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个感应电动势问题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刘威[1](2021)在《高速铁路牵引供电系统电磁环境模型与分析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高速铁路行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已经成为国家名片,也对列车运营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速铁路由于其牵引功率的加大,牵引电流也不断增大,电流对周围金属管线和电子设备存在更强的电磁干扰,对人员和设备存在潜在威胁。考虑到高速铁路牵引供电系统电磁环境的复杂性,本文将其分为铁路系统内外两部分来研究。首先分析铁路系统外部的电磁环境,围绕接触网周围空间电场对工作人员及旅客健康的影响展开,从边界形状、场域范围、电场维数、介质种类和计算精度五个方面分析比较,选择了模拟电荷法与基于有限元软件ANSYS的有限元法作为计算电场的基本方法,分别对侧式站台与岛式站台进行了详细的数值计算与对比分析,最后考虑建筑和列车的影响,得出接触网周围空间电场的变化规律,给出是否超过规定限值的结论及相应的防护措施。接下来分析铁路系统内部的电磁环境,具体表现为高速铁路牵引供电系统对通信及信号设备的干扰。尽管AT供电方式与综合接地系统都能有效的降低对信号电缆的电磁影响,但贯通地线与信号电缆近距离敷设,列车通过时贯通地线对信号轨道回路会产生干扰,目前贯通地线已经成为铁路系统内部对信号电缆电磁影响的新因素。通过建立AT供电系统牵引网数学模型以及节点电压模型,根据钢轨电位与钢轨电流数据对比,验证出模型的准确性与适用性。重点分析贯通地线参数对于电位与电流的影响,结合磁耦合计算公式分别得到正常状态与短路状态的信号电缆感应电动势,得出结论:正常状态下长度超过4km的信号电缆已经超出规定的长期最大感应电动势60V的限值,短路状态下15km长度信号电缆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已经对其安全可靠性构成了威胁,并给出相应的防干扰措施。
蒙李鑫[2](2021)在《伺服压力机用开关磁通电机机电特性分析与结构优化》文中指出针对伺服直驱压力机,传动结构简单,且不具备机械飞轮平滑能耗的特点,直驱电机的性能和控制成为伺服直驱压力机的关键,因此研究和提高电机性能对伺服压力机的高品质运行起若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伺服压力机工况特点,本文研究开关磁通切换永磁电机作为伺服压力机电机的关键技术问题,该电机相对于传统永磁电机,结构简单。转子抗冲击能力强、效率高、功率密度高,永磁磁链和反电动势波形类似于正弦波形,扭矩性能优越,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但是由于开关磁通切换永磁(FSPM)电机的双凸极结构以及永磁磁场产生较高的气隙磁密使其具有较大的齿槽转矩,进而产生较大的转矩波动,这些问题依然需要通过进一步研究而进行优化。根据伺服直驱压力机用FSPM电机的要求,结合双凸极永磁电机的工作原理、数学模型、转子/定子齿配合规律,绕组方式以及绕组匝数,建立了伺服直驱压力机用FSPM电机的结构模型和电、磁、力学模型,通过电模型分析了电机的磁链、感应电动势、电感等物理变量在时域上的特征以及通过FFT变换后频域上的特征:通过磁模型分析了电机在空载情况下的磁密云分布;着重分析了力模型下的齿槽转矩和转矩波动:分析结果表明:初始结构尺寸下的电机模型中,磁链、感应电动势、电感中的谐波含量较大;定转子与气隙流通磁通处有饱和以及漏磁现象;齿槽转矩波形的幅值和波动都较大。通过对电机内部结构尺寸中的气隙宽度、永磁体厚度、转子齿宽、等因素对电机输出转矩和转波动的影响进行逐一分析,确定了各个结构参数对电机输出转矩和转矩波动的影响规律,基于能量法分析出影响磁路的耦合三因素,分别为定子齿宽、转子齿宽和永磁体宽,并采用Box-Behnken方法设计仿真实验样本,定义平均转矩、转矩波动与转矩比值以及平均扭矩与永磁体模型面积之比为响应指标,通过有限元仿真计算得到不同实验样本的响应指标。并通过二次多项式拟合了响应指标模型,之后通过信赖域方法寻找最大平均转矩、最小转矩波动与平均转矩比、最大平均转矩与永磁体模型面积比的最优解。将所所预测的最佳结构耦合因素组合带入有限元模型中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相比于初始的电机结构参数,优化后的平面模型相比于最初的平面模型平均扭矩提升43.75%,转矩波动下降81.10%,永磁体用量减少26.7%。通过matlab/simulink建立电机控制模型,结合FOC算法原理证明优化后电机的品质,通过参数计算得到FSPM电机在额定功率下的运行状况良好,动态响应快。通过样机的实测结果与FOC控制仿真和有限元仿真的电、力特性结果比较,显示仿真与实际实验结果趋势大致相同,实测反电动势正弦波形良好,转速浮动范围在±5rpm,转矩波动较小,但也存在一定数据误差,通过分析,误差主要来源于电机制造和装配误差,忽略了端部漏磁,调制波不能完全匹配电机控制的三相正弦波等,这三个误差在一定程度上对电机的性能有一定影响。总体上,本文研究的FSPM电机无论在电还是力特性上,均能满足我们实际工况下压力机伺服电机的要求,证明了电机设计、仿真计算的正确性。
张营[3](2021)在《井下瞬变电磁阵列探测系统运动补偿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在油气资源开采过程中,套管损伤造成众多油气井井筒报废,关井停产,严重影响油田采收率。瞬变电磁套管损伤检测技术因其瞬态脉冲响应的时间域扩散特性,已被广泛应用于油气井套损检测领域,可及时检查套管的损伤情况,为管柱的整修提供真实有力的依据。但是,井下瞬变电磁阵列探测系统运动测量方式会影响探测性能,论文以瞬变电磁探测技术为基础,重点研究了瞬变电磁阵列探测系统运动补偿方法。本文首先基于瞬变电磁套管损伤检测原理,建立了非均匀多层柱状测井模型,分析了电磁探头在套管井中的频域和时域响应信号,介绍了瞬变电磁阵列探测系统结构,研究了基于阵列式偏心探头的套管损伤定位方法,并对瞬变电磁测井数据进行校正,以消除异常数据、探头偏移和温度漂移对测井数据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研究瞬变电磁阵列探测系统动态测量过程中收发距对探测信号的影响,提出了瞬变电磁探测信号收发距补偿方法,该方法通过建立补偿系数矩阵可实现探测信号收发距补偿。此外,针对仪器周向旋转问题,研究了旋转对偏心探头套管损伤定位产生的影响,并提出了基于MEMS陀螺仪的套管损伤定位校正方法。根据瞬变电磁阵列探测系统运动补偿方法,搭建系统框架,选用合适的参数的器件,设计相对应的功能电路。利用MEMS陀螺仪获取仪器旋转角度,校正数据三维空间坐标,实现套管损伤准确定位。最后,在瞬变电磁阵列探测运动补偿系统的基础上,开展大量的室内外实验以及现场实验。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瞬变电磁阵列探测系统运动补偿方法,可有效改善瞬变电磁系统探测性能,提高套管损伤定位的准确性。
