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自由冬田发展马铃薯生产

利用自由冬田发展马铃薯生产

一、利用冬闲田发展马铃薯生产(论文文献综述)

张卫[1](2020)在《广西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广西地处亚热带地区,是我国典型的马铃薯冬作区,开发冬闲田发展马铃薯产业空间大。近几年,广西马铃薯产业发展迅速,但与其它先进省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大力推进广西马铃薯全产业链发展,提高马铃薯总体单产水平,推进规模化、集约化生产,补足、补齐产业短板,提升马铃薯附加值,对优化广西粮食生产结构、加快精准扶贫助农增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实地调查、问卷调查与专家访谈等方法,从国家宏观政策和马铃薯主粮化的大背景出发,针对广西马铃薯产业现状,包括种植区域布局、生产状况、脱毒种薯繁育、品种推广、栽培技术、栽培模式、加工、贸易、消费状况等方面,从多个层面、多个角度,全面、系统地分析广西马铃薯的生产、加工、销售等产业化经营各环节以及产业发展的优劣势,发现存在的问题及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推进广西马铃薯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广西有适宜的气候条件、耕地资源、区位优势、栽培技术,但区域分布不平衡,加工发展滞后、种薯繁育不足,不易发展规模化种植以及易发生自然灾害与病虫害等。广西应该抓住机遇,精确布局各产业带。以满足春季鲜薯供应淡季需求、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和发展马铃薯深加工为目标,升级产业规模、水平,补足、补齐产业条,创建脱毒种薯繁育基地,大力推广先进技术和机械化、规模化种植,加强自然灾害及病虫害防控,完善全产业链扶持政策,推进产业标准化、信息化、品牌化,促进一二三产产业融合,构建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马铃薯产业。

韦礼飞[2](2020)在《赣北棉区薯棉连作模式中覆盖材料对马铃薯的影响及薯棉连作的效应分析》文中认为赣北地区是我国优质棉生产基地之一,常年有大面积的冬闲棉田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浪费了宝贵的土地自然资源。为提高资源利用率,改善土壤生态环境,增加作物产量,提高复种指数,提高土地周年效益,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稳定棉花生产,本研究以马铃薯主粮化为契机,开展“马铃薯-棉花”高效种植模式研究。利用冬闲棉田黑膜+稻草覆盖和黑膜覆盖两种方式种植马铃薯,处理A(CK):冬闲+赣棉18,处理B:中薯5号(黑膜覆盖)+赣棉18,处理C:中薯5号(黑膜+稻草覆盖)+赣棉18,处理D:荷兰15(黑膜覆盖)+赣棉18,处理E:荷兰15(黑膜+稻草覆盖)+赣棉18。探明该两种覆盖材料对马铃薯农艺性状、商品性状及产量的影响,探究马铃薯种植前后土壤养分的变化规律,明确种植马铃薯后对棉花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及品质性状的影响,分析薯-棉复种连作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以期筛选综合效益最高的种植模式。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相同覆盖材料下,中薯5号较荷兰15具有更好的生长优势、更快的物质积累和更高的产量。中薯5号较荷兰15的平均土温和田间平均相对湿度分别高0.08℃、4.03%,出苗率高1.4%,发病率低1.2%,青头率低11.94%,平均SPAD值高14.66%,116 d时单株干薯重高46.73%,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干重比值高14.34%;中薯5号单株大薯个数和重量及总薯重量大于荷兰15,且中薯5号具有更高的淀粉浓度,更低的蔗糖、葡萄糖和果糖浓度;中薯5号单株块茎干重和总干重的最快积累速率、平均积累速率、及理论最大值均高于荷兰15;中薯5号最终产量比荷兰15高52.53%。2.相同马铃薯品种下,黑膜+稻草覆盖较黑膜覆盖更有利于马铃薯生长。黑膜+稻草覆盖控温效果好于单独黑膜覆盖,黑膜+稻草覆盖较黑膜覆盖提高土壤温度0.69℃,降低日较差0.16℃,且田间相对湿度变幅小,平均相对湿度低0.72%;黑膜+稻草覆盖较黑膜覆盖平均提高马铃薯出苗率3.74%,株高增11.13%,单株块茎干重增19.13%,单株大薯重增26.91%、单株总薯重增19.04%,116 d时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干重比值增15.41%,产量增12.14%,此外还降低青头率36.8%,减少发病率43.3%;单株块茎干重和总干重的最快积累速率、平均积累速率、理论最大值均为黑膜+稻草覆盖高于黑膜覆盖,分别高出32.53%,24.85%,24.98%和22.04%,22.26%,30.23%;黑膜+稻草覆盖前期的块茎积累了较多的可溶性糖,并最终更多地用于淀粉合成。3.覆盖材料与马铃薯互作后能改善土壤环境,提高土壤养分,有利于棉花生长和提高棉花产量。种植马铃薯后p H减小,碱性减弱,且全氮、全磷、有效磷、速效钾、有机质、有效硼、有效锌及交换性锰均表现为种植马铃薯后显着高于不种植马铃薯的冬闲小区;种植马铃薯后可以促进后茬棉花提早出苗、开花和吐絮,且第一果枝节位、茎粗、果枝数及叶绿素SPAD值均显着高于冬闲小区,此外单株大铃数、单株铃数、衣分、籽棉产量和皮棉产量也均显着高于冬闲小区。4.产量及净收益均为“马铃薯+棉花”模式高于“冬闲+棉花”模式,黑膜+稻草覆盖高于黑膜覆盖,“中薯5号+棉花”连作优于“荷兰15+棉花”连作。综合效益指数大小依次为处理C(0.9988)、处理B(0.9171)、处理E(0.8219)、处理D(0.7481)、处理A(0.50720),说明中薯5号黑膜+稻草覆盖材料与棉花复种连作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及综合效益最好,是赣北棉区较适宜推广的高效种植模式。

