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于超声清洗的在线PH检测系统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许馨[1](2021)在《烘焙条件对油茶籽油抗氧化活性成分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对高品质植物油的需求因其在健康保护和疾病预防方面的重要作用而显着增加。油茶籽油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较高,同时富含功能性活性物质,对人体健康十分有益。目前,已有研究表明人体通过口服摄入天然抗氧化物质可有效加强自身的抗氧化系统能力,故通过简单的前处理工艺寻找天然的抗氧化活性物质成为现在的研究热点。油茶籽油作为一种食疗兼备的优质食用油,其中富含多种具有抗氧化能力的活性物质。且现已有许多用于鉴定复杂物质抗氧化能力的测定方法,如DPPH、ABTS、FRAP、ORAC等传统检测方法,以及可实现快速分析单个化合物抗氧化能力的在线测定法,如HPLC-DPPH、HPLC-CL等。由于传统检测方法存在一定的缺陷,可能耗费大量时间致使测定结果不准确。因此,建立快速便捷的在线抗氧化活性测定方法将有利于较为全面地对食物的抗氧化能力进行高效评价,并对其中的抗氧化活性成分进行筛选及评价,为后期油茶籽油的品质控制及快速检测奠定基础。1.研究不同烘焙工艺对油茶籽油理化指标及其活性成分的影响。系统分析了烘焙温度与时间对油茶籽油酸价、过氧化值、脂肪酸组成及活性成分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经高温前处理的油茶籽油具有良好的品质,酸价呈现下降的趋势,过氧化值在高温长时烘焙时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但经高温处理后两指标均在国家标准规定范围内;高温烘焙后,油茶籽油脂肪酸成分及含量未受显着性影响;微量脂质伴随物(多酚、生育酚和角鲨烯)随烘焙温度的升高、时间的延长发生改变。2.以自由基清除能力(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ABTS·+)、总抗氧化能力(FRAP)、氧自由基吸收能力(ORAC)及油脂氧化诱导时间为指标,全面评价了不同烘焙条件下油茶籽油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随着烘焙温度的升高及时间的延长,油茶籽油的抗氧化能力和氧化诱导时间均显着提高(p<0.05),分别增加了 24.71%、98.5%、73.61%、51.50%、74.15%。将活性成分的含量与抗氧化能力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油茶籽油的总酚含量与DPPH(r=0.970)、ABTS(r=0.980)、FRAP(r=0.990)、ORAC(r=0.922)均呈极显着相关,生育酚含量与 DPPH(r=0.970)、ABTS(r=0.980)、FRAP(r=0.990)、ORAC(r=0.922)呈显着相关,与角鲨烯的相关性不显着。猜测多酚类化合物及生育酚为高温烘焙提高油茶籽油抗氧化能力的关键物质。3.为进一步分析不同烘焙条件影响油茶籽油抗氧化能力的物质,根据主成分分析法(PCA)选择FRAP作为柱后反应试剂建立了在线抗氧化活性检测方法,以实现在对样品分离的同时快速测定单个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通过对HPLC-FRAP在线抗氧化活性检测系统条件的优化,最终确立HPLC-FRAP法分析检测的条件如下:HPLC 分析系统:色谱柱为 Shimadzu-C18(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A为0.2%(V甲酸:V水=2:998)甲酸水溶液,B为甲醇;采用梯度洗脱程序;流速:1 mL/min;柱温:30℃;进样体积20 μL;PAD检测波长:280nm;柱后分析系统:FRAP工作液(1 mmol/LFeCl3、5 mmol/LTPTZ及0.1M醋酸缓冲液混合)引入流速为1 mL/min,检测波长为593 nm,反应温度:70℃。对比传统检测方法,该方法线性关系良好、稳定性高、重现性好,适用于油茶籽油中抗氧化活性成分的在线筛选。本文通过烘焙强度对油品的理化指标、活性成分及在线抗氧化能力测定等方面全面评价了油茶籽油的品质,并首次通过HPLC-FRAP在线抗氧化系统明确了高温烘焙引起油茶籽油抗氧化能力提高的关键物质,为后期开发功能性油茶提供理论依据。
许锋[2](2021)在《面向植物工厂的水培液速效养分关键传感技术研究》文中提出随着设施农业水培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对水肥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开展设施农业水培液养分检测方法与传感技术的研究,对设施农业更全面、精准地控制营养和环境因子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养分传感器不成熟、离子选择电极(Ion-Selective Electrode,ISE)不能直接用于水培液养分测量、光学仪器操作复杂且造价昂贵等问题,本研究基于固态ISE探究了氮、磷、钾肥元素传感器的改进方法,建立了水培液主要养分离子浓度的预测模型,开发了光学养分检测芯片与便携式检测设备,构建了一个具有水培液养分闭环自动检测控制系统的植物工厂模型。主要研究工作概述如下:(1)通过电沉积法在钴电极表面修饰了一层致密的钴纳米颗粒,并采用电化学阻抗谱法探究了该电极重复使用时的变化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的电沉积环境中,不同的电沉积时间会影响钴纳米颗粒对磷酸盐离子选择电极改性的作用。采用表层致密的纳米钴颗粒有效地增加了磷酸根ISE的检测精度,最佳的电沉积时间为60 min,灵敏度约为27.28 mV/decade,检测下限为1 ×10-5.29 mol/L,响应时间约为30s。基于此开发了一种基于碳基丝网印刷电极的一次性纳米钴磷酸盐浓度检测芯片,该芯片一致性好,批次内最大变异系数仅为0.4992%。(2)以玻碳电极(Glass Carbon Electrode,GCE)为基底修饰了石墨烯以及石墨烯-金纳米颗粒复合材料作为电荷传递层,探究电荷传递层对硝酸根、铵离子和钾离子选择电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石墨烯-金纳米颗粒复合材料修饰的玻碳电极GR-AuNPs-GCE的电荷传导能力比GCE和石墨烯修饰的玻碳电极更好;GR-AuNPs-GCE为基底的离子选择电极检测下限优于其他两种;在标准溶液中,硝酸根电极的灵敏度约为49.62 mV/decade,检测下限为1×10-4.88 mol/L;铵离子选择电极的灵敏度约为53.39 mV/decade,检测下限为1×10-5.52mol/L;钾离子选择电极的灵敏度约为48.58 mV/decade,检测下限为1×10-5.23mol/L。(3)对经典细菌觅食优化算法进行仿生学改进,并用该算法优化支持向量回归机建立了基于上述电化学传感器的水培液养分预测模型。改进后的细菌觅食优化算法在寻优精度、稳定性、收敛速度上都有着突破性的改善;建立的养分预测模型能够使用离子选择电极和辅助传感器的信息准确预测水培养分的浓度,该养分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和泛化能力,四种离子预测模型的决定系数不小于 97.43%。(4)基于以上研究,使用电化学传感器建立了一个能够精确控制水培液养分浓度的检测系统,基于微流体控制芯片开发了两种不同型号的养分检测芯片以及便携式光学养分检测设备,建立了一个具备环境调控功能的植物工厂实例。
顾智琦[3](2021)在《高致密生物分子膜栅AlGaN/GaN HEMT生化传感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科技的发展推进全球化的进一步加速,高度全球化为人类创造巨额财富的同时,也为传染病的大流行提供了丰沃的土壤,对人类生命健康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快速准确的即时检测技术是应对传染病大流行的关键技术,基于场效应晶体管的生化传感器因其可微型化、可集成和快速响应的优势,在即时检测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AlGaN/GaN HEMT生化传感器是一种新兴的生化检测技术,具有检测速度快、灵敏度高、耐腐蚀等优点。目前AlGaN/GaN HEMT生化传感器的敏感材料表面修饰方案存在密度低、可重复性差等问题,影响了传感器的性能。针对这一问题,本论文提出开展高性能生物分子膜栅AlGaN/GaN HEMT生化传感器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生化感测AlGaN/GaN HEMT器件设计与制备从GaN材料性质出发,分析AlGaN/GaN异质结材料的极化效应和2DEG的形成与性质,构建AlGaN/GaN HEMT传感器物理模型,通过数值计算和仿真模拟,设计适用于生化传感器研究的AlGaN/GaN HEMT器件结构,其中源极、漏极间距为100μm,垂直于源极、漏极的台面宽度为500μm。对AlGaN/GaN HEMT器件进行流片,并对器件关键工艺进行研究和优化,最终制备得到可用于生化传感器研究的、性能优良的器件。2.高致密生物分子膜栅AlGaN/GaN HEMT生化传感器研究GaN氧化层表面生物分子膜的低效修饰限制了生物分子膜栅AlGaN/GaN HEMT生化传感器的性能的提高,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乙醇胺生物单分子膜修饰GaN氧化层表面,用以连接生物探针分子,从而获得高致密生物分子膜作为AlGaN/GaN HEMT生化传感器的感测材料。通过接触角、纳米金颗粒吸附等手段表征了乙醇胺生物单分子层的高质量修饰效果。提出以乙醇胺修饰的GaN氧化层表面作为pH感测敏感膜,对乙醇胺的修饰效果进行实用性表征,其pH感测的灵敏度相较于APTES修饰的器件提高了将近两倍。在乙醇胺改性的GaN氧化层表面修饰前列腺特异性抗体生物分子膜进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检测,结果显示,其相较于APTES改性的AlGaN/GaN HEMT生化传感器,其检测灵敏度提升超过三倍,且检测极限达到1 fg·mL-1,比APTES改性的生物分子膜栅传感器低了两个数量级。结果表明,通过乙醇胺作为GaN氧化层表面修饰方案,能够有效地提高生物分子膜修饰的致密性,提高传感器对特定目标检测物的感测灵敏度。3.可抛式分子膜栅AlGaN/GaN HEMT pH传感器研究一体式生物分子膜栅AlGaN/GaN HEMT生化传感器的反复修饰和测试过程会影响器件的稳定性和灵敏度,可抛式结构将敏感区与器件区分开,避免了直接在器件源漏极中间区域进行修饰和感测。然而,现有的可抛式AlGaN/GaN HEMT生化传感器存在敏感材料稳定性不好、修饰效率不高等问题,影响了器件的性能。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以乙醇胺生物单分子膜修饰的ZnO纳米棒作为可抛式AlGaN/GaN HEMT传感器敏感材料,开展可抛式分子膜栅AlGaN/GaN HEMT pH传感器研究。乙醇胺在ZnO纳米棒表面的修饰有效地提高了 ZnO纳米棒在酸、碱环境下的抗腐蚀特性。乙醇胺改性后的ZnO纳米棒的pH感测范围达到了 pH=1.76~10.18,且感测灵敏度相对未改性的ZnO纳米棒提高了一倍。此外,从能带调制角度分析乙醇胺修饰对ZnO纳米棒pH感测性能提高的原理,将乙醇胺在敏感材料表面修饰研究从具体延伸到理论,从而全面论证乙醇胺修饰方案的优越性。
