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油墨技术在防伪包装方面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龚果[1](2021)在《核壳型镧系掺杂氟化钠荧光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喷墨打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荧光防伪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和商品的外包装,用以抵制假冒伪劣产品,保障消费者权益。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基于荧光材料特殊性质的荧光防伪技术层出不穷,荧光防伪图案的输出方式也是日新月异。在众多荧光材料中,镧系稀土掺杂氟化物纳米材料由于其具有声子能量小、透光率高、稳定性好等特点,在荧光防伪领域展现了其显着优势。喷墨打印构建荧光防伪图案具有简单高效、易规模化制备、成本低等优点,也逐渐成为荧光图案输出的重要方式。本论文旨在开发先进荧光防伪技术,通过设计合成具有优异且独特荧光性质的镧系稀土掺杂氟化物纳米材料,并利用喷墨打印实现高精度、高分辨率荧光防伪图案的输出。具体地讲,本论文研究包括以下四个部分:(1)镧系稀土掺杂Na YF4:Ln3+上转换纳米颗粒的合成及喷墨打印构建荧光防伪图案以镧系稀土离子油酸配合物为前驱体,通过热分解方法合成单分散Na YF4:Ln3+上转换纳米颗粒(UCNPs)。控制掺杂稀土离子的种类(Y3+、Yb3+、Er3+以及Tm3+)及比例,可实现三原色(红、绿、蓝)荧光UCNPs的合成。利用X射线衍射(XRD)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合成的UCNPs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成功制备的UCNPs均为纯六方相Na YF4纳米晶,且粒径均匀,平均直径约在20 nm左右。利用聚丙烯酸(PAA)对合成的UCNPs进行改性,得到亲水性UCNPs。以合成的亲水性三原色UCNPs为荧光填料,通过流延法成功制备出了聚乙烯醇(PVA)荧光薄膜。同时,以合成的亲水性三原色UCNPs为荧光填料配制荧光油墨,采用印章及喷墨打印方式,在纸基底上构建出了各种荧光防伪图案。该技术预期在防伪包装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2)荧光增强Na YF4:Ln3+@Na YF4:Yb3+核壳纳米颗粒的合成及喷墨打印镧系稀土掺杂Na YF4上转换纳米材料应用于荧光防伪领域其荧光强度弱仍是亟需解决的问题。针对这一不足,设计合成出了上转换荧光增强的活性Na YF4:Yb3+壳包裹Na YF4:Ln3+核壳纳米颗粒(CASNs),包括(Na YF4:Er3+/Tm3+@Na YF4:Yb3+、Na YF4:Yb3+/Er3+@Na YF4:Yb3+以及Na YF4:Yb3+/Tm3+@Na YF4:Yb3+,分别命名为CASNs-R、CASNs-G以及CASNs-B)。通过XRD、TEM以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合成的CASNs进行了表征,证明成功制备出了形貌规整、荧光强度高的核壳纳米颗粒。以CASNs-G为例,CASNs-G的荧光强度提高至Na YF4:Yb3+/Er3+核纳米颗粒的21倍。研究表明,CASNs荧光增强机制主要是由于:一方面,Na YF4:Yb3+活性壳的包裹降低了Na YF4:Ln3+核纳米颗粒的表面荧光淬灭的几率;另一方面,活性壳中敏化剂Yb3+的加入有利于颗粒吸收外界的能量并传递至Na YF4:Ln3+核纳米颗粒中,提高发光效率。将合成的荧光增强三原色CASNs通过表面亲水改性,并配制成荧光油墨,利用喷墨打印技术,实现高精度、高荧光强度、多色彩复合荧光防伪图案的输出。本研究工作有望推进镧系稀土掺杂Na YF4上转换纳米材料在荧光防伪领域中的应用。(3)哑铃状镧系稀土掺杂Na YF4:Ln3+@Na Gd F4:Ln3+核壳纳米颗粒的合成及其双模式荧光防伪通过纳米尺度下的“手术”实现荧光性能独特镧系稀土掺杂氟化物纳米材料的合成,并探讨其在荧光防伪中的应用。为此,通过两步油酸调介下的热分解法,在Na YF4:Ln3+上转换纳米颗粒的表面外延生长Na Gd F4:Ln3+下转换荧光壳层,合成出了具有上/下双模式荧光哑铃结构的单分散Na YF4:Ln3+@Na Gd F4:Ln3+核壳纳米颗粒(CSNPs)。研究表明,Na Gd F4:Ln3+壳层在Na YF4:Ln3+纳米颗粒表面的增长符合奥式熟化机制。由于β-Na Gd F4和β-Na YF4纳米晶的晶格不完全匹配,导致Na Gd F4:Ln3+壳层优先在Na YF4:Ln3+纳米颗粒的两端生长,并最终形成哑铃状结构。