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士的苦闷与叛逆者的忧郁——《野草》与《巴黎的忧郁》比较(论文文献综述)
王美蓉[1](2021)在《波德莱尔象征主义诗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李京桦[2](2021)在《创造社“文学丛书”与中国新文学的发生与发展》文中研究说明
邓福燕[3](2021)在《十九世纪法国颓废主义文学中的“疾病隐喻”》文中提出由于“颓废”本身具有模糊性与多义性,十九世纪法国颓废主义自进入文学视野起,便是一个极具争议性的话题:它将“颓废”从“低俗、堕落、衰败”的泥潭之中拯救出来,赋予了其在文学层面上的积极价值。颓废作家在为“颓废”正名的过程中,巧妙地将“疾病”当作反抗的号角。这首先是因为“疾病”与“颓废”两者本身就具有天然的内在联系,且又都处于被摒弃被压抑的艰难处境之中。通过发掘疾病书写的意义,既是在为颓废主义文学正名提供一条暗地通道,同时又可借由“疾病”从中窥探出颓废作家的隐秘发声。本文由绪论、正文四章以及结语六部分构成。绪论,梳理了颓废研究的国内外现状,论述了本文的研究原因与价值。此外,本章的重点是对论文核心概念进行厘清与界定,从“颓废”“疾病”源头开始,梳理出从“颓废”到“颓废风格”再到“颓废主义”的发展脉络,以及“疾病”进入“隐喻”视野后的历史演变过程。第一章,主要论述颓废作家笔下“疾病”的叙述动因。疾病既是个人的,也是社会的。考察叙述动因,将作者本身独特的疾病体验与十九世纪法国社会的“病症”统筹考虑无疑是较为全面的方式。第二、三两章,主要从文本细读的角度出发,分析由于“疾病”的介入,颓废主义作品在“风格”与“主题”上表现出的独特性。在风格层面,“病人”这一特殊的叙述视角使得颓废作品中在内容上更加关注细微的个人感受,在形式上则表现为碎片化的语言风格。在主题层面,病态主人公是颓废主义文学最鲜明的标志,他们是“分裂”的病态人物,同时拥有“哈姆莱特的灵魂”和“动物的灵魂”。且病态人物在颓废作家笔下不是通过情节塑造的,而是将其放置于一个个开放或封闭的空间之中,从空间中感受人物。此外,疾病引起了强烈的身体感受,使得“身体”成为颓废文学的重要主题。在颓废作品中,“双性同体”和“性倒错”格外引人注目。第四章,考察的是颓废作家借“疾病”传达的时代密语。作家们将“疾病”从“疾病—健康”二元对立中解放出来,既肯定了“疾病书写”的积极意义,又表达出对统一、等级等传统规则的反抗。同时“疾病”也成为颓废作家与时代抗争的武器,但“疾病”先天的衰退之意,也暗示着颓废作家最终的逃离与失落。结语部分,探讨了颓废主义文学中疾病书写的意义,“颓废”与“世纪末”的情绪相关,在反复出现的巨大变动的时代中,文人以“颓废”来对危机作出回应。对“疾病”与“颓废”话题的关注恰好契合了当下这一疫情肆虐的时代。同时,疾病与生命如影随形,在文学中寻找“疾病”的意义,也是生命叩问、人文关怀的重要一环。
蔡宇莎[4](2021)在《弗吉尼亚·伍尔夫小说语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弗吉尼亚·伍尔夫是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中期的英国作家和评论家,着有《墙上的斑点》《达洛卫夫人》《到灯塔去》《奥兰多》《海浪》《一间自己的房间》《三枚基尼》等作品。以往学界大多从心理学、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等角度对弗吉尼亚作品进行研究,但很少从语象学的角度对弗吉尼亚作品展开研究。基于此,本文以语象为切入点,深入探讨弗吉尼亚小说中的语象,以拓宽相关研究视域。全文除绪论和结语外,共分为四章。绪论对弗吉尼亚及其小说做基本介绍。第一章:梳理语象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含义,界定语象在本文中的含义。第二章:依据弗吉尼亚小说情节结构所显现的造型结构,将弗吉尼亚小说的语象结构分为柱体、锥体和球体。第三章:探究弗吉尼亚小说语象结构的深层意义——弗吉尼亚受视觉机制的影响及战争环境的刺激,浮现不断觉醒的生命意识;弗吉尼亚受特殊历史时期英国历史文化的影响,体现以性别对立为前提、以两性在公私领域互动为核心、以性别平等为目标的女性主体意识;弗吉尼亚受以太阳东升西落为标志的宇宙时间观和集过去现在未来为一体且注重当下的非线性时间观的影响,展现以英国正统历史为参照、以英国人日常生活为本源的历史意识。第四章:探寻弗吉尼亚进行语象实践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在接受瓦奈萨、克莱夫、罗杰美术观的过程中,弗吉尼亚将融合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的西方艺术精神作为认知自我与世界的关系、寻求自我定位的内部驱动力。通过以上四章的分析得出结论,弗吉尼亚通过语象实践,实现文学和美术在艺术精神层面上的沟通,为艺术返归日常生活、日常生活审美化补足动力。
