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村经管工作“八戒”(论文文献综述)
李伟[1](2020)在《流空间视角下人力资本促进创新的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我国人力资本总量持续增长并带动创新,但在全国、区域和产业层面上却也同时存在人力资本投入递增与全要素生产率递减的“索洛悖论”现象。要素总量堆积无法带来创新效率的提升,对此传统人力资本理论更注重对总量的静态分析,即通过分解人力资本结构(以受教育程度、职称水平为维度),测度不同类型人力资本投入与创新产出的关系,但很少考虑结构内人力资本间的相互关系,在此过程中信息技术也只是被视为人才掌握的一种工具,忽略了其对人力资本结构的深度影响以及由此而变的创新效率。因此,本文引入流空间理论,借助其对信息时代新空间结构形成及运作机理的动态表述,建立信息技术冲击下的人力资本结构理论分析框架,从人力资本结构内多主体相互作用的视角研究人力资本促进创新的机制问题。依托流空间理论及成本理论可见,信息技术进步所导致的成本变化(集聚成本、分工成本、协作成本、知识溢出成本)引发人力资本结构变化,具体体现在人力资本之间集聚、传导、约束、发展四个动态关系层面上,继而影响到创新。在集聚层面上,Java抓取的大数据显示,直接参与创新的人力资本(科研人才)在信息技术构建的空间内共同集聚,结成学习交流型、任务协作型、任务发布型、全民参与型、伴生反馈型等流空间组织,更加灵活地参与创新;在传导层面上,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前沿模型的分析表明,以上集聚关系及其创新成果的实现,并非仅仅依靠科研人才这一群体就能够实现,而需依赖于信息技术服务业、交通运输业、金融业人力资本以及企业家等作为传导创新价值的节点,任何一个人力资本节点的缺失都会制约创新效率;在约束层面上,使用Hansen门槛模型可以进一步发现,这些人力资本之间除了互为节点的关系外,还存在更为深入的内在约束关系,即信息技术服务业人力资本对科研、交通运输业、金融业人力资本以及企业家等人力资本存在约束作用,只有达成一定门槛值(lninf>9.105)才能发挥出整体人力资本的创新效率;在发展层面上,理论说明结合实例分析表明,以上集聚、传导、约束三个层面关系的充分发展,将会最终促使科研人才与其他人才之间通过互动形成一种新的发展关系,即不断模糊创新活动中专业创新者与非专业创新者、生产者与消费者、消费者与投资者之间的边界,吸引更广范围的大众人力资本参与到科研人才中来,直至实现全民创新。综上所述,本文的结论有四点:第一,人力资本集聚成的流空间组织,在现实中表现出自管理与自建设模式成型、即时延时功能强化、线上线下同步发展等显着特征。但要更好地提升这些组织的创新效率,需要由“孤岛”建设思维转向主动联结、由任务服务转向空间场景构建、由虚拟现实并行发展转向促进融合发展。第二,科研领域、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人力资本以及企业家等与创新之间呈显着正相关关系,各类人力资本缺一不可。其中,科研、信息技术服务领域人力资本对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都有正向促进作用,而后者在促进技术创新、技术成交方面的作用要大于其对知识创新的作用。进一步的效率分析表明,科研领域、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人力资本以及企业家在当前我国创新中具备效率,其他行业人力资本则表现出区域间的无效率或低效率,制约了整体创新效率的提升。为更好传递创新价值,需要保持人力资本节点的完备性,优化我国当前人力资本结构。第三,信息技术服务业人力资本对科研、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人力资本以及企业家等存在门槛约束效应,能够制约到创新效率的发挥。分区域的实证结果表明,在中西部地区引进与培育信息人力资本,对于创新的促进作用尤为明显,尤其是对于西藏、青海和宁夏三省,达到信息人力资本门槛后,区域创新效率将会得到显着提升。第四,以上条件的充分实现将最终促进创新的发展,即吸引更多大众人力资本参与创新。但这种发展还应以众筹众创等特定功能的创新平台建设、依托现有平台优势打造完整众创生态、以制度与标准建设保障跨平台融入以及引入创新文化与市场激励作为前提条件。本文的创新点主要如下:第一,引入流空间理论,借助其表述空间结构及运作机理的特殊视角,分析人力资本在“工业时代—信息时代”结构的变化,着重强调结构内人力资本之间的动态关系,具体体现为集聚、传导、约束、发展四个层面;第二,将成本分析纳入流空间的理论框架,从集聚成本、分工成本、协作成本、知识溢出成本四个维度,解释流空间的成因以及由此给人力资本结构与创新带来的变化;第三,使用大数据抓取技术分析验证流空间的形态特征与集聚倾向,采用异质性随机前沿模型、门槛模型等测度人力资本之间的内在关系,采用理论说明结合现实案例的方式分析人力资本主体的扩张趋势。在对创新因变量的选取上,除使用常见的论文指标,也使用专利数量、技术市场成交额等以期反映创新驱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能力。
任俊宇[2](2018)在《创新城区的机制、模式与空间组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背景下,科技创新能力成为城市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而创新空间作为创新活动的载体,已成为城市建设与规划的重要内容。创新城区作为一种存量创新空间的发展模式,近年来逐渐得到各界关注。论文认为创新城区对我国大城市创新发展和空间转型具有重要意义,系统梳理了创新空间和创新城区的相关理论和研究。从理论研究的角度,构建了创新城区的发展机制,从案例研究的角度归纳了创新城区的发展模式与类型。在机制与模式的指导下,以北京为主体进行实证研究,基于创新生态机制分析创新城区水平评价与空间识别,基于主体特征机制研究创新型企业和创新型人才的行为特征和空间偏好,基于空间组织机制提出北京创新城区的空间策略和制度建议。论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创新城区的发展机制为“创新生态-主体特征-空间组织”。创新城区的创新生态体系包括创新源要素、创新服务要素和创新环境要素,要素间相互关联形成创新生态网络。创新源中的创新型企业和创新型人才是影响创新城区空间组织的核心主体,创新城区空间组织需要发展模式创新和空间利用创新。2)目前创新城区可以归纳为两大类共四种发展模式:一类是创新要素集聚类,包括创新源驱动模式、服务&环境吸引模式,另一类是空间载体塑造类,包括旧城更新模式和园区转型模式。3)构建创新城区发展评价的指标体系,评价北京创新城区发展水平,基于创新水平评价可识别创新源驱动模式,基于创新服务和环境水平评价可识别服务&环境吸引模式,基于创新城区综合评价与城市空间基础可识别旧城更新模式和园区转型模式。4)创新型企业的发展规模、产业类型、发展阶段不同,导致技术网络特征、生产网络特征和社会网络特征的差异性,进一步形成创新源临近、资本及市场临近和特定环境临近的区位选择差异。创新型人才在知识需求、社交需求和物质需求上各有差异,进一步影响其对就业空间和居住空间的偏好。5)北京创新城区发展经历了教研空间、产业空间、科技空间和创新空间的演化,已进入到了政府与市场双驱动、高校与企业双驱动、园区和社区双驱动的存量创新空间发展阶段,形成了以中关村科学城、国贸CBD片区、望京&798片区、上地&清河片区、等区域为代表的创新城区。创新城区在中观层面采取激活大学园区、培育科创社区、开放科技园区的策略,在微观层面采取提升科技楼宇、嵌入众创空间、营造开放空间的策略。
何也[3](2017)在《嘎山》文中研究表明师徒之旅1像往时一样,清光绪乙未年初秋的一个圩日,凌子罟来到兜螺圩。缪家老宅在兜螺圩桥头。赴圩客过桥,直冲缪家而来,到了门口才转向圩尾街。住桥头老宅的缪家人,多少也算是认得字的,可这家人连吃饭嘬汤也要呕呃1,残老病死不经事,已破落得差不多了。直到前些年,圩日到兜螺圩摆命相摊的凌
