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再论三要素法的适用范围(论文文献综述)
刘航[1](2021)在《着作权合理使用制度的司法认定标准研究》文中指出合理使用制度是着作权法中为平衡各方利益而设立的一种制度,是实现着作权法精神的制度保障。但该制度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存在适用标准不统一的问题。关于合理使用制度司法认定标准这一命题,学界主要从如何引入并改造域外相关立法经验,如“转换性使用”“四要素法”、如何通过市场路径进行认定、如何增加制度开放性等角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在具体的司法适用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并且随着立法的修改,虽然修法顺应了一些学界的意见,但是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如如何确定“兜底条款”的适用标准等问题。本文将收集、分析近年来关于合理使用制度的司法案例,并结合相关的立法材料,对合理使用制度的司法认定标准进行分析和完善。本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构成。绪论部分包括问题的提出、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和方法、创新与不足。结语部分是全文的总结和展望。正文第一部分是提出问题,首先对收集的司法案例进行数据分析,得出合理使用制度的宏观司法适用情况,后介绍合理使用制度的司法认定标准的现状以及困境。第二部分是分析问题,分别从理论基础、差异化认定标准形成的原因以及造成的影响三个角度进行分析。第三部分是解决问题,关于合理使用制度的司法认定标准的完善,首先从原则方面发出,应树立利益平衡、结合司法经验、适用“三步检验法”解释路径三项原则。其次,从立法层面出发,确定兜底条款适用范围、完善法定列举情形以及增加违反注意义务的法律后果。最后,从司法层面出发,引入比例原则、明确“三步检验法”的司法认定要素,增加合理使用相关指导性案例。本文以司法实践为主线,充分吸收理论界的研究成果,针对合理使用制度的司法认定标准进行了浅薄的研究,希望可以完善我国的合理使用制度和帮助相关的司法审判工作。
李亚茹[2](2020)在《作品转换性使用的司法适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合理使用作为着作权法中对着作权人权利进行限制的制度,能够有效平衡着作权人、使用人以及社会公众之间的利益。但是随着新技术的出现和数字时代的到来,作品的使用方式从简单的文本复制或者引用适用逐渐变为讽刺模仿、全文扫描以及缩略图片等等,这就使得我国现行的对合理使用的法律规制以及判断标准和方法在面对这些新型使用方式时显得有些力不从心。美国在其司法实践中逐渐总结和揣摩出从转换性使用的角度来判断二次使用行为是否构成合理使用,这一方法值得我国分析与借鉴。我国目前在司法实践中逐渐将转换性使用纳入判断合理使用的考量因素,但由于转换性使用在我国尚未有明确具体的界定与标准等原因,导致我国在案件审理适用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与困难,因此本文试图在肯定我国司法实践引入转换性使用的前提下,分析转换性使用在我国的适用困境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本文内容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分别阐释转换性使用的概念、类型与功能是什么,转换性使用与合理使用之间存在何种关系,转换性使用在我国司法适用中所遇到的现实困境有哪些以及如何分析、解决现实困境这几个问题。文章首先结合转换性使用的发展轨迹和动因,明确了转换性使用自身的概念、类型及功能,为转换性使用的实践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其次分析了转换性使用与合理使用的关系,转换性使用是合理使用判断标准中的重要因素但并非唯一且绝对的因素,其与判断合理使用各个要素之间都有着紧密的联系,不构成转换性使用也并非不属于合理使用;再次,基于前两个部分的理论分析,结合我国法院适用转换性使用对作品进行合理使用判断的案例,从中提炼出转换性使用在我国司法适用中存在的现实困境,例如“转换性”判断标准的模糊、转换性使用与演绎使用、适当引用的混淆等;最后,文章以着作权及合理使用制度为理论基础,为上述现实困境提出对应的解决方法,例如明晰转换性使用的判断标准和方法,既要注重转换性的判断,也要考量转换程度的高低;厘清转换性使用与演绎使用、适当引用的关系,理性看待两两之间的异同等等。只有明晰转换性使用的理论基础与实践困境,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解决办法,才能使转换性使用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得以更好的适用,充分发挥其自身的作用,进而鼓励创作,促进社会科学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