王译那[4](2021)在《基于差分反射光谱技术的二维材料在线检测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二维材料具有优异的光学、电学和力学性能,在场效应晶体管、光电探测器、超级电容器、传感器、催化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因此掀起了二维材料制备、应用和产业化开发的热潮。在众多的制备方法中,化学气相沉积法(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CVD)被认为是最有潜力的工业化制备技术。但是,由于目前二维材料的制备可控性差、生长机理不清晰等,难以获得高质量、大尺寸、无缺陷的材料,制约了二维材料在工业产品化方面的发展。原位在线检测技术可以在二维材料生长期间直接对材料的特性进行研究,对探索二维材料的生长机理、实现二维材料的可控制备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目前关于二维材料生长的原位在线检测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如何将材料生长模块与检测模块结合,在不影响材料生长的前提下准确有效地表征材料特性是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文围绕CVD制备二维材料过程中原位在线检测的问题,设计并搭建了一种将差分反射光谱技术(Differential Reflectance Spectroscopy,DRS)与通用CVD生长设备相结合的原位在线检测系统,解决了 CVD制备过程中变温环境、机械结构变化等因素对在线检测造成的困难,实现了以二硫化钼为代表的二维材料生长过程的在线检测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提出变温环境下的差分反射光谱检测模型。从差分反射光谱的检测原理入手,分析恒温环境下的检测模型,由两相模型推导了三相模型,并对模型进行简化,研究差分反射光谱与材料厚度、光学常数、材料覆盖率等参数的关系。进一步提出变温环境下差分反射光谱检测模型,通过二硫化钼在线DRS光谱,证明该变温检测模型在变温环境下进行材料生长检测的有效性与可靠性。(2)围绕CVD法制备二维材料,实验研究基底与钼源距离、氩气流量、基底种类等不同生长条件对二维材料制备的影响。理论分析基底光学常数的温度特性及其对DRS检测结果造成的影响,提出通过获取基底的温度误差补偿系数来抑制误差的方法。对CVD实验中反应腔温度场及应力场的变化进行仿真模拟,为在线检测系统设计及光学元器件布局提供了依据。(3)设计并搭建二维材料制备的原位在线检测系统。针对通用CVD设备的特点,设计了高温耦合差分反射光学结构,将二维材料的生长模块、光学测量模块与计算机联用,配合LabVIEW上位机程序,搭建了原位在线光谱检测系统。完成了器件的选型、性能评测以及可调节式光学平台的设计、安装等工作。根据对系统干扰信号来源的分析,提出从改善光源信号、控制环境变量、抑制光谱仪噪声和使用变温模型处理四个方面消除或者抑制干扰,提高系统的检测性能。(4)研究DRS特征峰强度与覆盖率的关系。利用离线差分反射光谱检测装置研究具有连续不同覆盖率的四个区域的光学性质,观察到亚单层结构的MoS2薄膜具有相同的光学特征峰能量位置,且DRS中B峰的强度随覆盖率增加而增强。此外,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沿空气流动方向MoS2薄膜的形态分布,利用拉曼光谱和原子力显微镜表征样品单层厚度。实验证明了 DRS技术对二维材料表征的可靠性。(5)利用设计的原位在线检测系统表征SiO2/Si基底上二硫化钼的生长过程。通过在线差分反射光谱形状的改变分析单层MoS2的形成和结构演变机理。利用光学显微镜、拉曼光谱、离线差分反射光谱和原子力显微镜分别对单层MoS2的形貌、振动模式、吸收特性和层数进行了离线表征。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设计的在线检测系统是进行二维材料原位表征的有力工具。(6)原位观察Al2O3基底上二硫化钼的生长过程。利用本文所设计的在线检测系统,通过对在线差分反射光谱的分析,观察到MoS2生长过程中特征峰B峰发生蓝移现象,得到了材料介电常数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在线检测结果与光学显微镜、拉曼光谱等离线表征结果一致。实验结果有助于理解Al2O3基底上二维材料的生长机理,表明了本论文中的在线差分反射检测技术是一种无损且有效的原位检测二维材料生长的方法。
魏小源[5](2020)在《长距离钢轨检测中压电超声换能器的特性优化及应用研究》文中认为超声导波技术因具有检测频率低、检测距离长、抗电磁干扰能力强、覆盖范围大等特点,因此在断轨实时检测应用中具有潜在优势。本文以超声导波断轨检测应用为研究背景,重点研究压电超声换能器的特性优化,以期提高超声导波在钢轨中的传播效率。由于超声导波在钢轨中传播时受能量衰减、多模态、频散和现场噪声等影响,从而导致接收超声导波信号的幅度低下且信噪比差。因此,本文主要从压电超声换能器阻抗匹配、驱动电路优化、激励信号优化等方面入手系统地研究压电超声换能器的特性优化问题,主要工作如下:1.为了深入地研究纵向振动夹心式压电超声换能器(以下简称为压电超声换能器)的机电特性,基于一维波动和传输线理论,建立了纵向振动夹心式压电超声换能器PSpice等效电路模型和一发一收装置PSpice等效电路模型。分别从时域和频域对建立的压电超声换能器PSpice模型和一发一收装置PSpice模型进行分析,并通过实验验证了所建模型的准确性。研究发现,上述建立的压电超声换能器PSpice模型扩展性强,可与放大器、驱动电路、二极管等相结合。2.为了解决压电超声换能器与驱动电路以及钢轨表面的阻抗匹配问题,分别从电学端和声学端研究了阻抗匹配对压电超声换能器机电特性的影响。在电学端,从时域和频域两方面研究了不同电阻抗匹配网络对压电超声换能器机电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在两种LC阻抗匹配网络中,采用串联电感与并联电容构成的匹配网络效果更佳;在声学端,采用实验方法研究了声阻抗匹配对压电超声换能器瞬态特性的影响,得出了当环氧树脂中掺入比例为10%的钨粉末且涂抹厚度为8 mm时,声阻抗匹配效果更佳的结论。3.为了解决现有驱动电路中存在激励电压不够高、需外加高压直流电压及无电阻抗匹配等问题,本文基于全桥拓扑提出一种高压脉冲驱动电路。该驱动电路考虑了功率MOSFET关断时的过冲和振荡的抑制,同时对压电超声换能器进行电阻抗匹配和激励信号拖尾吸收。其中,过冲和振荡的抑制采用RC缓冲电路,拖尾吸收采用泄放电阻和双向可控硅实现。通过实验验证了提出的高压脉冲驱动电路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并发现将电阻抗匹配和吸收电路结合使用,可以有效提升压电超声换能器的能量转换效率。4.为了获得压电超声换能器的最佳性能,从激励信号频率和激励编码两方面对压电超声换能器激励信号进行优化。首先,为解决换能器带载后产生谐振频率偏移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数字带通跟踪滤波器的最佳激励频率跟踪方法,并通过现场实验验证了其正确性和可靠性;其次,为提高超声导波信号的信噪比,提出将巴克编码激励方法应用在断轨检测中,在接收端采用脉冲压缩技术实现对信号特征的快速识别;最后,针对脉冲压缩后的信号由于带宽、多径及噪声等影响而产生不期望的峰值旁瓣的情况,提出一种基于数字带通滤波器、三角滤波和希尔伯特变换等的自适应峰值检测算法。通过实验验证了上述巴克编码激励方式和自适应峰值检测算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本文研究为超声导波在钢轨中传播效率的提升提供了可行方案,同时为超声导波实时断轨检测系统规模化应用提供了理论指导。
黄志凌[6](2020)在《电化学传感器在大气羟基自由基测定中的研究和应用》文中指出羟基自由基(·OH)是大气对流层中的主要活性物质,浓度极低但却决定了几乎所有污染物的大气寿命和二次污染的出现,快速灵敏地测量大气中·OH的浓度有助于准确预测大气的自净能力和次生大气污染物的形成,寻找有效的治理大气污染的方法,是打赢蓝天保卫战必须攻克的难题。电化学方法快速、灵敏、可用于在线测定,在大气·OH测定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本论文致力于寻找快速、简便、高灵敏的电化学方法,缩短采样时间,提高检测大气·OH的速度。论文主要以水杨酸作为探针分子,基于水杨酸与·OH定量、可控地反应生成具有电化学活性的2,5-二羟基苯甲酸(2,5-DHBA),通过检测2,5-DHBA的电化学信号建立了一系列测定·OH的电化学方法,研究了这些电化学方法对大气中·OH检测的可行性,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使用2,5-DHBA作为模板分子,通过电化学聚合方法制备了 2,5-DHBA分子印迹聚合物(MIPs)修饰的玻碳电极(GCE)。利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电化学阻抗等技术对MIPs/GCE进行表征。采用差分脉冲伏安法(DPV)检测该MIPs/GCE电化学传感器对溶液中电活性物质2,5-DHBA的测定性能。优化了吡咯用量、电聚合圈数、洗脱时间、识别时间、识别溶液pH等因素对测定2,5-DHBA的影响。MIPs/GCE对 2,5-DHBA 测定的线性范围为 3.0×10-7-4.0×10-5 mol L-1,检测限为1.5×10-8mol L-1。该MIPs/GCE传感器可以用于间接检测大气中·OH,检测含量范围为1.8×1014-2.4×1016 molecules cm-3,检测限为6.1×1012 molecules cm-3。当设定采样时间为48 h时,该方法被成功应用于大气中·OH浓度的检测,为检测大气中·OH浓度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2)基于还原氧化石墨烯(rGO)高的比表面积和优良的导电性,通过分子印迹技术对rGO修饰的GCE进行功能化,制备了能选择性识别2,5-DHBA的MIPs/rGO/GCE电化学传感器。利用SEM,电化学阻抗等技术对MIPs/rGO/GCE进行表征。