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华养生纳入21世纪高校体育教学的必要性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韩宇[1](2021)在《延安职业技术学院2017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分析》文中认为21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教育的发展也加快了脚步,素质教育教学的不断创新,复合型人才培养工作的进一步落实与完善都离不开新《国家体质健康测试标准》的全面贯彻与实施。随着体育教学模式在我国各高职院校的不断创新与发展,学校对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内容也逐步按照国家统一标准进行,一方面可以使得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组织管理制度与测试流程得到有效的督促与严格规范的执行,进而使得学生对于体质健康测试的意识大大增强,学生高度重视体质测试,增强自身体育锻炼意识;另一方面,在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的实施之下,各种矛盾和问题在体质健康测试过程中也日益突出,对各高职院校组织和实施体质健康测试的环节、体育教育教学的组织实施以及学生的体育锻炼提出了新的要求和考验。本论文参照国家体质健康测试监测数据,对延安职业技术学院2017级三个五年制专业学院学生体质健康数据收集分析,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五种方法研究,主要目的是为了了解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当下学生在校期间的体质健康状况和体育锻炼频率,进一步分析影响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变化和影响该校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变化因素,探索改善学生体质健康的有效干预措施,以促进延安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为促进本校体育课堂改革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工作的顺利进行开展实施提供宝贵的借鉴和数据参考。通过分析研究可得出的主要结果是:第一,延安职业技术学院2017级学生的整体健康水平呈现出及格状态,与国家体质健康测试要求达到的水平基本一致,符合其身体健康发展的要求。但是耐力素质较差,体现在男生的引体向上,不及格水平的人数较多,三年的不及格率平均值都在90%及以上,不达标率相对较高,男生引体向上成绩的较差,成绩令人担忧,学校要引起高度的重视,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与方案改善其现状。女生仰卧起坐成绩整体较理想,但优秀成绩的人数较少,女生三年仰卧起坐成绩仍然有一部分不及格人数。第二,从综合结果和达标率情况来看,学生的成绩出现下滑趋势,达标人数逐渐减少;在50米跑中,男生与女生的总成绩居于及格水平的人数在一半或一半以上,及格水平是四个等级中人数分布最多的一个等级;相比较而言,男生的速度素质较好于女生,50m跑成绩及格率比女生高,但是处于优秀成绩等级的人数并不多,而且在逐年减少;男女生跳远成绩整体分布在及格水平及以上,但及格率逐步下滑,人数逐渐减少;在立定跳远中,女生成绩较差,女生的爆发力差,成绩优秀的人数少;耐力跑优秀人数少且逐年减少;体质健康测试三年成绩总体上成绩达到了及格。第三,通过对延安职业技术学院2017级学生从初入学到2019年三年的体质健康测试成绩的纵向发展与基本发展趋势的观察与剖析,结合问卷调查和走访调查获得的相关信息,直观地可以看出2017级学生这三年的体质健康整体上没有很大的改变,甚至出现一部分测试指标成绩下滑的现象。从多个层面分析这种状况的原因,首先学校对体质健康测试的文化氛围与理念传播工作落实不到位,学生没有从真正意义上全面地了解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目的与实施的意义;在体质健康测试考核的组织实施过程中不够严谨,没有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去安排测试器材和场地,在测试过程中对学生要求不严格,不能够准确科学地判断学生身体各项指标的具体情况;体质健康测试的制度建设与组织管理不严谨,相关的学校体育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缺失,对体育课堂教学模式的改进不到位等诸多问题。除此之外,学生自身缺乏体育锻炼的意识和对体质健康测试制度的认识不充分是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主要原因。
邓林青[2](2019)在《辽宁省大学生瑜伽课程满意度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瑜伽是一项风靡世界的健身方式,是人们追求健康的重要手段。近十年以来,我国的瑜伽锻炼人数一直保持稳定增长。虽然我国越来越多的高校将瑜伽纳入高校体育课程,但是,如何提高大学生瑜伽课程满意度却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瑜伽课程满意度的高低不仅影响着大学生参加瑜伽课程的积极性,而且彰显出高校瑜伽课程的教学效果,并最终制约着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因此,如何提高大学生瑜伽课程满意度在整个瑜伽课程教学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辽宁省大学生瑜伽课程满意度作为研究的切入点,从受众的角度剖析提高大学生对瑜伽课程满意度的有效途径,以期将瑜伽课程满意度的研究结果更广泛地应用到其他体育课程教学中,更好地为提升各项课程的教学质量、完善教学效果、深化体育教学研究而服务。本研究在系统梳理已有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满意度理论为指导,以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为本文的研究方法。选取辽宁省部分参加瑜伽课程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展开研究。研究内容及结果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构建出大学生瑜伽课程满意度理论模型,完成大学生瑜伽课程满意度调查问卷的设计与预测试研究。本研究在借鉴国内外满意度理论及模型的基础上,界定出了瑜伽课程满意度的概念,构建出大学生瑜伽课程满意度理论模型;根据理论模型设计出预调查问卷,通过SPSS22.0完成问卷的信效度检测与修订问卷,形成正式的调查问卷。第二,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和SPSS22.0对正式问卷调查回收的样本进行数据分析,对满意度模型进行显着性检验、路径系数分析和效用分析。通过研究得出辽宁省大学生瑜伽课程满意度影响因素模型包含5个变量,它们分别是瑜伽教师形象、学生期望、学生感知质量、学生感知价值和瑜伽课程满意度;根据这五个变量,一共得到10条显着路径。瑜伽教师形象、学生期望、学生感知质量、学生感知价值对瑜伽课程满意度的影响可分为直接和间接影响两种形式;在所有影响瑜伽课程满意度的因素中瑜伽教师形象的影响值最大,其影响值为0.3973404;学生感知质量的总影响值为0.364,学生期望的总影响值为0.32484,学生感知价值的总影响值为0.2。第三,提升大学生瑜伽课程满意度的对策研究。基于以上研究,本文从注重提高瑜伽教师形象、注重满足学生对于瑜伽课程的期望、提升学生对于瑜伽课程的感知质量、优化学生对于瑜伽课程价值的感知四个方面着手提出提升大学生瑜伽课程满意度的相关建议与对策。
周雪艳[3](2018)在《认知弹性理论在高校瑜伽专项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西安体育学院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认知弹性理论隶属建构主义心理学的一个新兴分支,是美国斯皮罗等人在1990年针对劣构领域知识的理解所提出的一种较折中的教学理论。该理论的提出成为教育界广泛关注的焦点,对世界各国教育发展有着一定的启发性意义,特别是其教育思想与新时代我国教育理念相吻合。近年来,诸多教育界研究者将其广泛应用于基础教育研究,成为一些国家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随着该理论在我国发展日益成熟,越来越多学者将其成功应用到高等教育各学科领域,深受各教育界人士青睐。本论文对认知弹性理论进行分析探究,根据瑜伽专项课教学目标构建出基于该理论的瑜伽课教学新视野,一为解决如何利用课堂教学传承经典文化达到瑜伽实修、健身育人的目标,正确认识瑜伽并掌握其本的技术技能,培养学生的健康生活态度和教学实践能力,二以学生的认知弹性特点和瑜伽学科的独特性作为瑜伽专项教学开展的有力根据,促进西体瑜伽专项优化发展,为提高教学质量,促进个体全面发展提供一种新的教学思路。本研究通过教学实验,文献资料研究,问卷调查与课堂观察等对认知弹性理论指导瑜伽专项课教学的可行性进行实验验证。实验过程与结果表明:1.