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观浅析(论文文献综述)
李小艳,甘晓成[1](2021)在《基于A-I-F的新疆特色小镇分类、评价与发展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十四五"是新疆推进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新疆特色小镇快速发展的重要时间窗口,因此,要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贯穿于新疆特色小镇发展的全过程,从而实现新疆特色小镇资源、产业、人居的和谐发展。本文从A-I-F全境域资源观的全新视角出发,探究特色小镇发展过程中旅游核心吸引物(A)、特色产业(I)及功能体系(F)三大空间职能的独立性及协同效应,通过界定特色小镇的内涵与特性,提出14主类、29亚类、50小类的特色小镇资源分类与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并根据旅游核心吸引物(A)、特色产业(I)及功能体系(F)之间的协同程度及差异性归纳出新疆特色小镇的六种发展模式,有助于推动新疆特色小镇可持续发展。
贾鑫欣[2](2021)在《高中地理教材中人地协调观的体现及使用策略》文中研究指明新课标提出了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人地协调观”在地理学及地理教学中均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人教版新版本高中地理教材于2019年投入使用,新版教材依据新课标做出了许多改进,教材中包含了丰富的人地协调观教学素材,教材作为教学的直接材料,也是培养学生人地协调观的直接依据,因此,研究如何更好地利用教材进行人地协调观的培养就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了文献法对人地协调观素养的内涵、培养过程,教材与人地协调观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使用内容分析法对新版本必修两册教材中人地协调观的内容进行梳理,将知识体系和表层系统按照人地协调观的水平划分、体现角度、体现观念进行分类分析。通过与一线教师的访谈,笔者了解到教师、学生对人地协调观的认知程度,教师对新教材的使用意见和建议。最终,在对人地协调观内容进行梳理的基础上,结合访谈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笔者对教材内容提出了具体的使用策略。本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有:在对教材进行分析后,发现新教材内容更新,时效性更强,更能贴合时代发展的背景。人地协调观内容在“地对人的影响”、“人对地的影响”、“人地协调”几个方面都有所展现。教材表层系统内容丰富多样,文字使得人地协调观的表达更加严谨,图像使得人地协调观的表达更加丰富、直观,活动使得人地协调观知识能够应用于实践,案例、问题探究使得人地协调观观念贴合实际。通过与教师的访谈结果得到,教师对人地协调观的认知程度较高,但是对核心素养的学习程度参差不齐,这表明应该加强教师队伍的学习。学生对人地协调观的认知程度因年级不同而有所不同,高一学生较为模糊,高三学生经过地理知识的整体学习,大多对人地协调发展有了较为系统的认识。结合分析和访谈发现的问题,笔者认为新教材的使用要以课标为依据,以高效的教学方法为指导,既要提高教师教的能力,也要培养学生学的能力,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将人地协调观的培养上升到审美观、价值观的高度。例如巧设导入情境,激发人地协调意识;拓展教材案例,深入人地关系思考;创设问题情境,促进深度教学;整合乡土地理,将理论知识付诸实践;关注过程性评价,多层次培养人地协调观。
房建奇[3](2020)在《企业家社会资本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绩效作用机制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等新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社会经济发展步入“大数据”时代。大数据的发展正推动着企业经营管理向生态环境全息化、经营社会化、线上线下融合化、管理决策数据化、组织结构虚拟化、成员权力平等化方向转变,对企业现有生产模式、经营模式、管理模式产生新的影响和作用,引发企业的经营管理产生深刻变革。同时,大数据的发展也创造了新的市场竞争环境,为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新机遇、新模式和新途径。由此,知识的跨界搜寻与共享、企业间的开放合作已经成为大数据时代企业发展的显着特征。科技型中小企业是科技与经济结合的成功范例,也是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主力军,经过40多年的发展,虽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在现实中仍面临着人力和信息资源不足、创新资源严重匮乏、创新手段单一等方面发展困境。因此,在大数据时代,科技型中小企业如何摆脱自身实力限制实现创新发展、提升竞争优势,已经成为学术界和实践领域广泛关注的焦点课题。企业家作为企业网络的创造者和关键学习代理人,直接决定着企业生存与发展,其社会资本作为企业获取创新资源的关键通道,是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和有效手段。基于此,本文从大数据时代背景出发,以企业家社会资本为基础,以组织学习和动态能力为中介变量,以大数据能力和环境不确定性为调节变量,构建了企业家社会资本与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关系的理论模型。重点聚焦四个具体问题:第一,科技型中小企业能否通过企业家社会资本实现技术创新?第二,企业家社会资本是如何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第三,企业家社会资本与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是否存在中间路径?第四,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新绩效产生过程中,企业家社会资本是否存在权变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期望能够揭示大数据时代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企业家社会资本的作用机制,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丰富企业家社会资本、组织学习、动态能力、大数据能力、环境不确定性和技术创新领域的研究视角,从而为新时代下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提供更为切实可行的建议与对策。