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技术创新与专利技术(第一讲)——专利的发展历程(论文文献综述)
王鹏飞[1](2021)在《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研究 ——以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为中心》文中研究指明洗涤在人类文明进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洗涤技术是人类保持健康、维持生存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追求美好生活、展示精神风貌的重要方式。人类洗涤的历史与文明史一样悠久绵长,从4000多年前的两河流域到我国的先秦,无不昭示着洗涤与洗涤技术的古老。但现代意义上的洗涤及其技术,是以表面活性剂的开发利用为标志的,在西方出现于19世纪末,在我国则更是迟至新中国成立以后。前身可追溯至1930年成立的中央工业试验所的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是我国日化工业特别是洗涤工业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专业技术研究机构,是新中国洗涤技术研发的核心和龙头。以之为研究对象和视角,有助于系统梳理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全貌。迄今国内外关于我国洗涤技术发展的研究,仅局限于相关成果的介绍或者是某一时段前沿的综述,且多为专业人员编写,相对缺乏科学社会学如动因、特征与影响等科技与社会的互动讨论;同时,关于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系统学术研究也基本处于空白阶段。基于丰富一手的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院史档案,本文从该院70年洗涤技术研发的发掘、梳理中透视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的历程、动因、特征、影响及其当代启示,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现实价值。在对档案资料进行初步分类、整理时,笔者提炼出一些问题,如:为何我国50年代末才决定发展此项无任何研发究经验的工业生产技术?在薄弱的基础上技术是如何起步的?各项具体的技术研发经历了怎样的过程?究竟哪些关键技术的突破带动了整体工业生产水平的提升?在技术与社会交互上,哪些因素对技术发展路径产生深刻影响?洗涤技术研发的模式和机制是如何形成和演变的?技术的发展又如何重塑了人们的洗涤、生活习惯?研究主体上,作为核心研究机构的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在我国洗涤技术发展中起了怎样的作用?其体制的不断变化对技术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其曲折发展史对我国今天日用化工的研发与应用走向大国和强国有哪些深刻的启示?……为了回答以上问题,本文以国内外洗涤技术的发展为大背景,分别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其它离子型(非离子、阳离子、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助剂及产品、合成脂肪酸等四大洗涤生产技术入手,以关键生产工艺的突破和关键产品研发为主线,重点分析各项技术研究中的重点难点和突破过程,以及具体技术研发之间的逻辑关系,阐明究竟是哪些关键工艺开发引起了工业生产和产品使用的巨大变化;同时,注重对相关技术的研发缘由、研究背景和社会影响等进行具体探讨,分析不同时期的社会因素如何影响技术的发展。经过案例分析,本文得到若干重要发现,譬如表面活性剂和合成洗涤剂技术是当时社会急切需求的产物,因此开发呈现出研究、运用、生产“倒置”的情形,即在初步完成技术开发后就立刻组织生产,再回头对技术进行规范化和深化研究;又如,改革开放后市场对多元洗涤产品的需求是洗涤技术由单一向多元转型的重要动因。以上两个典型,生动反映出改革开放前后社会因素对技术研发的内在导向。经过“分进合击”式的案例具体研究,本文从历史特征、发展动因和研发机制三个方面对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进行了总结,认为:我国洗涤技术整体上经历了初创期、过渡期、全面发展期和创新发展期四个阶段,而这正契合了我国技术研发从无到有、从有到精、从精到新不断发展演进的历史过程;以技术与社会的视角分析洗涤技术的发展动因,反映出社会需求、政策导向、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环保要素在不同时代、不同侧面和不同程度共塑了技术发展的路径和走向;伴随洗涤领域中市场在研究资源配置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我国洗涤技术的研发机制逐渐由国家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过度和转化。本文仍有一系列问题值得进一步深入挖掘和全面拓展,如全球视野中我国洗涤技术的地位以及中外洗涤技术发展的比较、市场经济环境下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核心力量的潜力发挥等。
曹子傲[2](2020)在《科技创新视角下欧洲专利制度演变规律及其启示》文中指出欧洲是专利制度的摇篮和发源地。自从具有现代意义上的第一部专利法——1624英国《垄断法案》颁布以来,欧洲专利制度走过了近400年的历程。如果将封建王室授予的垄断特权看作是萌芽状态的专利权,那么欧洲专利制度则经历了600年的沧桑巨变。纵观整个欧洲专利制度的演变史,我们可以发现,它不仅是一部科技创新史,而且是一部社会进步史。一方面,科技创新催生了专利制度,并推动专利制度随时代变迁而不断改革发展,另一方面,专利制度又反过来促进科技创新不断取得新的成果。在科技创新和专利制度互动互促中,经济得以发展,社会得以进步,文明得以延续。欧洲专利制度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专利制度与科技创新互动互促、私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统筹兼顾、专利申请程序由繁琐走向简化、专利保护的客体范围逐渐扩大、保护强度与技术需要相互协调等演变规律。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中国专利制度起步较晚,为了保证专利制度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促进作用,我们应积极学习欧洲专利制度的成功经验,建立一个真正与我国现实语境相符合的专利制度体系。欧洲专利制度的发展规律启示我们: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利制度建设中,必须深入推进“两大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知识产权强国战略),必须保持利益动态平衡,必须优化专利申请程序,必须扩大专利客体范围,必须适时调整保护强度。
陈怡莹,郭振,陈颇,刘波[3](2020)在《中国滑雪运动相关专利结构分布特征及发展态势》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过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我国自1985年至2018年11月的滑雪运动相关专利的结构分布情况以及发展态势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结构分布方面,我国滑雪运动相关专利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专利权人以企业(占比为58.9%)和个人(占比为32.8%)为主,高产专利权人及高产发明人分布广泛,技术领域存在着个别集中与广泛分布并存的现象;在发展态势方面,我国滑雪运动相关发明的专利权人以个人为主,而国外则以企业为主,专利发明的动因正由单因素向多因素发展,个性化与智能化是未来的研究热点,同时我国滑雪运动市场暂未出现垄断现象。研究认为高新技术的不断革新为滑雪运动整体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加强对技术创新的重视、契合滑雪运动发展需求、推进产学研结合的研究模式是提高我国滑雪产业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周志强,景惠玲[4](2020)在《煤炭企业专利技术研发热点与前沿的可视化分析——以中国神华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煤炭开采面临环境污染与资源枯竭的双重挑战形势日益严峻,以专利为表征的技术进步将在煤炭企业的创新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文章以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收录在德温特世界专利索引数据库中2004~2018年间的专利为数据源,在对其专利数量、类型、技术生命周期进行基本统计分析后,运用CiteSpace着重对研发热点与前沿进行了可视化研究。结果发现,中国神华专利数量在15年间快速攀升并长期处于技术发展期,但其发明专利占比相对偏低。通过聚类分析和词频探测识别出专利研发的热点为计算与控制、废水废气处理等技术领域,预测未来几年中国神华专利研发重点仍在数字计算机领域,将不断提高设备的智能化程度。这将为中国神华乃至全国煤炭行业明确专利技术研发方向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张翰雄[5](2020)在《专利、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三法分立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专利法》体系结构的特点之一,是将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三种专利权客体同时规定在一部法律文本之中,并将三种发明创造均称为"专利"。这一特点正在遭到质疑和诟病,由此产生了主张将《专利法》进行"三法分立"的主张。《专利法》的体系结构调整,应建立在尊重立法历史和法律稳定性的基础上,通过研究法律体系"分"与"合"的内在规律,结合我国民法典编纂和知识产权法体系化的整体趋势,从内生性动因和外生性动因两方面分析《专利法》"三法分立"的必要性与合理性,不应简单地将"分"与"合"的关系割裂开来,片面追求"三法分立"。《专利法》"三法分立"作为解决专利制度弊病的可能手段,也并不具备充足的合理性与可行性。应当以专利法的体系化为目标,综合运用"分"与"合"的技术,在"统分结合"的路线指导之下,实现《专利法》体系结构和内容的优化。
