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沉积物中元素赋存状态分析——选择性化学溶解法(论文文献综述)
吴晔康[1](2019)在《工业纯铝表面等离子电解氧化膜层生长机理及耐蚀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铝及其合金因具有低密度、高比强度的特点以及良好的铸造和成型能力而被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生物医药以及军工等行业,但在腐蚀环境下耐蚀能力的不足制约了铝及其合金的进一步应用。研究发现,铝及其合金在经等离子电解氧化(PEO)技术改性处理后,表面形成的等离子电解氧化陶瓷膜层可以基本满足其在腐蚀环境下的使用要求。然而,因采用等离子电解氧化技术制备铝基PEO膜层的发展历史较短,且该技术具有膜层生长时过程复杂以及膜层生长受多重实验条件的影响等特点,使得学者们在对铝基PEO膜层组织结构演变以及膜层生长机理的认识和理解方面存在争议,这进一步制约了该技术在理论以及耐蚀性能优化与调控方面的发展速度。因此,探求PEO过程中铝基PEO陶瓷膜层组织结构演变规律以及膜层生长机理,将对后续PEO技术的理论发展以及铝基膜层的耐蚀性能优化与调控提供强有力的理论与技术支持。本文选用AA1060工业纯铝作为基体材料,以碱性硅酸钠电解液为基础电解液,通过改变时间、电源模式、电解液成分及PEO处理顺序等工艺条件,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和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SCM)等观测分析技术以及电化学交流阻抗谱(EIS)和动电位极化曲线等耐蚀性能检测技术,结合电化学剥离PEO陶瓷膜层试样观测分析,重点研究纯铝基PEO膜层物相以及组织结构演变规律;在此基础上对PEO膜层形貌进行综合分析,并建立纯铝基PEO膜层生长模型;进一步分析耐蚀性能与PEO膜层物相和组织结构间的关系,并对比不同工艺下制备的PEO膜层耐蚀性能,以实现对铝基PEO膜层耐蚀性能的优化与调控。对不同工艺下制备的纯铝基PEO膜层物相和组织结构演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工艺下制备的纯铝基PEO膜层中均含有γ-Al2O3相。在E-Si电解液中,经恒流和恒压模式处理相对较长时间(10-30 min;594 V-30 m)制备的膜层中含有γ-Al2O3和莫来石相。在单步法和两步法工艺下,涉及在E-SiW电解液中制备的P2以及OS2-TS2膜层中含有γ-Al2O3和单质钨相。基于PEO膜层组织结构演变规律,对不同工艺下制备的纯铝基PEO膜层形貌进行综合分析,并建立纯铝基PEO膜层生长模型。结果表明,综合分析形貌可以将膜层表面、折断截面以及内表面SEM形貌中特征结构及其相应尺寸间的对应关系呈现出来。恒压模式PEO实验时,在阳极氧化阶段,阻挡型阳极氧化膜与纯铝箔基体界面上生成的亚微米半球结构,是由纯铝箔中的α-AlFeSi第二相颗粒与基体金属氧化速率不同引起的,且随电压增大,此类亚微米半球结构的平均直径逐渐增大(由0.27μm增至0.50μm);在火花放电阶段,PEO膜层与基体界面上生成的微半球结构,则是等离子放电作用在膜层/基体界面上的直接产物,随时间延长,对应微半球结构的尺寸基本维持不变(平均直径0.80μm)。纯铝基PEO膜层的演变过程为:由阳极氧化阶段的单层阻挡层阳极氧化膜,转变为火花放电初期阶段局部单层PEO膜层,再在II阶段转变为局部双层PEO膜层,随后在II阶段后期以及在III和IV阶段转变为完全双层PEO膜层结构。进一步对不同工艺下制备的纯铝基PEO膜层的耐蚀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E-Si电解液中对纯铝箔进行PEO处理时,与恒压模式相比,采用恒流模式容易获得具有较优抗腐蚀能力的PEO膜层,OS1的Rp值分别是594 V-8 m和是594 V-30 m对应Rp值的3.93倍以及4.10倍。在所有纯铝箔基PEO试样中,经E-SiW电解液处理制备的OS2试样耐蚀性能最优,其Rp值达到了1.27×108Ω·cm2。
金秉福,王孟瑶,王昆山,张丽娜,王艳君[2](2019)在《长江口和黄东海沉积物单矿物分选的常用方法和流程》文中研究指明沉积物碎屑矿物组分既受物源控制,又受水动力影响,单矿物分选应首先选取适当的粒级,细砂粒级经常采用,但不是固定在这一粒级;控制重液密度是重液分选的关键环节,不同目标矿物,可通过调配不同的比重液进行分离分选,并可使用离心重液法提高分选效能;磁选是分选不同磁性特征矿物的简单便捷方法,钕铁硼强磁铁的使用,可部分代替电磁分选仪的功能,对样品量少、矿物种类多、磁性变化大地矿物组合可起到重要的分组作用;化学分选采用不同浓度的各种溶剂在不同条件下处理试样,有选择性地溶掉妨碍矿物,留下目标矿物;手工分选单矿物重点在于剔除其他方法难以分离的杂质,保障样品的纯度和代表性;角闪石和石英分选流程,代表着单矿物分选的基本技术路线,不同方法合理的前后衔接,使单矿物分选高效、快捷、准确,但还有一些矿物分选难题尚未解决,需要深入研究和实践。
