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金属卟啉的合成及其光谱性质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张晶慧[1](2020)在《基于卟啉骨架的新型荧光探针的设计、合成及性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卟啉类化合物具有独特的光物理和光化学性质,被广泛应用于生物荧光成像、光动力治疗等众多前沿领域。然而传统的卟啉类荧光探针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第一,卟啉的吸收和发射光谱通常位于可见光区,组织穿透能力有限,这是多数单光子荧光探针的主要缺点;第二,卟啉类化合物的荧光量子产率普遍较低(0.03-0.13);第三,多数卟啉类探针的生物靶向性不明确。针对上述问题进行结构设计和性能优化,探索新型卟啉基荧光染料在荧光传感、生物成像以及疾病检测方面的应用,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双光子荧光可以用近红外光做为激发光源,这种长波激发模式具有很强的穿透性,不但可以对较深层的组织部位进行荧光成像,而且能够有效消除生物样品本底荧光和散射光的干扰。用给电子基团修饰荧光探针的发色团,或者扩展其分子共轭体系,可以使其荧光发射红移,有利于提高生物成像的亮度和清晰度。采用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或分子内电荷转移(ICT)等工作原理,可以构造比率型荧光探针,有助于提高荧光分析的精度。而靶向策略(包括肿瘤靶向和细胞器靶向)的引入可以赋予探针生物功能性,同时显着降低探针用量和毒副作用,拓展了其在生物学及医学领域的应用。本论文围绕卟啉类化合物进行功能导向的结构设计和性能调控,制备了一系列新型卟啉基荧光探针,在优化其比率荧光和双光子荧光性能的基础上进行了细胞成像研究,实现了对细胞pH和线粒体粘度的荧光检测。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基于卟啉-磺酸芘二量体的比率荧光pH探针运用荧光成像检测细胞内pH对于细胞生物学和医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设计并合成了基于FRET机理的卟啉-磺酸芘二量体Por-Py 1,并将其应用到细胞中pH的比率荧光检测。在探针分子中,磺酸芘单元(Py)为能量给体,而卟啉单元(Por)为能量受体和pH响应基团。当Por-Py 1受到光的激发,Py荧光团的激发态能量传递给Por受体,在PBS溶液中呈现两个荧光发射带(435和650 nm)。随着溶液pH值的变化(8.58-3.92),Por单元上的吡啶基和吡咯基相继发生可逆的质子化作用,从而导致其吸收和发射特性发生变化。而Por吸收特性的变化会进一步导致其与给体(Py)发射光谱之间重叠程度的变化,从而使FRET能量转移效率发生变化。最终导致红色和蓝色两个荧光发射强度的比值(F660/F435)发生高达95倍的显着变化,呈现灵敏的比率荧光pH响应特性。另外,Por-Py 1表现出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溶酶体靶向能力,可以通过比率荧光成像对A549细胞pH值进行检测。(2)卟啉-三聚吲哚类双光子荧光染料双光子激发荧光(TPEF)成像具有较强的组织穿透性和较高的分辨率而备受关注。为了获得高性能双光子荧光染料,我们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共轭连接的三聚吲哚-锌卟啉分子TAT-(ZnP)n(n=1-3)。其中,强的电子供体三聚吲哚(TAT)与三芳胺取代的锌卟琳(ZnP)通过炔键连接,形成D-π-A-D型多极共轭分子体系。光物理测试表明,这三种染料不仅具有优异的双光子吸收性质,还具有较高的荧光量子产率,从而呈现显着增强的双光子工作截面,这对于卟啉类双光子荧光材料来说是一个较大的突破。结合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对其光谱性质进行了解释,我们认为D-π-A-D型共轭体系的扩展以及四极/八极分子的形成是其双光子荧光性能得以优化的根源。此外,这三种染料均表现出细胞膜靶向能力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被成功应用于活细胞的TPEF成像。(3)线粒体靶向的双光子荧光黏度探针细胞中微环境的粘度变化与细胞活性密切相关,其中线粒体黏度的实时监测对于生物学以及病理学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上述三聚吲哚-锌卟啉双光子荧光分子骨架上引入具有线粒体靶向性的三苯基膦阳离子(TPP),获得了可以检测线粒体黏度的双光子荧光探针TAT-(ZnP-TPP)3。由于其较大的共轭体系和八极分子结构,该探针在近红外区具有很强的双光子吸收(在870nm处的双光子吸收截面高达3435 GM)和较高的荧光量子产率(0.35)。随着溶剂黏度的增大,探针的红色荧光逐渐减弱,而绿色荧光逐渐增强,其荧光强度比率(F415/F650)与黏度值具有灵敏的相关性,这是由于该探针在不同黏度的溶剂中呈现出不同的优势构象,从而引起分子内电荷转移(ICT)效率的变化所致。该探针呈现良好的线粒体靶向性和生物相容性,被成功应用于双光子激发下线粒体黏度的比率荧光检测。
刘慧茹[2](2020)在《八元杂环卟啉自由基及氟硼二吡咯甲烷衍生物的合成与性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对自由基研究的不断深入,卟啉及其衍生物以其独特的芳香电子结构而受到广泛的关注。尤其是扩环卟啉,因其具有灵活的分子骨架和大环共轭电子体系,可以作为获得具有未配对电子的稳定自由基的理想平台,本文以中心修饰的八元杂环卟啉为研究对象,对其自由基阳离子的性质进行研究。另外,缩环卟啉中氟硼吡咯(BODIPY)衍生物具有优异的荧光发色团,可以作为荧光探针应用于诸多领域,本文以氟硼吡咯衍生物为研究对象,在其3-号位引入供电子基团扩大分子共轭体系,合成得到近红外荧光探针,并检测其在溶液中对二价汞离子的响应性能以及反应机理。首先,我们分别合成了三种meso-位不同芳基取代的八元杂环卟啉化合物,然后用高氯酸汞进行氧化,合成得到八元杂环卟啉自由基,取代基分别是-C6F5、-C6H5NO2、-C6H5COOCH3。通过核磁共振谱图(NMR)、高分辨质谱(HR-MS)、X-射线单晶衍射确定了化合物的结构。氧化之前,八元杂环卟啉分子呈现顺式“8”字扭曲构象,被氧化后成为解扭的平面结构。分析核独立化学位移(NICS)和感应电流密度的各向异性(ACID)图谱,结合紫外吸收光谱(UV-vis),发现在氧化之前的八元杂环卟啉是非芳香性的,氧化之后得到的自由基阳离子则具有芳香性特征。