廖华俊[3](2017)在《安徽稻茬田利用与马铃薯产业发展的思考与对策》文中研究表明安徽是全国优质水稻生产基地,也是小麦生产的次适应区域,其中稻作区传统种植模式以"水稻—小麦/油菜"为主,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劳动力结构的变化和气候环境的影响,近年来小麦、油菜生产处于亏损状态,冬闲稻田面积急剧扩增,亟待开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笔者认为在安徽利用稻茬田发展马铃薯产业具有区位、气候、上市季节、土地资源、产量效益、机械化耕作等方面的优势,对于保障粮食安全、科学减灾避灾、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农民收入均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指出推进安徽稻田马铃薯产业发展,要加强配套技术研究、扩大稻茬马铃薯攻关示范成果应用、强化生产主体培育、加强产业规划布局、加大财政专项支持力度、推进马铃薯一二三产业融合。

廖华俊,江芹,闫冲冲,杨月英,高正良[4](2017)在《安徽省稻茬田马铃薯产业发展思考与实践》文中研究指明安徽省是全国优质水稻产区,也是小麦次适宜区,稻作区传统种植模式主要为"水稻-小麦/油菜"。随着农村劳动力减少,以及生产成本的增加和小麦赤霉病等影响,稻作区逐步沦为单一水稻种植模式,冬闲稻田面积急剧扩增,迫切需要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安徽省马铃薯产业发展具有区位、气候、上市季节、土地资源和产量效益等诸多优势。为促进安徽省稻田马铃薯产业发展,通过开展配套技术研究、开展增产模式攻关示范、扩大稻田马铃薯攻关示范成果应用、强化生产主体培育、加强产业规划布局、推进马铃薯一二三产业融合,安徽省稻田马铃薯产业得到健康快速发展,对于优化稻作区农业产业结构,帮助农民增产增收成效显着。

