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设高素质的人力资源队伍是西藏跨越式发展的关键(论文文献综述)
曾毅[1](2020)在《新中国甘孜藏族自治州干部队伍建设的历史回顾和现实问题研究》文中认为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以下简称甘孜州)是藏族传统上康区的核心区域。它成立于1950年,是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第一个专区级少数民族自治州。解放初,甘孜州仅有各类干部690余名,其中少数民族干部80余名。截止2019年,全州共有各类干部62300余名,其中少数民族干部38800余名,藏族干部35800余名,被国家民委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全州地区生产总值388亿元,是1950年的1142.5倍,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4831元、12808元,分别是1950年的137.7倍和145.5倍;全州18个贫困县(市)、1360个贫困村全部摘帽,22.2万贫困群众实现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70年的巨大成就充分说明,党的民族理论和干部政策在甘孜州得到了较好地贯彻运用,其干部队伍建设有值得总结的经验,对民族自治州而言是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范例。以往专门研究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的较多,近年来越来越多地把民族地区干部队伍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研究,体现了党的德才兼备和五湖四海干部政策优良传统。做好民族工作关键在党、关键在人,无论是少数民族干部还是汉族干部,都是党和国家的干部,都要以党和国家事业为重,以造福各族人民为念。由于资料获取受限和信息滞后等原因,目前对甘孜州干部队伍建设问题的研究还比较少,研究范围和领域呈现碎片化特征,局限于某一时期、某个具体问题,研究的系统性、整体性不足。尽管如此,前人的研究仍给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本文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为基础,以中国特色民族理论政策和干部政策为指导,把甘孜州干部队伍整体作为研究对象,从理性认识甘孜州的基本特点切入,对甘孜州独特的自然条件和社会历史特点进行分析,重点是其自然环境对干部队伍建设的制约性,以及“治藏必先安康”在“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战略思想中的重要地位,认识和把握甘孜州干部队伍建设的外部环境。在此基础上,回顾甘孜州干部队伍建设的历史,梳理总结解放初期、民主改革时期、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及改革开放时期等阶段干部队伍建设的主要做法和阶段性特征、历史经验和教训。在新时期市场经济和社会利益多元化的环境下,甘孜州干部队伍建设面临挑战,存在着数量不足、素质不高等问题。同时,党中央先后召开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每次会议都对干部队伍建设提出要求,甘孜州干部队伍建设又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通过对甘孜州干部队伍的现状调查,从干部队伍结构、履职和职业发展两个重要维度进行分析,我们发现目前在民族结构、籍贯结构、政治面貌结构、年龄结构等方面较为均衡,但在学历结构、专业学科结构、行政辖区分布结构、行政职级结构等方面还存在明显的不平衡问题,这些问题是干部队伍诸多结构因素中与发展稳定工作密切相关的因素,集中反映出当前干部队伍培养难、留不住引进难以及基层能力薄弱的问题。有效解决上述问题,需要加强干部队伍精神品质和纪律作风修养,继承弘扬“老甘孜精神”,持续加大正风反腐力度,同时对当前较为突出的培养难、留不住引进难、适应基层工作需要的“双语”干部严重缺乏等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夏敏[2](2020)在《新时代高等职业院校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策略研究 ——以广西A学院为例》文中提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关系到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根本问题。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工作,对建设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进行了决策部署。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提出要“全面提高职业院校教师质量,建设一支高素质双师型的教师队伍。”因此,对高等职业院校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问题研究,成为今天高等教育研究者和高等职业院校相关管理者努力探索实践的重要课题。基于高等职业院校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这一主题,本文采用文献法、调查法和个案研究法,注重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相结合,深入分析新时代高等职业院校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内涵,调查分析广西高等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现状,提出新时代高等职业院校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策略建议。本文共分为六部分,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介绍本研究的背景与选题缘由、研究目的和意义、主要概念界定、研究的理论基础、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本研究的内容、思路与方法。第二部分对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进行历史回顾,阐明新时代建设高素质的高等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内涵及其重要意义。第三部分基于对广西四所高等职业院校展开调查,分析广西高职院校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现状并得出相关结论。第四部分对广西区内具有示范性作用的高等职业院校A学院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情况进行深入分析,总结A学院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举措、成效以及问题、不足。第五部分阐述加强新时代高等职业院校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策略。第六部分是结语,对全文进行归纳总结,指出其创新及不足之处。
邱铁鑫[3](2020)在《文化自信视域下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研究》文中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余年来,中华民族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着前无古人的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彰显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新中国的成立,使原本带有“铁路弱国”枷锁的中华民族有了朝着“铁路大国”“铁路强国”迈进的坚实基础。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铁路逐步实现了由落后于世界、到追赶世界、再到走在世界前列的历史性飞跃。在此过程中,中国大地上形成了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铁路文化,这些文化蕴含于新中国铁路的历史发展逻辑之中,不仅影响着新中国铁路事业的发展走向,对于中国全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作为深刻影响和改变人类生活方式及思想观念的现代工业文明成果,铁路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近代中国一大批仁人志士的关注,形成了一系列关于铁路建设的相关论述,构成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事业的思想渊源。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关于铁路建设相关论述、传承铁路人创造的革命文化的基础上,结合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国情,充分发挥了铁路文化在发展经济、巩固国防、稳定社会、改善民生、转变民风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推动了中国铁路的大发展,促进了铁路文化建设事业的繁荣兴盛。习近平同志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新中国铁路文化事业的发展,反映了中国铁路自觉—自立—自强—自信的历程,更从侧面彰显出了中华民族走向文化自信的发展逻辑,是中国人民文化自信史的缩影。论文通过研究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问题,可以看到关乎新中国经济建设、文化发展、社会变迁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逐步坚定文化自信的全局性问题;可以看到从毛泽东到习近平,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高度重视文化建设作用的伟大实践。从文化自信的视角探究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发展历程,回答新中国铁路文化是什么、其建设的内容有哪些、体现了什么样的价值以及怎样建设新时代铁路文化等理论和现实问题,对我们坚定文化自信有着重要意义。立足于此,在文化自信的视域下,探究新中国铁路文化的内涵、特征、功能等基础理论问题,理顺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发展脉络,并重点梳理铁路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以及行为文化建设的历程和内容,从物质承担、价值内核、制度保障和形象展现四个层面阐释新中国铁路文化何以自信:一、铁路物质文化是铁路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具有以物质为载体的显着特点,与人类在铁路领域进行生产生活的实践联系得最为紧密,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在铁路领域进行实践活动所创造的最直观的成果。从铁路建筑文化建设和收藏文化建设两个方面对新中国铁路物质文化建设进行了探究,反映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物质成果。二、铁路精神文化是铁路文化形成和发展的精神实质,是人类在铁路领域长期进行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形成的基本理念、思维方式、价值标准、职业道德、共同目标、精神风貌以及文艺作品等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精神文化理念,它彰显了铁路文化的价值内核。从铁路精神、铁路文艺、铁路思想政治工作等三个方面梳理了新中国铁路精神文化建设的历程和内容,凸显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价值导向。三、铁路制度文化作为铁路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既是铁路物质文化的工具,又是铁路精神文化的产物,还是铁路行为文化的本质体现。它既不是纯物质形态的,也不是纯精神形态的,更不是纯行为形态的,而是一定的物质文化活动、一定的精神文化活动和一定的行为文化活动相结合的综合系统。从新中国铁路法规制度建设、铁路体制建设和铁路党建工作制度建设等方面理顺其脉络,总结其经验,揭示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制度因素和路径选择。四、铁路行为文化并不能与铁路企业文化划等号,它是铁路管理理念、精神风貌、经营态度、职工文化活动等文化因素的动态体现,也是铁路所塑造的精神状态、价值观念的折射,更是展示铁路形象的重要文化因素。从安全文化建设、服务文化建设和职工业余文化活动建设三个方面呈现了新中国铁路行为文化建设的丰富内容,展示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良好形象。在总结70余年来新中国铁路文化的价值及其建设经验的基础上,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结合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新要求,探讨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的原则、具体举措以及在建设过程中如何更加坚定文化自信,使中国铁路不仅有“速度”,而且更加有“深度”。进而,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推动中国铁路文化的国际传播;在“交通强国”的战略目标下,助力新时代铁路软实力建设。
