玩工所进行的劳动,兼具非物质劳动和数字劳动的双重属性,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依靠数字秩序,赋予并改造了用户新的身份政治和身体关系,客观上形成了以“生产-流通-消费-再生产”为核心的价值链,并且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具备创造价值的能力。而在上述价值链中,前两个部分可以被概括为是劳动成果,后两个部分则分别对应价值转化效果与经验塑造效果。(3)运用扎根理论分析法,经由三级编码,得出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的影响因素包括用户差异、环境条件、平台建设、盈利能力、责任意识和创新实践6个主范畴与其下属的24个子范畴。将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作为一个整体,其盈利能力属于目标导向性因素,责任意识属于环境制约性因素,创新实践属于竞争动力性因素,能够直接影响其传播效果;而用户差异、环境条件和平台建设则是形成上述三个主范畴的前提条件,故能够通过对于三者的作用,进而影响网络媒体电子竞技的传播效果。通过理论对话发现,本文的影响因素模型在内涵与关系层面,能够展现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发生机制的要素与特征,并且具备了解释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游戏范式的能力,客观上同第三章的理论基础形成呼应。与此同时,该模型也符合“O-S-O-R”研究模式中两次对于受众差异(两个“O”)的认知,并且与游戏化设计模型中,以“感知-意图-行为”为主线的用户体验路径关联度较高。本文以该影响因素模型为问题分析框架,从商业创收、责任履行和创新扩散三个层面,分别对现阶段网络媒体电子竞技的传媒实践进行分析,发现其存在资本植入过度、内容良莠不齐、专业性仍需强化、文化定位尚需明确、用户媒介素养和电竞形象构建有待提升等问题,进而围绕刺激用户生产、塑造文化氛围、注重文本互动三个维度,总结得出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的趋势特征。(4)基于文本呈现、主观体验和价值生产的传播效果内涵结构,经由理论推导、文献分析和走访调查初拟评价体系,进而采用德尔菲法和加权平均法,通过两轮专家咨询完成评价指标的筛选,并且对每一项指标进行赋权,最终构建起由3项一级指标、11项二级指标、29项三级指标组成的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以游戏化传播为基础,从网络媒体的视角出发,深入考察用户参与电竞传播过程中的感知、体验与行为趋势,从而实现对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的衡量与评判。本文利用该评价体系,基于问卷调查数据,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T体育媒体英雄联盟S10传播效果和H直播平台2020CF全明星赛传播效果进行评价,得出的结果分别为3.5295(较好水平)和3.0238(一般水平)。进而通过对于评价结果纵向的相互比较,以及横向的综合比较,认为其基本符合现实情况,说明该评价体系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但在机制、审美、价值生产和负面效果等评价维度仍然需要改进。进一步分析,将该评价体系同业界的工作总结与观赛报告进行比较,发现其与现阶段网络媒体的电竞传播实践具有较高的契合性,并且其所包含的用户主观评价,能够有效弥补业界算法程序评价的不足,但在过程评价、趋势预判和市场衡量等方面的精确度与适配性也有待进一步提升。(5)总体而言,网络媒体应以中国“政府+产业”的电竞产业模式转型为契机,促进本土电竞文化由资本催化向文化自生转变,并且参考游戏化传播的研究成果,重点关注电竞传播过程中的游戏化叙事、游戏化体验和游戏化规制;具体而言,网络媒体应不断提升文本的完整度和新颖性,进一步强化复合现实的情景体验,加快平台化转型发展的速度,保证用户认知的正向性、情感输出的积极性和生产的时间与效率;从长期发展的视角分析,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的优化并非仅仅需要媒体平台自身的努力,而是要依靠政策的支持与政府的调控,紧密结合中国电竞产业链中的各个主体,引导优质人才的培养方向,以规范化管理促进用户媒介素养的提升。
尤达[3](2021)在《网络时代美国创剧人研究》文中指出美国创剧人,英文为the creator of American TV soaps,sitcoms and series,原指提供故事创意或者完成试播集剧本向各大电视网推销的人,在实际生产中演变为美剧的创作主体,即具有创作剧本能力的执行制片人。从历史观之,电视时代的创剧人在美剧生产过程中流露出普遍性特点,由此形成的群体特征深刻影响着创剧人自身的演变:从身份的确立到群体的形成,再到阶层的固化。网络时代的创剧人致力于群体特征的变革,以此打破阶层的桎梏。立足创剧人文本的内容与形式观之,所谓“变革”与以往并非只是理念上的区分,在实践场域的分野十分明晰。创剧人既对美剧成规化生产模式进行大胆革新,又依据“自我”的觉感与体认进行个性化创造。更为重要的是,创剧人调和了成规与个性间的对立关系,在文本的内容选择上追求“他者互文”与“自我表现”的紧密结合,表现形式上注重制作范式与创作风格的高度统一,由此在作品中反映出多元且精彩的主题,满足受众不断增长和变化的娱乐需求。这便使得创剧人不再只是播出机构定义下一味媚俗的符号客体,而是被赋予对超越性的追求。本文从历史与现实的维度探讨美国创剧人群体的演变;从文本的内容选择与表现形式上深入考察网络时代创剧人的变革举措,指出其群体特征的两个维度;进而分析这两个维度的相互关系与共同作用;最后基于媒介场域的变化探讨群体特征发生变革的外在成因,从创剧人心理探讨变革的内在动因。如此,形成了对网络时代美国创剧人从表象到本质的考察。揆诸现实,这一研究的目的在于面对美剧在全球范围内卓越的传播力,从创作主体维度探寻美剧的成功之道,以求能在去芜存菁中有效“吸收外来”,为国产电视剧的发展带来启示意义。
杨欣[4](2021)在《社会性别视角下“泥塑粉”对男明星媒介性别形象的重塑》文中指出传统媒体时代,粉丝对明星的种种认知局限在报纸、杂志和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介上,他们所展现出的媒介形象并非粉丝经由自己直接接触了解到,而是由传统媒体提供的信息所建构出的“身份”,粉丝只能被动接受媒介呈现的明星媒介形象。随着日新月异的媒介技术与日益低廉的媒介使用门槛使得大众传播格局转变,传播主体多元化,粉丝既是受传者也是传者,双重角色下的粉丝被赋予与媒介机构相同的男明星媒介形象建构与传播权力。部分粉丝为了满足对男明星性别形象倒置的幻想,积极投身到男明星媒介性别形象的二次建构中,在粉丝文化内部划分出属于自己的建构空间,催生了粉丝所普遍认为的“泥塑”即将男明星以女性性别对待的“泥塑”文化的诞生。“泥塑粉”群体在重塑男明星媒介性别形象建构的互动中,不断壮大并将女化后的男明星媒介性别形象广泛传播,不仅影响到男明星活动的方方面面,甚至引起巨大的舆论争议与讨论,成为不可忽略的亚文化现象。故本文从社会性别理论出发,以参与式观察法、深度访谈法分析“泥塑粉”重塑男明星媒介性别形象的心理动因,以文本分析法呈现“泥塑粉”所重塑的男明星媒介性别形象特征以及粉丝视角,结合社会性别理论对“泥塑粉”所建构的男明星女性媒介性别形象进行分析,以期反映当代女性粉丝对于社会性别的看法及思考,探讨女性粉丝社会性别建构实践活动中对社会性别意识的实际认知。本文的研究主体内容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追溯了作为男明星媒介性别形象建构背景的“泥塑”文化的诞生与演变,分析“正苏”与“泥塑”群体割裂的根源是对男明星媒介性别形象的社会性别认同差异,并通过分析“内娱泥塑bot”的微博粉丝分布总结出“泥塑粉”群体以青年女性为主在社交平台构建男明星的女性媒介性别形象的特征;第二部分别从“泥塑粉”、文化工业以及整体社会环境分析其呈现男明星女性媒介性别形象的动因,了解其社会性别观念变化的复杂背景;第三部分利用文本分析软件以“内娱泥塑bot”中粉丝投稿为样本呈现粉丝文本世界中的男明星媒介形象,并展现粉丝构建文本时的叙事人称与视角;第四部分对重塑形象背后“泥塑粉”再次陷入传统性别观念逻辑从话语、审美和男明星女性角色书写分析她们对于刻板性别意识的遵守;最后,对粉丝所重塑的男明星媒介性别形象中进行批判反思,肯定了其对女性性别自信的社会性别观念进步,但对其表面追求性别平等,实则利用重塑男明星媒介性别形象满足自我“性暴力”式的色情幻想,充当粉丝群体对立时彼此攻击的工具,将“泥塑”当作掩盖性别不平等手段所产生的对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进行批判反思,再对从粉丝、媒介以及政策方面提出对后续建设男女平等和谐社会的建议性思考。