杨雅伦[5](2017)在《主粮化背景下的马铃薯比较效益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我国马铃薯种植面积的逐年增加,我国马铃薯消费量和加工比例也相应增长,随着马铃薯主粮化项目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马铃薯在我国居民膳食结构中的地位将越来越重要。本文在主粮化背景下,通过对马铃薯、小麦和玉米在经济、生态、社会方面的综合效益值,以及在营养方面的效益值进行比较分析,研判了项目在我国的推广的可行性。首先,本文对我国马铃薯主粮化的提出背景进行了梳理,包括(1)我国马铃薯产业已有一定的发展基础,为马铃薯主粮化的开展提供了坚实的产业基础;(2)国外马铃薯产业发达国家通过先进管理方法和先进技术推广,马铃薯单产大大提高,并对马铃薯主粮化的目的意义进行了分析。其次,以华北平原地下水漏斗区、西北干旱区和南方冬闲田三大重点区域为依托,对以上三个区域的马铃薯及其他主要粮食作物的种植情况和经济收益情况进行调研,获得实地调研数据。使用AHP法对总目标逐级分为三层: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选用AHP法和熵权法相结合的组合赋权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并在调研数据基础上对综合效益值进行计算,得到马铃薯、小麦和玉米等主粮作物的综合效益,通过对主粮作物的综合效益进行比较分析,对马铃薯在主粮化背景下的比较效益进行了分析。其中,华北漏斗区和西北干旱区重点在于提高现有单产水平,发展节水替代种植,南方冬作区发展重点在于增加种植面积。最后,在对我国居民营养健康状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构建NP模型作为营养评价模型。选用市场份额较大的海乐达牌马铃薯(小麦)主食产品作为样本,进行营养物质进行检测,获得营养素含量数据。通过NP模型和检测数据,对马铃薯和其他主粮的主食制品的营养效益值进行计算。此外,通过对马铃薯替代前后我国主粮消费结构进行分析和预测的基础上,比较了替代前后不同主食结构所提供的营养素总量。通过研究,本文得到以下几点主要结论:(1)通过马铃薯主粮化项目,在华北平原地下水漏斗区、西北干旱区推广马铃薯替代小麦、玉米种植,在南方冬闲田地区推广马铃薯种植,相较于现有种植结构,均能够取得较好的比较效益;(2)使用NP法计算马铃薯和其他主粮的主食制品的营养效益值,并进行比较研究。横向来看,除马铃薯馒头外,马铃薯花卷和面条的营养评价值都略低于小麦产品,纵向来看,食物的营养值随着加工步骤的增加而逐渐降低,这主要是由于在加工过程中会产生营养元素的流失,而熟食所能提供的能量要高于鲜食;(3)通过主粮化项目,增加马铃薯主食消费,替代现有主食结构后,可以有效改善我国居民目前在钾元素和膳食纤维摄入不足的问题;(4)本文从定性描述和定量计算两个角度,分地区对主粮化背景下马铃薯与其他主粮作物的综合效益值进行了计算,并进行了比较分析,提高了评价过程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钱怡帆[6](2016)在《对西部马铃薯产业实现主粮化战略的研究 ——基于国内外的经验比较》文中提出为实现农业转型升级和居民膳食结构调整,农业部于2015年1月6日正式提出将马铃薯发展为主粮战略,在三大主粮(小麦、水稻、玉米)之后,马铃薯成为我国第四大主粮。西部是我国马铃薯种植面积最大的区域,一直是我国马铃薯产业发展的重点区域。在新常态下,如何促进西部地区马铃薯产业发展,以助力主粮化战略,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为了解如何推动西部马铃薯产业以助力主粮化发展,文章通过大量的数据整理,分析了西部地区马铃薯产业的发展相状,主要存在种植面积广、单产水平低、主食消费较高的现状。并进一步研究西部地区在扩大马铃薯种植面积、提升单产水平和改变消费结构上的优势和劣势,主要的优势是马铃薯产业是西部特色产业,得到更多重视和发展机遇,“一带一路”的开展也为西部农业的进步增添了助力;主要的劣势是西部耕地数量和质量不断下降,机械化水平低下,主粮化战略呈现由东往西网站的趋势。接着,文章放眼国内外马铃薯产业的发展优势,选取了美国、荷兰等马铃薯生产大国和定西、滕州等马铃薯发展强省为例,分析了他们在推动马铃薯产业发展过程中积累的经验,一是要提升产业自身发展实力,二是要建立合理的产业组织模式,三是通过技术创新研发多样化的主食。最后,文章根据西部马铃薯产业发展实情,结合国内外发展经验,对西部马铃薯产业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和建议。文章牢牢抓住主粮化发展的战略目标,即扩大种植面积、提升单产水平、改变消费结构,以三大目标为主线有的放矢的分析了西部马铃薯产业的发展问题,能够有效地丰富主粮化战略和农业发展的相关理论,在国家总战略的指导下发展和壮大西部马铃薯产业。此外,文章从这三个角度对西部马铃薯产业进行研究,更具有针对性,以此为依据提出的政策建议能够更好的实现西部马铃薯主粮化的发展,进而推动全国主粮化的实现。

王积军,熊延坤,周广生[7](2014)在《南方冬闲田发展油菜生产的建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冬闲田是指在秋粮收获后至来年春季作物播栽前一直空闲的土地。由于南方各地气候差异大,再加上耕作制度多样,冬季闲置的时间长短不一。长的可达8个月,如江西、湖北等省的一季稻区从9月底一直到翌年5月底;较短的也有3个月,如江西、湖北等省的双季稻区从11月底到翌年的2月底。利用南方冬闲田发展油菜生产,对提高后茬作物产量、增加油料供给、提高农民收入和美化农村环境都具有重

