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俗为主,俗中有雅——张恨水20世纪30年代小说创作的特点(论文文献综述)
王旸[1](2009)在《试论张恨水和张爱玲小说创作的同质性》文中指出在现代文学史尤其是现代通俗文学史上,张恨水和张爱玲已经形成两个独特的文学现象,他们在通俗小说的现代性进程上做出了不菲的实绩。学术界对二张的个案研究也已形成众多有建树的论着,但是我们往往会忽略他们之间深刻的联系以及这种联系对文学和文学史的意义。深入研究二张的小说会发现他们在本质上是走在同一条路上的,这两个文学现象是从同一根探生发出的两朵奇葩。本文试用比较的方法,从文学追求、对传统的竭力挽留、现代性与通俗小说的现代化等三个方面分析张恨水和张爱玲的小说创作的同质性。文章首先论述了二张都不把“文以载道”作为自己的文学使命,而是注重其通俗消闲功能的同时注重文学的责任,以对社会、人生、命运的深刻领悟达到“完全贴近大众的心,同时又是高等的艺术”的境界;接着分析了二张深受中国传统文学的泽被,挚爱中国传统文学,在文本中从题材选择、叙述模式、人物塑造、意象营造、语言风格等方面对中国文学传统进行了竭力挽留;最后,论述二张同样致力于通俗小说的现代性探索,以市民意识、女性意识、思想内涵与文本形式等方面鲜明的现代性彪炳文坛,从而揭示了这两位作家对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到四十年代现代通俗文学的承传与嬗变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马宁[2](2009)在《中国现代小说中的日本形象研究》文中提出中国现代小说中出现的日本形象,是中国现代作家对日本社会、人物以及生活等各方面认知的艺术表现。可以说,在中国具有代表性的现代作家小说作品中所进行的日本形象描写,呈现出了较为复杂矛盾的特点,其中既有着对日本难以割舍的异乡情怀,又有着对其藐视中国的极度愤恨之情,随着中日两国关系的剧变,则相对集中于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我国的罪恶行径的强烈控诉。这些作品表现了中国现代作家在不同的时间段内对日本人与日本国的不同感知,也表达了作者不同的文学意识及与个人体验相关的异国情怀。本选题的研究目的在于以文本研究作为出发点,将个案分析作为研究中心,在各具时代特性的“点”的基础上剖析“面”的整体发展变化,也就是通过对中国现代小说中日本形象创造的三个不同阶段中代表性作家作品之“点”的研究,剖析这些作家作品在构造相关情节、描写日本状况、塑造人物形象——包括日本社会、日本民俗以及日本人形象——时的特点及其变化,并以此来反观作为写作主体的中国人的思想变化,力求对中国现代小说的研究以及中日现代文学比较研究有所贡献。论文以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的历史中中日关系发生剧变的两件大事,即“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为界限,分上、中、下三编,对中国现代小说作品中的“日本形象”进行梳理。上编以五四文学革命时期为中心,研究的作品大致是从1918年新文学诞生开始到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这个时间段中的;中编以“九·一八”事变之后的数年为中心,研究的作品大致是从1931年开始到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这个时间段中的;下编以全面抗战时期为中心,研究的作品是从1937年开始到第一次文代会召开、现代文学史告一段落为止这个时间段中的。总体来说,中国现代小说中的日本形象,与中国作家的日本体验和中日两国关系的变化紧密相联,随这两者的变化而变化。在比较文学的视野中,第一个时期的日本形象可以在“留学生文学”这个领域里研究,其突出的特点是“弱国自觉”和“大国意识”;第二和第三个时期的日本形象则可以称为“敌国文学”,其突出的特点是“被侵略国的尊严”与“人类情怀”。
王晓文[3](2007)在《论张恨水小说中的市民价值观和文化心理趋向》文中研究表明从鸳鸯蝴蝶派走出的张恨水毕生为普通市民写作,他的小说,是满足市民口味的都市传奇,是对现代市民社会风俗人情的逼真展示。他的小说,反映了都市市民社会的众生相,并在对市民性格的描绘中,正面表现了市民的世俗化伦理价值观,反映了传统市民文化的时代变迁,蕴含了当时的某种普遍的社会价值趋向和文化心理。
