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成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三大中心”(论文文献综述)
查玉喜[1](2021)在《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特别是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人才培养规模不断扩大,办学层次更加多元,科研创新水平不断提高,支撑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明显加强。特别是1999年开始,我国高等教育特别是地方本科高校通过扩大招生人数、扩大办学规模的外延式发展模式,实现我国高等教育的迅速扩张。这种外延式的发展模式在当时的历史阶段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高等教育第一大国,并向高等教育强国不断迈进。我国地方本科高校占据了全国本科高校的半壁江山,数量接近全国普通高校总数的60%,承担着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时代重任,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但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深入发展,囿于政策支撑不足、顶层设计缺乏等因素影响,地方高校出现了严重的同质化发展倾向:重复建设,教育投入重点不突出,求大求全的发展模式,导致许多地方高校未能形成自身的办学特色,造成了我国地方本科院校的低质量、低产出、低效率的局面,面临着诸多待解的发展难题、发展困惑、发展瓶颈,地方本科院校这种传统的外延式发展模式亟待改变。2015年10月,国务院印发实施《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正式开启了全国高等院校“双一流”建设序幕。“双一流”建设成为新时代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大举措,是地方高校实现换道超车的重大机遇。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是构建教育体系现代化的关键发力点,地方高校如何在“双一流”建设中抢占先机?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首要任务是什么?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焦点、重点、关键点和着力点又是什么?回答好这些问题,对于地方高校的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本研究主要分为七个部分,分别是绪论、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逻辑起点、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时代境遇、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认知重勘、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内容重构、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方法整合、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条件支持,并按照“宏观分析与微观案例”相结合的研究思路,以我国地方本科高校(简称地方高校)为研究对象,选取山东理工大学、山东师范大学等地方高校为典型案例,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比较研究、个案研究等研究方法,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主要内容:对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逻辑起点进行分析。对地方高校的外延和内涵进行界定,对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主要内容进行概括。并从人才观的转型、国家战略的革新、办学思路的革新、办学定位的完善等四个方面梳理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及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依据,以期明确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主要方向和重要途径。对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现实境遇进行梳理。并以山东省地方高校为例,与发达省份或发展水平较高的地方高校进行横向比较。我国地方高校从外延式发展阶段进阶到内涵式发展阶段,从规模扩张为主进阶到提高质量为主的治理理念。社会大众也对地方高校的发展和所承担的社会责任给予更多的期望,期望地方高校在科学研发、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现代大学功能方面有创新性的长足发展。但是,在转型过程中,许多地方高校受历史惯性思维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治理理念未能跟上时代发展对于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转型期待的步伐,在现实中遭遇了诸多困境与困惑,主要体现在:政策或制度扶持力度不强或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放权力度不够,传统管理体制机制的制约、治理理念的滞后,教育经费投入不足,高水平师资团队匮乏,学校的文化感召力、吸引力相对薄弱等问题严重限制了地方高校的内涵发展。通过理清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进程中所面临的主要现实问题后,就需要从多方面入手及时地、逐步地破解这些制约地方高校发展的顽瘴痼疾。并且随着地方高校办学自主权的逐步扩大,地方高校也亟需从办学目标、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与发展以及服务地方发展的能力等四个主要方面,与发达省份的地方高校或者发展水平较高的地方高校进行横向比较,总结高水平发展的共性规律,反思自身的差距,结合地方经济发展需要,重新审视自身的办学优势、办学条件,重新进行地方高校办学定位,以准确定位为前提,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寻找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的出路和有效对策,力图凸显学校在规模与布局、人才培养、发展愿景等方面的办学特色和核心竞争力。因此本部分主要从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理清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进程所面临的主要现实问题,以期明确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下一步路径与对策。从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目标的定位、内容的重构、方法的整合、各种发展条件的支持以及评价的改进等方面探寻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应然状态和可能路径。地方高校的首要任务就是为社会、为当地经济发展培养优秀的人才。因此,适应时代发展的新需求以及地方经济发展的新诉求,地方高校需要重新勘定学校内涵式发展的人才观和服务地方的新要求,并以此重新企划学校发展的宏远目标,结合本校文化积淀和学科特点,形成符合本校工作实际的个性化特色发展理念,促使地方高校获得长足发展和特色发展。基于重新勘定的发展目标,笔者试图从学校发展图景和新型课程体系的构建,先进教学模式的实践摸索,对于师生创新创业的启发与引导,建设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对于学习文化感召力吸引力的重塑等几个方面对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内容进行重构的探索。在探索过程中,把科研水平的提高与教学质量的提升相融合,把学校发展的内在需求与社会发展对于教育的诉求相对接,通过推动与引导并重、探索新路径与模仿成功典范相结合的方法,促进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更多的外部条件支持。积极争取政策支持与学校发展实践的有效衔接,加强硬件设施与软件的高度配合,实现政府管理学校向政府服务、扶持学校的积极转变,促进地方高校的发展与当地社会发展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实现地方高校与当地经济社会建设的共同提高,逐步提升地方高校以及所在地的生源吸引力,逐渐推进地方高校的国际声誉和国际文化交流参与度。除却获得外部的条件支持,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也迫切需要依据国家本科院校评估标准来制定科学可行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地方高校教育质量和监测评价体系,同时对标世界一流大学评价范式,对比区域典型高校,以此来改进、推动地方高校的改革进程,获得长足发展。限于思考不够深刻等原因,关于地方高校的国际化办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以及办学条件保障等问题,本论文暂不涉及,留待以后学习研究。