何学功,于光军,常桂先[8](2013)在《我国马铃薯种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文中研究表明由于种种条件限制,我国绝大多数马铃薯育种企业实际上一直做的是扩繁工作,新品种极少,缺少育繁推一体化企业;马铃薯繁种困难重重,例如不能进行有效的区域种植规划、人员和设备消毒措施不彻底、轮作地块的农药残留问题、不能实现3年轮作制等。本文从马铃薯产业的前端入手,介绍了马铃薯种业发展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

黄国勤,赵其国[9](2012)在《广西冬季农业开发模式及效益》文中提出广西地处低纬,南临热带海洋,气候温暖,冬生长季自然条件优越,光、温、水资源丰富,发展冬季农业的条件和优势得天独厚。根据近年的实地调查和有关资料,将广西冬季农业分为10种开发模式,即冬肥模式、冬粮模式、冬油模式、冬菜模式、冬饲模式、冬花模式、冬菌模式、冬药模式、冬果模式和冬林模式,并对每一模式的发展及效益等进行了分析。文章层次清晰,观点新颖,对当前南方各省冬季农业开发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康玉珍,刘朝东,陈仕军,冯锦乾,傅荣富[10](2011)在《江门市冬种马铃薯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江门市马铃薯的生产现状,分析阐述了冬种马铃薯的发展优势和制约因素,并从完善马铃薯供种体系建设、优化区域布局、完善市场流通体系建设、发展机械化生产等方面提出了江门市冬种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对策。

二、利用冬闲田发展马铃薯生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利用冬闲田发展马铃薯生产(论文提纲范文)

