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太湖富营养化的驱动因子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王昊[1](2021)在《洞庭湖不同区域浮游生物群落特征及其对水文连通的响应研究》文中指出泛滥平原湖泊生态系统是世界上最复杂的环境之一。水文连通即水文循环分部间或分部内以水为载体的物质、能量和生物传输。水文连通度是泛滥平原湖泊水生群落的重要控制因素之一,极大促进了河流与湖泊的养分和有机质的交换,是维护泛滥平原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样性的基础。洞庭湖作为一个通江湖泊,同时也是长江中段重要的调蓄湖泊。近年来,上游梯级开发和围湖造田等影响,导致江湖关系发生变化,洞庭湖与长江之间的水体交换能力变差,湖区内流水区、静水区错落分布,各湖区内水交换率有差异,生物群落随之存在区别,研究湖区间水文连通梯度上的生态响应对通江湖泊生态保护与管理意义重大。本研究于2018年4月(平水期)和10月(枯水期季)对洞庭湖的不同水文连通度的10个区域开展了系统的水文、水环境、浮游生物群落调查,并对洞庭湖不同区域水文连通度(量化指标为周转时间(Turnovertime))进行计算,确定了对浮游生物群落结构具有重要影响的因子,揭示了不同水文连通梯度下浮游生物的响应格局。本研究共鉴定浮游植物7门51属157种,其中4月(105种)和10月(120种)的物种数分别占总物种数的66.9%、76.4%。配对样t检验表明,Marglef丰富度指数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两月份存在显着性季节差异,Pielou均匀度指数不具有显着性差异。PERMISP分析表明,洞庭湖浮游植物beta多样性4月大于10月。通过计算环境因子对浮游植物群落的相对贡献表明周转时间是影响浮游植物群落的主导因素。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浮游植物的丰度(Abundance)和生物量(Biomass)随周转时间水文连通程度的增加而增加,在中等周转时间时可以保持最高的alpha多样性,Pielou均匀度指数随周转时间的增加而下降,并且推测beta多样性也在中等周转时间的程度下达到最大值。本研究共鉴定浮游动物4门119种,其中4月(91种)和10月(67种)的物种数分别占本次调查总物种数的76.5%、56.3%。配对样t检验表明,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两月份存在显着性季节差异,Pielou均匀度指数不具有显着性差异。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浮游动物生物量随水文连通程度的增加而增加,beta多样性与周转时间呈单峰曲线分布。除生物量和beta多样性外,浮游动物丰度、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与周转时间拟合关系并不显着。
马洁莹[2](2021)在《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巢湖水华时空变化特征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人口的剧增和城市化的扩张,内陆湖泊的污染物载荷能力逐渐下降,自我恢复机能也随着生活和工业废水排放的累积而逐渐减弱。富营养化直接导致蓝藻水华的出现,又反过来影响人类正常生产生活。蓝藻水华常常呈现面状大范围分布,传统监测手段有一定局限性,卫星遥感技术的兴起使大范围、连续动态监测蓝藻水华成为现实,对于内陆湖泊蓝藻水华的监测和预警起到十分关键性的作用。目前,大多数对于水体蓝藻水华的遥感提取常常使用单一传感器,但单一传感器观测存在空间分辨率低或时间重返周期长,无法有效满足内陆河湖水环境高时空分辨率的监测需求,且无法选择光学遥感传感器提取方法的适用性,而适合的方法对于基于各种遥感传感器提取蓝藻水华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论文利用多源卫星遥感数据各传感器的特点分别使用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浮游藻类指数(FAI)及叶绿素反射峰强度指数方法(ρchl)联合监测巢湖蓝藻水华变化特征,并结合环境、气象等因素分析巢湖蓝藻水华爆发的驱动机制,揭示各要素对蓝藻水华分布和变化的影响,获得以下主要研究成果:(1)利用Terra/Aqua MODIS、Landsat 8 OLI和Sentinel-2A/B MSI遥感数据分别基于FAI、NDVI、ρchl方法提取巢湖蓝藻水华,精度分别为96.1%,95.6%和93.8%,FAI可有效去除云雾阴影对蓝藻水华分布的影响,NDVI和ρchl能有效避免巢湖水藻混合区域对水体的错误识别。(2)巢湖蓝藻水华爆发期为5-11月,6、7、8月水华发生频次最高。巢湖蓝藻水华分布规律明显,西部水华发生频率占全年蓝藻水华发生次数的98.9%,而东半湖水华发生频率为38.9%。(3)巢湖中氮、磷等营养盐的累积和存储使蓝藻水华能随时随地在适宜气象条件下迅速繁殖滋生,高温和降雨对蓝藻水华发生起到促进作用,夏季水华爆发次数及面积明显增加。同时,风影响巢湖蓝藻水华生长和漂移,改变水华发生面积和空间分布,影响蓝藻水华日内面积相对变化为24.61%。
刘寒[3](2021)在《沉水植物适应富营养化湖泊弱光环境的生理生态学机制》文中提出富营养化导致的水下弱光环境威胁到沉水植物的生存。在富营养化浅水湖泊中,水体中的各种物质对红蓝光波谱吸收和散射作用较大,入射光在水体传播过程中,光强和光质均发生显着改变,直接影响沉水植物的生长、繁殖与分布格局。沉水植物作为水生生态系统中的重要初级生产者,其反过来又可影响生态服务功能。本论文通过调查长江中下游19个浅水湖泊中水下光环境状况和沉水植物的生长分布特征,分析了水下光环境的影响因子、水下光环境对沉水植物生长分布的影响以及沉水植物对水下光环境的反馈作用;并通过长江中下游湖泊常见沉水植物对不同光质生理响应的室内受控实验,阐明并揭示长江中下游富营养化湖泊中沉水植物对水下弱光环境的生理生态学适应机制。主要研究结果表明:(1)富营养化湖泊中水体的总氮、总磷、总悬浮颗粒物和叶绿素含量是影响水下光环境的关键环境因子。在调查的19个长江中下游湖泊中,水下光谱在蓝光波段衰减最强烈,其次是绿光和红光波段。低透明度湖泊中,蓝光衰减速率比红光衰减速率更快,红蓝光比值(Red/Blue)随水深(WD)呈指数增加(Red/Blue=0.5974?0.3596(2),R2=0.9913。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表明,总氮(WTN)、总磷(WTP)浓度的升高,不会直接影响水下光环境(Estimates=-0.033,p>0.05),但是会导致水体中悬浮物质(TSS,WChl a)的升高(Estimates=0.801,p<0.01),使水体透明度(SD,Zeu/WD)降低(Estimates=-1.518,p<0.001),进而导致了水下光环境的恶化(即Kd和Red/Blue值增加,Estimates=-0.918,p<0.001)。(2)水下光环境能够影响沉水植物的生长分布。水下光环境(Kd、Red/Blue)对沉水植物化学计量性状(植物总碳(PTC)、总氮(PTN)、总磷(PTP)、氮磷比(N/P))、光合性状(叶绿素a、叶绿素a/b、Fv/Fm、alpha、ETRmax)无显着影响(p>0.05),水下光环境的恶化但是会导致形态性状(叶面积(LA)、叶干重(LDW))减小(Estimates=-0.261,p<0.001)。进而导致沉水植物物种丰富度的降低(Estimates=0.18,p<0.01),水下光环境还对物种丰富度存在直接效应(Estimates=-0.533,p<0.001)。(3)富营养化湖泊中沉水植物对水下光环境存在正反馈。本研究发现,沉水植物分布区域的总氮(WTN)、总磷(WTP)和叶绿素(WChl a)浓度显着低于无沉水植物分布的区域(p<0.05),与2种以下沉水植物分布区域相比,当沉水植物物种数达到3种及3种以上时,水体透明度(SD)显着增加(p<0.05)、光衰减系数(Kd)显着减小(p<0.05)。不同类型沉水植物对水体正反馈效果也有影响。莲座型沉水植物分布区域的对水下光环境条件显着优于冠层型沉水植物分布的区域(Kd更小,Zeu/WD更大,p<0.05);从叶型来看,扁平叶型沉水植物分布区域的光环境条件显着优于针叶型沉水植物(TSS、WChl a、Red/Blue、Kd更小,SD、Zeu/WD更大,p<0.01),且扁平叶型沉水植物分布深度(WD)浅于针叶型沉水植物(p<0.001)。(4)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和苦草(V.natans)的形态性状、生物量、株高、分蘖数在不同光质条件下,表现出显着差异。在不同红蓝光比例LED灯培养下,黑藻(H.verticillata)和苦草(V.natans)化学计量性状(TC、TN、TP、C/N、C/P、N/P)和光合性状(Chl a、Chl b、Chl a/b、Fv/Fm、alpha、ETRmax)均无显着差异(p<0.05);随着红光比例的增加,黑藻(H.verticillata)和苦草(V.natans)的的叶面积(LA)、叶干重(LDW)显着减小(p<0.05)。黑藻(H.verticillata)和苦草(V.natans)在不同红蓝光比例下表现出相同的生存策略。随红光比例的增加,株高(Height)显着降低(p<0.05),分蘖(Tiller)和生物量(Biomass)显着增加(p<0.05)。
