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德高等工程教育实践教学比较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教育部[1](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研究说明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郭雅洁[2](2020)在《天津市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现状及其路径研究 ——基于区域经济发展视阈下》文中研究指明地方本科院校进行应用型人才培养是我国现阶段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点,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实现从人力资源大国到人力资源强国的转变关键在于建设一批高素质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队伍作为支撑。然而面对现有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出现的教育同质化、毕业生就业难就业质量低等问题,坚持在教育思想的指导下调整办学方向,推动高校转型向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上来,向培养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上来具有重要意义。而天津市作为“全国先进制造业研发基地”,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推行和八大支柱产业的不断发展,都对人才培养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天津市的地方本科院校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如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则成为其面临的新挑战。基于此背景下,本文从区域经济发展视域下,基于京津冀协同发展一体化的进程中,本研究通过设计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以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和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两所地方本科院校的本科学生为调查对象,调查专业涉及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的四个专业和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的十一个专业,调查年级包括每个专业的大一到大四年级,力求通过范围广调查对象覆盖全面,增强调查数据的可信度。对而在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则主要从两个方面出发,分别是人才培养目标以及人才培养过程,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包括课程与专业设置、教学方式方法、师资队伍建设、学校硬件设施和校企合作。通过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得出目前两所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着培养目标定位不清晰、专业布局不合理、教学过程缺乏灵活性以及校企合作力度不够等问题。根据存在的问题进行成因分析,主要从社会、政府、学校和学生个人层面出发。社会方面包括传统思想的影响,学校方面包括实践教学过程不够深入、课程设计缺乏复合性、考核评价不够全面等问题,政府层面包括管理机制的欠缺以及学生个人层面包括对自我定位不清晰、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等原因。最后根据存在的问题和成因,提出相应的解决路径,包括加强政府的顶层设计、注重社会思想观念的修正、明确学校的发展定位、打造学校的金牌课程、构建多元评价体系以及学生要端正学习态度、提高专业素质。
张小梨[3](2020)在《区域职业教育现代化研究 ——基于深圳考察》文中提出现代化,是中华民族百余年来的追求与梦想,也是今天我们汲汲以求的奋斗目标和时代主题。职业教育现代化作为国家整体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地位与作用十分重大。党的十九大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2050年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的重大战略部署。中国现代化走了一条不寻常的具有中国鲜明特色的道路,中国教育现代化裹挟在社会整体现代化浪潮中瞄准“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书写出浓墨重彩的篇章。职业教育因在教育整体系统中与经济社会直接而又紧密的关系,其现代化历程更具丰富、多彩与艰难,职业教育现代化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时代课题。研究职业教育现代化,有多种视角,多种核心议题,但是基于中国幅员广阔、发展模式与发展道路的复杂性,区域职业教育现代化无疑是透视现代化发展的的重要观察点。可以说,没有区域的率先职业教育现代化,就不可能实现全国的职业教育现代化。我国区域职业教育的现代化,深圳因其特殊的历史地位,已然成为我国改革开放40年来辉煌成就的缩影和体现,对深圳这一研究对象的选择无疑最具典型性和可借鉴性。改革开放40多年来,深圳肩负着时代的使命,深圳的教育现代化任重道远,一个原本典型的农村教育在深圳实现现代化伟大历程中走了一条怎样的发展道路?作为教育现代化重要组成部分的职业教育现代化又经历了怎样的一种变迁?本文在分析深圳作为经济特区城市特点,包括发展的动力、发展的速度、模式等发展道路、特色的基础上,以区域发展理论和现代化理论为分析的理论基础框架,综合运用历史的、调查的、比较的等研究方法,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研究。首先,“现代化”是一个从传统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从传统向现代的社会转型中,职业教育的作用和定位十分特殊。将深圳职业教育现代历程置于中国社会背景下分析,本研究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政策、发展历程和区域化发展,研究分析职业教育在政策规范治理下的应然状态,分析当前我国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发展阶段水平和我国职业现代化区域化建设路径,从而为区域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实证研究提供支撑和依据。在此基础上,本研究还重点对深圳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历程做了比较全面的研究,总结概括出深圳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发展道路,回答了职业教育现代化与深圳经济社会的关系问题。即从与区域经济社会同步发展到适度超前发展、科学发展、自主发展、跨越发展再到国际化、现代化的发展道路。其次,经过40多年的探索,深圳作为经济特区,中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在职业教育现代化的探索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模式,本研究将之概括为:工学结合的“宝安模式”;职普衔接的“中职电大直通车”模式;协同治理的“职教集团”模式;产学研用的“校企合作”模式。第三,论文从人的现代化、现代职业教育制度的建立、服务区域发展的能力以及信息化、国际化等方面描绘了深圳职业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尤其重要的是揭示出这些目标实现的路径,如通过深圳城市精神的形成促进人的现代化;通过制度的创新建设现代职业教育制度;通过产教深入融合全面提升职业教育服务区域发展能力;通过学习借鉴促进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的现代化、职业教育的信息化和国际化等。最后,论文在结语部分总结概括出深圳职业教育现代化的特征、经验以及所存在的问题。
