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精神在这里发扬光大

民族精神在这里发扬光大

一、民族精神在这里光大(论文文献综述)

王晶[1](2021)在《马克思主义视域下合浦海洋文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1世纪是海洋世纪,海洋成为世界各国竞逐的角力场。新时代的中国海洋文化复兴之路究竟该以何作为科学的价值引领?近代以来,国内大部分研究者在探讨海洋问题时,总是习惯性地沿用西方海洋文明的评价标准与话语逻辑,这表明中国学术界在海洋研究领域缺乏文化自信与理论自觉。由此带来的严重后果,就是质疑否定中国拥有属于自己的海洋文化或海洋文明,并依循西方海洋文化或西方海洋文明范式来研究中国海洋文化,甚至还以此来指导中国海洋事业的发展。事实上,中国海洋文化有其自身发展历程与独特文化基因,深入挖掘其底蕴、梳理其源流、探寻其从发轫之初一直延续至今的价值基因,既是中国海洋文化研究亟需面对的问题,也是树立中国海洋文化研究文化自信与理论自觉的时代需要。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合浦海上古丝路文化底蕴深厚”,合浦及其特殊自然地理环境与人文地理环境所孕育的合浦海洋文化,作为中国海洋文化的起点,为其提供了典型样本。合浦海洋文化是指自西汉为加强岭南地区政治军事统治而设立合浦郡以来,在海陆一体特殊自然地理条件与人文地理条件下,汉民族、岭南地区少数民族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地区各民族之间通过内河、近海、陆路等途径,在交通贸易、生产交流、文化交往等具体历史活动中所形成的以开放包容、和合交往为核心价值的一种中国古代海洋文化。合浦海洋文化海陆一体的开放包容、和合交往核心价值,是汉文化、少数民族文化、海外文化汇聚合浦交融而成,合浦当地出土的各种古代器物是这种文化融合的主要标志。同时根据这些古代器物可以推断,“合浦”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一个重要符号,经由海上丝绸之路已经辐射至东南亚、南亚各地区与各民族。站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在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研究合浦海洋文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或文明的一般原理,审视汉代合浦郡在海陆一体特殊自然地理条件与人文地理条件下所形成的文化融合。为此,在论述展开的过程中,按照“器物—符号—价值”的研究范式,综合运用语料库分析与文本解读相结合的方法、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感性具体—抽象—理性具体的方法、跨学科研究与跨地域研究相结合等方法,通过梳理源流、勾勒轮廓、抽象符号、挖掘价值、凝练精髓、总结规律,重新探讨合浦海洋文化过去已经贡献什么、现在及未来能够贡献什么等问题,以此揭示合浦海洋文化所蕴涵的深厚历史底蕴、文化底蕴与价值底蕴。在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研究合浦海洋文化,不仅在于论证中国早在公元前2世纪末就已经逐步发展出海洋文化,更为重要的是要在学术上尝试突破西方海洋文明的评价标准与话语逻辑,主要在三个方面作出努力:一是学术观点方面,提出合浦是中国海上对外开放的第一个窗口与海陆丝绸之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合浦的海陆一体是中国海洋文化的始源标识、合浦海洋文化是中国海洋文化的原发标识与“丝路精神”的创始标识、合浦海洋文化为中国海洋文化贡献了海陆一体的开放包容、和合交往核心价值等新观点;二是学术思想方面,探讨构建马克思主义海洋文化基本理论与评价体系作为科学评价体系、在历史与逻辑的统一中挖掘合浦海洋文化所蕴涵的深厚历史底蕴、文化底蕴与价值底蕴、基于合浦海洋文化的价值精髓探讨其对突破西方海洋文化优越论的学术意义及为中国海洋文化贡献海陆一体始源价值基因的基础性意义;三是研究方法方面,形成了“器物—符号—价值”的中国海洋文化研究范式。综上,通过深入挖掘合浦海洋文化的价值精髓,探讨其对突破西方海洋文化优越论的学术意义,揭示其作为中国海洋文化的起点所蕴涵的价值基因,由此对以合浦海洋文化为代表的中国海洋文化进行话语重构与价值重塑,从而树立中国海洋文化自信、提升中国海洋软实力,为当前的中国海洋强国战略、“一带一路”建设、海洋命运共同体倡议等方面的发展提供价值基础与理论支撑。

王福军[2](2021)在《黑龙江优秀精神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黑龙江优秀精神是一种崇高的文化思想,是黑龙江人民在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进程中所形成的精神产物。它体现了黑龙江人民坚定的理想信念、优良的政治品格、优秀的文化传承、良好的精神风貌和执着的价值追求,是一系列优秀精神的整体体现和智慧结晶。包括黑龙江人民为民族独立和解放而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所形成的东北抗联精神,在开发建设北大荒苦难而壮丽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北大荒精神,在大庆油田大会战艰难险阻的条件下创造的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在黑龙江革命、开发、建设等各个历史时期所形成的闯关东精神、东北小延安精神、大兴安岭精神、马恒昌小组精神、马永顺精神、哈尔滨城市精神、抗疫精神等共同构成了具有黑龙江地域特色的精神资源体系。这些精神在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过程中,慢慢的成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重要内容,成为在社会发展进程中不可或缺的文化精神产物。当前,我国已开启第二个百年目标奋进的新征程,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成为首要的战略任务。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擘画了中国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指明了社会主义发展的前进方向。为此,加强对黑龙江优秀精神的研究,充分认识和把握其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总结和提炼基本特征和时代价值,探索弘扬培育黑龙江优秀精神的路径和方法,对于构筑中国精神、汇聚中国力量、展现中国价值,推动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奋力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一共分为六章内容。第一章主要讲的是课题研究的背景,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梳理研究现状,阐述相关核心概念,概括相关研究内容,阐明课题研究的方法、思路和创新之处;第二章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论述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形成基础,对黑龙江优秀精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溯源进行梳理总结;第三章对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具体体现作了深刻阐释。在此基础上凝练和升华黑龙江优秀精神的科学内涵;第四章系统分析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功能,精准把握黑龙江优秀精神的民族性和时代性,为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弘扬和培育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第五章通过对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历史地位和时代价值的论述,强化黑龙江优秀精神与时俱进的精神品质,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引领;第六章通过黑龙江优秀精神的理论分析,全面论证弘扬和培育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深刻阐明弘扬和培育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基本原则,在借鉴他人成果的基础上,深入阐述弘扬和培育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基本路径。文章试图从新的内容、新的思路、新的视角对黑龙江优秀精神产生、发展和弘扬进行必要研究,目的是将黑龙江优秀精神理论研究不断深化,为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弘扬与培育提供新思路、新方法和新策略。将黑龙江优秀精神内化为龙江振兴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郑涯焱鑫[3](2020)在《系列微纪录片《了不起的匠人》工匠精神的创新传播研究》文中提出纪录片是将现实生活中的典型人物和事件艺术加工后再呈现的一种纪实性的影像艺术,这种独特的影像呈现方式在关照社会现实的前提下,可以更深入地挖掘到真人真事背后所展现的精神文化内涵,以满足广大受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在工业生产机械化、智能化的发展背景下,机器生产逐渐取代了从事传统手工业生产的传统手工匠人,以往被广大劳动群众所信奉和坚守的工匠精神在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也渐渐淡化。工匠精神是一种崇高的价值追求,能够驱除当今社会浮躁的不良风气。要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圆满实现,必须在全社会弘扬工匠精神,让工匠精神引领新时代的劳动者不断奋进,创造幸福生活。随着工匠精神的热度不断高涨,关于传播工匠精神的纪录片层出不穷,如播出后取得较大反响的《大国工匠》《传承》《我在故宫修文物》等传统鸿篇巨制的大型纪录片以及《故宫100》《了不起的匠人》等篇幅短小的微纪录片。微纪录片在新媒体语境下应运而生,作为一种短小精悍的纪录片形态,微纪录片兼具真实性和灵活性。从内容方面来看,微纪录片言简意赅,更能深度挖掘和传达工匠精神的核心内涵,从传播方式来看,微纪录片主攻新媒体传播渠道,更符合现代受众的碎片化收视习惯,传播渠道相对于传统大型纪录片来说也更为丰富多样。因而微纪录片可以有效弥补传统大型纪录片在传播工匠精神等各方面的不足,为在新时代弘扬工匠精神、传播工匠文化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和支撑。因此,研究微纪录片对工匠精神的创新传播策略,可以找到在新时期传播工匠精神的有效途径,为今后的传播工匠精神的纪录片的制作提供良好的方向。本文以系列微纪录片《了不起的匠人》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了不起的匠人》这部优秀的纪录片在各个方面是怎样创新传播工匠精神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部分:首先分析当前微纪录片的兴起背景和发展历程,研究新媒体背景下微纪录片的特点和工匠精神的传播现状。接下来从塑造工匠形象、传承工匠艺术和表达匠心情怀这三个方面分析该纪录片对工匠精神的创新构建。然后对纪录片的传播创新策略进行解读,分别从传播主体、传播受众、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传播效果方面运用"拉斯韦尔5W模式"分析微纪录片《了不起的匠人》对工匠精神的传达,探讨在新媒体环境下怎样才能实现工匠精神的有效和创新传播,让工匠精神能够通过纪录片传播的方式深入人心。最后从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和个人层面这三个方面分析《了不起的匠人》创新传播工匠精神的意义。

