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日本NHK华语广播的简要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许卓[1](2021)在《美国亚洲基金会在菲律宾冷战活动研究(1951-1967)》文中指出
王俏[2](2018)在《安倍第二次执政以来日本对华公共外交研究》文中提出进入21世纪,随着国家实力的不断增长与国际地位的提升,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角色与作用日益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同时,世界各国对中国的和平发展与国家形象的认知出现了巨大变化,如何让世界认识更真实的中国,理解和接受中国的和平发展,正在成为中国外交的重要课题和紧迫任务。2013年12月,习近平在阐述中国梦时强调,要注重塑造我国的国家形象,明确提出了中国公共外交的主题是对外传播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阐明中国价值。因此,重视和加强公共外交在中国被提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公共外交作为国家处理对外关系和外交政策实践中的重要手段和方式,在国家外交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随着“软实力”等国际关系理论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公共外交的理论与政策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作为国际上最早开展公共外交活动的国家之一,日本积累了丰富的公共外交经验。战后70多年来,日本在处理对外关系特别是处理对华关系过程中较多地运用了公共外交的手段,有效地增强了日本外交实现国家对外战略与政策的效果和影响力。中日关系正常化40多年来,日本对华公共外交始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日益受到中日两国政府及世界的重视。安倍晋三首相第二次执政以来,日本政府的对华外交政策几经反复,中日关系也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同时也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约40周年,中国对日外交与中日关系都迎来了一个重要的新的发展时期。如何在新时期进一步促进中日关系的改善,需要双方做出更多的努力,公共外交也因此被赋予了更多的关注和期待。分析和研究安倍晋三首相第二次执政以来日本政府的对华外交和公共外交,把握今后日本对华外交政策的走向也就成为当务之急。本文依照严格的学术研究的逻辑规范,由研究现状梳理与问题提出、概念界定与理论阐释、背景与相关因素、政策与实践、效果评估与前景展望等构成本文的逻辑主线与主体框架,以全文五章的谋篇布局对论文主题进行分析论证,力图通过研究视角创新(日本的全球外交与对华外交)、理论与方法创新(软实力理论与公共外交理论、民间外交与公共外交的比较分析)等进行创新性研究,最终导引出符合客观实际的研究结论。本文首先在绪论部分就时代背景与选题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等进行了简明扼要的阐释,指出国内外对日本对华公共外交的研究尚缺少理论性、系统性与综合性的关注,对于安倍第二次执政以来日本的对华公共外交尚缺乏更有针对性的研究。本文在第二部分从基础理论的检证入手,对公共外交进行理论解读,明确公共外交理论与“软实力”理论的相关性,民间外交与公共外交的关联性,厘清日本外交与日本对华公共外交的相关性,并试图以此建构本文研究的理论分析模型。本文第三部分,围绕安倍晋三第二次执政以来日本对华公共外交的背景以及公共外交在日本对华外交中的定位进行分析。从外交与公共外交之间相关关系梳理入手,将相关理论融入课题分析当中,明确公共外交与对华外交、对华公共外交、民间外交等相关领域的相互关系与影响因素,进而探讨日本对华公共外交在日本外交中的定位问题。本文第四部分,用三章的篇幅,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与比较研究等方法,系统全面地梳理安倍第二次执政以来日本对华公共外交的具体战略、制度机制与政策实施过程,分析安倍政府对华公共外交的结构性矛盾、特点和局限。并在此基础上评估日本对华公共外交的实施效果与影响。本文认为:(一)安倍政府对华公共外交的整体设计从政策逻辑总体上看还是意在改善中日关系。在日本对华外交整体呈现紧张态势的大背景下,在文化交流、旅游以及其他民间活动等公共外交领域,安倍政府的致力于改善中日关系的公共外交政策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也受到了国内民众的支持。(二)日本对华公共外交的实施主体主要包括外务省、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观光厅、驻华使领馆以及相关的部门和民间机构等。在对华公共外交实施各个主体中,虽然表面上看民间机构和民间交流活动占比最高,但是外务省等政府机构还是在公共外交的实施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三)日本对华公共外交实施具有明显的内在结构性矛盾。对华外交的布局与中日关系的现实之间存在着严重脱节,进一步造成对华公共外交在决策层面出现偏差、在执行层面遭遇困境,进而制约对华公共外交的落实效果。(四)安倍政府对华公共外交的实施具有明显的经济逐利性特征。对于安倍政府来说,对华公共外交的有效实施能够给日本经济带来相当显着的经济收益,从而能够拉动日本国内的零售业、酒店业、餐饮业等相关行业,为安倍政府推进的经济政策加分。(五)借助中日关系、东北亚地区国际关系以及全球范围内的国际关系等背景因素进行综合考虑,日本对华公共外交长期受困于日本周边外交的困境以及对华外交的困局,特别是因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争端和历史认识问题而造成的中日关系紧张矛盾的格局之中。这种局面今后也很难能在短时期内得到改变。第五部分,在前述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对日本对华公共外交的总体回顾与分析,归纳整出本文的基本结论。本文认为:(一)安倍政府对华公共外交的政策与实践具有明确的战略与政策考虑,是我们分析研究日本对华外交时需要重点关注的领域之一。(二)公共外交既是安倍政府对华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日本全球公共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日本的公共外交需要应对时代的变化而进行必要的改革,但改革的效果与否将受制于日本内政外交和国际环境变化等综合因素的作用。(三)安倍政府对华公共外交虽然能够发挥一定的成效,同时也存在显着的问题和局限。公共外交不是零和博弈,而日本的公共外交思维中却包含着零和博弈的成分,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日本公共外交、特别是对华公共外交的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