张金叶[4](2020)在《中德工科院校实践教学体系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带来的智能时代已经到来,全球产业的格局正呈现着以人工智能、大数据、3D打印制造、新能源等新技术为核心的新科技革命发展趋势,产业界对工程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更好的适应以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模式为核心的新经济的发展,需要加快培养一批适应和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卓越工程科技人才,而实践作为工程的本质属性在人才培养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实践教学也愈发受到各界关注。新工科建设的推进实施对工科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已不仅仅局限于动手能力,而且涉及到工程思维、跨界整合、创新创业以及沟通领导等综合能力。目前,我国工程教育实践教学体系关注点仍然处于基础的动手实践能力,忽视了综合素质的培养,因此重构我国工程教育实践教学体系势在必行。本文以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比较教育理论、大工程观、CDIO教育理念为理论基础,对工科院校、实践教学和实践教学体系三个核心概念进行界定。继而,对中德两国工科院校的实践教学目标、实践教学内容和方法、实践教学教师队伍、实践教学管理机制以及实践教学的条件和质量保障五个构成要素进行了对比研究,旨在发现德国工程教育实践教学中的先进之处。随后,以德国着柏林工业大学和卡尔斯鲁厄应用科技大学以及国内地方工科高校浙江科技学院和哈尔滨理工大学为研究对象,运用个案研究法和比较分析法对四所高校实践教学具体实施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对比德国高校在实践教学中的成功经验分析我国地方工科高校在实践教学方面的不足之处。最后,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借鉴德国实践教学体系的经验,为我国地方工科高校实践教学体系的完善和更新提出建议。
向巧利[5](2020)在《中外合作办学中优质教育资源的引进标准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由于中外合作办学中境外优质教育资源的质量参差不齐,导致办学实践中诸多出现“营养不足”或“营养过剩”的现象,由此境外优质教育资源的引进标准成为了学术界和实践界广泛关注的问题。本研究以中外合作办学中优质教育资源的引进标准为研究问题,不仅能为中外双方高效合作办学、提升教育质量提供强理论指导,也能够为管理机构制定决策提供参考与建议。本研究基于系统论和标准学理论,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政策分析法、案例研究法以及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境外优质教育资源的引进标准展开了深入研究。首先,系统分析了中外合作办学视野下优质教育资源的要素构成与功能,即文化资源、制度资源、物质资源、教师资源和特色资源,并具备稀缺性与相对性、不均衡性与溢出性、发展性与创新性等显着特征,进而发现中外合作办学对优质教育资源的特殊诉求在于“引进的优质教育资源必须维护我国的教育主权、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水平、促进中外合作办学的可持续发展”等。其次,通过进一步搜集与中外合作办学相关的政策文本,深入研究优质教育资源引进标准的变迁逻辑,发现其标准存在目标定位略显笼统、层级建构缺乏系统性、内容要素亟待完善等问题。再次,结合研究型、应用型与职业技能型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办学经验,总结出境外优质教育资源的引进标准不仅要符合中方院校的发展定位、考虑中外合作办学的多样性、满足不同类教育资源间的协调性,更要满足实践办学的质量诉求等值得借鉴的经验。最后,运用标准构建与优化的原理,遵循构建标准的系统性原则、协调性原则与客观性原则,从标准的目标定位、标准层级与内容要素三方面一一完善中外合作办学中优质教育资源的引进标准。目标定位上,引进标准应符合新时代国家角色的要求、着力提升中外合作办学的国际地位、切实保障中外合作办学的质量;标准层级上,国家标准应符合中外合作办学条例的规定,院校标准应与院校的发展定位相契合,学科专业标准应兼顾量化与质量诉求;内容要素上,文化资源的引进应以文化自信与文化互鉴为导向,制度资源的引进以提升合作办学效率与办学质量为目的,物质资源的引进要平衡经济成本与办学利益最大化,教师资源的引进要参照跨境教育的师资标准,特色资源的引进要考虑中方院校的接受力。
张彤[6](2019)在《中德国建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比较研究 ——以SJZU与HS-WISMAR为例》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结构、就业结构的细化,经济、社会发展亟需大批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专业学位硕士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而建筑学作为建筑行业的支柱专业,在社会发展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但是,由于目前我国建筑学专业学位硕士教育制度发展不够完善,还存在许多不足,难以完全满足社会需求,而全日制建筑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则还是个新鲜事物,许多问题急待探索,因此,迫切需要对我国建筑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相比而言,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德国发展已经比较成熟,在促进德国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上起着重要作用,对我国具有较好的借鉴和参考意义。本文通过比较中德建筑学专业学位硕士的发展历程、规模与结构、培养模式,对我国建筑学专业学位教育的构建进行初步探索。本文通过文献分析、比较研究、定量分析等科学方法,综合考虑中国现有建筑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德国建筑学研究生教育的异同。针对国内绝大多数文献对于建筑学硕士教育的研究仅仅停留在“建筑学硕士”这个概念上,而对于“建筑学专业硕士”这一门类研究相对较少,且仅有的几篇文献也停留在个案的研究上,因此本文从全局的角度出发,选取了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学校作为研究对象,与建筑学专业教育相对较为成熟的德国进行对比性研究。首先从中德两国的建筑学专业研究生教育的教育背景以及教育发展过程出发,从大背景下了解剖析中德两国的教育环境、文化以及专业发展上的不同,立足本源。其次,基于对现有资料的收集整理,对我国现有的研究生招生制度、培养方案和建筑教育与认证制度三个方面进行归纳总结,并通过与德国的建筑学研究生教育情况的对比中总结出两国各自的特点。由于培养方案这个概念相对较大,因此本文将其细化分别从培养目标、培养方式、课程设置、师资力量、教学设施五个方面全方位多角度的进行比较,通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大学为研究对象,以详实的数据以及深入的分析为依托,进行对比研究。最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总结,通过对比得出我国现有建筑学专业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在从对德国建筑学研究生教育的分析中汲取精华,总结出有利于我国教育发展的建议。
陈任[7](2019)在《“专升本”双专业职教师资培养中课程体系实证研究 ——以云南师范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为例》文中研究说明2019年2月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提出“没有职业教育现代化就没有教育现代化”、“多措并举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职业技术师范院校是培养职教师资的“母机”,培养过程中的课程设置、实施则关系到职教师范生核心职业能力的形成及今后的可持续发展。为补齐云南职教师资培养“短板”,充分利用高职院校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优势和云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人才培养优势,2017年云师大职教学院创新“专升本”双专业职教师资培养模式,将高职高专多个专业背景的学生编在同一班。目前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正在实施,但各培养环节还在不断探索中,国内外也没有现成的模式可借鉴,如何更加科学合理的设置、改进和实施课程体系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有鉴于此,在综述已有研究基础上,从中观层面研究“专升本”双专业职教师资培养中课程体系实施现状以及改进策略。首先,界定相关核心概念,阐述课程体系研究的课程论基础、中职“双师型”教师内涵、本科层次职师资培养中课程体系设置的相关制度要求。其次,介绍了云师大职教学院“专升本”双专业职教师资培养模式及创新之处,并通过人才培养方案文本分析、学生问卷调查和师生访谈调查,发现当前课程体系中存在以下问题:培养目标和规格与职业院校对教师素质的要求存在差距,部分课程目标没有服务于培养目标的实现;课程结构沿袭传统模式,课程之间衔接不太紧密,课程内容需进一步聚焦,专业选修课课程资源有限;课程实施中部分环节难落实,部分教师教育类课程授课中与职业教育教学现实需要结合程度不够,专业实践课实施效果尚有提升空间,终结性评价手段亟需改进;校校、校企合作有待加强,师资队伍综合素质还需提高。最后,针对以上问题结合相关理论提出课程体系改进策略:基于人才培养单位需要制定培养目标,建立包括水平和领域两维度的培养规格,引导师生认知培养目标内涵;在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理念下设置课程结构、选择课程内容,突出第一、二专业实践教学;在能力本位观指导下实施课程,加大见习实习环节指导力度,灵活选择课程评价方式;加强校校、校企合作,培养“双师型”教师团队。