李小波[4](2020)在《马克思主义视域下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从美国着名学者约瑟夫·奈提出软实力的概念以来,软实力理论的影响却早已“溢出”美国国境,在世界各国“发酵”和“本土化”,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制定国策、促进发展的重要参考性理论。他将一个国家的文化、政治价值观和外交政策作为软实力最重要的三种资源加以阐述。而文化首当其冲,成为软实力构成要素中的基础成分与核心内容,直接决定国家软实力的强度和深度,因此文化软实力迅速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约瑟夫·奈的软实力概念源于西方理论界的权力概念,是建立在西方政治学和国际关系学理论基础之上的,最终的目的是为了维护美国霸权和西方价值观。在全球化时代,要提升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不仅要反映时代特性和人类发展趋势,更要体现本国的特色和价值取向。而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中国文化软实力理论必然带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与约瑟夫·奈的文化软实力思想有着本质的区别。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建设,不应该照搬约瑟夫·奈的思想,而是必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依据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中国化成果,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不断推进文化软实力研究的中国化,才能彰显我们自己的文化身份。由于中国的文化软实力研究是在西方学者提出软实力概念之后才开始的,因此当前的有些研究过于依赖西方的软实力研究成果,导致了研究成果与中国实际的脱节。中国是一个拥有5000年文明的古国和社会主义的大国,发展完善软实力学说,构建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文化软实力理论,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不仅是实践发展的要求,更是学界的责任。本研究以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为理论基础,以约瑟夫·奈的软实力理论作为重要借鉴,力图把文化软实力的概念和内涵从西方语境中转移到中国语境之下,从马克思主义视域下对文化软实力概念进行分析与界定,在此基础上分析当前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发展现状,并提出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策略和措施。本论文由绪论、正文、结语组成,其中正文包括五部分。第一章文化软实力理论的马克思主义渊源。本章从分析总结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内涵的角度出发,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进行全面梳理,厘清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与软实力思想相关或相近理论的开端、发展和走向,这是界定马克思主义视域下文化软实力的前提条件,也是本研究逻辑基点的理论前提。本章分为三节,分别对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化理论、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和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进行梳理总结,为马克思主义视域下文化软实力的分析和界定寻找理论源头与支撑。第二章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基本规定。在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基础上,阐释在中国语境之下文化软实力的核心内涵,着力阐述马克思主义视域下文化软实力的内容,它与西方话语下的文化软实力到底有何不同。本章分别从马克思主义文化软实力的内涵、中国文化软实力的诠释、主要特征以及发展目标三个方面对文化软实力加以界定。第三章中国共产党对文化软实力的探索历程。本章分为五节,按照历史发展的顺序论述从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到习近平中共历代领导集体的文化软实力相关思想,清晰地展现和总结我们党对文化软实力思想的探索和认识过程,也是对文化软实力在中国语境下进一步地诠释和升华。第四章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现实境况。本章分为三节,首先分析中国文化软实力发展所面临的复杂的国内国际背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冲突和中国的和平崛起。在此背景下总结得出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建设成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大力弘扬与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初步形成;中国文化日益影响整个世界。并总结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建设面临的难题,比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难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整合难题以及中国的国际舆论引导力不足的难题等。第五章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策略和措施。本章分为三节,结合中国文化软实力发展中的现实问题,利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立场和方法,主要从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加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和加强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三个方面对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给出建议。

贾韬[5](2020)在《民国时期书法教育的转型与发展研究》文中提出历史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事物的发展有着一定的周期性与规律性,找到相似的时空场景与媒介轨迹,进行匹配与对照、筛选与分析,对当下的社会改革、教育创新与文化引领,都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启发价值。研究民国时期的书法教育,从宏观角度看,它包含对整个近代时期书法教育史的脉络提炼,即如何从传统教育形态进入国民教育序列与学校教育体制;从中观角度看,它包含对各种教育改造思潮、艺术教育论说或重要人物思想的发生原因及社会影响的延伸分析,即书法教育作为“传统文化的再生产”、“民族精神的再塑造”以及“美术育人的合法化”;从微观上看,它涵盖了对民国书法教育教学实践的具体写实与文本描述,包括教育理念、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材使用等系列教学活动构成。中国古代书法教育始于文字书写、兴于读书明理、盛于以书取仕,在着书立说、立国化民、广育群才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伦理教化作用与社会稳定功能,然而正是书法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人身依附性与制度嵌入性,使书法教育在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过程中遭遇了“价值观念”上的肢解与“社会行动”上的剥离。民国是中国近现代教育思想体系开始确立并实施的时期,而在文化艺术领域,则是中国开启正规化艺术教育和美育的肇始时期。书法教育以其根深蒂固的“古典形态”,在二十世纪初的新兴学堂教育中,悄然兴起,潜滋暗长,“不仅完成了自身的‘革命’——从私塾师徒授受转向课堂教育,同时亦完成了社会意义上的‘革命’——从旧式教育体制走向新式教育体制”,书法教育则沿着实用书写教育和美术教育两条路线走进了学制框架体系内。书法教育在民国时期的学校制度中主要有两种表现情形:一种是在初、中等教育中作为“国文科”中的习字课程,以追求实用性、普及性的书写技能而存在,“习字一科,虽为国语教学之一部门,但关系于修学及应用者甚大”;一种是以师范教育与专科教育的制度形式,确立了书法向每个社会生活的扩张空间和渗透力量,以达致艺术性、专门性的书法美学而存在,“于艺术学校、大学校中,设书学一系,以培养一班高等书学人才”。书法教育在民国时期完成了学制化的转型。“教育”和“文化”构成了民国书法教育的两大维度,作为勾勒民国书法教育“全景式”文本图像的前提,必须从“文化”角度阐释和反思民国社会大环境与书法教育之间的互动逻辑,提供书法教育在社会思想结构中的宏观视野。当时书法的“本体危机”主要体现在“汉字革命”对汉字的简化与注音,颠覆了传统书法教育中的书写内容、书写文本与书写方式,带来了书法哲学“本体论”上的危机与困惑。而“美术革命”对中国绘画摹古不化之风、石谷之流弊的批判——“革王画的命”,亦规约了书法创作的美学形式、艺术类型与个性趣味,解构了传统书法教育中的美学体格与道德功用,带来了书法哲学“价值论”上的冲击与失落。于是,在异域教育理论的审视与参照下,在其他学科教育学研究的发展与比对下,书法教育需要学科逻辑的支撑与教育原理的基础,其核心与特征是“地道的逻辑思维——课程分布、课时分配、授课内容的环节安排、教学手段、教学思想、基本观念……,这一切都必须依靠严密的逻辑思维才能获得确立”,书法教育活动过程被程序化、模式化与预设化,以舍弃各种异质性因素去构建具有普适性与标准性的学科教学体系。为了追求书写的标准化与效率化,围绕写字学习材料、写字教学方法、写字工具等,书法教育开展了各种心理化、科学化的实证研究,促进了书法教育在教学原理、学习原理上的设计与实践、探究与应用。书法教育在民国时期完成了科学化的转型。在民国充满变革的浪潮中,“更新与改良是流行话语,同时,保存国粹更是国人关心的课题”,这就决定了书法艺术发展的社会规约力要比其“自律”大得多。书法教育“现代”的发展总是与危机意识和终极关怀紧密相扣,以中国文字之特有价值和民族精神,启发民众思想觉悟,塑造社会革新品格,通过平民教育、民众学校使书法从精英到大众,完成了书法教育的“新国民”想象,借助艺术或者美术的身份加持,在“美育救国”、“艺术救国”等民族使命的话语体系中改变遭际、重获价值,完成了书法教育的“新艺术”图景。民国书法教育的成长及其背后折射出了知识范式的生产、文明观念的辐射、思想文化的变迁,书法教育的诸种知识通过出版的“崭新诞生”与思想的“人物引领”,在中西互动的格局下逐渐形成,并通过报章杂志、着作、教科书等各种形式传播,从而成为某种程度上的公众知识与生活体验。同时,民国特殊的战乱背景使书家群体呈现出“聚集”和“流动”的时空特征,从雅集到社团构成了书法教育的“民间场域”,中国书学会标志着传统书法艺术的复兴与书法普及教育的推广,各种学生书法社团则见证这个时代书法社团的繁荣和现代学制内的书法影响;从内陆到粤港形成了书法教育的“香港景观”,在香港移民社会的国族想象和乡邦情结中,书法以保存国粹与发扬民族精神为重,书法教育则扮演了身份认同与民族抗争的重要功能。书法教育在民国时期完成了现代化的转型。历史车轮滚滚向前,近几十年来,随着信息化、智能化、网络化的发展,正在不断抽离日常书写的工具、文本与机会,中国汉字和书法的发展实际上又一次面临巨大的挑战和机遇。然而,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书法教育无疑成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国民素质教育的有效方式,书法教育的价值、前途等问题更值得我们去思考和讨论,我国书法教育经过多年的教学和实践,已在书法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果,就目前来看,“应用化”与“艺术化”依然是书法教育的泛化前景,书法基础教育正在从写字转向审美,书法大众教育则面临着从功利走向情怀。在历经一个多世纪的“学科”建构之路,“科学化”与“专业化”仍然是书法教育学科建设的重要命题,既要解决“身份危机”,又要争取纳入现代学科的框架体系中。“本土化”与“国际化”则是书法教育时代复兴的责任担当,书法作为东方文化在国际艺术语境中的身份显现,既面临着以输出中国书法文化理念来重建东方书法形象的历史重任,又需要以中国元素与国际审美形式相融合而获得审美普世化。

