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0年电力工作要点(论文文献综述)
刘源[1](2021)在《基于电力系统规划的区域能—水—排锅合模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区域电力系统的低碳化、清洁化及高效化改造是我国在保障电力供应安全的前提下,实现“3060”减排目标的重要途径。火力发电作为我国占比最高的发电形式,其主要分布于中西部省份。虽然这些省份有充足的煤炭资源,但水资源相对匮乏,碳减排及大气污染物的减排任务重、难度大等伴生问题突出。由于这些省份普遍承担着西电东送的重要任务,因而也更加剧了这些地区电力系统的能、水、排矛盾。如何在新时期,新背景下实现碳减排任务的同时,有效的实现供能结构优化,发电水耗节约,即实现区域电力系统能-水-排协同优化具有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基于我国北方区域电力系统的现状,本文以层次模型为基础模型框架,以选定的4个典型的北方区域为研究案例,通过多模型组合及不同的情景设置,来研究不同环境约束下这些区域的电源结构优化调整方案,以实现区域电力系统能-水-排关系的协同优化。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对现阶段能源系统中的耦合理论及能源系统中的能-水-排耦合研究进行了系统的调研和梳理,并对区域电力系统的研究范围进行了界定。首先,本文梳理了国内外能源系统在能、水及排放三要素耦合方面的研究现状,研究进展,并总结了研究过程中尚存的问题;同时,结合我国电力系统现阶段的发展情况和未来的发展趋势,论证了在我国开展区域电力系统能-水-排耦合优化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其次,系统梳理了层次模型理论框架,并论证了采用层次模型实施能-水-排耦合优化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最后,论文归纳了在开展区域电力系统能-水-排耦合优化的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不确定性类型及其对优化过程造成的潜在影响,并梳理了潜在的不确定性控制方法及策略。(2)基于多重预测手段进行电力需求量、随机机组出力及其利用小时数的预测仿真。在开展区域电力系统能-水-排耦合研究的过程中,由于各预测项是影响电源结构的先导因素,同时也是实现系统能-水-排耦合优化的潜在前置条件,因而提高对区域电力系统中长期电力需求、随机机组出力及其利用小时数的预测精度将直接影响到优化结果的可靠性。本文综合应用包括传统复合预测模型、蒙特卡洛随机模拟、支持向量机(SVM)及随机森林(RF)等预测手段,结合不同的预测场景,对系统中的各项参数进行预测,并通过不同方法之间的比选,有效的提升各预测项的预测精度,从而为能-水-排整体优化精度的改善创造了良好的条件。(3)构建了基于混合整数双层规划模型为基础框架的能-水-排耦合优化模型。针对传统的单目标或多目标模型在优化建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例如单目标模型难以对多要素问题的协同优化关系进行有效的反映,多目标优化模型难以对不同要素间的主、次关系进行有效刻画等问题,本文采用混合整数双层规划模型为基础模型框架,将不同的耦合要素,包括电源结构调整策略,发电水资源消耗优选策略及碳排放和大气污染物减排策略同时纳入到优化框架中,通过将不同优化要素设置于不同的目标层,来实现不同目标的主次优化顺序,进而结合不同优化目标的优先级次序,得到相应的优化结果;通过对不同目标层进行调整,来对比分析不同优化要素处于不同优化层次时的结果差异。通过模糊满意度算法,有效的量化不同目标优先级条件下系统整体的满意度水平,从而得到优化的可行解。本文基于河北、内蒙及山西三个能、水、排矛盾突出的主要北方区域进行双层优化建模。首先基于电厂级优化尺度,以河北省15座现役大型火力发电场为研究案例,研究其低碳化改造方案,并寻找能-水-排协同优化路径;其次,将电厂级优化扩展至区域级优化,基于内蒙古的优势新能源资源禀赋,寻找碳达峰约束条件下,实现内蒙古新能源最大消纳目标下的低碳化电源结构调整路径,并兼顾能-水-排协同最优;最后,结合山西省电源结构清洁化调整方案,充分考虑其电源结构清洁化调整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因素,从而实现不确定性条件下的能-水-排协同优化目标。(4)构建了兼顾跨区域输电过程中虚实物质核算的区域能-水-排耦合多层优化模型。在双层能-水-排耦合优化模型的框架基础上,本文将其进一步扩展,通过将下层目标进行分解,得到了以上层目标为主导层的多层优化模型,该模型可将能-水-排耦合研究过程中的所有研究要素均以目标函数的形式进行表示。在模型构建的过程中,通过引入重要性分析理论及改进的重力模型,可以有效的对跨区域电力输送过程中源于不同供电区域的虚拟水资源及大气排放进行定量测算和来源区分,从而为进一步界定跨区域电力输送过程中的排污责任提供可行的政策支撑。此外,通过机会约束规划方法的引入,该模型也重点关注了研究区域的供电安全问题,并给出了不同供电安全水平下的电源结构优化调整方案。(5)基于多重不确定性控制方法的多风险控制策略。在能-水-排耦合研究国过程中,存在着多种不确定性因素,如电力需求不确定性,风、光出力不确定性,不同机组利用小时数不确定性及环境政策不确定性等。这些不确定性最终会导致模型输入参数的不确定性,进而对能-水-排耦合优化结果产生影响。本文通过将层次模型与区间参数规划方法,两阶段随机优化方法,机会约束规划等不确定性方法的结合,进一步有效的实现对系统优化过程中不确定性因素的量化与控制,从而最大限度的实现对多要素耦合优化建模过程中的不确定性控制。
白玫[2](2019)在《新中国电力工业70年发展历程与经验启示》文中提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全面回顾中国电力工业发展历程、总结发展经验,意义重大。本文依据重大历史节点和电力工业发展特点,可将新中国电力工业70年发展历程划分为:艰苦卓绝的创业阶段(1949-1977年)、电力工业投资与电价管制松动阶段(1978-1996年)、第一轮电力工业体制市场化改革阶段(1997-2011年)和党的十八大以来的电力市场化改革阶段(2012年至今)等4个阶段。重点回顾了"集资办电、电价管制松动""、政企分开""、厂网分离"和"管住中间、放开两头"等一系列重大改革。新中国电力工业70年发展经验表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改革开放是中国电力工业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只有遵循市场规律、尊重电力工业发展规律和不断创新,中国电力工业才能走向赶超世界、领先世界的成功发展之路。
宣城市人民政府[3](2018)在《宣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宣布失效一批市政府文件的决定》文中研究说明宣政[2018]2号各市、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为了加快建设法治政府,维护市政府文件的权威性、严肃性,市政府于2017年6月起组织开展了对2001年建市以来,以市政府、市政府办公室名义印发,作为行政管理依据、反复适用、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各类文件全面清理活动。
