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AutoCAD地形图数据格式转换软件开发体验(论文文献综述)
王鹏飞[1](2020)在《基于EICAD的互通立交线形设计及数据交互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工程建设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新兴的BIM技术逐渐在基础设施领域发挥作用。作为城市交通重要组成部分的互通立交,在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互通立交全生命周期的BIM技术应用需要推广,尤其在互通立交的设计阶段,而当下互通立交设计人员仍沿用传统的设计方法,设计理念传统化,设计流程碎片化,不同专业之间的数据协同程度低,且数据在不同建设环节传递过程中易丢失等一系列问题日益突出。为此,本研究尝试将BIM技术的先进理念应用于互通立交的设计阶段以解决上述问题,并展开了以下研究工作:(1)根据目前互通立交设计阶段的常见问题与BIM技术在交通领域的应用现状,对当下常见的互通立交BIM设计平台与应用软件进行了对比分析,并结合各自的特点确定以EICAD为解决问题的研究对象。(2)将BIM技术的理念与EICAD相结合,建立了新理念下互通立交设计阶段中前期准备与设计过程的具体设计流程。利用EICAD的自有功能结合互通立交建设过程常用的“同心圆”理论,研究了互通立交主线与匝道之间衔接时平面线形布设与横断面之间如何关联的方法,并总结出“Y形”立交匝道与主线间平面线形布设的具体方法。(3)为解决互通立交设计过程中不同专业之间的数据协同问题,引入二次开发的方式,以EICAD设计软件为平台,利用VB与Lisp两种语言为工具进行了互通立交设计过程中线形与结构两专业之间的数据协同研究,据此给出了程序融合、属性扩展、数据协同以及数据库应用的具体应用流程。(4)依托彰武东互通立交设计项目对设计流程与二次开发的协同功能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新理念下的设计流程符合实际设计项目的设计要求,二次开发能够在实际项目中起到数据协同的作用。基于以上研究,本文通过EICAD设计软件结合BIM技术的工作理念与常用的设计理论能够实现互通立交的设计过程,提出的二次开发手段能够实现设计过程中不同专业间的数据协同,二次开发的架构能够为设计阶段其他专业间的数据协同提供新的研究思路,这对提高互通立交的设计效率,弥补传统设计手段的缺点,解决互通立交建设过程中的数据流失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郭雷,徐彦中,焦明东[2](2018)在《基于VB.NET的AutoCAD实时加载正射影像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数字正射影像数据的使用日益广泛,为解决在工程实践中经常需要利用AutoCAD软件加载数字正射影像的问题,本文基于VB.NET程序设计语言,结合AutoCAD进行二次开发,设计了具有独立运行界面的应用程序。实现了通过鼠标点选定位,实时匹配加载对应的正射影像到AutoCAD图形中,并结合叠加已有地形图数据进行各种应用工作。
王硕[3](2018)在《河道测量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研究及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水利工程领域中,常见时间紧、任务重的河道清淤工程,水利工程项目的前期勘测尤为紧迫。因此,在规定的工期内完成测量工作,亟需提高测量工作效率,并保持一定的精度。河道控制网布设、碎部测量、水下地形测量、河道断面测量以及测量资料的后期处理等都是非常耗时的作业流程。针对以上问题,论文开展的研究工作有:(1)在分析常规河道控制测量技术的基础上,系统的探讨了河道图根控制与碎部测量一体化数据采集方法,详细设计了一体化数据采集技术实验,测试了在树林遮挡、建筑物遮挡复杂环境因素对网络RTK测量的影响规律,分析了其内外符合精度水平,同时利用MATLAB编程对全站仪平面精度和高程精度进行仿真分析,验证了一体化数据采集技术在河道测量应用中的可靠性。(2)介绍了河道断面设计与选取原则以及横断面测量方法,分析了河道断面测量平距和高程误差,介绍了无人测深船的系统架构及作业流程,重点探讨了无人测深船的时间延迟对河道断面的影响,使用断面整体平移法和特征点匹配法两种时间延迟探测方法,对有问题的断面进行模型改正,分析了两种方法的可靠性。(3)针对河道测量数据处理的低效性问题,采用AutoLisp语言编写了河道工程测量数据处理工具箱。以AutoCAD下拉菜单的形式,实现影像数据的加载与纠正、单一河道断面提取、河道全线路自动提取、断面线布桩设计等快捷数据处理功能,提高工作效率,应用效果良好。以济南市徒骇河水利工程测量为案例,将图根控制与碎部测量一体化数据采集方法、无人测量船定位及测深技术应用于河道测量,外业数据采集工期较原计划的40天缩短为23天,测绘成果能够满足水利工程设计的要求,将基于AutoLisp开发的河道测量工具箱应用于该工程实践,大大提高了内业数据处理的工作效率。
