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填充法制备聚乙烯原位复合材料

聚合填充法制备聚乙烯原位复合材料

一、聚合填充法制备聚乙烯原位复合材料(论文文献综述)

史豪[1](2021)在《纤维素纳米晶/阴离子聚合尼龙6复合材料的工艺调控及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阴离子聚合尼龙6(Anionic polyamide 6,APA6)比普通PA6具有更优异性能,如聚合反应温度低、工艺流程简单、分子量大等优点,但APA6制品仍存在高温状态下强度和模量较差、低温韧性不足、尺寸稳定性不佳等缺陷。为此,国内外通过共混填充、嵌段和接枝方法对APA6进行了改性以扩大它的应用范围,其中纳米粒子填充改性是一种重要方式。纤维素纳米晶(CNC)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再生性以及高结晶度和高强度等特性,广泛应用于聚合物填充改性。然而CNC表面能高,有很强的自团聚趋势,仅通过直接填充无法发挥作用。因此,本文分别采用两种方案制备CNC/APA6原位复合材料,一是PA6单体(己内酰胺)和CNC直接共混聚合法,二是在CNC表面引发接枝PA6的方法。通过本研究,解决了CNC与PA6加工难的问题,得到一种新的高性能纳米复合材料,拓展了天然高分子材料在工程塑料领域的应用,同时实现了纳米粒子在聚合物中的理想分散和界面粘接。研究内容主要包括:1.利用纤维素纳米晶表面的活性,对其进行改性。首先利用CNC表面的羟基与甲苯二异氰酸酯(TDI)的对位异氰酸根进行反应,剩余的邻位异氰酸根再通过己内酰胺(CL)进行封端,制备接枝有酰基化己内酰胺的改性CNC(CNC-g-CL,mCNC)。研究了工艺条件对接枝改性的影响,结果如下:升高温度和TDI/CNC(摩尔比),减少溶剂用量有利于CNC与TDI反应,提高TDI取代CNC上-OH程度(DSTDI)和己内酰胺封端异氰酸根程度(DSCL),但存在最大值。采用不同条件制备了一系列DSCL从8.34%到66.72%不等的CNC-g-CL2.用CNC-g-CL和己内酰胺原位开环聚合制备mCNC/APA6复合材料。CNC-g-CL阻聚作用小且与APA6相容性好,实现CNC对APA6的增强作用。mCNC1/APA6的拉伸强度和弯曲模量分别为97.7MPa和3.9GPa,比APA6分别提高24%和63%,0~200℃的范围内,储能模量均大于纯APA6和未改性的CNC与APA6复合材料。同时mCNC/APA6复合材料的耐热性提高,玻璃化转变温度为70℃,比纯APA6提高40℃。3.在CNC表面引发己内酰胺阴离子开环聚合,制备的纤维素纳米晶接枝尼龙6(CNC-g-PA6)复合材料中CNC颗粒均匀地分散在APA6基体中,且平均粒径小于1微米,同时通过TEM观察到大量单分散CNC存在,实现了纳米材料的良好分散。CNC增强作用明显,拉伸强度最高达到108.1 MPa,比纯APA6增加了37.7%。通过工艺调控,冲击强度达到7.9 kJ/m2,相比于纯APA6提升了46%,此时拉伸强度为101.1 MPa高过纯APA6 29%,实现了同步增强增韧。而且CNC-g-PA6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从纯APA6的30℃提高到90℃,显着提升了材料的耐热性。

王章慧,方传杰,程梁,胡帆,刘璀静,姚之侃,朱利平[2](2021)在《用于水中微污染物脱除的吸附型分离膜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饮水安全与健康是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传统的以孔径筛分为分离机理的膜材料难以同时实现水中微污染物的特异性脱除和有益物质的保留.针对这一问题,本研究小组近年来持续开展了用于水中微污染物脱除的吸附型分离膜基础研究与关键技术研发,该类膜材料将吸附功能和膜过滤功能结合起来,通过膜中吸附功能基团和微污染物之间的非共价相互作用,可实现水中微污染物的快速脱除.从吸附型分离膜的结构设计角度出发,通过表面凝胶填充、本体填充、原位复合等方法对分离膜进行吸附功能化改性,发展了一系列可用于微污染物高效脱除的吸附型分离膜,并赋予膜抗污、抗菌、刺激响应、选择性吸附等多重功能,进一步研究了吸附分离机理,阐述膜结构与分离性能间的相互关系,为发展用于微污染物高效脱除的吸附分离膜提供理论与方法支撑.此外,关于饮用水中微污染物脱除的膜材料制备与结构调控研究成果已实现从基础研究到实际应用的转化,所开发的中空纤维膜材料及其净水技术被应用于家用净水设备,已实现规模化生产与应用.