闫雪燕[4](2021)在《调水背景下丹江口水库丹库浮游植物群落变化及其驱动因子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有效缓解了我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局面,其水源地丹江口水库水质安全事关沿线1.2亿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库湾是水库水质安全的敏感区,调水过程库湾水质直接关系到调水安全。本研究于2018年7月~2020年7月,对丹江口水库进行了为期两年的调查研究。依据丹江口水库调水水流方向,从入库口到调水口,共设置18个采样点,其中包括三个不同干扰强度类型的库湾(强度干扰、中度干扰和轻度干扰),研究了调水背景下丹库浮游植物群落变化规律及驱动因子和不同强度人类干扰下库湾浮游植物群落变化及驱动因子。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CCA分析和RDA分析等方法具体探讨了丹江口水库丹库水文和水质理化指标的时空变化规律,以及浮游植物种类组成、优势种、丰度和生物量的时空变化规律。本研究旨在为丹江口水库生态环境保护和水质科学管理提供数据支持,同时为中线工程生态调度和我国水库生态学研究积累重要的资料。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丹江口水库水位年季变化显着,秋季水位最高,春季水位最低;渠首调水口流速和流量春季最大,冬季最小。各样点的溶解氧(DO)、总氮(TN)、总磷(TP)、氨氮(NH3-N)和化学需氧量(COD)均达到I类地表水评价标准;高锰酸盐指数(CODMn)含量不超过4 mg/L,达到II类地表水评价标准。入库口黑鸡嘴、库心和调水口渠首溶解氧浓度比库湾高,库湾与之相比受人类活动干扰较大,水体水质次之。库湾胡寨的叶绿素a(Chl.a)浓度最高,此样点是人类活动干扰强的区域,营养盐易于在此富集,为藻类繁殖提供了丰富的营养物质。因此,我们要加强对库湾水体的管理和控制。2.丹江口水库丹库浮游植物群落由7门71属104种组成,夏季丰度最高,物种最多,优势种最丰富,春季浮游植物种类数量最少,丰度最低。各季节浮游植物群落组成:春季为硅藻-绿藻型,夏季为绿藻-硅藻型,秋季为蓝藻型,冬季为蓝藻-绿藻-硅藻型。春季硅藻成为绝对优势物种;夏季优势种主要属于硅藻门、绿藻门和蓝藻门;秋季优势种主要属于蓝藻门、绿藻门和硅藻门;冬季优势物种主要属于硅藻门。从入库口黑鸡嘴经库心、库湾到调水口渠首时,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均是先下降后升高。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夏冬季最高,秋季最低,夏冬季节浮游植物群落更稳定,秋季浮游植物群落稳定性较差。Pearson相关分析和CCA分析发现,水位、流速、水温、pH、水深、TP、ORP和Cond是影响丹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关键环境因子。浮游植物群落组成和浮游植物的多样性会对物种群落产生影响,优势物种在维持浮游植物群落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3.丹江口水库库湾浮游植物群落由7门66属99种组成,库湾浮游植物群落组成丰富,夏季丰度最高,优势物种最多,春季浮游植物种类数量最少,丰度最低。库湾浮游植物群落变化规律:春季为硅藻-绿藻型,夏季为蓝藻-绿藻-硅藻型,秋季为蓝藻型,冬季为绿藻-硅藻-蓝藻型,与丹库浮游植物群落变化并不完全相同。春季硅藻成为绝对优势类群,其次是绿藻;夏季蓝藻门、硅藻门和绿藻门成为主要优势类群;秋季优势物种主要属于蓝藻门、绿藻门和硅藻门;冬季硅藻门和绿藻门成为主要优势类群。优势物种在浮游植物群落中处于关键地位,优势种过度繁殖时会影响浮游植物群落的稳定性。Pearson相关分析和RDA分析显示:水位、水温、DO、ORP、TP、Cond和pH是影响库湾浮游植物群落变化的关键驱动因子。三个不同干扰强度的库湾,轻度干扰的全店样点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最高,中度干扰的宋岗次之,强烈干扰的胡寨最低。干扰强度影响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强干扰降低物种多样性指数,弱干扰对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影响较小。浮游植物群落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春季最高,秋季显着下降。夏季浮游植物个体分配更均匀,群落结构较稳定,秋季多样性指数值降低,群落结构和生态系统结构变简单,会影响到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和稳定性。
陈西[5](2021)在《太湖滨湖城市河口氮素来源及其调控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氮素外源输入和内源释放是湖泊河口水体富营养化和生境退化的重要原因,其产生的环境问题不仅影响居民身心健康还严重制约了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滨湖城市河口是连接河流与湖泊的重要纽带,也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由于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河口生境被深深地打上人类活动的烙印。识别滨湖城市入湖河口氮素时空分布特征,厘清影响氮素富集的关键因子并量化各氮素来源输入贡献,预测河口区氮素的未来演化趋势,对滨湖城市河口氮素优化管理和湖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选取污染较为严重的北太湖典型的滨湖城市河口为研究对象,通过采集水体、表层沉积物和柱状沉积物样品进行各形态氮素变化与分布特征研究;借助Arc GIS平台对河口氮素时空分布进行可视化;综合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单因子指数、综合指数法和稳定同位素模型,对沉积物氮素富集风险和水质进行综合评估,识别影响河口氮素富集关键因子,量化河口各氮素来源的贡献;通过设置不同氮素管理情景,结合随机森林模型和多元回归分析,对河口未来氮素富集状况进行模拟和预测,为河口氮素管理和优化调控提供理论支撑。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河口氮素具有显着的时空分布特征,人类活动是主要驱动因子。时间尺度上,雨季水体氮素浓度要低于旱季,而沉积物氮素含量变化趋势与之相反。空间尺度上,蠡湖区河口向河侧水体氮素浓度显着高于向湖侧,而贡湖湾地区河口的氮素浓度变化趋势与之相反。单因子指数表明,研究区河口水体氮素超标率为88.72%。综合营养状态指数(TLI)、水质指数(WQI)和修正内梅罗污染指数(NPI)评价结果表明该区域河口水体呈轻度到中度富营养化和中度污染水平。沉积物氮素整体上超标3.21倍,达到重度污染水平。多元统计分析揭示:土地利用方式、闸坝建设、河口形状和季风变化是该区域河口氮素富集和水质退化的关键驱动因子。硝酸盐氮氧同位素模型结果表明,污水/粪肥、农田施肥、内源沉积物氮释放和大气氮沉降是河口水体硝态氮(NO3--N)的主要来源,分别贡献了42.68%、23.79%、23.71%和9.80%。(2)河口氮素负荷对建设用地和耕地面积变化响应灵敏。1985~2018年间,耕地面积逐年减少而建设用地面积迅速增加并成为主导型用地。快速城市化和阶段性环境政策调整是该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建设用地和耕地是土地利用方式中氮素排放的主要来源,贡献约86%~97%。研究区2018年土地利用方式带来的总氮(TN)产生量较1985年增加了1.83倍,而排放量呈波动降低趋势。研究区TN排放量的年际变化与河湖水体的TN浓度具有良好的一致性,表明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和相关氮素减排措施是影响水体氮浓度的主控因素。在不同尺度上,土地利用方式的空间差异对区域水环境氮素的迁移产生较大影响。小尺度的水体氮素负荷不仅受到LUCC的影响,还受到区域闸坝建设、水动力条件、环境治理和河口形状等多因子耦合作用的控制。(3)太湖流域TN沉降通量为6154 kg/km2,其中,TN干沉降(TNdry)成为大气氮沉降的主要来源。化学组成上以氮氧化物(NOx)沉降为主,约占TN沉降的66.10%。时间分布上,总体为春夏高,秋冬低。空间上,TN湿沉降(TNwet)通量由西北向东南方向逐渐递减,而TNdry和总沉降通量分布趋势与之相反。气象条件是影响TNwet通量的主控因子,农业氨(NH3)排放以及城市工厂和汽车尾气的NOx排放是TNdry通量的主要来源。太湖湖面年平均TN沉降量为1.44万t,约占太湖入湖TN负荷的14.36%~17.58%,较往年贡献比例有所下降,但沉降总量有所增加。(4)扰动强度和温度变化会显着影响沉积物氮的释放速率和营养盐化学组分。方差分析表明,扰动强度(F=142.49,p<0.01)对营养盐释放速率的影响要高于温度的变化(F=6.39,p=0.02)。化学组成上,静态释放的营养盐以溶解态总无机氮(TIN)为主(65%),而动态释放的主要成分为非溶解性的有机氮(69%~85%)。无论在清淤或未清淤区域,动态释放均会导致上覆水体达到重度污染水平(NPI=7.79)。清淤虽减少了沉积物的内源负荷,当水体中颗粒物沉降于清淤后的底层沉积物表面后,仍具有较高的活化能力,使得释放潜力升高。水生植物通过对水体营养盐的净化和对沉积物扰动的抑制,是该区域水质改善的关键因素。研究区河口沉积物中TN的静态和动态平均释放通量分别为56.67和180.67 mg/(m2·d)。全年由于沉积物内源释放而产生的TN量约为297.56 t,远超播种期来自氮肥施用的径流损失量。因此,在未来的入湖河口修复过程中,若沉积物处于不稳定的水动力条件下,内源污染的治理应受到重点关注。(5)河口氮素总量以外源输入为主,但内源贡献率逐年增加。在2000~2019年期间,研究区河口氮素输入总量呈下降趋势。其中,生活污水和农田排放是外源氮素排放的主要贡献者。尽管采取了多种控源截污措施,排放的废水中污染物浓度有所下降,但仍高于太湖水体TN浓度目标值。流域内总水量增加和水循环加快的效应使入湖TN污染负荷下降有限。情景模拟结果表明,太湖北部不同河口由于其内外源污染的贡献不同,调控措施存在差异。控制外源污染输入是靠近住宅区和湿地公园河口治理的关键,而减少沉积物扰动是降低喇叭型河口和渔港型河口氮素富集风险的有效措施。内外源兼治是河口氮素管理和生境修复的重要前提。合理规划土地利用、构建滨岸生态缓冲区、完善雨污分流系统、提高污水处理能力、规模化养殖和合理施肥是减少河口氮素外源输入的重要举措。湖泊基质改良、消浪措施和水生植物群落构建是减少沉积物氮素内源释放的长效机制。