通过调节核以及壳层中所掺杂稀土离子的种类及比例,可实现CSNPs上/下转换荧光颜色的调控,从而调制出多种双模式荧光CSNPs。利用酸洗涤去除CSNPs表面油酸,得到亲水性CSNPs,并将其分散在水/乙醇/甘油混合溶剂中,配制水性荧光油墨。利用喷墨打印技术,在纸基底上,如A4纸、信封以及贺卡,构建荧光图案。该图案在自然光照下肉眼不可见,而在980 nm激光和254 nm紫外光的分别照射下,各自呈现出不同的色彩精美且清晰的荧光防伪图案。该双模式荧光防伪技术具有简单、易操作等优点,为先进荧光防伪技术的开发提供了新思路。(4)Na YF4:Ln3+@可逆光致变色聚合物核壳纳米颗粒的合成及多模式荧光防伪光致变色化合物由于其独特的结构异构化而产生的对外界的刺激的响应,在光信息存储,生物探针,分子开关以及荧光防伪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部分研究通过将螺吡喃类光致变色化合物接枝在上转换纳米颗粒的表面,制备出同时具有双模式荧光及可逆光致变色特性的荧光材料,并通过喷墨打印技术,探讨其在先进荧光防伪领域中的应用。为此,通过多步壳层修饰,在Na YF4:Ln3+上转换纳米颗粒的外层包裹或接枝多个功能性壳层,得到可逆光致变色的CSNPs@p(GMA-co-SPMA)聚合物核壳纳米颗粒。通过FTIR、TGA以及TEM对合成的CSNPs@p(GMA-co-SPMA)进行了表征,证明成功制备出了双模式荧光及可逆光致变色的多壳层纳米颗粒。将合成的CSNPs@p(GMA-co-SPMA)颗粒分散于DMF溶剂中,制备荧光油墨,并通过喷墨打印在纸张上构筑先进荧光防伪图案。该图案具有双模式荧光,即在980 nm激光照射下显示出绿色荧光,而在365 nm紫外灯照射下显示出红色的荧光,并且在移除紫外灯后,该图案并不会马上消失,而是在自然光下显示出紫色的图案。这种CSNPs@p(GMA-co-SPMA)形成变色防伪图案具有更好的隐蔽性和多重响应性,复制难度较大,因而其防伪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尚咪[2](2020)在《全彩荧光图像的色彩再现及其在防伪包装上的应用》文中提出光致变色因为可以给人眼特殊的视觉刺激并可以达到防伪功能,成为防伪材料的良好选择,稀土上转换发光材料具有低毒、荧光寿命长、光稳定性好、发光光谱带窄、无生物自体荧光干扰、反斯托克斯位移大、光渗透深度强等优势,在生物医学、太阳能电池、固体激光器、传感器、三维显示、活体成像、防伪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被认为是最具潜力的光致发光材料之一。为了拓展上转换材料在包装领域的应用,论文结合凹版印刷将其配制成上转换荧光油墨来实现防伪,荧光防伪元素多表现为半色调单一颜色印刷,因此,针对稀土上转换发光油墨的色彩特性与全彩成像成为本研究重点工作。本文从上转换发光材料出发,为了拓展该材料在包装领域的应用,将其制备成发光强度高、分散均匀、印刷适性好、附着力强的水性上转换荧光油墨,分析了三基色上转换荧光油墨的发光性能和发光强度;并对三基色荧光油墨的多色复制进行探索,系统地讨论了网点排列、纸张特性、激发光功率、叠印色序、网点面积率对荧光油墨发光性能的影响;最后通过建立光谱预测模型和基于网点扩大的半色调加网算法并结合凹版印刷技术,实现全彩色荧光图像在包装防伪领域的应用。首先,利用水热法合成水性聚氨酯包覆的β-Na YF4上转换荧光发光材料,并结合凹版印刷工艺,将其制备为水性凹印上转换荧光发光油墨,进而研究三基色荧光油墨的显色性能、凹印油墨印刷适应性以及实地印品的质量。据考证,三基色上转换发光材料在水性聚氨酯体系中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并且不影响三基色上转换材料的发光效果,除此之外,油墨具有良好的附着性,能够满足凹版印刷的需求。其次,对三基色上转换荧光油墨的多色复制及色彩控制进行探索,系统地讨论了网点排列、激发光功率、纸张特性、叠印色序、网点面积率对上转换荧光油墨阶调再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上转换荧光油墨不同于下转换材料,不存在荧光淬灭现象,但墨层叠加的情况下会产生网点扩大进而削弱荧光发光的效果;激发光功率与三基色荧光油墨发光强度呈线性关系;纸张表面光滑有利于荧光油墨发光;叠印色块的上转换荧光光谱并非相应基色荧光油墨荧光发射光谱的直接加和,另外,印刷色序的改变会对多色荧光发射的综合表现产生较大的影响。接下来,为了实现高效的多色复制,获得理想效果的全彩上转换荧光图像,采用上述三基色上转换荧光油墨,基于色光加色法成像原理,理论上可以获得荧光彩图。荧光光谱预测模型旨在建立荧光油墨网点面积率和荧光发射光谱之间的关系,根据输入的色度值预测相应的光谱输出,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建立了荧光光谱预测模型。结果表明,使用该模型重建的荧光发射光谱与对应测量样本的荧光发射光谱高度吻合。最后,基于调幅加网算法,引入周期性函数对网点扩大进行改进,并采用凹版印刷技术对荧光彩色图像在防伪包装上的应用做出探索设计。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半色调算法对改进荧光发射光效果具有积极影响,荧光彩色图像在防伪包装上的应用潜力巨大,色彩复现效果好,提高了荧光防伪产品的品质,有着良好的市场前景。