(1)广西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马铃薯与马铃薯产业概述
        1.2.2 世界马铃薯产业研究概况
        1.2.3 中国马铃薯产业研究概况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1.5 创新之处
第二章 国内外及广西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
    2.1 世界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
        2.1.1 生产
        2.1.2 消费
        2.1.3 贸易与加工
    2.2 中国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
        2.2.1 生产
        2.2.2 消费
        2.2.3 贸易与加工
    2.3 广西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
        2.3.1 生产
        2.3.2 加工、贮藏及贸易
        2.3.3 育种与栽培
        2.3.4 消费
    2.4 马铃薯种植意愿与消费意愿调查
        2.4.1 调查方法
        2.4.2 种植意愿调查
        2.4.3 消费意愿调查
第三章 广西马铃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劣势分析
    3.1 主粮化对马铃薯产业发展的新要求
    3.2 主粮化背景下广西马铃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2.1 缺乏种薯繁育基地,脱毒种薯应用率低
        3.2.2 优良品种少,缺乏加工型品种
        3.2.3 机械化、规模化程度不高
        3.2.4 高产栽培新技术推广不够
        3.2.5 科研条件薄弱
        3.2.6 缺乏精深加工
        3.2.7 冷链物流设施缺乏,贮藏调控能力弱
        3.2.8 缺少大型专业市场
        3.2.9 效益不稳定,影响马铃薯的发展规模
        3.2.10 自然灾害频发
    3.3 广西马铃薯产业发展的优势
        3.3.1 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加大
        3.3.2 具备良好的栽培基础
        3.3.3 节令优势
        3.3.4 气候优势
        3.3.5 区位优势
        3.3.6 土地资源优势
    3.4 广西马铃薯产业发展的劣势
        3.4.1 种薯繁育先天条件不足
        3.4.2 规模化种植推进有难度
        3.4.3 自然灾害威胁
        3.4.4 易发生病虫害
        3.4.5 外部竞争压力大
        3.4.6 种植成本较高
        3.4.7 加工发展严重滞后
第四章 广西马铃薯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4.1 做好顶层设计,精准定位,精确布局
        4.1.1 政府主导、部门联动、涉农部门协同合作
        4.1.2 精准定位、精确布局
        4.1.3 抓好优势区建设
        4.1.4 抓种植面积扩增
        4.1.5 多元发展,多方发力
        4.1.6 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4.2 加强基础研究,加速品种选育
        4.2.1 加强基础研究
        4.2.2 根据不同产业带进行品种选育
    4.3 合理布局,扩展加工产业链
        4.3.1 合理布局,填补空档
        4.3.2 扩大加工型马铃薯种植
        4.3.3 实现初加工
        4.3.4 大力推进精深加工
        4.3.5 推动广西特色马铃薯主食产品研发
        4.3.6 建设绿色加工体系
    4.4 健全脱毒种薯良种繁育体系,扩大脱毒种薯覆盖率
        4.4.1 加强脱毒种薯良种繁育体系建设
        4.4.2 建立种薯质量监测和检测体系
        4.4.3 建设脱毒良种繁育基地
        4.4.4 扩大脱毒种薯覆盖率
    4.5 科技引领,多种形式推广先进栽培技术
        4.5.1 科技引领,健全栽培技术体系
        4.5.2 大力推广先进技术
        4.5.3 强化技术培训
        4.5.4 示范带动
    4.6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生产机械化的投入力度
    4.7 提高自然灾害及病虫害防控能力
        4.7.1 抓好防霜抗冻工作
        4.7.2 做好马铃薯病虫害综合防治
        4.7.3 建立病虫害预警系统
    4.8 产业扶持全覆盖,保障薯农收益
        4.8.1 财政扶持全面覆盖
        4.8.2 普及农业保险,降低生产风险
        4.8.3 试点马铃薯目标价格保险,保障农民收益
    4.9 健全销售网络
        4.9.1 建立东盟营销网络
        4.9.2 利用节令优势大力拓展外省市场
        4.9.3 积极推广订单式、合同式生产
        4.9.4 推进信息大数据平台建设
        4.9.5 抓好农民营销队伍建设
    4.10 强化马铃薯主粮化消费宣传引导
第五章 结论与不足
    5.1 结论
    5.2 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1 马铃薯种植意愿调查表
附录2 马铃薯消费意愿调查表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2)赣北棉区薯棉连作模式中覆盖材料对马铃薯的影响及薯棉连作的效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马铃薯和棉花发展现状
        1.1 马铃薯的地位及发展现状
        1.2 棉花的地位及发展现状
    2 作物覆盖材料研究进展
        2.1 覆盖材料概述
        2.2 秸秆覆盖的运用前景
        2.3 塑料薄膜覆盖运用前景
        2.4 薄膜与秸秆覆盖综合利用
    3 马铃薯覆盖材料及其效果研究进展
        3.1 马铃薯覆盖材料研究
        3.2 地膜覆盖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
        3.3 不同覆盖材料对马铃薯水分利用效率及产量的影响
        3.4 不同覆盖材料对土壤温湿度的影响
    4 种植马铃薯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5 种植前茬作物后对棉花的影响
    6 薯-棉种植模式的研究
        6.1 薯-棉种植模式的类型研究
        6.2 薯-棉种植模式的栽培技术研究
        6.3 薯-棉连作模式的综合效益分析
    7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创新思路
        7.1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7.2 本研究的创新思路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1 试验材料与设计
        1.1 试验材料与试验地概况
        1.2 试验设计与田间管理
    2 试验材料调查与取样
        2.1 土壤取样
        2.2 马铃薯调查与取样
        2.3 棉花调查与取样
    3 测定项目与方法
        3.1 土壤养分测定项目与方法
        3.2 马铃薯测定项目与方法
        3.2.1 生理生化指标
        3.2.2 农艺性状及发病率调查
        3.2.3 叶绿素SPAD值测定
        3.2.4 小区田间温湿度测定及土壤温度测定
        3.2.5 马铃薯田间测产
        3.3 棉花测定项目
        3.3.1 生育性状及植物学性状
        3.3.2 产量性状
        3.3.3 纤维品质指标
    4 生产用工及物力投入及综合效益分析
    5 数据处理与分析
    6 技术路线图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1 不同覆盖材料对马铃薯生长期内土壤温度及田间温湿度的影响
        1.1 不同覆盖材料对马铃薯块茎增长期土壤耕作层温度的影响
        1.1.1 不同覆盖材料对马铃薯块茎增长期土壤耕作层温度变化分析
        1.1.2 不同覆盖材料对总平均温度的影响规律
        1.2 不同覆盖材料对马铃薯田间温湿度的影响
        1.2.1 不同覆盖材料对马铃薯田间温度的影响
        1.2.2 不同覆盖材料对马铃薯田间相对湿度的影响
    2 不同覆盖材料对马铃薯农艺性状、商品性状及碳水化合的影响
        2.1 不同覆盖材料对马铃薯出苗期、出苗率、发病率及SPAD值的影响
        2.2 不同覆盖材料对马铃薯株高的影响
        2.3 不同覆盖材料对马铃薯块茎增长期单株鲜/干薯重的影响
        2.4 不同覆盖材料对马铃薯块茎增长期地下部分/地上部分的比值
        2.5 不同覆盖材料对马铃薯单株干物质重和干薯重的S型生长曲线拟合分析
        2.6 不同覆盖材料对马铃薯商品性状的影响
        2.6.1 不同覆盖材料对马铃薯产量和商品薯率的影响
        2.6.2 不同覆盖材料对单株大、中、小薯个数的影响
        2.6.3 不同覆盖材料对单株大、中、小薯鲜重的影响
        2.7 不同覆盖材料对马铃薯的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影响
        2.7.1 不同覆盖材料对马铃薯块茎淀粉-蔗糖浓度的影响
        2.7.2 不同覆盖材料对马铃薯块茎果糖-葡萄糖浓度的影响
        2.7.3 不同覆盖材料对马铃薯块茎淀粉积累量的影响
    3 种植马铃薯后对土壤理化性质及养分的影响
    4 种植马铃薯后对棉花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及纤维品质的影响
        4.1 马铃薯不同品种及覆盖材料种植后对棉花农艺性状的影响
        4.1.1 种植马铃薯后对棉花生育期的影响
        4.1.2 种植马铃薯后对棉花农艺性状及叶绿素SPAD值的影响
        4.2 种植马铃薯后棉花产量及主要产量性状的影响
        4.3 种植马铃薯后对棉花纤维品质的影响
    5 薯棉连作模式的综合效益分析
        5.1 不同覆盖材料薯棉连作模式的效益分析
        5.2 不同覆盖材料薯棉连作模式的综合效益评价
第四章 讨论
    1 不同覆盖材料对土壤温度及马铃薯群体温湿度的影响差异
    2 不同覆盖材料下马铃薯生育进程、株高及SPAD值的差异
    3 不同覆盖材料下马铃薯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差异
    4 不同覆盖材料对马铃薯块茎增长期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的影响
    5 不同覆盖材料种植马铃薯后对土壤理化性质、养分及微量元素的影响
    6 不同覆盖材料种植马铃薯后对棉花农艺、产量及纤维品质性状的影响
    7 马铃薯-棉花连作模式的综合效益分析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1 结论
    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致谢