其次,分别用三氟乙酸和高氯酸汞在二氯甲烷溶液中对八元杂环卟啉进行滴定,测试其紫外吸收光谱(UV-vis),通过对滴定过程中光谱的变化分析可知,八元杂环卟啉的质子化和氧化过程都是分为两个步骤,并且滴定过程中紫外吸收光谱发生显着红移。氧化过程中,化合物在2100 nm处出现了由自由基阳离子形成的特征谱带。另外,通过电子自旋共振(ESR)和超导量子干涉(SQUID)测试,证明氧化之后化合物存在自由基,并且在50-300 K条件下,分子内自由基存在强的反铁磁性相互作用。最后,在二氯甲烷溶液中分别测定了八元杂环卟啉氧化前后电化学谱图,结果显示,氧化之前,八元杂环卟啉具有两级可逆氧化和三级还原过程,氧化之后,则具有两级不可逆氧化过程和五级还原过程。在两种不同化合物中,由于meso-位取代基的吸电子能力不同,化合物的氧化还原半波电位均随着取代基吸电子能力的增强而向正方向发生偏移。其次,我们首先合成了普通的氟硼二吡咯甲烷(BODIPY),然后以该化合物作为原料与α-吡咯甲醛进行Knoevenagel缩合反应,得到在BODIPY母体环的3-位引入吡咯乙烯基结构的新型氟硼二吡咯衍生物。对该化合物的性质研究发现,在溶液中,该化合物能识别溶液中的Hg2+离子。随着Hg2+离子的加入,化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谱发生明显蓝移,溶液荧光被完全猝灭。通过对金属离子竞争性实验,发现该化合物只对Hg2+离子有高度选择性。
王丽萍[3](2019)在《多取代拓展卟啉的电化学及轴向配位反应研究》文中提出卟啉配合物是一类具有18π电子共轭体系的杂环芳香大环配合物,其环内空腔可选择性的结合多种金属离子,形成具有不同物理和化学性质的卟啉配合物。通过调控卟啉大环四个meso位和八个β位的取代基将获得具有不同性能的卟啉衍生物,可应用于临床医疗,催化氧化,液晶材料以及太阳能电池等诸多领域。相比常规的卟啉配合物,拓展卟啉配合物具有更大的π电子共轭系统,更复杂的光谱性质和电化学性能,潜在应用价值不可估量。然而,目前对拓展卟啉的配位化学、电化学及其应用研究还不是很丰富,因此研究多取代拓展卟啉的配位反应和电化学性质意义深远。本文研究的卟啉类配合物主要包含以下四个系列:一为四种多取代铁卟啉配合物5,10,15,20-(4-CH3Ph)4PorFeCl 1,2-NO2-5,10,15,20-(4-CH3Ph)4PorFeCl 2,5,10,15,20-(3,5-diCH3O)4PorFeCl 3和2-NO2-5,10,15,20-(3,5-diCH3O)4PorFeCl 4;二为六种锌环己烷并及苯并卟啉配合物butano(YPh)4PorZn 5a-5c和benzo(YPh)4PorZn 6a-6c(Y=-CH3,-H或-Cl);三为三种环己烷并卟啉配合物butano(4-CH3Ph)4PorH2 7,butano(Ph)4PorH2 8和butano(4-ClPh)4PorH2 9;最后一个系列是四种铜和锰环己烷并及苯并卟啉配合物butano(2,6-diFPh)4PorM 10a-11a和benzo(2,6-diFPh)4PorM 10b-11b,M代表Cu(II)或Mn(III)Cl。本文首先采用微量光谱滴定法测定了多取代铁卟啉配合物1-4在三氯甲烷溶剂中与选定的含氮碱分子之间的轴向配位反应,并测得了在不同温度下配位反应的平衡常数(logbn),标准摩尔焓变(ΔrHmθ),标准摩尔熵变(ΔrSmθ)和标准摩尔吉布斯自由能变(ΔrGmθ)等热力学常数。研究表明,每种铁卟啉配合物会与一个或两个含氮碱分子发生稳定的轴向配位反应,生成五配位或六配位卟啉衍生物,具体的配位数则由含氮碱的性质决定,且通过测定不同反应温度下的配位反应平衡常数可知,这四种铁卟啉配合物与含氮碱的配位反应均为自发的放热反应。接着采用微量光谱滴定法测定了六种锌卟啉配合物5a-6c在二氯甲烷中与七种含氮碱分子的轴向配位反应。研究表明,这六种环己烷并和苯并卟啉配合物均轴向结合了一个含氮碱分子,形成了五配位产物。文中还分别讨论了含氮碱的酸离解常数pKa值,以及meso位取代基和β,β’位稠合取代基对平衡常数log K的影响,研究了四环己烷并卟啉配合物7-9在二甲基亚砜中的质子化和去质子化反应。与相应无环己烷稠合的卟啉配合物的紫外-可见光谱相比,环己烷并卟啉配合物的光谱发生了较大的红移,且由于β,β’位稠合环己烷取代基具有较强的给电子效应,也更容易生成稳定的卟啉阳离子产物。实验表明,meso位含有供电子取代基的卟啉配合物会有着更大的质子化常数。最后,本文合成并电化学表征了铜和锰卟啉配合物10a-11b,采用循环伏安法和薄层光谱电化学法测定了金属四环己烷并和苯并卟啉配合物10a-11b在含0.1M TBAP的二氯甲烷或吡啶溶剂中的电化学和光谱电化学性质。铜环己烷并和苯并卟啉配合物在二氯甲烷溶剂中发生两级可逆氧化和两级还原反应,在吡啶溶剂中发生两级氧化和三级还原反应。研究表明,环己烷并卟啉配合物在含有0.1 M TBAP的吡啶溶剂中的发生二级还原反应的产物为phlorin阴离子。且与相应的环己烷并卟啉配合物和常规的卟啉配合物相比,苯并卟啉配合物的HOMO-LUMO能极差最小。
丁正东[4](2017)在《共价有机聚合物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共价有机聚合物具有结构可控、功能可调、稳定性高等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质,有望在气体储存、吸附、分离和催化、能源、传感器、生物医药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本课题首先合成了多个新颖的卟啉氨基构筑单元,再将其设计合成多种卟啉基共价有机聚合物。将其分别按照“后修饰”(Au纳米粒子负载至聚合物载体上)和“自下而上”(金属-卟啉类物质嵌入聚合物)的合成方法,依次得到了Au@CPF-1和Mn-PPOPs两类具有优异催化性能的卟啉基共价有机聚合物。主要内容如下:(1)合成了3种卟啉氨基化合物,5,15-二(4-氨基苯基)-10,20-二苯基卟啉,5,10,15,20-四氨基苯基卟啉和5,10,15,20-四(4-氨基联苯基)-21H,23H-卟啉,其中有2种为全新设计的卟啉氨基化合物。并在此基础上结合超分子化学和晶体工程的策略,构筑了2个卟啉超分子化合物Zn-TAPP和Dimer-1,并借助晶体学的手段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将配位化学的手段引入构筑共价有机聚合物构筑单元,进一步丰富了共价有机聚合物反应构筑单元的多样性,为本论文后续工作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以1,3,5-三甲酰间苯三酚和5,15-二(4-氨基苯基)-10,20-二苯基卟啉为构筑单元,合成出共价有机聚合物CPF-1,并负载Au纳米粒子得到材料Au@CPF-1。红外光谱表明反应物反应完全,光电子能谱和X射线衍射图谱表明新材料的成功合成和Au纳米粒子的成功负载,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图谱表明材料的形态学结构和Au纳米粒子的分散状态,BET比表面积测试和热重分析表明材料的永久微孔隙度特性和热稳定性。