本研究基于资源观理论、组织学习理论和动态能力理论,以北京、上海、辽宁、河北、吉林、云南6个省(市)为研究区域,以上述6省(市)高科技园区、产业园区、工业园区和软件园区内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为研究对象,共发放调研问卷810份,最终获得有效问卷570份。经实证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企业家社会资本与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绩效呈正相关关系。其中,结构维度社会资本、关系维度社会资本、认知维度社会资本均能显着地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提升;第二,组织学习及其两个维度(探索式学习和利用式学习)、动态能力及其两个维度(资源整合能力和组织重构能力)分别在企业家社会资本与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关系间发挥中介作用;第三,企业家社会资本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绩效产生影响的机制过程中,组织学习和动态能力产生了链式中介作用。此外,组织学习对动态能力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第四,大数据能力能够有效加强组织学习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但其三个维度的调节作用效果不同,大数据人力资源、大数据无形资源均正向调节于组织学习或动态能力与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大数据有形资源对上述关系没有显着的调节作用。第五,组织学习与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绩效之间的作用机制受环境不确定性的正向调节,且环境不确定性正向调节组织学习、动态能力的中介路径;环境不确定性对动态能力与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绩效之间的正向调节作用不显着。更进一步地,环境不确定性对动态能力的中介路径调节不显着。本研究丰富了企业家社会资本、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及其两者之间关系的相关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第一,本研究通过实证研究,分析探讨企业家社会资本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作用影响,既弥补了现有企业家社会资本实证研究的不足,又丰富和完善了企业家社会资本的理论内涵,为企业家社会资本的未来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第二,本研究聚焦企业家这一特殊群体,以企业家社会资本作为研究的出发点,着重分析其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丰富了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实践路径;第三,本研究将组织学习和动态能力作为中介变量、大数据能力和环境不确定性作为调节变量,构建了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受企业家社会资本影响机制的整合模型,通过实证分析打通了二者作用机制中的盲点,填补了二者之间内在作用机制解释不足方面的缺陷。
赵瑞晴[4](2020)在《高中地理教学“人地协调观”学习进阶设计与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14年3月我国教育部发布《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该意见明确指出学生核心素养体系建设是深化课程改革的一项新的重要举措[1]。人地关系始终是地理学最为核心的研究主题,作为四大地理核心素养之一的“人地协调观”是地理学科的核心价值观,也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石,但是在课堂教学中的培养情况不容乐观。基于这样的研究背景,本文尝试探索新的教育教学理论与“人地协调观”的教学相结合,以期进一步培育学生的“人地协调观”素养。地理核心素养的确定体现了地理学科独特的育人价值,如何在地理教学中进一步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我们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明确不同阶段学生的水平分级,促进课程标准、教学和评价相一致是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体系改革的重点,同时这也是学习进阶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学习进阶是学生围绕某一学科主题概念的学习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将学习进阶理论与地理核心素养相结合,加强进阶过程的目的性,有利于核心素养的发展路径更加清晰。本研究的意义在于:“人地协调观”作为统领地理核心素养的基本价值观念,通过探索和设计高中地理教学“人地协调观”培养的学习进阶之路,促进学习进阶与地理学科相融合,丰富高中地理教育教学理论,可为一线教师进一步培育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提供一定参考价值。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实践总结测评法等,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对“人地协调观”和学习进阶进行文献综述,界定核心素养、学习进阶和“人地协调观”的内涵。在认知发展理论、螺旋式课程理论、最近发展区理论、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指导下,通过文献阅读、现状调查、教材梳理、典例设计、问题分析对本论文展开研究,研究内容如下:(1)进行高中地理“人地协调观”教学现状调研,了解了高中生“人地协调观”培养现状;分析高考地理典型例题,发现在高考地理试题的析题与答题过程中对“人地协调观”素养水平的考查要求在提升。因此,尝试构建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人地协调观”学习进阶,既可为一线地理教师提供教学思路,又符合高考对地理核心素养教学的要求。