邢茜文[5](2021)在《主流媒体vlog新闻的视觉说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媒介技术的发展使得新闻媒体的报道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媒介内容的载体经历了从单一文字到图文形式再到音视频的综合表达方式。随着媒介技术的不断进步,受众在获取信息时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主流媒体vlog新闻就是在新技术新观念影响下的新闻传播的典型产物。Vlog即video blog,又被称为视频日志、视频博客等,是一种新兴的短视频形式,被认为是传统博客的延续。自2018年起被广泛用于主流媒体的新闻报道之中,作为一种新闻报道形式仅存在两年时间,但其在新闻报道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作为一种新兴的新闻媒体,主流媒体vlog新闻具有人格化、生活化和纪实性等主要特点。与此同时,其新奇有趣的表达形式,也符合“网生代”青年的接受习惯,因此主流媒体vlog新闻凭借以上特点深受年轻受众的欢迎和喜爱,在受众粘性增强的同时,可以提高主流媒体的新闻引导力。本文以主流媒体的vlog新闻为研究对象,运用了文献分析法、文本分析法与比较研究法三种方法,研究主流媒体vlog新闻视觉说服的特点、不足及其解决对策。文章共分为三个部分,绪论部分介绍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以及概念界定,并对已有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使读者对本文的研究对象有一定的了解,并理解其研究内容的必要性。第一章阐述了vlog新闻起源、发展,通过分析传播者、传播对象、传播内容与传播效果对视觉说服构成要素进行说明。在对主流媒体vlog新闻的视觉说服效果进行分析时,借助了保罗·梅萨里视觉说服的形象性、指示性和不确定性,将vlog新闻的视觉说服特点归纳为形象性、标记性与可参与性。在分析过程中结合主流媒体的新闻案例进行说明,从而得出vlog新闻通过浸入式呈现,标记性证实以及视听结构的可参与性来强化其说服效果。同时,当前主流媒体vlog新闻在视觉说服中还存在内容冗长、重娱乐化以及忽视说服效果等不足,事实呈现和情感表达方式上的不足会影响其视觉说服效果。对于上述问题,本文从媒体、记者、制作者以及受众的角度提出了精筛新闻议题,凝塑人格魅力以及增强互动效果等改善方式提升主流媒体vlog新闻的传播力与影响力。以期研究结果能够服务于新闻与传播行业,优化vlog新闻的视觉说服效果。
刘苗苗[6](2021)在《《纽约时报》数据新闻可视化的生产策略与规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纽约时报》“The Upshot”板块中的日常数据新闻可视化进行研究,从新闻常规的视角分析了可视化生产策略和专业规范。其中生产策略包括视觉呈现策略、交互设计策略和技术应用策略;专业规范包括客观性规范、透明性规范和清晰度规范。在视觉呈现方面,本文发现“The Upshot”板块的日常数据新闻可视化生产体现出一些偏好,并着重分析了时间线和地图的呈现策略。"The Upshot"板块的数据新闻可视化偏好使用常见的、简单的图表;特定议题偏好使用特定的图表类型;创新的定制可视化常以坐标轴为基础,较为保守;配色简单,遵循设计领域普遍的配色规律。时间线和地图,是“The Upshot”板块数据新闻可视化中进行时间叙事和空间叙事的两种主要策略。时间通常作为图表中的横轴或第三个变量,对应静态和动态两种形式,其中折线图已成为比较历时数据的常规手段。时间线通过凸显时间段内的数据变化趋势突出新闻价值,通过时间跨度和粒度的选择,可改变趋势,甚至隐藏某些数据。标出时间点上的异常值也是提升新闻价值的一种常见方式,包括最近时间点和过去时间点,前者强调时新性,后者将过去和现在建立联系。地图使得空间本身就构成新闻,提升了地理位置的优先级。地图强化了联系,突出了新闻的接近性,有助于体现部分数据对社会整体的影响力及人文关怀。使用权威、朴素两种风格的地图已成为地图设计的常规,配色也是地图中常用的修辞技巧,设计者可利用颜色实现某些意图。在交互设计方面,本文根据从简单到复杂四种交互操作方式,提出了“The Upshot”板块数据新闻可视化的交互功能:显示或强调、滚动呈现、探索数据、个人数据呈现,并分析了其中的程序修辞技巧。鼠标悬浮时显示或强调数据成为交互设计的一种常规,往往含有“默认视图”的程序修辞技巧。滚动呈现的交互实现了图像主导下的线性阅读,导致了交互的幻象,通过“固定顺序”的程序修辞框定了用户的思维,潜移默化传递观点。探索数据的交互可分为解释数据的程序和可视化的数据库两种,并通过“固定比较”“过滤”等技巧进行修辞;此类交互可能重视数据间的相关关系,忽视因果关系,应结合个体故事、新闻现场和原因等因素,体现报道的深度和温度。个人数据呈现的交互允许用户输入或选择个人数据,提供个性化的结果,实现了宏观视角和微观视角的连接,是数据新闻关注宏大数据中的个体、体现人文主义观念的一种方式;但此类交互也可能只是一种“信息输入与反馈”的程序修辞技巧,以机械的程序完成对复杂现实和个体的抽象,反而可能难以兼顾个性化需求,甚至对用户造成误导,实质上的人文关怀仍然缺位。在技术应用方面,本文统计了“The Upshot”板块数据新闻可视化的制作方式,分为三类:第一类是AI转HTML工具,第二类是高度封装的可视化工具,第三类是使用原生代码、专业级地图工具或可视化库D3。前两类可视为入门级工具,降低了技术的门槛,在可视化制作中应用普遍,占比超半数;第三类具有一定的专业门槛,应用也较普遍,既保证了生产的个性化、丰富性,也提高了效率。模板文件、敏捷开发模式的应用节省了可视化制作的时间。但可视化技术的应用中也存在问题:一方面,可视化工具中的模板可能忽视新闻的专业性,数据记者需在设计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尊重事实,避免盲目使用、过度依赖数据和工具;另一方面,在大量使用原生代码、算法的情况下,记者与开发人员合作过程中也存在把关人权力的转移,数据记者应对数据和程序原理知情,在技术应用中贯穿人文观念和社会责任。在客观性方面,本文分析了“The Upshot”板块数据新闻可视化的反常规设计、注释说明以及数据完整性说明。反常规设计并不常见,可能扭曲数据,根据个案分析,发现存在坐标轴不从零开始、未均匀划分横纵坐标轴的刻度两个问题。半数可视化在标题中、标题下会使用文本对数据规律、要点进行概括,或者点出图像中的异常,可能隐含记者观点。对所用数据的完整性加以说明,对选择性地使用或隐瞒某些数据进行澄清,可增强操作层面的客观性。数据完整性属于数据语境的一部分,“The Upshot”板块的数据完整性说明并未形成常规。在透明性方面,本文分析了“The Upshot”板块数据新闻可视化的数据来源交代情况、数据分析方法的说明以及提升透明性的其它方式。交代数据来源已经成为一种常规,但整体上可追溯性不强。交代清楚的占比不足三成,近半数交代模糊。理想的数据源交代应既给出数据源链接,又提供可下载文档。数据分析方法直接影响可视化效果,但仅有少数给出了数据分析方法说明,详细程度各不相同,未形成统一的规范。越是复杂的数据分析,越应给出方法说明,但受制于日常新闻生产的快节奏要求,难以实现。此外,“NYTOpen”博客、《纽约时报》的GitHub账号以及Jupyter Notebook编程等平台和工具,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提升可视化的透明性。在清晰度方面,本文分析了“The Upshot”板块数据新闻可视化的视觉表现力、各类文本说明以及信息复杂度。从精确性、可辨性、可分离性、视觉突出四方面考察了视觉通道的表现力,分别发现了不够规范的个别案例。提供文本说明已成为“The Upshot”板块数据新闻的可视化常规操作,包括对读图方式的说明、对数据范围或意义的说明,可视化中的文本说明能够通过多模态的互补提高清晰度。本文还通过变量数和配色数之和量化了可视化的信息复杂度,发现在信息复杂度上形成了常规,近九成复杂度适中。综上,本文从视觉呈现、交互设计和技术应用三方面总结了《纽约时报》“The Upshot”板块数据新闻可视化的生产策略,发现一些常规策略在数据新闻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从客观性、透明性和清晰度三方面考察了专业规范情况并给出了应然的标准,认为“The Upshot”板块的数据新闻可视化遵循了一定的专业规范,但也不乏失范操作,细致、统一的专业规范标准还未形成。
