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源风景区环境问题现状、成因及对策

武陵源风景区环境问题现状、成因及对策

一、武陵源风景名胜区环境问题的现状、成因及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晁梦园[1](2021)在《湖南省风景游赏行为时空特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和在线旅游平台所占市场份额的扩大,网络数据的研究逐渐成为风景园林乃至各行各业研究的新领域。现阶段风景游赏规划和风景资源管理多以资源为主,忽略了“人”作为场地使用者的行为需求。为研究一定时空范围内风景游赏行为时空特征和游赏路径的特征,为湖南省景区游赏规划提供参考,进而探讨风景游赏行为时空特征的研究方法的可行性,本研究基于时间地理学理论和旅游者行为理论,利用Python语言爬取携程、去哪儿、马蜂窝旅游网站近五年访湘游记数据9630条,清洗处理后得到有效数据3037条。以游记涉及的104个景区为研究单元,构建时空行为数据库。并利用ST-DBSCAN算法(spatial-temporal density based spatial clustering of applications with noise)对数据进行时空聚类,利用ArcGIS10.7、GraphPad Prism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和相关性分析。得到湖南省风景游赏行为时空特征如下:(1)游客风景游赏行为以传统游赏行为为主,无差别行为、与景区自然地貌密切相关的行为、与人文特色密切相关的行为、与季节密切相关行为出现频次相对较低,但也是游客在旅游中的主要游赏行为。风景游赏行为季节性分布明显,呈现“春夏差异小,秋季低,冬季高”的趋势。主要分布在以武陵源、凤凰古城和岳麓山—橘子洲为核心的空间范围内,“围绕知名景区零散圈状分布”。(2)游客出游行为的季节性时空聚类并不明显,聚集区主要集中在以张家界、湘西、长株潭为核心的三角区域,分布模式为“区域性聚集,整体分散”。大湘南和洞庭湖区域聚集性较低,格局西强东弱,整体发展不均衡。(3)从游赏轨迹角度看,湖南省整体上以武陵源、凤凰古城、岳麓山等着名景点为核心呈放射性分布,辐射全省,形成“中心发散,分布均衡”的空间分布特征,但其他景区间移动轨迹相对较少。(4)分析湖南省风景游赏行为时空特征分布原因可知,风景游赏行为时空分布特征(以景区年核密度为指标)与访客量、所在市GDP呈正相关,与周边知名景区距离呈负相关,是典型的“灯下黑”现象。通过分析游客风景游赏行为特征研究结果,为增强湖南省景区游赏规划以及景区在生态和人文层面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得到启示:(1)加强省内交通规划,提升景区可达性。(2)引导区域式风景游赏协调发展。(3)打造优质服务体验,增加体验型游赏活动。本研究的特色和创新如下:(1)本文将研究对象定为湖南省各景区,从省域角度研究风景游赏行为时空特征,为区域风景游赏规划和资源保护发展提供参考,弥补大尺度行为研究的空缺;(2)本研究在时空数据库的基础上,加入风景游赏行为数据类型,构建湖南省近五年风景游赏行为“时空行为数据库”,进而进行游赏行为时空研究、游赏轨迹研究和出游行为时空特征研究;(3)运用ST-DBSCAN算法,将时间与空间相结合,灵活研究某一时间段的空间聚集特征。同时深入到风景游赏行为研究层面,探讨旅游者整个风景游赏过程中在“时间—空间—行为”三个维度的行为模式和聚集特征,为后续研究游客游赏动机和游赏偏好提供理论支撑。本文通过研究湖南省风景游赏行为时空特征,证明运用网络游记数据可以准确提取风景游赏时空行为数据构建数据库,进而运用ST-DBSCAN算法、空间分析工具、社会网络分析、皮尔逊相关等方法分析风景游赏行为时空特征、出游行为时空特征和风景游赏轨迹规律,方法可行。但由于游记涵盖群体的局限性,通过网络游记分析风景游赏行为的结果只能反映一部分群体的行为时空规律,因而本研究结果只能作为参考,需结合相关部门统计信息一起研究,才具有普遍性。

张茂莎[2](2021)在《西南喀斯特风景名胜区资源保护管理与可持续利用策略研究 ——以长顺县杜鹃湖风景名胜区为例》文中认为风景名胜区有着五千余年的中华历史渊源,是不可再生的自然文化遗产,也是中国最具特色的保护地类型,它在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帮助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喀斯特地貌拥有分布范围广、区域面积大的特点,主要以西南地区为主,其中贵州、云南、广西三省占据最大面积,就贵州省而言,喀斯特地貌所占面积高达73%。贵州喀斯特风景名胜区拥有丰富的植被与自然景观资源,具有独树一帜的地区特色和先天具备的发展优势。但是,风景名胜区存在管理体制不畅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风景名胜区的规划建设,同时阻碍着风景名胜区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以贵州省长顺县杜鹃湖风景名胜区为研究对象,发现其在管理和开发利用中存在以下问题:(1)规划待更新,保护趋于被动;(2)管理机构设置不完善;(3)生态环境脆弱;(4)资源保护与居民经济发展相矛盾;(5)基础设施不完善、交通不便,景源利用方式单一。本文通过文献查阅、资料收集、访谈、SWOT分析、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以可持续发展利用,生态旅游,生态文明,全域旅游,环城游憩带等为理论基础,总结归纳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探讨了:(1)我国风景名胜区与国家公园的区别与联系;(2)九寨沟风景名胜区和考艾国家公园的发展方式。最后,在资源保护管理方面提出以下策略:(1)协调各级各类规划,促进城景和谐发展;(2)完善杜鹃湖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的设置;(3)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在可持续利用方面提出以下策略:(1)倡导社区居民参与管理和旅游发展,协调景区与居民的发展;(2)完善杜鹃湖景区生态旅游规划设计;(3)形成景源优势,完善全域旅游的策略。结合当前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生态建设保护等国家战略,形成资源保护与经济发展共赢的局面。为贵州喀斯特风景名胜区以及全国风景名胜区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基础。

梁建豪[3](2020)在《市区型风景名胜区景中村风貌规划研究 ——以肇庆市岩前村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用地不断扩张,传统的风景名胜区演变为市区型风景名胜区,位于风景名胜区内部的村庄也随之成为兼具城市、风景区、村庄三重功能属性的景中村。然而,景中村利用区位的优势和风景名胜区丰富的景观资源进行自身发展的同时,往往忽略与风景名胜区及城区的协调,存在建设过程中破坏风景名胜区良好的景观风貌。目前国内的景中村景观风貌研究主要集中在规划技术层面,多以一般景中村为研究对象。对于景中村景观风貌的系统性研究相对缺乏,而且缺少对存在景观问题的归纳总结及背后根源的分析。因此,对于情况更复杂、问题更多的城市景中村,其景观风貌规划研究显得更具现实意义。本文首先提出城市景中村的概念,通过对相关理论研究的综述,构建景中村景观风貌系统,分析景中村景观风貌系统的主要构成要素、影响要素及特征。接着,归纳总结景中村普遍存在的景观问题,根据景中村景观风貌特征、规划特点及规划原则提出景中村景观风貌规划的一般性策略。然后,通过实地考察、问卷调查及深度访谈等方法对岩前村景观风貌系统的构成要素进行现状分析,总结出目前岩前村所存在的景观问题,例如村庄景观生态格局遭受破坏、视觉景观美感度低、村庄景观缺乏地域特色等。最后,在岩前村现状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景中村景观风貌规划的一般性策略,相对应地提出岩前村景观风貌具体的规划措施。本文的结论主要有四点:第一,风景名胜区与景中村并不是对立的矛盾,而是可以相互促进的系统;第二,与传统村落相比,景中村的景观问题更加突出,矛盾更为剧烈;第三,景中村景观风貌是一个复杂的庞大系统,不仅要注重景中村的空间物质景观要素,还应处理好景中村的社会经济关系;第四,目前岩前村主要的景观问题是“景-村”不协调,其根源主要是商业化和城市化的驱动、相关法律法规的滞后以及传统社会关系的瓦解。

汤士东[4](2019)在《张良皋风景园林学术思想研究》文中认为张良皋先生(1923—2015)是我国第二代建筑师中的佼佼者之一,也是华中科技大学建筑系创始人之一,其学术活动跨越建、规、景三个学科,并在景观建筑、文化景观和自然风景学三个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张先生作为我国建筑学跨界风景园林领域的先驱之一,在我国建筑类高校具有典型意义。本论文采用文献查阅、手稿解读、案例分析、情景体验、访谈等多种方法对张良皋先生的风景园林学术思想展开研究。论文内容共分为三个部分:基础研究、分类研究和研究结论。首先通过对张良皋先生人生经历、教育背景和职业生涯的梳理,寻绎其风景园林学术思想发展轨迹。其次,根据其专擅的领域,从景观建筑、文化景观和自然风景三个方面对其风景园林学术思想进行归类研究。景观建筑方面,通过对其武当山、干栏建筑和大观园复原研究中景观建筑理论的解读,结合对其解放公园苏联空军烈士纪念碑、归元寺云集斋素菜馆、安陆李白纪念馆、竹山县郭山歌坛等设计案例的分析,总结出其“通、驭、理、和”的景观建筑思想。文化景观方面,通过对其《蒿排世界》《巴史别观》《武陵土家》三部着作所反映的聚落演化、土地利用方式、文化传播、环境认知及宗教信仰等文化景观理论的解读,结合对其世界文化遗产、历史文化名村、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等文化景观遗产案例的分析,总结出其“堪、源、求、真”的文化景观思想。自然风景方面,通过对其山水诗中所反映的风景感知和山水审美思想的解读,结合对其世界自然遗产、国家自然保护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四种体制中自然遗产案例的分析,总结出其“境、比”的自然风景学思想。论文最后对张良皋先生风景园林学术思想的价值和贡献进行总结:其景观建筑的研究揭示了武当山道观建筑皇家园林的性质,充实了我国风景园林的历史理论;其文化景观的研究推动了鄂西各类文化景观进入各种文化景观遗产保护体制,具有巴楚地区文化景观研究先行者的价值;其自然风景学思想推动鄂西的自然风景进入各级自然遗产保护体制,具有鄂西自然风景研究开拓者的价值。本文的创新之处体现于三个方面:首次对张良皋的人生经历和学术生涯进行系统整理;首次系统揭示张良皋先生风景园林学术思想;同时立足风景园林的视角研究“知名建筑学者”身份的张良皋,而具有研究视角的创新价值。

