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儿童学习障碍原因及早期表现研究概况(论文文献综述)
陈栋[1](2021)在《调肠治神法针刺对孤独症儿童临床疗效及模型小鼠菌/脑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吴旭教授调肠治神法针刺对孤独症(autism spectrum disorde,ASD)儿童的临床疗效及对肠道菌群的影响。分析针刺疗效与肠道菌群变化的相关性,探讨调肠治神法针刺治疗ASD的可能的临床机制。同时,基于菌-脑轴,初步观察电针足三里单纯调肠对ASD模型小鼠行为学、肠道菌群、外周及中枢炎症水平的的影响,以期为调肠治神法针刺通过菌-脑轴治疗ASD提供科学依据。方法①临床研究:采用随机对照设计,60例病例随机分为针刺组(调肠治神法针刺结合常规教育康复训练)、康复组(常规教育康复融合训练),每组30例。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末采用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孤独症儿童行为量表(ABC)及香港协康会《PEP-3自闭症儿童心理教育评核》第3版量表评估疗效;②肠道微生物研究:采用16S rDNA技术分析ASD儿童与正常儿童的肠道菌群差异、ASD儿童针刺干预前后或康复干预前后的肠道菌群差异,并采用采用简单线性回归分析针刺前后各肠道菌群与PEP-3总分的相关关系,筛选与针刺疗效相关的肠道菌群。③实验研究:采用丙戊酸(Valproic acid,VPA)孕鼠腹腔注射诱导小鼠ASD模型,并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电针百会组、电针足三里组,治疗4周后处死小鼠。以三箱社交行为学检测、旷场实验、水迷宫试验等为行为学效应指标,以ASD小鼠粪便样品中肠道菌群结构的变化,多样性指数和相似性系数为肠道菌群观察指标,以外周的炎性因子TNF-α、IL-17a及海马区小胶质细胞活性为中枢炎症的观察指标,以探讨电针足三里对ASD模型小鼠行为学、肠道菌群、外周及中枢炎症水平的影响。结果临床研究:①PEP-3量表治疗前后评分统计发现两组均能改善ASD儿童认知,语言的理解及表达,大小肌肉及视觉动作模仿能力,以及情感表达、社交互动、非语言行和语言行为为特征(均P<0.05)。但与康复组相比,针刺组在认知、语言表达、理解,模仿,情感表达及语言行为特征等改善程度较优(均P<0.05)。②ABC量表各项总分在治疗前后差值统计分析发现两组均能不同程度的改善ASD儿童感觉、交往、运动、语言、自我照顾能力(均P<0.05)。但针刺组在患儿的感觉、语言、自我照顾能力及总分的改善程度均优于康复组(均P<0.05)。③CARS量表各项总分在治疗前后差值统计分析发现两组均可不同程度改善ASD患儿各项能力(均P<0.05)。而针刺组在调肠治神法针刺介入后患儿在情感反应、听觉反应、语言交流、总的印象及总分的改善程度均优于康复组(均P<0.05)。肠道菌群研究:①正常儿童与ASD儿童肠道菌群的组成和结构存在显着差异:在正常儿童组中,拟杆菌(门、纲、目、科、属)及脆弱类杆菌丰度均较多;而在ASD儿童组,厚壁菌门、梭状芽胞杆菌(纲、目)、毛螺菌科、瘤胃球菌科、粪杆菌种、放线菌(门、纲)、双歧杆菌(目、科、属)丰度较多。②针刺干预前后肠道菌群存在差异:与针刺干预前相比,针刺干预后拟杆菌(门、纲、目、科、属),变形菌(门、纲)、交替单胞菌目、海原杆菌(科、属)丰度增多;放线菌(门、纲)、双歧杆菌(目、科、属)丰度减少。其中拟杆菌分别在门、纲、目、科、属丰度水平在针刺干预后发生显着变化,并趋向于正常儿童的菌群丰度水平。此外,针刺干预后,乳酸杆菌、厚壁菌门、梭状芽胞杆菌纲、瘤胃球菌科、罕见小球菌属丰度减少。③共筛选出五种与针刺效应密切相关的菌群,分别为拟杆菌门、拟杆菌属、双歧杆菌科、梭状芽胞杆菌纲,厚壁菌门。其中拟杆菌与针刺疗效呈正相关关系,而双歧杆菌科、梭状芽胞杆菌纲,厚壁菌门与针刺疗效呈负相关关系。实验研究:①三箱社交实验、旷场实验、水迷宫实验提示ASD模型小鼠具有明显的社交能力障碍、新鲜事物偏好障碍、探索能力障碍、刻板运动、空间记忆能力下降。电针足三里或百会均可改善上述功能障碍,同时,电针足三里组可显着提高ASD模型小鼠的运功能力,电针百会组可显着提高ASD模型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②ASD模型小鼠外周血清炎症因子TNF-α、IL-17a水平均显着升高,而电针百会或电针足三里均可下调ASD模型小鼠外周血清炎症水平,同时,电针足三里组的外周抗炎作用优于电针百会组;③AS D模型组小鼠海马区小胶质细胞活性升高,而电针百会或电针足三里均可抑制ASD模型小鼠海马区小胶质细胞活性,同时,电针足三里组抑制中枢炎症的作用优于电针百会组;④小鼠肠道菌群实验结果表明:1)在正常组小鼠中,拟杆菌(门、纲、目)、拟杆菌S24-7科丰度增多;而在模型组小鼠中,则表现为厚壁菌门、梭状芽胞杆菌(纲、目)、瘤胃球菌科等丰度增多。2)电针足三里组干预后拟杆菌(门、纲、目、科、属)、疣微菌(门、纲、目、科、属)、艾克曼菌属等菌群丰度水平增多。而电针百会穴则主要以拟杆菌S24-7科丰度增加为主。结论调肠治神法针刺结合常规教育康复训练能有效改善ASD儿童的临床症状,在认知、语言表达、理解、语言行为特征,模仿,情感表达等方面优于单纯教育康复训练。治疗过程中未出现不良反应。是孤独症医教综合治疗可行、可推广的方案。ASD儿童与正常儿童肠道菌群存在差异,调肠治神法针刺可良性调节ASD儿童肠道菌群。电针足三里可改善ASD模型小鼠行为学、肠道菌群紊乱、外周及中枢炎症水平。
邹桥[2](2021)在《昆明市M融合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与特殊儿童的互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融合教育进入大众的视野,一直受到广泛的关注,推进融合教育的发展在全球已经俨然成为一种不可扭转的趋势。当前国内的学者对学前融合教育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理论研究上,真正进入到活动现场去观察教师与特殊儿童之间互动的真实情况的实证研究数量较少。而关于学前融合中教师与特殊儿童的互动情况的研究仅有三篇,因此本研究存在可研究的空间。本研究选取昆明市M融合幼儿园的教师和特殊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观察法,研究者作为间接观察者,进入班级观察。研究工具以刘晶波的师幼互动的研究框架为基础,鉴于观察对象的特殊性,又在此基础上进行了适当调整,从互动主题、互动方式、互动性质、互动结果这四个方面收集在集体教学互动中教师与特殊儿童互动的数据,并记录互动的情况,最后将收集的数据和案例进行整理,采用SPSS20.0数据处理软件进行量化分析。根据研究结果,发现在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与特殊儿童的互动存在以下问题:从教师方面来看,第一,教师与特殊儿童互动主体地位失衡;第二,教师与特殊儿童互动的控制度高;第三,教师缺乏与特殊儿童互动的技巧;从特殊儿童方面来看,主要是由于身心存在某方面的缺陷造成特殊儿童自身的互动性差。除此之外,笔者还结合现场观察的案例,与教师正式、非正式的访谈进一步深入分析教师与特殊儿童互动的问题原因,主要从幼儿园、教师和班级环境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最后,本研究从M融合幼儿园管理、教师促进自身发展、和发挥同伴的积极作用三个方面作为出发点对提高融合教育背景下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与特殊儿童的互动质量提出建议。