陈瑞[7](2020)在《《非主流记者》(节选)人物会话翻译实践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日本推理小说家本城雅人(1965-)的通俗小说《非主流记者》作为一部以新闻记者为体裁的小说,于2018年获得第159届直木奖提名,迎合了最近日本社会小说界中兴起的“记者热”,在日本读者群中广受关注。作者根据自身退休前二十多年从事记者的经验,凭借熟练的情节展现能力,为我们介绍了日本新闻记者行业的“热血”,表现了新闻记者这一行业工作者的魅力。既具有行业真实可读性的同时兼具小说文学艺术审美价值。该小说的一大特点就是用大量的人物对话来表现各种人物之间复杂的关系和张弛有度的情节。基于二十多年的新闻记者采访记录经验,作者熟练精确把握通过小说人物对话塑造人物形象的表述方式。笔者试译了《非主流记者》前三章。主要参考显性翻译与隐性翻译理论、语境理论,列举翻译实例,分析试译中的具体难点。将语境理论运用于针对人物会话的翻译分析可以实现对于人物形象更加细致入微的了解。语境是正确全面把握小说情节的关键,也是通俗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主要表现方法,更是翻译过程中不可忽略的一点。所以,本翻译实践报告主要采用语境理论,尝试从语内语境和语外语境,即语言语境、状况语境、文化语境层面对小说中的人物会话的翻译问题及解决方法进行分析。以显性翻译和隐性翻译理论为策略,分析试译《非主流记者》前三章中人物会话时出现的翻译问题,也切实体会到显性翻译与隐性翻译看似对立实则统一的关系,理解了翻译理论对于翻译文本分析所具有的包容性、全面性、有效性。本次翻译实践报告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翻译任务描述,主要介绍了选题背景、意义、原文及作者、以及文本内容特点。第二部分为理论介绍,主要介绍了有关语境理论和显性翻译与隐性翻译理论策略。第三部分主要根据语内理论和语外理论,从显性和隐性翻译的视角,从人物对话中授受动词、惯用语、称谓语、终助词的翻译等几个方面试译本通俗小说,分析了翻译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及解决方案。通过本次翻译实践,让我切身体会到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让我认识到不仅要学会运用理论进行翻译实践,还要发挥译者的主观能动性进行文本判断,选择最适合的译文进行文本信息传递,并且也认识到翻译过程的任何问题都需要切实解决才能保证译文质量。
陆爱未[8](2020)在《语言美视角下《敦煌》两种译本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翻译美学是将美学引入到翻译中来的一门理论知识,目前翻译美学的研究大部分都集中在中英翻译领域,中日翻译美学的研究还比较少。日本作家井上靖所撰写的历史小说《敦煌》,在日本一度掀起了一股西域热,并被翻译成多国语言,该作品于上世纪60年代传入中国,至今已有6种译着。由于《敦煌》在文学史上的特殊地位及其自身独特的文学魅力,我国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其有不同的研究,但汉译研究还比较少。在本文中,笔者以日语小说《敦煌》为研究对象,从刘宓庆教授在《翻译美学理论》第三章中有关翻译美学理论语言美的普遍价值原则的五个方面出发,对比郭来舜和刘慕沙的译本。并在此基础之上,探讨语言美在翻译中的方法运用,从而开展中日小说汉译相关的研究。关于翻译美学的研究背景,前人已有详细研究,本文仅在绪论中简单说明不作赘述。本论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利用井上靖纪念馆,井上靖纪念文化财团等资料,阐述井上靖的过往历程,分析其审美意识的源流及体现;第二部分通过阅读翻译美学的相关着作,论述译者的审美条件,及分析郭来舜和刘慕沙的翻译的语言特点;第三部分是主体部分,笔者以刘宓庆《翻译美学理论》第三章中语言美的普遍价值原则为理论工具,即高度和悦的视听感性,精美独到的结构形态,深刻巧妙的意义含蕴,精心铸造的意象意境和绚丽多彩的文化色彩出发,研究译本中的语言美,并从语言美的角度探讨日语小说汉译方法。本论文一方面探究美学意识贯穿作者、作品及译者,论证美学意识是文学翻译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因此,把翻译和美学结合在一起,是很有必要的;另一方面,拓宽了《敦煌》汉译研究的视野,使汉译研究更加符合文学翻译对传递语言美的要求。汉语是一门悠久的语言,是世界上优美的语言之一。汉译研究的目的是使译文既符合原着风格,又要有自己的民族气派。而发展民族语言,首先要找到民族语言美的形式。这肯定了翻译美学理论对文学翻译的指导意义,从而促进日汉翻译日趋完善。本论文虽在研究过程和结果中仍有许多不足,但希望对今后的中日小说相关的汉译研究有所帮助。
张雷[9](2020)在《媒体融合背景下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研究》文中指出一个人的挺立,依靠的是脊梁;一个民族的崛起,支撑的是精神。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但需要遍地林立的物质大厦,更需要建造巍峨耸立的精神大厦。人是精神的载体,人物报道是传播和塑造社会主流价值观、引导主流舆论的利器,也是建造当代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重要载体。作为中国共产党中央机关报,作为中国人民的“第一大报”,70多年来,一代代人民日报的新闻工作者,秉承党中央机关报的历史使命,书写着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战斗、生活、建设、发展的当代史,描绘着新中国精神大厦的图谱,形成了独特的人物报道传统。2014年8月18日,《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经由中央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这个指导意见的通过,标志着“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被上升为国家战略,并有了系统的顶层设计。在党中央领导下,打响了一场以传统主流媒体为主体、夺取移动互联网时代主流舆论阵地的攻坚战。作为党中央机关报、主流媒体排头兵和主力军,人民日报抓住媒体融合的时代机遇,坚持“一手抓技术,一手抓内容”,在依托“中央厨房”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的同时,不断提高优质内容生产能力,把人物报道这一传统优势和长处发挥到了极致,人物报道的栏目创新也进入了新的活跃期。根据本研究所做的全样本统计,2014年8月至2019年4月,人民日报共刊发人物报道9000多篇,月均150余篇,其中三分之二以上为栏目稿,涉及栏目387个,新开设栏目197个,人物报道由以往的“多栏目”格局演化为“多栏目集群”的新格局。以人物的精神为“特殊材料”,以栏目建设为主体,人民日报在其版面、网页、移动新媒体上构建起一种类似当今“摩天大楼”所普遍采用的“巨型框架+核心筒+加强桁架”结构,映射出“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生动镜像。2014年之后,人民日报典型人物报道栏目格局发生变化:首先是典型报道栏目多样化、立体化、系统化:重大典型报道以“时代楷模”宣传为核心,“时代先锋”、“先锋足印”、“最美基层干部”、“为了民族复兴·英雄烈士谱”四大栏目“鼎足之势”,各类中小型典型报道栏目不断推陈出新。这四大栏目与“时代楷模”以及众多中小型典型报道栏目结合在一起,就构筑起了一座精神大厦的“核心筒”。2013年之前,人民日报已经出现多个大型常设普通人故事栏目,并形成了“人生境界”、“劳动者之歌”、“身边的感动”、“暖流”等多个栏目“接力”的局面。2014年之后,人民日报以“普通人”为报道对象的栏目由过去的“接力”,发展到“栏目集群”,“新春走基层”、“点赞中国”、“故事·百姓影像”、“守望”、“行进中国·精彩故事”、“发现身边”等新栏目与“劳动者之歌”齐头并进,交相辉映,形成了一种类似超高层建筑上围绕在“核心筒”周围的“巨型框架”结构。在人民日报四大类栏目集群当中,还有一类数量较大的“主题人物报道栏目集群”,基本上都是为了适应阶段性主题宣传而设置。这些人物报道栏目均为战役性主题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仅仅围绕特定主题,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讲故事,通过人的故事来鼓舞人心、凝聚人心、激励人心,形成了人民日报建设民族精神大厦的“加强桁架”。