姚新涛[5](2019)在《基于多元因子量化评价的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理论研究 ——以湘西地区为例》文中提出在国家生态文明观的指引下,生态旅游在我国快速发展。与此同时,在规划实践中,由于缺乏理论指导,产生了概念泛化、资源破坏和环境污染等问题,而生态旅游目的地,大多数位于我国自然环境较好,生态敏感性较强,且具有重大生态价值的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和地质公园等地。因此,在实践中更需要具有针对性的理论指导。基于此,本文试图以湘西少数民族地区为例,构建基于环境、资源和景观等多元因子量化评价的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理论,为山地生态旅游规划实践,提供具有一定可操作性的理论框架,从而解决规划实践中可能产生的资源、环境和景观破坏等问题,实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文章分为基础研究、理论研究、实证研究和应用研究4个部分。基础和理论研究对应第1、2、3章,通过文献计量可视化分析方法,对生态旅游规划的相关概念、系统和内容等进行研究,并将资源、环境和景观的量化评价作为构建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理论的基础,基本确定其概念体系、系统要素、研究方法和规划层次;实证研究对应第4、5章,通过AHP、PCA和SOM等量化评价方法,结合GIS技术,对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的质量等级、空间结构和环境适宜性进行系统评价,以确定宏观区域级别的山地生态旅游规划时序、空间竞合策略和生态红线划定视野下的环境管控措施;应用研究对应第6、7章,运用RS、GIS等技术手段,结合景观生态学中的景观格局指数和文化生态学中的文化共生理论,从中观和微观的角度,对湘西八大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景观格局和景观视觉评价,以确定山地生态旅游的功能分区和旅游设施的空间选址规划,并以此作为山地生态旅游游览设施、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等物质性规划设计的理论指导,使其既包含感性的艺术创造,又具有理性的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湘西地区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环境和景观的评价结果:生态旅游资源质量总体等级很高,但分布不均,集中在湘西南北两端,且交通连接度低;生态旅游的环境适宜性可分为高、中、低和不适宜4个类型;八大公山的景观格局中,斑块密度小、破碎度较高、廊道连接性差。根据以上评价结果及所提出的规划应对策略,可得到如下结论:宏观区域生态旅游发展战略规划,应建立在资源、环境评价的基础之上,并根据评价结果,从开发时序、竞合策略和生态红线管控等方面提出空间响应策略;中观景区生态旅游的总体规划,需要以景观格局分析作为旅游功能分区的基础,并结合生态旅游环境容量评价,综合确定各旅游设施的存量规划;微观景点生态旅游设施规划设计,需要结合山地景观视觉评价,综合确定设施的空间选址,并通过文化共生理论,构建反映本土文脉的设计策略。

陈妍[6](2018)在《湖南省风景名胜区规划管理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提出风景名胜区是以良好的自然环境为基础,以人文景观相融合的综合性保护地,其自然和文化相融合的特点不仅在国内所有保护地中独具一格,也是世界保护地中最具中国特色的保护地类型。我国自1982年建立风景名胜区制度以来,风景名胜区事业发展迅速,并在自然资源保护、民族文化弘扬、科研科普教育、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本论文以研究风景名胜区规划管理主线,以湖南风景名胜区规划管理现状为实证,从规划管理的时代背景,发展概况以及发展远景作为本论文研究对象。深入分析了风景名胜区规划管理方面出现的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申报设立阶段的范围划定不合理,资源调查不清晰、利益协调不充分;规划编制阶段的编写不规范、协调难度大、审批时限长;规划实施阶段项目管控乏力、规划监管被动、评估机制缺失等问题。因此,对风景名胜区规划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分析研究以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和措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论文以治理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国家公园理论为理论依据,以湖南省风景名胜区为研究重点,通过文献综述、现场调研、专家访谈,对湖南省风景名胜区规划管理现状进行梳理,对相关经验进行总结,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刻的剖析,并借鉴国际上国家公园的先进理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湖南省风景名胜区的规划管理对策,即:1.提高保护认识,提升规划地位;2.开展资源普查,夯实规划基础;3.完善法规制度,强化规划管理;4.丰富规划体系,明确阶段重点;5.加强规划管控,实施分类管理;6.建立监测机制,加大公众参与;7.加强顶层设计,探索新型体系。最后结合机构改革对保护地规划管理提出了前瞻性管理构想。

廖凌云[7](2018)在《武夷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社区规划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统筹社区发展与生态保护是中国国家公园体制建设的重点与难点。世界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地已由消极保护走向社区参与的积极保护。然而,在中国国家公园体制试点阶段,部分试点区仍采用核心区生态移民的消极保护方式来简单化处理社区问题。试点区的社区政策多为通则式、均质化条款,缺乏对社区管理、社区参与机制和社区发展等方面现状问题的系统认识。研究以中国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的社区问题为研究对象与切入点,综合多学科方法建构了基于多尺度社区问题分析的社区规划研究框架,以武夷山试点区为实证案例系统分析了社区问题的空间布局特征、时空变化以及关键影响因素,并反馈与完善了规划研究框架的内容与方法。研究首次建构了中国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社区规划研究的理论框架,填补了对武夷山试点区社区规划研究的空白,也为中国乃至世界其他自然保护地的社区规划提供了理论和案例参照。研究通过大量的实地调研和访谈,运用耦合空间和机制的系统分析方法,从区域、试点区和社区三个尺度深入解析武夷山试点区社区的现状问题和形成机制。研究揭示了武夷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社区问题的复杂性、尺度效应和不确定性,并从意识、技术和制度三个方面归纳了社区问题的根源,基于对社区问题的系统认识,研究提出以“区域协调发展、人地关系优化和社区能力提升”为优化目标,并从空间和机制两方面提出社区规划的优化策略。空间规划优化策略包括划定多层次的生态缓冲区、调整和细化功能分区和优化社区分类调控。机制优化策略包括:完善联合保护机制,健全区域协调机制;优化资源产权制度,完善社区参与制度;细化社区发展机制,推动社区营造计划。研究对武夷山试点区社区规划案例展开系统研究,初步探索了实现中国东部地区国家公园“人-地”关系和谐的社区规划途径,从社区规划的视角为中国国家公园总体规划及体制建设的完善提供政策建议。

许庆[8](2018)在《梵净山景观美学全球对比与世界遗产价值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梵净山世界自然遗产提名地展布了岩石、孤峰、峡谷等典型的山地单体和组合景观类型,保存了独特的自然景观和自然美,是亚热带山地生态系统的典型代表,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2017年初,中国政府正式把梵净山作为2018年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的唯一项目,并将《贵州梵净山》申遗文本递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法国巴黎),同年的10月10日-10月16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专家对梵净山进行了实地评估考察。而在此之前,梵净山景观美学价值的研究资料相对匮乏,为更好的配合“梵净山申遗”工作,本研究开展和梵净山景观美学相关的科学研究。从地理学、地质学、美学、景观生态学、自然资源学等多学科的角度出发,按系统论的指导思想、把理论与实际、景观美学与地理学研究结合起来,在参考世界遗产“突出普遍价值”美学标准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分析梵净山自然景观美学价值以及其世界遗产价值。以文献、照片、问卷、影像、诗歌等资料为依据,通过实地访谈调研、室内文献资料查阅、比较分析以及专家咨询等方法,对梵净山景观的成景机理及不同景观类别展现出的自然景观审美价值进行解读,并将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于2013年发表的《美学标准应用手册》中提出的“类比法”作为实操性的方法准则,分国外、国内两个维度,“世界遗产地”、“世界遗产提名地”和“非遗产地”三个属性层级对梵净山进行世界遗产山地景观美学价的全球对比分析研究。1.梵净山因其特殊的成景机理发育和保存了一套完整而典型的亚热带山地景观形态谱系,构建和演化成一个自然景观类型多样、结构多元、审美要素丰富、时空特征鲜明的自然景观综合体。同时梵净山具有地层类型丰富,出露良好、地质构造复杂奇特、第四纪冰川遗迹保存完好等三大地质特色,保存了绝妙的自然景观,具有罕见的自然美和突出的美学价值。2.从美学价值研究的角度,将梵净山与“世界遗产地”、“预备遗产地”以及其它有潜力的“非遗产地”三种属性的同类亚热带山地景观综合体进行全球对比分析。经分析表明梵净山景观成景机理、山体,岩石,峡谷,云雾等景观要素融合体现出的多样化特征、景观形态、景观原生性都明显区别于其他亚热带山地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典型性,揭示了梵净山世界自然遗产提名地在景观美学方面具有“突出普遍价值”。3.梵净山的美学价值突出体现在其景观类型的丰度上,梵净山几乎囊括了全部山地的景观形态,其中尤以岭峰插天、沟谷深切的峡谷侵蚀构造地貌和溶蚀构造地貌为全球山地同类型景观的杰出范例和代表地,在美学方面也具有突出普遍价值和贡献;梵净山的美学价值还体现在其垂直分异维度上,在同纬度区的其他亚热带湿润区基本不存在类似的原生态林区,完整并丰富了亚热带山地生态系统美学价值。在地球的内外力作用下塑造了它千姿百态、峥嵘奇伟的山岳地貌,使其成为了地球上一处独特而美妙的风景胜地,具有独特的景观美学价值和美学重要性,赢得了古今中外地质学家、地貌学家、生物学家、诗人和游客的一致好评,符合世界遗产第七条评价标准,具有较高的世界遗产价值。

