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医院开展社区护理的必要性(论文文献综述)
冯燕英,王永胜,张秀妮,蒋凤婷[1](2021)在《社区护士对慢性难愈性伤口患者延续护理认知及培训需求调查分析全文替换》文中认为目的了解社区护士对慢性难愈性伤口患者延续护理的认知现状及培训需求,为有效实施延续护理服务及相关知识培训提供依据。方法自行设计问卷,采用便利抽样法方法选取番禺区16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在册护理人员在延续护理认知、态度及培训需求进行调查。结果番禺区社区护士延续护理知识维度以及态度维度得分率分别为67.3%和79.3%,均处于中等水平;不同年龄、职称、任职时间、婚姻状态的社区护士对慢性难愈性伤口患者开展延续护理的必要性都给予了认可。94.8%社区护士同意针对慢性难愈性伤口患者开展延续护理,同时77.5%社区护士愿意加入慢性难愈性伤口延续护理工作团队。90.3%的社区护士认为有必要对开展延续护理人员进行慢性难愈性伤口相关知识培训。结论本次调查提示番禺区社区护士对慢性难愈性伤口患者延续护理有一定的认知度,同时有较高的培训需求,针对慢性难愈性伤口延续护理的培训内容主要集中在专业知识培训、沟通技巧、人文知识等3方面,可通过操作演示、理论授课、案例分析等方式进行培训。
石瑞[2](2021)在《冠心病患者二级预防和心脏康复护理循证实践方案的构建》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利用问卷调查法了解山西省11个地市级医院心血管科护士对冠心病二级预防知-信-行管理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明确冠心病患者二级预防和心脏康复管理的需求;在此基础上,系统检索国内外关于冠心病二级预防和心脏康复管理临床实践指南,评价与总结冠心病二级预防管理的最佳证据,结合专家会议法,构建冠心病患者二级预防和心脏康复护理管理方案,为临床管理提供依据。方法:(1)问卷调查法:自制心血管科护士冠心病患者二级预防和心脏康复知-信-行现状调查问卷,采取便利抽样法选取山西省11地市级中1087名心血管科护士通过问卷星调查护士对冠心病患者二级预防管理知识、态度和行为。(2)半结构访谈法:根据访谈提纲,深入访谈18名冠心病患者并了解其对二级预防和心脏康复管理的需求。(3)证据总结:系统检索冠心病心脏康复和二级预防管理临床实践指南,筛选并对指南证据整合分析。(4)证据评价:依据“2014年版JBI证据预分级及证据推荐级别系统”对上述证据进行综合、提炼,拟定冠心病二级预防和心脏康复护理管理方案初稿。(5)专家会议法:组织临床、护理及康复相关专家举行专家会议,对护理方案初稿结合国内临床实际进行修订和完善,最终形成《冠心病患者二级预防和心脏康复护理管理方案》。结果:(1)问卷调查结果:共收回问卷1120份,有效问卷1087份,有效回收率为97.0%。心血管科护士冠心病二级预防知识维度得分为(24.17±5.37)分,态度维度得分为(53.85±7.97)分,行为维度得分(51.23±10.07)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不同科室、近12个月是否学习相关指南/共识、心血管工作年限、所在医院及科室是否开展心脏康复、医院等级、是否参加过心脏康复专科培训是护士冠心病二级预防知信行总分水平的影响因素(P<0.05)。(2)质性研究结果:冠心病患者二级预防和心脏康复的需求主要为5个方面:冠心病相关知识缺乏,个性化、操作性康复指导需求,出院后延续康复指导需求、家庭与社会关怀需求、医院与社区联合服务需求。(3)证据综合和证据评价:通过系统检索国内外指南,共纳入17篇临床实践指南进行证据总结,初步总结13个方面,150条证据,包括心脏康复、运动疗法、膳食推荐、情绪/心理/睡眠管理、血压、血脂、血糖管理、戒烟、限制饮酒,体重和腰围管理、职业康复、健康教育及性生活。(4)专家会议结果:结合问卷调查、患者访谈和最佳证据结果,并结合专家会议的讨论意见,对方案初稿进行修订,形成终版《冠心病二级预防和心脏康复护理管理方案》。结论:(1)心血管科护士对冠心病二级预防管理的知识和行为水平有待提高,而护理态度较积极,护理临床实践管理与指南建议存在较大差距,加强护士对冠心病二级预防和心脏康复培训是必要的。(2)不同患者存在不同的心脏康复需求,健康教育及心脏康复干预策略的不同导致患者临床结局不同,提示医务人员二级预防和心脏康复管理策略应评估个体需求,实施个性化管理方案。(3)基于现况调查、患者访谈、证据综合和专家会议法构建的《冠心病二级预防和心脏康复护理管理方案》符合临床实际和满足患者需求,该方案涉及内容共13个方面,为后续管理者针对护理人员心脏康复管理的培训提供方案,推动心脏康复管理向精细化、标准化和科学化发展。
韩尚君[3](2021)在《社会工作介入城市社区智慧居家养老问题的研究 ——以北京市X养老社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是人口大国,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不可忽视的部分了。在老龄化的背景下,我国的养老模式也开始有了新的转变,居家养老模式在社会中其他养老模式中脱颖而出,成为时下最普遍的养老模式。在经济发展,社会变迁的大背景下,传统养老模式受到严峻挑战,结合现如今的互联网技术,智慧居家养老服务应运而生,它是一种依靠互联网的多元养老模式,效率高、服务范围广。老年人作为社会工作者的主要服务对象之一,怎样更好的服务老人、怎样解决老年人养老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智慧居家养老服务的出现,无疑对社会工作者的服务方式有了新的要求,也督促着社会工作在养老服务领域进行探索研究。如何在社会工作特有的专业技术下将养老事业结合信息技术,是时下发展好养老事业,拓宽养老服务领域的重要内容。这也是对于我们社会发展的一种挑战,在我国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解决养老问题以及如何解决好养老问题,对于智慧养老来说是一个机遇也是一个挑战。目前我国智慧养老还处于发展的阶段,发展尚不成熟,只能在一些相对发达的城市实行,有许多的问题有待解决和发现。首先,笔者收集国内外的相关文献资料发现,智慧居家养老存在重视科学技术而轻人文关怀伦理权责冲突等问题。其次,笔者在对北京市X养老社区的实习中运用文献法、访谈法、参与式观察法调查了解X社区老年人智慧养老服务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X社区老年人对于智慧养老养老服务有一定的排斥性存在技术恐慌、对于智慧养老的概念相对陌生,而且缺乏专业化服务等问题。本文运用了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和社会增能理论。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指导下,笔者在实习期间,发现老年人存在诸多物质方面的需求与精神方面的需求。笔者根据老年人的需求开展文化娱乐服务、精神慰藉等服务。提高老年人的参与社区活动的积极性,增强老年人社交意愿,缓解老年人的孤独感,增强人文关怀。在社会增能理论与需求理论的指导下,笔者通过个案、小组的方法对X社区智慧居家养老服务进行介入,具体过程包括增强老年人自我认知感,加强智慧养老服务平台的技术培训,协助服务对象技术增能,实现发掘服务对象潜能,提高服务对象主动性与积极性,增强服务对象相应的权力与能力。最后对社会工作介入X社区智慧居家养老服务过程的总结与反思。
陈萍[4](2021)在《城市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比较研究 ——以B市为例》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我国人口老龄化进入到了快速发展的时期。另一方面,就我国老年群体的整体结构而言,存在失能、半失能以及患有慢性病等情况的老人与空巢老人人群占据了较大的比重,这在很大程度上使得人口老龄化问题变得更加复杂,从而导致我国现阶段的养老以及医疗体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必须尽快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妥善解决。面对老年人口对于“老有所养,老有所医“的迫切需求,我们应该看到,传统的养老服务模式并不能够彻底实现广大老年群体在养老以及医疗服务方面存在的现实需求。所以,推动构建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模式,创造性的把医疗以及养老资源结合在一起,从而有效的提供给老年群体,这是将来我国养老领域必然的发展方向。目前学术界关于医养结合的探索和研究大多针对发达地区的大中型城市,专门针对中部欠发达地区中小型城市医养结合服务模式的研究和实践不多。基于此,本文选取中部地区中型城市B市为研究对象,围绕B市现阶段的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情况展开分析和探究。与此同时,基于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实地调研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深入B市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机构以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单位中展开有关调查,从更深层次上把握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并进行比较研究。