陈妍[2](2021)在《广东省Q监狱推进服刑人员五大改造的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18年6月28日,司法部部长傅政华在全国监狱工作会议对新时代监狱工作提出了“‘以政治改造为统领,统筹推进监管改造、教育改造、文化改造、劳动改造’的五大改造”新格局的要求,这标志着我国在建设新时代现代化监狱的道路上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是传统“三大改造”的重要转型升级,具有重大意义。我国监狱在长期探索中发展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监狱服刑人员管理理论体系,监狱服刑人员管理工作走入正轨,服刑人员改造管理也在不断优化,党的十八大后,监狱管理的法制化、科学化、现代化被更提上重要的高度。本文通过分析研究广东省Q监狱在推进服刑人员五大改造中存在的服刑人员认同感低、狱政管理流程繁琐,基层干警超负荷执勤、文化改造模式守旧,内容单一、教育改造与监管、劳动改造的冲突、短余刑期服刑人员劳动积极性低问题,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是缺乏可评估机制、部门协作力差,警力结构不合理、缺乏专业师资力量补充、重监管重劳动轻教育的传统体制观念、劳动考评机制不完善,结合广东省Q监狱服刑人员的改造实际,提出建立政治理论改造体系、筑牢监管改造防线、精准完善文化改造模式、强化树立以人为本的改造理念、科学传导服刑人员自我劳动技能的实施对策,对广东省Q监狱如何继续有效统筹推进构建“五大改造”新格局,发挥理论的能动作用,降低服刑人员再犯罪率,切实提升服刑人员改造质量,维护社会安定与国家安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崔梦云[3](2020)在《基于资源基础论的连续并购提升企业价值研究 ——青岛啤酒连续并购案例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中国啤酒以青岛、雪花、燕京、百威、嘉士伯五大巨头占据了行业总量的80%。这些企业发展至今天的局面,通用的手段就是并购,通过区域的连片收购形成规模。并购是一把双刃剑,如何通过并购为企业创造价值,是每个企业进行并购行为的主要挑战。青岛啤酒是一个连续并购的典型案例,高频率的并购活动能否为企业创造预期的价值值得深入研究。本文基于资源基础理论对青岛啤酒连续并购进行分析,给我国就“连续并购是否创造价值”的课题研究多一份文献,对于中国企业,正视这一课题可以使企业更加理性的看待并购行为,避免导致盲目扩张的并购或缺乏价值创造的并购发生。本文首先对并购与企业能力理论进行简要的阐述,结合我国上市公司青岛啤酒1993-2018年的并购历程,划分出阶段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深入剖析。从企业所获资源整合与吸收方面相结合的角度,对公司并购效果进行研究。重点关注并购的前因、过程和后果。从战略、品牌、组织、和资源整合的角度出发,进而构建出以资源为核心的价值创造路径框架,对企业连续并购中资源与能力整合的路径进行分析,最后评价价值创造效果并总结青岛啤酒连续并购带来的经验和启示。研究结果表明:(1)在资源基础观下,企业之间的竞争是资源与能力的比拼,利用资源的能力体现在企业竞争实力上。(2)企业的资源整合可以划分为声誉资源、组织资源与物质资源,这些资源价值体现在企业经营效率与获利能力中。形成并购-整合-并购的良性循环。(3)并购后的整合是价值创造过程中的关键,连续并购只是手段,必须注重自身整合才能有效创造并购价值。
段则明[4](2020)在《西安地区大型综合医院急诊中心建筑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过去几年,我国急诊中心中的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和创伤中心建设经历了从起步到高速发展的阶段。特别是自2016年起,国家陆续出台三大中心的建设与管理指导原则后,三大中心建设迎来规模的爆发增长。急诊中心的闭环式、中心化发展浪潮开启。以卒中中心、胸痛中心、创伤中心为代表的现代急诊中心正式成为大型综合医院建设与更新的新趋势。西安市作为陕西省的省会城市和西北地区医疗条件最优越的中心城市,急诊中心的精细化建设尤为重要。但是三大中心建设也面临诸多问题。在规范方面,关于三大中心建设的急诊中心规范并未及时更新,致使医院急诊中心建设无规可循。在医院方面,并没有成熟的三大中心建设案例可以参考,现有的三大中心多是功能房间散点拼凑式的结合,没有实体的专门区域设置。本文立足于西安地区大型综合医院急诊中心,围绕现存问题,运用文献研究法、案例解析法、实态调研法、学科交叉法和图解分析法展开研究。通过筛选,确定调研范围,在调研范围内选取典型案例进行系统分析,并对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安市第三医院和西京医院做重点研究。总结出这些典型案例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和现状特点。存在问题主要为:(1)大型综合医院三大中心均为散点联合式的布局,相较于单元化整合布置形式抢救效率较为低下。(2)急诊中心规模与医院规模不匹配。很多医院为急诊中心预留的面积较少,导致急诊中心空间较为拥挤。(3)空间流线组织效率低下,很多急诊中心的内部流线没有形成闭环,导致患者走回头路形成拥堵。(4)忽视室内空间品质。这些问题对基于三大中心的急诊中心研究提供了思路。单元化整合布置更加适合急诊中心追求高效的性质;规模面积不是限定急诊中心的硬性条件,要结合分级诊疗和医院的专科优势进行布局;对空间组织的分析发现网格型空间布局是水平方向的空间布局形式;人性化环境需要被逐渐重视,在设置有三大中心的急诊中心,应在一级标识中增加三大中心的标识系统,帮助直接前往三大中心的患者作出提示。增加知觉环境方面的考虑。其次,通过对其他几个典型城市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杭州和南京六座城市的典型案例进行调研,并从规划布局和建筑设计两个角度予以解读,系统梳理这些典型案例的设计要点。最终应用到基于三大中心的急诊中心建筑设计中。接着从规划到空间布局再到功能房间设计对急诊中心的建筑设计做出系统论述。(1)基于三大中心的急诊中心的空间布局分为竖直方向的空间布局和水平方向的空间布局.(2)对基于三大中心的急诊中心内主要功能房间进行了量化分析,包括复合手术室、抢救室、重症监护室、留观室、输液室等。最后将研究结果运用到一个实际案例中,更加直观的展示实际理念及设计要点。案例采用竖直方向的布局方式,以创伤中心为例,通过对创伤中心的平面功能空间、流线分析等展示研究成果。
刘欣博[5](2020)在《美国旧金山湾区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体系研究》文中认为随着高新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新科技革命的深入发展,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地区)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提升国际竞争能力的重要国家战略。国际实践表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不仅可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型与升级,也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与升级,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由于高新技术产业具有知识和技术密集的特点,其发展必须基于新科技、新技术的创新与突破,因此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对科技创新提出了新的和更高的要求。以创新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带动经济持续增长已成为国际社会共识。在此背景下,如何实现高新技术的创新便成为各界关注的重点和焦点问题之一。同时,鉴于湾区特殊的地理区位优势,作为依托海湾、港口形成的特殊生产地理单元,往往会产生资源、技术、文化和人才等要素充分集聚的融合效应,这就使得湾区经济具有了开放型经济体系、持续科技创新活力、合理的资源配置、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和发达的交通网络等优势条件,成为最具有科技创新活力和增长潜力的区域经济,而旧金山湾区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本文选取被誉为“世界科技湾区”的美国旧金山湾区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体系为研究对象,在明确了高新技术产业以及区域创新体系定义的前提下,以创新理论和产业集群理论为基础,从分析创新体系的构成与特征、创新体系的运行机制、创新体系的运行效果和问题入手,探讨了旧金山湾区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体系运行的成功经验,为构建我国粤港澳大湾区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体系提供借鉴意义。回顾旧金山湾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历程,其形成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前期。该时期旧金山湾区的制造业逐渐形成后并得到快速发展。第二个时期是高新技术产业形成期。该时期湾区的制造业向高技术产业进行转型。第三时期是湾区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时期。