葛天逸[5](2021)在《无名氏创作主题论》文中提出本文以无名氏的创作主题为研究对象,选择无名氏文学创作中内容最为丰富而又相互联系的六大主题即革命、救亡、情爱、罪恶、死亡、宗教进行解读、诠释和总结。本文运用文本细读的方法分析了每一主题书写中所着重刻画的艺术形象、所呈现的艺术风格,阐析了无名氏文学主题表现中所包含的作家的意识形态和文化构想,探讨了无名氏创作中多主题交融互见的叙事特点,同时采取文本考辩的研究方法梳理和描述了无名氏文学主题表现上的不断完善的过程,从文学史的意义上阐发了无名氏创作对于现代新文化建设的重要价值。全文除绪论与结语外,共分六章。绪论部分评述了前人对无名氏的研究成果,梳理了无名氏研究历史的发展轨迹,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方法,阐析了本论题的研究目标与学术意义。第一章阐析无名氏创作中的革命主题。革命这一时代主题在无名氏的精神探索中始终是一种燃烧的激情,呈现出复杂而多层面的意义结构。本章从“叛逆与救赎”的五四新文学书写模式出发,分析了无名氏文学创作中的叛逆青年形象,剖析了无名氏笔下的叛逆行为背后的心理动因,阐释了救赎背后的哲学依据。本章还从思想史和文学史意义的角度分析了无名氏革命叙事中的人道主义、革命中的牺牲、革命与诗歌的关系、革命者的个性以及个人权利、革命信仰等等问题。此外,此章还分析了无名氏对国际革命者形象的塑造特点,从政党中的派系斗争等角度分析了无名氏革命叙事中的国际主义问题。第二章阐析无名氏创作中的救亡主题。无名氏是在抗战时代崭露头角的现代作家,但其救亡叙事有其独特的关注重点和情节发展动力。无名氏小说的救亡书写中“原生空间”与“殖民空间”并存的城市、家园构型,寓含着无名氏个人的生命体验,无名氏笔下的各种人物形象如救亡战争中的直接参与者、同情者乃至汉奸形象的塑造,都呈现出作者独特的文化思考。尤其是无名氏创作中对牺牲问题的理解,对民族“退化”问题的思考,都表现出无名氏的救亡书写在抗战时代的思想特点。无名氏聚焦于文化精神层面的救亡思考,显现出了中国抗日战争的世界性意义和民族性特征。第三章阐析无名氏创作中的情爱主题。无名氏是现代作家中的写情圣手,情爱、革命与救亡等主题的叙事往往融合在一起。本章抓住若干重点人物形象,分析了无名氏情爱叙事中的性别因素,考察了无名氏以情爱为线索贯穿其他重要主题的基本特征,同时从重点作品的重要版本的比照辨析出发,阐析了无名氏情爱叙事方式的文学史意义,探究了无名氏的创作心态以及作品的传播历程。第四章阐析无名氏创作中的罪恶主题。罪恶是无名氏创作探讨人性深度与文化差异性的重要角度。无名氏的创作从嫉妒和背叛两大人性特点的揭示出发,对人性之恶进行了抽象的思考,从囚徒和劳改犯的经历、烧毛党和日军对平民的恶行等等出发,对人性之恶在特定环境中的复杂表现进行了具体的描写。尤其是在知识分子的婚恋悲剧和堕落生活的叙写方面,无名氏深入地探索了与启蒙精神背道而驰的“知识之恶”。无名氏笔下的“恶之花”形象,既继承了五四新文学的人道主义精神,也体现出了无名氏对处于时代苦难中的民族知识分子命运的独特思考。第五章阐析无名氏创作中的死亡主题。无名氏在其各种主题的叙事中都刻意安排了人物的死亡结局,细致描写了不同死因的人物在面临死亡时的挣扎状态,通过这些不幸命运和场景描写,无名氏表达了自己对死亡问题的思考。无名氏的死亡观是辩证式的,死亡对于生命而言,虽然是恐惧的,但他笔下的人物形象往往体现出死亡的必要性,对死亡的价值和意义无名氏做出了肯定性评价。无名氏创作中对于生死转化中的死亡赋值问题的思考,也使得他的死亡主题书写超越了一般意识形态意义上的探讨,而具有一种别致的思想史意义。第六章阐析无名氏创作中的宗教主题。本章从重点人物皈依宗教的历程、原因出发分析了无名氏笔下起信叙事的文学史意义和思想史意义,从无名氏对于宗教起源问题的思考、对宗教美学蕴含的体认、对宗教本质的人性化理解等方面解读了无名氏对宗教生活的美学思考,从对于宗教神圣性和原则性的理解、对腐败的宗教徒和宗教组织的批判的角度阐释了无名氏的宗教批判理念的生成,从确立健康的人神互动关系、宗教崇拜方式的自由化理想等方面剖析了无名氏的宗教理想中的自由原则。结语部分剖析了无名氏创作中各种主题之间的紧密联系,总结了无名氏创作中六大主题叙事的各自特点,并将无名氏的创作放置在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发展进程中分析了它在文化精神上的独异性,指出无名氏是一个有着鲜明的自觉的文化构想的作家,他的所有创作都从不同的方向和层面对他的文化构想进行形象或象征、历史或现实的说明,这些作品,虽然创作的时代不同,体现的主题类型有别,甚至创作的构思也会随时代的发展而有所变化,但它们作为一个整体,显现出了无名氏的创作才能与他宏大的文化构想之间的完整对应与契合。
