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伦理观(论文文献综述)
毕然[1](2021)在《生态伦理的现代管理价值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代以来的工业文明形态为经济全球化浪潮和技术创新性革命供给了空前动力,也为生态危机治理提出了严峻挑战。它意味着,人与自然关系内蕴的张力不断强化了生态环境治理意识提升、治理内容丰富、治理体系完善和治理技术能力进步,而且其中的伦理反思或批判实际地担负着这种强化的内在理想尺度的功能。于是,生态伦理的思维逻辑和行动规程就在新的时代变革发展中具备了社会价值寻索的本体论意蕴,而现代管理所应呈现的生态伦理价值自是其题中之义。众所周知,工业文明以来的西方生态伦理始终存在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立场纷争,如何化解人与自然二元对立思维定势下的全球生态危机,自然生态的尊重并保护、开发和利用显然是决定人类生存发展的限度与进度的本质性议题。现代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理应坚守辩证唯物主义基本立场对其进行批判性校正,以马克思生态思想为指引,传承并发扬中国传统的生态伦理思想,将生态伦理的公正、平等、有序、绿色、和谐等价值理念合理地嵌入现代管理多元主体合作共赢的整体主义治理框架中。这喻示着,现代社会发展不仅要促成人们生态认知的格式塔转换,以共生同在、互惠并联、深层融合的生态思维范式重新检视人与自然之间所应建构的和谐共生模式;同时,应契合生态理性内核来赋予现代社会法治建设的生态伦理关切,使其在公共决策、协调、合作、监督等管理职能中统筹运用生态自然观、生态道德观、可持续发展观和技术引领观,以生态正义的价值追求维护人类的整体和长远利益,妥善处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本文基于管理价值视域下对生态伦理理论进行审视来解读人与自然关系实质,通过现代管理思想史的简要回顾以透视生态伦理理念的演进变化、逻辑关联及其现实需求所呈示的价值偏好,力图揭示生态伦理的理论困境并形成具有实践影响的价值规约和导向,为现代管理的价值选择提供生态整体主义的公正、平等、自由、和谐的伦理发展路向设计依据,进而加快生态文明建设进程。
何妤如[2](2021)在《渔业伦理视角下的现代渔业治理研究》文中指出中国渔业经过数年发展,先后解决了“捕鱼难”、“养鱼难”及“吃鱼难”等问题,奠定了渔业持续稳定发展的经济基础,相关治理手段也不断完善。渔业领域主要矛盾已从基本温饱和生计问题,转向更高层次的生境、人权、产权和公平等维度。然而,作为上层建筑的渔业伦理研究并尚未得到应有重视。我国现代渔业治理体系中更强调管理和法律等“硬”手段,忽视了伦理道德的“软法”作用。当前政府和民间推行的多项渔业活动已呈现出鲜明的伦理特征,现代多目标治理场景需要引入价值判断加以权衡。如果说关涉伦理的讨论在中国过去的渔业治理中只是镜花水月、空中楼阁,那么到了新时代,伦理研究就好比是万事俱备下的那股“东风”。传统渔业管理关注政策和法律层面的制度突破。政策和法律固然重要,但不能包治百病,尤其是充满不确定性的“现代病”。它可以将电鱼、毒鱼、偷渔者绳之以法,却无法强制要求渔民必须善待生态环境、关心鱼类福祉。它可以明示、预防、规范和校正渔业的行为和后果,却无法指导渔业利益相关方的道德行为选择。它可以为失海渔民提供各类政策保障,却无法弥合渔民海洋纽带被切断后的心理创伤。它可以依照科学模型和数据制定总可捕量(TAC)目标,却无法对渔家妇女在职业、情感和生活上的遭遇加以同情和关心。正如决定技术的往往是非技术因素,涉渔法律和政策不应被指望能解决所有问题。倘若文化、伦理不能发挥价值规训作用,那么政策和法律也终将失范。当前,养护渔业资源、维护渔业公正已为时代大势所趋,现代渔业治理不仅要务实,也要务虚,以便从战略全局高度推进治理措施的正当性和合法性。实际上,人们的道德伦理价值观影响会渗透到公共政策过程的各个环节。可持续、负责任渔业的发展依赖于一个具有明确性的规则指引,在治理中开展价值性分析显得十分重要。国内外渔业资源的衰退趋势,以及不断涌现的现代性社会问题,让形而上学的价值回溯变得更为必要而迫切:渔业行为的善恶是非是什么?伦理判断有哪些原则和标准?何种治理才是伦理意义上具备正当性和合法性的治理?如何破解渔业治理中存在的伦理困境?中国怎样利用已有道德资源和智慧应对渔业发展中的不确定性风险?基于此种认识,本文从伦理视角出发,反思当前出现渔业生态和社会危机的根本原因,尝试建构渔业伦理的理论体系,详述渔业伦理的由来、定义、主要原则和类别。将抽象的伦理考量运用于对治理问题的具体分析,提出符合渔业价值的治理范式,从渔业治理的“元层次”,谈到相关现代治理理论,再到针对治理实践的分析评估。现代渔业治理在追求各类目标时,容易陷入价值冲突的困境。本文针对治理实践中的普遍问题,提出“应然”层面的解决方案。伦理分析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我国现代渔业治理。因此,文章结合中国本土的涉渔道德资源和渔业实际状况,探索符合中国特色的现代渔业治理路径,以渔业领域的价值尺度和伦理基础为导向,为推动渔业的“天人合一”和协调发展提供了一种新视角、新理念和新思路。伦理学是哲学中关于道德的价值系统。生态伦理学的兴起从根本上触及了“为什么要对鱼谈伦理?”这一问题。“人类中心主义”和“自然中心主义”的论辩突破了传统伦理学的“人伦”语境,让“渔业”和“伦理”的结合有了学理上的支撑。道德共同体得到拓展,将包括渔业资源在内的自然资源纳入道德考量范畴。但完全以生态为中心又会减损人类福祉,人与自然应当被视作一个以人类为中心的价值整体。“为己利TA”的价值取向既能为己谋福,也能在此基础上考虑利TA(既有属人的“他/她”,又有属自然的“它”)因素,因而是渔业伦理所追求的最重要、最基本的善。渔业资源是渔业存在的基础,具有不确定性、波动性、竞争性、整体性、多样性等五大特性。从价值构成上看,它在使用、生态和选择等层面具有功效价值,在政治、社会、哲学、宗教、伦理、文化等层面具有非功效的内在价值。对渔业资源价值的充分认识是现代文明进步的标志,而鱼类为人类所提供的多元价值是人类养护渔业资源的基础。养护伦理强调的是如何科学人道地利用水生动植物资源。鱼类是否能够成为道德主体、权利主体甚至是诉讼主体成为环境伦理学讨论的重要内容之一,而鱼的道德地位与福利越来越被认为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渔业的伦理维度涉及“渔业”和“伦理”的互动关系。鱼类依次满足了人类基本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人类在享受水生动物开发权利的同时,理应履行与之对等的责任和义务。为了人类自身和生态系统的长期福祉,须建立一套指导渔业行为、受到大众认可、经得起实践检验的渔业伦理规范。渔业伦理以渔业现象的合理性和正当性为研究对象,是指导渔业行为的规范和原则的总和。涉渔法律和伦理可共同为基于价值的渔业治理策略提供依据。渔业伦理学主要任务是通过得到普遍认可并经过实践检验的道德原则,对渔业行为的善恶是非开展事前指导和事后评判。在渔业伦理中,渔业正义是最高原则;渔业福祉、渔业自由和渔业公平是三大基本原则;而以《负责任渔业行为守则》为代表的伦理性国际文书,以及符合国家/地区具体渔况的纲要构成了具体原则。根据渔业伦理学研究对象的关系属性和所涉问题的不同特征,可将其分为生态伦理、社会伦理、产业伦理和科技伦理四大类别,这四大类在伦理要求上存在差异、各具特色,但都应服从上述伦理原则。将伦理原则和要求融合进现代渔业战略管理过程,可能会产生“为善者诸事顺”的良心效应,从而实现治理的最终目的——“善治”。为克服多元价值冲突带来的治理障碍,元治理理论应运而生。该理论研究治理现象背后的治理逻辑,寻求协同发展科层、市场和网络治理组合的最优解:当参与式治理导致监管过于复杂、进入无休止协商状态时,就启动科层模式;当科层模式无法触及所有渔业问题或获得渔业利益相关方广泛接受时,就开启市场或参与式模式;在此过程中,政府应当承担起作出最终决策的元治理者的角色。可持续渔业治理研究中涌现出诸多符合伦理的现代渔业治理理论,其中基于“生态整体主义”的管理和基于“价值平衡原则”的管理成为研究热点,前者主要聚焦渔业生态系统方法、预防性原则等整体思维,而后者主要涉及管理策略评估,正当性理论,系统治理等理念工具。在构建起理念框架的基础上,根据新生物技术的实践伦理发展出的伦理分析矩阵,以及Rapfish评估工具,促进了对伦理原则遵守情况的考察,有助于为负责任渔业实践提供“良善之策”。现代渔业治理时常陷入一种伦理意义上的权利困境,众渔业利益相关方不得不在多项行动方针之间艰难行使选择权。遵循特定伦理原则选择其中任何一项,都可能涉及违反其他某项伦理原则。可持续渔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主要出现在追求“天时”、“地利”、“人和”三大目标的决策选择过程之中。如何平衡现代人和未来人的资源利益是最首要、最核心的议题;渔业所涉水陆空间差异和相关社会生态问题构成了空间正义研究的一个典型样本;而人际关系中整体、长远利益与个体、短期利益的冲突影响到资源的公平分配,渔家妇女和小型渔业等弱势参与方应当得到更多的道德注意力。导致上述困境的原因既有人与人因抢夺野生资源所导致的公地悲剧或囚徒困境,又有在人与鱼道德地位孰高孰低的辩难中掉入的激进环保主义陷阱,还有理论与实践脱节的执行障碍。上述困境的破解之道不仅具有制度属性,也深刻地蕴含着价值属性。从制定目标,到开展决策,再到执行、监督和评估,伦理视角可渗透至治理的全部流程。治理者和被治理者可从制定伦理目标和开展伦理决策着手。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目标是增进民生福祉。我国的渔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些成就离不开丰富道德资源的支持。生态方面,我国渔业治理史就是一部鱼类资源养护史,古今实践中折射出关怀鱼类福利、师法自然等生态感悟。社会方面,我国传统乡土社会文化里蕴含着包括群体意识和互助伦理、涉渔组织的参与式伦理在内的道德及礼俗规范。“三渔”问题是中国渔业发展面临的伦理性挑战,其本质是渔业的过密化,渔民的过溺化,以及渔村的过疏化。为解决渔业渔民渔村的问题,新中国开展了各项改革措施。新中国绿色渔业治理制度体系构建历程大体上可分为萌芽探索、改革攻坚与走向成熟三大阶段。在气候变化、疫情冲击、渔业资源衰退、全球不确定性风险日益增加的背景下,我国渔业治理者迎难而上,实现生计型治理→发展型治理→可持续治理的价值飞跃,积极探索出一条符合伦理的中国特色可持续渔业发展道路,培育出政府元治理者主导下,科层、市场和参与式治理协同开合的多元治理形态,形成了顺应自然、生态优先、以养为主、立体复合、科技导向、体系健全、应兜尽兜的发展模式。随着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不断提升,中国渔业发展在收获伟大果实的同时,也为未来可持续、负责任渔业发展积累了大量可贵的实践经验。在今后的渔业治理中,我国各渔业利益相关方应本着福祉、自由和公正的原则,进一步促进渔业的绿色转型发展。