(2)通过梳理课程标准、高中地理教材和参考有关专家学者的观点,本文认为“人地协调观”的表现维度包括“地对人的影响”、“人对地的影响”、“人与地协调发展”三个方面,“人地协调观”的构成要素主要为“自然观、资源观、环境观、人口观和发展观”。然后,按照“自然观、资源观、环境观、人口观和发展观”五个进阶维度界定“人地协调观”学习进阶水平层次。(3)基于前文构建的“人地协调观”学习进阶框架,以具体案例为依托,提出“地对人”、“人对地”、“人地协调”的学习进阶构建思路,并以“荒漠化的治理-以西北地区为例”设计了“人地协调”的学习进阶综合教学过程,依据对“人地协调观”学习进阶水平层次划分,对本节内容划分了四个进阶水平层次。并以本案例进行高中地理“人地协调观”学习进阶效果的测评,通过对比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后测结果,发现学习进阶指导下的教学效果更好。(4)提出高中地理教学中有利于培养学生“人地协调观”素养的策略,教师按照层级结构组织教学是关键,提高教师自身专业素养、改善学校教学环境、转变学业评价方式是进一步培育学生“人地协调观”素养的保证。通过研究发现,基于学习进阶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效果更好,考虑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按层级结构组织教学,有利于构建“人地协调观”清晰的教学路径。本文创新点在于顺应正在进行的围绕核心素养教育体系的重构,基于学习进阶理论指导培育地理核心素养,为学习进阶理论应用于地理核心素养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为地理核心素养的培育提供新思路。最后,由于本人教学经验不足,教育实习时间短,在本文研究的科学性、准确性上还存在一定不足之处。期望今后深入学校教学工作,充分了解各个阶段学生的素养水平,更科学准确的划分各个阶段学生应达到的进阶中间水平,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拾级而上。同时希望今后学习进阶理论应用于地理核心素养的研究不断向纵深方向发展。
张雨青[5](2020)在《高中生地理核心素养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实证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地理核心素养是目前中学生学习地理必备的品格与能力,地理核心素养水平的高低对中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很大影响。目前对中学生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现状进行量化评价的研究很少,所以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利用问卷调查法,结合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相关内容与教育学基础理论,尝试构建了高中生地理核心素养评价指标体系,结合评价指标体系的等级划分标准,构建最终的评价指标体系表。然后依据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编制相应的评价测试题,对实习学校高一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现状进行了量化评价,分析研究学生在地理核心素养培养过程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从而提出相应的培养策略,以期为一线地理教师的地理教学提供借鉴参考。本文的具体研究内容如下:首先论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总结了国内外研究现状,确定了主要研究内容,并且梳理了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其次,阐述了核心素养与地理核心素养的概念,简要概述了地理科学理论、系统理论、情境学习理论等本文的理论基础。第三是按照时代性、一致性、独立性和可测性原则和高中生地理学习的实际,紧扣四个地理核心素养的内涵,选取与其对应的二级指标,从而构建高中生地理核心素养评价指标体系,并参考专家意见,运用统计加权的方法将其量化,以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表。然后分析说明测试题的选择与目的,并且运用案例分析法从学生个体和整体入手,分析评价其目前的地理核心素养水平,研究结果显示被测学生大部分未树立正确的人地协调观,缺乏综合思维,并且学生整体的区域认知素养和地理实践力都有待提高。最后基于研究得出的结论,从地理核心素养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培养策略:利用教学案例渗透人地协调观;运用框架式思维导图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利用地理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区域认知;运用探究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以促进高中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和培养。
袁露[6](2020)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人地协调观的培养策略研究 ——以人教版必修二为例》文中提出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了要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面对当今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以及新时代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对课程标准进行了修订,并提出了学科核心素养。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提出地理核心素养包括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四大方面,其中人地协调观居于核心地位。人地协调观是地理课程内容蕴含的最核心的价值观,包含了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发展观。如何在教学中有效的落实核心素养成为当今每一个教育者应该思考的问题。因此,本文围绕着“以人教版必修二为例,对高中地理教学中人地协调观的培养策略研究”为主题,展开了以教师为研究对象,针对教学中人地协调观培养现状的研究。通过对人地协调观培养策略的研究,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人地协调观素养,也利于高中地理必修二教学的优化。