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脂质体包裹血红蛋白的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沈子君[1](2021)在《多功能纳米脂质体用于光疗协同缺氧激活化疗的研究》文中提出光动力学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是一种利用光敏剂(Photosensitizers,PSs)介导的光源辐射,产生高水平的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或单线态氧(Singlet oxygen,1O2)从而有效杀伤细胞的肿瘤治疗方法,其具有选择性高、无侵袭性、全身毒性低等优点,已成为实体瘤治疗的主要策略之一。然而,乏氧肿瘤微环境和PDT本身介导的氧消耗限制了其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缺氧反应型药物替拉扎明(Tirapazamine,TPZ)对乏氧肿瘤细胞具有特异性的细胞毒性,然而单独应用时,其对肿瘤组织中的相对富氧细胞并不能产生足够的毒性自由基。因此,将PDT与缺氧反应型药物联合应用,可通过PDT介导的缺氧激活化疗将两者劣势转优,为缺氧肿瘤治疗提供一种全新而有效的策略。本课题通过将作为光敏剂的近红外染料Cy I和生物还原性前体药物TPZ相结合,开发了一种新型纳米脂质体Lipid(Cy I-TPZ)(LCT)。Cy I为本课题组前期合成的碘化花菁类染料,与传统花菁类染料相比,其具有更强的活性氧产率,并保持有较高的荧光量子产率和光热转化能力,可同时作为高效光敏剂/光热试剂,并为精确的实时成像提供荧光信号。TPZ为一种新型生物还原性药物,已被证明对缺氧细胞具有高选择性的细胞毒性,在缺氧条件下可代谢产生毒性自由基导致DNA损伤和细胞死亡。在特定近红外光(Near infrared light,NIR)照射下,LCT可同时产生ROS和热量,发挥PDT和光热疗法(Photothermal therapy,PTT)的协同作用。同时,PDT过程中消耗氧气造成的肿瘤缺氧,可进一步激活前药TPZ产生毒性自由基杀伤肿瘤细胞,达到光化疗协同治疗效果。此外,LCT还可通过PDT效应诱导机体急性免疫反应的发生,进一步消除残余肿瘤。本课题通过紫外-可见-近红外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对LCT的包封情况与荧光特性进行鉴定;通过透析法考察LCT的体外释放特性;采用单线态氧荧光探针(Singlet oxygen sensor green,SOSG)和缺氧试剂盒对单线态氧产率和肿瘤内部缺氧情况进行考察;使用近红外热成像仪与热电偶温度计评估光热效应的产生情况;采用细胞毒性实验、流式细胞术对其肿瘤杀伤能力与凋亡坏死情况进行考察;使用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观察体内LCT的分布情况;建立小鼠乳腺癌4T1皮下肿瘤模型,对LCT的肿瘤治疗效果和免疫应答进行评价。实验结果显示,通过薄膜水化法制备得到的LCT在5周内没有产生沉淀或相分离,具有良好的生物稳定性。紫外吸收光谱与荧光光谱测定结果表明,Cy I和TPZ成功地包封在脂质体中,并保留了Cy I的荧光特性,可以在近红外区域被激发,用于体内药物实时监测和成像。体外光动力学研究结果显示,LCT的活性氧产率具有时间和功率密度依赖性,能在一定条件下产生大量的活性氧,发挥良好的光动力学治疗效果。体外释放实验表明,在激光照射下,Cy I的光热效应可熔化LCT的脂质并使其逐渐变形破裂,从而作为一种近红外光触发式的纳米脂质体用于控制药物的释放。体外细胞研究结果显示,LCT可以在4 h时被4T1细胞有效摄取,并且在0.96 W/cm2的近红外光照射下产生大量的活性氧和热量,同时消耗氧气产生缺氧环境,从而激活生物还原性药物TPZ发挥PDT/PTT/化疗联合抗肿瘤作用。MTT实验结果进一步表明,Cy I和TPZ的联合应用使得LCT的IC50降至30.69μg/m L,其联合治疗指数CI为0.83,证明Cy I和TPZ产生了协同治疗效果,而不仅仅是单纯的治疗作用叠加。小鼠体内协同治疗与免疫评价结果显示,LCT组在近红外光照射下具有较好的肿瘤抑制效果,并能通过PDT效应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应答,从而发挥清除残余肿瘤的作用。与传统的PDT或单一化疗相比,本课题合成的LCT可以通过PDT/PTT/化疗/免疫联合治疗更加有效的杀伤癌细胞,具有良好的肿瘤治疗效果。这种以碘化菁染料为基础的纳米脂质体有望为肿瘤靶向光疗和缺氧诱导的化疗提供新的思路与策略。
胡吉林[2](2020)在《基于模板自组装技术的聚多巴胺包裹血红蛋白粒子的构建及其生物学作用的研究》文中认为输血常被用于急/慢性贫血治疗,在战、平时的生命救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近年来临床用血急剧增加,天然血液来源相对有限。红细胞的保存条件苛刻,战争、自然灾害等特殊条件下红细胞的储运较困难。此外,输血前需进行交叉配型且输血过程中存在血源性疾病传播的风险,使得输血治疗面临较大挑战。红细胞代用品能够模拟天然红细胞的携-释氧功能,满足机体在失血条件下的供氧需求,逐渐受到广泛关注,成为了血液代用品领域的研究热点。红细胞代用品可分为两类:全氟化碳化合物(Perfluorocarbons,PFCs)及血红蛋白氧载体(Hemoglobin-Based Oxygen Carriers,HBOCs)。PFCs能够溶解大量氧气,因而具有良好的携氧能力。但其对氧气的输送是基于物理溶解,无法持续性供氧,生物利用度较低。血红蛋白(Hemoglobin,Hb)是红细胞发挥携氧功能的关键成分,HBOCs以血红蛋白作为其生物活性成分,其携氧行为更接近天然红细胞,即能够实现与氧气结合-解离的动态平衡,被认为是一种最有潜力的红细胞代用品。游离血红蛋白无法直接作为HBOCs发挥携氧/释氧功能。游离血红蛋白四聚体不稳定,分子粒径过小,直接输注后易通过肾小球滤过,造成肾衰和血红蛋白尿。其次,游离血红蛋白输注后易扩散至血管内皮层,结合血管舒张因子NO,引起血管活性。第一代HBOCs的研发旨在通过分子内交联、分子间聚合、高聚物修饰等修饰策略稳定血红蛋白四聚体结构,增大分子粒径,以提高其生物安全性,被统称为化学修饰类HBOCs。虽然化学修饰类HBOCs的研发开展得较早,技术相对较成熟,但临床试验中较多的毒副反应,如血管收缩、高血压、神经毒性及氧化损伤等,使得该类HBOCs进一步的发展应用受到限制,根本原因在于化学修饰类HBOCs无法克服血红蛋白裸露所引起的血管活性和氧化毒性问题。随着纳米载药技术的发展,基于微纳米结构的新型HBOCs逐渐成为研究焦点。以微纳米结构为基础的HBOCs主要包括微囊包裹血红蛋白和模板自组装血红蛋白。微囊包裹类HBOCs的制备理念是采用脂质体或合成高分子将血红蛋白封闭于纳米体系内。微囊屏障可避免血红蛋白与血液成分的接触,能够解决化学修饰类HBOCs因消耗血管舒张因子引发的血管收缩问题;也可减少网状内皮系统对其的捕获,延长循环时间。包裹工艺未涉及化学修饰,因此有利于维持血红蛋白的生物活性。微囊包裹血红蛋白的不足在于:一方面,包材对血红蛋白的负载主要是物理性的包裹,血红蛋白负载量较低。另一方面,脂质体包材的结构不稳定,存在脂质过氧化的问题,输注后易加剧机体氧化损伤。模板自组装类HBOCs通过无机模板与血红蛋白间的相互作用富集血红蛋白,可提高血红蛋白负载量,因而有望通过减少输注剂量以避免大剂量输注相关的副作用。并且可根据不同产品的设计需要,通过合理地筛选模板材料,灵活调控载血红蛋白粒子的粒径与形貌。模板自组装技术在构建载血红蛋白粒子方面具有诸多优势,在HBOCs领域展现出极大的发展潜力,但该类HBOCs缺乏表面保护屏障,戊二醛交联的稳定性低,及输注后氧化毒性是目前有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李峻柏基于层层自组装技术,以戊二醛为交联剂制备了载血红蛋白的空心微囊。由于戊二醛具有一定的生物毒性,此后该团队以二醛肝素替代戊二醛作为交联剂,以类似的方法制备了生物相容性更好的血红蛋白粒子。为了提高血红蛋白负载量,B(?)umler等以无机盐共沉淀的方法固载血红蛋白,该方法制得的粒子的血红蛋白浓度达天然红细胞的80%。由于对血红蛋白负载量高,模板自组装技术为通过减少粒子输注剂量,避免大剂量输注引发的副反应提供了可能。模板自组装技术在HBOCs的研发与应用方面具有广阔的前景,但血红蛋白结构与功能不稳定的问题亟需解决。首先,该类HBOCs缺乏表面保护屏障,血红蛋白暴露于周围组织与血液环境中,其渗漏后将引发游离血红蛋白相关的毒副反应,如血管收缩、高血压等。其次,该类HBOCs多以戊二醛在模板表面交联血红蛋白,戊二醛与血红蛋白间的亚胺键在溶液体系中易水解断裂,产生游离的血红蛋白和戊二醛,二者都将引起体内毒性。此外,由于缺乏天然红细胞所含有的还原酶,HBOCs制品中的血红蛋白自氧化加剧,输注后造成氧化毒性,加剧机体的氧化应激损伤。聚多巴胺(Polydopamine,PDA)具有超强的黏附特性与良好的抗氧化能力,因而为解决模板自组装类HBOCs所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契机。聚多巴胺是一种新型功能高分子。在弱碱性条件下,多巴胺可自发聚合并稳定地黏附于基底介质表面,其组装出的黏附层可作为基底的保护屏障。因此,将聚多巴胺表面修饰与模板自组装技术相结合,有望克服现有的模板自组装类HBOCs血红蛋白裸露及交联不稳定的问题。聚多巴胺在聚合过程中存在失电子行为,因而能够结合自由基,发挥抗氧化作用。在本课题组之前的工作中,以一步装配法构建了聚多巴胺载血红蛋白纳米粒子(Hb-PDA NPs),并在体外验证了其能够减弱血红蛋白的氧化毒性。Hb-PDA NPs的形成主要是基于聚多巴胺在单个血红蛋白分子表面的包裹,其不足在于:一方面,对血红蛋白的负载量偏低;另一方面,粒子的粒径过小,输注后易引起生物毒性。因此,将模板自组装技术与聚多巴胺表面修饰相结合,以无机盐共沉淀工艺提高血红蛋白负载量,增大粒子的粒径,避免因粒子粒径过小而引起的血管活性。聚多巴胺黏附层可作为粒子的表面保护屏障,避免血红蛋白裸露,减少血红蛋白渗漏,并且聚多巴胺的抗氧化特性有助于缓解血红蛋白的氧化毒性,为解决模板自组装类HBOCs稳定性不足的问题提供方法依据,使其更符合血液代用品的质控要求。为达成这一目标,需探讨如下几个问题:1.模板自组装技术与聚多巴胺表面修饰相结合,制备新型HBOCs的工艺的建立;2.新型HBOCs的携-释氧、抗氧化等生物学效能;3.新型HBOCs在静置保存及流场体系下的稳定性;4.新型HBOCs的生物安全性及在体分布代谢的特征。