张少剑[3](2012)在《气升式生物反应器处理铜尾矿重金属污染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以云南羊拉铜矿尾矿砂为研究对象,选用自行分离纯化的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At.f菌)为实验菌种,用扫描电镜考察尾矿的表面形貌、ICP-OES仪分析尾矿中元素成分;并采用Dold分级提取法对尾矿中重金属进行形态分析,初步确定该尾矿的可浸出成分;最后在气升式反应器中对该尾矿进行微生物浸出实验,通过改变矿浆浓度、浸矿体系的初始pH值和微生物接种量来研究尾矿中重金属的浸出速度和浸出量,并对微生物浸矿的机理进行探讨,为硫化铜矿的微生物浸出的工业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扫描电镜结果显示:尾矿砂颗粒的表面附着有少量杂质,且矿物颗粒表面存在裂纹,这些裂纹有利于微生物对矿物颗粒的侵蚀作用。ICP-OES分析结果表明,该尾矿的所含的主要化学元素是Si、Al、Ca、Fe、S,含量分别为250.35mg/g、82.1786mg/g、71.6768mg/g、141.931mg/g、66.6592mg/g;对人体健康危害较大的元素如Cu、Zn、Cd、As的含量较低,分别为3.4906mg/g、1.3706mg/g、0.064mg/g、1.2221mg/g。Dold形态分析结果显示:该尾矿中铜元素的存在形态主要为可交换态、次生硫化态、原生硫化物态以及残渣态,分别占总含量的13.8%、24.9%、16.7%、42.6%;尾矿中的可交换态镉占总组分的6.9%,不易浸出的原生硫化物态镉和残渣态镉分别占了19.4%、69.4%;锌的可交换态、羟基铁氧化态、次生硫化物态、原生硫化物态和残渣态分别占了4.5%、4.0%、13.1%、48.3%、29.3%;而砷的存在形态主要为原生硫化物态和残渣态,分别占总组分的20.2%、78.7%。在自然环境中,铜的可迁移性最大,锌次之,而砷的可迁移性最小。气升式反应器中的浸矿实验结果显示,矿浆浓度、浸矿体系的初始pH值和微生物接种量对尾矿中重金属的浸出有较大的影响。铜的最佳浸出条件为反应温度在25℃左右,矿浆质量浓度为10%、初始pH为1.6、微生物接种量为10%,浸出24天之后浸出浓度为54.1mg/L,此时达到最大浸出率16.58%;镉、锌、砷的最佳浸出条件为反应温度在25℃左右,矿浆质量浓度为10%、初始pH为1.2、微生物接种量为10%,浸出24天之后,浸出浓度分别为1.05mg/L、103.89mg/L、54.04mg/L,浸出率分别为17.51%、81.10%、47.32%。
李聚山[4](2012)在《合金纳米线阵列的模板法制备及其熔化过程中的电输运特性》文中提出随着纳米材料和纳米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器件的高度集成化对电路传输材料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作为纳电子器件基础的一维金属纳米材料尤其是一维合金纳米材料的研究有着一个非常重要的意义,这也是当前纳米器件领域的一个前沿和热点研究课题。本工作旨在探索一种基于多孔氧化铝模板法合成一维合金纳米线阵列的新方法。通过双槽电沉积方法和熔融法制备出了三种合金纳米线,并使用多种表征分析手段及对熔化过程中的电输运测量,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成功制备成分比例可控且成分均匀的一维合金纳米线阵列。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1)采用双槽法电沉积Pb/Bi多层纳米线阵列,再以多孔氧化铝模板为支撑采用熔融法制备出了PbBi合金纳米线阵列。用X射线衍射仪(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能量分析谱仪(EDS)对样品的形貌、结构、成分进行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此方法合成的PbBi合金纳米线是成分均匀的。2)通过改变多层纳米线中不同金属的沉积时间,制备出了不同比例的ZnPb合金纳米线阵列。同时,在略高于低熔点金属熔化温度下长时间进行热处理,同样制备出了含有高熔点金属的AgZn合金纳米线阵列,并分析了相关的合成机理。这些结果显示了基于氧化铝模板的熔融方法制备合金纳米线具有成分可控和普遍性的优点。3)在合金纳米线制备的熔融过程中,采用两电极法使用数字源表对纳米线阵列进行电输运测量。结果表明:电阻随温度的变化趋势实际上反映了合金纳米线内部的成分结构的变化,为分析合金纳米线的形成过程提供了相关实验数据。