王晋丽[3](2020)在《明清时期晋商与徽商伦理比较研究》文中提出任何商业辉煌都离不开商业伦理,不同文化孕育了不同商业伦理。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强调个人修养、重视团结合作,强调较强的责任意识和诚信经营、正确的义利观等观点使中国商人深受影响,形成了为世人称道的商业精神,明清时期的晋商与徽商即是典型代表。晋商在商界活跃了500多年,足迹不仅遍及国内各地,还出现在欧洲、日本、东南亚和阿拉伯国家,“执商界之牛耳”,在明清商业文明史上独放异彩,完全可以与世界着名的威尼斯商人和犹太商人相媲美。徽商与晋商齐名,作为中国商界中的一支劲旅,曾活跃在大江南北、黄河两岸,外至日本、暹罗、东南亚各国和葡萄牙,无徽不成商叫遍天下。晋商与徽商在中国商界称雄数百年并享誉海外,其商业资本之巨、从贾人数之众、活动区域之广、经营行业之多、经营能力之强,都是其他商帮所无法匹敌的。晋商与徽商在中国历史上不仅创造了巨大的经济价值,其伦理方面的建树及对后世的影响更是值得深入探究的。特别是其中渗透的儒商精神与我们今天所倡导的企业家精神不谋而合,显示出国人的大智慧。本文拟梳理两者在商业领域所表现出的伦理异同,通过深刻阐释晋商与徽商的管理伦理、义利观、诚信观及教育伦理观及其所蕴含的丰富儒商精神,以期揭示我国现代商业发展的伦理规范机制和道德价值体系。本文内容由绪论、七章主体部分和结语构成。绪论部分主要论述了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晋商与徽商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进一步明晰了研究思路与方法,指出本文研究难点与创新。第一章论述了明清时期晋商与徽商伦理的形成基础。主要从晋商与徽商伦理形成的社会背景集中体现----“开中折色制”分析了晋商与徽商伦理形成的社会政治背景,揭示了晋商与徽商贾儒互动的价值取向;从地域环境相同点---地少人多分析了晋商与徽商自强不息的共同伦理基础,而地处边境使晋商从一开始就具备精明朴实的伦理特征,徽商四面环山,相对闭塞造就了其保守灵动的伦理底色;传统儒家文化是晋商与徽商的伦理基石,而“关公文化”是晋商伦理“义”的基础,“程朱理学”则是徽商伦理“儒”的根基;晋商个性特征表现出的外向明事使晋商伦理具有开拓进取的表征,徽商内敛明理的个性特征塑就了其自守向儒的伦理特点,而中华民族特有的重群体的精神使晋商与徽商伦理具有较强的凝聚力。第二章论述了晋商与徽商的贾儒观异同。贾儒互动是晋商与徽商官商关系的共同点,在此基础上晋商与徽商各有特色。晋商一心以商为职业,奉行“优则商”的贾儒观,徽商虽然是商人,但这是其退而求其次的选择,商只是其“齐家”的手段,实质上还是奉行“优则仕”信条。两者在官商关系选择上的异同,对现今企业有很大的启示。作为商人和政府,怎样处理好官商关系,关系着商业是否能长久发展。习近平同志提出的构建“亲清”和谐政商关系完美诠释了政商间应有的格局。贾儒相通,政商良性互动,商人应具备独立人格,健全制度,政商“亲清”,才能从根本上杜绝官商畸形发展现象。第三章论述了晋商与徽商管理伦理的异同。总体上两者都奉行“情义结合”团结商帮的伦理规范,在人才选拔、商业激励及具体管理实践中践行仁爱信达、重德公正、情义并重的伦理表征,体现了管理中的人文气息。受传统影响,晋商以“地缘义”团结商帮,其人才激励机制中体现了同心同德,晋商独创的一系列管理制度践行了其“信和合一”伦理,创新意识强。而徽商则以“血缘情”聚集同宗同族进行商业活动,宗族管理体制也移植到商业管理,自然宗族伦理特征在徽商商业管理中比较浓厚。徽商管理中突出体现了责任意识及向仁重礼的特征。晋商与徽商重视人才、管理中激励机制体现的人才价值观及重视人文关怀等伦理思想对现代企业深层次发展有借鉴意义。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管理,而在现代企业如何处理好管理中人的能动性等,势必需要伦理道德规范参与其间,发挥作用。晋商与徽商不囿于传统,实事求是,特别是晋商伦理中体现的创新意识值得现代企业借鉴,晋商与徽商在管理过程中的人才激励、凝聚向上等伦理内核是企业发展的宝贵经验。第四章论述了晋商与徽商义利观的异同。见义思利是晋商与徽商在义利观上共同的态度。介于两者在义利重心及求义追利态度方式上的不同,晋商与徽商秉持了不同的义利观。晋商遵循“利以义制”,“义以为上,以义制利,利而不污”贯穿于整个晋商义利实践;而徽商则是“义中取利”,“义利相通,以义取利,利而通德”是徽商义利实践的集中体现。毋庸置疑,商业发展不追求利,商业无法存续,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晋商与徽商在追利的道路上采取不同方式,其中渗透的伦理内涵使两者在商界造成不同印象,对现代商业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归根结底,以义通利才是现代商业发展的双赢之路,在商业发展道路上如何平衡义与利的关系,直接关系到商业发展成败与企业声誉。晋商与徽商特别是晋商将“义”作为获利必须遵循的原则,符合中华民族传统义利观,在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义”也是现代企业获利过程中必须考量的道德准则之一。第五章论述了晋商与徽商诚信观的异同。诚信是商业发展中的无形资本,晋商与徽商把诚实守信作为了双方共同恪守的道德准则,徽商的诚信较晋商更是一种自律理性和道德精神。遵循信誉第一,以信立足,以诚取胜,晋商把诚信作为了信用卡来获取商业利益,诚实不虚是晋商诚信观的集中体现。而诚实不欺则是徽商诚信观的集中体现。信实等价,诚恳不欺,至诚无私,徽商真正把诚信深入人心。在现代社会,应然之诚是现代企业追求的终极目标,无论是商业发展还是社会生活中的其他方面,基于自律理性的诚信观是当前和谐社会追求的道德实践。第六章论述了晋商与徽商的教育伦理。晋商与徽商虽然不是教育家,但晋商与徽商中一些有识之士特别注重教育,有的直接办教育,通过对员工的培训教育、家庭成员的教育,折射出教育伦理。受传统文化影响,尊师重道、务实求真是晋商与徽商教育活动中共同遵守的伦理规范。但晋商教育遵循注重实用的工具导向,与“学而优则商”具有高度一致性,徽商教育中秉持本真向儒的价值导向,同样与“学而优则仕”一致。晋商与徽商教育伦理中遵循本真发展,同样不失为当前教育典范。第七章承接晋商与徽商伦理异同,结合当代社会发展,论述了明清时期晋商与徽商伦理的当代启示。晋商与徽商伦理贾儒观印证了亲清和谐政商关系的正确合理性;晋商与徽商管理伦理中的重“人”规“制”仍是现代商业发展应遵循的伦理原则;晋商与徽商伦理中义利通德价值导向是现代商业长久发展的法宝;而晋商与徽商伦理中蕴含的“德性-契约”诚信伦理是现代商业生存发展之根基;晋商与徽商教育伦理中体现的本真发展使人为人,不失为现代社会教育之价值追求。结语部分进一步概括了晋商与徽商伦理异同之缘由,凝练其伦理精华,揭示其局限性,特别对其殊途同归---最终都未能逃脱商业衰败的原因进行再反思,以期为现代商业发展所借鉴。明清时期晋商与徽商在中国波澜壮阔的市井画卷中浓墨重彩书华章。贾儒观异同成为其管理伦理、义利观、诚信观及教育伦理异同的底色,形成了各自具有鲜亮文化特色的商业伦理,成为明清时期商界最有历史意义的主流力量。明清时期晋商与徽商几乎同起同落的经商历程带给我们太多的思考,除了历史与时代的局限外,其伦理虽各有千秋,但最终殊途同归,这也许是晋商与徽商兴衰的深层次原因,对当代商业发展有深刻的启示。
程月明,黄倩铭,程怡,陈德成[4](2020)在《新时代背景下企业伦理管理的价值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18年发生的"山西三维污染事件"和"长春长生问题疫苗事件"成为企业伦理问题的舆论焦点。企业伦理管理是企业自身用善的伦理价值观来管理企业自身的各种行为,其实质就是要求企业管理者在生产经营全过程中,应积极主动运用社会公认的伦理规范,处理好企业与各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在阐述新时代背景下企业营销伦理管理价值、企业生态伦理管理价值和企业人力资源伦理管理的价值基础上,提出新时代背景下企业伦理管理的对策:重视企业营销伦理文化的建设,塑造企业"道德经济人"的形象和精神;及时更新企业管理者的价值观念,树立生态意识,建立企业生态管理模式;从"管理科学主义"的"物本管理"过渡到"管理人道主义"的"人本管理"。
王红梅[5](2019)在《现代管理伦理作用研究》文中指出管理伦理是处理各种管理关系的道德规范体系,是对管理活动进行指导、协调的道德原则,更是管理体系追求的人文理性精神,是现代管理发展追求的应然状态和为之努力的方向。作为一个综合性概念,它兼具行为规范性、道德理想性、精神价值性等各种特征。本文首先从管理伦理的角度审视了现代管理在制度、手段、责任、信念、精神等方面的缺陷,进而把管理伦理引入现代管理实践,探索运用管理伦理的视角和方法去消除现代管理存在的各种问题。以综合型思维的视角把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作为管理的终极动机,把社会的整体和谐作为管理的根本目的,把对个人、组织和社会的多元责任统一起来作为整体的责任追求,用公平、效率和民主多元价值取代单一的效率价值,把人文伦理手段和工具理性手段有机结合起来以实现现代管理的新格局和新秩序。其次,基于上述意图,本文以伦理学中存在的基本伦理类型:规范伦理、美德伦理、责任伦理和信念伦理为主线,尝试建构现代管理伦理的四大伦理体系。指出上述四种伦理在管理伦理制度完善、管理主体德性养成、管理责任践行和管理伦理精神塑造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指出四者在作用方向、作用机理及作用方式上存在着明显不同,只有通过四者的有机结合,相互补充,才能使管理伦理有效作用于现代管理,减少管理实践中非伦理行为的发生,督促管理主体履行对员工、利益相关者、社会、生态等方面的伦理责任,使现代管理更适合于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整体进步。再次,为了保证四大管理伦理能够有效发挥作用,本文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次提出了个体机制、组织机制、社会机制三大作用保障机制。最后,结合我国现代管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从分析中国传统管理伦理对现代管理伦理建设的积极意义及限制性入手,提出了相应的建设之策,为我国现代管理伦理建设提供有益借鉴,促进我国现代管理的良性运行和发展。