本研究包含以下四部分内容:第一章基于模板自组装技术的聚多巴胺包裹血红蛋白粒子的构建1.基于成球性、分散性、粒径分布及Hb包封率等性质,筛选了碳酸锰(Mn CO3)为本课题中Hb-PDA的制备模板。2.筛选了7.2mg/m L为共沉淀工艺负载Hb的最佳Hb投料浓度,Mn CO3共沉淀工艺的引入实现了对Hb的高负载,有利于粒子供氧效能的改善。3.建立了Hb-PDA的制备工艺,Hb-PDA为规整的球形粒子,平均粒径为840nm,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直观确认了粒子对Hb的包载,验证了Hb的化学结构得以维持。第二章聚多巴胺包裹血红蛋白粒子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学效能评价1.通过溶血实验、凝血实验及黏度实验验证了Hb-PDA具有较好的血液相容性。2.不同浓度的Hb-PDA处理HUVEC,细胞存活率均在98%以上,说明Hb-PDA的细胞毒性较低。Hb-PDA与RAW267.4共孵育3 h后,不会被迅速清除。3.PDA黏附层有助于改善游离Hb的携氧能力,可能与PDA聚合过程中消耗体系内溶解氧,PDA黏附层减少Hb渗漏及其自身的抗氧化特性有关。4.Hb-PDA最高可清除83.1±1.8%的羟自由基,为Trolox清除能力的85%。初步验证了Hb-PDA缓解过氧化氢介导的内皮细胞氧化损伤的效果。第三章聚多巴胺包裹血红蛋白粒子的稳定性研究1.Hb-PDA在4℃下保存两周,其平均粒径和多分散系数PDI未发生明显变化,未发生Hb突释。PDA作为保护层可有效减少游离Hb的产生,有利于减少游离Hb相关的毒副作用。2.Hb-PDA在200、400 S-1的剪切率下粒径变化较小;高于800S-1时不同剪切时间对应的粒径开始发生统计学差异(P<0.05),推测是高剪切力下粒子与小室壁面的接触频率增多,从而影响粒子的形态和尺寸。Hb-PDA在不同剪切力作下的Hb渗漏率均不超过5%,说明Hb-PDA可耐受剪切力,避免Hb大量释放。3.基于表面元素分析,推断PDA与Hb之间基于酚羟基的结合是提高粒子稳定性的结构基础。第四章聚多巴胺包裹血红蛋白粒子的体内评价1.Hb-PDA可复苏失血性休克的大鼠,相比生理盐水能更持久性地维持血压,能够恢复机体酸碱平衡状态。氧化应激因子的测定结果提示Hb-PDA可在体发挥抗氧化作用。2.输注后粒子在肺中的聚集最多,可能是由于Hb-Mn CO3-PDA粒径较大(800nm),易附着于肺泡表面的毛细血管内壁面。粒子在肝、肺中的含量于输注后第12 h达到峰值,但在12-24 h急剧下降,说明大量的粒子在此时间段内经肝脏代谢、清除;聚集于肺中的粒子可重新回到血液循环,有利于延长滞留时间。初步揭示了粒子可通过单核巨噬系统清除。3.粒子输注后未造成白细胞计数及各类白细胞占比的异常改变,各个生化指标未发生异常改变,仅在肾组织中观察到轻度的病变,说明粒子具有较低的体内毒性。综上所述,本文基于模板共组装技术有利于提高Hb负载量,调控粒子粒径;PDA的黏附特性有助于避免Hb裸露、减少Hb渗漏,其抗氧化特性有利于缓解Hb的氧化毒性,提出了将PDA表面修饰与模板共组装技术相结合制备新型HBOCs(Hb-PDA)。本文确定了Hb-PDA的工艺路线,明确了Hb-PDA的理化特征,验证了Hb与PDA的负载。Hb-PDA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供氧效能较游离Hb有所提高,且能够发挥抗氧化作用,在静置保存和剪切流动的条件下均未发生Hb突释且维持了粒径稳定性。体内评价验证了Hb-PDA能够发挥扩容与复苏的效果,不引起血液免疫毒性和明显的脏器损伤,并具有较长的循环时间。本课题的研究发现有利于推动聚多巴胺作为一种新型HBOCs修饰平台的研发应用,为以聚多巴胺表面修饰提高HBOCs稳定性,构建更符合HBOCs质控标准的产品提供了方法依据。
李佳洛[3](2020)在《用于校准血氧计的血红蛋白微胶囊光学仿体制备及表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血氧饱和度定义为血液中携氧血红蛋白在所有血红蛋白中的占比,是衡量血液携氧能力的重要指标,已经广泛地应用于辅助疾病诊断、患者生理健康水平评估监测。基于血红蛋白独特的光吸收特性,通过光学的方法可实现血氧饱和度的无创、实时测量,且基于此类原理开发的仪器已经获得广泛的应用。但是不同厂家仪器的测量基准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需要一种简单可靠的方法来对其校准。常规方法是通过人体测试校准仪器,但这种方法中存在的个体的差异与伦理问题影响了其校准效果。近几十年以来,模拟生物组织光学特性的生物光学仿体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因此提出使用模拟血液光吸收特性的生物光学仿体为仪器校准提供基准。为了实现简单、快速地校准血氧测试设备,我们开发了一种可模拟组织特定氧饱和度的非均质固体光学仿体的制备方法。首先通过流动聚焦制备被称为“人造红细胞”的血红蛋白微胶囊,并将其作为仿体的吸收剂。后续将制备的微胶囊与光固化树脂RESIN-A混合,通过旋涂方法制备不同氧饱和度的均质仿体。最终以光固化树脂/血红蛋白微胶囊混合物为打印材料,在改装的UV3D打印机的帮助下,制备具有不同氧饱和度的非均质血管仿体。基于积分球的测试光谱表明有氧/无氧均质仿体中,氧和血红蛋白的占比为92.9%/2.4%,高铁血红蛋白占比为7.1%/3.1%,证明仿体可以模拟人体的血氧特性。通过对均质仿体7天内吸收光谱的分析,进一步评估了仿体长期保存过程中的稳定性。最终使用一套多光谱影像系统对非均质仿体模拟不同氧饱和度血管的性能进行评估。多光谱分析结果与基于积分球测定的均质仿体的各组分占比基本一致,显示血管仿体可模拟血管的有氧/无氧状态。一系列表征的结果显示,我们打印制备的仿体具备用于校准血氧检测设备的潜力,能够推动这类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杨正阳[4](2020)在《近红外多功能纳米探针的构建及其在胃癌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胃癌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位居世界肿瘤第五位,而其死亡率高居恶性肿瘤的第三位。由于早期胃癌患者症状不明显,因此每年新发胃癌病例绝大多为进展期胃癌,伴有较高的侵袭性和淋巴结转移风险,生存率不足20%。然而,早期确诊的病人大多数可通过内镜或手术切除,然后进行放疗和化疗,从而使5年生存率达到90%。此外,目前常用的化疗药物如阿霉素、紫杉醇等,由于缺乏肿瘤靶向性、存在全身系统性毒性等问题,也限制了其在临床的进一步的应用及疗效。因此,对于实现胃癌精准治疗,寻找早期诊断方式尤为重要。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纳米生物这一领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纳米医学可以为胃癌的诊断与治疗提供许多潜在的好处,主要包括以下优势:1)纳米颗粒可以被生物分子功能化,使其能够靶向肿瘤组织,定位于目标病灶;2)纳米颗粒通常可以通过表面修饰,包裹或添加配方来克服普通化疗药物溶解性和稳定性的问题;3)纳米颗粒具有新颖的物理性质,如近红外荧光成像,光声成像等,可用于生物成像;4)纳米颗粒通常由数千个具有高表面积的物质组成,因此可以携带更高的治疗载荷,对肿瘤组织杀伤更为严重;5)纳米颗粒可通过被动或主动靶向,在肿瘤部位有效累积,从而显着降低器官非特异性毒性。但是,由于不同的纳米药物具有不同的理化性质,导致其具有不同的分布特性和半衰期等。因此,如何将纳米药物应用于胃癌的诊断与治疗,已成为一个挑战性的科学问题。本论文针对于目前胃癌早期诊断中的不足,晚期治疗副作用严重及预后差的问题,应用纳米医学技术,设计制备可用于胃癌诊断与治疗一体化的多功能纳米颗粒,通过对胃癌的靶向成像,联合光疗,并把制备的纳米探针应用于胃癌的异位移植瘤模型,为解决目前胃癌的诊断与治疗困境提供了新的思路。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设计制备一种多功能纳米复合材料(Mn3O4@MSNs@IR780),可以同时实现近红外下的胃癌诊断以及氧气释放下线粒体靶向的胃癌增强光动力治疗。Mn3O4作为门卫,阻断载有光敏剂IR780的MSNs通道。此纳米颗粒可通过EPR效应有效地靶向胃癌组织,其中Mn3O4作为一种有效的催化剂,可以持续地将胃癌局部高表达的H2O2分解产生氧气,同时崩解导致MSNs通道的打开;IR780在肿瘤组织中释放,进一步靶向线粒体,在808 nm波长的激光照射下,在线粒体附近生成活性氧,损伤线粒体,进而杀伤胃癌组织。同时,IR780作为一种光敏剂,可以准确的检测肿瘤的位置。(2)使用两亲性的PEG-PCL包裹光敏剂IR780以及二甲双胍,合成一种可以同时实现近红外下的胃癌诊断,以及内源性乏氧抑制和线粒体靶向胃癌PDT和PTT的多功能纳米颗粒PEG-PCL-IR780-MET(P-P-I-M)。PEG-PCL作为纳米载体,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并通过EPR效应将纳米颗粒靶向传递到胃癌组织中。二甲双胍可直接抑制线粒体电子传递链中还原型NADH脱氢酶的活性,从而抑制细胞呼吸,改善肿瘤乏氧微环境;光敏剂IR780迅速靶向线粒体,产生活性氧并产热,发挥线粒体靶向PDT和PTT的协同治疗效果。另外,基于IR780的光声和近红外双模态成像特性,研究人员可以通过双模成像监测PDT和PTT的协同作用,发现微小肿瘤灶。(3)设计制备了一种包含羧基功能化的W18O49、i RGD和HSP90抑制剂17AAG的纳米颗粒(i RGD-W18O49-17AAG),可有效增强纳米颗粒对于胃癌组织的靶向性以及成像的穿透性,提高其在胃癌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W18O49含有活性羧基基团且具有较高的光热性能和较高的体内外生物安全性,可作为光热治疗的载体。同时,由于含有钨这种金属元素,其具有强大的X射线吸收能力,可作为CT的造影剂。i RGD相较于传统的RGD多肽,保留了整合素靶向性,同时提升了肿瘤细胞的穿透性。17AAG可以通过酯化作用与W18O49结合,抑制胃癌细胞的热休克反应,提高了光热治疗的疗效。同时,使用染料Cy5.5修饰i RGD-W18O49-17AAG纳米颗粒,可以通过CT/NIR近红外荧光双模成像寻找胃癌病灶并监测纳米颗粒的体内外生物分布。