再利用其对硝基苯酚的还原反应,证实Au@CPF-1具有良好的催化性能,并且该非均相催化剂具有优异的稳定性和可循环性,能连续使用三次同时保持高的催化效率。证明卟啉基多孔共价有机聚合材料能够被用来做为Au NPs的良好载体。(3)以5,10,15,20-四氨基苯基卟啉和5,10,15,20-四(4-氨基联苯基)-21H,23H-卟啉作为配体,分别与Mn金属配位形成两种Mn-卟啉类物质,再将两种金属卟啉直接与1,3,5-三甲酰间苯三酚聚合,成功构筑了两种金属卟啉基多孔有机聚合物Mn-PPOP-1和Mn-PPOP-2。通过傅立叶转换红外光谱和固体核磁表明反应物反应完全,扫描电子显微镜图像和透射电镜图像表征了材料的微观结构。这些材料表现出永久的孔隙率和优异的热和化学稳定性。Mn-PPOP-1和Mn-PPOP-2都显示出对烯烃和芳基烷烃优异的催化氧化能力。在催化活性和稳定性方面,这些非均相的Mn-PPOPs明显优于均相锰卟啉类似物。更显着的是,与Mn-PPOP-1相比,Mn-PPOP-2由于具有较高表面积的和较大的卟啉构建单元显示出优异的催化效率。这些结果表明,积极的表面积效应对于开发多孔非均相催化剂是重要的,并且在设计基于POPs的催化结构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此外,催化剂经过回收利用,仍能保持较高催化活性,具备潜在的应用价值。
王勤思[5](2016)在《基于三蝶烯和卟啉的刚性共轭化合物的合成和性质》文中指出三蝶烯及其衍生物因其独特的刚性三维空间结构、高度对称性和丰富的反应性能被广泛关注,在分子机器、超分子化学、材料化学以及有机反应等领域均表现出了诱人的应用前景。三个苯环构成三个开放式的富电子空腔,是一个提供π电子堆积作用理想的受体。而广泛存在于生命体和自然界中的卟啉类化合物则有着独特的共轭结构,表现出优异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具有良好的光稳定性,同时也是良好的光敏化剂,在有机太阳能电池,有机电致发光和光存储材料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是优良的有机小分子太阳能电池材料。将两者有效结合,设计成具有结构优势的光电材料,将会有很大的应用潜力。本论文以三蝶烯和卟啉为基础骨架,通过对三蝶烯和卟啉环的修饰和链接,设计合成了五个新型三蝶烯-卟啉化合物,并研究了它们的紫外-可见光吸收、循环伏安性质。我们的工作为三蝶烯以及卟啉类化合物在光电材料领域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和实验参考。研究内容如下:(1)三蝶烯反应位点较多,区域选择性、立体选择性强,我们采用分步硝化的方法对其进行修饰,在三蝶烯的六个对称位置有效引入氨基,以便于和卟啉进行链接。(2)我们采用具有共轭结构且光电性能较好的芘四酮作为桥连三蝶烯分子和卟啉分子的中间物,使得目标分子具有更大的共轭体系。(3)我们采用溶解性更好的meso-四芳基卟啉,同时通过对卟啉β位的硝化,并在邻位引入氨基,使得卟啉分子与芘四酮有效缩合。(4)我们对目标分子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包括核磁氢谱、碳谱、质谱等。通过循环伏安、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检测,分析探讨了化合物的光学性质及结构、性能之间的关系。
张亚萍[6](2015)在《金属卟啉衍生物的性质研究 ——天然色素与胶体粒子的相互作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卟啉及其金属卟啉衍生物在生物体和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如叶绿素、血红素和细胞色素等都是金属卟啉衍生物。由于其独特的结构和性能,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分析化学、合成化学、材料化学、生物化学和医学上。叶绿素和血红素是两种重要的金属卟啉衍生物,前者在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动物的生命过程中均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后者则是一种安全零副作用的生物态补铁剂。本文主要围绕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傅立叶红外光谱性质针对叶绿素铜钠盐、血红素两种金属卟啉衍生物做了以下工作:(1)采用传统的溶剂浸取法从新鲜的菠菜叶中经过干燥、研磨、浸提等程序提取出叶绿素,再加入碱液皂化,经过提纯、铜代、成盐等制备叶绿素铜钠盐。采用Artar370型号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和TU810-PC型号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其进行了表征,并与文献值对比参考,结果一致。(2)分别制备了碘化银胶体、溴化银胶体、氢氧化铁胶体及其与叶绿素铜钠盐、氯化血红素溶液的复合物,研究了各种复合物的的光谱性质:主要为Soret带和Q带的变化。胶体种类的不同以及同一种胶体粒子电荷性的不同对这两种金属卟啉衍生物的光谱性质都有不同的影响。(3)为探讨卟啉及其衍生物的电子结构和光谱特性,利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多个卟啉衍生物。讨论了影响计算时间的因素,采用密度泛函理论在6-31G(d,p)的基组水平上对原卟啉和四苯基卟啉锌的几种结构进行了全优化,并用含时密度泛函理论探讨了其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计算结果对于深入认识卟啉衍生物电子结构及其光谱特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王华栋[7](2015)在《基于卟啉和芘单元的给体—受体—给体化合物的合成及性质研究》文中提出卟啉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和生命体中,卟啉类化合物因其特殊的共轭结构而具有许多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及其他功能性质,在有机太阳能电池,分子开关,有机电致发光和光存储材料等应用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本论文在充分调研了卟啉的合成方法以及对卟啉环修饰的方法基础下,结合卟啉的溶解性等因素,我们设计合成了两个系列共六个新型卟啉化合物,并研究了它们的紫外-可见光吸收、循环伏安性质。我们的工作为卟啉类化合物在光电材料领域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和实验参考。研究内容如下:(1)为了改善卟啉的溶解性,我们采用3,5-二叔丁基苯甲醛与吡咯反应合成卟啉,通过对卟啉β位的硝化修饰,并在临位引入氨基,使得卟啉衍生物与芘衍生物缩合生成目标分子。目标分子为D-A-D型结构,因为(D-A-D)分子结构中的双键可以使共轭的分子趋于平面结构,这就有利于分子内的电子转移,并且使得π电子的离域更高效,从而改善分子的光电效应。(2)通过核磁氢谱、碳谱、质谱等分析手段对目标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3)利用循环伏安、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检测手段探讨化合物的光学性质及结构-性能之间的关系。