周文焰[4](2017)在《明清以来麻城民间规训研究》文中认为我国古代规训文化源远流长,内容丰富,思想可谓博大精深。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宗族庶民化和组织化加强,君主权力到明清发展到古代社会的顶峰,学风上由官方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分庭抗礼,清代则由理学而到朴学,新文化运动以来,再由考据而到近代新儒学。明清时期,政治稳定,国家统一,经济发展,文化繁荣,一系列因素促成家训、族规文化的繁盛。由于明清易代的动荡,“江西填湖广”和“湖广填四川”的移民潮,明清时期,麻城是重要的移民输出和输入地。基于修谱不仅是后世子孙对先人表达孝心的体现,更是记载家族变迁、沿革,序昭穆、别尊卑、承前启后的依据,所以族之有谱,是以联疏远、教亲睦、备遗忘的关键。因而,当地家族无论大小,都有兴修和编纂谱牒的传统。规训被看做是谱牒的重要部分,甚至是家谱编纂好坏的一个标杆。民间家训多依谱牒(也有载于私人文集和方志之中)而得以传承,种类繁多,形成“谱训共盛”现象。规训的发达,归功于当地明清以来,社会环境总体较为安定,农业及商品经济发展,科举文化兴盛,多累世书香大族及当地崇儒重教的传统乃至刊刻技术的发展。家训形式灵活多变,既有常见的训诫规条式,也有匠心独具的诗词歌赋形式。再者,圣贤明言或家族先贤治家格言也多载于族谱之内;或是篇幅较大或流传较广,以散文杂记形式着录于个人文集或方志之中。当然,以家书家信作为家训载于族谱或方志之中也并非少见。规训内容丰富完整,形式灵活,思想性强。其内容涵盖个人德行品性的修养,治学交游乃至为人处世等诸多方面。规训中对家庭父子、夫妇、兄弟等关系的垂范,主要体现对纲常伦理关系的维护,要求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妻顺,家庭和睦。此外,明清以来,商品经济发展,治生理念也大为盛行。规训之中对敬宗收族,水源木本之念,睦邻友好的传统极力讲求。族长、户长有统帅一宗一族的责任,上为族事,下为宗支,在宗族治理管理和日常活动中责任和义务重大。同时,规训中也明载对勤奋治学、勤俭持家、辛勤劳作的褒扬和提倡,对不良风气的禁止,对违法乱纪行为的杜绝和惩处。总之规训涵盖的范围从个人到家族乃至社会,终至国家,呈现出内在的逻辑性,内容丰富,思想性强。明清时期,皇权发展到古代社会的顶峰,传统文化进入一个总结性时期。规训作为家族文化的精髓,揭示了皇权与族权的互动,国法向家规的延展,圣谕向家训的渗透。民间家规、家训,其内容契合儒家精神,注重对儒学思想作通俗化诠释;思想上体现儒家伦理尤其是理学对家规、家训的浸润。在日常生活中,强调儒家践履理念,注重德行修养,宣扬劝善惩恶,要求族人以圣贤为师,培养君子人格。家训语言浅显易懂,生动活泼,形式多样,易于在文化水平较低层次底层社会中传播。麻城家训继承了历代家训的精神,同时又具有自身的民间色彩,地方特色,时代变迁的痕迹,呈现出地域性与时代性统一的特征。民间家规、家训思想精髓为儒家传统文化,其在家族内部或超出家族范围本身的传承,其实质是儒学在民间社会的世俗化传播。家训中精华部分,具有极强的时代穿透力,意蕴深厚,对于当前我国新农村建设及家庭教育等也具有积极的启迪和借鉴意义。
王牧春[5](2017)在《万氏兄弟动画艺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1926年万氏兄弟制作了中国第一部动画《大闹画室》至今,中国动画已经走过了近百年的历史。动画,这门融合美术和电影的特殊艺术,给了中国几代动画人不懈的努力和追求的目标。电影,这个现代的影像媒介,使得博大精深的传统艺术样式可以有着另一种全然不同的新形式登台亮相。中国动画电影的“开山鼻祖”和曾经的“领军人物”万氏兄弟,作为中国第一代动画艺术家,从中国动画在民国上海产生的萌芽之初,直到建国后其经典之作的诞生,他们究竟是如何来利用传统的资源来进行影像表述的,留给中国动画电影又是一种怎样的财富和启示,抚今追昔,这一切的一切都值得后来者去思考和追溯。全文共有为六个部分组成。绪论部分阐述了论文的缘起和背景,梳理和分析了国内外有关万氏兄弟研究的文献和资料,并且提出了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论文的第一章,根据万氏兄弟动画作品形成的三个转折形阶段,回顾了万氏兄弟的生平和主要经历,以及这些作品形成的时代和历史背景;第二章,通过具体的文本分析,剖析了万氏兄弟的代表性动画作品的主要艺术特征。通过形式和风格上的分析,深入探讨了万氏在动画的“美术设计”和“电影语言”两个部分的艺术特点,尤其关注了万氏兄弟动画的民族性的追求建构是如何通过动画形式展现出来的。在丰富的传统民族资源的利用和开发中,万氏到底选择了哪些符合他们审美观和价值观的传统元素,又是如何在美术部分和影像部分分别呈现出来的;第三章,主要阐述了万氏兄弟动画作品风格之所以形成的主要原因。通过万氏兄弟青少年时期所接受的艺术熏陶,艺术家本人的艺术嗜好,以及工作后所处上海都市文化的语境等这几方面来具体分析,试图找出究竟是什么样的社会语境使得万氏兄弟形成了最终强烈的民族性动画艺术风格;第四章,解读了万氏兄弟动画作品中所蕴含的文化意味和内蕴;第五章,总结万氏兄弟动画艺术的成就,和对于中国动画的意义和历史地位。同时,指出在其特定年代下所存在的不足和局限。辩证地看待万氏兄弟的,借鉴其动画民族化书写的特色和成就,在吸取前人宝贵经验和财富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对于当今中国动画的启示和帮助,自有着不可低估的意义和作用。
马天翼[6](2016)在《面向网络化创新外包的胜任力自动建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早在2003年,来自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Henry Chesbrough教授就提出了“开放式创新”的观点,而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面向网络环境的创新外包服务逐渐成为了开放式创新的重要应用方向。然而,此类服务模式在快速发展的背后也伴随着阻碍其发展的瓶颈,如何使任务和人才双方在海量的信息中快速自动地匹配到最合适的合作伙伴,是当前最需要解决的难题。而为了达到任务和人才的在线高效匹配,则归结为研究网络化创新外包人才的胜任力模型自动构建方法,以及研究任务所需要的胜任力模型自动构建方法。本文的研究从网络化创新外包服务模式所面临的种种挑战出发,分五个方面开展研究:(1)专业课程关联知识库构建方法研究。首先采用网络数据采集技术和非结构化大数据处理方法,以各高校各学科专业下的课程培养体系非结构化数据为研究对象,结合文本分析方法建立面向多体系、多层次、多机构的专业课程关联知识库,作为网络化创新外包人才知识结构模型构建的基本知识库和推理依据;实验证明本研究构建的专业课程关联知识库具备较高的准确性和通用性。(2)网络化创新外包人才的知识结构自动建模方法研究。首先,在专业课程关联知识库的研究基础上,设计合理的人才知识结构信息的基本存储模型,建立依托于后台知识库的人机交互机制,完成个人知识结构信息的高效录入和访问过程;第二,设计后台知识库动态更新和维护方法;进而基于用户交互行为与知识库中存储的信息,自动构建面向网络化创新外包环境的人才知识结构模型;通过实验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验证了基于人机交互机制构建人才知识结构模型的准确性和完备性。(3)专业技能关联知识库构建方法研究。通过分析各大高校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方案,采用文本聚类与统计分析的方法,归纳和统一各类专业的技能需求,建立专业技能关联知识库,并根据统计结果对各类专业领域的技能指标重要程度进行量化表示,为网络化创新外包人才的技能构建提供有力的支持;实验验证了基于领域特征而聚类并构建的专业技能关联知识库具备更高的准确性和合理性。(4)网络化创新外包人才的技能结构自动建模方法研究。首先,在专业技能关联知识库的研究基础上,结合知识表达的相关理论设计分层次的人才技能结构信息的基本存储模型;其次,基于文本分类的方法研究设计面向人才的教育背景信息和实践经历信息的技能模型分析方法;在此基础上,建立依托于后台知识库的人机交互机制,完成人才技能结构信息的高效录入,并对后台知识库进行动态更新和维护,自动化地构建人才的技能结构模型;通过实验与专家审核相结合的方式验证了人才技能结构自动建模的准确性和完备性。(5)网络化创新外包任务胜任力需求自动建模方法研究。首先,在前文构建的相关知识库的基础上,设计并构建任务的描述模型,并分别基于推理规则和文本分析技术对网络化创新外包任务进行解析,以量化方式自动构建任务知识需求模型,并结合任务的专业相似度分析任务所涉及的专业背景,进而通过专业技能关联知识库获取任务对应的技能指标及其权重,自动建立任务的技能需求模型;在研究基础上通过案例分析与实验评估相结合的方式验证了本研究自动建模方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进行了验证。通过上述五部分内容的研究,本文在以下方面进行了创新:首先,本研究首次面向多体系、多层次、多机构的培养信息设计了分析方法,同时在文本聚类的基础上引入了领域特征,量化地建立系统而完整的专业课程关联知识库和专业技能关联知识库,而已有的对培养体系和知识库构建的研究大都集中于某一特定的专业领域,并且以定性分析方法为主,本研究在方法及应用方面进行了创新。第二,首次提出面向人才的教育背景的自动化分析方法,以人机交互的方式在线自动高效地构建人才知识结构模型,已有的人才知识结构建模方法主要以主观收集和人工构建为主,本研究以基于知识库自动学习和人机交互的在线建模方法为主要创新点,促进网络化创新外包人才的知识结构模型的自动高效构建。第三,首次提出面向人才的教育背景与实践经历文本信息的自动化分析方法,以文本分类和基于知识库学习相结合的方法,定量地归纳人才的技能信息,在线自动高效地构建人才技能结构模型,已有的人才技能分析方法主要以定性分析和人工归纳为主,本研究的定量分析和在线自动构建方法不仅在准确性、效率等方面全面优于传统方法,并综合考虑了人才的教育背景和实践经历对技能结构形成的影响。