张南[4](2018)在《水动力数值模拟系统(Hydroinfo)开发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研究自然界水流运动规律以及海洋、河流开发利用的相关问题时,数值模拟计算具有费用低廉、周期短、效率高以及计算参数方便修改设定等优点,在工程实际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建模、数值计算方法以及流场分析是数学模型方法进行水动力研究的重要手段。本文对水动力数值模拟过程中所涉及的建模方法、数值模拟方法、流场可视化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剖析,提出并实现了全面的水动力数值模拟解决方案,弥补了国内的水动力数值模拟系统集成性差,界面不够友好,可视化程度不高等方面的不足。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概况如下:(1)实现了高效、可靠的水动力数值模拟自动化建模算法。通过DXF文件作为媒介与AutoCAD进行数据交换,用以读取计算域数据。河网流域类模型采用间隔函数法进行网格划分,使网格划分相对均匀,设计了智能化的剖面插值算法方便剖面数据准确输入。平面二维、自由表面三维等类型模型采用Bowyer-Watson逐点插入算法的Delaunay网格划分方法进行平面网格划分,使网格划分具有更强的灵活性。利用Google earth二次开发技术下载地形数据,作为获取地形的辅助手段。采用克里金插值方法进行基础数据插值,能够在实际的应用中,保持对起伏地形插值的稳定。(2)阐述了封装在Hydroinfo中的水动力数值模型,包括流域河网模型、平面二维、自由水面三维以及多维耦合模型。表明Hydroinfo能够根据实际需求处理河流、海洋等水流及输运量数值模拟相关的问题。(3)基于WPF技术,构建了三维流场可视化平台。从绘制三维图形的基本步骤出发,在实现了三维边界、三维地形、三维网格等基本三维图形的展示的基础上,实现了欧拉描述的三维表面流场、多剖面流场、水位等标量场以及三维动画模拟。表面流场展示能够追踪自由水面,更加直观形象的展示水位的变化,交互式的流场疏密算法,使得流场的疏密控制更加灵活。置于原计算域的多剖面流场展示,有效的体现流场的垂向特性。通过高效的粒子追踪算法,以示踪球以及标识点迹线的方式表现粒子的运动轨迹,获得拉格朗日流场,并伴有高效的动画模拟。(4)提出了耦合水动力数值模拟功能的WEBGIS平台。进行了基于Web进行大型的水动力数值模拟计算的尝试,为普通计算机用户进行数值模拟研究提供了渠道。水动力模型封装在可执行文件中待调用。地图服务基于Silverlight技术从底层开发,不借助其他二次开发接口。在构建基本矢量地图图层的基础上,开发了一维动态粒子追踪算法以及二维流场显示算法,实现了异步刷新的高效流场动画模拟,同时解决了动画闪屏问题。(5)详细的讨论了水动力一体化解决方案(Hydroinfo)的开发过程。在系统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对系统的功能体系以及流程进行设计,提出了系统的框架。详细的阐述了数据库的设计过程,各个数据表的设计以及表之间的关联设计,以及各个功能模块的设计及开发实现。提出计算过程可视方法,在常规仅有计算进度提示的基础上,扩展到整个流场的可视化。图形用户界面借鉴典型的Windows风格进行设计,布局简单清晰、明了,形成了友好的界面风格。(6)以珠江河网水流模拟、瓯江河口潮流场模拟以及渤海海冰生消模拟为例,论证了 Hydroinfo软件体系在解决工程应用问题的有效性以及实用性。研究表明,Hydroinfo能够全面的覆盖水流的数值模拟过程中涉及的各个环节,显示了 Hydroinfo是集建模、计算、后处理有机的整体。系统集成了流域河网与管网、二维水流泥沙波浪问题、三维自由水面流动、耦合问题、流动与输运问题等数值模型。根据用户选择引导到不同的建模模块、计算模块以及分析模块。交互性较好的向导式建模界面,使得建模过程简单高效。由于计算过程可视,使得整个计算过程可控。用户能够随时分析流场,而不用等到计算结束,以便及时的调整计算参数,提高了工作效率。后处理不仅实现了一维标量场、二维矢量场和标量场的可视化而且实现了三维流场的可视化。由于集成的模型类型多样,Hydroinfo的适用范围比较广,不受空间尺度的限制。
王小维[5](2018)在《“智慧城市”空间数据采集平台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随着新一轮信息技术变革和知识经济进一步发展,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智慧化及国际化的深度融合,信息技术在公共行政、社会管理、经济发展等领域广泛应用。开展从“数字城市”到“智慧城市”建设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契机,也是各级政府部门的重要工作之一。本文结合当前“智慧城市”建设对基础空间地理信息数据的需求出发,制定一套满足“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标准,开发一个满足该标准的空间数据采集平台,更好的规范、整合、统一已有和更新采集的基础空间数据资源,建立基础空间地理信息数据库,夯实、提高数据的智能应用、城市管理水平和“智慧常州”对基础空间地理信息数据的需求。本文的工作重点主要分为以下几部分:1.制定包含基础地形图、现状用地和公共公用设施的《智慧常州空间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标准》,该标准的先进性以及前瞻性为平台的开发提供关键性的依据。2.采用ArcSDE9.3作为中间件连接SQLServer2010数据库管理系统,建立数据库;基于AutoCAD,采用参数化图形定制满足《智慧常州空间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标准》的符号库、线型库和图形库。3.开发空间数据采集子系统、建设用地采集及处理子系统、公共公用设施普查及处理子系统和数据转换子系统,实现基于PC的采集平台软件测量数据传输、计算与成图、质量、入库的一体化、自动化,利用FME结合CAD二次开发技术,实现不同版本数据自动转换。4.以“智慧常州”基础地理信息工程为基础,在“智慧常州”空间数据采集软件平台上实现各类数据、图形成果的自动提取、统计、分析及应用,为电子地图制作、城市功能分析和政府决策提供基础数据。