曾居都[8](2014)在《新型氨基酸卟啉衍生物的设计、合成与光学性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卟啉衍生物是一类具有环状四吡咯结构的大环化合物,其具有1822个共轭电子的结构,因而具有独特的光敏性和独特的生化性能。这类化合物在许多领域如分子材料与分子器件、光存储与显示、光催化与电催化、生物模拟氧化、太阳能贮存、气体传感器、模拟天然产物等都有非常重要的应用,光动力治疗便是其中重要的应用领域之一。本文主要围绕BOC保护的氨基酸卟啉及其金属锌(Ⅱ)配合物进行研究。以对硝基苯甲醛、吡咯为起始物,经缩合成环得到了四(4-硝基苯基)卟啉(TNPP),再通过还原得到四(4-氨基苯基)卟啉(TAPP)。以TAPP与BOC保护的氨基酸为原料, DCC为偶合剂分别合成了BOC保护的丙氨基酸(TAPP-Ala-BOC)、 BOC保护的苯丙氨基酸(TAPP-Phe-BOC)、BOC保护的色氨基酸(TAPP-Trp-BOC)侧链的卟啉化合物及其金属锌(Ⅱ)配合物的合成。本文分为四章:第一章为前言部分,简述了卟啉及金属卟啉的合成方法、卟啉类化合物的应用;第二章为实验合成部分,阐述了BOC保护的氨基酸卟啉及其金属锌(Ⅱ)配合物的合成,并通过1H-NMR、FT-IR、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对上述化合物进行结构表征;第三章为实验方法讨论和数据分析,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对上述化合物的光谱性质进行了研究;第四章为结论与附图,结果表明,BOC保护的氨基酸卟啉和BOC保护的氨基酸锌卟啉的Soret带均有一定的红移,吸收带明显减少,金属锌(Ⅱ)卟啉配合物的最大荧光发射峰位于可见光的红光部分,符合理想的光敏剂在吸收光波长方面的要求,有望成为一类新型的光敏剂。
张锦[9](2014)在《甲基膦酸二甲酯分子印迹复合膜的合成与性能研究》文中认为有机磷农药的残留检测是目前检测领域的热点之一。现阶段的检测方法仍存在着不少缺陷,有的操作复杂,有的准确度不高,不利于有机磷农药残留的快速准确检测。分子印迹技术能够特异性识别模板分子,因此在农残检测方面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分子印迹技术是一种通过模拟自然界中酶对底物进行特异性分子识别作用而产生的“分子钥匙”技术。选定目标分子作为模板分子,选定与模版分子有特异性结合能力的功能单体与模板分子结合,选择合适的交联剂和引发剂在一定条件下进行聚合反应。反应结束后洗脱模板分子,即可制备得到能够识别模板分子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分子印迹复合膜采用分子印迹技术,选择商业成品基膜为支撑膜,待检测分子为模板分子,选择符合待检测模板分子要求的功能单体,依照极性和比重的要求选择溶剂,选择常用的交联剂如: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等,选择适合的引发剂在光引发或热引发条件下反应一定时间即可制备得到对待检测模板分子有特异性识别能力的分子印迹复合膜。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①首先,以Alder法制备合成了单羟基卟啉MHTPP,然后将其作为原料合成了最终需要的两种功能单体烯基卟啉ZnMOTPP和MOTPP,同时对合成过程中的各种中间产物与最终的烯基卟啉进行了相关表征。②其次,选择聚偏氟乙烯微孔膜为支撑膜,甲基膦酸二甲酯为目标分子,烯基卟啉作为功能单体,MAA作为辅助功能单体、三氯甲烷为溶剂、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作为交联剂、偶氮二异丁腈作为引发剂,分别利用光引发和热引发两种引发方式采用表面修饰法制备了分子印迹复合膜。包括MICM-ZnMOTPP+MAA,MICM-MOTPP+MAA,MICM-MAA。同时,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不加入模板分子甲基膦酸二甲酯制备得到对应的非印迹复合膜,包括NMICM-ZnMOTPP+MAA,NMICM-MOTPP+MAA,NMICM-MAA。③最后,对制备得到的印迹复合膜和非印迹复合膜进行表征和吸附性能检测。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结果显示,含有金属卟啉的印迹复合膜表面沟壑较深较多较明显,而以MOTPP+MAA和MAA为功能单体的印迹复合膜则表面沟壑较浅较少。可视化传感器检测系统通过对比每一种分子印迹复合膜与模板分子甲基膦酸二甲酯响应前后的光谱图变化得出结论,每一种印迹复合膜在与模板分子接触反应前后膜材本身会发生颜色变化,且随着模板分子的初始浓度改变,膜材的差谱图颜色也会发生改变,从而直观的表明了印迹复合膜与模板分子之间发生的结合作用。静态吸附研究结果显示,吸附量MICM-ZnMOTPP+MAA> MICM-MOTPP+MAA或MICM-MAA,而三种非印迹复合膜的吸附量明显小于印迹复合膜,并且非印迹复合膜之间的吸附量相差不明显,这说明烯基金属卟啉可以与甲基膦酸二甲酯发生配位结合,从而增加结合位点,使烯基金属卟啉作为功能单体的印迹复合膜的吸附量要高于只选用烯基非金属卟啉和甲基丙烯酸作为功能单体制备的印迹复合膜。同时特异性吸附研究结果表明,与马拉硫磷相比,分子印迹复合膜对甲基膦酸二甲酯具有更好的特异性选择吸附能力。
江国防,牛平平,张志超,焉保明,郭灿城[10](2014)在《联苯二酚尾饰锌卟啉的合成及其光谱性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报道了联苯二酚尾饰锌卟啉的合成方法,并研究了其光谱性质.结果发现:目标化合物最大荧光发射波长在650nm左右,位于可见光的红光区,表明所合成的联苯二酚尾饰锌卟啉在可见光的红光部分有较强的荧光发射,这与理想的PDT药物所具有的光学性质一致,有望成为一类优良的光敏剂.