王晓文[4](2006)在《二十世纪中国市民小说论纲》文中认为本文意在考察20世纪中国市民小说的表现形态及其流变。市民文学是市民社会思想观念和情感方式即市民文化的文学性表现。市民文化,是体现着市民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特征的文化。由于中国社会封建宗法文化的长期性和稳定性,城市文化笼罩在农村文化、宗法文化的阴影之中。20世纪中国的市民及市民文化在封建文化、农民本位文化与西方文化、殖民文化两者的挤压中的生存状态比较柔弱。在这种情形下,以市民为接受主体和表现对象的市民小说,屡屡遭受主流意识形态不屑一顾的命运。然而,如果我们从20世纪的历史进程中来看中国市民文化的变迁,就会看到它与中国现代化同步演进和价值观念不断重构的过程。20世纪的中国现代城市毕竟渐趋繁荣,市民文化几经沉浮终归日益勃兴;与此相应的是与城市、市民和市民文化有千丝万缕关联的市民小说,同样在历史的夹缝中艰难发展。本文试图从20世纪市民社会与市民文化的发展状况对市民文学的形态演进的影响及二者的关系角度出发,理清20世纪市民小说流变的线索。通过对20世纪的具有代表性的市民小说流派、作家和文本的研究,力图回溯上一个世纪中国市民文化和文学蜕变发展的具体情状,揭示中国市民文化、市民文学不断地摆脱农耕文化、宗法文化的阴影,走向城市文明和现代文明的历程。 论文共分五章。 第一章对与20世纪市民小说有关的几个概念加以界定。通过对“市民”、“市民社会”、“市民文化”、“市民文学”等概念的历史演变的考察,本文将20世纪的中国市民小说界定为一种反映市民特别是中下层市民的生活、文化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的小说,以广大市民为接受主体的小说。文章还涉及到它与都市小说与通俗小说的联系与区别、分析了通俗文学中的市民小说与新文学中的市民小说之间的关系。 本章通过对20世纪中国市民小说的历史流变进行宏观考察后发现,20年代末,经历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冲击后,市民小说开始体现出新的特质,张资平、老舍、张恨水等作家分别创作了各自市民题材小说的代表作品,标志着市民小说进入了成熟阶段。以老舍小说为代表的着重表现传统市民文化的市民小说和以张爱玲为代表的着重表现现代市民文化的市民小说是20世纪中国市民小说的两种基本形
胡庆龄[5](2005)在《吴梅戏剧美学思想研究》文中认为吴梅,作为中国传统戏剧从古代向现代转型期重要的戏剧理论家、戏剧作家,其戏剧美学思想在中国戏剧美学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独特学术地位、学术价值。 吴梅的戏剧美学思想给我们留下了重要的学术遗产。吴梅从创作和演唱的角度入手,在戏曲本体的微观探讨上,继承了传统的研究方法,对中国传统曲学补前修之未逮,阐曲学之奥妙,成为了旧曲学的集大成者和终结者。他对中国传统戏剧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一、对中国传统戏剧理论的总结和阐发。二、对传统曲学中曲(剧)目理论体系的梳理和研究。吴梅戏剧美学思想研究不仅可以使我们重新认识吴梅这位着名的戏剧理论家和戏剧作家的历史地位和戏剧艺术成就,而且也有助于挖掘中国传统戏剧所包含的美学思想。 吴梅的戏剧美学思想是传统戏剧和美学与现代戏剧和美学对话与交流的产物。吴梅在中国古典戏曲向现代转型过程中做出了巨大贡献:吴梅从理论认识的高度,承继中国古典戏曲的治曲方法,把对传统戏曲的总结建立在对戏曲作家、作品的梳理以及掌握丰富的曲学、曲谱知识的基础之上,给传统曲学发展一个完整的评价与回顾,从而促使了现代戏曲史学的全面建立;吴梅在西学东渐的时代氛围里,运用西方先进的思想和科学的方法,结合中国传统戏剧思想的历史现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戏剧美学理论及戏剧史观。对吴梅戏剧美学思想的研究不仅可以使我们重新认识吴梅这个伟大的戏剧理论家,而且有助于我们开拓20世纪曲学研究的领域,扩大曲学研究的范畴;吴梅把戏曲作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来考量,真正做到了戏曲文学研究与戏曲表演研究有机结合,因而他的戏曲研究更贴近戏曲的审美价值和内在独特规律,也更能揭示曲学的精髓;吴梅全面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古代的律曲、制曲、度曲理论,结合自身的创作实践,创造性地提出“真、趣、美”的美学原则,并建立了一套相对完整、详备的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的提出,标志着中国曲学理论的内涵与外延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和拓展。 本论文共四章,其基本内容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作为第一部分的第一章与第二章着重探讨了吴梅的生平及其戏剧美学思想产