(3)安徽稻茬田利用与马铃薯产业发展的思考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安徽水稻的分布
2 安徽省稻作区稻茬田的利用
    2.1 安徽省稻作区传统稻茬田的种植模式与利用
    2.2 安徽省稻作区目前稻茬田的种植模式与利用
3 安徽冬闲稻田的成因
    3.1 传统水稻接茬作物效益低下
    3.2 稻茬麦生产风险大
    3.3 农村劳动力紧缺
    3.4 秸秆难以处理
    3.5 缺少合适的接茬作物
4 安徽稻作区发展马铃薯产业的优势与意义
    4.1 安徽利用稻茬田发展马铃薯产业的优势
        4.1.1 茬口衔接优势
        4.1.2 区位优势
        4.1.3 季节优势
        4.1.4 产量效益优势
        4.1.5 土壤气候优势
        4.1.6 机械化程度高
    4.2 安徽发展马铃薯产业的意义
        4.2.1 保障粮食安全
        4.2.2 科学减灾避灾
        4.2.3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4.2.4提高土地利用率
        4.2.5 实现产业扶贫
5 安徽稻作区发展马铃薯产业的思考与对策
    5.1 加强配套技术研究
    5.2 扩大稻茬马铃薯攻关示范成果应用
    5.3 强化生产主体培育
    5.4 加强产业规划布局
    5.5 加大财政专项支持力度
    5.6 推进马铃薯一二三产业融合
6 结语