二、金属卟啉的合成及其光谱性质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金属卟啉的合成及其光谱性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卟啉骨架的新型荧光探针的设计、合成及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卟啉 |
1.1.1 卟啉概述 |
1.1.2 卟啉的合成 |
1.1.3 卟啉的应用 |
1.2 荧光 |
1.2.1 荧光产生的理论基础 |
1.2.2 双光子荧光 |
1.3 荧光探针 |
1.3.1 荧光探针的响应机理 |
1.3.2 卟啉在荧光探针领域中的应用 |
1.4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2 基于卟啉-芘二量体的比率荧光探针及其生物成像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试剂与仪器 |
2.2.2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
2.2.3 样品的结构表征 |
2.2.4 光物理性质的测定 |
2.2.5 二量体Por-Py的DFT理论计算 |
2.2.6 FRET效率的计算 |
2.2.7 探针Por-Py 1对pH变化的响应测试 |
2.2.8 细胞实验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化合物的结构表征 |
2.3.2 化合物的光物理性质 |
2.3.3 FRET能量转移效率 |
2.3.4 探针Por-Py 1对pH的响应 |
2.3.5 探针Por-Py 1的细胞毒性 |
2.3.6 探针Por-Py的细胞靶向性 |
2.3.7 探针Por-Py 1的比率荧光成像 |
2.4 小结 |
3 卟啉-三聚吲哚多极共轭体系的设计合成及双光子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与仪器 |
3.2.2 目标产物的设计与合成 |
3.2.3 样品的结构表征 |
3.2.4 光物理性质的测定 |
3.2.5 DFT理论计算 |
3.2.6 细胞实验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化合物的结构表征 |
3.3.2 化合物的光物理性质 |
3.3.3 理论模拟 |
3.3.4 细胞毒性 |
3.3.5 单光子激发下的细胞成像和细胞共定位成像 |
3.3.6 双光子激发下的细胞成像 |
3.4 小结 |
4 线粒体靶向的双光子黏度荧光探针在细胞成像中的应用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试剂与仪器 |
4.2.2 目标化合物的设计与合成 |
4.2.3 样品的结构表征 |
4.2.4 物理性质的测定 |
4.2.5 双光子吸收截面的测定 |
4.2.6 黏度对光谱的影响 |
4.2.7 细胞培养及荧光成像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化合物的结构表征 |
4.3.2 化合物的光物理性质 |
4.3.3 黏度对TAT-(ZnP-TPP)_3紫外吸收与荧光发射光谱的影响 |
4.3.4 双光子吸收截面 |
4.3.5 细胞毒性试验 |
4.3.6 单光子/双探针光子荧光成像 |
4.3.7 线粒体靶向性能的研究 |
4.3.8 探针对细胞黏度的响应 |
4.4 结果与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电子电子跃迁的电子密度差异图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八元杂环卟啉自由基及氟硼二吡咯甲烷衍生物的合成与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有机自由基 |
1.2 卟啉自由基 |
1.2.1 金属卟啉自由基 |
1.2.2 杂环卟啉自由基 |
1.2.3 缩环卟啉自由基 |
1.2.4 扩环卟啉自由基 |
1.3 八元卟啉自由基 |
1.3.1 八元卟啉的合成 |
1.3.2 八元卟啉的质子化 |
1.4 氟硼二吡咯甲烷衍生物 |
1.4.1 氟硼二吡咯甲烷的简介 |
1.4.2 BODIPY衍生物的合成 |
1.4.3 长波长BODIPY衍生物结构设计 |
1.4.4 BODIPY衍生物的应用 |
1.5 课题选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
1.5.1 选题依据 |
1.5.2 研究的内容 |
第二章 八元杂环卟啉自由基的合成与表征 |
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2.2 原料预处理 |
2.2.1 吡咯的纯化 |
2.2.2 正己烷 |
2.2.3 二氯甲烷 |
2.3 八元杂环卟啉自由基阳离子的合成 |
2.3.1 化合物1 的合成 |
2.3.2 化合物2 的合成 |
2.3.3 化合物3a-c的合成 |
2.3.4 自由基阳离子4a-c的生成 |
2.4 结果与表征 |
2.4.1 核磁共振氢谱和碳谱 |
2.4.2 质谱 |
2.4.3 晶体结构 |
2.4.4 光物理性质测试及理论计算 |
2.4.5 紫外吸收可见光谱 |
2.4.5.1 三氟乙酸(TFA)滴定 |
2.4.5.2 Hg(ClO_4)_2 滴定 |
2.4.6 电子顺磁共振(ESR)和超导量子干涉(SQUID) |
2.4.7 电化学及光谱电化学研究 |
2.4.7.1 原料预处理 |
2.4.7.2 实验操作方法 |
2.4.7.3 测定结果与讨论 |
2.5 小结 |
第三章 氟硼二吡咯甲烷衍生物的合成与性质研究 |
3.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3.2 原料预处理 |
3.2.1 吡咯的纯化 |
3.2.2 二氯甲烷和甲苯的纯化 |
3.2.3 各种金属离子甲醇溶液的配制 |
3.3 荧光量子产率的测定 |
3.4 检出限(LOD) |
3.5 氟硼二吡咯甲烷衍生物(BODIPY)的合成 |
3.5.1 化合物5 的合成 |
3.5.2 化合物6 的合成 |
3.6 实验结果与表征 |
3.6.1 核磁共振氢谱和碳谱 |
3.6.2 质谱 |
3.6.3 光谱性能 |
3.6.3.1 化合物6 的紫外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 |
3.6.3.2 不同金属阳离子对化合物6 的紫外吸收光谱的响应 |
3.6.3.3 不同金属阳离子对化合物6 的荧光光谱的响应。 |
3.6.4 电化学研究 |
3.6.4.1 原料预处理 |
3.6.4.2 实验操作方法 |
3.6.4.3 测定结果与讨论 |