邹珺羚[3](2018)在《中国传统漆艺的生产性保护研究 ——以桂林漆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进入纵深发展阶段,工作方向转向“巩固保护成果、提高传承水平、构建文化生态、开拓现代化格局”。在新常态下,非遗保护作为“文化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明确合理开发利用是非遗保护的有效途径。生产性保护作为当前在传统技艺、传统美术和传统医药药物炮制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被切实有效实施的保护手段,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保护机制之一。在市场中利用各类“非遗+”创新传承模式,与社会各界合作,整合多方力量,推动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将非遗转化为地域特色明显、人文内涵深厚、市场竞争力强的文化产品和商品,让非遗项目重新在市场中恢复造血功能,焕发活力。桂林漆器作为桂林市级非遗项目,正处在发展上升期,依托传承基地的建立借助观古楼公司提供的平台,该项目在生产性保护的探索中找到了适合自身发展的模式,生产、销售都步入了正轨,实践迈入重要发展阶段。全文由绪论、正文、结语三部分构成,正文部分分为三章。绪论部分主要包括选题背景、研究意义、相关研究成果、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的阐述。第一章论述了漆器的相关概念,及其产生及制作工艺,介绍历史上重要的考古发现,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概念,和保护体系。优秀的生漆性能赋予漆器独特的魅力,得天独厚的漆树资源对漆器发展有着天时地利的作用。传统漆器制作工艺属于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针对非遗保护所制定的名录有四种,是我国十几年来非遗保护探索中的重要成果。第二章介绍了非遗保护方式中的生产性保护的概念及其对漆器行业发展传承的意义和作用,并已有的优秀案例进行整理,总结经验。在所有非遗保护方式中,生产性保护是最具发展性、更为积极的保护形式。同时,我国漆器行业发展也存在一定问题,产品两级分化严重,原材料贵而难寻、制作工艺周期长且复杂,产品价格高昂,工艺守旧等。可借鉴优秀案例的经验,结合生产性保护解决漆器发展中的具体问题。第三章首先介绍桂林漆器个案的发展概况,接着分析发展中的经验成效,及存在的问题,借助生产性保护理论框架,从多方面对个案的实践情况进行对策探讨。漆器的发展要保障原材料生漆的供应,作为一种经济作物,应多方面发掘生漆的利用价值;产品生产中要注意与时代相融合,不能过于守旧;漆器市场极具潜力,应针对不同的目标客户进行产品开发和营销,借助品牌影响力扩大市场,提高竞争力;非遗保护需要全各方力量助力完成,各级院校、协会在生产性保护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要活用各媒体的宣传力量,扩大非遗项目的知名度,让更多人能知道非遗了解非遗,参与到保护工作中来。
刘子琦[4](2013)在《广播电视播音用语功能规划研究 ——以普通话和汉语方言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将研究视野聚焦为以普通话和汉语方言为中心的广播电视播音用语功能规划,旨在探寻广播电视播音用语在传播、交际中的特有规律,用以指导实践,促进其语言功能得以更好地发挥,为国家语言政策的制定提供借鉴。在具体探求过程中,力求贯彻把握系统,突出重点,揭示本质,注重比较和借鉴的研究思路。本论文共分六章。第一章绪论介绍研究目的和意义、文献综述和问题的提出、研究方法思路和文章框架结构。第二章梳理广播电视播音用语的历史沿革与现状。第三章重点研究广播电视播音用语的总体功能及规划的原则与规律。第四章探讨普通话播音用语的功能及规划。第五章研究汉语方言播音用语的功能及规划。第六章余论探讨如何正确处理普通话播音用语和汉语方言播音用语的关系,对广播电视播音用语功能规划的发展趋势作出理论预测。广播电视播音用语在实际应用中,既体现广播电视媒体的基本功能,也体现语言的基本功能。将二者结合起来,广播电视播音用语在总体上具有舆论引导、信息传播、社会教育、文化娱乐、时代体现、语言服务和语言资源等七种功能。普通话能够作为广播电视基本播音用语,一方面由它自身的语言特征所决定,另一方面由它在逐步被确立为国家通用语过程中获得的语言声望所决定。汉语方言播音用语是普通话播音用语的必要有益补充。除了具备广播电视播音用语在总体上能够发挥的各种功能之外,普通话播音用语还发挥着维护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引导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保证信息有效传播的特殊功能;汉语方言播音用语则发挥着辅助引导舆论,传承保护汉语方言,体现语言多样化的特殊功能。正确处理普通话播音用语和汉语方言播音用语的关系,要做好分类对待,科学统筹;正确使用,科学保护;关注媒介融合,把握发展趋势。发挥好普通话作为广播电视播音基本用语的作用,以及汉语方言作为必要补充播音用语的作用,有利于推动社会大众形成正确的语言态度,采取符合国家政策和语言自身发展规律的语言行为,对构建和谐健康的社会语言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王飞朋[5](2013)在《山东日伪政权奴化教育研究(1937-1945)》文中研究表明“七七”事变全面侵华战争爆发,山东沦陷后,日本在山东省进行军事行动、政治渗透和经济掠夺的同时,大力推行各项奴化教育措施,对山东省各地的教育事业进行了毁灭性的打击,山东地区的教育事业备受摧残。