于伟楠[3](2021)在《特殊需要儿童早期干预中心建筑设计 ——以无锡市干预中心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经济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对特殊人群教育以及康复事业的发展越来越重视,特殊需要儿童更是成为社会关爱的重点群体。近年来,我国融合教育发展逐步形成了以随班就读为主的实践模式,但在学前教育阶段的融合教育仍然是最为薄弱的环节。在此背景下,特殊需要儿童早期干预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作为承担此项功能的特殊需要儿童早期干预中心建筑规划设计也与时俱进,应对新的时代要求。论文针对我国儿童医疗康复体系与儿童特殊教育体系之间各自为政、康复教育模式难以适应学前阶段融合教育的新要求等问题,通过分析我国学前特殊教育政策与早期干预中心的发展历程及现状问题,综合阐述特殊需要儿童早期干预中心建设的迫切性和必要性,并对典型实例展开深入调研;通过对特殊需要儿童的障碍特征、早期干预方法等相关理论资料进行整理和总结,分析他们的障碍表现特点会对其使用建筑空间产生什么影响;以特殊需要儿童的空间需求和案例调研所得数据为基础,总结特殊需要儿童早期干预中心的选址规划原则和建筑设计要点;结合无锡市特殊需要儿童早期干预中心建筑设计实例,对其选址规模、规划布局、建筑空间、建筑功能、交通及细部设计等方面进行设计实践验证,探讨该类建筑如何在当代建筑设计实践中运用针对性设计原则、人性化设计原则、绿色建筑设计原则组织建筑内外部空间,满足特殊需要儿童的障碍特征以及生长健康需求,实现规划建筑设计的人文关怀。本文通过实例分析、多学科综合分析和对比分析等方法,总结了特殊需要儿童早期干预中心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方法,填补了部分我国特殊需要儿童早期干预中心建筑设计理论研究方面的空白,对未来我国特殊需要儿童早期干预中心的规划与建筑设计具有一定参考与借鉴意义。图109表17参42
蔡可龙[4](2021)在《小篮球运动对学龄前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社交障碍及脑白质完整性的影响》文中指出研究背景: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2018年4月的最新数据表明,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儿童的患病率已上升至1/59。急速上升的ASD发病率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社交障碍是ASD的核心症状之一,可导致其学业成绩低下、焦虑、刻板行为、攻击行为等问题,同时还使其建立同伴和家庭关系的能力受到限制,所以社交障碍一直是孤独症康复训练中的重点和难点。如何合理高效的干预和治疗ASD儿童的社交障碍已经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目前已有研究表明,体育运动可以有效改善ASD儿童的社交障碍,但是仍缺乏全面的科学证据支持这一观点,主要表现为尚未揭示运动干预改善学龄前ASD儿童社交障碍及其神经机制。研究目的:考察小篮球运动对学龄前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社交障碍和脑白质完整性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运动干预导致脑白质完整性的改变与学龄前ASD儿童社交障碍改善的关系,以期揭示小篮球运动改善学龄前ASD儿童社交障碍的可能神经机制。研究方法:从扬州市雏鹰儿童发展中心和星航教育机构招募30名学龄前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扬州市雏鹰儿童发展中心的被试被选为对照组(N=14),星航教育机构的被试被选为实验组(N=15)。实验组进行为期12周的小篮球运动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日常生活。采用社交反应量表第二版(Social Responsiveness Scale Second Edition,SRS-2)评估小篮球干预前后ASD的社交障碍的变化,利用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技术和基于全脑的Atlas分析法考察小篮球运动干预前后学龄前ASD儿童白质完整性的变化。研究结果:(1)12周小篮球对学龄前ASD儿童SRS-2总分(P<0.01,partialη2=0.305)、社交认知(P<0.05,partial η2=0.305)、社交沟通(P<0.05,partial η2=0.272)和行为方式(P<0.05,partial η2=0.189)得分有显着改善。(2)12周小篮球显着提高了学龄前 ASD 儿童胼胝体体部(Body of corpus callosum,bCC)(P<0.05,partial η2=0.154),穹窿(Fornix)(P<0.05,partial η2=0.206),右侧大脑脚(Right Cerebral peduncle,CP)(P<0.05,partial η2=0.157),左侧内囊后肢(Left Posterior limb of internal capsule,PLIC)(P<0.05,partial η2=0.147),右侧内囊豆状核后部(Right Retrolenticular part of internal capsule,RIC)(P<0.05,partial η2=0.204),左侧前放射冠(Left Anterior corona radiata,ACR)(P<0.05,partial η2=0.144),左侧上额枕束(Left Superior fronto-occipital fasciculus,SFOF)(P<0.05,partial η2=0.181)的FA值;降低了右侧皮质脊髓束(Right Corticospinal tract,CST)(P<0.05,partial η2=0.181),左侧皮质脊髓束(Left Corticospinal tract,CST)(P<0.05,partial η2=0.157),左侧前放射冠(Left Anterior corona radiata,ACR)(P<0.05,partial η2=0.135)的MD 值。(3)采用聚类分析将所有被试进行聚类得到白质完整性改善组和白质完整性未改善组,然后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改善组和未改善组之间社交障碍表现的变化值是否有差异,结果发现,两组之间社交认知子维度变化存在显着性差异[t(27)=2.473,P<0.05,d=0.932]。研究结论:(1)12周小篮球运动干预对学龄前ASD儿童社交障碍有积极改善作用,具体表现为社交认知、社交沟通和行为方式。(2)12周小篮球运动干预对学龄前ASD儿童白质完整性具有积极改善作用,具体表现为胼胝体体部、穹窿、右侧大脑脚、左侧内囊后肢、右侧内囊豆状核后部、左侧前放射冠和左侧上额枕束的FA值升高;右侧皮质脊髓束、左侧皮质脊髓束和左侧前放射冠的MD值降低。(3)小篮球运动改善学龄前ASD儿童社交障碍的神经机制可能涉及到白质完整性的改善。