翟阅臣[3](2020)在《基于碳点的荧光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应用》文中认为在各种各样的发光材料中,碳点由于其发光效率高,化学稳定性好,耐光漂白,生物相容性好,低毒性和绿色环保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生物成像,荧光探针,太阳能电池和光催化等领域。碳点的强发光性质,使得它们在白光发光二极管(WLED)中有着潜在的应用。然而,碳点在固态时会发生聚集诱导猝灭现象,如何解决碳点在固态中保持单分散状态,是实现碳点固态发光的关键。本文中,我们从绿光碳点和红光碳点出发,研究了碳点的合成方法,特性表征,以及基于碳点的复合材料的制备和应用。具体如下:1.以蒙脱土为固态分散基质,制备了绿光碳点与蒙脱土复合材料。通过静电吸附,络合和氢键等多种作用,将绿光碳点嵌入到蒙脱土的层状结构中,从而避免了绿光碳点由聚集而引起的荧光猝灭,实现了绿光碳点的固态发光。这一工作为碳点的固态发光提供了清晰的思路,为碳点的应用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复合材料的荧光量子效率为11%,具有低毒性,良好的热稳定性,光稳定性和有机溶剂稳定性,这些特性为复合材料应用于WLED提供了保障。此外,复合材料还具有颗粒尺寸小的特点,作为一种荧光标记材料,它可以用于不同材料的指纹压印采集。2.以氯化钠晶体为固态分散基质,制备了绿光碳点与氯化钠复合材料。以氯化钠晶体为载体,通过对热的氯化钠过饱和溶液的冷却,将绿光碳点嵌入到晶体中,从而实现了绿光碳点的固态发光。氯化钠晶体同时还作为保护层,减少了外在因素影响,减少了碳点的能量损失,使得复合材料的荧光量子效率进一步提高到了25%。这种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光稳定性和有机溶剂稳定性,作为一种颜色转换层,它可以应用于制备色温连续可调的WLED。3.以硫酸钡为固态分散基质,制备了绿光碳点与硫酸钡复合材料。通过静电吸附作用,将绿光碳点与Ba2+和SO42-结合,以绿光碳点为发光中心,进行原位复合,从而实现绿光碳点的固态发光,进一步提升了复合材料的稳定性,其荧光量子效率为27%。这种复合方法对于其他颜色发光且带有负电荷的碳点具有通用性。这种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光稳定性,并且它们不溶于酸碱溶液和有机溶剂,这些特点都保证了这种复合材料可以作为颜色转换层应用于WLED的制备。4.以聚乙烯吡咯烷酮为固态分散基质,制备了红光碳点与聚乙烯吡咯烷酮复合材料,补充了碳点在红光部分在WLED中的应用。通过简单的物理搅拌和元素掺杂,将红光碳点嵌入到聚乙烯吡咯烷酮分子链中,实现了红光碳点的固态发光,其荧光量子效率为25%。在聚乙烯吡咯烷酮的作用下,这种复合材料在长时间紫外光照射下,依然具有强荧光发射;与商用封装材料混合后,其荧光强度不变。因此作为颜色转换层,可以实现显色指数为92的WLED。

武嘉[4](2019)在《聚丙烯酸基复合弹性体的制备及结构生色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结构色是光与周期性排列纳/微尺寸物理结构相互作用而反射出的颜色,在显示材料、光学器件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具有高机械强度、柔韧性、耐机械疲劳、耐溶剂的配位弹性结构色材料能较大幅度提高其使用寿命和应用范围。然而,目前在配位弹性结构色材料研究中仍存在以下问题:弹性结构色材料强度低,柔韧性和机械疲劳性差,耐溶剂蒸气性不明确。针对上述问题本论文利用分子相容性原理、原位复合法制备了含不同金属离子的聚丙烯酸基配位复合弹性体及弹性结构色材料。基于分子相容性原理,以低玻璃化转变温度的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为基质,实现了与低分子量聚丙烯酸和无色金属离子原位复合,其中,低分子量聚丙烯酸主链易舒展、配位构型多样;通过尿素分解控制金属离子与聚丙烯酸的配位交联反应,形成配位网络与共聚物的紧密缠绕结构;通过调节聚丙烯酸中羧基与金属离子摩尔比制备了高强度、耐机械疲劳、优异自恢复性和耐溶剂性的聚丙烯酸基配位复合弹性体。聚丙烯酸中羧基与Zn2+、Cd2+、Mg2+摩尔比分别为1:0.5、1:0.5、1:0.4时,制备的配位复合弹性体机械性能优异。含Zn2+的复合弹性体在拉伸应变181%时,拉伸强度为4.08 MPa,破裂应变能为5.33 MJ/m3。在压缩应变80%时,压缩强度为7.0 MPa。含Cd2+的复合弹性体在拉伸应变420%时,拉伸强度为4.36 MPa,破裂应变能为11.38 MJ/m3。在压缩应变74%时,压缩强度为8.0 MPa。含Mg2+的复合弹性体在拉伸应变585%时,拉伸强度为3.07 MPa。在压缩应变78%时,压缩强度为6.9 MPa。利用高强度、柔韧性、耐疲劳的聚丙烯酸基配位复合弹性体引入到胶体晶体构筑微球缝隙中,锁定胶体晶体,制备的Zn2+配位弹性结构色膜拉伸强度达3.26 MPa。弹性结构色膜经拉伸、弯曲、压缩疲劳后颜色保持不变。弹性结构色膜对水、甲醇、乙醇、乙腈和氯仿蒸气具有耐溶剂性。Cd2+配位弹性结构色膜在拉伸循环600次、连续弯曲300次、连续压缩300次后反射峰保持不变。两种弹性结构色膜都展现出优异的机械稳定性。高分子量聚乙烯醇主链含有大量羟基,与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和低分子量聚丙烯酸相容性好且具有弱相互作用,引入到配位复合弹性体中形成多组分紧密缠绕结构。聚丙烯酸中羧基与Zn2+摩尔比为1:0.5时,复合弹性体在拉伸应变501%时,拉伸强度为4.46 MPa,破裂应变能为12.88 MJ/m3。制备的弹性结构色膜分别连续拉伸600次、弯曲600次、压缩400次后反射峰不变。弹性结构色膜展现出优异的机械稳定性。