本文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和IPA分析法,以人地协调观内涵和相关概念为基础,以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对有过高中地理必修二教学经验的教师进行人地协调观培养现状的调查,对调查结果运用IPA法进行分析,得出当前人地协调观培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培养策略,根据培养策略对高中地理必修二的内容进行教学设计。通过对高中地理教学中人地协调观培养现状的调查,得出以下结论:(1)人地协调观内涵的理解对于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人地协调观是重要的,高中地理教师对人地协调观内涵理解的重要性评价也说明了这一点。虽然高中地理教师对从“人对地的影响”、“地对人的影响”以及“人地协调”三个方面去理解人地协调观内涵的重要性评价较低,却对准确区分人地协调观相关概念的重要性评价较高。在实际教学中,从三个方面理解人地协调观内容的实施状况较好,其均值甚至超过了重要性评价得分均值。而对准确区分人地协调观相关概念的实施状况与重要性程度存在较大差距。因此,高中地理教师在教学中应加强对人地协调观相关概念的区分。(2)高中地理教师对在高中地理必修二中培养人地协调观的重视程度较高。教师认为在高中地理必修二的教学中重要的是:能根据新课程标准中树立人地协调观的要求进行备课、有意识地培养人地协调观、明确教材中与人地协调观衔接的内容,而对教学中科学整合课程资源、对人地协调观的内容拓展和深化以及情感升华落脚点为人地协调观的重要性评价并不高。在实际教学中,根据新课程标准备课、有意识培养人地协调观和明确衔接的内容实施状况好,而科学整合课程资源、对内容拓展和深化、情感升华落脚点为人地协调观的实施状况较差。因此在高中地理必修二的教学中,要加强课程资源的整合、拓展和深化人地协调观内容以及注重教学的情感升华。(3)人地协调观的培养落实到具体教学过程时,虽然高中地理教师对其相关因素的重要性评价略低于前两项,但并不能忽略其重要性。高中地理教师对设计相应的教学过程落实人地协调观目标、培养学生解决生活中人地矛盾的能力、明确人地协调观具体表现的重要性评价较高,而对运用恰当的方法对人地协调观内容进行教学、对学习内容进行反思以及评价人地协调观培养效果的重视程度不高。在实际人地协调观培养的教学中,教师对明确人地协调观具体表现、设计相应的教学过程、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实施状况较好,而对培养解决生活中人地矛盾的能力、对内容进行反思以及评价人地协调观效果的实施状况一般。因此,高中地理教师要加强反思和评价,并提高学生解决人地矛盾的能力。(4)高中地理教学中人地协调观的培养可采取如下策略:对优势区域的因素可通过科学解读课标,全方位渗透人地协调观以及创新教学方式,多种形式的教学过程相结合来保持优势,突出创新;对维持区域的因素可维持现状,节省精力;对机会区域的因素可通过丰富人地协调观培养的教学素材,增强人地协调观内容的开放性和拓展性,组织反思,促进评价方式多样化来把握机会,继续改进;对重点关注区域的因素可通过增强人地协调观相关概念的区分和在地理实践中培养学生运用人地协调观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来提高关注,重点改进。
梁婷[7](2020)在《基于人地协调观视角的高考地理试题研究及教学启示 ——以2010-2019年四川省高考试题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人地关系一直都是地理学的核心研究内容,地理学的重要任务就是帮助人们认清人地关系,合理调整自身行为,以达成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平衡。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人口的急剧增长,人与地的矛盾日益突出,各种人地关系问题层出不穷,人们逐渐意识到协调人地关系的重要性,培养人们人地协调的观念成为推动时代发展的重要动力。高中地理课程是地理学及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学科需要和时代需求的角度来看,其有必要承担起培养学生人地协调观的重任。2017年,最新版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出台,人地协调观作为地理四大核心素养之一被提出,自此,如何培养与评价学生的人地协调观素养成为高中地理教师讨论的热点话题。高考地理试题是评价学生人地协调观的重要方式,且对地理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为了更科学合理地评价学生的人地协调观素养,也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素养,本文基于人地协调观视角,采用文献研究法、统计分析法、归纳总结法和案例分析法,对2010-2019年四川省高考地理试题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2010-2019年四川省高考地理试题具有一定的特点,一是重点考查生态环境及其可持续发展等内容,二是突出考查学生分析、处理人地关系问题的能力,三是情境材料愈发丰富、真实。同时,2010-2019年四川省高考地理试题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一是人地协调观素养的考查力度不够,二是科学人口观和资源观的考查比重较小,三是第四水平层次人地协调观的考查比重偏低。针对以上不足,提出了以下试题命制建议:第一,将人地协调观素养融入到其它核心素养的考查之中,实现一题同时考查多种素养,从而加大人地协调观素养的考查力度;第二,将科学人口观或科学资源观融入到其他三种具体素养的考查之中,使五种具体素养的分值结构达到平衡,以此增加科学人口观和资源观的考查比重;第三,通过提高试题设问综合程度的方式,提升人地协调观试题的水平层次,从而增加第四水平层次试题的比重。结合试题特点,得出了以下利于人地协调观培养的教学启示:第一,灵活设计教学环节,实施问题式教学;第二,巧妙运用生活案例,开展实践教学;第三,适当选用热点事件,进行时事教学。并依据教学启示,以全球气候变暖、农村化肥农药使用现状和澳大利亚森林火灾为主题分别设计了培养学生人地协调观的问题式教学案例、实践教学案例和时事教学案例。