袁珊珊[5](2021)在《孤独症儿童家庭教育需求的研究 ——以陕西省L市三个低收入家庭为个案》文中研究表明孤独症是一种广泛性发育疾病,患儿在人际互动、言语沟通、兴趣和活动方式上表现出障碍或者独特性。因患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差,其难以接受常规的教育融入社会,又由于病症的独特性,家庭要承担儿童高昂的干预费用和的长期照料的责任,这使得家庭在教养过程中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因此,对于孤独症儿童家庭来说家庭教育就显得至关重要。通过对孤独症儿童的年龄、障碍程度、家庭结构的筛选,选取了三个孤独症儿童家庭进行研究,经过调查发现,其家庭情况都满足国家低收入家庭标准,这些低收入家庭在孤独症儿童的家庭教育上有着极大需求,迫切希望通过家庭教育促进儿童各项能力发展,减轻家庭教养压力。基于以上调查结果,运用孤独症行为评定量表分析儿童各项发展能力,并在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指导下对儿童的田野观察日记进行分析,总结影响低收入家庭的孤独症儿童的发展能力和其家庭教育的影响因素,并通过访谈和观察了解家长的家庭教育需求,确定儿童的家庭教育需求。本文的研究框架主要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是对研究背景、研究设计的阐述;第二部分是对文献综述的梳理,核心概念的界定、分析低收入家庭的孤独症儿童家庭教育的需求及影响因素;第三部分运用ABC量表分析三个低收入家庭的孤独症儿童发展能力现状,运用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分析三个低收入家庭的孤独症儿童成长、发展环境,探讨周围环境对儿童发展的影响;第四部分通过田野观察确定低收入家庭孤独症儿童的家庭教育内容、方式和时间、频率地点的需求;第五部分分析和讨论低收入家庭孤独症儿童家庭教育的需求影响因素;第六部分是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促进低收入家庭孤独症儿童家庭教育的建议,并对研究结果进行反思。结合田野调查数据,只有在在政府、社会和学校的共同努力下,才能为低收入家庭的孤独症儿童提供优质的家庭教育资源,这就需要残联、学校、康复机构和社会组织之间的相互配合。
胡宇琦[6](2021)在《面向自闭症儿童安全型依恋建立的亲子互动产品设计》文中研究表明为解决大部分自闭症儿童无法建立安全型依恋关系以及患儿家长心理压力过大的问题,引入亲和动机理论,探索面向自闭症儿童安全型依恋建立的亲子互动产品设计,达到辅助患病儿童建立安全型依恋关系和缓解家长心理压力的效果。基于对自闭症领域的相关政策及亲子互动产品发展趋势的分析下,确定产品开发设计的主要方向。以亲和动机理论为指导,充分挖掘自闭症儿童与家长所需的互动形式,与亲子互动产品进行融合性设计。使用层次分析法(AHP)围绕影响自闭症儿童依恋关系的主要功能障碍进行研究,将其拆分为不同的层次和要素,计算权重值并排序,得到跟自闭症儿童依恋发展关系最密切的影响因素。通过对用户群体的互动分析以及调研数据的收集与统计,获取用户需求与产品设计要点,以此为依据分别提出亲子互动产品和产品界面的设计策略,指导设计出符合用户需求及特点的产品。采用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对于初步设计方案进行择优,通过评分建立评价矩阵,计算正理想解和负理想解,从而选取最佳设计方案深入设计。通过设计实践完成辅助自闭症儿童建立安全型依恋关系的亲子互动产品,并加入家长的鼓励机制以缓解其心理压力,最后进行产品设计效果验证以确保其可用性。从自闭症儿童和家长的角度出发,以建立安全型的依恋关系为需求导向,进行亲子互动产品设计,激发自闭症儿童的参与主动性,增加亲子互动中的有效行为,给予家长心理安慰,为今后相关领域的设计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周丛笑[7](2021)在《小儿运脾推拿法治疗孤独症谱系障碍的临床疗效及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1、探究以脾为核心创制的小儿运脾推拿法对孤独症谱系障碍核心症状及胃肠道症状的治疗效果。2、探究小儿运脾推拿法与中药运脾方联合使用对孤独症谱系障碍核心症状及胃肠道症状的治疗效果及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本研究纳入2019年12月至2021年1月就诊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儿科门诊,符合孤独症谱系障碍诊断标准,既往在专业医院明确诊断,且中医辨证为脾虚证的2~6岁患儿共24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常规教育训练联合运脾方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教育训练和运脾方治疗的基础上运用小儿运脾推拿法治疗,疗程12周。分别于第0周和第12周填写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孤独症行为量表(ABC)、罗马儿童GI障碍问卷和胃肠疾病中医症状评分表。试验组治疗前后留取大便检测肠道菌群。结果:符合要求并完成试验的患儿共19例,试验组8例,对照组11例。核心症状方面,两组治疗后CARS和ABC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ABC量表治疗前试验组总分47.25±10.65,对照组总分59.82±31.37;治疗后试验组总分37.00± 15.01;对照组总分45.82±25.34。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在运动和自我照顾能力方面改善明显,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运动和交往能力方面改善明显,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五因子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ARS量表评估治疗效果,试验组显效4例,有效2例,无效2例,有效率75.0%;对照组显效5例,有效4例,无效2例,有效率81.8%。对比治疗前后总分差异,试验组治疗前总分35.94±5.29,治疗后总分32.88±3.14;对照组治疗前总分43.36±4.86,治疗后总分32.23±5.16,治疗前后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肠道症状方面,罗马儿童GI障碍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功能性便秘为最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共患亚型,另外还可见功能性腹痛、吞气症、非滞留性大便失禁等,同时也可见到多种功能性胃肠病亚型并存的情况。使用胃肠疾病中医症状评分表判断治疗后效果,试验组显效2例、有效6例;对照组显效1例、有效10例。两组治疗前后总分均较治疗前显着降低,试验组治疗前总分81.75±15.16,治疗后总分24.00±7.45;对照组治疗前总分67.91±12.31,治疗后总分26.45±7.06。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道菌群方面,治疗后梭杆菌门和梭杆菌属丰度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ubdoligranulumvariabile治疗后丰度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脾为核心创制的小儿运脾推拿法在治疗孤独症谱系障碍核心症状方面疗效不明显,在改善胃肠道症状方面具有显着的效果。小儿运脾推拿法联合运脾方及单用运脾方均可改善孤独症核心症状和胃肠道症状,提高自我照顾能力和运动能力。最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亚型为功能性便秘。小儿运脾推拿法和运脾方对脾虚型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核心症状与胃肠道症状的治疗机制可能与肠道中菌群丰度变化,改善肠黏膜屏障功能、激素的分泌与代谢并减轻肠道内免疫炎症反应的作用有关。