人民日报上的人物报道,走过了70多年的光辉历程,书写了一代代中华儿女的生动故事,树立了一个个光辉的典型、榜样、楷模。在媒体融合的时代背景之下,借助最新的“中央厨房”全媒体运行平台,人民日报的人物报道也探索出一条“用全媒体手段讲述人物故事”的新路径,开创出一个个全新的全媒体人物报道栏目,构筑起中华民族精神大厦最具创新色彩、时代特色的“塔尖”。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的实践,为构建当代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提供了宝贵的参照,也启发了更多的思考:任何一座高楼大厦,要想巍然耸立,矗立不倒,必须打好坚实深厚的基础。当代中华民族的精神大厦,深深植根于中华儿女的内心深处,巍然耸立在党心民心的基础之上。党心和民心,是这座大厦的基础和生命力所在。筑牢当代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基础,需要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不忘初心锤炼党魂,使精神大厦的“核心筒”根深蒂固;二是扎根人民凝聚民心,使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牢不可破;三是守正创新做强媒体,使精神大厦的“建筑师”坚强有力。
苏畅[10](2020)在《新华社“两微两端”融合新闻传播研究 ——以2019年“两会”融合新闻报道为例》文中认为纵观世界的媒体发展,媒介融合在信息传播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双重推动下已成为一种全球趋势,所催生出来的融合新闻传播,已成为越来越媒体机构的发展方向。本文以新华社媒介融合发展现状为研究背景,选取新华社“两微两端”——新华社客户端、新华网、新华社新华视点官方微博、新华社微信公众号四种媒介平台为研究对象,以新华社2019年全国“两会”融合新闻报道为研究案例,通过对新华社融合新闻内容的研究,来探讨融合新闻报道中多媒介元素的呈现形式与新闻话题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由这种对应关系所形成的数字叙事的特色。再通过对融合新闻传播手段的研究,来总结新华社融合新闻传播给传媒业带来的启示以及存在的问题。融合新闻是媒介融合发展下的产物,本文首先从新华社媒介融合发展举措和新华社“两微两端”四个媒介平台特色两个方面,对新华社媒介融合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在对新华社媒介融合发展现状分析探讨后,本文以新华社2019年全国“两会”融合新闻报道为研究案例,对其进行内容分析,来探讨融合新闻的叙事手法与表现形式,对2019年“两会”报道话题予以分类,并以此对融合新闻呈现形式与话题的对应情况进行分析,以探析融合新闻报道的数字叙事特色。在此基础上,本文从高新媒介技术在融合新闻中的运用、融合新闻的可视化应用对用户体验的提升,以及依托平台优势进行分渠道融合新闻发布三个方面,对新华社2019年“两会”融合新闻传播的手段予以研究。在对“两会”融合新闻报道内容与融合新闻传播手段的分析基础上,本文总结了新华社融合新闻传播所带来的启示:融合新闻的数字叙事让新闻内容多样化呈现;媒介技术创新推动融合发展新高度;互联网+思维打造融合新闻产品;多终端发布形成融媒体传播矩阵。当然,新华社融合新闻传播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改进,部分融合新闻报道存在简单复制、雷同等现象,媒介技术运用不够深入,新闻报道阅读量与转发量、评论量不成正比等问题在2019年新华社“两会”融合新闻报道中仍然存在,需要新华社进一步以用户为中心,尽可能差细化地采集素材以及细致化地呈现新闻内容来打破这一现象。
二、新闻记者的现代视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闻记者的现代视点(论文提纲范文)
(1)信号、表征、沟通与交互:融合新闻的叙事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信号逻辑:融合新闻的事件讲述 |
(一)多元建构叙述者身份 |
(二)多角度审视叙述视点 |
(三)全面营建叙述时空 |
二、表征实践:融合新闻的话语生成 |
(一)凸显参与式表演 |
(二)强调新闻在场体验 |
(三)多维营造话语构成 |
三、沟通取向:融合新闻的行为调节 |
(一)模仿维度优化新闻游戏 |
(二)互文维度强化文本开拓 |
(三)情境维度丰富虚拟场景 |
四、交互主体性:分层建构融合新闻叙事 |
(一)共情的相合建构 |
(二)共享的品质建构 |
(三)共现的意义建构 |
(2)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的影响因素与评价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电子竞技风靡世界:认可与质疑并存 |
1.1.2 电子竞技媒介传播成为新的研究议题 |
1.1.3 影响因素与评价体系是指导电竞传播实践的重要抓手 |
1.2 研究目的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思路 |
1.5 研究创新点 |
2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厘定 |
2.1.1 电子竞技 |
2.1.2 网络媒体 |
2.1.3 传播效果 |
2.1.4 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 |
2.2 核心理论 |
2.2.1 大众传播的游戏理论 |
2.2.2 游戏批评理论体系 |
2.2.3 框架理论 |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3.1 国外关于电子竞技与游戏化传播的研究 |
2.3.2 国内关于电子竞技媒介传播的研究 |
2.3.3 国内外关于网络媒体传播效果的影响因素与评价体系研究 |
2.3.4 文献述评 |
3 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的形成与结构 |
3.1 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发生机制 |
3.1.1 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发生机制的构成要素 |
3.1.2 具身体验视域下的网络商业思维形塑 |
3.1.3 数字劳动视域下的网络文化关系建构 |
3.1.4 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发生机制的反思与启示 |
3.2 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同游戏的范式勾连 |
3.2.1 盈余时代与电子竞技娱乐本质之间的关系建构 |
3.2.2 互联网“下半场”的受众变革与媒体转型 |
3.2.3 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的社会性与时代思维 |
3.3 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的内涵结构 |
3.3.1 文本层面:游戏表象中的文本呈现 |
3.3.2 体验层面:“双环境化”的主观体验 |
3.3.3 劳动层面:主体询唤下的价值生产 |
3.3.4 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的结构与性质 |
本章小结 |
4 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的影响因素 |
4.1 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影响因素的质性研究过程 |
4.1.1 研究方法的选择——扎根理论分析法 |
4.1.2 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影响因素的研究背景 |
4.1.3 访谈提纲的拟定与专家选择 |
4.1.4 访谈过程与资料整理 |
4.2 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影响因素的三级编码结果 |
4.2.1 开放式编码 |
4.2.2 主轴编码 |
4.2.3 选择性编码 |
4.2.4 理论饱和度检验 |
4.3 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影响因素模型阐释 |
4.3.1 用户差异 |