刘蔡斌[6](2018)在《基于AutoCAD的矢量数据改造与地理空间框架构建 ——以三明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开展数字地理空间框架的建设与应用研究不仅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也有利于资源有效分配以及政府机关与企业的科学决策。地理空间框架作为空间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主要以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为核心,是目前数字城市建设的实质。因此,本研究以福建省三明市地理空间框架项目建设为例,通过分析国内外建设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的组成,以三明市2010年时已有的各类标准地理信息数据为基础,开展需求分析与可行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三明地区早期积累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已达到构建地理空间框架的标准,但部分数据未完全符合框架对现势性的要求,需针对一些未覆盖区域数据和现势性不足的数据进行补充与收集。(2)空间框架的的基础地理信息当中的除为数字三明建设专门采集的地理信息数据外,已有的部分数据未达入库标准,在入库整合的过程中,本文采用了便于图面编辑AutoCAD对不符合标准的图形进行编辑修改,并使用LISP开发工具置做了针对插件。(3)做出数字三明地理空间框架的总体技术设计后,本文根据三明市现有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整合和完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和公共地理框架数据库;对面向三明市地理空间框架主体的三类用户(专业用户、政务用户、公众用户)的需求进行合理分析,分别开展数字三明地理空间框架的公共服务平台的设计工作。本文以一体化的多源数据改造技术、lisp二次开发技术、基于面向服务的(SOA)架构搭建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全系列的服务引擎集成技术、基于开放地理空间信息联盟(OGC)的CSW服务目录总线技术等为基础,创新的采用了一体化的数据展示平台、地理服务总线技术、NoSQL技术、代理制安全模式和黑名单技术,构建了数字三明地理空间系统,实现了多单位、多类型用户地理信息数据的共享与有效使用。数字三明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完成后,在政府及各职能部门与社会公众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达到了预期的设计要求。
耿继军,刘荣,吴聪聪,周志刚,李亚威[7](2017)在《利用ArcMap和数据库改进GIS到CAD数据转换》文中研究指明针对数据库SHP图层的注记不能直接转成CAD的文字注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ArcGIS图层带注记转成CAD实现过程的方法。采用ArcMap与数据库联合使用的方法,改进了ArcGIS图层转成CAD地形图的技术,较好地解决了SHP格式的注记不能直接转成CAD的文字注记的问题。以某市的ArcGIS图层数据作为数据源,进行实例论证。实验结果显示,所提的方法能够更好地处理ArcGIS注记图层,为ArcGIS图层数据转换成CAD地形图提供了可行的方案,对于实现数据的转换具有重要的意义。
高永超,孙瑞全[8](2016)在《一种地理信息数据库的建设方法——Visulisp+FME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针对地形、地籍测绘时形成的基于Autocad的Dwg格式地形图数据转换成基于Arcgis的Mdb格式地形图数据库的问题,研究用Visulisp(Autocad自带的编程语言)结合FME转换软件实现转换的一种方法。本文把这种方法称为"Visulisp+FME法"。
李志华[9](2015)在《面向标准格式的地理空间数据转换方法研究 ——以DWG转MDB数据为例》文中认为随着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地理空间数据转换作为空间数据获取的手段之一,在现代GIS的建设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于地理数据获取手段具有多样性,各部门和行业对数据结构的理解与定义相差很大,导致不同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的数据格式存在差异性,影响地理空间数据的转换与集成,从而造成同一种类型的地理数据在不同部门和行业无法得到共享和利用的问题。不同格式的地理数据转换与共享已成为近年来地理信息技术发展与研究的关键问题之一。