庞树阳[4](2021)在《基于相位检测的地下电缆路径探测仪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地下电缆路径探测仪是精准探明地下电缆位置信息的重要设备,广泛应用于电力和通讯等行业。全自动电缆路径探测仪的应用可以大幅度降低电缆维护工作量,避免因误操作所导致的电缆损坏,保证电力的可靠供应。电缆路径探测仪的研究与设计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本文在大量的文献研究及市场调研基础上,全面考察和分析了已有的电缆路径探测仪的优势及不足,研究并设计了基于相位检测技术的新型电缆路径探测仪。论文基于经典电磁理论,对电缆周围电磁场的空间分布进行了详细研究。考察并分析了位于电缆电磁场中的正交线圈组所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的特性及分布规律。主要完成的工作有:1.收集和整理现有电缆路径探测仪的原理与参数,掌握关键技术的发展趋势,为后续装置的设计指出方向。2.阐述系统的设计过程,对电缆路径探测仪的相关公式进行推导,对装置设计的总体框架进行说明。3.使用MATLAB分别分析幅值检测技术和相位检测技术的原理及特征。4.使用有限元仿真软件COMSOL Multiphysics对多种探测情况下电缆周围磁场分布进行分析。5.分析多种电缆路径探测仪测深方法的原理后提出采用比值测深法作为本论文的测深方法。6.研究了正交线圈组尺寸、匝数、两线圈之间距离对探测信号的影响。7.根据要求对系统分析和设计,完成了基于相位检测技术的信号调理电路、单片机及其外围电路、人机交互电路以及相应的程序设计,实现了路径探测的基本功能。本文创新方面:所设计的新型电缆路径探测仪采用相位检测技术对电缆路径进行探测,然后使用比值法对电缆深度进行测量。研究所得到的结论有:1.使用MATLAB对比说明了相位检测技术具有抗干扰能力强、检测灵敏度高的优点。2.阐述了比值测深法能消除因土壤物理特性不同所造成的测量误差,同时可以提高装置测深的抗干扰能力。3.由仿真结果可知,电缆周围磁场分布受铁磁物质影响较大,受混凝土盖板影响较小,不同信号注入方式下电缆周围磁场分布也不相同。最后本文在实验室环境下对装置的功能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本装置能满足预期的系统功能。本文设计研究的电缆路径探测仪具有抗干扰能力强、成本低、体积小、使用方便等特点,可以帮助施工人员快速确定地下电缆的埋设路径和深度。因此,电缆路径探测仪的研究与设计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
杜焕[5](2021)在《井上下瞬变电磁资料解释方法研究 ——以同煤集团燕子山矿为例》文中提出瞬变电磁法对低阻异常体的反应敏感,是目前探测采空积水区的有效方法,但对于双层采空区而言,由于受上部采空积水区“低阻屏蔽”的影响,在探测下部的采空积水区不容易圈定准确范围。矿井瞬变电磁法一般在井下施工巷道中进行探测,由于巷道工作环境复杂,受干扰较为严重,其为井下全空间的综合反应,往往会造成多解性现象。针对上述问题,采用地面瞬变电磁和矿井瞬变电磁数据联合解释的方式:即利用地面瞬变电磁法向下进行探测,主要目标层为上部采空积水区,同时在采煤工作面两侧的巷道中利用矿井瞬变电磁法向上进行探测,主要目标层为下部采空积水区,通过井上下瞬变电磁数据采集,并进行综合解释,能够避免低阻层的影响。首先对联合解释的可行性进行分析,通过对煤系地层中发育的不同规模、不同充水量、不同埋深及双层采空区等不同地电模型半全空间条件下的瞬变电磁正演数值模拟计算,分析了不同特征采空区半空间与全空间瞬变电磁响应特征。由数值模拟结果可知:对于不充水采空区,其瞬变电磁响应很微弱;对于不同特征的单层充水采空区,其半空间与全空间瞬变电磁响应特征基本一致:探测距离越小,充水体积越大,其瞬变电磁响应越强,且随着距离的增大,异常出现的时间也越晚;对于双层充水采空区,全空间与半空间条件下的瞬变电磁响应比单层充水采空区强,其分辨率较低,只对“相对”第一层充水采空区有良好的分辨能力,结合两者可实现对双层采空积水区的有效探测。随后在数值模拟的基础上,结合研究区的实际情况,对相关研究区采集的矿井瞬变电磁和地面瞬变电磁资料进行联合解释,相对于单一瞬变电磁法的资料解释成果,联合解释对于采空积水区的圈定范围更小,其结果也更准确。本文采用了地面和矿井瞬变电磁法联合解释的方法,表明两种瞬变电磁法综合解释对煤矿复杂采空区的探测具有良好的效果。
张璐[6](2021)在《牵引网保护线落地分析及其对轨道信号设备影响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西部地区高速铁路的发展建设,大风对牵引网的影响已构成严重的安全隐患,影响列车安全运行。保护线是牵引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细长柔性结构,极易在风的作用下产生较大振动,引发牵引网短路或疲劳断线。保护线落地(铺设于地下)是减少大风对牵引网影响的一种防护方案,对大风区电气化铁路防护具有一定的工程实践价值。然而,保护线落地必然引起牵引回流发生变化,进而影响牵引网空间电磁场。因此,本文以全并联AT(自耦变压器)供电牵引网为背景,研究了铁路沿线牵引网在正常供电和短路故障情况下,保护线落地对牵引回流、牵引网空间工频电磁场分布及其对轨旁信号设备的影响。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研究保护线落地对牵引回流分布的影响。采用多导体传输线理论建立牵引供电系统等效链路模型,对路基、高架桥和车站四线并行区段在牵引网正常工况和短路故障情况下保护线落地前后各导线上的电流分布进行计算和分析,再对比钢轨、保护线和贯通地线上的牵引回流分布比例,得到不同区段牵引网在保护线落地后牵引回流分布的变化情况。并通过引用实测数据对牵引网等效链路模型进行了验证。(2)研究保护线落地对牵引网空间工频电磁场分布的影响。利用Ansys Maxwell建立路基、高架桥和车站四线并行区段的牵引网模型,得到保护线落地前后,牵引网分别在正常工况和短路故障情况下的工频电磁场分布,分析得出保护线落地使信号电缆槽内电磁场强度均有所增加。并通过现场测试得到牵引网空间工频电磁场实测数据,对比模拟仿真计算结果,验证了牵引网仿真计算模型的可靠性。(3)针对落地后的保护线和信号电缆同槽敷设的问题,研究保护线落地对轨旁信号电缆的电磁影响。利用干扰电流在电缆芯线上产生感应电动势的计算公式,计算得到保护线落地前后信号电缆受临近钢轨、落地保护线和贯通地线磁感应耦合产生的纵向感应电动势的大小,分析得出保护线落地使纵向感应电动势增大。进而详细分析了落地保护线的位置和综合屏蔽系数的大小对纵向感应电动势的影响,得到了三者之间的变化关系。最后给出信号电缆的防护建议。