陈柔霖[6](2019)在《企业环境伦理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伴随着工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高污染、高消耗与高排放为特点的粗放式发展方式在推动经济的同时也给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危害,使国家环境承载力接近上限。面对越发严重的环境问题,“环保”与“可持续”成为国家与社会探讨的热点。企业既是市场经济的组成部分,也是国家经济发展的“细胞”,其产品与加工技术都以不同方式对环境产生影响。以往很多企业出于有限认知下,认为企业环境管理只会带来生产成本的上升和绩效水平的下降,进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失去优势,形成“环境管理-竞争优势降低”的思维惯式,从而在缺乏系统研究的前提下失去进行环境管理的动机,忽略了环境管理为企业带来的积极影响。在当前严峻的环境形势下,环境问题对于企业发展而言愈发重要,中国已经陆续颁布很多相关环境法律法规,如《中国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电子信息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管理办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等,以规范企业生产经营行为,降低其运营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可见,企业原有的以资源、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方式受到社会压力、市场监督等多重约束,因而在面对众多利益相关者对环境保护的生产诉求和压力时,转变发展方式、切实促进企业绿色发展与创新成为中国企业的发展方向,也是实现竞争优势的最佳路径。但是,怎样将环境管理理念,尤其是企业环保文化与道德切实地转换为企业竞争优势,在实现竞争优势的过程中又应怎样匹配企业绿色资源是学者们和管理者们探讨的重点与难点。目前学术界对企业环境伦理研究是基于企业伦理研究发展衍化而来,所取得一定成果,但仍具有局限性:一是多是理论与概念内涵的探讨,较少将企业伦理运用于实证研究,探讨企业怎样有效构建企业环境伦理体系以提升竞争优势,忽略前瞻型环境战略与绿色创新作用;二是现有研究虽从资源角度探讨了企业实施前瞻型环境战略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但这里强调的资源多是财务、人力与技术的资源,忽略了企业环保价值观、环保道德等企业环境伦理方面隐性的资源内容,且缺乏探究企业在环境伦理影响下形成的环境战略对企业竞争优势影响效果怎样;三是现有研究忽略了影响企业环境伦理对企业竞争优势影响过程的边界条件,脱离了冗余资源和利益相关者压力的内外部影响因素,并没有解释构建相同环境伦理体系,如监督机制和伦理道德等的企业为何会具有不同的优势产出。针对这些问题,本研究基于自然资源基础理论、创新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从企业资源角度对企业环境伦理进行深入探索,分析企业环境伦理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过程并验证前瞻型环境战略与绿色创新的中介作用并建立链式中介模型。同时,识别企业环境伦理影响企业竞争优势的内外部边界调节,验证利益相关者压力和冗余资源的调节作用。本研究受访者主要分布于东北地区、京津冀地区、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的农副产品加工业、汽车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等制造业的CEO、人事总监、财务总监、环保部门主管等职位中。研究共收到问卷513分,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得到如下结论:首先,企业环境伦理正向影响企业竞争优势;前瞻型环境战略在企业环境伦理和企业竞争优势间具有中介作用;包含了产品和流程的绿色创新在企业环境伦理和企业竞争优势间具有中介作用。其次,研究验证了环境伦理-环境战略-绿色行为-竞争优势产出的链式中介效应,企业通过在内部建立关于环保的伦理价值观推动制定前瞻型环境战略,促进企业实施绿色创新实践,进而使企业获得竞争优势。通过对比不同链式中介效果发现,产品绿色创新的链式中介效应强于流程绿色创新的链式中介效应。再次,利益相关者压力能够正向调节企业环境伦理对前瞻型环境战略影响的关系强度和企业环境伦理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关系强度;未被吸收的冗余资源能够正向调节前瞻型环境战略对流程绿色创新影响的关系强度,已吸收的冗余资源能够正向调节前瞻型环境战略对产品绿色创新影响的关系强度。此外,研究验证了利益相关者和冗余资源的调节中介效应,其中利益相关者能够正向调节前瞻型环境战略在企业环境伦理和竞争优势的中介效应,已被吸收的冗余资源能够正向调节绿色创新在企业前瞻型环境战略和竞争优势的中介效应。综上,本研究弥补了现有关于企业环境伦理与企业竞争优势间关系研究的不足,丰富了企业伦理研究,深化了前瞻型环境伦理和绿色创新的方面内容,扩展了“资源—行为—优势”的管理学范式,提出了链式中介模型并明确其中传导机制,为企业实现竞争优势提出了新思路和伦理范式,帮助企业解决如何有效将环境伦理价值观转化为竞争优势的难题,同时引入利益相关者压力和冗余资源调节变量,并构建调节中介模型,探索了企业环境伦理对企业竞争优势影响的权变因素。本研究在指导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激发企业管理者发展绿色创新的积极性、优化配置资源投入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为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导与建议。
李婷[7](2019)在《高校大学生创业观及其培育研究》文中指出当前,中国高校毕业生数量节节攀升,再加上往届的未就业学生,就业状况不容乐观。在这种严峻形势下,国家加大政策力度,推出“创新创业”这一政策,它不仅作为一项简单的就业政策,更为重要的是国家将“创新创业”定位为一项助力经济长远发展的战略。大学生作为新时代青年人,是创新创业的主体,这就要求大学生要与时俱进、转变观念,深入理解新形势下的创业政策,培养创业意识,锻炼个人能力,从而树立全新的创业观念。但是受社会环境、高校传统教育和家庭等外在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当代大学生要转变原有传统的创业观念,树立敢于改变、勇于创新的创业观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成的,需要统筹各方资源来进行开发和培育。因此,在此背景下,通过探索大学生创业观结构构成与创业教育的有效结合,进而培养大学生科学创业观,是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本项研究通过对已有文献的梳理,大学生的创业观主要包括创业价值观、创业能力观、创业风险观和创业伦理观。通过问卷调查总体发现,大学生对创业观的认同程度较高,处于良好等级,但还没有达到优秀等级。通过对大学生群体内部创业观的差异性分析,大学生的性别、专业、年级对大学生创业观的认识程度没有显着影响,大学生生源地类型是影响大学生创业观认识的主要因素。分开来看,发现大学生创业价值观已从简单的满足生存型渐趋向追求更高的成长价值型发展过渡,大学生对创业价值的观念也发生了质的转变,在追求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上升到要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在创业能力观方面,发现大学生都能认识到创业能力的重要性,并且非常认同在创业过程中需要培养各项能力,这不仅有助于大学生创业,也有益于培养有本领、有担当的当代青年大学生。在创业风险观方面,大学生普遍都能理性看待创业过程中的风险,并且基本都具备一定的风险意识,表明当代大学生的忧患意识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创业风险,还能增强大学生在面对失败挫折时的心理素质。在创业伦理观方面,大学生创业伦理观是积极向上的,普遍都具有较强的法律观念,但是在面临自身利益与社会发展相矛盾的情况下,需要大学生创业者能够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本研究从大学生自身、家庭和学校三个方面探讨了大学生创业观的影响因素。从个体因素来看,本论文所涉及的心理资本和人力资本指标对大学生的创业能力观、创业风险观、创业伦理观以及创业价值观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从家庭因素来看,大学生的父母文化程度越高、家庭收入越高,大学生创业能力观、创业风险观、创业伦理观以及创业价值观越强。从高校影响因素来看,创业教育主体(包括高校和高校教师)、创业教育内容、创业教育方法这三个方面对大学生创业能力观、创业风险观、创业伦理观以及创业价值观的影响都比较大,且基本都呈正向影响,说明大学生创业观的认识和培育与高校息息相关。论文最后提出大学生创业观培育应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诚信原则和创新性原则,以提升大学生自身创业素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观。总体而言,提出需要构建多元化创业教育主体、与时俱进丰富创业教育内容、大力培育创新精神、充分调动创业教育对象的主动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途径与有效方法、科学引导家庭创业观培育和有效培育大学生个人资本的建议。以期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观提供可行性的路径指导,为建构符合时代环境和学生需求的科学创业观做贡献。
李绵[8](2019)在《管理哲学视域的政府责任伦理研究》文中认为自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管理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开始,就十分重视效率,强调科学化、技术化、法治化。毋庸置疑,管理追求效率,强调科学和法治本身没有错,但过于偏重效率、科学、法治从而走上了一条抛弃价值、缺乏人文关怀的道路就是错误的。在工具理性的效率中心、价值中立和技术至上理念的主导下,政府行政成为纯技术性的管理工具,行政人员成为非人格化的人。基于此,本文认为政府行政不应该是纯技术性的管理工具、行政人员也不应该是非人格化的人,它们应该是具有责任意识和伦理担当的责任主体,因此本文提出立足管理哲学视域来研究政府责任伦理。管理哲学视域的政府责任伦理是指政府在对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和行政政府机构内部事务管理过程中的责任认知以及对自身行为后果的伦理担当。政府责任伦理是以政府责任为核心的伦理,它的评价标准是看政府是否“尽己之责”,强调政府应该积极为自己行为承担后果。政府责任伦理具有自律性与他律性的统一、应然与实然统一和个体伦理与公共伦理统一的特征,是一种新型的应用伦理。在当今民主政治广泛流行、科技与经济异常繁荣的时代,管理哲学视域的政府责任伦理应该以公共性、以人为本和共生共存为基本原则。同时,通过对以往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反思与总结,效率与公平、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发展意识与生态意识的割裂会导致社会畸形发展,因此政府责任伦理应该以效率与公平、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发展意识与生态意识的统一为内在规定性。