卢真[4](2020)在《X海事局干部队伍建设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干部是一个单位事业发展的“关键少数”,干部队伍是一个单位发展的核心力量,更是一个单位形象和公信力的具体化。因此,培养、使用和管理好单位的干部队伍是事关一个单位发展的重要工作,也是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切实落实“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标准。这对公务员单位如何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出了要求、指明了方向。《交通强国建设纲要》中明确了要建设高素质专业化交通干部队伍的重点任务,交通运输部海事局紧扣时代脉搏,提出了以“五个一流”为目标,全力当好交通强国建设排头兵、示范者的总要求,其中,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是“打造一流海事队伍”目标中不可或缺的一环。X海事局作为海事系统的分支局,虽然领导干部总体数量不多,但X海事局在干部队伍建设过程中也采取了一些措施,如在空缺职数范围内开展科级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充实干部队伍力量,开展科级领导干部培训、提高干部综合素质,开展科级领导干部民主测评等。但是,仍然存在科级领导干部的总量不能适应海事事业发展的需要,高层次、综合性、专家型的干部匮乏,干部培养的激励机制不健全,干部考核的方式方法单一等问题。当前,干部队伍建设工作正处于需要极端重视、下大力气改进和推进的阶段,必须深刻认识到做好干部队伍建设工作对一个单位的重要性,必须有针对性解决干部队伍建设过程中面临和产生的问题。本文采取了调查问卷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通过五个章节的内容,对X海事局干部队伍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针对问题提出解决对策。第一章提出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及国外研究现状、本文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二章主要介绍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第三章结合调查问卷和实地调查情况,对X海事局在干部队伍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全面分析,共发现干部配备无法满足实际工作需要、干部职务晋升“天花板”现象突出、干部队伍综合素质不高、干部队伍活力不强等四个方面突出问题。第四章介绍国外与国内其他地区干部队伍建设中在干部培训、干部激励以及干部考核等方面的经验,并予以借鉴。第五章针对研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结合国外与国内其他地区的经验,从保持干部队伍的可持续发展、优化干部选拔任用程序、加强干部队伍综合素质提升、完善干部激励机制等四个方面提出具体解决对策。
郭书剑[5](2020)在《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流动》文中研究指明当前中国大学人才竞争的主要对象是制度化学术精英,中国学术劳动力市场的强势群体亦是制度化学术精英。作为政府与大学协作的产物,制度化学术精英因拥有经官方认证的学术权威与学术声誉而受到大学的强烈推崇与热烈追求。大学围绕制度化学术精英而展开的人才竞争直接刺激并引发学术精英的流动。某种意义上,制度化精英主义愈兴盛则大学学术精英竞争愈激烈,而大学学术精英竞争愈激烈则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愈频繁。1999年以来,中国大学学术精英在不同地区、不同省市的不同层次大学间进行水平流动和垂直流动。大学学术精英在全国的分布格局随各地、各校人才竞争力的变化而不断变化。总体上,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散中有聚”“聚中有散”;以跨域流动为主,但同域流动现象亦值得关注;众多普通院校和地方城市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具活力的机制、更富成效的举措在学术精英竞争中“异军突起”,地方政府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促成了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新局面。中国地方政府人才竞争的背后是为经济增长而竞争,更是为政治晋升而竞争。为赢得政治锦标赛,地方政府所出台的人才政策对大学学术精英流动具有较强的激发性、引导性与支持性。因地制宜制定人才政策,与时俱进变革人才政策,是地方政府维持人才竞争力、保持人才竞争优势的必要之举。作为一项长期政策,大学重点建设的逻辑是竞争博弈,而竞争博弈的载体则是学术锦标赛。在市场化大学排名与行政化学科评估的驱动下,中国大学着重以学术管理资本主义的方式吸引海内外学术精英,以不断争取国家的政策关照与政府的重点支持。大学人才竞争所促成的流动,对学术精英学术发展的影响,既有特殊性也存共通性。大部分学术精英流动后的学术生产力、学术影响力和学术竞争力得到提高。这一方面是由于流动对知识生产与创新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则与学术锦标赛密切相关,其不仅驱动大学支持学术精英发展学术,还驱动大学要求学术精英发展学术。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是一个复杂现象。由于学术精英吸收能力的异质性与学术精英竞争优势的可转移性,大学学术精英流动对大学发展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可以明确的是,学术精英流入对大学学科发展的积极影响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大,学术精英流出对大学学科发展的消极影响也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大。基于此,学术精英流动不应成为大学间此消彼长的“零和博弈”,更不应诱致大学间针锋相对的“人才战争”。在面向世界、追求卓越的发展战略下,需要正确理解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流动,以客观冷静的态度、以历史的、发展的、全球的眼光认识和体察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所具有的阶段性、特殊性和一般性。这对中国大学全面深刻地了解自己,实事求是地制定科学合理的“双一流”建设目标、采取正确有效的学术精英队伍建设策略至关重要。
侯燕[6](2019)在《胡锦涛青年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青年,既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量,又是影响社会问题的不定因素。青年群体的发展方向与各种政治力量的走势存在一定内在联系,青年与青年问题也因此始终受到社会的关注。马克思主义者总是把世界的发展进步与青年的历史使命联系起来,满腔热情地寄希望于青年。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始终代表广大青年、赢得广大青年、依靠广大青年,把马克思主义青年思想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相结合,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由于曾从事共青团工作,胡锦涛对于青年和青年问题有着直观感受和深刻理解,他在继承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的青年思想的基础上,坚持从事关国家与民族前途命运的重大战略高度审视青年和青年问题,形成了一系列符合社会发展与青年变化时代特征的科学认识与判断,从而继承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青年思想。但凡客观存在的事物,都有其内在规律性。任何科学思想形成和发展都与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密切相关,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在独特的实践历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胡锦涛青年思想,有着丰富的理论渊源和现实依据,也有其内在根基,其产生、形成、发展和成熟都遵循社会历史基本规律。改革开放翻开了中华民族艰苦奋斗、厚积薄发的新篇章,党领导全国人民以无限的智慧和热情投入这一波澜壮阔的伟大实践,奋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在这一过程中,中国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青年自身的特征与需求也呈现出相应的时代气息。随之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胡锦涛青年思想,遵循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坚持科学发展,强调以人为本,把青年发展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注重以服务青年发展促进青年理想信念的形成与生力军作用的发挥,指引着当代青年与青年工作的发展方向。本研究通过对胡锦涛青年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现实基础以及形成发展过程进行回溯和梳理,阐述了胡锦涛青年思想的总体脉络和逻辑体系,探讨了胡锦涛青年思想在马克思主义青年思想中国化发展历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就如何以胡锦涛青年思想为指导,坚持服务发展,营造良好环境,提高青年素质,更好地为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提供人才保障进行了前瞻性分析。本研究认为,马克思恩格斯的青年思想、列宁斯大林的青年思想、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的青年思想以及中西方文化中的青年观点,是胡锦涛青年思想形成发展的理论和文化渊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党的青年工作面临的任务与挑战、胡锦涛自身成长和青年工作经历则构成了胡锦涛青年思想形成发展的现实依据。就其发展阶段来看,胡锦涛青年思想经历了由孕育到初步形成、再到不断丰富完善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始终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紧密相连。本研究也探讨了胡锦涛青年思想关于青年的地位和价值、青年的优势与不足、青年工作的旨归与要求等方面的基本观点,这些也恰恰构成了胡锦涛青年思想的立论基础。在总论其形成基础、发展阶段和基本出发点之后,本研究选取胡锦涛青年思想极具时代特征的政治视角、利益视角、人才视角、实践视角、全球视角等维度对其内容构成进行了分论。