陈素君[6](2019)在《中西和谐精神的异同及其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价值研究》文中认为按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是辩证的。在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问题上,我们不仅要加强全球经济合作,巩固其在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决定性地位,同时还要关注不同国家或民族的文化认同对体认人类命运共同体所具有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根据十九大有关“新时代”的判断及其推断,“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不仅仅是经济领域的重要矛盾,各国各民族在文化上的异见甚至冲突可能是危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更现实更迫切的学术问题。本文所关切的,正在于通过挖掘各种文化特别是中西文化中的“和谐”成分来考量人类命运共同体中文化建设的价值及其路径。在中西文化发展长河中,和谐问题都是一个源远流长而又历久弥新的话题,早在古代中国和古希腊,中西先哲们就已经开始讨论和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思想主要是通过“和”的理念进行阐发,并在“天人合一”命题下实现了儒道主流文化对和谐思想的交汇,共同形成了带有中国自身特点的和谐文化。并在艺术、政治等多个领域产生影响,使得中国文化和艺术史上,产生了许多优秀的文化艺术作品,生动地体现了“和”的精神。至于政治治理上的和谐体现,则一直持续到近代孙中山等知识分子的社会理想中;在古希腊,对和谐的早期论述主要来自于毕达哥拉斯学派的自然哲学,在对自然宇宙对象的探索中,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和谐理论。后来经过赫拉克利特、柏拉图等的进一步发展,使和谐思想成为西方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经历了长达千年的中世纪神学统治之后,借助“人”的崛起,西方和谐思想迎来了一个新的高潮,在全面弘扬人的理性的道路上继续谱写了西方和谐文化的新篇章。因此,从中西和谐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来看,中西方都有着对和谐的共同追求。除此之外,中西对和谐自身的概念理解上,也存在着高度的相似性。两者都认为,和谐是多样性之间的平衡与统一,以及和谐代表着秩序。因此,和谐的前提是有差异的事物,使和谐的过程就需要各构成物遵循一定的次序,固守相应的位置。然而,在这些相似性的背后,不能忽视对两者差异性的考察。最为显着的一点差异就是,中国古代和谐思想与政治之间一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对“和”的阐述总是以政治为最终指向,“天人合一”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构建符合封建等级秩序的礼制宗法社会。和谐的最终实现需要通过不断地践行道德,进而由内圣开外王,实现社会的有序和谐,走的是一条转向人自身的修身成圣之路;而西方传统和谐思想在一开始就非常强调对数学比例的符合,认为和谐的产生依赖于精准严格的比例关系,这在西方的绘画以及雕塑中体现地尤其明显,艺术中的和谐美就是以符合比例为前提。可见,西方和谐文化走的是一条转向人之外的探索求真之路。中西和谐文化的这一差异,其实就是道德与科学的差异,中国和谐思想注重道德的“求善”性,西方和谐思想注重科学的“求真”性。道德与科学的差异,从本质上讲,体现的又是中西方在主客关系上的不同认知。中西方都追求主客之间的和谐一致,但是中国强调以人去适应天,西方则强调人去征服自然。中西对主客认知的不同,一方面是由于中西方的社会现实基础不同,另一方面是由于中西方受宗教神话等的影响不同。通过对中西和谐文化共性与差异的考察,可以从正反两方面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提供文化角度的启示。首先,中西方对和谐精神的共同追求,使其成为命运共同体在各国得以顺利施行的文化纽带;其次,从中西方和谐文化的差异可知,中国传统和谐文化对主体过分压抑,而西方则对理性过度高扬,这两种情形在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中都需要采取相应措施,极力避免,在确保共同体整体利益的同时,也需兼顾个体的幸福,两者并行不悖。与此同时,理性的弘扬不能脱离相应的束缚,需要在“求同存异”的原则下,开展各文化间平等的交流与沟通,努力消除理性思维模式下主体对客体强烈的征服欲,维护文化多样性,共建和谐命运共同体。