杜芙蓉[7](2021)在《救援井瞬变电磁探测定位优化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海洋或陆地平台钻井过程中,当作业井失控、常规救援措施难以有效实施时,救援井是控制井喷事故的有效手段之一。其中,救援井与事故井相对位置的精确探测是实施救援的关键。论文以救援井瞬变电磁探测技术为基础,重点研究救援井瞬变电磁探测定位优化方法。本文首先介绍了救援井瞬变电磁井下探测系统,基于瞬变电磁探测原理,建立了救援井瞬变电磁探测模型,分析了救援井瞬变电磁探测定位的理论方法。在此基础上研究救援井瞬变电磁探测距离优化方法,建立了救援井阵列探测模型,分析了救援井和事故井的相对距离与感应电动势的刻度关系,并利用有限元仿真软件进一步优化了救援井探测定位系统的性能,可有效提高事故井套管的距离探测精度。此外,研究了救援井倾角、两井相对距离和深度步长对方位角计算误差的影响,提出了一种救援井实时方位误差校正方法,该方法能够根据救援井井斜角,自适应调整深度步长从而有效的降低方位误差。最后,在救援井电磁探测定位优化方法的基础上,开展了大量室内外实验和现场实钻井试验,将实测距离曲线和优化后的方位曲线与陀螺仪测试得到的距离方位曲线进行对比,测试结果验证了本文提出的救援井瞬变电磁探测定位优化方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可为提高救援井与事故井的联通率提供支持。
连晨光[8](2021)在《小回线瞬变电磁法视电阻率计算方法研究》文中认为小回线瞬变电磁法是地形起伏剧烈的山区、水域或隧道、煤矿井下广泛应用的一种电法勘探方法。然而,小回线瞬变电磁法视电阻率计算值比实际普遍低几个数量级,既与实际情况不符,又易造成实测资料的误判。针对小回线瞬变电磁法视电阻率偏低的问题,分析、总结了小回线瞬变电磁法视电阻率偏低的主要原因:回线电感影响、关断电流影响和视电阻率计算公式不适用等,开展了小回线瞬变电磁法视电阻率计算方法研究,取得了以下成果:(1)发现小回线和大回线瞬变电磁视电阻率计算公式存在倍数,采用大回线视电阻率公式计算全区视电阻率,之后利用系数进行校正,能够得到比较符合实际的小回线装置的全区视电阻率;且能够增加高、低阻的差异,使异常更加明显。(2)关断时间对瞬变电磁早期数据影响较大,使瞬变电磁衰减曲线向下偏离,且偏离程度随关断时间增加而增大,到晚期影响逐渐减小。(3)给出了非阶跃关断下视电阻率计算方法。(4)在关断期间,发射线圈与接收线圈之间存在电感,导致早期视电阻率明显偏低。(5)利用实测数据处理研究,发现本文方法计算出的视电阻率明显大于传统方法的计算结果,接近真实电阻率,视电阻率等值线图能较好地反映异常体的位置和形态。
林鑫[9](2021)在《两岸四版高中物理教材的比较与实践研究 ——以“电磁学”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教材是物理教学的重要载体,它以丰富的学科知识和方法衔接课程与教学。海峡两岸族源同一,文化相承,通过对两岸四版教材的比较研究,能够取长补短,推进物理教学发展的进程。论文选取我国新修订的人教版、司南版以及台湾省翰林版、龙腾版高中物理教材中电磁学四个核心知识点为研究对象。以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为理论基础,结合两岸课程标准(纲要),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四版教材电磁学中四个核心知识点的知识结构、教学逻辑、概念和规律的描述、实验设计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以司南版为蓝本优化整合教学资源,设计教学案例并进行教学实践,运用问卷调查与学生访谈的方式对教学效果进行检验。研究发现,大陆物理课程选择性更高;基础性更强;更加重视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强调物理学科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台湾省物理课程设置难度较大;注重课程的衔接与跨科目融合;注重拓宽概念的广度与深度,综合性更强;更加注重科学史的教育价值。根据每个核心知识点的比较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教学实践表明,基于教材比较整合优质教学资源的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起到正面影响。
吴燕琪[10](2021)在《极化介质的三维时域电磁响应数值模拟与智能识别》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金属矿产资源丰富,然而由于资源探明度较低,矿产资源供需矛盾依然突出,严重制约我国工业的发展。金属矿产的精准勘探是在新形势下提高矿产资源保障能力的有效途径。有效测量极化率、电导率是探测金属矿的重要方法。时域电磁法具有对低阻介质反应灵敏,探测深度大、精度高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地质探测领域中。研究磁性源时域电磁感应-极化效应联合探测方法,有利于实现金属矿的高精度探测。目前,传统观念认为阶跃激励下,极化响应仅由二次感应电流产生;斜阶跃激励下,极化响应仅由一次感应电动势产生。然而,实际测量中极化响应产生过程比较复杂,极化响应的产生机理认识还不够清晰。开展感应-极化共生效应三维时域电磁响应的数值模拟是了解极化特征的重要手段,然而分数阶Cole-Cole复电导率模型的引入导致欧姆定律卷积离散困难,造成计算精度差、效率低的问题。