该时期旧金山湾区形成了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金融业、制造业为辅的产业结构,逐渐发展成为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中心。同时,我们可以发现旧金山湾区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与湾区的创新体系具有紧密的联系,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是湾区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支撑,创新体系的合理有效运行将会进一步推动湾区内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在两者相互作用和影响下,旧金山湾区逐步形成了一套完善的高新技术产业科技创新生态体系。本文通过创新的主体、创新的动力和创新的活力三个方面阐述了旧金山湾区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的特征,指出旧金山湾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创新主体包括了高科技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等,创新的动力则是保持创新的持续性,创新的活力来自创新主体之间的相互学习。本文结合区域创新体系的相关理论研究,将旧金山湾区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体系细分成人才培养体系、科技研发体系、成果转换体系、支持保障体系以及政府调控体系等五个方面。人才培养体系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高科技人才的保障,科技研发体系促进了湾区高新技术产业知识和技术的不断创新,成果转化体系则是将科学技术成果成功实现产品化,支持保障体系为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体系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政府调控体系进一步推动了政产学研的协同发展。通过对旧金山湾区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体系分析,可以发现其具有以下的特征:第一,大学参与到实验室的运行管理中;第二,为解决更多的科学难题以及突破科研的瓶颈,高校积极地鼓励进行跨学科的合作研究;第三,大学之间通过共同建立联合研究机构的方式进一步增强科研能力;第四,高科技企业为大学提供实验室。旧金山湾区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体系运行机制包括创新体系的协同机制、人才培养引进机制、激励机制、融资机制和保障机制等五个方面,每种机制之间都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旧金山湾区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体系的有效运行为湾区创新体系提供了资金、人才和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创新要素,对湾区的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大幅度提高湾区科技创新产出水平的同时,也带动了旧金山湾区的经济产出,改善了湾区的就业情况;但同时,湾区的创新体系也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如面临科研经费投入的制约等。分析美国旧金山湾区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体系构建的成功经验,可以得出如下的结论:第一,推动高新技术产业产学研协同创新;第二,充分发挥政府协会的区域协调功能,合理而有效地协调跨区域存在的问题;第三,构建专业的创新服务体系,为湾区的高科技产出提供专业的服务;第四,营造充满包容性的外部环境。构建特色鲜明的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体系是我国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任务之一。粤港澳大湾区拥有庞大的经济总量、良好的金融基础、实力雄厚的制造业和高度集聚的创新主体,但也存在创新要素和生产要素流动性受到制约、创新人才比重较低、缺少合理健全的金融体系、产学研协同效应低等问题与挑战,需要我们借鉴旧金山湾区的经验教训加以积极应对。
彭雄亮[6](2020)在《环珠江口湾区城市群形态演进与空间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市群是全球化和市场化的产物,也是国家实施区域发展战略的空间载体。“湾区”自1990年代成为学术界区域研究对象以来,经历了由区域规划实践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的发展历程。因此,在国家新一轮对外开放和国土空间整体治理的背景下,通过对环珠江口湾区城市群空间形态演进的实证研究,提炼湾区空间发展模式,对湾区城市群未来空间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基于上述研究背景与研究目的,本文将研究对象环珠江口湾区界定为广东省内珠江出海口两岸的广州、深圳、珠海、东莞、中山五座城市,再加上佛山。以六座城市为基础,本文从环珠江口湾区城市群空间演进的历程出发,围绕三个核心议题展开论述:一是经过改革开放后四十年的发展,环珠江口湾区城市群建设空间和生态空间有哪些形态特征,其相互关系发生了怎样的演变?二是推动湾区空间发展动力机制是什么,政府、市场和社会主体在空间演进过程中发挥了什么作用?三是在湾区创新发展的背景下,如何构建面向未来的湾区空间结构和模式?论文总共分为八个部分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具体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前两部分为文章概述与研究进展综述。第三部分为湾区形成的自然地理和历史人文基础,第四部分利用湾区1992-2013年多时相GIS和RS数据对湾区建设空间和生态空间的演进特征进行了实证。第五部分和第六部分基于“政府-市场-社会”三元主体视角,对推动城市群空间演进的动力机制、空间模式和治理趋势进行了分析和检验。第七部分提炼创新发展趋势下湾区空间发展模式和空间结构。最后一部分为全文的总结和展望。第一部分是导论。“湾区”概念经历了学术讨论、规划实践和国家战略三个发展阶段,“环珠江口湾区”规划实践阶段的重要概念,在国家新一轮对外开放和区域发展战略背景下,厘清空间发展的演变和规律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部分对“城市群”、“空间模式”等论文关键概念进行界定,以此提出论文的研究目标、方法和研究思路。第二部分是对城市形态演进和空间模式的研究进展展开综述,提出文本研究框架。首先,从空间认识的本源出发,梳理从空间形态到空间模式研究的演变;其次,从城市群空间发展的动力机制的研究进展来看,“政府-市场-社会”三元主体构成了我国有关空间动力研究的基本框架;最后,本文认为,空间客体包含了建设空间和生态空间的本底关系,空间治理的实质是推动空间发展的动力主体与空间客体的相互作用关系。以此,本文建立从城市群空间本底关系到空间模式的研究框架。第三部分从环珠江口湾区自然地理、以广府文化为主体的历史人文条件两个方面梳理了湾区形成的空间基础。珠江河口湾的自然地理条件演变影响了城市的形成与发展方向,以广府文化为主体,形成了开放兼容的湾区文化。第四部分利用湾区1992-2013年多时相的卫星遥感影像数据,采用紧凑度指数、分维指数、等扇分析等,揭示湾区城市空间扩展的总体特征、组织差异和方向演变。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环珠江口湾区城市建设用地扩展强度总体上呈高速增长,在珠江口喇叭型地形的制约下,建设用地持续向广深、广珠两个方向高速拓展,形成A字型总体空间格局。但珠江口东西两岸扇面规模和紧凑程度上差异较大,两岸发展并不平衡。随着建设空间的拓展,水体、农田等生态服务价值最高的用地类型斑块密度变低,建设空间的“不充分”和高价值生态空间的“破碎化”同步。加上持续台风影响最大的河口湾区域大规模近岸填海造陆,珠江口生态安全面临极大压力。第五部分基于“政府-市场-社会”三元主体理论框架,进一步分析湾区空间发展的动力演变。“政府-市场-社会”主体作用力的交织推动了城市建设空间的拓展,但不同发展阶段主体的合力差异明显。在早期发展阶段,政府力和社会力以迁就市场力的方式吸引投资,造成空间利用的低效和“不充分”;到了中后期,市场力量通过与政府形成各种伙伴关系,主导了城市与区域空间的变革,加速东西两岸发展的“不平衡”。在生态空间的管治上,由于主体之间的利益博弈,生态空间面临碎化和安全压力。第六部分论述在国土空间整体治理趋势下,湾区未来空间逻辑转变和治理趋势。对比纽约的洲际合作治理、旧金山湾区的网络化联合治理和东京湾区的集中型治理模式,环珠江口湾区有充足的平原腹地实现东西岸均衡治理。因此,湾区未来空间治理重点转向对建设空间的柔性引导和生态空间的韧性管治,并建立以政府主体为主导,融合市场主体和社会主体的三元协商机制。第七部分探讨创新经济发展背景下的环珠江口湾区空间模式和结构。以政府力量为主导的国家科学平台建设形成新的创新城市节点,在基础科学研究的引导下,有能力改变传统“核心-边缘”城市体系下“中心城区研发与服务——城市节点产业服务——高新园区技术转化”的单向关系,朝着以“科学创新节点基础科学研究”为原点的新型节点簇群空间模式转变。因此,本文认为,未来创新湾区将逐渐形成“两脊三湾链”的空间结构。以广州-东莞-深圳形成的创新发展主轴和以广州-中山-珠海为次轴成为政府推动空间均衡发展的的关键。另一方面,内湾地区应实行更为严格的生态空间的管治与修复,科学创新城市节点应合理控制组团规模,并通过并通过快速交通设施走廊进行连接,在空间上形成“珠链”式布局;内湾增强发展韧性,主湾强化协同机制,外湾培育增长中心,构建生态与经济交织的网络化格局。