第四,基于规则推理和文本分析自动量化地建立网络化创新外包的任务知识需求和技能需求模型,相比于已有的对任务需求进行分析的方法,本研究完成了由传统的人工定性分析到自动化定量分析方法的飞跃,并为进一步开展任务和人才的匹配研究打下了坚实基础。本文研究设计了网络化创新外包人才的胜任力模型和任务的胜任力需求模型的自动构建方法,为实现网络化创新外包任务和人才的在线高效匹配打下坚实基础,进而对网络化创新外包这一新型服务模式的健康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王旺[7](2015)在《八戒寺的历史人类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的民间信仰研究常被作为国内外学者研究中国国家、社会和民众关系的重要视角,在社会学、民族学/人类学、民俗学和历史学等学科中占有重要地位,也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和形成诸多理论范式。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全国大范围的民间传统和信仰的恢复,被学界称为“传统的复兴”和“传统的再造”现象也日益受到重视。本文讨论的汉族村落庙宇正是在这样的理论和现实背景下展开的。本文的研究对象是位于保山市西庄村的八戒寺。研究内容包括:八戒寺的历程、信仰和仪式、管理、社区意义等方面进行梳理和分析;社区生态环境、汉族移民、族群关系、村际关系等社区史方面的讨论;地域内信仰习俗及特点、神话传说、历史记忆等文化方面的分析。这三部分内容是糅合在一起的,它们相互影响、互为支持,八戒寺即是作为地方文化的表征。笔者在立足前人研究的成果之上,采用历史人类学研究视角,对民间信仰的村庙展开历时性和共时性的研究,关注“过去如何造成现在”和“现在如何想象过去”两个问题意识。文章借助历史记忆、社区史、族群认同、文化再造、民族文化资本化、社会资本、二元结构等理论,采用参与观察、口述史、历史文献、整体观等人类学方法,同时提出了“西游文化”概念和进行了跨文化比较研究,较全面的阐释了八戒寺信仰和文化,并对相关理论进行对话。通过研究,笔者收获了三点认识:八戒寺是地域复合文化的再现,呈现了地域深厚历史和多元文化;民间信仰、社区历程、族群记忆和身份认同的多层互动是八戒寺作为村落神庙的历史渊源;民间信仰也经历了“传统再创造”的过程,信众、村落权威、地方文化精英、政府共同完成了这项创造过程,过程中包含着“共谋”和“不妥协”。个人、村落和民间信仰都在创造自己的历史,文化也因而表现出多样。
陈蓉[8](2014)在《湖南攸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颁布和实施,攸县农民专业合作社有了快速发展。这些合作社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历史和文化等原因,攸县农民专业合作社起步较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相比,还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基于以上背景,本文依据经济学、管理学等基本原理,以攸县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对象,对该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本文本着从宏观分析到微观剖析的思路,利用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等研究方法,构建了本研究的基本架构。在研究思路上首先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综述与评价,以形成本研究的基本观点和切入点,以此为基础,对攸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攸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取得的主要成效、产生的作用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通过典型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进行实证和案例分析,提出了湖南省攸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路径以及对策建议。全文共分八章:第一章,绪论。本章首先阐述了本研究的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在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认真梳理和评价之后,介绍了本研究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最后,提出了本研究可能的创新之处。第二章,基本概念与相关理论的概述。本章主要对本文涉及的主要概念进行了界定。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本研究所应用的基本理论,包括制度变迁理论、公共物品理论、合作社理论。第三章,攸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分析。本章主要从攸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概况、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区域分布、攸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领域、农民专业合作社业务范围、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类型、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质量、攸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外部环境方面进行阐述。第四章,攸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取得的主要成效及产生的作用。第五章,攸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组建、运行、成员三个方面的内容。第六章,攸县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实证分析。对湖南省攸县谭家垅葡萄专业合作社、攸县新希望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明鑫牲猪养殖专业合作社三个典型进行了深入地分析,包括发展现状、运行情况、发展经验等多方面。第七章,攸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对策建议。本章主要从加强自身建设与完善外部环境两个方面进行论述,提出了湖南省攸县农民专业合作社进一步发展对策建议,目的是为湖南省攸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谏言献策。第八章,结束语。对全文的研究内容进行了全面总结,提出了今后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赵九洲[9](2012)在《古代华北燃料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华北地区的地貌大致可分为山地、平原与沼泽湿地三个部分,地貌的差异决定了植被分布的差异,进而导致了燃料利用形式的差异。独特气候状况使得华北民众的燃料消耗量极为巨大,而近世气候的变化使得燃料需求进一步增大。人口密度较大的地区燃料蕴藏量较大,反者反是。城市中燃料蕴藏量较少,而燃料需求却极大;乡村中的情况与城市相反。这样的差异对经济、社会与生态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远古以迄明清,华北地区人口起伏波动极大,但总体的趋势是不断增多,至明清时期出现了严重的人口问题。与人口发展脉络相一致,华北区域内人们的燃料消耗量也在不断增大。于是,燃料的供应日趋紧张,至唐宋而出现了燃料危机,至明清时期越发严重。政府的燃料消耗量极为巨大,宫廷的饮食起居、祭祀礼仪中的举行、官员的薪俸发放以及军队的生活作战等等都需要大量的燃料。为了确保燃料供应,政府设置了专门的职官与机构,此外明代还设置了宦官组织惜薪司掌管内廷燃料采供。在明代,政府还设置易州山厂来直接进行燃料的生产与转运,山厂的兴起与衰落则与燃料格局的变化息息相关。在燃料危机深重的情形下,政府采取了种种措施确保燃料供应。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中也需要消耗大量燃料,随着燃料匮乏局面的形成,华北地区民众民众生活日趋困苦化。