杨玲[3](2019)在《稀土上转换NaYF4水性聚氨酯荧光油墨的制备、性能调控及三线防伪应用》文中认为光致发光标签是当前主流的包装防伪技术之一,作为最具潜力的光致发光材料,稀土上转换NaYF4具有独特的优势,将其配制成油墨,已在药品、礼盒、烟酒等包装防伪领域崭露头角,面对严峻的环保形势,开发高性能的水性上转换荧光油墨将成为市场需求的必然结果。然而,受发光机制和合成条件的影响,NaYF4晶体呈现较低的发光效率和较差的水分散性,水性油墨连接料性能的不足进一步制约了其在包装防伪领域的推广应用。此外,面向高端品牌保护与防伪溯源,单一颜色、单一形式的荧光防伪明显存在不足。针对这一现状,本文通过优化合成三基色上转换β-NaYF4晶体和高性能的水性聚氨酯(WPU)分散液,制备了综合性能优异的三基色水性聚氨酯荧光凹印油墨,实现了高分辨的上转换荧光全彩成像,构建了以上转换荧光防伪为核心的三线防伪系统,提出了科学的系统评价模型,突破了单色、实地及单一荧光防伪的局限性。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以WPU预聚体/柠檬酸三钠(TSC)为配体,采用一步水热法优化制备了三基色上转换β-NaYF4晶体。研究发现,配体、反应条件和离子掺杂浓度影响晶体的结构和性能。一方面,WPU预聚体的螯合与封端效应,提高了结晶质量;相对较低的分子量以及合适数量的螯合锚点有利于荧光增强;WPU预聚体与TSC复配,可综合调节成核和晶体生长。另一方面,随着温度、NH3·H2O添加量或发光中心离子浓度的提高,荧光强度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体系中乙醇的加入使得荧光强度急剧下降;一定浓度的K+或Mg2+共掺杂促进了荧光增强。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制备的三基色上转换β-NaYF4晶体具有发光强、分散性好、尺寸均一、质量优、光谱纯度较高等优势。2、通过引入ZIF-8或NH2-ZIF-8晶体,结合酮肼交联,改善了WPU的抗水性和耐热性,进一步优化制备了三基色水性聚氨酯荧光凹印油墨。研究发现,当体系中引入一定量的ZIF-8或NH2-ZIF-8,WPU涂膜的接触角明显上升,吸水率依次降低,初始分解温度和最大失重速率温度同步升高。NH2-ZIF-8与WPU的相容性进一步改善了涂膜的抗水性和热稳定性。优化制备的水性聚氨酯荧光油墨呈现剪切变稀行为,性能均已达到凹印水墨的适性要求,其印品在980 nm激发下可呈现视觉亮度感知相当的三基色荧光发射。3、探讨了三基色荧光油墨的色彩特性和色彩再现规律,构建了上转换荧光光谱预测模型,实现了高分辨的上转换荧光全彩成像。研究发现,三基色荧光油墨的色调再现能力差异显着,底材的颜色影响亮度并级和阶调压缩的程度,纸张和网点面积率的变化制约荧光发射。在多色复制过程中,三基色荧光油墨遵循加色呈色规律,网点分布影响多色荧光的综合表现,采用调幅或局部并列加网,可以获得更强、更宽色域的荧光发射。此外,基于Neugebauer方程的光谱预测模型构建,可以实现多色复制过程中的上转换荧光光谱预测。4、以上转换荧光防伪为核心,巧妙运用多项印前防伪技术,构建了三线防伪系统,并提出了科学的评价模型。研究发现,三线防伪系统打破了纯科技防伪思想的局限,防伪特征的检测与识别证实了该系统具有全方位、难伪造、低成本、易推广等特色。基于层次分析法(AHP)的评价模型构建,利于高效优化三线防伪系统的质量。防伪元素与包装完美融合,赋予了高端产品一线、二线与三线防伪并存互补的多重功能,推动了上转换荧光材料在高端包装防伪领域的应用。
张诗浩[4](2019)在《基于聚噻吩/导电炭黑原位聚合导电油墨的制备及在包装防伪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聚噻吩及其衍生物具有高导电性、环保性和优异的热稳定性等优点,将其制备为高聚物系导电油墨,在印刷电子和智能包装等领域中极具应用前景。本文以聚(3,4-乙撑二氧噻吩)(PEDOT)和导电炭黑(CB)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两种方式制备聚噻吩/导电炭黑导电油墨,研究组分配比、实验条件对其物理性能和导电性能的影响;并借助于丝网印刷技术在包装防伪领域进行探索性开发设计,为高聚物系导电油墨的理论研究和在包装防伪中的应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首先,采用共混法制备聚噻吩/导电炭黑二元导电油墨,系统地研究连接料种类、辅助添加剂以及烧结温度等因素对油墨粘度、附着力和导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油墨具备良好的附着力性能,当PEDOT与羧甲基纤维素钠凝胶的比例为5:1,与水性聚氨酯的比例为5:3时,油墨粘度为23.587 Pa·s,能够满足丝网印刷的要求。