杨鸿雁[6](2020)在《湖泊浮游植物演替历史与流域人类活动的关系分析 ——以杞麓湖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湖泊流域内的人类活动可通过直接或间接途径影响湖泊生态系统。在过去100年中,人类活动(如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活动)引起湖泊水质恶化、富营养化,是湖泊生态系统退化的主要原因。富营养化过程与浮游植物群落演替密切相关,因此深入了解人为活动与浮游植物群落演替的关系是必要的。自1970s末以来,云贵高原湖泊由贫中营养状态为主逐步向富营养状态转变,富营养化湖泊的数量、面积和富营养化程度呈现增长的趋势。然而,云贵湖区重度富营养化湖泊的浮游植物群落演替过程与人为活动的关系尚未完全阐明。杞麓湖是云贵高原湖区重度富营养化湖泊的典型代表,经历了低—中—富—重富营养过程,湖泊流域面积小,人为活动干扰相对简单,有利于认识浮游植物群落演替的规律及驱动因子。以杞麓湖为例,阐明生态系统脆弱区域的重度富营养化湖泊浮游植物群落演替过程及其驱动机制可为湖泊生态系统修复提供依据。本研究通过提取和分析来自杞麓湖沉积柱芯的地化指标、色素、硅藻,并在以210Pb/137Cs测年方法建立的沉积深度—年代时间序列的基础上,重建近百年来杞麓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演替过程,结合人类活动相关因子,进一步分析在人为活动作用下,浮游植物群落演替的过程及其驱动因子。本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2017年4月~2018年1月对杞麓湖水质及浮游植物进行季节调查发现,杞麓湖全湖年平均综合营养状态指数为68.05,处于中度-重度富营养水平。杞麓湖在研究期间为V类和劣V类水体,其中夏季和春季水质较差,其水质季节变化受外源和内源污染的共同影响。全年共检出浮游植物163种,浮游植物群落季节演替明显,优势种较为单一,各季节均以丝状藻类占优势。春季以绿藻门微细转板藻为优势,夏秋冬季均以丝状蓝藻占绝对优势。孟氏浮丝藻对低温较为敏感,水温下降不利于其生长。因此,夏季以喜低透明度富营养水体生长的孟氏浮丝藻为绝对优势种。秋季,孟氏浮丝藻优势度显着下降,优势种演替为能容忍低温低光照,溶解性总氮较高,溶解性总磷较低的富营养化水体的阿氏浮丝藻。冬季优势种仍为阿氏浮丝藻,而湖生假鱼腥藻代替孟氏浮丝藻成为次优势种。磷、CODMn、NH3-N和水温是影响杞麓湖浮游植物群落季节演替的主要驱动因子。2)根据210Pb测年CIC模式计算结果,在杞麓湖最深处采集的沉积岩柱芯代表了约130年来沉积结果,计算获得杞麓湖沉积柱样平均沉积速率为0.485 cm/a,沉积速率高。沉积物平均粒径范围在0.43~1.40μm之间,中值粒径在0.46~1.11 μm区间波动,属细粉砂黏土。且具有“细—粗—细”交替变化的模式。杞麓湖沉积粒度的变化趋势与流域的降雨量不呈同步波动变化,且沉积速率较高,这与流域内强烈的人类活动有关。杞麓湖沉积物中TN、TP、TOC和LOI550百年来均呈增长趋势,表明杞麓湖及其流域初级生产力的增加。整个沉积岩芯C/N 比值范围在9.91~30.86之间,呈内源——内外混合来源——外源——内外混合来源的变化方式,有机质来源复杂。C/N比值在1950s末期后呈持续下降趋势,而TN和TOC含量却呈增加趋势,表明杞麓湖流域大面积的农业活动及生活污水排放等人为活动的增强,造成了杞麓湖营养不断富集,浮游植物增殖加快,初级生产力提高,杞麓湖水体富营养化程度逐渐增加。3)沉积物金属元素可作为流域人为活动的代用指标。近百年来,杞麓湖各种金属元素含量、富集指数、地累积指数变化趋势呈现出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与湖泊流域人为活动及其强度变化有关。以自然来源为主的金属元素(Fe、Al、Zn、Ni、Cr),由于受当地水利设施的修建及流域内城市建设用地的扩大,导致流域面积地表径流入湖量的减少,而使得Fe、Al、Zn、Ni、Cr的含量和累积程度呈下降趋势。人为来源金属元素(Cd、Pb、As、Cu、Hg)受流域外的长距离大气传输及流域内产业结构改变及强度的增加,使其富集程度呈增长趋势,但增加的起始时间有明显的差异。研究认为化肥的施用,黑色金属的冶炼和制造业产生的废气排放和粉尘沉降是杞麓湖沉积物金属元素输入的主要贡献者,但对于能在大气中停留时间较长的金属元素,流域外的长距离大气传输也是不容忽视的来源。杞麓湖沉积物中Cd、Pb和As主要与农业活动相关,Hg主要与工业活动相关,Cu可能与黑色金属冶炼和制造业生产过程中机器轴承磨损、制动衬片磨损产生的废气排放和粉尘沉降有关。4)沉积物色素和化石硅藻记录反映了杞麓湖浮游植物群落演变的过程:近百年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出现了多次明显转变。硅藻群落结构演变过程分为五个阶段(约1889~1893 AD,1895~1935AD,1937~1968 AD,1970~1998 AD和2001~2014 AD),分别代表5次规模大小不等的群落结构演变,硅藻群落结构演变结果显示为底栖硅藻(包括附生硅藻)相对丰度呈逐渐下降直至消失,优势种从贫营养到富营养种的转变,第一阶段以贫营养种Fragilariapinnata相对丰度最高;第二阶段Aulacoseira ambigua相对丰度最高,只pinnata相对丰度下降,成为次优势种;第三阶段浮游喜营养种A.ambigua相对丰度持续增加,喜清洁水体底栖硅藻为次优势种;第四阶段浮游性喜营养种类占绝对优势;第五阶段,中富营养水体种类占绝对优势,喜清洁水体底栖种类相对丰度几乎为零。杞麓湖沉积物色素含量在1930s初以前无明显变化,1970s初开始增加,约从2003年开始,所有色素含量几乎呈直线式增加。色素含量的演变与湖泊流域人类活动持续增加及杞麓湖富营养的现代过程基本一致。5)通过执行Change-point软件,分析硅藻群落和浮游植物历史数据变化趋势及其群落结构变化点。结果显示,杞麓湖硅藻群落结构及沉积物色素代表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均出现多次明显转变,建国前的转变主要与极端气候(水灾)引起的湖泊水动力条件的改变有关。与农业有关的如围湖造田、水利工程建设、流域产业调整(大规模种植耗肥的经济作物)等人为活动造成的水体富营养化及水文改造是导致建国后硅藻群落和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发生明显转变的主要驱动力。6)沉积硅藻与环境因子进行CCA和RDA分析,结果显示,中富营养物种如A.ambigua、Cyclotella comta、Cyclotella meneghiniana、Synedra acus与人类干扰相关的环境因子(TN、TP、TOC)呈正相关关系,喜贫营养水体的Fragilaria属则多与人类干扰相关的环境因子呈负相关性,表明人为干扰及其强度是杞麓湖硅藻群落组合演变主要驱动因子。沉积物色素与沉积物金属元素进行RDA分析,结果显示,沉积色素含量与人为来源金属元素Cd、Pb、Hg和As含量变化呈正相关关系,特别是与Cd和Pb的相关性最高。总之,人为活动是杞麓湖百年来浮游植物群落演变的主要驱动因子。将不同人为活动的环境因子的代用指标与化石硅藻和沉积物色素进行多元分析,结果显示,杞麓湖浮游植物群落演变主要受农业活动中化肥农药的施用及工业活动驱动。综上所述,近百年来杞麓湖浮游植物群落发生了显着演变,从1970s开始浮游植物密度明显增加,中富营养浮游硅藻相对丰度增加,贫营养底栖硅藻相对丰度减小。农业活动中化肥农药的施用、流域人口的增加、工业活动及制造业活动是杞麓湖浮游植物群落演变的主要驱动力,人为对水资源利用和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导致的湖泊水文改变和气候条件起到叠加的作用。因此,控制和减少化肥农药的施用及提高其利用率、控制和减少人为对水资源的利用及流域内土地利用的变化等人类活动干扰仍然是控制浮游植物密度增加、控制湖泊富营养化加剧和水生态退化的主要方法。
沈旭舟[7](2020)在《基于稳态理论的洞庭湖水体富营养化主控因素及其稳态转换阈值研究》文中认为洞庭湖作为我国第二大通江湖泊,对长江中下游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方面水利设施兴建、围堰等造成水环境容量减少,另一方面流域内工农业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导致污水排放量剧增,导致洞庭湖水体富营养化程度逐年升高、水华现象频发和水生植被退化等一系列水环境问题。如何有效识别洞庭湖水体富营养化成因并提出适用于洞庭湖的控制阈值已成为当前洞庭湖水环境保护的重点。考虑到洞庭湖水环境特征存在显着的时空异质性,不同水文期、不同湖区水体富营养化特征、影响因素及其作用阈值尚未明晰。本文通过2018年至2019年洞庭湖水文、水质和水生态野外监测数据,利用相关数理统计分析手段,系统分析了洞庭湖不同时空下水体富营养化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利用“稳态理论”和频数分布法验证了洞庭湖生态系统多稳态的存在性,明确了洞庭湖“草-藻”稳态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选取沉水植物生长关键期和稳态转换关键湖区分析了洞庭湖“草-藻”稳态转换作用阈值。研究得到主要结果包括:(1)东洞庭湖水系连通性指标显着低于长江三口、南部四水、西洞庭湖和南洞庭湖,结合水动力特征,可将东洞庭湖划分为一类,其余四个湖区划分为第二类;根据水文情势变化特征,可将洞庭湖在时间上划分为四个具有显着差异的水文期,枯水期(12-3月)、涨水期(4-6月)、丰水期(7-9月)和退水期(10-11月);洞庭湖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在时间上表现为枯水期>退水期>丰水期>涨水期;不同区域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变化特征存在明显差异,长江三口水体富营养化程度丰水期和退水期大于枯水期和涨水期;南部四水、西洞庭湖、南洞庭湖和东洞庭湖富营养化程度呈现枯水期和退水期大于涨水期和丰水期。