4.3.2 环境条件 |
4.3.3 平台建设 |
4.3.4 盈利能力 |
4.3.5 责任意识 |
4.3.6 创新实践 |
本章小结 |
5 基于影响因素的理论对话与问题分析 |
5.1 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影响因素模型的理论检验 |
5.1.1 同“发生机制”与“O-S-O-R”模式的理论对话 |
5.1.2 同“游戏范式”与游戏化传播模型的理论对话 |
5.1.3 同电子竞技与体育传播效果影响因素的理论对话 |
5.2 基于影响因素的中国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问题分析 |
5.2.1 商业创收层面 |
5.2.2 责任履行层面 |
5.2.3 文化创新层面 |
5.2.4 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实践的趋势特点 |
本章小结 |
6 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的评价体系 |
6.1 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评价体系构建的基础 |
6.1.1 建构方法的选择——德尔菲法 |
6.1.2 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评价体系中的操作性定义 |
6.1.3 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评价体系构建的背景 |
6.1.4 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评价体系构建的原则 |
6.2 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评价体系构建的过程与结果 |
6.2.1 初拟指标体系 |
6.2.2 咨询专家基本情况 |
6.2.3 第一轮专家咨询结果与指标修正 |
6.2.4 第二轮专家咨询结果与确定指标权重 |
6.3 评价体系的使用方法、指标内涵与关系阐释 |
6.3.1 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评价体系的使用方法 |
6.3.2 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评价体系的指标内涵 |
6.3.3 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评价体系的关系阐释 |
本章小结 |
7 基于评价体系的实证评估与比较研究 |
7.1 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的评价过程 |
7.1.1 评价方法的选择——模糊综合评价法 |
7.1.2 评价对象的介绍 |
7.1.3 相关材料的收集与整理 |
7.1.4 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评价的操作步骤 |
7.2 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的评价结果 |
7.2.1 T体育媒体英雄联盟S10 传播效果评价结果 |
7.2.2 H直播平台2020CF全明星赛传播效果评价结果 |
7.2.3 评价结果的现实审视 |
7.3 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评价体系的比较研究 |
7.3.1 硬性量化指标已是兵家必争之地 |
7.3.2 “玩法”的效果呈现愈发受到重视 |
7.3.3 品牌构建的能力认定关注度升级 |
7.3.4 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评价体系的优势与不足 |
本章小结 |
8 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的优化策略 |
8.1 观念层面:网络媒体应构建符合现实情境的电竞传播理念 |
8.1.1 摆正心态,认清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的现实处境 |
8.1.2 打牢基础,理解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的文化内涵 |
8.2 路径层面:网络媒体应参考游戏理论设计电竞传播思路 |
8.2.1 提升文本呈现的完整度和新颖性,保证用户认知的正向性 |
8.2.2 强化复合现实的情景体验,保证用户情感输出的积极性 |
8.2.3 坚持平台化的媒介转型,保证用户生产的时间与效率 |
8.3 要素层面:培育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的优质环境 |
8.3.1 塑造媒介文化,加强自我完善 |
8.3.2 依托政策支持,配合政府管理 |
8.3.3 加强行为监督,提升用户素养 |
8.3.4 拓展外部渠道,强化产业融合 |
8.3.5 针对现实需求,培养优质人才 |
本章小结 |
9 结论与建议 |
9.1 主要研究结论 |
9.2 研究不足 |
9.3 研究建议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实践调查走访提纲 |
附录2:扎根理论分析专家访谈提纲 |
附录3:相关调查文本材料(节选) |
附录4: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评价体系专家咨询表(R1) |
附录5: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评价体系专家咨询表(R2) |
附录6: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调查问卷(样张) |
致谢 |
博士在读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学习经历 |
(3)网络时代美国创剧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对象 |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一章 身份与阶层:美国创剧人群体的演变 |
第一节 电视时代创剧人的身份界定(1928-1963) |
一、创剧人身份的探索:从发明家到电视人 |
二、创剧人身份的确立:首席编剧与执行制片人 |
第二节 电视时代创剧人的阶层分析(1964-1998) |
一、创剧人群体的形成:三大剧种创剧人群体 |
二、创剧人阶层的出现:三大阶层创剧人分布 |
第三节 网络时代创剧人的阶层突破(1999-2019) |
一、模型构建:多源异构数据下的第一阶层创剧人画像 |
二、画像分析:从第一阶层创剧人到创剧人“职业群体” |
第二章 他者与自我:网络时代创剧人文本的内容选择 |
第一节 他者互文:临摹现实文本下的客观写实 |
一、效仿现实生活:从真人真事中取材 |
二、互文经典作品:从文学与影视中取材 |
第二节 自我表现:“三重自我建构”下的主观抒情 |
一、对“个体自我”的探寻 |
二、对“关系自我”的定位 |
三、对“集体自我”的认知 |
第三节 紧密结合:创剧人文本内容层面的群体特征 |
一、他者故事中自我的汇入 |
二、自我镜像中他者的虚构 |
第三章 制作与创作:网络时代创剧人文本的表现形式 |
第一节 制作范式:视听电影化与叙事文学性 |
一、电影化影像策略:质感营造与“景观”制造 |
二、文学性叙事策略:叙事结构与叙事线索 |
第二节 创作风格:视听个性化与叙事风格化 |
一、个性化的长镜头与蒙太奇 |
二、风格化的“话语”建构 |
第三节 高度统一:创剧人文本形式层面的群体特征 |
一、制作范式中个性的凸显 |
二、创作风格中成规的体现 |
第四章 互构与升华:群体特征两个维度的相互关系与共同作用 |
第一节 相互关系:成规与个性的互构 |
一、同源性:相近起源与发展 |
二、同构性:相互建塑和形构 |
三、共生性:互相依存与协作 |
第二节 共同作用:多元且精彩的主题 |
一、世界观的引导:个人信仰与哲学思辨 |
二、人生观的认同:女性主义、反同性歧视和反种族歧视 |
三、价值观的迎合:反英雄、非英雄与集体无意识 |
第五章 环境与心理:网络时代创剧人群体特征的成因 |
第一节 外在环境之变:媒介场域架构下的特征成因 |
一、网络时代媒介场域的架构变化 |
二、媒介与受众博弈下的底层逻辑 |
第二节 内在心理动因:“人类动机理论”下的特征成因 |
一、自我求生:生活困难者的生理需要 |
二、自我救赎:面临威胁者的安全需要 |
三、自我倾诉:身份认同困惑者的归属需要与情感缺失者的情感需要 |