高志丹[3](2020)在《我国湿地保护法律问题研究》文中指出湿地作为“生命的摇篮”蕴含重要的生态、经济和社会价值,在我国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地位。然而我国湿地面临着萎缩退化的严重威胁。因此,在湿地保护必要性和紧迫性突出的背景下,通过走法制化路线来加强湿地保护非常必要。本文第一章主要论述了湿地保护的重要性,分别从湿地的要素和湿地的类型论述了国内外湿地法律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从湿地生态功能和经济社会功能两方面论证了湿地保护的必要性;通过两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结果对比论证了湿地保护的紧迫性及挖掘出导致湿地萎缩退化的主要根源:国家层面专门立法缺失、公众意识薄弱、湿地法律保护不周全。第二章重点研究了湿地保护模式、管理体制和相关法律制度,从“分级、分类、分区”角度归纳总结现行湿地保护模式;总结归纳管理体制的立法确认情况及包括湿地生态补水、湿地占用补偿、湿地环境影响评价、湿地生态补偿在内的湿地保护法律制度,探究其现状及发现其存在的问题。目前我国湿地法律保护存在的问题集中表现为:专门立法的缺失、相关法律保护不周延、管理体制不顺畅,协调机制不健全、湿地保护法律制度缺乏具体可操作性等。第三章、第四章在学习域外湿地法律保护经验的基础上,以比较法的视角借鉴有益经验为我国湿地法律保护相对应提出完善对策:首先,最根本的是要制定湿地保护专门法律,同时对涉及湿地保护利用的现有法规与政策规定进行系统评估和清理,从而搭建完整的湿地法律体系。其次,在湿地法律概念方面,提出了兼具生态、管理、界限要素在内的抽象和具体模式相结合的湿地法律概念;在湿地管理体制方面,提出构建具备综合协调职能的湿地保护专门机构负责整体的湿地保护工作,同时加大公众参与以构建多元共治的湿地管理模式。在湿地法律制度方面细化制度主体、客体等具体规定及完善相关配套法律责任。最后,在法律责任部分提出强化民事责任规定、加强“惩罚原则”适用及完善公益诉讼司法救济的对策。从而,从立法、执法、司法等多个环节构建起湿地法律保护的长效机制。
李绍栋,何磊[4](2019)在《“三要素法”在配电变压器容量判定中的应用实践》文中认为现场判定变压器容量一直是供电部门关注的问题,变压器容量的确定主要通过温升试验,但是温升试验时间较长,不适用于现场进行,现场将阻抗电压、空载损耗、负载损耗三者相结合起来与国标规定值进行比较,进而可以判定变压器的容量。笔者简述变压器容量测试原理,探讨"三要素法"在变压器容量测试中的应用实践,为现场判定变压器容量提供参考性意见和建议。
彭仕雄,陈卫东[5](2018)在《泥石流危险性三要素评估方法》文中指出泥石流作为一种山区常见的地质灾害,但由于泥石流孕育与形成的复杂性,至今对其发生的危险性进行准确预测还比较困难。通过对西南地区数十条已发生的泥石流沟实例进行统计分析,提出以雨强、坡降和物源三个基本要素作为评价泥石流危险性的依据,提出三要素的分级方法,并给出雨强、坡降和物源在评价泥石流危险性的赋值权重。在考虑泥石流沟堵塞情况给予适当修正的基础上,通过反演分析建立泥石流危险性大小的三要素评价方法,最后以大量的泥石流案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
林承铎,胡兵[6](2017)在《内部人反向刺破公司面纱的构成要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对内部人反向刺破构成要件的研究可以沿用传统刺破的"主体—行为—结果"三要件框架。在主体方面,内部人反向刺破的权利主体既可以是公司自身,也可以是股东,包括自然人和母公司;责任主体则为公司债权人。在行为方面,公司股东对公司实行了过度控制的行为,这种过度控制是中性的,不存在利用公司法人格牟取不当利益的主观恶意,是股东为了方便管理、经营而实施的,或者因公司经营与股东生活紧密相连而产生的。在结果方面,包含三个递进层面:股东与公司人格上实质同一;责任主体债权的强制实现将违背重要公共政策或法律的特别规定;反向刺破给公司债权人带来的损失要小于其所促进的社会公共利益。
姚军梅,陈月,王晔[7](2012)在《保险会计新准则对非寿险业的影响》文中提出保险会计新准则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保费收入确认和准备金计量两个方面。由于绝大多数非寿险产品都能通过重大保险风险测试,保费收入几乎没有变化,因此新准则对非寿险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准备金计量上。新准则要求非寿险公司运用"三要素法"计量准备金,这将使得非寿险公司的准备金计量方式、财务管理模式和利润情况发生重大变化,对非寿险公司产生近期与远期的深远影响。