李朝伟[7](2019)在《志愿文化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我国志愿文化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社会文化,对社会精神文明发展、社会福利保障起着积极作用,有重要研究价值。我国志愿文化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蕴含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革命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文化基因;同时在发展逻辑和运行机制上,相对于西方志愿文化也有明显不同。思想政治教育是我们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社会文化发展的“指南针”,因此志愿文化在我国的发展需要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智力和人力的保障。思想政治教育应当承担起在志愿文化视域下引导和促进社会公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形成良好志愿文化氛围的历史重任,以文化人。当前志愿文化的发展为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载体、政策、制度、氛围、物质、精神等方面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导向能力、组织动员能力、人才培养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思想政治教育要注重“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教育方针,把握时代脉搏,紧跟党中央的最新精神,满足社会对志愿文化的需要,充分回应新时代的新问题。在对志愿文化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现实两方面的重要性有了充分的认识之后,论文针对志愿文化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进行了深入调研。运用访谈调查、问卷调查、数据统计分析等调研分析手段,对有关志愿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作用、影响等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总结出在志愿文化视域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对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主要问题有思想政治教育在志愿文化发展中的功能定位有待明确、思想政治教育关于志愿文化的理论建设有待加强,志愿文化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路径有待完善。而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既有社会多元文化思潮的冲击,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催生出的个人主义、消费主义的影响,社会需求和矛盾变化造成志愿文化供给不足等外在因素,也有个人对志愿文化缺乏了解,思想政治教育与志愿文化发展脱节的内在因素。针对志愿文化给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机遇和挑战,以及调研得出的问题及成因,认为对志愿文化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定位是首要核心问题。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对志愿文化有价值导向功能、文化发展功能、文化育人功能这三大功能。价值导向功能,主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教育内容,将树立文化自信为教育目标,在志愿文化中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发展功能,在传承现有志愿文化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努力在内容和路径上实现创新,使志愿文化更容易在新时代引起群众的共鸣,产生广泛的影响。文化育人功能,通过志愿文化有效提高个人品德修养、培育个人奋斗精神、增强个人综合素质,最终向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努力。在明确志愿文化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定位的前提下,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提出进一步要求。一是明确推动志愿文化发展、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及职责,主体的明确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提出政府是“护航人”发挥引领和保障职能、学校是“主阵地”发挥培育和促进职能、社区是“主场景”发挥凝聚和传播职能、志愿团体是“管理员”发挥组织和实施职能、个人是“践行者”发挥自我思想政治教育职能。接下来提出志愿文化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应当遵循的实践原则,主要原则有方向性原则、系统性原则、主体性原则、创新性原则和实践性原则。在以上原则的要求下,提出了七点在志愿文化视域下具体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选择上、志愿服务活动的组织上、互联网技术的运用上、志愿服务典型榜样的树立上、媒体文化产品功能的发挥上、文化设施资源的利用上、同海外志愿服务组织的交流上提供一些具体可操作的措施建议,同时也对一些应当注意和避免的问题予以警示。制度文化是志愿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思想政治教育制度机制,主要有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思想政治教育和志愿文化互动发展机制、志愿文化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推动和保障机制,来保障和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在志愿文化中功能的发挥。志愿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综合的长期的工程,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凝聚各方精神、汇聚各方力量,不断丰富完善志愿文化的精神、物质、制度各方面的文化内涵,努力把志愿文化建设成为具有中国特色和世界影响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同时利用志愿文化的影响,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目标,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爱党爱国、品德高尚、甘于奉献、艰苦奋斗、素质全面的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周兴[8](2019)在《明代广东儒学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明代以前,两广地区一直是中国较为落后的地区,儒学的传播也较为薄弱。然而,从明代开始,广东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在思想界也同时出现了一个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儒家学者群体。明代广东儒学的兴盛与广东社会的发展存在着复杂的内在关系。儒学以“仁道”作为学术的追求目标,实现“仁道”的主要途径是礼的践履。宋明儒学尤其如此,其表现在道学成为宋明儒学的主流,它延续了宋、元、明三个朝代,长达七百余年。仅从延续时间之长,就可看到道学在中国历史上所具备的强劲生命力。与宋明全国儒学的总体状况一样,明代广东儒学也以道学为主流、实学为支流。本文重点考察广东各派儒家学者的思想理论及其格君、泽民的经世实践,探讨儒学在中国传统社会发展中所产生的历史作用。第一章简述明代之前广东内部经济、文化格局的变化。两汉、六朝时期,粤西和粤北因地处岭南联系中原的主要交通线,成为广东经济的重心;隋唐时期,由于主要交通线转移到粤北,粤西衰落;宋元时期,粤中、粤东和海南地区得到大规模开发,广东经济重心完成了由内地山区向沿海地区的转移。广东内部文化中心的变迁亦大体同步,两汉时期粤西成为儒学中心,六朝、隋唐时期佛教、道教兴盛于粤中、粤北。两宋时期儒学主要在粤中、粤东和海南传播,为明代儒学在这三个地区的兴起奠定了基础。第二章叙述明初统治者的文教政策及明代前期广东儒学的初步兴起。明朝建立后,统治者非常重视儒学教育,广东各地普遍设立学校,为广东儒家学者群体的出现准备了必要条件。虽然明初逐步确立起朱学的统治地位,但明初思想家注重在心上做工夫,潜藏着心学的发展方向。明代前期,广东学者丘濬和陈献章突破了朱学,其中丘濬不再做“明道”的理论工作而着力于“行道”实践,丘濬格君及推行礼教的实践表明他实际上转向了实学。陈献章则提出“静中养出端倪”的学术宗旨,着重体悟“仁”的内涵,其弟子林光和张诩进一步发展了白沙心学的内在一面,但两人之学都很快沉寂。白沙学派对出处的态度表明,白沙心学难以将仁道落实于经世实践。第三章阐述甘泉学派如何将心学的理念落实于经世实践。湛若水提出“随处体认天理”的宗旨,改造程朱的“敬”作为其修养工夫,并通过“心事合一”的理论将“敬”落实于“事”,从而将仁道落实到经世实践。湛若水通过格君和宗族建设的实践,要求将“敬”的工夫贯彻到政治事务和社会生活。湛若水弟子庞嵩和唐伯元都企图克服王学的空虚,庞嵩以甘泉心学兼融王学,而唐伯元则以甘泉心学批判王学。从陈献章到湛若水,心学呈现出合乎逻辑的发展过程。第四章叙述广东王学的理论及礼教实践。王阳明先后提出“知行合一”和“致良知”等宗旨,其学在理论上实现了明道与行道的合一,对仁道的理论探讨提升了一个层次。广东的王门后学以方献夫、薛侃和杨起元最为显着。方献夫提出“知本”作为学术宗旨,然而在其理论结构中不重视“事”的一面。在嘉靖初,方献夫将心学思想运用于“大礼议”的政治斗争,以礼制合于人情作为理论根据。薛侃以“格物”为其学的核心,但强化了王学本体中的虚的一面,晚年的“格物”更走向了空虚。薛侃发展了王阳明的《南赣乡约》作为落实仁道的主要途径。杨起元着重阐述“赤子之心”的内涵,并以“赤子之心”来落实孝弟慈等道德价值,但在理论上消解了儒家道德修养的工夫。第五章论述明代广东朱子学者的思想及其推进朱熹礼教的主要途径。其中,霍韬以“居处恭”发挥朱学持敬修养的工夫,并通过礼落实于“事”。他在“大礼议”中坚持宗法秩序作为礼的根本,同时致力于宗族的制度化建设。黄佐以“博文约礼”为宗旨,其推行礼教的方式主要是乡约的制度设计。霍韬、黄佐分别将朱熹《家礼》、《增补吕氏乡约》的原则以社会制度的形式落实于社会生活,这是他们对朱熹礼教的推进。第六章叙述明代中后期广东实学的理论及经世实践。陈建维护朱学而驳斥心学,但放弃探讨本体问题而偏向于研究国家的现实问题,转向了实学的经世方案。海瑞以心学为根基而以实学为归宿,其“养气”论塑造出其刚毅的道德人格,“万物一体”之说培养了他对社会大众的责任心,其“行道”的主要途径是社会经济改革。叶春及虽然继承了甘泉心学,但其学术的重点转向了推行社会经济改革,并且以推行乡约的形式落实仁道。总体上看,实学与道学有着紧密联系,在“明道”的层面接受道学的解释而不再作理论上的探讨,而将学术重心转向“行道”,但不以推行道德价值的礼教为主,而致力于探讨实际的政治、经济问题的解决方案。明末清初,广东儒者基本坚持以文经世的实学路线。第七章讨论明代广东儒学的特征,附带述及明代广东儒学的历史影响。就明代广东的儒家学者群体而论,道学在基层社会推行礼教的成就更突出,而实学则在格君的政治实践中更成功。道学以推行礼教作为“行道”的主要方式,其礼教以心性修养工夫为根基,以宗族和乡约为主要形式,将儒家的价值理念落实于社会生活,为民众奠定安身立命之基,塑造民众的人格,在提高民众素质的基础上实现社会的发展,这在粤中、粤东表现得很突出。实学也重视社会建设,但侧重以礼仪制度来管理社会,礼教难以深入推行,社会不能持续发展,在海南可见到这一点。同时,礼教的推行不仅实现了广东与全国在社会风俗上的统一,而且儒家的文化价值系统主导着社会生活。广东学者与外省学者共同缔造了明代的心学思潮,从而在深层的思想文化层面融入中央王朝。明代广东儒学的成就在清代仍发挥着重大影响,主要表现是康有为对心学的继承。康有为将心学的理念推向制度化,晚年以孔子之教为“国魂”并提升至国教的地位,作为救国的根本途径。本文的结论是,明代广东儒学在改造广东地方社会的过程中显示出强大的力量,其中礼教起着关键的作用。礼教是儒学的精华,礼教构建的文化价值系统为广东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内在动力,这是儒家仁道落实于社会的结果。道学充分地发挥了儒家礼教的精蕴。道学以礼教落实儒家的道德价值,塑造了民众的人格,重建了社会结构,从而实现了对人自身和社会的改造。在改造社会的过程中,儒学的理论创新不可或缺,如何将儒学的价值理念加以解释,以适应文化各异的各地民众的需要,这就需要学者吸取本地思想资源,在这方面道学显然具有优势。明代前期,陈献章过于吸收佛教、道家的理论,在开创心学的同时,又使儒学的道德价值出现偏颇。明代中期,以湛若水为代表的心学家对白沙心学进行了纠偏,将儒学的道德价值贯彻于经世实践之中,其表现是在礼教中将“敬”的工夫落实在社会生活中。与此同时,外来的王学与甘泉心学的作用是相同的。以霍韬、黄佐为代表的广东理学家则将道德价值以制度化的形式落实于社会生活。明代中后期,由于国家政治、经济危机逐渐加深,社会矛盾逐步激化,实学逐渐兴起,儒学逐步向近代转型。从明代广东儒学的总体情况看,道学在以礼教改造社会、提升人的综合素质等方面体现了强大的能力,这既是明代广东儒学兴盛与社会发展基本同步的原因,也是道学作为宋明儒学主流的原因。