王泽阳[5](2020)在《靶向SLC22A2 DNA高甲基化和低氧的多功能纳米载体逆转肾癌奥沙利铂耐药的研究》文中认为异常的DNA甲基化导致的化疗耐药性,限制了对肾癌(renal cell carcinoma,RCC)有效的化学治疗。本课题组前期的研究表明,有机阳离子转运体2(organic cationic transporter,OCT2)作为铂类抗肿瘤药物的主要摄取转运蛋白,其基因SLC22A2的启动子区域的高甲基化抑制了起始转录,进而导致表达的减少是表观遗传学介导的肾癌耐药性机理之一。表观遗传学药物5-氮杂-2’-脱氧胞嘧啶核苷又名地西他滨(Decitabine,DAC)作为DNA甲基化抑制剂,可逆转SLC22A2的启动子区域的高甲基化进而恢复OCT2转运体的表达,从而逆转肾癌对奥沙利(oxaliplatin,OHP)抗癌药的耐药性。然而实体瘤低氧微环境引起DAC摄取转运蛋白平衡核苷转运体1(equilibrative nucleoside transporters 1,ENT1)的低表达,限制了低氧条件下DAC/OHP的治疗作用。同时,肾癌低氧微环境介导的多药耐药(multidrug-resistant,MDR)基因(编码P-gp)的表达增强,强化了耐药性。因此,改善肿瘤低氧微环境及其介导的耐药性成为了肾癌治疗的重要靶点。血红蛋白(hemoglobin,HB)作为一种广泛存在于脊椎动物体内的携氧蛋白,具有较高的生物安全性和生物相容性,已经作为氧载体被广泛应用于癌症的治疗中。目前的研究表明,血红其蛋白不但可以作为氧载体应用于改善肿瘤的低氧微环境,而且其卟啉结构富含铁离子的特性可以诱导细胞引发铁死亡(ferroptosis)。铁死亡作为一种新型的治疗手段在针对多药耐药性癌症治疗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其主要机理为通过胞内芬顿反应(feton reaction)提高脂质过氧化水平,进而引发细胞死亡。然而,肾癌中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的过度表达增强了癌细胞对活性分子的解毒能力,阻碍了铁凋亡治疗RCC中的应用。因此,开发一种血红蛋白为基础具有谷胱甘肽消耗能力的氧载体,不仅可逆转表观遗传学和低氧微环境介导的RCC多药耐药性,还可辅助以铁凋亡治疗。本文首先以血红蛋白为基础,设计并制备了具有肾靶性的氧载体(H-Nps)。该载体含有血红蛋白的内核和壳聚糖(chitosan,CHS)包裹的外表面。我们对H-Nps进行表征后,考察了H-Nps改善低氧微环境核联合DAC恢复OCT2表达的作用,并对其肾靶向性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H-Nps具有理想的纳米尺寸、较好的稳定性和肾靶向性;利用壳聚糖的肾靶向性和血红蛋白的携氧能力,将氧气分子输送到肾癌细胞中,有效缓改善RCC低氧微环境,提高氧依赖性蛋白ENT1的表达,增加DAC的摄取入胞,降低SLC22A2启动子的甲基化水平,恢复OCT2的表达。增加OHP的抗RCC效果。因此,H-Nps与DAC联用可逆转RCC对OHP耐药。为了进一步发挥血红蛋白诱导铁凋亡的能力,并克服低氧介导的DAC转运蛋白ENT1低表达的问题,我们继续完善设计并通过复乳法(W/O/W)制备了既连接了表观遗传药物DAC又能携氧得多功能肾靶向纳米载体(CHDHNNPs),DAC通过席夫碱(Schiff-base)反应修饰在CHS上,通过肿瘤酸性微环境实现靶向释放。利用血红蛋白携氧能力改善低氧微环境,并通过谷胱甘肽消耗型荧光探针7-硝基苯并-2-氧杂-1,3-二唑(Nitro benzoxadiazole,NBD)修饰的CHS与封装的荧光探针尼罗红(Nil red)进行共定位,实现肾肿瘤的荧光成像,进而增强铁卟啉催化的脂质过氧化引发的铁凋亡。实验结果表明,CHDHNNPs通过靶向释放表观遗传学药物DAC实现SLC22A2的去甲基化,有效地恢复了OCT2的表达,增加了肾癌细胞中OHP的摄入,并通过低氧微环境的改善,下调了P-gp的表达,实现逆转低氧微环境介导的耐药性问题。而消耗GSH型荧光探针修饰的壳聚糖,又能在增强血红蛋白诱导的铁凋亡的同时实现肿瘤荧光成像。本研究构建的靶向SLC22A2 DNA高甲基化和低氧的多功能纳米载体,可逆转肾癌奥沙利铂耐药并实现肿瘤荧光成像,这种治疗策略可为多药耐药肿瘤的化疗提供新思路。
海罗[6](2019)在《脂质体包裹的多功能二维纳米体系构建及其生物医学应用》文中研究表明二维纳米材料具有独特的表面效应、量子尺寸效应以及一些电学和生物学特性,被广泛应用到生物成像、生物化学传感、肿瘤光学治疗、细菌杀伤等领域。尽管拥有各种优越的特性,二维纳米材料在生物体内应用时出现了容易团聚、稳定性较差以及产生毒副作用等问题。此外,由于缺少可修饰的功能基团,很难对二维纳米材料进行进一步的功能化修饰,使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受到了限制。因此,发展一种通用型策略对二维纳米材料进行功能化修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论文选取最具发展潜力的二维纳米材料:还原氧化石墨烯(rGO)和黑磷(BP)为研究对象,以脂质体功能化二维纳米材料为主线,瞄准肿瘤多模式协同治疗及抗菌这一研究方向,开展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工作:一、基于装载白藜芦醇的叶酸-聚乙二醇-脂质体功能化还原氧化石墨烯纳米体系用于靶向及近红外光触发的化学/光热协同肿瘤治疗白藜芦醇(RV)作为一种自然界产生的生物活性分子,因其对众多疾病具有治疗效果而受到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成为颇具前景的热门研究对象。然而,由于RV本身所存在水溶性低、稳定性差以及在生物体内非常容易被代谢等缺陷造成其在细胞实验中所发现的种种治疗效果到了动物活体内却发挥不出来。我们发展了一种简单、快速地将RV装载到rGO纳米片层上的方法,以增加RV的水溶性、高其稳定性。通过将RV、rGO与叶酸-聚乙二醇-脂质体(FA-PEG-liposome)简单混合并超声处理即可制备得到装载RV的FA-PEG-liposome包裹的rGO(FAPEG-Lip@rGO/RV)纳米体系。包裹在纳米体系内的RV表现出来较强的稳定性,能够对抗紫外光照射引起的异构化降解。该纳米体系在各种模拟体液中均表现出良好的分散稳定性,其所装载的药物可由近红外光(NIR)触发释放。同时由于纳米体系表面修饰了叶酸分子,FA-PEG-Lip@rGO/RV可以通过叶酸受体(FR)介导的靶向识别过程进入FR阳性的人乳腺癌MCF-7细胞。考察了纳米药物载体FA-PEG-Lip@rGO的生物相容性,结果证明其本身生物相容性良好,没有任何毒副作用。而装载了RV后,在NIR光的照射下,FA-PEG-Lip@rGO/RV纳米体系表现出高效的化学/光热协同肿瘤治疗:仅通过一次肿瘤部位的原位注射就将荷瘤裸鼠的肿瘤彻底清除。因此,我们发展了一种简单、稳定、安全、高效的RV纳米载体系统,有望进一步推动抗肿瘤药物分子RV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应用。二、脂质体稳定的多功能黑磷纳米体系的构建以及其生物功能评价BP纳米片出现引起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成为继石墨烯后纳米材料的又一个研究热点。但是BP纳米片的稳定性较差,降解后的BP结构和性能迅速消失。目前已报道的高BP纳米片稳定性的方法在增强其稳定性的同时却降低了BP纳米片在生物体内降解的可能性。为了解决这个阻碍BP纳米片在生物医学领域应用的难题。在此研究中,我们将多功能脂质体(MFL)包裹在BP纳米片上发展了一种新型MFL稳定的BP纳米体系(BP@MFL)。通过MFL的包裹将BP纳米片与外界的氧气和水隔绝开来,高纳米体系的稳定性。而当其处于NIR光照时,BP纳米片能够迅速发生光致升温,表面所包裹的MFL从BP纳米片上脱落下来,重新暴露BP纳米片,使其能够被周围的氧气和水逐渐降解。在此基础上,利用BP纳米片比表面积大的优势,将抗肿瘤药物RV和氧气自供给试剂过氧化氢酶(CAT)同时装载在BP@MFL上发展了一种多功能的RV/CAT-BP@MFL纳米诊疗试剂。RV/CAT-BP@MFL纳米体系表现出在复杂溶液体系中良好的分散性、NIR光刺激-响应的药物释放、高效的光热转换效率以及氧气自供给的高效单线态氧生成。相信这些研究成果将为BP纳米片在肿瘤诊疗中的应用打下坚实基础。三、脂质体稳定的多功能黑磷纳米体系用于靶向及近红外荧光成像引导的化学/光热/氧气自产生的光动力学协同肿瘤治疗在上一个工作的基础上,继续选用RV/CAT-BP@MFL纳米体系作为多功能纳米诊疗试剂,进一步在细胞水平和动物水平上考察该纳米诊疗体的靶向及NIR成像引导下的化学/光热/氧气自产生的光动力学协同肿瘤治疗。该RV/CATBP@MFL纳米体系展现出高效的FR介导靶向肿瘤运输,并且在到达肿瘤位点之后能够分解肿瘤细胞内富含的过氧化氢产生氧气,缓解实体瘤内存在的缺氧难题。在NIR荧光成像结果的引导下,NIR光可以于纳米体系在肿瘤部位富集浓度最高的时间点对肿瘤部位开始照射。在一系列细胞水平和动物水平的肿瘤治疗实验中,RV/CAT-BP@MFL纳米体系均表现出高效的肿瘤协同杀伤能力。该纳米体系集FR介导的靶向运输、NIR光刺激-响应的药物控制释放、NIR荧光成像、化疗、光热治疗、氧气自产生的光动力学治疗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多种功能于一体,体现出了“all-in-one”的概念,有望为临床肿瘤治疗供新的思路。四、基于聚乙二醇-脂质体稳定的黑磷纳米片用于光热抗菌研究BP纳米片被广泛用于肿瘤的诊疗领域,然而其作为抗菌剂一直很少被报道。BP纳米片独特的带隙结构使其具有出色的光热升温性能,非常有希望应用于细菌的抗感染治疗。我们通过聚乙二醇-脂质体(PEG-liposome)包裹BP纳米片使其物理稳定性得到了显着增强。并且该PEG-liposome包裹的BP(PEG-Lip@BP)纳米体系拥有较强的光热转化能力,有应用于光热抗菌治疗的潜力。选取金黄色葡萄球菌为模式细菌,发现PEG-Lip@BP纳米体系能够有效地进入细菌,这为其良好的抗菌效果打下了基础。通过优化NIR光照的功率密度、光照时间及纳米体系的孵育浓度得到了最佳的实验参数。在该最优条件下,PEG-Lip@BP纳米体系能够实现100%的细菌杀伤。因此,基于该PEG-Lip@BP纳米体系有望发展一种高效的抗菌剂。