江能德[5](2019)在《反应性聚合物/MCPA6原位复合材料的结构、性能及其原位成纤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原位聚合技术制备MCPA6原位复合材料是一种有效改性MCPA6的方法,添加少量的第二组分反应性聚合物会对复合体系结构和性能产生很大影响。本文通过己内酰胺阴离子聚合制备了两种不同结构和含量反应性聚合物添加的MCPA6原位复合材料薄片,通过裁剪制样,在不破坏样品内部原始结构的情况下对其结构变化和材料性能进行深入分析,并对MCPA6原位复合材料中“原位成纤”现象进行了探讨。首先,在体系中引入柔性TPEU,制备了不同TPEU含量的TPEU/MCPA6原位复合体系,借用FTIR、DSC、DMA、SAXS和SEM等现代分析检测技术对复合体系的分子链结构、分子量、相容性,以及晶区和非晶区的结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体系产生了TPEU-co-MCPA6共聚物,其分子量随着TPEU含量的增加逐渐降低。TPEU和MCPA6的相容性显着提高,在宏观上为均相,且仅有一个Tg,但微观上存在着相分离。少量(0.25%和1%)TPEU加入使基体结晶度提高6.9%和3.9%,继续增加TPEU含量对基体结晶有阻碍作用,结晶温度和结晶完善程度随着TPEU含量增加而降低。TPEU的加入促进了复合体系分子链的运动能力,非晶区密度逐渐降低,体系自由体积增加,材料韧性显着提高,10%TPEU/MCPA6复合体系断裂伸长率提高147%。随后,我们首次以PAR为大分子活化剂,在MCPA6中引入刚性PAR,制备了不同PAR含量的PAR/MCPA6原位复合体系,研究了催化剂含量变化对复合材料的影响,并对其聚合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聚合过程中存在化学反应,生成PAR-co-MCPA6,分子量随PAR含量的增加而降低,1%PAR能够促进基体结晶,提高结晶速率,继续增加PAR则阻碍基体结晶,结晶完善程度逐渐降低,10%PAR体系产生了交联的网络结构。复合体系非晶区也存在微相分离,密度先降低后增加。刚性PAR分子链的引入使分子链的运动能力降低,材料刚性和模量得到提高,2.5%PAR含量时弹性模量提高29%。体系中加入小分子活化剂TDI,拉伸强度和模量分别提高20%和33%。针对以上两个MCPA6原位复合体系断面形成的微纤现象,结合其结构变化和对前人研究的分析,对MCPA6原位复合材料中常见的微纤机理进行了研究。认为MCPA6原位复合体系分子量的降低、非晶区结构的蓬松,以及微相分离的形成对基体原位微纤的形成有显着影响。