徐向[4](2015)在《中国电力上市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些年来,特别是从安然(Enron)及世界通讯(World Com)等大型企业爆发财务危机之后,理论和实务界对现代企业如何改善公司治理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强化公司治理”已被公认为企业对抗危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良方。公司治理作为现代企业制度中最重要的组织架构,它是对公司进行有效监管和控制体系和机制的最顶层设计。股东会治理、董事会治理、监事会治理以及经理层治理,是公司治理理论体系中最核心的部分,近年来已经成为理论与实务界关注的焦点问题。我国的公司治理有着一些独有的特点,而对于电力企业来说特点就更为显着。电力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同时,作为在我国国有企业中占有很大的比例的电力企业,其本身具有国有企业的一般特性。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命脉,掌握关系国家安全和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新世纪以来,电力体制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电力企业管理运行之中也暴露出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实践中,我国电力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依然存在着一些重要缺陷,主要体现在:“一股独大”情况突出,股权高度集中,处于绝对控制地位的大股东,极其容易形成“利益输送”以及干预上市公司日常决策等行为,使得中小股东的利益得不到保护;董事会构成不合理,董事不够勤勉尽责;监事会监督作用发挥不够,监事会形同虚设情况比较普遍等。我国电力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先天性缺陷和后天改革不足,严重阻碍了我国电力市场的发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垄断行业中仍由国有资本继续进行控股经营的,要进行以政企分离、政资分开和特许经营等为主要内容的改革。2015年3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提出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是一项紧迫的任务,事关我国能源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该意见同时提出,电力体制改革的目标是通过改革,建立健全电力行业政企分离、公平竞争和价格合理以及有效监督的市场体制,努力降低电力成本、理顺价格形成机制,逐步打破垄断、有序放开竞争性业务,实现供应多元化,调整产业结构,提升技术水平、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提高安全可靠性,促进公平竞争、促进节能环保。《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2014年工作要点》、《国务院转批发展改革委关于2014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任务意见的通知》对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提出了新使命、新要求。社会各界对加快电力体制改革的呼声也越来越高,推进改革的社会诉求和共识都在增加,具备了宽松的外部环境和扎实的工作基础。本文认为,电力体制改革的发展趋势不可逆转,而建立完备的法人治理结构,是重启和有效推进电力体制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实质推进混合所有制,优化电力上市公司股权结构;推动电力上市公司董事会规范化运行;明确我国电力上市公司监事会角色定位;通过管理层持股,为电力人力和技术资本提供有效的产权制度安排。本论文从公司治理一般理论内涵入手,对公司治理的相关理论基础进行了梳理。运用回归分析模型、数据包络分析模型,结合国内外公司治理的相关文献,从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等四大维度,对我国电力上市公司的治理现状进行了理论和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善我国电力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对策建议。本文研究的具体逻辑路线是:根据中国电力企业所面临的形势以及电力企业目前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指出电力企业股份制改造后的法人治理问题不容忽视,从而提出法人治理结构的概念。提出问题后,本文在第二章、第三章对法人治理结构的理论基础支撑、国际主要国家电力企业概况及我国电力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历史演进、我国电力企业面临的环境和挑战等基础性问题做了分析,运用金融经济数据库,以我国电力上市公司的治理数据为基础分别对法人治理结构的四个客体即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的有关理论和实践进行研究。每一章的研究我国电力企业面临的环境和挑战金融经济数据库,以我国电力上市公司的治理数据为基础分别对法人治理结构的四个客体即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的有关理论和实践进行研究。每一章的研究都遵循一个基本思路:即先将有关基本理论问题阐释清楚,然后找出我国电力企业在法人治理结构方面所存在的问题;接着对国内外的研究情况进行综述;最后再用数据包络分析和回归分析的定量方法,利用电力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通过理论假设、选择变量、模型建立、参数估计、假设检验等步骤,尽量得出具体的、量化的、可操作性的措施建议。通过第8章的外部治理研究,使得整个博士论文构成一个逻辑完整的综合治理逻辑框架整体。在论文的最后一章即第九章,从国资委、发改委和财政部层面,提出了尽快推动电力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以此作为电力体制改革重启的突破口等相关对策建议。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通过结合我国电力企业的实际情况尤其是电力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进行深入考察,通过深入电网企业、发电企业、国家能源局等单位调查研究,拟在以下两个方面取得一些研究创新:(1)在理论上,系统构建电力企业法人“综合治理及共同治理”新框架。从法人治理结构进行研究的理论创新看,本文从电力企业内部治理入手,基于综合治理的整体视角,沿着从内部到外部治理的研究逻辑,对电力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所有组成部分进行系统分析和实证研究,克服其他以往研究零敲碎打、见线不见面的研究缺陷,对于构建、丰富和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理论体系、尤其是对电力这样一个特殊行业的法人治理理论进行有益尝试。从推进我国电力改革实践看,本文从实践调研到实证分析,能够为国资委、发改委、财政部层面尽快重启和实质推动电力企业改革提供许多量化的、可执行的决策支持。本文尽量选择从一些可以量化的角度去考察电力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现状、问题、最优化区间等,克服了以往研究过分强调形式的构建、忽视了实践操作等重大缺陷。更为重要的是,本文通过理论和实证研究,提出通过国资委视角规范“三会四权”设置、尽快落实混合所有制改革、推动电力企业产权多元化进程、完善电力企业激励约束机制、以法人治理机制为突破口重启电力体制改革等对策建议,能够为国资委、财政部、发改委、能源局等部门共同重启和推动我国已经“僵死”的电力体制改革,提供政策参考。(2)在研究方法创新上,本文创新性地提出和运用"DEA-OSL两阶段模型”,探索出一套研究电力企业法人治理水平的可量化、可操作的方法。本文对电力上市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关联方交易、电力企业低效投资与无效投资现象、监事会成员专业背景要求、外部监事最优占比、经理层股权激励优化等具体问题的进行深入研究和定量研究并得出结论。这些结论不仅有可能为我国已经上市的电力企业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提供参考依据,也为那些正在进行股份制改造和正在谋求上市的电力企业提供决策依据。具体而言,本文第四~七章分别对我国电力上市公司股权结构、董事会结构、监事会结构和经理层进行实证分析,试图探索这些公司治理维度与电力企业的绩效之间的关系。对于股东会和董事会来说,结合电力企业的特点,我们首先需要找出股东会的决策是否客观、合理且有效,我们运用DEA模型测算样本企业的投资效率,可以找出电力上市公司是否存在投资冗余,是否存在无效投资和低效投资。如果电力企业确实存在无效投资或者低效投资,接下来我们运用OSL模型找出造成其无效投资和低效投资的原因;对于监事会和经理层来说,我们首先需要运用DEA模型测算样本企业的经营效率,分析电力上市公司是否存在经营效率低下的现象。在上述基础之上,运用OSL模型找出导致电力企业经营效率低下的具体影响因素。