于朋[7](2019)在《置换法构建的纳米红细胞用于增效放疗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肿瘤缺氧引起的治疗抗性,是限制放射治疗(RT)效率的关键因素,并最终导致肿瘤的复发和转移。为了缓解肿瘤的乏氧微环境,已开展了许多基于血红蛋白类氧载体(HBOC)的研究,为具有放疗抗性的癌症患者提供了新的选择。然而,血红蛋白(Hb)中血红素的潜在自氧化细胞毒性和肾毒性阻碍了它们的临床应用,大多研究停滞在临床I期。因此,亟需找到一种安全可靠的新型血红蛋白类氧载体。在本文中,我们通过“置换法”构建了一种具有多重优异性能的纳米红细胞(nnRBCs)。具体方法为:用全氟萘烷(FDC,一种具有极强疏水性、高携氧的全氟化合物)置换掉血红蛋白中的血红素,得到全氟萘烷-珠蛋白纳米复合物(NPs),然后在其外侧涂覆一层红细胞膜(RBCm),制备得到nnRBCs。本文研究内容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nnRBCs的制备工艺探索和体外表征。以血红蛋白为原材料,通过经典的酸性丙酮法收集得到珠蛋白。通过比较泊洛沙姆、白蛋白、脂质体和珠蛋白4种不同的乳化剂乳化FDC后粒径的大小,确定珠蛋白为最合适的乳化剂。接下来筛选了 RBCm和NPs的体积比,确定以4:1的比例共挤滤膜制备的nnRBCs粒径最小,稳定性最佳。然后,通过粒径测定、电势测定、透射电镜图像和凝胶电泳图像证明RBCm在NPs表明的的成功包裹。紫外定性和定量的方法确定体系中血红素被彻底去除,气相色谱仪测定了体系中FDC的包载量,最终考察了nnRBCs在不同介质和温度中的粒子稳定性。我们的结果反映出nnRBCs具备高载药量、长期稳定和安全性良好的优点。第二部分nnRBCs的释氧行为和细胞毒性表征。通过氧电极测定nnRBCs的携氧量,之后在体外模拟了体内的乏氧微环境和常氧微环境,氧电极监测nnRBCs和其他几种制剂的释氧过程。直观通过血液颜色的变化鉴定nnRBCs对血氧饱和度的改变。然后在结肠癌肿瘤细胞模型上,测试了 nnRBCs对细胞缺氧状态、对DNA分子损伤以及对细胞放疗毒性的影响。最终结果呈现出nnRBCs可以在体外有效改善乏氧并辅助增强放疗造成的细胞的破坏和损伤。第三部分nnRBCs对肿瘤乏氧改善的表征。在CT26结肠癌小鼠模型中,通过免疫荧光染色和western blot实验,研究了 nnRBCs静脉注射后肿瘤内乏氧强度和HIF-1α蛋白表达的变化。然后,对HIF-1α下游和肿瘤发展相关的基因的含量进行了定量。这些结果共同表明了 nnRBCs可以很好的缓解肿瘤中的乏氧,并下调由乏氧引起的促肿瘤进展的基因的表达。第四部分nnRBCs的放疗增效和安全性的研究。本部分在CT26结肠癌皮下肿瘤模型中开展了药效评估,nnRBCs联合RT后起到了1+1>2的效果,显着地限制了肿瘤的生长。通过血清生化分析和切片染色观察评价了 nnRBCs对肾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nnRBCs具有高度的安全性。nnRBCs为FDC的输送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因为在此之前它不能被任何FDA批准的乳化剂乳化。在静脉内递送后,nnRBCs通过有效地逆转肿瘤缺氧而提高了 RT的效率。值得注意的是,nnRBCs的成分全部来自生物体或通过人体试验验证的安全物质,这使得nnRBCs具有快速进入临床试验的巨大潜力。
万国运[8](2019)在《纳米红细胞治疗体系联合光热/光动力与化疗对乳腺癌的协同作用研究》文中认为研究背景和目的:乳腺癌是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临床上乳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包括手术治疗、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和免疫治疗等。然而,传统疗法都存在各自的缺陷,急需开发新的治疗手段治疗乳腺癌。光学疗法是一种新兴的肿瘤治疗方法,包括光热治疗(PTT)和光动力治疗(PDT)两种形式。PTT是利用光敏剂将近红外激光的光能转换成热能,造成肿瘤细胞热死亡的一种治疗方法。PDT是光敏剂在近红外激光的作用下,与肿瘤部位的氧气相互作用,产生大量活性氧自由基,通过直接杀伤肿瘤细胞和间接作用于肿瘤微环境来治疗肿瘤的方法。光学疗法具有易聚焦、微创及不易产生耐药等优势,在肿瘤治疗中表现出较好的应用前景。本文以红细胞为载体材料,设计并构建了一种结构简单并高效整合PTT/PDT与化疗的仿生纳米红细胞治疗体系(DIRAs)。该治疗体系是利用光敏剂吲哚菁绿(ICG)和化疗药物阿霉素(DOX)在气体发生剂碳酸氢氨(ABC)溶液中通过疏水与π-π共轭相互作用形成纳米复合物,然后利用红细胞(RBCs)对该纳米复合物进行包裹,同时实现纳米化制备而得。本课题还系统研究了纳米化红细胞对ICG、DOX和ABC的高效共载、热响应性药物爆破释放、血红蛋白(Hb)携氧增效光动力作用,以及联合PTT/PDT和化疗治疗乳腺癌的疗效及其相关机制。实验方法:1.在ABC溶液中与探头超声下,ICG与DOX通过分子间相互作用形成纳米复合物(ICG/DOX),而后采用挤出法实现RBCs对ICG/DOX的包覆,制备纳米红细胞治疗体系DIRAs。运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动态光散射(DLS)考察DIRAs的形貌、粒径、Zeta电位及其体外稳定性;采用全蛋白图谱分析技术对其蛋白组分特征进行考察;利用血红蛋白测定仪检测DIRAs携载Hb的情况。2.采用红外热成像照相机监测激光照射过程中DIRAs溶液温度的变化;采用热重分析和凝胶实验考察ABC的热响应性产气性能;利用TEM观察激光照射后DIRAs形貌的变化;运用动态透析法和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对DIRAs的热响应性药物释放行为进行监测。3.采用紫外分光光谱法检测激光照射过程中Hb分子中的氧气消耗情况;以单线态氧荧光探针SOSG检测DIRAs溶液中活性氧的生成情况。4.运用CCK-8法评价不同给药治疗对乳腺癌4T1细胞的杀伤作用和长效抑制效应;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不同给药组细胞内的药物分布、活性氧生成、线粒体损伤及细胞色素C(Cyt c)的亚细胞定位情况;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定量检测不同给药组细胞的药物摄取、活性氧产生以及细胞凋亡情况;采用死活细胞染色法观察不同给药治疗对4T1细胞的杀伤作用;采用Western blotting实验检测线粒体凋亡通路中关键蛋白的表达变化。5.建立乳腺癌皮下移植瘤模型,通过肿瘤局部注射途径给药,而后利用小动物活体成像技术考察DIRAs在肿瘤病灶的滞留情况;给药1 h后对肿瘤进行激光照射,期间利用红外热成像照相机监测肿瘤部位的温度变化;治疗后取小鼠肿瘤制作冰冻切片,并采用SOSG荧光探针法检测肿瘤组织中活性氧的产生情况。6.对荷瘤小鼠随机分组并进行不同给药治疗,期间测量肿瘤尺寸,绘制肿瘤生长曲线,同时观察肿瘤的复发情况;治疗后对小鼠体内主要脏器与肿瘤进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与组织病理学分析,考察各种治疗对肿瘤的杀伤作用以及对正常组织的损伤情况;采用生物发光和小动物活体成像技术考察各治疗组小鼠体内乳腺癌肺转移的情况。7.以健康小鼠为研究对象,采用静脉注射途径给药,然后利用血液分析仪对小鼠血液进行血常规分析;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小鼠脾脏中骨髓来源的抑制性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s)的比例;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对各给药组小鼠肝肾功能指标进行定量分析;对小鼠主要脏器进行H&E染色与组织病理学分析,考察脏器的损伤情况。研究结果:1.RBCs包裹ICG/DOX制备得到的纳米红细胞治疗体系DIRAs呈规则的球状形貌,粒径为97.9±21.3 nm,分散指数为0.203,Zeta电位为-21.6 mV。DIRAs表现出良好的体外稳定性,具有RBCs细胞膜和细胞质的特征蛋白组分,Hb的保留率约为52.7%。2.DIRAs保持了ICG良好的光热转化效率,激光照射过程中其溶液体系的温度高达60℃;DIRAs的光热效应能够触发ABC的热响应性分解,在其凝胶体系中观察到明显的气泡产生。TEM观察发现,激光照射后DIRAs的纳米结构发生破裂,并且部分药物从内部释出。激光照射下,DIRAs具有显着的热响应性爆破释药性能,并且药物的体外释放表现出一定的pH敏感性。3.DIRAs中的Hb以含氧形式存在,其携载的氧气可被ICG介导的PDT作用消耗,能够显着增加其溶液体系中活性氧的产量。4.在乳腺癌4T1细胞中,DIRAs表现出较强的入胞能力,高效携载DOX进入细胞核,并且激光照射能够进一步促进其入胞,DOX的入胞率提高了约30%。结合激光照射,DIRAs表现出极强的细胞毒性,显着诱导了4T1细胞的凋亡。与游离ICG比较,DIRAs不仅高效杀伤了激光照射区域内的细胞,还对照射区域外的细胞产生了明显的毒性。5.DIRAs结合激光照射促进了4T1细胞内ROS的产生,进一步造成线粒体损伤以及Cyt c由线粒体向细胞质的释放,同时线粒体凋亡通路下游关键蛋白Caspase 9/3被显着激活,证明DIRAs介导的PDT效应能够通过激活线粒体凋亡通路诱导细胞凋亡。6.在荷瘤小鼠体内,DIRAs明显延长了ICG与DOX在肿瘤部位的滞留时间,表现出显着优于游离ICG的PTT/PDT效应,促进了肿瘤局部温度升高,并增加了肿瘤组织中ROS的产量。7.DIRAs结合激光照射能够实现小鼠体内肿瘤的完全消融,造成肿瘤组织中大量细胞坏死,并在较长时间内抑制了肿瘤的复发和转移,进而延长了荷瘤小鼠的生存期。8.健康小鼠经不同给药治疗后,血常规各项参数、脾脏中MDSCs和肝肾功能各项指标均与阴性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组织切片染色未观察到各脏器出现病理学损伤,说明该纳米红细胞治疗体系具有较高的生物安全性。结论:本文成功制备了一种具有热响应性药物控制释放能力和携氧增效PDT作用的纳米红细胞治疗体系DIRAs,实现了PTT/PDT和化疗的有效联合及其对乳腺癌协同增效的治疗作用。体内外实验数据表明DIRAs有效阻止乳腺癌复发和转移,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为临床乳腺癌开发新的治疗手段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