基于以上分析和调研,本文从下述几个部分展开具体论述:第一章内容为导论。重点阐述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国内外文献综述以及有关研究方法和思路,同时说明存在的创新和不足之处。第二章内容为本文的理论基础。先是围绕健康老龄化、长期护理以及医养结合等相关概念的含义做出了具体解释和说明;接下来阐述了相关理论基础,具体包含积极老龄化理论、福利多元理论以及需求层次理论。第三章从实施背景、发展现状、两种主要发展模式等方面阐述医养结合在B市的实践情况。第四章是对比分析部分。分析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的结果,并从成本、优劣势、服务需求、意愿等多个角度,对社区居家养老、机构养老这两种主要医养结合养老模式进行比较研究,研究其共性和差异性。第五章是通过对比分析得出的结论和完善对策。在前文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梳理并指出当前B市医养结合模式具备的主要特征和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与不足,同时提出相应的完善对策。通过研究发现,不同的养老模式一方面存在共性和差异性,另一方面也有着各自的特点,属于相互补充的关系,老年人可根据自身情况和需求灵活进行选择。同时指出B市当下的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的选择受多种因素影响、老年人对医养结合服务的需求呈多元化趋势、医养结合服务成本较高、医养结合服务专业人才相对缺乏等特点,提出构建科学合理的医养结合体系、提供多元化的医养结合服务、针优化政策保障降低医养结合成本、加强医养结合专业人才的培养等建议,为中部欠发达地区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发展,形成技术、资源、政策融合的健康促进长效机制,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李红[5](2021)在《长期护理需求及其保险试点政策评估研究》文中指出人口老龄化以及老年带残余寿的延长催生了大量的长期护理需求,与此同时生育率降低、女性劳动参与率不断提升以及老人独居比例的增加极大的降低了非正式护理资源的可及性,我国面临不断增长的长期护理需求与不断短缺的护理资源之间的巨大矛盾,短缺的非正式护理资源以及高昂的正式护理费用给失能老人的健康福利以及经济基础带来了严重损害和冲击,要妥善解决好失能老人的长期护理问题,不仅需要增强其护理服务的可及性,同时还需要建立长期护理风险分散的长效机制。促健康、保民生是我国政府在国家治理和战略部署中的重要内容。例如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四中全会以及2020年最新的两会均强调提高和完善民生保障的水平和力度。在这种背景下,我国于2016年开启首批长期护理保险试点政策,于2020年开启第二批试点政策,但目前的覆盖范围仍然很有限,全国660多个城市中仅有49个地区在开展试点工作,这还不包括未实施试点政策的广大农村地区,这说明我国长护险的发展形势不可谓不严峻。要解决失能老人普遍存在的长期护理问题,不仅要从微观上对失能老人长期护理需求的发展形势进行远期预测以准确掌握我国失能老人未来的整体态势,同时需要从失能老人的护理需求偏好出发,探讨正式护理与非正式护理的相关关系。当个体处于失能状态需要寻求护理服务并选择护理模式时,他们不仅关注护理费用还关注自己的心理诉求(护理偏好)。两种护理模式之间是否存在显着的替代关系,它决定了非正式护理资源短缺的情况下正式护理资源能否被有效利用。长护险的实施虽然能够有效分散正式护理的高额成本,但它并不能对正式护理服务需求产生绝对性的引导作用,其政策实施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仍依赖于正式护理与非正式护理的替代程度。因此,正式护理与非正式护理是否存在显着的替代关系极大的影响长护险试点政策实施的必要性和科学性。此外,长护险试点政策的实施效果关系着失能老人长期护理问题能否得到妥善解决。相对于2020年新公布的扩大试点政策,首批试点政策自公布之日起己实行四年多的时间,其试点的政策效果亟待评估。对长护险试点政策进行评估不仅能够提高长护险政策制定的科学性,同时也是现代化公共政策升级和优化的内在要求。为了妥善解决失能老人的长期护理问题、巩固长护险试点政策的发展成果,本文以长期护理需求及其保险试点政策评估研究为选题开展了研究,得到的主要结论为:第一,我国失能老人的长期护理需求和长期护理费用均增长迅速。预测数据显示,2020至2060年我国失能老人总规模以及重度失能老人总规模的波动范围分别为4258~22877万人以及343~5522万人,我国失能老人长期护理费用的波动范围为728~182335亿元。以上数据表明必须建立失能老人长期护理风险分散的长效机制,这也同样揭示了开展长护险政策试点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第二,正式护理和非正式护理之间存在显着的替代关系。具体而言,非正式护理与家政服务利用以及入住养老院之间存在显着的替代关系,在替代程度上,家政服务与非正式护理的替代效应大于养老院服务与非正式护理。失能程度并不影响家庭照料与正式护理的替代关系,这是由于正式护理的成本较高,超过了很多中等收入家庭的负担能力。开展长护险地方试点之后,正式护理的高额成本将被长护险有效分散,失能老年人未被满足的护理需求将通过对正式护理服务的利用而得到补偿。也就是说长护险试点政策的实施可能会通过优化失能老人的护理结构从而改善他们护理服务的可及性;另外,长护险试点政策的开展可能会通过对失能老人就医与护理的分流而治有效减少老年护理对医疗资源的过度利用;最后,长护险试点政策实施的基本原则是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基于以上分析可知,长护险试点政策的积极效果可能有三点:一是能够提高失能老年人护理服务的可及性;二是减少社会性入院过度挤压医疗资源的低效率配置;三是改善失能老年人的健康水平。本文将在第五章对此进行一一验证。第三,长护险试点政策效果显着。开展长护险降低了试点地区失能老年人对医疗资源的过度利用;具体而言,实施长护险试点政策能够使得失能老年人每月门诊费用以及看门诊次数分别减少316元和0.819次,使得失能老年人年住院费用以及年住院次数分别减少5262.1元和0.464次。其次,开展长护险提高了试点地区失能老年人的健康水平;具体而言,实施长护险试点政策使得失能老年人的慢性病个数减少0.136个、使得他们的健康自评得分减少0.128(健康自评赋值越小,健康水平越高)。最后,开展长护险改变了试点地区失能老年人的护理结构,提高了失能老年人护理服务的可及性。具体而言,实施长护险试点政策使得失能老年人被照料的可能性提高了 8.75%、非正式护理使用的可能性减少了20.9%。第四,对比长护险首批十五个试点城市的发展实践发现我国长护险还存在一些问题。大部分试点地区的多元化筹资模式只是停留在表面,长护险基金的筹资主力仍为医保基金结余,没有体现出个人和单位的缴费责任;在待遇给付方面,只有少部分地区(四个)真正秉承了试点指导意见中“鼓励居家护理以及社区护理的”的理念;失能评估标准五花八门的现状不利于未来长护险的统一和发展,由于广州、成都、荆门以及青岛市的失能评估办法基本上与国际接轨,因此未来长护险的失能评估办法应该重点借鉴这四所城市的经验。第五,对比分析日本、德国以及我国长护险的发展实践认为我国长护险的发展和完善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着手:构建可持续的长护险筹资机制;构建多层次、多功能型的长期护理服务体系;加快和完善长护险相关的法制建设。第六,政策建议。长护险试点政策的实施推动了家庭护理向社会护理的转变,由于我国家庭护理基础越来越薄弱,长护险试点政策无疑保障了老年人在失能状态下普遍存在的长期护理服务需求,提高了失能老年人的福利水平。另外,长护险试点政策解决了因社会性入院引发的医疗资源短缺的难题,同时提高了失能老年人的健康水平。这些结论为长护险试点政策的进一步开展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和数据支撑。本文在前人的研究成果基础之上实现了以下改进工作:一是通过国内外的对比分析更加科学的界定了长期护理需求的概念,并综合国内十五个首批试点城市的失能等级评估办法,创新性的基于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来界定失能老人的失能状态和失能等级。这为失能老年人长期护理需求规模的精确预测奠定了理论基础;二是在对失能老年人长期护理需求规模进行预测分析时,本文在科学界定长期护理需求关键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失能群体存在的异质性特征对失能老人长期护理需求规模进行了较为准确的分类预测。这对准确、合理的判断失能老人长期护理需求的总体规模和整体态势以及揭示长护险试点政策开展的迫切性和必要性提供了最新的本土化数据支撑;三是在讨论非正式护理与正式护理的相关关系时,本文率先采用工具变量法进行实证分析,并讨论失能程度对二者关系的异质性影响,工具变量法的使用能够精准识别失能老人两种护理模式的替代关系。通过准确识别失能老人两种护理模式的替代关系,为长护险试点政策实施的科学性提供了较为可靠的现实依据;四是在对长护险地方试点进行政策评估时,精准识别失能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首次对我国十一个首批试点城市长护险的政策效果进行评估,并率先讨论了开展长护险与失能老年人护理结构、护理服务可及性的关系。这对长护险扩大试点政策以及长护险制度的全面建设提供了较为可靠的参考依据。