田野[5](2010)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4纳米线的制备》文中研究指明橄榄石型结构的LiFePO4具有优良的电化学性能,理论比容量为170 mAh/g,对锂平台电压为3.4V,成本低廉,环境友好,循环寿命长,高温下安全性好,已成为理想的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然而,LiFePO4的电子传导率和离子传导率较低,在大倍率下充放电时比容量低,限制了其商业应用。一般,纳米颗粒电极材料比表面积大、离子迁移距离短,大倍率性能较高,已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不过,在电极中纳米颗粒活性材料存有利用率偏低的问题,纳米线亦具有比表面积大、离子迁移距离短的优势,应用纳米线制备电极有望能够解决这一问题。目前LiFePO4纳米线的制备研究尚鲜见报道,制备方法成为LiFePO4纳米线应用的关键。为此,本文提出了溶胶-凝胶-模板法纳米线制备方法。本文主要研究了以草酸溶液为电解液,在不同条件(槽电压、氧化时间、氧化温度、电解液浓度和扩孔时间等)下进行两步阳极电化学氧化法制备多孔阳极氧化铝模板,并讨论了氧化铝模板的形成机理。研究发现,不同电解液中制备的模板孔径范围、孔排列有序度和孔密度有所区别。在0.3 mol/L草酸溶液中,电氧化槽电压从40 V升高到100 V,孔径由30 nm增大到90 nm,模板厚度从20μm增加到120μm,孔密度变化不明显;氧化时间由4 h延长到10 h,孔径从56 nm增大到78 nm,厚度由32μm增长到82μm;氧化温度从5℃升高到15℃,孔径从70 nm增大到81 nm,厚度由63μm增长到74μm,孔排列有序性无明显变化;电解液在低浓度下(0.3 mol/L-0.5 mol/L)变化时对阳极氧化铝模板孔径、厚度和孔密度影响较小;磷酸中最佳扩孔时间为30 min-60 min。在0.3 mol/L的草酸中溶液中,槽电压在40 V-60 V间,氧化温度在0℃下,氧化8 h,扩孔1 h后模板的表面形貌较好,孔呈正六角形规则排列,孔径为70 nm-90 nm,膜厚70μm,适宜于模板法纳米线的制备。以Fe(NO3)3·9H2O、Li2CO3、NH4H2PO4、柠檬酸、乙二醇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LiFePO4。烧结过程中发现,烧结时间和气氛对产物晶型的影响较大,在混合气氛(90% N2+10%H2)中700℃烧结10 h,可制得纯相的LiFePO4纳米粒子。采用浸渍填充法和真空吸附法制备了LiFePO4纳米线,通过实验比较了两种装填氧化铝模板的方法。实验发现,溶胶的浓度和装填次数是浸渍填充法填充率的主要影响因素,装填次数越多,溶胶浓度越高,孔隙填充率就越高,在Fe3+浓度为0.8 mol/L时,浸渍填充法孔隙填充率最高为30%,孔道内只能生成分散的纳米材料;填充次数、溶胶浓度和真空度是影响真空吸附法填充率的主要影响因素,填充次数,溶胶浓度和真空度升高都能提高模板的填充率,该法填充率最高可达90%,孔道内可生成较完整的纳米线,溶胶浓度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填充率及纳米线的形貌。扫描电镜测试表明:制备的LiFePO4纳米线直径取决于模板微孔孔径,长度约等于模板的厚度。
徐兆凯,李安春,于心科,蒋富清,孟庆勇[6](2008)在《东菲律宾海新型铁锰结壳中元素的赋存状态》文中研究指明为了解东菲律宾海新型铁锰结壳中元素的赋存状态,采用化学提取方法对3个结壳样品进行了物相分析.不同类型结壳中成矿和稀土元素的赋存状态总体一致,表明它们形成于相近的地质和海洋环境中.成矿元素中的Fe和Cu绝大部分赋存在残渣态中,Mn、Co和Ni则主要赋存在锰氧化物结合态、有机结合态和残渣态中,并且埋藏型结壳样品锰氧化物结合态中赋存了相对更高比例的成矿元素.三价稀土元素主要集中在锰氧化物结合态中.两个沉积物表层结壳样品中的Ce主要集中在残渣态中.而埋藏型结壳样品中的Ce则主要赋存在锰氧化物结合态中,这可能与该样品此相态中赋存了相对较多的Mn有关.呈碳酸盐结合态和有机结合态的稀土元素含量仅各占稀土总量的1%左右,表明两者对结壳中稀土元素的富集作用很小.