就空间分布规律而言,总氮(TN)、总磷(TP)和透明度(SD)在涨水期和丰水期与综合营养状态指数一致,高锰酸盐指数(CODMn)在所有水文期与综合营养状态指数一致,叶绿素a(Chl-a)与综合营养状态指数一致性较差。水体流速与综合营养状态指数东洞庭湖、南洞庭湖和西洞庭湖具有较好的负相关性,在长江三口和南部四水相关性较差。(2)依据频数分布法,验证了洞庭湖水生态系统多稳态在空间上的存在性,采用“空间换时间”方式探明洞庭湖“草-藻”稳态分布特征,具体分布结果如下:(1)枯水期长江三口和南洞庭湖基本处于过渡态,南部四水和西洞庭湖草型稳态和过渡态两者皆有,东洞庭湖处于藻型稳态;(2)涨水期和丰水期长江三口和南部四水处于草型稳态,西洞庭湖和南洞庭湖多处于过渡态,东洞庭湖存在过渡态和藻型稳态;(3)退水期长江三口和南洞庭湖生态系统以过渡态为主,南部四水和西洞庭湖主要为草型稳态,东洞庭湖为藻型稳态。(3)沉水植物关键生长期和稳态转换关键区域加密监测分析结果表明:总磷是影响东洞庭湖浮游藻类、沉水植物生物量的主要因素。东洞庭湖水生态系统由草型稳态向藻型稳态跃迁总磷阈值为0.07mg/L,藻型浊水稳态转变为草型清水稳态总磷阈值为0.046mg/L。可通过控制水体总磷浓度在0.07mg/L以下,来维持生态系统处于草型稳态,通过将总磷浓度削减至0.046mg/L以下来恢复水生植被,推动生态系统从藻型稳态转变为草型稳态。长江三口、南部四水、西洞庭湖和南洞庭湖区域整体富营养化水平虽然较高,但由于水动力条件限制,水生态系统总体较好,处于草型稳态和过渡态,保持现有水动力环境即可维持现状。
郭子扬[8](2020)在《呼伦湖水环境状况时空演化及其成因分析》文中认为呼伦湖位于我国北疆,地处高纬度,是典型的寒旱区草原型湖泊,其特殊的水文特征、水化学特征及水生态特征,决定了呼伦湖的属性与湿润区及高原区湖泊存在差异。近些年呼伦湖水环境不容乐观,水质及富营养化状况严重,因此为深入了解呼伦湖水环境状况,开展呼伦湖重要污染物分布及水质状况成因的研究十分有必要。本文以2013-2019年水质数据为基础,综合运用Arcgis空间插值、相关性分析、冗余分析方法及主成分分析等多种统计学手段,深入探讨污染物时空分布规律,识别筛选出影响呼伦湖水质及富营养化的环境因子,并运用VAR模型明确重要水质因子对水质及富营养化的贡献率,同时以输出系数模型为依据,对比分析2015年及2019年非点源污染物负荷,旨在揭示水体演变状况,为水资源保护措施的制定提供一定的科学指导并为呼伦湖生态治理提供理论支撑。主要成果如下:(1)时间分布上,TN、TP增长明显,COD则呈现先增加后减小,叶绿素a变化与COD相反。空间分布上,TN、TP、COD、叶绿素a的分布均有湖心区含量较小的特点。垂向分布上,TN、TP、叶绿素a水体分布有冰封期下层水体含量最高,非冰封期表层水体含量最高的特点,COD垂向分布与之相反。冰体中TN、TP和COD为“<”型分布,满足上层冰>下层冰>中层冰的特点。(2)通过对呼伦湖2013—2019年的综合营养状态指数、GC值及综合污染指数进行计算后得出:呼伦湖近7年TLI的范围在54.025-78.494,均处于富营养化状态,年际变化上呈现先升高后减小再升高的变化趋势;冰封期和非冰封期GC均值分别为4.238、4.386,水质综合污染指数平均值分别为4.381和3.593,综合污染指数均大于2,处于重污染状态。(3)通过相关性分析、RDA分析、主成分分析及方差分解对呼伦湖富营养化及水质状态的影响因子进行了分析,明确冰封期TN、TP对叶绿素a的贡献分别为9%、7%,TP和DO对水质的贡献率为9%、7%;非冰封期TN、TP对叶绿素a贡献率为10%、7%,对水质的贡献率为11%和24.5%。(4)通过估算两条入湖河流的污染物通量,得出克鲁伦河、乌尔逊河TN、TP及COD的通量2019年较2015年均有所增长。利用输出系数模型得出,水体所承担的污染物最多,分别占两个时期所有土地利用类型总量的70.39%和70.13%,其中2019年TN、TP、COD的总负荷量较2015年分别减少2.38×103吨/年、4.90×102吨/年、7.63×103吨/年。不同牲畜类型中,牛所产生的污染物负荷量最多,其次是猪。呼伦湖非点源污染的来源中,入湖的TN主要来源于牲畜,TP主要来源于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及河流,COD的含量主要来源于河流输入,近年呼伦湖主要受TN、COD输入量较多,2015年及2019年TN的输入量占总量的70.94%和58.96%。
徐畅[9](2020)在《微山湖浮游生物群落时空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因子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微山湖作为南水北调的调蓄湖泊之一,其生态环境是人们关注的重点之一,浮游植物是水域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初级生产者及敏感的生物标志物,研究微山湖浮游生物的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对于解决微山湖水资源利用和生态保护面临的挑战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基于2018年9月2019年9月间微山湖8个采样点的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总磷(TP)、化学需氧量(CODMn)、pH、悬浮物(SS)、叶绿素a(Chl-a)、透明度(SD)、氨氮(NH3-N)、总氮(TN)、溶解氧(DO)、总溶解固体(TDS)、和盐度多项环境因子数据,分析了微山湖浮游生物群落的时空变化特征,探讨其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研究期间6号点、7号点和8号点代表的西南湖区污染最为严重,CODMn、pH、TN和NH3-N多项指标高于其他采样点,同时2号点代表的北湖区的CODMn、pH、TN和NH3-N多项指标也较高,TP浓度最大值则出现在4号点和5号点代表的东南湖区。在季节分布上,2019年春季季综合水质较好,夏季CODMn未满足Ⅲ类水质标准,综合水质未满足功能区划目标。(2)共鉴定出硅藻(Bacillariophyta)、绿藻(Chlorophyta)、蓝藻(Cyanophyta)、隐藻(Cryptophyta)、裸藻(Euglenophyta)、金藻(Chrysophyta)、甲藻(Pyrrophyta)、黄藻(Xanthophyta)共8门166种,其中绿藻门种类最多共68种,占41%。调查期间微山湖浮游植物密度的变化范围为310.0911288.26万个/L,密度平均值为3293.95万个/L,生物量变化范围为2.7 mg/L106.2mg/L,均值为28mg/L。浮游植物的主要优势种有蓝藻门的小颤藻(Oscillatoria tenuis)、伪鱼腥藻(Pseudanabaena mucicola)、微小平裂藻(Merismopedia tenuissima)、微小色球藻(Chroococcus minutus)、颗粒直链藻(Melosira granulata)、尖针杆藻(Synedra acus)、变异直链藻(Melosira varians)、钝脆杆藻(Fragilaria capucina)和四尾栅藻(Scenedesmus quadricauda)。香农威纳多样性指数范围为0.5024.232,平均数为2.461,Pielou均匀度指数范围为0.1080.879,平均值为0.529。(3)检测到浮游动物共4门64种,分别为原生动物(Protozoa)、轮虫类(Rotifera)、枝角类(Cladocera)和桡足类(Copepoda)。其中轮虫种类数最多,共30种,占46.88%。浮游动物的密度范围为75601个/L,平均密度为331.875个/L。浮游动物生物量浮动区间为0.232.9mg/L,生物量均值为1.48 mg/L。香农威纳多样性指数区间为1.953.9,平均值为2.95,均匀度指数变化区间为0.490.93,平均值为0.75。微山湖轮虫类优势种多为臂尾轮虫(Brachionus)、迈氏三肢轮虫(Filinia maior)、针簇多肢轮虫(Polyarthra trigla)、龟甲轮虫属(Keratella)等甲型-中污性和乙型-中污性水体种类,原生动物优势种以王氏拟铃壳虫(Tintinnopsis wangi),褐砂壳虫(Difflugia avellana),冠冕砂壳虫(Difflugia corona)最常见,枝角类的优势种多为长额象鼻溞(Bosmina longirostris)和老年低额溞(Simocephalus vetulus),桡足类以广布中剑水蚤(Mesocyclops leuckarti)和无节幼体(Nauplii)最常见。(4)将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的密度与水环境因子进行冗余分析,结果表明:对浮游植物密度影响较大的环境因子为TP、CODMn、Chl-a和SD,蓝藻和甲藻的密度与Chl-a呈显着正相关性,绿藻密度受CODMn影响较明显,其次也受水温影响,裸藻与SS表现出较强的正相关性,硅藻则与TP的正相关性较强。对浮游动物密度影响较大的环境因子为TP、CODMn、DO、SD和水温,枝角类和原生动物的密度与TP呈显着正相关性而与SD呈负相关。