为了能够在山东实现全面统治,日军对山东近代以来的教育事业摧残殆尽,另设伪政权机关,制定奴化教育方针和政策,并通过创设学校和社会教育体系来贯彻教育方针。日本的险恶用心在于磨灭占领区民族的反抗意识,使占领区人民甘心接受日本侵略者的统治,从而实现其独占中国的目的。日军侵占山东带来了对山东各种基础建设的摧残和破坏这其中就包括教育事业,直接造成了省内教育力量的内迁,第一章对中等学校和高等学校内迁以及留在省内的教育人士和教育机关的命运做了简单论述;占领土地就要进行统治,日本建立起伪政权山东省公署、教育行政机构体系和机构团体并制定的奴化教育政策,从教育领域来确保日本在山东的稳定统治。其中日伪政权实施奴化教育的形态(学校奴化教育和社会奴化教育)是本文的论述重点:有关学校方面的奴化教育概况,包括了日伪政权兴办和恢复的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几近空白的大学教育,此外还有专门教育(包括军警教育、职业教育、师范教育)和留日教育,日伪通过各方面的教育掌控学生教育,对学生思想进行奴化和控制;而在社会教育方面主要内容有大力发展日伪新民会并以此作为主要力量和团体进行的有关社会奴化活动,通过大肆兴办社教机关来控制和发展社会奴化教育;为实施奴化教育日伪也展开具体措施,这也是本文的论述重点:包括审定教材、控制师生思想和活动、加强各方面日语教育,控制舆论传媒机构和进行奴化教育宣传等。面对日伪政权对山东省教育事业疯狂践踏,山东省各界力量也进行有力的回击,包括中国共产党进行的抗日教育活动、广大爱国师生和人民群众的反奴化教育斗争以及国民党山东省政府的教育措施。抗战结束,日伪政权瓦解,其在教育领域的奴化政策也灰飞烟灭。通过本文六章的论述和介绍,对山东地区日伪政权的奴化教育状况有一个全面的概括和总结,对日本侵华时期在山东开展的教育活动有一个准确的认识。
杨余[6](2012)在《全球化语境下提升中国互联网国际传播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伴随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得到快速提升,但国际传播力仍然滞后,与国际地位极不相称。考虑到我国在互联网利用方面与世界基本保持了同步发展,且互联网已成为国际传播的主旋律,这为提升国际传播能力提供了巨大的历史机遇。在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提升中国互联网的国际传播力,改善“西强我弱”的国际舆论环境,让中国的声音传向世界进而影响世界,这已成为一个重要课题。笔者力图展开针对性研究,以期对后续研究或实践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论文前言部分说明研究缘起、文献综述、研究框架、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本论文正文部分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全球化时代背景的介绍:第一节梳理了全球互联网的兴起、发展与趋势历程及其对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深刻影响,更重要的是,互联网已借助其国际传播方面的天然优势,成为新时期国际传播最有效载体之一;第二节描述了传统国际传播格局下信息流动失衡的现状及其对我国的不利影响。第二部分主要是阐释提升中国互联网国际传播力的必然性:第一节描述不断增强的中国国际影响力和中国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为其提供了可能性;第二节从互联网的国际传播现状小调查出发,探析国际传播力疲软的现状及其原因。第三部分探讨的是中国互联网提升国际传播力的战略实践与探索:第一节对比了中、美、英、日和韩等国在提升互联网国际传播力的国家战略;第二节主要关注的是中国主流网络媒体在提升国际传播力方面的新举措;第三节拟在资本全球化背景下,对比分析谷歌与百度,FACEBOOK与人人网,TWIITER与新浪微博,YOUTUBE与优酷的资本运作情况。第四部分旨在探讨全球化语境下提升中国互联网国际传播力的策略分析。总体目标是创建独具中国特色的中国互联网传播体系,主要从制度改革、内容把关、人才建设、技术创新和资本运作等方面进行构建。在此基础上,强调不断突出发展新兴媒体,抢占全球传播制高点。本论文结语部分总结全文,中国的国际传播应借助互联网全球共享、互动优势,从“防御型国际传播模式”到“主动型国际传播模式”逐渐转换。
朱丽[7](2012)在《东北沦陷时期日本的殖民宣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1931年9月18日,日本对中国东北悍然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对我国东北地区开始了长达14年的殖民化统治。1932年3月9日,伪满洲国在日本关东军的操纵下成立,由此揭开了东北沦陷区日伪新闻事业的序幕。在东北沦陷的14年中,日本殖民者为了在思想、文化上彻底征服中国东北人民,泯灭东北人民的民族意识,在东北地区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成熟的殖民化宣传体系。他们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宣传工具对东北人民进行殖民宣传,在“满洲国”建立了殖民宣传统制机构——弘报处,并制定严厉的法律法规,控制报纸发行,管理广播放送,推行“国策电影”,在沦陷区对中国民众开始了大规模的殖民宣传活动。在论文撰写过程中,吉林省社会科学研究院和“满铁”资料馆提供了大量的东北沦陷时期的第一手资料和相关参考文献。在此基础上,本文选取这一时期最具典型性、代表性的三种新闻宣传媒介——报纸、广播、电影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这三种宣传媒介在这一时期的殖民宣传内容、宣传形式进行深入研究,概括出东北沦陷时期日本的殖民宣传所呈现的总体特点。本文用六部分对此问题进行论述:第一部分,绪论。简要介绍本文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选题的意义和理论价值、创新点及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主要概述日本殖民者在伪满洲国建立的殖民宣传统制机构,及其制定的严厉的法律法规。第三部分,主要论述东北沦陷时期报纸的殖民宣传内容和宣传形式。第四部分,主要论述东北沦陷时期广播的殖民宣传内容和宣传形式。第五部分,主要论述东北沦陷时期电影的殖民宣传内容和宣传形式。第六部分,对东北沦陷时期日本的殖民宣传进行综述,并概述这一时期报纸、广播、电影三种殖民宣传工具所呈现出的殖民宣传特点。