张元梁[6](2020)在《我国体育科技进步及其对竞技体育的促进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体育科学技术是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体育科技与竞技体育是一个既相互牵制,又协同共生的复合大系统。其中,体育科技在促进系统稳固可持续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主导作用。我国在建设竞技体育强国的改革发展进程中,我们需要继续借助和依靠体育科技,不断提升对体育科技与竞技体育两者相互关系与融合发展规律的理性认识,并充分利用体育科学研究与开发,力求达到两者之间的有序与和谐,才能最终实现我国体育科技与竞技体育的良性融合可持续发展。因此,要想提升我国体育科技创新能力,更好发挥体育科技进步对竞技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需要我们对体育科技进步及其对竞技体育的促进效应进行系统探索研究。本研究旨在依据系统科学理论和社会网络分析等理论与方法,对我国体育科技与竞技体育相互关系进行系统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从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角度,对我国体育科技发展中的体育科学研究特征和体育专利技术研发特征进行分析,同时在对我国体育科技进步进行追踪观测的基础上,探索体育科技对竞技体育的影响,最后对我国体育科技攻关与服务特征进行分析,从而更好地为体育科技与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经研究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体育科技进步与竞技体育是一个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协同进化的动态演化系统,其动力机制主要包括竞技体育发展需求的拉动力、体育科技自身创新的推动力以及包括相关政策规范在内的外部环境支持力,两者即是在此三方面力量的相互作用和共同推动下不断演化发展。(2)我国体育科学研究经过多年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并在国际上踏入高产高影响力国家行列,同时产生了一批诸如上海体育学院、北京体育大学等国际高影响力的体育科研机构,凭借高产和高质的论文成果跻身世界顶尖级研究机构行列,中国体育科学研究步入了新时代。然而,我国的影响力并未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与全球领先国家和机构相比,尚有较大差距。我国在体育科学研究国际合作中处于主导地位,但在国际合作论文产出的绝对值上中国与美国仍存在较大差距,运动创伤学、运动生理学、运动康复学及运动心理学等是我国国际合作频率最高的领域,国际合作网络呈现出明显的核心-边缘结构特征,在合作网络规模上,美国核心圈和外围圈明显大于中国。(3)我国在体育自主创新技术研发领域取得了显着进步,体育专利申请数量逐年攀升,并在数量上占据世界领先地位,然而在专利申请量激增的同时,随之而来的是专利质量参差不齐,多数技术还停留在低技术含量的外观设计和实用新型的边缘技术。完善的专利制度、良好的专利保护意识、广阔的国际市场范围、稳固高效的研发团队以及高科技核心专利技术,成为国外领先国家与核心企业重要的专利技术研发战略。(4)上世纪90年代,我国体育科技进步相对发展比较缓慢,无论是科技人员、科技经费的投入等均处于较低水平,体育科技进步贡献率较低,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在体育科技人力和经费等方面投入的不断增长,科技创新活动和科技创新扩散水平不断提升,从而使体育科技进步对竞技体育的贡献率大幅增长。其中,体育科技经费投入、体育科技创新活动及体育科技创新扩散三个指标对竞技体育产出呈现显着影响。(5)完善的制度保障是实现体育科技与竞技体育融合发展的重要前提。多年来,我国所实施的竞技体育科研攻关科技服务制度,逐步形成了运动队、体育院校和科研所、政府体育部门三维一体互动模式,为竞技体育科学化训练与发展提供重要的制度保障。在科研攻关课题方面,逐步形成了以体育类院校和科研院所为核心,以非体育专业类院校和地方科研院所为支撑的合作攻关联网络模式,为我国优势项目和潜优势项目提供了良好的科技保障。提出以下建议:(1)进一步提升我国体育科学研究的国际化发展水平。(2)进一步加强国际体育科学合作研究。(3)加强有利于体育科技与竞技体育融合的创新机制建设。(4)进一步增强体育科技成果在竞技体育领域内的成果转化与应用。
田雨欣[7](2020)在《制度创业理论视角下移动通信行业技术标准竞争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提高与技术演进的不断发展,技术标准竞争已经不再单单以国家作为主导力量,市场与企业逐渐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为获得技术标准优势地位,各企业、政府部门及其他行动者积极利用资源采取行动,配置、协调资源以改变现有制度环境,推动制度向更有利于自身利益的方向发展。本研究首先基于Web of Scienc核心合集数据库19902019年发表于技术管理领域顶级期刊的关于移动通信行业技术标准的相关文献,采用文献计量方法对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梳理,并将已有文献划分为规制理论、技术管理、产业组织和战略管理四个理论视角。经过文献梳理,本研究发现,现有相关文献大多聚焦于技术标准竞争过程中企业如何受到外部环境如政府、市场、标准委员会的影响,对于企业在标准竞争过程中如何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文献相对较少。制度创业视角关注行动者如何利用资源改变环境以满足自身利益,尤其适合弥补移动通信行业现有理论视角的不足。基于此,本研究采用制度创业理论视角,对中国移动通信行业TD-SCDMA与TD-LTE技术发展与标准竞争过程进行了案例研究。其次,在对中国3G技术研发背景与大唐电信面临的挑战的相关分析基础上,本研究回顾了制度创业理论的核心概念:合法性、制度创业行为和制度创业模型。通过将大唐电信公司推动TD-SCDMA成为中国3G技术标准之一所采取的制度创业行为及策略进行阶段性划分,选取了推动制度创业进程的关键事件,并参考其他学者关于制度创业的相关理论,创造性地提出了制度创业三阶段模型。该模型将大唐电信的制度创业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制度创业准备阶段、制度创业能动变化阶段及制度再生阶段。进一步地,本研究通过分析4G移动通信技术标准中TD-LTE合法性确立验证了该制度创业三阶段模型。最后,上述案例分析证实了制度创业理论可以适用于分析技术标准这一特殊“制度”的产生。本研究经过案例分析与模型建立得出以下结论:(1)制度创业动因与情境影响制度创业者行为方式;(2)新制度产生是不同行动者共同推动的结果;(3)新制度不一定代表行业效率最优解,而且制度创业者也并不一定是新制度下的最大受益者。本研究结论为政府及企业在未来移动通信行业技术标准竞争提供了一定的决策参考。
刘鑫[8](2020)在《专利伦理问题的法律调整》文中提出专利法律制度作为促进与保护技术创新活动的一项特殊制度安排,虽与伦理分属于不同的学科框架,但其与伦理之间的联系却涉及制度理论与运行实践的方方面面。这一联系不仅仅表现为伦理学思想与路径对专利制度的影响,更多的则呈现在专利制度的具体制度安排之中,从制度基础架构的设计到制度运行实践的发展,专利制度的伦理性无处不在。尤其是伴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与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专利制度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新兴技术的成果保护与相关技术的市场交易之中,社会对专利制度的重视程度日益提升,但在人们为专利制度的积极效用而欢呼的同时,与专利制度相关伦理难题也随之日渐增多,从新兴技术发展所带来的专利伦理挑战到市场运营异化所引发的专利伦理风险,科技变革与产业革新的不断推进使专利制度面临着伦理层面的“不能承受之重”,不仅制度在正当性的伦理基础日渐模糊,制度运行过程中伦理指引薄弱的实践难题与争议也日益凸显。为此,有必要以专利制度设计与运行中呈现出的具体的伦理困境与道德风险为出发点,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入手探究这些伦理问题的产生缘由,并以此为基础找出应对专利制度伦理挑战的法律对策。本文从专利制度设计与实践中所暴露出的典型性伦理困境与道德风险入手,首先厘清专利制度与伦理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梳理出专利制度伦理挑战的具体表现及其理论缘由与实践诱因。继而分别从理论与实践层面探究专利制度正当性基础的伦理界定方式,以及专利制度运行中伦理难题与争议的化解方法,最后结合我国专利制度的发展历程与实践状况,提出我国面对专利制度伦理问题的策略选择。在具体的研究中,本文依据“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础研究范式,以伦理学分析方法为核心,兼采历史研究与实证研究的方法,分六章对专利制度伦理问题及其法律对策进行详尽研究:第一章阐述了专利制度与伦理之间的相互关系。从伦理学的基本概念与类型出发,无论是侧重于理论问题的规范伦理学,还是专注于实践问题的应用伦理学,都与专利制度存在一定的关联。一方面在规范伦理学的思想框架中,“道义论”与“功利论”两种不同的规范伦理理论分别从不同的角度给予专利制度以伦理基础。另一方面在应用伦理的路径下,科技伦理、法律伦理、制度伦理等应用伦理类型都与专利制度密切相关。就专利制度的基本制度安排而言,“权利独占”与“技术公开”两项最为基本的制度设计,分别是为专利制度的技术革新之“善”与技术普惠之“善”的重要彰显。与此同时,专利制度在历史演进中也呈现了与伦理的良好互动关系,从近代专利制度发展中相关伦理关系的同步形成到现代专利制度变革中相关道德观念的随之转变,伦理道德一直与专利制度协调共生。第二章揭示了专利制度设计与运行中伦理问题的主要表现及其成因。新技术发展所带来的专利伦理挑战和新运营机制所引发的专利伦理风险,是为专利制度运行之中所出现的诸多伦理问题中最为常见,也是表现最为突出的两个,其中,前者是科技创新对专利制度中伦理观念的冲击;而后者则是市场运营对专利制度中道德准则的超越。就表象而言,专利制度伦理问题即产生于新技术与新产业的挑战,这些飞速发展的新兴技术与产业超越了专利制度的道德应对能力,造成了专利制度在新技术环境与产业背景下的伦理迷失。但从较为严格的归因模式来看,技术革命与产业革新中所凸显出的专利制度伦理难题都只是提供理由的事实,而背后真正的理由则是专利制度本身的伦理正当性基础模糊以及实践中伦理指引薄弱的问题。第三章针对专利制度伦理正当性基础模糊的问题,展开正当性理论的伦理界定。对于专利制度正当性的伦理证成,“道义论”伦理路径下以黑格尔哲学思想为基础的“人格财产学说”和以洛克哲学思想为基础的“劳动财产学说”,以及“功利论”伦理路径下以行为后果为基准的“专利激励学说”和以竞争效果为基准的“专利竞赛学说”是目前最具有代表性的几种理论学说。不同伦理路径下不同伦理面向的这些理论学说虽由于不同的理论背景与道德立场而或多或少的存在着逻辑问题,但它们相互之间却并不矛盾,“道义论”与“功利论”伦理路径分别从制度本身与制度运行效果两个不同侧重揭示了专利制度的正当性。因此,为实现对专利制度正当性的充分证成,应使这两伦理路径并行、互补,并基于二者在专利制度正当性证成中的不同地位与作用,确立“道义论”伦理路径优先于“功利论”伦理路径适用步骤。第四章和第五章针对专利制度实践中伦理指引薄弱的问题,分别以专利授权审查实践和专利权益分配实践为例,分析当中伦理难题与争议的产生原因与法律规制方法。在专利授权审查实践中,伦理难题往往是发明创造或技术成果自身所存在的伦理问题的一种延展,“伦理最小化”思潮的影响则使这些伦理难题得不到有效遏制而进一步蔓延。