采用DPV检测识别后的电活性物质2,5-DHBA的浓度。该传感器对2,5-DHBA检测的线性范围为 5.0×10-8-4.5×10-5 mol L-1,检测限为 2.7×10-9mol L-1。该MIPs/rGO/GCE 传感器可以用于间接检测大气中·OH,检测含量范围为3.0×1013-2.7×1016 molecules cm-3,检测限为1.6×1012 molecules cm-3。在采样时间为6h时,该方法被成功应用于大气中·OH浓度的检测。(3)利用碳纤维纸(carbon fiber paper,CFP)的吸附性能和良好的导电性,构建了基于水杨酸功能化的活化 CFP(sodium citrate hydrothermally treated carbon fiber paper,sc-hrCFP)的大气·OH测定电化学传感器。该传感器将·OH的采集和测定装置合二为一,简化了大气·OH的测定过程。将Na3C6H507·2H2O的还原与水热处理相结合对CFP进行预处理,提高了 CFP的导电性和亲水性,优化了 sc-hrCFP活化时间。利用X光电子能谱(XPS),接触角(CA),电化学阻抗等技术对sc-hrCFP进行表征。直接用该sc-hrCFP为电化学传感元件,采用DPV检测了该传感器对2,5-DHBA响应性能。该传感器对2,5-DHBA的检测线性范围为1.0×10-13-3.0×10-10 mol L-1,检测限为2.1×10-14 mol L-1,对·OH 检测的含量范围为 6.0×107-1.8×1011 molecules cm-3,检测限为 1.3×107 molecules cm-3。设定采样时间为1 h,该方法被成功应用于扬州冬季日照条件下·OH浓度的检测,效果令人满意。(4)基于纳米金胶(AuNPs)良好的导电性和促进电子转移的能力,利用乙二胺为连接剂,制备了 AuNPs功能化CFP(AuNPs-CFP),利用该AuNPs功能化CFP构建了一种新型的测定·OH的电化学传感器。元素分布分析和能谱结果表明AuNPs均匀地分布在CFP表面。优化了乙二胺浓度、电化学扫描圈数、AuNPs自组装时间对CFP电化学性质的影响。本方法对2,5-DHBA检测的线性范围为6.0× 10-14-6.0× 10-11 mol L-1,检测限为8.7×10-15 mol L-1,所对应的检测·OH的含量范围为3.6×107-3.6×1010 molecules cm-3,检测限为5.2×106 molecules cm-3。设定采样时间为30 min,该方法被成功应用于扬州春季晴天日照条件下·OH浓度的检测。(5)基于有机共价框架材料(covalent organic frameworks,COFs)对气体良好的吸附性能,制备了 COF(TpBD)功能化 CFP(COF(TpBD)-CFP),利用 COF(TpBD)-CFP 浸渍水杨酸,构建了一种新型的测定·OH的电化学传感器。COF(TpBD)的修饰提高了CFP的导电性,同时增强了 CFP的比表面积和亲水性。利用SEM、CA、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R-IR)等技术对COF(TpBD)-CFP进行表征。本方法对2,5-DHBA的检测线性范围为5.0×10-14-1.0×10-9 mol L-1,检测限为6.9×10-15 mol L-1,对·OH含量测定的范围为 3.0×107-6.0×1011 molecules cm-3,检测限为 4.1×106 molecules cm-3。设定采样时间为30 min时,利用该方法对扬州不同天气情况下·OH浓度进行了系统检测和分析,表明大气中·OH浓度的峰值出现在中午12点到下午2点之间。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操作简单、稳定性强,可以多次重复利用等优点,为常规空气监测提供了重要的研究手段。
吴金波[7](2020)在《电化学式碱性过氧化氢溶液浓度在线检测技术研究与实现》文中提出过氧化氢溶液浓度是漂白工艺中一个决定性的工艺参数,其浓度的高低会决定漂白效果的好坏进而影响整个印染前处理工艺的加工效率。因此若是能对漂白液中的过氧化氢浓度进行精确检测,就可以在提升漂白效果的同时保证工艺重演性,进而提升良品率,降低返修率,从而达到节能减排、降低成本、提高印染行业经济效益的目的。然而,由于漂白液中过氧化氢浓度高且伴有碱性物质与温度的影响,目前市场的过氧化氢在线检测产品无法满足漂白工艺的检测需求。因此,工厂往往采用人工滴定法的方式检测。人工滴定法耗时长,出错率高,导致其漂白效果难以控制。这使得如何对漂白液中的碱性过氧化氢浓度进行在线检测成为目前印染数字化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本论文以碱性过氧化氢溶液为研究对象,结合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提出了一种针对高浓度碱性过氧化氢溶液的在线检测方法并设计了一套基于电化学的多传感器检测系统将其实现。该方法将改进的Butler Volmer方程与BP神经网络分类算法相结合,大大提高了检测范围。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阐述了氧化还原滴定法、电化学分析法、分光光度法等主流过氧化氢浓度检测方法的优缺点与适应环境。在此基础上,结合课题目标说明了采用安培法检测的原因。(2)详细分析了碱性过氧化氢的电化学机理,并结合Butler Volmer方程与电化学动力学知识推导出了其机理数学模型。(3)设计了安培式碱性过氧化氢溶液浓度检测实验,研究了搅拌速度、H202浓度、NaOH浓度、温度与检测电流的关系。其中搅拌速度的提高能增大电流,但其电流大小会随着搅拌速度的增大逐渐趋于稳定。H2O2浓度与NaOH浓度通过改变化学反应强度与溶液电阻影响电流大小。低浓度H2O2可以加快化学反应从而使电流增大,但高浓度H202会带来巨大的溶液电阻,从而导致电流产生明显的减小。NaOH浓度的增加一方面可以加快化学反应,另一方面可以减小溶液电阻,与电流大小呈正相关。温度对电流有促进作用,其电流的自然对数与温度的关系近似为直线。在此基础上,本文通过拟合改进了机理模型,得到了用于检测H2O2的数学模型,但该模型受到溶液电阻的影响,每个电流值对应两个H2O2浓度,其检测范围被限制。(4)通过实验研究了电导率与H2O2浓度、NaOH浓度、温度的关系。实验表明,电导率随着H2O2浓度的升高逐渐减小,但会随着NaOH浓度与温度的升高逐渐增大。在此基础上,通过以BP神经网络为基础的过氧化氢浓度分类算法,解决了溶液电阻过大带来的二义性问题,提高了检测模型的检测范围。(5)完成了检测系统的软硬件平台搭建,并对其检测效果进行了验证。经验证,该检测系统的均方根误差为0.76,相关系数为0.996,偏差为0.1,能够在温度范围为30-70℃,NaOH浓度在10-30g/L环境下,准确检测H2O2浓度,其H2O2检测范围为1-30g/L。
张建涛[8](2020)在《2205双相不锈钢局部腐蚀与钝化性能研究》文中指出双相不锈钢是固溶组织中体心立方结构的铁素体相与面心立方结构的奥氏体相共存的高性能不锈钢,两相比例相当,兼有铁素体不锈钢和奥氏体不锈钢的特点,是一种强度高、耐蚀性能优良的结构、功能一体化材料。近年来,在海洋、石油、化工、造纸、勘探等重要领域成功得到广泛的应用,成为不可或缺的结构功能材料。双相不锈钢在一定的服役介质中会发生局部腐蚀,最终导致工程失效。因此,对于双相不锈钢耐蚀性能的影响因素的研究对于进一步利用和提高材料耐蚀能力至关重要。本论文采用金相显微镜、3D显微镜系统、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扫面电子探针显微镜EPMA、Factsage 7.0热力学软件、电子背散射技术EBSD、X-射线表面分析技术XPS、扫描Kelvin探针力显微镜SKPFM、在线气体质谱仪等手段,结合动电位极化、电化学阻抗谱EIS、Mott-Schottky曲线等电化学测试对影响2205双相不锈钢耐蚀能力的部分主要因素进行了研究。主要包括固溶处理制度对两相组织的演变及耐蚀性能的影响规律;高温固溶处理过程中相转变的机制;合金元素Ti与Nb的添加对双相不锈钢微观组织及耐蚀性能的影响情况及机理;服役环境中侵蚀性S2O32-对Cl-溶液中2205双相不锈钢点蚀性能影响的机理的探究。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固溶温度升高,发生γ→α相转变,两相比例趋于相当,不锈钢耐蚀性能提高,在1075℃固溶处理2 h,耐蚀能力最强;进一步升高固溶温度或过度延长等温时效会使双相不锈钢中铁素体含量过高,双相不锈钢耐蚀性能恶化。在NaCl溶液中点蚀优先在耐蚀性能较弱的相中或在奥氏体-铁素体边界处较弱相一侧萌生,奥氏体相内点蚀坑的深度或尺寸小于在铁素体内的深度或尺寸。2)利用环境球差校正透射电镜ETEM在线原位发现双相不锈钢在固溶处理过程铁素体相在奥氏体相内形核并长大,因此高温γ→α存在形核长大机制。元素Cr与Mo会由奥氏体相迁移扩散至边界层,使得边界层内铁素体相的形成与稳定元素浓度达到铁素体所需浓度而转变为铁素体相;元素Ni与N则作为奥氏体形成与稳定元素由铁素体相内跨过边界层扩散至奥氏体相内。因此,固溶过程相转变的实质是合金元素由化学势较高的区域扩散至化学势较低的区域,最终达到稳态的固相互扩散过程。同时观察到铁素体相沿(110)面的生长,而且铁素体相与奥氏体相以层状形式长大。3)铁素体与奥氏体相的比例随着铁素体形成与稳定元素Ti的含量略有增加,合金元素Ti对2205双相不锈钢晶粒组织起到一定的细化作用,可以有效抑制Cr的碳化物与σ相等有害相的析出,从而可以明显提高不锈钢的点蚀电位,降低不锈钢的腐蚀电流密度。但过量的Ti导致双相不锈钢的耐点蚀能力降低,合适的添加量不超过0.013 wt.%。添加Ti的双相不锈钢表面钝化膜中元素Ti富集,Cr2O3的比例增加,钝化膜中六价钼Mo6+的含量增加,有效的提高了双相不锈钢表面钝化膜的稳定性,从而提高了不锈钢的耐蚀能力。另外,对比了添加同样含量的合金元素Ti与Nb,发现Ti与Nb都可以提高不锈钢的耐点蚀能力,但是Ti元素的有益作用优于Nb元素。4)2205双相不锈钢中的氧化物夹杂由于与钢基体的异质性会引发点蚀的萌生,其中O-Mn-Cr-Si-Ca夹杂物主要分布在奥氏体相内,且夹杂物分为两部分,内侧的富Ca、Si的表面电势明显较低的中心部分在侵蚀性环境中成为活性区域而优先发生溶解,随后扩展至外侧的富Cr的表面电势稍低于夹杂物周围不锈钢基体的环形区域,最终引发钢基体点蚀的萌生。在同样的条件下,经Ce改性后的Ce-氧化物夹杂整体变均匀,且表面电势提高,活性较低,稳定性提高,双相不锈钢的耐蚀能力提高。其中的O-Al-Ca-Si夹杂物在奥氏体与铁素体相内均有分布,但在奥氏体相中夹杂物表面电势较低,在侵蚀性溶液中会在较低的电位下发生溶解,而在铁素体相中夹杂物表面电势较基体而言偏高。由此,奥氏体相中腐蚀行为主要从氧化物夹杂开始溶解,向夹杂物和基体之间的界面传播,最终导致不锈钢稳态点蚀。铁素体相内的夹杂物相对于基体而言较为稳定。5)S2O32-的加入会降低Cl-溶液中2205双相不锈钢的点蚀电位,且S2O32-的浓度对不锈钢的腐蚀行为有明显的影响,并观察到铁素体相的选择性溶解。S2O32-对钝化膜的不利作用取决于阳极电位,在较低电位下,Cl-与S2O32-存在竞争作用,在较高阳极电位下,Cl-与S2O32-起到协同作用,S2O32-促进了稳态点蚀的产生。Cl--S2O32-溶液中不锈钢表面钝化膜表现为n-型和p-型半导体特性,S2O32-的浓度对不同阳极电位区间内钝化膜的施主密度和受主密度有一定的影响,从而影响钝化膜的耐蚀性能。在高阳极电位下,S2O32-加速了钝化膜的溶解,促进了 Cr(Ⅲ)氧化为Cr(Ⅵ),导致膜内Cr2O3含量降低,性能恶化。高阳极电位下不锈钢溶解过程中S2O32-被还原为H2S从而催化阳极溶解。