宋夜雨[6](2021)在《现代中国“自我”的起源与早期新诗的兴起》文中提出近代以来,“自我”在不同的社会变革方案中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一些变革者开始注意到“自我”对于创建现代民族国家而言所蕴含的基础性力量。从“新民”到“新青年”,不仅大致呈现了近代中国对一种现代“自我”寻求的思想脉络,“自我”的目标位置也随着思想重心的偏移呈现出一种“内在化”的倾向,由笃信科学知识的制度性构造到偏重思想伦理、情感道德的心灵革命,从一种工具化的被动位置跃升为一种具有历史动能的主体力量。与此同时,“诗”、“小说”等现代文类手段普遍被当作一种改造心灵的话语机制。由此,早期新诗的兴起,不只在于一种现代文类的产生和建构,更与现代“自我”的起源密切相关。与此同时,早期新诗与“自我”又共同内置于五四前后动态的历史结构中,二者都是五四问题结构的重要构成。对于提倡者而言,新诗在他们那里首先并不是一种文类实践和审美创造,而是对应着一种文化方案想象和社会改造的手段,新诗的“尝试”是五四整体社会改造氛围中的重要环节。可以说,早期新诗在呈现一种现代文类的升沉起伏之外,它更是五四前后历史现实、社会理想和“自我”心灵的投射。正是在此意义上,本文以“自我”作为早期新诗的切入点,将“自我”、早期新诗与五四历史进行一种内外、点面的整体性的关联,并且进一步将“自我”的抽象落实到“伦理”(自然)、“情感”、与社会的互动等三个具体层面,考察“自我”与“新诗”相互成长、相互作用的辩证机制,进而揭示二者如何作用于一个立体的、动态的、能动的“五四”。核心问题在于:新诗对“自我”构成了怎样的吸引、提供了怎样的表达机制?借助新诗的抒情策略,生产出一个怎样的现代“自我”?在新诗的框架之内,“自我”完成了怎样的成长轨迹,又隐现怎样的内在限度?作为一种能动的、具有生产性的主体结构,“自我”如何在变动不居中激励、塑造、制约着新诗实践的展开,如何作用于新诗的内涵构成?“自我”的历史呈现如何左右了新诗写作的文类策略、如何改造了新诗的形式逻辑?与此同时,“新诗”、“自我”的相互辩证又为现代中国勾画出怎样的“现代”面影?基于此,本文力图在观念史、思想史、社会史与新诗史的视野交汇中,以“早期新诗”与“自我”的互动关系为中心展开历史和形式的综合考察。不仅注重新诗的内部线索,更顾及与当时的文艺思潮、美学倾向的内在关联,从中提炼它的认识论、形而上学、伦理学以及政治学基础,在“诗句危机”、“自我危机”、“社会危机”的逻辑关系中将之导向对一个具有深度的、“有血有肉”的“五四”的揭示。具体来看,本文从以下四个章节来展开研究:一、近代“自然”的产生与早期新诗的兴起;二、现代中国的“抒情”起源与早期新诗的兴起;三、社会改造视野下的“自我”与“新诗”;四、从无声到有声:《野草》与“自我”的“彷徨”。第一章首先以“自然”为视角,考察“自我”的伦理建构与早期新诗的互动关系。作为方法策略、主题内容,“自然”不仅在新旧争辩中为新诗建立合法性基础,也涉及到现代抒情方式的建立以及现代诗意机制的产生,极大呼应了早期新诗中的“自然的音节”、“自然流露”、“写景诗”的产生等重要关节问题。第二章着重处理“自我”如何借助早期新诗来处理自身的“情感”问题。新诗人不仅通过新的抒情风格的建立来完成“自我”情感世界的改造,更从新诗蕴含的同情机制中看到一个同情社会达成的可能,而恋爱诗问题不仅关系到青年的心灵起伏,也连带出思想革命在后五四历史情境中的延续性问题,更扭合着一种诗歌理想和写作伦理的建立。第三章将“自我”与早期新诗放置在五四时期“社会改造”这一具体的、动态的历史情境中加以考察,揭示20年代的诗歌青年如何经由“社会改造”的锻造,完成对自身浪漫主义危机的克服和修正,进而又如何借助“劳动”的中介性视野,发展出一种新的写作机制和诗歌美学,最终导向一种社会理想的构建。第四章以《野草》为个案,考察在后五四的历史情境中,鲁迅如何借助《野草》的写作来处理“自我”的思想危机,在此过程中,鲁迅挪用了怎样的诗学资源、呈现出怎样的诗歌态度,这些诗学资源和诗歌态度如何具体作用于《野草》的思想构成和形式技术,进而鲁迅对“自我”完成了怎样的“超克”。
蒋永国[7](2020)在《《颓败线的颤动》与波德莱尔的三篇散文诗》文中研究表明鲁迅《野草》受波德莱尔《巴黎的忧郁》的影响已成学界共识,但两部散文诗集中具体篇什之间的关系还有待深入探究。笔者认为,鲁迅的《颓败线的颤动》与波德莱尔的《双重屋子》在整体结构和具体细节上呈现出诸多对应,同时又留有《老妇人的绝望》和《窗》的影响痕迹。鲁迅从这三篇文章中取来材源,与自身现实体验相融汇,书写了现代性个体对黑暗和庸常的自毁式的殊死搏斗。
丁明秀[8](2020)在《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史论(1931-1945)》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为研究对象,以这个时期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报纸、杂志作为研究的史料依据。在全面搜集散落于东北各大报纸副刊与杂志中的有关沦陷区儿童文学原始资料的基础上,运用文献学研究方法,对东北沦陷时期的儿童文学作品进行全面梳理,深入解读,力图呈现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的整体面貌。同时,以东北殖民语境为背景,利用全方位的视角,通过对儿童文学的类型、主题、艺术表现及儿童文学作家、理论批评等多方面的考察,形成对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发展状况的整体建构。纵向上,将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放置于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发展的整体历程中,横向上,与同时期其他沦陷区的儿童文学进行对比。