王娜[8](2021)在《DTT结合PRT教学对自闭症儿童共同注意能力的干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共同注意力是影响婴幼儿早期沟通与社交性发展的重要要素,共同的注意力更多时候是其社会性行为最早萌发;可以说共同注意力的培养困难,在自闭症患者的幼儿时期即有明显的出现,而且普遍存在。共同注意能力是自闭症儿童的核心缺陷之一,且与其他能力发展有关,如语言、社会互动、游戏及模仿能力。在目前的早期介入研究中,找出自闭症的核心问题并加以矫治,是个热门的领域,共同注意力更是关注的焦点。目前,国内外关于自闭症儿童共同注意力的研究较多,这些研究成果都肯定了教学可以改善自闭症儿童的共同注意力行为。但是,由于这类研究数量仍有限,尤其是在国内,相关干预研究相对较少。而且,在自然环境中进行教学的相关研究也有限。因此,本研究主要是在学校自然情境中,对自闭症儿童的共同注意力进行干预,以提高其共同注意能力。本研究旨在探讨使用回合式教学(Discrete Trial Teaching,DTT)与核心反应训练(Pivotal Response Training,PRT)的合并取向模式,能否提高自闭症儿童共同注意能力。本研究采用单一被试研究法中的跨行为多探试设计,选取两名学前自闭障碍儿童作为被试,自变量为共同注意力教学,因变量为三个共同注意能力(眼神注视、跟随指示以及主动展示)。教学实验情境实在研究对象学校自然情境中完成,为期10周,包括基线期、介入期和维持期;由因变量所获得的量化分析、目视分析等评估介入效果,并以家长的反馈建立社会效度。本研究具有良好的过程信度和社会效度。研究结果摘要如下:1.DTT结合PRT教学能增进自闭症儿童的共同注意力。教学干预后,自闭症儿童的“眼神交替”和“跟随指示”和“主动展示”行为正确率明显上升。2.DTT结合PRT教学对自闭症儿童共同注意力具有维持效果。撤除干预后,自闭症儿童的“眼神交替”和“跟随指示”和“主动展示”行为效果仍继续维持。3.DTT结合PRT教学对增进自闭症儿童共同注意能力具有社会效度。研究者提出建议供后续教学与研究参考,包括将共同注意力纳入早期治疗方案内容中、应对研究对象选取适当的目标行为、对于双层教学的实验,要分别检验双层教学及各自成效。
刘雪梅[9](2021)在《平板电脑教学促进脑瘫儿童口语表达能力的干预研究》文中提出脑瘫儿童常伴有程度不同的语言障碍,轻者言语清晰度不佳,重者几乎没有口语表达能力,及时干预脑瘫儿童的口语表达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教育政策的倾斜,SETT辅助技术广泛应用于特殊教育康复训练中;平板电脑以其强大的优势被广泛地应用于特殊教育领域,成效显着。传统的干预方法主要以个别化语言治疗或训练为主,辅以药物治疗、针灸针刺推拿治疗、作业疗法等,并已取得一定效果,但将平板电脑应用于脑瘫儿童口语表达能力的干预上却很少。本研究以SETT框架为基础,以一名低口语表达能力的脑瘫儿童为研究对象,探讨运用平板电脑对其口语表达能力进行干预,按资料收集、需求诊断、全面评估、选择软件、制定IEP计划五步执行,采用单一被试实验模式,研究内容:(1)符合个案能力、障碍和需要,选择视、听、触刺激脑瘫儿童的平板电脑软件进行教学,干预对其口语表达有即时性、持续性、类比性与社会化的效果;(2)形成可测量的评价维度:声音表达、言语表达、语言精熟度,明确数据分析方向;(3)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和针对性强化物,形成个别化教学手段。研究结论表明:平板电脑教学在评价三维度中效果显着,能有效地提升脑瘫儿童的口语表达能力,其影响因素有个案的身体状况、需求及能力、教学训练内容、教学训练环境。
李艳梅[10](2021)在《感觉统合训练联合健脑操对ADHD儿童原始反射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目的:(1)探讨原始反射与ADHD的关系。(2)探讨感觉统合训练联合健脑操对ADHD儿童原始反射的干预效果。(3)探讨感觉统合训练联合健脑操对ADHD儿童注意缺陷和多动障碍的影响效果。方法:通过DSM-IV-5和PQS多动指数,筛选出ADHD儿童28名为实验被试。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感统训练联合健脑操,对照组采用感统训练,12周训练。训练前后均采用原始反射评估、PQS父母量表和TRS教师量表数据分析。结果:(1)紧张迷路反射和多动指数的r值为-0.648(p<0.01);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和多动指数r值为-0.655(p<0.01);恐惧麻痹反射和多动指数r值为-0.763(p<0.01),均呈现显着的负相关关系。(2)紧张迷路反射和多动指数线性回归分析中,回归系数值为-0.648(t=-4.337,p<0.01),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和多动指数线性回归分析中,回归系数值为-0.655(t=-4.424,p<0.01),恐惧麻痹反射和多动指数线性回归分析中,回归系数值为-0.763(t=-6.010,p<0.01),均呈现显着的负向影响关系。(3)感觉统合联合健脑操干预后原始反射均有显着差异(p<0.01),两组干预后,均有显着差异(p<0.01)。(4)感觉统合联合健脑操干预后PQS、TRS均有差异(p<0.05);两组干预后PQS和TRS有差异(p<0.05)。结论:(1)通过感统训练联合健脑操对儿童原始反射三个月的干预训练,原始反射的整合提高明显有助于改善ADHD儿童,主要表现在多动指数的显着下降,原始反射未整合是影响ADHD的重要因素。(2)感统训练联合健脑操对ADHD儿童的原始反射具有显着的整合作用,4岁和5岁的整合效果比6岁要明显。感统训练对ADHD儿童的原始反射同样具有整合作用,整合效果低,但年龄之间没有明显差异性。感统训练联合健脑操比常规感统训练整合的效果更明显。(3)感统训练联合健脑操以及常规感统训练对ADHD儿童注意缺陷和多动障碍均具有改善作用。其中通过感统训练联合健脑操干预后的多动指数改善幅度尤为明显,且改善后的下降幅度显着优于常规感统训练。
二、儿童学习障碍原因及早期表现研究概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儿童学习障碍原因及早期表现研究概况(论文提纲范文)
(1)调肠治神法针刺对孤独症儿童临床疗效及模型小鼠菌/脑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一、祖国医学对孤独症的认识 |
1 对病名的认识 |
2 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
2.1 心气不足,邪乘于心 |
2.2 心火不足,肝木虚弱,心肺俱怯 |
2.3 禀赋(母气)不足,肾气亏虚 |
2.4 脾胃虚弱,清气不升 |
2.5 乳母五火遗热,闭塞气道 |
2.6 病后亡津,会厌干涸 |
2.7 气结痰凝,上蒙心窍 |
2.8 金石之药损伤 |
3 古籍记载疗法 |
3.1 早期经验,取类比象 |
3.2 脏腑辨证、灸药结合 |
3.3 从幼填补,母婴同治 |
4 当代中医治疗 |
4.1 从“脏”论治 |
4.2 从“痰”论治 |
4.3 从“肠”-“神”论治 |
4.4 中医心理治疗 |
5 传统针灸推拿疗法 |
二、现代医学对孤独症的研究进展 |
1 流行病学研究 |
2 ASD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
2.1 肠道微生物与ASD发生发展及行为严重性密切相关 |
2.2 异常的中枢及外周炎症过程可能是ASD的一个持续病因 |
2.3 中枢胶质细胞的过度激活,是ASD中枢炎症反应的重要标志 |
2.4 迷走神经介导微生物群和中枢神经系统交流,调控中枢炎症反应 |
2.5 针灸通过菌-肠-脑轴治疗孤独症的可能相关机制 |
3 治疗现状研究 |
3.1 药物治疗 |
3.2 应用行为分析治疗 |
3.3 感官刺激疗法 |
3.4 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 |
3.5 虚拟现实技术及人工智能运用 |
3.6 心理疗法 |
3.7 其它非药物疗法 |
4 总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一、资料和方法 |
1 研究病例来源及分组 |
2 诊断标准 |
2.1 西医诊断标准 |
2.2 纳入标准 |
2.3 排除标准 |
2.4 病例剔除标准 |
2.5 随机方法及治疗分配 |
3 临床研究方案 |
3.1 治疗方案 |
3.2 疗程 |