第八部分为结论与展望。指出论文主要的结论、创新点及存在的不足之处,展望今后进一步研究的努力方向。本文在以下几个方面尝试了创新:(1)从环珠江口湾区空间的自然环境特征出发,分析自然环境和生态安全与城市群建设空间的本底关系和影响特征,改进了以往空间模式研究中“重城市轻生态”的局限。空间形态研究源于对城市建设空间分析与规律总结,因此有关城市空间形态的研究多用于描述单个城市的建设空间特征。考虑到环珠江口湾区城市建设空间占总用地面积的32%以上,本文运用地理信息技术GIS和遥感技术RS,通过定量分析分析河口湾的自然地理和生态特征,探讨湾区城市建设空间与生态空间形态的本底关系。一是建设空间的不充分与水面、农田等高生态价值的斑块破碎化同步。二是自然地理环境影响了东西岸发展的不平衡,由于东岸地质条件更为稳定,更适宜市场力的投资建设行为。三是通过近岸填海的演变和台风灾害的核密度分析,揭示湾区开发的生态安全压力。最后,基于建设空间和生态空间的关系,本文提出“珠链”式空间布局模式,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湾区。(2)以往有关空间发展的动力主体研究对象多为政府和市场,本文尝试引入社群概念,对社会主体在湾区城市空间作用机制进行研究。“政府-市场-社会”三元主体的分析视角是学术界较为公认的动力机制分析方法,但在以往的研究中,社会主体往往并不直接作用于城市空间建设,因此相关研究多集中于政府主体和市场主体的关系。本文引入社群理念,对改革开放以来湾区空间发展的分阶段进行合力模型分析,认为早期湾区在自下而上的发展过程,血缘型和地缘型社群在空间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纽带”作用;在中期以后,则形成了路径依赖的“锚定”作用,成为湾区经济转型的主要障碍之一;在创新经济发展中,则为创新和创业提供了低成本的“容错”空间。社会主体对湾区城市建设空间的影响经历了直接影响,逐渐后退到间接影响,再到半直接影响的过程。社会主体的影响力随着时代演变表明,建立在血源和地缘基础上的乡村社群随着城市空间发展被进一步强化,外来人口融入湾区并逐渐形成业缘型和友缘型社群,逐渐成为创新的源泉,日益庞大的中等收入阶层为湾区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因此,本文对于社会主体作用的实证分析,弥补了以往湾区研究中对社会力作用机制的不足,并为未来建立政府引导下的三元协商治理机制提供理论基础。(3)在创新发展的时代趋势下,基于政府、市场和社会主体的空间模式的转变趋势,提出建立以“两脊”+“三道湾链”的湾区空间结构。本文通过梳理环珠江口湾区空间模式演变历程发现,环珠江口湾区经历了点状生长、点轴发展、双核轴带到多元网络的演变过程,在空间表征上与国内外城市群有很大共性。但通过分析空间模式背后的动力机制,本文认为,其他城市群雏形阶段的点状生长大多是由政府或市场力量推动,而在湾区,由分散化的社会主体影响下的生长“点”,并没有成长成为城镇。在长期激烈市场竞争中形成的广深双核轴带结构,孕育了大量的创新型企业。政府权力空间在珠江口两岸的均衡布局,有能力在未来西岸地区发展中起到更为关键的推动作用。因此,本文提出以珠江口为中心,创新性提出构建三道“湾链”的圈层式空间结构。内湾地区打造以国家科学平台为基础的功能区,通过“珠链”式开发,避免对珠江口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主湾则强化中心城区的现代服务能力;外湾地区着眼于区域均衡发展。
钟成森[7](2019)在《基于粤港澳大湾区的澳门高校校园规划设计研究》文中指出澳门作为一个以旅游博彩业为单一支柱产业的城市,虽然经济发达,人均生产总值居世界前列,但产业结构方面潜藏不少隐忧。因此,澳门特区政府在回归以来便十分重视高等教育在引领社会风潮、增强经济活力方面的作用,现以建成十所高等院校,建立了从综合型大学、应用型院校到专科类院校的多层次高校体系,然而澳门高等教育的整体水平并不高,高校校园发展明显受限于澳门狭小的空间地域。在国家提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背景下,澳门作为“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的重要组成部分,澳门特区政府在明显的政策利好、充足的财政保障的基础上,将进一步加大对高校校园建设的投入,澳门高校发展迎来新的机遇。未来澳门高校校园规划的发展方向是如何?高校校园规划设计该如何适应科技创新时代以及澳门本地城市环境的要求呢?这是本文探讨的核心问题。本文主要研究基于粤港澳大湾区的澳门高校校园规划设计,本文第一章绪论介绍了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范围、研究目的与意义和研究的方法与框架。第二章全面而系统的梳理澳门高校发展历史沿革,旨在厘清其历史发展的脉络,为接下来的澳门高校校园规划现状描述提供历史依据。第三章详细介绍了澳门各高校校园规划现状,以期对澳门高校校园规划有一个基本全面的认识,同时归纳分析了澳门高校校园规划现状特点以及存在的现实问题。第四章则是结合“粤港澳大湾区”新时代的高校发展目标以及前一章节的澳门高校校园规划问题,分析在大湾区视角下澳门高校的地位与作用,对澳门高校校园规划适应本地城市空间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总结。第五章通过前四章对澳门高校的历史、现状以及大湾区视角下澳门高校未来发展趋势的研究,结合国内外优秀高校规划案例的分析,提出基于粤港澳大湾区的澳门高校校园规划设计原则和策略。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对澳门高校校园规划形成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对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的澳门高校校园规划设计起到一定的指引作用。
王光辉[8](2019)在《我和我的“她”》文中指出岁月若有清芬,婉转历久弥香。走进今日的高井,最先映入眼中的还是过去的老厂房,昔日的历史可窥一二。越过老厂房,巍然伫立着现代化的燃气电厂,色彩明丽,蓝天绿地,生机盎然。厂房内,亚洲首台9FB燃气机组有序运行着,散发属于未来的活力。这就是我的"她",过去与现在,前世与今生的交相辉映。
宁波市梅山保险养老研究院、中国保险学会联合课题组,冯占军,张迎宾,李钢[9](2018)在《2018年中国保险养老社区发展研究报告——探索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文中研究表明在人口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等严峻形势下,医养结合已成为养老社区规划建设的主流趋势。医养结合是将医疗资源与养老资源有机衔接,推动医疗、康复、养生、养老等方面的一体化发展。近年来,泰康人寿等多家保险公司大规模建设保险养老社区,并将医养结合养老新模式作为重要方向积极探索,取得了积极进展和成效。但总体上看,目前保险养老社区医养结合的实践仍存在一些短板和问题。展望未来,医养结合将得到保险养老社区的普遍重视,有关短板和问题将逐步消解,入住老年人对医养结合的内在需求将得到有效满足。
聂有福[10](2018)在《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专利运营模式研究》文中认为当前,我国已步入知识产权新时代,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成为引领新时代发展的首位动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是“国之重器”,建成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是我国抢抓“引领时代”竞争优势,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的战略性部署。专利运营是新时代知识产权强国建设中各界关注的新焦点,强化专利运营是打通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链条的有效途径,是释放知识产权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强劲动力的管用良方。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旨在突破重大科学难题和前沿科技瓶颈,催生变革性技术,产生一大批高价值专利,故其专利运营模式“与众不同”。总结并探索优化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专利运营模式,对挖掘释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大批高价值专利潜能,推动产业变革,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本文首先对现有文献进行梳理与总结,指出当前专利运营领域的研究存在主体视角单一、内容分散、缺乏整体性分析等滞后性。其次,在对几个与专利运营常见易混淆概念辨析的基础上,引入价值链理论和复杂适应性理论,构建了集专利获取运营、整合运营、收益运营各环节为一体的专利运营价值链;从系统视角析出专利运营关键要素及其相互关系:人才是基础,专利是核心,资金是有效保障,平台是重要支撑,管理则决定着运营效率的高低。再次,通过文献梳理与资料分析,将国内外专利运营模式划分为政府主导型、公私合营型、市场化运营型三种类型,然后结合典型案例从运营要素视角对国内外三种模式进行了深入剖析,并从政策资源、人力资源、专利资源、资金资源、运营效益5个方面对国内外三种模式进行了对比总结分析,找出国内外差距,总结出国外成功经验。又次,在详细阐述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设立背景、概念内涵、功能定位的基础上,以运营系统要素视角对三大中心专利运营系统现状进行实证分析,并从主体、客体、内容3方面论证了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专利运营模式的特殊性,明确了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专利运营模式构建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最后,在专利运营价值链及专利运营系统理论指导下,结合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专利运营的特殊性,构建出政府主导、高校院所依托、企业参与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专利运营模式,并从管理制度、人才队伍、专利质量、资金来源、运营平台5个方面给出政策实施构想。