围绕燃料,人们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有关的民间纠纷与刑事案件层出不穷。为了应对燃料危机,人们不断改造炊具、炉灶并调整饮食习惯,也极力改造取暖器具并改变取暖方式,极力提高燃料利用效率,以求开源节流,使生活用燃料得到最低限度的保障。中古及其以前,华北地区的手工业生产颇为发达,而步入近世却呈现萧条景象,丝织业、陶瓷业、冶铁业、制盐业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衰落。这一变局的出现与燃料危机的出现与加深密不可分,燃料供应紧张的情势下,若干高能耗手工业生产规模自然会受到挤压。近世冶铁业、制盐业等仍能有一定的发展,凭依的则是煤的使用及生产技术的革新。近世的燃料危机对华北地区的生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由于过度的樵采,植被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而作物秸秆大量用作燃料,又对役畜饲养造成了巨大冲击,饲养规模不断缩减,役畜结构也发生了剧烈变动。燃料危机还影响了作物结构和土壤肥力,高杆作物比重逐渐提高,而土壤肥力则呈下降趋势。华北地区用煤历史悠久,自宋代开始大规模应用,至明清而用量更为巨大。煤的开采与使用对政治与经济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煤炭在近世社会演变进程中打下了深深的印记。随着煤炭的广泛使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植被的压力,役畜饲养也得以维持,但是也造成了严重的生态问题。反思当代的利用模式,展望未来人类前景,化石能源还有许多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
戴文红[10](2012)在《中国文学经典的网络传播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的今天,人文精神的失落以及人文素质的严重缺失已经成为了一个国际性的问题。文学经典在重建价值秩序,发现和培育时代精神等方面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传媒是沟通文学与接受者之间的桥梁,在当代,网络已成为传承和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网络在传播文学经典的同时,也带来了文学经典在传播方式和内容方面的巨大变革,解构并重新建构了文学经典的结构内容、审美习惯、价值功能,影响了文学经典的接受。因而,研究中国文学经典的网络传播现状,对中国文学经典的传承和网络文化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进行中国文学经典的网络传播研究,中国文学经典在当今所处的网络传播语境,网络媒介的传播特征,及其带来的正面效应和负面影响。这个新的传播模式对当代文化的生产和消费产生的重要影响。网络传播中国文学经典的现实需求,受众接受变化及其中国文学经典网络传播的现状,都是极为重要的。网络传播是一柄双刃剑,其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是双重的。因此,网络传播对中国文学经典的影响具有建构和解构两个方面。建构方面,首先,网络传播提供了丰沛的审美资源,营造了大众狂欢,带来了审美创造活动的新变,使得审美诉求与文化产业化的商业目的相结合,从而突显了网络传播语境下中国文学经典审美范式的大众化。其次,网络传播中国文学经典体现了精英立场的大众化,社会功能的娱乐化,价值的多元化,从而引发了学术研究新的转向。最后,中国文学经典在网络传播中内容的当代呈现及其特征为:形象化呈现,视觉化传播,影视化的叙事手法,及受到民间化的再度认同。解构方面,首先,中国文学经典传统的权威地位被消解,商业化对其祛魅,学术研究发生了新变化,共识性危机的产生,皆因网络传播而起。其次,网络传播使得中国文学经典的艺术功能和价值产生了脱变:意义隐匿和消退,功能钝化,过度阐释,文化快餐化。再次,网络传播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二度创作,然而,戏仿化的改编,大话式的狂欢,对经典的颠覆,以及娱乐性的学术只能导致对于中国文学经典的二度创作的异化。如何优化中国文学经典的网络传播?其宗旨为:健康的大众化,内容阐释的当下性,效果的优化。具体的途径和手段为:完善传播手段,尊重接受心理和市场规律,注重现代性和民族化,实现优化的价值。中国文学经典的网络传播的未来趋势如何?研究的意义上升到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软实力的高度。
二、农村经管工作“八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农村经管工作“八戒”(论文提纲范文)
(1)流空间视角下人力资本促进创新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创新驱动背景下人才的重要性凸显 |
1.1.2 创新人才投入持续增加以及创新能力偏低并存 |
1.1.3 创新人才在网络上以流空间形态聚集参与创新 |
1.2 研究问题与意义 |
1.2.1 研究问题 |
1.2.2 研究意义 |
1.3 核心概念界定 |
1.3.1 流空间组织和流动空间 |
1.3.2 人力资本和人力资本结构 |
1.3.3 人力资本集聚效应 |
1.3.4 创新效率 |
1.4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流空间理论 |
2.1.2 创新理论 |
2.1.3 人力资本理论 |
2.2 文献综述 |
2.2.1 人力资本投入与创新产出比例失衡的“索洛悖论” |
2.2.2 传统研究对创新投入领域“索洛悖论”的解释 |
2.2.3 信息技术对人力资本与创新影响的主流研究 |
2.2.4 流空间理论对人力资本及其创新活动的关注 |
2.3 文献评述与本文研究方向 |
3 流空间视角下人力资本促进创新的理论分析框架构建 |
3.1 工业时代人力资本促进创新的原始机制 |
3.1.1 人力资本地理空间集聚形成创新规模效应 |
3.1.2 人力资本以单一分工形式参与创新 |
3.1.3 跨区域创新合作有限并面临成本约束 |
3.1.4 专业科学家群体形成创新主体垄断 |
3.2 信息技术冲击下人力资本促进创新的机制变动 |
3.2.1 营造新空间弥补地理集聚的成本局限 |
3.2.2 细化分工提升人力资本专业化水平 |
3.2.3 技术进步颠覆人力资本传统协作成本 |
3.2.4 广域知识溢出促使人力资本池扩张 |
3.3 流空间视角下人力资本促进创新的新机制 |
3.3.1 集聚层面:人力资本结成流空间组织集聚创新 |
3.3.2 传导层面:组织内人力资本传递创新价值 |
3.3.3 约束层面:信息人力资本及设施制约组织创新效率 |
3.3.4 发展层面:人力资本依托组织实现创新主体拓展 |
3.4 小结 |
4 流空间下人力资本集聚参与创新的形态与特征 |
4.1 大数据视角下创新人力资本在信息时代的集聚概况 |
4.2 信息时代人力资本集聚结成流空间组织的现实形态 |
4.2.1 学习交流型流空间 |
4.2.2 任务协作型流空间 |
4.2.3 任务发布型流空间 |
4.2.4 全民参与型流空间 |
4.2.5 伴生反馈型流空间 |
4.3 信息时代人力资本集聚结成流空间组织的具体特征 |
4.3.1 建设与管理的自动化模式成型 |
4.3.2 即时与延时沟通能力明显强化 |
4.3.3 线上组织与线下组织同步发展 |
4.4 信息时代人力资本集聚结成流空间组织对创新的影响 |
4.4.1 由“孤岛”建设走向主动联结 |
4.4.2 由任务服务到空间场景构建 |
4.4.3 由虚拟现实并行到融合发展 |
4.5 小结 |
5 流空间下人力资本传递创新价值的功能分析 |
5.1 创新传导机制中的异质性人力资本内涵及对创新的影响 |
5.2 异质性人力资本传导创新价值的实证验证 |
5.2.1 近年来信息人力资本等与创新增长的趋势 |
5.2.2 变量解释、数据来源和统计性描述 |
5.2.3 基于固定效应模型的人力资本与创新关系验证 |
5.2.4 实证结果分析 |
5.3 异质性人力资本传导创新价值的效率分析 |
5.3.1 考虑人力资本异质性的随机前沿模型建构 |
5.3.2 变量选取与数据处理 |
5.3.3 基于异质性随机前沿模型的人力资本传导效率分析 |
5.3.4 区分创新活动性质的人力资本创新效率分析 |
5.3.5 区分东中西部地区的人力资本创新效率分析 |
5.4 小结 |
6 流空间下人力资本推进创新的条件约束 |
6.1 信息人力资本对流空间组织及创新活动的特殊约束作用 |
6.2 信息人力资本门槛约束效应的实证检验 |
6.2.1 以信息人力资本为创新门槛的回归模型设定与变量选取 |
6.2.2 基于门槛模型的实证结果分析 |
6.2.3 区分东中西部地区的信息人力资本门槛约束作用对比 |