赵兵[9](2018)在《近代中国“民族精神”的思想系谱(1895-1945)》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在结构上分为四章,分别从不同时段、不同主体来分析近代中国思想史上“民族精神”论的复杂内涵。第一章所关注的问题是清末民初的“国魂”、“国性”论。清末民初是近代中国思想史的转型时代中具有转折性的时期。晚清以来新学与新政给近代中国知识分子所带来的文化认同问题日趋严重。东渡日本的中国知识人从日语中发现了“民族”与“民族精神”这两个重要词汇,并将之传入国内思想界,极为深刻地影响了近代中国的民族观念与民族想象。民初以降,诸如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老新党”均开始讨论“国魂”与“立国精神”的问题,他们试图重建一个具有文化主体性与神圣性的“中国”。第二章着重论述1920年代醒狮派与学衡派的“国性”论。随着欧战中西方文明弊病的暴露以及战后世界性“东方文化热”的影响,中国知识人的民族与文化自信心逐渐凸显。盛极一时的东西文化论战,彰显了二十世纪初的中国思想界试图结合东西文明以创造世界新文明的野心。这一时期的“民族精神”论,多是对五四文化激进主义和世界主义思潮之反动。醒狮派在德国古典哲学与法国实证主义的双重影响下,以实证方法阐释了国性或民族性的产生与存在,并认为此等“灵魂”对民族、国家之演进,具有决定作用;与此同时,以文化保守主义姿态出现的“学衡派”也十分重视“国性”与“民族精神”。学衡派学人在揭櫫古希腊与先秦的理性主义传统的同时,试图在学术上确证中国民族与文化上的独立性、本源性、甚至是世界性。第三章尝试阐释1930年代以降中国思想界多元竞争的“民族精神”论。这一时期的民族精神话语呈现出多极并进的局面,本章试图以几种代表性的论述来进行阐发——张君劢、贺麟等人的“文化建国”论;常燕生对于中华民族种族主体性的重新想象;以及1930年代以降,风靡一时的法西斯主义思潮在建构中国“民族宗教”方面所具有的独特意义。第四章试图以中日战争为背景,从东亚现代性的视角呈现“天下”秩序崩解之后中日两国的“民族精神”论述对于各自文化主体性与超越性的思考——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官方民族主义秉持一种国家有机体论,“国魂”与“民族精神”成为了抗战时期国民党官方民族主义的主流词汇;中共开始注重“民族性”的立场,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而建构出一种兼具主体性与普世性的“中华民族”理念;与此同时,敌伪地区的知识界也有着自己的民族主义话语,他们推崇类似于国家有机体论的“全体主义”(Universalismus),他们竖立起“民族精神”的大旗,宣扬“国性”、“国魂”与“东亚民族精神”。吊诡的是,敌对各方其实共享着类似的民族主义观念与“民族精神”话语,并围绕各自的立场与观念进行着“民族精神”的话语争夺战。

由春桥[10](2020)在《孙中山德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文中认为近年来,在国内外各种社会思潮相互交织、相互碰撞的影响下,价值观交锋日益激烈,道德滑坡和道德困境愈加突出和明显,在社会的某些领域,一些诚信缺失和道德失范的现象时有发生。在社会道德问题日益凸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临挑战的今天,大力加强现代德育建设已经是一项时不我待的重大课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当前加强现代德育建设,必须立足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毛泽东指出:“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都要认真给以总结,继承这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作为中国近代着名的政治家、革命家和理论家,孙中山提出了许多进步的德育观点和主张,当前整理和分析孙中山的德育思想,并充分挖掘其当代价值,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本文以文献研究法为主,历史分析法、比较研究法为辅,以孙中山德育思想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孙中山文献的研究,同时运用计量分析,用可视化的手段把握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理清学理脉络,认真分析了孙中山德育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梳理了孙中山德育思想的来源及其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初步归纳和凝练了孙中山德育思想的主要内容,即孙中山德育思想的要旨——“立志学说”、孙中山德育思想的核心——“启发爱国说”、孙中山德育思想的精髓——“革新道德说”、孙中山德育思想的追求——“改造人心说”、孙中山德育思想的新视角——“团体意识说”。本文总结了孙中山德育思想的基本特征,阐述了孙中山德育思想的深远影响,分析了孙中山德育思想的局限性,结合当前德育建设的实际,阐明了孙中山德育思想的当代价值,包括立志学说的当代价值,即树立远大志向、求学首在立志、根据国情立志、立志有大作为、立志重在实践;启发爱国说的当代价值,即培养爱国精神、弘扬家国情怀、培育爱国人才、凝聚爱国力量;革新道德说的当代价值,即弘扬“忠孝、仁爱、信义、和平”、吸收“平等、博爱、互助”;改造人心说的当代价值,即培养“兴趣”之心、培养“独立”之心、培养“冒险”之心、培养“乐观”和“坚韧”之心、培养“勇气”和“决心”;团体意识说的当代价值,即树立“集体精神”、恪守“行为正大”、遵守“公共规范”。当前,孙中山德育思想还远远没有过时,在当前全中国人民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时代背景下,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二、民族精神在这里光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民族精神在这里光大(论文提纲范文)

(1)马克思主义视域下合浦海洋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由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三、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海洋文化的核心概念与发展理论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与文明的论述
        一、马克思主义视域下文化与文明的产生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文化的论述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海洋文化的核心概念
        一、海洋概念
        二、文化及其相关概念
        三、海洋文化及其相关概念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海洋文化的构成
        一、海洋文化的主体
        二、海洋文化的客体
        三、海洋文化的中介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海洋文化的发展理论
        一、海洋文化的发展路径
        二、海洋文化的发展动力
        三、海洋文化的发展趋势
第二章 合浦海洋文化的历史底蕴
    第一节 合浦海洋文化的发展历程
        一、合浦海洋文化的兴起
        二、合浦海洋文化的繁荣
        三、合浦海洋文化的延续
    第二节 合浦海洋文化在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地位
        一、合浦地理位置的海陆一体特征
        二、合浦是中国海上对外开放的第一个窗口
        三、合浦是海陆丝绸之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
    第三节 合浦海洋文化在海上丝绸之路的辐射影响
        一、与东南亚、南亚诸国深植经济文化交往厚谊
        二、向东南亚、南亚诸国传播和合交往理念
第三章 合浦海洋文化的标志性符号
    第一节 合浦器物文化符号的主要标志
        一、蚕桑丝绸业是汉民族生产方式的器物文化符号
        二、玻璃烧制技术是海外生产技术的器物文化符号
        三、羽纹铜凤灯是生活用具的器物文化符号
        四、南珠与奇石异物是海上贸易的器物文化符号
        五、钵生莲花器是佛教传播的器物文化符号
        六、宝石珠饰形制是审美价值的器物文化符号
        七、叠涩穹窿顶墓是丧葬习俗的器物文化符号
    第二节 合浦海洋文化的融合符号
        一、海陆一体是合浦汉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的融合符号
        二、辐射影响是合浦汉文化、少数民族文化与海外文化的融合符号
    第三节 合浦海洋文化的价值符号
        一、合浦海洋文化作为开放包容的价值符号
        二、合浦海洋文化作为和合交往的价值符号
第四章 合浦海洋文化的价值精髓与学术意义
    第一节 合浦海洋文化之于海上丝绸之路的价值精髓
        一、合浦的海陆一体是中国海洋文化的始源标识
        二、合浦海洋文化是中国海洋文化的原发标识
        三、合浦海洋文化是“丝路精神”的创始标识
    第二节 合浦海洋文化核心价值对突破西方海洋文化优越论的学术意义
        一、对西方海洋文化优越论的批判
        二、对中国海洋文化失觉的反思
        三、合浦海洋文化与西方海洋文化核心价值的根本区别
第五章 合浦海洋文化的理论与现实双重展望
    第一节 合浦海洋文化的理论展望
        一、树立中国海洋文化研究的文化自信与理论自觉
        二、为中国海洋文化贡献发展理念
    第二节 合浦海洋文化的现实展望
        一、为中国海洋文化夯实发展基础
        二、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行稳致远
        三、推动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2)黑龙江优秀精神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 研究的相关概念
        1.4.1 优秀精神
        1.4.2 中国精神
        1.4.3 区域精神
        1.4.4 黑龙江优秀精神
    1.5 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点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1.5.3 创新之处
2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形成基础
    2.1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理论基础
        2.1.1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是黑龙江优秀精神的思想来源
        2.1.2 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是黑龙江优秀精神的理论支撑
        2.1.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黑龙江优秀精神的时代引领
        2.1.4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黑龙江优秀精神的文化根基
    2.2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实践基础
        2.2.1 救国图强的革命运动
        2.2.2 开疆拓土的生产实践
        2.2.3 艰苦卓绝的支援建设
        2.2.4 先进人物的示范引领
    2.3 本章小结
3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集中体现和科学内涵
    3.1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集中体现
        3.1.1 东北抗联精神
        3.1.2 北大荒精神
        3.1.3 大庆精神
        3.1.4 铁人精神
        3.1.5 大兴安岭精神
        3.1.6 闯关东精神
        3.1.7 其它黑龙江优秀精神
    3.2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科学内涵
        3.2.1 忠贞报国、勇于献身的爱国奋斗精神
        3.2.2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艰苦创业精神
        3.2.3 尊重科学、讲究实效的求真务实精神
        3.2.4 自强不息、一往无前的开拓进取精神
        3.2.5 胸怀全局、富国强民的顾全大局精神
        3.2.6 淡泊名利、忘我工作的无私奉献精神
    3.3 本章小结
4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功能
    4.1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基本特征
        4.1.1 鲜明的地域性
        4.1.2 广泛的包容性
        4.1.3 艰苦的开拓性
        4.1.4 奉献的无私性
        4.1.5 优秀的传承性
        4.1.6 先进的时代性
    4.2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主要功能
        4.2.1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凝聚功能
        4.2.2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激励功能
        4.2.3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整合功能
        4.2.4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育人功能
        4.2.5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导向功能
    4.3 本章小结
5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历史地位和时代价值
    5.1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历史地位
        5.1.1 黑龙江优秀精神是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5.1.2 黑龙江优秀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的历史发展
        5.1.3 黑龙江优秀精神是繁荣龙江文化的内在动力
        5.1.4 黑龙江优秀精神是促进龙江振兴的重要支撑
    5.2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时代价值
        5.2.1 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力量源泉
        5.2.2 丰富和发展中国精神的时代要求
        5.2.3 当代人民核心价值观的引领路标
        5.2.4 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使命担当
        5.2.5 鼓舞人民建设新龙江的精神动力
    5.3 本章小结
6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弘扬和培育
    6.1 弘扬和培育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6.1.1 弘扬和培育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必要性
        6.1.2 弘扬和培育黑龙江优秀精神的紧迫性
    6.2 弘扬和培育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原则
        6.2.1 历史性与时代性相结合
        6.2.2 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
        6.2.3 全局性与区域性相结合
    6.3 弘扬和培育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基本路径
        6.3.1 推进黑龙江优秀精神的研究与阐释
        6.3.2 聚焦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塑造与实践
        6.3.3 建立黑龙江优秀精神弘扬培育机制
        6.3.4 纳入各层级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附件