经60-100oC的热烧结后,导电油墨的电阻值明显下降,在烧结温度为80oC时,电阻率为10.8?·cm。另外,电阻值能够随着印品长度、宽度的增加呈现规律性变化。其次,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聚噻吩-导电炭黑(PEDOT-CB)导电复合材料,并进一步地制备为PEDOT-CB/CMC导电油墨。探讨复合材料的形态和结构特征,并利用热重分析研究炭黑对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影响。结果表明,在不添加聚苯乙烯磺酸的情况下炭黑限制了PEDOT的聚集行为,其可加工性和分散性显着提高。复合材料的多孔和海绵状结构增加了比表面积,这有助于提高储能密度。此外,复合材料具有更高的导电性和热稳定性,当CB和PEDOT的比例为5:5时,电导率可达1.33 S/cm。另外,油墨在纸、塑料、棉布等不同基材上均能满足丝网印刷的要求。最后,利用制备的PEDOT-CB/CMC导电油墨,结合导电油墨电阻值的可变性和可控性以及二维码自身的防伪特性和交互便利性,设计开发了一种基于可变二维码技术的导电二维码,实现多重防伪功能。该导电二维码完全实现或不影响现行二维码的功能。导电二维码不仅能够应用在可变二维码领域,对于静态二维码同样适用,这将使其在包装防伪领域的应用范围更广,成本更低,有着良好的市场前景。
石岩[5](2018)在《药品包装上的防伪识别标志及智能防伪技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让消费者通过药品包装上的常用防伪标识就可以识别药品的真伪及药品质量的优劣,了解智能防伪技术在药品包装中的应用。方法介绍药品包装上的常用防伪标识,并结合药品防伪包装的实例及图片总结智能防伪技术在国内外药品防伪包装上的应用。结论药品防伪包装将成为一些药品生产企业,尤其是一些着名制药厂商预防不法分子仿冒其产品的有利保障。药品防伪包装的设计不仅便于消费者识别药品的真伪,而且对于提升药品企业品牌形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郭天雨,刘东[6](2015)在《烟酒包装上的丝网印刷防伪技术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引言:随着市场经济和商品生产的迅速发展,商标的印制、商品的包装也日趋高档化、精美化,在假冒伪劣产品的侵袭下,商品消费者商品对安全性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烟酒、洗化用品、食品及药品等的包装,越来越多地采用了防伪技术,以求遏制仿冒现象的横生。本文主要探讨丝网印刷防伪技术在烟酒包装上的应用。一、防伪技术的应用防伪技术是一门涉及光学、计算机技术、印刷技术、数字技术等多领域的交叉学科。过去,我国防伪技术的应用仅
朱则刚[7](2015)在《探秘印刷防伪油墨及其防伪技术》文中研究说明当下,假冒伪劣产品在我国屡禁不止,对名优产品造成了不小的冲击,严重扰乱了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面对市场上的这种不和谐音,无论国家还是厂商都千方百计地采用各种防伪技术尽量杜绝商品被仿造和假冒。在这种大环境下,印刷防伪技术突破了钞票、支票、债券、股票等有价证券领域,在商品包装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在安全防伪措施多样化的今天,各种新型印刷防伪技术层出不穷,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防伪技术的关键,是延长防伪技术的时
盛潭[8](2011)在《浅谈防伪包装印刷材料与技术》文中提出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变,市场经济的日渐繁荣,为满足大众日常生活应运而生的各种商品开始大量出现在消费者的面前。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更多地青睐名优产品,这时一些不法生产者趁机伪造名优产品以牟取非法暴利
韩春阳,孙炳新,李冰[9](2009)在《我国食品与药品防伪包装现状及发展趋势》文中研究表明通过对市场上食品、药品使用防伪包装情况的市场调查和分析,对食品、药品使用防伪包装的现状进行了评述,并对目前食品、药品所采用的主要防伪包装技术的原理、特点以及应用情况进行说明和分析。指出了食品药品包装中使用防伪包装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进一步阐述了未来防伪包装技术的发展趋势是:组合防伪包装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新的防伪包装技术将不断涌现;防伪包装技术将更加易于识别,价格更低。
