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澳大利亚教育别具一格(论文文献综述)
刘悦[1](2021)在《《鸟有鸟法》(节选)英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指出中国是世界鸟类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截至2020年,中国拥有鸟类种数1434种,但其中珍稀濒危特有鸟种高达310种,由此可见保护鸟类多样性刻不容缓。由美国资深科普作家珍妮弗·阿克曼所着的《鸟有鸟法》被评为“2020年夏季最佳科普读物”之一,兼具权威性和趣味性,以自然生动的笔触传递鸟类科学知识。因此,翻译《鸟有鸟法》节选部分有助于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向国内读者普及鸟类知识,开拓新视野,进而培养公众保护鸟类的意识。本篇翻译实践报告的原文节选自《鸟有鸟法》,该节选部分既凸显科学严谨性,又具有较浓的文学色彩,主要表现为大量使用专有名词和复杂句,同时用词生动,句式灵活多变。本次翻译实践以彼得·纽马克的文本类型理论为指导,依据文本类型理论,所选源语文本属于信息型文本和呼唤型文本。因此,翻译《鸟有鸟法》节选内容时要兼顾真实性和可读性,使译文达到既传递信息,又发挥呼唤功能的目的。本篇翻译实践报告共分四章。第一章阐述了翻译任务背景、源语文本特色和翻译实践报告结构。第二章介绍了本翻译任务的译前准备情况、译中安排以及校对。第三章共分三节,采用具体案例,展示了译者在文本类型理论指导下,结合归化、顺译、分译等多种方法策略,最终兼顾真实性和可读性的过程。首先,从词汇层面对标题中词组的翻译、象声词翻译和普通词汇的文学性翻译展开论述;其次,从句法角度详细阐述破折号引导的句子翻译、被动句翻译以及从属结构的翻译;最后,在语篇层面对衔接和连贯展开分析。第四章总结了译者的感悟、翻译过程中遇到的局限性以及翻译活动给译者带来的启发。期望本篇翻译实践报告能为科普类作品翻译提供一定参考。
李静[2](2020)在《节庆旅游吸引物的符号建构研究 ——以广府庙会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节庆是地方和民族文化的重要表征,是蕴含丰富意义的符号。作为一种特殊的旅游吸引物,节庆能够在保护地方文化的同时带动旅游业发展,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近些年来,节庆在数量、多样性和受欢迎程度方面均有所增加,已成为旅游业中的重要吸引物,获得全球范围内广泛的认同和重视。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举办的节庆活动近万个,然而能成功吸引游客关注和参与的节庆活动并不多见,说明多数节庆活动仍缺乏足够吸引力,因此,如何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探索节庆吸引力的形成过程,从而更好的满足现代游客的需要就显得尤为重要。节庆是文化的庆典,在社会中一直占有特殊的地位,其因具有仪式和节日的社会文化意义备受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的关注。然而,在节庆旅游的研究中,节庆常被视为旅游发展、经济增长和地方营销的工具,多数研究主要关注节庆的经济影响,节庆现象的文化研究始终缺乏一种理论的深度,而符号学的理论和方法正好为节庆旅游的文化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伴随着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学者们也逐步深入旅游符号学和节庆旅游研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但旅游符号学涉及到节庆旅游的研究以及节庆旅游的社会文化研究成果较少,仍存在一些不足和局限:从研究内容来看,当前旅游吸引物的符号建构研究仍十分有限,大多数研究停留在景观型旅游吸引物的符号建构,忽视对节庆旅游吸引物符号建构的关注;旅游现象的文化研究理论深度不够,节庆的社会文化研究有待完善。从研究方法来看,旅游符号学的研究多以探索性研究为主,揭示现象内在规律的解释性研究仍需进一步补充和深入。旅游吸引物兼具客观和符号(社会)的双重属性,相应地,国内外有关旅游吸引物的研究多集中于客观属性和符号属性的研究。而节庆旅游吸引物的独特之处在于以节庆场景为中心,客观和符号属性的可塑性和变动性更强。组织者可通过对节庆场景的操纵,为游客设定特定体验,游客通过节庆体验解读组织者意图传递的意义,组织者和游客共同参与符号建构过程。但组织者如何塑造节庆场景?节庆旅游吸引物的符号生产机制如何?游客在节庆场景的体验如何?游客如何解读符号意义?学术界对旅游吸引物的现有研究成果不能很好的回答上述问题。因此,本研究基于符号学理论,将节庆旅游吸引物符号建构界定为节庆组织者和游客共同赋予其吸引力意义的过程,主要目标在于探讨节庆组织者如何通过打造富有吸引力的节庆场景进行符号生产,游客如何参与到组织者塑造的节庆场景中通过节庆体验进行符号互动,最终游客如何在符号消费过程中对符号承载的意义进行解读。符号生产、符号互动和符号消费共同构成节庆旅游吸引物符号建构的整个过程。广府庙会是本研究的案例地,2011年广州市越秀区政府以城隍庙重修为契机,举办首届广府庙会,随后在规模上不断扩大,内容上不断调整、丰富和创新,已成为一年一度的广府民俗文化盛会。作为现代节庆,广府庙会丰富的活动内容和较强的活动影响力,为我们对节庆旅游吸引物的思考提供了典型的案例地。研究结合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收集资料,使用的资料来源于第九届广府庙会筹备、举办到结束全过程以及第十届广府庙会筹备过程的调查。获得的资料包括历届广府庙会总体方案、宣传稿以及主要负责人的访谈资料,组委会筹备期间的会议现场记录、实地踩点记录等;广府庙会举办期间在活动现场收集的游客访谈资料,以及田野观察记录(拍摄的照片、视频、调研日志),为研究带来更全面的理解,网络资料包括广府庙会官方微信、微博和游客的游记资料等。此外,还收集在节庆现场和网络平台的问卷调查数据。共获得文字资料近65万字,照片1045张,问卷761份。在资料分析过程中,采用内容分析法、扎根理论、符号学方法、统计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结合NVivo、SPSS、AMOS等软件进行资料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第一,符号生产阶段,节庆组织者秉承吸引力理念,经由组织策划,塑造体验式场景。广府庙会经历了初创与探索的起步阶段、承接与调整的规范阶段、成熟与创新的稳固阶段。广府庙会组织者在不断摸索既能弘扬地方文化又能适应旅游市场需求的组织管理模式,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的转变:节庆理念由适应需求向创造需求的转变,节庆主体由政府包揽向政府主导的转变,节庆内容由观赏性向参与性主导的转变,这种转变让节庆旅游吸引物所呈现的符号在不断变化。总结组织者的符号生产过程,发现节庆吸引力、节庆组织管理、节庆策划理念和节庆场景分别是符号建构的基础、路径、思路和内容。具体来说,节庆组织者基于对节庆吸引力的理解,通过调动多部门的工作积极性,建立清晰的组织结构,组织和管理符号生产所需的各种资源,秉承弘扬传统文化、注重文化创新、紧跟国家战略、顺应时代潮流等多思路的策划理念,塑造了包含安全保障、节目表演、创意互动、美食小吃、商贸展销、人员服务、辅助设施和节庆氛围所构成的节庆场景,该场景浓缩了节庆文化内涵,其灵活多样、可塑性强,组织者可不断调整以形成节庆文化的独特性,从而增强游客的体验感。第二,符号互动阶段,游客在充斥着符号的节庆场景中,开展文化、新奇、情感和社交的体验活动。游客的参与是节庆成为旅游吸引物的必要条件,当游客进入一种暂时性超越日常时空间的阈限体验,进行人与人,人与物的互动,此时组织者塑造的节庆场景才发挥着其承载吸引力意义的作用。