刘杵胜[9](2019)在《基于聚合物整体柱的二维液相系统构建及其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液相色谱(Liquid Chromatography,LC)作为一种重要的药物分析研究工具,广泛应用于从先导化合物发现到体内临床监测的各种定性定量分析过程中。近年来,随着药物分析对象的复杂化、微量化和样品量的显着增加,开发选择性更好、分离能力更强、分析速度更快和灵敏度更高的新型LC方法显得尤为必要。本研究旨在通过设计制备多种不同尺寸、不同选择性的新型有机聚合物整体固定相,从选择性、尺寸匹配和分析速度等方面满足构建微纳升二维液相(2D-LC)系统的特殊需求,最大化地同时利用整体柱易于制备和高通透性的特点与2D-LC高峰容量、高分离能力和高自动化的优势,以期提供更好的药物分析工具和手段。第一章,首先全面概述了二维液相色谱及其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尤其是不同模式的二维液相色谱在中药和天然药物分离分析方面的应用。同时简要介绍了应用于二维液相色谱的色谱柱发展现状,指出了有机聚合物整体柱在二维液相色谱中的应用优势,归纳了不同尺寸整体柱制备的研究进展。最后重点介绍了基于有机聚合物整体柱的二维液相体系的研究现状和发展潜力,进而提出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和创新点。第二章,为更好地构建基于整体柱的2D-LC系统,本章系统探索了大尺寸有机聚合物整体柱的制备方法。首先比较了熔融石英毛细管、石英玻璃内衬PEEK管、石英玻璃内衬不锈钢管等不同柱管材料对制备工艺的影响,然后以N,N-二甲基-N-(3-甲基丙烯酰胺丙基)-N-(3-磺丙基)铵甜菜碱(SPP)为功能性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DMA)为交联剂,甲醇为单一生孔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在400 μm内径的熔融石英毛细管内通过原位热聚合反应制备了两性离子亲水整体柱SPP@EDMA-400。通过最佳优化法(well-optimized protocol),对制备工艺、聚合反应时间、功能性单体/交联剂比例、单体混合物/生孔剂比例等影响聚合物均匀度和柱效的参数进行了系统优化。利用微升液相法对所制备整体柱的柱效、通透性、机械强度、稳定性和选择性等参数进行系统比较评估,并采用扫描电镜法(SEM)表征了聚合物的形貌。研究结果表明所制备的400 μm大尺寸两性离子亲水整体柱具备优良的柱效、通透性、机械强度和稳定性。可以应用于不同类型极性化合物的分离分析。第三章,为进一步提高两性离子亲水整体柱SPP@EDMA的亲水性和柱效,本章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取代EDMA,并以SPP为单体、MeOH为生孔剂、AIBN为引发剂通过原位热引发自由基聚合反应制备了 400 μm内径的两性离子亲水整体柱SPP@MBA-400。通过系统优化,选取最佳的SPP/MBA 比例、(SPP+MBA)/MeOH 比例、聚合温度和聚合反应时间等参数。一系列物理化学性质表征结果表明整体柱SPP@MBA-400具备非常好的机械强度和通透性,最高柱效达到144,000理论塔板数/米,其对有机酸类、核苷酸类、苯甲酸类、丙烯酰胺类等小分子化合物具有非常好的选择性。相比于SPP@EDMA-400以及同类型商业化色谱柱ZIC-HILIC(300 μm ID × 150 mm,3.5μm),SPP@MBA-400具有更高的柱效和更好的亲水选择性。第四章,本章采用上述的制备方法,设计制备了一款新型大尺寸高疏水性整体色谱柱。以2-(丙烯酰氧基)乙基-4-(双十八烷基胺)-4-氧代丁酸酯(AOD)为功能性单体、EDMA为交联剂、异丁醇和1,4-丁二醇为双元生孔剂,在引发剂AIBN的作用下通过原位聚合反应得到大尺寸反相整体柱AOD@EDMA-400。并利用微升液相、SEM、压汞法等对整体柱的保留特性、机械强度、色谱性能、聚合物形貌以及孔径分布等进行了系统考察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AOD@EDMA-400具有非常强的疏水性,对β-和γ-生育酚具有较好的分离能力。第五章,本章基于高柱效的整体柱SPP@MBA-400,以核苷酸的快速分离分析为例,佐证了整体柱在快速分离分析方面的潜力。研究首先系统评估了整体柱SPP@MBA-400在强碱性条件下的长期稳定性,结果表明整体柱在pH=10.0的流动相下连续进样4000针,连续冲洗大于30,000个柱体积的情况下,化合物保留时间RSD值小于3.0%,表现出了卓越的柱稳定性。随后系统考察了流动相pH值、缓冲盐浓度、有机相比例、柱温等因素对核苷酸保留行为的影响。在优化后的分离条件下,整体柱SPP@MBA-400可以在3分钟内实现对各类核苷酸的基线分离。第六章,本章基于两性离子亲水整体柱SPP@MBA-400构建了μHILIC × RPLC和μRPLC × RPLC两种不同模式的全二维液相系统(LC × LC),初步阐释了整体柱在构建二维液相系统上的潜力。利用46个酚酸和黄酮/黄酮苷类化合物系统研究了影响全二维液相色谱分离能力和峰容量的多个因素,考察了不同接口方式对全二维液相色谱分离能力、峰容量和灵敏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配置固定溶剂调节,可以改善第一维和第二维流动相的兼容性,有效提高全二维液相系统(μRPLC × RPLC)的峰容量和分离能力。第七章,本章基于有机聚合物整体固定相易于制备、调节选择性方便的特点,设计制备了不同烷基链长度的一系列反相整体柱(C4,C18和C18 × 2)和同时拥有疏水选择性与离子交换能力的一系列混合磷脂整体柱。通过阀切换模式,将整体柱和C18填充富集柱有效连接起来,构建了一套基于整体柱的二维纳升液相分离系统。系统考察和比较这些整体柱对单抗药物曲妥珠的特征信号肽IYPTNGYTR及其两个脱酰胺化产物IYPTisoDGYTR和IYPTDGYTR同分异构体的分离能力。研究结果表明具备适中阳离子交换能力的混合磷脂整体柱MDPC60PA40@EDMA-100分离能力最好,通过优化流动相缓冲盐种类、浓度、pH值和柱温等参数,最终实现对三个目标小肽的基线分离。研究表明了整体固定相选择性易修饰的特点能够有效提高二维液相解决特定分析问题的能力。第八章,在全面总结该论文的基础上,提出了仍然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尝试性展望。
谢远扬[10](2019)在《基于适配体功能化纳米金在氯霉素检测应用方面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氯霉素(chloramphenicol,CAP)作为第一种可人工合成的抗生素,曾得到巨大的发展与使用。但是在人类意识到其能够对人体造成众多负面影响后,氯霉素被列为食品源动物的禁药。不过,在氯霉素的使用禁令颁布之后,环境与食品中仍然有氯霉素的检出,表明依然存在氯霉素的大量使用的现象。因而,建立一个能够在水环境中监控氯霉素污染的手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得益于纳米金灵敏的局部表面等离子共振,基于纳米金的比色法传感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发展。并且简便的比色法在环境监测中具有更好的灵活性与适用性。而适配体具有的特异性识别能力、良好的稳定性且易与纳米金结合等优点,也为修饰有适配体的纳米金传感器对目标进行准确检测提供了良好的渠道。因此,本论文结合纳米金与适配体建立了一种新型的用于氯霉素检测的的比色检测方法,实现对水体中氯霉素的检测。本文的主要研究如下:首先,在分析了氯霉素与对应的适配体特性后,通过氯霉素适配体的5‘端修饰上的连续5个腺嘌呤脱氧核苷酸序列(polyA)将氯霉素适配体固定在纳米金表面形成检测氯霉素的探针(polyA-Apt@GNPs)。并对其进行紫外可见光谱、TEM、电泳、耐超声稳定性、耐盐稳定性以及对初步的检测能力表征。结果表明polyA-Apt@GNPs具有高稳定性,并且其捕获目标的信号响应强度高而且速度快。最终,反映出氯霉素适配体通过polyA以强结合强度结合在纳米金表面,实现对纳米金的修饰。然后,利用polyA-Apt@GNPs在酸性条件下无法对氯霉素直接产生信号却能对氯霉素碱(CAP-base)直接产生信号的现象,构建出氯霉素的竞争检测策略,实现对氯霉素的检测。即,添加固定量的氯霉素碱,通过polyA-Apt@GNPs上的适配体对氯霉素与对氯霉素碱的捕获竞争,使得团聚信号与氯霉素浓度呈负相关。在优化检测中探针的使用浓度、pH、离子强度、合成polyA-Apt@GNPs的适配体与纳米金摩尔比以及氯霉素碱添加的浓度后,得到对氯霉素检测的最佳检测条件。在该条件下,此方法具有高灵敏度和高选择性,其最低检出限为22 nM且在0.2-3.2 μM范围内具有较优的线性曲线。同时,该方法能够实际应用于检测河水和自来水的加标样。与国内外现有的氯霉素检测方法相比,处于中游水平,能够即时检出水体氯霉素污染爆发迹象。最后,从氯霉素与氯霉素碱的胺基质子化难易程度出发,提出了具有普适性的建立在目标物对颗粒ξ电位影响上的polyA-Apt@GNPs对目标物的直接检测的机理。即,探针对目标物的捕获时,带正电的目标物会降低polyA-Apt@GNPs的ξ电位的绝对值,从而使得polyA-Apt@GNPs捕获其后更容易团聚(即,产生由促进团聚体现的信号);不带电的目标物对polyA-Apt@GNPs的ξ电位不能产生影响,因此无法直接观察到信号;带负电的目标物会提高polyA-Apt@GNPs的ξ电位的绝对值,使得polyA-Apt@GNPs捕获目标后具有更强的稳定性(即,产生由抑制团聚体现的信号)。并且,利用polyA-Apt@GNPs对氯霉素以及氯霉素碱在不同酸碱条件下的检测信号,polyA-Apt@GNPs对氯霉素适配体的互补链的捕获检测信号以及polyA-Apt@GNPs与氯霉素碱在未加盐情况时混合后ξ电位的检测,对这些现象提出的检测机理进行了验证。
二、基于超声清洗的在线PH检测系统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于超声清洗的在线PH检测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烘焙条件对油茶籽油抗氧化活性成分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油茶籽油概述 |
1.2 油茶籽油的化学组分 |
1.3 油茶籽油的前处理方法 |
1.3.1 热风干燥 |
1.3.2 高温焙炒 |
1.3.3 微波干燥 |
1.3.4 红外干燥 |
1.4 油茶籽油的提取方法 |
1.4.1 压榨法 |