刘昊[6](2019)在《二氧化硅气凝胶/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二氧化硅气凝胶是一种高孔隙率、高比表面积、低密度、低导热率、低介电性常数和低折射率的多孔材料,作为新型高效隔热材料在航空航天、军事、建筑等领域已广泛应用,然而气凝胶脆性大、易碎等问题,限制了其发展空间。将SiO2气凝胶纳米网络骨架结构引入到聚合物基体中,一方面能从根本上解决气凝胶力学性能差的问题;另一方面可通过选用不同基体及添加石墨烯增强体以获得在隔热、力学及柔韧性等综合性能方面优异的气凝胶/聚合物复合材料,从而拓展气凝胶的应用领域,推动气凝胶产业的发展。本论文以SiO2气凝胶粉体为添加剂,分别选用环氧树脂和聚酰亚胺为基体,采用原位复合法制备综合性能优异的复合材料。研究SiO2气凝胶不同添加量对聚合物微观结构、力学性能和隔热及耐热性能的影响,关联三者关系探讨纳米骨架结构气凝胶粒子和石墨烯对聚合物力学性能和隔热性能的增强机制。主要工作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以正硅酸乙酯为硅源,草酸及氨水为催化剂,通过调节溶胶-凝胶过程、超临界干燥、球磨工艺过程等,获得振实密度为0.0739 g/cm3,导热系数为0.0256 W·m-1·K-1,比表面积为796 m2/g,粒径均一的超细SiO2气凝胶粉体。(二)以SiO2气凝胶粉体为隔热填料,聚酰亚胺为基体,采用两步法制备柔性隔热膜。对比分析复合方式、气凝胶添加量对聚酰亚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及热学性能的影响并推导复合材料的热传导机制。发现气凝胶在聚酰亚胺基体中分散均匀、能够保持原有孔洞结构,SiO2气凝胶显着提高了聚酰亚胺的隔热性能与耐热性能,气凝胶添加量为20 wt.%时,SiO2气凝胶/聚酰亚胺柔性复合隔热膜的热失重初始温度由400℃提高至543℃;导热系数由 0.371 W·m-1·K-1 降至 0.071 W·m-1·K-1,降低了 81%。(三)以SiO2气凝胶为隔热填料,石墨烯为增强相,环氧树脂为基体,通过原位复合法制备SiO2气凝胶/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和SiO2气凝胶/石墨烯/环氧树脂三元复合材料。考查气凝胶和石墨烯不同添加量对环氧树脂微观结构、力学性能和隔热性能的影响,关联力学性能和隔热性能获得最佳工艺制备条件。当SiO2气凝胶添加量为8 wt.%时,石墨烯添加量为0.1 wt.%时,三元复合材料的导热系数为0.063 W·m-1·K-1,比纯环氧树脂降低了约68.0%,;SiO2气凝胶/石墨烯/环氧树脂拉伸强度为50.05 MPa,断裂伸长率为13.30%,弹性模量为1825 MPa,与SiO2气凝胶/环氧树脂相比,分别提高了 21.39%、6.70%、4.41%。

强磊[7](2017)在《碳纳米管增强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提出碳纳米管(carbonnanotube-CNT)具有优异的力学、电学和热学等性能,是一种理想的增强材料,但是通常难以将高含量的CNT均匀分散到基体中,同时CNT的取向性也无法得到保证,导致制备的复合材料的性能远远低于预期值。将CNT宏观体如碳纳米管薄膜作为增强体材料,是一种制备高性能CNT复合材料的有效方法。例如,通过阵列抽丝法制备得到了高性能碳纳米管/聚合物复合材料,然而限制于基底的尺寸,难以控制复合材料的尺寸且难以连续化制备。本论文在开放大气环境下,利用CVD法连续制备了中空CNT宏观体并通过原位沉积制备了 CNT/环氧树脂(EP)复合薄膜。环氧树脂以收缩液的形式进入CNT管束之间,实现了 CNT与环氧树脂在分子水平上复合,从而制备得到了高性能的复合材料。利用纸带工艺和滚轮工艺制备得到的复合薄膜均具有优异的力学和电学性能。CNT含量和收集速率对复合薄膜的性能具有很大影响。由纸带工艺制备的复合薄膜(CNT含量为24.5 wt%)其强度和电导率分别达到0.9GPa和1700 S/cm,该工艺对复合薄膜的层数和长度具有控制性,可以实现连续化制备高性能CNT复合薄膜。由滚轮工艺制备的复合薄膜(CNT含量为22 wt%)其强度和电导率分别达到1.7 GPa和1600 S/cm。该方法操作简便,适合制备高强度的CNT复合材料。使用相似的制备工艺,制备了 CNT/Cu复合薄膜,并通过热压烧结方式将多层复合薄膜制成复合板材。两种工艺都可以实现CNT的高含量和高取向性,为制备高性能CNT复合材料提供了新的思路。