高明[5](2014)在《产出与消耗的“竞赛”——上海电力计划分配1955-1960》文中提出1955年初中央政府决定以上海为试点,从第二季度起实行电力计划分配。上海市计划委员会以积累经验为主要目的,制定了主抓用电大户的"75户"方案,却最终未被中央采用。在中央层面上,电力工业的发展自1950年代伊始便以"增长"和"节约"为宗旨,力图以挖掘设备潜力为主要手段,在不断提高发电容量和供电效率的同时,尽量降低电力工业对资源的消耗,以及社会生产对电力的消耗。"一五"计划末,中央计委认识到这种一味提高供电效率的做法并不是电力供应的正解,而有限的发电容量在"二五"计划初的生产"大跃进"中使上海的工业生产陷入了用电短缺的危机,旨在节约用电的电力计划分配在工业用电出现整体性增长的情况失去了有效的调控作用。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6](2013)在《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公布省政府及省政府办公厅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的通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浙政办发[2013]130号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根据《浙江省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省政府令第275号)要求,省政府办公厅会同省法制办对2012年6月30日以前省政府及省政府办公厅制定的行政规范性文件进行了清理,继续有效的省政府及省政府办公厅行政规范性文件
栗宝卿[7](2010)在《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 ——本文侧重对可再生电力能源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能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基础,对经济、社会发展起着不可缺少的推动作用。随着世界经济发展,传统化石类能源的资源稀缺性以及其消耗带来环保和气候变化的压力日益显现,历史上的四次能源危机和传统能源消耗所带来的环境危害给人类可持续发展敲响了警钟,并成为当今国际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关注的战略重点,发展可再生、清洁的替代能源成为全球的迫切要求。以风电、太阳能、小水电、生物质等为主的可再生能源,具有清洁环保、可持续循环利用的优势,随着科技水平和制造能力的提高,市场规模逐步扩大,其价格逐步降低,部分可再生能源已初步具有商业价值,具备战略性替代能源的属性。与此同时,由于可再生能源的高技术属性,发展可再生能源已不止是解除全球常规能源逐步枯竭和国际气候变化规则带来的一系列约束,更成为拉动全球经济发展,带动新一轮能源结构调整和能源技术革命的动力,甚至把它称为人类有史以来的第四次技术革命。我国化石类能源人均资源占有量较少,过多地依赖以煤为主的化石类资源形成的经济发展模式,给我国资源、环境约束和应对国际气候变化规则带来巨大的压力,成为影响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障碍。我国还处于发展中国家,未来经济发展还将处于快速发展时期,依赖化石类能源满足未来经济发展能源需求,无论从资源禀赋和环保以及国际气候变化规则角度看都是不允许的。我国可再生能源资源禀赋较好,根据目前的测算看,总蕴藏量达50亿千瓦以上,如果得到充分的利用,可以满足未来发展的需要,发展可再生能源成为我国现实的必然选择,对促进我国低碳可持续发展、消除资源约束、保障能源安全、调整能源消费结构、缩小城乡差距、开辟新的经济增长点、建设创新型国家以及承担全球气候变化责任,树立国际形象等方面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从能源利用历史的角度看,能源替代是个漫长的过程,历史的经验表明,即使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一次世界性的能源系统替换至少需要50年的时间,需要人类做出巨大努力,可再生能源目前虽然已初步具备替代的属性,但其作为完全替代性能源的发展过程仍将是漫长的,需要财税政策长期地支持,对此我国要有充分的准备。促进可再生能源财税政策的实施,首先要遵从可再生能源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从可再生能源技术原理、运行方式和特性具体分析看,可再生能源具有的高技术、外部性、产业化、资金密集型和集中式与分布式相结合的六个主要特性。可再生能源产业化发展可划分为研发、示范、产业化发展、商业化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发展瓶颈和所需政策都有所不同。从产业发展的整体分析可以看出市场、研发、资本、政策是其主要动力因素,在四个因素中,市场和研发又是最重要的因素,政策和资本均围绕市场和研发两个要素展开。我国在制定和实施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政策过程中,要结合上述规律和技术及市场现状,首先要清晰目前和未来重点发展什么?什么时候发展?怎样实现高效发展等问题。从矫正可再生能源外部性、市场失灵角度看,结合可再生能源具有的准公共产品属性以及国家财政、税收职能。可再生能源发展过程中,尤其是在发展初期,国家主导,财税支持是促进其产业化进程的主要动力。借鉴世界典型发达国家在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成功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我国在制定相关促进政策时,需要强调国家的主引导作用,避免单纯强调技术因素来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不区别发展阶段一律施以激励政策等问题。同时要注重发展目标的清晰性、层次性,对资源禀赋和可再生能源技术详加识别、重视项目运营,保持政策的公开透明、具体化和稳定性,财税政策支持要有足够性以及注意协调相关利益方的平衡等要素。把我国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建立在符合我国可再生能源资源禀赋基础上,通过建立国家统一的管理机构,清晰财税政策的目标,把财税政策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确保政策的执行效率。在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中,保持资源禀赋与种类发展、资本和技术、速度与质量、速度与效益、可再生能源与常规能源、产业上下游、各发展阶段以及与国际气候变化规则七个方面的总体协调。根据可再生能源整体发展过程划分为技术研发、项目示范、产业化发展以及商业化四个阶段的规律,财税政策实施必须与不同的发展阶段相对应,且在同一时间,不同的可再生能源种类将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总体来说,财政政策注重于前三个阶段,税收政策侧重于后两个阶段,总体过程看,财税激励政策趋于由强转弱。从我国资源禀赋和目前的可再生能源各种类技术以及市场发育状况看,我国未来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排序是积极发展小水电和风电,稳妥发展太阳能和生物质、地热能,谨慎发展海洋能是符合我国国情实际的明智选择。分析当前我国不同种类的可再生能源经济性和和政策现状表明,虽然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已取得巨大成绩,但从发展的角度看,几乎所有可再生能源种类的政策都不同程度地存在问题,主要体现为缺乏统一的管理协调机构,立法缓慢,操作性不强,资源调查、评估以及项目规划不够完善,资源环境效益缺失,财税政策支持力度不足,政策目标不明确,缺乏定期的评估、修正、调整机制,可再生能源基金管理效率低等突出问题。