鉴于传统的数据转换方法存在易造成数据信息的丢失,且难以实现源数据分层与编码标准化等问题,本文提出了面向标准格式的地理数据转换新方法:根据标准格式的地理数据分类与编码规范设计CASS DWG源数据要素重分类分层对照表、要素编码转换映射表,利用语义转换技术加载映射关系表构建面向标准格式的地理数据转换模型,利用该模型成功实现了源CASS数据的“无损转换”和标准化改造入库工作,并利用kappa系数理论对数据转换成果进行了质量评价与分析。以某市的基础地理数据为例,进行理论研究和实例论证,得出如下结论:数据格式的差异是CAD数据与GIS数据转换在技术上的主要障碍,在对标准地理数据格式进行充分了解的基础上,结合对AutoCAD与ArcGIS两种地理数据格式特点的分析,建立语义映射关系,实现数据转换;论文提出的面向标准格式的地理数据转换新方法,即利用语义映射技术加载根据标准地理数据格式设计的地理要素重分类分层与编码转换映射表,构建数据转换模型完成地理数据的批量转换,是实现地理数据标准化转换入库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论文提出的基于kappa系数的数据转换成果质量检查新思想是数据转换成果评价的有效工具。本文所做的研究,有助于地理空间数据的充分利用,有助于数据的及时更新与共享,促进了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标准化改造的发展。最后,本文对研究结论进行了总结并对论文未来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
王一波[10](2011)在《基于GIS铁路选线CAD系统的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说明根据现代铁路选线设计发展的趋势和“3S”技术广泛应用的现状,将GIS应用于铁路选线设计是当前研究的重点和热点之一,充分利用GIS强大的空间分析与决策能力、多维多层次表达和三维可视化等独特优势,对于全面提升当前基于CAD开发的铁路选线系统有着巨大的潜力,而在此基础上采用欧氏障碍空间最短路径理论对线路平面方案进行优化更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在当前的GIS应用中,Google Earth是一款使用广泛的三维可视化地球软件,它把卫星影像、航空照片、三维地面模型等GIS信息布置在一个地球的三维模型上,具备一系列特点能够满足铁路选线设计的需要,从而使得基于GIS进行铁路选线设计的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针对传统铁路选线CAD系统存在的不足,本文以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10为开发平台,以AutoCAD Civil 3D 2011为CAD绘图平台和GIS平台,同时以Google Earth和SRTM作为GIS数据来源,采用C#语言编程形成GIS+CAD的双开发模式,在与原系统相兼容的基础上实现了GIS和CAD的有机结合和优势互补。通过将GIS全面应用于铁路选线设计各环节,有效弥补了原有系统存在的一些缺陷,同时扩展了其功能应用,从而明显提升铁路选线设计的技术水平。文中分别对CAD和GIS的各种二次开发技术作了详细的分析和比较,并根据现实情况确定出比较合理且现实可行的开发方案,以确保所设计的功能可以编程实现。通过对Google Earth数据的来源和精度进行深入分析,推导出将WGS-84大地坐标与铁路选线所采用的北京1954平面坐标进行相互转换的可行方法,同时采用现场实验的方式验证了数据转换的精度和可靠性,进而确定出将GIS数据应用于铁路选线设计的可行性和具体的应用范围。最后,本文对整个系统的开发过程及所采用的关键技术作了详细介绍和分析,整体的介绍了基于GIS的铁路选线设计系统的功能设计和具体程序实现,展示了系统的界面和主要功能设置,实现了在Google Earth三维空间中进行平面选线设计、地面高程数据提取和地面线绘制、GIS资源下载及利用、GIS空间分析及线路优化等功能模块,同时对线路的三维效果作了部分展示,最后以福建南三龙铁路的可行性研究为例具体说明了系统的应用及进一步改进的途径和方法,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二、AutoCAD地形图数据格式转换软件开发体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AutoCAD地形图数据格式转换软件开发体验(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EICAD的互通立交线形设计及数据交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互通立交设计阶段问题研究 |
1.2.2 BIM技术在互通立交设计中应用研究 |
1.2.3 EICAD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2 互通立交BIM平台分析 |
2.1 交通领域BIM平台应用分析 |
2.2 互通立交BIM平台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3 基于EICAD的互通立交设计研究 |
3.1 EICAD技术在设计前数据处理阶段的应用 |
3.1.1 三维地形图的建立 |
3.1.2 DTM数字地面模型的应用 |
3.2 EICAD在互通立交平面布线中应用 |
3.2.1 相交主线的处理 |
3.2.2 常见互通立交方案类型的选择 |
3.2.3 同心圆理论在BIM技术平台下的应用 |
3.3 立交匝道横断面设置 |
3.4 典型喇叭形立交的具体绘制方法 |
3.5 互通立交纵断面设计 |
3.6 本章小结 |
4 基于EICAD的二次开发研究与应用 |