从坚持党的领导、以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审视青年和青年问题,突出价值引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青年发展提供指引,实施科学发展、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青年工作等方面论述了胡锦涛青年思想之政治视角;从为大局服务与为青年服务的一致性、寓引导教育于服务之中、着力服务青年的根本需求等方面讨论了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利益视角;从人才强国与青年人才培养、科教兴国与青年教育、社会环境与青年成长、执政能力与干部选拔等方面剖析了胡锦涛青年思想之人才视角;从火热社会实践中的无悔青春、党和国家需要青春力量、伟大时代召唤创业者等方面分析了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实践视角;从青年要努力拓展世界眼光、青年是和谐世界的重要建设者、加强各国青年之间的交流等方面阐述了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全球视角。最后,提出胡锦涛青年思想的现实启示,即坚持党的领导,准确把握青年脉搏,积极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促进青年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以人为本,激发青年的主体自觉,充分发挥青年的主观能动性,搭建更为广阔的青年创新实践平台,引导青年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续奋斗;坚持服务青年,注重青年的利益实现,增强服务青年的实效性,推进青年工作改革创新,牢牢把握青年工作的生命线。基于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以及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胡锦涛青年思想系统且全面地回答了关于青年的基本问题,既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既有理论范畴,又是科学发展观战略思想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胡锦涛青年思想内容丰富、时代感强,不仅丰富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而且对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且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及其科学品质,开拓青年工作的思路、方法、手段,增强青年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具有深远的借鉴意义。为了阐明胡锦涛青年思想对于开展青年工作的指导意义,本研究选取了多个案例,从某一角度或某一形式印证胡锦涛青年思想的实践价值。比如,以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为例,简述了党和青年的特殊关系,突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对于青年发展的重要意义,就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径进行了论述;以大学青年教师为例,从剖析职业获得感生成入手,对于如何立足青年的基本特征、遵从青年成长的客观规律、正确分析青年的实际状况、在服务中赢得青年进行了探讨;以高校共青团发展路向为例,就共青团如何通过深化改革凝聚青年人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进行了分析;以21世纪以来蓬勃发展的青年自组织为例,讨论了新时期青年社会实践主体的拓展形式,得到的基本结论是,自组织这一随着时代发展应运而生的组织形式对于青年参与社会、投身实践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和价值,但也存在着局限性,需要在实践中贴近青年、创新思路,充分发挥青年群体的主体作用,积极引领青年成长发展;以孔子学院的形成发展为例,简析青年国际交流状况,以此说明青年拓展世界眼光的重大意义,并印证青年对于促进国际交流、树立国际形象、提升国家“软实力”的积极作用。站在新的历史时期分析青年和青年工作,不难看到胡锦涛青年思想严谨而科学的理论品质及重大而深刻的时代价值。当今世界政治、经济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国际青年争夺战愈演愈烈,党的青年工作也面临各种新情况与新挑战,但综观国际国内大势,中国发展仍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胡锦涛深刻指出,未来属于青年,未来取决于青年,未来更需要青年去创造。当代中国青年的历史使命与青年运动的主题,在根本上与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完全一致,就是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从进一步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出发,全面梳理、分析胡锦涛青年思想对青年工作的指导价值和实践成效,对于引领当代中国青年自觉担负起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历史责任,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伟大征程,无疑具有重要的实践参考与指导价值。
徐小琪[7](2019)在《我国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进入21世纪,信息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更加广泛而深刻。信息资源日益成为重要生产要素、无形资产和社会财富,信息已经在工业、农业等行业领域显现其巨大生产力。对于农业而言,其根本出路在于现代化,农业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基础和支撑,而加快信息化在农业领域的发展不仅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经之路,更将发挥其引领作用。可见,在互联网与物联网时代,推动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共同作用,是实现乡村振兴,解决好“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不仅信息化较强的综合性与产业关联性能够推动农村农业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同时农业农村农民的全面发展又可以进一步加速信息化的进程,二者互动互促,从而实现其协调发展。但是由于我国信息化发展起步晚,加之农业的弱质性,尽管近年来信息化在农业领域中的应用水平不断提高,为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做出了巨大贡献,但相较发达国家仍存在较大差距。显然,当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尚处于农业现代化滞后的协调发展不足状态。在此背景下,明晰我国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具体发展水平,研究如何进一步提高二者协调发展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议题。鉴于此,本文立足于农业经济学、信息生产力学、产业经济学、新地理经济学、管理学等相关理论与方法,采用耦合度法、灰色关联分析法、熵值法、随机效应模型方法、聚类分析法等定量分析方法,按照发现问题-基于相关理论运用实证研究方法分析问题-根据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果解决问题的思路,系统研究了我国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及其相互作用关系,以期为推动我国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提供有益参考和借鉴。首先,根据世界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趋势及我国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以下简称为“二化”)发展的基本实际,对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以及我国“二化”发展历程进行阐述和分析。信息化是传统农业提高生产率的倍增器。信息技术是现代高新科学技术的重要代表之一。在农业领域全面推广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是改造传统产业,引导产业转型升级,是完成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推动力量;而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升,也将推动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中的应用与推动,催生对信息技术创新的需求,从而进一步加速信息进程。其次,在参考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已有测评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实际,并综合数据可获得性,本文运用2003-2016年31省市共33个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熵值法测算出了相应权重。再依此测算出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综合发展指数,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2003年以来各地区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差异的时空演变轨迹和影响因素。研究表明人均财政支农支出、人均用电量、农业劳动生产率是与农业现代化关系最为密切的三个因子,而域名拥有量、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比率和移动电话拥有率则是与信息化关系最为密切的三个因子。再者,利用2003-2016年全国及31省市我国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相关数据,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构建了耦合度模型、协调发展度模型以及分析协调发展影响因素的空间面板计量经济学模型,检验和分析了“二化”之间的相互作用、“二化”时空格局特征及其影响因素。采用耦合度模型和协调发展模型对我国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关系进行了测评,且阐述分析了其时空演变特征、影响因素与发展方向。结果表明,从时序变化来看,我国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度年均增速为7.72%,增长趋势比较稳定;从空间变化来看,“二化”协调发展度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但省际之间协调发展水平悬殊较大,且呈现东部沿海>东北>中部>西北>西南的空间发展格局,而Moran’s I指数结果表明在全局中均呈现一定的空间集聚特征,且表现为正的的相关性。鉴于“二化”协调发展存在空间效应,本文构建了将空间因素考虑在内的空间面板计量经济学模型,并从静态与动态两个层面实证考察了综合经济水平、产业结构、城镇化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投资与消费等因素对“二化”协调发展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二化”协调发展存在空间外溢效应,相邻地区“二化”协调发展水平对本地区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而且“二化”协调发展存在时空依赖性。此外,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人均教育支出、人均科研经费支出、地方人均农林水利支出、外商投资与居民消费的增加,对“二化”协调发展水平的提高均具有积极影响。