此外,极化响应易受大地结构、测量系统工作参数的影响,负响应现象不明显,易被错误识别为无极化响应,从而导致数据解释精度低,最终降低了金属矿的探测分辨率。基于上述问题,本文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基于SQUID的双相导电介质感应-极化共生效应电磁探测关键技术研究”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分数阶有限差分法的时域电磁探测反常扩散机理研究”的共同资助下,开展了基于极化介质的三维时域电磁响应数值模拟与智能识别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磁性源感应-极化共生效应机理分析。将时域电磁场分析方法与电路分析方法进行统一,建立感应-极化共生效应电路模型,分析了阶跃、斜阶跃关断下极化响应的产生过程;定义能量贡献率量化了一次场、二次场的贡献情况,讨论了关断时间对激励过程的影响;研究了经典极化介质中极化响应的产生过程,阐明了关断时间、极化参数与激励源分布之间的关系。(2)基于有理函数逼近法的三维感应-极化响应数值模拟。采用频域有理函数逼近法实现了分数阶Cole-Cole电导率模型有理化,利用绝对值关系构建线性约束条件,将非线性误差极小化问题转换为线性规划问题,简化了求解过程。基于同底数幂性质将积分变量和时间变量进行分离,采用梯形积分法构建欧姆定律离散递推公式,解决了欧姆定律的离散难题,提高了计算精度和效率。(3)基于PMI-FSVM算法的极化效应智能识别。将大地拓扑结构、极化参数、测量系统等因素考虑在内,提出了表征极化强弱的极化影响比率参数。提出了基于分段式非线性最小二乘法的负斜率拟合、偏互信息法的最优特征筛选、模糊支持向量机的极化效应识别方法。采用偏互信息算法进行筛选,获得表征极化效应最关键的符号反转时间和最晚期段斜率值两个参数,通过径向基函数将非线性不可分数据映射到高阶空间维度,实现了极化响应的判断和识别,精度达到90%以上;通过一维横向约束反演理论对极化响应进行多参数提取与解释。(4)野外实际测量与识别算法验证。针对可能引起电磁信号产生负响应的非极化因素,如电流振荡、工频干扰、抗混叠滤波器等,分析其干扰原因和特征,并进行排除。基于感应-极化共生效应模型设计极化异常环,开展野外实验,模拟了极化介质的电磁响应曲线,验证了识别算法的准确性。针对内蒙古四子王旗和丹麦野外实验数据,进行了极化效应的智能识别和电阻率、极化率等参数解释,结合地质资料进一步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本文实现了基于极化介质的三维时域电磁响应数值模拟与智能识别,在基本原理、数值模拟、实际探测、数据识别与解释等提出了创新性研究思路,为感应-极化共生效应实际探测奠定了基础,同时具有良好的可移植性和普适性,也可用于其他电化学效应以及其它领域之中。
二、一个感应电动势问题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个感应电动势问题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高速铁路牵引供电系统电磁环境模型与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高速铁路电磁环境的特点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模拟电荷法的建模与计算 |
2.1 常用的电场计算方法 |
2.2 各种方法比较 |
2.3 模拟电荷法原理 |
2.4 模拟电荷法计算电场分布 |
2.5 高铁站台空间电场分布研究 |
2.5.1 AT供电方式简介 |
2.5.2 AT供电方式的优点与不足 |
2.5.3 接触网模型计算参数 |
2.5.4 考虑高度对电场强度的影响 |
2.5.5 考虑建筑及列车的影响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接触网的有限元分析法 |
3.1 ANSYS软件简介 |
3.2 有限元分析 |
3.3 接触网模型建立 |
3.4 接触网引起电场的有限元分析 |
3.4.1 边界条件的选择 |
3.4.2 网格密度划分 |
3.5 有限元方法计算与分析 |
3.6 站台电磁环境评估 |
3.6.1 有人有车有建筑模型建立 |
3.6.2 人体电磁曝露安全评估 |
3.6.3 站台电磁环境优化与屏蔽措施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综合接地系统发展及牵引网数学模型 |
4.1 接地方式的发展 |
4.2 综合接地方式概述 |
4.3 牵引供电系统参数计算方法 |
4.3.1 导线参数与Carson理论 |
4.3.2 钢轨参数与聂曼公式 |
4.3.3 贯通地线参数与计算 |
4.4 牵引网数学模型 |
4.4.1 直接法计算钢轨电位及回流电流 |
4.4.2 节点电压模型 |
4.5 直接法与节点电压法比较 |
4.5.1 直接法求解 |
4.5.2 节点电压法求解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信号电缆的电磁影响计算与实测分析 |
5.1 复线AT牵引供电系统建模与仿真 |
5.2 正常情况下感应电动势计算 |
5.3 实测数据采集 |
5.3.1 测试方法 |
5.3.2 列车正常运行实测数据分析 |
5.4 短路情况下感应电动势计算 |
5.5 信号电缆电磁影响防干扰措施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工作回顾 |
6.2 本课题今后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地方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2)伺服压力机用开关磁通电机机电特性分析与结构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发展与研究现状 |
1.2.1 伺服压力机研究现状 |
1.2.2 FSPM电机与伺服压力机常用电机研究现状 |
1.2.3 FSPM电机齿槽转矩减小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FSPM电机结构设计及电、磁、力特性仿真分析 |
2.1 FSPM电机性能指标确定 |
2.2 FSPM电机拓扑结构、绕组方式和绕组匝数确定 |
2.2.1 FSPM电机拓扑结构 |
2.2.2 绕组方式和绕组匝数的确定 |
2.3 FSPM电机结构参数设计 |