二、建成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三大中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建成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三大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1)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依据 |
二、选题的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
四、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创新与特色 |
第一章 地方高校发展的逻辑起点 |
一、地方高校身份认知 |
(一)概念的厘清 |
(二)特色定位的澄明 |
二、回应国家发展战略 |
(一)地方高校是高等教育普及化的基础 |
(二)地方高校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 |
(三)地方高校是地域文化传播的引导者 |
(四)地方高校是地方行政管理的智慧库 |
三、凸显时代教育特色 |
(一)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 |
(二)将办学质量作为生命线 |
(三)以学校整体跃升为坐标 |
第二章 地方高校发展的时代境遇 |
一、地方高校发展的困顿 |
(一)外部困难 |
(二)内部困扰 |
二、外部评价带来改革的外烁力 |
(一)第四轮学科评估影响分析 |
(二)ESI综合排名影响分析 |
(三)武书连大学排行榜中的影响分析 |
(四)政府对高校的考核评价 |
三、自我期待激发变革的内发力 |
(一)特色发展驱动 |
(二)内在要素更新 |
(三)“双一流”建设带来的机遇 |
第三章 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认知重勘 |
一、概念理解立场 |
(一)内涵式发展的概念 |
(二)内涵式发展的演进 |
二、办学定位分析 |
(一)办学定位内涵 |
(二)办学目标定位 |
(三)办学目标对比 |
三、坚持人才培养中心地位 |
(一)人才培养定位 |
(二)教学实施与健全人格 |
(三)知识传承与科技创新 |
(四)教书育人与以文化人 |
四、学科发展校正 |
(一)学科布局问题 |
(二)学科建设规划 |
(三)学科集群优势 |
(四)学科建设保障机制 |
(五)学科发展定位 |
五、科研与服务社会 |
(一)科学研究定位 |
(二)服务能力衡量 |
第四章 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内容重构 |
一、构建学科建设新体系 |
(一)学科建设与学校定位结合 |
(二)学科建设与立德树人结合 |
(三)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结合 |
二、建设新型课程体系 |
(一)突破传统课程体系 |
(二)构建开放式课程体系 |
三、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
(一)培养方案改革探索 |
(二)实践教学改革创新 |
(三)丰富教学方式方法 |
(四)加强评价的开放性 |
第五章 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途径整合 |
一、科研与教学融合 |
(一)重树科研与教学的均衡 |
(二)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
(三)健全教师发展评估体系 |
二、加强学校与社会对接 |
(一)体现区域性 |
(二)提高时效性 |
(三)提升政策性 |
(四)促进协作化 |
(五)强化服务性 |
三、探索与互鉴结合 |
(一)山东理工大学校地融合发展模式研究 |
(二)山东理工大学校地融合发展模式的启示 |
第六章 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条件支持 |
一、促进政策与实践衔接 |
(一)学校层面重在宏观规划与机制建设 |
(二)学院与基层学术组织层面提质增效 |
(三)政府层面注重政策引领与评估考核 |
二、加强硬实力与软实力的契合 |
(一)教师队伍扩充及结构优化 |
(二)突出强化师德师风建设 |
(三)教学及条件建设不断加强 |
三、改善学校与地方互动 |
(一)构建与产业紧密对接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 |
(二)建设以产出为导向的科研成果转化体系 |
(三)加强以企业为主体的政产学研合作平台建设 |
主要参考文献目录 |
致谢 |
附:在学期间已发表的与学位论文有关的主要学术论文 |
(2)广东省Q监狱推进服刑人员五大改造的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目的 |
3.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国外研究综述 |
2.国内研究综述 |
3.文献简评 |
(三)研究思路、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创新点 |
二、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1.监狱管理 |
2.服刑人员改造 |
3.五大改造新要求 |
(二)理论基础 |
1.协同治理理论 |
2.新公共服务理论 |
三、广东省 Q 监狱推进服刑人员五大改造的现状分析 |
(一)广东省Q监狱基本情况介绍 |
(二)广东省Q监狱推进服刑人员五大改造的基本举措 |
1.加强政治改造宣传并开展政治改造专题教育 |
2.建立服刑人员分类管理办法及突发事件应急体系 |
3.大力推进三大中心落成并开展多层次的文化改造活动 |
4.创新教育内容及全面开放亲情帮教 |
5.合理调配服刑人员劳动分工及细化劳动报酬计算方式 |
(三)广东省Q监狱推进服刑人员五大改造的基本成效 |
1.提升狱内政治改造氛围,强化政治改造统领地位 |
2.科学分类管理服刑人员,预防减少狱内突发事件发生 |
3.服刑人员积极性明显增加,提高服刑人员知识水平 |
4.丰富服刑人员改造生活,增强服刑人员服刑改造信心 |
5.人均劳动报酬明显提高,激发服刑人员劳动积极性 |
四、广东省Q监狱推进服刑人员五大改造中存在的问题与成因 |
(一)广东省Q监狱推进服刑人员五大改造中存在的问题 |
1.服刑人员认同感低 |
2.狱政管理流程繁琐,基层干警超负荷执勤 |
3.文化改造模式守旧,内容单一 |
4.教育改造与监管、劳动改造的冲突 |
5.短余刑期服刑人员劳动积极性低 |
(二)广东省Q监狱推进服刑人员五大改造中存在问题的成因 |
1.缺乏可评估机制 |
2.部门协作力差,警力结构不合理 |
3.缺乏专业师资力量补充 |
4.重监管重劳动轻教育的传统体制观念 |
5.劳动考评机制不完善 |
五、广东省Q监狱推进服刑人员五大改造的建议对策 |
(一)政治改造:建立政治理论改造体系 |
1.正确领悟政治改造内涵 |
2.继续完善可评估机制 |
(二)监管改造:筑牢监管改造防线 |
1.强化部门协同机制,提高行政效率 |
2.优化警力配置,科学监管服刑人员 |
(三)文化改造:精准完善文化改造模式 |
1.细化文化载体分层分类 |
2.建立专业人才师资队伍 |
(四)教育改造:强化树立以人为本的改造理念 |
1.充分发挥心理矫治及社会帮教的促进作用 |
2.健全教育质量评估机制 |
(五)劳动改造:科学传导服刑人员自我劳动技能 |
1.完善服刑人员劳动考评机制 |
2.优化服刑人员再社会化资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访谈提纲(面向监狱干警) |
附录2 访谈提纲(面向监狱服刑人员) |
附录3 广东省Q监狱罪犯管理工作调查问卷 |
附录4 狱内服刑人员调查问卷 |
致谢 |
(3)基于资源基础论的连续并购提升企业价值研究 ——青岛啤酒连续并购案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4 研究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创新点 |
2 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并购 |
2.1.2 连续并购 |
2.1.3 价值创造 |
2.2 基础理论 |
2.2.1 资源基础论 |
2.2.2 核心能力理论 |
2.2.3 动态能力理论 |
2.2.4 协同效应理论 |
3 研究设计 |
3.1 方法选择 |
3.2 案例选择 |
3.3 数据收集 |
3.3.1 数据收集来源和方式 |
3.3.2 数据编码 |
3.4 关键构念识别与描述 |
3.5 数据描述分析 |
3.6 小结 |
4 青岛啤酒连续并购案例描述 |
4.1 公司背景 |
4.2 并购动因 |
4.3 连续并购历程 |
4.3.1 盲目并购阶段(1994-1996) |
4.3.2 频繁并购阶段(1997-2001) |
4.3.3 整合并购阶段(2002-2007) |
4.3.4 双轮驱动并购阶段(2008-2018) |
4.4 小结 |
5 青岛啤酒连续并购价值提升分析 |