6.2.4 基于信息基础设施的门槛效应的稳健性检验 |
6.3 小结 |
7 流空间下人力资本拓展创新的演化趋势 |
7.1 信息时代创新人力资本主体拓展的现实情况 |
7.1.1 专业创新者与非专业者界限模糊 |
7.1.2 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界限模糊 |
7.1.3 消费者与投资者之间界限模糊 |
7.2 创新人力资本主体拓展的具体成因以及对创新的影响 |
7.2.1 适宜载体构建起虚拟集聚空间 |
7.2.2 多节点覆盖提升创新流动效率 |
7.2.3 跨节点连接优化创新资源配置 |
7.2.4 虚拟文化培育降低创新心理成本 |
7.3 国内外以人力资本主体拓展促进创新的具体经验 |
7.3.1 打造高影响力开放平台载体 |
7.3.2 围绕创新阶段对接配套平台 |
7.3.3 强化跨平台接入的兼容能力 |
7.3.4 推进政府项目及业余者计划 |
7.4 我国以人力资本主体拓展促进创新的策略选择 |
7.4.1 按“多主体-阶段化”思维建设开放平台 |
7.4.2 凭借现实平台优势打造完整众创生态 |
7.4.3 以制度与标准化建设保障跨平台融入 |
7.4.4 引创新文化与市场激励推广大众创新 |
7.5 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基础数据表 |
表A-1 2003-2016 年分省科技经费内部支出 |
表A-2 2003-2016 年研究与发展人员全时当量 |
表A-3 2003-2016 年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从业人员 |
表A-4 2003-2016 年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从业人员 |
表A-5 2003-2016 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从业人员 |
表A-6 2003-2016 年金融业从业人员 |
表A-7 2003-2016 年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从业人员 |
表A-8 2003-2016 年居民服务业从业人员 |
表A-9 2003-2016 年住宿和餐饮业从业人员 |
表A-10 2003-2016 年国内专利受理数量 |
表A-11 2003-2016 年国内专利授权数量 |
表A-12 2003-2016 年新产品产值 |
表A-13 2003-2016 年技术市场成交额 |
附录B 计算所得数据 |
表B-1 2003-2016 年人力资本存量 |
表B-2 2003-2016 年企业家数量 |
表B-3 2003-2016 年国外收录中国论文数量 |
附录C 数据采集命令 |
索引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创新城区的机制、模式与空间组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家进入创新驱动发展的新时期 |
1.1.2 科技创新能力成为城市竞争的核心 |
1.1.3 城市创新空间已成为新经济的重要载体 |
1.1.4 城市存量空间为创新发展带来新机遇 |
1.2 研究意义 |
1.2.1 构建创新城区的理论框架与研究机制 |
1.2.2 探讨存量空间创新驱动提升的发展路径 |
1.2.3 提出北京等大城市实施创新职能的空间策略 |
1.3 研究对象界定 |
1.3.1 创新空间 |
1.3.2 创新城区 |
1.4 研究思路与框架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分析与总结 |
1.5.2 案例研究与归纳 |
1.5.3 定性与定量结合 |
1.5.4 走访与深度访谈 |
第2章 创新城区相关研究综述 |
2.1 创新的空间特征研究综述 |
2.1.1 创新的空间属性 |
2.1.2 创新要素的空间特征 |
2.1.3 创新地理学的过渡 |
2.2 创新空间的研究综述 |
2.2.1 创新空间的内涵 |
2.2.2 创新空间的演化 |
2.2.3 创新空间的类型 |
2.3 创新城区研究综述 |
2.3.1 创新城区的概念提出 |
2.3.2 创新城区的目前探索 |
2.4 综述小结 |
2.4.1 研究综述小结 |
2.4.2 现有研究不足 |
第3章 创新城区发展机制 |
3.1 创新城区的发展机制框架 |
3.1.1 创新城区的理论演进 |
3.1.2 创新城区的发展转变 |
3.1.3 创新城区的发展框架 |
3.2 机制一:创新生态机制 |
3.2.1 要素:创新源-创新服务-创新环境 |
3.2.2 系统:要素间关联 |
3.3 机制二:主体特征机制 |
3.3.1 创新型企业:网络特征机制 |
3.3.2 创新型人才:需求特征机制 |
3.4 机制三:空间创新机制 |
3.4.1 发展模式创新机制 |
3.4.2 空间利用创新机制 |
第4章 创新城区发展模式研究 |
4.1 创新城区模式分类 |
4.1.1 发展模式 |
4.1.2 美国创新城区实践 |
4.2 创新源驱动模式 |
4.2.1 剑桥肯德尔广场 |
4.2.2 克利夫兰健康科技走廊 |
4.3 服务&环境吸引模式 |
4.3.1 纽约硅巷 |
4.3.2 洛杉矶硅滩 |
4.4 旧城更新模式 |
4.4.1 西雅图联合湖南区 |
4.4.2 旧金山米申湾片区 |
4.5 园区转型模式 |
4.5.1 北卡罗莱纳三角研究园 |
4.6 美国创新城区建设经验总结 |
第5章 创新城区发展评价与模式识别 |
5.1 城市创新能力评价 |
5.1.1 数据处理和指标体系 |
5.1.2 创新源空间布局 |
5.1.3 城市创新能力空间评价 |
5.2 城市创新服务与创新环境水平评价 |
5.2.1 数据处理和指标体系 |
5.2.2 创新服务空间评价 |
5.2.3 创新环境空间评价 |
5.3 创新城区综合评价与模式识别 |
5.3.1 创新城区发展水平 |
5.3.2 创新城区模式识别 |
5.3.3 创新城区空间规模 |
5.4 城市创新城区发展情况对比研究 |
5.4.1 深圳创新城区发展 |
5.4.2 青岛创新城区发展 |
5.4.3 三城空间结构比较 |
第6章 创新城区主体特征与空间偏好 |
6.1 创新型企业网络特征研究 |
6.1.1 研究对象 |
6.1.2 技术网络特征 |
6.1.3 生产网络特征 |
6.1.4 社会网络特征 |
6.2 创新型企业空间偏好研究 |
6.2.1 网络差异对区位选择的影响 |
6.2.2 高新技术企业选址特征 |
6.3 创新型人才需求特征研究 |
6.3.1 调研对象 |
6.3.2 知识需求特征 |
6.3.3 社交需求特征 |
6.3.4 物质需求特征 |
6.4 创新型人才空间偏好研究 |
6.4.1 就业空间偏好 |
6.4.2 居住空间偏好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创新城区空间组织与政策建议 |
7.1 北京创新空间发展基础 |
7.1.1 北京创新空间演变历程 |
7.1.2 北京创新发展基本特征 |
7.2 北京创新城区发展路径 |
7.2.1 创新源驱动模式:中关村科学城 |
7.2.2 服务&环境吸引模式:国贸CBD片区 |
7.2.3 旧城更新模式:望京&798 片区 |
7.2.4 园区转型模式:上地&清河片区 |
7.3 创新城区中观空间策略 |
7.3.1 激活大学园区 |
7.3.2 培育科创社区 |
7.3.3 开放科技园区 |
7.4 创新城区微观空间策略 |
7.4.1 提升科技楼宇 |
7.4.2 嵌入众创空间 |
7.4.3 营造开放空间 |
7.5 创新城区存量土地利用 |
7.5.1 北京存量空间发展现状 |
7.5.2 土地类型政策创新 |
7.5.3 土地供给政策创新 |
7.5.4 土地利用政策创新 |
7.6 创新城区创新生态环境建设 |
7.6.1 构建创新生态体系 |
7.6.2 加强创新服务水平 |
7.6.3 促进产学研融合 |
7.6.4 实施人才战略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2.1 系统性提出了创新城区的发展机制 |
8.2.2 总结归纳了创新城区四种模式类型 |
8.2.3 定量评估了城市内部空间创新水平 |
8.2.4 提供了存量空间转型升级的新路径 |
8.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创新型企业网络机制与空间特征访谈提纲 |
附录 B 创新型人才行为特征与空间偏好访谈提纲 |
附录 C 调研访谈记录节选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4)明清以来麻城民间规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缘由与意义 |
1. 选题缘由 |
2. 选题意义 |
(二) 选题研究现状 |
1. 关于家训研究 |
2. 有关麻城的研究 |
(三) 研究方法与基本思路 |
1. 研究方法 |
2. 基本思路 |