孙敬华[6](2021)在《积极老龄化视角下中国长期护理保险政策研究 ——基于试点城市的比较分析》文中提出随着长寿时代的到来以及失能老年人口规模的迅速扩大,中国传统的老年长期照护模式面临困境。老年人口的失能风险已成为摆在政府和社会面前的严峻挑战。为积极应对老年人口的失能风险,中国政府启动了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工作,鼓励试点城市探索具有本土化意义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虽然政府及学界都强调要总结试点经验,但现阶段对于试点城市长期护理保险政策的总体现状、已形成的共同特征以及存在的共性问题仍疏于研究,特别是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背景下,长期护理保险政策在多大程度上践行了积极老龄化理论的相关研究还比较缺乏。基于此,本文以积极老龄化理论为研究视角,结合政策产出模型,分析了30个试点城市颁布的长期护理保险政策的总体现状、共同特征以及存在的共性问题,并就如何推进中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发展也进行了探索。具体来说,主要内容如下:首先,基于积极老龄化理论以及政策产出模型,构建了长期护理保险政策分析框架,由参与、健康和保障三个维度构成。(1)参与维度是指维护失能老人获得福利并根据个人需要参与到为其提供的长期照护服务中的机会与权利,即长期护理保险政策的社会分配基础,具体包括参保范围、保障对象、失能认定的标准与主体三个部分。(2)健康维度是指为失能老年人提供健康和社会服务的长期照护服务供给体系,该体系由社会供给类型和输送系统构成。其中社会供给类型进一步细分为服务项目、服务形式、待遇给付标准三个部分;输送系统可以分为政府部门、长期护理保险经办机构、定点护理机构以及非正式照护主体。(3)保障维度是指为失能老人解决长期照护服务费用问题的筹资模式,主要包括筹资渠道、筹资形式与标准以及启动资金三个部分。其次,运用长期护理保险政策分析框架对30个试点城市长期护理保险政策的发展现状及其共同特征进行了比较分析。(1)30个试点城市长期护理保险政策的发展现状可以总结为以下内容。其一,在参与维度,一是参保范围主要依据基本医疗保险的覆盖范围确定;二是保障对象取决于处于失能状态的时间长度、失能失智程度、接受长期照护服务的场所以及缴纳医疗保险费用的时间长度四个方面的限制因素;三是失能评估工具主要有三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量表》、I《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行业标准:老年人能力评估》以及当地自主建立的综合性失能评定标准;四是评定主体主要包括保险经办机构、劳动鉴定委员会、第三方评估机构、定点护理机构、商业保险机构以及鉴定专家。其二,在健康维度,一是服务项目主要包括生活照护、医疗照护、预防性照护、康复照护以及心理疏导;二是服务形式可以分为定点机构照护(医疗机构照护、养老机构照护)、居家照护(居家上门照护、居家自主照护)以及失智专区;三是待遇给付标准可以分为按比例给付、定额给付或者差别化补偿方式。其三,在保障维度,一是最为普遍的筹资渠道包括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和个人账户的划转、政府补助以及个人缴费;二是筹资形式主要有比例筹资、定额筹资和混合筹资三种;三是大多数城市都具有长期护理保险的启动资金。(2)试点城市长期护理保险政策的共同特征是,其一,在参与维度,长期护理保险政策是一种以诊断差异为社会分配基础的补缺型社会政策;其二,在健康维度中,试点城市采取了以服务福利为主、现金福利为补充的事后补救型风险应对策略;福利输送系统属于决策、执行与输送职能相互独立的国家主导型;其三,在保障维度,筹资模式是现收现付制的社会保险型,主要依托于医疗保险。再次,基于积极老龄化理论审视现阶段30个城市的长期护理保险政策,发现了一些共性问题。(1)参与维度的社会分配基础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未将城乡居民纳入覆盖范围、将重度失智老人排斥在福利申请者之外、失能认定评估工具结构简单、失能评估等级的设定粗略且不统一、缺少独立且专业的失能等级评定机构。(2)健康维度的社会供给类型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预防性策略缺失、服务供给内容的精准度较低;福利输送系统的主要问题是:忽视了社区的重要作用,以机构照护为核心的服务输送布局难以解决长期照护供需失衡的难题。(3)保障维度的筹资模式面临的主要困境:筹资主体缴费能力有限、待遇给付与个人缴费存在不一致性、以长期护理保险为核心的筹资模式面临较大争议。接下来,本文梳理了荷兰、德国和日本三个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较为先进国家的实践经验并从中得到了以下启示:(1)在参与维度,三个国家的覆盖范围根据运行状况进行调整,总体上荷兰和德国覆盖了全体公民,日本主要针对老年人;三个国家都建立了统一的评估体系;失能老人都具有福利给付形式的自主选择权。(2)在健康维度,重视非正式照护的发展;社区在长期照护服务供给中作为服务系统中枢,将居家照护、机构照护与非正式照护连接与整合,解决了服务供给碎片化的问题;在服务供给中加强服务质量监督;注重预防性策略;三个国家在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立法之前都允许一个“准备”阶段,为制度正式运行储备服务供给者。(3)在保障维度,一是专项筹资专项使用,增加了引入这项计划的可行性;二是将资金从更大的政府预算分离促使长期护理保险的融资不会与军事、教育、基础设施投资等优先项目产生直接的冲突。三是三个国家都是以长期护理社会保险作为基础筹资模式,同时还采取了其他方式作为补充。最后,提出了中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推进策略。(1)遵循分配正义的基本价值取向,奉行机会平等、利益与责任同等分配、分配标准和程序合理以及纠正不公四项原则。(2)在参与维度,需要完善失能评估体系、扩大失能老人自主选择福利内容的权利以及政策性支持老年人参与长期照护服务供给。(3)在健康维度,通过共同推进社区照护服务体系建设、基于生命历程的跨部门服务供给机制的构建以及促进正式照护与非正式照护相结合的方式,发展在地化的整合照护服务体系。(4)在保障维度,构建多层次长期护理保障制度体系,其中长期照护补贴制度是基础,长期护理社会保险制度是核心,长期护理商业保险是重要补充。
张锐[7](2020)在《济南市社区医养结合服务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是在“未富先老”、“未备先老”的条件下迅速进入老龄化社会,国家和社会承担了巨大的养老压力;同时由于老年人易患各种慢性病、老年病,众多高龄、患病、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的医疗护理和生活照顾问题亟需解决,养老问题面临着重重压力。作为一种新兴的服务模式,医养结合可有效改变养老和医疗双轨分离的状态,有助于老年人“看病难”和“养老难”问题的解决。近年来,一些地区积极推动社区医养结合服务发展,实现养老资源和医疗资源的整合,各级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法规予以支持。然而,由于我国的医养结合服务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供需矛盾突出、服务质量不高、形式主义严重等多种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解决。本文以济南市社区医养结合服务模式为研究对象,通过访谈、案例分析、问卷调查等方法了解济南市社区医养结合的政策设计和实践探索。结合济南市实际,提出“加强顶层设计完善体制机制”、“完善专项政策强化‘人’‘物’补助”、“实施大健康战略培育老年市场”三方面的建议。济南市社区医养结合服务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不断优化政策措施,进一步提高医养结合服务的质效。文章内容主要分为以下几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绪论和理论基础。绪论对文章的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进行介绍,梳理目前学术界研究成果,指出论文的研究思路、论文框架、研究方法和研究创新。然后是对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的分析,对医养结合、社区养老、社区医养结合概念和福利多元主义理论、积极老龄化理论及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进行介绍。第二部分是对济南市医养结合实践的介绍。其中第三章是济南市社区医养结合服务政策设计分析。对社区医养结合服务发展的必要性与重要性进行分析,梳理国家和济南市出台的政策,并总结济南市开展社区医养结合服务的政策举措。第四章是济南市社区医养结合服务的实践探索介绍,总结为“历下模式”、“槐荫模式”、“章丘模式”三种形式。第三部分是对问题进行分析并寻求解决思路。其中第五章围绕医养结合服务模式的五个方面,指出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原因分析。第六章是对济南市全面推行和完善社区医养结合服务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论文最后总结了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并反思了研究的不足之处。