认知弹性理论指导瑜伽专项课教学是可行的,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基本体位法与基本套路技术、理论知识水平、教学能力和综合能力上,该理论指导下的瑜伽教学效果明显高于传统教学法;学生也从自身认知、学习、发展的角度出发,对该理论的教学效果给予了肯定。2.认知弹性理论指导下的瑜伽教学模式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注意力、积极性、、自信心和综合素质,挖掘自身潜能,发挥主体性等方面比传统教学模式更具优越性。3.基于认知弹性理论的瑜伽专项课教学在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思维创新能力、分析理解知识和迁移应用能力、纠错示范能力和自我认识能力等上优于传统教学观。4.通过两种不同教学模式下的瑜伽专项课教学方法满意度调查,学生更喜欢基于认知弹性理论的瑜伽专项课教学。针对实验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并结合教学实践总结,提出相应的建议:1.基于认知弹性理论的瑜伽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该理论的针对性和适用性原则,准确把握学情和案例的合理设计,通过多元表征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认知弹性和创新能力。2.借鉴认知弹性理论的现代化教育思想理念,对传统教学观进行改革,实现该理论与体育教学思想有效结合,寻找一种符合高校体育教学特点的教学理论,培养符合新时代要求的高素质社会人。3.建议扩大认知弹性理论在其他学科领域中的运用,为培养出具有深厚基本功、全面发展的专项师资团队提供借鉴。
赵颖惠[4](2018)在《山东体育学院开设民族传统体育养生专业的实践及成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民族传统体育养生活动已进入我国的学校体育领域,并取得较为丰硕的成果。本文试对山东体育学院开展民族传统体育养生专业实践的具体路径、开展方式、开展环境与教学内容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以探寻体育院校开展民族传统体育养生专业的具体方式、有效经验与发展规律,以为我国体育院校传承与开展中华民族的民族传统体育养生专业提供借鉴。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实地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山东体育学院开展民族传统体育养生专业的具体模式、教学内容、办学成效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探寻民族传统体育养生专业的办学模式与有效方式,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与制约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为我国各地高等学校传承开展民族传统体育养生专业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启示。本文的结构:第一章是引言,主要对研究依据和研究意义进行说明;第二章是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第三章是山东体育学院开展民族传统体育养生专业的基本现状、发展路径、实施方式、教学内容与成效,并提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影响因素;第四章是本文的结论与建议部分。研究得出的结论如下:(1)山东体育学院开设民族传统体育养生专业主要以开展民族传统体育、养生功法、中医学理论等课程为主要教学形式,以期通过这三个教学领域的课程教学完善学生的传统养生知识与实践,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实用性人才。(2)在传统课程设置中,理论课程的课时比例设置比实践课相对较少。主要是由于学生的培养目标定位与社会需求的实际要求所致,使学生在学习中能更有效地掌握基本的运用知识技能与动手能力。(3)课程立足将理论课与实践课所学知识紧密联系在一起。因此,教师突出教学过程中,特别强调理论知识与实践内容的结合运用。(4)目前,国内缺乏较为全面的民族传统体育养生专业专业教材,一般只有武术理论、养生功法练习与中医学理论的单本基础,尤其需要以上三个方面理论与知识有机结合民族传统体育养生体系教材,以保证教学课程的需要。(5)山东体育学院开设民族传统体育养生专业,对学生掌握全面的传统养生知识、技能,强身健体、陶冶情操、提高思想道德等方面产生了良好的影响作用,并对该校民族传统体育养生专业的学生就业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高德英[5](2018)在《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引入越南岘港大学体育课的可行性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经过五千年历史的洗礼,中华人民创造了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养生学。传统养生学是勤劳的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人民形成良好的生存方式和生活方法的重要基础。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对传统体育养生的概念,传统体育养生的起源和特征,传统体育养生的功能及意义,传统体育养生教学及其课程建设,越南政府对体育教育工作的观点和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引入越南岘港大学体育课可行性及对策进行研究。通过对越南岘港大学体育教师和大学生进行调查可知,对传统体育养生感兴趣的占多数。因为有中国教育指导思想的支持,传统体育养生自身丰富的文化内涵,现代社会的广泛影响,潜在可挖掘的师资力量,人生的健康意识不断提高,所以传统体育养生具备了引入越南岘港大学体育课的可行性。为了使传统体育养生在越南大学体育课堂能够更好的发展,就要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工整合教学资源,选择适合学生项目;加强思想观念教育,培养终身体育意识。
张小龙[6](2017)在《山东省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生作为我国人才发展战略中的重点培养对象,是我国科技创新人才队伍的后备军,其科研能力的提升是我国未来科研水平发展的关键。培养硕士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是知识经济社会赋予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时代责任,是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核心和关键,同样也是研究生培养单位积极服务于国家科研创新体系的着力点和切入点。当前,我国正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高层次人才的科研能力至关重要。鉴于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的重要性,以山东省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为切入点,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全面调查了解山东省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结论如下:1.山东省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从科研成果方面来看,具体现状表现为:参与调查的128名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累计发表论文218篇,人均发文1.70篇;发表的学术论文中核心期刊较少,发表论文主要以完成学校规定为主,其刊物档次不高;通过进一步检验得出985/211类高校硕士研究生科研水平要高于非985/211高校硕士研究生;研三硕士生科研成果要优于研二硕士生,表明科研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2.山东省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学术研究兴趣度不高,57.8%的硕士研究生对学术研究持一般态度,仅有34.4%的硕士研究生表示对学术研究感兴趣,通过皮尔逊相关性分析得出,学术兴趣度与研究生发文数量呈显着相关关系,表明研究生培养单位应在培养过程中重视对研究生科研兴趣的培养。3.山东省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中92.2%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加强在招生阶段对于考生科研能力的考察,表明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充分意识到科研能力对于研究生的重要性;山东省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中仍有37.5%的研究生表示学校在招生阶段对于考生科研水平的考察力度不够,下一步学校应加强招生阶段研究生科研水平考察力度。