基于政府责任伦理确立的基本原则和内在规定性,政府责任伦理应以维护公共利益、保障公民权利、维护社会公正和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基本内容,通过政府责任伦理制度化、建立和完善政府问责制以及树立行政人员的责任伦理观等途径加以实施。从管理视角来看,政府责任伦理具有彰显政府管理的价值理性和改变政府管理与道德无涉状况的理论价值,同时还具有稳定社会秩序、提升政府能力和增强政府公信力的实践价值。对于中国的政府责任伦理来说,我国政府已经充分意识到政府责任伦理的重要性,并且,在环境保护、政府正义和人民利益满足方面已经取得一定成就,尽管目前还存在一定不足,但是我国一直在努力完善中。与此种逻辑线索相对应的解释框架是:第一章是对管理哲学视域政府责任伦理的相关概念进行阐释;第二章对中西方政府责任伦理思想进行历史回溯与理论基础探寻;第三章是从管理哲学的角度阐释政府责任伦理的基本原则、内在规定性、基本内容和实践途径;第四章是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来诠释政府责任伦理的管理价值;第五章是基于对管理理论与实践反思角度来阐释政府责任伦理建设的困境和救治方式;第六章对当前中国的政府责任伦理进行反思,分析政府责任伦理建设的必要性、已取得的成就和目前存在的主要不足以及完善方式,以期对推进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参考。因此,管理哲学视域的政府责任伦理研究目的是通过强调政府的伦理追求和伦理担当导向政府向善,促进政府更好的提供公共服务、更好的满足人民诉求,进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的全面进步和生态的全面和谐。
汪全先[9](2017)在《学校体育的伦理省思》文中指出学校体育是符合人的发展需要的教育存在,其在教育实践中具有深刻的伦理蕴意。伦理作为规范、导引、调节事物发展的重要一维,它能够规范人之行为趋向正义,引导事物合规律发展,协调实践活动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它是事物运行的理性杠杆与标尺。当代中国学校体育实践表明,仅仅依靠法律、政策与行政推动尚难以完全解决学校体育中存在的诸多实际问题,尤其是关涉人之价值取向及行为逾越的问题。而伦理之于学校体育的作用与意义恰恰在于其能够促进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规范相关主体之行为,引导学校体育合规律发展。尽管国内学者对我国学校体育问题做了许多伦理维度的有益探索,但仔细扫描已有相关研究我们会发现,这些从伦理维度思考学校体育的相关研究,一方面较少阐述研究者的伦理立场,也较少涉及学校体育应遵循的伦理原则,即使使用了某种伦理原则往往也是“拿来主义”,借用伦理或教育伦理的相关原则,而未说明运用该伦理原则的理论依据,从而失去可靠的理论凭借;另一方面,在对学校体育现实伦理问题的相关研究中,由于应然的伦理价值取向论证的缺乏,往往对问题的梳理缺乏主线,泛泛而谈,也因未提供规范的价值判断依据,而常常未能针对问题提供对应的、合理的价值判断取向。当我们从伦理的眼光省思学校体育之时,并不是肤浅地、表面地来看它,而是要深入地、系统地达到伦理的高度,进行省察与思考。只有通过省思,澄明了学校体育基本伦理理论问题,我们才能抓住学校体育伦理的精髓,进而我们才能对我国当代学校体育中的现实伦理问题进行合理的评判与反思。为此,本研究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研究:一是省思学校体育伦理研究相关的基本理论问题,即通过澄明学校体育伦理的相关概念、阐明学校体育以伦理介入的可能性与必要性、确立学校体育的伦理立场、论证学校体育的应然伦理追求及应遵循的伦理原则、探究学校体育伦理的结构并厘清学校体育伦理各结构要素之间的关系等,为从伦理维度考量学校体育提供必要的理论凭借;二是省思当代中国学校体育中存在的现实伦理问题,并探寻这些伦理问题产生的根源,提出当代中国学校体育伦理问题消解的应然路向,为中国学校体育发展提供有益的参照。本研究除绪论外,共分为七章。其中,第一、二、三、四章属于基本伦理理论问题的省思,第五、六章属于现实伦理问题的省思,第七章是结论与建议。第一章:学校体育伦理相关概念澄明。本章在对伦理、道德、教育伦理、体育伦理等相关概念进行厘清的基础上,依据概念推演的思维逻辑,对学校体育伦理的概念进行界定:所谓学校体育伦理,主要是指学校体育中人之行为应该如何的规范。它既反映在学校体育中人之行为遵循育体、育人的规范之中;也反映在学校体育中人们追求人道、公正、理性、诚信、幸福等过程中“人之所以为人”应该具备的品性、德性、气凛之中。同时对学校体育伦理的内涵进行了诠释:(1)道德责任是学校体育伦理的基石与保障;(2)缔造幸福是学校体育伦理的归宿:(3)和谐与平衡是学校体育伦理的理想。第二章:学校体育的伦理基础。学校体育的伦理基础的探讨实质上是要揭示学校体育以伦理介入“何以可能”与“何以必要”的问题,只有回答了这两个问题,对学校体育伦理进一步研究才具有学理逻辑上的可能。探问学校体育以伦理介入何以可能,即是要探问学校体育是否具有伦理属性;而探问学校体育以伦理介入何以必要,则是要探问伦理之于学校体育有何价值与功能。本章从人性逻辑确认了学校体育具有伦理属性,并对伦理属性在学校体育认识形态中有何体现进行了阐述,同时对伦理之于学校体育的价值与功能进行了探讨。第三章:学校体育伦理的立论基础。本章提出了学校体育伦理立场选择的依据:马克思主义伦理观;确认了学校体育的伦理立场:道义与功利的和谐统一;阐明了学校体育的应然伦理追求:学生身心归合发展;论证了学校体育应遵循的伦理原则:秉持人道、崇尚公正、依循理性、恪守诚信、追求幸福。第四章:学校体育伦理的结构分析。本章遵循整体性、层次性、全面性、动态性、可操作性等原则,勾勒了学校体育伦理的结构系统模型,研究认为学校体育伦理的结构系统包含时间维度、空间维度、层次维度三个维度构成的三个子系统。在时间维度上:学校体育伦理的形成、演化、重构反映着学校体育伦理在时间序列上的结构要素演进;在空间维度上:学校体育的内部伦理关系与外部伦理环境反映着学校体育伦理各结构要素之间的伦理联系;在层次维度上:底线伦理、均衡伦理、圣德伦理反映着学校体育伦理结构的层次。第五章:当代中国学校体育的伦理问题及其根源。本章对我国当代学校体育发展中的既存问题及其背后的伦理蕴意进行分析,把当代中国学校体育中的伦理问题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基本问题:事实偏离应然伦理追求,学生身心割裂发展;第二、人道问题:人道本位放逐,权利侵蚀凸现;第三、公正问题:发展公正缺失,资源获取不公;第四、理性问题:工具理性越位,价值理性失位;第五、诚信问题:诚信道德遗失,信用规制缺失;第六、幸福问题:生命价值失落,幸福获得阙如;第七、性别问题:性别平等欠缺,女性处身弱势;第八、道德责任问题:教学道德失范,责任应诺消隐。这些问题都是学校体育中不应当的伦理存在,需要我们去寻找根源。要探寻当代中国学校体育伦理问题产生的根源,不仅要从教育本身、教育主体等教育本体中去探寻,也要从经济、社会、文化等外在关联的现象中来寻找。归纳起来,本研究认为,引致当代中国学校体育伦理问题产生的根源,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经济之因:经济功利主义主导,教育资源配置失衡;第二、社会之源:社会对体育存在偏见,国民对体育认知不足;第三、文化之失:文化导向偏失,价值取向偏斜;第四、教育之殇:教育物化过度,主体走向失落;第五、实践之弊:政策执行与监管脱节,学校落实流于形式;第六、主体之困:体育教师处身窘境,学生主体理解局限。第六章:当代中国学校体育伦理问题消解的应然路向。本章立足于解决问题的考量,遵循问题解决的逻辑,着眼于伦理的思考,提出当代中国学校体育伦理问题消解的应然路向:皈归应然伦理追求,弥合身心发展的割裂;回归教育的人道本真,摆脱教育爱的过度投射;强化发展公正与教育正义,促进资源分配公平与均衡:以价值理性引领工具理性,以合理理性指引决策理性;促进诚信自觉与道德觉醒,规约道德选择的自由与尺度;尊重人的生命价值,追求幸福的实现;构建先进学校体育性别文化,强力推进性别平等教育;落实主体责任与制度安排,阶段性消解偏失与失衡。第七章:结论与建议。本章在对全文所做研究进行总结的基础上,提出如下建议。(1)学校体育伦理理论研究导向的建议:加强研究范式的介入研究,进一步促进研究范式的多元化;加强各伦理学说的介入研究,丰富学校体育伦理的理论基础;加强学校体育政策伦理的理论研究,促进合伦理性地制定学校体育政策;加强学校体育性别伦理的研究,扩大女性参与决策的声音;加强学校体育伦理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的研究,促进学校体育伦理理论的可实践性。(2)学校体育伦理实践导向的建议:以立德树人为引领,促进教育主体向完整人转化;以核心素养形成为抓手,形塑体育学科品格与能力;推动以法律、政策规范为主的学校体育治理,转向道德、法律、政策耦合规范的学校体育治理;以五大发展理念为伦理价值导向,谋篇布局中国学校体育发展;把“健康中国”理念作为学校体育发展的伦理价值驱动,充分发挥学校体育促进健康的价值与功能。
姜珂[10](2017)在《当代中国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伦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数量有近5000万家,占到我国企业总数的99%,中小企业对我国GDP的贡献达到了60%,我国外贸出口进项中有68%来自中小企业,中小企业对我国的税收贡献有近53%,并为我国80%的就业人口提供了就业的机会。这些转变显示出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我国企业发展的一种重要的模式,并且对我国经济发展起到了强大的推动作用。但是,人才短缺、人才流失、人力资本不足等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大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除了中小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上存在不足之外,更重要的是中小企业忽视了管理中伦理问题,从而与员工之间产生矛盾并陷入伦理困境。因此,要想从根本解决由于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带来的中小企业的发展困境,不能单纯地依靠僵化的管理手段,应当在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之上融入伦理理念,进而实现员工发展和中小企业发展的双轨合一。之所以要解决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上的伦理困境,是因为中小企业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意义和重量不可小觑,由人力资源管理失当所引起的问题已经不单单一个管理上的或企业的问题,而是可能会造成动荡的社会问题。