毛毅静[8](2012)在《影像记忆与教育变迁:1910-2010年代的中国教育生活》文中研究表明教育是一个恒久长青的话题,更是我们口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中国处在个制度、文化、生活方式蜕变的时代。不断变化中的社会及教育,改变着一代代人的命运和境遇。从一个别样的视角审视中国教育的问题,关注时代洪流中的中国教育发展,这是充满挑战和魅力的。本研究以影像进入教育现场,主要跨越两个主要的视角:纪录片的视角和教育的视角。透过对教育纪录片中传达的教育生活的分析,检视中国教育,主要是解放后60年间的教育变迁与发展中有意义和意味的事件。纪录影像是以镜头为工具、影像为媒介、以人性化的视角触及教育者、受教育者们的生活,深入他们的内心世界。对于教育记录片而言,更是作为一种对事实的反映和纪录,承载着教育的理想和使命。因此,通过影像与教育的“话语”相互佐证、交叉阐述,还原一个又一个中国教育的现场。多角度、多层次地追踪并描述中国教育的问题,聚焦于教育民生和日常教育生活实践,通过镜头下的叙事“深描”关注平民的教育生活。这不仅是一种历史研究的补遗,更在探究过去、现在的教育体制和教育目的的同时,也给未来的教育提供样本和启迪。更重要的是通过影像这一媒介,刻画出在时代进程中人们对教育的理解以及教育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而且,透过纪录片还原的中国教育的样貌,是一个整体的生态环境。这里呈现的故事、场景、片段、人物都是鲜活的、温暖的,是一个时代的烙印,更是一部别样的教育史。基于影像的教育研究也是观察近现代中国教育的一个独特的、连续的视角。这种视角是直达中国教育问题核心的有效途径之一,并为教育研究提供了值得借鉴的话语方式。本论文从大量原始的影像素材和资料入手,聚焦中国教育的历史现场,通过对现场的不同方式描述,试图探讨在纪录片话语中不同现场呈现和交织出的中国教育生活样貌。论文的写作思路和结构如下。第一章:分别论述了本论文的研究缘起、研究综述、研究方法及论文基本框架等内容。第二章:主要追溯早期影像肇始,聚焦了1949年前中国教育纪录片的发展脉络。梳理早期1949年前的教育纪录片历史,尤其回顾了商务印书馆的开拓性的拍摄实践及挖掘了尘封多年,已语义不详的教育纪录片、教育电影协会的历史档案。第三章:进入国家意识的影像档案库,关注于建国后1949年-1967年间影像中的教育话语,聚焦在各种政策文本和影像素材,其中特别是“新影”素材中的教育片段。将影像的视角和教育的视角并置在一个平面上,把来源于官方的素材以镜头重叠的方式交替呈现,试图通过卷轶浩繁的《新闻简报》中的社会主义初期的宏大的教育叙事和影像简报的介绍及叙述,力求简洁地还原现场。从政治学和历史学的角度进行“观看”并生成教育“见证”的功能。第四章:还原并梳理了政治年代的影像,将1966之后文革期间的教育影像做了标识。这些目前仍然被封存的纪录片影像中的教育话语,通过文本与影像的交互引证,分析了这一阶段的影像特征,并对其进行分专题式的讨论,力求还原一个沉重的历史背景下的教育现场。探究遮蔽在镜头之后的教育的核心价值、问题和意义。第五章:域外视野中的中国影像,探讨了国外导演在中国的拍摄实践,以影片为样本,比较视角差异导致不同的影像之间的中国教育的影像记忆,发掘镜头之下的社会主义中国的细节,试图探究在外国人眼中不同于《新闻简报》的影像意义。第六章:研究了转向平视的大众影像,聚焦改革开放后体制内的教育影像创作和发展。以纪录片个案的组合,通过镜头话语的交互引证、分析,透视改革开放30年间,中国教育生活的一个个侧影。追问日常生活中有意义的教育事件和场景,并借助摄像机的深描,来观察、放大、研究教育现场,试图让教育的意义自然流淌。第七章:剖析了世纪之交追求独立的影像,并延续第六章讨论的大众影像,两者加以区分,重点落在体制外的独立制片。深入挖掘了体制外的独立纪录片的创作和精神,同时追问了教育纪录片的创作和影像的价值意义。通过对导演作品的分析,呈现中国当下影像创作中的教育的面貌。论文的结语部分指出,教育的历史,影像必须出席。直击一个个现场或许能更逼近教育的真相。提出教育研究的当务之急不仅需要挽救时代的影像,同时也要思考影像背后的文化和历史意义。通过镜头话语的呈现和分析,提供跨学科教育研究的一种新途径。
朱颖华[9](2012)在《对广播媒体新闻报道模式的创新研究 ——以“中国之声”为例》文中指出目前,日益兴起的新媒体与其它媒体的竞争空前激烈。作为传统媒体的广播,必须迎接挑战,寻求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和路径。本文从新闻广播入手,选取“中国之声”作为案例,尝试分析新闻广播的报道模式并加以归纳总结,以期得出一些有益结论。“中国之声”作为专业报道新闻的频率,具有典型性,对新闻类广播及其它类型广播的发展有借鉴意义,这也是本文将其作为案例来分析的原因。本文简要回顾了中国广播事业的发展及“中国之声”的发展历程,重点分析了“中国之声”的报道模式及其特点,特别是最新改版以后在运用新媒体方面的表现,得出内在性的结论。本文从新闻来源、传播途径、互动模式等角度来分析“中国之声”新闻报道模式的特点,论及其频率的专业性、内容的丰富性、新技术的运用情况以及与受众的充分互动等问题,找出其在新环境下的生存之道。基于此频率的发展情况,提出了当下广播媒体发展的新方向。
罗雪艳[10](2011)在《产业转移中的政府作为研究 ——基于江门市“山海合作”模式》文中研究表明发展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国际产业转移成为一种新型产业发展模型,各种形式的区域、次区域合作不断涌现。新世纪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日益突出,国内产业转移应运而生,并成为对我国区域产业结构优化主要动力。2008年5月,广东省正式提出实施双转移战略,并将双转移作为进一步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举措,取得明显的成效。江门市属珠三角地区内欠发达的区域,为珠三角向山区产业转型梯度中心。在规定产业转移过程中,市级政府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是理论界和政府部门关注的重要课题。本文基于江门市近几年形成的“山海合作”模式,从政府作为的视角,探讨“山海合作”模式中产业转移的基本规律。