徐禄波[8](2016)在《聚酰亚胺微球及其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指出聚酰亚胺(PI)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机械性能以及耐化学腐蚀性,被广泛应用于微电子器件,航空航天,汽车制造,气体分离,胶黏剂等领域。然而聚酰亚胺树脂本身的导电性能和导热性能差,这些缺点限制了聚酰亚胺在航空、微电子等领域的应用。在PI树脂中引入石墨烯(GNPs)或氮化硼(BN)能有效提高PI导电性能或导热性能。传统复合工艺如原位复合、溶液复合或熔融复合往往需要对纳米填料进行改性,而且难以调控纳米填料在聚合物基体中的网络结构。聚合物微球尺寸小、比表面积大,表面容易包覆纳米粒子,通过聚合物/纳米粒子复合微球可以在聚合物基体内构建三维有序的纳米填料网络结构。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以PI微球为基础开发一种既能避免对纳米填料进行改性,又能让纳米填料在PI基体中形成三维有序的网络结构的工艺路线来制备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和导热性能的PI复合材料。为此,本论文从PI微球的制备出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工作:首先以聚乙烯醇(PVA)为表面活性剂,通过沉淀法制备聚醚酰亚胺(PEI)微球。以光学显微镜和激光粒度仪为表征手段研究了PVA的添加方式、PVA配比、PEI浓度、搅拌速度、析出温度、析出方式等工艺条件对PEI微球的形貌、粒径大小及分布的影响。结合工艺条件探索的相关数据,描述了PEI/PVA/DMAc混合溶液的结构模型,并解释了PEI微球的形成机理。其次,制备了PEI/r-GO核壳结构复合微球,并以复合微球为原料制备了三维有序的PEI/r-GO复合材料。傅立叶转换红外光谱(FTIR)证明,PEI微球与氧化石墨烯(GO)之间存在较强的氢键相互作用。拉曼光谱(Raman)、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表明r-GO已经被包覆到PEI微球表面。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和热失重分析(TGA)显示PEI/GO和PEI/r-GO拥有良好的热学性能。模压成型时,r-GO会在PEI基体形成三维有序的r-GO网络结构。三维有序的r-GO网络结构赋予了PEI/r-GO复合材料良好的导电性能和导热性能。导电渗滤阀值低至0.15 vol%,当r-GO含量为2 wt%时,电导率达到1.4×10-2 S/m。导热系数在r-GO含量为2 wt%时也高达0.26 W/mK,比纯PEI树脂提高了50%以上。最后,制备了PEI/h-BN复合微球以及含有三维有序网络结构的PEI/h-BN复合材料。SEM图像显示h-BN紧贴在PEI微球表面,界面之间存在较强的相互作用力。h-BN包覆到PEI微球表面上之后会提高PEI微球的Tg和热稳定性。X射线衍射(XRD)数据及SEM图像显示,热压成型后h-BN在PEI基体中形成了沿网络通路取向排列的三维有序网络结构。特殊网络结构的存在会极大的提高PEI/h-BN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在h-BN添加量为50 wt%时,复合材料的导热系数为1.269 W/m K,而通过溶液复合制备的复合薄膜导热系数仅仅为0.681W/m K。300oC高温热处理1 h后PEI树脂会浸润h-BN粒子,阻断h-BN粒子间的相互接触,破坏h-BN的网络结构,导致材料的导热系数降低。当h-BN添加量为50 wt%时,经过热处理后PEI/h-BN复合材料的导热系数降低到了0.816W/m K。

汪晓鹏[9](2015)在《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的改性研究进展》文中提出综述了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的物理、化学和其他改性方法的研究进展。

戴梅芳[10](2014)在《耐热环氧树脂改性材料的制备及表征》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旨在制备高耐热性的环氧树脂(EP)为目的,以EP为基体,分别采用共混的方法制备EP/木质素复合材料和原位复合的方法制备EP/二氧化硅(SiO2)原位复合材料。通过力学性能测试、维卡热变形温度测试、红外光谱分析(FT1R)、热重分析(TG)、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手段对复合材料的结构及性能进行研究与分析,优化实验配方及工艺,为制备具有较好耐热性的EP复合材料提供理论依据。对木质素的结构及热稳定性进行表征。FTIR分析表明,木质素结构中含有明显的芳香环和C=O伸缩振动峰;SEM分析表明,部分木质素发生团聚现象;TG分析表明,木质素在200℃左右开始分解,在309℃左右失重率最大。EP/木质素复合材料的研究表明,木质素的粉碎时间为4min,粒径分布为400-500nm,木质素用量为15phr时,EP/木质素复合材料的耐热性和韧性最好,此时的热变形温度为74.5℃,弯曲强度为16.3MPa;TG分析表明,随着木质素用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得到提高。EP/Si02原位复合材料的研究表明,溶剂种类和PH值对EP/SiO2原位复合材料的性能影响较大,当呋喃作为反应溶剂,在弱酸性溶液中制备SiO2,所得到的EP/SiO2原位复合材料的韧性较好;FTIR显示,SiO2是以化学键的形式接到了 EP的分子链上:TG分析表明,随着SiO2用量的增加,EP/SiO2原位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明显提高,当SiO2用量为7.5phr时,EP/SiO2原位复合材料的耐热性最好。综上所述,木质素和5iO2都能提高EP的耐热性能,当木质素用量为15phr时,EP/木质素复合材料耐热性能最好;当SiO2用量为7.5phr时,EP/SiO2原位复合材料的耐热性最好。