在具体的制度运行中即映射为人们对公序良俗条款的日渐忽略,以及对伦理例外规则的不断突破。为克服专利授权审查实践中的伦理难题,有必要通过在伦理考量内容上的精细化提升和在过程上常态化运作,增强伦理考量在专利授权审查中的重要地位。而在专利权益分配实践中,初次分配的伦理争议主要表现为发明人与投资者等利益相关人之间对于专利权属的争夺,这些主体间的利益失衡即是为争议形成诱因;再次分配的伦理争议主要表现为专利权人在权益交易中对自身优势地位的不当利用,实现专利权益流转与交易之主要方式的契约机制的运转失灵则是争议产生的诱因所在。为化解专利权益分配实践中的伦理争议,有必要明确专利权益分配的伦理价值位阶与原则框架,并在此基础上以必要的伦理限制和多元化的专利权益归属机制与交易机制,加强对于专利权益分配规则设计与实施中的伦理保障。第六章则结合我国专利制度演进历程与运行现状,关注于我国面对专利制度伦理问题的法律策略选择。专利制度在我国虽最早出现于清末,但其真正意义上的发展不过三十余年。不容否认,在短暂的发展历程中我国专利制度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在成就的背后我国专利制度在具体运行中也存在着传统文化观念与社会价值理念上的伦理障碍,以及专利授权审查、专利权益分配等各个环节中伦理价值导向与道德原则指引不明确的现实问题。为此,应先从宏观的伦理路径选择出发,营造与财产权理论及专利制度发展相契合的文化环境与社会氛围,弥补我国现行专利制度正当性层面的伦理依据缺位,并从专利制度的动态运行出发,在我国专利制度不同实施环节中确立恰当的伦理价值次序与伦理原则指引。在此基础上,还应进一步展开微观层面的具体制度安排,一方面应提高专利制度中的公序良俗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等伦理性法律原则条款的适用性;另一方面应通过强化专利授权审查中对于新兴技术的伦理考量和增进专利权益分配中对于弱势主体的法律保护等具体措施,实现我国专利制度具体运行规则的优化与完善。
谈尧[9](2019)在《农业专利技术国际扩散的动因与机制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步入新千年以来,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有了参与全球农业科技革命的机会。农业技术和农业产业长期以来是关系到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是过去几个世纪以来人类社会最重要的核心技术之一。由于农业技术涉及到生物、机械、信息、电子、计算机等众多领域,是最复杂、最具科技含量的技术领域之一。农业技术高度的复杂性和极强的应用性导致了农业技术研发投入巨大,自20世纪始,以欧美为首的发达国家集团凭借工业革命以来积累的强大资源和技术实力,在农业技术和产业取得了绝对领先优势,牢牢把握着产业高端和方向。新中国成立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各项科技水平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农业科技水平持续攀升,结合过去长期以来的科技积累,在很多领域上都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改过去农业产业落后的面貌。在部分领域上,中国凭借着广阔的国土面积、多样的生物种类、变化的环境地理特征以及过去研究积累,诞生了相当多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和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农业技术,几十年来的成果积累让中国有了参与世界农业技术竞争的实力。但是由于过去中国的农业技术研发体系基本以国家为主导,极少考虑市场因素,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业专利技术的国际扩散;同时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少有企业或机构会通过研发获得农业技术专利,因此国际扩散的动力也不强。随着国际经济和贸易环境的变化和中国市场化改革的步伐加快,中国农业专利技术是否应该国际扩散,怎样国际扩散成为了亟待解答的问题。因此本文将牢牢聚焦于农业专利技术国际扩散为什么会发生,怎样发生,存在什么样的扩散过程,有那些影响因素,技术持有机构是否应该进行农业专利技术的国际扩散,怎样选择扩散的方向和模式。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回答以上问题,进而帮助技术持有机构在面临国际扩散选择时做出正确的决策。在技术扩散研究方面,过去的研究内容较多侧重于一般技术在封闭区域内的扩散过程,很少涉及专利技术、农业技术和国际扩散三方面的交叉领域。在技术类别上,过去的研究侧重于非市场特性的普通技术,注重技术对于社会发展的作用和社会因素对技术的影响,较少考虑专利的市场特性;在产业方面,尽管技术扩散发源于农业技术,但研究对象逐步过渡到以工业技术为代表的一般性技术,讨论农业产业特性的较少;在跨区域研究中,分析距离同扩散关系的较多,分析区域特质的较少;从技术角度出发研究较多,从技术持有机构角度出发的研究较少。因此,农业专利技术国际扩散的动力和机制有待进一步挖掘,潜在的影响因素有待进一步的厘清。本文针对农业专利技术国际扩散过程这个核心问题,解构农业专利技术国际扩散的过程,利用实际数据验证国际扩散的潜在动力源泉、影响因素和机制,总结扩散过程中的特点和规律,从而帮助技术持有机构在面临国际扩散选择时做出正确决策。在具体内容安排上,本文共设有包括导论在内的九个章节,导论对本研究进行整体性的概括介绍,说明研究的重要意义、创新点和不足,介绍研究思路、重点、方法。其他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文献评述。这一章主要对涉及农业专利技术扩散国际扩散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分类和回顾。从技术扩散、农业技术扩散、农业专利技术国际扩散三个维度总结了国内外学者研究农业专利技术国际扩散所涉及的动力与机制、潜在影响因素、扩散过程与模型、扩散过程特点、扩散同经济社会的关联、以及扩散决策等诸多方面成果,同时对已有的研究进行了比较分析和评述。第二章农业专利技术国际扩散的动力、影响因素与机制。这一章主要针对本文的研究对象,农业专利技术国际扩散的基本理论和特征事实进行了系统的梳理。首先剖析了农业专利技术国际扩散的内涵和特点,分析了扩散的宏观和微观动力,阐述了农业专利技术不同于广泛被研究的工业专利。其次总结影响农业专利技术国际扩散过程的主要因素,构建了农业专利技术国际扩散的机制,总结国际扩散的一般过程和规律,为后续章节的分析和研究形成基础。第三章农业专利技术国际扩散的宏观经济动力实证分析。这一章基于以上几章的理论分析,以柯布道格拉斯函数为基本模型进行适当拓展,通过对44国13年的面板数据进行模型检验,结合与本地农业专利技术、历史累计有效技术指标经济效用的对比,分析农业专利技术国际扩散对于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类型国家经济和农业经济发展的不同作用,验证了比较优势、资源限制和应用环境三个宏观经济维度动力的驱动作用和差异。从技术持有机构视角,分析了为什么农业专利技术要在不同国家间进行扩散,怎么扩散最为有利。第四章农业专利技术国际扩散的微观市场动力实证分析。这一章基于七个具有代表性国内外上市企业99-18年的数据作为分析基础,结合第三章的模型,经过针对性的改动,实证了农业专利技术国际扩散对于企业收入和利润的积极作用,揭示了市场条件下技术持有机构进行国际扩散的动力。第五章农业专利技术国际扩散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本章在第二章的基础上,从三个主要影响维度中选取了六个代表性指标,以44国13年的面板数据验证了不同因素在不同发展阶段对于农业专利技术国际扩散的影响,并用一般专利技术的验证结果进行了分析对比,找出了农业专利技术在国际扩散中的独有特点,并根据结果讨论了农业专利技术国际扩散的方向选择和扩散途径。第六章农业专利技术国际扩散机制的实证分析:以猕猴桃为例。根据第二章的理论分析,结合第四章的实证结果,为了检验农业专利国际扩散机制中地理环境条件假设,刻画农业专利技术国际扩散的具体过程,本章选取了猕猴桃作为代表性的农业专利技术,构建了一个体现区域差异和渠道影响的新模型,并利用自1970年以来世界主要猕猴桃产地的国别数据进行拟合检验,最后结合中国农业专利技术红心猕猴桃的数据进行了中国情况的模拟。第七章中国农业专利技术国际扩散的发展和对策建议。本章首先回顾了中国农业专利技术国际扩散的发展历程,总结了现有的主要问题。并根据前面几章的分析结果,提出了有关促进技术扩散,发挥技术扩散效益、帮助技术持有者决策的合理化意见和政策建议。结论与展望:这一章主要对以上章节的研究进行了系统梳理,总结得出了主要的研究结论,并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根据以上研究,得出了以下主要结论:第一,农业专利技术国际扩散的最主要动力是技术持有机构为了争取更大经济利益,在考虑扩散外部和内部环境条件下,结合市场竞争的影响,所做出的主动博弈选择。在宏观经济层面上,技术持有机构为了突破现有资源的限制,发挥技术的最大效用,选择主动国际扩散;在微观市场层面上,技术持有机构为了获取更大的市场份额,攫取最多的利润,也会做出主动国际扩散的选择。第二,农业专利技术国际扩散中外部环境和扩散渠道是更为重要的影响因素。目标区域外部环境中的经济、人口和专利应用环境等三方面因素对国际扩散的影响较大,内部环境各指标对扩散过程影响有限,同时扩散渠道的影响显着,反映了国际扩散中各区域普遍存在对专利本身产品的忽视,更重视是否能获得技术、如何获得技术,由此凸显了渠道的重要性。第三,农业专利技术国际扩散的机制应在时空统一的前提下包括区域的地理环境异质性,反映渠道对于扩散过程的潜在影响。其中区域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会体现在对区域最大潜在受众数量的估计上。在研究上,存在以下创新:第一,在扩散机制方面,本文补充了长久以来技术扩散领域研究较少的跨区域扩散内容,提出了结合贸易交流和地理环境因素的新模型,拓展了跨区域技术扩散研究的思路,对进一步在未来形成统一的区域内外扩散理论和模型做了有益的尝试和铺垫,相较于过去的过多专注于距离的跨区域研究有一定的进步和创新。第二,本文研究了技术国际扩散理论在农业专利技术国际扩散领域的实证情况,得出了不同以往的技术国际扩散动力、影响因素和机制,丰富了技术扩散的理论应用范围,为进一步研究扩散理论对具体细分领域的指导作用做出了有益尝试。第三,本文从农业专利技术扩散的宏观经济作用层面着手,展示了不同类型国家对于国际扩散和非国际扩散技术的差异化表现,尤其是结合滞后效应的结果,反映了大国和小国、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于外来的国际扩散技术的不同态度,对以往的研究是一种新的有益补充。第四,本文通过多种潜在因素在一般专利技术和农业专利技术两个方面作用的对比,展示了农业专利技术扩散不同一般专利技术扩散的独有特性,揭示了贸易对于农业专利技术国际扩散的重要作用,与以往研究略有不同。