以期可以在宏观层面了解、把握东北儿童文学的发展历程,进而探求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东北儿童文学的存在形态。揭示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创作者受制于日本殖民统治下的生存状态和文化选择,归纳概括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的历史地位和文化意义。第一部分梳理沦陷前的东北儿童文学。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出现与东北儿童文学的觉醒;二是东北新文学运动与现代东北儿童文学的发展。第二部分具体探究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的生态环境。殖民语境是沦陷时期东北儿童文学不可忽视的重要特征,通过对统治机构、文化政策、教育措施和文学阵地的分析,明晰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的生存语境。第三部分划分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的类型。以报纸《泰东日报》的儿童副刊《儿童专刊》《儿童周刊》《少年》等(1931—1945)、《大同报》的儿童副刊《儿童》《儿童与学生》等(1933—1942)、《盛京时报》的儿童副刊《儿童周刊》等(1933—1942)、《国际协报》的儿童副刊《儿童》等(1934—1936)及杂志《满洲学童》(1936.10—1945.3)、《新满洲》(1939.1—1945.4)、《新青年》(1935.10—1942.6)、《麒麟》(1941.6—1945.1)等作为切入口,梳理、评析东北沦陷时期的童谣、儿童诗,童话,儿童小说,儿童剧等的审美特点和艺术价值,以期呈现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的整体发展面貌。第四部分考察东北沦陷时期的儿童文学创作群体。通过对在儿童文学创作方面成就突出的作家杨慈灯,郑毓钧、未名等有影响的作家及站在正义立场上的作家群体创作情况的考察,致力于展现儿童文学创作的多元化。同时探究作家创作思想的转变和由此引起的作品主题转型,并阐释其中的文化意义。第五部分探究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的多样主题与艺术特色。在殖民统治之下,儿童文学主题表现出反抗、潜隐反抗与迎合三种倾向,每种主题倾向中都包含着复杂、多样的表达方式,而且这三种主题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呈现出互相渗透和流变的特征。第六部分是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理论批评。通过对东北沦陷时期儿童文学理论批评呈现的特征分析,勾勒出儿童文学理论批评的发展方向。东北沦陷区这个特殊时空使得儿童文学既遭到殖民统治的束缚,也使其在政策的夹缝中找到生存空间,文化殖民主义的二律悖反性使得东北沦陷区的儿童文学表现出不同于其他时期文学的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
李柔静[9](2020)在《《野草》和《苏鲁支语录》文本对比研究》文中指出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收录了他在1924年至1926年间所作的23篇散文诗,书前有《题辞》1篇。这部作品涵盖了鲁迅在“五四”之后的见闻体悟,反映了鲁迅个人的生命哲学和人生体验。书中既有对社会时事的针砭,又有对统治阶级的讽喻。另外,德国哲学家尼采的散文诗集《苏鲁支语录》,几乎囊括了尼采所有的哲学思想。此书主要介绍了尼采的超人思想、酒神精神、价值的重估和永恒轮回观等经典哲学理论,是西方哲学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因为青年鲁迅对尼采学说的喜爱和研习,所以鲁迅后来的创作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尼采的影响。《野草》问世既是对鲁迅生命体验的一个总结,也是对尼采哲学思想的一种回应。通过研究和对比两书在主题思想、文本内容和艺术特色上的异同,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鲁迅和尼采在哲学思想和文学理念上的联系和分歧。本文将从《野草》和《苏鲁支语录》的文本入手,从主题思想、文本内容及艺术特色这三个角度对两部作品进行对比研究。全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组成。绪论作为第一部分,主要包括了选题缘由、《野草》和《苏鲁支语录》的研究现状、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这四个方面。此外,正文作为本论文的主体部分,分为三个章节,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主要论述《野草》与《苏鲁支语录》主题思想之间的联系。通过对鲁迅、尼采二者的创作背景以及个人经历的研究,深入地挖掘两部作品在个体生命的存在体验和超越精神等方面的联系。第二章的主要内容是对比《野草》和《苏鲁支语录》的文本内容。通过对两书的文体特点、语言使用以及表现题材进行对比研究,以探究两部作品在语言风格、人物塑造等方面的艺术特色。第三章侧重分析《野草》和《苏鲁支语录》在象征意象、隐喻修辞以及互文关系方面的问题。旨在通过平行对比的研究方法,找出两书的共性和差异。