张琳[8](2010)在《通信领域中算法发明专利的客体研究》文中指出本文研究的是通信领域的核心技术—算法发明是否属于专利保护客体的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了通信领域的算法发明的特点以及其与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涉及计算机程序的发明的关系和区别,明确了本文的研究对象是通信领域中,权利要求以数学算法为主要特征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客体问题。通过近十年算法发明的文献数量和专利申请数量的统计以及对国内领头通信企业的调研,突出了研究算法发明客体问题的必要性。本文主要通过对欧洲、美国、日本以及我国和算法发明相关的专利法律法规的比较研究,分析各国在审查通信领域中算法发明是否属于专利保护客体时不同的具体做法,得出对我国审查方式的启示,并指出了目前我国审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就目前审查过程中出现的审查标准不统一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应该将权利要求方案作为一个整体考虑,按照“三要素”法来判断方案的技术属性,且在判断过程中应该统一对“三要素”含义的理解,以及统一在具体应用“三要素”法判断时对其适用条件、适用程度的认识。
刘卫华[9](2008)在《高陡边坡危岩体稳定性、运动特征及防治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危岩体通常存在于高陡边坡及陡崖上,是山区常见的地质灾害类型之一,在我国每年都造成人员伤亡和大量的经济损失。本文以锦屏一、二级水电站工程高边坡危岩体为典型,通过大量的现场调查和滚石试验,对高陡边坡危岩体的分类、变形失稳机理、稳定性评价方法、滚石的运动特征以及危岩体防治对策等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取得了以下主要成果:(1)对锦屏一、二级水电站工程高边坡进行了调查,查明研究区发育危岩体333块(区),规模集中在10-1000m3之间,其中最大的122549m3,最小的0.1m3。危岩体发育与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岩体结构和风化卸荷等关系密切,表现为:①绝大多数危岩体发育在大于50°的陡坡和高高程部位。②大理岩区危岩体发育密度远大于砂板岩区,大型、特大型的所占比例小于砂板岩区。③顺向坡危岩体发育密度明显大于切向坡和反向坡,三者之间关系从小到大依次为反向坡、切向坡和顺向坡;镶嵌~碎裂和碎裂~松弛结构岩体区危岩体发育密度明显高于块状~次块状和次块~镶嵌结构岩体区。④其它工程地质条件相似的情况下,危岩体发育密度随着边坡强卸荷底界深度增大而增大。(2)根据危岩体的结构和状态特征,将危岩体分为悬挂式、贴坡式、倾倒式、楔块式、软弱基座式、砌块式和孤立式等七种基本类型;每类危岩体变形失稳的发展过程都遵循一定的模式,其中悬挂式危岩体对应错落模式,贴坡式危岩体对应平面滑移模式,倾倒式危岩体对应倾倒模式,楔块式危岩体对应空间滑移模式,软弱基座式危岩体对应压缩-倾倒(剪切)模式,砌块式危岩体对应结构溃曲模式,孤立式危岩体对应偏心滚(滑)落模式。(3)建立了基于极限平衡法的危岩体稳定性定量评价方法,推导了不同类型危岩体稳定性计算公式,并据此对锦屏一、二级水电站高边坡典型危岩体稳定性进行了计算。(4)对悬挂式和砌块式危岩体稳定性进行了非连续变形数值模拟,建立了悬挂式危岩体的“概念模型”,分析了高宽比对悬挂式危岩体稳定性的影响,提出了悬挂式危岩体的稳定性判据公式。通过对砌块式危岩体稳定性与陡倾坡外主控结构面强度参数的关系分析,得到内摩擦角对稳定性影响较大,内聚力的影响相对较小。(5)选取代表性强、现场易于收集的危岩体地质参数,即主控结构面倾角、基座情况、地形坡度、凹腔状态、岩体结构和卸荷松弛状态等6个基本因素作为评价指标。采用相互作用关系矩阵方法,半定量地分析了评价指标的重要性和权重。根据快速评价指标重要程度和权重大小,提出了危岩体稳定性快速评价的“危岩体不稳定指数(UMII)”方法,从而建立了定量的危岩体稳定性快速评价方法。并据此对锦屏二级水电站闸址左岸高边坡危岩体稳定性进行了定量快速评价。(6)进行了大量现场滚石试验,研究了滚石坡面运动的一般特征和运动学参数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①缓坡、覆盖层和坡面平台对滚石在坡面运动的阻滞作用十分明显;滚石在坡面运动,到达坡底时的动能为自由落下时的1/15-5/12,平均为5/27;滚石运动状态以跳跃为主,在覆盖层较厚处会发生滚动,局部有滑动的可能;滚石与坡面不断碰撞,大量破碎,落入坡底的部分的单个动能大为降低。②边坡覆盖层和植被特征对滚石碰撞前后速度恢复系数的起控制性作用,它们之间可用线性关系来描述,并且有:当边坡覆盖层厚,植被发育,恢复系数为0.40-0.55;边坡覆盖较厚,植被较发育时为0.50-0.60;局部有覆盖层、局部基岩裸露,植被不发育时为0.60-0.70;边坡基岩出露,基本或无植被时为0.70-0.80。③影响运动加速度的诸多因素中,边坡坡度、滚石形状和边坡覆盖层及植被特征是滚石运动速度的决定性因素。滚石运动加速度与上述因素之间可用线性回归公式y1=-1.5222+0.0891x1+0.0728x2+0.1358x3来描述。工程应用表明,经验回归公式有较强的适应性,具有实际意义。(7)通过滚石在平台运动特征分析,得到了滚石与平台碰撞时速度和滚石在平台运动水平距离的计算方法。同时,为了研究平台对滚石的停积作用,进行了大量现场试验,结果表明:①滚石的质量、初始位置(坡高)和平台表面粗糙程度对滚石停留位置有较大影响,表现为滚石质量越大,在平台上运动的距离越远;边坡高度越大,相同质量的滚石在平台运动的距离越远;存在一个临界质量m临,当滚石的质量m>m临时,相同质量,相同位置落下的滚石在表面为块碎石的平台上运动距离大于表面为含块碎石粉土的平台上运动距离,当m<m临时,与之相反,而当m=m临时,距离相等。