叶萌[10](2019)在《我国流通业标准化经济效应研究》文中认为在经济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技术进步日新月异、国际经济竞争日趋激烈的新时代,我国流通业进入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时期,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商品流通体制,构建现代化的商品流通体系已成为极为迫切的任务。当今世界,标准作为人类文明进步的成果,其已成为一个国家、产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本技术要素,成为人类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所普遍遵守的技术规则,而标准化作为一种技术制度,是管理和规范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技术保障和技术支撑,是推进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性制度,标准化水平的高低反映了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乃至综合实力的强弱,其在便利经贸往来,支撑产业发展、促进技术进步、规范社会治理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如果说流通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和战略性产业,那么标准化则是流通业发展的基础支撑、技术导向和战略依据,是实现流通大国向流通强国转变这一“硬实力”战略目标的重要“软实力”战略手段。当前,尽管部分专家学者已从管理学角度对于流通业标准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讨,然而从经济学角度研究有关标准化对流通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则相对较少,故加强流通业标准化经济效应的研究就显得尤为必要,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将标准推向国际商品流通市场竞争的前沿”和“我国流通业发展新时代、新常态对标准化提出的战略需求”的两个大背景下,深入系统地研究标准化对流通业发展所产生的经济影响具有相当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基于此,本文以标准化对流通业发展所产生的经济影响为切入点,提出以下4个需要在研究过程中重点解决的问题:一是标准化究竟是如何通过其经济作用来影响流通业发展的?二是标准化对我国流通业发展所产生经济影响的程度效果如何?三是当前我国流通业标准化的发展现状如何、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的差距有哪些?四是基于标准化对我国流通业经济影响程度的结果分析,结合当前我国流通业标准化的发展现状以及发达国家成功经验的启示,应采取哪些措施来提升我国流通业标准化水平,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对推动我国流通业发展的经济作用?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在借鉴国内外有关标准化经济效应方面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流通业标准化相关概念、核心问题等基本原理的阐释,运用西方经济学中的有关理论首先从宏观视角分析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标准化对流通业发展的作用机制、从微观视角分析了标准化对流通企业经济效益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标准化无论是对流通业的整体发展和还是对流通企业的具体生产经营过程而言均具有积极作用。之后,本文选取成本、技术创新、市场结构、产出增长、对外服务贸易作为标准化对流通业发展所产生经济影响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5个方面,在就标准化对上述5个方面的影响机理进行简要阐释后,运用我国流通业发展及其标准化工作过程中的相关经济数据,分别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和扩展后的C-D生产函数模型,利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异方差检验、自相关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等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从中观层面对定性理论分析进行了定量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标准化对我国流通业的成本、技术创新、市场结构、产出增长、对外服务贸易均具有正向影响,其中:代表我国流通业标准化水平的标准存量每增长1%,代表我国流通业成本的社会物流总费用将会下降0.208384%,说明我国流通业标准化水平的提升可以降低商品流通过程中的成本。代表我国流通业标准化水平的标准存量与代表其技术创新水平的专利申请量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的动态关系和双向因果关系,一方面我国流通业标准化水平的提升对其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具有促进作用,说明商品流通领域标准化的增强可以减少其技术创新活动的重复性,并加速相关创新成果的传播和扩散;另一方面,我国流通业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也对其标准化水平的提升同样具有促进作用,说明商品流通领域以专利为代表的丰富技术创新成果可以为流通业实施标准化战略提供更为广阔的选择空间。代表我国流通业标准化水平的标准存量与代表其市场结构情况的市场集中度之间同样存在着长期均衡的动态关系和双向因果关系,一方面我国流通业标准化水平的提升对其市场集中度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说明商品流通领域的标准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国流通业的市场结构,尽管我国流通业的市场集中度不高,但标准化可以强化执行相关标准流通企业的市场势力,同时提高商品流通市场准入门槛,规范其市场秩序;另一方面,我国流通业市场集中度的提高也对其标准化水平的提升同样具有促进作用,说明我国流通企业的市场地位可以通过其标准化水平的提升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增强,同时为强化这一市场地位需要更多优质、保证良性竞争的标准来支撑引导。代表我国流通业标准化水平的标准存量每增长1%,代表我国流通业增长的人均产出将会增加(或劳动生产率将会提高)0.187583%,说明我国流通业标准化水平的提升促进了其产出增长。代表我国流通业标准化水平的标准存量每增长1%,代表我国流通业对外服务贸易水平的对外服务贸易出口额和进口额将分别增加0.036979%和0.054960%,说明我国流通业标准化水平的提升促进了其对外服务贸易的发展。随后,本文基于对我国流通业标准化的发展现状梳理,分析了其标准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并通过与西方发达国家流通业标准化的建设发展现状、成功经验与特点的比较,从中总结了对我国流通业标准化建设发展的启示。研究发现我国流通业的标准化建设中仍在标准本身、标准体系、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方面存在着弊端,而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包括:对商品流通领域标准及其作用的认知有偏差和误区、观念亟需转变,与流通业标准化有关的法律法规已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流通业标准化的管理模式僵化,流通业标准化的运行机制滞后,商品流通领域标准的实施和监督机制仍不健全;而以美国、欧盟、日本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在实行自愿性的商品流通领域标准体系、拥有多层次的商品流通领域技术法规体系、具备完善的商品流通领域标准实施监督体系、制定规范的商品流通领域标准合格评定程序、由检验机构参与商品流通领域标准的起草和审查、通过政府授权民间机构主导商品流通领域标准的管理体制、商品流通领域标准的制修订均遵循市场化原则、商品流通领域标准的服务呈现信息化趋、得到国家财政的有力支持且流通业标准化经费的来源呈现多元化、将本国流通业国家标准的战略定位转向国际化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对我国流通业标准化的发展在标准体系建设、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战略定位等层面具有借鉴意义。最后,本文从将流通业标准化建设上升到产业战略和国家战略的高度,提出了我国实施流通业的标准化战略与促进其标准化水平提升的路径对策,主要包括:在指导思想上,应把提高我国商品流通领域标准的适应性和国际竞争力作为核心要务,应把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和市场导向作为根本原则,应把支撑和引导我国流通业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最终目的;在发展导向上,应把注重制定具有自主技术创新成果的流通标准作为今后发展导向,应把有效采用国际标准和积极参与重点领域的国际标准竞争作为流通业国际标准化工作的发展导向,应把以自愿性标准为基础的体制作为流通业标准化体制转变的发展导向,应把重点支持建立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流通标准作为发展导向;在发展目标上,应按“两阶段”和可操作性强的原则,分别确定我国流通业实施标准化战略与促进标准化水平提升的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在发展重点上,应把我国流通业标准化的发展重点在覆盖商业、物流业两个主要行业领域的基础上,还要包括农产品流通、电子商务、重要产品追溯、居民服务、商务服务以及其他与商品流通相关行业等领域的标准;在主要措施上,应健全提升流通标准独立自主创新技术含量的机制,建立参与流通业国际标准竞争的机制,建立以自愿性、推荐性标准为基础的流通业标准化模式,完善商品流通领域标准化的法律法规及政策环境,加强流通业标准化的基础条件建设,实施商品流通领域标准推动工程。
二、技术创新与专利技术(第一讲)——专利的发展历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技术创新与专利技术(第一讲)——专利的发展历程(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研究 ——以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0.2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0.3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0.4 创新之处与主要不足 |
第一章 中外洗涤技术发展概述 |
1.1 洗涤技术的相关概念 |
1.1.1 洗涤、洗涤技术及洗涤剂 |
1.1.2 表面活性剂界定、分类及去污原理 |
1.1.3 助剂、添加剂、填充剂及其主要作用 |