最后,基于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果,提出了完善协调发展顶层设计、补足农业现代化短板及积极发展农业信息化等促进我国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协调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张莞[8](2019)在《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的国民经济也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旅游业作为影响民生的五大幸福产业之首,正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优质发展阶段,品质化和个性化成为发展重点,必然要求创新旅游发展动力,优化旅游产业结构,促进旅游产业的转型发展和提档升级。实施全域旅游正是转变旅游发展方式、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而产业融合则是推进全域旅游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和重要途径。如今文旅融合大势所趋,已经从国家和地方层面得到体现。5·12汶川地震对于羌族来说是一场巨大灾难,影响深远。灾后重建后的羌族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迈入了全力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关键时期,也迎来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作为支柱产业的旅游业的规模虽有所扩大,但却显现出增长缓慢、产业层次较低、发展后劲不足、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旅游产业融合现象虽出现较早,但存在融合形态较为单一、融合深度不够、产品特色不鲜明、融合效应不显着等问题,迫切需要旅游业进一步寻求资源整合、转型升级与创新发展。因此加强旅游内涵和服务品质建设,加快推进和深化提升跨领域的产业融合和联动发展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本文从阐述产业融合的理论基础出发,探讨了旅游产业融合的内涵、机制及形态,并且分析了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特点和典型案例。在此基础之上,分析了羌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现状、旅游产业融合基础、融合形态、内在机理和动力机制,以及利用系统理论和层次分析法构建了羌族地区的农文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文商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和文体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由此搭建了一套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理论分析框架。本文采取文献研究法、田野调查法、对比分析法等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分别从县域、村镇和景区层面对羌族地区的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现状进行了个案分析和实证研究。在县域层面,采取灰色关联分析法计算了羌区四县——汶川县、理县、茂县和北川县的旅游业与三次产业的关联程度,结合文献研究和田野调查,对四县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程度和水平进行了整体评价;在村镇和景区层面,对应五个田野调查点不同的融合形态,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茂县坪头羌寨、理县桃坪羌寨和北川县石椅羌寨进行了农文旅融合程度的评价,对汶川县水磨古镇进行了文商旅融合程度的评价,对茂县中国古羌城分别进行了文商旅融合程度和文体旅融合程度的评价。同时,本文构建了羌族地区农文旅融合和文商旅融合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对羌区四县分别进行了2013年至2023年的农文旅融合系统和文商旅融合系统的动态仿真模拟分析,以预测未来的总体发展趋势。本文的得出的结论如下:第一,羌族地区推进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具有必然性和紧迫性;第二;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体现出了一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文化效益和生态效益,综合效益初步显现;第三,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三种主要形态为农文旅、文商旅和文体旅,其中农文旅和文商旅最为广泛,文商旅融合发展态势和融合效应优于农文旅融合;第四,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进程缓慢,融合形态较为单一,融合程度不够深入,旅游业与三次产业的融合还处于起步阶段和低浅表层次,融合规模较小,融合效应较为有限,综合效益尚不显着;第五,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尚未建设成熟;第六,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区域水平不协调、不均衡,融合的广度、深度、速度和程度存在较大的空间差异。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制约因素包括产业基础较为薄弱、市场机制发育欠成熟、融合主体的组织障碍、融合客体的创新障碍、政府部门的体制障碍、区位交通不便的先天劣势和自然灾害的突发障碍等等。针对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本文从县域、村镇和景区两个层面提出了优化路径,从政府、企业、村委会和居民四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和建议。希望通过探索羌族地区旅游产业的业态创新和融合发展,以及产业融合的融合路径和发展方向,能够对羌族地区旅游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全域旅游发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形成有益的参考。
董克用,谢佳宏[9](2018)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MPA教育发展历程与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提升》文中指出公共管理硕士(Master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缩写为MPA)专业学位是以公共管理学科及其他相关学科为基础的研究生教育项目,其培养目标是为政府部门及非政府公共机构培养从事公共管理、公共事务和公共政策研究分析等方面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公共管理专门人才。公共管理硕士(MPA)1924年在美国首次设立,和工商管理硕士(MBA)、法律硕士(JM)组成文科高层次职业研究生
张爱国[10](2018)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天津港(集团)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认为当今世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各国共同面临的挑战日益增多,世界经济增长乏力,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基于此,我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的合作倡议。“一带一路”建设,要求港口提供更大的战略支撑,这为包括天津港集团在内的我国港口企业发展带来重大的战略机遇。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战略支点,天津港集团如何能更好的融入之中,优化调整港口空间和功能布局,加快港口转型升级,为“一带一路”建设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分享“一带一路”建设带来的发展红利,这是本篇论文的主要目的。本课题通过分析“一带一路”提出的背景和意义,研究天津港集团目前所处的发展现状,采用PEST分析法、SWOT分析法,对天津港集团发展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得出其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存在的优势与劣势,并列出天津港集团的SWOT矩阵,在此基础上对天津港集团在“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发展战略目标进行研究和探讨。提出了天津港集团的发展战略目标是:建设国际一流的现代化强港和港口投资运营商。依据这一战略目标,提出天津港集团的发展战略步骤,并结合“一带一路”建设及天津港集团的发展现状,确定推进港口转型升级,建设国际一流现代化强港;推进企业提质增效,建设国际一流港口投资运营商等措施来确保天津港集团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
二、建设高素质的人力资源队伍是西藏跨越式发展的关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建设高素质的人力资源队伍是西藏跨越式发展的关键(论文提纲范文)
(1)新中国甘孜藏族自治州干部队伍建设的历史回顾和现实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理性认识甘孜州的基本特点 |
第一节 自然环境的两重性特点 |
一、自然环境的有利因素 |
二、自然环境的制约性因素 |
第二节 社会历史特点 |
一、政治历史沿革与民族人口结构 |
二、民族历史文化独特 |
三、“治藏必先安康”在“治边稳藏”战略中的地位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甘孜州建立至改革开放前干部队伍建设历史回顾 |
第一节 新生政权初期的干部队伍建设 |
一、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培养造就第一代干部 |
二、民主改革为干部队伍建设增添新鲜血液 |
三、这一时期干部队伍建设的主要做法和经验总结 |
第二节 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干部队伍建设 |
一、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培养使用各民族干部 |
二、“文化大革命”时期“左”的环境影响导致干部队伍建设滞后 |
三、这一时期干部队伍建设曲折前进的特点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新时期甘孜州干部队伍建设历程及特点 |
第一节 新时期干部队伍建设迎来机遇与挑战 |
一、新时期发展与稳定为甘孜州工作定位 |
二、中央对涉藏地区实行差别化区域治理迎来干部队伍建设机遇 |
三、市场经济环境和社会利益主体多元化对干部队伍的挑战 |
第二节 新时期甘孜州干部队伍建设的阶段性特点 |
一、恢复党的干部政策确立“四化”标准 |
二、结合民族地区特点提升干部专业能力 |
三、反对分裂维护稳定成为干部政治能力建设重要内容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甘孜州干部队伍建设现状调查 |
第一节 干部队伍结构分析 |
一、干部队伍结构情况 |
二、干部队伍双向流动情况 |
三、干部队伍结构特点分析 |
第二节 干部队伍履职与职业发展状况 |
一、干部队伍履职和职业发展调查 |
二、干部队伍履职和职业发展评价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甘孜州干部队伍建设问题及对策建议 |
第一节 加强干部队伍精神品质和纪律作风修养 |
一、干部队伍精神品质方面 |
二、干部队伍纪律作风方面 |
第二节 着力解决制约干部队伍建设的突出问题 |
一、干部队伍建设中培养难的主要表现和对策 |
二、干部队伍留不住引进难的主要原因和对策 |
三、适应基层工作需要的“双语”干部问题和对策 |
本章小结 |
结语 |
附录:清代选派官员和教师进藏办法及优惠待遇摘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新时代高等职业院校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策略研究 ——以广西A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1.党中央立足新时代做出了对教师队伍建设的重大制度安排 |