徐兆凯[7](2007)在《东菲律宾海铁锰结壳(核)成因与古海洋环境响应》文中认为本文以东菲律宾海沉积物表层新型深水铁锰结壳、铁锰结核及结壳下伏沉积物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显微结构构造、矿物组成、元素组分的分析、元素赋存状态的系统研究、铀系和10Be同位素年代学测试,结合结壳(核)成矿背景和控矿要素分析,研究和恢复了研究区深水铁锰结壳(核)的成因与古海洋环境响应。这一结果填补了深海沉积物表层新型深水铁锰结壳系统研究的空白,深化了对铁锰结壳(核)分布规律、成因和形成过程及其古海洋环境记录作用的认识,充实了海底金属成矿理论,为铁锰结壳(核)的勘探与开采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支持,同时也为研究区晚中新世以来一直不甚明了的构造演化提供了新的研究载体和资料。通过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研究区铁锰结壳(核)的成矿背景主要受控于南极底流强弱及物源供给的变化;(2)证实铁锰结壳(核)主要为水成成因,同时其物质组成也受一定程度的火山和陆源物质的影响;结壳(核)自形成以来没有遭受到明显的磷酸盐化等成岩后期改造和元素再迁移,具有重要的古海洋学意义;(3)通过新型铁锰结壳及下伏沉积物元素赋存状态的研究,认为生物作用对研究区结壳的形成并没有很大的直接影响,其物质成分主要来自于结壳中铁锰氧化物(氢氧化物)的吸附作用;(4)在控矿要素的研究中,归纳出了地质与海洋两大类结壳(核)控矿要素;(5)根据结壳成分长周期变化趋势,结合铀系和10Be测年结果,将研究区结壳的形成过程划分为三个主要阶段(5.62.8 Ma,2.82.7 Ma和2.7 Ma以来),并确定了晚中新世以来研究区南极底流的活动情况、火山和大陆来源(风尘)物质输入量的变化。
徐兆凯,李安春,徐方建,孟庆勇,李传顺,刘建国[8](2007)在《东菲律宾海表层沉积物中元素的赋存状态》文中指出为了解东菲律宾海不同类型表层沉积物中元素的赋存状态,采用化学提取方法对有无新型铁锰结壳发育站位表层沉积物样品进行了分级提取及测试,不同类型表层沉积物中成矿和稀土元素的赋存状态总体一致,表明研究区表层沉积物形成于相似的地质和海洋环境中。成矿元素中Fe绝大部分赋存在残渣态中,Mn、Cu、Co和Ni则主要赋存在铁锰氧化物结合态中,稀土元素也主要赋存在这两个相态中,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和有机结合态对重稀土元素优先吸附或具络合作用,引起重稀土元素的相对富集和铈的负异常,残渣态优先吸附轻稀土元素,导致轻稀土元素的富集和铈的正异常,火山物质则使表层沉积物残渣态表现出铕的正异常特征。同时,不同表层沉积物样品间也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与其局部形成条件——铁锰结壳发育与否有关。
王爱华,王力波,周汉民[9](2006)在《宁沪高速公路句容段两侧土壤磁化率异常与重金属元素的关系研究》文中指出高速公路两侧土壤的磁化率从路中央向两侧具有逐渐降低的特征,相对应的样品中的重金属Cu、Pb、Zn、N i、Cr、Fe等元素的含量也具有从路中心向两侧逐渐降低的现象。相关分析表明,土壤磁化率与土壤中的Cu、Pb、Zn、N i、Cr、Fe的相关性显着,因而可以利用磁化率异常来指示高速公路两侧土壤的重金属污染状况。元素的赋存形态分析表明铁锰氧化物态与残渣态是Cu、Pb、Zn、N i、Cr、Fe的主要赋存形式;各元素的形态分析结果与土壤磁化率的相关统计分析表明,高速公路两侧土壤的磁化率与可交换态中的Cu、Pb、Zn、铁锰氧化物态中的Fe、Pb、Zn、有机还原态中的Cu、Cr、Fe、Zn和残渣态中的Cu、Pb、Zn、Cr、Co、N i具有明显的相关性。
谈技[10](2005)在《船舶用热镀锌合金的合成及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热镀锌是目前应用最为广范的钢铁防腐方法之一,钢铁热镀锌就是将钢铁放入熔融的锌液中,一定时间后取出,钢基表面覆盖纯锌层和通过原子间作用形成的锌一铁合金层。因为镀锌层厚度较大,且镀层属于阳极保护,所以钢基镀锌后耐腐蚀性能大大提高;中间合金层的存在,使镀层与钢基结合牢固,不容易脱落;另外,锌的价格相对低,生产成本低,工艺适合于自动化,生产率高,且金属锌镀层外观漂亮,符合现在对材料内外兼备的要求。然而,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热镀纯锌工艺已不再能满足要求。向锌液中添加微量元素或大量元素,以提高镀层的耐腐蚀性能、结合力、美观程度,已经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如日本则开发Zn-6%Al-3%Mg合金,使耐腐蚀性能提高到纯锌层的18倍。其他非铁锌元素的加入能改变铁-锌合金相的形成过程,使各相组织发生变化,从而能改变镀层的各种性能。本论文是与江南造船厂热镀锌厂合作研究项目,目的为研究开发满足船舶用热镀锌要求的新合金配方。项目要求最终热镀锌产品可大大提高船舶在海水中的耐腐蚀性能,减少因腐蚀而带来的材料浪费。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各种元素对镀层的影响,本论文选择铝、镁、锡为镀锌液中的添加元素。铝的加入是为了获得光亮镀层,增加锌液的抗氧化能力,较少锌耗:锡可以降低锌液熔点,降低生产温度,节约成本,同时提高镀层亮度;镁则可以增加镀层的耐腐蚀性能。本文通过试验,设计了一个合理的能提高镀层耐腐蚀的四元合金配方。论文内容包括四章:第一章为铝、镁、锡三元素定量分析方法研究。考虑添加元素可能形成锌渣或高温下被氧化等原因,无法通过简单计算直接得到锌液中元素的含量,本论文分别研究了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胺(CTMAB)作用下铬天青S测定铝的分光光度法、2,4-二氯苯基荧光酮测定Sn(Ⅱ)的分光光度法以及原子吸收测定镁含量的方法。这些方法能排除干扰原子的影响,快速、方便地检测出锌液中元素的含量。第二章为中间二元合金的熔炼。本论文中元素的加入都为间接法,即先制得一定比例的二元中间合金,镀锌时再按比例将二元中间合金加入到纯锌液中,得到所需含量的锌合金液。结合锌-铝、锌-镁、锌-铁二元合金的相图,改变合