四、自我证明:事业受挫者的尊重需要 |
五、自我实现:美国创剧人的终极追求 |
结语 |
第一节 从传播到效仿:美剧强大的影响力 |
第二节 在分辨中学习:现状、启示与反思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4)社会性别视角下“泥塑粉”对男明星媒介性别形象的重塑(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1.新媒体时代下的粉丝权力提升 |
2.粉丝的社会性别观念变化 |
3.“泥塑”行为引起争议 |
(二)选题意义 |
1.理论意义 |
2.现实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1.媒介与性别研究 |
2.粉丝文化研究 |
3.媒介性别形象研究 |
(四)理论基础 |
1.社会性别理论 |
2.叙事学视点理论 |
(五)研究方法 |
1.参与式观察法 |
2.文本分析法 |
3.深度访谈法 |
(六)研究思路 |
(七)创新点 |
一、“泥塑粉”的概念界定 |
(一)“泥塑粉”身份的形成 |
1.“玛丽苏”到“苏”的演变 |
2.作为性别认同实践的“泥塑” |
(二)“泥塑粉”的群体构成与行为特征 |
1.行为主体:青年女性粉丝 |
2.建构对象:男明星 |
3.形象建构平台:社交媒体 |
二、消费与赋权:社会性别文化观念变化背景 |
(一)宏观:传统性别文化的继承与更迭 |
1.传统文化中的男色审美 |
2.逐渐开放的社会性别文化环境 |
3.积极参与青年亚文化的“Z世代” |
(二)中观:消费文化与文化工业的合谋 |
1.迎合粉丝经济市场的消费品 |
2.文化工业对粉丝的赋权与利用 |
3.男明星与“泥塑粉”互动中的形象设计 |
(三)微观:“泥塑粉”的性别意识初动 |
1.男明星模糊传统性别气质的美 |
2.“女性”是个褒义词 |
3.满足自我的精神投射与寄托 |
4.颠覆传统社会性别制度安排的逆反心理 |
三、 形象解读:“泥塑粉”重塑男明星媒介性别形象的文本呈现 |
(一)粉丝文本中男明星的女性性别形象 |
1.亲属与亲密关系女性形象 |
2.职业女性形象 |
3.童话与神话女性形象 |
4.美少女女性形象 |
(二)粉丝文本中的叙事人称与视角 |
1.第一人称限知视角 |
2.第三人称全知视角 |
四、规训与约束:形象重塑背后的传统社会性别观念遵守 |
(一)男权话语的形象建构模式 |
(二)再次落入男性视角的女性“凝视” |
(三)性别刻板印象中的女性角色安排 |
五、“泥塑粉”重塑男明星媒介性别形象的批判反思 |
(一)对社会性别文化环境影响 |
1.粉丝堕入极端的色情幻想 |
2.群体网络暴力频发 |
3.引发社会性别意识倒退 |
(二)发展思考 |
1.提升粉丝媒介与性别的双重素养 |
2.培养媒介从业人员的性别敏感意识 |
3.继续深入贯彻“男女平等”的国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访谈提纲 |
致谢 |
(5)主流媒体vlog新闻的视觉说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现状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三、研究问题与意义 |
四、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第一章 Vlog新闻发展概述 |
第一节 Vlog与vlog新闻的源起 |
第二节 国内vlog新闻的发展 |
第三节 Vlog新闻的视觉说服要素 |
第二章 主流媒体vlog新闻的视觉说服特点 |
第一节 以浸入式呈现,强化视觉说服形象性 |
一、用第一人称视角呈现,强化在场感和代入感 |
二、用新纪实手法叙事,增强真实性和感染力 |
三、用生活化场景连接,提升易读性与趣味感 |
第二节 以标记性证实功能,增强视觉说服可信度 |
一、利用“名人+素人”传播主体影响力,提升议题引导力 |
二、诉诸情感与幽默的人格化传播,增强内容吸引力 |
三、发挥后台前置的展演特性,增强新闻报道的解释力 |
第三节 以视听结构的可参与性,促进视觉说服的有效性 |
一、利用视觉象征,使受众参与补足新闻意义 |
二、发挥文字锚固作用,强化新闻主题意义 |
三、借助多感官互动体验,使受众参与生成意义 |
第三章 主流媒体vlog新闻视觉说服的反思 |
第一节 主流媒体vlog新闻视觉说服中存在的问题 |
一、新闻呈现重过程少凝练,削弱视觉说服的有效性 |
二、情感表达重渲染少克制,破坏视觉说服的可信性 |
三、内容诠释重娱乐少深度,影响视觉说服的引导性 |
四、互动体验重形式轻效果,有损视觉说服的交流感 |
第二节 主流媒体vlog新闻视觉说服的提升建议 |
一、精筛情节凸显议题,提升传播者视听表达能力 |
二、凝塑传播主体人格化魅力,规避情感不当偏向 |
三、寓情于理、寓理于趣,增强新闻理知判断力 |
四、增强互动体验实效,提升受众参与感知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文中所提及的全部vlog新闻的具体信息 |
致谢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6)《纽约时报》数据新闻可视化的生产策略与规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数据新闻可视化的生产策略研究 |
二、数据新闻可视化的专业规范研究 |
第三节 研究对象及问题 |
第四节 概念界定 |
第五节 理论视角 |
第六节 研究方法 |
一、抽样方法 |
二、类目建构及编码说明 |
三、编码及信度检验 |
第二章 《纽约时报》数据新闻可视化的视觉呈现策略 |
第一节 数据新闻可视化的视觉形式偏好 |
一、类型普通: 以传统图表为主 |
二、议题制约: 报道议题与图表类型的相关性 |
三、创新保守: 坐标轴式的定制可视化 |
四、配色简单: 目的导向的配色方案 |
第二节 数据新闻可视化中的时间呈现 |
一、时间线: 作为横轴或第三个变量 |
二、时间段: 变化趋势的呈现 |
三、时间点: 异常值的呈现 |
第三节 数据新闻可视化的空间呈现 |
一、空间的凸显: 地理位置的优先级提升 |
二、地图的价值: 接近性的兼顾 |
三、风格及配色: 擅用视觉修辞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纽约时报》数据新闻可视化的交互设计策略 |
第一节 提示或强调的交互设计 |
一、提示数据: 锚定或接递 |
二、强调数据: 提供默认视图 |
第二节 滚动呈现的交互设计 |
一、图像主导的线性阅读 |
二、固定顺序的交互幻象 |
第三节 探索数据的交互设计 |
一、解释或探索数据 |
二、固定比较与过滤 |
第四节 个性化呈现的交互设计 |
一、宏观和微观视角的连接 |
二、信息输入与反馈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纽约时报》数据新闻可视化的技术应用策略 |
第一节 可视化工具提高日常新闻生产效率 |
一、入门级工具降低技术门槛 |
二、专业级技术中广泛使用模板文件 |
第二节 可视化技术应用中的问题分析 |
一、可视化工具中的模板忽视新闻专业性 |
二、传统记者的把关人权力转移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纽约时报》数据新闻可视化的专业规范 |
第一节 数据新闻可视化的客观性 |
一、反常规设计扭曲数据 |
二、注释说明隐含记者观点 |
三、数据完整性说明缺失 |
四、对客观性规范的评价 |
第二节 数据新闻可视化的透明性 |
一、数据来源可追溯性低 |
二、数据分析方法的说明未统一 |
三、平台和技术提升透明性 |
四、对透明性规范的评价 |
第三节 数据新闻可视化的清晰度 |
一、视觉通道表现力的问题 |
二、文本说明实现多模态互补 |
三、信息复杂度适中 |
四、对清晰度规范的评价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闼及答辩情况表 |
(7)《非主流记者》(节选)人物会话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要旨 |
第一章 翻訳の任务について |
1.1 题目选定の背景 |
1.2 题目选定の意义 |
1.3 原文の绍介 |
1.4 原作者の绍介 |
1.5 原着の内容および特徴 |
第二章 翻訳理论 |
2.1 コンテクスト理论の绍介 |
2.2 顕在化翻訳と潜在化翻訳 |
2.3 会话とコンテクストおよびコンテクスト理论の関系 |
2.4 指导意义 |
第三章 翻訳実例の分析 |
3.1 人物会话文における授受动词の翻訳 |
3.2 人物会话文における惯用句の翻訳 |
3.3 人物会话文における呼称语の翻訳 |
3.3.1 社会呼称语の翻訳 |
3.3.2 亲族呼称语の翻訳 |