陈叙[6](2004)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报纸副刊发展研究》文中认为生长在文学与新闻,文化与报业结合处的副刊是中文报纸的民族传统。一方面,副刊从诞生之日起便成为文学、文艺的传播载体,参与建构并推动着文化的发展;另一方面,从补白到报屁股到报纸不可缺少的“四大件”之一(新闻、评论、副刊、广告),副刊又成为报纸文化品位的标识,成为报业竞争的另一个战场。副刊的两栖性使它充分感应着报业的发展和文化的脉动,受到二者深刻的制约,同时也从一个侧面折射出社会文化的变迁轨迹。 20世纪90年代是中国社会文化转型加深加剧的时代,也是报纸副刊发生重大变化的时代。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奠定的精英化的文人副刊传统在90年代受到了极大的冲击,曾经在中国现代报业史和文学史上创造了辉煌的文艺副刊逐渐走向边缘和分化。市场化取向下,对版面营利能力的考量往往使副刊处于尴尬的状态,对副刊的砍伐一度成为90年代中后期报业的一种急功近利的行为,报纸越来越厚,而副刊的文化空间却受到极大的挤压。一方面,90年代以来副刊的发展呈现出多元化和芜杂化的状态;另一方面,生存的危机和焦灼使副刊的研究成为热点,但绝大多数研究停留在微观的操作层面,缺乏系统性,理论话语较为陈旧,研究中也存在一定的混乱和误区,如对副刊界定的混乱,对增强副刊新闻性的认识误区等等。 副刊这样一个已具百年历史的报业文化形态,是否已经不适应当前的媒介消费环境和受众的信息消费习惯,它经历了怎样的调整与转变,这一切都亟待梳理和深入研究。基于此,本文以90年代的中国报纸副刊作为研究对象,从副刊的交叉特性出发,将之放置于90年代的社会文化语境和传媒生态中进行立体透视。从文学、文化的视角和传播的视角对之进行考察,以把握90年代副刊深层次的发展规律,反思其在转型与调整中的缺失,思考其在报纸传媒中的功能定位和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及其未来的发展走向,澄清一些理论误区,从而更好地承接副刊的民族传统,指导副刊实践。论文本着宏观考察与微观审视,理论演绎与个案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来进行研究。全文主要涉及到文化转型、媒介生态这两大影响副刊变迁的动因,以及在二者制约下90年代副刊总体的发展趋向;传统文艺副刊式微现象的剖析;副刊生产机制的市场化转型以及在其制约下编、读、写三者身份的变化和副刊文体的新发展;副刊形态的多元化;对90年代副刊发展的反思与前瞻等五个方面。 本文的论述表明,20世纪90年代报纸副刊的发展呈现出以下一些特点: 1、由精英主导的文人副刊向大众文化副刊发展。20世纪90年代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文化转型的深入都极大地动摇了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奠定的精英化的副刊传统。又具体体现在副刊内容、功能和文化趣味的变迁上。副刊越出传统的文艺范畴而与日常生活呈现出同构性,向着新闻化、娱乐化、时尚化、主题化的方向发展。从偏于严肃教化的文化教育园地到市民文化的建构到中产阶级身份的书写,娱乐功能得到极大的张扬。 2、从新闻改革的急先锋到报业兴盛的边缘落寞再到对报业文化品格的塑造,这是90年代以来副刊在报纸内部位置的变动历程。90年代初期,副刊边缘化的特质使它成为新闻改革的急先锋,掀起了周末版的热潮,甚至于形成“以副压正”的现象。90年代中后期,来自商业性专刊和新闻版的挤压以及对版面营利能力的衡量,使副刊处于边缘化状态。新世纪以来,随着报业竞争过渡到品牌竞争阶段,副刊对报业文化品位的提升作用得到重新认识。 3、副刊的新闻化与新闻的文学化也是90年代副刊发展中呈现出的一种现象,归根结底,仍是全球化消费主义意识形态影响下资讯娱乐化的一种体现。 