二、沉积物中元素赋存状态分析——选择性化学溶解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沉积物中元素赋存状态分析——选择性化学溶解法(论文提纲范文)
(1)工业纯铝表面等离子电解氧化膜层生长机理及耐蚀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铝及铝合金的特点和应用 |
1.3 铝及铝合金表面改性技术 |
1.3.1 电镀和化学镀 |
1.3.2 喷涂 |
1.3.3 激光表面处理 |
1.3.4 阳极氧化 |
1.3.5 等离子电解氧化 |
1.4 铝及铝合金表面等离子电解氧化(PEO)技术研究现状 |
1.4.1 铝及铝合金表面PEO膜层制备工艺 |
1.4.2 铝及铝合金表面PEO膜层生长机理 |
1.4.3 铝及铝合金表面PEO膜层耐蚀性能 |
1.4.4 铝及铝合金表面PEO膜层观测方法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设备和实验方法 |
2.1 实验设备 |
2.2 实验材料及制备工艺 |
2.2.1 恒流模式 |
2.2.2 恒压模式 |
2.2.3 单步法和两步法 |
2.2.4 电化学法剥离PEO膜层 |
2.3 实验方法 |
2.3.1 电压/电流-时间暂态曲线和放电火花演变采集 |
2.3.2 电解液pH和电导率 |
2.3.3 增重 |
2.3.4 物相和组织结构检测 |
2.3.5 耐蚀性能检测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不同工艺下纯铝表面PEO膜层的组织结构演变 |
3.1 电压/电流-时间暂态曲线和火花放电演变 |
3.1.1 恒流模式 |
3.1.2 恒压模式 |
3.1.3 单步法和两步法 |
3.1.4 不同工艺下电压/电流-时间暂态曲线和火花放电演变的比较 |
3.2 电解液pH和电导率变化 |
3.2.1 恒流模式 |
3.2.2 恒压模式 |
3.2.3 单步法和两步法 |
3.2.4 不同工艺下电解液pH和电导率变化的比较 |
3.3 试样增重 |
3.3.1 恒流模式 |
3.3.2 恒压模式 |
3.3.3 单步法和两步法 |
3.3.4 不同工艺下试样增重的比较 |
3.4 物相 |
3.4.1 恒流模式 |
3.4.2 恒压模式 |
3.4.3 单步法和两步法 |
3.4.4 不同工艺下PEO膜层物相的比较 |
3.5 PEO膜层表面形貌及成分分析 |
3.5.1 表面SEM扫描形貌及成分分析 |
3.5.2 表面LSCM扫描形貌及表面区域算术平均高度 |
3.6 PEO膜层抛光截面形貌及元素面分布 |
3.6.1 恒流模式 |
3.6.2 恒压模式 |
3.6.3 单步法和两步法 |
3.6.4 不同工艺下PEO膜层抛光截面形貌及元素面分布的比较 |
3.7 PEO膜层折断截面形貌 |
3.7.1 恒流模式 |
3.7.2 恒压模式 |
3.7.3 单步法和两步法 |
3.7.4 不同工艺下PEO膜层折断截面形貌的比较 |
3.8 PEO膜层内表面形貌及成分分析 |
3.8.1 内表面SEM扫描形貌及成分分析 |
3.8.2 内表面LSCM扫描形貌及区域算术平均高度 |
3.9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不同工艺下纯铝表面PEO膜层的生长机理研究 |
4.1 PEO膜层形貌的综合分析 |
4.1.1 恒流模式 |
4.1.2 恒压模式 |
4.1.3 单步法和两步法 |
4.2 PEO膜层生长模型 |
4.2.1 恒流模式 |
4.2.2 恒压模式 |
4.2.3 单步法和两步法 |
4.3 不同工艺下PEO膜层生长模型的比较 |
4.3.1 凝胶层 |
4.3.2 开孔薄饼向封闭薄饼结构的演变 |
4.3.3 碱性硅酸钠基电解液中纯铝表面PEO膜层结构演变 |
4.3.4 微半球结构 |
4.3.5 不同工艺下PEO膜层形貌的不同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不同工艺下纯铝表面PEO膜层的耐蚀性能研究 |
5.1 电化学交流阻抗谱 |
5.1.1 恒流模式 |
5.1.2 恒压模式 |
5.1.3 单步法和两步法 |
5.2 动电位极化曲线 |
5.2.1 恒流模式 |
5.2.2 恒压模式 |
5.2.3 单步法和两步法 |
5.3 不同工艺下PEO膜层耐蚀性能的比较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2)长江口和黄东海沉积物单矿物分选的常用方法和流程(论文提纲范文)
1 矿物分选的常用方法 |
1.1 样品筛分 |
1.2 重液分离 |
1.2.1 轻、重矿物重液分离 |
1.2.2 单矿物重液分离 |
1.2.3 离心重液分离 |
1.3 磁性分选 |
1.4 化学分选 |
1.5 手工分选 |
2 单矿物分选的实验流程 |
2.1 分选流程设计的依据 |
(1) 分选样品目的要求 |