马骏[9](2016)在《生态环境阈限背景下生物多样性保护与遗产旅游开发协同发展研究 ——以武陵源世界自然遗产地为例》文中认为世界遗产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其突出价值在于"真实性"和"完整性"。在此价值理念和保护要求下,遗产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或利用,一直都是理论界和实践界的关注的重大问题。随着人们物质精神文化需求的日益提高,遗产旅游因其具有极高的观赏、体验价值,正成为旅游开发的热点,而在遗产资源的保护与开发中,如何协调两系统的关系,具体到本文即在遗产地作为"生态—经济—社会"三维复合系统的前提下,如何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与遗产旅游开发协同发展,形成两系统能动一致、互利共生、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和模式,达到遗产保护与开发协同发展的目的,这是学术界和业界应当积极应对和有效解决的课题。武陵源是一个在中亚热带气候条件下发育的以世界罕见的石英砂岩峰林景观为主要特征的世界自然遗产地,有大量地质历史遗迹,生物多样性丰富,生态完整,风景独特,具有极高的科学和美学价值。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压力,自然环境景观和生物多样性遭到不同程度地破坏,自然遗产资源的原真性和完整性受到严峻挑战,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与遗产旅游开发协同发展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在结合前期有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重点从生物多样性保护与遗产旅游开发协同发展的视角出发,深入阐释两系统协同发展既具有以互利共生为导向的内在原始驱动力,又存在以生态环境阈限为响应的外在刚性约束力,以此为基础,结合定性与定量分析,系统研究和推导出两系统协同发展的概念、内涵、动力、模式等运行机理,最后提出了武陵源遗产旅游合理开发背景下生物多样性保护重构、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理念下遗产旅游开发转型这一协同发展的任务和举措,为世界遗产特别是世界自然遗产的资源保护与开发协同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理论参考和实证案例,为推动遗产地的生态环境、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方法和途径。1.运用文献梳理、逻辑分析等方法系统,分别研究了武陵源生物多样性保护子系统和武陵源遗产旅游开发子系统。其中,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子系统中,对其生物多样性现状及其保护进展予以梳理、概括和评价。具体包括:归纳了生物多样性的主要特点,并对物种、生态系统和景观层面生物多样性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了珍稀濒危保护动、植物的现状,开展了生物多样性评价,梳理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进展和问题。在遗产旅游开发子系统中,对遗产本身的资源状况开展了分析、并对其开发现状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对遗产旅游对生物多样性造成的影响进行了识别。通过对上述两大子系统的研究,分析了两系统之间的关联和矛盾,揭示了推动两系统协同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在此基础上,对两系统协同发展的理论基础予以阐述,包括协同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学理论、景观生态学理论、环境伦理学理论、经济学理论等。2.综合运用AHP法和模糊数学方法对武陵源景区的生物多样性状况进行评价。通过选用野生脊椎动物丰富度、野生维管束植物丰富度、生态系统类型多样性指数、植被垂直层谱的完整性指数、物种特有性指数、外来物种入侵度、濒危物种丰富度等7个指标构建武陵源生物多样性评价指标体系,结果表明:武陵源世界自然遗产地的生物多样性状况处于"中"等水平,虽在物种资源数量、生态系统多样性、地理过渡特征、植被垂直层谱完整性等方面有一定的价值,但与湖南省其他地区相比,表现出优势不甚明显,物种丰富度不具比较优势、生态系统类型多样性相对不高、特有物种不多等问题。当前,武陵源遗产地旅游开发中存在自然环境景观和生物多样性受到破坏、生态环境受到污染、景区城镇化、商业化现象突出等几大现象,并暴露出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受到威胁、遗产开发与环境保护失调、遗产资源保护资金投入不足、遗产利害相关人保护水平待提高和遗产保护和管理体制待完善等问题。应积极协调遗产旅游开发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系,促进遗产开发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协同发展。3.针对本文提出的"生态环境阈限背景"作为协同发展的外在刚性约束条件进行了具体研究。主要包括遗产地生态系统安全状况分析与评价、遗产地环境质量分析与评价和遗产地生态环境阈限状态评价三个部分。通过分析和测算得出武陵源遗产地生态系统尚处在比较安全状态,但也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特别是大气环境与水环境安全度等级较低,在进行遗产旅游开发时,应对旅游环境容量进行合理管控,强化生态系统安全的环境管理,使生态系统安全处于区域阂限范围之内。与此同时,通过对武陵源遗产进行大气、地表水和声学环境质量进行评价,综合来看,武陵源环境质量处于良好等级,尚处在环境阈限范围之内。在此基础上,对武陵源遗产地生态环境阈限状态进行了测算和评价,结果表明武陵源遗产地生态环境阈限状态评分为92分,生态环境达到了"优质"的等级,因此,目前武陵源遗产地生态环境阈限状态处于相对合理区间。虽然当前两系统协同发展的生态环境阈限空间富余,但仍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特别是大气环境与水环境安全度等级较低,应在今后的遗产旅游开发中予以重点改善。4.运用协同论相关原理和方法,提出了遗产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与遗产旅游开发协同发展的概念、内涵,分析了协同发展的影响因素,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种因素,并对其进行了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协同度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武陵源遗产地两系统协同度进行了分析和评价,通过计算分析得出两系统当前协同发展的状况,即协同度水平为"优质协同"。两系统协同主要体现为生物多样性保护依赖遗产旅游保护,并能一定程度上促进遗产旅游开发。进一步对协同发展的协同度变化进行了预测,最后推导出两系统协同发展的模式。两系统协同发展的概念是指:将遗产地作为"生态—经济—社会"三维复合系统整体考虑的前提下,以遗产地生态环境阈限为刚性约束条件,在确保遗产"真实性"和"完整性"价值和功能得以实现的基础上,充分激活生物多样性保护和遗产旅游开发协同发展的内在原始驱动力,促进两系统在发展过程中理念协同、目标协同、战略协同、路径协同、机制协同,使两系统形成互利共生的发展关系和实现机制,最终推动遗产地生态环境、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可持续发展。两系统协同发展内涵是指:背景协同、理念协同、目标协同、战略协同、路径协同、机制协同。两系统协同发展的模式为:生态环境阈限背景下互利共生模式。5.在推动武陵源世界自然遗产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与遗产旅游开发协同发展的应用对策层面,本文提出应重点推进两大战略任务,分别是遗产旅游合理开发背景下的生物多样性保护重构,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理念下的遗产旅游开发转型。其中:生物多样性保护重构中,主要包括四个领域的内容,分别是:强化旅游规划环评中对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与调控、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模式和内容重构、强化遗产旅游开发中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升级、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主体机制的多元化构建;遗产旅游开发转型中,主要包括四个层面的内容,分别是:强化旅游环境容量的科学测算与合理控制、推动遗产旅游资源开发理念更新、推进遗产旅游开发模式转型、加快遗产旅游开发核心景区扩容提质发展。通过具体可操作的对策任务,促进两系统协同发展。

房静思,李迪华,毛岩,王松,郑跃进[10](2013)在《风景名胜区中城镇总体规划实施中的疑难问题——以武陵源风景名胜区索溪峪镇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总体规划实施评估是实现城市规划发展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修编的重要依据。通过文献综述、田野调查、问卷访谈、圆桌会议等方法,对2005版武陵源风景名胜区索溪峪镇总体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评估。05版规划对城镇空间布局、城镇风貌改善、城镇基础设施与旅游接待设施建设方面,正面作用巨大。但规划控制与实施存在不少问题:1)空间发展超出规划建设区限制;2)游客数量超出环境容量、接待设施建设过多;3)同质化建设投资风险巨大;4)居民生活水平提高滞后于旅游经济发展。总结出风景名胜区中城镇建设的规划控制与实施有以下特点:1)合理的总体规划与严格实施是城镇有序建设的保障;2)政府和市场的不理性逐利是规划实施问题的主要源头;3)居民生活水平提高滞后于城镇旅游经济增长是风景区城镇规划的持久疑难问题;4)重视每一次规划调整和改变的过程与再决策,有底线的妥协是对待疑难问题的原则。总体规划的编制、评估、修编过程中要持续关注涉益者之间关系的协调和政府对规划实施控制的度。