5.1 资源与能力整合的路径分析 |
5.2 资源整合价值提升分析 |
5.2.1 战略资源整合价值提升 |
5.2.2 实体资源整合价值提升 |
5.2.3 ROE指标 |
5.3 青岛啤酒连续并购价值评估 |
5.3.1 估值方法选择原因 |
5.3.2 频繁并购阶段价值评估 |
5.3.3 双轮驱动阶段价值评估 |
5.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附录 |
(4)西安地区大型综合医院急诊中心建筑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健康中国建设 |
1.1.2 分级诊疗制度 |
1.1.3 基于急诊中心的三大中心政策出台 |
1.1.4 典型疾病类型的特征变化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基于三大中心建设的急诊中心建筑设计研究的重要性及迫切性 |
1.3 课题研究的目的、研究意义及相关概念界定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3.3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1.5 本章小结 |
2 基于急诊中心的三大中心概述 |
2.1 分类 |
2.1.1 散点式联合布置 |
2.1.2 单元化整合布置 |
2.2 胸痛中心 |
2.2.1 发展历程 |
2.2.2 分级诊疗 |
2.2.3 医疗工艺 |
2.2.4 功能布局 |
2.3 卒中中心 |
2.3.1 发展历程 |
2.3.2 分级诊疗 |
2.3.3 医疗工艺 |
2.3.4 功能布局 |
2.4 创伤中心 |
2.4.1 发展历程 |
2.4.2 分级诊疗 |
2.4.3 医疗工艺 |
2.4.4 功能布局 |
2.5 本章小结 |
3 西安地区急诊中心现状及案例研究 |
3.1 西安地区大型综合医院概况 |
3.1.1 医院数量 |
3.1.2 医疗水平 |
3.1.3 区位分布 |
3.1.4 发展趋势 |
3.1.5 总图现状 |
3.2 西安地区基于急诊中心的三大中心建设概况 |
3.2.1 胸痛中心 |
3.2.2 卒中中心 |
3.2.3 创伤中心 |
3.3 调研范围与对象选择 |
3.3.1 调研范围 |
3.3.2 对象分类与选择 |
3.4 西安地区典型案例现状分析 |
3.4.1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水平组合) |
3.4.2 西安市第三医院(竖向组合) |
3.4.3 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独立布置) |
3.5 急诊中心现状问题总结及原因分析 |
3.5.1 现状问题 |
3.5.2 原因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综合医院急诊中心规划布局 |
4.1 总图梳理 |
4.1.1 院前广场 |
4.1.2 外部流线 |
4.1.3 规模大小 |
4.1.4 部门联系 |
4.2 空间组织方式 |
4.2.1 建筑布局 |
4.2.2 空间布局 |
4.3 内部流线组织 |
4.3.1 人流流线组织(包括医护人员、病患及其他流线) |
4.3.2 物品流线组织(包括洁净、污染物品流线) |
4.3.3 救护车辆流线组织(包括陆地、空中流线) |
4.4 人性化环境设计 |
4.4.1 标识系统 |
4.4.2 知觉环境 |
4.5 本章小结 |
5 急诊中心的功能构成 |
5.1 急诊中心概述 |
5.1.1 传统急诊中心 |
5.1.2 基于三大中心建设的急诊中心 |
5.2 诊疗区 |
5.2.1 分诊台 |
5.2.2 诊区 |
5.2.3 候诊空间 |
5.2.4 治疗室 |
5.2.5 清创室 |
5.3 急救区 |
5.3.1 抢救室 |
5.3.2 手术室 |
5.3.3 洗胃室 |
5.4 留观区 |
5.4.1 留观室 |
5.4.2 输液室 |
5.4.3 急诊病房 |
5.4.4 重症监护室(ICU) |
5.5 其他相关区域 |
5.5.1 公共区 |
5.5.2 医护办公区 |
5.6 本章小结 |
6 案例实践-西安凤城医院急诊中心建筑设计 |
6.1 医院概况 |
6.2 创伤中心建筑设计 |
6.2.1 创伤中心位置与规模 |
6.2.2 功能空间 |
6.2.3 流线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1.1 单元化整合布置 |
7.1.2 三大中心 |
7.1.3 人性化环境 |
7.2 展望 |
7.2.1 急救车急救前移 |
7.2.2 物流机器人立体网络 |
7.2.3 标准化急救单元空间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研究生期间所做工作 |
二.图目录 |
三.表目录 |
四.调研问卷 |
致谢 |
(5)美国旧金山湾区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3 研究方法 |
1.4 结构安排 |
1.5 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湾区 |
2.1.2 湾区经济 |
2.1.3 高新技术产业 |
2.1.4 区域创新体系 |
2.2 理论基础 |
2.2.1 创新理论 |
2.2.2 产业集群理论 |
2.2.3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
第3章 美国旧金山湾区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的现状与特征 |
3.1 旧金山湾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形成与发展 |
3.1.1 旧金山湾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形成 |
3.1.2 旧金山湾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
3.2 旧金山湾区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的现状 |
3.3 旧金山湾区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的特征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美国旧金山湾区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体系构成及其特征 |
4.1 旧金山湾区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体系的构成 |
4.1.1 人才培养体系 |
4.1.2 科技研发体系 |
4.1.3 成果转换体系 |
4.1.4 支持保障体系 |
4.1.5 政府调控体系 |
4.2 旧金山湾区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体系的主要特征 |
4.2.1 大学参与实验室的管理 |
4.2.2 鼓励跨学科的合作研究 |
4.2.3 大学共建联合研究机构 |
4.2.4 高科技企业为大学提供实验室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美国旧金山湾区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体系运行机制 |
5.1 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体系协同机制 |
5.1.1 国家实验室与企业协同创新 |
5.1.2 高校与企业协同创新 |
5.2 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体系人才培养引进机制 |
5.2.1 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 |
5.2.2 创新人才的吸收引进 |
5.3 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体系激励机制 |
5.3.1 推行股票期权激励 |
5.3.2 创新风险投资家激励 |
5.3.3 实施企业联盟机制激励 |
5.4 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体系融资机制 |
5.4.1 天使投资者资金 |
5.4.2 商业银行资金 |
5.4.3 风险投资资金 |
5.4.4 政府对科技研发的投资 |
5.5 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体系保障机制 |
5.5.1 创新法律的保障 |
5.5.2 创新政策的保障 |
5.5.3 创新环境的保障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美国旧金山湾区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体系的运行效果与问题.. |
6.1 旧金山湾区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体系的运行效果 |
6.1.1 提高高新技术科技创新产出水平 |
6.1.2 带动区域经济产出的增长 |
6.1.3 改善湾区的就业情况 |
6.2 旧金山湾区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体系存在的问题 |
6.2.1 创新体系面临科研经费投入的制约 |
6.2.2 高科技出口限制政策冲击创新体系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美国旧金山湾区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体系运行的经验 |
7.1 推动高新技术产业产学研协同创新 |