(5)主粮化背景下的马铃薯比较效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评述
        1.2.1 马铃薯主粮化的研究概况
        1.2.2 农业经济、生态和社会综合效益评价研究概况
        1.2.3 食物营养效益研究概况
    1.3 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第二章 马铃薯产业及其主粮化的发展分析
    2.1 中国马铃薯产业现状及制约
        2.1.1 中国马铃薯产业的发展现状
        2.1.2 中国马铃薯产业面临的制约因素
    2.2 国外马铃薯产业发展的经验借鉴
    2.3 马铃薯主粮化提出的目的意义
        2.3.1 有利于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2.3.2 确保我国粮食安全
        2.3.3 改善居民膳食营养结构
    2.4 马铃薯主粮化的目标
第三章 马铃薯比较效益研究理论基础
    3.1 经济、生态和社会综合评价体系
        3.1.1 评价指标的选择和确定
        3.1.2 综合评价理论方法
    3.2 营养效益评价方法
第四章 主粮化背景下马铃薯经济、生态和社会比较效益实证研究
    4.1 河北衡水:地下水漏斗区代表
        4.1.1 基本情况
        4.1.2 描述性分析
        4.1.3 评价指标选取
        4.1.4 结果分析
    4.2 甘肃定西:西北干旱区代表
        4.2.1 基本情况
        4.2.2 描述性分析
        4.2.3 评价指标选取
        4.2.4 结果分析
    4.3 广西南宁市:南方冬闲田有效利用区代表
        4.3.1 基本情况
        4.3.2 描述性分析
第五章 主粮化背景下马铃薯营养比较效益研究
    5.1 我国居民营养健康现状
    5.2 马铃薯主食产品消费现状—以北京市为例
        5.2.1 辐射范围
        5.2.2 销售数量
    5.3 马铃薯主粮产品营养价值评价
        5.3.1 数据来源
        5.3.2 方法构建
        5.3.3 结果分析
    5.4 马铃薯主粮化提供的营养素总量
第六章 主要结论及政策建议
    6.1 主要结论
    6.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

(6)对西部马铃薯产业实现主粮化战略的研究 ——基于国内外的经验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问题产生的背景
        1.1.2 本文研究的目的
        1.1.3 本文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进展及评述
        1.2.1 国内外对马铃薯产业的相关研究
        1.2.2 国内对马铃薯主粮化的相关研究
        1.2.3 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总结和评述
    1.3 本文的内容结构和方法思路
        1.3.1 本文将侧重研究的内容
        1.3.2 本文的整体结构和框架
        1.3.3 主要的研究方法和思路
2 本研究相关理论概述
    2.1 农业产业化发展理论
        2.1.1 农业产业化产生的背景
        2.1.2 农业产业化的基本思路
        2.1.3 农业产业化理论的特征
    2.2 产业发展理论
        2.2.1 产业发展理论的概述
        2.2.2 经济增长理论
        2.2.3 产业发展的趋势
    2.3 马铃薯主粮化的概述
        2.3.1 马铃薯主粮化产生的背景
        2.3.2 马铃薯主粮化的具体做法
        2.3.3 马铃薯主粮化产生的意义
    2.4 本章小结
3 西部地区马铃薯产业主粮化发展的现状和困境
    3.1 西部地区马铃薯产业发展的现状
        3.1.1 西部马铃薯产业种植面积现状
        3.1.2 西部马铃薯产业单产水平现状
        3.1.3 西部马铃薯产业消费结构现状
    3.2 西部地区对推动主粮化发展的优势
        3.2.1 西部拥有产业战略发展的优势
        3.2.2 西部马铃薯产业发展体系较优
        3.2.3“一带一路”为西部提供机遇
    3.3 西部地区要推动主粮化发展的困境
        3.3.1 西部地区要扩大种植面积的困难
        3.3.2 西部地区要提高单产水平的困难
        3.3.3 西部地区要引导主食消费的困难
    3.4 本章小节
4 国内外马铃薯产业成功发展的经验总结
    4.1 国外马铃薯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
        4.1.1 美国马铃薯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
        4.1.2 荷兰马铃薯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
        4.1.3 俄罗斯马铃薯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
    4.2 国内马铃薯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
        4.2.1 定西市马铃薯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
        4.2.2 威宁县马铃薯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
        4.2.3 滕州市马铃薯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
    4.3 国内外马铃薯种植经验的总结
        4.3.1 提升产业质量是促进马铃薯发展的基础
        4.3.2 产业组织模式是壮大马铃薯产业的保障
        4.3.3 推动主食开发是实现主粮化战略的要求
    4.4 本章小结
5 促进西部地区马铃薯主粮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5.1 扩大种植面积以形成主粮发展的规模种植
        5.1.1 全面做好耕地面积数量和质量的保护
        5.1.2 以冬闲田模式增加马铃薯的复种面积
        5.1.3 搭建西部地区的人才引进和发展平台
    5.2 提升单产水平以增加主粮发展的有效供给
        5.2.1 制定西部地区马铃薯产业的发展标准
        5.2.2 提高西部地区马铃薯产业机械化水平
        5.2.3 优化储藏方式以减少西部马铃薯损耗
    5.3 开发主食产品以提高主粮发展的消费比例
        5.3.1 技术创新以实现马铃薯主食的多样化
        5.3.2 政府引导形成以马铃薯主食消费习惯
        5.3.3 协同发展以增强西部马铃薯品牌优势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启示
    6.1 本文的主要内容及成果
        6.1.1 研究内容总结
        6.1.2 取得的成果与结论
    6.2 本研究的创新和意义
        6.2.1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6.2.2 研究成果的价值及意义
    6.3 进一步的发展与展望
        6.3.1 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6.3.2 进一步的研究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7)南方冬闲田发展油菜生产的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 南方冬闲田现状及成因
2 南方冬闲田不同种植模式分析
    2.1 稻—麦模式
    2.2 稻—菜模式
    2.3 稻—薯模式
    2.4 稻—肥模式
    2.5 稻—油模式
3 南方冬闲田发展油菜生产建议
    3.1 加强冬闲田改造, 改善油菜种植条件
    3.2 开展轻简高效技术研究, 提高油菜种植效益
    3.3加大油菜种植补贴力度, 调动各方开发积极性
    3.4 完善土地流转机制, 降低油菜生产成本