陈琼琼[8](2020)在《我国失能老人出院计划服务模式的初步探索》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调查失能老人对于出院计划服务的需求现状,描述失能老人的出院准备度水平,探讨其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以出院计划服务模式为理论框架,构建一套适用于我国国情的失能老人出院计划服务模式。方法1.横断面调查法:采用便利抽样,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3月的青岛市5所三级甲等医院的230名失能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调查失能老人的出院服务需求及出院准备度水平现状,调查结果采用描述性统计、单因素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统计学方法,探讨失能老人出院准备度水平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2.文献回顾法:在调查失能老人出院准备度的基础上,采用文献计量法检索失能老人、失能老年人、出院计划、出院准备度、出院计划服务、出院准备服务、出院计划模式、出院计划服务模式等关键词,架构文献网络体系,为制定专家函询问卷提供理论支撑。3.半结构访谈法:根据研究目的制定访谈提纲。选取包含从事医院卫生服务及管理、社区卫生服务及管理、卫生行政管理及高校临床护理、老年护理、社区护理研究生教育工作者及网络信息工程师、营养师、康复治疗师共计20名专家进行半结构访谈。了解目前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失能老人的服务内容及管理情况、开展出院计划服务的实施路径及重要环节、各机构承担的角色功能及如何开展互动合作,为制定专家函询问卷提供事实基础。4.专家预函询:专家访谈结束后,由研究者编制专家预函询问卷。在进行正式函询之前,课题组采用目的抽样的方法,选取了青岛市10位本研究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预函询。此次预函询的目的是为了丰富和完善问卷条目内容,经课题组讨论决定,预函询过程中对指标条目的调整只增加不删减,形成第一轮专家函询问卷。5.德尔菲专家函询法:从全国9个省、市和地区选取28位本研究相关领域专家进行函询,将指标纳入标准(重要性赋值均数>3.5,变异系数<0.25)和专家意见相结合,形成失能老人出院计划服务模式。6.层次分析法:在形成失能老人出院计划服务模式的各级指标之后,使用Yaahp10.1软件先建立层次结构模型,构造判断矩阵,然后确定各项指标权重,进行层次单排序和一致性检验,最终确定各级指标权重和组合权重。7.统计学方法:本研究第一部分为失能老人出院准备度现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和分析。定量资料采用频数、百分比、均数±标准差进行描述;进行单因素分析时,二分类变量采用两组独立样本t检验,满足方差齐性的多分类变量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反之,则采用非参数检验(Kruskal-Wallis H检验);出院准备度与出院指导质量、社会支持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进行多因素分析。第二部分为基于德尔菲法构建失能老人出院计划服务模式:采用Excel 2016、SPSS20.0和yaahp10.1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数据录入、整理及分析。专家的一般资料采用频数、百分比描述,专家的积极性用有效问卷的回收率和提出意见的百分比率来表示,权威性用权威系数(Cr)描述,指标的变异程度用变异系数(CV)表示,所有条目意见的协调程度采用Kendall’s W检验。结果1.失能老人出院准备度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失能老人的出院准备度总分为(93.28±16.32)分,各维度标准化得分从高到低分别为预期获得的帮助(8.95±1.26)、个人状态(7.75±1.48)、适应能力(6.85±1.72)。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出院指导质量、感知可获得的社会支持、社会支持利用度、自理能力下降、住院时间等因素会影响失能老人的出院准备度。2.失能老人的出院准备度与出院指导质量、社会支持关系密切失能老人的出院指导质量与出院准备度呈高度正相关,且出院指导质量的各维度与出院准备度均呈正相关,表明失能老人的出院指导质量越好,出院准备度越高;失能老人的社会支持与出院准备度呈高度正相关,且社会支持各维度与出院准备度均呈正相关,这提示失能老人的社会支持越好,出院准备越充分。3.专家函询的代表性、积极性和可靠性本研究最终选取28位德尔菲函询专家,其中完成两轮函询的共计25人,均从事医院卫生服务及管理、社区卫生服务及管理、卫生行政部门、高校老年护理、社区护理研究生教育等工作,分别来自于全国的9个省市和地区,专家的代表性好;两轮函询的有效问卷回收率分别为89.29%和100%,表明专家的积极性好;函询专家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其中40%的专家具有硕、博士学历,副高级以上职称高达76%,工作年限均在10年以上,函询专家的权威系数为0.75~0.98,说明本研究的结果具有说服力、可靠性高。4.专家函询的科学性本研究按照Delphi法的标准和步骤进行专家函询,研究小组根据专家意见及指标筛选标准对指标条目进行修改和调整,使指标的变化有据可依。此外,结合Delphi和AHP,将专家的主观判断进行量化处理,提高研究结果的客观性和科学性。研究中的层级指标的一致性比例均<0.1,表明各项指标权重分配合理。故以出院计划服务模式为理论框架,通过Delphi法和AHP相结合构建出的失能老人出院计划服务模式具有较好的科学性。5.专家函询结果两轮专家函询的肯德尔协调系数W值分别为0.123和0.167(均P<0.01)。经过两轮专家函询,根据指标的筛选标准、结合专家意见及小组讨论,对指标条目进行修改、修订(共删除1项、修改7项、增加11项),最终确定失能老人出院计划服务模式,包括4个一级指标(角色功能、实施路径、核心环节、主要服务内容)、11个二级指标、66个三级指标。结论1.失能老人的出院准备度有待提高,医务人员应加强和改进对失能老人及其主要照顾者的出院指导,加强人文关怀,帮助失能老人建立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尤其重视自理能力低、住院时间长的失能老人患者,提高其出院准备度,保障出院后安全。2.本研究构建的失能老人出院计划服务模式有较高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可为我国延续性护理模式的实践应用和建设提供依据。
熊茂[9](2020)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长期照护体系的构建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构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长期照护体系,以满足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健康需求,并为其他慢性病患者实施长期照护和健康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结合文献调查法和半结构式访谈法拟定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长期照护体系的初步框架,然后通过德尔菲法进行两轮专家函询,运用SPSS20.0统计处理,分析本研究函询专家的积极程度、权威程度、协调程度等,最后确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长期照护体系。结果1、22名专家参加两轮函询,两轮函询问卷的回收率均为100%,专家的权威系数均为0.875,第一轮函询协调系数为0.201,第二轮函询协调系数为0.194,卡方检验后P值均<0.01。2、两轮函询中,专家共提出35条修改意见,产生58个二级条目,其中条目必要性或可行性评分均数>3.5分且变异系数<0.25的条目保留,共修改15个、增加10个。3、最后确立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长期照护体系包括9个一级条目,58个二级条目,一级条目分别是长期照护的目的、原则、工作平台、各层平台的性能界定、路线、重要部分、各平台工作内容、护士的职责、建议。结论1、本研究的函询专家积极程度、权威程度、协调程度较高,结果可信。2、本研究通过文献调查、半结构式访谈、两轮专家函询构建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长期照护体系,包括9个一级条目,58个二级条目,可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护理服务提供参考依据,促进实现上层平台、基层平台、患者三方共赢局面。