1.4.2 浸出法 |
1.4.3 水酶法 |
1.4.4 超临界CO_2萃取法 |
1.5 油茶籽油活性成分的分析方法 |
1.5.1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
1.5.2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 |
1.5.3 气相色谱(/质谱)法 |
1.6 油茶籽油的生物活性 |
1.6.1 抗氧化活性 |
1.6.2 抗炎活性 |
1.6.3 其他活性 |
1.7 抗氧化活性成分的测定方法 |
1.7.1 离线氧化检测法 |
1.7.2 在线抗氧化检测法 |
1.8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
1.9 技术路线图 |
2 烘焙条件对油茶籽油的理化指标及其活性成分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与试剂 |
2.3 实验仪器 |
2.4 实验方法 |
2.4.1 油茶籽的前处理 |
2.4.2 油茶籽油的制取 |
2.4.3 油茶籽油理化指标的检测 |
2.4.4 油茶籽油脂肪酸的测定 |
2.4.5 油茶籽油酚类化合物的测定 |
2.4.6 油茶籽油中生育酚的鉴定 |
2.4.7 油茶籽油角鲨烯含量的鉴定 |
2.4.8 统计分析 |
2.5 结果与讨论 |
2.5.1 烘焙对油茶籽含水率的影响 |
2.5.2 烘焙对油茶籽油酸值及过氧化值的影响 |
2.5.3 烘焙对油茶籽油中主要脂肪酸的影响 |
2.5.4 烘焙对油茶籽油总酚含量的影响 |
2.5.5 烘焙对油茶籽油中生育酚含量的影响 |
2.5.6 烘焙对油茶籽油中角鲨烯含量的影响 |
2.6 本章小结 |
3 烘焙对油茶籽油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试剂 |
3.3 实验仪器 |
3.4 实验方法 |
3.4.1 样品处理 |
3.4.2 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DPPH) |
3.4.3 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ABTS·+) |
3.4.4 铁离子还原能力(FRAP)测定 |
3.4.5 氧化自由基吸收能力(ORAC)测定 |
3.4.6 氧化诱导时间(Rancimat法)测定 |
3.4.7 统计分析 |
3.5 结果与分析 |
3.5.1 烘焙对油茶籽油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3.5.2 氧化诱导时间(Rancimat法)测定 |
3.5.3 相关性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山茶油甲醇提取物中抗氧化成分的HPLC-FRAP-VIS在线筛选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试剂 |
4.3 实验仪器 |
4.4 实验方法 |
4.4.1 柱后抗氧化分离系统装置及原理 |
4.4.2 样品处理及FRAP溶液和对照品的配制 |
4.4.3 色谱条件 |
4.4.4 柱后衍生系统优化 |
4.4.5 在线抗氧化活性检测系统的方法学验证 |
4.4.6 标准样品在线HPLC-FRAP系统测定 |
4.4.7 实际样品在线HPLC-FRAP系统测定 |
4.5 结果与讨论 |
4.5.1 油茶籽、油茶籽油及油茶粕甲醇提取物的HPLC色谱分析 |
4.5.2 主成分分析(PCA) |
4.5.3 0.5 mmol/L FeCl_3与1 mmol/L TPTZ混合时流速对筛选的影响 |
4.5.4 1 mmol/L FeCl_3与2.5 mmol/L TPTZ混合时流速对筛选的影响 |
4.5.5 1 mmol/L FeCl_3与5 mmol/L TPTZ混合时流速对筛选的影响 |
4.5.6 1 mmol/L FeCl_3与10 mmol/LTPTZ混合时流速对筛选的影响 |
4.5.7 不同柱后反应温度对筛选效果的影响 |
4.5.8 方法学考察 |
4.5.9 实际样品测定 |
4.5.10 不同烘焙条件下油茶籽油提取物中抗氧化成分的在线筛选 |
4.6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2)面向植物工厂的水培液速效养分关键传感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磷酸根离子的检测 |
1.2.2 硝酸根、铵和钾离子的检测 |
1.2.3 多传感器信息融合在离子浓度检测中的应用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组织结构 |
第2章 磷酸根离子选择电极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基于钴金属的离子选择电极的理论基础 |
2.2.1 离子选择电极及电位测量 |
2.2.2 钴对磷酸根的电位响应原理 |
2.3 基于钴纳米颗粒修饰的钴棒电极 |
2.3.1 钴纳米颗粒修饰电极的制备 |
2.3.2 纳米钴电极表面特征和检测性能 |
2.3.3 纳米钴电极的稳定性 |
2.3.4 电极电荷转移原理 |
2.4 次性磷酸盐检测芯片 |
2.4.1 基于丝网印刷电极及钴纳米颗粒的修饰 |
2.4.2 磷酸盐检测芯片的预测表征 |
2.4.3 磷酸盐检测芯片的—致性 |
2.4.4 磷酸盐检测芯片的连续检测性能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水培液氮与钾养分离子传感器优化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氮和钾离子选择电极检测法的理论基础 |
3.2.1 氮和钾离子选择电极的结构 |
3.2.2 氮和钾离子选择电极电荷传递层的优化 |
3.2.3 硝酸根离子选择电极的制作 |
3.2.4 铵离子选择电极的制作 |
3.2.5 钾离子选择电极的制作 |
3.3 氮和钾离子选择电极的性能表征 |
3.3.1 硝酸根离子选择电极性能表征 |
3.3.2 铵离子选择电极性能表征 |
3.3.3 钾离子选择电极性能表征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多传感信息融合的水培液养分预测模型 |
4.1 引言 |
4.2 建立水培养分预测模型的原理 |
4.2.1 使用多离子选择电极信息融合的必要性 |
4.2.2 多电极传感器数据融合基本原理 |
4.2.3 建立水培养分预测模型的实验设计 |
4.3 多传感器原始数据的预处理 |
4.4 水培养分预测模型的参数优化问题 |
4.4.1 水培液养分浓度检测模型建立的基本步骤 |
4.4.2 训练模型中参数优化的含义 |
4.4.3 建模参数优化算法以及改进 |
4.4.4 改进细菌觅食算法的参数优化效果验证 |
4.5 水培溶液多养分预测模型的建立 |
4.5.1 水培溶液中磷养分含量预测模型 |
4.5.2 水培溶液中硝酸根离子浓度预测模型 |
4.5.3 水培液中铵离子浓度预测模型 |
4.5.4 水培溶液中钾离子浓度预测模型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养分检测系统及传感器在设施农业中的应用 |
5.1 引言 |
5.2 现代设施农业信息感知系统组成原理 |
5.2.1 现代检测系统设计的基本原理 |
5.2.2 传感器在设施农业检测系统中的应用 |
5.2.3 电化学传感器在水培养分在线检测中的应用 |
5.2.4 水培养分光学便携抽样检测设备开发 |
5.2.5 关于未来植物工厂其他环境因子传感器的讨论 |
5.3 构建植物工厂检测控制系统简单实例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1.1 钴纳米颗粒对磷酸盐离子选择电极的改性 |
6.1.2 电荷传递层的改性对离子选择电极检测性能的影响 |
6.1.3 使用改进细菌觅食算法优化SVR建立养分浓度预测模型 |
6.1.4 养分检测系统及构建植物工厂检测控制系统的检测实例 |
6.2 主要创新性工作 |
6.3 未来展望 |
附录A 改进细菌觅食算法BFO-iStep主代码段 |
附录B BFO-iStep对Schaffer、Rastrigrin和Shubert的寻优路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3)高致密生物分子膜栅AlGaN/GaN HEMT生化传感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生化传感器简介 |
1.2.1 生化传感器的基本概念 |
1.2.2 生化传感器的检测原理与分类 |
1.3 离子敏场效应晶体管 |
1.3.1 ISFET感测模型 |
1.3.2 ISFET发展历程 |
1.4 AIGaN/GaN HEMT生化传感器 |
1.4.1 AIGaN/GaN HEMT生化传感器简介 |
1.4.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3 本研究课题的提出 |
1.5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安排 |
第2章 AlGaN/GaN HEMT结构物理模型及器件设计 |
2.1 引言 |
2.2 GaN材料的基本性质 |
2.2.1 极化效应 |
2.2.2 2DEG |
2.3 AlGaN/GaN HEMT传感器的物理模型 |
2.4 AlGaN/GaN HEMT传感器的传感原理与设计 |
2.4.1 生物分子膜栅AlGaN/GaN HEMT传感原理 |
2.4.2 生物分子膜栅AlGaN/GaN HEMT传感器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AlGaN/GaN HEMT传感器的制备研究 |
3.1 引言 |
3.2 AlGaN/GaN外延材料分析 |
3.3 AlGaN/GaN HEMT传感器制备关键工艺研究 |
3.3.1 表面清洗(Surface Cleaning) |
3.3.2 光刻工艺(Photolithography) |
3.3.3 台面刻蚀(Mesa Etching) |
3.3.4 欧姆接触(Ohmic Contact) |
3.3.5 电极沉积(Electrode Deposition) |
3.3.6 钝化保护(Passivation Protection) |
3.4 AlGaN/GaN HEMT器件制备工艺流程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生物分子膜栅AlGaN/GaN HEMT生化传感器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试剂与设备 |
4.3 乙醇胺在GaN表面的修饰方案 |
4.3.1 乙醇胺生物分子简介 |
4.3.2 乙醇胺在GaN表面修饰流程 |
4.3.3 GaN表面乙醇胺修饰效果的表征 |
4.4 乙醇胺分子栅AlGaN/GaN HEMT传感器的pH感测 |