3.3.3 氏名呼称语の翻訳 |
3.3.4 役职と职业名呼称语の翻訳 |
3.4 人物会话文における终助词の翻訳 |
3.4.1 终助词「よ」について |
3.4.2 终助词「ね」について |
第四章 翻訳実践のまとめ |
参考文献 |
附録Ⅰ:原文 |
附録Ⅱ:訳文 |
谢辞 |
(8)语言美视角下《敦煌》两种译本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要旨 |
1 はじめに |
1.1 先行研究 |
1.1.1 井上靖の创作の特徴に関する先行研究 |
1.1.2 翻訳美学に関する先行研究 |
1.2 研究内容と方法 |
2 井上靖の创作 |
2.1 诗人の井上靖 |
2.1.1 诗篇におけるイメージ |
2.1.2 诗篇における散文性 |
2.2 记者の井上靖 |
2.2.1 仏教要素の出现 |
2.2.2 调べること |
2.3 まとめ |
3 『敦煌』の訳者の审美体现 |
3.1 訳者の审美条件 |
3.1.1 訳者の社会文化背景 |
3.1.1.1 訳者の时代の特徴 |
3.1.1.2 訳者の审美経験 |
3.1.2 訳者の审美能动性 |
3.2 訳者の翻訳の特徴 |
3.2.1 訳者の用语の特徴 |
3.2.1.1 郭来舜の用语の特徴 |
3.2.1.2 刘慕沙の用语の特徴 |
3.2.2 訳者の翻訳风格 |
3.3 まとめ |
4 訳本における言语美 |
4.1 言语美の高度的な视的感性 |
4.1.1 连绵语 |
4.1.2 汉语の缲り返しの美 |
4.2 言语美の适切な构造形态 |
4.2.1 言叶 |
4.2.1.1 副词 |
4.2.1.2 成语 |
4.2.2 句、段、章 |
4.3 言语美の感动的な情けの再现 |
4.4 言语美の生き生きとした意境の再现 |
4.5 言语美の鲜明独特な文化特徴 |
5 终わりに |
参考文献 |
谢辞 |
大学院在学中の研究成果 |
(9)媒体融合背景下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选题背景与文献综述 |
1.1 媒体融合是一场巩固主流舆论阵地的攻坚战 |
1.1.1 媒体融合的背景:主流媒体面临空前挑战 |
1.1.2 媒体融合的手段:打造新型主流媒体 |
1.1.3 媒体融合的目的:传播和塑造主流价值观 |
1.2 人民日报具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
1.2.1 独特地位:党中央机关报的使命与担当 |
1.2.2 重要作用:从主流媒体到新型主流媒体 |
1.2.3 具体实践:用主流新闻塑造传播主流价值观 |
1.3 人物报道对传播塑造主流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 |
1.3.1 人物报道溯源:东方纪传体史书与西方人物传记 |
1.3.2 中国特色人物报道: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体现 |
1.3.3 西方特色人物报道:现代传播学的借鉴 |
1.4 栏目创新是一项意义深远的系统工程 |
1.4.1 栏目:也是一种系统化的框架结构 |
1.4.2 人民日报的栏目创新:正处在新的活跃期 |
1.4.3 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研究:尚待深耕的“沃土” |
1.5 本研究目的、意义、方法和结构 |
1.5.1 本研究选题的目的 |
1.5.2 本研究选题的意义 |
1.5.3 本研究的基本方法 |
1.5.4 本研究的逻辑结构 |
第二章 媒体融合阶段人民日报人物报道的多维分析 |
2.1 文本分析:对9462篇人物报道的量化分析 |
2.1.1 人物报道日均发稿量在5篇以上 |
2.1.2 人物报道发稿的主阵地在要闻版 |
2.1.3 人物报道的主旋律是核心价值观 |
2.1.4 人物报道是人民日报的核心优势 |
2.2 栏目分析: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空前活跃 |
2.2.1 栏目众多:涉及人物报道的栏目多达387个 |
2.2.2 创新活跃:新开设人物报道栏目多达197个 |
2.2.3 结构有序:人物报道栏目呈现四大集群现象 |
2.3 模式分析:媒体融合催生人物报道新模式 |
2.3.1 “扫一扫”背后:媒体融合带来新闻模式之变 |
2.3.2 人物报道新体验:“扫描二维码体验更丰富” |
2.3.3 人物报道新映像:“看人民映像品百味人生” |
2.3.4 人物报道新呈现:“扫一扫与人物面对面” |
2.4 理论分析:社会文化空间的重构与精神交往升级 |
2.4.1 文化空间重构呼唤精神交往升级 |
2.4.2 人类精神交往具有“多层次性”特征 |
2.4.3 高层次精神交往追求人与人的默契、心与心的和谐 |
2.4.4 高层次精神交往的价值在于构建心灵相通的意义世界 |
2.4.5 人民日报人物报道的精神交往意义 |
第三章 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历程:久久为功的铸魂工程 |
3.1 纸媒体阶段:树立重大典型,报道新人新事 |
3.1.1 典型人物报道的三次高潮(1949—1989) |
3.1.2 典型人物报道的栏目化趋势(1990-1996) |
3.1.3 “新人新事”类栏目的演化(1951—1996) |
3.2 报网互动阶段:弘扬时代先锋,讲述百姓故事(1997—2013) |
3.2.1 报网互动开启典型报道“新模式” |
3.2.2 “时代先锋”栏目成为典型报道“顶梁柱” |
3.2.3 普通人物报道栏目成为“新常态” |
3.3 媒体融合阶段:讴歌时代楷模,构建精神大厦(2014——2019) |
3.3.1 典型报道栏目集群:矗立起精神大厦的“核心筒” |
3.3.2 普通人报道栏目集群:编织起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 |
3.3.3 主题人物报道栏目集群:构造出精神大厦的“加强桁架” |
3.3.4 全媒体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突出为精神大厦的“塔尖” |
第四章 人民日报典型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精神大厦的“核心筒” |
4.1 时代楷模报道:铸就“核心筒”的“中心柱” |
4.1.1 “时代楷模”的来龙去脉 |
4.1.2 “时代楷模”的“全媒体交响” |
4.1.3 人民日报上的“时代楷模” |
4.2 四大典型报道栏目:“核心筒”的“四大支柱” |
4.2.1 “时代先锋”栏目:先锋模范的典型事迹 |
4.2.2 “先锋足印”:践行核心价值观 |
4.2.3 “最美基层干部”:扎根基层的颂歌 |
4.2.4 “为了民族复兴·英雄烈士谱”:永恒的英烈精神 |
4.3 中小型典型报道栏目群:“核心筒”的有机结构 |
4.3.1 多姿多彩的“典型风采” |
4.3.2 别出心裁的“典型呈现” |
4.3.3 各式各样的“典型故事” |
4.4 人民日报典型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理论分析:为国家立心,为时代铸魂 |
4.4.1 典型人物:体现“榜样的力量” |
4.4.2 典型人物报道:体现党报的担当 |
4.4.3 栏目创新:为典型人物报道开辟新空间 |
第五章 人民日报普通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 |
5.1 大型栏目:“巨型框架”的“巨型柱” |
5.1.1 “走转改”系列:歌颂基层一线的普通劳动者 |
5.1.2 “微故事”系列:微小故事里的伟大进程 |
5.1.3 “影像”系列:镜头里的百姓故事 |
5.1.4 “青春派”:青春飞扬的新一代 |
5.2 中小型栏目群:“巨型框架”的“二级柱” |
5.2.1 “发现”系列:挖掘生活深处的精神之美 |
5.2.2 “生活”系列:老百姓的美好新生活 |
5.2.3 “法治”系列:见证法治进程 |
5.2.4 “青春”系列:新生代的故事 |
5.3 人民日报普通人报道栏目创新理论分析:“以人民为中心”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实践 |
5.3.1 用“新人新事”反映“新时代新风尚” |
5.3.2 讲述普通人身边的感人故事 |
5.3.3 构筑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 |
第六章 人民日报主题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精神大厦的“加强桁架” |
6.1 新时代主题人物报道栏目群:四大“腰桁架” |
6.1.1 中国梦系列栏目:用“中国梦”凝聚人心 |