黄晓玲[8](2019)在《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企业责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课程开发是技术技能积累和人才培养的核心环节,在职业教育担负技能强国历史使命、校企合作亟须根本性突破、职业教育课程范式转型的背景下,针对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中企业缺位和浅层参与的问题,探讨企业的角色及其职责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围绕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企业责任,运用文献研究、理论研究、比较研究、调查研究、经验总结、文本分析等研究方法,对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中企业责任的合理性、责任的现状、责任的内涵、责任的内容和责任的履行等进行研究。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及其课程开发是由二者的本质属性决定的。企业技术性和制度性的两重属性以及职业教育职业性和技术性的本质,内在地规定着企业技术技能与职业教育产品的同一性、企业技术技能生成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契合性,以及企业技术技能生产载体与职业教育课程的同质性,集中体现在面向工作世界的技术经验及其获得过程上。当前企业虽无法律规定的参与职业教育的强制性义务,但其对职业教育产品的需求决定其是职业教育的重要利益主体,具体表现在企业作为职业技术技能培训主体、职业教育混合供给主体以及校企跨界合作育人主体。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是一个利益相关者协作的建构过程,企业是职业教育课程开发重要的合作主体,其对职业教育专用技术技能的诉求从根本上决定参与开发的课程集中在专用技术技能课程。理论上企业具有参与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合理性,但事实上企业普遍参与不足,职业院校校企合作课程开发也处于起步状态,应然与实然的差距显现明确企业责任的迫切性。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企业责任是基于其合作主体角色主观认识和客观能力的,在专用技术技能课程开发过程或课程产品形成中的回应和实际付出,具有经济效益和社会正义的统一性,是企业作为社会公民道德和利益的内在依从。责任的生成源于政府的权利赋予、企业的经济动力和能力基础,以及职业院校的迫切需求和社会协同治理机制的形成。另一方面,作用对象的特定性、责任边界的明晰性以及影响因素的多样性,又决定了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企业责任的有限性。根据责任内容划分的基本原则和功能导向的划分依据,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企业责任主要有导向责任、供给责任和协作责任,三种责任自成一体并形成责任内容的基本框架。导向责任集中体现为培养质量确认及反馈,通过需求导向、标准导向和评价导向实现;供给责任体现为技术技能积累和提供,通过提供智能形态、实体形态和工艺形态技术技能实现;协作责任体现为专业课程的设计与实施,通过专业理论课程中的辅助性协作、专业实践课程中的主导性协作和理实融合课程中的对等性协作实现。目前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企业责任履行处于起步阶段,校企合作程度较浅且覆盖面较窄,同时企业内在动力不足、认识及行动存在较大落差。这除了经济区位、产业结构、社会文化等外部因素影响外,也受制于企业行业分类、技术类型、所有制形式、所处发展阶段和实际规模等自身因素影响。为推动校企合作课程开发有效、有序发展,从企业履责意愿角度,需进一步激发企业内在动力、协同多种外部力量、增强企业自身基础能力;就责任实现机制而言,需进一步构建基于法定性契约的校企合作机制,发挥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的连接作用,推动职业教育课程开发走向课程治理,建立有效的企业履责评价与激励制度;对履责环境的优化,需推动劳动力市场环境的良性发展,引领文化环境的认同与接纳。
朱建新[9](2019)在《地方应用型大学变革研究 ——以X学院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为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在政府宏观政策的驱动下,一大批地方高校开始探索应用型大学建设,并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X学院是一所典型的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建校38年来,这所国内最早借鉴德国应用科技大学办学经验、且始终坚持应用型办学定位的地方高校,经历了怎样的变革过程?其应用型办学的动力是什么?又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回答好这些问题,对于探寻我国地方应用型大学建设的影响因素和办学路径,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本研究按“从宏观到微观再到宏观”的思路,以我国地方应用型大学为研究对象,选取X学院为典型案例,以新制度主义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院校研究方法、微观史学研究方法、问题史学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和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等,在对我国应用型大学建设现状和困境剖析的基础上,从人才培养、科研服务、管理体制和国际化办学等四个维度对X学院应用型办学的演变历程进行系统阐释,对X学院应用型办学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了通过制度创新推动我国地方高校向应用型转型的有效策略。本研究主要形成了以下结论:应用型大学缘起于欧美,在各国有丰富实践。当前我国地方应用型大学建设面临着价值、路径、组织、制度和技术等方面困境,X学院的应用型办学经验表明,在办学路径方面,人才培养的外部嫁接模式与自主探索模式相结合,应用型科研服务的灵活型模式向稳定型模式转变,管理体制的管理向治理演变是地方应用型大学建设的必由之路,国际化办学则是地方应用型大学办学的战略工具;在影响因素方面,制度同构、制度网络、制度文化、行为主体、理性认识等是影响地方应用型大学建设的重要变量。从制度创新入手,创新政府规制性制度、市场规范性制度和地方高校的主体性制度,是当下我国地方高校向应用型转型的有效策略。
彭海青[10](2018)在《21世纪以来中德法学教育实践性导向改革的比较与相互启示》文中指出基于法律市场的冲击,实践性成为中德两国法学教育改革的共同方向,但两国改革的内容不尽相同。在中德两国法学教育的实践性导向改革实施过程中均存在争议,主要原因包括法学教育的理想模式尚未定型、法学教育多元目标之间协调困难、不同法律职业对法学教育的要求不同、法学教育受制于"重理论和文本,轻实践"的法治传统以及法学教育受制于司法改革的发展。中德两国法学教育实践性导向改革均存在问题:中国的问题主要体现为校内法律技能培养不足、校外实习收效甚微以及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后的职业培训不具有统一性等;德国的问题主要体现为法务实习成本过高、等待法务实习的时间过长、某些实践性培训项目的成效不大、实务课程规范过于抽象等。未来,两国可以在相互启示与借鉴中寻求法学教育的持续性发展:德国对中国的启示包括建设多元化、规范化的校外实践教学制度、进一步增强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对法学教育实践性的考查等;中国对德国的启示包括硕士层次的分类培养、加强师资的实践性培养等。