马金涛[10](2008)在《纸包装防伪技术浅析》文中提出防伪概述防伪的目的是要用可行的手段和方法制造特殊防伪信息,而造假者没有办法仿制相关的防伪元素信息,从而起到防伪作用。这种特殊防伪信息一旦被造假者具备,即丧失其防伪作用。
二、油墨技术在防伪包装方面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油墨技术在防伪包装方面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核壳型镧系掺杂氟化钠荧光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喷墨打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荧光防伪 |
1.2.1 荧光防伪机制 |
1.2.2 荧光防伪标志构建 |
1.2.3 荧光材料 |
1.3 镧系掺杂上转换荧光纳米材料 |
1.3.1 上转换荧光纳米材料概述 |
1.3.2 镧系掺杂上转换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
1.3.3 镧系掺杂上转换纳米材料的荧光调控 |
1.4 核壳型镧系掺杂NaYF_4上转换荧光纳米材料 |
1.4.1 核壳结构的构建方法 |
1.4.2 核壳结构增强激发光吸收 |
1.4.3 核壳结构调制激发波长 |
1.4.4 核壳结构增强荧光发射 |
1.4.5 核壳结构多模式荧光 |
1.5 镧系掺杂氟化钠纳米材料喷墨打印防伪研究进展 |
1.6 本文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
1.6.1 研究目的、意义 |
1.6.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镧系稀土掺杂NaYF_4:Ln~(3+)上转换纳米颗粒的合成及喷墨打印构建荧光防伪图案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热分解法合成三原色NaYF_4:Ln~(3+)上转换纳米颗粒 |
2.2.2 NaYF_4:Ln~(3+)上转换纳米颗粒的PAA改性 |
2.2.3 PVA/NaYF_4:Ln~(3+)上转换荧光复合薄膜的制备 |
2.2.4 NaYF_4:Ln~(3+)上转换荧光油墨的制备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NaYF_4:Ln~(3+)上转换纳米颗粒的合成及表征 |
2.3.2 NaYF_4:Ln~(3+)上转换纳米颗粒的表面改性 |
2.3.3 PVA/NaYF_4:Ln~(3+)上转换荧光复合薄膜的制备及表征 |
2.3.4 NaYF_4:Ln~(3+)荧光油墨的制备及防伪图案的构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荧光增强NaYF_4:Ln~(3+)@NaYF_4:Yb~(3+)核壳纳米颗粒的合成及喷墨打印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NaYF_4:Ln~(3+)@NaYF_4:Yb~(3+)核/活性壳纳米粒子的合成 |
3.2.2 水性CASNs油墨的制备 |
3.3 结果和讨论 |
3.3.1 CASNs-G纳米颗粒的合成及表征 |
3.3.2 不同Yb含量活性壳CASNs-G纳米颗粒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
3.3.3 三原色CASNs纳米颗粒的合成及表征 |
3.3.4 水性CASNs油墨的制备及喷墨打印构建荧光防伪图案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哑铃状镧系稀土掺杂NaYF_4:Ln~(3+)@Na GdF_4:Ln’~(3+)核壳纳米颗粒的合成及其双模式荧光防伪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RE-oleate油酸稀土配合物前驱体的制备 |
4.2.2 NaYF_4:Ln~(3+)UCNPs核的合成 |
4.2.3 NaYF_4:Ln~(3+)@Na GdF_4:Ln’~(3+)CSNPs的合成 |
4.2.4 CSNPs水性荧光油墨的配制 |
4.3 结果和讨论 |
4.3.1 哑铃状CSNPs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
4.3.2 哑铃状CSNPs的生长机制 |