潘星辰[9](2018)在《脂质体包裹猪血红蛋白技术优化及异源输血的研究》文中提出脂质体包裹血红蛋白(LEH)是参照红细胞结构,将血红蛋白包裹进磷脂材料中而形成的一种微囊小颗粒。它具备红细胞部分功能,由于外膜不存在糖蛋白,LEH的使用不会受到血型的限制。如今,无论在人类医疗还是动物医疗中,血液制品是紧缺的。而且输血还存在诸多的弊端如疾病的交叉感染,输血溶血反应等。LEH有望克服人类和动物的用血障碍。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分为4个部分:优化制备LEH的方法,探索最佳保存条件,LEH体内外安全性检测,LEH复苏急性失血性休克动物模型。(1)逐一探索旋转蒸发法中各个条件对LEH包封率的影响,最高包封率的因素作为选定目标。当血红蛋白浓度(CHB=140 g/l)、m(卵磷脂):m(胆固醇)=2:1、V(氯仿):V(乙醚)=3:1、V(油相):V(水相)=3:1、旋转速率=100 r/min、水浴温度=25℃时,LEH取得最大包封率(47.35±2.05)%。(2)分别测得和观察LEH于30d内在不同保存液中,不同的温度下的泄露率和其颜色的变化。结果表明:在4℃下,LEH在0.9%NaCl液中的泄露率最低(18.78%),LEH颗粒依旧为红色,具有携带氧气能力。(3)LEH在普通肉汤培养基中无细菌长出,在与兔血的配血试验中无凝血、溶血反应。将LEH输入健康兔子体内,生理特征短时间内皆可恢复正常,说明其能安全使用于兔。但血常规,尿常规,生化指标的上升表明LEH对机体的免疫系统、肝脏、肾脏会产生一定的影响。(4)为探讨异源LEH复苏急性失血性休克猫的临床效果,分别用RBC、LEH、生理盐水进行复苏。观察比较3组治疗前后的血氧饱和度,血常规,生化指标。试验结果表明:复苏3 h后,异源LEH能达到近似RBC的效果可以修正急性失血性休克猫的氧气亏损和减少低灌注引起的多器官损伤,优于使用生理盐水。本研究对LEH的制备、保存、安全性、功能性进行了探讨,为LEH能成为动物通用红细胞应用于兽医临床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潘星辰,渠光辉,贾宇旻,贾杏林[10](2018)在《异源脂质体包裹血红蛋白复苏急性失血性休克猫的效果观察》文中研究说明为探讨异源脂质体包裹血红蛋白(Liposome encapsulated hemoglobin,LEH)复苏急性失血性休克猫的临床效果,利用脂质体包裹猪血红蛋白制作异源LEH,将6只猫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自身红细胞(RBC)组,LEH组和生理盐水组,建立猫急性失血性休克模型,并维持休克30 min后输入2倍失血体积的乳酸林格液恢复渗透压。分别用自身RBC、LEH、生理盐水再进行复苏,观察比较3组治疗前后的参数指标。LEH组相比于生理盐水组,血氧饱和度、血红蛋白含量有明显上升;生化指标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血肌酐(CREA)、尿素(UREA)中所表达的损伤更低,接近于RBC组的复苏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复苏3 h后,异源LEH可以修正急性失血性休克猫的氧亏和减少低灌注引起的多器官损伤。
二、脂质体包裹血红蛋白的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脂质体包裹血红蛋白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多功能纳米脂质体用于光疗协同缺氧激活化疗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纳米脂质体LCT的制备与表征 |
材料与方法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仪器 |
3 纳米脂质体LCT的合成 |
4 形态表征 |
5 粒径检测 |
6 稳定性考察 |
7 紫外-可见-近红外吸收光谱与荧光光谱的扫描 |
8 载药量与包封率的测定 |
9 统计学分析 |
结果 |
1 形态表征 |
2 粒径检测 |
3 稳定性考察 |
4 吸收光谱与荧光光谱扫描 |
5 载药量与包封率的测定 |
讨论 |
第二部分 多功能脂质体LCT的体外功能性评价 |
材料与方法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仪器 |
3 体外释放实验 |
4 多功能脂质体LCT的体外光动力学效果考察 |
4.1 照射时间对LCT的光动力效果影响 |
4.2 功率密度对LCT的光动力效果影响 |
5 多功能脂质体LCT的体外光热效果考察 |
5.1 不同样品的光热效果对照研究 |
5.2 功率密度对LCT的光热效果研究 |
结果 |
1 体外释放实验 |
2 多功能脂质体LCT的体外光动力学效果考察 |
3 多功能脂质体LCT的体外光热效果考察 |
讨论 |
第三部分 多功能脂质体LCT的体外细胞活性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仪器 |
3 细胞摄取实验 |
4 LCT的细胞内光动力学效果及缺氧环境检测 |
5 LCT的细胞内光热效果评价 |
6 MTT法考察LCT的协同治疗效果 |
6.1 MTT溶液的配制 |
6.2 细胞计数 |
6.3 细胞存活率测定 |
7 流式细胞术考察LCT的协同治疗效果 |
结果 |
1 细胞摄取实验 |
2 LCT的细胞内光动力学效果及缺氧环境检测 |
3 LCT的细胞内光热效果评价 |
4 MTT法考察LCT的光化疗协同治疗效果 |
5 流式细胞术考察LCT的协同治疗效果 |
讨论 |
第四部分 多功能脂质体LCT的体内活性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仪器 |
3 溶血性研究 |
4 LCT的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 |
5 BALB/c小鼠皮下乳腺癌模型的构建 |
6 体内分布实验 |
7 体内PTT/PDT效果考察 |
8 肿瘤内缺氧情况检测 |
9 体内协同治疗效果与免疫效果考察 |
结果 |
1 溶血性研究 |
2 LCT的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 |
3 体内分布实验 |
4 体内PDT/PTT疗效和缺氧水平考察 |
5 体内协同治疗效果与免疫效果考察 |
5.1 LCT对4T1 荷瘤小鼠的抑瘤效果考察 |
5.2 LCT的免疫效果考察 |
讨论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通过缓解肿瘤缺氧提高光动力疗法的策略及应用 |
综述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缩略词表 |
致谢 |
(2)基于模板自组装技术的聚多巴胺包裹血红蛋白粒子的构建及其生物学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基于模板自组装技术的聚多巴胺包裹血红蛋白粒子的构建 |
1.1 实验材料 |
1.1.1 实验试剂 |
1.1.2 实验仪器 |
1.2 实验方法 |
1.2.1 Hb原液的提取 |
1.2.2 不同模板粒子的制备 |
1.2.3 模板粒子的表征 |
1.2.4 模板粒子组装血红蛋白 |
1.2.5 碳酸锰共沉淀-聚多巴胺表面修饰联用制备Hb-PDA |
1.2.6 Hb-PDA的形貌特征表征 |
1.2.7 Hb-PDA水合粒径与Zeta电位的测定 |
1.2.8 Hb-MnCO_3及Hb-PDA的紫外可见光谱表征 |
1.2.9 Hb-PDA的红外光谱表征 |
1.3 结果 |
1.3.1 模板粒子的形貌特征 |
1.3.2 模板粒子的水合粒径与Zeta电位 |
1.3.3 模板粒子对Hb的包封率比较 |
1.3.4 碳酸锰共沉淀工艺对血红蛋白自氧化的影响 |
1.3.5 碳酸锰共沉淀对Hb的包封率 |
1.3.6 Hb-PDA的形貌特征 |
1.3.7 Hb-PDA的水合粒径与Zeta电位 |
1.3.8 Hb-PDA的紫外-可见光谱 |
1.3.9 Hb-PDA的红外光谱 |
1.4 讨论 |
1.5 小结 |
第二章 聚多巴包裹血红蛋白粒子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学效能评价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试剂 |
2.1.2 实验仪器与耗材 |
2.1.3 实验动物 |
2.2 实验方法 |
2.2.1 Hb-PDA的溶血性实验 |
2.2.2 Hb-PDA对凝血功能的影响 |
2.2.3 Hb-PDA的对血液流变特性的影响 |
2.2.4 Hb-PDA的细胞毒性 |
2.2.5 Hb-PDA的吞噬实验 |
2.2.6 Hb-PDA的体外供氧能力评价 |
2.2.7 Hb-PDA的抗氧化能力评价 |
2.3 实验结果 |
2.3.1 Hb-PDA的溶血性 |
2.3.2 Hb-PDA对凝血功能的影响 |
2.3.3 Hb-PDA对全血黏度的影响 |
2.3.4 Hb-PDA的细胞毒性 |
2.3.5 Hb-PDA的吞噬实验 |
2.3.6 Hb-PDA的体外携氧能力评价 |
2.3.7 Hb-PDA对羟自由基的清除作用 |
2.3.8 Hb-PDA对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三章 聚多巴胺包裹血红蛋白粒子的稳定性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仪器与耗材 |
3.2 实验方法 |
3.2.1 Hb-PDA在保存过程中的粒径稳定性 |
3.2.2 Hb-PDA与Hb-MnCO_3在保存过程中的Hb渗漏量 |
3.2.3 Hb-PDA在剪切体系下的粒径稳定性 |
3.2.4 Hb-PDA在剪切体系下的Hb渗漏量 |
3.2.5 Hb-PDA的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
3.3 实验结果 |
3.3.1 Hb-PDA在静置保存下的粒径稳定性 |
3.3.2 Hb-PDA与Hb-MnCO_3在静置保存下的Hb渗漏率 |
3.3.3 Hb-PDA在流动剪切体系下的粒径稳定性 |
3.3.4 Hb-PDA与Hb-MnCO_3在流动剪切体系下的Hb渗漏率 |