2.教育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了《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三)主要概念界定 |
1.高等职业教育 |
2.高等职业院校 |
3.高素质“双师型”教师 |
4.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
5.策略 |
(四)研究现状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五)研究的理论基础 |
1.系统论 |
2.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3.激励理论 |
4.习近平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理念 |
(六)研究内容、思路和方法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思路 |
3.研究方法 |
二、新时代建设高素质的高等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理论概述 |
(一)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历史回顾 |
1.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 |
2.高等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历程 |
(二)新时代建设高素质的高等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内涵 |
1.新时代建设高素质的高等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目标 |
2.新时代建设高素质的高等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原则 |
3.新时代建设高素质的高等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路径 |
(三)新时代建设高素质的高等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重要意义 |
1.满足高等职业院校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
2.推动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需要 |
3.适应社会经济转型发展的需要 |
三、广西高等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现状调查分析 |
(一)调查研究设计与实施 |
1.问卷及访谈提纲编制 |
2.样本选取 |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
1.教师比例与结构情况 |
2.教师认知与资格认定情况 |
3.教师培养培训情况 |
4.教师考评激励情况 |
5.教师职业规划与师德情况 |
(三)调查结论与思考 |
1.“双师型”教师数量存在缺口,结构待优化 |
2.全区建立了认定制度,但还需实行动态管理 |
3.“双师”培训形式丰富,但还有待完善 |
4.没有专门“双师”考核,激励措施不足 |
5.教师职业信念不足,师德准入考察不严谨 |
四、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个案分析——以广西A学院为例 |
(一)A学院简介 |
(二)A学院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举措及成效 |
1.“双师型”教师队伍坚持内培与外引 |
2.教学导师制指引新手教师职业方向 |
3.鼓励校企合作以提高教师“双师”能力 |
4.重视师德建设出台考评办法 |
(三)A学院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与不足 |
1.“双师型”教师数量存在差距 |
2.资格定期再认定管理不足 |
3.缺乏“双师”特色的考核激励 |
4.企业挂职锻炼融入效果欠佳 |
五、加强新时代高等职业院校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策略建议 |
(一)各主体明确自身定位,合力培育“双师型”教师 |
1.政府引导合作,促进产教融合 |
2.学校积极配合,扩大师资规模 |
3.企业转变观念,树立合作意识 |
(二)建立健全“双师型”教师资格准入制度 |
1.规范制定标准,实行动态认定 |
2.严谨考察师德,完善师德建设 |
3.严把准入路径,引进兼职教师 |
(三)构建多元培养格局,完善培训模式 |
1.注重职前和职后培训的衔接 |
2.进一步推进校企合作培训 |
3.整合资源提升“双师”领头人及团队能力 |
(四)结合“双师”特色,设置考核激励措施 |
1.建立考核评价体系,注重发展性评价 |
2.实施激励保障,促进教师发展 |
(五)依托专业平台,提升“双师型”教师职业能力 |
1.培养教师职业信念,明确发展方向 |
2.设置教职工发展中心,关注教师成长 |
3.建设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关注个体需求 |
六、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3)文化自信视域下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境)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境)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目标、方法及创新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思想渊源与指导思想 |
2.1 近代中国铁路倡导者的铁路建设思想 |
2.1.1 盛宣怀的铁路建设思想 |
2.1.2 詹天佑的铁路建设思想 |
2.1.3 梁士诒的铁路建设思想 |
2.1.4 孙中山的铁路建设思想 |
2.1.5 张嘉璈的铁路建设思想 |
2.2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铁路观 |
2.2.1 马克思关于铁路的相关论述 |
2.2.2 恩格斯关于铁路的相关论述 |
2.2.3 列宁、斯大林关于铁路的相关论述 |
2.3 中国共产党人的铁路建设思想 |
2.3.1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铁路建设思想 |
2.3.2 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铁路建设思想 |
2.3.3 以江泽民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铁路建设思想 |
2.3.4 以胡锦涛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铁路建设思想 |
2.3.5 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铁路建设的相关论述 |
第3章 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基础理论探析 |
3.1 基本概念界定 |
3.1.1 文化 |
3.1.2 铁路文化 |
3.1.3 新中国铁路文化 |
3.1.4 文化自信 |
3.2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结构、特征与功能 |
3.2.1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结构 |
3.2.2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特征 |
3.2.3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功能 |
3.3 新中国铁路文化与资本主义国家铁路文化的异同比较 |
3.3.1 新中国铁路文化与资本主义国家铁路文化的共同点 |
3.3.2 新中国铁路文化与资本主义国家铁路文化的不同点 |
3.4 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历程彰显文化自信 |
3.4.1 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内涵 |
3.4.2 从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发展脉络 |
第4章 反映文化自信物质成果的新中国铁路物质文化建设 |
4.1 新中国铁路建筑文化建设 |
4.1.1 有着鲜明时代印记的车站文化建设 |
4.1.2 展现深刻时代价值的铁道文化建设 |
4.2 新中国铁路收藏文化建设 |
4.2.1 有着卓越历史贡献的铁路机车 |
4.2.2 有着特殊历史回忆的铁路车票 |
4.2.3 有着重要历史价值的铁路纪念章(碑) |
第5章 彰显文化自信价值内核的新中国铁路精神文化建设 |
5.1 新中国铁路精神生产 |
5.1.1 革命斗争精神的传承 |
5.1.2 铁路建设精神的彰显 |
5.2 新中国铁路文艺创作 |
5.2.1 难以消解的文化矛盾心理 |
5.2.2 浓郁的红色文化气息 |
5.2.3 多样性的铁路文艺表达 |
5.3 新中国铁路思想政治工作 |
5.3.1 加强理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 |
5.3.2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育爱国精神 |
5.3.3 加强思想政治宣传,增强思想性和政治性 |
5.3.4 加强路风教育,展现“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宗旨 |
第6章 体现文化自信制度保障的新中国铁路制度文化建设 |
6.1 新中国铁路法规制度建设 |
6.1.1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铁路法制建设 |
6.1.2 改革开放到新时代以前的铁路法制建设 |
6.1.3 新时代的铁路法制建设 |
6.2 新中国铁路体制建设和党建工作制度建设 |
6.2.1 新中国铁路体制建设 |
6.2.2 新中国铁路党建工作制度建设 |
第7章 塑造文化自信良好形象的新中国铁路行为文化建设 |
7.1 新中国铁路安全文化建设 |
7.1.1 新中国铁路安全文化建设理念 |
7.1.2 新中国铁路安全文化建设实践 |
7.2 新中国铁路服务文化建设 |
7.2.1 新中国铁路服务文化建设理念 |
7.2.2 新中国铁路服务文化建设实践 |
7.3 新中国铁路职工业余文化活动建设 |
7.3.1 新中国铁路职工业余文化活动建设的意义 |
7.3.2 新中国铁路职工业余文化活动建设的实践 |
第8章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价值及新时代建设路径探析 |
8.1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价值 |
8.1.1 国家建设的动脉 |
8.1.2 时代精神的表征 |
8.1.3 释放人情的场域 |
8.1.4 国际舞台的名片 |
8.1.5 中国故事的素材 |
8.2 加强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的路径 |
8.2.1 加强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的原则 |
8.2.2 加强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的几点举措 |
8.3 创造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新辉煌以增强文化自信 |
8.3.1 注入新时代文化自信的底气 |
8.3.2 “一带一路”倡议下推动中国铁路文化的国际传播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博览轨迹”——铁路文化的实地考察 |
附录2:近代中国铁路车站文化略谈 |
附录3:改革开放以来部分铁路文学杂志创刊表 |
附录4:新中国铁路安全主要法规名录表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科研情况 |
(4)X海事局干部队伍建设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技术路线 |
1.3.3 研究方法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干部 |
2.1.2 干部队伍建设 |
2.1.3 海事局 |
2.2 理论基础 |
2.2.1 双因素理论 |
2.2.2 绩效管理理论 |
3 X海事局干部队伍建设现状分析 |
3.1 对X海事局干部队伍建设的基本情况分析 |
3.1.1 X海事局干部队伍基本信息情况 |