二、中德高等工程教育实践教学比较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德高等工程教育实践教学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2)天津市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现状及其路径研究 ——基于区域经济发展视阈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新时代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
1.1.2 天津市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
1.1.3 区域经济背景下天津市应用型人才需求的特点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核心概念界定 |
1.3.1 地方本科院校 |
1.3.2 应用型人才 |
1.3.3 区域经济发展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1 国外研究现状 |
1.5.2 国内研究现状 |
1.5.3 相关评价 |
第2章 区域经济发展视阈下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相关理论 |
2.1 增长极理论 |
2.2 “三重螺旋”理论 |
2.3 人力资本理论 |
第3章 天津市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现状调查 |
3.1 天津市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调查设计 |
3.1.1 问卷设计 |
3.1.2 调查对象的选取 |
3.1.3 调查实施 |
3.2 天津市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调查情况统计 |
3.2.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统计 |
3.2.2 人才培养目标 |
3.2.3 人才培养实施过程 |
第4章 天津市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天津市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
4.1.1 人才培养理念摇摆不定,培养目标定位不清晰 |
4.1.2 专业布局不合理,课程内容市场服务能力弱 |
4.1.3 教学过程缺乏灵活性,考核评价过程不够多元化 |
4.1.4 教师培养过程整体性和协同性弱,“双师”教师内生动力不足 |
4.1.5 学校硬件设施有待完善,校企合作力度不够 |
4.2 成因分析 |
4.2.1 社会层面 |
4.2.2 政府层面 |
4.2.3 院校层面 |
4.2.4 学生层面 |
第5章 天津市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
5.1 政府层面 |
5.1.1 加强政府的顶层设计,提高政策的针对性 |
5.1.2 加大相关的资金支持,保证人才培养的有效实施 |
5.1.3 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确保政策的宏观指引 |
5.2 社会层面 |
5.2.1 思想观念的修正,提高大众的认可度 |
5.2.2 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吸引企业参与人才培育 |
5.3 院校层面 |
5.3.1 明确学校发展定位,体现人才培养的区域性 |
5.3.2 打造王牌专业和金牌课程,塑造地方本科院校发展特色 |
5.3.3 加强“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打造工匠之师 |
5.3.4 重视实践教学,企业深度参与教学过程 |
5.3.5 构建多元评价体系,推动学生健康发展 |
5.4 教师层面 |
5.4.1 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
5.4.2 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组建高素质师资队伍 |
5.5 学生层面 |
5.5.1 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习热情 |
5.5.2 提高专业素质,学好专业知识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1 天津市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2 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访谈提纲(教师) |
附录3 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访谈提纲(学生) |
(3)区域职业教育现代化研究 ——基于深圳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问题提出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相关研究现状梳理 |
二、国外相关研究现状梳理 |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三节 核心概念解析 |
一、职业教育及其特征 |
二、职业教育现代化及其特性 |
三、深圳 |
第四节 研究思路、方法与实施方案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实施方案 |
第二章 区域职业教育现代化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区域发展理论与职业教育 |
一、区域发展理论及深圳“国际性城市”的探索 |
二、职业教育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
第二节 现代化与教育现代化理论 |
一、现代化的理论与深圳现代化道路的探索 |
二、教育现代化的内涵 |
第三节 区域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分析框架 |
一、宏观层面:体制机制的建设 |
二、中观层面:职教文化的建构 |
三、微观方面:产教融合的深化 |
第三章 国家整体视野中的职业教育现代化历程 |
第一节 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的主要阶段 |
一、调整结构扩张式发展阶段(1978 年至1990 年) |
二、调整规模稳健式发展阶段(1991 年至1999 年) |
三、转型改革内涵式发展阶段(2000 年至2009 年) |
四、创新驱动质量提升发展阶段(2010 年至今) |
第二节 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的突出特点 |
一、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要素逐步形成 |
二、职业教育规模和结构更加合理 |
三、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显着增强 |
四、职业教育法制机制建设取得长足发展 |
第三节 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区域化发展 |
一、职业教育现代化以区域经济社会现代化为基础 |
二、职业教育现代化以区域职业教育信息化为推进手段 |
三、职业教育现代化以区域职业教育本土性为特色亮点 |
第四章 区域视野中的深圳职业教育现代化历程 |
第一节 职业教育现代化的探索 |
一、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适度超前 |
二、职业教育与市场需求协同发展 |
三、社会需求催生职业培训、技能培训 |
第二节 职业教育现代化的体系构建 |
一、构建职业教育现代化结构体系 |
二、构建职业教育现代化的质量体系 |
三、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历程的特点 |
第三节 职业教育现代化品牌的打造 |
一、打造职业教育的“深圳质量” |
二、打造深圳高等职业教育品牌 |
三、打造面向市场的成人教育品牌 |
第四节 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形成 |
一、职业教育国际化在借鉴、创新、超越中实现 |
二、职业教育法治化建设在特区立法优势中体现 |
三、职业教育区域化发展在开放性发展中凸显 |
第五章 深圳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模式分析 |
第一节 多层次推进工学结合的“宝安模式” |
一、产业发展情况 |
二、“宝安模式”内容 |
三、“宝安模式”成效 |
第二节 职普衔接的“中职电大直通车”模式 |
一、职业教育基本情况 |
二、“中职电大直通车”内容 |
三、“中职电大直通车”成效 |
第三节 协同治理的“职教集团”模式 |