为探究游客符号互动下的节庆体验,本研究利用符号学方法对游客拍摄的照片进行分析发现,游客不仅被动地接收组织者塑造的节庆场景要素,而且主动创造出新的要素,他们还关注参与人群和建筑设施,说明在场景中游客不仅仅是简单的参与,还与其他参与者一起成为场景中的构成部分,在自觉与不自觉间点缀了节庆场景,游客也会透过节庆举办区域周围的特色建筑,了解地方文化特色。游客这种积极主动创造的过程让游客产生文化、新奇、情感和社交的节庆体验,遵循量表开发的程序,进一步验证节庆体验四维度的合理性。这些体验为游客的意义解读做好铺垫。第三,符号消费阶段,游客遵循“节庆吸引力-节庆依恋-节庆忠诚度”的符号解读过程。当游客开始探索节庆场景蕴含的内涵和意义,便预示着进入符号解读阶段,研究基于“直接解释项-动力解释项-最终解释项”的解释项三分理论,对游客访谈资料进行编码分析,发现游客通过对节庆场景的解读,形成节庆吸引力感知,他们认为节庆吸引力由浓厚的节庆氛围、和谐的人际互动、鲜明的文化符号和丰富的节庆活动所构成,这种感知会促使游客培育功能上、文化认同上和情感上的节庆依恋,“人-节”依恋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节庆吸引游客的行为产生,表现为积极的口碑宣传和重游意愿。由此构建“节庆吸引力-节庆依恋-节庆忠诚度”的节庆旅游吸引物符号解读理论模型,为验证该模型,结合相关文献提出假设,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对假设进行检验,证实节庆吸引力感知对节庆依恋有积极的贡献,节庆依恋同样对游客的节庆忠诚度发挥了至关重要的驱动作用。以上符号生产、符号互动和符号消费三阶段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节庆旅游吸引物符号建构系统,该系统会伴随着节庆活动周期性的举办,得以继续发展。本研究通过皮尔斯符号学理论为节庆旅游吸引物的形成过程进行解释,将符号学理论扩展至节庆活动中节庆吸引力的意义传递视角,提出节庆旅游吸引物符号建构的理论模型,扩展了符号学研究的边界,深化了节庆旅游的文化研究。该理论模型跳出原有旅游领域的符号学框架,为皮尔斯符号学理论在旅游领域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解方式,同时深化以往旅游符号解读止步于符号感知的研究,指出游客的符号解读是一个层层深入的动态过程,构建和验证的游客符号解读模型,建立了节庆吸引力影响节庆依恋形成进而影响节庆忠诚度的递进机制,证实了游客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节庆活动的主动创造者。
张雨佳[3](2020)在《城市主题公园隐喻性景观设计研究》文中提出文化认同是社会存在与发展的精神基础,是个体存在与发展的社会前提。城市公园景观中的文化认同是城市景观存在与进一步发展的文化根基和精神支柱。在城市中生活的每个主体对文化的认同程度对于城市秩序的形成、城市形象的提升以及城市的可持续科学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主题公园作为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城市景观的不断发展和优化,城市主题公园必然要适应社会的发展,承担体现城市人文特色,展现城市文脉的重任。主题公园的形成与发展以早期向西方学习起步阶段,现已逐渐进入成熟与完善,但是隐喻性主题公园的发展,目前仍然存在某些问题。当前,主题公园大多是从使用功能、表现形式和经济效益等方面来考量,如何更好地促进我国隐喻性主题公园设计的发展,使其提升到一定高度,在满足游客的基本功能需求的同时,又能够更加突出主题公园景观的文化内涵、提升文化品位,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问题。而隐喻作为表达文化底蕴、传达意义的一种重要手法,抒发着作品的“言外之意”,有助于设计者和使用者通过熟悉或已知事物的背景理解、识别事物,它可以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激发人们进一步探索的意趣,并留给人们更广阔的空间去发现与探索作品的内在含义。通过查阅对国内外隐喻性设计研究的相关文献发现,其多集中在平面、产品、建筑和后现代景观等方面,而隐喻性设计应用在城市主题公园景观中的相关研究较少。针对这一现状,本文以隐喻性为切入点,从隐喻的角度对城市主题公园开展研究。总结了隐喻性景观在城市主题公园的应用价值,提出相关的设计策略,总结了隐喻的表达方法、原则等,并选取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对提出的理论和方法进行检验。以期为具体的城市主题公园的景观研究提供基础。隐喻性景观是现代人们精神生活和艺术价值追求的体现,它可以有效的对地域或传统文化的内在含义进行挖掘,是现代景观设计中展示人文关怀的表达途径,在社会快速发展的当前阶段,具有非常重要的文化理论和实践意义。我们需要摒弃全盘借鉴的心态,对本民族的文脉进行挖掘传承,展现具有精神内涵的景观空间,才能在全球化趋势下展现本民族的独特魅力。
支少层[4](2020)在《矿山公园建设中矿石废料再利用研究 ——以灵宝市矿山示范区为例》文中提出中国是较早开发与利用矿产资源的国家,在开采及加工过程中形成了大量的矿石废料,这些废料大多未被合理利用甚至被遗留在开采场地,造成了资源大量的浪费。站在废弃资源再利用的角度,这些矿石废料却具有一定的再利用价值,所以亟需切实可行的矿石废料再利用策略,对其进行合理化的再利用。本课题以矿山公园建设为背景,将矿石废料作为一种景观材料的形式再利用于矿山公园建设中,并对其再利用方法展开了相关研究。首先,文中梳理了国内外相关理论及实践研究,并对其进行了分析与归纳,明确了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按照矿石废料产生的过程,对其进行了概念界定与材料特性分析,并论述了矿石废料在其他领域及景观设计领域中再利用的途径。对比分析了再利用的三个发展阶段,确定了本课题所遵循的再利用思想。剖析了矿山公园的概念,明确了矿石废料在矿山公园建设中再利用的目标,并总结了矿山公园建设中矿石废料再利用的价值。其次,梳理归纳了矿石废料再利用的相关案例,为本课题所涉及的核心研究内容提供了借鉴与启示。综合以上研究,总结了矿山公园建设中矿石废料再利用应遵循的原则、依据与方法。最后,将矿石废料作为矿山公园建设中的景观材料,对其在矿山复绿、景观要素、雨水管理设施及文化氛围营造中再利用的构建方法展开了研究,并以实际案例对其进行了实践验证。通过本课题研究为矿石废料的再利用提供了新思路,延伸了其再利用的范围,丰富了其再利用的方法,肯定了其再利用的价值,同时拓宽了矿山公园建设中对于景观材料的选用范围和应用手法。
李梦瑶[5](2020)在《湖南省南山风景名胜区风景资源评价与保护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经过五千年来的历史沉淀,我国拥有极其丰富的风景名胜资源。随着经济建设发展带来了大量风景资源的不合理开发,风景名胜区的保护发展建设日益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加之近年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积极发展,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成为生态文明改革的重要内容,众多国内专家学者在此道路上笔耕不辍地不断探索。湖南南山风景名胜区作为南山国家公园试点整合区域的一部分和如今仍然对公众开放的风景区,如何在国家公园试点建设背景下,改善区域生态和景观质量,达到保护和发展的平衡,是它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论以南山风景名胜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国家政策与相关文献的研究,在深入挖掘南山风景资源现状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南山风景名胜区风景资源评价体系后运用综合评价法对南山风景区进行风景资源综合评价,最后结合评价结果与风景区保护发展现状提出南山风景区的保护发展对策,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资料搜集与实地调研,在南山风景区的区域概况整理的基础上,对风景资源的现状进行了详细的分类描述和分类统计,统计结果表明南山风景资源涵盖2大类8中类29个小类。