再则,我国想要实现“2025中国制造”的强国梦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贯彻,需要社会之中每个成员的配合和付出,而中小企业就是这其中十分庞大且关键的一个环节,这个环节能够良性运转是各项举措顺利实施的基础。具体到本文的研究意义。从理论层面来说,本文所研究的人力资源管理伦理方向是管理伦理的一个分支,属于更具针对性的应用伦理范畴,是对人力资源管理和管理伦理这两个领域理论的延伸和丰富。从现实层面来看,构建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伦理体系不仅仅解决了中小企业当下所面临的伦理困境,更有助于实现中小企业的长期的、可持续的发展,也有利于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孟子曰:“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意在说明治理国家,方法和能力固然重要,但如若没有仁义之心的引导也不可能使天下太平安定。其言下之意正好揭示了人力资源管理和伦理的关系,那就是二者是相辅相成融会贯通的。因此,本文首先阐述了人力资源管理伦理的理论依据,揭示了人力资源管理与伦理之间的关系,即人力资源管理本身就是一门深含伦理理念的学科。其次,笔者对我国中小企业当前的发展现状以及其所遇到的伦理困境进行了梳理,从观念、制度以及个体层面对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所遇到的伦理问题进行了归纳。具体来说:在观念上表现为义利、公私、个人与集体层面的差异化;在制度上表现为人本关怀缺失、诚信危机、员工发展被忽视、责权利不均衡的现实状况;在个体层面表现为中小企业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伦理人格的不完善。之后,进一步探讨了造成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中频频出现伦理失范现象的外因,从经济环境、制约机制以及中小企业自身三个方面对外因进行了全方位地解读。再次,结合发达国家即德国和日本中小企业管理的成功经验以及相关的基础理论,整合梳理出了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伦理的构建准则。最后,依据人力资源管理伦理准则并结合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伦理困境的现实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路径。最终,笔者对中小企业构建人力资源管理伦理体系进行了展望,即对内实现员工幸福、培养员工的工匠精神以及塑造企业家的伦理精神,对外树立当代中小企业的新标签以及作为“企业公民”肩负相应的社会责任。
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伦理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伦理观(论文提纲范文)
(1)生态伦理的现代管理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基本思路与主要创新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现代管理的生态伦理本质 |
第一节 生态伦理的阐释 |
一、西方生态伦理的思想流变 |
二、现代管理的生态伦理内涵及特征 |
第二节 多学科视角的生态伦理属性 |
一、政治学视角:基于政治权力的生态伦理属性 |
二、经济学视角:共生和绿色的可持续性经济管理 |
三、社会学视角:社会结构的生态化转型 |
第三节 现代管理的生态伦理基本规定 |
一、生态伦理的价值理念 |
二、生态伦理的基本原则 |
三、生态伦理的理论基础 |
四、生态伦理的维护机制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现代管理视域下的生态伦理历史演进 |
第一节 古典管理理论的价值定位——效率至上 |
一、古典管理理论的“经济人”人性假设基础 |
二、科学管理的管理模式:控制自然的祛魅化设计 |
三、理性逻辑的科学化功利价值取向 |
四、“经济人”假设的反生态伦理省思 |
第二节 行为科学管理的价值转换——情感依托 |
一、行为科学管理的“社会人”人性假设基础 |
二、行为科学理论模式:人际关系的社会化凸显 |
三、情感激励的生态化行政伦理扩展 |
四、行为科学理论的生态伦理缺失 |
第三节 系统权变管理的价值探索——因境制宜 |
一、系统权变管理的“复杂人”人性假设基础 |
二、系统权变管理的管理模式:人境关系的动态化调适 |
三、动态持衡的多元化政府伦理关系 |
四、系统权变时期的方法论评价 |
第四节 知识与文化管理的价值创造——互生共存 |
一、知识与文化管理的“文化人”人性假设基础 |
二、知识与文化管理模式:人智关系的持续化建设 |
三、生态和谐的人本化行政文化结构 |
四、知识经济时代“文化人”的内在限度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现代管理的生态伦理价值向度 |
第一节 现代社会管理的生态意识理念 |
一、生态健康意识——推动社会协调发展 |
二、生态优先意识——保证社会持续发展 |
三、生态环境意识——引领社会绿色发展 |
第二节 现代管理的生态伦理的价值体系 |
一、生态公正:政府生态伦理管理的核心价值 |
二、生态自由:公共管理秩序建构的目标价值 |
三、生态平等:道德主体利益协调的价值根基 |
四、生态和谐:和谐社会伦理调和的价值趋向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现代管理的生态伦理价值实现困境与出路 |
第一节 生态伦理在现代管理中的实现困境 |
一、现代管理的主体性困境:主体价值的公平失允 |
二、现代管理的目标困境:可持续发展的实践受阻 |
三、现代管理的秩序困境:生态安全的秩序失衡 |
四、现代管理的文化困境:中西生态伦理的融突 |
第二节 公共社会治理实现生态伦理的出路 |
一、构建生态伦理观念以践行协调共生的价值理念 |
二、实施生态伦理战略以推动生态化的社会经济发展 |
三、加强生态法治建设以维护生态安全的稳定秩序 |
四、创新生态文化理念以促进生态文明的理论建设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现代管理的生态伦理价值建构之维 |
第一节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生态伦理价值阐释 |
一、基于命运共同体的生态伦理价值构建 |
二、生态善治对美丽中国愿景的实现 |
第二节 中国生态伦理的现代管理决策模式 |
一、生态管理及其决策理念建构 |
二、生态伦理的现代管理决策运行模式 |
第三节 生态伦理视域下生命安全健康的价值阐释 |
一、生命安全健康的理性制衡内蕴 |
二、中国人民生命安全健康的生态行政价值观建构 |
三、中国政府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实现路径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2)渔业伦理视角下的现代渔业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方法及内容框架 |
第二章 渔业伦理的理论建构 |
2.1 渔业伦理的立论基础 |
2.1.1 逻辑起点 |
2.1.2 资源养护 |
2.1.3 可持续利用 |
2.2 渔业伦理的概念、地位和原则 |
2.2.1 概念溯源及研判 |
2.2.2 学科关联 |
2.2.3 相关原则 |
2.3 基本分类 |
2.3.1 渔业生态伦理 |
2.3.2 渔业社会伦理 |
2.3.3 渔业产业伦理 |
2.3.4 渔业科技伦理 |
第三章 基于伦理的渔业治理范式分析 |
3.1 渔业治理的元层次 |
3.1.1 合法性与正当性 |
3.1.2 渔业元治理 |
3.2 符合伦理的现代渔业治理理论 |
3.2.1 基于“生态整体主义”的治理理论 |
3.2.2 基于“价值平衡原则”的治理理论 |
3.3 渔业伦理分析和评估 |
3.3.1 伦理分析矩阵 |
3.3.2 伦理评估工具 |
第四章 现代渔业治理的伦理进程 |
4.1 可持续渔业中的维度指向 |
4.1.1 时间维度 |
4.1.2 空间维度 |
4.1.3 人际维度 |
4.2 渔业治理之伦理难题 |
4.2.1 人与人的博弈 |
4.2.2 人与鱼的博弈 |
4.2.3 知与行的脱节 |
4.3 渔业治理之伦理突围 |
4.3.1 制定渔业伦理目标 |
4.3.2 开展渔业伦理决策 |
第五章 中国渔业治理的伦理议题 |
5.1 中国渔业道德基础与现代问题 |
5.1.1 中国传统智慧中的渔业伦理元素 |
5.1.2 中国现代渔业问题的伦理之维 |
5.2 中国现代渔业治理的绿色转型 |
5.2.1 发展阶段与模式进化 |
5.2.2 基于伦理的转型实践 |
5.2.3 未来发展的伦理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缩略语 |
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3)明清时期晋商与徽商伦理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现状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二、晋商与徽商伦理比较研究评析 |
三、晋商与徽商伦理比较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晋商与徽商伦理比较研究的基本思路 |
二、晋商与徽商伦理比较研究的主要方法 |
第三节 研究难点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明清时期晋商与徽商伦理的形成基础 |
1.1 晋商与徽商伦理形成的社会政治背景 |
1.2 晋商与徽商伦理形成的地域环境 |
1.2.1 自强不息:晋商与徽商地少人多孕育的伦理实质 |
1.2.2 进取果敢:晋商地处边境在边贸中折射出的伦理特征 |
1.2.3 保守向儒:徽商相对封闭的地域环境沉淀出的伦理特色 |
1.3 晋商与徽商伦理形成的文化根基 |
1.3.1 儒家传统文化:晋商与徽商伦理的基石 |
1.3.2 关公文化:晋商伦理中“义勇”的基石 |
1.3.3 朱子之理:徽商伦理“儒礼”特色之根基 |
第二章 明清时期晋商与徽商的贾儒观 |
2.1 贾儒互动:晋商与徽商共同的价值指向 |
2.1.1 向儒通仕:贾儒互动的利益轴心 |
2.1.2 向儒用仕:贾儒互动的利益实现 |
2.1.3 向儒依仕:贾儒互动的利益保障 |
2.2 优则商:晋商的价值诉求 |
2.2.1 重义向仁:晋商官商结合主要方式 |
2.2.2 贾儒分明:晋商官商关系中“清”的萌芽 |
2.2.3 “优则商”:晋商官商关系折射的价值观 |
2.3 优则仕:徽商的价值诉求 |
2.3.1 诚恳向儒:徽商官商结合主要方式 |