二、武陵源风景名胜区环境问题的现状、成因及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武陵源风景名胜区环境问题的现状、成因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湖南省风景游赏行为时空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风景游赏成为主流生活休闲方式
        1.1.2 海量的网络数据为风景游赏行为时空研究提供数据
        1.1.3 湖南省景区规划需要理论支撑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理论概念与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相关概念
        1.3.2 相关理论
        1.3.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4 研究问题和研究思路
        1.4.1 研究问题
        1.4.2 研究思路
        1.4.3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研究法
        1.5.2 网络数据挖掘法
        1.5.3 时空聚类算法
        1.5.4 社会网络分析法
    1.6 论文结构与技术路线
        1.6.1 论文结构
        1.6.2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域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湖南省概况
        2.1.1 地形地貌
        2.1.2 气候
        2.1.3 交通
        2.1.4 景区资源
    2.2 数据获取与清洗
        2.2.1 训练数据来源
        2.2.2 数据清洗
    2.3 中文分词与词频统计
    2.4 构建时空行为数据库
    2.5 ST--DBSCAN时空聚类模型构建
    2.6 空间分析——核密度、空间自相关、热点分析
        2.6.1 核密度
        2.6.2 空间自相关
        2.6.3 热点分析
    2.7 季节性强度分析
    2.8 时空轨迹分析
    2.9 相关性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风景游赏行为类型
    3.2 高频代表性风景游赏行为空间分布特征
        3.2.1 吃——传统风景游赏行为空间分布
        3.2.2 步行——无差别行为空间分布
        3.2.3 爬山--与景区自然地貌密切相关的行为
        3.2.4 表演--与人文特色密切相关的行为
        3.2.5 赏花--与季节密切相关的行为
        3.2.6 高频行为空间分布特征及成因
    3.3 高频风景游赏行为时间分布特征
        3.3.1 高频风景游赏行为季节性分布
        3.3.2 高频风景游赏行为年度分布
    3.4 出游行为时空分布
        3.4.1 访客量频度季节分布
        3.4.2 季节性出游行为空间分布
        3.4.3 年度出游行为空间分布
    3.5 各年度风景游赏时空轨迹特征
    3.6 时空分布相关性分析
4 讨论
    4.1 方法
    4.2 发现
    4.3 启示
    4.4 不足与展望
    4.5 研究创新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研究主要数据表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2)西南喀斯特风景名胜区资源保护管理与可持续利用策略研究 ——以长顺县杜鹃湖风景名胜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喀斯特地貌
        1.2.1 喀斯特地貌的定义与分布
        1.2.2 喀斯特地貌特征
    1.3 相关理论介绍
        1.3.1 可持续发展理论
        1.3.2 环城游憩带
    1.4 相关概念介绍
        1.4.1 生态旅游
        1.4.2 生态文明
        1.4.3 全域旅游
        1.4.4 国土空间规划
        1.4.5 中国风景名胜区与国外国家公园的渊源
        1.4.6 我国风景名胜区与国家公园的区别与联系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
        1.5.1 国内风景名胜区研究现状
        1.5.2 国外典型国家公园现状
    1.6 研究内容与方法
        1.6.1 研究对象
        1.6.2 研究目标
        1.6.3 研究内容
        1.6.4 拟解决关键问题
        1.6.5 研究方法
        1.6.6 技术路线
        1.6.7 本研究的创新点
2 国内外典型案例分析
    2.1 九寨沟风景名胜区
        2.1.1 九寨沟概况
        2.1.2 资源保护管理的策略
        2.1.3 开发利用策略
    2.2 泰国考艾国家公园
        2.2.1 泰国考艾国家公园概况
        2.2.2 资源保护管理策略
        2.2.3 开发利用策略
    2.3 总结分析
3 长顺杜鹃湖风景名胜区现状分析
    3.1 长顺杜鹃湖风景名胜区概况
        3.1.1 地理位置
        3.1.2 长顺杜鹃湖风景名胜区保护管理与利用现状
        3.1.3 长顺杜鹃湖风景名胜区SWOT分析
4 长顺杜鹃湖风景名胜区资源保护管理和可持续利用策略
    4.1 加强风景名胜区资源保护管理
        4.1.1 协调各级各类规划,促进城景和谐发展
        4.1.2 完善杜鹃湖风景名胜区的管理机构
        4.1.3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4.2 景区的可持续利用
        4.2.1 倡导社区居民参与管理和旅游发展,协调景区与居民的发展
        4.2.2 完善杜鹃湖景区生态旅游规划设计策略
        4.2.3 形成景源优势,推动全域旅游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1.1 景区的资源保护管理策略
        5.1.2 景区的可持续利用策略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成果

(3)市区型风景名胜区景中村风貌规划研究 ——以肇庆市岩前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风景区及景中村的风貌保护问题
        1.1.2. 七星岩风景名胜区与岩前村的现状问题
    1.2. 相关概念解析
        1.2.1. 市区型风景名胜区
        1.2.2. 城市景中村
        1.2.3. 景观风貌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对象
    1.5. 研究设计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1.6. 研究结构
第二章 相关研究综述
    2.1. 基础理论研究
        2.1.1. 共生思想
        2.1.2. 可持续发展
        2.1.3. 系统论
        2.1.4. 景观美学
    2.2. 国外风景区与居民点的相关研究
    2.3. 国内景中村景观风貌相关研究
    2.4. 景中村案例分析
    2.5. 文献综述小结
第三章 景中村景观风貌基础研究
    3.1. 景中村景观风貌的构成
        3.1.1. 自然景观
        3.1.2. 人工景观
        3.1.3. 人文景观
    3.2. 景中村景观风貌的影响因素
        3.2.1. 自然因素
        3.2.2. 传统观念
        3.2.3. 经济水平
        3.2.4. 审美观念
        3.2.5. 技术法规
    3.3. 视觉景观尺度的划分
        3.3.1. 视觉尺度
        3.3.2. 视觉景观尺度的划分
    3.4. 风景区与景中村的相互意义
        3.4.1. 风景区对景中村的积极意义
        3.4.2. 景中村对风景区的积极意义
第四章 景中村景观风貌规划策略
    4.1. 景中村景观风貌的特征
        4.1.1. 独特性
        4.1.2. 经济性
        4.1.3. 复杂性
        4.1.4. 脆弱性
    4.2. 景中村景观风貌存在问题
        4.2.1. 景-村不协调
        4.2.2. 景观风貌不佳
        4.2.3. 缺乏地域特性
        4.2.4. 生态环境恶化
    4.3. 景中村景观风貌规划的特点
        4.3.1. 规划视角更广
        4.3.2. 规划要素复杂
        4.3.3. 规划实施难度大
    4.4. 景中村景观风貌规划原则
        4.4.1.“景-村”和谐共生原则
        4.4.2. 景观诗意性原则
        4.4.3. 地域性原则
        4.4.4. 生态性原则
        4.4.5. 公众参与原则
    4.5. 景中村景观风貌规划策略
        4.5.1. 空间保护策略
        4.5.2. 系统优化策略
        4.5.3. 利益协同策略
        4.5.4. 功能植入策略
        4.5.5. 保障实施策略
第五章 岩前村景观风貌规划
    5.1. 岩前村基本概况
        5.1.1. 地域背景概况
        5.1.2. 岩前村概况
    5.2. 岩前村景观现状分析
        5.2.1. 自然景观要素分析
        5.2.2. 人工景观要素分析
    5.3. 岩前村景观风貌问卷调查
        5.3.1. 村民问卷分析
        5.3.2. 当地居民问卷分析
        5.3.3. 游客问卷分析
        5.3.4. 景区与村庄管理人员问卷分析
        5.3.5. 规划设计人员问卷分析
        5.3.6. 调查结论分析
        5.3.7. 调查访谈
    5.4. 岩前村景观风貌存在问题及根源
        5.4.1. 岩前村景观风貌问题
        5.4.2. 存在问题的根源
    5.5. 岩前村景观风貌规划
        5.5.1. 空间保护规划
        5.5.2. 系统优化
        5.5.3. 利益协同
        5.5.4. 功能植入
        5.5.5. 保障实施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6.2.1. 研究不足
        6.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关于七星岩风景名胜区中岩前村景观风貌的调查问卷
    附录二:关于七星岩风景名胜区岩前村景观风貌调查问卷的分析报告
    附录三:部分调查人员对七星岩景区和岩前村景观风貌相互协调的建议汇集
致谢
附件