3.1.2 调查问卷结果统计 |
3.2 X海事局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
3.2.1 干部配备无法满足实际工作需要 |
3.2.2 干部职务晋升“天花板”现象突出 |
3.2.3 干部队伍综合素质不高 |
3.2.4 干部队伍活力不强 |
3.3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3.3.1 机构设置不健全 |
3.3.2 对干部队伍持续发展的总体规划不到位 |
3.3.3 干部培训综合质量不高 |
3.3.4 干部激励机制缺失 |
4 国外与国内海事单位干部队伍建设的经验借鉴 |
4.1 国外干部队伍建设概况 |
4.1.1 美国联邦政府:推出高级公务员绩效考核系统 |
4.1.2 澳大利亚:实施高级公务员人才分类管理 |
4.2 国内其它单位干部队伍建设概况 |
4.2.1 河北海事局:实施后备青年人才动态培养机制 |
4.2.2 厦门海事局:开展科级领导干部积分制选拔 |
4.3 经验借鉴 |
4.3.1 优化干部队伍结构 |
4.3.2 提高干部培训针对性和干部培训质量 |
4.3.3 优化干部选拔任用过程 |
4.3.4 完善干部考核办法 |
5 进一步加强X海事局干部队伍建设的对策分析 |
5.1 保持干部队伍的可持续发展 |
5.1.1 合理使用现有职务与职级数 |
5.1.2 适时开展干部轮岗工作 |
5.1.3 盘活优秀年轻干部队伍 |
5.2 优化干部选拔任用程序 |
5.2.1 树立积极向上的选人用人导向 |
5.2.2 注重多渠道多途径考察干部 |
5.2.3 开展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后评估 |
5.3 提升干部队伍综合素质 |
5.3.1 加大外出学习锻炼机会 |
5.3.2 开展干部培训需求分析 |
5.3.3 提高干部培训质量 |
5.4 完善干部激励机制 |
5.4.1 扩大谈心谈话的范围 |
5.4.2 强化干部考察结果运用的力度 |
5.4.3 打通干部“能下”的通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X海事局干部队伍调查问卷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5)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流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核心概念 |
三、文献述评 |
四、理论基础 |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生成 |
第一节 制度化精英主义及其内涵 |
一、何谓制度化精英主义 |
二、制度化精英主义的文化生态 |
第二节 制度化精英主义的历史溯源 |
一、前制度化精英主义时期 |
二、制度化精英主义的萌发与成长 |
三、制度化精英主义的成熟与定型 |
四、制度化精英主义的形变与转型 |
五、制度化精英主义的新发展 |
第三节 学术精英制度化与制度化学术精英 |
一、人才计划:制度化学术精英的“温床” |
二、多元互动:制度化学术精英的生成 |
三、被接受的制度化:学术精英与学术共同体 |
第二章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概况与特征 |
第一节 “两院”院士流动概况 |
一、流动规模 |
二、流动方向 |
第二节 “长江”“杰青”流动概况 |
一、流动规模 |
二、流动方向 |
第三节 “四青”人才流动概况 |
一、流动规模 |
二、流动方向 |
第四节 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整体概况与主要特征 |
一、整体概况 |
二、主要特征 |
第三章 政策驱动与学术精英流动 |
第一节 经济增长与人才竞争 |
一、为经济增长而竞争 |
二、创新驱动与经济发展 |
三、政策激励与人才竞争 |
第二节 地方政府人才政策的要义 |
一、部分省级政府人才政策的要义 |
二、部分非省会中心城市人才政策的要义 |
三、地方政府人才政策的主要特征与革新空间 |
第三节 人才政策与学术精英流动 |
一、学术精英是人才政策的重要对象 |
二、人才政策势差客观存在 |
三、人才政策效力有弱化风险 |
第四章 锦标赛制与学术精英流动 |
第一节 学术锦标赛与大学排名 |
一、大学为何参与学术锦标赛? |
二、大学如何提升大学排名? |
第二节 大学声誉竞争与学术精英流动 |
一、大学学术精英的市场需求度 |
二、大学竞争学术精英的策略 |
三、大学引才策略对学术精英流动的影响 |
第三节 学术精英竞赛型流动及其效益 |
一、学术精英学术流动的效益 |
二、学术精英行政调动的效益 |
三、竞赛型流动与学术精英发展 |
第五章 学术精英流动与大学发展 |
第一节 学术精英流动对流入大学的影响 |
一、“985”大学学术精英引进及其影响 |
二、“211”大学学术精英引进及其影响 |
三、普通大学学术精英引进及其影响 |
四、小结 |
第二节 学术精英流动对流出大学的影响 |
一、“985”大学学术精英流出及其影响 |
二、“211”大学学术精英流出及其影响 |
三、普通大学学术精英流出及其影响 |
四、小结 |
第三节 学术精英流动与大学发展的理论分析 |
一、学术精英流动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 |
二、学术精英吸收能力及其异质性 |
三、学术精英竞争性优势的可转移性 |
第六章 关于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反思 |
第一节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阶段性 |
一、深化改革促进的高等教育自主化 |
二、快速发展推动的高等教育大众化与一流化 |
三、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阶段性及其形成 |
第二节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特殊性 |
一、人才计划支配的学术精英流动 |
二、事业单位制异化的学术精英流动 |
第三节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一般性 |
一、世界一流大学运动与中外大学学术精英流动 |
二、加快推进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国际化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发表情况 |
后记 |
(6)胡锦涛青年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三、基本概念界定 |
四、研究思路和主要方法 |
五、创新点与不足 |
第一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的形成基础与发展阶段 |
第一节 胡锦涛青年思想的理论文化渊源 |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青年思想 |
二、列宁斯大林的青年思想 |
三、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的青年思想 |
四、中西方文化中的青年观点 |
第二节 胡锦涛青年思想形成发展的现实依据 |
一、实践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 |
二、现实需求: 青年工作面临的任务与挑战 |
三、个人因素: 胡锦涛自身的成长与青年工作经历 |
第三节 胡锦涛青年思想的形成发展阶段 |
一、胡锦涛青年思想孕育阶段 |
二、胡锦涛青年思想初步形成阶段 |
三、胡锦涛青年思想丰富完善阶段 |
第二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的基本出发点 |
第一节 青年的地位与价值 |
一、“青年是推动社会历史进步的伟大力量” |
二、“党离不开青年,青年更离不开党” |
三、“未来属于青年,未来取决于青年,未来更需要青年去创造” |
第二节 青年的优势与不足 |
一、青年“最具创造活力” |
二、青年“值得信赖、堪当重任、大有希望” |
三、青年要“认真克服自己的弱点和不足” |
第三节 青年工作的旨归与要求 |
一、培养目标: “四个新一代” |
二、实现路径: “与实践相结合、与人民群众相结合” |
三、基本原则: “尊重青年、理解青年、相信青年、依靠青年” |
第三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之政治视角 |
第一节 以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审视青年和青年问题 |
一、扩大党在青年群体中的执政基础 |
二、注重对青年的引导方式 |
第二节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青年发展提供指引 |
一、强化青年理想信念教育 |
二、青年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
三、推进青年道德建设 |
第三节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青年工作 |
一、服务科学发展是青年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
二、以青年为本 |
三、发挥青年在发展中的生力军作用 |
第四节 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路径论析——以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为例 |
第四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利益视角 |
第一节 “把为大局服务和为青年服务结合起来” |
一、“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 |
二、服务青年是党的宗旨在青年工作中的具体体现 |
第二节 寓引导教育于服务之中 |
一、全党要“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 |
二、青年工作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青年” |
第三节 “竭诚服务青年” |
一、服务青年学习成才 |
二、促进青年就业创业 |
三、维护青年合法权益 |
第四节 案例分析: 在服务青年中赢得青年——以大学青年教师职业获得感生成为例 |
第五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之人才视角 |
第一节 人才强国与青年人才培养 |
一、青年人才是最重要战略性资源 |
二、“提高青年整体素质” |
三、完善青年人才工作的体制机制 |
第二节 科教兴国与青年教育 |
一、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大力实施“科教兴国” |
二、以“人民满意”为衡量标准,持续促进教育公平 |
三、以青年成才为终极目标,不断深化教育改革 |
第三节 社会环境与青年成长 |
一、树立“多样化人才”和“人人皆可成才”的理念 |
二、“以事业感召、培养、造就人才” |
三、青年的成才路径 |
第四节 执政能力与青年干部选拔 |
一、青年干部应具备的素质 |
二、大力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 |
三、创新青年干部选拔机制 |
第五节 案例分析: 共青团如何以改革凝聚青年人才——以高校共青团发展路向为例 |
第六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实践视角 |
第一节 “在火热的社会实践中创造出无悔、永恒的青春” |
一、社会实践是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 |
二、人民群众的实践是青年学习提高的大课堂 |
三、“投身实践是青年成长的必由之路” |
第二节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贡献智慧和力量 |
一、“奉献是崇高的精神境界” |
二、青年要艰苦奋斗 |
三、时代呼唤千千万万青年志愿者 |
第三节 “做伟大时代的创业者” |
一、当代青年“生恰逢时”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是青年汲取营养和力量的源泉” |
三、创新思维是青年发展的希望所在 |
第四节 案例分析: 青年自组织——社会实践主体的新拓展 |
第七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全球视角 |
第一节 青年要努力拓展世界眼光 |
一、起点: 把握国际竞争主动权的首要任务是学习 |
二、任务: “用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丰富自己” |
三、基点: “始终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