2.3.2 贾儒互济:徽商官商互动主要特点 |
2.3.3 “优则仕”:徽商官商关系折射的价值观 |
第三章 明清时期晋商与徽商的管理伦理 |
3.1 情义股:晋商与徽商管理机制的软实力 |
3.1.1 仁爱信达:晋商与徽商人才选拔过程中以人为本的伦理实质 |
3.1.2 重徳公正:晋商与徽商管理中商业激励伦理的主要特征 |
3.1.3 情义并重:晋商与徽商管理实践中人文关怀的价值追求 |
3.2 地缘“义”:晋商经营管理的道德架构 |
3.2.1 地缘关公“义”:历史大迁徙促成的晋商管理伦理特色 |
3.2.2 同心同德:晋商管理中选人、用人、交人的伦理原则 |
3.2.3 信和合一:晋商管理制度伦理内生出的创新激励源头 |
3.3 血缘“情”:徽商经营管理的道德框约 |
3.3.1 血缘同宗情:相对封闭的徽商管理伦理特色 |
3.3.2 向仁重礼:徽商传统宗族制中管理伦理的集中体现 |
3.3.3 责任意识:隐性契约制在徽商宗族管理中的伦理体现 |
第四章 明清时期晋商与徽商的义利观 |
4.1 见利思义:晋商与徽商在义利观上的共同特质 |
4.1.1 义缘利取:明清时期有关义利观的思想引领 |
4.1.2 见利思义:晋商与徽商义利观的一致态度 |
4.1.3 义利并举:晋商与徽商共同的社会道德认同 |
4.2 “利以义制”:晋商的义利观 |
4.2.1 义以为上:晋商义利价值导向 |
4.2.2 以义制利:晋商践行义利的行为理念 |
4.2.3 利而不污:晋商之于义利的修养信条 |
4.3 “义中取利”:徽商的义利观 |
4.3.1 义利相通:徽商义利价值导向 |
4.3.2 以义取利:徽商践行义利的行为理念 |
4.3.3 利而通德:徽商之于义利的修养信条 |
第五章 明清时期晋商与徽商的诚信观 |
5.1 诚实守信:晋商与徽商共同恪守的道德准则 |
5.1.1 诚信传统:晋商与徽商诚实守信之根基 |
5.1.2 诚信为本:晋商与徽商安身立命之道德本源 |
5.1.3 道法则:晋商与徽商诚实守信的三境界 |
5.2 诚信如介石:晋商诚信观的集中体现 |
5.2.1 信誉第一:晋商诚信之客商关系 |
5.2.2 诚信立足:晋商诚信之同行关系 |
5.2.3 诚实不虚:晋商诚信之自我剖析 |
5.3 诚实戒欺:徽商诚信观的集中体现 |
5.3.1 信实等价:徽商诚信之客商关系 |
5.3.2 诚恳合作:徽商诚信之同行关系 |
5.3.3 至诚无私:徽商诚信之社会关系 |
第六章 明清时期晋商与徽商的教育伦理 |
6.1 尊师重道:晋商与徽商教育活动中共同的教育价值取向 |
6.1.1 以教促长:通过教育体现自我存在的价值 |
6.1.2 尊师重教:重教育、报社会之价值取向义举 |
6.1.3 德智并重:传承良好的道德品质教育 |
6.2 崇实拙华:晋商教育活动的价值导向 |
6.2.1 重实用:提倡实用之学,为商所用 |
6.2.2 学而优则商:晋商对传统教育价值观的突破 |
6.2.3 器与不器:晋商对传统人才观的颠覆 |
6.3 内圣外王:徽商教育活动的价值导向 |
6.3.1 圣贤之学:徽商教育重儒学经典,为入仕做铺垫 |
6.3.2 学而优则仕:徽商教育价值观归宿 |
6.3.3 内圣外王:徽商教育人才观的集中体现 |
第七章 明清时期晋商与徽商伦理的当代启示 |
7.1 亲清和谐:政商关系的当代启示 |
7.1.1 健全制度,摒弃官商不分之土壤 |
7.1.2 崇尚企业家精神,独立人格,开拓创新 |
7.1.3 贾儒互通,政商“亲清”,良性互动 |
7.2 重“人”规“制”:商业管理的当代启示 |
7.2.1 立足实际:商业经营管理的关键 |
7.2.2 创新发展:商业发展的核心 |
7.2.3 以人为本:现代管理的催化剂 |
7.3 大义通利:商业发展义利观的当代启示 |
7.3.1 义利统一:正确价值导向促进商业发展 |
7.3.2 义利相济:商业健康有序运行的道德规约 |
7.3.3 义利通德:商业长久发展的法宝 |
7.4 德性-契约:商业社会诚信的当代启示 |
7.4.1 诚保发展:商业生存之根基 |
7.4.2 契约信用:商业何以诚信之思考 |
7.4.3 应然之诚:商业追求的终极目标 |
7.5 本真发展:社会教育的当代启示 |
7.5.1 全面发展:现代教育功能观 |
7.5.2 德能并重:现代企业教育人才观 |
7.5.3 使人为人:现代企业教育价值观之追求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4)新时代背景下企业伦理管理的价值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
二、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伦理问题产生的动因 |
(一)近代西方哲学中的“人类中心主义”是企业发展过程中造成资源浪费、环境破坏行为的思想基础 |
(二)极端的“利己主义”导致企业营销道德价值目标缺位 |
(三)企业真正的“人道主义”的价值观尚未完全建立起来,导致企业内部人文关怀缺失 |
三、新时代背景下企业伦理管理的价值探讨 |
(一)新时代背景下企业营销伦理管理的价值 |
(二)新时代背景下企业生态伦理管理的价值 |
(三)新时代背景下企业人力资源伦理管理的价值 |
四、新时代背景下企业伦理管理的对策思考 |
(一)重视企业营销伦理文化的建设,塑造企业“道德经济人”的形象和精神 |
(二)及时更新企业管理者的价值观念,树立生态意识,建立企业生态管理模式 |
(三)从“管理科学主义”的“物本管理”过渡到“管理人道主义”的“人本管理” |
总结 |
(5)现代管理伦理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现代管理伦理基本问题界定 |
第一节 管理、伦理和管理伦理 |
一、伦理与道德 |
二、管理和伦理 |
三、管理伦理的基本内涵 |
四、管理伦理的基本属性 |
第二节 前现代管理发展及伦理特征 |
一、前现代管理的历史发展 |
二、前现代管理的管理伦理特征 |
第三节 现代管理及其工具理性特征 |
一、现代管理及管理范式转换 |
二、现代管理的工具理性特征 |
第四节 现代管理伦理及其主要内容 |
一、现代管理伦理的概念提出 |
二、现代管理伦理对现代管理危机的回应 |
三、现代管理伦理的主要内容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现代管理伦理的产生及价值诉求 |
第一节 现代管理伦理精神失落及回归诉求 |
一、现代管理伦理精神失落的主要表现 |
二、现代管理伦理精神失落的原因分析 |
三、现代管理伦理精神失落对现代管理伦理的诉求 |
第二节 现代管理伦理的产生条件 |
一、现代管理伦理产生的经济条件 |
二、现代管理伦理产生的科技条件 |
三、现代管理伦理产生的思想条件 |
第三节 现代管理伦理的基本价值诉求 |
一、现代管理伦理对制度公正的价值诉求 |
二、现代管理伦理对美德回归的价值诉求 |
三、现代管理伦理对社会责任的价值诉求 |
四、现代管理伦理对公共精神的价值诉求 |
五、现代管理伦理对管理效率的价值诉求 |
六、现代管理伦理对人本回归的价值诉求 |
七、现代管理伦理对卓越目标的价值诉求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现代管理伦理的基本作用与作用机理 |
第一节 现代管理伦理的基本作用 |
一、现代管理伦理的价值导向作用 |
二、现代管理伦理的规范作用 |
三、现代管理伦理的评价作用 |
四、现代管理伦理的凝聚作用 |
五、现代管理伦理的激励作用 |
六、现代管理伦理的调节作用 |
第二节 现代管理伦理的作用特点 |
一、广泛性 |
二、义务性 |
三、形式灵活性 |
四、行为自律性 |
第三节 现代管理伦理四大体系的作用机理 |
一、现代管理制度伦理对管理行为的约束机理 |
二、现代管理美德伦理对管理主体的塑造机理 |
三、现代管理责任伦理对管理责任的践行机理 |
四、现代管理信念伦理对管理主体的精神激励机理 |
第四节 现代管理伦理四大体系的作用限度及内在关联 |
一、现代管理制度伦理的作用限度 |
二、现代管理美德伦理的作用限度 |
三、现代管理责任伦理的作用限度 |
四、现代管理信念伦理的作用限度 |
五、现代管理伦理四大体系作用的内在关联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现代管理伦理作用实现的保障机制 |
第一节 现代管理伦理作用实现的个体机制 |
一、道德情感、良心、义务感:美德养成的内在心理机制 |
二、鉴别力、抉择力:解决伦理困境的能力机制 |
第二节 现代管理伦理作用实现的组织机制 |
一、正式制度:组织内部硬性约束机制 |
二、非正式制度:组织内部软性约束机制 |
第三节 现代管理伦理作用实现的社会机制 |
一、社会舆论:社会文化氛围机制 |
二、社会荣誉:社会评价激励机制 |
三、榜样示范:社会价值牵引机制 |
四、社会制度体系:社会规范控制机制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传统管理伦理的扬弃与现代管理伦理建设 |
第一节 中国传统管理伦理对现代管理伦理建设的积极意义 |
一、中国传统管理制度伦理对现代管理伦理建设的积极意义 |
二、中国传统管理美德伦理对现代管理伦理建设的积极意义 |
三、中国传统管理责任伦理对现代管理伦理建设的积极意义 |
四、中国传统管理信念伦理对现代管理伦理建设的积极意义 |
第二节 中国传统管理伦理在现代管理伦理建设中的局限性 |
一、中国传统管理制度伦理在现代管理伦理建设中的局限性 |
二、中国传统管理美德伦理在现代管理伦理建设中的局限性 |
三、中国传统管理责任伦理在现代管理伦理建设中的局限性 |
四、中国传统管理信念伦理在现代管理伦理建设中的局限性 |
第三节 中国现代管理伦理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完善 |
一、中国现代管理制度伦理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完善 |
二、中国现代管理美德伦理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完善 |
三、中国现代管理责任伦理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完善 |
四、中国现代管理信念伦理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完善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6)企业环境伦理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创新点 |
1.5 研究技术路线与方法 |
1.5.1 技术路线 |
1.5.2 研究方法 |
1.6 论文结构安排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企业环境伦理 |
2.1.1 企业环境伦理的的来源与内涵 |
2.1.2 基于自然资源基础理论的企业环境伦理 |
2.1.3 企业环境伦理的分类与测量 |
2.1.4 企业环境伦理的研究现状 |
2.1.5 小结 |
2.2 企业竞争优势 |
2.2.1 企业竞争优势的内涵 |
2.2.2 企业竞争优势的测量 |
2.2.3 企业竞争优势的研究现状 |
2.2.4 小结 |
2.3 前瞻型环境战略 |