②滚石在平台运动过程中,影响其停留位置的因素有滚石的质量、形状、滚石到达平台时的速度以及平台的表面粗糙程度,其关系可用式y=e-2.778+0.151lnx1+0.354lnx2+1.43lnx3+0.06lnx4表示。(8)为了研究树木对滚石运动的拦挡效应,分析了滚石与树木发生碰撞的概率,进行了大量现场滚石试验,得到:①滚石与树木碰撞的概率和树木的间距和滚石直径有关,提出保证滚石与树木至少发生k次碰撞所需树木排数的计算方法。②滚石与树木碰撞大幅度地降低了滚石的运动速度,表现为:滚石与树木每碰撞一次,速度损失约45%,动能损失约70%。(9)在对滚石在坡面运动特征、平台对滚石的停积作用和树木对滚石运动的拦阻效应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平台、树木和平台与树木联合作用作为危岩体防治对策的可行性、采用的设计步骤和设计参数,提出平台、树木以及平台与树木联合作用等新的被动防治措施。
张伟锋[10](2007)在《危岩体危险性评价及防治对策研究 ——以雅砻江锦屏一级水电站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危岩体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工程地质领域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之一。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类生存空间不断向山区扩展,尤其是山区高等级公路、铁路和大型水利枢纽工程的大量兴建,使得近年危岩体灾害的发生越来越频繁,人们对危岩体灾害的重视程度日益增强。近20多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危岩体进行了较多有益的探索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雅砻江锦屏一级水电站枢纽区高位边坡危岩体为例,对危岩体进行了系统的工程地质研究。研究成果既满足了危岩体防治设计的要求,又在危岩体危险性分析等领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首先对危岩体这类地质灾害体的概念进行了定义,并对其涵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阐述,这对于界定危岩体并阐明其与其它灾害体的区别和联系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分析了危岩体的形成条件和影响因素;并根据危岩体分类的常用方法,建立了危岩体分类系统。(2)通过对研究区工程地质环境条件和危岩体特征的调查研究,查明了危岩体的发育特征和分布规律,并总结出危岩体发育与部分地质条件的关系。(3)在对危岩体发育过程三阶段研究与分析的基础上,对危岩体的五种基本变形破坏模式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说明,对危岩体失稳后的运动特征进行了研究与总结;通过现场滚石试验进一步阐明了危岩体的运动规律和影响因素。(4)根据危岩体的稳定状况把危岩体分为不稳定、基本稳定和稳定三种状态,建立了相应的量化判断标准和定性判断标准;通过对研究区典型危岩体稳定性的定量计算分析,进一步说明静力解析法,三维(3DEC)离散元和不连续变形(DDA)数值模拟计算分析方法在危岩体稳定性分析评价中的应用。(5)危岩体危险性评价是论文研究的重点。在对危岩体危险性评价基本理论与概念分析说明的基础上,依据危岩体危险性的影响因素,建立了危岩体危险性评价的两类方法,分别为模糊综合评判法和三要素法。其中,三要素法仅用危岩体的规模、危岩体的稳定状态和危岩体失稳后的运动路径能否到达受灾区等三个指标就能对危岩体的危险性做出很好的评价,该评价方法思路明确、简单、实用,对其它类型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评价也具有一定参考价值。(6)根据危岩体灾害的发育程度和危险性高低相应地,将危岩体的危险性划分为Ⅰ、Ⅱ、Ⅲ级三个等级,危险性由高到低。危岩体危险性等级的划分与危岩体防治措施的选择有直接的关联性。(7)危岩体防治对策研究是危岩体研究的最终目的。本文把危岩体防治的工程措施分为主动加固措施和被动防护措施两大类进行详细说明,在对危岩体进行防治时可以是单一的防治措施也可以是多种措施的联合应用。基于上述危岩体防治的原则,明确了研究区危岩体的防治思路,对研究区危岩体进行了防治措施研究,并对最终的防治效果进行了预测与评价。
二、再论三要素法的适用范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再论三要素法的适用范围(论文提纲范文)
(1)着作权合理使用制度的司法认定标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研究意义 |
三 研究现状 |
四 研究思路和方法 |