张承志[10](2020)在《新文学闯将 ——刘半农论》文中提出作为新文学的闯将,刘半农短暂的一生集新文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杂文家、战士、诗人、学者等于一身,是清末民初至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的一个代表性人物。在刘半农几近三十年的创作生涯中,其着译内容多是以抨击时弊、启迪昏懵、开拓创新、审视国民性、宣扬人道主义等等为切入点,进而透射出刘半农文学创作的轨迹及思想嬗变的过程。从整个五四时期的一段时间范畴来看,刘半农不仅接受了进化论的有效整合,而且又承接了五四启蒙传统的高昂与激情。尽管这期间的“潜隐”遭到了历史上相关人士的质疑与批评,但是从历史语境和思想诱因上可以发现“权威性”下的覆盖式理解遮蔽了历史差异性的存在和与五四精神延长线上的“共振”,抑或是,历史的错位与距离在原初的意义上更能廓清新文学闯将刘半农的思想个性、认识问题和一些反思中的复合化问题。当时代的误读由歧出、偏至而回归到理性之时,当一种新的学术思路的强光唤醒沉寂已久的资料之时,重新发现历史的微缩细节、个人的心路历程及做出多元反思性的科学研究,必定会使新文学闯将刘半农的价值再次浮出历史地表。本论文试图通过对刘半农的相关着译文献的梳理与探究,来解析他在中国现代文学史、文化史、教育史、学术史、语言学史、考古史上的诸多文学实绩。在回归历史现场的前提下,以理解和同情的姿态进入他的文学世界,从宏观性的视角对他整体的文学实绩进行观照;从境遇与体验、渴念与实践出发,进行作品论和作家论的深入探讨,力图拨云祛障,进而对刘半农的文学思想、创作心理、艺术理念等方面进行剖析,由此来确定新文学闯将刘半农的多样性与丰富性。论文绪论部分对选题的确定与缘起、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进行了历史性与宏观性的描述。在此基础之上,梳理和概括出30年代以来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而确定和阐释了新文学闯将刘半农的独特性与价值意义。论文第一章立足于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角度谈及刘半农由清末民初上海“鸳鸯蝴蝶派”的才子到平民文学家、新文学闯将的转变。其中,借助刘半农的着译作品来分析其与“鸳鸯蝴蝶派”的纠葛与距离;考察其现代通俗小说理念的改良;阐释其平民文学意识的生成以及民间文学的实绩;解读《双簧信》的历史动因、建构与生成。论文第二章以刘半农新诗的开拓为聚焦点。通过五四时期新诗的诞生、论争、理念构想等来论述刘半农新诗的尝试与启蒙审美特征。其中《扬鞭集》与《瓦釜集》的实践、“误读下”的散文诗、争议纷纭的“她”与“它”字等等既包蕴和彰显了五四启蒙命题中的应有之意,又呈现出五四开放性、现代性的特征。论文第三章主要分析刘半农的散文创作和相关理论,并考察刘半农在这一段时期的思想嬗变过程。从加入《新青年》阵营到《语丝》时期是刘半农散文创作的高峰时期。然而,当刘半农获得法国文学博士而归国后,他自己渐渐地进入了“沉潜”阶段,《论语》上的相关杂文似乎在宣告“五四时期的斗士兼文学家”的刘半农“落伍”了,但各中的缘由与事实并非如此。论文第四章主要论述刘半农的着译小说文本。他的着译小说是在五四启蒙视域之下的对现代化国族想象的继承与发扬,具有启发昏懵、融汇中外、传授新知、关注切社会底层百姓的生存状态及批判国民性的丰富意蕴,有利于全面而深刻地对五四时期的社会面相、道德伦理价值及新女性等问题进行深层次的对话与思考。论文第五章主要围绕着刘半农一生的功绩进行客观的阐释与评价,力图复原与说明历史上的一些相关细节。在刘半农的后半段时期,保家爱国的“斗士精神”依旧不减、矢志不渝的“真”与“诚”贯穿于他的全部精神理想与艺术的探索之中、多学科的学术实绩与献身教育的功绩是他与时俱进的一个体现,其文论及身后的评价则可以为全面理解五四提供新的视角和诠释,也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论文的结语指出,对新文学闯将刘半农的作家与作品的探索与研究,毋宁说是以刘半农作为文学的原点而回到五四的历史现场的阐释与反思。