2.3.1 前瞻型环境战略的来源与内涵 |
2.3.2 前瞻型环境战略的测量 |
2.3.3 前瞻型环境战略的研究现状 |
2.3.4 小结 |
2.4 绿色创新 |
2.4.1 创新理论 |
2.4.2 绿色创新的内涵 |
2.4.3 绿色创新的分类与测量 |
2.4.4 绿色创新的研究现状 |
2.4.5 小结 |
2.5 利益相关者压力 |
2.5.1 利益相关者理论与利益相关者压力 |
2.5.2 利益相关者压力的分类与测量 |
2.5.3 利益相关者压力的研究现状 |
2.5.4 小结 |
2.6 冗余资源 |
2.6.1 冗余资源的界定与内涵 |
2.6.2 冗余资源的分类与测量 |
2.6.3 冗余资源的研究现状 |
2.6.4 小结 |
2.7 本章总结 第3章 理论框架与研究假设 |
3.1 理论框架 |
3.2 研究假设 |
3.2.1 环境伦理与竞争优势 |
3.2.2 前瞻型环境战略的中介作用 |
3.2.3 绿色创新的中介作用 |
3.2.4 链式中介作用 |
3.2.5 利益相关者压力的调节作用 |
3.2.6 冗余资源的调节作用 |
3.2.7 被调节的中介作用 |
3.3 本章总结 第4章 研究设计 |
4.1 问卷设计 |
4.1.1 问卷调研方法 |
4.1.2 问卷调研设计 |
4.2 变量设计与测量 |
4.2.1 被解释变量 |
4.2.2 解释变量 |
4.2.3 中介变量 |
4.2.4 调节变量 |
4.2.5 控制变量 |
4.3 数据收集与控制 |
4.3.1 调研对象选择 |
4.3.2 数据控制 |
4.3.3 数据分析方法 |
4.3.4 预调研 第5章 数据分析与检验 |
5.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1.1 企业规模的统计 |
5.1.2 企业所有权类型的统计 |
5.1.3 所属行业的统计 |
5.1.4 城市分布情况统计 |
5.1.5 样本个体特征 |
5.1.6 量表描述性统计分析 |
5.2 信度与效度检验分析 |
5.2.1 信度分析 |
5.2.2 效度分析 |
5.2.3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
5.3 假设检验 |
5.3.1 前瞻型环境战略的中介作用检验 |
5.3.2 绿色创新的中介作用检验 |
5.3.3 链式中介效应检验 |
5.3.4 利益相关者压力的调节作用检验 |
5.3.5 冗余资源的调节作用检验 |
5.3.6 调节中介效应检验 |
5.4 研究结果 第6章 结果与讨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理论贡献 |
6.3 管理启示 |
6.4 研究局限 |
6.5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
(7)高校大学生创业观及其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研究不足 |
1.4 本研究主要拟定创新点和难点 |
1.4.1 主要拟定创新点 |
1.4.2 难点 |
1.4.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2章 高校大学生创业观相关理论概述 |
2.1 高校大学生创业观及相关概念 |
2.1.1 创业观 |
2.1.2 创业观培育 |
2.2 高校大学生创业观的构成要素 |
2.2.1 创业价值观 |
2.2.2 创业能力观 |
2.2.3 创业风险观 |
2.2.4 创业伦理观 |
2.3 高校大学生创业观的培育理论基础 |
2.3.1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论和载体论 |
2.3.2 人才成长理论 |
2.3.3 社会贡献论 |
第3章 高校大学生创业观现状分析 |
3.1 高校大学生创业观的调查设计 |
3.1.1 调查形式与问卷设计 |
3.1.2 调查对象基本信息 |
3.2 高校大学生创业观的现状 |
3.2.1 创业价值观现状 |
3.2.2 创业能力观现状 |
3.2.3 创业风险观现状 |
3.2.4 创业伦理观现状 |
3.3 大学生群体内部创业观的差异性分析 |
第4章 高校大学生创业观影响因素分析 |
4.1 大学生个人方面的影响因素分析 |
4.1.1 心理资本对创业观的影响 |
4.1.2 人力资本对创业观的影响 |
4.2 家庭方面的影响因素分析 |
4.2.1 家庭背景对大学生创业观的影响 |
4.2.2 家庭创业培育对创业观的影响 |
4.3 高校方面的影响因素分析 |
4.3.1 高校创业教育重视程度对大学生创业观的影响 |
4.3.2 高校创业教育师资力量对大学生创业观的影响 |
4.3.3 高校创业教育内容对大学生创业观的影响 |
4.3.4 高校创业教育方法对大学生创业观的影响 |
第5章 培育高校大学生创业观的对策研究 |
5.1 培育高校大学生创业观应坚持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
5.1.1 培育高校大学生创业观应坚持的指导思想 |
5.1.2 培育高校大学生创业观应坚持的基本原则 |
5.2 培育高校大学生创业观的目标 |
5.2.1 提升大学生自身创业素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
5.2.2 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观 |
5.3 培育高校大学生创业观的对策建议 |
5.3.1 有效培育大学生个人资本 |
5.3.2 科学引导家庭创业观培育 |
5.3.3 加强高校创业观培育发展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附录 |
(8)管理哲学视域的政府责任伦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难点与创新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政府责任伦理限域的阐释 |
第一节 责任、责任伦理与政府责任伦理的涵义 |
一、责任的涵义 |
二、责任伦理的内涵 |
三、政府责任伦理的涵义与多学科审视 |
第二节 管理哲学视域的政府责任伦理阐释 |
一、管理哲学视域政府责任伦理的涵义与特征 |
二、管理哲学视域政府责任伦理的层次 |
三、管理哲学视域的政府责任伦理构成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政府责任伦理思想的历史回溯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西方政府责任伦理思想的历史回溯 |
一、至善:古代西方城邦治理的责任伦理追求 |
二、个体权利:近代西方的政府责任伦理追求 |
三、效率到公平:现当代西方政府责任伦理理论 |
第二节 中国政府责任伦理思想的历史回溯 |
一、儒家“仁政”思想:中国古代的政府责任伦理思想 |
二、公共意识觉醒:中国近现代的政府责任伦理体现 |
三、为人民服务:中国当代的政府责任伦理追求 |
第三节 政府责任伦理的理论基础 |
一、社会契约论为政府责任伦理提供基本的阐释逻辑 |
二、康德道义论责任观为责任伦理奠定基础 |
三、中国传统的德治思想为现代政府责任伦理提供参考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管理哲学视域的政府责任伦理内容 |
第一节 政府责任伦理确立的基本原则 |
一、公共性原则 |
二、以人为本原则 |
三、共生共存原则 |
第二节 政府责任伦理的内在规定性 |
一、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的统一 |
二、管理效率与管理公平的统一 |
三、发展意识与生态意识的统一 |
第三节 政府责任伦理的基本内容 |
一、维护公共利益 |
二、维护社会公正 |
三、保障公民权利 |
四、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
第四节 政府责任伦理的实践方式 |
一、政府责任伦理的制度化 |
二、建立和完善政府问责制 |
三、树立政府公务人员的责任伦理观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管理哲学视域的政府责任伦理价值 |
第一节 管理哲学视域政府责任伦理的理论价值 |
一、政府责任伦理彰显了政府管理的价值理性 |
二、政府责任伦理改变了政府管理与道德无涉的状况 |
第二节 管理哲学视域政府责任伦理的实践价值 |
一、政府责任伦理有助于稳定社会秩序 |
二、政府责任伦理有助于提升政府能力 |
三、政府责任伦理有助于增强政府公信力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管理哲学视域的政府责任伦理建设困境与救治 |
第一节 政府责任伦理的建设困境 |
一、政府责任伦理建设的理性困境 |
二、政府责任伦理建设的主体困境 |
三、政府责任伦理建设的方法困境 |
第二节 政府责任伦理建设困境的救治 |
一、理性完善: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弥合 |
二、政府治理方式: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
三、救治方法:技术主义与人文主义的结合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的政府责任伦理之思 |
第一节 中国政府责任伦理建设的必要性 |
一、建设政府责任伦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
二、建设政府责任伦理是深化政府体制改革的需要 |
三、建设政府责任伦理是提升政府内部软环境的需要 |
四、建设政府责任伦理是维护政府公正的需要 |
第二节 当前中国政府责任伦理建设的成就 |
一、生态责任意识升华:“生命共同体”思想格局 |
二、政府正义的维护: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 |
三、人民利益维护:创新地提出增强人民的“获得感” |
第三节 当前中国政府责任伦理建设不足与完善 |
一、政府责任伦理实践者的不作为问题及其应对之策 |
二、政府责任伦理核心问题:社会不公现象及其治理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9)学校体育的伦理省思(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一) 现实诉求 |
(二) 理论诉求 |
二、国内外研究述评 |
(一) 国内研究述评 |
(二) 国外研究述评 |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意义 |
四、研究对象 |
五、研究范式与研究方法 |
六、研究的逻辑构架 |
(一) 研究的思路 |
(二) 研究的进路构架 |
(三) 主要研究内容 |
七、可能的创新之处与研究不足 |
(一) 可能的创新之处 |
(二) 研究不足 |
第一章 学校体育伦理相关概念澄明 |
一、伦理 |
二、教育伦理 |