(8)我国马铃薯种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国的马铃薯种业公司普遍做不大、做不强
2 微型薯的生产是根本问题
3 环境净化是最难解决的问题
4 快速发展的农牧交错带沿线马铃薯机械化种植带来了新的问题
    4.1 马铃薯高产需要用水肥来换
    4.2 草地开垦在逐渐抬头
5 马铃薯种业如何突破增长的瓶颈
    5.1 制度方面
    5.2 技术方面
    5.3 资本的进入给企业带来了不该有的困扰

(10)江门市冬种马铃薯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生产现状
    1.1 品种选择
    1.2 栽培面积与产量
    1.3 主要推广技术
    1.4 经济效益
2 发展优势
    2.1 气候资源优越
    2.2 土地资源丰富, 区域优势明显
    2.3 提高土地综合价值, 解决冬闲劳动力就业问题
    2.4 政府重视, 服务完善
3 存在问题
    3.1 种薯制约
    3.2 栽培技术有待提高
    3.3 保鲜贮藏和产品深加工问题
    3.4 成本高, 风险高
    3.5 市场流通体系未完善
    3.6 种植布局分散
4 发展对策
    4.1 完善马铃薯供种体系建设, 解决种薯瓶颈问题
    4.2 制定发展规划, 优化区域布局
    4.3 加大宣传, 加强技术引导
    4.4 完善市场流通体系建设, 培育和引进龙头企业
    4.5 扩大冬种马铃薯种植规模, 发展机械化生产
    4.6 加大对马铃薯产业的扶持和补贴

四、利用冬闲田发展马铃薯生产(论文参考文献)

  • [1]广西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 张卫. 广西大学, 2020(07)
  • [2]赣北棉区薯棉连作模式中覆盖材料对马铃薯的影响及薯棉连作的效应分析[D]. 韦礼飞. 江西农业大学, 2020(07)
  • [3]安徽稻茬田利用与马铃薯产业发展的思考与对策[J]. 廖华俊. 农学学报, 2017(06)
  • [4]安徽省稻茬田马铃薯产业发展思考与实践[A]. 廖华俊,江芹,闫冲冲,杨月英,高正良. 马铃薯产业与精准扶贫2017, 2017
  • [5]主粮化背景下的马铃薯比较效益研究[D]. 杨雅伦.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7(04)
  • [6]对西部马铃薯产业实现主粮化战略的研究 ——基于国内外的经验比较[D]. 钱怡帆. 贵州财经大学, 2016(04)
  • [7]南方冬闲田发展油菜生产的建议[J]. 王积军,熊延坤,周广生. 中国农技推广, 2014(05)
  • [8]我国马铃薯种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J]. 何学功,于光军,常桂先. 中国种业, 2013(02)
  • [9]广西冬季农业开发模式及效益[A]. 黄国勤,赵其国. 中国农作制度研究进展2012, 2012
  • [10]江门市冬种马铃薯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J]. 康玉珍,刘朝东,陈仕军,冯锦乾,傅荣富. 广东农业科学, 2011(14)

标签:;  ;  ;  ;  ;  

利用自由冬田发展马铃薯生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