五 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从司法判例看着作权合理使用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着作权合理使用制度司法适用的现状 |
一、案由多为侵害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 |
二、多数使用行为不被认定为合理使用 |
三、“适当引用”类型的抗辩最多 |
四、涉案作品类型与主体多样化 |
第二节 着作权合理使用制度认定标准的差异化表现 |
一、三步检验法 |
二、四要素法 |
三、转换性使用 |
四、法定列举 |
五、其他认定标准 |
第三节 差异化认定标准导致的问题 |
一、突破法律规范进行判决 |
二、使用域外相关规则进行的法官造法 |
三、合理使用一般条款和特别条款适用混乱 |
第二章 着作权合理使用制度司法认定标准的分析 |
第一节 合理使用制度的基础理论分析 |
一、合理使用制度的历史发展 |
二、合理使用制度的法价值分析 |
三、合理使用制度的法经济学分析 |
第二节 合理使用司法认定标准差异化的原因探求 |
一、“三步检验法”的适用步骤规定不明确 |
二、法源混乱与立法缺陷 |
第三节 合理使用司法认定标准差异化造成的影响 |
一、破坏合理使用制度的利益平衡精神 |
二、降低法律体系的稳定性与可预期性 |
第三章 着作权合理使用制度司法认定标准的完善 |
第一节 树立合理使用司法认定标准的原则 |
一、遵循利益平衡原则 |
二、认定标准的制定与司法经验相结合原则 |
三、适用“三步检验法”的解释路径原则 |
第二节 完善立法层面的法律规范 |
一、结合要素检验法确定兜底条款适用范围 |
二、完善合理使用法定列举情形 |
三、增加违反注意义务的法律后果 |
四、增加文本和数据挖掘(TDM)的合理使用法定列举情形 |
第三节 完善司法层面的法律适用 |
一、依据比例原则系统的考察使用行为 |
二、明确对于“正常使用”和“合法利益”的司法认定 |
三、发布合理使用类型的指导性案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各地法院对于合理使用制度认定标准适用一览表 |
(2)作品转换性使用的司法适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典型案例及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
五、可能的创新 |
第一章 转换性使用基本问题分析 |
第一节 转换性使用的概念 |
第二节 转换性使用的历史演变 |
第三节 转换性使用的类型 |
一、内容上的转换 |
二、目的上的转换 |
第四节 转换性使用的功能 |
一、为分析作品使用的目的与性质提供指导 |
二、实现公益目的 |
三、促进利益平衡 |
第二章 转换性使用与合理使用的关系 |
第一节 合理使用的判断标准及转换性使用的实质 |
一、合理使用的判断标准 |
二、转换性使用的实质 |
第二节 转换性使用与合理使用判断标准的关系 |
第三节 转换性使用在合理使用判断中的地位 |
第三章 转换性使用在我国司法适用中的困境分析 |
第一节 “转换性”判断标准存在模糊性 |
第二节 转换性使用在合理使用判断标准中地位不明确 |
第三节 转换性使用与演绎使用、适当引用容易混淆 |
第四节 转换性使用判断缺乏对市场及公益因素的考量 |
第四章 我国转换性使用司法适用困境的解决 |
第一节 明晰转换性使用的判断标准和方法 |
一、转换性使用的判断标准与方法 |
二、使用行为的转换程度 |
第二节 明确转换性使用在合理使用判断标准中的地位 |
第三节 厘清转换性使用与演绎使用、适当引用的关系 |
一、转换性使用与演绎使用的关系 |
二、转换性使用与适当引用的关系 |
第四节 转换性使用判断中增加对市场及公益因素的考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3)我国湿地保护法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二、研究重点和研究创新点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四、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湿地保护的重要性 |
第一节 湿地概念及分类 |
一、湿地概念 |
二、湿地分类 |
第二节 湿地保护的必要性及紧迫性 |
一、湿地保护的必要性 |
二、湿地保护的紧迫性 |
第二章 我国湿地法律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湿地保护法律体系 |
一、湿地保护国际条约 |
二、湿地保护国家层面立法 |
三、湿地保护地方立法实践 |
第二节 湿地法律保护及管理模式 |
一、湿地法律保护模式 |
二、湿地保护管理模式 |
第三节 湿地保护法律制度 |
一、湿地生态补水制度 |
二、湿地占用补偿制度 |
三、湿地生态补偿制度 |
四、湿地法律责任制度 |
第四节 湿地法律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
一、湿地法律体系不完整 |
二、湿地法律概念不明确 |
三、湿地保护管理体制不顺畅 |
四、湿地保护法律制度不健全 |
第三章 域外湿地法律保护比较研究 |
第一节 湿地法律保护域外经验介绍 |
一、美国湿地法律保护 |