2.4 FSPM电机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初始设置 |
2.5 FSPM电机电、磁、力特性研究 |
2.5.1 FSPM电机电特性 |
2.5.2 FSPM电机磁特性 |
2.5.3 FSPM电机力特性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FSPM电机内部结构综合优化 |
3.1 FSPM电机结构尺寸对电机力特性的影响 |
3.1.1 气隙宽度对电机力特性的影响 |
3.1.2 永磁体厚度对电机力特性的影响 |
3.1.3 转子齿宽对电机力特性的影响 |
3.1.4 转子齿高对电机力特性的影响 |
3.1.5 定子轭高对电机力特性的影响 |
3.1.6 定子齿宽对电机力特性的影响 |
3.1.7 转子梯形齿角度对电机力特性的影响 |
3.2 FSPM电机的力特性优化 |
3.2.1 电机优化方案 |
3.2.2 响应指标计算及模型 |
3.2.3 响应模型分析求解 |
3.2.4 优化前后电机性能对比 |
3.3 整机结构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矢量控制的FSPM电机控制仿真 |
4.1 FSPM电机的电、磁、力模型 |
4.1.1 FSPM电机坐标变换原理 |
4.1.2 FSPM电机基本数学模型 |
4.2 伺服FSPM电机控制原理 |
4.2.1 伺服FSPM电机矢量控制系统结构 |
4.2.2 伺服FSPM电机控制响应仿真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FSPM电机实验研究 |
5.1 实验台搭建 |
5.2 FSPM电机电、力特性实验 |
5.2.1 反电动势测量 |
5.2.2 稳态运行时FSPM电机力特性测试 |
5.3 误差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井下瞬变电磁阵列探测系统运动补偿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瞬变电磁套损检测技术研究现状 |
1.2.2 瞬变电磁探测补偿方法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瞬变电磁阵列探测技术 |
2.1 瞬变电磁套管损伤检测原理 |
2.2 瞬变电磁测井理论模型 |
2.3 瞬变电磁阵列探测系统结构 |
2.3.1 瞬变电磁阵列探测整体结构 |
2.3.2 阵列偏心式探头结构 |
2.4 瞬变电磁探测数据校正方法 |
2.4.1 异常数据自适应校正 |
2.4.2 探头深度偏移校正 |
2.4.3 基线漂移误差校正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井下瞬变电磁阵列探测运动补偿方法 |
3.1 测井仪器轴向运动补偿 |
3.1.1 瞬变电磁探测信号收发距影响分析 |
3.1.2 瞬变电磁探测信号收发距补偿方法 |
3.2 测井仪器周向运动补偿 |
3.2.1 仪器周向旋转对套管损伤定位的影响 |
3.2.2 井下套管损伤检测三维成像方法 |
3.2.3 MEMS陀螺仪套管损伤定位校正方法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井下瞬变电磁阵列探测运动补偿系统 |
4.1 瞬变电磁阵列探测运动补偿系统整体设计 |
4.2 地面数据传输系统 |
4.3 井下测量系统 |
4.3.1 信号处理电路 |
4.3.2 采集存储电路 |
4.3.3 角速度测量电路 |
4.3.4 温度测量电路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现场实测数据分析 |
5.1 现场测试环境和测量仪器 |
5.2 测井数据解释 |
5.3 试验结果分析 |
5.3.1 轴向运动补偿方法结果分析 |
5.3.2 周向运动补偿方法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完成工作 |
6.2 创新点 |
6.3 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4)基于相位检测的地下电缆路径探测仪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地下电缆路径常用的探测方法 |
1.3.1 现有相关设备研究 |
1.4 论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地下电缆路径探测仪基础理论 |
2.1 电磁场相关理论 |
2.1.1 麦克斯韦方程 |
2.1.2 无限长载流直导线模型 |
2.1.3 地下电缆路径探测仪的基本组成结构 |
2.1.4 磁场传感器的选择 |
2.2 幅值检测和相位检测的原理 |
2.2.1 线圈感应电动势 |
2.2.2 幅值检测原理 |
2.2.3 相位检测原理 |
2.2.4 检测方法对比分析 |
2.2.5 线圈参数的确定 |
2.3 信号发射器频率和信号注入方式的选择 |
2.3.1 信号发射器频率的选择 |
2.3.2 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的衰减 |
2.3.3 信号耦合方式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地下电缆路径探测仪模型的建立与仿真 |
3.1 电缆特性 |
3.1.1 电缆结构组成 |
3.1.2 地下电缆敷设方式分析 |
3.1.3 电缆埋深测量 |
3.1.4 正交线圈组 |
3.2 电磁场研究的理论方法 |
3.3 COMSOL软件仿真 |
3.3.1 地下电缆磁场模型的假设 |
3.3.2 地下电缆磁场模型 |
3.3.3 地下电缆周围磁场仿真 |
3.3.4 不同电缆埋深下周围电磁场分布规律 |
3.3.5 不同频率信号对磁通密度模的影响 |
3.3.6 混凝土盖板对电缆周围磁场分布的影响 |
3.3.7 电缆周围铁磁物质对磁场分布的影响 |
3.3.8 不同信号注入方式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地下电缆路径探测仪硬件电路设计 |
4.1 检测系统硬件电路总体方案 |
4.2 信号调理电路设计 |
4.2.1 前置放大电路设计 |
4.2.2 第二级放大电路设计 |
4.3 单片机及其外围电路设计 |
4.4 人机交互电路设计 |
4.4.1 显示屏选型 |