三、体育伦理 |
四、学校体育伦理 |
小结 |
第二章 学校体育的伦理基础 |
一、学校体育以伦理介入的可能性 |
(一) 人性假设:学校体育理论与实践的逻辑前提 |
(二) 探问:人性内在是否具有伦理属性 |
(三) 探问之追问:伦理属性在学校体育认识形态中有何体现 |
二、学校体育以伦理介入的必要性 |
(一) 伦理之于学校体育的价值 |
(二) 伦理之于学校体育的功能 |
小结 |
第三章 学校体育伦理的立论基础 |
一、伦理的两大流派解读 |
(一) 道义论 |
(二) 功利论 |
(三) 道义论与功利论的分歧与联系 |
二、学校体育伦理立场的选择 |
(一) 学校体育伦理立场选择的依据——马克思主义伦理观 |
(二) 学校体育伦理立场的确立——道义与功利的和谐统一 |
三、学校体育应然伦理追求的确认——学生身心归合发展 |
四、学校体育伦理原则的确立 |
(一) 秉持人道 |
(二) 崇尚公正 |
(三) 依循理性 |
(四) 恪守诚信 |
(五) 追求幸福 |
小结 |
第四章 学校体育伦理的结构分析 |
一、学校体育伦理的结构系统模型勾勒 |
二、学校体育伦理的时间维度 |
(一) 学校体育伦理的形成 |
(二) 学校体育伦理的演化 |
(三) 学校体育伦理的重构 |
三、学校体育伦理的空间维度 |
(一) 学校体育内部伦理关系 |
(二) 学校体育外部伦理环境 |
四、学校体育伦理的层次维度 |
(一) 底线伦理 |
(二) 均衡伦理 |
(三) 圣德伦理 |
小结 |
第五章 当代中国学校体育的伦理问题及其根源 |
一、当代中国学校体育的伦理问题 |
(一) 基本问题:事实偏离应然伦理追求,学生身心割裂发展 |
(二) 人道问题:人道本位放逐,权利侵蚀凸现 |
(三) 公正问题:发展公正缺失,资源获取不公 |
(四) 理性问题:工具理性越位,价值理性失位 |
(五) 诚信问题:诚信道德遗失,信用规制阙如 |
(六) 幸福问题:生命价值失落,幸福获得缺失 |
(七) 性别问题:性别平等欠缺,女性处身弱势 |
(八) 道德责任问题:教育道德失范,责任应诺消隐 |
二、当代中国学校体育伦理问题产生的根源 |
(一) 经济之因:经济功利主义主导,资源配置失衡 |
(二) 社会之源:社会对体育存在偏见,国民对体育认知不足 |
(三) 文化之失:文化导向偏失,价值取向偏斜 |
(四) 教育之殇:教育物化倾向过度,主体走向失落 |
(五) 实践之弊:政策执行与监管脱节,学校落实流于形式 |
(六) 主体之困:体育教师主体处身窘境,学生主体理解局限 |
小结 |
第六章 当代中国学校体育伦理问题消解的应然路向 |
一、基本问题之消解:皈归应然伦理追求,弥合学生身心发展的割裂 |
二、人道问题之消解:回归教育的人道本真,摆脱教育爱的过度投射 |
三、公正问题之消解:强化发展公正与教育正义,促进资源分配公平与均衡 |
四、理性问题之消解:以价值理性引领工具理性,以合理理性指引决策理性 |
五、诚信问题之消解:促进诚信自觉与道德觉醒,规约道德选择的自由与尺度 |
六、幸福问题之消解:尊重人的生命价值,追求幸福的实现 |
七、性别问题之消解:构建先进学校体育性别文化,强力推进性别平等教育 |
八、道德责任问题之消解:落实主体责任与制度安排,阶段性消解偏失与失衡 |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一、结论 |
二、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访谈提纲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10)当代中国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伦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伦理的理论依据 |
第一节 人力资源管理的伦理意蕴 |
一、人力资源管理的思想内涵是伦理理念的一种特殊体现 |
二、柔性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以伦理价值观为内在驱动力 |
三、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构建以伦理原则为基本标准 |
四、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共同发展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最终归宿 |
五、人力资源管理伦理是一种特殊管理伦理 |
第二节 人力资源管理伦理的二重属性 |
一、功利性与道义性统一是人力资源管理伦理的逻辑起点与终点 |
二、他律性与自律性统一是人力资源管理伦理的实践前提与保障 |
三、利己性与利他性统一是人力资源管理伦理发展的现实归宿 |
第三节 人力资源管理伦理的外在作用 |
一、人力资源管理伦理的实践根本:调节作用 |
二、人力资源管理伦理的现实升华:优化作用 |
三、人力资源管理伦理的个体效应:激励作用 |
四、人力资源管理伦理的内在追求:凝聚作用 |
第二章 中小企业的现实状况及人力资源管理的伦理困境 |
第一节 当代中国中小企业的现实状况 |
一、中小企业的界定与特征 |
二、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 |
三、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伦理体系构建的现实意义 |
第二节 观念层面:人力资源管理观念的伦理困境 |
一、义与利的兼顾失当 |
二、公与私的差异化理解 |
三、个人发展与企业发展的难以并行 |
第三节 制度层面: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伦理困境 |
一、相关制度缺乏对人本关怀的现实实践 |
二、管理权威陷入诚信危机 |
三、员工的职业发展路径受到阻隔 |
四、权力与权利的不平衡分配 |
第四节 个体层面:人力资源管理主客体之间的伦理困境 |
一、管理伦理人格是对人内在品质的特殊诠释 |
二、管理伦理人格不完善的现实表现 |
第三章 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伦理失范的原因分析 |
第一节 经济环境的原因 |
一、经济体制改革下的伦理失调 |
二、市场经济行为陷入信仰危机 |
第二节 制约机制的原因 |
一、相关立法存在漏洞 |
二、公共监督能力缺乏强制性 |
第三节 中小企业自身的原因 |
一、自我约束观念的淡薄引发对法律的漠视 |
二、“企业公民”意识缺失导致对内外部责任的推卸 |
三、中小企业自身的局限性对其发展的阻隔 |
第四章 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伦理构建的准则 |
第一节 发达国家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经验的探求与分析 |
一、德国——选人、育人、留人三位一体的管理之道 |
二、日本——“家族主义”理念之下的共同发展 |
三、德日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经验的分析及启示 |
第二节 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伦理构建的理论基石 |
一、人性论:人员关怀的伦理构建 |
二、需求理论:激励引导的伦理构建 |
三、企业生命周期理论:战略制定的伦理构建 |
第三节 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伦理构建的基本原则 |
一、以人为本,本理则固——人本原则 |
二、公平正义,责权利一统——公正原则 |
三、公私兼顾,协同发展——集体原则 |
四、和而不同,刚柔并济——和谐原则 |
第五章 构建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伦理的路径 |
第一节 树立正确的人力资源管理伦理观 |
一、以义利共生为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伦理的价值前提 |
二、以员工利益为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伦理的发展支点 |
三、以共同发展为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伦理的终极追溯 |
第二节 建设合伦理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 |
一、完善人力资源管理模块的人性化考量 |
二、树立以诚信为基础的高层管理权威 |
三、为员工提供可持续的、公平的职业发展空间 |
四、建立责权利相统一的高质量人才管理模式 |
第三节 完善相关的补充机制 |
一、优化伦理监督机制实现对管理行为的监管 |
二、推行全员参与的伦理教育完善管理伦理人格 |
第六章 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伦理构建的愿景 |
第一节 对内:育修兼备,实现有温度的长期经营 |
一、提升员工在工作之中的幸福感 |
二、推进当代工匠精神的重塑与回归 |
三、继承与发扬企业家的伦理精神 |
第二节 对外:德义并行,推动社会的良性发展 |
一、中小企业标签化的破与立 |
二、做优秀“企业公民”肩承社会责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伦理观(论文参考文献)
- [1]生态伦理的现代管理价值研究[D]. 毕然.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2]渔业伦理视角下的现代渔业治理研究[D]. 何妤如. 上海海洋大学, 2021(01)
- [3]明清时期晋商与徽商伦理比较研究[D]. 王晋丽. 山西大学, 2020(12)
- [4]新时代背景下企业伦理管理的价值与对策研究[J]. 程月明,黄倩铭,程怡,陈德成.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 2020(01)
- [5]现代管理伦理作用研究[D]. 王红梅. 黑龙江大学, 2019(05)
- [6]企业环境伦理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机制研究[D]. 陈柔霖. 吉林大学, 2019(12)
- [7]高校大学生创业观及其培育研究[D]. 李婷.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
- [8]管理哲学视域的政府责任伦理研究[D]. 李绵. 黑龙江大学, 2019(02)
- [9]学校体育的伦理省思[D]. 汪全先.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5)
- [10]当代中国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伦理研究[D]. 姜珂. 湖南师范大学, 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