3.7 小结 |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
4.1 总结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 |
(3)多取代拓展卟啉的电化学及轴向配位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卟啉和拓展卟啉 |
1.2.1 卟啉和拓展卟啉简介 |
1.2.2 研究现状 |
1.3 卟啉和拓展卟啉的应用 |
1.3.1 光动力疗法 |
1.3.2 氧传感器 |
1.3.3 液晶材料 |
1.3.4 半导体材料 |
1.3.5 太阳能电池 |
1.4 实验方法和原理 |
1.4.1 微量光谱滴定法 |
1.4.2 循环伏安法 |
1.4.3 薄层紫外-可见光谱电化学法 |
1.5 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
1.5.1 选题依据 |
1.5.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多取代铁卟啉的轴向配位反应及热力学常数测定 |
2.1 引言 |
2.2 实验仪器与试剂 |
2.2.1 实验仪器 |
2.2.2 实验试剂 |
2.2.3 试剂预处理 |
2.3 实验方法 |
2.4 实验原理 |
2.4.1 平衡常数及热力学常数的测定 |
2.5 结果与讨论 |
2.5.1 平衡常数的测定 |
2.5.2 含氮碱种类的影响 |
2.5.3 取代基效应 |
2.5.4 温度对轴向配位反应的影响 |
2.5.5 热力学常数的测定 |
2.6 结论 |
第三章 锌环己烷并与苯并卟啉的轴向配位反应及平衡常数的测定 |
3.1 引言 |
3.2 实验仪器与试剂 |
3.2.1 实验仪器 |
3.2.2 实验试剂 |
3.3 实验方法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平衡常数的测定 |
3.4.2 pKa对logK的影响 |
3.4.3 取代基对logK的影响 |
3.5 结论 |
第四章 四芳基四环己烷并卟啉的质子化反应常数测定 |
4.1 引言 |
4.2 实验仪器和试剂 |
4.2.1 实验仪器 |
4.2.2 实验试剂 |
4.3 实验方法 |
4.3.1 紫外可见光谱测定 |
4.3.2 质子化反应的常数测定 |
4.4 结果和讨论 |
4.4.1 光谱分析 |
4.4.2 质子化反应的常数测定 |
4.5 结论 |
第五章 铜和锰环己烷并及苯并卟啉的电化学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仪器与试剂 |
5.2.1 实验仪器 |
5.2.2 实验试剂 |
5.3 实验方法 |
5.3.1 合成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合成 |
5.4.2 紫外-可见光谱 |
5.4.3 电化学 |
5.4.4 取代基效应 |
5.5 结论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科研成果 |
(4)共价有机聚合物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共价有机聚合物的合成 |
1.2.1 共价有机聚合物反应单体结构的多样性 |
1.2.2 构筑共价有机聚合物常用的有机反应 |
1.2.3 共价有机聚合物的制备方法 |
1.3 共价有机聚合物的应用领域 |
1.3.1 共价有机聚合物在多相催化领域的应用 |
1.3.2 共价有机聚合物在气体存储领域的应用 |
1.3.3 共价有机聚合物在光电领域的应用 |
1.3.4 共价有机聚合物在荧光探针方面的应用 |
1.4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卟啉构筑单元的合成、晶体结构及光谱性质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药品 |
2.2.2 实验仪器 |
2.2.3 卟啉构筑单体的合成 |
2.2.4 卟啉超分子化合物的合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卟啉构筑单元的红外图谱 |
2.3.2 卟啉超分子化合物的X-射线单晶衍射结构 |
2.3.3 卟啉超分子化合物作荧光传感器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卟啉基共价有机聚合物/金纳米粒子复合材料的合成及其催化还原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药品 |
3.2.2 实验仪器 |
3.2.3 构筑基元TP的合成 |
3.2.4 共价有机聚合物CPF-1 的合成 |
3.2.5 席夫碱模型化合物DAPP-Benz的合成 |
3.2.6 Au@CPF-1 的合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CPF-1 和Au@CPF-1 的结构表征 |
3.3.2 CPF-1 和Au@CPF-1 的稳定性测试 |
3.3.3 催化性能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锰卟啉基多孔有机聚合物的合成及其催化氧化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药品 |
4.2.2 实验仪器 |
4.2.3 锰卟啉构筑单元的合成 |
4.2.4 卟啉基共价有机聚合物的合成 |
4.2.5 催化实验条件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傅立叶转换红外光谱 |
4.3.2 固体核磁 |
4.3.3 粉末X射线衍射图谱 |
4.3.4 聚合物的热重分析 |
4.3.5 聚合物的电镜图 |
4.3.6 聚合物的XPS图谱 |
4.3.7 氮气吸脱附实验 |
4.3.8 聚合物的催化活性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主要结论和展望 |
主要结论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B:化合物的核磁图谱 |
(5)基于三蝶烯和卟啉的刚性共轭化合物的合成和性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前言 |
1.1 三蝶烯简介及研究进展 |
1.1.1 三蝶烯简介 |
1.1.2 三蝶烯的合成 |
1.1.2.1 环加成反应合成三蝶烯骨架 |
1.1.2.2 酸催化脱水成环反应合成三蝶烯骨架 |
1.1.2.3 三蝶烯的功能化修饰 |
1.1.3 三蝶烯在材料化学中的应用 |
1.2 卟啉简介及研究进展 |
1.2.1 卟啉简介 |
1.2.2 卟啉的合成 |
1.2.2.1 直接成环制备卟啉 |
1.2.2.2 多步合成法制备卟啉 |