4.山东省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在课程设置方面比较注重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通过设置相关科研能力培养课程来促进研究生科研素质的提升;对科研课程的考察力度还需要加强,考察力度不够将影响研究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5.山东省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参与调查的硕士研究生中78.9%表示其导师每年所带学生数量不少于3个;有77.3%的硕士研究生表示不满足与导师的交流频率,通过皮尔逊相关性分析得出师生交流频率与研究生的人均论文发表数在0.05水平(双侧)上显着相关;而在对于影响师生间交流频率问题的调查中,有72.3%的硕士研究生把与导师交流少的原因归结为自身原因。6.山东省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科研实践活动参与度较低,具体表现为:导师课题参与度低,教材、专着参编度低,学科学术会议参与次数较少以及鲜有同学有过做学术报告的经历。通过对是否参加科研实践活动的差异性统计分析得出,参与科研实践活动的经历将对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提升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7.山东省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中有39.1%的同学对于目前学校的科研设施现状持不满意态度,下一步山东省各高校应加强学校科研基础设施建设,为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提升提供物质保障。8.山东省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单位比较重视科研激励效应对于研究生科研能力提升的影响,对于在科研上取得成绩的优秀学生会给予一定的奖励;但应该注意到有43.7%的硕士研究生对学校在科研费用报销方面表示并不满意,这无疑会对研究生的科研热情产生消极的影响。9.山东省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在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开题以及最后的答辩环节都比较严肃认真,但在论文的中期审查方面还需要加强。
刘兰娟[7](2017)在《全民健身视域下的瑜伽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瑜伽起源于古代印度。20世纪60年代,现代瑜伽诞生,并逐渐演化为备受人们推崇的大众健身方式,被视为时尚与健身的代名词而风靡于西方国家。20世纪80年代,瑜伽以气功的形式在中国传播,习练瑜伽的热潮悄然兴起。进入21世纪,由于全民健身运动的普及,瑜伽进一步以健身的形式流行于我国,世界上大多数瑜伽流派相继在国内出现,瑜伽健身场所分布各大、中、小城市,许多高校在体育教学中增设了瑜伽课程,一些体育院校开始培养专业瑜伽教师,瑜伽练习人口遍布全国各地,瑜伽热持续升温。本课题在全民健身视域下,以校园瑜伽和瑜伽健身市场为主要研究对象,以跨文化传播理论、社会性别理论和社会发展理论为指导,运用知识图谱的文献计量可视化分析、问卷调查、实地调研、专利地图分析、数理统计等实证研究方法,并结合文献资料法、质性研究与逻辑推理法,严格遵循“描述现象—发现问题—阐明机理—理论与实证分析—形成结论与建议”的科学研究范式,将瑜伽服务于我国全民健身的契合性、国内瑜伽传播的文化特征、校园瑜伽的组织管理与开发应用、瑜伽健身市场的供需特征与技术创新能力、瑜伽在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与阻力因素、科学化发展实施策略等关键要素凝集为一个整体,在中国特有的社会背景与文化语境下,从历史与现实的角度探寻瑜伽在中国发展的支持要素,论证瑜伽与我国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现实动因的契合度,深度分析瑜伽在我国校园与市场化发展状况,剖析国内瑜伽行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构建瑜伽在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结构模型。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瑜伽虽然起源于印度,然而中印两国自古毗邻而居的地缘优势,历史上长期存在的经贸、科技和文化交流活动,以及彼此悠久灿烂文明发展史同属大河文明的本质,造成两国在生活生产方式、思维方式、民族心理、人文理念及文化气质方面具有同质性、相通性乃至相似性等多种“类同”因素,致使中印人民极易形成互为钦佩敬仰的文化认同心理。再结合20世纪80年代以来,瑜伽在国内特有的社会性别文化建构过程,推动了瑜伽以一项运动的形式在我国大众健身人群(特别是女性群体)普及推广。2.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的贯彻实施,实质就是把毛泽东同志提出的“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与新形势下鲜明时代特征有机融合的再次重点诠释与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我国政府在思想和制度层面对全民健身事业的历史推进过程,都是在一脉相承、一以贯之的基础上,对之进行继承、发展、补充和完善。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新时期“体育观”中所提出的“体育强国梦”,让我国全民健身体育事业迎来空前发展机遇。积极推广瑜伽运动在中国的普及,无论与转变我国体育事业发展方式理念、促进体育产业快速发展,还是与提高全民身体素质及扩大参加体育锻炼人数、缓解我国体育事业发展主要矛盾,以及体育作为公共外交主要载体形式等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的现实动因,均具有非常高的契合度。3. 1985年至今,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传播受众、传播效果等诸多变量对瑜伽在中国的传播产生了积极影响。具体表现出以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为传播主体的多元性;瑜伽的传播内容逐渐由最初单纯模仿西方国家的体位法练习,初步呈现出与我国本土传统文化相互渗透的趋势;传播媒介形成了多媒体、多渠道、多方位的立体化传播结构;通过细化瑜伽受众,瑜伽传播受众的普遍性更加广泛;传播效果可以分为认知、情感态度和行为三个层面等主要特征。4.进入21世纪,瑜伽主要是以体育教育和运动健身的传播形式在国内流行,衍生出了校园瑜伽和健身瑜伽两种类型,以及以太极瑜伽为典型代表的一些包含了很多中国传统体育元素的多种练习方式。根据我国体育事业已被人们广为认同的竞技体育、学校体育、社会体育(或称大众体育、群众体育)这个三分之说的分类标准进行区分,校园瑜伽隶属于学校体育范畴,健身瑜伽则隶属于大众体育范畴,两者目前均处于发展上升期阶段。瑜伽已经具备成为我国正式开展体育项目的发展潜质与群众基础。5.从组织化程度、普及规模和开发深广度审视,高校是我国校园瑜伽推广的主阵地,瑜伽的教育价值受到广大参与师生较为一致的认可。中青年人群是国内健身瑜伽市场的主要消费群体,并逐步渗透到社会其他各阶层不同年龄段人群。随着我国“瑜伽热”辐射范围的持续延伸,瑜伽修身养性、减压静心、强身健体等积极功效得到进一步挖掘,部分男性人群已有兴趣加入瑜伽健身行列,国内多年以来瑜伽运动参与的男女性别比例严重失衡特征,正呈现出初步改观的迹象。6.尽管美国仍然是目前世界上瑜伽健身领域技术创新实力最强国家,但中国已处于正在追赶的第二集团领头地位。其他欧美国家以及日本、印度等亚洲国家基于专利信息分析的瑜伽行业技术创新实力,并没有比我国展现出明显的科技竞争综合优势。近年来,国内瑜伽专利申请活动日益活跃,中国瑜伽专利申请数量已排名全球首位。瑜伽专利申请人在技术领域的方向选择上能基本符合该行业的世界发展趋势,瑜伽健身行业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产品技术创新国际竞争力。7.随着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的贯彻落实,瑜伽在我国普及推广的主要动力因素可以分为基础动力、内源动力与外源动力三个方面。但国内校园瑜伽和健身瑜伽市场在多年以来的实践发展进程中,依然面临着组织管理体系不健全、市场运营秩序较混乱、专业人才师资队伍建设质量有待提高、课程内容体系建设较薄弱等一些主要的阻力因素牵制。因此,基于全民健身视域,瑜伽在我国科学化发展的实施策略应该包括:(1)透彻理解全民健身国家战略价值取向,加强对瑜伽的政府组织管理体系建设;(2)客观认识大众瑜伽健身需求的迫切性,科学规范瑜伽健身市场;(3)扩大健身瑜伽师资队伍数量,切实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4)构建适合不同人群的多元课程内容结构体系,注重实践性与理论性有机结合;(5)拓宽瑜伽学术研究和专利研发视域,加强多边合作,提升科技创新综合实力;(6)论证各种瑜伽技术流派融入中国元素的可行性,夯实我国瑜伽本土化发展实践基础。