一、“职教集团”背景 |
二、“职教集团”特点 |
三、“职教集团”成效 |
第四节 产学研用的“校企合作”模式 |
一、“校企合作”现状 |
二、“校企合作”内容 |
三、“校企合作”成效 |
第六章 深圳职业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及实现路径 |
第一节 以城市精神促进人的现代化 |
一、深圳城市精神的内涵 |
二、强化思想引领的价值 |
三、强化道德规范的作用 |
四、职业素养人才的培养 |
第二节 以制度创新推动现代职业教育制度的建立 |
一、完善职业教育法律制度 |
二、完善职业教育布局和专业结构 |
三、完善地方职业教育管理体制 |
四、完善校地合作办学机制 |
第三节 以产教深度融合全面提升服务区域发展能力 |
一、强化产教的深度融合力度 |
二、加大产教合作的制度建设 |
三、推动职业教育集群化发展 |
四、促进职教集团全面发展 |
第四节 以学习借鉴促进职业教育现代化、信息化、国际化 |
一、深化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现代化建设 |
二、加速推进职业教育的信息化 |
三、全面推进职业教育国际化建设 |
结语:深圳职业教育现代化的特征、经验与问题 |
一、深圳职业教育现代化的特征 |
二、深圳职业教育现代化的经验 |
三、深圳职业教育现代化深入推进存在的问题 |
四、后续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4)中德工科院校实践教学体系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难点和创新点 |
1.4.1 研究难点 |
1.4.2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工科院校 |
2.1.2 实践教学 |
2.1.3 实践教学体系 |
2.2 理论基础 |
2.2.1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
2.2.2 比较教育理论 |
2.2.3 大工程观 |
2.2.4 CDIO教育理念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德工科院校实践教学体系构成要素比较分析 |
3.1 中德工科院校实践教学的目标 |
3.1.1 中国工科院校实践教学的目标 |
3.1.2 德国工科院校实践教学的目标 |
3.1.3 中德工科院校实践教学目标的比较分析 |
3.2 中德工科院校实践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
3.2.1 中国工科院校实践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
3.2.2 德国工科院校实践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
3.2.3 中德工科院校实践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比较分析 |
3.3 中德工科院校实践教学的教师队伍建设 |
3.3.1 中国工科院校实践教学教师伍建设 |
3.3.2 德国工科院校实践教学教师队伍建设 |
3.3.3 中德工科院校实践教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比较分析 |
3.4 中德工科院校实践教学的管理机制 |
3.4.1 中国工科院校实践教学的管理机制 |
3.4.2 德国工科院校实践教学的管理机制 |
3.4.3 中德工科院校实践管理机制的比较分析 |
3.5 中德工科院校实践教学的条件与质量保障 |
3.5.1 中国工科院校实践教学的条件与质量保障 |
3.5.2 德国工科院校实践教学的条件与质量保障 |
3.5.3 中德工科院校实践教学条件与质量保障的比较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德工科院校实践教学体系实例分析 |
4.1 德国柏林工业大学(TU) |
4.1.1 引领工程发展的精英工程人才培养 |
4.1.2 理论、实践、科研相融合的实践教学内容 |
4.1.3 数量与质量有机统一的实践教师队伍 |
4.1.4 “学生生命周期”的实践教学管理机制 |
4.1.5 来源广泛的实践教学支持保障 |
4.2 德国卡尔斯鲁厄应用科技大学(FH) |
4.2.1 符合社会需求的多元化工程人才培养 |
4.2.2 工程全过程嵌入的实践内容设计 |
4.2.3 专兼结合的双师型实践教学教师队伍 |
4.2.4 完善的实践教学组织架构与制度管理 |
4.2.5 企业深度参与的实践教学质量保障 |
4.3 浙江科技学院 |
4.3.1 对接行业需求的实践教学培养目标 |
4.3.2 基础与提升相结合的实践教学内容 |
4.3.3 双师双能、专兼结合的实践教学教师队伍建设 |
4.3.4 健全的实践教学管理机构和制度 |
4.3.5 完备的实践教学资源及质量监控保障 |
4.3.6 中德合作办学基地建设 |
4.4 哈尔滨理工大学 |
4.4.1 对接行业和地方经济需求的培养目标 |
4.4.2 基础、专业、创新递进式的实践教学内容 |
4.4.3 引进与培养并行的教师队伍建设 |
4.4.4 制度化、多样化的实践教学管理 |
4.4.5 完善的实践教学条件与质量保障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构建我国地方工科高校实践教学体系的对策建议 |
5.1 精准定位,明确实践教学培养目标 |
5.1.1 以CDIO工程教育理念为指导 |
5.1.2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育人理念 |
5.1.3 对接产业需求,厘清工程实践能力新内涵 |
5.2 能力本位,探索实践教学新内涵 |
5.2.1 跟踪工程学科的前沿性、交融性 |
5.2.2 强化实践内容的综合性、应用性 |
5.2.3 拓展实践场景的跨界性、协同性 |
5.3 双师双能,建设高水平实践教师队伍 |
5.3.1 专兼结合,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
5.3.2 制度引导,完善实践教学教师准入及考评标准 |
5.3.3 校企双向交流,积极开展实践教师进修培训工作 |
5.4 规范制度,严格实践教学过程管理 |
5.4.1 健全实践教学管理规章制度 |
5.4.2 建立企业参与的实践教学考评管理制度 |
5.4.3 建立灵活的实践教学监控机制 |
5.5 产教融合,建立协同实践育人长效机制 |
5.5.1 转变观念,加快产教深度融合 |
5.5.2 双向建构,打造校企协同实践育人模式 |
5.5.3 资源整合,校企共建共享共同培养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获得成果 |
致谢 |
(5)中外合作办学中优质教育资源的引进标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新世纪以来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迅速 |
1.1.2 中外合作办学的质量面临严峻挑战 |
1.1.3 中外合作办学中境外优质教育资源的引进备受关注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概念界定 |
1.3.1 中外合作办学 |
1.3.2 优质教育资源 |
1.3.3 标准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1 中外合作办学视野下的优质教育资源观研究 |
1.4.2 中外合作办学中优质教育资源的引进目的研究 |
1.4.3 中外合作办学中优质教育资源的引进原则研究 |
1.4.4 中外合作办学引进优质教育资源的的影响因素研究 |
1.4.5 研究述评 |
1.5 理论基础 |
1.5.1 系统论 |
1.5.2 标准构建的原理 |
1.6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6.1 研究思路 |
1.6.2 研究方法 |
第2章 中外合作办学视野下优质教育资源的内涵与诉求 |
2.1 优质教育资源的构成要素与功能 |
2.1.1 文化资源 |
2.1.2 制度资源 |
2.1.3 物质资源 |
2.1.4 教师资源 |
2.1.5 特色资源 |
2.2 优质教育资源的特征 |
2.2.1 稀缺性与相对性 |
2.2.2 不均衡性与溢出性 |
2.2.3 发展性与创新性 |
2.3 中外合作办学对优质教育资源的特殊诉求 |
2.3.1 维护我国独立自主的教育主权 |
2.3.2 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水平 |
2.3.3 促进中外合作办学的可持续发展 |
第3章 中外合作办学中优质教育资源引进标准的发展历程与现存问题 |
3.1 中外合作办学中优质教育资源引进标准的历史回顾 |
3.1.1 摸索发展阶段(1993~2003 年):以“国内急需”为引进标准 |
3.1.2 快速发展阶段(2004~2015 年):以“三分之一”为引进标准 |
3.1.3 稳步发展阶段(2016~至今):以“兼顾数量与质量”为引进标准 |
3.2 中外合作办学中优质教育资源引进标准的变迁逻辑 |
3.2.1 国家角色主导引进标准的变迁 |
3.2.2 工具主义引导引进标准的变迁 |