二、战士的苦闷与叛逆者的忧郁——《野草》与《巴黎的忧郁》比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战士的苦闷与叛逆者的忧郁——《野草》与《巴黎的忧郁》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3)十九世纪法国颓废主义文学中的“疾病隐喻”(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剖析 |
一、选题原因与价值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选题创新与难点 |
第二节 “颓废主义”的概念梳理 |
一、“颓废”的发展脉络 |
二、颓废主义与浪漫主义、唯美主义 |
三、十九世纪颓废主义在法国勃发的原因 |
第三节 “疾病隐喻”脉络梳理 |
一、“疾病隐喻”的演变 |
二、颓废主义与“疾病” |
第一章 “疾病书写”的叙述动力 |
第一节 内因 |
一、疾病体验 |
二、文体选择 |
第二节 外因 |
一、丑的美学 |
二、时代病症 |
第二章 “疾病”与颓废风格 |
第一节 精细化 |
一、重描写: 精选画面 |
二、重感觉: 精微感受 |
第二节 碎片化 |
一、词语的“破碎” |
二、时间的“无序” |
第三节 陌生化 |
一、叙事的陌生化 |
二、意象的陌生化 |
第三章 “疾病”与颓废主题 |
第一节 人物 |
一、“灵与肉冲突下”的男性 |
二、“叛逆而又妥协”的女性 |
第二节 身体 |
一、双性同体 |
二、性倒错 |
第三节 空间 |
一、“浪荡子”在巴黎 |
二、窗户: 失败的逃逸 |
第四章 “疾病书写”的隐喻色彩 |
第一节 追求与反抗 |
一、肯认自我 |
二、反叛社会 |
第二节 逃离与失落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二: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弗吉尼亚·伍尔夫小说语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弗吉尼亚的创作 |
二 论题的研究现状 |
三、以语象为切入点 |
第一章 语象的学理生成 |
第一节 古代:修辞术语 |
第二节 近代:艺术体裁 |
第三节 现代:阐释工具 |
小结 |
第二章 弗吉尼亚小说语象的结构类型 |
第一节 柱体:《墙上的斑点》 |
第二节 锥体:《远航》 |
第三节 球体:《海浪》 |
小结 |
第三章 弗吉尼亚小说语象的意义建构 |
第一节 生命意识:物、植物、动物、人 |
第二节 女性主体意识:恋爱、婚姻、家庭、性别 |
第三节 历史意识:个人、家族、英国 |
小结 |
第四章 弗吉尼亚语象实践的探源 |
第一节 瓦奈萨:“我爱你胜过这世上任何人” |
第二节 克莱夫:“有意味的形式” |
第三节 罗杰:“用文字来表现一种造型感”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介 |
在校期间发表文章明细 |
(5)无名氏创作主题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无名氏研究综述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第三节 研究目标与研究意义 |
第一章 革命:“一种伟大神圣的感情” |
第一节 叛逆与救赎:投奔革命的前奏 |
第二节 人道、生命与革命诗学 |
第三节 回归家园时的观念争辩与路径选择 |
第二章 救亡:“用躯体来喂养祖国的黎明” |
第一节 救亡书写中的城市记忆 |
第二节 救亡战争中的人物刻画 |
第三节 救亡叙事中的理性沉思 |
第三章 情爱:“比一切高峰还高的高峰” |
第一节 恋爱人物的性别叙事 |
第二节 叙述方式的承袭与超越 |
第三节 版本修改与叙事完善 |
第四章 罪恶:人类的“永恒黑暗本体” |
第一节 抽象的罪恶:人性之恶 |
第二节 具体的罪恶 |
第三节 知识之恶 |
第五章 死亡:“生命被嘲笑的时刻” |
第一节 在恐惧中反抗死亡 |
第二节 死亡是对生命的一种肯定 |
第三节 生死转化中的死亡赋值 |
第六章 宗教:“追寻一种伟大的虔诚” |
第一节 皈依宗教的起信叙事 |
第二节 宗教生活的美学思考 |
第三节 宗教批判的理念生成 |
第四节 宗教理想中的自由原则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后记 |
(6)现代中国“自我”的起源与早期新诗的兴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主体的显影:“自我”的中介性视野 |
第二节 文献综述与学术史反思 |
第三节 研究方法、章节述要与研究意义 |
第一章 早期新诗与“自我”的伦理建构——以近代“自然”的产生为视角 |
第一节 “自然”的近代性 |
第二节 “自然的音节”:从“声音”到“意义” |
第三节 “自然流露”与“自我”的抒情 |
第四节 写景诗与“内在自我”的发现 |
第二章 现代中国的“抒情”起源与早期新诗的兴起 |
第一节 苦闷的抒情:早期新诗与五四青年的情感再造 |
第二节 “我们都是一样的不幸”——早期新诗与现代中国“同情”的起源 |