1.1.4 合成脂肪酸及其特殊效用 |
1.2 国外洗涤技术的发展概述 |
1.2.1 从偶然发现到商品——肥皂生产技术的萌芽与发展 |
1.2.2 科学技术的驱动——肥皂工业化生产及其去污原理 |
1.2.3 弥补肥皂功能的缺陷——合成洗涤剂的出现与发展 |
1.2.4 新影响因素——洗涤技术的转型 |
1.2.5 绿色化、多元化和功能化——洗涤技术发展新趋势 |
1.3 中国洗涤技术发展概述 |
1.3.1 取自天然,施以人工——我国古代洗涤用品及技术 |
1.3.2 被动引进,艰难转型——民国时期肥皂工业及技术 |
1.3.3 跟跑、并跑到领跑——新中国洗涤技术的发展历程 |
1.4 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发展沿革 |
1.4.1 民国时期的中央工业试验所 |
1.4.2 建国初期组织机构调整 |
1.4.3 轻工业部日用化学工业科学研究所的筹建 |
1.4.4 轻工业部日用化学工业科学研究所的壮大 |
1.4.5 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转制和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的发展 |
2.1 我国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的开端(1957-1959) |
2.2.1 早期技术研究与第一批合成洗涤剂产品的面世 |
2.2.2 早期技术发展特征分析 |
2.2 以烷基苯磺酸钠为主体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1960-1984) |
2.2.1 生产工艺的连续化研究及石油生产原料的拓展 |
2.2.2 烷基苯新生产工艺的初步探索 |
2.2.3 长链烷烃脱氢制烷基苯的技术突破及其它生产工艺的改进 |
2.2.4 技术发展特征及研究机制分析 |
2.3 新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与研究(1985-1999) |
2.3.1 磺化技术的进步与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盐、α-烯基磺酸盐的开发 |
2.3.2 醇(酚)醚衍生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
2.3.3 脂肪酸甲酯磺酸盐的研究 |
2.3.4 烷基苯磺酸钠生产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
2.3.5 技术转型的方式及动力分析 |
2.4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技术的全面产业化及升级发展(2000 年后) |
2.4.1 三氧化硫磺化技术的产业化发展 |
2.4.2 主要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技术的产业化 |
2.4.3 油脂基绿色化、功能性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
2.4.4 新世纪技术发展特征及趋势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的发展 |
3.1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技术的初步发展(1958-1980) |
3.2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技术的迅速崛起(1981-2000) |
3.2.1 生产原料的研究 |
3.2.2 咪唑啉型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
3.2.3 叔胺的制备技术的突破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开发 |
3.2.4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技术更新及新品种的开发 |
3.2.5 技术发展特征及动力分析 |
3.3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绿色化品种的开发(2000 年后) |
3.3.1 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的开发及乙氧基化技术的利用 |
3.3.2 糖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
3.3.3 季铵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进一步发展 |
3.3.4 技术新发展趋势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助剂及产品生产技术的发展 |
4.1 从三聚磷酸钠至4A沸石——助剂生产技术的开发与运用 |
4.1.1 三聚磷酸钠的技术开发与运用(1965-2000) |
4.1.2 4 A沸石的技术开发与运用(1980 年后) |
4.1.3 我国助剂转型发展过程及社会因素分析 |
4.2 从洗衣粉至多类型产品——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开发 |
4.2.1 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初步开发(1957-1980) |
4.2.2 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全面发展(1981-2000) |
4.2.3 新世纪洗涤产品生产技术发展趋势(2000 年后) |
4.2.4 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发展动力与影响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发展 |
5.1 合成脂肪酸的生产原理及技术发展 |
5.1.1 合成脂肪酸的生产原理 |
5.1.2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发展历史 |
5.1.3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研发路线的选择性分析 |
5.2 我国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初创(1954-1961) |
5.2.1 技术初步试探与生产工艺突破 |
5.2.2 工业生产的初步实现 |
5.3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工业化(1962-1980) |
5.3.1 为解决实际生产问题开展的技术研究 |
5.3.2 为提升生产综合效益开展的技术研究 |
5.4 合成脂肪酸生产的困境与衰落(1981-90 年代初期) |
5.5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历史反思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我国洗涤技术历史特征、发展动因、研发机制考察 |
6.1 我国洗涤技术的整体发展历程及特征 |
6.1.1 洗涤技术内史视野下“发展”的涵义与逻辑 |
6.1.2 我国洗涤技术的历史演进 |
6.1.3 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特征 |
6.2 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动因 |
6.2.1 社会需求是技术发展的根本推动力 |
6.2.2 政策导向是技术发展的重要支撑 |
6.2.3 技术引进与自主研发是驱动的双轮 |
6.2.4 环保要求是技术发展不可忽视的要素 |
6.3 我国洗涤技术研发机制的变迁 |
6.3.1 国家主导下的技术研发机制 |
6.3.2 国家主导向市场引导转化下的技术研发机制 |
6.3.3 市场经济主导下的技术研发机制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2)科技创新视角下欧洲专利制度演变规律及其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1.3.1 研究方法 |
1.3.2 创新之处 |
2 欧洲专利制度的历史演变 |
2.1 “专利”溯源及欧洲专利制度史分期 |
2.1.1 “专利”的词源及含义 |
2.1.2 欧洲专利制度史分期 |
2.2 萌芽与孕育时期(中世纪后期—1624年):促进新技术开发与引进 |
2.3 形成与确立时期(1624年—十九世纪末):回应近代科学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召唤 |
2.3.1 欧洲专利制度形成与确立的语境 |
2.3.2 英国《垄断法》的诞生及其修订 |
2.3.3 其他欧洲国家专利制度的确立 |
2.4 区域一体化、国际化时期(19世纪末至今):适应科技创新成果国际流动的需要 |
2.4.1 欧洲专利制度走向区域一体化、国际化的语境 |
2.4.2 走向区域一体化的专利公约 |
2.4.2.1 《欧洲专利公约》(EPC) |
2.4.2.2 《欧洲共同体专利公约》(CPC) |
2.4.2.3 欧洲专利一揽子计划 |
2.4.3 迈向国际化的专利公约 |
2.4.3.1 《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 |
2.4.3.2 《专利合作公约》(PCT) |
2.4.3.3 《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协议) |
3 欧洲专利制度的演变规律 |
3.1 专利制度与科技创新互动互促 |
3.1.1 科技创新推动专利制度发展 |
3.1.2 专利制度促进科技创新进步 |
3.2 私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统筹兼顾 |
3.2.1 保护专利权人利益是专利制度的首要任务 |
3.2.2 维护社会公共利益是专利制度的应有之义 |
3.2.3 统筹兼顾私人利益和公共利益是专利制度的二元价值目标 |
3.3 专利申请程序由繁琐走向简化 |
3.4 专利保护的客体范围逐渐扩大 |
3.5 保护强度与技术需要相互协调 |
4 欧洲专利制度演变规律对中国的启示 |
4.1 深入推进“两大战略” |
4.1.1 我国科技创新现状和面临的问题 |
4.1.2 欧洲在科技创新与专利制度互动互促方面的成功实践 |
4.1.3 对我国实现科技创新和专利制度互动互促的启示 |
4.2 保持利益动态平衡 |
4.2.1 我国专利制度在利益平衡方面的现状和问题 |
4.2.2 欧洲专利制度在利益平衡方面的有益实践 |
4.2.3 对完善我国专利制度利益平衡方面的启示 |
4.3 优化专利申请程序 |
4.3.1 我国专利申请程序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
4.3.2 欧洲在优化专利申请程序方面的先进经验 |
4.3.3 优化我国专利申请程序的启示 |
4.4 扩大专利客体范围 |
4.4.1 我国的专利客体范围与面临的挑战 |
4.4.2 欧洲关于可专利主题的探索和实践经验 |
4.4.3 欧洲可专利主题的实践探索对我国的启示 |
4.5 适时调整保护强度 |
4.5.1 我国专利保护强度的演变和存在的问题 |