4、90年代副刊的生产由自主性的精神生产向着市场化生产转移,受众需求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由编者的单向度运作向受众、作者的多方参与发展,策划性的增强使副刊由单一的来稿加工向话题设置拓展。副刊的市场化运作培养了新型的自由撰稿人群体,副刊编者也由传统的文化人向深谙市场规律的新型文化媒介人转型。副刊文本生产也向着市场化、大众化、消费化发展,出现了大特写、时评、新媒体散文等易于参与和易于消费的文体形式。 5、从单一的副刊形态到雅俗分流,多元共存的副刊格局。由精英文化主导的传统文艺副刊式微,随着报业格局的调整,尤其是90年代中期都市报的兴起,副刊的形态也趋向多元。 论文在揭示90年代副刊发展特点的同时,也对其发展和转型中的缺失进行了批判性的反思,如副刊写作的快餐化,创新力不足,副刊文化空间的局促。消费主义意识形态操控下的低俗与媚俗倾向等等,并指出副刊在冲破狭隘的文人圈子的同时又要警惕落入中产文化趣味的自我陶醉中。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主要在于:1、首次对90年代以来的中国报纸副刊发展进行系统研究。此前,对90年代报纸副刊变迁的研究主要是单篇文章,而且主要是副刊从业人员从微观的操作层面进行的研究,系统性和理论性有所欠缺。2、本论文选取了交叉性的视野,注重从副刊的边缘特性出发,从文学、文化和传播的视角来研究副刊的变迁。3、对业界较为流行的“大副刊”概念,笔者从反思的角度提出了不
李玉秀[7](2002)在《以俗为主,俗中有雅——张恨水20世纪30年代小说创作的特点》文中提出
朱德发[8](1999)在《中国百年文学思潮研究的反观与拓展》文中认为关于文学思潮的界说在学术研究界是个有争议的不确定的概念,这既标明研究者的思维活跃,又说明文学思潮的复杂性与奥妙性;然而这并非说对文学思潮的理解就没有大致趋同的看法。一般认为,文学思潮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文艺理论家或作家们于相同或相近的世界观、人生观、...
二、以俗为主,俗中有雅——张恨水20世纪30年代小说创作的特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以俗为主,俗中有雅——张恨水20世纪30年代小说创作的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1)试论张恨水和张爱玲小说创作的同质性(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相同的文学定位和文学追求 |
(一) 让大众喜爱、供人消遣的文学定位 |
(二) 以俗为主、俗中有雅的文学追求 |
二、对传统的竭力挽留和提升 |
(一) 题材选择的传统性 |
(二) 叙事模式的传统性 |
(三) 人物塑造的传统性 |
(四) 意象营造的传统性 |
(五) 语言风格的传统性 |
三、现代性与通俗小说的现代化 |
(一) 市民意识 |
(二) 女性意识 |
(三) 思想内涵与文本形式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中国现代小说中的日本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绪论 |
一、课题的缘起 |
二、本课题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
三、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
(一) 中国现代小说作品中“日本形象”演变过程的梳理 |
(二) 中日两国关系的变化对作家小说创作的影响 |
(三) 对作家描写“日本形象”类型化的探讨 |
四、本课题研究范围与“日本形象”的界定 |
(一) 时间范畴的界定 |
(二) “个案”的选取 |
(三) “日本形象”概念内涵的界定 |
五、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与实用价值 |
上编 “五四”一代的日本情结和自叙 |
第一节 郁达夫:对日情感矛盾纠缠中的留日学生 |
一、绮丽的日本风光 |
二、日本人物形象 |
三、日本国家形象 |
四、消极日本形象描写的根源 |
第二节 郭沫若:日本留学苦海中的苦闷挣扎 |
一、日本风光的描写 |
二、日本女性形象 |
三、日本男性形象 |