3.3 中外合作办学中优质教育资源引进标准的现存问题 |
3.3.1 引进标准的目标定位略显笼统 |
3.3.2 引进标准的层级建构缺乏系统性 |
3.3.3 引进标准的内容要素亟待完善 |
第4章 中外合作办学引进优质教育资源的案例分析 |
4.1 研究型大学中外合作办学:以西交利物浦大学为例 |
4.1.1 摈弃科层管理模式,采用扁平化网络结构管理模式 |
4.1.2 突破全英文教学的表象,引进国际化学术英语教学体系 |
4.1.3 配合研究型办学定位,配备高质量的师资与生源 |
4.1.4 全方位中西融合式办学,凸显和谐管理理念 |
4.2 应用型大学中外合作办学:以浙江科技学院中德工程师学院为例 |
4.2.1 突破传统课程教学体系的弊端,采纳德国模块化教学体系 |
4.2.2 配合应用型办学定位,引进工程专业双师型师资 |
4.2.3 引入德国的专业认证体系,保障应用型人才的质量 |
4.2.4 突破中德教育理念壁垒,协调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
4.3 职业技能型高校中外合作办学:以湖北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中德啤酒学院为例 |
4.3.1 学习德国双元制职教办学模式,凸显产教融合 |
4.3.2 采纳德国工商行会的考核标准,保障高质量办学 |
4.3.3 创办啤酒酿造刊物,加强中德双方专业技术交流 |
4.4 关于优化优质教育资源引进标准的经验与启示 |
4.4.1 引进标准应与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定位一致 |
4.4.2 引进标准应考虑中外合作办学的多样性 |
4.4.3 引进标准应兼顾各类教育资源之间的协调性 |
4.4.4 引进标准应高度重视办学机构的质量诉求 |
第5章 中外合作办学中优质教育资源引进标准的优化 |
5.1 阐明构建引进标准的原则 |
5.1.1 客观性原则 |
5.1.2 系统性原则 |
5.1.3 协调性原则 |
5.2 明确引进标准的目标 |
5.2.1 符合新时代国家角色的要求 |
5.2.2 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地位 |
5.2.3 保障中外合作办学的质量 |
5.3 完善引进标准的层级 |
5.3.1 国家标准:符合中外合作办学条例的规定 |
5.3.2 院校标准:与院校的发展定位相契合 |
5.3.3 学科专业标准:兼顾量化标准与质量诉求 |
5.4 充实引进标准的内容要素 |
5.4.1 文化资源:坚守文化自信与文化互鉴的立场引进 |
5.4.2 制度资源:以提升办学效率与办学质量为标准引进 |
5.4.3 物质资源:以平衡经济成本与办学利益最大化为标准引进 |
5.4.4 教师资源:以高校基本办学条件和跨境教育的师资标准引进 |
5.4.5 特色资源:以中外合作办学中方院校的接受力为标准引进 |
第6章 结语 |
6.1 研究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附录A:关于中外合作办学引进教育资源的访谈提纲 |
(6)中德国建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比较研究 ——以SJZU与HS-WISMAR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中国建筑教育指导思想研究 |
1.2.2 中国建筑教育教学方法研究 |
1.2.3 中国建筑教育的宏观式研究 |
1.2.4 欧美建筑教育的研究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2 建筑学研究生教育发展研究 |
2.1 中国建筑学研究生教育发展 |
2.1.1 建筑学专业教育发展历程 |
2.1.2 发展历程现存问题 |
2.1.3 执业建筑师培养体系研究 |
2.2 德国建筑学研究生教育发展研究 |
2.2.1 中德建筑学研究生教育体制差异 |
2.2.2 中德建筑学研究生教育规模比较 |
2.2.3 中德建筑学研究生培养观念比较 |
3 中德建筑学硕士研究生教育体系比较 |
3.1 注册制度下的培养目标比较 |
3.1.1 中国建筑学教育体系下的研究生培养目标 |
3.1.2 德国建筑学教育体系下的研究生培养目标 |
3.2 培养目标影响下的研究生学制比较 |
3.2.1 中国建筑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学制 |
3.2.2 德国建筑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学制 |
3.3 培养策略差异下的研究生教学条件比较 |
3.3.1 中国现阶段建筑学科教学条件 |
3.3.2 德国现阶段建筑学科教学条件 |
3.3.3 中德两国建筑学硕士学位学制与培养策略的关系 |
4 中德建筑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培养方案比较 |
4.1 结合培养目标需求的培养方式比较 |
4.1.1 中国建筑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培养方式 |
4.1.2 德国建筑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培养方式 |
4.1.3 中德建筑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培养方式比较分析 |
4.2 不同学科发展模式下课程设置比较 |
4.2.1 沈阳建筑大学建筑学硕士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
4.2.2 维斯马大学建筑学硕士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
4.2.3 中德建筑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培养方式比较分析 |
4.3 中德硕士学位论文的设置要求比较 |
4.3.1 中国建筑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要求 |
4.3.2 德国建筑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要求 |
4.3.3 中德建筑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要求对比 |
5 中德建筑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实践环节比较 |
5.1 社会需求的差异 |
5.1.1 中国建筑学研究生社会需求 |
5.1.2 德国建筑学研究生社会需求 |
5.1.3 中德建筑学硕士研究生社会需求差异 |
5.2 组织方式的比较 |
5.2.1 中国建筑学研究生教育组织方式 |
5.2.2 德国建筑学研究生教育组织方式 |
5.2.3 中德建筑学研究生教育组织方式比较 |
5.3 教学方法的比较 |
5.3.1 中国建筑学研究生教学方法概述 |
5.3.2 德国建筑学研究生教学方法概述 |
5.3.3 中德建筑学研究生教学方法比较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7)“专升本”双专业职教师资培养中课程体系实证研究 ——以云南师范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一、关于国外职教师资培养中课程体系的相关研究 |
二、关于国内职教师资培养中课程体系的相关研究 |
三、已有研究述评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一、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
二、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二章 “专升本”双专业职教师资培养中课程体系理论建构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职教师资培养 |
二、“专升本”双专业职教师资培养模式 |
三、课程 |
四、课程体系 |
第二节 相关理论与课程设置制度的研究 |
一、课程体系实证研究的课程论基础 |
二、中职“双师型”教师内涵的理论研究 |
三、本科层次中职师资培养中课程体系设置的相关制度要求 |
第三节 本研究的框架建构与阐述 |
一、相关理论与政策制度研究在本文中的运用 |
二、本研究的框架建构与阐述 |
第三章 “专升本”双专业职教师资培养中课程体系实证研究 |
第一节 云师大职教学院及其“专升本”双专业职教师资培养模式 |
一、云南师范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 |
二、云师大职教学院“专升本”双专业职教师资班 |
三、云师大职教学院“专升本”双专业职教师资培养模式的创新 |
第二节 云师大职教学院“专升本”双专业培养中课程体系现状调查 |
一、文本分析 |
二、学生问卷调查 |
三、师生访谈 |
第三节 培养中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
一、培养目标特色不鲜明,各门课程没有形成“合力” |
二、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存在差距,部分课程内容不聚焦 |