(2) 矿物组合的特点 |
(3) 实验室条件 |
2.2 分选流程———以分选角闪石和石英为例 |
3 单矿物分选中常出现的问题和难题 |
3.1 常出现的问题 |
3.2 需要深入研究的难题 |
4 结论 |
(3)气升式生物反应器处理铜尾矿重金属污染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项目研究背景 |
1.1.1 我国尾矿的排放和堆存状况 |
1.1.2 尾矿的危害 |
1.1.3 尾矿治理的研究意义 |
1.2 微生物浸矿原理及研究现状 |
1.2.1 浸矿微生物 |
1.2.2 微生物浸矿机理 |
1.2.3 微生物浸矿工艺 |
1.2.4 微生物浸矿的研究现状 |
1.3 本实验研究目的、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2 实验材料和实验方法 |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1.1 浸矿菌种和培养基 |
2.1.2 矿样来源与分析 |
2.1.3 实验药剂及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浸矿菌培养 |
2.2.2 细菌计数 |
2.2.3 形态分析 |
2.2.4 浸矿试验 |
2.3 分析测试方法 |
2.3.1 浸矿菌种活性的鉴定 |
2.3.2 尾矿样品的表征分析方法 |
2.3.3 浸出液 pH 值及氧化还原电位的测定 |
2.3.4 浸出液中各重金属浓度及浸出率的测定 |
3 重金属元素在尾矿中的存在形式 |
3.1 重金属的形态 |
3.2 重金属形态分析方法 |
3.2.1 Tessier 法 |
3.2.2 BCR 法 |
3.2.3 Dold 分级提取法 |
3.3 尾矿中重金属形态分析结果与分析 |
3.3.1 Dold 法分级提取的矿物相 |
3.3.2 Dold 分级提取结果与分析 |
4 气升式反应器浸矿实验研究 |
4.1 气升式反应器的介绍 |
4.1.1 气升式反应器的基本结构 |
4.1.2 气升式反应器的工作原理 |
4.1.3 气升式反应器的技术特点 |
4.2 微生物浸矿实验结果和分析 |
4.2.1 矿浆浓度对浸出效果的影响 |
4.2.2 不同初始 pH 对浸出效果的影响 |
4.2.3 细菌接种量对浸出效果的影响 |
4.3 浸出后尾矿的形貌变化 |
4.4 微生物浸矿机理探讨 |
4.4.1 矿物特性对细菌浸矿的影响 |
4.4.2 尾矿中硫化物的浸出机理 |
4.4.3 细菌搅拌浸出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研究结论与成果 |
5.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
(4)合金纳米线阵列的模板法制备及其熔化过程中的电输运特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一维纳米材料简介 |
1.1.1 一维纳米材料的分类 |
1.1.2 一维纳米材料的特性 |
1.2 一维合金纳米线阵列的研究现状 |
1.2.1 一维合金纳米线制备方法 |
1.2.2 模板法制备一维合金纳米线阵列的研究现状 |
1.2.3 目前制备一维合金纳米线阵列的局限性 |
1.3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实验方法 |
2.1 实验试剂及设备 |
2.1.1 实验试剂 |
2.1.2 实验设备 |
2.2 阳极氧化法制备氧化铝模板 |
2.2.1 制备工艺 |
2.2.2 阳极氧化铝模板多孔结构的形成机理 |
2.2.3 阳极氧化铝模板的表征 |
2.3 合金纳米线阵列的新制备方法 |
2.3.1 沉积电极的制备 |
2.3.2 双槽法电沉积 |
2.3.3 熔融合金法 |
2.4 表征测试方法 |
2.4.1 形貌及成分分析 |
2.4.2 电输运特性测量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铅铋合金纳米线阵列制备及熔化过程中电输运特性 |
3.1 Pb/Bi 多层纳米线阵列的制备及表征 |
3.1.1 制备工艺 |
3.1.2 Pb/Bi 多层纳米线的表征 |
3.2 PbBi 合金纳米线阵列的制备及表征 |
3.2.1 合金纳米线的制备 |
3.2.2 结果与讨论 |
3.3 具有单一相的 PbBi 合金纳米线的制备及表征 |
3.4 Pb/Bi 多层纳米线阵列在熔化过程中的电输运特性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锌铅、银锌合金纳米线阵列制备及熔化过程中的电输运特性 |
4.1 ZnPb 合金纳米线阵列制备及其熔化中的电输运特性 |
4.1.1 Zn/Pb 多层纳米线阵列的制备及表征 |
4.1.2 ZnPb 合金纳米线阵列的制备及表征 |
4.1.3 Zn/Pb 多层纳米线阵列在熔化过程中的电输运特性 |
4.2 AgZn 合金纳米线的制备及其熔化过程中的电输运特性 |
4.2.1 Ag/Zn 多层纳米线阵列的制备及表征 |
4.2.2 AgZn 合金纳米线阵列的制备及表征 |
4.2.3 Ag/Zn 多层纳米线阵列在熔融过程中的电输运特性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全文总结及展望 |
5.1 本文研究成果 |
5.2 课题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 |
致谢 |