4.5.2 欧洲调整专利保护强度的先进经验 |
4.5.3 对我国调整专利保护强度的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煤炭企业专利技术研发热点与前沿的可视化分析——以中国神华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1.1 数据来源 |
1.2 研究方法 |
2 中国神华专利申请概况 |
2.1 历年专利申请趋势分析 |
2.2 专利类型分析 |
2.3 技术生命周期分析 |
3 中国神华专利技术研发热点分析 |
3.1 共现频次分析 |
3.2 中心度分析 |
3.3 聚类分析 |
4 中国神华专利技术研发前沿分析 |
4.1 演进历程分析 |
4.2 前沿预测分析 |
5 结语 |
(5)专利、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三法分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次 |
一、中外专利法立法模式比较研究 |
(一)域外专利法变迁史概述 |
1.专利法律制度的孕育和初创 |
1)威尼斯 |
2)英国 |
3)美国 |
2.专利法律制度的发展与创新 |
1)德国 |
2)日本 |
3.小结 |
(二)中国《专利法》立法模式的历史背景 |
1.晚清至民国:初创专利制度 |
1)晚清至民国专利制度发展简史 |
2)继受论对晚清民国专利制度的深刻影响 |
2.新中国:重建专利制度 |
1)新中国专利制度建立的背景 |
2)《专利法》立法草案关于专利种类和法律结构的主要变化40 |
3)专利法保护几种专利的争论 |
4)《专利法》颁布后历次修改的基本脉络 |
3.小结 |
(三)专利法典型立法模式比较分析 |
1.单独立法模式 |
1)单独立法模式的主要特征 |
2)单独立法模式的优势和问题 |
2.部分合并立法模式 |
1)部分合并立法模式的主要特征 |
2)部分合并立法模式的优势和问题 |
3.“合并立法,法内分编”模式 |
1)“合并立法,法内分编”模式的主要特征 |
2)“合并立法,法内分编”模式的优势和问题 |
4.“合并立法,集中规定”模式 |
1)“合并立法,集中规定”模式的主要特征 |
2)“合并立法,集中规定”模式的优势和问题 |
(四)本章小结 |
二、法律体系统合与分解的内在规律 |
(一)从法律体系到民法法典化 |
1.法律体系的概念 |
2.法律体系化的功用 |
3.法律体系化与法律结构 |
4.法律体系化与民法法典化 |
(二)民法的“法典化”、“解法典化”与“再法典化”的启示 |
1.民法“法典化”:从“分”到“合” |
1)民法“法典化”的基本概念和历史脉络 |
2)法典的形成条件 |
3)民法典结构的内生动因的进一步解析 |
2.民法“解法典化”:作为一种“分”的力量 |
1)“解法典化”的背景和特征 |
2)“解法典化”的实质——民法体系结构的分解与重构 |
3.民法“再法典化”:再次从分到合 |
1)“再法典化”的定义和方式 |
2)“再法典化”的部分共性特征 |
3)“再法典化”对专利法体系结构的启示 |
4.小结 |
(三)知识产权法的“法典化” |
1.知识产权法“法典化”的背景 |
1)知识产权法基础理论通说的形成 |
2)“知识产权”概念的成型 |
3)世界知识产权保护由“分”到“合” |
4)知识产权司法和行政由“分”到“合” |
2.知识产权法“法典化”的现实条件和不利因素 |
1)我国知识产权法“法典化”的现实条件 |
2)我国知识产权法“法典化”的不利因素 |
3.知识产权法的分合之辨 |
1)知识产权法的体系化是“入典”的必经之路 |
2)知识产权法的现状迫使我国知识产权法走向体系化 |
3)知识产权法体系化中的“合”与“分” |
(四)本章小结 |
三、《专利法》“三法分立”合理性的再考察 |
(一)《专利法》“三法分立”对专利质量问题的回应能力 |
1.专利质量问题的背景 |
2.专利质量的多维度定义 |
3.专利质量问题的多元诱因和解决路径 |
1)科研层面的技术方案创造 |
2)科研成果转化为专利申请 |
3)行政层面的专利申请审查 |
4)专利权的行使和保护 |
4.小结 |
(二)《专利法》“三法分立”对专利标识混淆问题的回应能力 |
1.专利标识混淆的担忧和质疑 |
2.专利标识混淆的实证研究 |
1)受访者基本情况 |
2)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3.解决专利标识混淆的合理进路 |
(三)《专利法》“三法分立”与外观设计制度定位问题 |
1.我国外观设计制度保护客体的再厘清 |
2.外观设计的主要法律保护模式 |
3.外观设计法律保护模式与立法模式的关系 |
4.外观设计应保留在《专利法》体系之中 |
(四)《专利法》“三法分立”在立法层面的可行性 |
1.“三法分立”的立法难题 |
2.“三法分立”的高昂成本 |
(五)本章小结 |
四、《专利法》统合之下的“三法分立”路径 |
(一)我国专利法律体系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
1.中国专利法律制度的整体框架 |
2.《专利法》的“法典基因” |
3.《专利法》的“解法典化”趋势 |
1)《专利法》以外的专利法律渊源在具体案件中的较多适用 |
2)《专利法》以外的专利法律渊源确立了大量新的法律规则 |
(二)在统合路径之下实现《专利法》“三法分立” |
1.保持统合的《专利法》体系结构 |
2.沿循“法典化”技术,逐步吸纳具体规则 |
3.提炼共性规则,单独成节整合特殊规则 |
五、结论 |
(一)建立法律体系结构“分”与“合”的综合辩证观 |
1.以辩证统一的眼光看待法律的“分”与“合”,尊重法律自我发展的基本逻辑 |
2.《专利法》体系结构优化调整的“统分结合” |
(二)充分考量多维度现实因素的影响 |
1.应匹配我国民法典编纂和知识产权法体系化的潮流和趋势 |
2.应审慎评价《专利法》“三法分立”对专利制度问题的回应能力 |
3.应谨慎评估《专利法》“三法分立”的社会效应 |
(三)以“体系化”为目标实现专利法体系结构优化 |
附录关于专利标识在消费中的引导和混淆情况的问卷调查 |
(6)我国体育科技进步及其对竞技体育的促进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体育科技创新的相关研究 |
1.3.2 体育科技与竞技体育相互关系的研究 |
1.3.3 国外相关研究 |
1.3.4 小结 |
1.4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基本思路 |
1.5.1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
1.5.2 研究内容 |
1.5.3 研究重点和难点 |
1.5.4 研究可能的创新点 |
1.5.5 研究的技术路线图 |
2 我国体育科技进步与竞技体育的理论思考 |
2.1 相关概念辨析 |
2.1.1 科技、体育科技与体育科技进步 |
2.1.2 竞技体育 |
2.2 体育科技与竞技体育的协同进化机制 |
2.2.1 体育技术在竞技体育实践中的应用 |
2.2.2 竞技体育竞赛规则对体育技术发展的调节机制 |
2.2.3 体育科技与竞技体育的协同进化机制 |
2.3 体育科技与竞技体育融合发展的动力机制 |
2.3.1 竞技体育实践发展需求的拉动力 |
2.3.2 体育科技创新的推动力 |
2.3.3 外部环境的支持力 |
2.4 小结 |
3 我国体育科技进步—体育科学研究特征 |
3.1 我国体育科学研究的国际影响力特征分析 |
3.1.1 数据来源与检索 |
3.1.2 中国体育科学发文量与总被引国际影响力的演变特征 |
3.1.3 中国体育科学研究的国际战略地位演变特征 |
3.1.4 中国体育科学研究机构国际影响力特征 |
3.1.5 中国体育科学高影响力研究成果的期刊分布特征 |
3.1.6 中国在不同体育科学研究方向的国际影响力特征 |
3.2 我国体育科学研究的国际合作特征分析—中美两国特征比较 |
3.2.1 数据的来源及处理 |
3.2.2 中美国际体育科学合作论文的整体概况 |
3.2.3 中美国际体育科学合作的特征解析 |
3.2.4 社会合作网络结构的对比分析 |
3.2.5 主要合作国家领域分布的对比分析 |
3.3 小结 |
4 我国体育科技进步—专利技术研发特征 |
4.1 我国体育专利技术研究与开发的时空分布特征 |
4.1.1 数据来源与检索 |
4.1.2 我国体育专利技术研发的时间分布特征 |
4.1.3 我国体育专利技术研发空间分布特征 |
4.2 基于专利质量的中外体育专利技术研发特征比较-以运动鞋相关专利为例 |
4.2.1 数据检索和处理方法 |
4.2.2 指标选取 |
4.2.3 整体发展对比分析 |
4.2.4 专利质量对比分析 |
4.3 基于专利战略的中外体育专利技术研发特征比较-以运动鞋相关专利为例 |
4.3.1 数据来源及相关术语说明 |
4.3.2 国家专利战略分析 |
4.3.3 核心企业专利战略分析 |
4.3.4 国外专利战略特征分析 |
4.4 小结 |
5 我囯体育科技与竞技体育融合发展 |
5.1 我国竞技体育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的运行机制 |
5.1.1 竞技体育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的范围界定 |
5.1.2 竞技体育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的内容 |
5.1.3 竞技体育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的管理模式 |
5.1.4 竞技体育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的保障机制 |
5.2 我国竞技体育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课题研究特征分析 |
5.2.1 数据检索及研究方法 |
5.2.2 竞技体育科研攻关课题研究的机构合作网络分析 |
5.2.3 竞技体育科研攻关课题研究的内容分析 |
5.3 小结 |
6 我国体育科技进步对竞技体育的促进效应 |
6.1 我国体育科技进步与竞技体育的跟踪观测 |
6.1.1 体育科技创新投入的跟踪观测 |
6.1.2 体育科技创新活动的跟踪观测 |
6.1.3 体育科技扩散活动的跟踪观测 |
6.1.4 体育科技进步总指数与体育产出指数跟踪观测 |
6.2 我国体育科技进步对竞技体育发展的贡献与影响分析 |
6.2.1 数据指标的选择与来源 |
6.2.2 体育科技进步对竞技体育发展的贡献率分析 |
6.2.3 我国体育科技进步与竞技体育发展的相关性分析 |
6.3 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主要学习经历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经历 |
致谢 |
(7)制度创业理论视角下移动通信行业技术标准竞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实践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实践意义 |
1.2.2 理论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数据 |
2.2 描述性统计:移动通信行业技术标准制定相关文献的全景图 |
2.2.1 发文数量与发文机构分析 |
2.2.2 发文期刊分析 |
2.2.3 发文作者和合着网络分析 |
2.3 共词分析 |
2.4 不同理论视角下移动通信行业技术标准竞争的文献梳理 |
2.4.1 基于规制理论视角的研究 |
2.4.2 基于技术管理理论视角的研究 |