4.3.3 哑铃状CSNPs的荧光性质研究及荧光色彩调控 |
4.3.4 CSNPs水性荧光油墨的制备及性能优化 |
4.3.5 喷墨打印构建双模式荧光防伪图案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NaYF_4:Ln~(3+)@可逆光致变色聚合物核壳纳米颗粒的合成及多模式荧光防伪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N-甲基丙烯酸羟乙酯螺吡喃(SPMA)单体的合成 |
5.2.2 RE-oleate油酸稀土配合物前驱体的制备 |
5.2.3 UCNPs-G核的合成 |
5.2.4 CSNPs-G的合成 |
5.2.5 CSNPs@Si O_2-NH_2纳米颗粒的合成 |
5.2.6 CSNPs@Si O_2-CDTPA纳米颗粒的合成 |
5.2.7 CSNPs@p(GMA-co-SPMA)核壳纳米颗粒的合成 |
5.2.8 CSNPs@p(GMA-co-SPMA)荧光油墨的制备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SPMA单体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
5.3.2 CSNPs@p(GMA-co-SPMA)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
5.3.3 喷墨打印构建多模式荧光防伪图案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实验材料及药品 |
附录2 实验设备及表征仪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全彩荧光图像的色彩再现及其在防伪包装上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光致变色油墨 |
1.3 荧光防伪油墨 |
1.3.1 .紫外荧光防伪油墨 |
1.3.2 .稀土发光材料与红外荧光防伪油墨 |
1.4 荧光图像色彩再现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 课题研究意义与主要内容 |
第二章 水性凹印荧光防伪油墨 |
2.1 .前言 |
2.2 .实验材料及仪器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仪器 |
2.3 .水性红外三基色荧光油墨制备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三基色水性荧光油墨的多色复制 |
3.1 .前言 |
3.2 .荧光加色法成像 |
3.2.1 .凹印测试文件的设计 |
3.2.2 .凹印质量稳定性测试 |
3.3 .全彩荧光油墨的色彩再现 |
3.3.1 .网点面积率对发光效率的影响 |
3.3.2 .纸张特性对发光效果的影响 |
3.3.3 .激发光功率对发光效果的影响 |
3.3.4 .叠印色序对发光效果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全彩荧光发射光谱重建 |
4.1 .前言 |
4.2 .上转换荧光发光光谱重建 |
4.2.1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光谱重建 |
4.2.2 .光谱重建模型的评价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荧光彩图半色调及其包装案例 |
5.1 .前言 |
5.2 .荧光图像半色调加网算法 |
5.2.1 .网点排布与色彩再现 |
5.2.2 .荧光彩图半色调 |
5.2.3 .优化的荧光半色调算法 |
5.3 .荧光彩图在防伪包装上的应用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稀土上转换NaYF4水性聚氨酯荧光油墨的制备、性能调控及三线防伪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现代包装防伪技术 |
1.2.1 现代防伪技术的表现形式 |
1.2.2 包装防伪技术发展趋势 |
1.2.3 三线防伪 |
1.3 稀土上转换荧光材料的研究进展 |
1.3.1 稀土上转换荧光材料概述 |
1.3.2 上转换荧光材料的研究现状 |
1.3.3 上转换荧光材料在防伪领域的应用 |
1.4 水性聚氨酯荧光防伪油墨的研究进展 |
1.4.1 水性聚氨酯及其改性 |
1.4.2 上转换荧光油墨的研究进展 |
1.5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