三、课程实施各环节衔接不紧密,终结性评价手段单一 |
四、校校、校企合作有待加强,师资队伍综合素质还需提高 |
第四章 云师大“专升本”双专业职教师资培养中课程体系改进策略 |
第一节 明确人才培养目标,细化人才培养规格 |
一、在了解实际情况基础上明确培养目标 |
二、建立系统全面有侧重的人才培养规格 |
三、多途径使师生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内涵 |
第二节 改革现有课程设置,灵活选择课程内容 |
一、树立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理念 |
二、依据培养规格改革课程设置 |
三、协调课程中理、实学时分配 |
四、注重课程内容选择的实用性 |
第三节 关注课程实施过程,采取多元评价手段 |
一、能力本位观指导下实施课程 |
二、加强对见习实习环节的指导 |
三、因“课”制宜开展终结性评价 |
第四节 加强校校、校企合作,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
一、加强校校、校企合作 |
二、培养“双师型”教师团队 |
第五章 结语 |
一、研究取得的成果 |
二、研究存在的不足 |
三、今后努力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A:学生调查问卷 |
附录 B:师生访谈提纲 |
教师访谈提纲 |
学生访谈提纲 |
附录 C:师生访谈记录 |
教师访谈记录 |
学生访谈记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8)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企业责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题目解读与研究背景 |
1.1.1 题目解读 |
1.1.2 研究背景 |
1.2 概念界定与研究现状 |
1.2.1 概念界定 |
1.2.2 研究现状 |
1.3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
1.3.1 问题提出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视角 |
1.5.2 研究思路 |
1.5.3 技术路线 |
1.5.4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企业参与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合理性 |
2.1 企业与职业教育基本属性及内在相关性 |
2.1.1 企业技术性与制度性的两重属性 |
2.1.2 职业教育职业性与技术性的双重属性 |
2.1.3 企业与职业教育及其课程的内在契合 |
2.2 企业是职业教育的重要利益主体 |
2.2.1 企业作为职业技术技能培训主体 |
2.2.2 企业作为职业教育混合供给主体 |
2.2.3 企业作为校企跨界合作育人主体 |
2.3 企业在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中的角色 |
2.3.1 职业教育课程本质及开发特点 |
2.3.2 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多元主体 |
2.3.3 企业是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合作主体 |
2.4 企业参与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任务 |
2.4.1 促进专用技术技能课程功能实现 |
2.4.2 选择呈现专用技术技能课程内容 |
2.4.3 规约专用技术技能课程实施过程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企业参与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实然表征 |
3.1 调查设计与数据来源 |
3.1.1 问卷调查及样本信息 |
3.1.2 文本分析与企业特征 |
3.1.3 质性访谈与信息印证 |
3.2 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中企业参与不足 |
3.2.1 企业缺位 |
3.2.2 浅层参与 |
3.2.3 差异显着 |
3.3 职业院校校企合作课程开发处于起步状态 |
3.3.1 教师参与少 |
3.3.2 协作程度浅 |
3.3.3 合作周期短 |
3.4 校企双方主观认识存在较大差异 |
3.4.1 校企双方对企业参与重要性认识不同 |
3.4.2 校企双方对企业参与身份的认识不同 |
3.4.3 校企双方对企业参与作用的认识不同 |
3.5 校企双方合作的需求和意愿不同 |
3.5.1 校企合作培养还未成为企业人才配置主要途径 |
3.5.2 在导向作用发挥上企业意愿不如院校需求迫切 |
3.5.3 在人财物等条件上企业意愿与院校需求不对等 |
3.5.4 在协作作用发挥上企业意愿与院校需求有差异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企业责任的基本蕴涵 |
4.1 企业社会责任发展演化及主要性质 |
4.1.1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单一到多元 |
4.1.2 企业社会责任性质:异质且综合 |
4.1.3 企业社会责任概念多重分析视角 |
4.2 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企业责任的内涵 |
4.2.1 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企业责任基本要素 |
4.2.2 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企业责任:效益和正义的统一 |
4.2.3 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企业责任:道德和利益的要求 |
4.3 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企业责任的生成 |
4.3.1 权利赋予:政府法律政策推动 |
4.3.2 动力激发:企业经济利益契合 |
4.3.3 能力保证:独特育人资源支持 |
4.3.4 空间拓展:院校育人需求拉动 |
4.3.5 路径保障:校企合作机制建立 |
4.4 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企业责任的内容 |
4.4.1 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企业责任划分的基本原则 |
4.4.2 功能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企业责任划分 |
4.4.3 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企业责任内容的三维结构 |
4.4.4 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企业责任内容的有限性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培养质量确认与反馈的导向责任 |
5.1 需求导向:规约培养目标确定 |
5.1.1 企业需求对课程目标的规定性 |
5.1.2 课程目标确定与企业需求传导 |
5.2 标准导向:影响课程标准制订 |
5.2.1 企业标准与课程标准的契合性 |
5.2.2 课程标准制订与企业标准转换 |
5.3 评价导向:促进课程完善创新 |
5.3.1 企业反馈与课程评价的精准性 |
5.3.2 企业评价促进课程的持续改进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技术技能积累与提供的供给责任 |
6.1 智能形态技术技能供给:指向课程内容 |
6.1.1 智能形态技术技能与课程内容的一致性 |
6.1.2 课程内容选择与智能形态技术技能转化 |
6.2 实体形态技术技能供给:指向课程资源 |
6.2.1 实体形态技术技能与课程资源的多样性 |
6.2.2 课程资源建设与实体形态技术技能支持 |
6.3 工艺形态技术技能供给:指向课程实施 |
6.3.1 工艺形态技术技能与教学过程的互补性 |
6.3.2 课程实施过程与工艺形态技术技能嵌入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专业课程设计与实施的协作责任 |
7.1 辅助性协作:专业理论课程 |
7.1.1 参与需求调研及分析 |
7.1.2 协助目标确立及细化 |
7.1.3 论证实施方案及条件 |
7.2 主导性协作:专业实践课程 |
7.2.1 工作任务选择与提供 |
7.2.2 实习实训实施与管理 |
7.2.3 技术咨询与产品提供 |
7.3 对等性协作:理实融合课程 |
7.3.1 项目课程设计与实施 |
7.3.2 工学交替实施与管理 |
7.3.3 教材研发与资源建设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企业履责的主要条件 |
8.1 履责意愿:调动企业参与积极性 |