(四) 学术创新点和难点 |
1. 创新点 |
2. 难点和挑战 |
第一章 麻城概述及明清麻城谱训共盛现象 |
(一) 历史中的麻城 |
1. 麻城地理概况 |
2. 麻城历史沿革 |
3. 麻城社会概述 |
(二) 家训文献及麻城“谱训共盛”现象 |
1. 家训及家训文献 |
2. 明清以来麻城家谱与规训的“共盛” |
第二章 麻城民间规训的形式 |
(一) 训诫规条形式 |
(二) 箴言、格言形式 |
(三) 诗词歌赋形式 |
(四) 散文杂记形式 |
(五) 书信形式 |
第三章 麻城民间规训的内容 |
(一) 个人 |
1. 德行修养 |
2. 治学交游 |
3. 为人处世 |
(二) 家庭 |
1. 明伦 |
2. 治生 |
(三) 宗族邻里 |
1. 宗族邻里关系 |
2. 宗族日常活动 |
3. 宗族管理 |
(四) 国家社会 |
1. 对违法乱纪及不良风气的禁止 |
2. 国课早完与圣谕宣讲 |
第四章 麻城民间规训与地方社会 |
(一) 麻城民间规训与儒学的世俗化传播 |
1. 规训内容注重儒学的诠释与传播 |
2. 规训思想体现儒家伦理的浸润 |
3. 规训反映儒家的践履理念 |
(二) 皇权与族权的互动 |
1. 国法向家规的延展 |
2. 圣谕向家训的渗透 |
3. 时代与地域的统一 |
第五章 麻城民间规训的现代启示 |
(一) 家训族规与新农村建设 |
1. 孝悌亲情 |
2. 邻里和谐 |
3.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 |
4. 美风美俗,美丽乡村 |
(二) 规训与家庭教育 |
1. 麻城规训中所体现的家庭教育思想。 |
2. 麻城规训中所形成家庭教育方法 |
3. 麻城规训中教育思想的现代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学术经历 |
后记 |
(5)万氏兄弟动画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现状评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万氏兄弟生平和经历 |
第一节 万氏兄弟的发轫期(1922-1930) |
一、内外交困的青少年时期 |
二、四兄弟齐聚上海后的艺术之旅 |
第二节 万氏兄弟主动寻求民族化的开端(1931—1941) |
一、抗日救亡运动中的艰难探索 |
二、第一部黑白动画长片——《铁扇公主》的摄制 |
第三节 万氏兄弟动画艺术的成熟期(1954—1966) |
一、短暂漂泊后的回归 |
二、第一部彩色动画长片——《大闹天宫》的辉煌巨制 |
第二章 万氏兄弟动画的形式与风格 |
第一节 “到民间去”——美术造型设计的“浓墨重彩” |
一、“程式”和“变化”—— 装饰性十足的人物造型设计 |
二、装饰性和写实性并重的场景设计 |
三、“游观”和“透视”——空间处理的中西兼容 |
第二节 “得意忘象”——戏曲化风格的动作设计 |
一、“虚拟”和“节奏”——舞台化的抑扬顿挫 |
二、“趣味性”和“规律性”——夸张热闹的打打闹闹 |
第三节 “深入浅出”——多维度的镜语调度 |
一、纵深空间的幻觉制造 |
二、二维空间的抒情影像 |
第四节 “原始的张力”——不拘一格的材料运用 |
一、“空漏通透”的剪纸艺术 |
二、“精雕细琢”的木偶艺术 |
第三章 万氏兄弟动画艺术的成因 |
第一节 中国传统艺术的熏陶 |
一、“让画面动起来”——民间艺术里的“现代光影” |
二、“师古出新”——陈老莲与万氏兄弟的对话 |
三、“到民间去”——“怪力乱神”里的精神启示 |
第二节 上海都市文化的影响 |
一、商业和传道的平衡——商务印书馆的影像初涉 |
二、多重角色的互换——《良友》全方位的艺术磨砺 |
三、从技术到理念——美国电影工业的潜移默化 |
第四章 万氏兄弟动画艺术的文化内蕴 |
第一节 天真烂漫的“童心”世界 |
一、童心的概念 |
二、天马行空”的创造和想象 |
三、“稚气未脱”的天性和趣味 |
四、“普罗大众”的同情和善良 |
第二节 通俗化、大众化的审美倾向和追求 |
一、通俗和大众的概念 |
二、“观众是知音”——面对大众的商业定位 |
三、“然俗皆爱奇”——通俗化的表现方式 |
第五章 万氏兄弟的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 |
第一节 万氏兄弟对于中国动画发展的意义 |
第二节 万氏兄弟动画作品的价值 |
第三节 辩证的看待万氏兄弟的动画艺术 |
结语 |
附表 |
附表一:万氏兄弟年表 |
附表二:万氏兄弟动画作品年表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6)面向网络化创新外包的胜任力自动建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网络化创新外包的发展 |
1.1.2 现实问题与解决方案 |
1.1.3 面临的挑战 |
1.2 研究对象与意义 |
1.3 研究文献综述 |
1.3.1 网络化创新外包服务 |
1.3.2 人才胜任力模型构建 |
1.3.3 任务胜任力需求模型构建 |
1.3.4 任务与人才的匹配方法 |
1.3.5 机器学习与文本挖掘 |
1.3.6 人机交互设计与应用 |
1.3.7 研究评述 |
1.4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5 研究内容与论文框架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内容 |
1.5.4 技术路线 |
1.6 论文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专业课程关联知识库构建方法 |
2.1 引言 |
2.2 技术路线设计 |
2.3 专业课程信息采集与存储 |
2.3.1 设计原则与总体流程框架 |
2.3.2 原始数据采集与解析 |
2.3.3 中间数据生成 |
2.3.4 基于语义关系的数据存储 |
2.4 专业课程关联知识库构建 |
2.4.1 课程特征向量生成 |
2.4.2 相似课程分析与合并 |
2.4.3 基于统计分析的知识库构建 |
2.5 实验评估 |
2.5.1 原始专业课程信息采集与存储 |
2.5.2 课程相似度阈值的设定与相似课程合并 |
2.5.3 专业课程关联知识库构建与评估 |
2.6 小结 |
第3章 网络化创新外包人才的知识结构自动建模方法 |
3.1 引言 |
3.2 方案设计 |
3.2.1 基本假设 |
3.2.2 相关理论基础 |
3.2.3 研究方案设计 |
3.3 交互机制与存储结构设计 |
3.3.1 人机交互机制设计 |
3.3.2 存储结构设计 |
3.3.3 人机交互流程 |
3.4 知识库更新与人才知识结构建模方法 |
3.4.1 后台知识库动态学习与更新方法 |
3.4.2 人才知识结构模型生成 |
3.5 对比实验评估 |
3.5.1 系统原型实现 |
3.5.2 对比实验评估 |
3.5.3 案例分析评估 |
3.6 小结 |
第4章 专业技能关联知识库构建方法 |
4.1 引言 |
4.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4.2.1 中文文本聚类 |
4.2.2 技术路线 |
4.3 文本对象预处理与特征表达 |
4.3.1 原始数据采集存储与预处理 |
4.3.2 中文文本表达方法与特征提取 |
4.3.3 领域相关特征提取 |
4.3.4 特征抽取和降维 |
4.4 专业技能关联知识库构建 |
4.4.1 文本聚类 |
4.4.2 聚类结果评估 |
4.4.3 聚类结果表达与知识库构建 |
4.5 实验评估 |
4.5.1 实验样本集获取 |
4.5.2 中文文本分词 |
4.5.3 文本聚类与评估 |
4.5.4 聚类结果分析与表达 |
4.6 小结 |
第5章 网络化创新外包人才的技能结构自动建模方法 |
5.1 引言 |
5.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5.2.1 基本假设 |
5.2.2 知识表达 |
5.2.3 文本分类 |
5.2.4 技术路线 |
5.3 交互机制与人才专业背景识别方法 |
5.3.1 人机交互机制设计 |
5.3.2 存储结构设计 |
5.3.3 基于教育背景信息的分析 |
5.3.4 基于实践经历信息的分析 |
5.4 知识库更新与人才技能结构建模方法 |
5.4.1 前台人机交互流程 |
5.4.2 后台知识库动态学习与更新方法 |
5.4.3 人才技能结构模型生成 |
5.5 对比实验评估 |
5.5.1 系统原型实现 |
5.5.2 文本分类评估 |
5.5.3 人才技能结构建模评估 |
5.6 小结 |
第6章 网络化创新外包任务胜任力需求自动建模方法 |
6.1 引言 |
6.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6.2.1 基本假设 |
6.2.2 专家系统基本架构 |
6.2.3 推理规则 |
6.2.4 整体研究流程 |
6.3 任务知识需求模型构建 |
6.3.1 任务发布与描述模型设计 |
6.3.2 任务的技术成熟度评估 |
6.3.3 基于规则的推理 |