其后又将南山风景区的风景资源特征总结为:(1)地貌典型,特色草原风光(2)山水相依,景观体验多样(3)基建工程景观,别具一格(4)多元文化荟萃,共同发展(5)民族风情动人,民俗璀璨。(2)在南山风景区风景资源构成分析的基础上,考虑高山台地草原地貌和民族聚居地两者的特殊性,参考《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T50298-2018)和专家意见,构建了包含3个综合评价层、12个项目评价层、32个因子评价层的南山风景名胜区风景资源评价体系。(3)根据南山风景区各个评价指标的评分结果,南山风景名胜区的美景度、身心健康、生产应用、基础环境质量四个指标的评分是最高的,在8分以上;受威胁程度和购物娱乐两个指标的评分是最低的,在7分以下;其余大多数指标评分在7分-8分之间;结果表示南山风景区的风景优美程度和基础环境质量是较为优质的,同时也真实地反映了草原生态系统的相对脆弱性以及风景区在购物娱乐设施方面的缺失。总体看来,南山风景区各项指标都具有改善发展的巨大潜力。(4)按照南山风景区景观资源评价体系,根据各指标权重值,采用综合分析法对南山风景区进行景观资源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南山风景名胜区风景资源评价总得分为7.49,风景资源质量等级为Ⅱ等,风景资源质量较好、开发利用价值较高,但在保护和开发上存在一定的问题,缺乏更为合理的进一步规划。(5)在国家公园体制建设的研究背景之下,结合南山风景资源评价结果,对南山风景资源的保护发展现状优势和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后,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1)制定生态保护规划(2)分类保护专项资源(3)科学保护管理(4)开展科研科考。以及发展对策:(1)完善景区规划,打造特色生态旅游品牌(2)重组游览体系,发展主题旅游路线(3)设计多元旅游项目,丰富游览体验(4)完善旅游设施建设,改善人居环境(5)加大旅游宣传,提升知名度(6)进一步推动生态富民,改善民生。
李承宫[6](2020)在《澳大利亚中小学价值观教育研究》文中指出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融交流交锋,如何在多元的社会思潮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青少年成长成才是我国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亟待破解的重大问题。从全球视野出发,正确认识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对于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作为典型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澳大利亚近年来逐步摆脱了价值中立的窠臼,以国家主导的方式推动全国中小学开展系统、深入、明确的核心价值观教育,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实践模式和培育策略,值得深入思考。本文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基础上,立足于我国基本国情以及价值观教育现状,系统梳理澳大利亚中小学价值观教育的历史演进,全面分析澳大利亚中小学价值观教育的目标、内容和实践路径,深度透视其内在的特征和规律,以期为我国中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提供有益借鉴。全文共分为四个章节,具体内容概括如下:第一章主要聚焦澳大利亚中小学价值观教育的历史演进,系统梳理了自建国以来,澳大利亚中小学价值观教育经历的英国传统文化陶染下的一元价值主导、价值相对主义影响下的多元文化调和、新保守主义主导下的主流价值重构、国家教育战略引领下的系统工程建设四个阶段,揭示其价值观教育由“价值中立”到“价值负载”的转变过程。第二章主要基于对澳大利亚国家性质、社会现状、文化特征的全面考察,概括和提炼澳大利亚中小学价值观教育的目标;基于价值观教育纲要性文件《澳大利亚学校价值观教育国家框架》分析澳大利亚中小学价值观教育的核心内容。依据价值观的内涵将其分为政治生活、社会关系和个人素养三个维度,归纳九条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构成,并基于对政策内容的解读和价值观的历史溯源,系统分析九条价值观的内涵和意识形态取向。第三章主要梳理澳大利亚中小学价值观教育的实践路径,从显性课程、课外活动、校园文化三个层面入手,解读澳大利亚中小学价值观教育的九条主要进路,全面系统地呈现澳大利亚中小学价值观教育实践的现实样态。第四章主要总结澳大利亚中小学价值观教育的主要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反思及提出相应启示借鉴。基于全文分析,归纳总结澳大利亚自上而下的价值观教育内容、多维衔接的价值观教育课程体系、以学生为中心的“全学校”价值观教育模式等典型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理性反思,探索当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在扞卫中小学意识形态主导权、加强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衔接、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工作格局等方面的启示借鉴。
赵胜全[7](2020)在《生态翻译学视域下《畅游新西兰旅游指南》(节选)英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出境旅游越来越受到中国游客的欢迎。在出境旅游的过程中,借助旅游指南来规划旅游行程,了解旅游目的地,对中国游客来说是不可或缺的。《畅游新西兰旅游指南》介绍了新西兰的概况、住宿、饮食、交通、购物和旅游信息,是一本内容全面、方便实用的旅游指南。笔者受海南悠逰生态旅游投资有限公司委托,参与《畅游新西兰旅游指南》英汉翻译实践项目。笔者以生态翻译学作为理论指导,完成了本次翻译实践,并在此基础上撰写了英汉翻译实践报告。基于生态翻译学的三维适应性选择转换,笔者从词汇、句法、篇章和文化四个层面分别探讨了原文本的翻译方法。具体来说,词汇层面采取措词、汉语四字词结构、直译、注释、音译和借用的翻译方法以达到语言维和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句法层面采取直译、增译、顺译、句式重组和语态转换的翻译方法以达到语言维和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语篇层面采取还原指示词和省略连接词的翻译方法以达到语言维和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文化层面采取注释和释义的翻译方法以达到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通过本次翻译项目,笔者发现生态翻译学对旅游指南等旅游文本的翻译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应用生态翻译学理论能实现语言、交际和文化三个维度在旅游文本翻译中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更好地指导此类应用型旅游文本的翻译研究,提升旅游翻译实践的质量和水平。