杨佳[10](2020)在《太湖浮游动物群落结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指出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大量污染物质进入湖泊,导致太湖水体水质恶化,蓝藻水华连年爆发。浮游动物是湖泊食物链中的重要一环,在物质转化与能量流动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其种类演替、数量变化以及污染指示种的改变往往受到湖泊水体自然环境条件、水体类型、水质状况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不同种类浮游动物对湖泊水环境的敏感性和适应性有差异,它们所作出的反应也不同。因此,本研究选取太湖为研究对象,基于太湖湖泊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9972017年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逐月连续监测数据,分析了在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复合作用下太湖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长期变化特征、空间变化特征、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太湖风浪水动力扰动对浮游动物种间竞争和平衡的影响。以期为太湖浮游动物长期变化提供参考以及太湖生态系统的研究与管理提供重要科学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太湖梅梁湾浮游动物长期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显示,梅梁湾浮游动物丰度和生物量均显着下降(P<0.05)。其中,轮虫和桡足类丰度和生物量均缓慢下降,枝角类丰度处于波动而生物量表现为显着下降(P<0.05)。研究结果表明,浮游动物的平均体型显着减小(P<0.05),浮游动物呈现出小型化演化特征。此外,浮游动物丰度和生物量在春季呈上升趋势而在秋冬季呈下降趋势,而在夏季它们的变化趋势则相反。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梅梁湾浮游动物群落结构主要与水体物理特征(碱度、电导率、透明度、悬浮物质和水温)、叶绿素a和氮元素密切相关(P<0.05)。2.太湖不同湖区浮游动物空间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显示,营养盐和叶绿素a含量在空间分布上均表现为西部沿岸显着高于北部湾区,北部湾区显着高于湖心区和南部沿岸,而东部湖区着低于其它湖区(P<0.05)。20052017年太湖及5个湖区浮游动物丰度呈波动变化,而生物量呈下降趋势,表明太湖5个湖区浮游动物均可能呈小型化演化趋势。此外,太湖浮游动物群落表现出较强的空间差异性,其中,北部湾区和西部沿岸主要以轮虫和枝角类占优势,湖心区和南部沿岸的三类浮游动物数量相当,而在东部湖区则以轮虫和桡足类占有优势地位。冗余分析显示,水温是影响太湖浮游动物群落结构最重要的环境因子,在所有环境变量中,水温和Chl a对枝角类和桡足类的影响最大,而氮、磷营养盐对轮虫的影响最大。3.野外模拟实验结果表明风浪水动力扰动不利于浮游动物的生长和生物量的积累,并且对浮游动物之间的竞争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枝角类和桡足类在静止或低扰动强度水体中维持了较高的丰度和生物量水平,而轮虫更适合在较强扰动条件下生存,但是长时间的强扰动也会对轮虫造成损伤积累,不利于其生长。此外,在稳定且持续较强的扰动条件下,小型的轮虫逐渐取代浮游甲壳类成为优势门类,这个过程大概需要3天。综上所述,19972007年太湖浮游动物呈小型化演化特征,尤其是大型的枝角类和桡足类。太湖存在明显的空间异质性,不同富营养化程度湖区的营养盐含量有显着的差异,不同湖区浮游动物群落结构也存在明显的变化。北部湾区和西部沿岸(富营养化程度高)主要以轮虫和枝角类占优势,湖心区和南部沿岸的三类浮游动物数量相当,而在东部湖区(富营养化程度低)的轮虫和桡足类占有优势地位。此外,水温是影响太湖浮游动物群落结构长期变化特征最重要的环境因子,而在短期实验研究中,风浪对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影响较大。风浪水动力扰动野外模拟实验结果表明,枝角类和桡足类在静止或低扰动强度水体中维持了较高的丰度和生物量水平,而轮虫更适合在较强扰动条件下生存。
二、太湖富营养化的驱动因子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太湖富营养化的驱动因子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洞庭湖不同区域浮游生物群落特征及其对水文连通的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浮游植物研究概况 |
1.2.2 浮游动物研究概况 |
1.2.3 泛滥平原浮游生物对水文连通度响应研究概况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域与工作方法 |
2.1 研究区域 |
2.2 工作方法 |
2.2.1 水体理化参数测定 |
2.2.2 样品采集与鉴定 |
2.2.3 数据分析与处理 |
3. 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环境驱动因子分析 |
3.1 浮游植物群落结构 |
3.1.1 水环境参数 |
3.1.2 浮游植物种类组成、丰度及生物量 |
3.1.3 浮游植物优势种 |
3.1.4 浮游植物多样性 |
3.2 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环境驱动因子分析 |
3.3 讨论 |
3.4 小结 |
4. 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及环境驱动因子分析 |
4.1 浮游动物群落结构 |
4.1.1 水环境参数 |
4.1.2 浮游动物种类组成、丰度及生物量 |
4.1.3 浮游动物优势种 |
4.1.4 浮游动物多样性 |
4.2 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环境驱动因子分析 |
4.3 讨论 |
4.4 小结 |
5. 洞庭湖不同区域浮游生物群落对水文连通的响应 |
5.1 洞庭湖不同区域水文水环境指标 |
5.2 水文连通梯度下洞庭湖不同区域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及响应格局 |
5.2.1 洞庭湖不同区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 |
5.2.2 环境因子对浮游植物群落的相对贡献 |
5.2.3 不同水文连通梯度下浮游植物群落响应格局 |
5.3 水文连通梯度下洞庭湖不同区域浮游动物群落特征及响应格局 |
5.3.1 洞庭湖不同区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 |
5.3.2 环境因子对浮游动物群落的相对贡献 |
5.3.3 不同水文连通梯度下浮游动物群落响应格局 |
5.4 讨论 |
5.5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2)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巢湖水华时空变化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藻华遥感识别技术与方法 |
1.2.2 蓝藻水华遥感监测 |
1.2.3 蓝藻水华影响机制研究 |
1.2.4 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域与数据获取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2 遥感数据获取及预处理 |
2.2.1 Terra/Aqua MODIS |
2.2.2 Landsat8 OLI |
2.2.3 Sentinel-2A/B MSI |
2.2.4 图像预处理 |
2.3 环境与气象数据 |
第三章 蓝藻水华识别方法及适用性评价 |
3.1 蓝藻水华遥感提取算法选择 |
3.1.1 蓝藻水华光谱特征 |
3.1.2 基于MODIS数据归一化植被指数提取算法 |
3.1.3 基于Landsat8 数据浮游藻类指数提取算法 |
3.1.4 基于Sentinel-2 数据的叶绿素反射峰强度算法 |
3.2 提取方法对比及评价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巢湖蓝藻水华时空分异特征及方法验证 |
4.1 精度评价及验证 |
4.1.1 精度评价方法 |
4.1.2 精度验证与分析 |
4.2 蓝藻水华分布不均匀特征 |
4.2.1 蓝藻水华日内变化 |
4.2.2 蓝藻水华月季变化 |
4.2.3 蓝藻水华季度变化 |
4.3 多源遥感数据协同监测的优势 |
4.4 本章小节 |
第五章 蓝藻水华驱动因素 |
5.1 水环境变化与蓝藻水华生长特征 |
5.2 蓝藻水华与气象要素的相关关系 |
5.3 人类活动对蓝藻水华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沉水植物适应富营养化湖泊弱光环境的生理生态学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湖泊富营养化与沉水植被演变 |
1.1.1 湖泊富营养化 |
1.1.2 富营养化湖泊沉水植被演变 |
1.1.3 影响沉水植被的主要因素 |
1.2 富营养化对湖泊水体光环境的影响 |
1.2.1 影响水体光环境的主要因素 |
1.2.2 富营养化水体光衰减特征 |
1.3 沉水植被对光环境改变的响应与适应 |
1.3.1 光强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
1.3.2 光质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
1.3.3 水生植物对光环境改变的适应策略 |
1.4 本论文研究设计 |
1.4.1 研究目的 |
1.4.2 关键科学问题 |
1.4.3 主要研究内容 |
1.4.4 技术路线 |