根据我国未来可再生能源发展路径和不同种类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阶段,对我国实施的作为可再生能源补贴的主要来源之一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未来总量收支状况进行的预测结果显示,按照我国发展需求目标,可再生能源基金不足以弥补未来的项目补贴需求,由于当前火力发电处于严重亏损的状态,尽快疏导电价矛盾已成为我国当务之急,否则,将影响到可再生能源的健康发展,一个占据电力市场较大部分的火力发电巨额亏损,而可再生能源一枝独秀的局面是不可能出现的。由于当前可再生能源的节约化石类能源以及更加环保的成本外部性并没有显性化,根据当前技术条件和国际市场相关交易情况,对资源与环境的外部成本内部化进行量化测算结果显示,在完全成本的口径下,目前可再生能源并不比传统能源价格更高,且未来随着资源、环境约束的进一步增强,可再生能源随着技术进步和规模的扩大,其产品价格将更具有竞争性。此外可再生能源本身具有的因地制宜开发的特点,我国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展财税政策目前还有缺失,符合可再生能源自身特性(分布式能源)出发的市场政策亟待建立;面向公众团体促进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激励引导政策应尽快建立和完善。根据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目前的政策现状,我国财税政策需要进行进一步的优化,主要包括财税支持的信息依据要充分;可再生能源产业的上下游以及横向要统筹;财税政策要与市场机制相结合;财政税收政策要综合引导,各有侧重以及保持政策具体公开而透明、建立定期评估机制等原则。在财政支持具体政策方面,需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清晰财政支持目标效果,可再生能源发展成本负担兼顾东西部差距,借鉴《京都议定书》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施行差别化的负担机制;优化可再生能源基金管理、发挥政府采购作用等。在税收政策方面,需要尽快清晰和完善促进可再生能源的适用税法、清晰增值税、所得税、营业税激励细则。关于资源税和碳税问题,根据我国目前的资源和环境以及经济技术现状,应该采取小步走的渐进式方案,总体看“征比不征好、早征比晚征好”此外在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过程中,除财政税收激励政策之外,还有一些其他重大问题和矛盾需要尽快解决,比如:强化可再生能源资源调查和评估,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建立国家级的统一协调管理机构;传统电力企业与电网企业的生存状况和对可再生能源的影响不容忽视,协调好相关利益是可再生能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积极疏导当前电价矛盾和以电价机制引导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重视资本市场和金融市场对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激励作用等等方面都是应该引起重视的问题。总之,本文大量的实证材料,从人类能源利用历史、资源环境出发,分析可再生能源发展的资源、环境、气候变化三大外界因素的影响和能源转换难度,论证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战略性和紧迫性。从可再生能源技术、经济性分析出发,论证了可再生能源固有的客观规律和准公共产品属性,并对可再生能源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趋势,进行了全面、整体的分析。通过考察国内外发展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结合中国国情实际以及可再生能源规划,考察可再生能源发展环境和突出矛盾,试图跳出单纯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本身,从更宽广的视野分析我国可再生能源可持续发展环境,提炼出内外部影响的突出问题和矛盾。从分析出的问题和矛盾出发,结合未来发展的规模、未来的成本走势及补贴政策等进行预测和分析,从财税支持的渠道和方式以及相关利益方的补偿等方面进行综合归纳,提出详细而具有现实意义的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政策指导原则和具体的建设性意见。寄希望于对促进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鉴于可再生能源种类较多,难以——详细论证,本文侧重于占可再生能源较大比例的电力部分进行了论述。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中心[8](2008)在《2007年电力标准化工作回顾及2008年工作要点》文中指出2007年,中电联标准化中心在主管部门的领导和支持下,通过学习领会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精神,结合电力工业实际,紧紧围绕促进电力技术进步,以满足电力建设和生产急需为中心,以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特高压技术、核电、水电和新能源等为重点领域开展电力标准化工作,按照年初拟定的工作计划安排,达到了预期目标。
张立辉[9](2006)在《我国发电企业竞争力分析与评价方法研究》文中提出我国实施电力体制改革在发电侧引入竞争之后,发电企业竞争力成为发电企业、监管层和社会公众普遍关心的问题。电力是国家基础产业,而以前关于发电企业竞争力的理论研究很少,因此本研究从理论上来说具有丰富企业竞争力理论的意义,从实践来说不仅为发电企业提供了分析和评价企业竞争力的工具和方法,而且有利于从源头上提升整个电力产业的效率,因此具有较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文以发电企业竞争力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了发电产业竞争力、发电企业竞争力、发电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发电企业竞争力评价等问题,主要研究工作和结论如下: (1)建立了产业竞争力分析模型,并对在我国发电装机容量和发电量居主体地位的火力发电产业进行了具体分析。本文发展了波特的五力分析模型,构造了产业分析的三维模型,从产业链、市场和时间三个维度,上游供应方侃价能力、下游购电方侃价能力、当前发电市场竞争情况、替代品竞争力、未来发电市场增长情况、潜在进入者和政策影响力七个方面展开分析,并且构造了分析指标体系。对于火电产业竞争力分析表明,其市场维度竞争力增强,但产业链维度竞争力急剧下降,时间维度竞争力近两年将得以维持,但从更长时间范围看趋于下降,政策方面的影响也不乐观。可以认为,其总体竞争力是下降的。 (2)发电企业竞争力分析。本文将发电企业竞争力分解为其在生产运行过程中直接表现出来的现实竞争力和深层次的潜在竞争力。对发电企业竞争力的分析借助于价值链模型展开。本文分析了制度基础、经营资源、人力资源、技术管理等辅助活动以及内部后勤、生产运营、销售、服务等基本活动对发电企业竞争力的影响机制,并且提出了提升发电企业竞争力的方法。 (3)发电企业核心竞争力分析。核心竞争力是发电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本文第六章分析了发电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特点,构建了发电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递阶模型,提出了发电企业核心竞争力动态管理过程。 (4)发电企业竞争力评价模型和发电上市公司竞争力评价。竞争力评价是竞争力分析的重要内容。在竞争力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构造了比较全面、实用的发电企业