(4)张良皋风景园林学术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原由
    1.2 研究背景
    1.3 研究意义
        1.3.1 丰富我国近现代风景园林思想理论
        1.3.2 传承张良皋治学方法,弘扬其治学精神
    1.4 研究目的
        1.4.1 厘清张良皋风景园林学术思想内涵
        1.4.2 解析张良皋风景园林学术思想成因
    1.5 有关张良皋的研究与本文行文体例思考
        1.5.1 有关张良皋学术思想的研究
        1.5.2 国内外风景园林学人学术思想研究体例与写作借鉴
    1.6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1.7 本章小结
2 张良皋风景园林学术思想的背景
    2.1 人生与学术经历
        2.1.1 童年时期
        2.1.2 中学时期
        2.1.3 中央大学时期
        2.1.4 上海范文照建筑事务所时期
        2.1.5 武汉市建筑设计院时期
        2.1.6 华中科技大学执教时期
    2.2 着述情况
        2.2.1 着述成果概况
        2.2.2 着述统计分类
    2.3 本章小节
3 张良皋景观建筑学术思想研究
    3.1 张良皋景观建筑思想理论与实践的背景
        3.1.1 大学毕业以前
        3.1.2 武汉市建筑设计院时期
        3.1.3 执教时期
    3.2 张良皋景观建筑理论思想解读
        3.2.1 武当山道观园林建筑价值发掘
        3.2.2 武陵干栏知识体系建构
        3.2.3 《红楼梦》大观园复原思想
    3.3 张良皋景观建筑设计案例思想分析
        3.3.1 解放公园苏联空军烈士纪念碑设计
        3.3.2 洪山无影塔搬迁设计
        3.3.3 归元寺云集斋素菜馆设计
        3.3.4 安陆李白纪念馆设计
        3.3.5 思南新城城市设计
        3.3.6 竹山县郭山歌坛设计
        3.3.7 九江琵琶亭景区设计
    3.4 张良皋景观建筑思想总结
        3.4.1 “通”的思想观
        3.4.2 “驭”的思想观
        3.4.3 “理”的思想观
        3.4.4 “和”的思想观
    3.5 本章小节
4 张良皋文化景观学术思想研究
    4.1 张良皋文化景观思想理论与实践的背景
        4.1.1 执教之前
        4.1.2 执教之后
    4.2 张良皋文化景观理论思想解读
        4.2.1 湿地浮游聚落思想
        4.2.2 盐源文化线路思想
        4.2.3 干栏建筑演化思想
        4.2.4 仙居范式思想
        4.2.5 巴楚地望与风物考释思想
    4.3 张良皋文化景观遗产案例思想分析
        4.3.1 基于形胜认知的土司堡寨类遗产
        4.3.2 基于人居模式认知的历史文化名村类遗产
        4.3.3 基于自然与人文交互认知的山水胜境类遗产
    4.4 张良皋文化景观思想总结
        4.4.1 “堪”的思想观
        4.4.2 “源”的思想观
        4.4.3 “求”的思想观
        4.4.4 “真”的思想观
    4.5 本章小节
5 张良皋自然风景学术思想研究
    5.1 张良皋自然风景思想理论与实践的背景
        5.1.1 执教之前
        5.1.2 执教之后
    5.2 张良皋风景诗中的自然风景思想
        5.2.1 诗歌中的洞穴
        5.2.2 诗歌中的峡谷
        5.2.3 诗歌中的奇峰
        5.2.4 诗歌中的水景
        5.2.5 诗歌中的生境
    5.3 张良皋自然遗产案例思想分析
        5.3.1 “山川精髓”之世界自然遗产思想
        5.3.2 “人间秘境”之国家自然保护区思想
        5.3.3 “地理迷宫”之国家地质公园思想
        5.3.4 “自然生境”之国家森林公园思想
    5.4 张良皋自然风景思想总结
        5.4.1 “境”的思想观
        5.4.2 “比”的思想观
    5.5 本章小节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创新
        6.1.1 首次系统整理张良皋学术经历与背景
        6.1.2 首次系统揭示张良皋风景园林学术思想
        6.1.3 突破学术界对张良皋建筑学者身份认识的常规视角
    6.2 研究结论
        6.2.1 厘清张良皋风景园林学术思想的发展背景
        6.2.2 归结提出张良皋景观建筑中“通、驭、理、和”的思想
        6.2.3 归结提出张良皋文化景观中“堪、源、求、真”的思想
        6.2.4 归结提出张良皋自然风景中“境、比”的思想
    6.3 总结与展望
        6.3.1 张良皋风景园林学术思想的价值与贡献
        6.3.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张良皋生平年表