6.3.4 基于文本分析的解析 |
6.3.5 任务知识需求模型生成 |
6.4 任务技能需求模型构建 |
6.4.1 任务的专业背景分析 |
6.4.2 任务技能需求模型生成 |
6.5 任务与人才的能力模型自动构建 |
6.6 案例分析与对比实验评估 |
6.6.1 任务信息录入与文本分词 |
6.6.2 任务知识需求建模 |
6.6.3 任务专业背景分析 |
6.6.4 任务技能需求建模 |
6.6.5 建模效果评估 |
6.7 小结 |
第7章 结语 |
7.1 全文回顾 |
7.2 研究贡献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胜任力关联知识库样例 |
附录2 网络化创新外包任务样本列表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论文、科研课题和资助 |
(7)八戒寺的历史人类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相关研究回顾 |
(一) 村落神庙及庙会的人类学研究 |
(二) 猪八戒研究 |
三、研究主题、方法与论文框架 |
(一) 研究主题 |
(二) 研究方法 |
(三) 论文框架 |
第一章 西庄村地理历史和日常生活 |
第一节 地理位置与生态环境 |
一、地理位置 |
二、生态环境与气候 |
第二节 社区历史与沿革 |
第三节 生计方式 |
一、农业生产 |
二、经济作物种植 |
三、社区内饵丝厂务工 |
四、外出建筑工劳务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村落神庙:八戒寺 |
第一节 寺庙格局与神系 |
一、八戒寺位置 |
二、寺庙格局 |
三、神系 |
第二节 历史与变迁 |
一、寺庙历史 |
二、寺庙变迁 |
第三节 八戒寺的信仰民俗 |
一、本主信仰与猪八戒 |
二、送子娘娘和送子爷爷 |
三、财神与观音菩萨及其他诸神 |
四、寺庙会期 |
第四节 寺庙管理 |
一、管理者 |
二、收入与支出 |
第五节 八戒寺与村际关系 |
一、“西庄浪坝—坛神” |
二、“烂坝”与浪坝 |
三、村际“战争” |
四、社会资本与寺庙命运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寺庙历程与民族文化资本化(1949-2015) |
第一节 村落神庙的破坏与恢复 |
一、“共革盟”之乱 |
二、“大跃进”削佛 |
三、“文化大革命”消灭“信仰” |
四、改革开放后寺庙恢复 |
第二节 寺庙发展与文化资本化 |
一、老协会“夺权”与管理 |
二、政府“发掘”与重视 |
三、猪八戒及“八戒寺”的书写 |
第三节 今日的八戒寺 |
一、旅游开发的不顺 |
二、网络媒体上走红 |
三、寺庙发展的村落自身力量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神庙传说与祖先记忆、族群关系 |
第一节 八戒寺的传说 |
一、本主大王二王的传说 |
二、猪八戒的传说 |
第二节 汉族移民历史与祖先记忆 |
一、口头叙述记忆 |
二、家谱记忆 |
三、地方史志记忆 |
第三节 历史记忆中族群关系 |
一、傣汉关系的历史记忆 |
二、回汉关系的历史记忆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作为民间信仰的八戒寺 |
第一节 旱涝灾害记忆与猪神 |
一、地域内的旱涝灾害记忆 |
二、水神崇拜的信仰习俗 |
第二节 六畜之“猪神”信仰 |
一、六畜之“猪神”信仰 |
二、白族六畜之“猪神”信仰 |
第三节 八戒寺与三教合一的民间信仰 |
一、三教合一的历史渊源 |
二、地域内“三教合一”民间信仰的表现 |
三、“三教合一”的地方性知识 |
第四节 八戒寺与民间信仰中的二元结构 |
一、“荤”与“素”的二元结构 |
二、性别二元 |
第五节 八戒寺与“西游文化” |
一、“西游文化”的概念 |
二、“西游文化”的地域表现 |
三、“西游文化”传入与本土化 |
本章小结 |
结语 |
一、地域复合文化的再现 |
二、社区历程、族群记忆和身份认同的多元互动 |
三、民间信仰的再创造和自主性 |
参考文献 |
一、英文着作 |
二、中文着作 |
三、中文期刊 |
四、学位论文 |
五、地方史志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湖南攸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西方国家的成功经验可资借鉴 |
1.1.2 建设小康社会需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参与 |
1.1.3 农民自身对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有强烈的需求 |
1.1.4 湖南攸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已有较快发展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 农民专业合作社产生的必要性 |
2.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制约因素 |
3. 农民专业合作社制度问题 |
1.3.3 国内外研究动态评述 |
1.4 研究的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的方法 |
1.5.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6 本文的可能创新之处 |
2 基本概念与相关理论的概述 |
2.1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内涵 |
2.2 相关理论的概述 |
2.2.1 制度变迁理论 |
2.2.2 公共物品理论 |
2.2.3 合作社理论 |
3 湖南攸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分析 |
3.1 湖南攸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概况 |
3.2 湖南牧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区域分布 |
3.3 湖南攸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领域 |
3.4 湖南攸县农民专业合作社业务范围 |
3.5 湖南攸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类型 |
3.6 湖南攸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质量 |
3.7 湖南攸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外部环境 |
4 湖南攸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取得的主要成效及产生的作用 |
4.1 湖南攸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取得的主要成效 |
4.1.1 加快了农业主导产业形成,促进了特色产业的发展 |
4.1.2 加快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 |
4.1.3 加快龙头企业的培育,拓宽了农产品销售渠道 |
4.1.4 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凸现了农业产业化新亮点 |
4.2 湖南攸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作用 |
4.2.1 创新了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
4.2.2 促进了农村土地流转 |
4.2.3 促进了农业产业化发展 |
4.2.4 促进了农民增收 |
4.2.5 推进了农业科技进步 |
5 湖南攸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5.1 组建方面存在的问题 |
5.1.1 合作社的区域发展不均衡 |
5.1.2 数量较小,农户覆盖率低 |
5.1.3 规模较小,经济实力薄弱 |
5.2 运行方面存在的问题 |
5.2.1 内部治理结构不完善 |
5.2.2 缺乏信贷等金融支持 |
5.2.3 合作社服务范围较窄 |
5.2.4 管理部门间缺乏协调 |
5.3 成员方面存在的问题 |
5.3.1 联合协作意识淡薄 |
5.3.2 合作社成员素质偏低 |
6 湖南攸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案例分析 |
6.1 湖南攸县谭家垅葡萄专业合作社 |
6.1.1 成立的背景及现状 |