中电联标准化中心 北京100761[10](2005)在《2004年电力标准化工作回顾及2005年工作要点》文中提出
二、2000年电力工作要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0年电力工作要点(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电力系统规划的区域能—水—排锅合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1.1 论文的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电力系统的规划范围 |
1.2.2 区域电力系统多要素耦合研究现状 |
1.2.3 电力系统规划中的不确定性研究现状 |
1.2.4 电力需求预测的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论文研究内容 |
1.3.2 主要技术路线 |
1.4 本文主要的创新点 |
第2章 区域电力系统能-水-排耦合理论基础 |
2.1 区域电力系统的界定 |
2.2 理论基础 |
2.2.1 层次模型理论 |
2.2.2 耦合理论 |
2.2.3 不确定性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电厂低碳改造的能-水-排耦合优化模型 |
3.1 模型构建 |
3.1.1 双层优化模型 |
3.1.2 双层混合整数规划模型 |
3.2 情景设置及结果分析 |
3.2.1 研究区域 |
3.2.2 情景设置 |
3.2.3 结果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省级电源结构低碳化调整的能-水-排耦合优化模型 |
4.1 模型构建 |
4.1.1 PCIO模型 |
4.1.2 不确定性分析 |
4.2 情景设置及结果分析 |
4.2.1 研究区域 |
4.2.2 情景设置 |
4.2.3 结果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基于多重不确定性及省级电源结构清洁化调整的能-水-排耦合优化模型 |
5.1 模型构建 |
5.1.1 ISMBLP模型 |
5.1.2 电力需求预测 |
5.2 情景设置及结果分析 |
5.2.1 研究区域 |
5.2.2 情景设置 |
5.2.3 结果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虚拟物质核算的区域能-水-排耦合优化模型 |
6.1 模型构建 |
6.1.1 重要性分析 |
6.1.2 SBDP模型 |
6.1.3 重力模型 |
6.2 情景设置及结果分析 |
6.2.1 研究区域概况 |
6.2.2 情景设置 |
6.2.3 结果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成果与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新中国电力工业70年发展历程与经验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一、艰苦卓绝的创业阶段(1949-1977年) |
(一)恢复重建时期(1949-1952年) |
(二)起步发展时期(1953-1957年) |
(三)艰辛探索发展时期(1958-1977年) |
二、电力工业投资与电价管制松动阶段(1978-1996年) |
(一)电力工业改革滞后时期(1978-1984年) |
(二)集资办电时期(1985-1996年) |
三、第一轮电力工业体制市场化改革阶段(1997-2011年) |
(一)“政企分开”改革时期(1997-2001年) |
(二)“厂网分离”改革时期(2002-2011年) |
四、十八大以来电力工业市场化改革阶段(2012年至今) |
(一)十八大以来电力工业发展的主要特征 |
(二)十八大以来的电力工业体制改革回顾 |
(三)十八大以来的电力工业发展成效 |
1. 开展了售电批发市场化改革,电价形成的市场机制正在完善。 |
2. 输配电改革有所突破,电网投资管制放松。 |
3. 电力市场化改革极大地降低了用电成本,惠及全社会。 |
4. 通过技术创新,发挥电网在清洁能源消纳、电力精准扶贫的作用。 |
五、经验与启示 |
(一)改革开放是电力工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
(二)根据国情制定电力工业发展战略与路径 |
(三)不断解决问题是电力工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
(四)创新是电力工业成功发展的根本保障 |
(3)宣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宣布失效一批市政府文件的决定(论文提纲范文)
附件 |
(4)中国电力上市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新时期我国电力企业所面临的环境与挑战 |
1.1.2 电力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命题的再提出 |
1.1.3 论文选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
1.2 相关概念界定和区分 |
1.2.1 相关概念界定 |
1.2.2 公司治理与企业管理 |
1.2.3 公司治理结构与法人治理结构 |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3.1 关于法人治理结构的一般研究综述 |
1.3.2 关于电力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研究综述 |
1.4 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框架、研究方法、主要创新 |
1.4.1 本文的研究思路 |
1.4.2 本文的研究框架和主要内容 |
1.4.3 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 |
1.4.4 本文的主要创新 |
2 基于综合治理及共同治理的逻辑框架:从内部到外部治理 |
2.1 法人治理结构理论框架设计 |
2.2 内部治理结构理论基础 |
2.2.1 法人治理结构理论溯源 |
2.2.2 法人治理结构形成的条件理论 |
2.2.3 内部公司治理安排的保障 |
2.2.4 外部公司治理安排的保障 |
2.2.5 法人治理内涵延伸的基础 |
2.3 外部治理结构理论基础 |
2.3.1 外部治理涵义界定 |
2.3.2 外部与内部治理关系研究 |
2.3.3 外部治理的国际先进模式总结 |
2.3.4 我国企业外部治理现状分析 |
3 电力企业治理的国际比较与我国的历史实践 |
3.1 目前国内外电力企业概况 |
3.1.1 我国电力企业概况 |
3.1.2 美国电力企业概况 |
3.1.3 英国电力企业概况 |
3.1.4 法国电力企业概况 |
3.1.5 国内外电力企业发展状况比较 |
3.2 目前国外企业的治理模式和治理结构 |
3.2.1 国外企业的三种治理模式 |
3.2.2 日德治理模式与英美治理模式的比较 |
3.2.3 国外治理模式对我国启示 |
3.3 我国电力企业治理结构的历史实践 |
3.3.1 改革开放前电力工业奠基时期(1949-1978年) |
3.3.2 “集资办电、行业开放”的改革阶段(1978-1997年) |
3.3.3 “政企分开、省为实体”的改革阶段(1997-2002年) |
3.3.4 “厂网分开、竞价上网”的改革阶段(2002-2007年) |
3.3.5 “输配分开、电价改革”阶段(2007-至今) |
3.3.6 历史实践经验的启示 |
3.4 我国电力企业治理结构的现实障碍 |
4 电力上市企业股东会治理研究 |
4.1 股东会研究综述 |
4.1.1 国外研究综述 |
4.1.2 国内研究综述 |
4.2 股东会基本理论问题分析 |
4.2.1 股东与股东权益 |
4.2.2 股东会表现形式 |
4.2.3 股东会的职权 |
4.2.4 股东会的表决机制 |
4.3 当前我国电力企业股东会现实问题分析 |
4.3.1 形式不完备,不具备设立股东会条件 |
4.3.2 股东会“形神”不合 |
4.3.3 股东会程序不规范 |
4.3.4 股东会的问题根源——股权结构 |
4.4 对我国电力上市企业股权结构的实证分析 |
4.4.1 我国电力上市公司股权构成现状 |