2.4.3 基于产业组织理论视角的研究 |
2.4.4 基于战略管理理论视角的研究 |
2.5 已有文献的研究局限 |
第三章 中国3G技术研发背景与大唐电信面临的挑战 |
3.1 移动通信技术标准的代际更迭 |
3.2 中国政府与企业支持本土3G技术的原因 |
3.2.1 经济原因 |
3.2.2 政治原因 |
3.3 大唐电信开发TD-SCDMA技术标准面临的挑战 |
3.3.1 来自内部技术资源的挑战 |
3.3.2 来自外部环境的挑战 |
第四章 大唐电信制度创业行为与TD-SCDMA合法性确立 |
4.1 TD-SCDMA技术标准发展历程 |
4.2 制度创业相关概念及理论 |
4.2.1 制度创业与制度创业者 |
4.2.2 合法性 |
4.2.3 制度创业行为 |
4.2.4 制度创业模型 |
4.3 数据来源 |
4.4 制度创业准备阶段——制度变化、标准构建及寻求技术可行性 |
4.4.1 直接参与策略与代言人策略 |
4.4.2 协作R&D |
4.4.3 内向型开放式创新 |
4.5 制度创业能动变化阶段——标准的理论化与扩散 |
4.5.1 产业联盟 |
4.5.2 开放型标准战略 |
4.5.3 调动社会力量 |
4.5.4 信息咨询策略 |
4.6 制度再生阶段——TD-SCDMA合法性确立 |
4.7 制度创业三阶段模型构建 |
第五章 制度创业三阶段模型验证:TD-LTE合法性确立案例 |
5.1 数据来源 |
5.2 TD-LTE发展概述 |
5.3 制度创业阶段划分及模型构建 |
5.3.1 制度创业准备阶段 |
5.3.2 制度创业能动变化阶段 |
5.3.3 制度再生阶段 |
5.4 制度创业三阶段模型:TD-LTE |
第六章 结论与启示 |
6.1 结论与启示 |
6.1.1 结论 |
6.1.2 启示 |
6.2 研究局限与未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8)专利伦理问题的法律调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目的与选题背景 |
二、研究基础与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
四、研究价值与论文创新 |
第一章 专利制度与伦理之间的关系 |
第一节 专利制度相关的伦理学范畴 |
一、专利制度与规范伦理的思想关联 |
二、专利制度与应用伦理的交互关系 |
第二节 专利制度安排上的伦理映射 |
一、专利制度架构设计中的伦理意蕴 |
二、专利制度演进历程中的伦理转向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专利制度伦理问题的表现与成因 |
第一节 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中的专利制度伦理问题 |
一、基因技术专利保护中所凸显出的伦理难题 |
二、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所带来的专利伦理困境 |
三、专利技术市场运营乱象中隐含的伦理挑战 |
四、非专利实施主体日渐增多所引发的伦理风险 |
第二节 专利制度伦理问题形成的理论原因与实践诱因 |
一、专利制度理论证成的伦理共识与理论局限 |
二、专利授权审查实践的实用主义与道德淡化 |
三、专利权益分配实践的物质主导与差别对待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专利制度理论证成的伦理分歧与路径选择 |
第一节 “道义论”伦理下的专利制度正当性及其局限 |
一、“人格财产学说”的道德权利辩护及其理论缺陷 |
二、“劳动财产学说”的自然权利论证及其理论缺陷 |
第二节 “功利论”伦理下的专利制度正当性及其局限 |
一、“专利激励学说”的行为后果主义及其理论缺陷 |
二、“专利竞赛学说”的竞争效果模式及其理论缺陷 |
第三节 专利制度正当性理论证成中的伦理路径衡量 |
一、“道义论”与“功利论”两种证成路径的伦理面向差异 |
二、专利制度正当性证成中的伦理价值抉择与框架设计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专利授权审查实践的伦理难题与法律破解 |
第一节 专利授权审查实践中伦理难题的基本由来 |
一、技术自身伦理问题在专利授权审查实践中的延展 |
二、专利授权审查实践中“伦理最小化”思潮的影响 |
第二节 专利授权审查实践中伦理难题的具体呈现 |
一、专利授权审查实践中对公序良俗条款的日渐忽略 |
二、专利授权审查实践中对伦理例外规则的不断突破 |
第三节 专利授权审查实践中伦理难题的应对举措 |
一、专利授权审查实践中伦理考量内容的精细化提升 |
二、专利授权审查实践中伦理考量环节的常态化运转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专利权益分配实践的伦理争议与法律回应 |
第一节 专利权益分配实践中伦理争议的基本形态 |
一、专利权益初次分配实践过程中的伦理争议 |
二、专利权益再次分配实践过程中的伦理争议 |
第二节 专利权益分配实践中伦理争议的形成诱因 |
一、专利权益初次分配实践中主体之间的利益失衡 |
二、专利权益再次分配实践中契约机制的运转失灵 |
第三节 专利权益分配实践中伦理争议的化解途径 |
一、明确权益分配中的伦理价值位阶与原则框架 |
二、加强权益分配规则设计与实施中的伦理保障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我国应对专利制度伦理问题的相关法律方略 |
第一节 我国开展专利制度伦理衡量的现实需要 |
一、我国专利制度设计缺失本土性的伦理土壤 |
二、我国专利制度实践缺乏体系性的伦理指引 |
第二节 我国应对专利制度伦理问题的基本路径选择 |
一、明确我国专利制度正当性基础的伦理面向 |
二、构建我国专利制度实施中的伦理指引框架 |
第三节 我国化解专利制度伦理问题的具体法律安排 |
一、提高专利制度中伦理性法律原则条款的适用性 |
二、强化专利授权审查中对于新兴技术的伦理考量 |
三、增进专利权益分配中对于弱势主体的法律保护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9)农业专利技术国际扩散的动因与机制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内容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三节 研究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文献评述 |
第一节 技术扩散的理论和模型研究回顾 |
一、技术扩散的基础理论 |
二、技术扩散的模型和实证 |
第二节 农业技术扩散的研究回顾 |
一、农业技术扩散机制 |
二、农业技术扩散的模型应用 |
第三节 农业专利技术国际扩散过程和影响因素 |
一、农业专利技术国际扩散的价值和作用 |
二、技术国际扩散的滞后过程 |
三、农业专利技术国际扩散的影响因素 |
综合评价 |
第二章 农业专利技术国际扩散的动力、影响因素和机制 |
第一节 农业专利技术国际扩散的动力 |
一、农业专利技术国际扩散的内涵 |
二、农业专利技术国际扩散的特点 |
三、农业专利技术国际扩散的宏观经济动力 |
四、农业专利技术国际扩散的微观市场动力 |
第二节 农业专利技术国际扩散的影响因素 |
一、农业专利技术国际扩散中的内部因素 |
二、农业专利技术国际扩散中的外部环境因素 |
三、农业专利技术国际扩散中的渠道作用 |
第三节 农业专利技术国际扩散的机制 |
一、农业专利技术国际扩散体系 |
二、农业专利技术国际扩散的过程 |
三、农业专利技术国际扩散的一般规律 |
本章小节 |
第三章 农业专利技术国际扩散宏观经济动力实证分析:以宏观经济数据为例 |
第一节 模型、变量和数据来源 |
一、模型介绍 |
二、变量和数据选取 |
三、研究分组 |
四、固定效应、内生性和滞后性问题检验和分析方法 |
第二节 结果和分析 |
一、农业专利技术国际扩散对经济作用的对比检验分析 |
二、农业专利技术国际扩散对发展中经济体的作用 |
三、农业专利技术国际扩散对发达经济体的作用 |
四、农业专利技术国际扩散对于经济发展的滞后效应 |
五、农业专利技术国际扩散动因讨论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农业专利技术国际扩散微观市场动力实证分析:以农业企业数据为例 |
第一节 模型、变量和数据来源 |
一、模型介绍 |
二、变量和数据选取 |
三、固定效应、内生性和滞后性问题检验和分析方法 |
第二节 结果和分析 |
一、农业专利技术国际扩散对于企业销售收入的作用 |
二、农业专利技术国际扩散对企业净利润的作用 |
三、农业专利技术国际扩散对于销售收入的稳健性检验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农业专利技术国际扩散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第一节 模型、指标和数据来源 |
一、模型设定 |
二、指标的选取 |
三、数据来源和检验 |
四、检验分组 |
第二节 结果和讨论 |
一、一般专利技术国际扩散影响因素的对比检验结果 |
二、农业专利技术国际扩散影响因素的对比检验结果 |
三、发展中国家农业专利技术国际扩散影响因素的对比检验结果 |
四、拓展讨论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农业专利技术国际扩散机制实证分析:以猕猴桃为例 |
第一节 模型介绍、设定和拓展 |
一、基础模型的选择和局限性 |
二、模型拓展和假设条件 |
第二节 指标和数据来源 |
一、研究样本的选择 |
二、数据的来源和选取 |
三、地理环境指标的选取、数据来源和数值估计 |
第三节 检验结果 |
一、假设条件的有效性 |
二、内外部影响因素的估计 |
三、跨区域的通道压力 |
四、异常值分析 |
第四节 中国农业专利技术国际扩散的数据模拟 |
一、红心猕猴桃介绍和数据来源 |
二、红心猕猴桃国内和国际扩散过程差异预测 |
第五节 拓展讨论 |
一、关于气候土壤条件假设的验证 |
二、跨区域的通道压力扩散假设 |
三、国别模型拟合分析 |
四、规律性总结 |
五、中国技术持有机构国际扩散合作模式决策 |
本章小节 |
第七章 中国农业专利技术国际扩散的发展和对策建议 |
第一节 中国农业专利技术国际扩散的发展现状 |
一、中国农业技术专利国际扩散的发展历程 |
二、中国农业专利技术国际扩散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二节 对策和建议 |
一、加大重视力度,积极推动农业专利技术的对外扩散 |
二、积极通过国际贸易为扩散建立渠道 |
三、精选国际扩散技术和对象 |
四、通过提升自身创新减少外来扩散 |
五、尊重扩散规律 |
本章小节 |
结论与研究展望 |
主要结论 |
一、农业专利技术国际扩散的动力 |
二、影响农业专利技术国际扩散的因素 |
三、农业专利技术国际扩散的机制和模型 |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10)我国流通业标准化经济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与评价 |
1.2.1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2 对已有研究的简要评价 |
1.3 研究范围界定 |
1.3.1 流通业研究范围的界定 |
1.3.2 流通业标准化对象研究范围的界定 |
1.3.3 标准化对流通业发展产生经济影响研究范围的界定 |
1.4 研究目标、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思路 |