第三节 爱情与道德:恋爱诗与早期新诗的写作伦理——以《蕙的风》论争为中心 |
第三章 社会改造视野下的“自我”与“新诗” |
第一节 社会改造与20 年代诗歌青年的诞生 |
第二节 “劳动”的诗学:“劳动”与早期新诗的写作机制 |
第三节 社会改造与浪漫主义的修正:纪游诗与长诗的兴起 |
第四章 从无声到有声:《野草》与“自我”的“彷徨” |
第一节 鲁迅的第二次“沉默”与《野草》的写作缘起 |
第二节 “声”之内转——作为“心声”的《野草》 |
第三节 “寂寞地鸣动”:《野草》与1920 年代新诗坛的对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7)《颓败线的颤动》与波德莱尔的三篇散文诗(论文提纲范文)
一鲁迅与波德莱尔的相遇及相关推论 |
二文学文本间的关系 |
三鲁迅的借用和改编 |
四关联中的现实指涉 |
结语 |
(8)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史论(1931-1945)(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理由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理由 |
二、研究内容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对象的界定 |
三、文献综述 |
(一)关于儿童文学史研究 |
(二)关于东北儿童文学研究 |
(三)关于东北沦陷区文学研究 |
(四)关于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研究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沦陷前的东北儿童文学发展状况溯源 |
一、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出现与东北儿童文学的觉醒 |
(一)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倡导 |
(二)东北儿童文学的觉醒 |
二、东北新文学运动与现代东北儿童文学的发展 |
(一)东北新文学运动 |
(二)20年代东北儿童文学的发展形态 |
第二章 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的生态环境 |
一、严苛的统治机构 |
二、极端的文化政策 |
三、奴化的教育措施 |
四、飘摇的文学阵地 |
第三章 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类型 |
一、童谣、儿歌与儿童诗 |
(一)童谣 |
(二)儿歌 |
(三)儿童诗 |
二、童话 |
(一)童话与教育 |
(二)“纯童心文学”与讽刺控诉 |
(三)借鉴中改写 |
(四)翻译童话的殖民想象 |
三、儿童小说 |
(一)现实主义的儿童短篇小说 |
(二)描画“世界”的长篇儿童小说 |
四、儿童剧 |
(一)报刊中的儿童剧 |
(二)广播中的儿童剧 |
第四章 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作家研究 |
一、突出的作家——杨慈灯 |
(一)异化形象书写现实人生 |
(二)利用幻想增强作品趣味 |
(三)揭露儿童精神受到摧残 |
二、有影响的儿童文学作家 |
三、正义立场上的作家群体 |
(一)殖民地生存境遇的书写 |
(二)失去家园者的无限悲凉 |
(三)麻木到觉醒的转变历程 |
第五章 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的主题与艺术特色 |
一、深重的苦难 |
(一)生活的困苦 |
(二)精神的创伤 |
(三)生命的消亡 |
二、激烈的抗争 |
(一)反抗者的旗帜 |
(二)抗争中的和声 |
(三)黑暗里的低吟 |
三、满洲的颂歌 |
(一)悬赏征文 |
(二)献纳文体 |
四、艺术特色 |
(一)东北方言俗语的运用 |
(二)隐喻反讽的运用 |
第六章 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批评 |
一、儿童文学批评的成果 |
二、儿童文学批评的内容 |
(一)关注读者与呼唤作品 |
(二)童话创作的理论建树 |
(三)童话的整体、个案批评 |
三、外国儿童文学理论的影响 |
结语 |
一、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的历史地位 |
二、文化殖民主义的建构与解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后记 |
(9)《野草》和《苏鲁支语录》文本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选题意义 |
二、研究综述:《野草》与《苏鲁支语录》研究概况 |
(一)《野草》的研究概况 |
(二)《苏鲁支语录》的国内研究概况 |
三、《野草》与《苏鲁支语录》文本对比的研究概况 |
(一)研究概况之影响研究 |