张正中[8](2015)在《中小学体育课程疾病及其诊治研究》文中提出当下世界是一个应该遭受质疑的世界,也许正因为此,人们的怀疑精神日益凸显。教育作为社会的核心要素,正遭受来外围致病因子的侵袭,教育系统中的每个元素都将可能被感染、被侵蚀,作为教育系统中一部分的中小学体育课程也就难逃疾病的魔咒了。伴随中国基础教育的发展脉动,中小学体育课程蹒跚走过了百年的历程。百年学校体育课程的历史昭示了一个颠簸不破的事实,体育必定在学校中,在学校课程体系之中。体育作为教育方针提出的“一育”理应得到应有的重视。让学生成为具有健康体魄、生活体育技能和体育精神的人,这既是社会对于未来公民的期待,也是每个学生实现完美人生的内在需求。本论文运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与实地访谈、课堂观察与个案研究等方法,从教育(学)病理学视角聚焦考察当下的中小学体育课程。在极度功利化的教育制度下,体育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资源、课程结构和体育课程评价等都可能“患病”,并制约着体育课程功能和价值的实现,以至于体育课程中的学生和体育教师深受煎熬。文章由八个章节构成,前有绪论,后有结语,正文部分由五章组成。第一章绪论中主要包括研究选题的缘起与意义、关键词的界定、文献的综述和研究方法、思路等;第二章是中小学体育课程疾病分类标准与方法;第三、四、五、六、七章是对五类课程疾病的研究。依照体育课程疾病判定的内在结构标准和外显功能标准,并通过现场观察、深度访谈和相关测量等方法,并结合长年从事中小学体育实践经验和思考,初步选定了体育课程目标达成度、体育课程资源、课程实施的组织形式、课程结构和课程评价等维度进行分析,初步确定了五类体育课程疾病:体育课程目标偏离、体育课程班额超负、体育课程资源危机、体育课程结构畸形和体育课程评价异化。论文分五章对每一类课程疾病的诊断依据与发生机理、病症类型及表征、病因分析和预防与矫治的研究逻辑展开。虽然不同的课程疾病可能会产生相似的病症,但其典型的病症表征是各不相同的:体育课程目标偏离疾病集中表现为有“体”无“育”、弱动作技能和体育课程资源浪费等病症。过度的班额就会造成体育课程结构的病变和课程功能的损害,给体育教师和学生情感、体力带来伤害。体育课程班额超负会引发低运动负荷、体育课堂伤害和师生阻隔等病症。体育课程资源危机主要有三种类型:体育课程资源匮乏、体育课程梗阻和体育课程资源失衡。由于受知识本位和社会本位价值观的影响,传统的中小学体育课程内容严重超载,导致课程结构畸形和体育课程功能的低弱。中小学体育课程结构畸形的主要症状为课程结构“学段性”断裂和课程结构“扁平化”。过度应试教育评价制度是造成体育课程评价异常的主导性因素,体育课程评价异化方面主要有课程评价理念偏失、课程评价过程“应试化”和评价制度障碍等病症。众多复杂的课程病症有其特定的病因,我们初步认为引发体育课程疾病的主要原因有四:第一、从课程外围环境来看,过分的功利意识使得教育严重异化,体育课程越来越被“边缘化”,体育课程失去了应有的社会认同价值,体育课程资源严重枯竭、失衡,造成体育课程的“贫血症”。第二、中小学体育课程结构单一、扁平等缺陷,导致学生失去课程选择的主动权,“多如牛毛”的体育课程不仅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而且难以让学生形成体育专长和体育锻炼习惯。第三、体育教师群体的主观上“不为”与客观上“难为”的双重因素使得体育课程疾病加重。第四、在体育课程评价方面,由于课程理念的偏失造成评价标准失真、评价指标体系内在的关联性和一致性不强,课程外围环境弱化了课程评价的约束力,体育课程评价体系与教育评价制度的衔接不畅等原因导致体育课程评价发生病变。针对体育课程的各种疾病,整体上从四个方面提出了预防与诊治的基本策略:第一、优化顶层制度的设计。秉承人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教育质量评价理念,切实完善好考试评价制度,既要做好国家层面关于学校体育制度的顶层设计并保障政策平稳“落地”,同时,还应明晰体育课程目标定位、保障体育课程资源、精简班额规模等。第二、优化与统整体育课程模式。遵循“生本”理念,依托“校本”课程载体,整合“小学-初中-高中”学段,依照体育课程目标“身·心·美”(即“健身”、“强心”和“健美”)的三维一体的课程目标,整体构建具有“三·三·三一体化”体育课程结构的“基础课程+模块课程+项目课程”课程模式。第三、优化体育课程评价机制。中小学体育课程评价应回归到促进学生体育素养的层面、建立体育课程内容与体育课程评价一致的课程评价机制上。从学生的体育认知素养、运动技能素养和体育价值观素养等三个维度,构建和研制《中小学生体育素养等级评价的标准》,并以此来化解中小学体育课程评价中的种种病症。第四、优化体育教师选育、聘用机制:选拔和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专业师资。同时,还要依托信息化的手段和方式,通过体育教师在职“混合式”培养模式,有效实现中小学体育教师职业道德水平和专业素养的同步提升。
林少荣[9](2014)在《浅谈传统体育养生对武汉市高校体育教育发展的促进作用》文中认为当前,我国的高校体育教育发展到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在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大学生所面临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身边的人际关系越来越复杂,精神负担越来越重,人们长时间处在一种消极和抑郁的情绪中,这样势必会影响到身体健康,而且还会为很多疾病的产生埋下隐患。长期以来,我国学校体育被片面的理解为就是运动,运动即能增强体质。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学校体育基本上就是竞技运动。体育课从素材体系到课程的类型、结构;从教学原则到教学方法;从考试项目至考试办法都以学习和掌握运动技术为主要目的。而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学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基本失去了应有的地位,中国学校体育的民族特色丢掉了。如何真正的有效的改善大学生的体力和智力以及心理的压力,弘扬民族文化,促进人才的全面发展,那么传统体育养生与现代高校体育教育就必须相结合,来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与良好的人格,还能丰富高校体育的教学内容,实现体育教育多元化目标,尤其是终身体育健康观的形成,让传统体育养生发挥其优势,推动高校体育教育的新发展本文主要通过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等手段,就中国传统体育养生以及现代高校体育教学发展的研究,并得出了如下结论:第一,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其独特的理论和操作体系是适合于向现代人推荐和推广的一种科学的养生方法,是随着社会现代化程度的提高,对人类的健康生活将越来越表现出巨大价值的宝贵文化财富。第二,体育教育是为国家培养优秀的体育人才的摇篮,是高等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担负着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心协调发展以及培养学生高尚道德情操和良好的适应社会能力的重任。在体育事业高度发展的今天,高等学校体育教育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体育教育要想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跟上体育事业发展的步伐,就必须积极改革探索,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具有鲜明特色的、符合现代教育思想和社会发展的道路来。第三,中国传统体育养生与现代高校体育教育可以互补和交融。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中国传统养生的“形神兼修”,使现代高校体育教育也开始从强调生理上增强人的体质而发展到注重人们的心理健康。第四,现代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促使着高校体育教育必须进行一系列改革才能更好的使大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传统体育养生内容中一些伦理、哲学、等方面的思想与观点,是与现代社会人们对科学养生的这种需求相契合的,我们可以从中汲取精髓来丰富和完善现代体育教学的发展。