(5)基于多元因子量化评价的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理论研究 ——以湘西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外背景
        1.1.2 国内背景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湘西地区
        1.2.2 山地生态旅游
        1.2.3 生态旅游规划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1.4.1 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
        1.4.1.1 文献分析法
        1.4.1.2 演绎法
        1.4.1.3 层次分析法(AHP)和神经网络模型(SOM)
        1.4.1.4 问卷调查法
        1.4.1.5 基于ARCGIS10.2 软件平台的空间数据统计和分析
        1.4.1.6 基于RS技术遥感影像的景观格局指数分析
        1.4.2 研究创新点
    1.5 研究内容和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框架
第2章 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
    2.1 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
        2.1.1 国外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2.1.1.1 生态旅游的概念及辨析
        2.1.1.2 生态旅游的分类和发展历程
        2.1.1.3 生态旅游的研究成果进展
        2.1.2 国内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2.1.2.1 国内生态旅游的发展阶段
        2.1.2.2 国内生态旅游的概念
        2.1.2.3 国内生态旅游的研究成果进展
        2.1.3 国内外生态旅游相关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2.1.3.1 国内外生态旅游相关研究的问题总结
        2.1.3.2 基于国内外生态旅游研究的发展趋势
    2.2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概述
        2.2.1 国外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的相关研究
        2.2.1.1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的概念和发展
        2.2.1.2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理论研究进展
        2.2.1.3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案例研究进展
        2.2.2 国内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的相关研究
        2.2.2.1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的概念和发展
        2.2.2.2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的理论研究进展
        2.2.2.3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的实践研究进展
        2.2.3 国内外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相关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2.2.3.1 国内外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相关研究的问题总结
        2.2.3.2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发展趋势
    2.3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的理论基础
        2.3.1 景观生态学理论
        2.3.1.1 景观生态学的原理
        2.3.1.2 景观生态规划的方法
        2.3.1.3 景观生态学对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的作用
        2.3.2 文化生态学理论
        2.3.2.1 文化生态学的原理
        2.3.2.2 文化生态学对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的作用
        2.3.3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3.1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产生
        2.3.3.2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本观点
        2.3.3.3 可持续发展理论对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的作用
        2.3.4 资源环境科学理论
        2.3.4.1 资源环境学概念及起源
        2.3.4.2 资源环境学在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的作用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多元因子量化评价的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理论构建
    3.1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体系研究
        3.1.1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的概念
        3.1.2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体系的构架
    3.2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系统的组成和结构关系
        3.2.1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系统的组成
        3.2.1.1 客源系统中游客体验的相关概述
        3.2.1.2 支撑系统中的生态旅游策划
        3.2.1.3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中的目的地系统和特殊系统
        3.2.2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系统的结构
    3.3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的内容和特点
        3.3.1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的内容
        3.3.2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的特点
    3.4 基于量化评价的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理论要素
        3.4.1 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的评价体系
        3.4.1.1 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的分类
        3.4.1.2 山地生态旅游资源量化评价的类型
        3.4.2 山地生态旅游环境的综合评价
        3.4.2.1 山地生态旅游环境的概念和组成
        3.4.2.2 山地生态旅游环境的适宜性评价及其主体功能区划
        3.4.2.3 山地生态旅游环境容量的测评
        3.4.3 基于景观格局及视觉评价的山地生态旅游设施规划和设计
        3.4.3.1 山地生态旅游设施的概念及分类
        3.4.3.2 景观格局及视觉评价在山地生态旅游设施规划选址的应用
        3.4.3.3 山地生态旅游设施的转型升级
    3.5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中的社区参与和环境解说规划
        3.5.1 社区参与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的阶段
        3.5.2 社区参与到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的保障性措施
        3.5.3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中的环境解说规划
        3.5.3.1 环境解说规划的概念及必要性
        3.5.3.2 山地生态旅游环境解说规划系统要素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和规划响应
    4.1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概况
        4.1.1 湘西区位及资源统计
        4.1.1.1 湘西区位简介
        4.1.1.2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统计
        4.1.2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现状调查
        4.1.2.1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现状调查的内容
        4.1.2.2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现状调查的方法和步骤
        4.1.3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分类和特征
        4.1.3.1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的分类
        4.1.3.2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的特征
    4.2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的质量等级评价
        4.2.1 评价原则和评价内容
        4.2.1.1 评价原则
        4.2.1.2 评价内容
        4.2.2 评价方法
        4.2.3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2.3.1 指标体系的建立
        4.2.3.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立及评价标准
        4.2.3.3 评价指标权重的分析
        4.2.3.4 评价结果与分析
        4.2.4 本节小结
    4.3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空间结构评价研究
        4.3.1 生态旅游资源空间结构的相关研究
        4.3.2 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4.3.2.1 数据来源
        4.3.2.2 研究方法
        4.3.3 结果分析
        4.3.3.1 生态旅游资源空间类型特征
        4.3.3.2 生态旅游资源空间均衡特征
        4.3.3.3 生态旅游资源空间密度特征
        4.3.3.4 生态旅游资源交通结构特征
        4.3.4 相关结论
    4.4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的规划响应和保护策略
        4.4.1 资源开发现状及存在问题
        4.4.1.1 生态旅游概念不清晰导致资源开发定位不准确
        4.4.1.2 生态旅游资源空间互补性弱,开发同质性强
        4.4.1.3 无序无度盲目开发造成的资源破坏和环境污染
        4.4.2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的空间规划响应
        4.4.2.1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的空间结构及开发时序规划
        4.4.2.2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的空间竞合策略
        4.4.2.3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之间的交通优化措施
        4.4.3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协调机制
        4.4.3.1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规划与政策协调
        4.4.3.2 制定严格明确的法律和管理体系
        4.4.3.3 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提高资源保护的成效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环境的量化评价及保护规划研究
    5.1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环境的分类及现状
        5.1.1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环境的分类
        5.1.2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内部环境现状
        5.1.2.1 湘西自然生态旅游环境
        5.1.2.2 湘西人文生态旅游环境
        5.1.2.3 湘西经济生态旅游环境
        5.1.2.4 湘西地区社会生态环境
        5.1.3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外部环境现状
        5.1.3.1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外部政治环境
        5.1.3.2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外部经济环境
        5.1.3.3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外部社会环境
    5.2 基于环境适宜性评价的山地生态旅游主体功能分区及生态红线划定
        5.2.1 生态旅游环境适应性评价的概念和原则
        5.2.1.1 生态旅游适宜性评价的概念
        5.2.1.2 生态旅游适宜性评价的原则
        5.2.2 评价方法及数据来源
        5.2.2.1 评价方法
        5.2.2.2 数据来源及处理
        5.2.3 指标选取及量化统计
        5.2.3.1 指标选取
        5.2.3.2 指标量化统计
        5.2.4 数据分析
        5.2.4.1 山地生态旅游环境安全评价
        5.2.4.2 山地生态旅游气候环境舒适性评价
        5.2.4.3 山地生态旅游NDVI分析
        5.2.5 评价结果
        5.2.5.1 不适宜区域
        5.2.5.2 低适宜区域
        5.2.5.3 中适宜区域
        5.2.5.4 高适宜区域
        5.2.6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主体功能分区及生态红线划定
        5.2.6.1 生态旅游主体功能分区和生态红线划定之间的关系
        5.2.6.2 湘西山地主体功能区及亚体旅游景观划分
        5.2.6.3 生态红线划定视角下的湘西山地生态旅游环境保护
    5.3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环境容量评价及调控策略研究
        5.3.1 区位简介及数据来源
        5.3.1.1 研究区域
        5.3.1.2 数据来源
        5.3.2 生态旅游环境容量评价指标选取和评价方法
        5.3.2.1 评价指标选取
        5.3.2.2 评价方法
        5.3.3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生态环境容量测算结果与分析
        5.3.3.1 旅游空间容量
        5.3.3.2 旅游生态容量
        5.3.3.3 旅游心理容量
        5.3.3.4 生态旅游环境容量测算结果
        5.3.4 基于生态旅游环境容量的调控策略
        5.3.4.1 外部宏观调控
        5.3.4.2 内部管理调控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设施的规划布局及具体设计研究
    6.1 景观格局评价视角下的山地生态旅游功能分区及景观规划
        6.1.1 八大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简介
        6.1.1.1 社会经济环境
        6.1.1.2 自然生态旅游资源
        6.1.1.3 人文生态旅游资源
        6.1.2 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
        6.1.2.1 景观生态学在生态旅游规划中的运用
        6.1.2.2 研究方法及数据提取
        6.1.3 景观空间格局分析
        6.1.3.1 景观要素构成
        6.1.3.2 景观异质性特征
        6.1.3.3 景观多样性特征
        6.1.4 存在问题及调整优化
        6.1.4.1 存在问题
        6.1.4.2 调整优化
        6.1.5 保护区生态旅游景观空间布局和功能划分
        6.1.5.1 生态旅游景观斑块布局
        6.1.5.2 生态旅游景观廊道布局
        6.1.5.3 生态旅游景观空间结构及功能划分
    6.2 基于景观视觉评价的山地生态旅游游览设施规划设计
        6.2.1 生态旅游游览设施的概念及分类
        6.2.2 生态旅游游览设施的空间选址研究
        6.2.2.1 游览设施空间选址的研究方法
        6.2.2.2 研究区域游览设施现状及备选样地的确定
        6.2.2.3 备选地址的景观视觉评价
        6.2.2.4 游览设施的空间布局规划
        6.2.3 生态旅游游览设施的材料选择
        6.2.4 生态旅游游览设施的外观设计
        6.2.4.1 游步道设计
        6.2.4.2 休息亭设计
        6.2.4.3 水榭设计
        6.2.4.4 观景台设计
    6.3 文化生态学语境下的保护区生态旅游服务设施规划设计
        6.3.1 文化生态学的概念和核心观点
        6.3.1.1 文化生态学的诞生及定义
        6.3.1.2 文化生态学的内在结构及表现形式
        6.3.2 本土文化景观要素的整理和分析
        6.3.2.1 文化生态景观要素整理
        6.3.2.2 聚落景观的空间分析
        6.3.3 文化生态学视野下的旅游服务设施设计原则及方法
        6.3.3.1 设计原则
        6.3.3.2 设计方法
        6.3.4 保护区内部的生态旅游服务设施规划设计
        6.3.4.1 游客中心设计
        6.3.4.2 生态旅馆
        6.3.4.3 环保厕所
        6.3.4.4 餐饮设施规划
        6.3.4.5 购物设施
        6.3.4.6 景观标识设施
        6.3.5 保护区外部的生态旅游服务设施规划设计
        6.3.5.1 酉水简介
        6.3.5.2 演绎多元文化共生导向下的景观空间结构
        6.3.5.3 再现民族文化特色的旅游景观节点
    6.4 八大公山保护区内部的基础设施规划
        6.4.1 生态旅游基础设施的概念及分类
        6.4.2 八大公山生态旅游基础设施规划的原则及现状
        6.4.2.1 八大公山基础设施现状
        6.4.3 八大公山交通设施规划
        6.4.3.1 八大公山外部交通规划
        6.4.3.2 八大公山景区内部交通规划
        6.4.3.3 景区内部交通设施设计
        6.4.4 八大公山给水排水规划
        6.4.4.1 八大公山给水预测及水源
        6.4.4.2 八大公山排水预测及处理方案
    6.5 保护区环境教育导向下的解说设施规划设计
        6.5.1 保护区生态旅游解说设施现状及问题
        6.5.2 基于SMRM模型的解说设施规划系统
        6.5.2.1. 基于环境教育功能的环境解说——“为什么解说”
        6.5.2.2 解说受众分析——“为谁解说”
        6.5.2.3 解说内容分析——“解说什么”
        6.5.2.4 解说设施的选择——“如何解说”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管理和评估
    7.1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管理概述
        7.1.1 概念辨析
        7.1.1.1 生态旅游规划管理
        7.1.1.2 生态旅游管理规划
        7.1.1.3 生态旅游管理规划和生态旅游规划管理的关系
        7.1.2 生态旅游规划管理的内容
    7.2 生态旅游规划过程管理
        7.2.1 生态旅游规划编制管理
        7.2.1.1 规划编制组织
        7.2.1.2 规划编制程序
        7.2.1.3 规划评审
        7.2.2 生态旅游规划实施管理
        7.2.2.1 组织管理
        7.2.2.2 人才建设
        7.2.2.3 法律法规
        7.2.3 生态旅游规划监督管理
        7.2.3.1 制定全面严格的监督机制
    7.3 山地生态旅游社区参与——以八大公山国家自然保护区为例
        7.3.1 生态旅游规划社区参与概述
        7.3.1.1 社区参与的缘起及概念
        7.3.1.2 社区参与生态旅游规划的意义
        7.3.1.3 社区参与生态旅游规划的原则及方式
        7.3.2 八大公山生态旅游社区参与现状
        7.3.2.1 八大公山社区参与的问题
        7.3.2.2 八大公山居民社区参与的态度
        7.3.3 八大公山生态旅游社区参与对策研究
        7.3.3.1 保护区社区参与生态旅游规划决策
        7.3.3.2 保护区社区参与生态旅游经营管理
        7.3.3.3 保护区社区参与生态旅游利益分配机制
        7.3.3.4 保护区社区参与生态旅游资源环境保护
        7.3.4 八大公山生态旅游社区参与保障机制
        7.3.4.1 教育培训保障
        7.3.4.2 组织制度保障
        7.3.4.3 法律法规保障
    7.4 基于一致性和绩效相结合的山地生态旅游规划评估策略研究
        7.4.1 传统旅游规划评估所存在的问题
        7.4.2 生态旅游规划的评估方法及数据来源
        7.4.3 基于一致性和绩效性相结合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7.4.3.1 规划评估内容
        7.4.3.2 指标体系的确定及分析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研究的结果、结论和展望
    8.1 论文结果与结论
    8.2 局限性及展望
        8.2.1 研究局限性
        8.2.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6)湖南省风景名胜区规划管理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2.3 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可能的创新点和不足
        1.4.1 可能的创新点
        1.4.2 不足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风景名胜区
        2.1.2 风景名胜区规划
        2.1.3 风景名胜区规划管理
    2.2 理论基础
        2.2.1 治理理论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3 国家公园理论
第3章 湖南省风景名胜区规划管理现状分析
    3.1 湖南省风景名胜区事业发展情况
        3.1.1 湖南省风景名胜区管理历程
        3.1.2 湖南省风景名胜区管理体系
    3.2 湖南省风景名胜区规划管理现状
        3.2.1 申报设立
        3.2.2 规划编制与审查
        3.2.3 风景名胜区规划实施管理
第4章 湖南省风景名胜区规划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申报设立阶段存在的问题
        4.1.1 范围划定不合理
        4.1.2 资源调查不科学
        4.1.3 利益协调不充分
    4.2 规划编制审查阶段存在的问题
        4.2.1 编制内容不规范
        4.2.2 横向协调难度大
        4.2.3 审批时间跨度长
    4.3 规划实施监督阶段存在的问题
        4.3.1 项目管控乏力
        4.3.2 规划监管被动
        4.3.3 评估机制缺失
    4.4 风景名胜区规划管理问题存在的原因分析
        4.4.1 思想认识不全面
        4.4.2 法规政策不完善
        4.4.3 资源调查不清晰
        4.4.4 管理体制不适应
        4.4.5 监管措施不到位
第5章 湖南省风景名胜区规划管理的改善对策
    5.1 提高保护认识提升规划地位
    5.2 开展资源普查夯实规划基础
    5.3 完善法规制度强化规划管理
    5.4 丰富规划体系明确阶段重点
    5.5 加强规划管控实施分类管理
        5.5.1 采取分区管控
        5.5.2 实行分级分类审批
    5.6 加强顶层设计探索新的体系
    5.7 完善监督保障强化规划落实
        5.7.1 完善监督评估机制
        5.7.2 完善管理状况预警机制
        5.7.3 完善公众参与机制加强监管
结论
参考文献
附件 湖南省风景名胜区一览表
致谢