6.1.2 发展经验 |
6.1.3 未来规划 |
6.2 湖南攸县新希望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 |
6.2.1 基本情况 |
6.2.2 经营现状 |
6.2.3 主要做法 |
6.2.4 效益分析 |
6.2.5 存在的问题 |
6.2.6 发展规划 |
6.3 湖南攸县明鑫牲猪养殖专业合作社 |
6.3.1 发展现状 |
6.3.2 运行情况 |
6.3.3 具体的做法 |
6.3.4 产生的实效 |
7 湖南攸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对策建议 |
7.1 加强湖南攸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自身建设 |
7.1.1 规范合作社的内部治理 |
7.1.2 整合优化资源,促进产业升级 |
7.1.3 严把产品质量,注重品牌创建 |
7.1.4 培育合作社的自身人才 |
7.2 完善湖南攸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外部环境 |
7.2.1 理顺管理体制 |
7.2.2 加大金融扶持 |
7.2.3 培育示范典型 |
7.2.4 强化制度建设 |
7.2.5 强化宣传培训 |
8 结束语 |
8.1 结论 |
8.2 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古代华北燃料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预期目标 |
第二节 本课题研究现状评述 |
第三节 研究的难点与应注意的问题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论文架构 |
第五节 史料分析 |
第一章 华北地区的环境状况与燃料格局 |
第一节 燃料概述 |
一、 燃料的定义与分类 |
二、 与燃料有关之俗语、成语、诗词 |
三、 燃料与社会的演进 |
第二节 华北的地貌与植被特点 |
一、 地貌 |
二、 植被的空间分布类型与变化 |
三、 植被状况对燃料利用方式的影响 |
四、 是非功过——燃料利用对森林的影响 |
五、 变与不变——植被状况与燃料利用的准静态视角 |
第三节 华北的气候及其对燃料的影响 |
一、 气候概况 |
二、 气候与燃料问题的南北差异分析 |
三、 气候变化的影响 |
第四节 燃料资源的区域差异 |
一、 燃料蕴藏量与人口分布的倒置结构 |
二、 城市与乡村的二元对立 |
第二章 华北地区燃料危机的出现与加深 |
第一节 华北地区人口的演进与燃料消耗状况 |
一、 战国以降华北人口的发展概况 |
二、 生活用薪柴量的变化及相关分析 |
第二节 明代以前华北的燃料状况 |
一、 宋以前逐步紧张的燃料资源状况 |
二、 宋元时期燃料危机的爆发及其原因 |
第三节 明清时期的燃料危机 |
一、 明代燃料危机的深化 |
二、 清代的燃料状况 |
第三章 燃料与华北的政治 |
第一节 政府的燃料消耗分析 |
一、 宫廷的燃料消耗 |
二、 祭祀礼仪方面的燃料消耗 |
三、 燃料与官员的薪俸 |
四、 军队燃料供应 |
第二节 与燃料有关的职官设置 |
一、 普通职官 |
二、 宦官组织——惜薪司 |
三、 内廷女官 |
第三节 政府对柴炭产区的严格控制——易州山厂 |
一、 易州山厂设立的背景 |
二、 易州山厂的沿革与建置 |
三、 山厂的柴炭生产 |
四、 易州山厂的衰落 |
第四节 政府对燃料危机的其他应对措施 |
一、 与燃料有关的赋税与力役 |
二、 培育薪炭用树木的尝试 |
三、 燃料征取范围的扩大与节省 |
第四章 燃料与华北的民众生活 |
第一节 民众燃料消耗情况与燃料匮乏局面的形成 |
一、 家庭与个人的燃料利用情形 |
二、 燃料的日趋匮乏 |
三、 燃料匮乏与民众生活的困苦化 |
第二节 燃料危机与资源争夺 |
一、 拾薪 |
二、 与燃料有关的民间纠纷 |
三、 与燃料有关的刑罚与案件 |
第三节 烹饪与民生变化 |
一、 炊具及其演变 |
二、 炉灶及其演变 |
三、 燃料与饮食 |
第四节 取暖器具及其演变 |
一、 兼具烹饪功能的取暖用具 |
二、 专用的取暖用具 |
三、 关于火炕诸问题的探讨 |
第五章 燃料与华北手工业的发展 |
第一节 燃料与丝织业的发展 |
一、 上古至中古华北丝织业的发展状况 |
二、 蚕桑丝织业中的燃料消耗 |
三、 燃料危机与近世蚕桑丝织业的没落 |
第二节 燃料与陶瓷砖瓦业的发展 |
一、 上古至中古华北地区的陶瓷砖瓦发展状况 |
二、 陶瓷与砖瓦烧造行业中的燃料消耗分析 |
三、 燃料危机与近世华北陶瓷砖瓦的发展状况 |
第三节 燃料与冶铁业的发展 |
一、 上古至中古华北冶铁业发展状况 |
二、 冶铁业中的燃料消耗 |
三、 燃料危机与近世冶铁业的发展 |
第四节 燃料与华北其他手工业的发展 |
一、 燃料与华北盐业的发展 |
二、 燃料与冶铜业的发展 |
三、 燃料与烧灰业的发展 |
四、 燃料问题与近世华北的经济状况 |
第六章 燃料与华北生态的演变 |
第一节 燃料与植被状况 |
一、 远古至明代华北地区植被的变化概况 |
二、 薪柴采集对植被的影响 |
三、 特定燃料的环境效应——以木炭为例 |
第二节 燃料与役畜饲养 |
一、 燃料与华北地区马的饲养 |
二、 燃料与华北地区牛的饲养 |
三、 燃料危机与近世华北役畜饲养状况的变化 |
第三节 燃料危机对作物结构与土壤肥力的影响 |
一、 燃料需求与高秆作物比重的提高 |
二、 燃料危机与土壤肥力的变化 |
第七章 燃料的更新换代 |
第一节 华北地区用煤历史 |
一、 早期用煤历史 |
二、 宋代华北地区煤炭的大规模开采应用 |
三、 元代煤炭的开发利用 |
四、 明代煤炭的开发利用 |
五、 清前期煤炭的开发利用概况 |
第二节 煤炭的社会效应 |
一、 用煤与社会变迁 |
二、 煤炭与政治 |
三、 煤炭推广之阻力 |
第三节 煤炭的生态效应 |
一、 用煤与生态之改良 |
二、 煤与生态之恶化 |
第四节 化石能源忧思 |
一、 化石能源与薪柴燃烧效率之比较 |
二、 近现代化石能源利用模式之反思 |
三、 后化石能源时代的能源忧思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个人简历 |
个人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中国文学经典的网络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中国文学经典的网络传播语境 |
第一节 网络传播场域与效应 |
第二节 网络与文化传播变迁 |
第三节 文学经典在网络传播中的接受与新变 |
第二章 网络传播对中国文学经典的建构 |
第一节 文学经典审美范式的大众化 |
第二节 网络传播下价值追求的多元化 |
第三节 文学经典内容的当代呈现及特征 |
第三章 网络传播对中国文学经典的解构 |
第一节 文学经典的祛魅与危机 |
第二节 文学经典艺术功能与价值的蜕变 |
第三节 文学经典二度创作观念的异化 |
第四节 文学经典受众接受特征的变异 |
第四章 中国文学经典网络传播的优化 |
第一节 优化文学经典的网络传播 |
第二节 文学经典网络传播优化的途径与方向 |
第三节 文学经典网络传播优化的价值 |
第五章 中国文学经典网络传播的趋势与意义 |
第一节 挑战与机遇:文学经典网络传播的趋势 |
第二节 网络美育:网络传播与文学审美教育结合 |
第三节 重构生活:网络传播与文学经典的生活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农村经管工作“八戒”(论文参考文献)
- [1]流空间视角下人力资本促进创新的机制研究[D]. 李伟.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2]创新城区的机制、模式与空间组织研究[D]. 任俊宇. 清华大学, 2018(04)
- [3]嘎山[J]. 何也. 雨花, 2017(16)
- [4]明清以来麻城民间规训研究[D]. 周文焰.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5)
- [5]万氏兄弟动画艺术研究[D]. 王牧春. 上海大学, 2017(02)
- [6]面向网络化创新外包的胜任力自动建模研究[D]. 马天翼.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3)
- [7]八戒寺的历史人类学研究[D]. 王旺. 云南大学, 2015(09)
- [8]湖南攸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研究[D]. 陈蓉.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4(02)
- [9]古代华北燃料问题研究[D]. 赵九洲. 南开大学, 2012(06)
- [10]中国文学经典的网络传播研究[D]. 戴文红. 南京师范大学, 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