陈默[10](2014)在《哈尔滨市普通高校健身气功课程开展的现状及发展前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健身气功是以自身形体活动、呼吸吐纳、心理调节相结合为主要运动形式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它以独特的运动方式,柔和缓慢的运动风格,调身、调息、调心,三调合一的健身理念,以其简单易学,不受场地、年龄和体质的限制受广大群众的喜爱。为了健身气功能在全社会推广和普及,最好的途径就是把它献给富有朝气的大学生们,让他们体会健身气功独特的魅力,未来面向社会传播健身气功,宣传健身气功的健身价值和民族文化。本课题对哈尔滨市24所本科高校进行调查,随机抽取10所高校。对部分相关领导、体育教师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及必要的访谈作为开展健身气功课程的研究对象。其中选取相关领导30人、体育教师100人、学生500人,采用问卷调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研究方法,对哈尔滨市普通高校健身气功的开展原因、教学现状、领导、教师和学生对健身气功的满意程度、教师和学生情况以及未开展健身气功课的原因进行深入的调查分析。得出结论:1、健身气功的课程体系不够完善;2、对健身气功的科普知识宣传不到位;3、教师参加健身气功的活动较少,信息闭塞;4、未开展健身气功的院校,有一定的基础可以开展;5、高校开设健身气功课程的发展前景是可观的建议如下:1、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应该组织各大体院的健身气功专家、教授、学者对健身气功的课程体系进行研究、制定和实施,使得已开展健身气功的高校进一步完善,没有开展健身气功的高校有据可依,共同把承载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健身气功推广和普及。2、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应该组织健身气功科普知识宣传机构,在全国各省市的高校进行健身气功的知识讲座和健身气功的功法演练。使更多的教师、学生亲身的感受健身气功的魅力,体会特有的健身方法。3、高校相关的领导应大力支持教师接受新的体育项目,鼓励教师积极参加有关健身气功的活动。
二、中华养生纳入21世纪高校体育教学的必要性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华养生纳入21世纪高校体育教学的必要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延安职业技术学院2017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1 国内现状 |
2.2.2 国外现状 |
第三章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第四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2017 级三个五年制学院在校学生三年体质健康测试成绩分析 |
4.1.1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2017 级学生在校期间体质健康测试成绩等级分布状况 |
4.1.2 体重指数的调查与分析 |
4.1.3 身体机能调查与分析(肺活量) |
4.1.4 身体素质调查与分析 |
4.2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2017 级学生体质健康影响因素分析 |
第五章 结论和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体质健康调查问卷 |
附录2 走访调查访问题目 |
致谢 |
(2)辽宁省大学生瑜伽课程满意度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的目的 |
1.1.3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瑜伽国内研究现状 |
1.2.2 瑜伽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学生满意度的国外研究现状 |
1.2.4 学生满意度的国内研究现状 |
1.2.5 满意度在体育学中的应用 |
1.2.6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思路、方法以及研究的创新之处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与工具 |
1.3.3 研究的创新之处 |
1.3.4 技术路线 |
2 瑜伽课程满意度理论模型的构建 |
2.1 相关概念的确定 |
2.1.1 瑜伽的含义 |
2.1.2 学生满意度的含义 |
2.1.3 瑜伽课程满意度的含义 |
2.2 研究的理论模型 |
2.2.1 瑜伽课程满意度的理论假设 |
2.2.2 瑜伽课程满意度影响因素模型 |
3 问卷设计与预测试研究 |
3.1 瑜伽课程满意度变量的测量 |
3.1.1 瑜伽教师形象变量的测量 |
3.1.2 学生期望变量的测量 |
3.1.3 学生感知质量变量的测量 |
3.1.4 学生感知价值变量的测量 |
3.1.5 瑜伽课程满意度变量的测量 |
3.2 初试问卷的形成 |
3.2.1 初试问卷测量指标的统计 |
3.2.2 初试问卷的设计 |
3.3 初试问卷的检验与修正 |
3.3.1 初试问卷的样本收集 |
3.3.2 初试问卷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3.3.3 初试问卷的信度分析 |
3.3.4 初测试问卷的探索性因子分析 |
3.4 大学生瑜伽课程满意度正式调查问卷的形成 |
4 大学生瑜伽课程满意度模型的实证研究 |
4.1 大学生瑜伽课程满意度正式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
4.2 大学生瑜伽课程满意度正式问卷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4.3 大学生瑜伽课程满意度正式问卷的信效度分析 |
4.3.1 大学生瑜伽课程满意度正式问卷的信度分析 |
4.3.2 大学生瑜伽课程满意度正式问卷的效度分析 |
4.4 大学生瑜伽课程满意度影响因素的研究假说检验 |
4.4.1 大学生瑜伽课程满意度影响因素的拟合指标分析 |
4.4.2 大学生瑜伽课程满意度影响因素变量的显着性检验 |
4.4.3 大学生瑜伽课程满意度影响因素路径系数分析 |
4.5 大学生瑜伽课程满意度影响因素模型的效用分析 |
4.6 大学生瑜伽课程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结论 |
4.6.1 研究假设的检验结果统计分析 |
4.6.2 研究的主要结论 |
5 提高大学生瑜伽课程满意度的建议与对策 |
5.1 重视提高瑜伽教师形象 |
5.2 注重满足学生对于瑜伽课程的期望 |
5.3 提升学生对于瑜伽课程质量的感知 |
5.4 优化学生对于瑜伽课程价值的感知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辽宁省大学生瑜伽课程满意度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3)认知弹性理论在高校瑜伽专项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西安体育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前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2.3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3.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观察法 |
3.2.3 访谈法 |
3.2.4 问卷调查法 |
3.2.5 实验法 |
3.2.6 数理统计法 |
4.结果与分析 |
4.1 实验前两组学生的基本情况比较 |
4.2 实验前两组学生瑜伽基本技术掌握情况测试 |
4.2.1 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的瑜伽基本体位法水平测试 |
4.2.2 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的瑜伽基本套路技术测试 |
4.3 实验期间两组学生瑜伽课学习过程中相关因素的比较 |
4.4 实验后认知弹性理论视野下的瑜伽教学效果研究 |
4.4.1 学生瑜伽理论知识水平的效果 |
4.4.2 学生瑜伽技术技能的效果 |
4.4.3 学生瑜伽教学实践能力的效果 |
4.4.4 实验组与控制组学生瑜伽综合素质的比较 |
4.4.5 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瑜伽创新能力的效果 |
4.4.6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自我感觉与教学满意度情况 |
5.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件 |
(4)山东体育学院开设民族传统体育养生专业的实践及成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研究依据及意义 |
1.1.1 研究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章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访谈法 |
2.2.3 实地调查法 |
2.2.4 问卷调查法 |
2.2.5 数理统计法 |
2.2.6 逻辑分析法 |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
3.1 体育院校开设民族传统体育养生专业的积极意义 |
3.1.1 进行新学科专业设置,满足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要 |
3.1.2 探索体育院校教学改革,丰富体育院校教学内容 |
3.1.3 拓展体育院校学生的就业与创业渠道 |
3.1.4 丰富体育院校的校园体育文化内容 |
3.1.5 促进中华养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