四、日本国家形象 |
五、郭沫若小说中日本形象描写倾向性的问题探究 |
第三节 张资平与郑伯奇:理智与情感之间的徘徊 |
一、张资平小说中命运多舛的日本女性描写 |
二、郑伯奇小说中的理智书写 |
小结 |
中编 “九·一八”之后的对日斥责与记录 |
第一节 茅盾笔下中国社会的“日本”阴影 |
一、中国乡镇平民悲惨生涯背后的日本魔爪 |
二、《右第二章》:战争中的市民和民间的反抗者 |
第二节 东北特殊创作群体记录的侵略者丑相 |
一、萧红小说中残暴的日本兵形象 |
二、萧军《八月的乡村》中的对日控诉 |
小结 |
下编 全面抗日战争中的感触与描摹 |
第一节 端木蕻良小说中的日本军官形象 |
一、有欲望、有谋略,无天良、无信义的日本军官 |
二、修罗场中的战争机器 |
第二节 老舍:人性视角下的《四世同堂》 |
一、双手沾满鲜血的日本兵形象 |
二、“鬼子”与“汉奸”的纠葛 |
三、日本帝国主义的狼子野心 |
四、军队之外的日本人物形象 |
第三节 张恨水:“通俗”叙事中的角色塑造 |
一、残暴凶恶的日本军队 |
二、信仰虚假的日本士兵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
后记 |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4)二十世纪中国市民小说论纲(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总论 |
第一节 关于市民小说的几个概念 |
第二节 20世纪中国市民小说的两种传统 |
第二章 早期市民小说 |
第一节 近代市民阶层的形成与市民文学的出现 |
第二节 狭邪小说 |
第三节 鸳鸯蝴蝶派小说 |
第三章 现代市民小说:20至40年代的海派小说 |
第一节 20至30年代上海的市民社会与市民文化 |
第二节 海派小说 |
第三节 张资平的市民小说 |
第四节 张爱玲、苏青小说与沦陷区市民文化 |
第四章 老舍与张恨水的市民小说 |
第一节 老舍小说对北京传统市民文化的现代性反思 |
第二节 张恨水小说与传统市民文化的时代变迁 |
第五章 80年代与90年代的市民小说 |
第一节 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与市民文学的复兴 |
第二节 市井小说 |
第三节 新写实小说与新市民小说 |
第四节 几位重要的市民小说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5)吴梅戏剧美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选题说明 |
二、研究现状与切入视角 |
三、基本框架与主要内容 |
四、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
第一章 吴梅小传 |
第二章 吴梅戏剧美学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
第一节 社会历史背景 |
第二节 文化学术背景 |
第三章 吴梅戏剧美学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一节 对戏剧本质的思考 |
第二节 关于戏剧文体的观念 |
第三节 关于戏剧创作的思想 |
第四节 对戏剧音律的探讨 |
第五节 对戏剧批评的研究 |
第六节 关于戏剧作品中的女性观 |
第四章 吴梅戏剧美学思想对现代美学精神的吸纳 |
第一节 文体观念隐涵着新的时代精神 |
第二节 曲史观受到了进化论思想的影响,把戏曲作为文学进化的必然产物 |
第三节 曲学研究方法的新变 |
第四节 主张戏曲与诗具有同样的文学地位 |
第五节 形成了以观众为中心的戏剧理论 |
结语 吴梅戏剧美学思想的历史地位及其影响 |
一、中国古典戏剧美学的集大成者 |
二、开启了现代戏剧美学的研究路径 |
三、言传身教泽被后世 |
附录 吴梅着作年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6)20世纪90年代中国报纸副刊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
第一节 文化视野中的副刊变迁 |
一、文化的变迁与副刊的发展 |
二、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报纸副刊变迁研究命题的提出 |
第二节 副刊:文化与报业结合的独特形态 |