3.3.5 PDA表面修饰提高HBOCs稳定性的机制探究(XPS分析)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聚多巴胺包裹血红蛋白粒子的体内评价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实验仪器与耗材 |
4.1.3 实验动物 |
4.2 实验方法 |
4.2.1 Hb-PDA的失血性休克模型评价 |
4.2.2 大鼠血浆丙二醛(MDA)的检测 |
4.2.3 大鼠血浆超氧歧化酶(SOD)的检测 |
4.2.4 粒子的体内分布 |
4.2.5 粒子体内代谢途径考察 |
4.2.6 Hb-PDA的急毒性评价 |
4.3 实验结果 |
4.3.1 Hb-PDA的失血性休克模型评价 |
4.3.2 大鼠血浆的氧化应激因子水平 |
4.3.3 粒子体内分布 |
4.3.4 粒子体内代谢途径 |
4.3.5 Hb-PDA的免疫毒性 |
4.3.6 Hb-PDA对小鼠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
4.3.7 Hb-PDA输注小鼠的组织病理学评价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主要学术成果 |
主要简历 |
致谢 |
(3)用于校准血氧计的血红蛋白微胶囊光学仿体制备及表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血氧饱和度的定义与应用 |
1.1.2 血氧饱和度的检测方法 |
1.1.3 血氧光学仿体 |
1.2 研究现状 |
1.3 目前研究的不足 |
1.4 论文内容及组织结构 |
1.4.1 论文研究内容 |
1.4.2 论文组织结构 |
第2章 血氧饱和度仿体制备表征设备的设计与搭建 |
2.1 同轴流动聚焦设备设计与搭建 |
2.2 3D打印系统设计与搭建 |
2.3 多光谱影像系统设计与搭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血红蛋白微胶囊的制备和表征研究 |
3.1 引言 |
3.2 血红蛋白微胶囊制备材料及其性能 |
3.2.1 血红蛋白微胶囊外壳材料 |
3.2.2 血红蛋白溶液提取 |
3.2.3 其他材料 |
3.3 血红蛋白微胶囊的制备及表征 |
3.3.1 血红蛋白微胶囊的制备 |
3.3.2 血红蛋白微胶囊的表征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模拟氧合功能的血红蛋白仿体的制备与表征研究 |
4.1 引言 |
4.2 血红蛋白微胶囊均质仿体的制备及表征 |
4.2.1 制备材料及其性能 |
4.2.2 血红蛋白微胶囊均质仿体的制备 |
4.2.3 血红蛋白微胶囊均质仿体的表征 |
4.3 血红蛋白微胶囊非均质仿体的制备及表征 |
4.3.1 血红蛋白微胶囊非均质仿体的制备 |
4.3.2 血红蛋白微胶囊非均质仿体的表征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1.1 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 |
5.1.2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4)近红外多功能纳米探针的构建及其在胃癌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主要缩略词表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纳米粒子应用于胃癌的概述 |
2.纳米粒子在胃癌诊断中的应用 |
2.1 胃癌的常规诊断及其局限性 |
2.2 纳米粒子在胃癌传统影像学诊断的应用 |
2.3 纳米粒子在胃癌新型成像中的应用 |
2.4 纳米粒子在胃癌血液学检查的应用 |
3.纳米粒子在胃癌治疗中的应用 |
3.1 胃癌治疗现状及其局限性 |
3.2 纳米粒子载药系统在胃癌治疗中的应用 |
3.3 纳米粒子在抑制胃癌乏氧微环境中的应用 |
3.4 纳米粒子在胃癌其他治疗中的应用 |
4.本文的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
4.1 本文的选题意义 |
4.2 本文的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构建线粒体靶向型产氧纳米颗粒实现胃癌的靶向诊断及增强的光动力治疗 |
1.前言 |
2.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3.结果与讨论 |
3.1 Mn_3O_4@MSNs@IR780 的合成与表征 |
3.2 Mn_3O_4@MSNs@IR780 的稳定性 |
3.3 纳米颗粒体外H_2O_2分解及响应性IR780释放 |
3.4 Mn_3O_4@MSNs@IR780 纳米颗粒的亚细胞定位 |
3.5 MKN-45P胃癌细胞中乏氧的检测 |
3.6 MKN-45P胃癌细胞中ROS产量的检测 |
3.7 Mn_3O_4@MSNs@IR780 的体外抗肿瘤治疗效果 |
3.8 活体近红外荧光成像与体内生物分布 |
3.9 体内胃癌组织乏氧情况的监测 |
3.10 体内抗肿瘤治疗效果 |
3.11 生物安全分析 |
4.总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近红外引导下纳米介导的线粒体呼吸抑制/损伤途径增强胃癌的光疗效果 |
1.前言 |
2.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3.结果与讨论 |
3.1 P-P-I-M纳米颗粒的合成与表征 |
3.2 P-P-I-M纳米颗粒的光疗能力测定 |
3.3 线粒体功能抑制及细胞毒性 |
3.4 MKN-45P胃癌细胞中的乏氧情况检测 |
3.5 P-P-I-M纳米颗粒的亚细胞定位 |
3.6 MKN-45P胃癌细胞中ROS产量的检测 |
3.7 体外抗肿瘤治疗效果 |
3.8 活体近红外荧光成像 |
3.9 光声成像结果 |
3.10 肿瘤部位PET-CT结果 |
3.11 肿瘤部位光声成像结果 |
3.12 肿瘤组织HIF-1α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
3.13 体内抗肿瘤治疗效果 |
3.14 生物安全性分析 |
4.总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主动靶向性氧化钨纳米颗粒介导的胃癌双模诊断及热休克抑制的光热治疗 |
1.前言 |
2.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3.结果与讨论 |
3.1 iRGD-W_(18)O_(49)-17AAG的合成与表征 |
3.2 胃癌细胞的选择性摄取 |
3.3 体内生物分布及活体近红外荧光成像 |
3.4 体外CT成像结果 |
3.5 小鼠体内CT成像结果 |
3.6 体外红外热成像结果 |
3.7 小鼠体内红外热成像结果 |
3.8 体外抗肿瘤治疗效果 |
3.9 体内抗肿瘤治疗效果 |
3.10 生物安全分析 |
4.结果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5)靶向SLC22A2 DNA高甲基化和低氧的多功能纳米载体逆转肾癌奥沙利铂耐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第一章 绪论 |
1.1 表观遗传学介导的肾癌耐药 |
1.2 低氧微环境介导的肾癌耐药 |
1.3 基于血红蛋白的携氧材料 |
1.4 铁死亡治疗 |
1.5 本课题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携氧肾靶向纳米载体的制备与表征 |
2.1 仪器与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3.1 携氧肾靶向纳米载体内核的表征 |
2.3.2 携氧肾靶向纳米载体内核的形貌分析 |
2.3.3 携氧肾靶向纳米载体的制备和表征 |
2.3.4 异硫氰酸荧光素和吲哚菁绿标记的携氧肾靶向纳米载体的制备与表征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携氧肾靶向纳米载体与地西他滨联用逆转低氧介导的奥沙利铂肾癌耐药研究 |
3.1 仪器与材料 |
3.2 实验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携氧肾靶向纳米载体的细胞摄取 |
3.3.2 携氧肾靶向纳米载体改善低氧微环境 |
3.3.3 携氧肾靶向纳米载体实体瘤核穿透能力 |
3.3.4 携氧肾靶向纳米载体上调ENT1 的表达 |
3.3.5 携氧肾靶向纳米载体恢复低氧下表观遗传学治疗疗效 |
3.3.6 携氧肾靶向纳米载体和DAC联用增敏OHP细胞毒性 |
3.3.7 携氧肾靶向纳米载体的肾靶向性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可视化载药和携氧多功能肾靶向纳米载体的制备与表征 |
4.1 仪器与材料 |
4.2 实验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壳聚糖修饰的表征 |
4.3.2 可视化载药和携氧多功能肾靶向纳米载体的表征 |
4.3.3 可视化载药和携氧多功能肾靶向纳米载体的载药及释药率 |
4.3.4 可视化载药和携氧多功能肾靶向纳米载体的特异性荧光识别功能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可视化载药和携氧多功能肾靶向纳米载体体内抗肿瘤效果及机制研究 |
5.1 仪器与材料 |
5.2 实验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可视化载药和携氧多功能肾靶向纳米载体的细胞摄取及改善低氧微环境 |
5.3.2 可视化载药和携氧多功能肾靶向纳米载体增敏低氧微环境下肾癌化疗作用 |
5.3.3 可视化载药和携氧多功能肾靶向纳米载体调控RCC铁死亡相关基因表达 |
5.3.4 可视化载药和携氧多功能肾靶向纳米载体增敏OHP的细胞毒性 |
5.3.5 可视化载药和携氧多功能肾靶向纳米载体RCC和肿瘤荧光成像 |
5.3.6 可视化载药和携氧多功能肾靶向纳米载体增敏奥沙利铂体内抗肿瘤效果及初步安全性评价 |
5.4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主要创新点 |