4.4.2 按键电路设计 |
4.4.3 定位模块设计 |
4.5 PCB电路板设计 |
4.6 外壳设计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地下电缆路径探测仪系统程序设计与实验 |
5.1 地下电缆路径探测仪程序设计 |
5.1.1 主程序设计 |
5.1.2 埋深测量程序设计 |
5.1.3 低电量提醒程序设计 |
5.1.4 按键程序设计 |
5.2 地下电缆路径探测仪实验探究 |
5.2.1 电缆周围电磁场分布实验 |
5.2.2 相位检测实验 |
5.2.3 深度测量实验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5)井上下瞬变电磁资料解释方法研究 ——以同煤集团燕子山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采空区探测研究现状 |
1.2.2 瞬变电磁法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2章 瞬变电磁法原理及数据处理、解释 |
2.1 基本原理 |
2.1.1 麦克斯韦方程组 |
2.1.2 半空间瞬变电磁法 |
2.1.3 全空间瞬变电磁法 |
2.2 瞬变电磁法数据采集方法 |
2.2.1 地面瞬变电磁法 |
2.2.2 矿井瞬变电磁法 |
2.3 数据处理 |
2.3.1 地面瞬变电磁法 |
2.3.2 矿井瞬变电磁法 |
2.4 资料解释 |
2.4.1 地面瞬变电磁法 |
2.4.2 矿井瞬变电磁法 |
2.5 小结 |
第3章 瞬变电磁法数值模拟 |
3.1 数值模拟 |
3.1.1 数值模拟方法 |
3.1.2 数值模拟 |
3.2 瞬变电磁法数值模拟 |
3.2.1 均匀介质瞬变电磁响应特征 |
3.2.2 有无巷道时的全空间瞬变电磁响应 |
3.2.3 采空区不同规模 |
3.2.4 采空区不同充水量 |
3.2.5 采空区不同距离 |
3.2.6 双层采空充水 |
3.2.7 低阻复合异常 |
3.2.8 巷道干扰因素 |
3.3 小结 |
第4章 研究区概况 |
4.1 井田地质概况 |
4.2 8202工作面概况 |
4.3 8202工作面上覆采空积水区探测可行性分析 |
4.4 探测方法及工程布置 |
4.4.1 井上下联合探测方法 |
4.4.2 工程布置 |
4.5 小结 |
第5章 资料解释 |
5.1 瞬变电磁资料解释 |
5.2 8202工作面地面瞬变电磁资料解释 |
5.2.1 部分测线视电阻率断面图解释 |
5.2.2 水平切片平面图解释 |
5.3 8202工作面矿井瞬变电磁资料解释 |
5.4 井上下瞬变电磁资料综合解释 |
5.5 瞬变电磁资料与采掘资料联合解释 |
5.5.1 地面瞬变电磁法 |
5.5.2 矿井瞬变电磁法 |
5.6 瞬变电磁资料与钻孔资料联合解释 |
5.6.1 地面瞬变电磁法 |
5.6.2 矿井瞬变电磁法 |
5.7 解释方法总结 |
5.8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牵引网保护线落地分析及其对轨道信号设备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 |
2 牵引网数学模型 |
2.1 AT供电方式下牵引网结构 |
2.2 基于多导体传输线的链式网络模型 |
2.3 模型简化与参数计算 |
2.4 本章小结 |
3 PW线落地后牵引回流计算与分析 |
3.1 路基段PW线落地前后牵引回流分布 |
3.1.1 正常供电下牵引回流分布 |
3.1.2 短路故障下牵引回流分布 |
3.2 高架桥段PW线落地前后牵引回流分布 |
3.2.1 正常供电下牵引回流分布 |
3.2.2 短路故障下牵引回流分布 |
3.3 车站段PW线落地前后牵引回流分布 |
3.3.1 正常供电下牵引回流分布 |
3.3.2 短路故障下牵引回流分布 |
3.4 牵引网仿真计算模型的验证 |
3.5 本章小结 |
4 PW线落地后牵引网周围空间电磁场分布研究 |
4.1 牵引网空间电磁场仿真计算方法 |
4.2 路基段牵引网空间电磁场仿真分析 |
4.2.1 PW线落地前后工频电场 |
4.2.2 PW线落地前后工频磁场 |
4.3 高架桥段牵引网空间电磁场仿真分析 |
4.3.1 PW线落地前后工频电场 |
4.3.2 PW线落地前后工频磁场 |
4.4 车站段牵引网空间电磁场仿真分析 |
4.4.1 PW线落地前后工频电场 |
4.4.2 PW线落地前后工频磁场 |
4.5 实测与仿真结果对比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PW线落地对信号电缆的影响分析 |
5.1 信号电缆受电磁影响概述 |
5.1.1 感性和容性耦合干扰 |
5.1.2 纵向感应电动势计算方法 |
5.2 路基段PW线落地对信号电缆的影响分析 |
5.2.1 牵引网正常供电下影响分析 |
5.2.2 牵引网短路故障下影响分析 |
5.3 高架桥段PW线落地对信号电缆的影响分析 |
5.3.1 牵引网正常供电下影响分析 |
5.3.2 牵引网短路故障下影响分析 |
5.4 车站段PW线落地对信号电缆的影响分析 |
5.4.1 牵引网正常供电下影响分析 |
5.4.2 牵引网短路故障下影响分析 |
5.5 PW线落地后信号设备的防护建议 |
5.6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救援井瞬变电磁探测定位优化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救援井探测定位技术研究现状 |
1.2.2 瞬变电磁测井技术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内容 |
第二章 瞬变电磁救援井探测定位模型与方法 |
2.1 引言 |
2.2 救援井瞬变电磁井下探测定位系统 |
2.3 救援井瞬变电磁探测模型 |
2.3.1 瞬变电磁探测基本原理 |
2.3.2 救援井瞬变电磁探测模型分析 |
2.4 救援井瞬变电磁探测定位方法 |
2.4.1 救援井距离反演方法 |
2.4.2 救援井方位探测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救援井瞬变电磁探测距离优化研究 |
3.1 引言 |
3.2 救援井瞬变电磁阵列探测模型 |
3.3 救援井相对距离刻度方法 |
3.4 救援井电磁探测定位系统仿真优化 |
3.4.1 模型建立 |
3.4.2 激励电压对探测距离的影响 |
3.4.3 线圈匝数对探测距离的影响 |