二、澳大利亚湿地法律保护 |
三、英国湿地法律保护 |
四、日本湿地法律保护 |
五、加拿大湿地法律保护 |
第二节 湿地法律保护域外经验启示 |
一、湿地保护专门立法经验汲取 |
二、湿地保护法律制度构建经验汲取 |
三、湿地保护管理体制经验汲取 |
第四章 我国湿地法律保护完善对策 |
第一节 完善湿地法律体系 |
一、制定湿地专门法律 |
二、促进相关法律湿地保护的协调 |
第二节 完善湿地管理模式 |
一、理顺湿地保护行政管理体制 |
二、构建湿地保护多元共治模式 |
第三节 完善现有湿地法律保护功能 |
一、明确湿地法律概念 |
二、完善湿地保护法律制度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三要素法”在配电变压器容量判定中的应用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三要素法”对比判定变压器容量的理论依据 |
2 “三要素法”对比判断变压器容量实测举例 |
2.1 实测变压器基本参数 |
2.2 “三要素法”测试结果 |
2.3 结果分析与注意事项 |
3 结语 |
(6)内部人反向刺破公司面纱的构成要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美国法上内部人反向刺破公司面纱的构成要件 |
(一) 美国法院实践的回顾 |
(二) 代表性判例 |
1. Cargill案 |
2. Tyndale案 |
(三) 评述 |
三、我国内部人反向刺破公司面纱构成要件框架的确立 |
四、内部人反向刺破公司面纱的主体要件 |
(一) 权利主体 |
1. 公司本身的适格性问题 |
2. 非股东实际控制人的适格性问题 |
3. 母公司的适格性问题 |
(二) 责任主体 |
五、内部人反向刺破公司面纱的行为要件 |
六、内部人反向刺破公司面纱的结果要件 |
1.股东对公司的过度控制行为使股东与公司之间的关系达到人格上实质同一的事实状态。 |
2.公司债权人债权的强制实现将导致股东失去基本生活所依等违背重要社会公共政策或法律特别规定的结果。 |
3.反向刺破给公司债权人带来的损失或不利影响要小于赋予公司只有股东才能享有的法定特权或豁免所促进的社会公共利益。 |
七、结语 |
(7)保险会计新准则对非寿险业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一、保险会计新准则产生背景 |
(一) 旧准则的局限性 |
1.旧准则在保费收入确认方面的局限性。 |
2.旧准则在准备金计量方面的局限性。 |
(二) 国际与国内保险会计新准则出台历程 |
二、保险会计新准则的主要内容 |
(一) 会计处理的主要变化 |
(二) “三要素法”操作步骤 |
三、新准则对非寿险业的主要影响 |
第一, 对财务管理的要求。 |
第二, 对人员素质的要求。 |
第三, 对非寿险业的短期影响。 |
第四, 对非寿险业的远期影响。 |
四、对国内四家公司报表的追溯调整实例 |
(一) 相关假设 |
1.折现率假设: |
2.首日费用比例: |
3.保单赔付成本及维持费用比例: |
(二) 调整计算相关公式 |
(三) 调整计算相关结果 (单位:百万元) |
五、完善保险会计之相关建议 |
(一) 保险合同的现金流入与现金流出是否应该单独计量 |
(二) 保险合同义务每个部分是否应该分别列示 |
(三) 风险边际的计量 |
(四) 获取成本的计量 |
(五) 农业保险的特殊情况 |
(8)通信领域中算法发明专利的客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引言 |
第一章 涉及算法的专利申请的概念以及保护状况 |
第一节 通信领域涉及算法的专利申请的概念和特点 |
一、算法的概念 |
二、和其他近似概念的关系和区别 |
第二节 涉及算法的技术发展介绍 |
一、来自CNKI 数据库统计 |
二、来自CPRS 中国专利数据库的统计 |
第三节 典型通信企业调研情况 |
第二章 欧美日发明专利申请保护客体的审查和启示 |
第一节 欧洲部分 |
一、欧洲专利公约的相关规定以及启示 |
二、欧洲审查指南关于保护客体的相关规定以及启示 |
三、欧专局第4-6 版CASELAW 对于技术属性判断的相关规定及案例 |
第二节 美国部分 |
一、美国专利法的相关规定以及启示 |
二、美国审查程序手册关于保护客体的相关规定以及启示 |
三、美国判例的分析以及启示 |
第三节 日本部分 |
一、日本专利法以及审查基准的相关规定分析以及启示 |
二、日本审查基准对特殊领域发明的审查指南的规定以及启示 |
第四节 美日欧横向比较分析 |
第三章 我国现行立法规定和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我国现行立法规定和审查方法 |
一、专利法的相关规定 |
二、《专利审查指南2010》的相关规定以及分析 |
第二节 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
一、对于“三要素”含义上理解不一致 |
二、“三要素”法评述方式上不一致 |
第四章 完善我国算法发明保护客体的思考和建议 |
第一节 对统一“三要素”含义理解的建议 |
一、要素“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含义理解建议 |
二、要素“技术手段”含义理解建议 |