(5)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4纳米线的制备(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及选题 |
1.1 LiFePO_4 的研究概况 |
1.1.1 引言 |
1.1.2 锂离子电池概况 |
1.1.3 锂离子电池工作原理及存在的问题 |
1.1.4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现状 |
1.1.5 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研究现状 |
1.1.6 LiFePO_4 的制备方法 |
1.1.7 LiFePO_4 材料的研究方向与改性方法 |
1.2 模板法制备纳米材料 |
1.2.1 纳米材料研究与应用概述 |
1.2.2 一维纳米材料的研究与应用 |
1.2.3 模板法的研究进展 |
1.3 本论文研究工作 |
1.3.1 研究方向 |
1.3.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仪器及试剂 |
2.1.1 实验试剂 |
2.1.2 实验仪器 |
2.2 氧化铝模板的制备 |
2.2.1 铝箔的预处理 |
2.2.2 铝箔的阳极氧化 |
2.2.3 氧化铝薄膜的剥离 |
2.2.4 氧化铝模板的扩孔处理 |
2.2.5 阳极氧化铝结构与性能表征 |
2.3 溶胶凝胶法制备LiFePO_4 |
2.3.1 LiFePO_4 的制备 |
2.3.2 LiFePO_4 结构与形貌分析 |
2.4 溶胶凝胶-模板法制备LiFePO_4 纳米线及表征 |
2.4.1 LiFePO_4 纳米线制备 |
2.4.2 LiFePO_4 纳米线的结构及成分表征 |
第三章 多孔阳极氧化铝模板的制备研究 |
3.1 阳极氧化铝模板的结构模型 |
3.2 氧化铝模板结构及形貌主要影响因素的研究 |
3.2.1 电解液对氧化铝模板形貌的影响 |
3.2.2 电氧化槽电压对氧化铝模板孔结构的影响 |
3.2.3 氧化时间对氧化铝模板孔结构的影响 |
3.2.4 氧化温度对氧化铝模板孔结构的影响 |
3.2.5 电解液浓度对氧化铝模板孔结构的影响 |
3.2.6 扩孔时间对氧化铝模板形貌的影响 |
3.3 阳极氧化铝模板的XRD 表征 |
3.4 阳极氧化铝模板形成机理的探讨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LiFePO_4纳米线的制备研究 |
4.1 LiFePO_4 的制备 |
4.1.1 烧结温度对材料结构和形貌的影响 |
4.1.2 合成气氛对材料结构的影响 |
4.2 LiFePO_4 纳米线的制备 |
4.2.1 浸渍填充法制备LiFePO_4 纳米线 |
4.2.2 真空吸附法制备LiFePO_4 纳米线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果与建议 |
5.1 主要的实验结果和结论 |
5.1.1 主要因素对阳极氧化铝模板形貌的影响 |
5.1.2 溶胶凝胶法制备LiFePO_4 的最佳条件 |
5.1.3 不同方法制备LiFePO_4 纳米线 |
5.2 今后工作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发表论文 |
(6)东菲律宾海新型铁锰结壳中元素的赋存状态(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材料和方法 |
1.1 样品特征 |
1.2 样品处理与测试 |
2 结果 |
3 讨论 |
3.1 结壳中成矿元素的赋存状态 |
3.2 结壳中稀土元素的赋存状态 |
4 结论 |
(7)东菲律宾海铁锰结壳(核)成因与古海洋环境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调查研究概况 |
1.2.1 国外研究历史 |
1.2.2 我国结壳(核)调查史 |
1.2.3 研究现状 |
1.2.3.1 勘探范围及资源前景 |
1.2.3.2 构造与地质背景 |
1.2.3.3 结构构造 |
1.2.3.4 矿物组成 |
1.2.3.5 化学组成与地球化学特征 |
1.2.3.6 成矿物质来源 |
1.2.3.7 成因机制 |
1.2.3.8 古海洋学意义 |
1.2.4 现存问题 |
1.2.4.1 成矿物质来源问题 |
1.2.4.2 成因机制问题 |
1.2.4.3 成矿环境问题 |
1.2.4.4 古海洋环境响应问题 |
1.3 研究材料和方法 |
1.3.1 研究材料 |
1.3.2 分析方法 |
1.3.3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第二章 铁锰结壳(核)成矿背景 |
2.1 区域地质背景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海底地形 |
2.1.3 构造背景 |
2.2 研究区火山物质特征 |
2.3 研究区沉积物特征 |
2.3.1 表层沉积物 |
2.3.2 柱状沉积物 |
2.4 研究区海洋学背景 |
2.4.1 水文特征 |
2.4.2 洋流特征 |
2.4.3 气象特征 |
2.5 小结 |
第三章 铁锰结壳(核)特征 |
3.1 基本特征 |
3.2 结构构造 |
3.3 矿物组成 |
3.4 地球化学特征 |
3.4.1 块体结壳(核)地球化学特征 |
3.4.2 结壳(核)剖面地球化学特征 |
3.5 成因类型 |
3.6 因子和聚类分析 |
3.6.1 元素富集因子和分配系数分析 |
3.6.2 聚类分析结果 |
3.7 结壳(核)成矿时代与古海洋环境记录 |