论文首先阐述了产业转移中政府作用的基本理论及产业转移的必然性,分析了江门产业转移的“山海合作”模式的功能与特点,之后对这一模式运行的效果进行了总结和反思,提出完善这一模式的对策建议。论文共分五章:第一章阐述了研究背景意义、关键概念及研究方案,并对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综述。第二章介绍了产业转移的基本理论及政府在产业转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总结了产业转移的国际国内经验。第三章在介绍江门市产业转移的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分析了产业转移过程中的政府作为及“山海合作”模式的具体内容。第四章剖析了江门市产业转移的“山海合作”模式产生的主要成果及存在的问题。第五章从政府为的角度,提出完善江门市产业转移的“山海合作”模式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江门市今后进一步提升产业转移质量提供参考。
二、对日本NHK华语广播的简要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日本NHK华语广播的简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2)安倍第二次执政以来日本对华公共外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时代背景和选题意义 |
1.1 时代背景 |
1.2 选题意义 |
2.研究状况 |
2.1 国内的研究状况 |
2.2 国外的研究状况 |
2.3 对已有研究的述评 |
3.研究思路与方法 |
3.1 研究思路 |
3.2 研究方法 |
4.创新点与不足 |
第1章 公共外交的理论辨析 |
1.1 公共外交理论概述 |
1.1.1 公共外交的定义辨析 |
1.1.2 从战略与政策角度解读公共外交 |
1.2 公共外交的理论解读 |
1.2.1 “软实力”理论与公共外交 |
1.2.2 公共外交研究的理论适用 |
1.2.3 日本外交的“软实力” |
1.3 外交与公共外交的辩证关系 |
1.3.1 国家外交的导向意义 |
1.3.2 公共外交的效应回馈 |
第2章 安倍政府对华公共外交的背景与定位 |
2.1 日本对华外交中的公共外交 |
2.1.1 日本提升对华外交公共外交地位的背景 |
2.1.2 公共外交与对华外交的相辅相成 |
2.2 日本对华公共外交的定位 |
2.2.1 公共外交是日本外交的关键组成 |
2.2.2 公共外交是日本对华外交的重要杠杆 |
第3章 安倍政府对华公共外交的实施与制度建构 |
3.1 安倍政府对华公共外交的战略构想 |
3.1.1 整体战略构想与政策基调 |
3.1.2 对华公共外交的实施主体 |
3.2 安倍政府对华公共外交实施的主要案例 |
3.2.1 公共外交实施的基本类型 |
3.2.2 对华公共外交的实施途径与方式 |
第4章 安倍政府对华公共外交的实施与结构性矛盾 |
4.1 安倍政府对华公共外交的结构性矛盾 |
4.1.1 日本外交与对华外交的布局脱节 |
4.1.2 对华公共外交目的与现实的内在矛盾 |
4.2 安倍政府对华公共外交的实施效果 |
4.2.1 安倍政府对华公共外交的直接效果 |
4.2.2 安倍政府对华公共外交的间接效果 |
第5章 安倍政府对华公共外交的困境与局限性 |
5.1 安倍政府对华公共外交的制约因素 |
5.1.1 国际环境与日本的周边外交战略困境 |
5.1.2 安倍政府对华外交的政策与社会困境 |
5.2 安倍政府对华公共外交的特点和局限性 |
5.2.1 安倍政府对华公共外交的特点 |
5.2.2 安倍政府对华公共外交的局限性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情况 |
致谢 |
(3)中国传统漆艺的生产性保护研究 ——以桂林漆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目的及意义 |
(一)目的 |
(二)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关研究 |
(二)生产性保护相关研究综述 |
(三)传统漆器工艺相关研究综述 |
三、研究内容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中国传统漆器工艺概况 |
一、漆器的原料、漆器相关概念及其制作工艺 |
(一)生漆及漆树资源 |
(二)漆器的产生 |
(三)漆器的制作工艺 |
二、漆器重要考古发现与主要产地 |
三、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漆器工艺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概念及理论 |
(二)传统漆艺非遗名录体系 |
第二章 传统漆器工艺的生产性保护 |
一、生产性保护相关理论和保护要点 |
(一)生产性保护的提出 |
(二)生产性保护的要点 |
(三)生产性保护中的各方力量 |
二、传统漆艺非遗生产性保护的重要性 |
(一)中国传统漆器工艺行业发展状况 |
(二)生产性保护的必要性 |
(三)生产性保护对漆器传承发展的意义和作用 |
三、传统漆艺行业的生产性保护实践及策略分析 |
(一)案例分析 |
(二)典型策略 |
第三章 桂林漆器工艺的生产性保护 |
一、桂林漆器工艺传承现状 |
(一)桂林漆艺概况及传承谱系 |
(二)工艺流程及特色 |
(三)传承基地 |
二、桂林漆器工艺的生产性保护实践及存在问题 |
(一)基地+院校 |
(二)基地+企业 |
(三)生产性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
三、桂林漆器工艺的生产性保护策略 |
(一)价值潜力的全方位开发 |
(二)文创品牌营销 |
(三)活态传承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省级漆艺类非遗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
附录二 桂林漆器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王伯杨专访 |
附录三 对桂林漆器非遗基地工作人员的采访 |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4)广播电视播音用语功能规划研究 ——以普通话和汉语方言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和问题的提出 |