第二节 对统一“三要素”法评述方式的建议 |
一、对“三要素”是否必须同时满足才是保护客体问题的建议 |
二、对“是否与现有进行比较来确定技术方案的做法”的建议 |
三、对软硬件结合程度不同的案件如何判断客体的建议 |
四、对于不包含硬件的算法发明的处理建议 |
五、对“装置”的理解不同影响客体的判断建议 |
结论 |
参考文献 |
(9)高陡边坡危岩体稳定性、运动特征及防治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的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2.1 危岩体成因机制研究 |
1.2.2 危岩体分类及变形失稳模式研究 |
1.2.3 危岩体失稳后滚石运动特征研究 |
1.2.4 危岩体的稳定性评价方法及防治对策研究 |
1.2.5 当前研究存在的不足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 论文主要工作及取得的创新性成果 |
1.4.1 完成的主要工作 |
1.4.2 取得的主要创新性成果 |
第2章 研究区工程地质条件 |
2.1 区域地质背景 |
2.2 地形地貌 |
2.2.1 锦屏一级水电站坝区 |
2.2.2 锦屏二级水电站闸址区 |
2.2.3 锦屏二级水电站进水口枢纽区 |
2.2.4 锦屏二级水电站厂址区 |
2.3 地层岩性 |
2.4 地质构造 |
2.4.1 地质构造总体特征 |
2.4.2 断层构造 |
2.5 岩体风化与卸荷 |
2.5.1 岩体风化 |
2.5.2 岩体卸荷 |
2.6 水文地质条件 |
2.7 地震 |
第3章 危岩体发育特征及变形失稳机理分析 |
3.1 锦屏一、二级水电站危岩体调查及分布特征 |
3.1.1 总体特征 |
3.1.2 危岩体发育特征分析 |
3.2 危岩体成因类型及失稳机理研究 |
3.2.1 悬挂式危岩体成因类型及失稳机理 |
3.2.2 贴坡式危岩体成因类型及失稳机理 |
3.2.3 倾倒式危岩体成因类型及失稳机理 |
3.2.4 楔块式危岩体成因类型及失稳机理 |
3.2.5 软弱基座式危岩体成因类型及失稳机理 |
3.2.6 砌块式危岩体成因类型及失稳机理 |
3.2.7 孤立式危岩体成因类型及失稳机理 |
3.3 危岩体变形破坏机理的数值模拟分析 |
3.3.1 概述 |
3.3.2 典型危岩体计算模型建立 |
3.3.3 悬挂式的危岩体破坏机理数值模拟分析 |
3.3.4 砌块式的危岩体破坏机制数值模拟分析 |
3.4 小结 |
第4章 危岩体稳定性及危险性评价 |
4.1 危岩体稳定性定量评价研究 |
4.1.1 基本假定 |
4.1.2 危岩体稳定性计算方法分析 |
4.1.3 危岩体稳定性定量评价标准 |
4.1.4 研究区内典型危岩体稳定性评价 |
4.2 危岩体稳定性的数值模拟分析 |
4.2.1 悬挂式危岩体稳定性数值模拟分析 |
4.2.2 砌块式危岩体稳定性数值分析 |
4.3 危岩体稳定性快速评价方法体系 |
4.3.1 危岩体稳定性快速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
4.3.2 危岩体稳定性快速评价方法研究 |
4.3.3 实例分析 |
4.4 危岩体危险性“三要素法”评价 |
4.4.1 基本理论与概念 |
4.4.2 危岩体危险性评价的“三要素法” |
4.4.3 危岩体危险性评价的“三要素法”工程应用 |
4.5 小结 |
第5章 危岩体失稳后运动特征研究 |
5.1 滚石试验设计 |
5.1.1 第一批试验设计 |
5.1.2 第二批试验设计 |
5.2 滚石停留位置分析 |
5.3 滚石运动状态分析 |
5.4 滚石破碎情况 |
5.5 滚石运动时间和速度特征 |
5.5.1 运动时间特征 |
5.5.2 滚石运动速度与时间关系 |
5.6 滚石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 |
5.7 滚石运动加速度分析 |
5.7.1 加速度的影响因素重要性分析 |
5.7.2 加速度与决定性因素关系分析 |
5.8 滚石与坡面碰撞过程分析 |
5.8.1 滚石与坡面碰撞现象分析 |
5.8.2 碰撞恢复系数的影响因素重要性分析 |
5.8.3 碰撞恢复系数与主要影响因素关系分析 |
5.9 试验验证 |
5.9.1 试验概况 |
5.9.2 计算结果 |
5.9.3 结果分析 |
5.10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平台停积和树木拦挡效应的危岩体防治对策研究 |
6.1 平台对滚石停积作用研究 |
6.1.1 滚石在平台上运动过程分析 |
6.1.2 平台对滚石停积作用的试验研究 |
6.2 树木对滚石运动的拦挡效应试验研究 |
6.2.1 滚石碰撞树木的概率分析 |
6.2.2 树木拦挡效应试验研究 |
6.3 基于平台停积作用和树木拦挡效应的滚石防治方案分析 |
6.3.1 基于平台停积作用的危岩体防治方案分析 |
6.3.2 基于树木拦挡效应的危岩体防治方案分析 |
6.3.3 基于平台停积和树木拦挡效应联合防治方案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10)危岩体危险性评价及防治对策研究 ——以雅砻江锦屏一级水电站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 论文工作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研究区工程地质环境条件米 |