1.2.2.3 卟啉的修饰方法 |
1.2.3 卟啉在有机太阳能电池方面的应用 |
1.3 本论文课题的提出 |
第二章 芘四酮桥联三蝶烯-金属卟啉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2.1 引言 |
2.2 实验试剂 |
2.3 实验仪器 |
2.4 目标分子的合成 |
2.4.1 2,3,6,7,14,15-六氨基三蝶烯六氯盐酸盐的合成 |
2.4.2 芘四酮的合成 |
2.4.3 三蝶烯-四酮衍生物的合成 |
2.4.4 卟啉及其衍生物的合成 |
2.4.5 目标分子TM-1 的合成 |
2.4.6 目标化合物TM-2,TM-3,TM-4,TM-5 的合成 |
2.5 结果与讨论 |
2.5.1 合成分析 |
2.5.2 光学物理性质 |
2.5.3 循环伏安分析 |
2.5.4 核磁谱图分析 |
第三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目标分子的核磁图 |
附录B. 目标分子的质谱图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
致谢 |
(6)金属卟啉衍生物的性质研究 ——天然色素与胶体粒子的相互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卟啉的结构和性质 |
1.1.1 卟啉及其配合物的结构 |
1.1.2 卟啉及其配合物的性质 |
1.1.3 卟啉的应用 |
1.2 叶绿素的结构和性质 |
1.2.1 叶绿素简介 |
1.2.2 叶绿素的提取 |
1.2.3 叶绿素的生理功能 |
1.2.4 叶绿素的应用 |
1.3 血红素的结构和性质 |
1.3.1 血红素的结构特点及理化性质 |
1.3.2 血红素及其衍生物的应用 |
1.4 密度泛函理论和含时密度泛函理论及其应用 |
1.4.1 密度泛函理论简介及其应用 |
1.4.2 含时密度泛函理论简介及其应用 |
1.5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二章 叶绿素铜钠盐的制备与胶体复合物的作用 |
2.1 前言 |
2.2 主要试剂与仪器 |
2.2.1 实验原料与试剂 |
2.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步骤 |
2.3.1 叶绿素的制备 |
2.3.2 叶绿素铜钠盐的制备 |
2.3.3 胶体及其与叶绿素铜钠盐复合物的制备 |
2.3.4 复合物的表征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叶绿素铜钠盐的表征 |
2.4.2 叶绿素铜钠盐与碘化银胶体复合物的表征 |
2.4.3 叶绿素铜钠盐与溴化银胶体复合物的表征 |
2.4.4 叶绿素铜钠盐与胶体复合物的相互作用机理初探 |
2.5 小结 |
第三章 氯化血红素与胶体复合物的作用 |
3.1 前言 |
3.2 主要试剂与仪器 |
3.2.1 实验原料与试剂 |
3.2.2 实验仪器 |
3.3 实验步骤 |
3.3.1 氯化血红素溶液与碘化银胶体复合物的制备 |
3.3.2 氯化血红素溶液与溴化银胶体复合物的制备 |
3.3.3 氯化血红素溶液与Fe(OH)_3胶体复合物的制备 |
3.3.4 复合物表征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氯化血红素溶液与碘化银胶体复合物的表征 |
3.4.2 氯化血红素溶液与溴化银胶体复合物的表征 |
3.4.3 氯化血红素溶液与Fe(OH)_3胶体复合物的表征 |
3.4.4 氯化血红素与胶体相互作用机理初探 |
3.5 小结 |
第四章 密度泛函理论对卟啉衍生物的研究 |
4.1 前言 |
4.2 影响计算时间的因素 |
4.2.1 计算时间与基组关系 |
4.2.2 计算时间与分子结构的关系 |
4.2.3 计算时间与是否采用CHECK方法的关系 |
4.3 选择合适的基组 |
4.3.1 基组的类型 |
4.3.2 选择基组的一般规则 |
4.3.3 本研究中选择的基组 |
4.4 原卟啉的内氢迁移研究 |
4.5 关于四苯基卟啉锌的计算 |
4.5.1 四苯基卟啉锌的能量计算和结构优化 |
4.5.2 四苯基卟啉锌的紫外光谱性质 |
4.6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原卟啉N-H异构体Cartesian坐标 |
附录Ⅱ 四苯基卟啉锌异构体Cartesian坐标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
(7)基于卟啉和芘单元的给体—受体—给体化合物的合成及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卟啉的研究概况 |
1.1.1 卟啉的合成方法 |
1.1.2 金属卟啉母核的修饰方法 |
1.2 卟啉的性质 |
1.3 本论文课题的提出 |
第二章 基于卟啉和芘单元的给体 |
2.1 引言 |
2.2 实验试剂 |
2.3 实验仪器 |
2.4 目标分子的合成 |
2.4.1 芘二酮与芘四酮的合成 |
2.4.2 卟啉及其衍生物的合成 |
2.4.3 目标分子 TM-1、TM-2 、TM-3 的合成 |
2.4.4 目标分子 TM-4、TM-5、TM-6 的合成 |
2.5 结果与讨论 |
第三章 基于卟啉和芘单元的给体 |
3.1 引言 |
3.2 表征与分析 |
3.2.1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 |
3.2.2 循环伏安分析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目标分子的核磁图 |
附录B 目标分子的高分辨质谱图 |
攻读硕士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致谢 |
(8)新型氨基酸卟啉衍生物的设计、合成与光学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卟啉化学简介 |
1.2 非金属卟啉化合物的合成 |
1.2.1 Adler-Longo 法 |
1.2.2 Lindsey 法 |
1.2.3 “2+2”法 |
1.2.4 “3+1”法 |
1.2.5 微波辐射法 |
1.3 金属卟啉化合物的合成 |
1.4 卟啉类化合物的应用 |
1.4.1 卟啉类化合物在分析化学方面的应用 |
1.4.2 卟啉类化合物在生物化学方面的应用 |
1.4.3 卟啉类化合物在医学方面的应用 |
1.4.4 卟啉类化合物在合成化学方面的应用 |
1.4.5 卟啉类化合物在材料化学方面的应用 |
1.5 工作内容和选题意义 |
第二章 BOC 保护的氨基酸卟啉及其金属锌(Ⅱ)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2.1 仪器、试剂及处理 |
2.2 卟啉化合物及其金属锌(Ⅱ)配合物的合成路线(图 2-1) |