7.2 发挥湾区政府协会区域协调功能 |
7.2.1 推进区域联合协作机制的建立 |
7.2.2 完善区域公共服务的供给 |
7.2.3 制定和规划湾区经济发展方案 |
7.3 构建高效专业的创新服务体系 |
7.3.1 建立专业的中介服务体系 |
7.3.2 拥有完善的交通网络 |
7.3.3 形成相关产业协同发展格局 |
7.4 营造多元化包容性的外部环境 |
7.4.1 加强国际交流合作 |
7.4.2 形成容忍失败的湾区文化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旧金山湾区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体系对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启示 |
8.1 中国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发展的目标和挑战 |
8.1.1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背景与现状 |
8.1.2 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目标及其优势 |
8.1.3 构建粤港澳大湾区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体系的挑战 |
8.2 对加快粤港澳大湾区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体系建设的启示 |
8.2.1 加快建设基础设施,促进生产要素流动 |
8.2.2 大力培育引进人才,积极鼓励自主创业 |
8.2.3 建立区域协调机制,合理分配区域资源 |
8.2.4 构建协同创新体系,激发湾区创新活力 |
8.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环珠江口湾区城市群形态演进与空间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1 全球化和信息化推动下的城市群发展 |
1.2.2 城市群成为国家重要的战略空间载体 |
1.2.3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空间治理变革 |
1.2 湾区的概念提出与研究进展 |
2.1.1 有关湾区研究的三个阶段与概念内涵的转变 |
2.1.2 湾区空间发展相关研究的进展 |
2.1.3 本次研究问题的提出 |
2.1.4 本文研究的环珠江口湾区的空间范围 |
1.3 概念辨析与界定 |
1.3.1 城市群的概念与基本特征 |
1.3.2 城市空间形态与空间结构的相互关系 |
1.3.3 城市空间模式的概念内涵 |
1.4 研究的目标与意义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思路、方法与主要内容 |
1.5.1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5.2 研究方法 |
1.5.3 主要内容 |
2 城市群空间研究进展与研究框架 |
2.1 城市群空间研究的要素组成与模式演变 |
2.1.1 对空间认识的转变 |
2.1.2 城市空间研究的构成要素 |
2.1.3 由单一城市到城市群的空间模式研究 |
2.1.4 城市群空间模式的动态演变 |
2.2 城市群空间演变的动力机制 |
2.2.1 全球化和市场化作用下的发展动力 |
2.2.2 城市群空间发展的动力研究 |
2.2.3 “政府-市场-社会”三元主体的作用机制 |
2.2.4 主体作用下的空间表征 |
2.3 空间模式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 |
2.3.1 基于动力主体的引导 |
2.3.2 基于对空间客体的协调 |
2.3.3 主体与客体研究的融合:空间治理 |
2.4 建立湾区空间模式研究框架 |
2.5 本章小结 |
3 湾区形成的自然人文基础 |
3.1 湾区自然地理基础 |
3.1.1 自然地理条件与“湾区” |
3.1.2 环珠江口湾区总体地理特征 |
3.1.3 河口湾形态演变和经济活动 |
3.2 湾区历史人文基础 |
3.2.1 岭南三大民系与湾区空间分布 |
3.2.2 岭南文化来源特征 |
3.2.3 以广府文化为主体的湾区文化 |
3.3 本章小结 |
4 湾区城市群空间形态的演进研究 |
4.1 数据来源及处理 |
4.1.1 数据的选取与发展阶段划分 |
4.1.2 影像数据的处理 |
4.2 湾区城市群建设空间形态的扩展特征 |
4.2.1 建设空间演变的总体特征 |
4.2.2 建设用地规模的快速拓展 |
4.2.3 建设空间扩展的轴向集聚 |
4.2.4 空间形态的分维与紧凑度 |
4.3 湾区城市群自然生态空间形态的演变 |
4.3.1 湾区自然生态空间的演变历程 |
4.3.2 湾区自然生态空间形态指数特征 |
4.3.3 环珠江口生态空间与岸线演变 |
4.3.4 台风气候影响下的空间安全风险 |
4.4 环珠江口湾区城市群空间形态关系的总体判断 |
4.4.1 向湾演进与珠江口A字形空间结构的形成 |
4.4.2 环珠江口湾区空间开发的不平衡 |
4.4.3 城市群建设空间拓展的不充分 |
4.4.4 珠江口区域的生态碎化与安全压力 |
4.5 本章小结 |
5 湾区城市群空间发展的动力机制与空间模式演变 |
5.1 政府行为推动湾区空间结构演变 |
5.1.1 中央政府的宏观政策推动核心城市的形成 |
5.1.2 省级政府协同与调控促进城市群区域一体化 |
5.1.3 地方政府的空间竞争促使城市群向多中心转变 |
5.1.4 政府行为影响下的湾区空间特征:对称型等级化 |
5.2 市场发展引起城市建设空间扩展 |
5.2.1 从村镇工业化到创新发展的产业集聚与动力转变 |
5.2.2 典型产业模式与经济的梯队型格局 |
5.2.3 市场机制下不同产业类型企业的空间集聚特征 |
5.2.4 市场行为影响下的湾区空间特征:多中心网络化 |
5.3 社会需求促使空间内涵发生转变 |
5.3.1 人口快速增长与城镇化水平的提升 |
5.3.2 人口密度的双核圈层空间分布 |
5.3.3 社会阶层结构由纺锤型向橄榄型转变 |
5.3.4 社会行为影响下的湾区空间特征:社群多元化 |
5.4 “政府-市场-社会”主体交织推进的动力机制 |
5.5.1 “政府-市场-社会”交织推进的建设空间拓展 |
5.5.2 主体的合力差异导致空间的不平衡和不充分 |
5.5.3 以政府治理为主导的生态空间管控 |
5.5.4 主体的利益博弈导致生态碎化困境 |
5.5 “政府-市场-社会”主体推动下的湾区空间模式与结构演变 |
5.5.1 1978-1992年,村镇工业化推动湾区点状生长模式 |
5.5.2 1992-2002年,工业转型促进城镇空间点轴发展 |
5.5.3 2002-2012年,现代服务驱动中心城市崛起 |
5.5.4 2013年至今,科技创新成为湾区发展源泉 |
5.6 本章小结 |
6 湾区城市群空间作用逻辑转变与治理趋势 |
6.1 世界湾区的空间模式特征 |
6.1.1 纽约湾区:州际合作模式 |
6.1.2 旧金山湾区:网络化联合模式 |
6.1.3 东京湾区:单核集中型模式 |
6.1.4 与三大国际湾区的比较与借鉴 |
6.2 从对空间发展的引导走向空间底线管控 |
6.2.1 国土空间的整体治理:自然资源管理框架下的体系重构 |
6.2.2 建设空间的柔性治理:以功能区引导发展转型 |
6.2.3 生态空间的底线治理:从刚性管控走向韧性适应 |
6.3 从政府治理走向政府主导下的多元协商治理 |
6.3.1 政府主体的治理趋势 |
6.3.2 市场主体的治理趋势 |
6.3.3 社会主体的治理趋势 |
6.3.4 政府主导下的“多元协商”治理体系 |
6.4 本章小结 |
7 环珠江口湾区的空间模式 |
7.1 湾区发展的目标与责任 |
7.1.1 服务于国家开放和转型发展战略 |
7.1.2 打造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
7.1.3 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 |
7.2 创新发展趋势下的湾区空间发展模式转变 |
7.2.1 以国家科学平台为引擎的节点簇群空间模式 |
7.2.2 以企业技术转化为主导的双核轴带空间模式 |
7.2.3 以社群创新创业为重点的多元网络空间模式 |
7.3 构建以环湾为核心的区域空间结构 |
7.3.1 历年空间规划的结构演变 |
7.3.2 立脊:推动更为均衡的空间发展 |
7.3.3 铸链:创新湾链空间的无地界协作 |
7.4 加强空间发展的核心要素管控 |
7.4.1 重塑区域:协调建设空间和生态空间 |
7.4.2 打破边界:推动无地界的协同发展 |
7.4.3 培育节点:创新功能区协同体系 |
7.4.4 打通路径:优化东西岸通道体系 |
7.5 创新主体协同治理模式 |
7.5.1 培育空间治理的制度厚实 |
7.5.2 强化生态空间的韧性治理 |
7.5.3 促进湾区治理的文化认同 |
7.6 本章小结 |
8 研究结论与启示 |
8.1 主要结论 |
8.1.1 珠江口东西两岸空间发展的不平衡与不充分程度增大 |
8.1.2 “政府-市场-社会”主体合力在环珠江口湾区空间形态与模式演变中具有阶段性、复合性特征 |
8.1.3 创新经济趋势下的湾区空间模式和两脊三湾链空间结构 |
8.2 论文的创新与存在的不足 |
8.2.1 论文的创新 |
8.2.2 存在的不足 |
8.3 对未来发展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7)基于粤港澳大湾区的澳门高校校园规划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背景 |
1.2 课题研究范围 |
1.2.1 相关概念界定 |
1.2.2 研究对象及问题的提出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1 校园规划相关理论 |
1.3.2 澳门高校与粤港澳大湾区相关研究 |