2.1 概述 |
2.2 区域地质背景 |
2.3 地形地貌 |
2.4 地层岩性 |
2.5 地质构造 |
2.6 岩体结构特征 |
2.7 风化与卸荷 |
2.8 气象与水文地质条件 |
2.9 地震条件 |
2.10 岩体物理力学性质 |
第3章 危岩体的形成条件与分类 |
3.1 危岩体的定义 |
3.2 危岩体的形成条件和影响因素 |
3.2.1 地形地貌条件 |
3.2.2 地层岩性条件 |
3.2.3 地质构造对危岩体分布的控制作用 |
3.2.4 降雨和地下水与危岩体的关系 |
3.2.6 地震(震动)条件对危岩体的影响 |
3.2.7 其它因素对危岩体的影响 |
3.3 危岩体的分类 |
3.3.1 国内外危岩体分类的概况 |
3.3.2 危岩体的分类和说明 |
第4章 危岩体发育特征及其形成机理研究 |
4.1 概述 |
4.2 危岩发育特征与分布规律 |
4.2.1 右岸高位边坡危岩发育特征与分布规律 |
4.2.2 左岸高位边坡危岩发育特征与分布规律 |
4.2.3 部分地质条件与危岩体发育的关系 |
4.3 危岩体的形成机理及其变形破坏的地质力学模式 |
4.3.1 危岩体的发育过程 |
4.3.2 危岩体的变形破坏机理及其地质力学模式 |
4.4 危岩体失稳后的运动特征研究 |
4.4.1 危岩体失稳后的运动特征及影响因素 |
4.4.2 研究区既有失稳危岩体的运动情况调查分析 |
4.4.3 危岩体失稳后运动特征的现场滚石试验 |
第5章 危岩体稳定性分析研究 |
5.1 危岩体稳定性评价与预测 |
5.1.1 地质过程机制分析法 |
5.1.2 图解法 |
5.1.3 工程地质比拟法 |
5.1.4 静力解析法 |
5.1.5 数值模拟计算(应力-应变分析法) |
5.1.6 可靠度分析法 |
5.2 危岩体稳定性判断标准 |
5.2.1 量化判断标准 |
5.2.2 定性判断标准 |
5.3 典型危岩体稳定性的计算分析 |
5.3.1 左岸 15# 危岩体的静力解析计算分析 |
5.3.2 左岸 32 区危岩体的三维离散元(3DEC)数值模拟计算分析 |
5.3.3 左岸 2 区危岩体的不连续变形(DDA)数值模拟计算分析 |
5.4 研究区危岩体稳定状态分析 |
第6章 危岩体危险性评价 |
6.1 基本理论与概念 |
6.1.1 危岩体成灾过程及灾情构成 |
6.1.2 危岩体灾害构成的基本要素 |
6.1.3 危岩体灾害风险评价类型与内容 |
6.1.4 危岩体灾害的风险、危险性与易损性 |
6.2 危岩体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6.2.1 模糊综合评判法 |
6.2.2 三要素法 |
6.3 危岩体危险性分级及其工程应用 |
6.3.1 危岩体危险性等级的划分 |
6.3.2 危险性分级的模糊综合评判法 |
6.3.3 危险性分级的三要素法 |
6.3.4 研究区危岩体的危险性分级及其工程应用 |
第7章 危岩体防治对策研究 |
7.1 危岩体防治的原则与依据 |
7.1.1 危岩体防治的原则 |
7.1.2 危岩体防治的依据 |
7.2 危岩体防治的工程措施 |
7.2.1 危岩体的主动加固措施 |
7.2.2 危岩体的被动防护措施 |
7.2.3 危岩体的联合防治措施 |
7.3 研究区危岩体的防治 |
7.3.1 研究区危岩体的防治思路 |
7.3.2 右岸高位边坡危岩体防治措施研究 |
7.3.3 左岸高位边坡危岩体防治措施研究 |
7.3.4 危岩体防治效果的预测与评价 |
第8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再论三要素法的适用范围(论文参考文献)
- [1]着作权合理使用制度的司法认定标准研究[D]. 刘航.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2]作品转换性使用的司法适用研究[D]. 李亚茹.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3]我国湿地保护法律问题研究[D]. 高志丹. 武汉大学, 2020(04)
- [4]“三要素法”在配电变压器容量判定中的应用实践[J]. 李绍栋,何磊. 红水河, 2019(05)
- [5]泥石流危险性三要素评估方法[J]. 彭仕雄,陈卫东.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8(S1)
- [6]内部人反向刺破公司面纱的构成要件研究[J]. 林承铎,胡兵.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05)
- [7]保险会计新准则对非寿险业的影响[J]. 姚军梅,陈月,王晔. 税务与经济, 2012(02)
- [8]通信领域中算法发明专利的客体研究[D]. 张琳. 中国政法大学, 2010(02)
- [9]高陡边坡危岩体稳定性、运动特征及防治对策研究[D]. 刘卫华. 成都理工大学, 2008(09)
- [10]危岩体危险性评价及防治对策研究 ——以雅砻江锦屏一级水电站为例[D]. 张伟锋. 成都理工大学, 20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