1.4.5 研究意义 |
第2章 长江中下游富营养化湖泊的水下光环境特征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研究湖泊 |
2.2.2 水环境因子的测定 |
2.2.3 水体富营养化分级评价 |
2.2.4 水下光环境的测定 |
2.2.5 数据分析 |
2.3 实验结果 |
2.3.1 长江中下游湖泊湖沼学特性及优势沉水植物分布 |
2.3.2 湖泊富营养化指数 |
2.3.3 水下光环境特征 |
2.3.4 水下光环境的影响因子 |
2.3.5 水体环境因子与水下光环境多元回归分析 |
2.3.6 水下光环境的影响因素—基于结构方程模型 |
2.4 讨论 |
2.4.1 低透明度水体蓝光衰减大于红光 |
2.4.2 水体环境因子对水下光环境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富营养化湖泊水下光环境对沉水植物群落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水体指标测定 |
3.2.2 沉水植物采集 |
3.2.3 叶绿素荧光参数、光合色素含量测定 |
3.2.4 形态性状测定 |
3.2.5 生理指标测定 |
3.2.6 数据分析 |
3.3 结果 |
3.3.1 水下光环境与沉水植物功能性状的线性关系 |
3.3.2 水体环境因子对沉水植物丰富度的影响 |
3.3.3 水下光环境—功能性状—丰富度结构方程模型 |
3.4 讨论 |
3.4.1 水下光环境对沉水植物功能性状的影响 |
3.4.2 水下光环境对物种丰富度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沉水植物群落对富营养化湖泊水体的正反馈作用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沉水植物采集 |
4.2.2 功能性状测定 |
4.2.3 水体环境指标测定 |
4.2.4 沉水植物分类 |
4.2.5 数据分析 |
4.3 结果 |
4.3.1 物种丰富度和物种组合对水体环境的反馈作用 |
4.3.2 不同生长型沉水植物对水体环境的反馈作用 |
4.3.3 不同叶片形态沉水植物对水体环境的反馈作用 |
4.4 讨论 |
4.4.1 物种丰富度和物种组合对水体环境的反馈作用 |
4.4.2 不同叶片形态沉水植物对水体环境的反馈作用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不同光质对沉水植物功能性状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实验设计 |
5.2.2 实验步骤 |
5.2.3 数据分析 |
5.3 结果 |
5.3.1 光合色素含量 |
5.3.2 营养元素含量和化学计量特征 |
5.3.3 形态性状 |
5.3.4 生长策略 |
5.4 讨论 |
5.4.1 不同光质对沉水植物光合性状的影响 |
5.4.2 不同光质对沉水植物营养性状的影响 |
5.4.3 不同光质对沉水植物形态性状的影响 |
5.4.4 不同光质对沉水植物生长策略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本研究主要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研究项目及获奖情况 |
(4)调水背景下丹江口水库丹库浮游植物群落变化及其驱动因子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浮游植物研究进展 |
1.1.1 浮游植物生物学特征 |
1.1.2 浮游植物生态学特征 |
1.1.3 浮游植物对环境的指示作用 |
1.2 丹江口水库研究概况 |
1.3 课题研究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采样点分布 |
2.2 采样时间 |
2.3 样品的采集与测定 |
2.3.1 水质及生物样品采集 |
2.3.2 样品测定方法 |
2.4 数据分析 |
2.4.1 多样性指数分析 |
2.4.2 数据统计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丹江口水库水文与水质分析 |
3.1.1 丹江口水库水文特征 |
3.1.2 丹江口水库水质特征 |
3.1.3 丹江口水库水文与水质相关性分析 |
3.1.4 小结 |
3.2 调水过程丹库浮游植物群落变化 |
3.2.1 丹库浮游植物群落组成 |
3.2.2 丹库浮游植物优势物种组成 |
3.2.3 丹库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 |
3.2.4 丹库环境因子对浮游植物群落的影响 |
3.2.5 小结 |
3.3 不同干扰强度下库湾浮游植物群落差异 |
3.3.1 库湾浮游植物群落组成 |
3.3.2 库湾浮游植物优势物种组成 |
3.3.3 库湾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 |
3.3.4 库湾环境因子对浮游植物群落的影响 |
3.3.5 小结 |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丹库浮游植物季节变化特征 |
4.1.2 调水影响丹库浮游植物群落组成 |
4.1.3 丹库库湾浮游植物群落特征 |
4.2 结论 |
4.3 创新点 |
4.4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太湖滨湖城市河口氮素来源及其调控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河口氮素和水质评估及其驱动因子分析研究进展 |
1.2.2 入湖河口氮素来源及其源解析方法研究进展 |
1.2.3 入湖河口氮素输入核算方法研究进展 |
1.3 本研究的来源、主要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来源 |
1.3.2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及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1.1 自然地理特征 |
2.1.2 气候、水文特征 |
2.1.3 人口、社会和经济概况 |
2.1.4 河口环境现状 |
2.2 样品采集 |
2.3 样品测试与分析 |
2.3.1 水质指标分析 |
2.3.2 硝酸盐氮氧稳定性同位素分析 |
2.3.3 沉积物营养盐指标分析 |
2.4 数据分析方法 |
2.4.1 河口氮素累积风险及水质评价 |
2.4.2 河口水环境硝酸盐来源解析 |
2.4.3 河口水体氮素负荷模拟与预测 |
2.4.4 土地利用/覆被(LUCC)解译 |
2.4.5 沉积物营养盐释放实验设计 |
2.4.6 TN排放负荷计算 |
第三章 河口氮素负荷特征及其因子识别 |
3.1 滨湖城市河口水体和沉积物中氮素时空分布特征 |
3.1.1 水体氮素时空分布 |
3.1.2 沉积物氮素时空分布 |
3.2 滨湖城市河口氮素富集风险和水质综合评估 |
3.2.1 水体氮素富集风险和水质综合评估 |
3.2.2 沉积物氮素富集风险综合评估 |
3.3 河口氮素富集因子识别 |
3.3.1 河口氮素富集因子分析 |
3.3.2 河口水环境硝酸盐来源示踪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河口氮素负荷对土地利用方式及其变化的响应 |
4.1 无锡河口区土地利用方式时空变化特征 |
4.1.1 土地利用方式时间变化 |
4.1.2 土地利用方式空间变化 |
4.2 各土地利用方式的氮素径流损失核算 |
4.3 土地利用方式变化对河口氮素负荷的影响 |
4.3.1 河口氮素富集对土地利用方式变化响应 |
4.3.2 河口水环境氮素负荷年际变化对土地利用方式的响应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大气氮沉降对太湖水体氮素负荷时空分布的驱动 |
5.1 氮沉降时空分布特征 |
5.1.1 各形态大气氮沉降通量 |
5.1.2 大气氮沉降时空分布特征 |
5.2 氮沉降影响因子分析及其来源识别 |
5.2.1 气象条件对大气氮沉降的影响 |
5.2.2 农业NH_3排放对大气氮沉降的影响 |
5.3 大气氮沉降对水体氮负荷的贡献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沉积物氮素内源释放特征及其对水体氮负荷的贡献 |
6.1 河口沉积物和水体营养盐理化指标特征 |
6.2 沉积物营养盐静态和动态释放速率及其污染风险评价 |
6.3 沉积物营养盐释放特征及其驱动机理分析 |
6.3.1 沉积物营养盐静态和动态释放特征 |
6.3.2 营养盐释放特征对沉积物沉积深度的响应 |
6.4 沉积物氮素释放对河口水体氮负荷驱动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河口各氮素来源贡献及氮素调控机制 |
7.1 河口各氮素来源贡献 |
7.2 河口氮素污染模拟与情景预测 |
7.2.1 河口氮素富集和水质模拟 |
7.2.2 不同情景下河口氮素富集和水质预测 |
7.3 河口氮素调控及措施 |
7.3.1 河口外源氮素输入管理 |
7.3.2 沉积物氮素内源释放管理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创新点与研究展望 |
8.2.1 研究创新点 |
8.2.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图表附录 |
(6)湖泊浮游植物演替历史与流域人类活动的关系分析 ——以杞麓湖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云贵高原湖区概述 |
1.2.2 湖泊浮游植物群落演替研究 |
1.2.3 云南湖泊浮游植物群落演替 |
1.2.4 浮游植物群落演替及环境变化历史反演方法 |
1.3 杞麓湖及其流域概况 |
1.3.1 自然概况 |