1.4.3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数据资料说明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数据资料说明 |
1.6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1.6.1 创新点 |
1.6.2 存在的不足 |
第2章 流通业标准化的基本原理及其经济效应的理论分析框架 |
2.1 商品流通及其过程 |
2.2 流通标准及流通标准化的内涵与特征 |
2.2.1 流通标准及流通标准化的内涵 |
2.2.2 流通标准及流通标准化的特征 |
2.3 流通标准化的原理与形式 |
2.3.1 流通标准化的原理 |
2.3.2 流通标准化的形式 |
2.4 流通标准化与流通差异化的关系 |
2.5 流通业标准化经济效应的理论分析框架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标准化对流通业发展的宏观作用机制研究 |
3.1 标准化对促进流通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分析 |
3.1.1 标准化在规范商品流通市场运行秩序中的作用 |
3.1.2 标准化在推动流通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
3.1.3 标准化在维护流通业发展安全中的作用 |
3.2 标准化对提高流通业经济效益和全社会福利水平的作用分析 |
3.2.1 标准化在提高流通企业经济效益中的作用 |
3.2.2 标准化在提高流通业整体经济效益中的作用 |
3.2.3 商品流通领域内标准化的实施在提升全社会福利水平中的作用 |
3.3 标准化对推进商品贸易流通现代化的作用分析 |
3.3.1 标准化在协调和促进商品贸易流通中的作用 |
3.3.2 标准化在处理商品贸易流通纠纷中的作用 |
3.3.3 标准化在建立国际商品贸易流通优势地位中的作用 |
3.4 标准化对推动流通业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的作用分析 |
3.4.1 标准化在加速商品流通领域技术研发和创新成果转化中的作用 |
3.4.2 标准化在带动流通业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中的作用 |
3.5 标准化对加快流通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作用分析 |
3.5.1 标准化在流通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 |
3.5.2 标准化在流通业转型升级中的作用 |
3.6 标准化对提升流通企业竞争力的作用分析 |
3.6.1 标准化在流通企业科学管理中的作用 |
3.6.2 标准化在构筑流通企业竞争优势中的作用 |
3.6.3 标准化在影响流通业市场结构中的作用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标准化对流通企业经济效益的微观作用机制研究 |
4.1 标准化对流通企业的贡献分析 |
4.1.1 标准化对降低流通企业成本的贡献 |
4.1.2 标准化对提高流通企业竞争力的贡献 |
4.1.3 标准化对维护流通企业客户关系的贡献 |
4.1.4 标准化对流通企业技术创新的贡献 |
4.1.5 标准化对减少流通企业风险责任的贡献 |
4.2 标准化对流通企业经济效益产生影响的领域分析 |
4.2.1 标准化对商品或服务数量变化的影响 |
4.2.2 标准化对商品或服务价格变化的影响 |
4.2.3 标准化对生产经营成本变化的影响 |
4.2.4 标准化对交易成本变化的影响 |
4.2.5 标准化对消费者购买意愿变化的影响 |
4.3 标准化对流通企业创造价值活动的影响分析 |
4.3.1 流通企业的价值创造链 |
4.3.2 流通企业创造价值主要活动中标准化的影响 |
4.3.3 流通企业创造价值次要活动中标准化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我国流通业标准化经济效应的实证研究 |
5.1 标准化对我国流通业成本影响的实证分析 |
5.1.1 标准化对流通业成本影响的机理分析 |
5.1.2 研究假设 |
5.1.3 变量指标选取、数据来源和模型设定 |
5.1.4 基于多元回归模型的实证检验过程及结果分析 |
5.1.5 实证检验结论 |
5.2 标准化对我国流通业技术创新影响的实证分析 |
5.2.1 标准化与流通业技术创新的互动机理分析 |
5.2.2 标准专利化趋势对流通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分析 |
5.2.3 研究假设 |
5.2.4 变量指标选取和数据来源 |
5.2.5 基于VAR模型的实证检验过程及结果分析 |
5.2.6 实证检验结论 |
5.3 标准化对我国流通业市场结构影响的实证分析 |
5.3.1 标准化对流通业市场结构影响的机理分析 |
5.3.2 研究假设 |
5.3.3 变量指标选取和数据来源 |
5.3.4 基于VAR模型的实证检验过程及结果分析 |
5.3.5 实证检验结论 |
5.4 标准化对我国流通业产出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
5.4.1 标准化对流通业产出增长影响的机理分析 |
5.4.2 研究假设 |
5.4.3 变量指标选取、数据来源和模型设定 |
5.4.4 基于扩展后C-D生产函数模型的实证检验过程及结果分析 |
5.4.5 实证检验结论 |
5.5 标准化对我国流通业对外服务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 |
5.5.1 标准化对流通业对外服务贸易影响的机理分析 |
5.5.2 研究假设 |
5.5.3 变量指标选取、数据来源和模型设定 |
5.5.4 基于多元回归模型和主成分法的实证检验过程及结果分析 |
5.5.5 实证检验结论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我国流通业标准化与发达国家的比较研究及经验借鉴 |
6.1 我国流通业标准化的发展现状分析 |
6.1.1 我国流通业标准化的发展历程 |
6.1.2 我国流通业标准化的总体状况与成就 |
6.1.3 我国流通业标准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现状 |
6.2 我国流通业标准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6.2.1 我国流通业标准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6.2.2 我国流通业标准化建设中问题的成因 |
6.2.3 我国流通业标准化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影响 |
6.3 发达国家流通业标准化的发展现状及经验分析 |
6.3.1 发达国家流通业标准化的发展概况 |
6.3.2 发达国家流通业的标准化体制 |
6.3.3 发达国家流通业标准化建设的成功经验与特点 |
6.4 发达国家流通业标准化建设对我国的借鉴启示 |
6.4.1 流通业标准体系建设层面的借鉴启示 |
6.4.2 流通业标准化管理体制层面的借鉴启示 |
6.4.3 流通业标准化运行机制层面的借鉴启示 |
6.4.4 流通业标准化战略定位层面的借鉴启示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我国流通业实施标准化战略与促进标准化水平提升的路径与对策 |
7.1 我国流通业实施标准化战略与促进标准化水平提升的指导思想 |
7.1.1 以提高我国商品流通领域标准的适应性和国际竞争力为核心要务 |
7.1.2 以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和市场导向为根本原则 |
7.1.3 以支撑和引导我国流通业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最终目的 |
7.2 我国流通业实施标准化战略与促进标准化水平提升的发展导向 |
7.2.1 注重制定具有自主技术创新成果的流通标准 |
7.2.2 有效采用流通业国际标准并积极参与商品流通重点领域的国际标准竞争 |
7.2.3 向建立以自愿性流通标准为基础的流通业标准化体制转变 |
7.2.4 重点支持建立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流通标准 |
7.3 我国流通业实施标准化战略与促进标准化水平提升的发展目标 |
7.3.1 总体目标 |
7.3.2 具体目标 |
7.4 我国流通业实施标准化战略与促进标准化水平提升的发展重点 |
7.5 我国流通业实施标准化战略与促进标准化水平提升的主要措施及建议 |
7.5.1 健全提升流通标准独立自主创新技术含量的机制 |
7.5.2 建立参与流通业国际标准竞争的机制 |
7.5.3 建立以自愿性、推荐性标准为基础的流通业标准化模式 |
7.5.4 完善商品流通领域标准化的法律法规及政策环境 |
7.5.5 加强流通业标准化的基础条件建设 |
7.5.6 实施商品流通领域标准推动工程 |
7.6 本章小结 |
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
研究的主要结论 |
下一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标准化对我国流通业成本影响实证分析的相关原始数据 |
附录B 标准化对我国流通业技术创新、市场结构、产出增长影响实证分析的相关原始数据 |
附录C 标准化对我国流通业对外服务贸易影响实证分析的相关原始数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技术创新与专利技术(第一讲)——专利的发展历程(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研究 ——以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为中心[D]. 王鹏飞. 山西大学, 2021(01)
- [2]科技创新视角下欧洲专利制度演变规律及其启示[D]. 曹子傲. 中原工学院, 2020(05)
- [3]中国滑雪运动相关专利结构分布特征及发展态势[J]. 陈怡莹,郭振,陈颇,刘波. 科技管理研究, 2020(16)
- [4]煤炭企业专利技术研发热点与前沿的可视化分析——以中国神华为例[J]. 周志强,景惠玲. 科技促进发展, 2020(07)
- [5]专利、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三法分立问题研究[J]. 张翰雄. 私法, 2020(01)
- [6]我国体育科技进步及其对竞技体育的促进效应研究[D]. 张元梁. 上海体育学院, 2020(12)
- [7]制度创业理论视角下移动通信行业技术标准竞争研究[D]. 田雨欣. 山西大学, 2020(01)
- [8]专利伦理问题的法律调整[D]. 刘鑫.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20
- [9]农业专利技术国际扩散的动因与机制问题研究[D]. 谈尧.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2)
- [10]我国流通业标准化经济效应研究[D]. 叶萌.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