1.5.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三基色上转换NaYF_4 晶体的可控合成及性能表征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离子掺杂上转换NaYF_4 晶体的制备 |
2.2.2 正交试验优化设计 |
2.2.3 测试与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WPU预聚体对晶体结构及发光性能的影响 |
2.3.2 反应条件对晶体结构及发光性能的影响 |
2.3.3 离子掺杂调控上转换NaYF_4 晶体的荧光性能 |
2.3.4 三基色上转换NaYF_4晶体的优化制备及性能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性能水性聚氨酯及其上转换荧光油墨的制备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ZIF-8及NH2-ZIF-8 的合成 |
3.2.2 二羟基酮扩链剂的制备 |
3.2.3 ZIF-8 改性室温自交联WPU分散液的制备 |
3.2.4 NH2-ZIF-8 改性室温自交联WPU分散液的制备 |
3.2.5 WPU分散液涂膜的制备 |
3.2.6 三基色水性聚氨酯荧光油墨的制备及打样 |
3.2.7 测试与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ZIF-8及NH2-ZIF-8 的结构与性能 |
3.3.2 改性WPU分散液的结构 |
3.3.3 改性WPU涂膜的抗水性能 |
3.3.4 改性WPU涂膜的热稳定性 |
3.3.5 三基色水性聚氨酯荧光油墨的性能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三基色上转换荧光油墨的多色复制及其色彩控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网点叠印与网点并列 |
4.2.2 测试文件设计 |
4.2.3 三基色荧光油墨的凹版印刷 |
4.2.4 测试与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三基色荧光油墨的色彩特性 |
4.3.2 上转换荧光加色法成像 |
4.3.3 多色复制进程中的荧光调控 |
4.3.4 基于Neugebauer方程的上转换荧光光谱预测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上转换荧光材料的三线防伪系统构建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三线防伪系统的构建 |
5.2.2 印前图文处理 |
5.2.3 多色凹版印刷 |
5.2.4 测试与表征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一线防伪模块识别与分析 |
5.3.2 二线防伪模块识别与分析 |
5.3.3 三线防伪模块识别与分析 |
5.3.4 基于层次分析法构建三线防伪系统评价模型 |
5.3.5 三线防伪系统在高端包装上的应用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实验原料及设备 |
附录2 缩略语对照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4)基于聚噻吩/导电炭黑原位聚合导电油墨的制备及在包装防伪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导电油墨 |
1.1.1 功能印刷技术 |
1.1.2 导电油墨分类 |
1.1.3 导电油墨应用 |
1.2 导电聚合物及其复合材料 |
1.2.1 导电聚合物 |
1.2.2 导电聚合物复合材料 |
1.2.3 导电聚合物与碳基复合材料 |
1.3 PEDOT在印刷电子领域的研究进展 |
1.3.1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2 目前所存在问题 |
1.4 包装防伪技术 |
1.4.1 包装防伪技术发展 |
1.4.2 防伪包装的种类与特点 |
1.4.3 二维码在防伪技术中的应用 |
1.5 选题依据与研究内容 |
1.5.1 选题依据 |
1.5.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共混法制备PEDOT:PSS/CB导电油墨及其性能研究 |
2.1 前言 |
2.2 实验材料及仪器 |
2.2.1 实验原料 |
2.2.2 实验仪器 |
2.3 二元导电油墨的制备方法 |
2.4 导电油墨的性能测试与分析 |
2.4.1 物理性能测试与分析 |
2.4.2 导电性能测试与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原位聚合PEDOT-CB导电复合材料及其性能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材料及仪器 |