徐凯红[8](2019)在《基于人地协调观认知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研究》文中提出2017年10月,自党的十九大以来,“立德树人”被确立为教育的根本目标之后,各门课程都开始基于学科特征,凝炼核心素养。新课程标准列出了四大地理核心素养,其中人地协调观居于核心地位。在新课程改革的迫切要求下,地理核心素养的落实情况如何,尤其是对人地协调观的认知情况及培养策略的研究必要性就凸显出来。本文在研读核心素养相关专着和地理教学专着的基础上,通过查阅人地协调观素养的相关期刊文献,结合教育心理学理论,采用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课堂观察法、访谈法等方法进行研究。本文分析了地理核心素养的提出背景与相关内涵,研究了人地协调观培养的目标水平划分和学业标准要求,调查了高中生人地协调观认知现状以及高中地理教师在教学中落实人地协调观素养时面临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人地协调观培养的有关策略,希望有助于人地协调观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研究结论如下:1.分析了高中生人地协调观认知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学生对人地协调观素养不够重视,对其内涵了解不够科学全面。通过问卷分析可以知道高中生的年级与人地协调观认知程度相关性显着,学生所处的年级以及当前正学习的地理课程内容对其人地协调观的形成和发展影响很大。高二和高三年级的学生对于人地协调观的认知程度明显高于高一年级。所以,接下来针对各年级段的地理教学就应该采取不同的措施,因时因材施教。2.讨论了高中地理教师在人地协调观培养时面临的问题及原因教师对于地理学科前沿的知识与理念了解不够深入、对人地协调观内涵理解不全面,在教学过程中对教材相关章节中涉及人地协调观的教学内容拓展不够;教师对学生人地协调观认知的学情分析不够具体;与人地协调观有关的教学目标的设计不够全面、层次不分明;与人地协调观有关的教学活动设计不够丰富,策略选择比较单一等。究其原因,首先,在高考选拔体制不变的大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评价方式比较单一,唯分数论;其次,学校和教育部门的相关领导对于核心素养的培养不重视等。3.提出了高中地理教学中人地协调观培养的策略(1)人地协调观的认知优化策略:提高地理教师对人地协调观素养的重视程度;通过深挖教材,依托地理学的核心概念、基本原理与规律进行人地协调观素养的渗透;(2)人地协调观的教学设计策略:教学设计应重视对学生的学情分析,准确评估学生现有的人地协调观认知水平、科学探索学生人地协调观的认知路径;对人地协调观的教学目标设计应具体,层次分明,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3)人地协调观的教学实施策略:积极拓展教材,优化有关人地协调观的教学内容组织方式;针对教材不同章节,合理安排教学活动,丰富课堂呈现方式,恰当地运用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等教学方法;(4)人地协调观的教学评价策略:在课堂评价中,积极关注表现性评价,以及学生思维结构的评价;在课后检测中,试题设计应体现素养立意,努力通过创设不同情景,提升学生的人地协调观水平等。
袁志霞,周垚,戴建平[9](2019)在《环境管理视角下人力资源绿色实践与组织可持续竞争优势研究》文中认为基于环境管理视角,开发了将人力资源绿色实践与自然资源观战略(环境管理,产品/服务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理论框架,用于分析组织可持续竞争优势的作用机理,指出组织人力资源绿色实践、环境管理、产品(服务)管理和可持续发展能有效实现组织的持续竞争优势,可进一步用于指导后续的实证研究。
丁声俊[10](2019)在《以“两山论”为引领振兴中国木本粮油特色产业》文中研究指明我国广袤山地丘陵的"绿色资源宝库"尚未被开发利用。"两山论"以辩证方法论提升和丰富了发展经济学,尤其是创新了空间经济学和资源经济学,为打开我国绿色资源宝库、振兴木本粮油特色产业敲起洪亮的钟声。运用"大资源观",可以全面认识我国发展木本粮油特色产业的优势条件及其重大意义:它是改善供给质量的"粮安工程"、建设美丽祖国的生态工程、科学开发绿色资源的民生工程和深度合理开发资源的空间工程。振兴木本粮油特色产业,必须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重点补足短板;以"两山论"为引领,打牢产业发展的基础;强化科技创新驱动,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突出特色,建设现代木本粮油产业经济体系;探索新形式,开拓新路径。
二、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观浅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观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A-I-F的新疆特色小镇分类、评价与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特色小镇的界定及特征 |
三、A-I-F的特性、分类与评价 |
四、特色小镇类型与发展模式 |
(一)A-I-F式特色小镇分类 |
(二)新疆特色小镇发展模式 |
五、结论与展望 |
(2)高中地理教材中人地协调观的体现及使用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1.国外研究现状 |
2.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1.研究方法 |
2.研究思路 |
二、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一)概念界定 |
1.人地协调观 |
2.人地协调观的水平划分 |
3.教材使用 |
(二)理论基础 |
1.人地关系论 |
2.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三、教材中人地协调观的体现 |
(一)知识体系分析 |
(二)表层系统分析 |
1.课文系统 |
2.图像系统 |
3.作业系统 |
四、教材中人地协调观内容的使用现状调查 |
(一)访谈提纲的设计 |
1.访谈目的 |
2.访谈对象 |
3.访谈内容 |
(二)访谈结果及分析 |
1.样本情况 |
2.教师对人地协调观的认知程度 |
3.学生对人地协调观的认知程度 |
4.教材中人地协调观内容的教学现状调查 |
五、教材中人地协调观内容的使用策略 |
(一)巧设导入环节,激发人地协调意识 |
(二)拓展教材案例,深入人地关系思考 |
(三)创设问题情境,促进深度教学 |
(四)整合乡土地理,将理论知识付诸实践 |
(五)关注过程性评价,多层次培养人地协调观 |
六、教学案例 |
七、结论与展望 |
(一)结论 |
(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教材内容分析 |
附录2 访谈提纲 |
附录3 访谈实录 |
致谢 |
(3)企业家社会资本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绩效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实践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1.4 研究的主要创新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论文结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绩效 |