综述:人工氧载体用于肿瘤治疗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6)脂质体包裹的多功能二维纳米体系构建及其生物医学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本文常用英文缩略词表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二维纳米材料概述 |
1.3 二维纳米材料的分类及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进展 |
1.3.1 过渡金属二硫化物 |
1.3.2 六方氮化硼 |
1.3.3 层状复合氢氧化物 |
1.3.4 二维过渡金属碳化物/氮化物 |
1.3.5 石墨烯 |
1.3.6 黑磷 |
1.4 通过脂质体包裹的策略对二维纳米材料功能化的研究进展 |
1.4.1 脂质体功能化石墨烯 |
1.4.2 脂质体功能化过渡金属二硫化物 |
1.4.3 脂质体功能化黑磷 |
1.5 本文构思 |
第2章 基于装载白藜芦醇的叶酸-聚乙二醇-脂质体功能化还原氧化石墨烯纳米体系用于靶向及近红外光触发的化学/光热协同肿瘤治疗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试剂与仪器 |
2.2.2 FA/biotin-PEG-liposome的合成及近红外荧光染料修饰 |
2.2.3 FA-PEG-Lip@rGO的制备 |
2.2.4 抗肿瘤药物RV的装载与近红外光控制的药物释放行为研究 |
2.2.5 FA-PEG-Lip@rGO/RV纳米体系中RV的稳定性考察 |
2.2.6 FR介导的细胞靶向识别效果考察 |
2.2.7 细胞水平上近红外光刺激的化学/光热协同治疗效果考察 |
2.2.8 活体水平上的近红外光刺激的化学/光热协同治疗效果考察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设计原理 |
2.3.2 FA-PEG-Lip@rGO纳米体系的制备和表征 |
2.3.3 药物装载效率、RV稳定性及近红外光控制药物释放行为研究 |
2.3.4 在细胞水平上考察纳米体系的靶向识别效果 |
2.3.5 细胞水平上的化学/光热协同肿瘤治疗 |
2.3.6 活体水平上FA-PEG-Lip@rGO/RV的肿瘤协同治疗 |
2.4 小结 |
第3章 脂质体稳定的多功能黑磷纳米体系的构建以及其生物功能评价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与仪器 |
3.2.2 不同大小的超薄BP纳米片的制备与分离 |
3.2.3 不同大小的BP纳米片的表征 |
3.2.4 MFL的制备 |
3.2.5 BP@MFL的制备 |
3.2.6 BP@MFL的物理稳定性考察 |
3.2.7 RV/CAT-BP@MFL纳米体系的制备 |
3.2.8 RV/CAT-BP@MFL纳米体系的近红外光刺激-响应控制释放 |
3.2.9 RV/CAT-BP@MFL光热转换性能考察 |
3.2.10 RV/CAT-BP@MFL光动力学性质考察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纳米体系的设计制备原理 |
3.3.2 不同大小BP纳米片的制备与表征 |
3.3.3 BP及 BP@MFL的合成与表征 |
3.3.4 RV/CAT-BP@MFL的合成与表征 |
3.3.5 近红外控制的药物释放行为、光热效应和光动力学性质研究 |
3.4 小结 |
第4章 脂质体稳定的多功能黑磷纳米体系用于近红外荧光成像引导的化学/光热/氧气自产生的光动力学协同肿瘤治疗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试剂与仪器 |
4.2.2 RV/CAT-BP@MFL在细胞水平上的靶向识别效果考察 |
4.2.3 细胞内缺氧模型的建立 |
4.2.4 细胞内1O2 含量的测定 |
4.2.5 细胞水平上协同治疗 |
4.2.6 活体水平上荧光成像 |
4.2.7 活体水平上肿瘤协调治疗 |
4.2.8 血液相容性考察 |
4.2.9 血液学及血液生化分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RV/CAT-BP@MFL应用于FR靶向协同肿瘤治疗原理 |
4.3.2 细胞水平上的靶向识别能力研究 |
4.3.3 在缺氧肿瘤细胞模型内单线态氧产生能力考察 |
4.3.4 细胞水平上肿瘤协同治疗效果考察 |
4.3.5 活体水平上的肿瘤靶向效果考察 |
4.3.6 活体水平上的肿瘤协同治疗 |
4.3.7 生物安全性评价 |
4.4 小结 |
第5章 基于聚乙二醇-脂质体稳定的黑磷纳米片用于光热抗菌研究 |
5.1 前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试剂与仪器 |
5.2.2 超薄BP纳米片层的制备 |
5.2.3 PEG-liposome的制备 |
5.2.4 PEG-Lip@BP的制备 |
5.2.5 PEG-Lip@BP的表征 |
5.2.6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PEG-Lip@BP的吞噬情况考察 |
5.2.7 PEG-Lip@BP的抑菌能力考察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PEG-Lip@BP的表征 |
5.3.2 细菌对PEG-Lip@BP的吞噬情况研究 |
5.3.3 PEG-Lip@BP的杀菌效果评价 |
5.4 小结 |
结论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和提交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置换法构建的纳米红细胞用于增效放疗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前言 |
1. 氧载体的设计 |
1.1 内源性氧气转运体 |
1.1.1 (仿生)红细胞微载体 |
1.1.2 血红蛋白类氧载体 |
1.2 外源性氧气储库 |
1.2.1 携氧微泡 |
1.2.2 全氟化碳化合物 |
1.2.2.1 全氟戊烷乳剂 |
1.2.2.2 全氟己烷乳剂 |
1.2.2.3 全氟辛基溴乳剂 |
1.2.2.4 全氟-15-冠-5醚乳剂 |
1.2.2.5 全氟萘烷乳剂 |
1.2.2.6 全氟三丁胺乳剂 |
1.2.3 新兴的体外氧气载体 |
1.3 氧气发生器 |
1.3.1 与H_2O_2反应的CAT载体 |
1.3.2 与H_2O_2反应的MnO_2纳米材料 |
1.3.2.1 MnO_2纳米粒 |
1.3.2.2 MnO_2纳米粒和无机纳米材料组成的复合物 |
1.3.2.3 MnO_2纳米片 |
1.3.2.4 中空MnO_2纳米复合物 |
1.3.3 与H_2O_2反应的其他发生器 |
1.3.4 外界刺激催化产氧的氧气发生器 |
1.3.5 和H_2O反应的氧气发生器 |
2. 氧载体的应用 |
2.1 增效成像或/和单一治疗 |
2.1.1 增效放疗 |
2.1.2 增效化疗 |
2.1.3 增效光动力治疗 |
2.1.4 增效声动力治疗 |
2.1.5 增效成像 |
2.1.6 增效成像指导的单一治疗 |
2.2 增效联合治疗 |
2.2.1 增效化疗联合放疗 |
2.2.2 增效成像指导的光疗联合放疗 |
2.2.3 增效光疗联合化疗 |
2.3 增效传统治疗联合免疫治疗 |
2.3.1 增效化疗免疫治疗 |
2.3.2 增效光动力免疫治疗 |
2.3.3 增效放疗联合免疫治疗 |
结论和前景 |
3. 本文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纳米红细胞的制备工艺和理化性质研究 |
前言 |
1. 实验仪器与材料 |
1.1 实验仪器 |
1.2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2.1 珠蛋白的提取 |
2.2 FDC乳化剂的选择 |
2.3 纳米红细胞的制备 |
2.4 纳米红细胞的表征 |
2.5 纳米红细胞的SDS-PAGE实验 |
2.6 血红素的定性和定量测定 |
2.7 纳米红细胞的FDC含量测定 |
2.8 纳米红细胞的稳定性 |
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1 珠蛋白的提取 |
3.2 不同乳化剂制备的纳米粒稳定性分析 |
3.3 纳米红细胞的制备 |
3.4 纳米红细胞的表征 |
3.5 纳米红细胞的蛋白条带表征 |
3.6 纳米红细胞中血红素的定性和定量 |
3.7 纳米红细胞中FDC的含量测定 |
3.8 纳米红细胞的稳定性分析 |
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纳米红细胞的释氧行为和细胞毒性表征 |
前言 |
1. 实验仪器与材料 |
1.1 仪器 |
1.2 材料 |
1.3 细胞株 |
2. 实验方法 |
2.1 氧电极的校准 |
2.2 携氧量测定 |
2.3 常氧条件下制剂的释放曲线 |
2.4 乏氧条件下制剂的释氧曲线 |
2.5 制剂对血氧饱和度的影响 |
2.6 细胞培养 |
2.7 制剂细胞毒性实验 |
2.8 细胞HIF-1α染色实验 |
2.9 细胞γ-H2AX染色实验 |
2.10 细胞放疗毒性实验 |
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1 制剂的携氧量 |
3.2 制剂在常氧、乏氧条件下的释氧曲线 |
3.3 制剂对血氧饱和度的改善 |
3.4 制剂自身毒性 |
3.5 细胞乏氧染色结果 |
3.6 细胞DNA损伤结果 |
3.7 细胞放疗毒性结果 |
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纳米红细胞改善肿瘤乏氧的表征 |
前言 |
1. 实验仪器和材料 |
1.1 实验仪器 |
1.2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2.1 动物模型 |
2.2 CT26结肠癌小鼠模型构建 |
2.3 CT26肿瘤哌莫硝唑和HIF-1α染色 |
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1 CT26肿瘤的哌莫硝唑、HIF-1α染色结果 |
3.2 CT26肿瘤中HIF-1α蛋白的表达结果 |
3.3 CT26肿瘤中HIF-1α下游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 |