赵宇晴[8](2020)在《澳大利亚TESOL专业与中国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对比研究 ——以昆士兰大学和中央民族大学为例》文中研究说明TESOL(Teaching English to Speakers of Other Language),即英语国家的“对外英语教学”专业,与我国“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在培养目标、教学理念等方面有共通之处。澳大利亚的教育水平位居世界前列,作为英语国家,澳大利亚的TESOL专业有着几十年的发展历史,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教育体系,具有一定的特色和优势,值得我国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借鉴和学习。我国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发展时间较短,课程设置及教学模式方面的理论研究仍然比较薄弱,结合澳大利亚TESOL硕士专业(MTESOL)的对比研究就更少。因此,本文选取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MTESOL和中央民族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为对象,立足于课程体系和专业性质与评价两个方面,采取问卷调查、个人访谈、全球视野比较三种研究方法,对两所院校的两门专业进行了比较研究。本文分别对两所院校和两门专业的发展与现状进行了简单的梳理与概述,着重比较了两所院校两门专业的专业定位和培养方案,并系统地分析了二者在课程结构、教学内容和教学特色方面的异同。比较看来,昆士兰大学MTESOL教育更侧重理论教学,而中央民族大学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更重视学生教学应用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前期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针对两所院校两门专业的部分学习者或毕业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与个人访谈等实证研究,内容包括学习者个人概况、入学志愿、课程满意度调查、专业评价调查、实践与就业调查,以及两所学校两门专业的学费、奖学金制度、学制制度等方面。通过对调查问卷及个别访谈信息的整理、归纳、对比和分析,可以看出,两所院校两门专业的学习者对本专业的选择主要基于个人兴趣,大多对专业的课程设置与课程内容安排感到满意;从教学方式与管理方面,昆士兰大学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开展教学过程管理与学生诚信自律管理方面颇具特色;相对于昆士兰大学的MTESOL专业,中央民族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在专业培养方面,不仅注重理论知识学习,还更加注重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得到学习者普遍认可;但从实践与就业前景来看,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的职业前景并不能令学习者感到满意。本文根据两所院校两门专业的特色与优势对比,结合实证调查分析的结果,针对中央民族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提出了几点优化建议:(1)加强理论教育;(2)拓宽国际视野;(3)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强化学术诚信意识;(4)促进专业与就业有机结合,打造精品课程和精品专业。
李玉玲[9](2019)在《消费行为转变背景下购物中心空间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购物中心在我国各地逐渐兴起,并在本世纪呈现出高速发展的态势。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促进了人们生活水平的快速提升,也推动了人们消费行为的转变。当前,我国购物中心既面临着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消费行为转变带来的挑战,尤其是购物中心空间环境氛围缺失、空间组成与美化装饰出现同质化、业态经营布局缺乏创新等。论文立足于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商业模式创新等社会背景,以消费行为学、环境行为学为理论基础,深入剖析了人们消费行为转变的缘由及影响因素,并总结了消费行为转变表现出的特征。论文以消费行为转变为视角,研究了我国建国到改革开放前的商业空间特征,以及改革开放后购物中心空间形态的演变。我国购物中心经历了早期柜台结合开放货架、开放店铺、露天商业街、内街式和集中式的空间形态演变历程,不同阶段的空间形态是适应当时消费行为的结果,形态演变的过程也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人们消费行为转变的过程。论文选取了苏州中心商场、苏州龙湖狮山天街购物中心和南京金鹰世界购物中心等三个案例,并通过实地观察,从功能布局、空间组织、外观形象等方面对各自的空间进行了研究,通过问卷调研分析消费行为,根据调研结果,总结我国当代消费行为转变特征,并由此对购物中心提出增加空间归属感、构建复合化空间、提升空间娱乐性、增进空间交往性和提高空间引导功能的需求。基于消费行为转变这一过程,结合当代消费行为转变特征及对购物中心空间的需求,分别从空间设计主题化、空间功能复合化、空间形态个性化、强化空间互动性和提升空间引导性这五个方面提出了购物中心空间的设计策略。
王健雅[10](2019)在《关联理论视角下的模拟交传汉英口译推理 ——《来自澳大利亚的故事》实践报告》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日益发展,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深入。交替传译作为跨文化交际活动中一种重要的沟通手段,人们对其质量要求也与日提升,而对涵盖一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多领域内容的纪录片进行交替传译,不仅有利于扩充口译员的知识储备,也有利于口译员将平日所学的理论付诸于实践。语言学家斯波伯(Sperber)和威尔逊(Wilson)所提出的关联理论是有关交际的权威理论,该理论认为“交际是一个明示—推理的过程”。(牛蕊,2012:32)口译从本质上来讲也是一种交际过程,是一种“说话者”与“译员”,“译员”与“听众”双向的“明示—推理”交际过程。因此关联理论对口译,尤其是口译活动中的推理阶段具有指导性意义。本文的语料为纪录片《来自澳大利亚的故事》,以关联理论为立足点,根据其所提出的“明示—推理”交际模式,着重于对口译过程中遇到的“生疏词汇繁多”“受访者语句冗长”“解说词语篇语速过快”的问题进行讨论,并在认知关联理论,交际关联理论和最佳关联理论的指导下,寻求上述问题的解决方案。通过对口译实践活动过程的分析,笔者得出结论,在进行口译推理活动时,译者需要在认知关联理论的指导下,调动认知语境中的百科知识信息,词汇知识信息与逻辑知识信息来进行口译推理,以解决“生疏词汇繁多”的问题;在“交际关联理论”的指导下,需要结合语境推理出说话者的交际意图,并采用“省略”“替代”与“显化”的口译策略以解决“受访者语句冗余”的问题;在“最佳关联理论”的指导下,采用“缩译”“合并”“重组”的口译策略,组织出与源语具有最佳关联性的译文,以利于听众推理出源语的交际意图,既而解决“语篇语速过快”的问题,以期对其他译者的纪录片翻译实践具有借鉴意义。
二、澳大利亚教育别具一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澳大利亚教育别具一格(论文提纲范文)