3.4.4 接收阵元对探测距离的影响 |
3.4.5 发射阵元对探测距离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救援井瞬变电磁探测方位角误差校正 |
4.1 引言 |
4.2 瞬变电磁救援井实时方位计算 |
4.3 救援井探测定位方位角误差分析 |
4.3.1 救援井倾角的影响 |
4.3.2 两井相对距离的影响 |
4.3.3 深度步长的影响 |
4.4 救援井探测定位方位角误差校正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试验技术研究 |
5.1 室内刻度实验 |
5.2 燕郊模拟井实验 |
5.3 新疆现场试验 |
5.3.1 距离探测性能分析 |
5.3.2 方位探测性能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完成的工作与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下一步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8)小回线瞬变电磁法视电阻率计算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瞬变电磁法发展现状 |
1.2.2 小回线瞬变电磁法研究现状 |
1.2.3 小线圈电感研究现状 |
1.2.4 瞬变电磁法全区视电阻率计算方法研究现状 |
1.2.5 关断电流研究现状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2 回线电感 |
2.1 回线电感计算公式 |
2.2 回线电感感应电动势计算与校正 |
2.3 本章小结 |
3 关断时间 |
3.1 暂态过程 |
3.2 关断时间对瞬变电磁场的影响 |
3.2.1 非阶跃关断激励下以关断终点为0采样时刻的瞬变电磁响应 |
3.2.2 非阶跃关断激励下以关断起点为0采样时刻的瞬变电磁响应 |
3.2.3 非阶跃激励下全区视电阻率计算 |
3.3 本章小结 |
4 小回线瞬变电磁法视电阻率计算 |
4.1 电磁场理论基础 |
4.2 均匀半空间下水平电偶极子瞬变响应计算 |
4.3 均匀半空间下小回线瞬变电磁响应计算 |
4.4 小回线瞬变电磁法视电阻率计算公式验证 |
4.4.1 算例1 |
4.4.2 算例2 |
4.5 本章小结 |
5 实测数据处理与分析 |
5.1 时深转换 |
5.2 探测实例 |
5.2.1 应用实例1 |
5.2.2 应用实例2 |
5.2.3 应用实例3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之处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两岸四版高中物理教材的比较与实践研究 ——以“电磁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源于物理学科核心素养落实的现实需求 |
1.1.2 基于两岸四版教材的互鉴价值 |
1.2 研究现状 |
1.2.1 不同国家地区各版本物理教材的比较研究 |
1.2.2 以电磁学为主题的教材比较研究 |
1.2.3 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意义 |
第2章 比较研究设计 |
2.1 理论基础 |
2.1.1 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理论 |
2.1.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2 研究方法 |
2.3 研究思路 |
第3章 两岸课程标准(纲要)的比较分析 |
3.1 整体结构的比较 |
3.1.1 课程标准(纲要)框架的比较 |
3.1.2 物理课程结构的比较 |
3.2 教育理念的比较 |
3.2.1 基本理念的比较 |
3.2.2 课程目标的比较 |
3.3 实施建议的比较 |
3.3.1 教材编写建议的比较 |
3.3.2 教学实施建议的比较 |
3.4 小结 |
第4章 两岸四版教材电磁学核心知识点比较 |
4.1 库仑定律 |
4.1.1 宏观呈现的比较 |
4.1.2 微观呈现的比较 |
4.1.3 基于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比较分析 |
4.1.4 教学建议 |
4.2 电势能 |
4.2.1 宏观呈现的比较 |
4.2.2 微观呈现的比较 |
4.2.3 基于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比较分析 |
4.2.4 教学建议 |
4.3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
4.3.1 宏观呈现的比较 |
4.3.2 微观呈现的比较 |
4.3.3 基于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比较分析 |
4.3.4 教学建议 |
4.4 电磁感应定律 |
4.4.1 宏观呈现的比较 |
4.4.2 微观呈现的比较 |
4.4.3 基于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比较分析 |
4.4.4 教学建议 |
第5章 基于教材比较的物理教学案例研究 |
5.1 片断教学案例一:《库仑定律》 |
5.1.1 教学分析 |
5.1.2 教学过程 |
5.2 片断教学案例二:《电势能》 |
5.2.1 教学分析 |
5.2.2 教学过程 |
5.3 片断教学案例三:《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
5.3.1 教学分析 |
5.3.2 教学过程 |
5.4 片断教学案例四:《电磁感应定律》 |
5.4.1 教学分析 |
5.4.2 教学过程 |
第6章 基于教材比较的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
6.1 教学实践研究 |
6.1.1 研究目的 |
6.1.2 研究对象 |
6.1.3 研究内容 |
6.2 教学实践分析 |
6.2.1 问卷调查 |
6.2.2 学生访谈 |
6.3 教学实践结论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与不足 |
7.1.1 总结 |