3.1.6 促进体育学院学生知识与技能结构的全面发展 |
3.1.7 促进体育产业与大健康产业的融合发展 |
3.2 山东体育学院民族传统体育养生专业的目标定位与招生情况 |
3.2.1 培养目标 |
3.2.2 招生届次(时间)与人数 |
3.3 山东体育学院民族传统体育养生专业的教学内容与方式 |
3.3.1 课堂教学内容与方式 |
3.3.2 课外实训形式 |
3.3.3 创建教学实训基地与社会实践基地 |
3.3.4 体育竞赛活动 |
3.4 民族传统体育养生专业在山东体育学院的开展内容 |
3.4.1 中国古代养生术的教学实践 |
3.4.2 传统中医学的教学实践 |
3.4.3 武术理论与实践的教学 |
3.4.4 民族民间体育的教学实践 |
3.5 山东体育学院民族传统体育养生专业的办学成效 |
3.5.1 促进高等院校新型专业设置和教学改革发展 |
3.5.2 丰富和完善高等体育院校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 |
3.5.3 有效拓展体育院校学生的就业渠道 |
3.5.4 促进体育院校学科体系的建设与完善 |
3.5.5 借助“体医结合”推进与全民健身活动的科学开展 |
3.5.6 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实用型体育人才 |
3.5.7 有效提升本专业学生的竞技运动水平 |
3.5.8 提升体育院校学生的道德品质与文化素养 |
3.5.9 学生对本专业课程设置的喜爱程度评价 |
3.6 山东体育学院民族传统体育养生专业的办学特点 |
3.6.1 密切把握体育院校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 |
3.6.2 紧紧围绕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特征 |
3.6.3 密切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与就业走向 |
3.6.4 推进多学科课程资源的合理配置 |
3.6.5 注重教学实训基地与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与应用 |
3.7 山东体育学院民族传统体育养生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3.7.1 民族传统体育养生专业缺乏相应的政策支持 |
3.7.2 专业目标定位不清晰 |
3.7.3 专业类理论课程设置较少 |
3.7.4 理论教学与学生的实践环节脱节 |
3.7.5 相关专业课程教材建设不完善 |
3.7.6 专业教师的配置不足 |
3.7.7 教学组织形式单一 |
第4章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 |
致谢 |
(5)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引入越南岘港大学体育课的可行性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缘由 |
1.2 研究目的内容 |
1.3 调查对象及语科来源 |
1.4 相关研究成果综述 |
1.5 研究意义与价值 |
2.关于“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相关概念的界定和文献综述 |
2.1 概念的界定 |
2.2 文献综述 |
2.3 越南岘港大学的情况 |
2.4 中越文化的相关分析 |
3.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现状分析 |
3.1 基础理论研究方面 |
3.2 功能和价值研究方面 |
3.3 对现代社会和谐发展的促进方面 |
3.4 与学校体育关系方面研究 |
4.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引入越南岘港大学体育课可行性 |
4.1 越南政府对体育教育工作的观点 |
4.2 越南高校发展的特点 |
4.3 越南高校体育教育工作的现状和越南大学生的体质 |
4.4 越南岘港大学生和教师对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了解 |
5.促进传统体育养生引入越南岘港大学体育教学的发展策略 |
5.1 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
5.2 加工整合教学资源,选择适合学生项目 |
5.3 加强思想观念意识,培养终身体育意识 |
6.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山东省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培养和提升研究生科研能力是国家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 |
1.1.2 培养和提升研究生科研能力是研究生教育的本质要求 |
1.1.3 培养和提升研究生科研能力是当前研究生质量提升的现实要求 |
1.1.4 培养和提升研究生科研能力是研究生适应未来工作的客观需求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研究生科研能力内涵及其结构要素的研究 |
1.3.2 体育学研究生科研现状方面的研究 |
1.3.3 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影响因素的研究 |
1.3.4 国内关于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研究 |
1.3.5 国外对于研究生及体育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动态研究 |
1.3.6 文献评述 |
2.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问卷调查法 |
2.2.3 数理统计法 |
2.2.4 逻辑分析法 |
2.2.5 访谈法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影响因素 |
3.1.1 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内涵与表现形式 |
3.1.2 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影响因素 |
3.2 山东省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科研成果现状与分析 |
3.2.1 山东省各高校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科研成果统计分析 |
3.2.2 山东省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不同年级间科研成果现状与分析 |
3.3 山东省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学术研究兴趣度的现状与分析 |
3.3.1 山东省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学术研究兴趣度现状分析 |
3.3.2 学术研究兴趣度与研究生科研能力的相关性分析 |
3.4 课程设置情况分析 |
3.4.1 课程开设情况现状与分析 |
3.4.2 课程认识现状与分析 |
3.4.3 课程开设时间现状与分析 |
3.4.4 科研能力培养课程内容现状与分析 |
3.4.5 课程考察现状与分析 |
3.5 山东省体育教育训练学研究生导师指导学生现状分析 |
3.5.1 山东省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导师每届所带学生数量情况分析 |
3.5.2 山东省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与导师沟通情况分析 |
3.5.3 山东省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交流频率调查 |
3.6 山东省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参与科研情况分析 |
3.6.1 山东省体育教育训练学研究生参与导师课题研究现状分析 |
3.6.2 山东省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参编教材或专着现状分析 |
3.6.3 山东省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参与学术活动情况调查 |
3.7 山东省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单位制度环境现状分析 |
3.7.1 山东省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基础设施情况分析 |
3.7.2 招生考试中科研能力考察的现状分析 |
3.7.3 各高校对于硕士研究生发表课程论文要求的现状分析 |
3.7.4 科研费用报销的现状分析 |
3.7.5 关于科研成果奖励现状的调查 |
3.8 山东省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情况调查 |
3.9 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问题反馈 |