4.4.2 我国电力上市公司投资效率测算的实证研究 |
4.4.3 电力上市公司效率与股权集中度之间的关系 |
4.4.4 电力企业关联方交易与投资效率影响关系实证研究 |
5 电力上市企业董事会治理研究 |
5.1 董事会研究综述 |
5.1.1 董事会治理相关理论研究状况 |
5.1.2 董事会规模与公司绩效关系的研究 |
5.1.3 董事会结构与公司绩效关系的研究 |
5.2 董事会基本理论问题分析 |
5.2.1 董事内涵及其种类分析 |
5.2.2 董事会及其职权 |
5.2.3 董事会的模式类型 |
5.2.4 董事会的组成类型 |
5.3 当前我国电力企业董事会现实问题分析 |
5.3.1 董事会组织建设上的缺陷 |
5.3.2 董事会决策机制上的缺陷 |
5.4 对我国电力上市企业董事会治理实证分析 |
5.4.1 董事会规模描述性分析 |
5.4.2 独立董事相关因素描述性分析 |
5.4.3 电力上市公司董事会治理中“不独不懂”现象实证分析 |
5.4.4 董事会成员多元化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
5.4.5 董事会规模与质量问题对电力上市公司投资效率影响分析 |
5.4.6 电力上市公司董事会治理展望 |
6 电力上市企业监事会治理研究 |
6.1 监事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问题概述 |
6.1.1 监事会制度的理论基础 |
6.1.2 监事会的基本职能 |
6.1.3 监事会的基本类型 |
6.2 监事会与独立董事制度联动关系分析 |
6.2.1 独立董事制度的基本内容 |
6.2.2 监事会制度与独立董事制度的异同研究 |
6.2.3 独立董事相对监事会制度的优劣势分析 |
6.2.4 监事会和独立董事的协调配合 |
6.3 我国电力企业监事会存在的问题 |
6.3.1 监事会的形式不够完备 |
6.3.2 监事会里监事的任职资格制度及职权理念还不够完善 |
6.3.3 监事会的监督条件一直得不到保障 |
6.3.4 监事会的监事责任制度还不够完善 |
6.3.5 监督的效果微弱甚至是无效的 |
6.4 指标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6.5 我国电力上市公司运营效率测算分析 |
6.5.1 指标的选择与预处理 |
6.5.2 电力上市公司经营效率测算 |
6.6 监事会特征对于电力上市公司运营效率的影响 |
6.7 盈余管理对电力上市公司运营效率的影响 |
7 电力上市企业经理层治理研究 |
7.1 经理层治理的理论阐述 |
7.1.1 公司治理中激励问题的产生 |
7.1.2 激励机制的结构与类型 |
7.2 我国电力企业实行的激励机制及其存在的问题 |
7.3 指标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7.4 电力上市公司经理层股权激励制度与企业运营效率间关系研究 |
7.5 “内部人控制”现象对于我国电力上市公司的影响分析 |
8 电力上市企业外部治理机制的构建和分析 |
8.1 产品竞争市场 |
8.2 经理人市场 |
8.3 控制权市场 |
8.4 信息披露制度 |
8.5 制度环境 |
8.6 电力上市公司外部治理实证分析 |
8.6.1 文献回顾 |
8.6.2 研究假设 |
8.6.3 模型构建 |
8.6.4 实证分析 |
9 完善电力上市企业法人治理的对策建议 |
9.1 建立结构和能力并重的综合治理及共同治理新框架 |
9.2 实质推进混合所有制,优化电力上市企业股权结构 |
9.2.1 实质推进我国电力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 |
9.2.2 以股权多元化为突破口,重启电力体制改革 |
9.3 推动电力上市企业董事会规范化运行 |
9.3.1 董事选用机制的规范化 |
9.3.2 完善董事的定期培训制度 |
9.3.3 建立定期有效的董事业绩评价制度 |
9.3.4 建立董事退出机制及责任追究机制 |
9.3.5 有效发挥独立董事作用 |
9.4 解决我国电力企业内部人控制问题 |
9.5 为电力人力资本和技术资本提供产权制度安排 |
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产出与消耗的“竞赛”——上海电力计划分配1955-1960(论文提纲范文)
1 问题的提出 |
2 增长与节约:统计数字中的语境 |
3 初见成效:1955年电力计划分配的方案与 执行 |
3.1 “大户”原则 |
3.2 1955年:“执行情况基本上是好的” |
4 1958年:工业用电何以陷入“挣扎” |
4.1 捉襟见肘:大跃进中的上海纺织业用电 |
4.2 节电与用电的“撞车” |
4.3 1960年代初:供电计划管理的收紧 |
5 结论 |
(7)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 ——本文侧重对可再生电力能源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二、研究范围界定和研究方法 |
三、国内外研究状况 |
四、全文的逻辑体系和结构安排 |
五、论文创新及不足 |
第一章 发展可再生能源的战略意义 |
第一节 世界和我国能源现状 |
一、能源利用历史概述 |
二、世界能源储量及消费总体状况 |
三、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和消费状况 |
四、历史上的能源危机 |
第二节 我国化石类能源利用对环境影响 |
一、化石类能源利用主要污染物危害 |
二、我国化石类能源利用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 |
第三节 传统能源利用与全球气候变化 |
一、温室气体与气候变化 |
二、电力产业对温室气体的影响 |
三、气候变化的危害 |
四、人类应对气候变化所做的努力 |
第四节 可再生能源成为未来能源利用的方向 |
第五节 我国可再生电力能源资源情况 |
一、水能 |
二、风能 |
三、太阳能 |
四、生物质能 |
五、地热能及海洋能 |
第六节 我国发展可再生能源战略意义 |
一、发展低碳经济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
二、消除资源约束、保证能源供应、调整能源结构的需要 |
三、建设新农村及缩小城乡、东西部差距的需要 |
四、开辟新的经济增长点、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 |
五、承担全球气候变化责任,维护国际形象的需要 |
第二章 可再生电力能源发展的客观规律 |
第一节 可再生电力能源运行方式 |
一、风力发电 |
二、太阳能发电 |
三、小水电 |
四、生物质发电 |
五、地热发电 |
六、海洋能发电 |
第二节 可再生电力能源与电力产业 |
一、可再生电力能源在电力产业中的地位 |
二、可再生电力能源与电力市场 |
三、可再生电力能源与电网运行方式 |
四、智能电网、储能技术与可再生电力能源发展 |
第三节 可再生电力能源特性分析 |
一、高技术性 |
二、资金密集型 |
三、外部效应 |
四、产业化特征 |
五、分布式与集中式共存的特点 |
六、间歇性、随机性特点 |
第四节 可再生电力能源产业发展过程的规律分析 |
一、基于产业发展理论的动力因素分析 |
二、资本有机构成对可再生电力能源产业化启示 |
三、我国可再生电力能源产业化发展阶段分析 |
第五节 国家促进可再生电力能源产业发展理论分析 |
一、可再生电力能源的准公共产品属性 |
二、可再生电力能源的商品属性 |
三、国家支持的政策机理和依据 |
四、国家促进可再生电力能源发展财税政策具体分析 |
第三章 国内外促进可再生电力能源发展的政策 |
第一节 国内外可再生电力能源发展状况 |
一、全球可再生电力能源总体情况 |
二、主要国家的总体发展现状和目标 |
三、国内外可再生电力能源分类发展情况 |
四、消除电网约束,大力建设智能电网 |
第二节 国外促进可再生电力能源发展具体政策 |
一、技术研发支持 |
二、投资和生产鼓励 |
三、培育市场政策 |
四、鼓励消费政策 |
第三节 制订政策容易忽视的要素 |
一、目标的清晰性 |
二、目标的层次性和计划科学性 |
三、资源和技术的充分识别 |
四、重视项目运营 |
五、激励政策的透明、公开性 |
六、政策和市场的稳定性 |
七、财政政策力度的足够性 |
八、政策实质内容的具体化 |
九、能源市场的改革和准入 |
十、相关方利益平衡 |
第四节 制订政策需要消除的误区 |
一、可再生电力能源价格降低取决于技术突破 |