(3)系列微纪录片《了不起的匠人》工匠精神的创新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关于微纪录片的研究综述
        1.3.2 《了不起的匠人》的个案研究综述
        1.3.3 纪录片中传播工匠精神的研究综述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创新点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
    2.1 微纪录片的概述
        2.1.1 微纪录片的概念
        2.1.2 微纪录片的特性
        2.1.3 微纪录片的发展历程
    2.2 工匠精神的概述
        2.2.1 工匠精神的内涵
        2.2.2 工匠精神的历史演变
        2.2.3 工匠精神纪录片传播现状
    2.3 《了不起的匠人》节目概况
        2.3.1 节目内容
        2.3.2 《了不起的匠人》热播状况
        2.3.3 《了不起的匠人》热播原因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了不起的匠人》对工匠精神的创新建构
    3.1 创新塑造匠人形象,展现匠人的独特风采
        3.1.1 故事化手法展现匠人独特性格
        3.1.2 细节刻画彰显精益求精的品质
    3.2 创新传承工匠艺术,解读传承的重要意义
        3.2.1 追求怀旧文化,引发对传统文化的关注
        3.2.2 创新继承传统文化,拯救传统技艺
    3.3 创新表达匠心情怀,诠释坚守的信念
        3.3.1 平民视角展现匠人的坚守
        3.3.2 寄情于物表达执着的匠心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了不起的匠人》工匠精神的创新传播策略分析
    4.1 创新传播主体与受众定位,彰显工匠精神的年轻化气质
        4.1.1 传播主体的年轻化
        4.1.2 受众定位年轻化
    4.2 创新传播内容,展现工匠精神的独特内涵
        4.2.1 主题解读创新:工匠精神内涵的多元解读
        4.2.2 叙事视角创新:以小见大传递工匠精神
        4.2.3 表达方式创新:时尚化的影像呈现
    4.3 创新传播渠道,扩大工匠精神的传播范围
        4.3.1 主攻网络传播渠道,实现精准化传播
        4.3.2 采用多元传播媒介,实现立体化传播
    4.4 传播效果扩大化,提升工匠精神的热度
        4.4.1 “使用与满足”下的工匠精神
        4.4.2 多级传播规模扩大化
        4.4.3 工匠精神传播影响强大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了不起的匠人》对工匠精神创新传播的意义
    5.1 国家层面—呼唤工匠精神回归,构建国家形象
    5.2 社会层面—加强文化社会认同,激发民族自信心
    5.3 个人层面—重视传统工匠技艺,形成精神信仰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了不起的匠人》四季节目概况表
致谢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4)马克思主义视域下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的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的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综述
        (二)国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的思路、方法、创新与不足
        (一)研究的基本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第一章 文化软实力理论的马克思主义渊源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化理论
        一、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理论
        二、物质生产力与精神生产力理论
        三、意识形态理论
    第二节 20 世纪初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
        一、普列汉诺夫的文化理论
        二、列宁的文化理论
        三、卢森堡的文化理论
    第三节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思想
        一、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思想
        二、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理论
第二章 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基本规定
    第一节 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内涵
        一、文化的界定
        二、马克思主义视域下文化软实力的内涵
        三、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核心要义
    第二节 中国文化软实力的主要特征
        一、以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为理论基础
        二、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导方向
        三、以和谐共生为基本价值取向
    第三节 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发展目标
        一、文化自觉
        二、文化自信
        三、文化自强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对文化软实力的探索历程
    第一节 毛泽东文化软实力相关思想
        一、开始从“文化力”的层面认识文化
        二、科学认识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
        三、高度重视文化的安全性
    第二节 邓小平文化软实力相关思想
        一、创造性地提出“精神文明”的新命题
        二、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着名论断
        三、重视发展教育
    第三节 江泽民文化软实力相关思想
        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二、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三、强化意识形态领域的阵地建设
    第四节 胡锦涛的文化软实力思想
        一、文化生产力思想
        二、文化凝聚力思想
        三、文化传承力思想
        四、文化影响力思想
    第五节 习近平的文化软实力思想
        一、文化软实力的意义论
        二、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方法论
第四章 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现实境况
    第一节 中国文化软实力发展的现实背景
        一、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冲突
        二、中国和平崛起的文化价值
    第二节 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成效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大力弘扬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软实力价值日益显现
        三、文化产业迅猛发展
    第三节 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难题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利用与传承难题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对外传播难题
第五章 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对策
    第一节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原则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原则的重要意义
        二、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协调经济硬实力同文化软实力的关系
        三、坚持唯物辩证法以解决文化软实力建设中的矛盾
        四、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人本价值取向
    第二节 加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深度契合
        一、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二、大力推进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
        三、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
    第三节 加强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
        一、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
        二、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对外传播
        三、努力争取中国的国际话语权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5)民国时期书法教育的转型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章 民国时期书法教育的历史渊源
    第一节 习字崇文——古代书法教育的学校形态
        一、作为常识的小学书法教育
        二、作为专业的书学专门教育
    第二节 以书取仕——高等书法教育的政治依附
        一、学以养士:书法教育的政治嵌入
        二、书判取士:书法教育的权力依附
    第三节 启蒙晨曦——晚清书法教育的形态转捩
        一、普及识字:书法教育课程形态的初现
        二、推广新知:书法教育艺术形态的萌芽
第二章 民国时期书法教育的社会背景
    第一节 凄风苦雨——民国时期政治经济的秩序危机
        一、民国时期政治的革命多样化诉求
        二、民国时期经济的资本多元化干预
    第二节 波澜横生——民国时期文化艺术的新旧递嬗
        一、民国时期文化的意识形态革命
        二、民国时期艺术的观念形态涤荡
    第三节 多元竞进——民国时期教育发展的革故鼎新
        一、民国时期教育近代化的多元探索
        二、民国时期教育合法化的制度实践
第三章 民国时期书法教育的学制序接
    第一节 私塾与学堂之争——民国时期书法教育学制化序曲
    第二节 习字与国文之争——民国时期中小学书法教育定型
        一、国文初定启新生:书法教育“国文化”的科目归属
        二、乱世飘摇书低落:书法教育“习字化”的功能式微
    第三节 师范与专科之争——民国时期专业化书法教育衍生
        一、薄艺在身:书法技能训练在师范教育中的映射
        二、敬惜字纸:书法文化素养在艺术教育中的嵌入
第四章 民国时期书法教育的内核危机
    第一节 尊今与疑古——汉字存废的娓娓道来
        一、废除汉字:根本解决之根本解决
        二、简化汉字:调和解决之折衷解决
    第二节 标准与大众——书法危机的自我救赎
        一、书虽小道,国魂所系
        二、字字标准,笔笔皆活
    第三节 争锋与迷思——书画革命的观念分化
        一、“善”与“美”:“美术革命”翻转书写审美
        二、“新”与“旧”:“艺术革命”重塑书法教育
第五章 民国时期书法教育的科学逻辑
    第一节 体系化与程式化——书法教育科学化肇始
        一、书法教学体系的规范化建构
        二、书法教学过程的程序化设计
    第二节 标准化与效率化——书法教育科学化实证
        一、书法教育的学科知识“心理化”
        二、书法教育的教学实践“科学化”
    第三节 人本化与个性化——书法教育科学化改良
        一、书法教育教学原理的设计与实践
        二、书法教育学习原理的探究与应用
第六章 民国时期书法教育的社会功用
    第一节 救亡图存与塑造民众——书法教育的政治现代性
        一、从精英到大众:书法教育的“新国民”想象
        二、从守护到拓进:书法教育的“新艺术”图景
    第二节 建造常识与大众传播——书法教育的知识现代性
        一、民国时期书法教育出版的“崭新诞生”
        二、民国时期书法教育思想的“人物引领”
    第三节 颠沛之路与精神存扬——书法教育的民族现代性
        一、从雅集到社团:书法教育的“民间场域”
        二、从内陆到粤港:书法教育的“香港景观”
第七章 民国时期书法教育的回眸展望
    第一节 “应用化”与“艺术化”——书法教育的泛化前景
        一、书法基础教育:从写字转向审美
        二、书法大众教育:从功利走向情怀
    第二节 “科学化”与“专业化”——书法教育的学科审思
        一、“书法学”的身份迷雾:历史交互与文化邂逅
        二、“书法学”的学科建制:现实透视与理想期待
    第三节 “本土化”与“国际化”——书法教育的时代复兴
        一、书法教育的寻根弘道:从守正到创新
        二、书法教育的西方传播:从输出到重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学术成果