6.1.2 新时代系列栏目:演奏新时代交响 |
6.1.3 脱贫攻坚系列栏目:脱贫攻坚的故事 |
6.1.4 中国故事系列栏目: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 |
6.2 纪念性栏目群:四大“伸臂桁架” |
6.2.1 抗战主题系列人物栏目:传承抗战精神 |
6.2.2 长征主题系列栏目:重温长征精神 |
6.2.3 改革开放系列栏目:坚定改革开放的脚步 |
6.2.4 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栏目:掀起爱国主义的高潮 |
6.3 人民日报主题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理论分析:智媒时代尤需“以情动人” |
6.3.1 重大主题报道的“技术含量”不断提高 |
6.3.2 不断提高重大主题报道的“人气指数” |
6.3.3 “以情动人”是重大主题报道的最高境界 |
第七章 人民日报全媒体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精神大厦的“塔尖” |
7.1 在媒体融合大潮中开创人物报道新栏目 |
7.1.1 “点赞中国”:第一个大型全媒体互动人物报道栏目 |
7.1.2 “工匠绝活”栏目:用绝活表现“绝活” |
7.1.3 “暖闻热评”栏目:用评论传播“人物” |
7.1.4 “中国有我”栏目:用故事为奋斗者喝彩 |
7.2 在“中央厨房”支撑下讲述全国两会“融故事” |
7.2.1 “融·两会”栏目:中央厨房的新呈现新体验 |
7.2.2 “融两会”栏目:不一样的故事,不一样的讲述 |
7.2.3 “我当融记者”栏目:人民日报记者的“融故事” |
7.3 在媒体融合时代讲好“总书记”的“微故事” |
7.3.1 “我和总书记面对面”栏目:“大主题”的“全媒体呈现” |
7.3.2 “总书记的深情牵挂”栏目:脱贫攻坚最前沿的故事 |
7.3.3 总书记的“微镜头”:“大人物”的“微视角” |
第八章 结论与启示:筑牢当代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基础 |
8.1 铸党魂:强化精神大厦的“核心筒” |
8.1.1 活力的源泉:党的主题教育活动接力 |
8.1.2 永远的初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
8.1.3 榜样的力量:用英烈先锋教育全党 |
8.2 聚民心:优化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 |
8.2.1 人民是历史的主体,民心是最大的政治 |
8.2.2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聚民心” |
8.2.3 生动具体地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8.3 砺铁军:锤炼精神大厦的“铸魂人” |
8.3.1 新闻工作者也是“铸魂人” |
8.3.2 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武装新闻工作者 |
8.3.3 担当起“建设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历史重任 |
8.3.4 书写好当代中国人民的奋斗史、生活史、心灵史 |
参考文献 |
致谢:一个新闻记者的心路 |
个人简介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10)新华社“两微两端”融合新闻传播研究 ——以2019年“两会”融合新闻报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关于媒介融合研究 |
1.2.2 关于融合新闻研究 |
1.2.3 关于新华社融合新闻传播研究 |
1.3 研究方法 |
1.3.1 案例研究法 |
1.3.2 内容分析法 |
1.3.3 文献研究法 |
1.4 研究内容与结构 |
第2章 新华社媒介融合发展现状分析 |
2.1 新华社媒介融合发展举措 |
2.1.1 构建全媒报道平台 |
2.1.2 锻造全媒体采编队伍 |
2.1.3 媒介技术引领融合发展 |
2.2 新华社“两微两端”四个媒介平台分析 |
2.2.1 新华社客户端:打造“现场云”新闻新样式 |
2.2.2 新华网:数据新闻领域引领者 |
2.2.3 新华社“新华视点”微博:热点话题引导社会舆论 |
2.2.4 “掌上通讯社”:新华社微信公众号 |
2.3 小结 |
第3章 新华社“两微两端”2019 年“两会”融合新闻报道的内容分析 |
3.1 2019年“两会”融合新闻呈现形式 |
3.1.1 融合新闻媒介元素的组合方式 |
3.1.2 “两会”融合新闻的多媒介元素呈现方式 |
3.2 2019年“两会”融合新闻话题分析 |
3.2.1 两会”融合新闻话题的九大类型 |
3.2.2 “两会”融合新闻话题占比分析 |
3.3 2019年“两会”融合新闻呈现形式与新闻话题对应关系分析 |
3.3.1 概况类话题:以图文为主,确保内容短小精悍 |
3.3.2 人物类话题:以视频、图文为主,注重人物立体呈现 |
3.3.3 知识科普类话题:以H5、视频为主,体现参与性、趣味性 |
3.3.4 政策解读类话题:以图文为主,注重信息可视化呈现 |
3.3.5 现场类话题:以视频、直播为主,体现场景性、同步性 |
3.3.6 总结类话题:以视频、图文为主,信息“碎片化”梳理 |
3.3.7 评论类话题:以视频为主,突出专业性、深度性 |
3.4 小结 |
第4章 新华社“两微两端”2019 年“两会”融合新闻传播手段分析 |
4.1 高新媒介技术在融合新闻中的运用 |
4.1.1 AI(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 |
4.1.2 VR(虚拟现实)技术的运用 |
4.1.3 AR(增强现实)技术的运用 |
4.2 可视化应用提升用户体验 |
4.2.1 竖屏视频:满足用户竖持手机的阅读习惯 |
4.2.2 “一图读懂”:新闻长图模式带来直观视觉信息 |
4.2.3 H5 新闻产品:提升用户新闻参与体验 |
4.3 依托平台优势进行分渠道的融合新闻发布 |
4.3.1 客户端平台:移动优先,注重新闻虚拟场景营造 |
4.3.2 新华网平台:超链接与可视化数据新闻为强 |
4.3.3 “两微”平台:精选内容为主,发布形式简洁 |
4.4 小结 |
第5章 新华社融合新闻传播带来的启示 |
5.1 数字叙事让新闻内容多样化呈现 |
5.2 媒介技术创新推动融合发展新高度 |
5.3 互联网+思维打造融合新闻产品 |
5.4 多终端发布形成融媒体传播矩阵 |
5.5 对新华社融合新闻传播的反思 |
5.6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四、新闻记者的现代视点(论文参考文献)
- [1]信号、表征、沟通与交互:融合新闻的叙事策略研究[J]. 和曼,焦飞越.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21(10)
- [2]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的影响因素与评价体系研究[D]. 杨赫. 上海体育学院, 2021(09)
- [3]网络时代美国创剧人研究[D]. 尤达.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4]社会性别视角下“泥塑粉”对男明星媒介性别形象的重塑[D]. 杨欣.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8)
- [5]主流媒体vlog新闻的视觉说服研究[D]. 邢茜文. 沈阳师范大学, 2021(02)
- [6]《纽约时报》数据新闻可视化的生产策略与规范研究[D]. 刘苗苗. 山东大学, 2021(02)
- [7]《非主流记者》(节选)人物会话翻译实践报告[D]. 陈瑞.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8]语言美视角下《敦煌》两种译本的比较研究[D]. 陆爱未.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1)
- [9]媒体融合背景下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研究[D]. 张雷. 河北大学, 2020(02)
- [10]新华社“两微两端”融合新闻传播研究 ——以2019年“两会”融合新闻报道为例[D]. 苏畅. 重庆工商大学, 20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