3.9.1 研究生科研基本功不扎实且自身努力程度不足 |
3.9.2 研究生课程安排不完全符合研究生科研能力提升的需要 |
3.9.3 导师对研究生指导力度不足 |
3.9.4 学校现有的研究生科研能力评价制度不完善 |
4 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对策与建议 |
4.1 重视研究生科研兴趣的培养 |
4.2 加强对低年级研究生的指导 |
4.2.1 重视对低年级研究生专业研究能力的培养 |
4.2.2 加强对低年级研究生的论文写作与发表能力的培养 |
4.3 加强导师指导力度 |
4.3.1 规范导师指导学生个数 |
4.3.2 保证导师对学生的指导时间 |
4.3.3 重视导师的科研培养能力 |
4.4 完善课程体系 |
4.4.1 赋予硕士研究生更多的课程选择权力 |
4.4.2 改变传统授课方式,采用灵活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科研能力 |
4.4.3 增设学术报告课程 |
4.4.4 增加选修课程中交叉学科的设置 |
4.5 引导研究生参与科研实践活动 |
4.5.1 教育研究生正确认识科研实践 |
4.5.2 重视引导研究生进行科研实践活动 |
4.6 完善科研激励制度 |
4.6.1 设立专项基金保障研究生科研活动的进行 |
4.6.2 完善科研激励评价机制 |
4.7 加强科研基础设施建设 |
4.7.1 加强科研硬件设施建设 |
4.7.2 充分利用学校已有的实验仪器设备 |
4.7.3 实现科研资源的共享 |
4.8 严把学位论文质量关 |
4.8.1 加大研究生选题自主权,严把综述撰写关 |
4.8.2 精心组织开题报告,把好论文进程监控关 |
4.8.3 严把论文撰写与论文答辩关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附录 |
(7)全民健身视域下的瑜伽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选题依据 |
1.2.1 全民健身视域下瑜伽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支持现实需要 |
1.2.2 丰富中国社会主义体育事业运动项目结构体系的必然选择 |
1.2.3 创新有中国体育特色瑜伽教育及健身方式的客观要求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意义 |
2 国内外文献研究述评 |
2.1 文献研究综述 |
2.1.1 国外瑜伽的研究动态 |
2.1.2 国内瑜伽的研究动态 |
2.2 国内外瑜伽研究的基本特征及主要学术观点比较 |
2.2.1 国内外瑜伽研究的基本特征比较 |
2.2.2 国内外瑜伽研究的主要学术观点对照 |
2.3 目前我国瑜伽科学研究存在的不足与局限性 |
3 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 |
3.1 主要研究内容 |
3.2 研究思路设计 |
3.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3.3.1 研究对象 |
3.3.2 研究方法 |
3.4 可能的创新点 |
3.5 拟突破的难点 |
3.6 本研究的论文结构说明 |
4 本研究学术渊源与理论基础的诠释解读 |
4.1 跨文化传播理论 |
4.1.1 跨文化传播理论的生成与发展 |
4.1.2 跨文化传播理论的核心要义 |
4.1.3 瑜伽在我国发展的跨文化传播学术渊源诠释 |
4.2 社会性别理论 |
4.2.1 社会性别理论的生成与发展 |
4.2.2 社会性别理论的核心要义 |
4.2.3 瑜伽在我国发展的社会性别理论基础解读 |
4.3 社会发展理论 |
4.3.1 社会发展理论的生成与演进 |
4.3.2 社会发展理论的核心要义 |
4.3.3 社会发展理论沿革演化特征的启示 |
5 瑜伽服务于我国全民健身的契合性 |
5.1 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历史演进与现实动因 |
5.1.1 我国全民健身理念的历史演进过程 |
5.1.2 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的现实动因分析 |
5.2 瑜伽与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现实动因的契合度分析 |
5.2.1 瑜伽与新时期我国体育事业发展方式转变理念的契合度 |
5.2.2 瑜伽与促进我国体育产业快速发展的契合度 |
5.2.3 瑜伽与提高全民身体素质及扩大参加体育锻炼人数的契合度 |
5.2.4 瑜伽与缓解我国体育事业发展主要矛盾的契合度 |
5.2.5 瑜伽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新时期“体育观”的契合度 |
6 “5W”传播模式下瑜伽在我国的传播要素解析 |
6.1 拉斯韦尔“5W”传播模式的基本构成要素 |
6.2 “5W”传播模式下瑜伽在我国的主要传播要素内涵 |
6.2.1 传播主体的多元性 |
6.2.2 传播内容的拓展性 |
6.2.3 传播媒介的多维融合性 |
6.2.4 传播受众的普遍性 |
6.2.5 传播效果的层次性 |
7 国内校园瑜伽组织管理与开发应用的实态调查 |
7.1 国内高校瑜伽的组织管理 |
7.1.1 国内高校瑜伽的宏观组织管理形式 |
7.1.2 国内高校瑜伽的微观组织管理形式 |
7.2 国内高校瑜伽的开发应用 |
7.2.1 国内高校瑜伽的教育价值开发 |
7.2.2 国内高校瑜伽的课程资源开发 |
7.2.3 国内高校瑜伽的教学模式开发 |
7.2.4 国内高校瑜伽的其他支持条件开发 |
8 我国瑜伽健身市场的供需特征与技术创新能力分析 |
8.1 我国健身瑜伽的市场化发展历史变迁 |
8.1.1 基于健身气功为载体的初步引入期(1981-2000年) |
8.1.2 基于经济驱动、健康需求的逐步发展期(2001-2010年) |
8.1.3 基于休闲时代的快速发展期(2011年至今) |
8.2 我国健身瑜伽的市场化供需特征 |
8.2.1 我国健身瑜伽市场专业人才培训结构的主要特征 |
8.2.2 我国健身瑜伽市场消费人群的主要特征 |
8.2.3 我国健身瑜伽市场化经营的主要特征 |
8.3 我国瑜伽行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实证分析 |
8.3.1 运用专利信息评估技术创新能力的国内外概况 |
8.3.2 基于专利信息的我国瑜伽行业技术创新能力实证分析 |
9 全民健身视域下的瑜伽发展动力机制及实施策略探析 |
9.1 全民健身视域下瑜伽发展的主要动力因素 |
9.1.1 基础动力 |
9.1.2 内源动力 |
9.1.3 外源动力 |
9.2 全民健身视域下瑜伽发展的阻力因素 |
9.2.1 高校瑜伽普及推广存在问题的问卷调查分析结果 |
9.2.2 健身瑜伽市场化发展存在问题的质性分析 |
9.2.3 瑜伽在我国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阻力因素分析 |
9.3 瑜伽在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结构 |
9.4 全民健身视域下瑜伽科学化发展的实施策略 |
9.4.1 透彻理解全民健身国家战略价值取向,加强对瑜伽的政府组织管理体系建设 |
9.4.2 客观认识大众瑜伽健身需求的迫切性,科学规范瑜伽健身市场 |
9.4.3 扩大健身瑜伽师资队伍数量,切实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
9.4.4 构建适合不同人群的多元课程内容结构体系,注重实践性与理论性有机结合 |
9.4.5 拓宽瑜伽学术研究和专利研发视域,加强多边合作,提升科技创新综合实力 |
9.4.6 论证各种瑜伽流派融入中国元素可行性,夯实我国瑜伽本土化发展实践基础 |
10 结论 |
致谢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附录5 |
(8)中小学体育课程疾病及其诊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s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关键词的界定 |
一、中小学体育 |
二、体育课程疾病 |
三、预防与诊治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关于“社会病”的研究 |
二、关于“教育病理”的研究 |
第四节 研究内容、方法与思路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思路 |
第五节 研究的创新之处 |
一、研究视角的创新 |
二、研究成果的创新 |
三、研究素材渠道的创新 |
第二章 中小学体育课程疾病的判定与分类 |
第一节 体育课程疾病的定义与判定 |
一、体育课程疾病的定义 |
二、体育课程疾病的判定标准 |
三、体育课程疾病的判定方法 |
第二节 体育课程疾病的分类 |
一、体育课程疾病的分类标准 |
二、体育课程疾病的分类 |
第三章 体育课程目标偏离 |
第一节 体育课程目标偏离的诊断依据 |
一、现实依据 |
二、理论依据 |
第二节 体育课程目标偏离的病症类型及表征 |
一、有“体”无“育” |
二、弱动作技能 |
三、体育人才浪费 |
第三节 体育课程目标偏离的病因分析 |
一、体育课程目标设定的模糊性 |
二、体育教师课程执行走偏 |
三、体育课程实施评价的制约 |
第四节 体育课程目标偏离矫治策略 |
一、明晰体育课程目标的定位 |
二、提高体育教师的课程执行能力 |
三、优化体育课程评价环境 |