二、聚合填充法制备聚乙烯原位复合材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聚合填充法制备聚乙烯原位复合材料(论文提纲范文)

(1)纤维素纳米晶/阴离子聚合尼龙6复合材料的工艺调控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尼龙6
        1.1.1 尼龙6 的简介
        1.1.2 尼龙6 的聚合方法
        1.1.2.1 水解聚合
        1.1.2.2 阴离子聚合
        1.1.2.3 阳离子聚合
        1.1.3 尼龙6 的改性研究
    1.2 纳米粒子对尼龙6 的改性
        1.2.1 纳米粒子对高分子材料的改性
        1.2.2 纳米粒子的表面接枝改性
        1.2.3 阴离子法制备尼龙6 纳米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1.3 纤维素纳米晶改性聚合物
        1.3.1 纤维素纳米晶(CNC)
        1.3.1.1 CNC的结构
        1.3.1.2 CNC的特性
        1.3.1.3 CNC的制备方法
        1.3.1.4 CNC的表面改性
        1.3.2 纤维素纳米晶/聚合物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1.4 纤维素纳米晶/PA6 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1.5 立体依据及研究内容
        1.5.1 选题依据
        1.5.2 本课题拟采取的研究思路
第二章 纤维素纳米晶表面接枝酰基化己内酰胺的制备及表征
    2.1 药品与仪器
        2.1.1 实验原料
        2.1.2 实验设备
    2.2 纤维素表面接枝酰基化己内酰胺的制备
        2.2.1 纤维素纳米晶的预处理
        2.2.2 纤维素纳米晶的异氰酸酯官能化
        2.2.3 纤维素纳米晶接枝己内酰胺
    2.3 分析测试
        2.3.1 FT-IR检测
        2.3.2 TDI取代CNC上-OH程度(DS_(TDI))的测定
        2.3.3 CNC-g-CL中 CL取代CNC-g-TDI上-NCO(DS_(CL))的测定
        2.3.4 利用SEM-EDX测定CNC-g-TDI的元素组成
    2.4 结果与讨论
        2.4.1 改性纤维素纳米晶结构分析
        2.4.2 纤维素纳米晶表面接枝酰基化己内酰胺的制备工艺研究
        2.4.2.1 不同催化剂对CNC与 TDI反应的影响
        2.4.2.2 CNC与 TDI的反应温度对DS_(TDI)和DS_(CL)的影响
        2.4.2.3 溶剂甲苯的用量对DS_(TDI)和DS_(CL)的影响
        2.4.2.4 TDI/CNC(摩尔比)对DS_(TDI)和DS_(CL)的影响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共混法制备(改性)纤维素纳米晶/尼龙6 原位复合材料及性能研究.
    3.1 药品与仪器
        3.1.1 实验用原料
        3.1.2 实验设备
    3.2 纤维素纳米晶与己内酰胺直接共混制备纳米复合材料
        3.2.1 原料储存和预处理
        3.2.2 CNC的表面改性
        3.2.3 复合材料的制备
    3.3 测试与表征
        3.3.1 机械性能测试
        3.3.2 转化率
        3.3.3 结晶性能
        3.3.4 动态力学性能(DMA)
    3.4 结果与讨论
        3.4.1 聚合条件的选择
        3.4.2 不同干燥方式对CNC/APA6 复合材料的影响
        3.4.3 改性CNC(CNC-g-CL)对复合材料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纤维素纳米晶表面引发接枝尼龙6 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4.1 药品与仪器
        4.1.1 实验用原料
        4.1.2 实验设备
    4.2 CNC-G-PA6 的制备
        4.2.1 原料储存和预处理
        4.2.2 活化剂CNC-g-CL的制备
        4.2.3 复合材料的制备
    4.3 测试与表征
        4.3.1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4.3.2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4.3.3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4.3.4 机械性能测试
        4.3.5 转化率
        4.3.6 结晶、熔融行为
        4.3.7 动态力学性能(DMA)
    4.4 结果与讨论
        4.4.1 CNC-g-CL的 DS_(CL)对CNC-g-PA6 制备工艺的影响
        4.4.2 引发剂的用量对CNC-g-PA6 制备工艺的影响
        4.4.3 不同CNC含量对CNC-g-PA6 的性能影响
        4.4.4 相同 CNC含量时不同 DS_(CL)的活化剂对CNC-g-PA6 的性能影响
    4.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2)用于水中微污染物脱除的吸附型分离膜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表面凝胶填充制备吸附型分离膜
2 本体填充制备吸附型分离膜
3 原位复合制备吸附型分离膜
4 吸附型中空纤维膜的制备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5 结论