4.1 二次开发的前期准备工作 |
4.1.1 插件与程序之间的相结合 |
4.1.2 插件的内嵌与融合 |
4.1.3 设计平台与程序之间的融合调用 |
4.2 数据交互程序的建立与开发 |
4.2.1 线形数据至结构计算数据中的探索 |
4.2.2 线形数据至结构数据中探索延伸 |
4.2.3 结构数据至线形数据中 |
4.3 数据库的建立与应用 |
4.3.1 数据库的建立 |
4.3.2 结构数据的处理 |
4.3.3 数据库中图表的处理与应用 |
4.4 关于数据的安全性与数据来源处理 |
4.5 本章小结 |
5 彰武东互通式立交设计及数据交互 |
5.1 工程概况 |
5.2 基于EICAD的互通立交设计 |
5.2.1 地形数模处理 |
5.2.2 平面布线与纵断面设计 |
5.3 结构与线形专业间的设计数据交互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2)基于VB.NET的AutoCAD实时加载正射影像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程序设计思路 |
2.1 正射影像数据坐标文件分析 |
2.2 程序界面及功能设计 |
3 关键方法实现 |
3.1 打开地形图 |
3.2 指定正射影像数据文件存放位置 |
3.3 影像插入位置调整 |
3.4 插入影像文件到地形图中 |
4 程序使用效果 |
5 结语 |
(3)河道测量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现状分析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图根控制与碎部测量的一体化数据采集 |
2.1 河道测量的内容与技术需求分析 |
2.2 河道测量外业数据采集的方法基础 |
2.3 图根控制与碎部测量的一体化 |
2.4 河道环境条件对测量精度的模拟实验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河道断面及水下地形测量的数据采集与误差分析 |
3.1 河道断面设计与选取原则 |
3.2 河道断面定位方法与误差分析 |
3.3 测深技术原理解析 |
3.4 基于无人测量船的断面及水下地形测量 |
3.5 无人测量船测深时间延迟与模型改正 |
3.6 本章小结 |
4 河道测量资料的处理与分析 |
4.1 河道影像数据的加载与配准 |
4.2 河道断面的快捷提取 |
4.3 河道测量资料处理工具箱菜单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5 工程案例与技术应用 |
5.1 工程概况 |
5.2 测量方案设计 |
5.3 图根控制测量及其校核 |
5.4 野外测量数据的一体化采集 |
5.5 基于无人测量船的断面及水下地形测量 |
5.6 测量成果 |
5.7 河道测量资料处理工具箱的测试应用 |
5.8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从事科学研究与发表论文情况 |
(4)水动力数值模拟系统(Hydroinfo)开发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工作研究进展 |
1.2.1 科学计算可视化 |
1.2.2 三维流场可视化 |
1.2.3 WEBGIS与水动力模型集成 |
1.2.4 数值模拟系统 |
1.3 本文主要研究思路 |
2 水动力自动化建模算法研究 |
2.1 计算域输入 |
2.1.1 DXF文件结构 |
2.1.2 获取计算域 |
2.2 流域河网模型建立 |
2.2.1 流域河网模型网格划分 |
2.2.2 横断面设置 |
2.2.3 模型参数输入 |
2.3 平面二维模型建立 |
2.3.1 网格划分 |
2.3.2 Google Earth地形下载 |
2.3.3 基础数据插值 |
2.4 三维模型建立 |
2.5 本章小结 |
3 Hydroinfo水动力数值模型 |
3.1 流域河网管网水动力学计算模型 |
3.1.1 河道流动的基本方程 |
3.1.2 河网汉点连接方程 |
3.1.3 边界条件 |
3.1.4 水库的控制方程 |
3.1.5 闸堰的控制方程 |
3.1.6 管网水动力学计算模型 |
3.1.7 明满流方程形式的统一 |
3.2 二维浅水计算模型 |
3.2.1 控制方程 |
3.3 三维自由表面模型 |
3.3.1 控制方程 |
3.3.2 边界条件 |
3.4 多维耦合模型 |
3.4.1 一维河道与二维区域的连接 |
3.4.2 一、二维模型耦合求解 |
3.5 本章小结 |
4 三维流场可视化研究 |
4.1 三维图形平台选择 |
4.2 三维模型场景建立 |
4.2.1 建立三维地形 |
4.2.2 显示三维场景 |
4.3 三维场景视角控制 |
4.4 表面流场模拟 |
4.5 剖面流场模拟 |
4.5.1 构建三维立体剖面 |
4.5.2 剖面叠加标量场 |
4.5.3 剖面叠加矢量场 |
4.6 迹线与示踪球显示 |
4.6.1 示踪球初始设置 |
4.6.2 迹线初始设置 |
4.6.3 动态追踪算法 |
4.7 流场动态模拟 |
4.7.1 自由水面三维曲面构建 |
4.7.2 WPF的动态显示 |
4.7.3 保存图片 |
4.8 本章小结 |
5 基于WebGIS的水动力数值模拟平台研究 |
5.1 基于WebGIS的数值模拟可视化相关理论基础 |
5.1.1 Silverlight技术 |
5.1.2 WebGIS图形平台 |
5.2 地形图矢量化 |
5.3 鼠标动作 |
5.4 创建矢量图层 |
5.4.1 矢量图层绘制方法 |
5.4.2 创建基本矢量图层 |
5.4.3 创建速度场图层 |