3.2.1 实验原料 |
3.2.2 实验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常规条件制备PEDOT-CB复合材料 |
3.3.2 超临界二氧化碳条件制备PEDOT-CB复合材料 |
3.3.3 分析与测试方法 |
3.4 结构与性能表征 |
3.4.1 PEDOT-CB的形态特征 |
3.4.2 PEDOT-CB的结构分析 |
3.4.3 热稳定性能分析 |
3.4.4 导电性能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原位聚合PEDOT-CB/CMC导电油墨及印刷适性研究 |
4.1 前言 |
4.2 实验材料及仪器 |
4.2.1 实验原料 |
4.2.2 实验仪器 |
4.3 PEDOT-CB/CMC导电油墨制备与测试 |
4.3.1 PEDOT-CB/CMC导电油墨制备 |
4.3.2 PEDOT-CB/CMC测试与分析 |
4.4 丝网印刷适性评价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导电油墨在包装防伪中的应用 |
5.1 导电二维码的防伪原理及编码 |
5.1.1 导电二维码的防伪原理 |
5.1.2 导电二维码的编码 |
5.2 导电二维码在包装防伪中应用 |
5.2.1 包装防伪的应用原理 |
5.2.2 导电二维码的可应用性测试 |
5.2.3 包装防伪的应用示例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药品包装上的防伪识别标志及智能防伪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国药准字批准文号防伪识别 |
2 药品电子监管码防伪识别 |
3 智能化防伪药品包装 |
3.1 功能材料型智能防伪药品包装 |
3.1.1 智能电子墨水药品包装 |
3.1.2 示踪颗粒防伪包装 |
3.2 信息型智能防伪药品包装 |
3.2.1 RFID防伪&供应链监控瓶盖 |
3.2.2 NFC识别防伪包装 |
3.3 条码型智能防伪药品包装 |
3.3.1 QR码识别包装 |
3.3.2 可识别发声的药品防伪包装 |
4 结语 |
(6)烟酒包装上的丝网印刷防伪技术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防伪技术的应用 |
二、烟酒包装对防伪的要求 |
三、烟酒包装的丝网印刷防伪技术 |
1.组合印刷工艺 |
2.防伪油墨 |
四、常见的技术问题及解决措施 |
1.印刷设计和工艺 |
五、结语 |
(9)我国食品与药品防伪包装现状及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 目前食品与药品防伪包装使用现状 |
2 食品与药品包装中使用的主要防伪包装技术 |
2.1 破坏性防伪包装 |
2.2 包装材料防伪 |
2.3 印刷防伪 |
2.4 包装结构防伪 |
2.5 电话网络与计算机网络防伪 |
3 食品药品中防伪包装使用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4 防伪包装技术的发展趋势 |
4.1 组合防伪包装应用将越来越广 |
4.2 防伪防伪包装技术将不断推陈出新 |
4.3 新的防伪包装技术 |
四、油墨技术在防伪包装方面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核壳型镧系掺杂氟化钠荧光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喷墨打印[D]. 龚果. 湖南工业大学, 2021(01)
- [2]全彩荧光图像的色彩再现及其在防伪包装上的应用[D]. 尚咪. 湖南工业大学, 2020(02)
- [3]稀土上转换NaYF4水性聚氨酯荧光油墨的制备、性能调控及三线防伪应用[D]. 杨玲. 湖南工业大学, 2019(01)
- [4]基于聚噻吩/导电炭黑原位聚合导电油墨的制备及在包装防伪中的应用[D]. 张诗浩. 湖南工业大学, 2019(01)
- [5]药品包装上的防伪识别标志及智能防伪技术[J]. 石岩. 包装工程, 2018(11)
- [6]烟酒包装上的丝网印刷防伪技术分析[J]. 郭天雨,刘东. 上海包装, 2015(12)
- [7]探秘印刷防伪油墨及其防伪技术[J]. 朱则刚. 印刷质量与标准化, 2015(03)
- [8]浅谈防伪包装印刷材料与技术[J]. 盛潭. 今日印刷, 2011(11)
- [9]我国食品与药品防伪包装现状及发展趋势[J]. 韩春阳,孙炳新,李冰. 包装工程, 2009(05)
- [10]纸包装防伪技术浅析[J]. 马金涛. 中国品牌与防伪, 20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