一、文献综述 |
二、问题的提出 |
第三节 研究方法、思路与结构安排 |
一、研究方法与思路 |
二、结构安排 |
第二章 广播电视播音用语发展历程 |
第一节 20世纪广播电视播音用语状况 |
一、早期播音用语 |
二、人民广播事业发端时期播音用语 |
三、新中国初期播音用语 |
四、改革开放后播音用语 |
第二节 广播电视播音用语现状 |
一、普通话播音用语现状 |
二、汉语方言播音用语现状 |
第三章 广播电视播音用语的总体功能规划 |
第一节 广播电视播音用语的功能 |
一、舆论引导功能 |
二、信息传播功能 |
三、社会教育功能 |
四、文化传承功能 |
五、时代体现功能 |
六、语言服务功能 |
七、语言资源功能 |
第二节 广播电视播音用语功能的影响因素 |
一、节目类型与广播电视播音用语 |
二、听众观众接受程度与广播电视播音用语 |
三、广播电视播音用语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广播电视播音用语功能规划的原则与规律 |
一、功能规划的总体原则 |
二、功能规划遵循的规律 |
第四章 普通话播音用语的功能规划 |
第一节 普通话播音用语的功能 |
一、维护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 |
二、引导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 |
三、保证信息有效传播 |
第二节 普通话播音用语的功能规划 |
一、坚持主体地位 |
二、加强规范引导 |
三、建立评价体系 |
第五章 汉语方言播音用语的功能规划 |
第一节 汉语方言播音用语的功能 |
一、辅助引导舆论 |
二、传承保护汉语方言 |
三、体现语言多样化 |
第二节 汉语方言播音用语的功能规划 |
一、合理审批布局 |
二、提高运用水平 |
三、加强法规宣传 |
四、做好监督管理 |
五、培养人才队伍 |
第六章 余论:正确处理普通话与方言的关系 |
第一节 存在问题 |
一、播出时间与影响效度 |
二、地域间不平衡 |
第二节 功能规划建议 |
一、分类对待,加强统筹 |
二、正确使用,科学保护 |
三、关注媒介融合,把握发展趋势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山东日伪政权奴化教育研究(1937-1945)(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选题来源和简介 |
1、选题来源 |
2、选题简介 |
二、 选题的学术意义与现实意义 |
1、学术意义 |
2、现实意义 |
三、 选题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1、重点 |
2、难点 |
3、创新点 |
四、 学术史综述 |
1、国内研究概述 |
2、国外研究状况 |
3、山东地区 |
五、 相关界定 |
1、时间界定 |
2、名词界定 |
3、定义界定 |
第一章 日军侵占山东及对山东文教的摧残 |
第一节 侵华战争爆发与山东沦陷 |
第二节 山东教育的劫难 |
一、 山东省教育内迁 |
二、 破坏学校和教育机构 |
三、 破坏社会教育机关和文化事业 |
四、 残害爱国师生 |
第二章 山东日伪政权奴化教育机构与方针 |
第一节 山东日伪政权及教育行政制度 |
一、 日伪山东省政权的建立与沿革(1938.1—1945.8) |
二、 日伪政权奴化教育行政述略 |
三、 掌控教育实权,建立奴化教育团体 |
第二节 山东日伪政权奴化教育方针与政策 |
一、 日伪政权奴化教育方针的制定与内容 |
二、 日伪奴化教育政策的本质 |
第三章 日伪政权实施的奴化教育的措施 |
第一节 进行思想和文化侵略 |
第二节 教学控制和管理 |
一、 规定教材和教学内容 |
二、 严控教师的思想和活动 |
三、 禁锢学生 |
第三节 加强日语教育 |
一、 推行日语教育的措施 |
二、 日语教学的特点和本质 |
第四节 控制舆论传媒机构 |
一、 控制和创办各种奴化报刊 |
二、 设立电台、播送电影 |
第五节 进行奴化宣传活动 |
一、 学校奴化宣传活动 |
二、 社会奴化宣传活动 |
第四章 日伪学校奴化教育概述 |
第一节 恢复和整顿学校教育 |
一、 初等教育的恢复和开办 |
二、 普通中等学校的恢复 |
三、 高等教育 |
第二节 专门教育的办理 |
一、 军警教育的创设 |
二、 职业教育的兴办 |
三、 师范教育 |
四、 留日教育的开办 |
第五章 日伪政权社会教育概况 |
第一节 山东新民会的发展及其奴化活动 |
一、 山东新民会的发展 |
二、 新民会的主要活动 |
第二节 社会奴化教育的实施 |
一、 社会教育的实施机构 |
二、 社会奴化教育发展概况 |
第六章 山东地区各界的反奴化教育斗争 |
第一节 共产党对奴化教育的抵制措施 |
一、 组织和领导学生进行抗日救亡运动 |
二、 恢复学校教育,创建抗日学校 |
三、 抗日根据地干部群众的反奴化教育斗争 |
第二节 沦陷区爱国师生和民众的反奴化斗争 |
一、 爱国师生在教育领域的斗争 |
二、 广大民众的反奴化斗争 |
第三节 山东省国民政府的教育应对措施 |
一、 国民政府的反奴化教育政策 |
二、 山东省政府的教育活动 |
三、 恢复创办战地文化事业 |
四、 接收日伪教育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6)全球化语境下提升中国互联网国际传播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前言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一、 主要概念的界定 |
二、 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框架、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框架 |
二、 研究意义 |
三、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全球化时代背景 |
第一节 全球化、数字化、网络化浪潮下的全球信息社会传播革命 |
一、 全球互联网的兴起、发展与趋势 |
二、 快速发展的互联网应用对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 |
三、 互联网是新时期国际传播最有效的载体之一 |
第二节 “西强东弱”的国际传播格局 |
一、 传统国际传播格局下信息流动失衡现状 |
二、 全球信息流动失衡对我国的不利影响 |