(1)《鸟有鸟法》(节选)英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
摘要 |
Chapter Ⅰ Introduction |
1.1 Background |
1.2 Features of the source text |
1.3 Structure of the report |
Chapter Ⅱ Translation Process |
2.1 Preparation |
2.1.1 Seeking background information |
2.1.2 Preparing translation tools and building a glossary |
2.1.3 Choosing translation theory |
2.1.4 Working out the translation plan |
2.2 Implementation of the translation |
2.3 Proofreading |
Chapter Ⅲ Case Analysis |
3.1 Translation from the lexical level |
3.1.1 Phrases in headings |
3.1.2 Onomatopoeic words |
3.1.3 Common words |
3.2 Translation from the syntactic level |
3.2.1 Sentences with dashes |
3.2.2 Sentences with passive voice |
3.2.3 Subordinate constructions |
3.3 Translation from the textual level |
3.3.1 Cohesion |
3.3.2 Coherence |
Chapter Ⅳ Conclusion |
4.1 Major findings |
4.2 Limitations and reflections |
Bibliography |
Appendix Ⅰ |
Appendix Ⅱ |
Acknowledgements |
(2)节庆旅游吸引物的符号建构研究 ——以广府庙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5.1 资料收集方法 |
1.5.2 分析方法 |
1.6 研究案例和资料收集 |
1.6.1 研究案例 |
1.6.2 资料收集情况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和研究综述 |
2.1 符号学思想历史演进 |
2.2 文献综述之一:旅游符号学研究 |
2.2.1 国外研究进展 |
2.2.2 国内研究进展 |
2.2.3 总结和评述 |
2.3 文献综述之二:节庆旅游研究 |
2.3.1 国外研究进展 |
2.3.2 国内研究进展 |
2.3.3 总结和评述 |
2.4 文献综述之三:有关庙会的旅游研究 |
2.4.1 庙会的旅游研究 |
2.4.2 广府庙会的相关研究 |
第三章 节庆吸引物符号建构的理论框架 |
3.1 相关概念体系 |
3.2 节庆旅游吸引物的特点 |
3.3 皮尔斯符号学概述 |
3.3.1 符号三个核心要素之定义 |
3.3.2 符号三个核心要素之关系 |
3.4 节庆旅游吸引物的符号学分析框架 |
第四章 生产视角:节庆吸引物的符号意义建构 |
4.1 广府庙会作为旅游吸引物的发展阶段 |
4.1.1 研究思路 |
4.1.2 样本数据获取 |
4.1.3 研究分析与发现 |
4.2 节庆旅游吸引物符号生产的研究过程 |
4.2.1 研究思路 |
4.2.2 资料收集和处理 |
4.2.3 研究的编码过程 |
4.3 节庆旅游吸引物的符号生产理论模型 |
4.3.1 符号生产的基础:节庆吸引力 |
4.3.2 符号生产的路径:节庆的组织管理 |
4.3.3 符号生产的思路:节庆的策划理念 |
4.3.4 符号生产的内容:节庆场景 |
4.3.5 节庆旅游吸引物符号生产的运作机制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互动视角:符号学视角下的节庆旅游体验 |
5.1 符号学视角下的节庆体验 |
5.1.1 研究思路 |
5.1.2 研究步骤 |
5.1.3 图像明示符号的内容分析 |
5.1.4 图像隐含符号的体验要素 |
5.1.5 节庆体验维度模型 |
5.2 节庆旅游体验维度模型的验证 |
5.2.1 研究思路 |
5.2.2 研究步骤 |
5.2.3 节庆体验量表开发过程及结果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消费视角:节庆吸引物的符号意义解读 |
6.1 节庆吸引物符号系统的意义解读 |
6.1.1 研究思路 |
6.1.2 资料收集和处理 |
6.1.3 研究的编码过程 |
6.2 节庆旅游吸引物的符号意义解读模型 |
6.2.1 直接解释项:节庆吸引力感知 |
6.2.2 动力解释项:节庆依恋 |
6.2.3 最终解释项:节庆忠诚度 |
6.2.4 符号意义解读:感知-依恋-忠诚度模型 |
6.3 节庆吸引力感知、节庆依恋与忠诚度的关系 |
6.3.1 研究假设和理论模型 |
6.3.2 量表设计 |
6.3.3 数据收集与基本描述 |
6.3.4 节庆吸引力感知的因子分析 |
6.3.5 节庆依恋的因子分析 |
6.3.6 结构方程检验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贡献 |
7.3 管理启示 |
7.4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3)城市主题公园隐喻性景观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概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及趋势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内容、方法、基本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内容 |
1.4.3 基本路线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 |
2.1 主题性公园 |
2.1.1 主题公园的概念 |
2.1.2 主题公园的“主题性”特征 |
2.1.3 主题公园隐喻性景观类型分析 |
2.2 隐喻性理论 |
2.2.1 隐喻的概念 |
2.2.2 隐喻的本质特征 |
2.3 符号学理论 |
2.3.1 符号学的概念及意义 |
2.3.2 符号学的能指和所指 |
2.3.3 符号信息的传达与感知 |
2.4 场所精神 |
2.4.1 场所精神理论概述 |
2.4.2 场所的自然属性 |
2.4.3 场所的人文特性 |
第3章 隐喻性景观在城市主题公园中的应用价值 |
3.1 突出公园景观的主题形象特色 |
3.1.1 城市地标感的确立 |
3.1.2 展现公园景观主题内涵 |
3.2 彰显公园景观的文化底蕴 |
3.2.1 拓展景观符号语义的解读项度 |
3.2.2 引发对公园景观的情感共鸣 |
3.2.3 营造主题公园文化情境 |
3.3 突出公园景观的形式创意 |
3.3.1 有意味的形式 |
3.3.2 形式之下对隐喻意义的渴求 |
第4章 城市主题公园隐喻性景观设计策略 |
4.1 城市主题公园隐喻性景观设计原则 |
4.1.1 突出主题公园核心理念 |
4.1.2 形式与内涵相契合 |
4.1.3 隐喻体的审美表达 |
4.2 城市主题公园景观设计的隐喻性手法表达 |
4.2.1 形态隐喻 |
4.2.2 情感隐喻 |
4.2.3 叙事性隐喻 |
第5章 当代城市景观中隐喻性表达案例分析 |
5.1 美国911 国家纪念园 |
5.1.1 设计背景 |
5.1.2 设计构思与理念 |
5.1.3 设计分析 |
5.2 澳大利亚花园 |
5.2.1 设计概况 |
5.2.2 设计分析 |
第6章 李清照主题纪念公园设计实例 |
6.1 设计背景分析 |
6.1.1 地域背景 |
6.1.2 人物背景 |
6.2 纪念园设计构思 |
6.2.1 设计理念 |