第二节 青年是和谐世界的重要建设者 |
一、“和平与发展依然是时代的主题” |
二、青年是和平发展的生力军 |
三、青年“肩负着开创世界人民美好未来之使命” |
第三节 加强各国青年之间的交流 |
一、青年交流是国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
二、重视留学工作 |
三、构建青年交流的长效机制 |
第四节 案例分析: 青年国际交流状况论析——以孔子学院为例 |
第八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的现实启示 |
第一节 坚持党的领导,促进青年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
一、青年运动要坚持党的领导 |
二、准确把握青年脉搏 |
三、优化青年发展的社会环境 |
第二节 坚持以人为本,激发青年的主体自觉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需要青年接续奋斗 |
二、充分发挥青年的主观能动性 |
三、搭建更为广阔的青年创新实践平台 |
第三节 坚持服务青年,把握青年工作的生命线 |
一、注重青年的利益实现 |
二、增强服务青年的实效性 |
三、推进青年工作改革创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7)我国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2.3 对国内外研究的综合评价 |
1.3 研究思路、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思路和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方法与论文特色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信息化相关概念与界定 |
2.1.1 信息化 |
2.1.2 信息化内涵 |
2.2 农业现代化相关概念与界定 |
2.2.1 农业现代化 |
2.2.2 农业现代化内涵 |
2.3 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研究的理论基础 |
2.3.1 信息生产力理论 |
2.3.2 传统农业改造与转型理论 |
第3章 中国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历程与作用机理 |
3.1 中国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历程 |
3.1.1 中国信息化发展历程 |
3.1.2 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历程 |
3.1.3 中国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现状 |
3.2 影响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共同因素 |
3.2.1 国家宏观政策环境 |
3.2.2 技术进步与扩散 |
3.2.3 产业聚集与专业化 |
3.2.4 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
3.3 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的相互作用 |
3.3.1 信息化对农业现代化的作用 |
3.3.2 农业现代化对信息化的作用 |
3.3.3 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相互作用机理 |
第4章 中国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现状及测度 |
4.1 中国信息化发展现状及其测度 |
4.1.1 中国信息化评价指标及方法 |
4.1.2 信息化各构成要素的变化趋势 |
4.1.3 信息化发展水平的时空演变 |
4.2 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现状及其测度 |
4.2.1 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及方法 |
4.2.2 农业现代化各构成要素的变化趋势 |
4.2.3 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时空演变 |
第5章 中国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定量评价 |
5.1 中国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关联度分析 |
5.1.1 信息化发展水平与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 |
5.1.2 信息化各准则层指标与农业现代化各准则层指标 |
5.2 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相互作用的因果关系与定量模型 |
5.2.1 面板数据检验 |
5.2.2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
5.2.3 构建简约模型 |
5.3 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模型的构建 |
5.3.1 耦合度模型 |
5.3.2 协调发展模型与类型划分 |
5.4 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实证结果分析 |
5.4.1 耦合度与协调发展度 |
5.4.2 协调发展类型分析 |
5.4.3 协调发展水平的时序变化 |
5.4.4 协调发展水平的空间变化 |
5.5 结果与讨论 |
第6章 中国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
6.1 计量方法与模型构建 |
6.2 各因素影响作用分析 |
6.2.1 影响因素选择 |
6.2.2 各影响因素作用分析 |
6.3 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6.3.1 变量选择与样本数据 |
6.3.2 空间诊断结果分析 |
6.3.3 静态面板计量实证结果分析 |
6.3.4 动态面板计量实证结果分析 |
6.4 结果与讨论 |
第7章 促进中国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对策 |
7.1 完善协调发展顶层设计,因地施策推动各地区“二化”协调发展 |
7.2 促进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 |
7.3 推进农业信息化发展,充分发挥信息生产力在农业领域的作用 |
7.4 推动空间结构优化,构建科学合理的“二化”空间布局 |
第8章 结论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不足之处与未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8)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 选题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进展述评 |
(一) 国外研究进展 |
(二) 国内研究进展 |
(三) 国内外研究进展评价 |
三、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一) 研究视角 |
(二) 研究方法 |
(三) 技术路线 |
四、田野调查选点说明 |
(一) 羌区四县 |
(二) 羌族村寨 |
(三) 旅游景区 |
五、研究内容和重点难点 |
(一) 研究内容 |
(二) 研究重点 |
(三) 研究难点 |
六、创新点与不足 |
(一) 创新点 |
(二) 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内涵、机制及形态 |
第一节 理论基础 |
一、产业融合理论 |
二、产业链理论 |
三、系统动力学理论 |
四、全域旅游发展观 |
第二节 旅游产业融合的内涵 |
一、旅游产业的内涵与外延 |
二、旅游产业融合的内涵 |
第三节 旅游产业融合的动力机制 |
一、机制及动力机制 |
二、旅游产业融合的系统结构 |
三、旅游产业融合的动力机制 |
第四节 旅游产业融合的形态 |
一、旅游业与第一产业的融合 |
二、旅游业与第二产业的融合 |
三、旅游业与其他第三产业的融合 |
第五节 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形态 |
一、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基础 |
二、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主要形态 |
三、民族地区的旅游产业综合性融合 |
四、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典型案例 |
五、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普遍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基础、形态及机制 |
第一节 羌族地区基本情况 |
一、羌族与羌族地区 |
二、自然地理状况 |
三、历史文化状况 |
四、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
第二节 羌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现状 |
一、旅游资源 |
二、旅游业发展现状 |
三、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基础 |
一、产业发展水平 |
二、市场发育程度 |
三、灾后重建 |
四、资源条件 |
第四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形态 |
一、羌族地区的农文旅融合 |
二、羌族地区的文商旅融合 |
三、羌族地区的文体旅融合 |
第五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内在机理 |
一、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主体 |
二、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客体 |
三、政府部门在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中的作用 |
四、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过程 |
第六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动力机制 |
一、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系统的结构分析 |
二、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系统的动力机制 |
三、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系统的制约因素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评价体系 |
第一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评价方法 |
一、产业融合评价方法 |
二、旅游产业融合评价方法 |
三、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评价方法的选择 |
第二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评价指标体系 |
一、评价指标选取依据 |
二、农文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 |
三、文商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 |
四、文体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 |
第三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赋值 |
一、农文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赋值 |
二、文商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赋值 |
三、文体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赋值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羌族地区县域旅游产业融合评价与预测分析 |