(6)中西和谐精神的异同及其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的问题、思路及方法
第二章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精神
    第一节 “和而不同”的和谐理念
        1、“和”不是同一,而是包含差异的统一
        2、“和”是阴阳二者的统一
        3、天人合一的和合观
    第二节 和谐的实现路径
        1、和谐需要遵循一定的次序
        2、封建社会的和谐需要构建等级秩序
        3、和谐需要遵循“恰当”原则
    第三节 中国和谐文化的历史考证
第三章 西方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精神
    第一节 和谐是多样性的平衡与统一
        1、和谐的对象是存在张力的对立面
        2、不相似的事物需要和谐
        3、和谐是消除了冲突性的统一体
    第二节 和谐的实现路径
        1、和谐对象需遵循次序
        2、和谐对象需符合比例
        3、和谐对象需各居其位
    第三节 西方和谐文化的历史考证
        1、西方文化对和谐的历时性探讨
        2、马克思实践观对西方主客对立的超越
第四章 中西和谐文化的异与同
    第一节 中西和谐文化的共性
        1、中西“和谐”在定义上的相似性
        2、中西和谐理论在具体领域应用上的相似性
    第二节 中西和谐文化的差异
        1、和谐原理的差异
        2、和谐理论出发点的差异
    第三节 中西和谐文化差异的本质及根源
        1、中西和谐文化差异背后的本质
        2、中西和谐文化差异的根源
第五章 中西和谐文化的异同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启迪
    第一节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关切
        1、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新时期的时代召唤
        2、文化在命运共同体中的能动作用
    第二节 中西和谐文化的共性是构建命运共同体的精神纽带
        1、中西文化对和谐的普遍追求是实现命运共同体的精神保障
        2、践行“文化自觉”,弘扬中西和谐文化的精华
    第三节 中西和谐文化的差异对构建命运共同体的启示
        1、中国和谐文化对个体的压抑吁求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关注个体幸福
        2、开展平等对话与交流,摒弃西方和谐文化对理性的过度张扬
结语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7)志愿文化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及述评
        (一) 国内研究综述
        (二) 国外研究现状
        (三) 研究现状述评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四、研究重点及创新之处
        (一) 本研究的重点
        (二)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志愿文化的概念、历史及其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联系
    一、志愿文化的概念认知
        (一) 志愿文化相关概念的理解
        (二) 志愿文化的概念解析
    二、中外志愿文化的发展历史分析
        (一) 西方国家志愿文化的生成背景
        (二) 我国志愿文化形成发展的背景
        (三) 我国志愿文化与国外志愿文化的区别
    三、志愿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关联
        (一) 从文化性来说,志愿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存在本质天然联系
        (二) 从实践性来说,志愿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实践相结合
        (三) 从价值性来说,志愿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统一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二章 志愿文化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与挑战
    一、我国志愿文化兴起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
        (一) 志愿文化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的内容和载体
        (二) 志愿服务相关制度完善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遵循
        (三) 志愿服务广泛开展拓宽了思想政治教育场域
        (四) 志愿服务群体结构多元化成为思想政治教育有利条件
    二、志愿文化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
        (一) 志愿文化的发展环境挑战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导向能力
        (二) 志愿文化的组织环境挑战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动员能力
        (三) 志愿文化的人力环境挑战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养能力
第三章 志愿文化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的调研及分析
    一、关于志愿文化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的实证研究
        (一) 访谈调查
        (二) 问卷调查
    二、志愿文化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现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思想政治教育关于志愿文化的功能定位有待明确
        (二) 思想政治教育关于志愿文化的理论建设有待加强
        (三) 思想政治教育关于志愿文化的实践路径有待完善
    三、志愿文化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 志愿文化需求增加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明确功能定位
        (二) 志愿文化自觉不足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加强理论建设
        (三) 志愿文化发展乏力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完善实践路径
第四章 志愿文化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定位
    一、引领规范我国志愿文化的价值导向功能
        (一)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教育内容
        (二) 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教育任务
        (三) 以增强文化自信为教育目标
    二、传承创新我国志愿文化的文化发展功能
        (一) 传承我国志愿文化的独特文化资源
        (二) 创新我国志愿文化的内容和路径
    三、塑造提升志愿服务群体的文化育人功能
        (一) 提高个人品德修养
        (二) 培养个人奋斗精神
        (三) 增强个人综合素质
第五章 志愿文化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要求
    一、明确志愿文化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及职责
        (一) 政府是“护航人”,发挥引领和保障职能
        (二) 学校是“主阵地”,发挥培育和促进职能
        (三) 社区是“主场景”,发挥凝聚和传播职能
        (四) 志愿组织是“管理员”,发挥组织和实施职能
        (五) 志愿者是“践行者”,发挥自我思想政治教育作用
    二、遵循志愿文化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原则
        (一) 方向性原则
        (二) 系统性原则
        (三) 主体性原则
        (四) 创新性原则
        (五) 实践性原则
    三、提升志愿文化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实施途径
        (一) 因势利导灵活多样选取思政方法
        (二) 把握契机利用各项活动塑造品牌
        (三) 具备互联网思维和网络思政技能
        (四) 树立典型善用激励手段营造氛围
        (五) 加强引导发挥文化产品积极作用
        (六) 利用文化设施开展志愿文化活动
        (七) 提升海外交流人员思想政治素养
    四、完善志愿文化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制度机制
        (一) 建立有利于志愿文化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二) 形成思想政治教育与志愿文化的互动发展机制
        (三) 建立志愿文化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价机制
        (四) 建立志愿文化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的保障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主要获奖
附录