6.2.2 主题提炼 |
6.2.3 主题纪念园场所精神 |
6.2.4 设计原则 |
6.3 基地区位分析 |
6.3.1 基地区位现状概况 |
6.3.2 基地周边环境 |
6.3.3 基地交通分析 |
6.4 方案设计 |
6.4.1 景观总体设计 |
6.4.2 景观节点设计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片索引 |
后记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附录 |
(4)矿山公园建设中矿石废料再利用研究 ——以灵宝市矿山示范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社会及政策背景 |
1.1.2 矿石废料的危机与转机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2 基础理论与概念阐述 |
2.1 矿石废料概述 |
2.1.1 矿石废料的概念与产生过程 |
2.1.2 矿石废料材料特性分析 |
2.1.3 矿石废料再利用方式 |
2.2 再利用的概述 |
2.2.1 再利用的概念 |
2.2.2 再利用的三个发展阶段 |
2.2.3 生态化再利用 |
2.3 矿山公园的概述 |
2.3.1 国外矿山公园的定义 |
2.3.2 国内矿山公园的定义 |
2.4 相关设计理论概述 |
2.4.1 生态设计理论 |
2.4.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4.3 景观设计学理论 |
2.4.4 环境心理学理论 |
2.5 矿石废料再利用价值分析 |
2.5.1 生态价值 |
2.5.2 美学价值 |
2.5.3 人文价值 |
2.5.4 经济价值 |
2.6 本章小结 |
3 矿石废料再利用的相关案例与理论分析 |
3.1 大地艺术中的再利用 |
3.1.1 自然的自组织 |
3.1.2 象征性的景观 |
3.1.3 启示与借鉴 |
3.2 景观构筑物中的再利用 |
3.2.1 材料循环再利用 |
3.2.2 材料设计再利用 |
3.2.3 启示与借鉴 |
3.3 生态与文化中的再利用 |
3.3.1 动态与艺术的景观 |
3.3.2 功能与文化的景观 |
3.3.3 启示与借鉴 |
3.4 建筑设计中的再利用 |
3.4.1 装饰环境 |
3.4.2 融于自然 |
3.4.3 启示与借鉴 |
3.5 矿石废料再利用的原则 |
3.5.1 适材适地原则 |
3.5.2 生态设计原则 |
3.5.3 文化传承原则 |
3.5.4 艺术提升原则 |
3.6 矿石废料再利用的依据与方法 |
3.6.1 再利用依据 |
3.6.2 再利用方法 |
3.7 本章小节 |
4 矿山公园建设中矿石废料再利用的构建方法 |
4.1 在矿山复绿中的应用 |
4.1.1 矿山边坡复绿 |
4.1.2 矿山基底复绿 |
4.2 在雨水管理设施中的应用 |
4.2.1 透水铺装 |
4.2.2 植草沟 |
4.2.3 旱溪 |
4.2.4 下沉绿地 |
4.3 在景观要素中的应用 |
4.3.1 在地形塑造中的应用 |
4.3.2 在景观水体中的应用 |
4.3.3 在景观道路中的应用 |
4.3.4 在景观建筑中的应用 |
4.3.5 在景观构筑物中的应用 |
4.4 在文化氛围营造中的应用 |
4.4.1 造型与特征 |
4.4.2 材料与肌理 |
4.4.3 意境与符号 |
4.5 本章小结 |
5 灵宝市矿山示范区中矿石废料的再利用研究 |
5.1 灵宝市矿山示范区项目概况 |
5.1.1 区位分析 |
5.1.2 文化资源概况分析 |
5.1.3 自然资源概况分析 |
5.1.4 场地矿石废料分析 |
5.2 灵宝市矿山示范区中矿石废料再利用的理念及目标 |
5.2.1 再利用的理念 |
5.2.2 再利用的目标 |
5.3 灵宝市矿山示范区中矿石废料再利用的原则 |
5.3.1 生态设计原则 |
5.3.2 矿业遗迹保护原则 |
5.3.3 因地制宜原则 |
5.3.4 可持续发展原则 |
5.4 灵宝市矿山示范区中矿石废料再利用的方法 |
5.4.1 直接再利用 |
5.4.2 设计再利用 |
5.4.3 象征再利用 |
5.5 灵宝市矿山示范区中矿石废料再利用的构建方法 |
5.5.1 在道路铺装中的应用 |
5.5.2 在景观构筑中的应用 |
5.5.3 在植被恢复中的应用 |
5.5.4 在用水管理中的应用 |
5.5.5 在文化营造中的应用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1.1 创新点 |
6.1.2 矿石废料再利用的构建方法 |
6.1.3 矿石废料再利用的价值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图表索引) |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5)湖南省南山风景名胜区风景资源评价与保护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风景名胜区保护发展的紧迫性 |
1.1.2 国家公园体制建立的重要性 |
1.1.3 高山草原资源分布的特殊性 |
1.2 基本概念释义 |
1.2.1 风景名胜区 |
1.2.2 风景资源 |
1.2.3 风景资源评价 |
1.3 研究综述 |
1.3.1 国内外景观评价研究 |
1.3.2 国内外风景资源保护开发研究 |
1.3.3 国内外国家公园建设探索研究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2.1 研究区历史沿革 |
2.2 研究区地理范围 |
2.3 研究区自然环境 |
2.3.1 地形地貌 |
2.3.2 气候水文 |
2.3.3 土壤状况 |
2.3.4 动植物分布 |
2.4 研究区社会经济状况 |
2.4.1 产业发展概况 |
2.4.2 文体医疗状况 |
2.4.3 生态环保建设 |
第3章 南山风景名胜区风景资源调查 |
3.1 风景资源现状 |
3.1.1 地形地貌景观资源 |
3.1.2 水环境景观资源 |
3.1.3 动植物景观资源 |
3.1.4 典型天象景观资源 |
3.1.5 建筑景观资源 |
3.1.6 人文景观资源 |
3.2 风景资源分类统计 |
3.3 风景资源等级划分 |
3.4 风景资源特征 |
第4章 南山风景名胜区风景资源评价 |
4.1 南山风景名胜区风景资源评价模型构建 |
4.1.1 评价指标模型构建的特殊性 |
4.1.2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
4.1.3 评价指标的选取 |
4.1.4 评价体系的确定 |
4.2 南山风景名胜区风景资源评价指标权重 |
4.2.1 确定指标权重 |
4.2.2 指标权重结果分析 |
4.3 南山风景名胜区风景资源综合评价 |
4.3.1 指标评分数据的获取 |
4.3.2 综合评价结果与分析 |
第5章 南山风景名胜区保护发展研究 |
5.1 南山风景资源保护发展现状 |
5.1.1 南山风景资源保护发展现状优势 |
5.1.2 南山风景名胜资源保护发展现状问题 |
5.2 南山风景区保护发展策略研究 |
5.2.1 保护措施 |
5.2.2 发展对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专家调查问卷 |
附录 B 游客调查问卷 |
致谢 |
(6)澳大利亚中小学价值观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研究背景与选题依据 |
1. 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 |
2. 中小学生群体的特殊性 |
3. 澳大利亚中小学价值观教育的可借鉴性 |
(二) 相关概念界定 |
1. 价值观与价值观教育 |
2. 澳大利亚价值观教育 |
(三) 相关文献综述 |
1. 国内相关研究 |
2. 国外相关研究 |
(四) 研究方法 |
(五) 研究价值 |
1. 理论价值 |
2. 应用价值 |
一、 澳大利亚中小学价值观教育的历史演进 |
(一) 英国传统文化陶染下的一元价值主导 |
(二) 价值相对主义影响下的多元文化调和 |