(3)基于碳点的荧光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碳点的合成方法
        1.2.1 化学氧化法
        1.2.2 超声波降解法
        1.2.3 化学刻蚀法
        1.2.4 热分解法
        1.2.5 电化学氧化法
        1.2.6 水热法
        1.2.7 溶剂热法
        1.2.8 微波法
        1.2.9 微波辅助加热法
        1.2.10 固相法
    1.3 碳点的发光机理
        1.3.1 共轭π键的能量转移
        1.3.2 表面缺陷态
        1.3.3 荧光分子或荧光基团
    1.4 碳点的应用
        1.4.1 碳点在生物成像中的应用
        1.4.2 碳点在药物/基因传送中的应用
        1.4.3 碳点在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
        1.4.4 碳点在化学传感器中的应用
        1.4.5 碳点在光催化中的应用
        1.4.6 碳点在光动力治疗和光热治疗中的应用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绿光碳点蒙脱土复合材料的合成及其应用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
        2.2.1 实验材料
        2.2.2 实验表征
    2.3 实验方法
        2.3.1 绿光碳点的合成
        2.3.2 绿光碳点蒙脱土复合材料的合成
        2.3.3 复合材料体的体相材料合成
        2.3.4 基于复合材料的LED的制备
        2.3.5 绿光碳点、蒙脱土及复合材料的毒性实验
        2.3.6 复合材料在指纹压印中的应用
    2.4 结果与讨论
        2.4.1 绿光碳点的荧光性质
        2.4.2 复合材料的荧光性质
        2.4.3 复合材料的合成机理
        2.4.4 复合材料的形貌表征
        2.4.5 复合材料的稳定性
        2.4.6 复合材料的应用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绿光碳点氯化钠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应用
    3.1 引言
    3.2 材料与仪器设备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仪器
    3.3 实验方法
        3.3.1 绿光碳点的合成
        3.3.2 绿光碳点氯化钠复合材料的合成
        3.3.3 复合材料体相的材料制备
        3.3.4 基于复合材料的WLED的制备
    3.4 结果与讨论
        3.4.1 绿光碳点水溶液的光谱
        3.4.2 复合材料的光谱和寿命
        3.4.3 复合材料的形貌表征
        3.4.4 复合材料的光稳定性和热稳定性
        3.4.5 复合材料的溶剂稳定性和结构稳定性
        3.4.6 WLED的制备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高亮度高稳定性的绿光碳点硫酸钡复合材料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与实验设备
        4.2.1 实验材料
        4.2.2 仪器表征
    4.3 实验方法
        4.3.1 绿光碳点的合成
        4.3.2 蓝光碳点的合成
        4.3.3 绿光碳点硫酸钡复合材料的制备
        4.3.4 WLED的制备
    4.4 结果与讨论
        4.4.1 绿光碳点的光谱及其形貌表征
        4.4.2 复合材料的光谱、寿命及光激发依懒性特性
        4.4.3 复合材料的结构、形貌表征和元素分析
        4.4.4 静电吸附作用在复合材料制备过程中的重要性
        4.4.5 温度对复合材料的影响
        4.4.6 溶剂对复合材料的影响
        4.4.7 紫外光对复合材料的影响
        4.4.8 静电自主装法的通用性
        4.4.9 基于绿光碳点硫酸钡复合材料的WLED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红光碳点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在WLED中的应用
    5.1 引言
    5.2 材料与表征
        5.2.1 实验材料
        5.2.2 表征仪器
    5.3 试验方法
        5.3.1 绿光碳点的合成
        5.3.2 红光碳点的合成
        5.3.3 绿光碳点淀粉复合材料的制备
        5.3.4 红光碳点基复合材料的制备
        5.3.5 碳点基荧光体相材料的制备
        5.3.6 基于碳点基复合材料的WLED的制备
    5.4 结果与讨论
        5.4.1 绿光碳点的光谱和形貌分析
        5.4.2 红光碳点的光谱和形貌分析
        5.4.3 碳点基复合荧光材料的性质
        5.4.4 碳点基复合荧光材料的形貌与寿命
        5.4.5 碳点基复合荧光材料的光稳定性和体相材料
        5.4.6 基于碳点基复合材料的WLED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4)聚丙烯酸基复合弹性体的制备及结构生色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1 绪论
    1.1 引言
    1.2 结构色
    1.3 光子晶体
        1.3.1 光子晶体种类
        1.3.2 胶体微球的构筑材料
        1.3.3 胶体晶体的自组装方法
        1.3.4 胶体光子晶体的填充材料
    1.4 弹性体
        1.4.1 含氢键弹性体
        1.4.2 含配位键弹性体
    1.5 弹性体在结构生色材料中的应用
        1.5.1 弹性体对结构色膜的机械增强作用
        1.5.2 超分子弹性体在结构生色中自愈合作用