第一节 汶川县旅游产业融合整体评价 |
一、汶川县旅游业发展情况 |
二、汶川县旅游产业融合现状 |
三、汶川县旅游产业融合评价 |
第二节 理县旅游产业融合整体评价 |
一、理县旅游业发展情况 |
二、理县旅游产业融合现状 |
三、理县旅游产业融合评价 |
第三节 茂县旅游产业融合整体评价 |
一、茂县旅游业发展情况 |
二、茂县旅游产业融合现状 |
第四节 北川县旅游产业融合整体评价 |
一、北川县旅游业发展情况 |
二、北川县旅游产业融合现状 |
三、北川县旅游产业融合评价 |
第五节 羌区四县旅游产业融合的预测分析 |
一、农文旅融合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
二、文商旅融合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
三、动态仿真模拟分析 |
第六节 羌区四县旅游产业融合的整体评价与对比分析 |
一、整体评价 |
二、对比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羌族地区村镇与景区旅游产业融合评价与个案研究 |
第一节 茂县坪头羌寨农文旅融合现状评价与个案分析 |
一、坪头羌寨基本情况 |
二、农文旅融合现状 |
三、农文旅融合评价 |
四、坪头羌寨农文旅融合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二节 理县桃坪羌寨农文旅融合现状评价与个案分析 |
一、桃坪羌寨基本情况 |
二、农文旅融合现状 |
三、农文旅融合评价 |
四、桃坪羌寨农文旅融合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三节 北川县石椅羌寨农文旅融合现状评价与个案分析 |
一、石椅羌寨基本情况 |
二、农文旅融合现状 |
三、农文旅融合评价 |
四、石椅羌寨农文旅融合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四节 汶川县水磨古镇文商旅融合现状评价与个案分析 |
一、水磨古镇基本情况 |
二、文商旅融合现状 |
三、文商旅融合评价 |
四、水磨古镇文商旅融合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五节 茂县中国古羌城文商旅和文体旅融合现状评价与个案分析 |
一、中国古羌城基本情况 |
二、文商旅和文体旅融合现状 |
三、文商旅和文体旅融合评价 |
四、中国古羌城文商旅和文体旅融合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六节 五个田野调查点的对比分析 |
一、旅游产业融合基础的对比分析 |
二、旅游产业融合形态的对比分析 |
三、旅游产业融合路径的对比分析 |
四、旅游产业融合水平和效应的对比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问题探析、制约因素与对策建议 |
第一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问题探析 |
一、旅游产业融合形态单一 |
二、旅游产业融合深度不够 |
三、旅游产业融合水平不高 |
四、旅游产业融合效应不足 |
五、旅游产业融合的配套支撑和公共服务不成熟 |
六、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区域水平不协调 |
第二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制约因素 |
一、原生动力不足—产业基础较为薄弱 |
二、拉力不足—市场机制发育欠成熟 |
三、推力不足—区域经济发展整体滞后 |
四、阻力重重—融合主体、融合客体和政府部门的障碍因素 |
五、斥力较大—区位交通不便的先天劣势和自然灾害的突发障碍 |
第三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优化思考 |
一、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优化目标 |
二、羌族地区县域旅游产业融合的优化路径 |
三、羌族地区村镇和景区旅游产业融合的优化路径 |
第四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
一、政府方面 |
二、企业方面 |
三、村委会方面 |
四、居民方面 |
本章小结 |
结论及展望 |
主要结论 |
一、羌族地区推进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具有必然性和紧迫性 |
二、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取得的成效 |
三、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特点 |
四、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 |
五、进一步优化和推进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思考 |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附录五 |
附录六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及科研项目 |
(9)改革开放以来我国MPA教育发展历程与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提升(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MPA教育为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素质和能力提升做出了重要贡献 |
1.1 提升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素质和能力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
1.2 我国干部教育培训制度和工作发展回顾 |
1.3 MPA教育为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素质和能力提升做出了重要贡献 |
2 我国MPA教育的发展历程和特点 |
2.1 我国MPA教育发展历程 |
2.2 我国MPA教育发展的特点和经验 |
3 对我国MPA教育和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的展望 |
3.1 要引导MPA研究生处理好工作与学习的关系 |
3.2 要坚持以提升MPA研究生素质和能力为核心 |
4 对《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的展望 |
(10)“一带一路”背景下天津港(集团)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2.1 国外研究状况 |
1.2.2 国内研究状况 |
1.2.3 评述 |
1.3 研究方法 |
1.3.1 调查研究法 |
1.3.2 文献研究法 |
1.3.3 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研究法 |
1.4 研究思路及框架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框架 |
2 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 |
2.1 企业战略与战略管理 |
2.1.1 企业战略的概念 |
2.1.2 企业战略的特征 |
2.1.3 企业战略管理的概念 |
2.1.4 企业战略管理的内容 |
2.1.5 企业战略管理的作用 |
2.1.6 企业战略与战略管理的关系 |
2.2 相关理论 |
2.2.1 企业发展战略理论 |
2.2.2 战略选择的主要决定因素 |
2.3 分析工具 |
2.3.1 PEST分析方法 |
2.3.2 SWOT分析矩阵 |
3 天津港集团发展现状 |
3.1 天津港概述 |
3.1.1 天津港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
3.1.2 天津港发展历程 |
3.1.3 天津港港口规模 |
3.1.4 天津港经济腹地 |
3.1.5 天津港周边港口分析 |
3.2 天津港集团简介 |
3.3 天津港集团融入“一带一路”的意义 |
3.3.1 “一带一路”的基本内涵 |
3.3.2 天津港集团融入“一带一路”的优势 |
4 天津港集团外部及内部环境分析 |
4.1 天津港集团外部环境分析 |
4.1.1 政治环境分析 |
4.1.2 经济环境分析 |
4.1.3 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
4.1.4 技术环境分析 |
4.2 天津港集团内部环境分析 |
4.2.1 企业文化现状分析 |
4.2.2 人才发展现状分析 |
4.2.3 科技创新现状分析 |
4.2.4 财务管理现状分析 |
4.3 天津港集团发展战略SWOT分析 |
4.3.1 天津港集团面临的机遇 |
4.3.2 天津港集团面临的挑战 |
4.3.3 天津港集团面临的优势 |
4.3.4 天津港集团面临的劣势 |
4.3.5 天津港集团的SWOT分析矩阵 |
4.4 天津港集团综合竞争力分析 |
5 “一带一路”背景下天津港集团发展战略规划 |
5.1 天津港集团的企业愿景与使命 |
5.1.1 企业愿景 |
5.1.2 企业使命 |
5.1.3 核心价值理念 |
5.2 天津港集团的发展战略目标 |
5.2.1 企业发展战略目标 |
5.2.2 企业发展战略步骤 |
5.3 天津港集团的发展战略选择 |
5.3.1 企业总体战略 |
5.3.2 企业具体战略 |
6 “一带一路”背景下天津港集团发展战略保障措施 |
6.1 推进港口转型升级,建设国际一流现代化强港 |
6.1.1 优化港口空间布局,实现港产城协调发展 |
6.1.2 提升港口航运枢纽功能,打造开放新高地 |
6.1.3 加快港航业态升级发展,建设复合型港口业态 |
6.1.4 实施平安港口、绿色港口建设工程 |
6.1.5 建设智慧型港口,实现跨越式发展 |
6.2 推进企业提质增效,建设国际一流港口投资运营商 |
6.2.1 做优做强主业,创新培育新兴业务 |
6.2.2 立足“一带一路”建设,拓展经营网络 |
6.2.3 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激发企业发展活力 |
6.2.4 提升管理效能,提高发展质量效益水平 |
6.2.5 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打造高素质人才队伍 |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基本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建设高素质的人力资源队伍是西藏跨越式发展的关键(论文参考文献)
- [1]新中国甘孜藏族自治州干部队伍建设的历史回顾和现实问题研究[D]. 曾毅. 西南民族大学, 2020
- [2]新时代高等职业院校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策略研究 ——以广西A学院为例[D]. 夏敏.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7)
- [3]文化自信视域下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研究[D]. 邱铁鑫.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6)
- [4]X海事局干部队伍建设问题与对策研究[D]. 卢真.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3)
- [5]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流动[D]. 郭书剑.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3)
- [6]胡锦涛青年思想研究[D]. 侯燕. 扬州大学, 2019(06)
- [7]我国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研究[D]. 徐小琪. 湖南农业大学, 2019(01)
- [8]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D]. 张莞. 西南民族大学, 2019(03)
- [9]改革开放以来我国MPA教育发展历程与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提升[J]. 董克用,谢佳宏.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18(11)
- [10]“一带一路”背景下天津港(集团)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 张爱国. 兰州交通大学, 20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