5.4.4 创建标量场图层 |
5.4.5 创建动画图层 |
5.5 数值模型与WEBGIS平台集成 |
5.6 WebGIS系统与数值模拟集成系统示例 |
5.6.1 北京供水调度 |
5.6.2 渤海潮流场模拟 |
5.6.3 松花江流域水文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6 水动力数值模拟一体化软件的开发与实现 |
6.1 系统软件开发环境及工具 |
6.1.1 图形系统开发平台选择 |
6.1.2 数值计算开发语言选择 |
6.1.3 FORTRAN与C#混合编程 |
6.1.4 数据库服务器的选定 |
6.1.5 图形系统平台选择 |
6.2 系统分析 |
6.3 系统设计 |
6.3.1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
6.3.2 系统的体系结构设计 |
6.3.3 数据库设计 |
6.3.4 系统界面设计 |
6.4 系统开发与实现 |
6.4.1 问题设定子系统开发 |
6.4.2 前处理子系统 |
6.4.3 模拟计算子系统 |
6.4.4 后处理子系统 |
6.5 本章小结 |
7 Hydroinfo工程应用 |
7.1 珠江流域水流模拟 |
7.1.1 研究区域 |
7.1.2 模拟过程 |
7.1.3 模拟结果 |
7.2 瓯江河口潮流场模拟 |
7.2.1 研究区域 |
7.2.2 潮位结果 |
7.2.3 潮流场结果 |
7.3 渤海海冰生消模拟 |
7.3.1 研究区域 |
7.3.2 潮流场模拟结果 |
7.3.3 海冰模拟结果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计算机软件着作权登记证书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智慧城市”空间数据采集平台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数据标准体系建设现状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基于开发平台方面 |
1.3.2 基于开发方式方面 |
1.3.3 基于内存计算方面 |
1.4 研究目标和内容 |
1.5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相关技术与工具 |
2.1 数据库平台的选择 |
2.1.1 SQL Server 2010数据库 |
2.1.2 AutoCAD数据库 |
2.1.3 Access数据库 |
2.2 参数化技术 |
2.3 ActiveX |
2.4 ObjectARX |
2.5 ArcGIS |
2.6 ArcGIS Server |
2.7 ArcSDE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智慧城市空间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标准研制 |
3.1 数据标准建设的目标 |
3.2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实体划分标准 |
3.3 基础地形图标准 |
3.3.1 要素编码体系 |
3.3.2 要素集的分类体系 |
3.3.3 地图符号 |
3.3.4 要素类型与图层 |
3.3.5 要素属性 |
3.4 现状用地标准 |
3.4.1 现行用地分类标准的确定 |
3.4.2 要素编码体系 |
3.4.3 要素集的分类体系及图层 |
3.4.4 现状城市建设用地要素属性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空间数据采集平台需求分析与总体设计 |
4.1 需求分析 |
4.1.1 功能需求 |
4.1.2 性能需求 |
4.2 平台功能架构设计 |
4.3 数据库设计 |
4.3.1 数据库表逻辑设计 |
4.3.2 数据转换表及逻辑关系 |
4.3.3 空间数据库设计 |
4.3.4 数据库的建立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平台各功能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5.1 基于AutoCAD 2010的平台界面 |
5.1.1 绘图环境程序设计 |
5.1.2 ActiveX设置比例 |
5.1.3 屏幕菜单设计 |
5.1.4 下拉菜单设计 |
5.2 空间数据采集子系统 |
5.2.1 功能模块结构 |
5.2.2 地物要素绘制模块 |
5.2.3 数据编辑模块 |
5.2.4 质量检查模块 |
5.2.5 数据库访问 |
5.3 建设用地数据处理子系统 |
5.4 公共公用设施普查子系统 |
5.5 数据转换子系统 |
5.5.1 传统数据转换机制 |
5.5.2 基于FME的数据转换机制 |
5.5.3 数据转换流程 |
5.5.4 FME与CAD二次开发结合实现数据转换 |
5.5.5 人机交互处理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平台测试与实际应用 |
6.1 平台的使用环境 |
6.2 平台测试 |
6.2.1 功能测试 |
6.2.2 性能测试 |
6.3 实践与应用 |
6.3.1 数据转换和采集 |
6.3.2 现状用地采集及处理 |
6.3.3 公共公用设施普查及处理 |