第四章 体育课程资源危机 |
第一节 体育课程资源危机的诊断依据 |
一、理论依据 |
二、现实依据 |
第二节 体育课程资源危机的病症及其表征 |
一、体育课程资源匮乏 |
二、体育课程资源“梗阻” |
三、体育课程资源失衡 |
第三节 体育课程资源危机的病因分析 |
一、体育学科地位弱势造成课程资源整体性不足 |
二、政策法规制度滞后造成体育课程资源“梗阻” |
三、体育教师培养制度的缺失造成体育师资的低迷 |
第四节 体育课程资源危机化解的基本策略 |
一、营造自由、宽松的课程人文环境 |
二、开发与整合体育课程硬资源 |
三、优化体育课程软资源 |
四、反向补偿促进体育课程资源均衡化 |
第五章 体育课程班额超负 |
第一节 体育课程班额超负的诊断依据 |
一、教育社会学依据 |
二、教育政策文件依据 |
三、管理学的依据 |
第二节 体育课程班额超负的病症与表征 |
一、低运动负荷 |
二、体育课堂伤害 |
三、师生阻隔 |
第三节 体育课程班额超负的病因分析 |
一、政策刚性不足:标准的制定与执行 |
二、班级结构性的失衡:教与学的冲突与脱节 |
第四节 体育课程班额超负的预防与矫治 |
一、让政策“落地”:破解体育课程班额超负的必然选择 |
二、良师培养:缓解体育课程班额超负的可能路径 |
三、资源重组:学生体育需求的暂时满足 |
第六章 体育课程结构畸形 |
第一节 体育课程结构畸形诊断依据 |
一、现实性依据 |
二、理论性依据 |
第二节 体育课程结构畸形的病症及其表征 |
一、体育课程结构“学段性”断裂 |
二、体育课程结构“扁平化” |
第三节 体育课程结构畸形的病因分析 |
一、体育课程价值取向的偏差造成体育课程内容繁杂 |
二、体育课程设计的偏失造成课程学段间分割 |
三、体育课程外在力量的挤压造成体育课程结构变型 |
第四节 体育课程结构畸形的预防与矫治 |
一、凸显“生本”体育课程价值观 |
二、“生本”体育课程模式构建 |
三、“校本”体育课程的创新实施 |
第七章 体育课程评价阻抗 |
第一节 体育课程评价异常的诊断依据 |
一、理论依据 |
二、现实依据 |
第二节 体育课程评价异常的病症及其表征 |
一、重技轻人 |
二、过度应试 |
三、评价制度障碍 |
第三节 体育课程评价异常的病因分析 |
一、体育课程自身致病因子造成课程评价缺乏科学性 |
二、体育课程环境造成了体育课程评价的约束力不足 |
第四节 体育课程评价异常的预防与诊治 |
一、评价理念的回归:厘清体育课程评价的价值 |
二、评价工具的研制:《中小学生体育素养等级评价标准》 |
第八章 结语 |
一、中小学体育课程的今天 |
二、未来体育课程疾病的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件 |
后记 |
(9)浅谈传统体育养生对武汉市高校体育教育发展的促进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文献综述 |
1.2.1 在理论上传统体育养生思想对高校体育的促进作用 |
1.2.2 传统体育养生项目在功法上对高校体育的促进作用 |
2.研究的主要对象和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访谈法 |
2.2.3 逻辑分析法 |
2.2.4 问卷调查法 |
2.2.5 数据统计法 |
3.结果与分析 |
3.1 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概念 |
3.1.1 养生的概念 |
3.1.2 体育养生的概念 |
3.1.3 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概念 |
3.2. 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哲学思想 |
3.2.1 天人合一的整体观 |
3.2.2. 阴阳学说 |
3.2.3 五行学说 |
3.2.4 精、气、神学说 |
3.3 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哲学思想与高校体育教育的辩证关系 |
3.4 现代高校体育教育发展的现状及策略 |
3.4.1 我国高校体育教育发展的现状 |
3.5 传统体育养生和高校体育教学的辩证关系 |
3.6.传统体育养生对高校体育教育发展的促进作用 |
3.6.1 传统体育养生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 |
3.6.2 传统体育养生可以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的观念 |
3.6.3 传统体育养生可以提高大学生的道德修养 |
3.6.4 传统体育养生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艺术 |
3.6.5 传统体育养生可以弘扬民族文化并树立正确的健康观 |
3.7 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纳入高校体育教学的必要性 |
4.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10)哈尔滨市普通高校健身气功课程开展的现状及发展前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健身气功的由来 |
1.3.2 健身气功在高校开展存在的问题 |
1.3.3 健身气功在高校开设的必要性研究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调查法 |
2.2.3 数理统计法 |
2.2.4 逻辑分析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哈尔滨市普通高校已开展健身气功课程的现状分析 |
3.1.1 开展健身气功课程的原因 |
3.1.2 领导、教师、学生对开设健身气功课程的满意程度 |
3.1.3 哈尔滨市已开展健身气功课的普通高校体育教师现状分析 |
3.1.4 哈尔滨市普通高校已开展健身气功课程学生的现状分析 |
3.2 哈尔滨市普通高校健身气功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
3.2.1 健身气功课的课程标准与教材现状分析 |
3.2.2 健身气功教学内容的现状分析 |
3.2.3 健身气功的课程情况现状分析 |
3.2.4 健身气功教学利用的场地、设备和多媒体的使用情况 |
3.2.5 健身气功的考核内容与考核标准 |
3.3 哈尔滨市普通高校未开展健身气功课程的现状分析 |
3.3.1 未开设健身气功的原因 |
3.3.2 是否有意向开展健身气功课程 |
3.3.3 未开展健身气功课的教师情况分析 |
3.3.4 未开展健身气功课的学生情况分析 |
4 哈尔滨普通高校开设健身气功课程的发展前景 |
4.1 高等院校体育课程的相关政策导向 |
4.2 丰富了哈尔滨市普通高校冬季体育课程的内容 |
4.3 健身气功自身的特点具有发展前景 |
4.3.1 注重整体锻炼 |
4.3.2 运动风格柔和绵缓 |
4.3.3 预防疾病、祛病强身 |
4.4 健身气功具有时代价值 |
4.4.1 健身气功的社会价值 |
4.4.2 健身气功的文化价值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1.1 健身气功的课程体系不够完善 |
5.1.2 对健身气功的科普知识宣传不到位 |
5.1.3 教师参加健身气功的活动较少,信息闭塞 |
5.1.4 未开展健身气功的院校,有一定的基础可以开展 |
5.1.5 高校开设健身气功课程的发展前景是可观的 |
5.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件 1 |
附件 2 |
附件 3 |
四、中华养生纳入21世纪高校体育教学的必要性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延安职业技术学院2017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分析[D]. 韩宇. 延安大学, 2021(12)
- [2]辽宁省大学生瑜伽课程满意度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 邓林青.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2)
- [3]认知弹性理论在高校瑜伽专项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西安体育学院为例[D]. 周雪艳. 西安体育学院, 2018(12)
- [4]山东体育学院开设民族传统体育养生专业的实践及成效研究[D]. 赵颖惠. 云南师范大学, 2018(01)
- [5]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引入越南岘港大学体育课的可行性及对策研究[D]. 高德英. 广西民族大学, 2018(01)
- [6]山东省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 张小龙. 曲阜师范大学, 2017(02)
- [7]全民健身视域下的瑜伽发展研究[D]. 刘兰娟. 上海体育学院, 2017(02)
- [8]中小学体育课程疾病及其诊治研究[D]. 张正中. 湖南师范大学, 2015(03)
- [9]浅谈传统体育养生对武汉市高校体育教育发展的促进作用[D]. 林少荣. 武汉体育学院, 2014(01)
- [10]哈尔滨市普通高校健身气功课程开展的现状及发展前景研究[D]. 陈默. 武汉体育学院, 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