(三) 新保守主义指导下的主流价值重构 |
(四) 国家教育战略引领下的系统工程建设 |
二、 澳大利亚中小学价值观教育的目标与主要内容 |
(一) 澳大利亚中小学价值观教育的目标 |
1. 多元文化中凝聚价值共识 |
2. 培养积极、知情的好公民 |
(二) 澳大利亚中小学价值观教育的主要内容——基于《澳大利亚学校价值观教育国家框架》的分析 |
1. 政治生活:公平、自由、理解忍耐包容 |
2. 社会关系: 关爱和同情、尊重、责任 |
3. 个人素养:尽其所能、诚信、正直 |
三、 澳大利亚中小学价值观教育的实践路径 |
(一) 显性课程 |
1. 设置专门课程 |
2. 多学科价值渗透 |
3. 跨课程主题教育 |
(二) 课外活动 |
1. 政治参与类活动 |
2. 志愿服务类活动 |
3. 文化交融类活动 |
(三) 校园文化 |
1. 保障基础功能的物质文化 |
2. 涵养价值传统的精神文化 |
3. 凝聚价值认同的制度文化 |
四、 澳大利亚中小学价值观教育的理性审思 |
(一) 澳大利亚中小学价值观教育的主要特征 |
1. 自上而下的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 |
2. 多维衔接的价值观教育课程体系 |
3. 以学生为中心的“全学校”价值观教育模式 |
(二) 对我国中小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启示借鉴 |
1. 严正价值立场,扞卫中小学意识形态工作主导权 |
2. 注重统筹规划,加强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衔接 |
3. 凝聚育人合力,构建中小学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工作格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生态翻译学视域下《畅游新西兰旅游指南》(节选)英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
摘要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
1.1 Background of the Project |
1.2 Significance of the Project |
1.3 Structure of the Report |
Chapter Two Translation Preparation |
2.1 Analysis of the Source Text |
2.1.1 Content of the Source Text |
2.1.2 Linguistic Features of the Source Text |
2.2 Preparation of Translation Tools and Reference Materials |
2.3 Glossary Making |
2.4 Design of Translation Schedule |
Chapter Three Translation Under the Guidance of Eco-translatology |
3.1 Introduction to Eco-translatology |
3.1.1 Key Concepts of Eco-translatology |
3.1.2 Guiding Significance of Eco-translatology in the Project |
3.2 Translation on the Lexical Level |
3.2.1 Translation of Polysemy |
3.2.2 Translation of Descriptive Adjectives |
3.2.3 Translation of Proper Nouns |
3.2.4 Translation of Abbreviations |
3.3 Translation on the Syntactical Level |
3.3.1 Translation of Imperative Sentence |
3.3.2 Translation of Complex Sentence |
3.3.3 Translation of Parallelism |
3.3.4 Translation of Passive Voice |
3.4 Translation on the Textual Level |
3.4.1 Specification of the Demonstratives |
3.4.2 Omission of the Conjunctions |
3.5 Translation on the Cultural Level |
3.5.1 Annotation |
3.5.2 Interpretation |
Chapter Four Assessment of the Translation |
4.1 The Degree of Multi-dimentional Conversion |
4.2 The Readers’Feedback |
4.3 The Translator’s Quality |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
Acknowledgements |
Bibliography |
Appendix A:Abbreviations |
Appendix B:Glossary |
Appendix C:Source Text and Target Translation |
Appendix D:Translation Assessment Report |
The Author's Recent Publications and Research Involved |
(8)澳大利亚TESOL专业与中国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对比研究 ——以昆士兰大学和中央民族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意义 |
一、“汉语热”背景下我国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办学质量亟待提高 |
二、研究国外TESOL专业的办学经验有助于我国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优化 |
三、个性化的澳大利亚TESOL专业值得比较研究 |
第二节 国家视域下MTESOL与MTCSOL专业研究现状 |
一、澳大利亚的语言生态环境和国家政策 |
二、中国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专业发展概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一、全球视野比较法 |
二、问卷调查法 |
三、访谈法 |
第二章 两所大学专业课程体系对比研究 |
第一节 两所大学专业发展历程与概况比较 |
一、昆士兰大学概况 |
二、中央民族大学概况 |
第二节 两所大学专业课程设置对比分析研究 |
一、课程结构对比 |
二、教学内容对比 |
三、教学特色对比 |
第三章 昆士兰大学与中央民族大学MTESOL和MTCSOL性质与评价对比研究 |
第一节 调查对象概况 |
一、昆士兰大学调查对象概况 |
二、中央民族大学调查对象概况 |
三、入学意愿调查 |
第二节 课程满意度调查 |
第三节 专业评价调查 |
一、学费及其相关评价对比 |
二、奖学金及其评价对比 |
三、教学效果评价对比 |
第四节 实践与就业调查 |
一、实习调查结果对比 |
二、就业调查结果对比 |
第四章 中央民族大学汉硕专业培养模式的优化探讨 |
第一节 昆大MTESOL专业优势分析 |
一、注重理论培养,学习制度灵活 |
二、学习内容透明清晰,课程形式多元化 |
第二节 民大汉硕专业优势分析 |
一、重视实践型课程在培养中的重要性 |
二、国际型培养模式独具特色 |
第三节 民大汉硕优化建议 |
一、应注重加强理论教育 |
二、立足全球,拓宽国际视野 |