6.3.4 房屋建筑统计及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本文总结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基于AutoCAD的矢量数据改造与地理空间框架构建 ——以三明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
1.3.1 研究的目标 |
1.3.2 研究的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与范围 |
2.1.2 城市建设概况 |
2.2 数据来源 |
2.2.1 技术依据 |
2.2.2 数据种类 |
2.3 研究方法 |
2.3.1 总体架构 |
2.3.2 建设思路 |
2.4 技术路线 |
3 大比例尺地形数据的分析与整合 |
3.1 大比例尺地形数据的分析与补充 |
3.2 大比例尺地形数据入库整合 |
3.2.1 居民地及其设施要素整合 |
3.2.2 水系要素整合 |
3.2.3 交通要素整合 |
4 基于AUTOCAD的大比例尺矢量数据分析与改造 |
4.1 AUTOCAD环境下矢量数据的检索与分析 |
4.2 AUTOCAD环境下矢量数据的改造 |
4.3 基于AUTOLISP二次开发图形改造 |
5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与公共框架数据库的构建 |
5.1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构建 |
5.1.1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入库整合 |
5.1.2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管理系统开发 |
5.1.3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设计与建库 |
5.2 公共地理框架数据整合与建库 |
5.2.1 地理实体数据生产 |
5.2.2 地名地址数据整合 |
5.2.3 框架影像数据整合 |
5.2.4 三维景观数据生产 |
5.2.5 电子地图数据生产 |
5.2.6 地图保密技术处理 |
5.2.7 公共地理框架数据库管理系统 |
5.2.8 公共地理框架数据库设计与建设 |
6 地理信息公共平台构建 |
6.1 总体架构设计 |
6.2 技术框架设计 |
6.3 门户网站 |
6.3.1 政务版门户网站 |
6.3.2 公众版门户网站 |
6.4 在线服务系统 |
6.5 运维管理子系统 |
6.6 框架数据库管理系统 |
6.7 系统测试 |
6.7.1 测试目标 |
6.7.2 测试步骤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利用ArcMap和数据库改进GIS到CAD数据转换(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CAD数据与GIS数据比较 |
2 应用实例 |
2.1 ArcGIS数据直接转换成CAD地形图 |
2.2 ArcGIS图层带注记转成CAD |
2.3 转换前后地形图数据相比较 |
3 结束语 |
(9)面向标准格式的地理空间数据转换方法研究 ——以DWG转MDB数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及应用现状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外应用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论文组织 |
1.3.1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2 论文组织与安排 |
本章小结 |
2 地理空间数据相关格式分析 |
2.1 地理空间数据标准格式 |
2.1.1 地理要素分层与分类标准 |
2.1.2 地理要素的编码标准 |
2.2 AutoCAD与ArcGIS数据格式特点 |
2.2.1 AutoCAD数据格式分析 |
2.2.2 ArcGIS数据格式分析 |
本章小结 |
3 非标准格式的数据转换 |
3.1 基于转换程序的数据转换 |
3.2 基于公开数据格式的数据转换 |
3.3 基于直接访问的数据转换 |
3.4 FME传统的数据转换技术 |
本章总结 |
4 面向标准格式的数据转换模型设计 |
4.1 面向标准格式的语义转换技术设计 |
4.2 要素重分类分层对照表构建 |
4.3 要素编码转换映射表构建 |
4.4 面向标准格式的数据转换模型构建 |
本章小结 |
5 面向标准格式的地理数据转换实现 |
5.1 数据预处理 |
5.1.1 数据存在的质量问题 |
5.1.2 预处理标准 |
5.1.3 质量控制预处理方法 |
5.2 基础地理数据转换的实现 |
本章总结 |
6 数据转换成果质量评价与分析 |
6.1 随机抽样的检查方法 |
6.2 基于kappa系数的成果数据质量检查 |
6.2.1 构建地理数据分类混淆矩阵 |
6.2.2 基于kappa系数的成果数据质量评定 |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项目和发表的论文 |
(10)基于GIS铁路选线CAD系统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和发展趋势 |
1.2.1 国外研究动态 |
1.2.2 国内研究动态 |
1.2.3 铁路选线设计发展趋势 |
1.3 现状分析及存在的问题 |
1.4 选题理由及本文研究的范围 |
1.4.1 选题理由 |
1.4.2 本文研究范围和主要内容 |
2 CAD二次开发技术及方法 |