2.1.1 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界定 |
2.1.2 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内涵 |
2.1.3 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影响因素 |
2.1.4 研究评述 |
2.2 企业家社会资本 |
2.2.1 企业家社会资本的内涵 |
2.2.2 企业家社会资本的维度 |
2.2.3 企业家社会资本研究现状 |
2.2.4 研究评述 |
2.3 组织学习 |
2.3.1 组织学习的内涵 |
2.3.2 组织学习的类型和维度 |
2.3.3 组织学习相关研究 |
2.3.4 研究评述 |
2.4 动态能力 |
2.4.1 动态能力的内涵 |
2.4.2 动态能力的维度 |
2.4.3 动态能力相关研究 |
2.4.4 研究评述 |
2.5 大数据能力 |
2.5.1 大数据能力的内涵 |
2.5.2 大数据能力的维度 |
2.5.3 大数据能力研究现状 |
2.5.4 研究评述 |
2.6 环境不确定性 |
2.6.1 环境不确定性的内涵 |
2.6.2 环境不确定性的维度 |
2.6.3 环境不确定性研究现状 |
2.6.4 研究评述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3.1 理论基础 |
3.1.1 资源观理论 |
3.1.2 组织学习理论 |
3.1.3 动态能力理论 |
3.2 概念模型 |
3.3 研究假设 |
3.3.1 企业家社会资本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 |
3.3.2 组织学习中介作用 |
3.3.3 动态能力中介作用 |
3.3.4 组织学习和动态能力链式中介作用 |
3.3.5 大数据能力的调节作用 |
3.3.6 环境不确定性的调节作用 |
3.3.7 被调节的中介效应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研究方法 |
4.1 访谈设计 |
4.1.1 访谈对象 |
4.1.2 访谈的实施 |
4.1.3 访谈结果 |
4.2 问卷设计 |
4.2.1 问卷设计过程 |
4.2.2 问卷结构 |
4.3 变量设计与测量 |
4.3.1 被解释变量 |
4.3.2 解释变量 |
4.3.3 中介变量 |
4.3.4 调节变量 |
4.3.5 控制变量 |
4.4 数据分析方法 |
4.5 预调研及量表检验 |
4.5.1 信度分析 |
4.5.2 探索性因子分析 |
4.5.3 因子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实证分析与结果讨论 |
5.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5.2 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 |
5.3 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 |
5.4 信度与效度分析 |
5.4.1 信度分析 |
5.4.2 效度分析 |
5.4.3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
5.4.4 多元回归三大基本问题检验 |
5.5 假设检验 |
5.5.1 企业家社会资本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作用检验 |
5.5.2 组织学习中介效应检验 |
5.5.3 动态能力中介效应检验 |
5.5.4 组织学习和动态能力链式中介效应检验 |
5.5.5 大数据能力的调节效应检验 |
5.5.6 环境不确定性的调节效应检验 |
5.5.7 被调节的中介效应检验 |
5.5.8 稳健性检验 |
5.6 研究结果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启示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启示 |
6.2.1 理论贡献 |
6.2.2 实践启示 |
6.3 研究局限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半结构化访谈提纲 |
附录2 调研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高中地理教学“人地协调观”学习进阶设计与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人地关系是地理学最为核心的研究主题 |
1.1.2 “人地协调观”是地理学科的核心价值观 |
1.1.3 “人地协调观”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石 |
1.1.4 “人地协调观”在教学过程中有待落实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3.1 关于“人地协调观”的研究现状述评 |
1.3.2 关于学习进阶的研究现状述评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论文创新点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核心素养 |
2.1.2 人地协调观 |
2.1.3 学习进阶 |
2.2 理论基础 |
2.2.1 认知发展理论 |
2.2.2 螺旋式课程理论 |
2.2.3 最近发展区理论 |
2.2.4 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 |
3 高中地理“人地协调观”教学现状调研分析 |
3.1 高中地理“人地协调观”学校教学现状 |
3.1.1 调查问卷样本分析特点总结 |
3.1.2 高中地理“人地协调观”学校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
3.2 高中地理“人地协调观”测试高考试题分析 |
3.2.1 高考中出现的分值分析 |
3.2.2 高考中出现的试题分析 |
3.3 高中地理“人地协调观”教学课外实践活动分析 |
4 高中地理“人地协调观”教学内容梳理和学习进阶构建思路 |
4.1 高中地理“人地协调观”教学内容梳理 |
4.1.1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人地协调观”相关内容 |
4.1.2 高中地理必修模块教材中“人地协调观”教学内容 |
4.1.3 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模块教材中“人地协调观”教学内容 |
4.2 高中地理“人地协调观”学习进阶构建思路 |
4.2.1 “人地协调观”内涵梳理 |
4.2.2 高中地理“人地协调观”学习进阶设计思路 |