(7)武夷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社区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相关概念与研究范围的界定
        1.1.1 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
        1.1.2 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社区
        1.1.3 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社区规划
    1.2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1.2.1 国际背景
        1.2.2 国内背景
        1.2.3 研究切入点和拟解决的问题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
        1.4.1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1.4.2 论文的章节安排
    1.5 研究方法
        1.5.1 系统论方法
        1.5.2 社会调查方法
        1.5.3 空间分析方法
第2章 中国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社区问题的复杂性分析及社区规划评述
    2.1 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社区的现状特征
        2.1.1 人口社会:农村社区为主,人口密度东西差异大
        2.1.2 资源权属:集体土地比例高,资源使用权有争议
        2.1.3 产业经济:产业结构较单一,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2.2 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社区问题的复杂性分析
        2.2.1 以集体林为主的非自然保护地面积增加
        2.2.2 多种自然保护地与社区的多重矛盾叠加
    2.3 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社区规划评述
        2.3.1 试点区相关社区规划政策概述
        2.3.2 问题一:周边社区合作保护策略缺乏保障制度的设计
        2.3.3 问题二:分区管理与社区搬迁策略忽略社区发展权益
        2.3.4 问题三:同质化的社区发展策略忽略社区内部差异性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多尺度问题分析的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社区规划研究框架建构
    3.1 相关研究综述
        3.1.1 中国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社区研究进展
        3.1.2 中国自然保护地社区问题研究综述
        3.1.3 中国自然保护地的社区规划研究综述
        3.1.4 国外国家公园的社区规划研究综述
        3.1.5 小结
    3.2 框架建构思路与理论基础
        3.2.1 思路:以社区问题的多尺度系统分析为切入点
        3.2.2 系统论
        3.2.3 冲突理论
    3.3 框架建构的目标与意义
        3.3.1 目标:针对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
        3.3.2 意义:提升认识和提供指导
    3.4 框架的内容与方法
        3.4.1 研究对象
        3.4.2 研究步骤与内容
        3.4.3 研究方法体系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武夷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概况及研究框架概述
    4.1 基本情况
        4.1.1 地理位置与范围
        4.1.2 自然文化资源概况
    4.2 社区概况
        4.2.1 区内社区概况
        4.2.2 周边社区概况
        4.2.3 社区管理现状
    4.3 武夷山试点区社区典型性分析
    4.4 武夷山试点区社区规划研究框架概述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武夷山试点区周边社区的问题研究
    5.1 问题识别:周边社区对试点区的影响与威胁
        5.1.1 野生动物的栖息地破碎化与孤岛化保护
        5.1.2 壮年晚期、老年期丹霞地貌局部地区受损
        5.1.3 九曲溪流域的水质、水量面临潜在威胁
        5.1.4 影响与威胁因素的空间分布现状
    5.2 试点区周边社区的土地利用变化分析——以武夷山市为例
        5.2.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5.2.2 1992-2014 年武夷山市建设用地的扩张分析
        5.2.3 1992-2014 年九曲溪东南支流流域的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5.3 周边社区问题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
        5.3.1 周边社区经济发展诉求大
        5.3.2 区域联合保护政策不完善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武夷山试点区内社区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矛盾研究
    6.1 问题识别:试点区内社区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矛盾
        6.1.1 山上:茶林之争
        6.1.2 山下:人地矛盾
    6.2 试点区茶园建设管理的古今变化分析
        6.2.1 选址布局:从分散种植到集中密植
        6.2.2 环境营造:从茶林相生到全垦除杂
        6.2.3 耕种管理:从精耕细作到粗耕药作
    6.3 试点区内社区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矛盾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
        6.3.1 意识:传统生态理念转变,注重短期经济利益
        6.3.2 技术:茶园建设技术改变,茶产业发展不充分
        6.3.3 制度:产权制度不完善,被动式社区参与保护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武夷山试点区内社区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7.1 问题识别:试点区内社区经济发展问题
        7.1.1 区域发展不平衡
        7.1.2 贫富收入差距大
        7.1.3 产业发展不充分
    7.2 典型社区的产业发展脉络
        7.2.1 自然保护区社区产业发展脉络——以桐木村为例
        7.2.2 武夷山地区社区茶产业发展脉络——以黄柏村为例
    7.3 试点区社区经济发展问题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
        7.3.1 社区基础条件差异
        7.3.2 社区能力建设不足
        7.3.3 社区发展政策不同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基于多尺度社区问题分析的试点区社区规划优化
    8.1 武夷山试点区多尺度问题分析小结
    8.2 武夷山试点区社区规划相关政策评述
        8.2.1 区域协调相关政策未明确空间和保障机制的设计
        8.2.2 社区管理相关政策或将加剧试点区与社区的矛盾
        8.2.3 社区发展相关政策忽略社区的差异性和能力提升
    8.3 武夷山试点区社区规划优化的目标及内容框架
        8.3.1 社区规划的优化目标
        8.3.2 社区规划的内容框架
    8.4 区域尺度的社区规划优化对策
        8.4.1 划定多层次的生态缓冲区
        8.4.2 完善联合保护机制,健全区域协调机制
    8.5 试点区尺度的社区规划优化对策
        8.5.1 调整和细化功能分区
        8.5.2 优化资源产权制度,完善社区参与制度
    8.6 社区尺度的社区规划优化对策
        8.6.1 优化社区分类调控
        8.6.2 细化社区发展机制,推动社区营造计划
    8.7 本章小结
第9章 结论与讨论
    9.1 结论
        9.1.1 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的社区特征及社区问题的复杂性
        9.1.2 基于多尺度问题分析的试点区社区规划研究框架建构
        9.1.3 武夷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的社区问题及形成机制
        9.1.4 基于多尺度问题分析的武夷山试点区社区规划优化
    9.2 讨论
        9.2.1 创新点
        9.2.2 局限性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中国自然保护地与社区的冲突案例分析一览表
附录B 访谈情况汇总表及部分访谈摘录
附录C 社区调查问卷
附录D 黄柏村口述史访谈大纲及部分访谈摘录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8)梵净山景观美学全球对比与世界遗产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选题背景
    2 立题依据
    3 研究的理论意义
    4 研究的现实意义
一 研究现状
    1 山地景观
    2 山地景观美学
        2.1 山地景观美学的总体特征
        2.2 山地景观美学与世界自然遗产的关系
    3 山地景观美学研究进展与展望
        3.1 文献获取与论证
        3.2 研究阶段划分
        3.3 主要进展与标志性成果
        3.4 国内外拟解决的关键科技问题与展望
二 研究设计
    1 研究目标与内容
        1.1 研究目标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特点与科技难点和创新点
    2 技术路线与方法
        2.1 技术路线
        2.2 研究方法
    3 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论证
        3.1 研究区选择的原则和依据
        3.2 研究区基本特征与代表性论证
三 梵净山景观成景机理与自然美
    1 梵净山景观成因与自然美
        1.1 构景的自然因素
        1.2 构景的文化因素
    2 梵净山景观类型与自然美
        2.1 景观类型划分原则和依据
        2.2 不同景观类型的自然美
    3 梵净山景观结构与自然美
        3.1 景观结构的厘定方法
        3.2 景观结构的尺度层次性
    4 梵净山景观特征与自然美
        4.1 空间尺度特征
        4.2 时间尺度特征
四 基于世界遗产标准的梵净山景观美学全球对比分析
    1 世界遗产“突出普遍价值”第七条评价标准的演绎解读
        1.1 “标准七”解读的必要性
        1.2 “标准七”的演变与发展
        1.3 “标准七”的争议与“类比法”的提出
    2 与满足美学标准的山地景观类型的世界遗产地的对比分析
        2.1 景观演化的生态环境对比
        2.2 景观美学对比
        2.3 对比分析结果
    3 与满足美学标准的山地景观类型的预备遗产地的对比分析
        3.1 景观演化的生态环境对比
        3.2 景观美学对比
        3.3 对比分析结果
    4 与潜在满足美学标准的山地景观类型的的非遗产地的对比分析
        4.1 景观演化的生态环境对比
        4.2 景观美学对比
        4.3 对比分析结果
五 梵净山景观美学的世界遗产价值
    1 梵净山景观谱系的完整性
    2 梵净山美学价值与感知度评价
        2.1 专家学者感知度评价
        2.2 游客审美感知度调查
    3 梵净山符合“突出普遍价值”的第七条评价标准
六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及获奖情况
附表 1:梵净山自然景观游客感知度访谈表
附表 2:133处满足第七评价标准的世界遗产地及其自然价值类型