二、不厘清发展阶段、制定一刀切政策 |
三、可再生电力能源比传统能源价格高,会阻碍经济发展 |
四、单纯强调政府直接投入 |
第五节 国外促进可再生电力能源发展的主要经验 |
一、国家重视、政府主导 |
二、国家级的可再生电力能源统一管理机构 |
三、契合资源国情的可再生电力能源发展规划 |
四、国家政策支持是必行之路 |
五、发展初期政策支持成为主动力 |
六、完善、配套的法律、政策体系 |
七、保持政策的公开透明、稳定性和可操作性 |
八、重视金融市场对可再生电力能源的激励 |
第四章 我国可再生电力能源发展状况 |
第一节 我国可再生电力能源发展现状 |
一、我国可再生电力能源发展现状 |
二、我国参与可再生电力能源发展的企业情况 |
三、资本市场对可再生电力能源的支持 |
第二节 我国可再生电力能源政策演变总体脉络 |
第三节 可再生电力能源发展战略及预测目标 |
一、我国可再生电力能源发展战略及预测目标 |
二、我国预测目标与资源禀赋的对比 |
第四节 我国当前可再生电力能源行政管理体制 |
第五章 我国可再生电力能源的具体政策及经济性分析 |
第一节 风力发电 |
一、我国风电的政策演变 |
二、陆地风电的经济性情况 |
三、海上风电的经济性情况 |
四、风电相关政策实施情况 |
五、风电发展的突出问题和矛盾 |
六、风力发电未来价格走势分析 |
第二节 小水电 |
一、政策变迁 |
二、项目经济性 |
三、其他政策实施情况 |
四、小水电发展的突出问题和矛盾 |
五、未来价格走势分析 |
第三节 生物质能 |
一、项目经济性状况 |
二、生物质发电主要政策情况 |
三、生物质发电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和矛盾 |
四、生物质发电未来价格走势分析 |
第四节 太阳能光伏发电 |
一、项目经济性情况 |
二、光伏发电主要政策 |
三、光伏发电产业发展中的问题和矛盾 |
四、光伏发电未来的价格走势 |
第五节 地热能及海洋能发电 |
一、海洋能利用的主要情况 |
二、地热能主要情况 |
三、当前地热及海洋能利用存在问题 |
第六节 可再生电力能源未来发展趋势 |
一、发展中的可再生能电力能源技术 |
二、未来可再生能电力能源发展的重点排序 |
第六章 我国可再生电力能源产业化发展主要经验和突出问题 |
第一节 我国可再生电力能源实践经验 |
一、国家重视,目标引导起到积极作用 |
二、依托重大工程开展科技创新,装备自主化成绩显着 |
三、财税政策起到了重要作用 |
四、市场及价格政策积极引导了产业发展 |
第二节 可再生电力能源产业协调发展的几个方面 |
一、自然资源、资本、技术的协调 |
二、速度与质量的协调 |
三、速度与效益的协调 |
四、可再生电力能源与常规能源的协调 |
五、产业发展阶段衔接的协调 |
六、产业上下游的协调 |
七、与全球气候变化规则相协调 |
第三节 我国可再生电力能源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和矛盾 |
一、缺乏统一的管理机构 |
二、立法缓慢,配套措施不完善 |
三、资源调查、评估以及项目规划有待完善 |
四、资源、环境效益政策缺失 |
五、价格体制有待理顺 |
六、财政研发投入不足、政府组织不力 |
七、财政支持体系不完整、效率有待提高 |
八、政策不及时、政策模糊不清晰 |
九、政策的评估、修正、调整机制缺失 |
十、缺乏相关利益方协调机制 |
十一、特性出发的市场建立不全面 |
十二、强制的绿色生产和消费的配额机制尚未建立 |
第七章 促进可再生电力能源发展的财税要素分析 |
第一节 传统能源外溢成本缺失的影响 |
一、资源税缺失的影响 |
二、环境税缺失的影响 |
第二节 分布式可再生电力能源政策分析 |
第三节 未来可再生能源基金收支情况分析 |
一、未来可再生能源基金总收入测算 |
二、风力发电所需补贴额 |
三、太阳能发电所需补贴额 |
四、生物质能所需补贴额 |
五、未来可再生电力能源发展基金总量收支平衡情况 |
第四节 价格与财税政策 |
一、价格与财税政策的关系 |
二、电价与社会承受能力 |
第五节 与发展各阶段相适应的财税政策分析 |
一、财税政策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侧重点分析 |
二、可再生电力能源各发展阶段政策选择 |
第八章 促进可再生电力能源发展财税政策建议 |
第一节 财税支持政策的优化原则 |
一、财税支持的信息依据要充分 |
二、上下游及横向综合统筹 |
三、财税政策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 |
四、综合引导、各有侧重 |
五、政策要保持公开透明、稳定性和可操作性 |
六、国家主导与全民负担相结合 |
七、定期政策评估机制 |
第二节 财政政策的具体建议 |
一、根据战略目标确定财政支持范围和渠道 |
二、加大财政直接支持力度 |
三、清晰财政支持的目标效果 |
四、建立财政转移支付、东西部区别负担的机制 |
五、优化可再生能源基金管理 |
六、发挥政府采购作用 |
第三节 税收政策的具体建议 |
一、细化可再生电力能源适用税法 |
二、清晰各项税收激励政策 |
三、资源税、碳税应该列入议事日程 |
第四节 其他建议 |
一、强化资源调查和评估,制定科学发展规划 |
二、建立国家级的可再生能源统一管理机构 |
三、重视金融市场、资本市场的激励 |
四、协调处理好横向相关利益方的利益关系 |
五、注重产业整体协调可持续发展 |
六、积极疏导电价矛盾 |
七、发挥价格对可再生电力能源的的引导作用 |
八、建立可再生能源配额制和绿色证书交易机制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公开发表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9)我国发电企业竞争力分析与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分析 |
1.2.1 关于产业竞争力理论研究 |
1.2.2 关于企业竞争力的理论研究 |
1.2.3 关于企业竞争力评价的理论和方法研究 |
1.2.4 关于发电企业竞争力的理论研究 |
1.3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本论文主要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发电产业竞争力分析 |
2.1 产业竞争力及分析模型 |
2.1.1 产业竞争力 |
2.1.2 波特关于产业结构五力分析模型及不足 |
2.1.3 经改进的产业竞争力分析模型 |
2.2 发电产业竞争力分析模型 |
2.2.1 发电产业市场及其特征 |
2.2.2 发电产业竞争力分析基本框架 |
2.3 产业链维度的发电产业竞争力分析 |
2.3.1 煤炭企业(供方)谈判能力 |
2.3.2 电网企业(买方)谈判能力 |
2.4 市场维度的发电产业竞争力分析 |
2.4.1 当前发电市场供求状况与发电企业竞争状况 |
2.4.2 2004年主要发电商竞争情况 |
2.4.3 发电替代品竞争力 |
2.5 时间维度的发电产业竞争力分析 |
2.5.1 未来发电市场需求增长和供需形势分析 |
2.5.2 未来发电市场的潜在进入者 |
2.6 发电产业政策影响力 |
2.6.1 电力市场化改革对发电产业的影响 |
2.6.2 煤电联动政策对发电产业影响 |
2.6.3 环保新政策对发电产业影响 |
2.6.4 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对发电产业影响 |
2.7 小结 |
第三章 发电企业基本价值链分析和竞争优势模型 |
3.1 引言 |
3.2 价值链基本模型和竞争优势 |
3.2.1 波特的价值链基本模型 |
3.2.2 价值链和企业竞争优势 |
3.3 发电企业基本价值链模型 |
3.3.1 发电企业的生产特点 |
3.3.2 发电企业价值链基本模型 |
3.3.3 发电企业基本价值链模型与波特的企业价值链基本模型的差异 |
3.4 发电企业竞争力的构成 |
3.4.1 发电企业竞争力的分析思路 |
3.4.2 发电企业竞争力直接影响因素与现实竞争力 |
3.4.3 发电企业竞争力间接影响因素与潜在竞争力 |
3.5 发电企业价值链模型与发电企业竞争力的关系 |
第四章 从价值链辅助活动分析发电企业的竞争优势 |
4.1 发电企业制度基础分析 |
4.1.1 发电企业产权制度与竞争力 |
4.1.2 公司治理 |
4.1.3 发电企业战略管理 |
4.2 发电企业经营资源 |
4.2.1 发电企业设备资源 |
4.2.2 发电企业地理资源 |
4.2.3 发电企业关系资源 |