4.4.1 检测原理 |
4.4.2 测试方案 |
4.4.3 检测区间的设定和试剂的选择 |
4.4.4 分子膜栅AlGaN/GaN HEMT pH传感器的感测性能 |
4.5 生物分子膜栅器件的PSA检测性能 |
4.5.1 生物分子膜修饰方案 |
4.5.2 生物分子膜修饰效果表征 |
4.5.3 PSA感测性能 |
4.5.4 器件可重复性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可抛式分子膜栅AlGaN/GaN HEMT传感器研究 |
5.1 引言 |
5.2 可抛式AlGaN/GaN HEMT生化传感器结构介绍 |
5.3 实验试剂与设备 |
5.4 ZnO纳米棒的生长与表征 |
5.5 ZnO纳米棒的修饰及抗酸碱腐蚀性能 |
5.5.1 乙醇胺在ZnO纳米棒表面修饰流程 |
5.5.2 修饰前后ZnO纳米棒抗酸碱腐蚀性能 |
5.5.3 修饰后的ZnO纳米棒抗酸碱腐蚀原理 |
5.6 可抛栅AlGaN/GaN HEMT pH传感器的性能测试 |
5.6.1 强酸碱环境下的pH检测性能 |
5.6.2 乙醇胺修饰对ZnO纳米棒pH感测性能的提高及其原理 |
5.6.3 器件的其他特性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小型化后端电路设计 |
6.1 引言 |
6.2 系统概述 |
6.2.1 系统硬件概述 |
6.2.2 系统软件概述 |
6.3 系统硬件设计 |
6.3.1 电源模块设计 |
6.3.2 激励模块设计 |
6.3.3 转接模块设计 |
6.3.4 放大模块设计 |
6.4 系统搭建与测试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 |
7.2 未来工作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4)基于差分反射光谱技术的二维材料在线检测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二维材料概述 |
1.1.1 分类与基本性质 |
1.1.2 二维材料的制备方法 |
1.2 检测技术的研究现状 |
1.2.1 常见的检测技术 |
1.2.2 差分反射光谱 |
1.3 二维材料在线检测 |
1.3.1 二维材料在线检测的研究现状 |
1.3.2 研究意义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本文创新点 |
第二章 差分反射光谱检测原理 |
2.1 差分反射光谱检测基本原理 |
2.2 恒温环境的差分反射光谱检测模型 |
2.2.1 三相模型 |
2.2.2 模型简化 |
2.2.3 覆盖率与DRS |
2.3 变温环境的差分反射光谱检测模型 |
2.3.1 变温检测模型 |
2.3.2 模型验证 |
2.4 光学常数的计算 |
2.4.1 计算模型 |
2.4.2 迭代计算光学常数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CVD制备二维材料 |
3.1 CVD制备原理及设备组成 |
3.1.1 CVD制备原理 |
3.1.2 通用CVD设备的组成 |
3.2 CVD制备实验概述 |
3.2.1 实验材料和实验设备 |
3.2.2 制备流程 |
3.2.3 生长条件对二硫化钼制备的影响 |
3.3 光学常数的温度特性 |
3.3.1 基底光学常数的温度特性 |
3.3.2 抑制基底引入误差的方法 |
3.4 变温环境下的有限元仿真 |
3.4.1 有限元仿真概述 |
3.4.2 有限元模型的前处理 |
3.4.3 模型的温度场模拟 |
3.4.4 模型的应力场模拟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原位在线检测系统研制 |
4.1 系统设计与布局 |
4.1.1 系统整体布局 |
4.1.2 光学测量模块 |
4.1.3 计算机操作软件 |
4.1.4 系统操作流程 |
4.2 系统搭建 |
4.2.1 光电器件 |
4.2.2 可调节式光学平台 |
4.2.3 光学器件 |
4.3 在线检测系统干扰信号分析与性能改善 |
4.3.1 在线检测系统干扰信号分析 |
4.3.2 在线检测系统性能改善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二维材料生长过程检测实验研究 |
5.1 二硫化钼的离线实验 |
5.1.1 二硫化钼的制备 |
5.1.2 离线检测装置 |
5.1.3 DRS与覆盖率的关系 |
5.2 SiO_2/Si基底上二硫化钼的原位表征实验 |
5.2.1 二硫化钼的制备 |
5.2.2 二硫化钼生长的原位在线表征 |
5.2.3 二硫化钼的离线表征 |
5.3 Al_2O_3基底上二硫化钼的原位表征实验 |
5.3.1 二硫化钼的制备 |
5.3.2 二硫化钼生长的原位在线表征 |
5.3.3 二硫化钼的离线表征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5)长距离钢轨检测中压电超声换能器的特性优化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钢轨断裂检测方法研究现状 |
1.2.2 钢轨超声导波检测研究现状 |
1.2.3 压电超声换能器特性优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内容与结构 |
1.4 本章小结 |
2.超声导波断轨检测系统及相关理论基础 |
2.1 基于超声导波的实时断轨检测系统 |
2.2 超声导波相关概念 |
2.2.1 超声导波 |
2.2.2 相速度与群速 |
2.2.3 多模态及频散特性 |
2.3 压电超声换能器常见振动模式 |
2.3.1 伸缩振动 |
2.3.2 厚度剪切振动 |
2.3.3 弯曲振动 |
2.4 压电超声换能器分析方法与理论 |
2.4.1 模态分析及谐响应分析理论 |
2.4.2 等效电路法 |
2.4.3 有限元分析法 |
2.5 压电超声换能器阻抗匹配理论 |
2.5.1 压电超声换能器电阻抗匹配 |
2.5.2 压电超声换能器声阻抗匹配 |
2.6 本章小结 |
3 纵向振动夹心式压电超声换能器PSpice模型研究 |
3.1 夹心式压电超声换能器PSpice模型建立 |
3.1.1 夹心式压电超声换能器结构 |
3.1.2 夹心式压电超声换能器PSpice模型参数计算 |
3.1.3 夹心式压电超声换能器与一发一收装置PSpice模型 |
3.2 夹心式压电超声换能器PSpice模型验证 |
3.2.1 夹心式压电超声换能器PSpice模型 |
3.2.2 一发一收装置PSpice模型 |
3.3 厚度振动夹心式压电超声换能器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阻抗匹配对压电超声换能器机电特性的影响研究 |
4.1 电阻抗匹配对压电超声换能器机电特性的影响研究 |
4.1.1 含电阻抗匹配网络的压电超声换能器PSpice模型 |
4.1.2 匹配网络的选择及参数计算 |
4.1.3 阻抗分析 |
4.1.4 时域瞬态分析 |
4.2 声阻抗匹配对压电超声换能器机电特性的影响研究 |
4.2.1 声耦合剂的选择与制备 |
4.2.2 时域瞬态分析 |
4.2.3 频域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压电超声换能器驱动电路优化研究 |
5.1 压电超声换能器驱动电路分析 |
5.1.1 压电超声换能器振动分析 |
5.1.2 功率MOSFET吸收电路 |
5.1.3 压电超声换能器电阻抗匹配 |
5.1.4 压电超声换能器驱动电路拓扑 |
5.2 全桥高压脉冲驱动电路 |
5.2.1 驱动电路总体方案 |
5.2.2 功率MOSFET驱动方案 |
5.2.3 电源电路及驱动电路实现 |
5.3 同传统驱动电路对比分析 |
5.3.1 驱动电路输出电压对比 |
5.3.2 压电超声换能器接收电压对比 |
5.4 吸收和匹配电路对驱动电路的影响研究 |
5.4.1 关断过冲和振荡的抑制 |
5.4.2 阻抗匹配和吸收电路对输出电压的影响 |
5.4.3 阻抗匹配和吸收电路对接收电压的影响 |
5.5 钢轨断裂检测与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压电超声换能器激励信号优化研究 |
6.1 压电超声换能器最佳激励频率追踪研究 |
6.1.1 跟踪滤波器 |
6.1.2 最佳激励频率追踪实现 |
6.1.3 实验验证与结果分析 |
6.1.4 频率追踪方法比较 |
6.2 编码激励研究 |
6.2.1 巴克编码与脉冲压缩 |
6.2.2 巴克编码激励分析 |
6.3 自适应峰值检测研究 |
6.3.1 峰值检测算法 |
6.3.2 峰值检测算法验证 |
6.3.3 峰值检测算法性能比较 |
6.4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1.1 主要完成工作 |
7.1.2 创新点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6)电化学传感器在大气羟基自由基测定中的研究和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写注释 |
第一章 绪论 |
1.1 大气羟基自由基 |
1.1.1 大气中羟基自由基的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2 大气中羟基自由基的性质 |
1.1.3 大气中羟基自由基的寿命 |
1.2 常见的羟基自由基捕捉剂 |
1.2.1 染料类捕捉剂 |
1.2.2 5,5-二甲基-1-吡咯啉-N-氧化物(DMPO) |
1.2.3 络合物捕捉剂 |
1.2.4 羧酸类捕捉剂 |
1.2.5 其他捕捉剂 |
1.3 大气羟基自由基检测技术研究与进展 |
1.3.1 激光诱导荧光法(LIF)和气体膨胀激光诱导荧光法(FAGE) |
1.3.2 差分吸收光谱法(DOAS) |
1.3.3 化学离子质谱法(CIMS) |
1.3.4 其他方法 |
1.3.5 电化学方法在羟基自由基测定中的进展 |
1.4 本论文的选题依据及创新点 |
第二章 电聚合分子印迹膜电化学传感器的构建及其对大气羟基自由基的测定 |
2.1 引言 |
2.2 实验方法 |
2.2.1 材料试剂和实验仪器 |
2.2.2 分子印迹聚合物(MIPs)和非印迹聚合物(NIPs)修饰电极的制备和电化学测量 |
2.2.3 MIPs修饰电极对大气·OH的测定 |
2.2.4 荧光光谱分析法对大气·OH的测定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MIPs/GCE的制备 |
2.3.2 传感器表征 |
2.3.3 MIPs/GCE对·OH检测的可行性研究 |
2.3.4 MIPs/GCE传感器制备与检测条件优化 |
2.3.5 MIPs/GCE对2,5-二羟基苯甲酸的电化学检测性能 |
2.3.6 MIPs/GCE对大气·OH的测定研究 |
2.4 结论 |