7.1.2 不足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教学效果评估问卷 |
附录2:教学效果访谈提纲 |
附录3:《库仑定律》教学设计 |
附录4:《电势能》教学设计 |
附录5:《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教学设计 |
附录6:《电磁感应定律》教学设计 |
致谢 |
(10)极化介质的三维时域电磁响应数值模拟与智能识别(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磁性源时域电磁感应-极化效应联合探测方法 |
1.2.2 磁性源时域电磁中极化响应的产生原理 |
1.2.3 感应-极化共生效应电磁响应数值模拟 |
1.2.4 极化响应的识别与数据解释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
1.4 结构安排 |
第2章 磁性源感应-极化共生效应机理分析 |
2.1 磁性源感应-极化共生效应建模 |
2.1.1 极化效应基本原理 |
2.1.2 感应-极化共生效应的建模 |
2.2 极化响应的产生机理分析 |
2.2.1 极化响应的产生过程 |
2.2.2 能量贡献率的定义 |
2.2.3 关断时间对激励过程的影响 |
2.3 极化参数对激励过程的影响分析 |
2.3.1 电导率的影响 |
2.3.2 极化率的影响 |
2.3.3 时间常数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有理函数逼近的三维时域感应-极化响应数值模拟 |
3.1 三维时域有限差分方法 |
3.1.1 时频域麦克斯韦方程组 |
3.1.2 波动方程 |
3.1.3 YEE氏网格剖分 |
3.1.4 控制方程的选取 |
3.2 磁性源层状模型的感应-极化响应数值模拟 |
3.2.1 层状大地电磁响应公式推导 |
3.2.2 层状大地电磁响应数值模拟 |
3.3 分数阶Cole-Cole模型有理函数逼近 |
3.3.1 分数阶系统的特征 |
3.3.2 Cole-Cole表达式的有理函数近似 |
3.3.3 c=1时Cole-Cole模型时域表达式 |
3.3.4 有理函数逼近算法验证 |
3.4 三维时域感应-极化电磁响应数值模拟 |
3.4.1 基于e指数函数特性辅助方程的构建 |
3.4.2 基于梯形法的欧姆定律迭代公式推导 |
3.4.3 电磁场迭代公式的推导 |
3.4.4 基于典型模型的算法验证 |
3.4.5 三维极化体电磁响应数值模拟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时域感应-极化电磁响应特征分析 |
4.1 极化参数对电磁响应的影响 |
4.1.1 电导率的影响 |
4.1.2 极化率、时间常数、频散系数的影响 |
4.2 几何参数对电磁响应的影响 |
4.2.1 极化体尺寸的影响 |
4.2.2 极化体埋深的影响 |
4.2.3 极化体水平位置的影响 |
4.3 发射-接收参数对电磁响应的影响 |
4.3.1 发射线圈尺寸的影响 |
4.3.2 发射线圈匝数的影响 |
4.3.3 关断时间的影响 |
4.3.4 接收物理量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PMI-FSVM算法的极化效应智能识别 |
5.1 感应-极化响应特征参数提取 |
5.1.1 极化影响比率定义 |
5.1.2 感应-极化响应曲线分类 |
5.1.3 特征参数提取方法 |
5.2 基于PMI-FSVM极化响应智能识别算法 |
5.2.1 PMI算法的特征参数筛选 |
5.2.2 基于FSVM法的智能识别算法 |
5.2.3 FSVM智能识别算法验证 |
5.3 智能识别方法的误差分析 |
5.3.1 信噪比的影响 |
5.3.2 极化影响比率的影响 |
5.3.3 电导率分布的影响 |
5.3.4 其他因素的影响 |
5.4 一维LCI电磁数据解释方法 |
5.4.1 基于MPA的极化参数预处理 |
5.4.2 一维LCI反演算法理论 |
5.4.3 反演算法验证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野外实验数据的极化效应识别与解释 |
6.1 非极化效应引起的反号现象分析 |
6.1.1 发射电流关断时刻振荡引起的反号 |
6.1.2 工频干扰引起的反号 |
6.1.3 抗混叠滤波器引起的反号 |
6.2 极化异常环实测数据的智能识别 |
6.2.1 极化异常环设计 |
6.2.2 长春郊区的极化异常环实验 |
6.3 四子王旗实测数据的智能识别与解释 |
6.4 丹麦地区实测数据的智能识别与解释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创新点 |
7.3 后续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一个感应电动势问题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高速铁路牵引供电系统电磁环境模型与分析研究[D]. 刘威. 华东交通大学, 2021(01)
- [2]伺服压力机用开关磁通电机机电特性分析与结构优化[D]. 蒙李鑫.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3]井下瞬变电磁阵列探测系统运动补偿方法研究[D]. 张营. 西安石油大学, 2021(09)
- [4]基于相位检测的地下电缆路径探测仪研究[D]. 庞树阳. 石家庄铁道大学, 2021(01)
- [5]井上下瞬变电磁资料解释方法研究 ——以同煤集团燕子山矿为例[D]. 杜焕.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6]牵引网保护线落地分析及其对轨道信号设备影响研究[D]. 张璐. 北京交通大学, 2021
- [7]救援井瞬变电磁探测定位优化方法研究[D]. 杜芙蓉. 西安石油大学, 2021(09)
- [8]小回线瞬变电磁法视电阻率计算方法研究[D]. 连晨光.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2021(01)
- [9]两岸四版高中物理教材的比较与实践研究 ——以“电磁学”为例[D]. 林鑫. 闽南师范大学, 2021(12)
- [10]极化介质的三维时域电磁响应数值模拟与智能识别[D]. 吴燕琪. 吉林大学,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