曾珠梅[10](2020)在《广州市社区护士中医护理技术培训现状及培训模式指标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调查广州市社区护士中医护理技术培训现状,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构建社区护士中医护理技术培训模式指标体系,以期规范培训,为社区中医护理技术培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在文献研究及小组讨论基础上,制定《广州市社区护士中医护理技术培训现状调查问卷》,随机调查广州市社区护士中医护理技术培训情况。第二部分主要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结合前期调查结果拟定培训模式指标体系初稿,选择中医护理教育、中医护理管理、中医临床护理、社区护理、中医领域的专家进行咨询。专家对条目的重要性和可行性评分,入选标准为评分结果≥4分及变异系数<0.25,并结合专家咨询意见和建议进行内容的修订和完善,构建完善的社区护士中医护理技术培训模式指标体系。结果:1.培训现状调查结果:(1)一般情况:共调查广州市289名社区护士,全部为女性;年龄主要集中在25~35岁(42.91%);大专学历背景占54.33%;初级职称有155人(53.63%);社区工作年限以1~5年者居多,有144人(49.83%);西医背景占82.01%。(2)掌握与认知情况:70.59%的社区护士表示未掌握中医护理技术;66.44%的人从来没有使用过中医护理技术;81.66%的人认为社区中医护理技术发展前景较好。(3)培训情况:有207人未接受过系统的中医护理技术培训,占71.63%;234人希望得到培训,占80.97%:对拔罐、刮痧、悬灸及经穴推拿等操作技能培训需求度高;培训意向形式是半脱产,意向师资是中医护士,意向地点主要是本社区或其他社区,意向频率是半年1次。(4)影响因素:单位未安排、工作忙是影响社区护士参加中医护理技术培训的主要原因;培训缺乏实践、师资水平不足、培训内容不合理、培训监管不到位是影响培训效果的主要因素。2.培训模式指标体系构建结果:本次研究开展两轮专家咨询,问卷回收率分别为86.36%和100%;专家权威系数均为0.89;专家咨询肯德尔和谐系数在0.109~0.307之间,经卡方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轮咨询后专家意见结果趋于一致,最终形成含“培训对象”、“培训组织”、“培训师资”、“培训目标”、“培训内容与形式”、“考核评价与反馈”和“培训监管”的7个一级指标、21个二级指标和93个三级指标的社区护士中医护理技术培训模式指标体系。结论:1.广州市社区护士学历偏低,中医背景薄弱,中医护理人力资源紧缺;护士年轻化、工作年限短;社区护士对中医护理操作技术掌握程度低,工作中中医护理技术应用率低;社区护士对中医护理技术培训参与度不足,应培训需求制定合理的培训方案,提升培训力度。2.经研究得出中医护理技术培训模式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含符合“最低要求”的培训对象、“医院-社区联合”的培训组织、严格“筛选标准”的培训师资、“三位一体”的培训目标、健全考核评价体系与“动态”的反馈机制、“全方位、全过程”监管机制,符合社区护士中医护理发展需要,可为开展社区护士中医护理操作技术培训提供参考。
二、医院开展社区护理的必要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医院开展社区护理的必要性(论文提纲范文)
(1)社区护士对慢性难愈性伤口患者延续护理认知及培训需求调查分析全文替换(论文提纲范文)
1 调查对象 |
2 方法 |
2.1 调查工具 |
2.1.1 一般资料调查表 |
2.1.2社区护士对慢性难愈性伤口延续护理的认知及需求问卷 |
2.2 调查方法 |
2.3 统计学方法 |
3 结果 |
3.1 番禺区社区护士一般资料情况 |
3.2 社区护士对慢性难愈性伤口患者延续护理认知现状 |
3.2.1 社区护士对慢性难愈性伤口患者延续护理认知各条目得分情况 |
3.2.2 社区护士对慢性难愈性伤口患者延续护理态度各条目得分情况 |
4 讨论 |
4.1 社区护士对慢性难愈性伤口患者延续护理认知现状 |
4.2 社区护士对慢性难愈性伤口患者延续护理培训需求情况 |
5 结论 |
(2)冠心病患者二级预防和心脏康复护理循证实践方案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
前言 |
1 研究背景 |
2 国内外现状 |
3 相关理论基础 |
4 研究目的 |
5 研究意义 |
6 技术路线 |
第一部分 心血管科护士对冠心病二级预防知信行现状和影响因素分析 |
1 研究对象 |
1.1 纳入和排除标准 |
1.2 样本量计算 |
2 研究工具 |
2.1 问卷维度、条目设定 |
2.2 问卷编制注意事项 |
2.3 问卷质量评定 |
2.4 问卷内容 |
3 研究方法 |
3.1 调查过程 |
3.2 统计学方法 |
3.3 质量控制 |
4 结果 |
4.1 基本资料 |
4.2 心血管科护士冠心病二级预防知信行现状 |
4.3 心血管科护士二级预防知信行单因素分析 |
4.4 心血管科护士二级预防知信行影响因素分析 |
4.5 心血管科护士冠心病二级预防知信行相关性分析 |
4.6 心血管科护士对冠心病患者二级预防管理阻碍因素 |
5 讨论 |
5.1 心血管科护士对冠心病二级预防管理有待提高 |
5.2 影响心血管科护士二级预防管理的因素 |
5.3 心血管科护士二级预防护理知识、态度和行为相关 |
5.4 提高心血管科护士对冠心病二级预防管理建议 |
6 结论 |
第二部分 冠心病患者对二级预防和心脏康复管理需求的质性研究 |
1 研究目的与对象 |
1.1 研究目的 |
1.2 研究对象 |
2 研究方法 |
2.1 访谈主题 |
2.2 访谈过程 |
2.3 质量控制 |
3 结果 |
3.1 研究对象一般资料 |
3.2 冠心病患者二级预防和心脏康复需求的分析 |
4 讨论 |
4.1 关注冠心病患者及家属的需求是二级预防管理不可或缺的部分 |
4.2 个性化、切实可行的二级预防管理方案有助于提高患者依从性 |
4.3 提升心血管科护士循证实践能力,建立循证实践方案 |
5 结论 |
第三部分 证据综合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文献纳入和排除标准 |
2.2 检索策略 |
2.3 证据评价标准 |
2.4 证据评价过程 |
3 结果 |
3.1 文献检索结果 |
3.2 纳入文献基本特征 |
3.3 纳入文献质量评价结果 |
4 讨论 |
4.1 纳入证据的指南/共识发表现状和质量评价分析 |
4.2 二级预防和心脏康复相关证据内容有待进一步明确 |
4.3 对冠心病二级预防本土化指南与患者指南制定的启示 |
5 结论 |
第四部分 证据传播 |
1 构建《冠心病患者二级预防和心脏康复护理管理方案》初稿 |
1.1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2 结果 |
1.3 讨论 |
2 《冠心病二级预防和心脏康复护理管理方案》专家论证 |
2.1 研究方法 |
2.2 结果 |
2.3 结论 |
3 小结 |
第五部分 结论与展望 |
1 研究结论 |
2 研究创新点 |
3 研究局限性 |
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国内外心脏康复护理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心血管科护士对冠心病二级预防知-信-行管理调查问卷 |
附录2 冠心患者半结构式访谈知情同意书 |
附录3 Pubmed文献库检索策略 |
附录4 中国知网文献库检索策略 |
附录5 AGREEⅡ评价条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3)社会工作介入城市社区智慧居家养老问题的研究 ——以北京市X养老社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现实意义 |
(三)国内外文献综述 |
1、智慧居家养老的提出及概念界定 |
2、社会工作视角下城市智慧居家养老服务的研究 |
3、社会工作介入城市智慧居家养老的相关研究 |
4、简要评述 |
(四)研究方法 |
1、文献法 |
2、参与式观察法 |
3、访谈法 |
(五)相关概念界定 |
1、居家养老服务 |
2、智慧社区 |
3、智慧居家养老 |
4、社会工作介入 |
(六)理论支持 |
1、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
2、增能理论 |
第一章 X社区养老发展现状、问题与社会工作介入的必要性 |
第一节 X社区智慧居家养老现状 |
一、北京市X养老社区概况 |
二、X社区老人基本情况与智慧居家养老的现状 |
第二节 X社区智慧居家养老存在的问题 |