第三章 基于分子印迹聚合物功能化石墨烯电化学传感器的大气羟基自由基测定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方法 |
3.2.1 材料试剂和实验仪器 |
3.2.2 MIPs和NIPs功能化石墨烯修饰电极的制备及电化学测定 |
3.2.3 基于MIPs功能化石墨烯的电化学传感器大气中·OH的测定 |
3.2.4 荧光光谱分析法对大气·OH的测定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分子印迹基底材料的选择 |
3.3.2 传感器表征 |
3.3.2.1 rGO和MIPs/rGO的形貌表征 |
3.3.2.2 GCE和rGO/GCE的电化学表征 |
3.3.3 MIPs/rGO电化学传感器制备及·OH测定可行性研究 |
3.3.4 MIPs/rGO/GCE传感器制备与检测参数的优化 |
3.3.5 MIPs/rGO/GCE对2,5-二羟基苯甲酸的电化学检测性能 |
3.3.6 MIPs/rGO/GCE对大气·OH的测定研究 |
3.4 结论 |
第四章 基于水杨酸功能化碳纤维纸(CFP)的电化学传感器构建及其对大气羟基自由基的测定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方法 |
4.2.1 材料试剂和实验仪器 |
4.2.2 CFP的活化与水杨酸功能化 |
4.2.3 功能化的CFP对大气中·OH的测定 |
4.2.4 荧光光谱分析法对大气·OH的测定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活化CFP的表征 |
4.3.2 水杨酸功能化的CFP(sc-hrCFP)检测·OH的可行性及优势 |
4.3.3 CFP活化时间的优化 |
4.3.4 sc-hrCFP对2,5-二羟基苯甲酸的电化学测定研究 |
4.3.5 sc-hrCFP对大气·OH的测定 |
4.4 结论 |
第五章 基于纳米金胶(AuNPs)修饰碳纤维纸(CFP)的大气中羟基自由基的电化学测定研究与应用 |
5.1 引言 |
5.2 实验方法 |
5.2.1 材料试剂和实验仪器 |
5.2.2 AuNPs的合成 |
5.2.3 AuNPs-CFP的制备 |
5.2.4 AuNPs-CFP的表征 |
5.2.5 AuNPs-CFP对大气中·OH电化学测定研究 |
5.2.6 荧光光谱分析法对大气·OH的测定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AuNPs-CFP的表征 |
5.3.2 AuNPs-CFP检测·0H的可行性 |
5.3.3 AuNPs修饰CFP的条件优化 |
5.3.4 2,5-二羟基苯甲酸在AuNPs-CFP上的电化学行为研究 |
5.3.5 AuNPs-CFP对2,5-二羟基苯甲酸的测定研究 |
5.3.6 AuNPs-CFP对大气·OH的测定研究 |
5.4 结论 |
第六章 基于有机共价框架材料COF (TpBD)功能化CFP的电化学传感器构建及其对大气中羟基自由基的测定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方法 |
6.2.1 材料试剂和实验仪器 |
6.2.2 COF (TpBD)-CFP的制备 |
6.2.2.1 CFP的亲水处理与氨基修饰 |
6.2.2.2 COF(TpBD)-CFP的合成 |
6.2.3 大气中·OH的电化学检测 |
6.2.4 荧光光谱分析法对大气·OH的测定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COF(TpBD)-CFP的表征 |
6.3.2 COF(TpBD)-CFP检测·OH的可行性 |
6.3.3 COF(TpBD)-CFP对2,5-二羟基苯甲酸的电化学测定研究 |
6.3.4 COF(TpBD)-CFP对大气·OH的测定研究 |
6.4 结论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7)电化学式碱性过氧化氢溶液浓度在线检测技术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过氧化氢溶液浓度检测方法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氧化还原滴定法 |
1.2.2 电化学分析法 |
1.2.3 分光光度法 |
1.2.4 荧光/化学发光发 |
1.2.5 其他方法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安培式过氧化氢溶液浓度检测机理模型推导 |
2.1 电化学分析法及电解池 |
2.1.1 电化学反应 |
2.1.2 双电极电解池与三电极电解池 |
2.1.3 影响电流大小因素分析 |
2.2 基于电化学动力学的机理模型推导 |
2.2.1 Butler Volmer方程 |
2.2.2 碱性环境下过氧化氢电化学反应机理 |
2.2.3 碱性环境下过氧化氢机理模型推导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安培式碱性过氧化氢溶液浓度检测实验及分析 |
3.1 实验设计 |
3.1.1 实验平台搭建 |
3.1.2 电极的预处理 |
3.1.3 实验方案设计 |
3.2 搅拌速度对电流大小的影响 |
3.3 基于Butler Volmer方程的检测模型建立 |
3.3.1 组分浓度对电流影响分析与建模 |
3.3.2 温度对电流影响分析与检测模型建立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BP神经网络的过氧化氢溶液浓度分类算法研究 |
4.1 电导率测试实验其分析 |
4.1.1 辅助检测量的选择 |
4.1.2 测试平台及实验方案 |
4.1.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4.2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分类算法研究 |
4.2.1 BP神经网络模型 |
4.2.2 数据集采集 |
4.2.3 基于Matlab的BP神经网络设计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电化学式碱性过氧化氢溶液浓度在线检测系统设计 |
5.1 检测系统的总体设计 |
5.2 检测系统的硬件设计 |
5.2.1 传感器的选择 |
5.2.2 恒电位电路设计 |
5.2.3 IV转换电路设计 |
5.2.4 通讯模块设计 |
5.3 检测系统的软件设计 |
5.3.1 下位机软件系统设计 |
5.3.2 上位机软件系统设计 |
5.4 效果验证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生论文 |
(8)2205双相不锈钢局部腐蚀与钝化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文献综述 |
2.1 双相不锈钢概况 |
2.1.1 双相不锈钢的发展 |
2.1.2 双相不锈钢的分类 |
2.1.3 双相不锈钢的性能 |
2.1.4 双相不锈钢中主要元素 |
2.2 双相不锈钢的局部腐蚀 |
2.2.1 点蚀 |
2.2.2 缝隙腐蚀 |
2.2.3 晶间腐蚀 |
2.2.4 电偶腐蚀 |
2.2.5 应力腐蚀 |
2.2.6 氢损伤 |
2.3 双相不锈钢点蚀蚀性能研究现状 |
2.3.1 合金成分 |
2.3.2 微观组织结构 |
2.3.3 环境因素影响 |
2.4 研究背景及研究内容 |
2.4.1 研究背景 |
2.4.2 研究内容 |
3 固溶处理对组织演变及腐蚀性能的影响与高温相转变机理的探究 |
3.1 本章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3.2.1 金相显微镜(OM)微观组织分析 |
3.2.2 电化学测试 |
3.2.3 环境气氛球差校正透射电子显微镜(ETEM) |
3.3 实验结果 |
3.3.1 固溶处理制度对双相不锈钢两相组织演变的影响 |
3.3.2 固溶制度对双相不锈钢耐点蚀性能的影响 |
3.3.3 原位观察铁素体相(α)与奥氏体相(γ)的相转变过程 |
3.4 本章小结 |
4 微合金元素Ti/Nb对2205双相不锈钢耐蚀性能的影响 |
4.1 本章前言 |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材料 |
4.2.2 金相显微镜(OM)及扫描电子探针显微镜(EPMA) |
4.2.3 XRD |
4.2.4 EBSD测试 |
4.2.5 电化学测试 |
4.3 实验结果 |
4.3.1 合金元素Ti对双相不锈钢微观组织的影响 |
4.3.2 合金元素Ti对双相不锈钢中σ相析出的影响 |
4.3.3 合金元素Ti对双相不锈钢耐蚀性能的影响 |
4.3.4 合金元素Ti对双相不锈钢钝化膜稳定性的影响 |
4.3.5 合金元素Ti对双相不锈钢钝化膜成分的影响 |
4.3.6 合金元素Ti与Nb对双相不锈钢耐蚀能力影响的比较 |
4.4 本章小结 |
5 2205双相不锈钢中夹杂物对点蚀萌生的影响 |
5.1 本章前言 |
5.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5.2.1 实验材料 |
5.2.2 电化学测试 |
5.2.3 样品表面形貌及接触电势差分析(SKPFM) |
5.3 实验结果 |
5.3.1 双相不锈钢中夹杂物的表征 |
5.3.2 夹杂物引发点蚀萌生的机理 |
5.3.3 夹杂物成分对点蚀萌生的影响 |
5.3.4 相组织对点蚀萌生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6 服役环境对2205双相不锈钢腐蚀性能的影响 |
6.1 本章引言 |
6.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6.2.1 电化学测试 |
6.2.2 XPS表面成分分析 |
6.2.3 气体成分分析 |
6.3 实验结果 |
6.3.1 S_2O_3~(2-)-对Cl~-溶液中2205双相不锈钢点蚀性能的影响 |
6.3.2 S_2O_3~(2-)浓度对Cl~-溶液中双相不锈钢钝化膜的稳定性的影响 |
6.3.3 电位对Cl~--S_2O_3~(2-)溶液中双相不锈钢钝化膜稳定性的影响 |
6.3.4 S_2O_3~(2-)对Cl~-溶液中双相不锈钢钝化膜半导体特性的影响 |
6.3.5 电位对Cl~--S_2O_3~(2-)溶液中双相不锈钢钝化半导体特性的影响 |
6.3.6 电位对Cl~--S_2O_3~(2-)溶液中双相不锈钢钝化膜成分的影响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基于聚合物整体柱的二维液相系统构建及其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第一章 研究概述 |
1.1. 研究背景 |
1.2. 二维液相色谱概述 |
1.2.1 二维液相色谱的分类 |
1.2.2 全二维液相色谱法 |
1.2.3 选择性全二维液相色谱 |
1.2.4 中心切割二维液相色谱 |
1.2.5 离线二维液相色谱 |
1.2.6 停流-再分析二维液相色谱 |