1.3.2 社会经济概况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杞麓湖浮游植物现状及季节演替 |
2.1 前言 |
2.2 研究区域与样点设置 |
2.3 材料与方法 |
2.3.1 水质理化指标 |
2.3.2 浮游植物样品 |
2.3.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杞麓湖水质的季节变化 |
2.4.2 浮游植物群落季节演替 |
2.4.3 浮游植物群落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分析 |
2.5 讨论 |
2.5.1 杞麓湖水质的季节变化 |
2.5.2 浮游植物群落季节演替 |
2.5.3 浮游植物群落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杞麓湖流域近百年人类活动变化的反演 |
3.1 前言 |
3.2 研究地概况 |
3.3 材料与方法 |
3.3.1 样品处理与测定 |
3.3.2 沉积柱年代测定 |
3.3.3 沉积物粒度测定 |
3.3.4 沉积物总氮(TN)、总磷(TP)和碳氮比(C/N)测定 |
3.3.5 沉积物有机质(OM)测定及污染评价 |
3.3.6 污染指数计算及评价 |
3.3.7 沉积物金属元素含量测定 |
3.3.8 沉积物金属元素污染评价和生态风险评估的计算 |
3.3.9 土地利用类型分析 |
3.3.10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沉积岩芯柱 |
3.4.2 沉积物柱芯高分辨率年代分析 |
3.4.3 近百年杞麓湖沉积速率分析 |
3.4.4 近百年杞麓湖沉积物粒度变化分析 |
3.4.5 地化指标百年变化分析 |
3.4.6 近百年杞麓湖氮磷营养物质变化分析 |
3.4.7 近百年杞麓湖TOC和LOI_(550)变化分析 |
3.4.8 近百年杞麓湖C/N和TN/TP变化分析 |
3.4.9 金属元素含量变化 |
3.4.10 金属元素含量与沉积物理化性质关系分析 |
3.4.11 近百年杞麓湖金属元素污染分析 |
3.4.12 金属元素的来源分析 |
3.4.13 土地利用历史变化分析 |
3.4.14 历史社会经济数据与地化指标相关分析 |
3.5 讨论 |
3.5.1 沉积岩芯湖泊水质环境 |
3.5.2 沉积岩芯沉积速率的环境意义 |
3.5.3 沉积物粒度百年变化的驱动因子 |
3.5.4 沉积物地球化学指标百年变化的环境指示意义及驱动因素 |
3.5.5 沉积物金属元素历史变化及其成因分析 |
3.5.6 沉积物人为来源金属元素历史变化的驱动因素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杞麓湖近百年浮游植物演替及其驱动因子分析 |
4.1 前言 |
4.2 研究地概况 |
4.3 材料与方法 |
4.3.1 沉积物采集及年代测定 |
4.3.2 沉积物化石硅藻的提取与分析方法 |
4.3.3 沉积物化石硅藻群落结构特征分析方法 |
4.3.4 沉积物色素的提取与分析 |
4.3.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近百年杞麓湖沉积硅藻群落组合特征 |
4.4.2 近百年杞麓湖沉积硅藻优势属种的生态习性 |
4.4.3 近百年杞麓湖沉积硅藻多样性指数演变过程 |
4.4.4 近百年硅藻群落演变的驱动因素分析 |
4.4.5 沉积色素重建浮游植物的演变过程及驱动因素分析 |
4.5 讨论 |
4.5.1 化石硅藻及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突变点探讨 |
4.5.2 硅藻群落演变及驱动因子分析 |
4.5.3 沉积物色素变化及驱动因子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杞麓湖浮游植物名录 |
附录2: 杞麓湖沉积物化石硅藻植物名录 |
附录3: 杞麓湖沉积物化石硅藻优势种版图 |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7)基于稳态理论的洞庭湖水体富营养化主控因素及其稳态转换阈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水体富营养化防控研究现状 |
1.2.1.1 水体富营养化形成机制 |
1.2.1.2 水体富营养化防控机制 |
1.2.1.3 洞庭湖水体富营养化防控方案研究进展 |
1.2.2 稳态理论研究进展 |
1.2.2.1 稳态理论内涵 |
1.2.2.2 稳态转换驱动因子 |
1.2.2.3 稳态转换阈值与机制 |
1.2.3 目前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与方法 |
2.1 洞庭湖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气候、水文径流和水系连通特征 |
2.2 监测方法 |
2.2.1 样点布设 |
2.2.2 监测指标及频率 |
2.2.3 理化指标的测定 |
2.3 数据分析方法 |
2.3.1 浮游藻类干重 |
2.3.2 沉水植物和藻类干重比值 |
2.3.3 综合营养状态指数 |
2.3.4 水系连通性指数 |
第三章 洞庭湖水体富营养化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
3.1 前言 |
3.2 洞庭湖水文水动力变化特征 |
3.2.1 水位过程线变化过程 |
3.2.2 水体流速时空分布特征 |
3.2.3 水体深度时空分布特征 |
3.2.4 浊度时空分布特征 |
3.2.5 水系连通特征 |
3.3 水体富营养化时空分布特征 |
3.3.1 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时空分布特征 |
3.3.2 氮营养盐时空分布特征 |
3.3.3 磷营养盐时空分布特征 |
3.3.4 叶绿素时空分布特征 |
3.3.5 高锰酸盐指数时空分布特征 |
3.3.6 水体透明度时空分布特征 |
3.4 洞庭湖水体富营养化影响因素分析 |
3.5 小结 |
第四章 洞庭湖草、藻稳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4.1 前言 |
4.2 浮游植物干重时空演变特征 |
4.2.1 不同水文期浮游植物干重分布特征 |
4.2.2 不同空间浮游植物干重分布特征 |
4.3 沉水植物干重时空演变特征 |
4.3.1 不同水文期沉水植物干重分布特征 |
4.3.2 不同湖区沉水植物干重分布特征 |
4.4 洞庭湖生态系统多稳态现象验证 |
4.5 小结 |
第五章 洞庭湖生态系统“草-藻”稳态转换驱动因素及其阈值研究 |
5.1 前言 |
5.2 洞庭湖草-藻稳态转换驱动因子分析 |
5.3 洞庭湖草-藻稳态转换阈值分析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呼伦湖水环境状况时空演化及其成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富营养化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2 水质评价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3 非点源污染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基本概况与数据处理 |
2.1 地理位置 |
2.2 呼伦湖地质地貌 |
2.3 研究区气候特征 |
2.4 研究区水文特征 |
2.4.1 呼伦湖水系概况 |
2.4.2 主要补给河流水文特征 |
2.5 研究方法 |
2.5.1 水体富营养化评价方法 |
2.5.2 水质评价方法 |
2.5.3 非点源污染输出系数模型 |
2.6 样品采集 |
2.7 取样分析 |
3 呼伦湖水质指标时空动态研究 |
3.1 呼伦湖冰水双介质中营养盐时空分布特征 |
3.1.1 呼伦湖水体营养盐分布特征 |
3.1.2 呼伦湖冰体营养盐分布特征 |
3.2 呼伦湖冰水双介质中COD时空分布特征 |
3.2.1 呼伦湖水体中COD含量变化特征 |
3.2.2 呼伦湖冰体中COD含量变化特征 |
3.3 呼伦湖叶绿素a含量时空分布特征 |
3.4 小结 |
4 呼伦湖综合水质、富营养化状态年际变化及驱动因子分析 |
4.1 呼伦湖富营养化状态年际变化 |
4.2 呼伦湖综合水质年际变化 |
4.2.1 灰色模式识别模型评价呼伦湖水质 |
4.2.2 呼伦湖综合污染指数评价 |
4.3 呼伦湖富营养化驱动因子分析 |
4.3.1 富营养化驱动因子分析 |
4.3.2 富营养化驱动因子贡献率分析 |
4.4 呼伦湖水质驱动因子分析 |
4.4.1 水质驱动因子分析 |
4.4.2 水质驱动因子贡献率分析 |
4.5 小结 |
5 呼伦湖周边土地利用现状及面源污染负荷核算 |
5.1 克鲁伦河污染物含量变化及通量分析 |
5.1.1 克鲁伦河污染物含量变化 |
5.1.2 克鲁伦河丰水期污染物通量估算 |
5.2 乌尔逊河污染物含量变化及通量分析 |
5.2.1 乌尔逊河污染物含量变化 |
5.2.2 乌尔逊河丰水期污染物通量估算 |
5.3 输出系数模型系数选取 |
5.3.1 土地利用类型确定 |
5.3.2 输出系数的确定 |
5.4 呼伦湖流域污染负荷 |
5.5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9)微山湖浮游生物群落时空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因子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浮游生物群落结构时空变化的研究进展 |
1.2.2 环境因子对浮游植物影响的研究进展 |
1.2.3 环境因子对浮游动物影响的研究进展 |
1.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采样点布设 |
2.3 样品采集与处理 |
2.3.1 水质样品采集与处理 |