3.3 观察内容 |
3.4 观测时点 |
3.5 疗效评价 |
3.6 安全性评价 |
3.7 统计分析 |
二、结果部分 |
1 基线资料的可比性分析 |
2 疗效分析 |
2.1 总体疗效比较 |
2.2 两组PEP-3积分比较 |
2.3 两组ABC积分比较 |
2.4 两组CARS积分比较 |
2.5 安全性分析 |
三、讨论 |
1. 调肠治神取穴组方分析 |
2. 针刺手法分析 |
3. 疗效分析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肠道微生物研究 |
引言 |
一、材料与方法 |
1. 试剂与设备 |
2. 实验方法 |
2.1 研究分组与样本采集方法 |
2.2 样本采集方法及时点 |
2.3 粪便内总DNA的提取及质量鉴定 |
2.4 16S rDNA技术分析粪便样品中肠道菌群结构与多样性变化 |
3. 结果 |
3.1 测序结果的丰富度与多样性分析 |
3.2 正常儿童与ASD儿童肠道菌群的差异 |
3.3 针刺组儿童治疗前后肠道菌群的差异 |
3.4 康复组儿童治疗前后肠道菌群的差异 |
3.5 相关性分析 |
三、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部分 动物研究 |
引言 |
实验一 电针足三里对ASD模型小鼠行为学的影响 |
一、材料与方法 |
1.1 仪器设备 |
1.2 实验动物及分组 |
1.3 造模及干预 |
1.4 观察指标 |
1.5 统计学处理 |
二、实验结果 |
2.1 三箱社交实验 |
2.2 旷场实验 |
2.3 水迷宫实验 |
三、讨论 |
实验二 电针足三里对ASD模型小鼠外周炎症因子及海马区小胶质细胞活性的影响 |
一、材料与方法 |
1.1 仪器设备 |
1.2 动物分组、造模及干预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处理 |
二、实验结果 |
2.1 各组小鼠外周炎症因子TNF-α与IL-17a含量对比 |
2.2 各组小鼠海马区小胶质细胞活性对比 |
实验三 电针足三里对ASD模型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
一、材料与方法 |
1.1 仪器设备 |
1.2 动物分组、造模及干预 |
1.3 观察指标 |
1.4 肠道菌群检测 |
1.5 统计学处理 |
二、实验结果 |
2.1 测序结果的丰富度与多样性分析 |
2.2 正常鼠与ASD模型鼠肠道菌群的差异 |
2.3 模型组、百会组、足三里组肠道菌群差异分析 |
三、讨论 |
实验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昆明市M融合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与特殊儿童的互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一、学前融合教育是时代的发展趋势 |
二、融合教育对学前儿童发展意义重大 |
三、教师与特殊儿童的互动对其社会化有重要的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一、研究的目的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三节 概念界定 |
一、学前融合教育 |
二、集体教学活动 |
三、特殊儿童 |
四、互动 |
第四节 文献综述 |
一、学前融合教育的研究 |
二、师幼互动的研究 |
三、学前融合教育中教师与特殊儿童互动的研究 |
四、简评 |
第五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过程 |
第二章 教师与特殊儿童互动的概述 |
第一节 教师与特殊儿童互动的内涵 |
一、师幼互动 |
二、教师与特殊儿童互动 |
第二节 教师与特殊儿童互动行为事件的判定 |
一、互动主体双方同时在场 |
二、互动中包含指向性行为 |
三、行为双方相互意识到对方的行为并相互影响 |
四、一个互动行为事件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互动 |
第三节 教师与特殊儿童互动行为的模式 |
第四节 教师与特殊儿童互动的价值 |
一、良好的师幼互动对特殊儿童的影响 |
二、良好师幼互动对教师的影响 |
三、良好师幼互动对融合教育的影响 |
第三章 教师与特殊儿童互动结果的量化分析 |
第一节 教师与特殊儿童互动行为总体的类型 |
一、总体情况 |
二、教师为发起的互动 |
三、特殊儿童发起的互动 |
第二节 教师与不同障碍类别的特殊儿童的互动情况 |
一、总体情况 |
二、教师发起的互动 |
三、不同障碍类别特殊儿童发起的互动 |
第三节 教师与不同程度特殊儿童互动情况 |
一、总体情况 |
二、教师发起的互动 |
三、不同障碍程度特殊儿童发起的互动 |
第四节 教师与不同随班就读时间的特殊儿童互动情况 |
一、总体情况 |
二、教师发起的互动 |
三、不同随班就读时间的特殊儿童发起互动 |
第四章 教师与特殊儿童互动的质性分析 |
第一节 传递知识,掌握技能:从指导活动、提问、寻求指导、帮助教师做事和共同游戏中发展 |
一、指导活动 |
二、寻求指导 |
三、提问 |
四、共同游戏 |
第二节 班级规则的维护:在约束纪律中遵从 |
第三节 保育关注儿童的身心发展:照顾生活、抚慰情绪和寻求关注与安慰 |
一、教师对特殊儿童生活的照顾 |
二、教师对特殊儿童情绪的安抚 |
三、特殊儿童寻求关注与安慰 |
第五章 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教师与特殊儿童互动中存在的问题 |
一、教师方面 |
二、特殊儿童方面 |
第二节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幼儿园管理方面 |
二、教师方面 |
三、班级环境方面 |
第六章 提升教师与特殊儿童互动的建议 |
第一节 幼儿园管理方面 |
一、团队各司其职,分工明确 |
二、团队有共同的理念 |
三、健全幼儿园教师职后培训体系 |
四、发挥家园共育的作用 |
第二节 教师自身发展 |
一、增强教师职业认同感 |
二、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 |
三、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 |
四、教师要提高与特殊儿童互动的水平 |
第三节 发挥班级中同伴的积极作用 |
结语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一、研究不足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3)特殊需要儿童早期干预中心建筑设计 ——以无锡市干预中心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界定 |
1.3.1 特殊需要儿童 |
1.3.2 早期干预 |
1.3.3 儿童早期干预中心 |
1.3.4 儿童早期干预中心与儿童康复中心的区别 |
1.4 研究综述 |
1.4.1 国外相关研究 |
1.4.2 国内相关研究 |
1.5 研究方法及框架图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图 |
第二章 特殊需要儿童早期干预中心发展与实例分析 |
2.1 学前特殊教育政策的发展 |
2.1.1 第一阶段(1990-2003 年):理念提出 |
2.1.2 第二阶段(2004-2013 年):试点开展 |
2.1.3 第三阶段(2014 年至今):模式探索 |
2.2 特殊需要儿童早期干预中心的发展 |
2.2.1 发展历程 |
2.2.2 建设模式 |
2.3 典型实例分析 |
2.3.1 浙江省儿童早期干预中心 |
2.3.2 深圳市特殊需要儿童早期干预中心 |
2.3.3 One Kids Place儿童康复中心 |
2.3.4 案例总结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特殊需要儿童的特征、干预方法与空间需求 |