一、副刊的界定 |
二、副刊研究的两个维度 |
三、论文的资料来源、研究思路及篇章结构 |
第一章 90年代报纸副刊发展的动因分析 |
第一节 时代的喧嚣与转型的深入 |
一、大众文化全面登堂入室 |
二、全球化语境下消费主义的盛行 |
三、社会心理及受众审美文化诉求的转变 |
第二节 多层媒介环境制约下的报纸副刊 |
一、社会变迁对大众传媒体系的影响 |
二、极速化传媒时代报纸及副刊的生存空间 |
三、报业的市场竞争环境与人文环境 |
第三节 90年代以来副刊的发展趋向 |
一、精英主导的文人副刊向大众化副刊转变 |
二、新闻的文学化与副刊的新闻化 |
三、媒介生态环境制约下副刊位置的寻找 |
第二章 传统文艺副刊式微 |
第一节 副刊的文学传统 |
一、近代报纸副刊的文学传播意义 |
二、作为现代文学生产场中的枢纽 |
三、副刊在当代文学生产场中作用的减弱 |
第二节 文艺副刊式微的文化透视 |
一、90年代文学的边缘化 |
二、电子媒体、网络媒体对副刊的冲击 |
三、市场化与文艺副刊的局限 |
第三节 文学性与新闻性的消长 |
一、文学性的泛化与文艺副刊式微 |
二、从沉默的文学载体到话语权力膨胀的大众传媒 |
三、对副刊文学性与新闻性的思考 |
四、文艺副刊的坚守与分化 |
第三章 由一元到多元的副刊形态 |
第一节 报业格局的变迁与副刊形态的多元化 |
第二节 作为主流文化阵地的机关报副刊 |
一、机关报副刊的历史传统及其功能定位 |
二、走向市场的机关报及其副刊的发展 |
第三节 晚报副刊的闲和趣 |
一、晚报特色及其副刊个性 |
二、“以不变应万变”的晚报副刊老字号 |
第四节 都市报副刊的大众化品格 |
一、快炙人口的大众文化快餐 |
二、怀旧情调与市井幽默 |
三、世纪之交都市报副刊的新走向 |
第五节 行业报副刊的专业化特色 |
第四章 副刊的生产与接受 |
第一节 副刊生产机制的转型 |
一、副刊生产的市场化转换 |
二、策划性:从来稿加工向大众话题拓展 |
三、副刊的经营与运作 |
四、来自主流意识形态的调控:中国新闻奖副刊作品奖的设立 |
第二节 生产主体和接受主体身份的变迁 |
一、报纸副刊的作者群:从文学青年到职业写手 |
二、副刊编辑:由传统文人到新媒体知识分子 |
三、究竟谁在阅读今天的报纸副刊 |
第三节 生产机制转换下副刊文体的选择与创造 |
一、副刊文体的特点 |
二、生产机制转换下副刊文体的发展 |
三、消费文化语境下的副刊文体 |
第五章 反思与前瞻 |
第一节 90年代以来副刊发展的文化反思 |
一、副刊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及其思考 |
二、副刊在报纸中的存在及其必要性思考 |
三、副刊的媚俗化与消费意识形态的入侵 |
第二节 “解读”时代报纸副刊的走向与思考 |
一、“解读”时代的来临及副刊的发展趋向 |
二、由单向解读到多元沟通——建构作为公共论坛的报纸副刊 |
附录: |
1、副刊的应变与超越——访四川日报副刊部主任伍松乔 |
2、对成都晚报、天府早报副刊主编的访谈 |
3、1998—2002年中国新闻奖副刊作品奖获奖项目 |
4、对四川报纸副刊编辑的问卷调查 |
5、港台报纸副刊的发展概况 |
参考文献 |
本人博士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声明 |
后记 |
四、以俗为主,俗中有雅——张恨水20世纪30年代小说创作的特点(论文参考文献)
- [1]试论张恨水和张爱玲小说创作的同质性[D]. 王旸. 兰州大学, 2009(S1)
- [2]中国现代小说中的日本形象研究[D]. 马宁. 吉林大学, 2009(08)
- [3]论张恨水小说中的市民价值观和文化心理趋向[J]. 王晓文.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4)
- [4]二十世纪中国市民小说论纲[D]. 王晓文. 山东大学, 2006(12)
- [5]吴梅戏剧美学思想研究[D]. 胡庆龄. 山东大学, 2005(01)
- [6]20世纪90年代中国报纸副刊发展研究[D]. 陈叙. 四川大学, 2004(02)
- [7]以俗为主,俗中有雅——张恨水20世纪30年代小说创作的特点[J]. 李玉秀. 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S1)
- [8]中国百年文学思潮研究的反观与拓展[J]. 朱德发.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