2.3.2 浮游生物样品采集与处理 |
2.4 数据分析方法 |
2.4.1 富营养化现状评价 |
2.4.2 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 |
2.4.3 优势度计算 |
2.4.4 物种多样性指数 |
2.4.5 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RDA) |
第三章 微山湖水环境质量的时空分布特征 |
3.1 微山湖水环境历史变化趋势 |
3.2 微山湖水环境因子时空分布 |
3.2.1 微山湖水环境因子的季节分布 |
3.2.2 微山湖水环境因子的空间分布 |
3.3 微山湖营养化现状评价 |
3.4 微山湖水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浮游植物群落的时空变化特征 |
4.1 浮游植物种类组成 |
4.2 浮游植物密度和生物量的季节分布 |
4.2.1 浮游植物密度的季节分布 |
4.2.2 浮游植物相对密度的季节分布 |
4.2.3 浮游植物生物量的季节分布 |
4.2.4 浮游植物相对生物量的季节分布 |
4.3 浮游植物密度和生物量的空间分布 |
4.3.1 浮游植物密度的空间分布 |
4.3.2 浮游植物生物量的空间分布 |
4.4 浮游植物优势种的分布 |
4.5 浮游植物的多样性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浮游动物群落的时空变化特征 |
5.1 浮游动物种类组成 |
5.2 浮游动物密度和生物量的季节分布 |
5.2.1 浮游动物密度的季节分布 |
5.2.2 浮游动物相对密度的季节分布 |
5.2.3 浮游动物生物量的季节分布 |
5.2.4 浮游动物相对生物量的季节分布 |
5.3 浮游动物密度和生物量的空间分布 |
5.3.1 浮游动物密度的空间分布 |
5.3.2 浮游动物生物量的空间分布 |
5.4 浮游动物优势种的分布 |
5.5 浮游动物的多样性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的驱动因子识别 |
6.1 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驱动因子识别 |
6.1.1 RDA冗余分析 |
6.1.2 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驱动因子 |
6.1.3 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驱动因子影响分析 |
6.2 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驱动因子识别 |
6.2.1 RDA冗余分析 |
6.2.2 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驱动因子 |
6.2.3 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驱动因子影响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10)太湖浮游动物群落结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2.1 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时空变化研究 |
1.2.2 浮游动物的上行效应与下行效应研究 |
1.2.3 风浪水动力对浮游动物的影响 |
1.2.4 水利工程对浮游动物的影响 |
1.2.5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浮游动物研究中的应用 |
1.2.6 太湖浮游动物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意义 |
第2章 太湖梅梁湾浮游动长期变化特征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采样点概况 |
2.1.2 调查时间及采样点布设 |
2.1.3 样品采集及测定方法 |
2.1.3.1 浮游动物样品的采集与鉴定 |
2.1.3.2 理化指标的测定方法 |
2.1.4 数据分析 |
2.2 结果 |
2.2.1 梅梁湾浮游动物丰度和生物量的年际变化情况 |
2.2.1.1 浮游动物丰度和生物量的变化情况 |
2.2.1.2 浮游动物不同门类丰度和生物量的年际变化情况 |
2.2.2 梅梁湾浮游动物丰度和生物量的季节变化情况 |
2.2.2.1 浮游动物丰度和生物量的季节变化情况 |
2.2.2.2 浮游动物不同门类丰度和生物量的季节变化情况 |
2.2.3 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变化主要影响因子分析 |
2.3 讨论 |
2.3.1 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年际变化特征 |
2.3.2 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季节变化特征 |
2.3.3 浮游动物间的竞争作用 |
第3章 太湖不同湖区浮游动物的空间变化特征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调查时间及采样点布设 |
3.1.2 样品采集及测定方法 |
3.1.3 数据分析 |
3.2 结果 |
3.2.1 太湖不同湖区的水环境特征 |
3.2.2 太湖不同湖区浮游动物丰度和生物量的年际变化情况 |
3.2.2.1 太湖浮游动物丰度和生物量的年际变化情况 |
3.2.2.2 不同湖区浮游动物丰度和生物量的年际变化情况 |
3.2.3 浮游动物的空间分布 |
3.2.4 浮游动物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
3.3 讨论 |
3.3.1 不同湖区水环境因子的时空变化特征 |
3.3.2 不同湖区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时空变化特征 |
3.3.3 浮游动物与水环境因子的关系 |
第4章 风浪水动力对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装置 |
4.1.2 实验设计 |
4.1.3 水动力扰动参数的测定 |
4.1.4 测定指标 |
4.1.5 多样性指数及优势度的计算 |
4.1.5.1 生物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 |
4.1.5.2 优势度的计算及优势种的确定 |
4.1.6 统计分析 |
4.2 结果 |
4.2.1 水体物理化学特征和Chla |
4.2.2 水动力扰动对浮游动物生长的影响 |
4.2.3 水动力扰动对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
4.2.4 水动力扰动对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多样性的影响 |
4.3 讨论 |
4.3.1 水动力扰动对浮游动物捕食的影响 |
4.3.2 水动力扰动对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
4.3.3 水动力扰动对浮游动物演替的影响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1.1 太湖梅梁湾浮游动物群落结构长期变化特征 |
5.1.2 太湖不同湖区浮游动物群落结构长期变化特征 |
5.1.3 风浪水动力对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
四、太湖富营养化的驱动因子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洞庭湖不同区域浮游生物群落特征及其对水文连通的响应研究[D]. 王昊.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2]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巢湖水华时空变化特征研究[D]. 马洁莹.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01)
- [3]沉水植物适应富营养化湖泊弱光环境的生理生态学机制[D]. 刘寒.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 2021(01)
- [4]调水背景下丹江口水库丹库浮游植物群落变化及其驱动因子分析[D]. 闫雪燕. 南阳师范学院, 2021(11)
- [5]太湖滨湖城市河口氮素来源及其调控机制研究[D]. 陈西.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6]湖泊浮游植物演替历史与流域人类活动的关系分析 ——以杞麓湖为例[D]. 杨鸿雁.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7]基于稳态理论的洞庭湖水体富营养化主控因素及其稳态转换阈值研究[D]. 沈旭舟. 湖北工业大学, 2020(03)
- [8]呼伦湖水环境状况时空演化及其成因分析[D]. 郭子扬.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2)
- [9]微山湖浮游生物群落时空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因子分析[D]. 徐畅. 济南大学, 2020(01)
- [10]太湖浮游动物群落结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杨佳. 西华师范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