第二章 提升中国互联网国际传播力的必然性 |
第一节 中国互联网国际传播的历史机遇与现实基础 |
一、 历史机遇:不断增强的中国国际影响力 |
二、 现实基础:中国互联网已具备较高发展规模与水平 |
第二节 中国互联网的国际传播力现状调查及原因浅析 |
一、 中国互联网的国际传播力现状调查 |
二、 中国互联网国际传播力相对较弱的主体原因浅析 |
第三章 中国提升互联网国际传播力战略实践与探索 |
第一节 全球化语境下各国提升互联网国际传播力的战略 |
一、 美、英、日、韩等国互联网国际传播力发展战略 |
二、 中国互联网国际传播力发展战略 |
第二节 中国主流网络媒体国际传播力建设现状 |
一、 主流新闻网站:国际传播的主载体 |
二、 网络电视台:国际传播新平台 |
第三节 国内外商业网站的国际传播力现状对比 |
一、 搜索引擎:谷歌 VS 百度 |
二、 社交网络:FACEBOOK VS 人人网 |
三、 微博:TWITTER VS 新浪微博 |
四、 网络视频:YOUTUBE VS 优酷 |
五、 小结 |
第四章 提升我国互联网国际传播能力的对策 |
第一节 创建独具中国特色的中国互联网传播体系 |
一、 以制度改革为保障,进一步完善中国互联网国际传播力管理法规 |
二、 以内容建设为依托,提升中国互联网在全球传播体系的话语权 |
三、 以人才建设为支撑,努力培养造就规模宏大、素质优秀的网络文化人才队伍 |
四、 以技术创新为动力,不断提高中国互联网国际传播力、辐射力、影响力 |
五、 以资本运作为引擎,建设世界一流的全球互联网国际传播力市场的加速器 |
第二节 探索信息化条件下的新闻传播规律,抢占全球舆论场制高点 |
一、 从门户时代走向社会化网络时代转型机遇与挑战 |
二、 抢占从 IPV4 时代到 IPV6 时代的平台变革先机 |
三、 拥抱人机交互、物物相联的智能网络时代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东北沦陷时期日本的殖民宣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论文选题研究现状 |
0.2 论文选题的意义、理论价值和创新点 |
0.3 论文的研究方法 |
1 建立殖民宣传专制机构,颁布殖民宣传法律法规 |
1.1 建立殖民宣传专制机构,控制新闻传播出版事业 |
1.1.1 弘报处 |
1.1.2 满洲弘报协会 |
1.1.3 其他殖民宣传机构 |
1.2 颁布殖民宣传法律法规,钳制新闻舆论宣传喉舌 |
1.2.1 颁布伪《出版法》——控制出版发行 |
1.2.2 颁布“弘报三法”——控制报刊通讯 |
1.2.3 颁布《映画法》——控制电影宣传 |
1.2.4 颁布《艺文指导要纲》——控制文化宣传 |
1.2.5 颁布其他相关法令——控制言论自由 |
2 东北沦陷时期报纸的殖民宣传 |
2.1 东北沦陷时期报纸的发展情况概述 |
2.2 东北沦陷时期报纸的殖民宣传内容——1937 年《盛京时报》为例 |
2.2.1 歪曲事实报道政治事件 |
2.2.2 长篇累牍宣传满洲建国 |
2.2.3 运用大量篇幅刊登广告 |
2.3 东北沦陷时期报纸的殖民宣传形式——1937 年《盛京时报》为例 |
2.3.1 用大字号标题,吸引读者注意力 |
2.3.2 运用图文并茂,增强文章感染力 |
2.3.3 开设休闲栏目,赋予报纸亲和力 |
2.4 本章小结 |
3 东北沦陷时期广播的殖民宣传 |
3.1 东北沦陷时期广播的发展情况概述 |
3.2 东北沦陷时期广播的殖民宣传内容 |
3.2.1 放送日语讲座 |
3.2.2 放送国策音乐 |
3.2.3 放送华语节目 |
3.3 东北沦陷时期广播的殖民宣传方式 |
3.3.1 提高发射功率 |
3.3.2 扩大宣传范围 |
3.3.3 强制收听广播 |
3.4 本章小结 |
4 东北沦陷时期电影的殖民宣传 |
4.1 东北沦陷时期电影的发展情况概述 |
4.1.1 “满映”成立前东北沦陷区的电影发展情况 |
4.1.2 “满映”成立宗旨及发展概况 |
4.2 东北沦陷时期电影的殖民宣传内容 |
4.2.1 拍摄“国策电影”,宣传国策思想 |
4.2.2 拍摄“娱民电影”,麻痹民众意识 |
4.3 东北沦陷时期电影的殖民宣传方式 |
4.3.1 推出亲华演员,吸引民众眼球 |
4.3.2 开办电影杂志,配合国策宣传 |
4.3.3 扩充人员编制,生产国策电影 |
4.4 本章小结 |
5 东北沦陷时期日本的殖民宣传综述 |
6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8)影像记忆与教育变迁:1910-2010年代的中国教育生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一、选题缘由 |
(一) 透过影像中呈现的教育现场是历史的补充 |
(二) 聚焦一个个教育现场,为教育研究提供了值得借鉴的话语方式 |
二、研究意义 |
(一) 图像证史 |
(二) 影像史学 |
第二节 关于教育影像的研究 |
一、关于教育纪录影像的研究 |
二、社会学、历史学、人类学研究的转向 |
三、图像学、传播学、视觉文化的研究取向 |
四、教育叙事研究的延展 |
第三节 研究目的、方法与视角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视角 |
四、研究过程 |
第四节 论文基本架构 |
第二章 早期影像的肇始 |
第一节 为教育民众而拍片的商务印书馆 |
第二节 中国教育电影运动的影响 |
第三节 解放战争的背景下的教育纪录电影 |
第三章 国家意识的影像 |
第一节 “新影”的共和国教育影像叙事 |
一、《新闻简报》中的共和国教育影像 |
(一) 建国初期教育纪录片概况 |
(二) 教育纪录片话语 |
二、一脉传承的文献纪录片 |
(一) 教育文献纪录片 |
(二) 对影像文献的整理 |
第二节 回到历史的教育现场 |
一、历史的教育现场记录 |
(一) 回到历史现场 |
(二) 镜头的话语呈现 |
二、再现历史的教育现场 |
第四章 政治年代的影像 |
第一节 失落的一代 |
一、颠覆教育 |
二、上山下乡 |
三、知青生活 |
第二节 工农兵大学生 |
第三节 梦开始的地方:恢复高考 |
第五章 域外视野中的中国影像 |
第一节 历史的文本:伊文思的中国系列 |
第二节 时代的寓言:安东尼奥尼的《中国》 |
第三节 预言中国:米勒的《从毛泽东到莫扎特》 |
第四节 影像的民族志 |
第五节 谎言,还是蒙太奇? |
第六章 转向平视的大众影像 |
第一节 纪录片视角的转向 |
一、技术变革下的影像创作 |
(一) 技术普及的影响 |
(二) 观念改变下的影像创作 |
二、制度内的视角突破 |
(一) 逐渐下移的视角 |
(二) 平民讲述的教育故事 |
第二节 创作平民的影像 |