3.1 特殊需要儿童的特征 |
3.1.1 认知发展障碍特征 |
3.1.2 生理发展障碍特征 |
3.1.3 语言发展障碍特征 |
3.1.4 情绪和行为发展障碍特征 |
3.2 特殊需要儿童的干预方法 |
3.2.1 认知发展障碍干预方法 |
3.2.2 生理发展障碍干预方法 |
3.2.3 语言发展障碍干预方法 |
3.2.4 情绪和行为发展障碍干预方法 |
3.3 特殊需要儿童建筑的空间需求 |
3.3.1 认知发展障碍儿童空间需求 |
3.3.2 生理发展障碍儿童空间需求 |
3.3.3 语言发展障碍儿童空间需求 |
3.3.4 情绪和行为发展障碍儿童空间需求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特殊需要儿童早期干预中心选址与规划 |
4.1 早期干预中心选址与规模 |
4.1.1 早期干预中心选址 |
4.1.2 早期干预中心规模 |
4.2 规划与布局 |
4.2.1 布局原则 |
4.2.2 布局方法 |
4.2.3 室外场地布局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特殊需要儿童早期干预中心建筑设计要点 |
5.1 建筑设计原则 |
5.1.1 针对性设计原则 |
5.1.2 人性化设计原则 |
5.1.3 绿色建筑设计原则 |
5.2 建筑功能设计 |
5.2.1 功能配置 |
5.2.2 教学用房设计 |
5.2.3 康复训练用房设计 |
5.3 建筑空间设计 |
5.3.1 设计原则 |
5.3.2 交往空间设计 |
5.3.3 通高空间设计 |
5.3.4 开放与私密空间 |
5.4 交通设计 |
5.4.1 流线设计 |
5.4.2 走廊空间 |
5.4.3 楼梯空间 |
5.5 细部设计 |
5.5.1 入口设计 |
5.5.2 无障碍设计 |
5.5.3 灯光设计 |
5.5.4 色彩设计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特殊需要儿童早期干预中心建筑设计实践 |
6.1 项目概况 |
6.1.1 项目背景 |
6.1.2 项目愿景 |
6.2 规划设计 |
6.2.1 选址与规模 |
6.2.2 规划与布局 |
6.3 建筑设计 |
6.3.1 功能与空间设计 |
6.3.2 交通设计 |
6.3.3 建筑细部设计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成果与展望 |
7.1 研究成果 |
7.2 论文的局限性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4)小篮球运动对学龄前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社交障碍及脑白质完整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孤独症谱系障碍概述 |
1.1.2 体育运动改善ASD儿童社交障碍的研究 |
1.1.3 体育运动改善ASD儿童社交障碍的神经机制探索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第2章 研究综述 |
2.1 ASD概述 |
2.1.1 ASD的定义、病因和患病率 |
2.1.2 ASD社交障碍概述 |
2.1.3 ASD的干预手段 |
2.2 体育运动对ASD儿童社交障碍影响的研究进展 |
2.2.1 研究证据 |
2.2.2 研究理论 |
2.2.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2.3 体育运动影响ASD儿童社交障碍的神经机制研究进展 |
2.3.1 ASD儿童社交障碍的神经机制研究 |
2.3.2 体育运动影响ASD儿童社交障碍的神经机制探索 |
2.4 研究总结与展望 |
第3章 实验研究 |
3.1 问题提出 |
3.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2.1 实验对象 |
3.2.2 实验设计 |
3.2.3 实验分组 |
3.2.4 小篮球运动干预方案设计与实施 |
3.2.5 行为学测量 |
3.2.6 弥散张量磁共振数据的采集与处理 |
3.2.7 实验程序 |
3.2.8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3 研究结果 |
3.3.1 两组ASD儿童人口统计学和干扰变量的同质性检验分析结果 |
3.3.2 小篮球运动干预前、后学龄前ASD儿童社交障碍表现变化 |
3.3.3 小篮球运动干预前后学龄前ASD儿童脑白质完整性变化结果分析 |
3.3.4 小篮球运动干预所致ASD儿童社交障碍改善与脑白质完整性改善的关系探索 |
3.4 讨论 |
3.4.1 小篮球运动干预对学龄前ASD儿童社交障碍的影响 |
3.4.2 小篮球运动干预对学龄前ASD儿童脑白质完整性的影响及其与社交障碍改善的关系 |
3.5 结论 |
附录 |
附录一: 小篮球运动干预方案每个阶段的课时教案示例 |
附录二: 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 |
附录三: 儿童睡眠习惯问卷 |
附录四: 儿童饮食行为量表 |
附录五: 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手册(幼儿部分) |
附录六: 社交反应量表第二版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5)孤独症儿童家庭教育需求的研究 ——以陕西省L市三个低收入家庭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理论 |
四、研究方法和路径 |
第三节 技术路线 |
第四节 研究创新点和难点 |
第二章 研究综述 |
第一节 文献综述 |
一、低收入家庭孤独症儿童家庭教育内容需求的研究 |
二、低收入家庭孤独症儿童家庭教育实施时间、方式需求的研究 |
三、低收入家庭孤独症儿童家庭教育需求影响因素的研究 |
四、对已有研究的评析 |
第二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孤独症儿童 |
二、家庭教育 |
三、需求 |
四、低收入家庭 |
第三章 低收入家庭孤独症儿童发展现状及特征 |
第一节 低收入家庭孤独症儿童发展能力现状 |
第二节 低收入家庭孤独症儿童成长与发展的生态系统描述 |
一、以孤独症儿童为中心的家庭内微观系统 |
二、以家庭为中介的中间生态系统 |
三、以发展为轴的外层生态系统 |
四、以社会支持为本的宏观系统 |
第四章 低收入家庭孤独症儿童家庭教育需求的田野调查 |
第一节 低收入家庭孤独症儿童家庭教育内容需求现状 |
一、专业培训的需求 |
二、心理支持的需求 |
三、教育资讯的需求 |
四、社会和学校支持的需求 |
五、儿童教育发展的需求 |
第二节 低收入家庭孤独症儿童家庭教育实施方式的需求现状 |
一、公共咨询实施方式的需求 |
二、辅导活动实施方式的需求 |
第三节 低收入家庭孤独症儿童家庭教育实施地点、频率和时间的需求状况 |
第五章 分析与讨论 |
第一节 低收入家庭孤独症儿童家庭教育需求的现状与分析 |
一、低收入家庭孤独症儿童家庭教育内容需求的现状与分析 |
二、低收入家庭孤独症儿童家庭教育实施方式的需求现状与分析 |
三、低收入家庭孤独症儿童家庭教育实施地点、频率和时间的需求现状与分析 |
第二节 影响低收入家庭孤独症儿童家庭教育需求的相关因素分析 |
一、家庭生活环境对低收入家庭孤独症儿童家庭教育需求的影响分析 |
二、家庭结构对低收入家庭孤独症儿童家庭教育需求的影响分析 |
三、低收入家庭孤独症儿童家庭教育实施地点、频率和时间的需求现状与分析 |
四、家长受教育程度对低收入家庭孤独症儿童家庭教育需求的影响分析 |
五、儿童的障碍程度对低收入家庭孤独症儿童家庭教育需求的影响分析 |
六、家校沟通服务质量对低收入家庭孤独症儿童家庭教育需求的影响分析 |
第六章 建议与思考 |
第一节 对低收入家庭孤独症儿童家庭教育的建议 |
一、政府购买服务,建立第三方评估机构 |