(9)生态环境阈限背景下生物多样性保护与遗产旅游开发协同发展研究 ——以武陵源世界自然遗产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来源与背景
        1.1.1 选题来源
        1.1.2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3.1 国外研究情况
        1.3.2 国内研究情况
        1.3.3 研究现状评述
        1.3.4 未来研究趋势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方法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2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遗产旅游开发理论概述
    2.1 生物多样性保护概述
        2.1.1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价值
        2.1.2 生物多样的威胁和原因
        2.1.3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模式和进展
    2.2 遗产旅游开发概述
        2.2.1 旅游开发的定义和周期
        2.2.2 遗产旅游的概念和内涵
        2.2.3 遗产旅游开发的意义和模式
        2.2.4 旅游容量的概念和内容
    2.3 协同发展的理论基础
        2.3.1 协同论基础
        2.3.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3 生态学理论
        2.3.4 景观生态学理论
        2.3.5 环境伦理学理论
        2.3.6 经济学理论
3 世界自然遗产地武陵源概况
    3.1 研究区域概述
        3.1.1 区域概况
        3.1.2 地理位置
        3.1.3 区域范围
    3.2 自然地理概况
        3.2.1 地质地貌
        3.2.2 气候
        3.2.3 水文
        3.2.4 母质母岩及土壤
        3.2.5 自然灾害
    3.3 经济社会状况
        3.3.1 行政区域与人口
        3.3.2 经济发展状况
        3.3.3 社会进步状况
    3.4 世界自然遗产的价值
        3.4.1 具有突出价值的地质、地貌特征
        3.4.2 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完整性
        3.4.3 极高的风景美学价值
        3.4.4 珍奇的地质历史遗迹
        3.4.5 多姿多彩的气象景观
    3.5 世界自然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3.5.1 遗产地的管理
        3.5.2 遗产地的保护
        3.5.3 遗产地的利用
4 生物多样性分析及其保护进展梳理
    4.1 生物多样性主要特点
        4.1.1 物种组成丰富
        4.1.2 区系起源古老
        4.1.3 区系成分复杂
        4.1.4 地理过渡明显
        4.1.5 特有类型群集分布
    4.2 物种多样性分析
        4.2.1 主要植物种质资源
        4.2.2 主要动物物种资源
    4.3 生态系统多样性分析
        4.3.1 生态系统概况
        4.3.2 植物群落多样性
        4.3.3 主要动物分布情况
    4.4 景观多样性分析
        4.4.1岩峰石桩群斑块
        4.4.2 岩峰石柱峪谷溪沟斑块
        4.4.3 山坡岩墙峰柱沟谷斑块
        4.4.4 障谷内岩峰石柱群斑块
        4.4.5 方山台勘斑块
        4.4.6 廊道生态异质性状况
    4.5 珍稀濒危保护动、植物现状
        4.5.1 珍稀濒危植物及古树名木
        4.5.2 珍稀濒危动物
        4.5.3 外来入侵物种分析
    4.6 生物多样性评价
        4.6.1 评价指标
        4.6.2 评价方法
        4.6.3 评价结果及分析
    4.7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进展和问题
        4.7.1 生物多样性保护概况
        4.7.2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进展
        4.7.3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问题
5 遗产旅游开发评价及对生物多样性影响识别
    5.1 遗产地旅游资源状况分析
        5.1.1 景观资源评价
        5.1.2 旅游资源空间划分
        5.1.3 旅游资源发展潜力分析
        5.1.4 旅游资源开发利用适宜性评价
    5.2 遗产旅游开发现状分析
        5.2.1 遗产旅游开发的阶段
        5.2.2 遗产旅游开发的进展
        5.2.3 遗产旅游开发的问题
    5.3 遗产旅游开发评价
        5.3.1 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受到威胁
        5.3.2 遗产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失调
        5.3.3 遗产资源保护资金投入不足
        5.3.4 遗产利害相关人保护水平待提高
        5.3.5 遗产保护和管理体制待完善
    5.4 遗产旅游开发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识别
        5.4.1 生物多样性承载能力等级划分
        5.4.2 旅游发展对生物多样性影响的过程
        5.4.3 旅游发展对生物多样性影响的对象与结果
        5.4.4 武陵源遗产旅游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6 遗产地生态环境阈限状态分析与评价
    6.1 遗产地生态系统安全状况分析与评价
        6.1.1 评价内容
        6.1.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6.1.3 评价方法
        6.1.4 计算评价指标权重
        6.1.5 生态系统安全等级评价
    6.2 遗产地环境质量分析与评价
        6.2.1 大气环境质量评价
        6.2.2 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
        6.2.3 声学环境质量评价
        6.2.4 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6.3 遗产地生态环境阈限状态评价
        6.3.1 评价原则
        6.3.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6.3.3 评价过程与结果
7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遗产旅游开发协同发展机理推导
    7.1 协同发展的概念和内涵解析
        7.1.1 协同发展的定义
        7.1.2 协同发展的内涵
    7.2 协同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7.2.1 协同发展影响因素的构成
        7.2.2 协同发展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7.3 协同发展的协同度评价
        7.3.1 评价模型的构建
        7.3.2 协同性评价与分析
        7.3.3 结果分析
        7.3.4 结论
    7.4 协同发展的协同度变化预测
        7.4.1 灰色预测GM(1,1)模型的建立
        7.4.2 模型检验
        7.4.3 协同度的预测
    7.5 协同发展的模式推导
        7.5.1 现行模式描述与分析
        7.5.2 协同发展模式的概念和内涵
        7.5.3 协同发展的模式推导
        7.5.4 协同发展模式的实现机制
8 遗产旅游合理开发背景下生物多样性保护重构
    8.1 旅游规划环评中生物多样性影响的评价与调控
        8.1.1 环评中生物多样性影响识别的原则
        8.1.2 环评中生物多样性影响识别的内容
        8.1.3 规划中对生物多样性影响的调控
        8.1.4 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与旅游规划的结合
    8.2 遗产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模式和内容重构
        8.2.1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总体思路
        8.2.2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五种模式
        8.2.3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四个层次
        8.2.4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监测与预警
    8.3 遗产旅游开发中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升级
        8.3.1 突出保护自然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8.3.2 加强生态环境的保育与恢复
        8.3.3 加大自然和人为因素的灾害防治
        8.3.4 提升景区基础设施生态环保水平
        8.3.5 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功能区
    8.4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主体和效益多元化构建
        8.4.1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公众意识培育
        8.4.2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社区共同参与
        8.4.3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减贫协调发展
        8.4.4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法律制度完善
9 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理念下遗产旅游开发转型
    9.1 旅游环境容量的科学测算和合理管控
        9.1.1 环境容量计算模式
        9.1.2 资源空间容量测算
        9.1.3 生态环境容量测算
        9.1.4 设施环境容量测算
        9.1.5 环境容量的合理管控
    9.2 遗产旅游资源开发理念更新
        9.2.1 质量效益型开发
        9.2.2 生态自然型开发
        9.2.3 循环经济型开发
        9.2.4 生态补偿型开发
    9.3 遗产旅游开发模式转型
        9.3.1 生态旅游模式
        9.3.2 低碳旅游模式
        9.3.3 乡村旅游模式
        9.3.4 文化旅游模式
        9.3.5 多维复合模式
    9.4 遗产旅游开发核心景区扩容提质发展
        9.4.1 核心景区扩容提质的必要性分析
        9.4.2 核心景区扩容提质总体方案设计
        9.4.3 核心景区扩容提质方案综合效益分析
        9.4.4 核心景区扩容提质中的生物多样性保护
10 结语
    10.1 基本结论
    10.2 本文特色与创新
        10.2.1 研究特色
        10.2.2 创新点
    10.3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四、武陵源风景名胜区环境问题的现状、成因及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湖南省风景游赏行为时空特征研究[D]. 晁梦园.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01)
  • [2]西南喀斯特风景名胜区资源保护管理与可持续利用策略研究 ——以长顺县杜鹃湖风景名胜区为例[D]. 张茂莎. 贵州师范大学, 2021(08)
  • [3]市区型风景名胜区景中村风貌规划研究 ——以肇庆市岩前村为例[D]. 梁建豪.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4]张良皋风景园林学术思想研究[D]. 汤士东.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1)
  • [5]基于多元因子量化评价的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理论研究 ——以湘西地区为例[D]. 姚新涛. 天津大学, 2019(06)
  • [6]湖南省风景名胜区规划管理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陈妍. 湖南大学, 2018(07)
  • [7]武夷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社区规划研究[D]. 廖凌云. 清华大学, 2018(04)
  • [8]梵净山景观美学全球对比与世界遗产价值研究[D]. 许庆. 贵州师范大学, 2018(06)
  • [9]生态环境阈限背景下生物多样性保护与遗产旅游开发协同发展研究 ——以武陵源世界自然遗产地为例[D]. 马骏. 湖南师范大学, 2016(01)
  • [10]风景名胜区中城镇总体规划实施中的疑难问题——以武陵源风景名胜区索溪峪镇为例[J]. 房静思,李迪华,毛岩,王松,郑跃进. 城市发展研究, 2013(07)

标签:;  ;  ;  ;  ;  

武陵源风景区环境问题现状、成因及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