1.3. 二维液相色谱中的色谱柱概述 |
1.4. 有机聚合物整体柱概述 |
1.4.1 不同尺寸有机聚合物整体柱的制备概述 |
1.5. 基于有机聚合物整体柱构建二维液相系统概述 |
1.6.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与创新点 |
1.7. 本论文的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400微米大尺寸有机聚合物整体色谱柱的制备方法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仪器与试剂 |
2.2.2 400 μm ID熔融石英毛细管预处理(毛细管内壁乙烯基化处理) |
2.2.3 整体柱SPP@EDMA-400的制备 |
2.2.4 色谱条件 |
2.2.5 样品配置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400 μm ID亲水整体柱的微升液相测试研究 |
2.3.2 柱管材料对整体柱制备工艺的影响 |
2.3.3 整体柱SPP@EDMA-400制备研究 |
2.3.4 整体柱SPP@EDMA-400的表征研究 |
2.3.5 整体柱SPP@EDMA-400的应用 |
2.4. 本章结论 |
第三章 400微米大尺寸高效亲水整体色谱柱的制备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仪器与试剂 |
3.2.2 400 μm ID熔融石英毛细管预处理(毛细管内壁乙烯基化处理) |
3.2.3 整体柱SPP@MBA-400的制备 |
3.2.4 色谱条件 |
3.2.5 样品配置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整体柱SPP@MBA-400制备 |
3.3.2 整体柱SPP@MBA-400的表征 |
3.3.3 整体柱SPP@MBA-400的应用 |
3.3.4 两款400 μm大尺寸亲水色谱柱的性质比较研究 |
3.3.5 两款亲水整体柱与商业化同类型填充柱的比较 |
3.4. 本章结论 |
第四章 400微米大尺寸反相整体色谱柱的制备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仪器与试剂 |
4.2.2 400 μm ID熔融石英毛细管预处理(毛细管内壁乙烯基化处理) |
4.2.3 整体柱AOD@EDMA-400的制备 |
4.2.4 色谱条件 |
4.2.5 样品配置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整体柱AOD@EDMA-400的制备 |
4.3.2 整体柱AOD@EDMA-400的表征 |
4.3.3 整体柱AOD@EDMA-400的应用 |
4.4. 本章结论 |
第五章 基于大尺寸亲水整体柱的核苷酸快速分离分析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仪器与试剂 |
5.2.2 整体柱的制备 |
5.2.3 色谱条件和样品配置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整体柱SPP@MBA-400在强碱条件下的稳定性考察 |
5.3.2 pH值对核苷酸样品保留的影响 |
5.3.3 缓冲盐浓度对核苷酸样品保留的影响 |
5.3.4 流动相有机相比例对核苷酸保留的影响 |
5.3.5 柱温对核苷酸保留的影响 |
5.3.6 核苷和核苷酸样品的快速分离分析 |
5.4. 本章结论 |
第六章 基于大尺寸整体柱的μLC × LC全二维液相色谱系统构建及应用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仪器与试剂 |
6.2.2 整体柱的制备 |
6.2.3 色谱仪器条件 |
6.2.4 全二维色谱参数计算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标准品的选择 |
6.3.2 黄酮和黄酮苷类化合物在整体柱SPP@MBA-400上的保留机理考察 |
6.3.3 μLC × LC全二维液相色谱基本参数的优化 |
6.3.4 酚酸和黄酮/黄酮苷类标准品在μHILIC × RPLC和μRPLC × RPLC两种不同全二维液相模式的保留 |
6.3.5 在线溶剂调节的全二维液相色谱 |
6.3.6 多种全二维液相系统的比较 |
6.4. 本章结论 |
第七章 混合模式整体柱在单抗药物脱酰胺化信号肽分离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
7.1. 引言 |
7.2. 实验部分 |
7.2.1 仪器与试剂 |
7.2.2 多款毛细管整体色谱柱制备 |
7.2.3 仪器系统 |
7.2.4 液相和质谱条件 |
7.3. 结果与讨论 |
7.3.1 不同整体柱分离能力的比较 |
7.3.2 整体柱MDPC_(60)PA_(40)@EDMA-100上柱温对分离性能的影响 |
7.3.3 整体柱MDPC_(60)PA_(40)@EDMA-100上缓冲盐种类及pH值对分离性能的影响 |
7.3.4 整体柱MDPC_(60)PA_(40)@EDMA-100上缓冲盐乙酸铵浓度对分离性能的影响 |
7.4. 本章结论 |
第八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论文发表 |
致谢 |
(10)基于适配体功能化纳米金在氯霉素检测应用方面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抗生素概述 |
1.1.1 抗生素的发展 |
1.1.2 抗生素的污染现状 |
1.2 氯霉素概述 |
1.2.1 性质与作用 |
1.2.2 氯霉素的发展历史 |
1.2.3 氯霉素使用禁令后的情况 |
1.2.4 污染现状 |
1.2.5 传统检测方法 |
1.3 基于适配体的氯霉素的检测方法 |
1.3.1 适配体简介 |
1.3.2 适配体的优势 |
1.3.3 基于适配体的氯霉素检测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纳米金检测方法 |
1.4.1 纳米金概述 |
1.4.2 纳米金与适配体联用在比色法中的检测策略 |
1.4.3 适配体功能化纳米金的方法 |
1.5 本论文的目的意义和研究内容 |
1.5.1 目的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第2章 基于polyA修饰的适配体功能化的纳米金探针的合成与表征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材料与试剂 |
2.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2.3 纳米金的制备 |
2.2.4 polyA-Apt@GNPs的合成 |
2.2.5 polyA-Ap@GNPs的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
2.3.2 形貌表征 |
2.3.3 电泳分析 |
2.3.4 稳定性表征 |
2.3.5 检测能力初步表征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polyA-Apt@GNPs竞争策略的比色法检测氯霉素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材料与试剂 |
3.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3.2.3 竞争性CAP检测的响应时间与反应后的TEM测试 |
3.2.4 竞争检测CAP的条件优化 |
3.2.5 CAP检测 |
3.2.6 特异性分析 |
3.2.7 实际样品检测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竞争性检测CAP的响应时间 |
3.3.2 检测条件优化 |
3.3.3 CAP检测能力分析 |
3.3.4 检测特异性分析 |
3.3.5 实际样品检测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polyA-Apt@GNPs竞争法检测氯霉素的机理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材料与试剂 |
4.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4.2.3 酸碱环境中CAP的检测分析 |
4.2.4 酸碱环境中CAP-base检测分析 |
4.2.5 酸性中互补链检测分析 |
4.2.6 ξ电位分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检测方法机理的建立 |
4.3.2 检测方法机理的验证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四、基于超声清洗的在线PH检测系统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烘焙条件对油茶籽油抗氧化活性成分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D]. 许馨.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01)
- [2]面向植物工厂的水培液速效养分关键传感技术研究[D]. 许锋.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
- [3]高致密生物分子膜栅AlGaN/GaN HEMT生化传感器研究[D]. 顾智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4]基于差分反射光谱技术的二维材料在线检测技术研究[D]. 王译那. 山东大学, 2021(11)
- [5]长距离钢轨检测中压电超声换能器的特性优化及应用研究[D]. 魏小源.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6]电化学传感器在大气羟基自由基测定中的研究和应用[D]. 黄志凌. 扬州大学, 2020(01)
- [7]电化学式碱性过氧化氢溶液浓度在线检测技术研究与实现[D]. 吴金波. 浙江理工大学, 2020(04)
- [8]2205双相不锈钢局部腐蚀与钝化性能研究[D]. 张建涛. 北京科技大学, 2020(06)
- [9]基于聚合物整体柱的二维液相系统构建及其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研究[D]. 刘杵胜. 暨南大学, 2019(01)
- [10]基于适配体功能化纳米金在氯霉素检测应用方面的研究[D]. 谢远扬.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 2019(06)
标签:茶籽油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