3.8 小结 |
第四章 铁锰结壳(核)成因机制 |
4.1 成矿物质来源 |
4.1.1 底层海水 |
4.1.2 表层沉积物 |
4.2 成矿环境与控矿要素 |
4.3 元素赋存状态 |
4.3.1 铁锰结壳元素赋存状态 |
4.3.2 表层沉积物元素赋存状态 |
4.4 成因机制探讨 |
4.4.1 铁锰结壳的形成 |
4.4.2 有用金属组分的富集 |
4.5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包括已被录用待发表的) |
致谢 |
附录 |
(8)东菲律宾海表层沉积物中元素的赋存状态(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3.1 沉积物中成矿元素的赋存状态 |
3.2 沉积物中稀土元素的赋存状态 |
3.2.1 残渣态与铁锰氧化物结合态 |
3.2.2 有机结合态 |
3.2.3 碳酸盐结合态 |
3.2.4 吸附态 |
4 结论 |
(9)宁沪高速公路句容段两侧土壤磁化率异常与重金属元素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概 述 |
2 高速公路两侧磁化率异常分布特征 |
3 高速公路两侧的土壤磁化率异常与重金属元素总量的关系 |
4 高速公路两侧的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赋存形式 |
5 高速公路两侧土壤中各重金属元素的赋存形式与磁化率的相关性 |
6 结 语 |
(10)船舶用热镀锌合金的合成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
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热镀锌工艺的发展现状 |
2.热镀锌材料的热点及用途 |
3.热镀锌生产工艺 |
4.热镀锌层的保护原理 |
5.钢铁表面热镀锌的原理 |
5.1 镀锌层的组织及其特性 |
5.2 镀锌层的组织形成因素及对镀层性质的影响 |
5.3 锌液温度和镀锌时间对镀层性能的影响 |
5.4 镀锌工艺参数对镀层性质的影响 |
6.锌液化学成分对镀锌层的影响 |
6.1 铝的影响 |
6.2 镍的影响 |
6.3 镁的影响 |
6.4 锡的影响 |
6.5 其它元素的影响 |
7.镀层质量的评价 |
8.微量元素含量的分析 |
9.热镀锌研究发展趋势 |
本论文的目的和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元素的分析 |
1.镀锌液中铝含量的分析 |
2 镀锌液中锡含量分析 |
3 原子吸收法测定热镀锌中镁含量 |
4.镁元素的分析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中间合金的冶炼 |
1.锌-铝中间合金 |
2.锌-镁中间合金 |
3.锌-锡中间合金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热镀锌工艺条件 |
1.碱洗 |
2.清洗 |
3.酸洗 |
4.助镀 |
5.烘干 |
6.热浸镀 |
7.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添加元素对镀层性能的影响 |
1.微量铝元素对镀层性能的影响 |
2.微量镁元素对镀层性能的影响 |
3.微量锡元素对镀层性能的影响 |
4.铝、锡、镁的共同影响 |
5.四元合金液中热镀镀层性能分析 |
6.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发表论文 |
四、沉积物中元素赋存状态分析——选择性化学溶解法(论文参考文献)
- [1]工业纯铝表面等离子电解氧化膜层生长机理及耐蚀性能研究[D]. 吴晔康. 燕山大学, 2019(06)
- [2]长江口和黄东海沉积物单矿物分选的常用方法和流程[J]. 金秉福,王孟瑶,王昆山,张丽娜,王艳君.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19(01)
- [3]气升式生物反应器处理铜尾矿重金属污染实验研究[D]. 张少剑. 重庆大学, 2012(03)
- [4]合金纳米线阵列的模板法制备及其熔化过程中的电输运特性[D]. 李聚山. 天津理工大学, 2012(10)
- [5]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4纳米线的制备[D]. 田野. 太原理工大学, 2010(10)
- [6]东菲律宾海新型铁锰结壳中元素的赋存状态[J]. 徐兆凯,李安春,于心科,蒋富清,孟庆勇.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08(03)
- [7]东菲律宾海铁锰结壳(核)成因与古海洋环境响应[D]. 徐兆凯.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2007(04)
- [8]东菲律宾海表层沉积物中元素的赋存状态[J]. 徐兆凯,李安春,徐方建,孟庆勇,李传顺,刘建国.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7(02)
- [9]宁沪高速公路句容段两侧土壤磁化率异常与重金属元素的关系研究[J]. 王爱华,王力波,周汉民. 江苏地质, 2006(03)
- [10]船舶用热镀锌合金的合成及分析[D]. 谈技. 华东师范大学, 20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