三、积极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强化学术诚信意识 |
四、积极促进专业学习与就业相结合,打造精品课程 |
第五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消费行为转变背景下购物中心空间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购物中心建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1.1.2 新型商业模式造成消费场所活力的缺失 |
1.1.3 消费行为转变对购物中心空间提出新要求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综述 |
2.1 概念诠释 |
2.1.1 消费行为与消费行为转变 |
2.1.2 购物中心 |
2.2 相关理论 |
2.2.1 消费行为学 |
2.2.2 环境行为学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购物中心空间形态演变 |
3.1 计划经济时代商业建筑概述 |
3.1.1 计划经济时期消费行为特征 |
3.1.2 商业建筑空间形态 |
3.2 购物中心空间形态演变分析 |
3.2.1 改革开放后至90 年代初期——经济体制变革时期 |
3.2.2 90年代中期至21 世纪初——市场经济初期 |
3.2.3 21世纪初至今——市场经济深入期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当代购物中心案例调研 |
4.1 苏州中心商场 |
4.1.1 概况 |
4.1.2 空间特征 |
4.1.3 空间分析 |
4.2 苏州龙湖狮山天街购物中心 |
4.2.1 概况 |
4.2.2 空间特征 |
4.2.3 空间分析 |
4.3 南京金鹰世界购物中心 |
4.3.1 概况 |
4.3.2 空间特征 |
4.3.3 空间分析 |
4.4 购物中心空间设计总结 |
4.4.1 外部空间 |
4.4.2 内部空间 |
4.4.3 建筑外观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消费行为调研 |
5.1 调研概况 |
5.1.1 调研目的与意义 |
5.1.2 调研对象、方法与内容 |
5.2 消费行为调研分析 |
5.2.1 消费者调研统计概况 |
5.2.2 经营者调研统计概况 |
5.2.3 调研分析 |
5.3 当代消费行为对购物中心空间需求 |
5.3.1 增加空间归属感 |
5.3.2 构建复合化空间 |
5.3.3 提升空间娱乐性 |
5.3.4 增进空间交往性 |
5.3.5 提高空间引导功能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购物中心空间设计策略 |
6.1 空间设计主题化 |
6.1.1 增加外部空间情景设计 |
6.1.2 内部空间设计引用主题元素 |
6.2 空间功能复合化 |
6.2.1 布置综合性业态 |
6.2.2 融合多功能空间 |
6.3 空间形态个性化 |
6.3.1 创造识别性外部空间 |
6.3.2 构建差异化内部空间 |
6.3.3 塑造新奇化建筑外观造型 |
6.4 强化空间互动性 |
6.4.1 增添外部空间体验功能 |
6.4.2 促进界面空间与消费者产生交流 |
6.5 提升空间引导性 |
6.5.1 外部空间指引性设计 |
6.5.2 优化顾客流线及空间节点 |
6.5.3 增加建筑表皮诱导功能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语与展望 |
7.1 结语 |
7.2 不足与展望 |
7.2.1 不足 |
7.2.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关联理论视角下的模拟交传汉英口译推理 ——《来自澳大利亚的故事》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 引言 |
二 任务简介 |
2.1 任务背景与目的 |
2.2 任务重点与难点 |
三 任务过程 |
3.1 译前准备阶段 |
3.1.1 译前文献资料准备 |
3.1.2 视频资料准备 |
3.1.3 术语表制定 |
3.1.4 口译员心理素质调整 |
3.2 口译进行阶段 |
3.2.1 初译阶段 |
3.2.2 修译阶段 |
3.2.3 改译阶段 |
3.3 口译整理阶段 |
3.3.1 音频资料整理阶段 |
3.3.2 文本资料整理阶段 |
四 关联理论视角下的口译推理 |
4.1 关联理论的核心理念 |
4.1.1 认知关联理论及其相关概念 |
4.1.2 交际关联理论及其相关概念 |
4.1.3 最佳关联理论及其相关概念 |
4.1.5 关联理论与口译推理 |
4.2 《来自澳大利亚的故事》交传问题描述 |
4.2.1 生疏词汇难译 |
4.2.1.1 人名、地名类生疏词汇难译 |
4.2.1.2 动物、植物类生疏词汇难译 |
4.2.1.3 农业、工业类生疏词汇难译 |
4.2.2 .受访者语句冗余 |
4.2.2.1 多重复 |
4.2.2.2 多解释 |
4.2.2.3 逻辑性差 |
4.2.3 解说词语篇语速过快 |
4.2.3.1 声画脱离 |
4.2.3.2 错译漏译 |
4.2.3.3 信息记忆不全 |
4.3 口译问题解决方案 |
4.3.1 认知关联词汇推理策略 |
4.3.1.1 音译认知关联人名、地名类生疏词汇推理 |
4.3.1.2 释义认知关联动物、植物类生疏词汇推理 |
4.3.1.3 图示认知关联农业、工业类生疏词汇推理 |
4.3.2 交际关联受访者话语语句推理 |
4.3.2.1 省略交际关联多重复受访者话语语句推理 |
4.3.2.2 替代交际关联多解释受访者话语语句推理 |
4.3.2.3 显化交际关联逻辑性差受访者话语语句推理 |
4.3.3 最佳关联解说词语篇推理 |
4.3.3.1 缩译最佳关联声画脱离解说词语篇推理 |
4.3.3.2 合并最佳关联错译漏译解说词语篇推理 |
4.3.3.3 重组最佳关联信息记忆不全解说词语篇推理 |
五 口译实践总结 |
5.1 译后反思 |
5.2 关联理论指导下口译推理建议 |
5.3 不足之处和改进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澳大利亚教育别具一格(论文参考文献)
- [1]《鸟有鸟法》(节选)英汉翻译实践报告[D]. 刘悦. 河北师范大学, 2021(12)
- [2]节庆旅游吸引物的符号建构研究 ——以广府庙会为例[D]. 李静.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6)
- [3]城市主题公园隐喻性景观设计研究[D]. 张雨佳. 山东建筑大学, 2020(11)
- [4]矿山公园建设中矿石废料再利用研究 ——以灵宝市矿山示范区为例[D]. 支少层.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5]湖南省南山风景名胜区风景资源评价与保护发展研究[D]. 李梦瑶. 湖南大学, 2020(08)
- [6]澳大利亚中小学价值观教育研究[D]. 李承宫.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7]生态翻译学视域下《畅游新西兰旅游指南》(节选)英汉翻译实践报告[D]. 赵胜全. 西南科技大学, 2020(08)
- [8]澳大利亚TESOL专业与中国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对比研究 ——以昆士兰大学和中央民族大学为例[D]. 赵宇晴.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9]消费行为转变背景下购物中心空间设计研究[D]. 李玉玲. 苏州科技大学, 2019(03)
- [10]关联理论视角下的模拟交传汉英口译推理 ——《来自澳大利亚的故事》实践报告[D]. 王健雅. 辽宁师范大学, 20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