一、老年人对智慧居家养老的技术恐慌与参与度 |
二、老年人个人隐私泄露的安全问题 |
三、人文关怀与老人孤独感 |
四、智慧居家养老欠专业化服务 |
第三节 社会工作介入X社区智慧居家养老的必要性 |
一、社会工作理论与智慧养老理念相辅相成 |
二、社会工作价值观指导智慧居家养老 |
三、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助力智慧居家养老 |
第二章 个案工作介入X社区智慧居家养老服务的实务过程 |
第一节 个案工作在介入X社区智慧居家养老中的应用 |
一、个案概述 |
二、接案与收集资料 |
三、案主问题及需求 |
四、制定服务计划 |
五、服务目标 |
六、社工介入具体过程 |
七、服务效果评估 |
第二节 个案工作介入X社区智慧居家养老的成效与反思 |
一、个案工作介入X社区的成效 |
二、个案工作介入X社区的反思 |
第三章 小组工作介入X社区智慧居家养老服务的实务过程 |
第一节 小组活动情况的具体介绍 |
第二节 小组工作介入X社区智慧居家养老的成效与反思 |
一、小组工作介入X社区的成效 |
二、小组工作介入X社区的反思 |
第四章 结论与反思 |
第一节 社会工作介入智慧居家养老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社会工作介入智慧居家养老的反思 |
一、社会工作实务能力有待提升 |
二、防止智慧养老带来的重科技轻人文关怀 |
三、健全智慧养老外部支持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城市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比较研究 ——以B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述评 |
第三节 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与不足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 |
一、健康老龄化 |
二、长期护理 |
三、养老服务 |
四、医养结合 |
第二节 相关理论基础 |
一、福利多元理论 |
二、积极老龄化理论 |
三、需求层次理论 |
第三章 B市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实践探索 |
第一节 B市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实施的背景 |
一、人口老龄化形势严峻 |
二、老年人的需求更加多元 |
第二节 B市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发展的现状 |
一、B市医养结合服务主要政策 |
二、B市医养结合实践开展情况 |
第三节 B市医养结合现有的两种主要模式 |
第四章 B市医养结合两种养老服务模式比较分析 |
第一节 两种模式调查数据的描述统计分析 |
第二节 医养结合需求主体调查数据的描述统计 |
第三节 两种医养结合模式的成本比较 |
第四节 两种医养结合模式的服务比较 |
第五节 两种医养结合模式的老年人需求比较 |
第六节 老年人选择两种医养结合模式的影响因素比较 |
第七节 两种医养结合模式的优劣势比较 |
第五章 研究结论和完善对策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医养结合养老方式的选择受多种因素影响 |
二、老年人对医养结合服务的需求呈多元化趋势 |
三、医养结合服务成本较高 |
四、医养结合服务专业人才相对缺乏 |
第二节 完善对策 |
一、构建科学合理的医养结合体系 |
二、提供多元化的医养结合服务 |
三、优化政策保障降低医养结合成本 |
四、加强医养结合专业人才的培养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长期护理需求及其保险试点政策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主要内容与研究框架 |
1.2.1 主要内容 |
1.2.2 研究框架 |
1.3 研究方法 |
1.4 主要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1.4.1 主要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概念界定及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2 长期护理需求规模预测 |
2.2.1 长期护理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
2.2.2 长期护理需求规模预测分析 |
2.3 非正式护理与正式护理的研究评述 |
2.4 长期护理保险试点政策评估研究进展 |
2.5 国内外长期护理保险发展实践文献评述 |
2.5.1 长期护理保险国内试点经验总结文献评述 |
2.5.2 国外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探讨文献评述 |
2.6 小结 |
第3章 长期护理需求规模预测分析 |
3.1 长期护理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
3.1.1 引言 |
3.1.2 理论模型 |
3.1.3 数据来源与变量描述性统计 |
3.1.4 实证方法 |
3.1.5 实证结果分析 |
3.1.6 小结 |
3.2 失能老人长期护理需求规模预测分析 |
3.2.1 Markov模型简介 |
3.2.2 失能转移矩阵及失能率的计算 |
3.2.3 失能规模预测 |
3.3 长期护理费用预测分析 |
3.4 小结 |
第4章 正式护理与非正式护理的相关性分析 |
4.1 长期护理服务供给现状 |
4.2 正式护理与非正式护理 |
4.2.1 理论模型 |
4.2.2 实证方法 |
4.2.3 实证结果分析 |
4.2.4 敏感性分析 |
4.3 小结 |
第5章 长期护理保险试点政策实施效果分析 |
5.1 引言 |
5.2 数据来源、模型设定与变量界定 |
5.3 长期护理保险试点政策对失能老年人医疗费用的影响研究 |
5.3.1 基准结果分析 |
5.3.2 稳健性检验 |
5.4 长期护理保险试点政策对失能老年人健康水平的影响研究 |
5.4.1 基准结果分析 |
5.4.2 稳健性检验 |
5.5 长期护理保险试点政策对失能老年人护理模式选择的影响研究 |
5.5.1 基准结果分析 |
5.5.2 稳健性检验 |
5.6 小结 |
第6章 长期护理保险政策试点实践分析 |
6.1 长期护理保险首批试点政策的发展实践 |
6.1.1 长期护理保险首批试点城市的基本情况 |
6.1.2 长期护理保险首批试点城市的筹资渠道 |
6.1.3 长期护理保险首批试点城市的筹资结构 |
6.1.4 长期护理保险首批试点城市的待遇水平 |
6.1.5 长期护理保险首批试点城市的失能评估办法 |
6.2 长期护理保险地方试点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 |
6.2.1 社会长期护理保险的筹资结构有待完善 |
6.2.2 社会长期护理保险服务方式定位出现偏差 |
6.2.3 社会长期护理保险的法制建设非常薄弱 |
6.3 小结 |
第7章 国外长期护理保险的发展实践与启示 |
7.1 日本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发展实践 |
7.1.1 日本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构建背景 |
7.1.2 日本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构建内容 |
7.1.3 日本老年人社会福利的演变过程 |
7.1.4 日本介护保险制度的改革经验 |
7.2 德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发展实践 |
7.2.1 德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构建背景 |
7.2.2 德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构建内容 |
7.2.3 德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改革和发展 |
7.2.4 德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改革经验 |
7.3 长期护理保险发展的经验借鉴——基于国内外的对比分析 |
7.3.1 构建可持续的长护险筹资机制 |
7.3.2 构建多层次、多功能型的长期护理服务体系 |
7.3.3 加快和完善长期护理保险相关法制建设 |
第8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
8.1 研究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学术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6)积极老龄化视角下中国长期护理保险政策研究 ——基于试点城市的比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基本概念界定 |
一、老年长期照护 |