二、构建低收入家庭孤独症儿童家庭支持模型 |
三、构建低收入家庭孤独症儿童家庭教育社会支持服务体系 |
四、以学校为平台,提升家庭教育指导水平 |
五、提供技术支持,构建―专家进入家庭‖模式 |
六、促进家长的家庭教育能力的提升 |
第二节 对研究的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6)面向自闭症儿童安全型依恋建立的亲子互动产品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背景 |
1.1.1 课题来源 |
1.1.2 研究背景 |
1.2 课题研究现状 |
1.2.1 自闭症儿童玩具设计的研究现状 |
1.2.2 亲子互动产品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框架及方法 |
1.5.1 研究框架 |
1.5.2 主要研究方法 |
第2章 亲和动机理论与亲子互动设计 |
2.1 亲和动机理论 |
2.1.1 亲和动机概述 |
2.1.2 亲和动机理论的发展与应用 |
2.2 亲子互动设计 |
2.2.1 亲子互动概述 |
2.2.2 自闭症儿童的亲子互动研究 |
2.2.3 亲子互动产品设计分类 |
2.3 亲和动机理论与亲子互动设计结合的意义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自闭症儿童依恋关系研究 |
3.1 依恋行为 |
3.1.1 依恋概述 |
3.1.2 依恋行为及类别 |
3.2 自闭症儿童的依恋关系研究 |
3.2.1 自闭症儿童依恋关系与正常儿童的差异性 |
3.2.2 自闭症儿童依恋关系分析 |
3.3 自闭症儿童依恋发展影响因素的层次分析 |
3.3.1 层次分析法 |
3.3.2 建立自闭症儿童依恋发展影响因素层次分析模型 |
3.3.3 判断矩阵构建与权重确定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亲子互动产品用户群体分析与需求调研 |
4.1 用户群体互动分析 |
4.1.1 自闭症儿童互动分析 |
4.1.2 自闭症儿童家长互动分析 |
4.2 调研的设计与实施 |
4.2.1 调研目的 |
4.2.2 调研内容 |
4.2.3 调研方法 |
4.3 调研数据的收集与统计 |
4.3.1 用户需求调研的展开 |
4.3.2 调研结果分析 |
4.4 用户需求与产品设计要点总结 |
4.4.1 用户需求总结 |
4.4.2 产品设计要点总结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亲子互动产品的设计分析与策略要素 |
5.1 能够建立安全型依恋关系的亲子互动分析 |
5.2 面向自闭症儿童安全型依恋建立的亲子互动产品设计分析 |
5.2.1 自闭症儿童维度的设计分析 |
5.2.2 养育者维度的设计分析 |
5.2.3 亲和动机维度的设计分析 |
5.2.4 产品维度的设计分析 |
5.3 亲子互动玩具的设计策略 |
5.3.1 确保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
5.3.2 游戏规则简单易懂 |
5.3.3 符合自闭症儿童的性格偏好 |
5.3.4 难度灵活玩法多样 |
5.3.5 亲子互动高效 |
5.3.6 配合线上教学APP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自闭症儿童建立安全型依恋关系的亲子互动产品设计实践 |
6.1 设计定位 |
6.1.1 目标人群 |
6.1.2 使用环境 |
6.2 亲子互动产品的设计实践 |
6.2.1 亲子互动流程分析 |
6.2.2 亲子互动产品的初步方案 |
6.2.3 设计方案的评估与选择 |
6.3 最佳方案的深入设计与配套APP的展示说明 |
6.3.1 水积木的展示与说明 |
6.3.2 APP界面设计的展示与说明 |
6.4 产品设计效果验证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7)小儿运脾推拿法治疗孤独症谱系障碍的临床疗效及对肠道菌群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文献综述 |
1 中医学对孤独症谱系障碍的认识及研究进展 |
1.1 病名溯源 |
1.2 病因病机及辨证思路 |
1.3 治疗进展 |
1.4 小结 |
参考文献 |
2 现代医学对孤独症谱系障碍的认识和研究进展 |
2.1 ASD的流行病学 |
2.2 发病机制 |
2.3 治疗 |
参考文献 |
前言 |
临床研究 |
第一节 研究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研究方法 |
3 疗效评价 |
4 统计方法 |
5 质量控制 |
第二节 研究结果 |
1 一般资料 |
2 家族史、出生史及母孕产史 |
3 疗效评估 |
4 肠道菌群检测结果 |
第三节 讨论与分析 |
1 一般资料与病史分析 |
2 核心症状疗效分析 |
3 胃肠道症状分布及疗效分析 |
4 胃肠菌群结果分析 |
5 以脾为核心辨治ASD |
6 运脾方和小儿运脾推拿法 |
第四节 结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1 孤独症行为评定量表(ABC量表) |
附录2 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量表) |
附录3 罗马儿童GI障碍问卷 |
附录4 胃肠疾病中医症状评分表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8)DTT结合PRT教学对自闭症儿童共同注意能力的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三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自闭症儿童 |
二、回合式教学(Discrete Trial Teaching,DTT) |
三、关键反应训练(Pivotal Response Training,PRT) |
四、共同注意力 |
第四节 文献综述 |
一、自闭症儿童共同注意力的分类、构成要素与特点 |
二、自闭症儿童共同注意力发展的影响因素 |
三、自闭症儿童共同注意力的干预方法 |
四、自闭症儿童共同注意力的评量方式 |
五、对已有研究的述评 |
第二章 研究设计与实施 |
第一节 研究目的与假设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假设 |
第二节 研究架构 |
一、自变量 |
二、因变量 |
三、控制变量 |
第三节 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与研究工具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工具 |
第四节 实验设计 |
第五节 研究的信效度 |
一、干预忠诚度 |
二、评分者一致性 |
三、社会效度 |
第三章 研究过程与结果 |
第一节 教学流程与步骤 |
一、教学流程 |
二、教学步骤 |
第二节 干预模式 |
一、DTT教学 |
二、PRT教学 |
第三节 过程信度 |
一、干预忠诚度 |
二、评分者一致性 |
第四节 资料处理与分析 |
一、阶段内分析 |
二、阶段间分析 |
第五节 共同注意力教学效果 |
一、被试A教学的效果 |
二、被试B教学的效果 |
第六节 质性资料分析 |
第四章 讨论与分析 |
一、共同注意力教学对自闭症儿童共同注意力的干预效果的讨论 |
二、共同注意力教学增进自闭症儿童共同注意力的维持效果的讨论 |
三、共同注意力教学对增进自闭症儿童共同注意力的社会效度的讨论 |
第五章 结论、创新点与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DTT结合PRT教学对增进自闭症儿童共同注意能力具有立即成效 |
二、DTT结合PRT教学对增进自闭症儿童共同注意能力具有维持成效 |
三、DTT结合PRT教学对增进自闭症儿童共同注意能力具有社会效度 |