(二)研究概况之平行研究 |
四、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五、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野草》与《苏鲁支语录》的主题精神探索 |
第一节 个体生命的存在体验 |
一、个体存在的孤独感受 |
二、个体存在的死亡意识 |
第二节 超越,以反抗之名 |
一、超越精神与重估价值 |
二、超越精神与虚无主义 |
第二章 《野草》与《苏鲁支语录》的文本内容对比 |
第一节 “和而不同”的文体特色 |
一、相似优美的散文诗体式 |
二、各具特色的语言风格 |
三、全知全能的叙述视角 |
第二节 紧密联系的表现题材 |
一、散文诗中的独特人物 |
二、奇幻瑰丽的梦境世界 |
第三章 《野草》与《苏鲁支语录》的象征、隐喻及互文性 |
第一节 寓意深厚的象征意象 |
一、黑暗意象丛:死亡与夜 |
二、光明意象丛:天空与路 |
第二节 暗含深意的隐喻手法 |
一、《野草》中的隐喻修辞 |
二、《苏鲁支语录》中的隐喻修辞 |
第三节 《野草》和《苏鲁支语录》的互文性解读 |
一、 互文关系的背后:尼采思想对鲁迅的影响 |
二、从“苍蝇”看《野草》和《苏鲁支语录》的互文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10)新文学闯将 ——刘半农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确立与缘起 |
二、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三、文献研究综述 |
第一章 从才子到闯将:跳出“鸳蝴派”与骂倒王敬轩们的双簧信 |
第一节 刘半农与“鸳鸯蝴蝶派”的距离 |
第二节 现代通俗小说创作理念的改良 |
第三节 平民的启示与“平民文学”的生成 |
第四节 文学革命中的无畏斗士:从《双簧信》说起 |
第二章 新诗之开拓 |
第一节 “不可无一,不能有二”:刘半农的新诗理念与创新 |
第二节 《瓦釜集》、《扬鞭集》的实践 |
第三节 “误读”下的散文诗 |
第四节 浮出历史地表的“她”与“它” |
第三章 “跑入与落伍”:以散文创作和理论为中心 |
第一节 现代散文的界说:启蒙、批判与审美 |
第二节 投入《新青年》的阵营与散文“杂感”的凸显 |
第三节 “斗士的重现”:《语丝》时期批判的再延续 |
第四节 《论语》时期的“潜隐与疏离” |
第五节 从传统到现代:刘半农散文“体制”的建构 |
第四章 启蒙视域下的着译小说文本 |
第一节 文学、历史与荒诞的启蒙建构 |
第二节 穷人命运的思考与国民性批判 |
第三节 现代民族国家的想象与认同 |
第四节 新女性形象的塑造 |
第五章 新文化视野中的历史考察与定位 |
第一节 刚劲操守者的批判与呐喊 |
第二节 “我手写我口”:矢志不移的“真”与“诚” |
第三节 博才多艺的学教生涯 |
第四节 叫我如何不想“他”:30年代以来的毁誉褒贬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刘半农研究和纪念文献辑要 |
附录二 :刘半农的发表在《世界日报·副刊》(1926-1933 年)及其相关栏目上的小说、杂文、译诗、民歌 |
附录三 :刘半农发表在《人间世》(1934 年)上的杂文、诗歌 |
附录四 :刘半农发表在《北京大学日刊》和《北京大学月刊》(1918-1925 年)上的信函、杂文及其他 |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四、战士的苦闷与叛逆者的忧郁——《野草》与《巴黎的忧郁》比较(论文参考文献)
- [1]波德莱尔象征主义诗学研究[D]. 王美蓉. 江西师范大学, 2021
- [2]创造社“文学丛书”与中国新文学的发生与发展[D]. 李京桦. 浙江师范大学, 2021
- [3]十九世纪法国颓废主义文学中的“疾病隐喻”[D]. 邓福燕. 山东大学, 2021
- [4]弗吉尼亚·伍尔夫小说语象研究[D]. 蔡宇莎. 北方民族大学, 2021(09)
- [5]无名氏创作主题论[D]. 葛天逸.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6]现代中国“自我”的起源与早期新诗的兴起[D]. 宋夜雨.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7]《颓败线的颤动》与波德莱尔的三篇散文诗[J]. 蒋永国. 文学评论, 2020(05)
- [8]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史论(1931-1945)[D]. 丁明秀.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9]《野草》和《苏鲁支语录》文本对比研究[D]. 李柔静. 云南师范大学, 2020(10)
- [10]新文学闯将 ——刘半农论[D]. 张承志. 吉林大学, 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