二、长期护理保险 |
三、社会政策与长期护理保险政策 |
四、失能老(年)人 |
第三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一、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二、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三、国内外相关文献评析 |
第四节 研究问题与研究内容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内容 |
第五节 研究方法与政策分析样本的选择 |
一、研究方法 |
二、长期护理保险政策来源与样本选择 |
第六节 技术路线与创新点 |
一、技术路线图 |
二、创新点 |
第二章 理论视角与政策分析框架 |
第一节 积极老龄化理论 |
一、积极老龄化的提出 |
二、积极老龄化的内涵 |
三、积极老龄化的三个行动支柱 |
四、积极老龄化的核心理论 |
第二节 政策分析框架 |
一、应用较为广泛的政策分析框架 |
二、本文政策分析框架的构建 |
第三章 试点城市长期护理保险政策的现状 |
第一节 参与维度: 社会分配基础现状 |
一、参保范围 |
二、保障对象 |
三、失能评定标准与主体 |
第二节 健康维度:长期照护服务供给体系的现状 |
一、社会供给类型现状 |
二、福利输送系统现状 |
第三节 保障维度:筹资模式现状 |
一、筹资渠道 |
二、筹资形式与筹资标准 |
三、启动资金 |
第四章 试点城市长期护理保险政策的主要特征 |
第一节 参与维度的主要特征 |
一、社会分配基础:以诊断差异为主的资格审查 |
二、社会政策类型:补缺型社会政策 |
第二节 健康维度的主要特征 |
一、社会供给类型:以服务福利为主的补救型风险应对策略 |
二、福利输送系统:多主体参与的国家主导型福利输送架构 |
第三节 保障维度的主要特征 |
一、筹资渠道:主要来源于医疗保险基金 |
二、财务模式:现收现付制 |
第五章 试点城市长期护理保险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一节 参与维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参保范围与保障范围存在的主要问题 |
二、分配标准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三、分配程序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二节 健康维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社会供给内容存在的主要问题 |
二、福利输送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三节 保障维度面临的主要困境 |
一、筹资主体的缴费能力有限,资金来源的可持续性面临挑战 |
二、不同城市之间参保者的权利与义务不对等 |
三、长期护理社会保险制度是否独立建制仍存在争议 |
第六章 发达国家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经验与启示 |
第一节 荷兰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发展经验 |
一、参与维度:荷兰社会分配基础的发展经验 |
二、健康维度:荷兰长期照护服务供给体系的发展经验 |
三、保障维度:荷兰筹资模式的发展经验 |
第二节 德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发展经验 |
一、参与维度:德国社会分配基础的发展经验 |
二、健康维度:德国长期照护服务供给体系的发展经验 |
三、保障维度:德国筹资模式的发展经验 |
第三节 日本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发展经验 |
一、参与维度:日本社会分配基础的发展经验 |
二、健康维度:日本长期照护服务供给体系的发展经验 |
三、保障维度:日本筹资模式的发展经验 |
第四节 三个国家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对中国的启示 |
一、参与维度:三个国家社会分配基础对我国的启示 |
二、健康维度:三个国家长期照护服务体系对我国的启示 |
三、保障维度:三个国家筹资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
第七章 中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推进策略 |
第一节 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基本原则 |
一、机会平等原则 |
二、利益与责任同等分配原则 |
三、分配标准和程序合理原则 |
四、纠正不公原则 |
第二节 参与维度:完善失能评估体系、维护老年人社会参与权利 |
一、完善失能评估体系 |
二、扩大失能老人自主选择福利内容的权利 |
三、政策性支持老年人参与长期照护服务供给 |
第三节 健康维度:发展在地化的整合照护服务体系 |
一、在地老化:推进社区照护服务体系的建设与发展 |
二、整合照护:构建基于生命历程的跨部门服务供给机制 |
三、培养服务提供者:促进正式照护与非正式照护相结合 |
第四节 保障维度:推进多层次长期护理保障制度体系的构建 |
一、长期护理社会保险制度的推进路径 |
二、长期照护补贴制度的推进策略 |
三、长期护理商业保险制度的推进策略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基本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展望 |
一、研究的不足之处 |
二、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英文参考文献 |
中文参考文献 |
附录 试点城市长期护理保险政策样本汇总表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7)济南市社区医养结合服务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思路与论文框架 |
1.3.1 研究思路 |
1.3.2 论文框架 |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创新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创新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基础理论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医养结合 |
2.1.2 社区养老 |
2.1.3 社区医养结合 |
2.2 相关基础理论 |
2.2.1 福利多元主义理论 |
2.2.2 积极老龄化理论 |
2.2.3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
第三章 济南市推进社区医养结合服务的政策设计 |
3.1 发展社区医养结合服务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
3.1.1 发展社区医养结合服务的必要性 |
3.1.2 发展社区医养结合服务的重要性 |
3.2 医养结合服务政策梳理 |
3.2.1 医养结合服务的顶层政策设计 |
3.2.2 济南市关于医养结合服务的政策梳理 |
3.3 济南市推进社区医养结合服务发展政策措施 |
3.3.1 加强医养结合统筹谋划 |
3.3.2 推动机构实现医养结合 |
3.3.3 发展社区医养结合服务 |
3.3.4 强化政府社会资金投入 |
3.3.5 加快医养领域队伍建设 |
3.3.6 推进“互联网+”健康养老 |
第四章 济南市社区医养结合服务实践探索 |
4.1 济南市历下区社区医养结合服务探索 |
4.1.1 以医带养:以大型医院为依托的历下模式 |
4.1.2 “历下模式”小结 |
4.2 济南市槐荫区社区医养结合服务探索 |
4.2.1 养中设医:以养老机构为依托的槐荫模式 |
4.2.2 “槐荫模式”小结 |
4.3 济南市章丘区社区医养结合服务探索 |
4.3.1 以点带面:以医养机构为中心辐射周边社区的章丘模式 |
4.3.2 “章丘模式”小结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济南市社区医养结合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5.1 社区医养结合服务存在问题 |
5.1.1 服务主体动力不足 |
5.1.2 服务客体缺乏界定 |
5.1.3 服务内容较为简单 |
5.1.4 结合方式形式主义突出 |
5.1.5 管理机制有待完善 |
5.2 社区医养结合服务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5.2.1 老龄社会观念尚未形成 |
5.2.2 市场消费潜力有待挖掘 |
5.2.3 社会保障制度有待完善 |
5.2.4 监督管理机制没有建立 |
5.2.5 政府管理体系需要理顺 |
第六章 济南市完善社区医养结合服务的对策和建议 |
6.1 加强顶层设计 完善体制机制 |
6.1.1 加强顶层设计 统筹规划建设 |
6.1.2 建立协调机制 强化部门协同 |
6.1.3 建立监管机制 强化督查调度 |