2.2.1 四(4-硝基苯基)卟啉(TNPP)及四(4-氨基苯基)卟啉(TAPP)的合成及表征 |
2.2.2 BOC 保护的氨基酸卟啉的合成及表征 |
2.2.3 BOC 保护的氨基酸锌(Ⅱ)卟啉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3.1 实验方法讨论 |
3.1.1 TNPP 合成的实验讨论 |
3.1.2 TAPP 合成的实验讨论 |
3.1.3 BOC 保护的氨基酸卟啉合成的实验讨论 |
3.2 数据分析 |
3.2.1 1H-NMR 核磁的数据分析 |
3.2.2 FT-IR 红外光谱的数据分析 |
3.2.3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数据分析 |
3.2.4 荧光光谱的数据分析 |
第四章 结论 |
附图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甲基膦酸二甲酯分子印迹复合膜的合成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有机磷农药概述 |
1.2.1 有机磷农药介绍 |
1.2.2 有机磷农药残留检测方法 |
1.3 分子印迹技术概述 |
1.3.1 分子印迹技术基本介绍 |
1.3.2 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应用 |
1.3.3 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方法 |
1.3.4 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的制备方法 |
1.4 分子印迹膜 |
1.4.1 分子印迹膜的分类 |
1.4.2 分子印迹膜的制备方法 |
1.4.3 分子印迹膜的应用 |
1.4.4 分子印迹膜存在的问题及待改进 |
1.5 卟啉化合物简介及其应用 |
1.6 本文的研究意义与主要内容 |
2 烯基卟啉的合成与表征 |
2.1 引言 |
2.2 5-(4-羟基苯基)-10,15,20-三苯基卟啉的合成与表征 |
2.2.1 5-(4-羟基苯基)-10,15,20-三苯基卟啉的合成 |
2.2.2 5-(4-羟基苯基)-10,15,20-三苯基卟啉的表征 |
2.3 5-(4-羟基苯基)-10,15,20-三苯基锌卟啉的合成与表征 |
2.3.1 5-(4-羟基苯基)-10,15,20-三苯基锌卟啉的合成 |
2.3.2 5-(4-羟基苯基)-10,15,20-三苯基锌卟啉的表征 |
2.4 5-(4-甲基丙烯酰氧苯基)-10,15,20-三苯基卟啉(MOTPP)的合成与表征 |
2.4.1 5-(4-甲基丙烯酰氧苯基)-10,15,20-三苯基卟啉(MOTPP)的合成 |
2.4.2 5-(4-甲基丙烯酰氧苯基)-10,15,20-三苯基卟啉(MOTPP)的表征 |
2.5 5-(4-甲基丙烯酰氧苯基)-10,15,20--三苯基锌卟啉(ZNMOTPP)的合成与表征 |
2.5.1 5-(4-甲基丙烯酰氧苯基)-10,15,20--三苯基锌卟啉(ZnMOTPP)的合成 |
2.5.2 5-(4-甲基丙烯酰氧苯基)-10,15,20-三苯基锌卟啉(ZnMOTPP)的表征 |
2.6 本章小结 |
3 DMMP 分子印迹复合膜的制备及吸附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DMMP 分子印迹复合膜的制备及表征 |
3.2.1 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的分子印迹复合膜 MICM-MAA 的制备: |
3.2.2 5-(4-甲基丙烯酰氧苯基)-10,15,20-三苯基卟啉 MOTPP 和甲基丙烯酸 MAA 为功能单体的分子印迹复合膜 MICM-MOTPP+MAA 的制备: |
3.2.3 5-(4-甲基丙烯酰氧苯基)-10,15,20-三苯基锌卟啉 ZnMOTPP 和甲基丙烯酸 MAA 为功能单体的分子印迹复合膜 MICM-ZnMOTPP+MAA 的制备: |
3.3 DMMP 分子印迹复合膜的外观形态 |
3.4 DMMP 分子印迹复合膜的表征 |
3.4.1 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 |
3.4.2 红外光谱表征 |
3.5 DMMP 分子印迹复合膜的吸附性能测试 |
3.5.1 静态吸附实验 |
3.5.2 特异性吸附试验 |
3.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6 DMMP 分子印迹复合膜的可视化传感器检测 |
3.6.1 检测原理 |
3.6.2 实验步骤 |
3.6.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0)联苯二酚尾饰锌卟啉的合成及其光谱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实验部分 |
1.1试剂与仪器 |
1.2 5-[4-(5-溴戊氧基)苯基]-10,15,20-三苯基卟啉(2b)的合成 |
1.3 4,4'-二羟基联苯尾饰卟啉(3)的合成 |
1.4 4,4'-二羟基联苯尾饰锌卟啉(4)的合成 |
2结果与讨论 |
2.1化合物3和4的紫外-可见光谱研究 |
2.2化合物3和4的荧光光谱性质研究 |
四、金属卟啉的合成及其光谱性质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卟啉骨架的新型荧光探针的设计、合成及性质研究[D]. 张晶慧. 北京科技大学, 2020(01)
- [2]八元杂环卟啉自由基及氟硼二吡咯甲烷衍生物的合成与性质研究[D]. 刘慧茹. 江苏大学, 2020(02)
- [3]多取代拓展卟啉的电化学及轴向配位反应研究[D]. 王丽萍. 江苏大学, 2019(02)
- [4]共价有机聚合物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D]. 丁正东. 江南大学, 2017(02)
- [5]基于三蝶烯和卟啉的刚性共轭化合物的合成和性质[D]. 王勤思. 北京理工大学, 2016(08)
- [6]金属卟啉衍生物的性质研究 ——天然色素与胶体粒子的相互作用[D]. 张亚萍. 河北工程大学, 2015(03)
- [7]基于卟啉和芘单元的给体—受体—给体化合物的合成及性质研究[D]. 王华栋. 北京理工大学, 2015(03)
- [8]新型氨基酸卟啉衍生物的设计、合成与光学性质研究[D]. 曾居都. 赣南师范学院, 2014(11)
- [9]甲基膦酸二甲酯分子印迹复合膜的合成与性能研究[D]. 张锦. 重庆大学, 2014(12)
- [10]联苯二酚尾饰锌卟啉的合成及其光谱性质研究[J]. 江国防,牛平平,张志超,焉保明,郭灿城.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