5 高中地理“人地协调观”学习进阶典型案例设计 |
5.1 高中地理“地对人”学习进阶案例设计思路 |
5.2 高中地理“人对地”学习进阶案例设计思路 |
5.3 高中地理“人地协调”学习进阶案例综合设计教学过程 |
5.3.1 分析学生学情,确定进阶起点 |
5.3.2 解读课程标准,确定进阶终点 |
5.3.3 梳理教材内容,确定中间状态 |
5.3.4 按照层级结构,组织教学过程 |
6 高中地理“人地协调观”学习进阶效果测评 |
6.1 实验过程 |
6.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6.2.1 不同进阶水平的测试结果分析 |
6.2.2 测试结果综合分析 |
7 高中地理“人地协调观”学习进阶实施策略 |
7.1 按照层级结构组织教学 |
7.2 提高教师自身专业素养 |
7.3 学校改善教学环境 |
7.4 转变学业评价方式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调查问卷 |
附录2 后测试题 |
致谢 |
(5)高中生地理核心素养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基本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核心素养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核心素养 |
2.1.2 地理核心素养 |
2.2 理论基础 |
2.2.1 系统理论 |
2.2.2 人本主义理论 |
2.2.3 情境学习理论 |
第3章 高中生地理核心素养评价体系构建 |
3.1 评价指标构建的原则与目标 |
3.1.1 指标的选取原则 |
3.1.1.1 时代性原则 |
3.1.1.2 一致性原则 |
3.1.1.3 独立性原则 |
3.1.1.4 可测性原则 |
3.1.2 主要目标 |
3.2 评价指标的选取 |
3.2.1 一级指标的选取 |
3.2.2 二级指标的选取 |
3.3 确定权重 |
3.3.1 一级指标权重的计算 |
3.3.2 二级指标权重的计算 |
3.3.3 评价指标权重系统表 |
3.4 评价指标体系的等级划分与标准 |
3.5 建构高中生地理核心素养评价指标体系 |
第4章 高中生地理核心素养培养评价实证分析 |
4.1 评价测试题的编制 |
4.1.1 测试题的选择 |
4.1.2 测试题分析 |
4.2 基于地理核心素养评价的测试结果分析 |
4.2.1 单体评价分析 |
4.2.2 整体评价分析 |
4.3 高中生地理核心素养培养存在的问题 |
4.3.1 部分学生人地协调观还未形成 |
4.3.2 多数学生缺乏综合思维能力 |
4.3.3 学生区域认知能力有待提高 |
4.3.4 学生地理实践力总体较差 |
第5章 高中生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
5.1 利用教学案例渗透人地协调观 |
5.2 运用框架式思维导图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 |
5.3 利用地理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区域认知 |
5.4 运用探究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地理核心素养各评价指标设置调查问卷 |
附录 B 地理核心素养各评价指标的重要程度调查问卷 |
附录 C 高中生地理核心素养评价测试题 |
作者简历 |
(6)高中地理教学中人地协调观的培养策略研究 ——以人教版必修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2 基础理论 |
第3章 高中地理教学中人地协调观培养现状分析 |
3.1 高中地理教材中人地协调观的内容 |
3.2 调查问卷设计 |
3.3 问卷结果分析 |
3.4 小结 |
第4章 高中地理教学中人地协调观培养策略 |
4.1 培养策略 |
4.2 案例设计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基于人地协调观视角的高考地理试题研究及教学启示 ——以2010-2019年四川省高考试题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学科研究的需要 |
1.1.2 时代发展的需求 |
1.1.3 课程改革的要求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进展 |
1.3.1 国外研究进展 |
1.3.2 国内研究进展 |
1.3.3 研究述评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第2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人地关系 |
2.1.2 人地协调观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人地协调理论 |
2.2.2 建构主义理论 |
2.2.3 问题教学理论 |
2.2.4 “从做中学”理论 |
第3章 基于人地协调观视角的高考地理试题分析 |
3.1 试题分析 |
3.1.1 人地协调观试题分值统计分析 |
3.1.2 人地协调观具体素养的考查分析 |
3.1.3 人地协调观水平层次的考查分析 |
3.2 试题特点与不足 |
3.2.1 试题设计的特点 |
3.2.2 试题设计的不足 |
第4章 四川省高考地理试题命制建议及教学启示 |
4.1 试题命制建议 |
4.1.1 加大人地协调观素养的考查力度 |
4.1.2 增加科学人口观和资源观的考查比重 |
4.1.3 提高第四水平层次人地协调观的考查比重 |
4.2 教学启示 |
4.2.1 灵活设计教学环节,实施“问题式教学” |
4.2.2 巧妙运用生活案例,开展“实践教学” |
4.2.3 适当选用热点事件,进行“时事教学”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
(8)基于人地协调观认知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缘起 |
1.1.1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 |
1.1.2 国内地理新课程改革背景 |
1.1.3 我国中学地理教育面临的问题 |
1.2 相关研究述评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析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人地关系 |
2.1.2 人地观念 |
2.1.3 人地协调观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建构主义理论 |
2.2.2 人本主义理论 |
2.2.3 最近发展区理论 |
2.2.4 地理教学理论 |
2.2.5 地理教学设计原则 |
3 高中生人地协调观认知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