4.2.4 发电企业经营资源管理 |
4.3 发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
4.3.1 人力资源管理与发电企业竞争力 |
4.3.2 发电企业高管人员的激励政策 |
4.3.3 发电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 |
4.4 发电企业技术管理 |
4.4.1 发电企业技术管理活动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 |
4.4.2 电力市场条件下发电企业价值活动中的技术管理 |
4.4.3 发电企业如何进行技术管理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从价值链基本活动角度分析发电企业现实竞争力 |
5.1 发电企业价值链基本活动与现实竞争力 |
5.1.1 发电企业现实竞争力的特点 |
5.1.2 发电企业现实竞争力的表现 |
5.1.3 发电企业现实竞争力与价值链基本活动 |
5.2 发电企业内部后勤活动与竞争力 |
5.2.1 发电企业燃料采购与管理 |
5.2.2 发电企业物资采购与管理 |
5.2.3 发电企业设备维护与检修 |
5.3 发电企业生产运行与竞争力 |
5.3.1 发电企业生产运行与生产成本 |
5.3.2 发电企业安全质量管理与企业竞争力 |
5.3.3 发电企业环境保护成本分析 |
5.4 发电企业市场销售活动与竞争力 |
5.4.1 发电企业市场营销活动 |
5.4.2 电价与竞价策略 |
5.4.3 大用户直购电与发电企业竞争力 |
5.5 发电企业服务活动与竞争力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发电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研究 |
6.1 企业竞争力与核心竞争力 |
6.2 发电企业核心竞争力 |
6.2.1 发电企业核心竞争力含义 |
6.2.2 发电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特点 |
6.2.3 发电企业核心竞争力递阶模型和阶段特征 |
6.2.4 发电企业竞争力的内生性和外生性问题 |
6.3 发电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管理 |
6.3.1 关于核心竞争力管理的研究动向 |
6.3.2 发电企业核心竞争力动态管理的内容 |
6.4 发电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识别 |
6.5 发电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 |
6.6 发电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应用 |
6.7 发电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更新 |
6.8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发电企业竞争力评价 |
7.1 引言 |
7.2 发电企业竞争力评价模型 |
7.3 发电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
7.3.1 建立发电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
7.3.2 发电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 |
7.4 中国上市发电企业竞争力评价实证分析 |
7.4.1 样本选取 |
7.4.2 潜在竞争力评价 |
7.4.3 现实竞争力评价 |
7.4.4 业绩表现竞争力评价 |
7.4.5 综合竞争力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 |
8.1 本论文主要研究结论 |
8.2 本论文主要创新点 |
8.3 本论文主要不足和后续研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10)2004年电力标准化工作回顾及2005年工作要点(论文提纲范文)
1 2004年工作回顾 |
1.1 加大电力生产、建设中急需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力度, 为电力工业可持续发展服务。 |
1.2 标准化工作队伍的建设 |
1.3 修订出版《电力标准体系表》 |
1.4 清理整顿了电力国家标准和电力行业标准 |
1.5 举办电力标准化岗位培训和标准 (知识) 宣贯等多种形式的活动, 推动企业标准化工作深入开展 |
1.6 开展电力企业标准体系评价确认的准备工作 |
1.7 发挥电力标准化网站及《电力标准化与计量》杂志的作用, 及时提供各种信息服务。 |
1.8 积极参与有关中国技术标准发展战略的研究工作 |
1.9 加强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的管理 |
2 2005年工作要点 |
2.1 制定2005年电力标准制修订计划, 审查报批电力标准 |
2.2 编制《“十一五”电力行业标准化发展规划》 |
2.3 修订《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电力部分) |
2.4 建立健全风电标准体系 |
2.5 编制“电力工程建设标准体系” |
2.6 开展电力企业标准体系评价和确认工作 |
2.7 研究电力质量、安全、环境管理体系和三大标准体系的结合 |
2.8其他工作 |
1) 加大电力标准的宣传贯彻力度 |
(2) 修订国家标准GB/T 50297《电力工程基本术语》 |
(3) 岗位培训工作 |
四、2000年电力工作要点(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电力系统规划的区域能—水—排锅合模型研究[D]. 刘源.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01)
- [2]新中国电力工业70年发展历程与经验启示[J]. 白玫. 价格理论与实践, 2019(06)
- [3]宣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宣布失效一批市政府文件的决定[J]. 宣城市人民政府. 宣城市人民政府公报, 2018(01)
- [4]中国电力上市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研究[D]. 徐向. 东北财经大学, 2015(08)
- [5]产出与消耗的“竞赛”——上海电力计划分配1955-1960[J]. 高明. 科学与管理, 2014(01)
- [6]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公布省政府及省政府办公厅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的通知[J].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浙江省人民政府公报, 2013(Z1)
- [7]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 ——本文侧重对可再生电力能源分析[D]. 栗宝卿.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2010(01)
- [8]2007年电力标准化工作回顾及2008年工作要点[J].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中心. 电力标准化与技术经济, 2008(01)
- [9]我国发电企业竞争力分析与评价方法研究[D]. 张立辉.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06(09)
- [10]2004年电力标准化工作回顾及2005年工作要点[J]. 中电联标准化中心 北京100761. 电力标准化与计量, 2005(01)
标签:可再生能源论文; 电力论文; 新能源论文; 中国的能源状况与政策论文; 能源结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