一、聚焦日常教育生活 |
(一) 校园生活掠影 |
(二) 农村教育的影像侧记 |
(三) 拍摄海外留学生活 |
二、真实影像下的教育现场 |
(一) 平凡的日常教育生活 |
(二) 教育影像的力量 |
第七章 追求独立的影像 |
第一节 纪实的教育影像 |
一、新纪录片运动中的教育影像 |
二、独立纪录片创作与现状 |
(一) 创作群体与交流 |
(二) 创作风格与特征 |
第二节 独立制片中的教育话语 |
一、独立电影中的教育影像 |
(一) 打破藩篱的影像表达 |
(二) 关注底层边缘的教育生活 |
二、一种人文思考的教育影像 |
第八章 结语 |
一、挽救这个时代影像的缺失 |
二、影像背后的文化思考 |
三、作为历史的影像意义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对广播媒体新闻报道模式的创新研究 ——以“中国之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现状 |
1.5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基本理论梳理 |
2.1 传播模式的研究 |
2.2 新时代广播媒体的发展趋势研究 |
第三章 广播媒体在中国的发展 |
3.1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广播的发展历程 |
3.2 “中国之声”的发展历程 |
第四章 对新闻报道模式地梳理 |
4.1 新闻来源 |
4.1.1 最初的新闻来源 |
4.1.2 现在的新闻来源 |
4.2 新闻传播途径变化 |
4.3 新闻互动模式 |
4.3.1 通过通讯工具与受众的互动 |
4.3.2 媒体人与受众的互动 |
第五章 总结“中国之声”新闻报道的创新之处 |
5.1 准确定位:突出专业性 |
5.2 强调新闻的实时性、挖掘新闻深度、跟踪新闻进展 |
5.3 综合运用各种媒介手段,整合各方资源为我所用 |
5.4 重点加强与受众的互动 |
第六章 结语 |
6.1 新闻广播媒体的发展趋势 |
6.2 本文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产业转移中的政府作为研究 ——基于江门市“山海合作”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主要概念 |
1.3 文献综述与评析 |
1.3.1 国外文献 |
1.3.2 国内对产业转移的研究 |
1.3.3 文献简析 |
1.4 研究方案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思路 |
1.4.3 研究内容 |
1.4.4 研究方法 |
1.4.5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二章. 产业转移中的政府作为:理论与经验 |
2.1 产业转移的基本理论 |
2.1.1 产业转移类型 |
2.1.2 产业转移方式 |
2.1.3 产业转移主体 |
2.2 产业转移中的政府作用 |
2.2.1 政府与市场 |
2.2.2 产业转移中的政府作用机制 |
2.3 产业转移的经验借鉴 |
2.3.1 国外发展产业转移的经验 |
2.3.2 国内地区推进产业转移的经验 |
第三章 江门市产业转移:“山海合作”模式 |
3.1 江门市产业转移基本情况 |
3.1.1 江门市产业转移现状 |
3.1.2 江门市进行产业转移的必要性 |
3.2 江门市产业转移SWOT 分析 |
3.2.1 内部优势分析 |
3.2.2 内部劣势分析 |
3.2.3 外部机遇分析 |
3.2.4 外部挑战分析 |
3.3 “山海合作”模式及政府作为 |
3.3.1 “山海合作”模式的内涵 |
3.3.2 “山海合作”模式的功能 |
3.3.3 “山海合作”模式中的政府作为 |
第四章 江门市“山海合作”模式效果分析 |
4.1 “山海合作”模式的发展情况 |
4.2 江门市“山海合作”模式的主要成绩 |
4.2.1 为后发地区加快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
4.2.2 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发展机遇 |
4.3 存在问题 |
4.3.1 内生动力不足 |
4.3.2 园区产业定位不能体现产业升级特色 |
4.3.3 产业配套有待加强 |
4.3.4 发展软环境特别是政务环境改善不够 |
第五章 完善“山海合作”模式的对策建议 |
5.1 系统总结“山海合作”模式经验 |
5.2 增强产业转移的内生动力 |
5.3 加强产业转移载体的建设 |
5.4 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 |
5.5 优化产业转移的发展软环境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表 |
四、对日本NHK华语广播的简要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美国亚洲基金会在菲律宾冷战活动研究(1951-1967)[D]. 许卓. 东北师范大学, 2021
- [2]安倍第二次执政以来日本对华公共外交研究[D]. 王俏. 吉林大学, 2018(04)
- [3]中国传统漆艺的生产性保护研究 ——以桂林漆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例[D]. 邹珺羚. 广西师范大学, 2018(01)
- [4]广播电视播音用语功能规划研究 ——以普通话和汉语方言为中心[D]. 刘子琦. 南开大学, 2013(06)
- [5]山东日伪政权奴化教育研究(1937-1945)[D]. 王飞朋. 山东师范大学, 2013(09)
- [6]全球化语境下提升中国互联网国际传播力研究[D]. 杨余.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2012(12)
- [7]东北沦陷时期日本的殖民宣传研究[D]. 朱丽. 辽宁大学, 2012(03)
- [8]影像记忆与教育变迁:1910-2010年代的中国教育生活[D]. 毛毅静. 华东师范大学, 2012(11)
- [9]对广播媒体新闻报道模式的创新研究 ——以“中国之声”为例[D]. 朱颖华. 兰州大学, 2012(09)
- [10]产业转移中的政府作为研究 ——基于江门市“山海合作”模式[D]. 罗雪艳. 华南理工大学, 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