第二节 研究的创新点 |
第三节 研究建议 |
一、建议将共同注意力教学列入早期治疗 |
二、目标行为的寻找需符合个案的发展 |
三、两层式教学可间隔实施、各自评量,以检验各层教学的各自教学成效 |
四、研究方法上需量化与质性研究相结合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9)平板电脑教学促进脑瘫儿童口语表达能力的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一、脑瘫儿童口语表达的需求 |
二、信息化技术融入特殊教育的政策导向 |
三、平板电脑教学工具意义凸显 |
第二节 选题的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第三节 核心概念 |
一、脑瘫 |
二、口语表达能力 |
三、SETT辅助技术框架 |
四、平板电脑 |
第四节 文献综述 |
一、研究理论基础 |
二、关于脑瘫儿童口语表达能力及其干预的研究 |
三、关于SETT辅助技术应用于特殊教育领域的研究 |
四、关于平板电脑应用于特殊教育领域的研究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研究目标 |
第二节 研究内容 |
第三节 被试选择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一、单一被试法 |
二、文献法 |
三、观察法 |
四、访谈法 |
第五节 研究工具 |
一、特殊儿童语言与沟通能力评估指导手册 |
二、早期疗育课程评量指导手册 |
三、平板电脑教学辅助工具 |
第三章 研究过程 |
第一节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节 低口语脑瘫儿童对辅助技术的需求诊断 |
第三节 个案背景信息 |
第四节 个案简况 |
一、个案基本信息 |
二、个案语言沟通能力发展水平 |
三、个案其他领域能力发展水平 |
四、个案信息综述 |
第五节 个案平板电脑软件的选择依据 |
第六节 生成个案平板电脑教学方案 |
第七节 实验设计 |
一、准备期 |
二、基线期 |
三、干预期 |
四、维持期 |
第八节 实验数据处理 |
第四章 研究结果 |
第一节 个案干预与声音表达的正确率分析 |
第二节 个案干预与言语表达的正确率分析 |
第三节 个案干预与语言精熟度的分析 |
第五章 研究讨论 |
第一节 平板电脑干预教学方案的制订与实施 |
一、教学方案的制订要符合个案的需求与发展 |
二、教学方案的实施要符合个案的实际情况并灵活调整 |
第二节 影响平板电脑干预教学的因素 |
一、个案需求和能力 |
二、教学训练内容 |
三、教学训练环境 |
四、个案身体状况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干预教学效果显着 |
二、选择适合的软件是依托 |
三、个别化教学手段是关键 |
四、可检测关键点是方向 |
第二节 反思与建议 |
一、反思 |
二、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自编脑瘫儿童家长的访谈提纲 |
附录 B 自编平板电脑教学社会化访谈提纲 |
附录 C 特殊儿童语言与沟通能力评估表评估指导手册 |
附录 D 早期疗育课程评量指导手册 |
附录 E 考虑个案辅助技术需求表 |
附录 F 平板电脑软件预选汇总及分析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10)感觉统合训练联合健脑操对ADHD儿童原始反射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研究背景 |
一、选题依据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一)ADHD |
(二)原始反射 |
(三)感觉统合训练 |
(四)健脑操 |
三、研究现状 |
(一)ADHD研究现状 |
(二)原始反射研究现状 |
(三)感觉统合训练研究现状 |
(四)健脑操研究现状 |
(五)原始反射与ADHD研究现状 |
(六)健脑操与原始反射研究现状 |
(七)小结 |
四、研究意义及创新点 |
(一)研究意义 |
(二)创新点 |
五、研究思路及内容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研究对象及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方法 |
(一)文献资料法 |
(二)实验法 |
(三)问卷调查法 |
(四)数理统计法 |
第三章 研究结果 |
一、原始反射与ADHD儿童多动指数关系的研究结果 |
(一)原始反射与 ADHD 儿童多动指数相关分析的研究结果 |
(二)原始反射与 ADHD 儿童多动指数线性回归分析的研究结果 |
二、不同训练方案对ADHD儿童原始反射影响的研究结果 |
(一)实验组ADHD儿童干预前后原始反射整合研究结果 |
(二)对照组ADHD儿童干预前后原始反射整合研究结果 |
(三)实验组与对照组ADHD儿童干预后原始反射整合研究结果 |
三、不同训练方案对ADHD儿童注意缺陷和多动障碍影响的研究结果 |
(一)ADHD儿童干预前后PQS各因子评分研究结果 |
(二)ADHD儿童干预前后TRS各因子评分研究结果 |
第四章 讨论与分析 |
一、原始反射与 ADHD 关系分析 |
二、感觉统合训练联合健脑操对 ADHD 儿童原始反射影响的分析 |
三、感觉统合训练联合健脑操对ADHD儿童注意缺陷和多动障碍的影响分析 |
第五章 结论与局限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局限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附录五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 |
四、儿童学习障碍原因及早期表现研究概况(论文参考文献)
- [1]调肠治神法针刺对孤独症儿童临床疗效及模型小鼠菌/脑效应研究[D]. 陈栋.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昆明市M融合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与特殊儿童的互动研究[D]. 邹桥.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3]特殊需要儿童早期干预中心建筑设计 ——以无锡市干预中心为例[D]. 于伟楠.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8)
- [4]小篮球运动对学龄前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社交障碍及脑白质完整性的影响[D]. 蔡可龙. 扬州大学, 2021
- [5]孤独症儿童家庭教育需求的研究 ——以陕西省L市三个低收入家庭为个案[D]. 袁珊珊.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6]面向自闭症儿童安全型依恋建立的亲子互动产品设计[D]. 胡宇琦. 燕山大学, 2021(01)
- [7]小儿运脾推拿法治疗孤独症谱系障碍的临床疗效及对肠道菌群的影响[D]. 周丛笑.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8]DTT结合PRT教学对自闭症儿童共同注意能力的干预研究[D]. 王娜.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9]平板电脑教学促进脑瘫儿童口语表达能力的干预研究[D]. 刘雪梅.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10]感觉统合训练联合健脑操对ADHD儿童原始反射的影响研究[D]. 李艳梅. 沈阳师范大学, 202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