2.1 AutoCAD软件及功能特点 |
2.2 CAD二次开发工具简介 |
2.2.1 CAD二次开发工具演进过程 |
2.2.2 CAD二次开发工具及特点 |
2.3 CAD二次开发工具选择 |
2.3.1 主要开发工具对比 |
2.3.2 开发工具的选择 |
2.4 开发环境的搭建 |
2.4.1 开发平台的选择 |
2.4.2 开发语言的选择 |
2.4.3 CAD软件及版本选择 |
2.5 CAD数据库结构分析 |
2.6 CAD二次开发方法及其实现 |
2.6.1 CAD二次开发的基本形式 |
2.6.2 AutoCAD.NET API接口 |
2.6.3 CAD图形对象交换接口 |
2.6.4 CAD二次开发的具体流程 |
2.6.5 CAD实体创建方法 |
2.6.6 CAD二次开发实现方案 |
3 GIS数据获取及精度分析 |
3.1 GIS简介 |
3.2 GIS与CAD之对比分析 |
3.3 GIS在铁路选线中的应用 |
3.4 GIS主要软件工具 |
3.5 GIS数据获取途径 |
3.6 Google Earth数据分析 |
3.6.1 Google Earth简介 |
3.6.2 Google Earth的图形对象 |
3.6.3 Google Earth的影像数据 |
3.6.4 Google Earth的DEM数据 |
3.6.5 Google Earth采用的坐标 |
3.6.6 Google Earth坐标转换 |
3.6.7 Google Earth数据精度分析 |
3.6.8 Google Earth数据分析结论 |
4 Google Earth二次开发技术及方法 |
4.1 Google Earth二次开发方式 |
4.1.1 Google Earth的特点 |
4.1.2 Google Earth版本选择 |
4.1.3 Google Earth二次开发方式 |
4.2 基于Google Earth COM API的开发 |
4.2.1 COM API接口 |
4.2.2 Google Earth COM API类库 |
4.2.3 Google Earth COM API二次开发所用坐标系 |
4.2.4 Google Earth地理坐标获取 |
4.2.5 Google Earth COM API开发步骤 |
4.3 基于KML文件的开发 |
4.3.1 KML文件简介 |
4.3.2 KML语法规则 |
4.3.3 KML代码结构分析 |
4.3.4 KML文件的创建与读写 |
4.3.5 KML文件的开发流程 |
4.3.6 KML文件与DXF文件相互转换 |
5 基于GIS铁路选线CAD系统设计及功能实现 |
5.1 系统总体设计思路 |
5.2 系统开发采用的主要技术 |
5.2.1 COM组件技术 |
5.2.2 进程和多线程技术 |
5.2.3 Hook API技术 |
5.2.4 数据库处理技术 |
5.3 计算机系统软件及硬件配置要求 |
5.4 系统界面设计 |
5.5 主要功能模块设计及程序实现 |
5.5.1 软件界面控制及项目管理功能模块 |
5.5.2 GE平面选线设计功能模块 |
5.5.3 获取地形三维曲面与纵断面设计功能模块 |
5.5.4 GE资源下载及应用功能模块 |
5.5.5 GIS空间分析及线路优化功能模块 |
5.5.6 设计成果三维效果展示功能模块 |
6 具体应用及其改进 |
6.1 基于GE的平面选线设计 |
6.1.1 项目简介 |
6.1.2 制作三维等高线地形图 |
6.1.3 GE中叠合等高线地形图 |
6.2 坐标转换及误差分析 |
6.3 构建DEM |
6.4 地质布孔及辅助测绘 |
6.5 基于GE的铁路三维选线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程序部分代码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四、AutoCAD地形图数据格式转换软件开发体验(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EICAD的互通立交线形设计及数据交互研究[D]. 王鹏飞.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1)
- [2]基于VB.NET的AutoCAD实时加载正射影像方法研究[J]. 郭雷,徐彦中,焦明东. 城市勘测, 2018(05)
- [3]河道测量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研究及应用[D]. 王硕. 山东科技大学, 2018(03)
- [4]水动力数值模拟系统(Hydroinfo)开发及应用研究[D]. 张南. 大连理工大学, 2018(02)
- [5]“智慧城市”空间数据采集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 王小维. 东南大学, 2018(01)
- [6]基于AutoCAD的矢量数据改造与地理空间框架构建 ——以三明为例[D]. 刘蔡斌. 福建农林大学, 2018(03)
- [7]利用ArcMap和数据库改进GIS到CAD数据转换[J]. 耿继军,刘荣,吴聪聪,周志刚,李亚威. 测绘科学, 2017(03)
- [8]一种地理信息数据库的建设方法——Visulisp+FME法[J]. 高永超,孙瑞全. 城市地理, 2016(18)
- [9]面向标准格式的地理空间数据转换方法研究 ——以DWG转MDB数据为例[D]. 李志华. 东华理工大学, 2015(04)
- [10]基于GIS铁路选线CAD系统的研究与应用[D]. 王一波. 兰州交通大学, 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