6.2 完善专项政策 强化“人”“物”补助 |
6.2.1 完善医保制度 优化长护险制度 |
6.2.2 加强政府补贴 鼓励项目创新 |
6.2.3 破解职称瓶颈 培养医护人才 |
6.3 实施大健康战略 培育老年市场 |
6.3.1 树立老龄社会理念 实施预防为主战略 |
6.3.2 设立引导资金 吸引社会力量 |
6.3.3 发展智慧医养 推动融合发展 |
结论 |
附录1: 访谈提纲 |
附录2: 调查问卷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8)我国失能老人出院计划服务模式的初步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目的 |
3 研究意义 |
4 操作性定义 |
第一部分 失能老人出院准备度现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1.1 研究对象来源 |
1.2 纳入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1.4 剔除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研究工具 |
2.2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
2.3 预调查 |
2.4 资料收集 |
3 统计学方法 |
4 质量控制 |
4.1 编制调查问卷阶段 |
4.2 问卷调查阶段 |
4.3 资料整理分析阶段 |
5 技术路线图 |
结果 |
1 失能老人的一般资料及疾病状况 |
2 失能老人出院准备度、出院指导质量、社会支持得分情况 |
3 失能老人出院准备度得分的单因素分析 |
4 失能老人出院准备度的多因素分析 |
5 失能老人出院准备度与出院指导质量、社会支持的相关性分析 |
讨论 |
1 失能老人的一般资料及疾病状况分析 |
2 失能老人的出院准备度有待提高 |
3 失能老人的出院指导质量有待提高 |
4 失能老人的社会支持得分分析 |
5 失能老人出院准备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
5.1 失能老人的出院准备度与出院指导质量、社会支持关系密切 |
5.2 失能老人的出院准备度受生活自理能力、住院时间因素的影响 |
第二部分 基于德尔菲法构建失能老人出院计划服务模式 |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1.1 研究对象来源 |
1.2 纳入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成立课题专家小组 |
2.2 半结构式访谈 |
2.3 编制专家预函询问卷 |
2.4 专家预函询 |
2.5 德尔菲(Delphi)专家函询法 |
2.6 层次分析法 |
3 统计学方法 |
4 质量控制 |
4.1 编制专家函询问卷阶段 |
4.2 专家咨询阶段 |
4.3 资料整理分析阶段 |
5 技术路线图 |
结果 |
1 半结构式访谈 |
1.1 访谈对象的一般情况 |
1.2 访谈结果 |
2 德尔菲专家函询 |
2.1 函询专家的一般情况 |
2.2 函询专家的积极性 |
2.3 函询专家的权威性 |
2.4 专家意见协调程度 |
2.5 专家咨询结果 |
讨论 |
1 失能老人出院计划服务模式各项指标具有较好的可靠性 |
2 失能老人出院计划服务模式各项指标具有较好的科学性 |
3 失能老人出院计划服务模式各项指标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
结论 |
研究的创新性、局限性与展望 |
1 研究的创新性 |
2 研究的局限性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出院计划服务的研究进展 |
1 出院计划服务的概念 |
2 出院计划服务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国外研究现状 |
2.2 国内研究现状 |
3 出院计划服务的核心原则 |
3.1 时效性 |
3.2 需要多学科团队的合作 |
3.3 需要患者及其主要照护者的参与 |
3.4 需要有专人负责协调整个过程 |
3.5 需要运用社会资源 |
4 出院计划的服务内容 |
5 出院计划服务的实施过程 |
5.1 筛选服务对象 |
5.2 复评核查确认 |
5.3 制定和实施计划 |
5.4 追踪评价成效 |
6 小结 |
综述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 |
致谢 |
(9)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长期照护体系的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相关概念 |
1.3 理论基础 |
1.4 研究目的 |
1.5 研究意义 |
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 研究内容 |
2.2 研究工具 |
2.3 研究方法 |
2.4 研究步骤 |
2.5 质量控制 |
2.6 技术路线图 |
3 结果 |
3.1 半结构式访谈 |
3.2 两轮专家函询 |
4 讨论 |
4.1 体系的内容分析 |
4.2 研究结果的意义分析 |
4.3 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分析 |
4.4 研究的创新性分析 |
4.5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广州市社区护士中医护理技术培训现状及培训模式指标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相关概念 |
一、中医护理 |
二、中医护理技术 |
三、社区护理 |
四、护士培训 |
第二节 中医护理技术应用现状 |
一、中医护理发展契机 |
二、我国社区中医护理服务现状 |
三、中医护理技术发展现状 |
四、社区护士中医护理技术培训现状 |
第三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广州市社区护士中医护理技术培训现状调查研究 |
第一节 研究对象与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工具 |
三、研究方法 |
四、统计方法 |
第二节 结果 |
一、一般资料 |
二、社区护士对中医护理技术掌握情况及其发展前景认知 |
第三节 讨论 |
一、社区护士一般资料分析 |
二、社区护士中医护理技术培训现状 |
三、社区护士中医护理技术培训的建议 |
第四节 小结 |
第三章 社区护士中医护理技术培训模式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
第一节 方法与过程 |
一、拟定培训模式指标体系草案 |
二、专家咨询过程 |
三、质量控制 |
四、统计学方法 |
第二节 结果 |
一、专家基本情况 |
二、专家的积极性 |
三、专家的权威程度 |
四、专家意见协调程度 |
五、两轮专家咨询结果 |
第三节 讨论 |
一、专家咨询结果科学性与可靠性分析 |
二、构建社区护士中医护理技术培训模式指标体系内涵分析 |
三、构建有针对性的社区护士中医护理技术培训模式指标体系的必要性 |
四、构建社区护士中医护理技术培训的意义 |
第四节 小结 |
结语 |
一、结论 |
二、研究的创新性 |
三、研究的局限性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期间的成果 |
附录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四、医院开展社区护理的必要性(论文参考文献)
- [1]社区护士对慢性难愈性伤口患者延续护理认知及培训需求调查分析全文替换[J]. 冯燕英,王永胜,张秀妮,蒋凤婷. 护理学报, 2021(16)
- [2]冠心病患者二级预防和心脏康复护理循证实践方案的构建[D]. 石瑞. 山西医科大学, 2021(01)
- [3]社会工作介入城市社区智慧居家养老问题的研究 ——以北京市X养老社区为例[D]. 韩尚君.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8)
- [4]城市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比较研究 ——以B市为例[D]. 陈萍. 安徽财经大学, 2021(10)
- [5]长期护理需求及其保险试点政策评估研究[D]. 李红. 山东大学, 2021(11)
- [6]积极老龄化视角下中国长期护理保险政策研究 ——基于试点城市的比较分析[D]. 孙敬华. 山东大学, 2021(11)
- [7]济南市社区医养结合服务发展研究[D]. 张锐. 山东大学, 2020(10)
- [8]我国失能老人出院计划服务模式的初步探索[D]. 陈琼琼. 青岛大学, 2020(01)
- [9]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长期照护体系的构建研究[D]. 熊茂.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10]广州市社区护士中医护理技术培训现状及培训模式指标体系研究[D]. 曾珠梅.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