(8)明代广东儒学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学术史回顾与评述
    三、相关概念的阐释与界定
    四、写作思路与基本方法
第一章 明代之前的广东
    一、广东的行政区划沿革
    二、明代以前广东的社会经济发展
    三、明代以前广东文化的演变与儒学的传播
    四、小结
第二章 明代前期广东的儒学
    一、明初的文教政策与儒学的演变
    二、丘濬对朱学的理解及其向实学的转变
    三、陈献章的“静中养出端倪”与教育实践
    四、林光与张诩对白沙心学的发展及白沙学派的出处问题
    五、小结
第三章 甘泉心学的理论成就与经世实践
    一、湛若水“随处体认天理”的理论成就
    二、湛若水格君与宗族建设的实践
    三、庞嵩对王学的兼容与唐伯元对王学的批评
    四、小结
第四章 明代广东王学的理论特征与推行礼教的实践
    一、王学理论及其在广东的传播
    二、方献夫的“知本”与议礼
    三、薛侃的“格物”论及其推行乡约的实践
    四、杨起元的“赤子之心”及其格君泽民的实践
    五、小结
第五章 明代广东朱学的礼治理论与实践
    一、霍韬的“居处恭”及其礼治实践
    二、黄佐的“博文约礼”及其乡约设计
    三、小结
第六章 明中后期至明末清初广东儒学向实学的转向
    一、陈建对心学的批评及其经世之学
    二、海瑞的“养气”论及社会经济改革
    三、叶春及对甘泉心学的继承及其实学成就
    四、明末清初广东儒学的实学倾向
    五、小结
第七章 明代广东儒学的特征及影响
    一、重新审视儒家学者的经世实践
    二、儒家学者对基层社会的改造
    三、儒学在地方社会融入中央王朝过程中的作用
    四、明代广东儒学的历史影响
    五、小结
余论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9)近代中国“民族精神”的思想系谱(1895-1945)(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题源起
    二、概念界定
    三、研究综述
    四、方法结构
第一章 “故国招魂”:清末民初中国民族精神论的发轫
    一、亡天下:近代中国的“天下主义”遗产
        (一)“天下”观与晚清思想界的普世性想象
        (二)康有为与章太炎:近代中国的两种文化观点
    二、东瀛之风:清季留日学界的“国魂”论
        (一)“民族”、“民族精神”:东西洋之间的概念旅行
        (二)“国魂”与“国学”:清季士人的文化主体性关怀
    三、再魅化:辛亥前后的“国魂”与“国性”
        (一)“政教革命”:辛亥革命与神圣中国的瓦解
        (二)“国魂”与“国性”:民初思想界重建超越性中国的思考
第二章 “再造文明”:五四前后的的世界主义与“民族精神”
    一、欧战与“新文明”意识
        (一)“二十世纪”:文明断裂意识的形成
        (二)欧战前后中国思想界的“新文明”论
    二、1920年代:“世界主义”与“民族精神”之彷徨
        (一)五四前后的世界主义激情
        (二)“民族精神”的反弹:国家主义者的文化关怀
    三、“欧化”与“国粹”:学衡派“民族精神”论的人文维度
        (一)作为“宗教道德之本体”的人文主义
        (二)对于中国文化的“中世纪”意识
        (三)文化有机体与中国文化的“肉身”
第三章 “主体之殇”:1930年代以降中国“民族精神”的激进化
    一、文化主体性之焦虑:“中国本位”与“文化建国”
        (一)“没有了中国”:1930年代中国知识人的文化焦虑
        (二)建构“文化民族”的尝试及其困境
        (三)生命史观关照下的“民族精神”
    二、种族主体性之重构:常燕生对于中华民族的种族想象
        (一)生物史观与中华民族的种族主体
        (二)“蛮人的出现”:以夷变夏的种族重构
    三、政治主体性之狂飙:1930年代中国的法西斯主义
        (一)作为传统主义的“法西斯”
        (二)“绝对之体”:对于民族宗教的重新思考
第四章 “文化战争”:抗战时期各方的“民族精神”话语之争
    一、所谓“大东亚战争”与“东亚民族精神”
        (一)“东亚民族精神”话语的诞生
        (二)汪派知识分子对于东亚文化领导权的争夺
    二、制造“正统”:蒋介石《中国之命运》及其论争
        (一)蒋介石《中国之命运》的“民族精神”论述
        (二)正统之争:关于《中国之命运》的争论
    三、中共的“民族”理念及其对蒋介石民族观念的批判
        (一)中共“民族”观念的主体性与普世性
        (二)中共对于《中国之命运》的批判及其“新中国”理想
结语
    一、“民族精神”与“世界精神”:近代中国的普世主义幽灵
    二、“主体性”:近代中国“民族精神”的内在追求
    三、“民族精神”与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的特质
参考文献
后记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一览

(10)孙中山德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论文创新之处
第2章 孙中山德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2.1 孙中山德育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2.1.1 内外双重的经济压迫
        2.1.2 腐朽黑暗的政治统治
        2.1.3 中西交汇的思想文化
    2.2 孙中山德育思想的来源
        2.2.1 孙中山家风及家庭教育
        2.2.2 中国传统思想道德文化
        2.2.3 西方近代思想道德文化
        2.2.4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
    2.3 孙中山德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2.3.1 探索阶段(1866-1894)
        2.3.2 确立阶段(1894-1912)
        2.3.3 成熟阶段(1912-1925)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孙中山德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3.1 孙中山德育思想的要旨——“立志学说”
        3.1.1 立志就是要有“政治之理想”
        3.1.2 “立志是读书人最要紧的一件事”
        3.1.3 “立志,要合乎中国国情”
        3.1.4 “立志是要做大事,不可要做大官”
        3.1.5 “立志务求实行”
    3.2 孙中山德育思想的核心——“启发爱国”
        3.2.1 爱国就是“谋四万万人之幸福”
        3.2.2 “国是一个大家庭”
        3.2.3 “国民须人人有爱国心”
        3.2.4 爱国是“做人最大的事情”
        3.2.5 “唤醒国人的爱国精神”
    3.3 孙中山德育思想的精髓——“革新道德”
        3.3.1 “恢复固有的道德”
        3.3.2 “提倡新道德”
    3.4 孙中山德育思想的追求——“改造人心”
        3.4.1 塑造“不可辱的人格”
        3.4.2 用“诚心”去“感化”人
        3.4.3 救国要有“勇气”和“决心”
        3.4.4 担负“振兴中华的责任心”
        3.4.5 “就自己喜欢的事彻底做去”
    3.5 孙中山德育思想的新视角——“团体意识”
        3.5.1 “不侵犯他人的自由才是真自由”
        3.5.2 做人要“行为正大”
        3.5.3 每个团体都要建立“公共规范”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孙中山德育思想的特征、影响及其局限性
    4.1 孙中山德育思想的基本特征
        4.1.1 民族性
        4.1.2 时代性
        4.1.3 兼容性
        4.1.4 实践性
        4.1.5 创新性
    4.2 孙中山德育思想的地位及影响
        4.2.1 在孙中山思想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4.2.2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历史地位
        4.2.3 对后来思想家和革命家的影响
    4.3 孙中山德育思想的局限性
        4.3.1 对社会主义理想认识不清
        4.3.2 过于强调“心力”的作用
        4.3.3 将“个体自由”与“团体自由”对立起来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孙中山德育思想的当代价值
    5.1 立志学说的当代价值
        5.1.1 树立远大志向
        5.1.2 求学首在立志
        5.1.3 根据国情立志
        5.1.4 立志有大作为
        5.1.5 立志重在实践
    5.2 启发爱国说的当代价值
        5.2.1 培育爱国精神
        5.2.2 弘扬家国情怀
        5.2.3 培养爱国人才
        5.2.4 凝聚爱国力量
    5.3 革新道德说的当代价值
        5.3.3 弘扬“忠孝、仁爱、信义、和平”
        5.3.4 吸收“平等、博爱、互助”
    5.4 改造人心说的当代价值
        5.4.1 培养“兴趣”之心
        5.4.2 培养“独立”之心
        5.4.3 培养“冒险”之心
        5.4.4 培养“乐观”和“坚韧”之心
        5.4.5 培养“勇气”和“决心”
    5.5 团体意识说的当代价值
        5.5.1 树立“集体精神”
        5.5.2 恪守“行为正大”
        5.5.3 遵守“公共规范”
    5.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附录 孙中山先生生平

四、民族精神在这里光大(论文参考文献)

  • [1]马克思主义视域下合浦海洋文化研究[D]. 王晶. 广西师范大学, 2021(09)
  • [2]黑龙江优秀精神研究[D]. 王福军.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9)
  • [3]系列微纪录片《了不起的匠人》工匠精神的创新传播研究[D]. 郑涯焱鑫. 新疆大学, 2020(07)
  • [4]马克思主义视域下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D]. 李小波. 湖北大学, 2020(01)
  • [5]民国时期书法教育的转型与发展研究[D]. 贾韬.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3)
  • [6]中西和谐精神的异同及其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价值研究[D]. 陈素君.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7]志愿文化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 李朝伟.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9(08)
  • [8]明代广东儒学史研究[D]. 周兴. 西南大学, 2019(01)
  • [9]近代中国“民族精神”的思想系谱(1895-1945)[D]. 赵兵.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2)
  • [10]孙中山德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 由春桥.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0(04)

标签:;  ;  ;  ;  ;  

民族精神在这里发扬光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