3.1 研究对象选择 |
3.2 调查问卷设计 |
3.3 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
3.3.1 高中生人地协调观认知现状 |
3.3.2 影响高中生人地协调观认知的因素分析 |
3.3.3 针对学生人地协调观认知的一些讨论 |
4 高中地理教师人地协调观认知及培养现状调查 |
4.1 高中地理教师人地协调观认知的问卷调查 |
4.1.1 调查问卷设计 |
4.1.2 高中地理教师人地协调观认知现状 |
4.1.3 影响人地协调观培养实施的因素 |
4.2 基于高中生人地协调观培养的优质课案例分析 |
4.2.1 优质课案例选择 |
4.2.2 教师教学设计评价 |
4.2.3 优质课案例节选评析 |
4.3 教师教学行为访谈 |
4.3.1 教师访谈提纲设计 |
4.3.2 教师访谈结果分析 |
5 高中地理教学中人地协调观培养的策略分析 |
5.1 人地协调观素养的认知优化策略 |
5.1.1 提高教师的地理核心素养 |
5.1.2 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 |
5.2 基于人地协调观培养的教学设计建议 |
5.2.1 关注学情分析,坚持核心素养导向 |
5.2.2 目标设计分层,逐步渗透人地协调观 |
5.2.3 创设情境教学,凸显人地关系教学内容 |
5.3 基于人地协调观培养的课堂实施建议 |
5.3.1 创新素材,巧妙导入人地关系 |
5.3.2 精心设问,层层点拨人地关系 |
5.3.3 升华总结,深入领会人地协调 |
5.4 基于人地协调观培养的评价方法 |
5.4.1 优化课堂学习,关注表现性评价 |
5.4.2 创新试题设计,体现素养立意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1.1 高中生人地协调观认知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
6.1.2 高中地理教师在人地协调观培养时面临的问题及原因 |
6.1.3 高中地理教学中人地协调观培养的策略 |
6.2 研究不足 |
6.2.1 人地协调观培养的现状信息获取不够全面 |
6.2.2 未能进一步对人地协调观的培养策略进行深入的研究 |
6.3 前景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致谢 |
(9)环境管理视角下人力资源绿色实践与组织可持续竞争优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文献综述 |
(一)组织可持续性 |
(二)人力资源绿色实践 |
(三)可持续竞争优势 |
1. 价值性 |
2. 稀缺性 |
3. 无法模仿性 |
4. 不可替代性 |
三、理论框架 |
四、结论与研究局限 |
(一)结论 |
1. 可持续性是组织实现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 |
2. 组织的可持续发展会受到内外部因素的共同作用 |
(二)研究局限 |
1. 理论框架的局限 |
2. 理论框架尚需检验 |
(10)以“两山论”为引领振兴中国木本粮油特色产业(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
二、“两山论”:唤醒“绿色资源宝库”的洪亮钟声 |
1.“两山论”是完整的科学论断 |
2.“两山论”赋予资源经济学新灵魂 |
3.“两山论”创新了“大资源观” |
4.“大资源观”视角下我国的优势条件 |
第一, 国土面积辽阔, 适宜种植经济林木。 |
第二, 气候条件优越, 光热资源丰富。 |
第三, 具有悠久的种植传统, 积累了丰富的种植经验。 |
第四, 国内外市场广阔, 社会需求量巨大。 |
三、振兴木本粮油特色产业的重大意义 |
1.有效改善供给质量的“粮安工程” |
2.建设美丽中国的生态工程 |
3.科学开发绿色资源的民生工程 |
4.深度合理开发资源的空间工程 |
第一, 林下经济独有特色。 |
第二, 林下经济形式多样。 |
第三, 林下经济成效显着。 |
四、振兴木本粮油特色产业的路径 |
1.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重点补足短板 |
2.以“两山论”为引领, 打牢产业发展的基础 |
3.强化科技创新驱动, 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
第一, 大力实施科技兴林战略。 |
第二, 大力实施良种、良法和良技。 |
第三, 创新经营形式, 提升产业化水平。 |
4.突出特色,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
第一, 着力做好做足“山”“水”特色文章。 |
第二, 着力提升提振木本粮油实体经济。 |
第三, 着力抓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5.探索新形式, 开拓广阔新途径 |
四、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观浅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A-I-F的新疆特色小镇分类、评价与发展模式研究[J]. 李小艳,甘晓成. 新疆社科论坛, 2021(05)
- [2]高中地理教材中人地协调观的体现及使用策略[D]. 贾鑫欣.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3]企业家社会资本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绩效作用机制研究[D]. 房建奇. 吉林大学, 2020(08)
- [4]高中地理教学“人地协调观”学习进阶设计与策略研究[D]. 赵瑞晴.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9)
- [5]高中生地理核心素养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实证分析[D]. 张雨青. 鲁东大学, 2020(02)
- [6]高中地理教学中人地协调观的培养策略研究 ——以人教版必修二为例[D]. 袁露. 西南大学, 2020(01)
- [7]基于人地协调观视角的高考地理试题研究及教学启示 ——以2010-2019年四川省高考试题为例[D]. 梁婷. 西华师范大学, 2020(01)
- [8]基于人地协调观认知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研究[D]. 徐凯红.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2)
- [9]环境管理视角下人力资源绿色实践与组织可持续竞争优势研究[J]. 袁志霞,周垚,戴建平. 经营与管理, 2019(12)
- [10]以“两山论”为引领振兴中国木本粮油特色产业[J]. 丁声俊. 中州学刊, 20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