8.1.1 激发企业履责的内在动力 |
8.1.2 协同企业履责的外部力量 |
8.1.3 增强企业履责的基础能力 |
8.2 履责管理:完善校企合作育人机制 |
8.2.1 构建基于法定性契约的校企合作机制 |
8.2.2 发挥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的连接作用 |
8.2.3 推动职业教育课程开发走向课程治理 |
8.2.4 建立有效的责任履行评价与激励制度 |
8.3 履责环境:优化市场环境和文化环境 |
8.3.1 推动劳动力市场环境的优化 |
8.3.2 引导文化环境的认同与接纳 |
8.4 本章小结 |
结语 |
研究的主要结论 |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研究存在的不足 |
研究的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9)地方应用型大学变革研究 ——以X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的主要问题与任务 |
1.1.3 研究对象的界定与样本的典型性分析 |
1.1.4 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
1.2 概念界定及理论依据 |
1.2.1 概念界定 |
1.2.2 理论依据:新制度主义理论 |
1.3 研究综述 |
1.3.1 关于大学变革的研究 |
1.3.2 关于我国应用型大学建设的研究 |
1.3.3 关于国外应用型大学建设研究 |
1.4 研究思路、方法和框架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2 应用型大学的缘起、发展与我国的实践 |
2.1 应用型大学的缘起与发展 |
2.1.1 应用型大学的缘起 |
2.1.2 应用型大学的发展 |
2.2 我国应用型大学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
2.2.1 我国地方高校应用型建设的探索 |
2.2.2 政府推进应用型大学的政策探索 |
2.3 我国应用型大学建设的现状——基于200所试点院校的分析 |
2.3.1 转型的表征 |
2.3.2 初步成效 |
2.3.3 转型的困境 |
2.4 本章小结 |
3 从外部嫁接到自主探索:X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演变 |
3.1 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演变 |
3.1.1 外部嫁接阶段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
3.1.2 自主探索阶段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
3.1.3 两个阶段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比较分析 |
3.2 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的演变 |
3.2.1 应用型人才培养层次的演变 |
3.2.2 应用型人才培养规模的演变 |
3.2.3 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演变 |
3.2.4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
3.3 审视与反思 |
4 从灵活型到半稳定型:X学院应用型科研服务模式的演变 |
4.1 应用型定位的确立与基础的夯实 |
4.1.1 应用型科研服务导向的强化 |
4.1.2 应用型科研服务基础的夯实 |
4.2 应用型科研服务模式的演变 |
4.2.1 灵活型服务模式 |
4.2.2 半稳定型服务模式 |
4.3 审视与反思 |
5 从管理向治理:X学院管理体制的演变 |
5.1 外部管理体制的演变 |
5.1.1 初创期的外部行政管理体制(1980—1984年) |
5.1.2 中德合作期的外部行政管理体制(1984—1999年) |
5.1.3 升本后的外部行政管理体制(2000年至今) |
5.2 内部管理体制的演变 |
5.2.1 初创期的内部管理体制(1980—1984年) |
5.2.2 中德合作期的内部管理体制(1984—1999年) |
5.2.3 升本后的内部管理体制(2000年至今) |
5.3 审视与反思 |
6 从强制性到诱致性:国际化对X学院应用型办学的推动 |
6.1 全面学习德国:国际化办学的强制性实施阶段(1980-1999年) |
6.1.1 世行贷款:应用型办学起步的重要经费来源 |
6.1.2 省州合作项目:学习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初步实践 |
6.1.3 中德合作项目:学习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系统实践 |
6.2 面向世界,开放办学:国际化办学的转型阶段(2000-2009年) |
6.2.1 建项目、引机构、搭平台:深化中德合作推动应用型人才培养 |
6.2.2 应用型科研合作:中德合作层次的提升 |
6.2.3 中澳班的设立:面向世界的应用型办学借鉴初探 |
6.2.4 孔子学院:应用型高校教育与文化输出的重要路径 |
6.3 战略工具:国际化办学的诱致性实施阶段(2010年至今) |
6.3.1 中德工程师学院项目:办学空间改善的新平台 |
6.3.2 留学生教育规模的扩张:办学资金瓶颈突破的新路径 |
6.3.3 国际认证:专业质量提升的新保障 |
6.4 审视与反思 |
7 X学院应用型变革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扎根理论的分析 |
7.1 研究设计 |
7.1.1 研究的主要问题 |
7.1.2 选择扎根理论的原因 |
7.1.3 研究过程 |
7.1.4 研究资料采集 |
7.2 基于深度访谈的扎根理论分析 |
7.2.1 开放编码 |
7.2.2 轴心式编码 |
7.2.3 选择性编码 |
7.2.4 理论模型饱和度检验 |
7.3 扎根理论研究的主要结论 |
8 制度创新:我国地方高校向应用型转型的有效路径 |
8.1 加大供给,创新政府规制性制度 |
8.1.1 完善管理体制,创新体制性制度供给 |
8.1.2 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创新权力性制度供给 |
8.1.3 完善分类管理体系,创新评价性制度供给 |
8.1.4 完善政策保障,创新资源性制度供给 |
8.2 发挥作用,创新市场规范性制度 |
8.2.1 推进产教融合,发挥市场作用 |
8.2.2 转变社会观念,塑造规范的用人制度 |
8.2.3 完善社会评价标准,建立多样化的社会评价 |
8.3 积极探索,创新地方高校的主体性制度 |
8.3.1 转变办学理念,提高转型认识 |
8.3.2 创新办学模式,增强转型实效 |
9 结语 |
9.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9.2 研究的主要贡献 |
9.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X学院应用型办学影响因素深度访谈提纲 |
四、中德高等工程教育实践教学比较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2]天津市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现状及其路径研究 ——基于区域经济发展视阈下[D]. 郭雅洁.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2020(06)
- [3]区域职业教育现代化研究 ——基于深圳考察[D]. 张小梨. 天津大学, 2020(01)
- [4]中德工科院校实践教学体系比较研究[D]. 张金叶.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20(02)
- [5]中外合作办学中优质教育资源的引进标准研究[D]. 向巧利.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9)
- [6]中德国建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比较研究 ——以SJZU与HS-WISMAR为例[D]. 张彤. 沈阳建筑大学, 2019(05)
- [7]“专升本”双专业职教师资培养中课程体系实证研究 ——以云南师范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为例[D]. 陈任.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 [8]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企业责任研究[D]. 黄晓玲. 天津大学, 2019(06)
- [9]地方应用型大学变革研究 ——以X学院为例[D]. 朱建新. 浙江大学, 2019(05)
- [10]21世纪以来中德法学教育实践性导向改革的比较与相互启示[J]. 彭海青. 法学教育研究,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