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纳米红细胞的放疗增效和安全性研究 |
前言 |
1. 实验仪器和材料 |
1.1 实验仪器 |
1.2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2.1 动物分组和治疗方案 |
2.2 纳米红细胞在CT26模型上的放疗增效研究 |
2.3 纳米红细胞的肾脏安全性研究 |
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1 纳米红细胞在CT26模型上的放疗增效结果 |
3.1.1 肿瘤生长变化 |
3.1.2 老鼠体重变化 |
3.1.3 肿瘤体重和拍照 |
3.1.4 肿瘤组织H&E染色、TUNEL染色及定量 |
3.1.5 纳米红细胞的组织器官安全性 |
3.2 纳米红细胞的肾脏安全性 |
3.2.1 血清中肌酐和尿素氮含量 |
3.2.2 肾切片H&E染色 |
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本研究创新点 |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附录: 已发表的文章 |
(8)纳米红细胞治疗体系联合光热/光动力与化疗对乳腺癌的协同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一、纳米红细胞治疗体系的制备及表征 |
1.1 对象和方法 |
1.1.1 实验材料 |
1.1.2 主要仪器设备 |
1.1.3 实验方法 |
1.1.4 统计学分析 |
1.2 结果 |
1.2.1 吲哚菁绿/阿霉素纳米复合物的结构表征 |
1.2.2 纳米红细胞治疗体系的结构表征与分析 |
1.2.3 纳米红细胞治疗体系体外光热性能考察 |
1.2.4 纳米红细胞治疗体系体外热致产气性能考察 |
1.2.5 纳米红细胞治疗体系体外爆破性释药特性考察 |
1.2.6 纳米红细胞治疗体系体外光动力效应考察 |
1.3 讨论 |
1.3.1 纳米红细胞治疗体系的制备及表征 |
1.3.2 纳米红细胞治疗体系热致爆破性释药行为评价 |
1.3.3 纳米红细胞治疗体系体外增强的光动力性能检测 |
1.4 小结 |
二、纳米红细胞治疗体系体外协同抗肿瘤作用的考察 |
2.1 对象和方法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方法 |
2.1.3 统计学分析 |
2.2 结果 |
2.2.1 纳米红细胞治疗体系结合激光照射促进DOX被4T1细胞摄取 |
2.2.2 纳米红细胞治疗体系结合激光照射对4T1 细胞的毒性作用 |
2.2.3 纳米红细胞治疗体系结合激光照射对4T1 细胞凋亡的影响 |
2.2.4 纳米红细胞治疗体系结合激光照射对4T1 细胞与HUVEC细胞的作用比较 |
2.2.5 纳米红细胞治疗体系结合激光照射触发4T1 细胞中ROS产生的作用考察 |
2.2.6 纳米红细胞治疗体系结合激光照射对4T1 细胞线粒体凋亡通路的激活效应 |
2.3 讨论 |
2.3.1 纳米红细胞治疗体系在细胞中的摄取和分布 |
2.3.2 纳米红细胞治疗体系体外协同抗乳腺癌作用考察 |
2.3.3 纳米红细胞治疗体系结合激光照射对线粒体凋亡通路的激活作用 |
2.4 小结 |
三、纳米红细胞治疗体系体内抗肿瘤作用评价 |
3.1 对象和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常用试剂 |
3.1.3 实验仪器 |
3.1.4 实验方法 |
3.1.5 统计学分析 |
3.2 结果 |
3.2.1 纳米红细胞治疗体系在小鼠肿瘤中的滞留效应考察 |
3.2.2 纳米红细胞治疗体系体内光热效应和光动力效应评价 |
3.2.3 纳米红细胞治疗体系体内抗肿瘤效应评价 |
3.3 讨论 |
3.3.1 纳米红细胞治疗体系体内滞留效应考察 |
3.3.2 纳米红细胞治疗体系携氧增强PDT作用评价 |
3.3.3 纳米红细胞治疗体系体内抗肿瘤效应评价 |
3.4 小结 |
四、纳米红细胞治疗体系体内生物相容性评价 |
4.1 对象和方法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常用试剂 |
4.1.3 实验仪器 |
4.1.4 实验方法 |
4.1.5 统计学分析 |
4.2 结果 |
4.2.1 纳米红细胞治疗体系的生物相容性评价 |
4.2.2 纳米红细胞治疗体系对机体的生物安全性评价 |
4.3 讨论 |
4.3.1 纳米红细胞治疗体系的体内生物相容性 |
4.4 小结 |
全文结论 |
论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综述 红细胞在药物传递系统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脂质体包裹猪血红蛋白技术优化及异源输血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氧载体的介绍 |
1.1.1 全氟化碳基 |
1.1.2 Fe~(2+)卟啉基 |
1.1.3 血红蛋白氧载体 |
1.2 LEH的改进 |
1.2.1 LEH的制备方法 |
1.3 LEH的临床综合应用 |
1.3.1 含氧LEH的临床运用 |
1.3.2 含一氧化碳LEH的临床运用 |
1.4 LEH发展前景 |
第2章 LEH的制备及保存优化 |
2.1 材料 |
2.1.1 试剂 |
2.1.2 仪器 |
2.1.3 无菌猪血红蛋白的制备 |
2.2 脂质体包裹血红蛋白制备的各因素分析 |
2.2.1 血红蛋白浓度对包封率的影响 |
2.2.2 大豆卵磷脂与胆固醇的质量比对包封率的影响 |
2.2.3 乙醚与氯仿的体积比对包封率的影响 |
2.2.4 有机溶剂与血红蛋白的体积比对包封率的影响 |
2.2.5 旋转速率对包封率的影响 |
2.2.6 水浴温度对包封率的影响 |
2.2.7 水浴超声震荡次数对包封率的影响 |
2.3 各单一因素对包封率影响的结果与讨论 |
2.3.1 不同血红蛋白浓度的包封率结果 |
2.3.2 大豆卵磷脂与胆固醇不同质量比的包封率结果 |
2.3.3 乙醚与氯仿不同体积比的包封率结果 |
2.3.4 有机溶剂与血红蛋白不同体积比的包封率结果 |
2.3.5 不同旋转速率的包封率结果 |
2.3.6 不同水浴温度的包封率结果 |
2.3.7 不同水浴超声震荡次数的包封率结果 |
2.4 LEH的保存实验 |
2.5 保存试验结果与讨论 |
2.5.1 0.9%NaCl的保存试验结果 |
2.5.2 乳酸钠林格液的保存试验结果 |
2.5.3 5%葡萄糖液的保存试验结果 |
2.5.4 10%葡萄糖液的保存试验结果 |
2.5.5 超纯水的保存试验结果 |
2.5.6 PBS缓冲液的保存试验结果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LEH的体内外安全性检测 |
3.1 材料 |
3.1.1 试剂 |
3.1.2 仪器 |
3.1.3 试验动物 |
3.2 方法 |
3.2.1 无菌血红蛋白的制备 |
3.2.2 LEH的制备 |
3.2.3 空白脂质体的制备 |
3.2.4 LEH的无菌检测 |
3.2.5 体外配血试验 |
3.2.6 LEH的体内安全性试验 |
3.2.7 数据分析 |
3.3 结果 |
3.3.1 无菌血红蛋白的制备结果 |
3.3.2 LEH的制备结果 |
3.3.3 空白脂质体的制备 |
3.4 LEH的无菌检测结果 |
3.5 体外配血试验结果 |
3.6 LEH的体内安全性试验结果 |
3.6.1 精神和食欲观察 |
3.6.2 体温、呼吸、心跳的试验结果 |
3.6.3 血常规检测结果 |
3.6.4 尿液分析结果 |
3.6.5 生化分析结果 |
3.7 讨论与小结 |
第4章 异源LEH复苏急性失血性休克猫的效果观察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 |
4.1.2 仪器 |
4.1.3 试验动物 |
4.1.4 脂质体的制备 |
4.1.5 方法 |
4.1.6 红细胞分离 |
4.2 结果 |
4.2.1 血氧饱和度检测结果 |
4.2.2 血液检测结果 |
4.2.3 血浆检测 |
4.3 讨论与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异源脂质体包裹血红蛋白复苏急性失血性休克猫的效果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脂质体的制备 |
1.3 方法 |
1.4 红细胞分离 |
2 结果 |
2.1 血氧饱和度检测 |
2.2 血液检测 |
2.3 血浆检测 |
2.3.1 肝脏指标的检测 |
2.3.2 肾脏指标的检测 |
3 讨论 |
四、脂质体包裹血红蛋白的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多功能纳米脂质体用于光疗协同缺氧激活化疗的研究[D]. 沈子君. 青岛大学, 2021(02)
- [2]基于模板自组装技术的聚多巴胺包裹血红蛋白粒子的构建及其生物学作用的研究[D]. 胡吉林. 军事科学院, 2020(02)
- [3]用于校准血氧计的血红蛋白微胶囊光学仿体制备及表征研究[D]. 李佳洛.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4]近红外多功能纳米探针的构建及其在胃癌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研究[D]. 杨正阳. 南京大学, 2020
- [5]靶向SLC22A2 DNA高甲基化和低氧的多功能纳米载体逆转肾癌奥沙利铂耐药的研究[D]. 王泽阳. 浙江大学, 2020(08)
- [6]脂质体包裹的多功能二维纳米体系构建及其生物医学应用[D]. 海罗. 湖南大学, 2019(01)
- [7]置换法构建的纳米红细胞用于增效放疗的研究[D]. 于朋. 南京大学, 2019(04)
- [8]纳米红细胞治疗体系联合光热/光动力与化疗对乳腺癌的协同作用研究[D]. 万国运. 天津医科大学, 2019(02)
- [9]脂质体包裹猪血红蛋白技术优化及异源输血的研究[D]. 潘星辰. 湖南农业大学, 2018(12)
- [10]异源脂质体包裹血红蛋白复苏急性失血性休克猫的效果观察[J]. 潘星辰,渠光辉,贾宇旻,贾杏林. 经济动物学报, 2018(02)
标签:平均血红蛋白浓度论文; 纳米粒子论文; 脂质体论文; 纳米论文; 肿瘤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