1.4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课题的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第2章 澳门高校发展历史沿革 |
2.1 圣保禄学院时期(1594-1835 年) |
2.2 私立东亚大学时期(1981-1987 年) |
2.3 澳门回归前过渡时期(1987-1999 年) |
2.4 澳门回归后(1999 年-至今)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澳门高校校园规划现状、特点及其问题 |
3.1 澳门高校校园规划现状 |
3.1.1 综合型大学 |
3.1.2 多科类应用型院校 |
3.1.3 专业专科型院校 |
3.2 澳门高校校园规划特点 |
3.2.1 校园建设模式多样化 |
3.2.2 空间布局模式多元化 |
3.2.3 校园建筑风格现代化 |
3.2.4 单一校区与多校区并存 |
3.3 澳门高校校园规划存在的现实问题 |
3.3.1 校园空间面积仍显局促 |
3.3.2 各层次院校发展不均衡 |
3.3.3 部分高校校园校区分散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大湾区视角下澳门高校校园规划发展方向研究 |
4.1 世界着名湾区高校规划发展带来的启示 |
4.1.1 旧金山、纽约、东京湾区高校规划概况 |
4.1.2 世界着名湾区高校规划发展给粤港澳大湾区的启示 |
4.1.3 粤港澳大湾区高校规划发展目标 |
4.2 粤港澳大湾区对澳门高校校园规划的影响 |
4.2.1 澳门高等教育理念趋势发展背景 |
4.2.2 澳门高校与大湾区内地高校优劣势对比分析 |
4.2.3 澳门高校与香港地区高校优劣势对比分析 |
4.2.4 澳门高校规划的机遇与挑战 |
4.3 大湾区视角下澳门高校校园规划的发展趋势 |
4.3.1 结合澳门城市格局的集约化趋势 |
4.3.2 适应高密度城市的综合化趋势 |
4.3.3 融合教育建筑新理念的立体化趋势 |
4.3.4 满足国际化都市需求的开放化趋势 |
4.3.5 匹配澳门产业特色的专业化趋势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粤港澳大湾区的澳门高校校园规划设计原则及策略 |
5.1 基于粤港澳大湾区的澳门高校校园规划设计原则 |
5.1.1 与大湾区协同发展的宏观整体性 |
5.1.2 结合澳门特色的文化地域性 |
5.1.3 着眼于世界的共享开放性 |
5.1.4 面向未来的发展可持续性 |
5.2 基于粤港澳大湾区的澳门高校校园规划设计策略 |
5.2.1 基于大湾区整体性的高校规划应对策略 |
5.2.2 澳门城市地域性的高校规划设计策略 |
5.2.3 综合体模式的高校校园规划设计策略 |
5.2.4 改扩建模式的高校校园规划设计策略 |
5.3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8)我和我的“她”(论文提纲范文)
为跑步迈进工业国提供支持 |
再树绿色环保“旗帜” |
现代化电厂养成 |
“三大中心”构架智慧大脑 |
(10)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专利运营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
1.2.1 专利获取运营相关研究 |
1.2.2 专利整合运营相关研究 |
1.2.3 专利收益运营相关研究 |
1.2.4 专利运营战略模式总结 |
1.2.5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及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主要创新之处 |
第2章 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基础 |
2.1 专利运营相关概念辨析 |
2.1.1 专利运营与专利利用 |
2.1.2 专利运营与专利服务 |
2.1.3 专利运营与科技成果转化 |
2.1.4 专利运营与技术转移 |
2.2 价值链理论 |
2.2.1 价值链理论的主要观点 |
2.2.2 专利运营价值链分析 |
2.3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 |
2.3.1 CAS理论的主要观点 |
2.3.2 专利运营的系统观 |
第3章 国内外专利运营模式对比分析 |
3.1 国外专利运营典型模式分析 |
3.1.1 政府主导型模式 |
3.1.2 公私合营型模式 |
3.1.3 市场化运营模式 |
3.2 国内专利运营典型模式分析 |
3.2.1 政府主导型模式 |
3.2.2 公私合营型模式 |
3.2.3 市场化运营模式 |
3.3 国内外专利运营模式特征总结 |
3.3.1 政府主导型模式特征总结 |
3.3.2 公私合营型模式特征总结 |
3.3.3 市场化运营模式特征总结 |
3.4 国内外专利运营模式运营系统对比分析 |
3.4.1 政策制度因素对比分析 |
3.4.2 人力资源因素对比分析 |
3.4.3 专利资源因素对比分析 |
3.4.4 资金资源因素对比分析 |
3.4.5 运营效益因素对比分析 |
第4章 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专利运营分析 |
4.1 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概述 |
4.1.1 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设立的背景 |
4.1.2 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概念及内涵 |
4.1.3 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功能及定位 |
4.1.4 三大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概况 |
4.2 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专利运营系统分析 |
4.2.1 三大中心专利运营政策供给分析 |
4.2.2 三大中心专利运营人力资源分析 |
4.2.3 三大中心专利运营专利资源分析 |
4.2.4 三大中心专利运营资金资源分析 |
4.2.5 三大中心专利运营平台资源分析 |
4.3 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专利运营的特殊性分析 |
4.3.1 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专利运营主体特殊性分析 |
4.3.2 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专利运营客体特殊性分析 |
4.3.3 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专利运营内容特殊性分析 |
第5章 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专利运营模式构建与实施 |
5.1 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专利运营模式构建原则 |
5.1.1 国家利益优先原则 |
5.1.2 合规性原则 |
5.1.3 协同性原则 |
5.1.4 效益性原则 |
5.2 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专利运营模式构想 |
5.2.1 政府主导 |
5.2.2 高校院所依托 |
5.2.3 企业参与 |
5.3 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专利运营模式实施建议 |
5.3.1 管理制度优化,规范专利运营行为 |
5.3.2 人才队伍优化,满足多层次运营需求 |
5.3.3 专利质量优化,培育更多高价值专利 |
5.3.4 资金来源优化,拓宽运营融资渠道 |
5.3.5 运营平台优化,搭建综合服务平台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科研成果 |
四、建成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三大中心”(论文参考文献)
- [1]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研究[D]. 查玉喜. 山东师范大学, 2021(02)
- [2]广东省Q监狱推进服刑人员五大改造的问题研究[D]. 陈妍. 广西师范大学, 2021(02)
- [3]基于资源基础论的连续并购提升企业价值研究 ——青岛啤酒连续并购案例分析[D]. 崔梦云. 哈尔滨商业大学, 2020(12)
- [4]西安地区大型综合医院急诊中心建筑设计研究[D]. 段则明.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5]美国旧金山湾区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体系研究[D]. 刘欣博. 吉林大学, 2020(08)
- [6]环珠江口湾区城市群形态演进与空间模式研究[D]. 彭雄亮. 华南理工大学, 2020
- [7]基于粤港澳大湾区的澳门高校校园规划设计研究[D]. 钟成森.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8]我和我的“她”[J]. 王光辉. 当代电力文化, 2019(05)
- [9]2018年中国保险养老社区发展研究报告——探索医养结合养老模式[J]. 宁波市梅山保险养老研究院、中国保险学会联合课题组,冯占军,张迎宾,李钢. 保险理论与实践, 2018(11)
- [10]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专利运营模式研究[D]. 聂有福.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