        1.5.3 液晶弹性体在结构生色中的应用
    1.6 聚丙烯酸在配位交联反应和复合材料中的应用
    1.7 论文的设计思想
2 聚丙烯酸基配位复合弹性体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主要试剂及仪器设备
        2.2.2 Zn~(2+)与聚丙烯酸配位交联产物的制备
        2.2.3 三单体共价交联聚合物的制备
        2.2.4 Zn~(2+)配位复合弹性体的制备
        2.2.5 Cd~(2+)配位复合弹性体的制备
        2.2.6 Mg~(2+)配位复合弹性体的制备
        2.2.7 表征及测试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配位交联产物中Zn~(2+)含量的测定
        2.3.2 三单体共价交联聚合物的制备
        2.3.3 配位复合弹性体的制备过程
        2.3.4 配位复合弹性体的表征
        2.3.5 配位复合弹性体的机械性能
    2.4 本章小结
3 配位弹性结构色膜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主要试剂及仪器设备
        3.2.2 Zn~(2+)配位弹性结构色膜的制备
        3.2.3 Cd~(2+)配位弹性结构色膜的制备
        3.2.4 表征及测试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配位弹性结构色膜的制备过程
        3.3.2 Zn~(2+)配位弹性结构色膜的光学性能
        3.3.3 Zn~(2+)配位弹性结构色膜的纳米结构
        3.3.4 Zn~(2+)配位弹性结构色的角度依存性及反射峰的理论计算
        3.3.5 Zn~(2+)配位弹性结构色膜的机械性能
        3.3.6 Zn~(2+)配位弹性结构色膜的耐溶剂蒸气性
        3.3.7 Cd~(2+)配位弹性结构色膜的光学性能
        3.3.8 Cd~(2+)配位弹性结构色膜的纳米结构
        3.3.9 Cd~(2+)配位弹性结构色膜的角度依存性
        3.3.10 Cd~(2+)配位弹性结构色膜的机械性能
    3.4 本章小结
4 聚乙烯醇掺杂配位复合弹性体的制备及其结构生色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主要试剂及仪器设备
        4.2.2 聚乙烯醇掺杂锌离子配位复合弹性体的制备
        4.2.3 聚乙烯醇掺杂锌离子配位弹性结构色膜的制备
        4.2.4 表征及测试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聚乙烯醇掺杂锌离子配位复合弹性体的制备
        4.3.2 聚乙烯醇掺杂锌离子配位复合弹性体的表征
        4.3.3 聚乙烯醇掺杂锌离子配位复合弹性体的机械性能
        4.3.4 配位弹性结构色膜的光学性能
        4.3.5 配位弹性结构色膜的纳米结构
        4.3.6 配位弹性结构色膜的角度依存性
        4.3.7 配位弹性结构色膜的机械性能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与创新点
    5.2 创新点摘要
    5.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5)反应性聚合物/MCPA6原位复合材料的结构、性能及其原位成纤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前言
    1.2 阴离子聚合制备MCPA6原位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1.2.1 与小分子共聚改性MCPA
        1.2.2 预聚物大分子活化剂改性MCPA
        1.2.3 填加高分子量聚合物原位聚合改性MCPA
    1.3 PAR/MCPA6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1.3.1 PAR简介
        1.3.2 PA6/PAR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1.3.3 基于阴离子聚合的PAR/MCPA6原位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1.4 MCPA5/TPU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1.4.1 热塑性聚氨酯(TPU)简介
        1.4.2 PA6/TPU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1.4.3 基于阴离子聚合的MCPA6/TPU原位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1.5 本论文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1.5.1 本论文研究目的
        1.5.2 本论文研究内容
        1.5.3 本论文创新之处
第2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原料及实验仪器设备
        2.1.1 主要实验设备仪器
        2.1.2 实验原料
    2.2 实验样品的制备
        2.2.1 纯MCPA6样品的制备
        2.2.2 MCPA6/TPU原位复合样品的制备
        2.2.3 PAR/MCPA6原位复合样品的制备
        2.2.4 样品后处理
    2.3 样品的测试与表征
        2.3.1 特性粘度测试
        2.3.2 红外光谱测试(FTIR)
        2.3.3 核磁分析(1H-NMR)
        2.3.4 示差扫描量热分析(DSC)
        2.3.5 广角X射线衍射测试(WXRD)
        2.3.6 小角X射线散射测试(SAXS)
        2.3.7 动态力学测试(DMA)
        2.3.8 热重测试(TG)
        2.3.9 静态拉伸力学测试
        2.3.10 表面形貌测试(SEM)
第3章 TPEU/MCPA6原位复合体系结构和性能研究
    3.1 TPEU/MCPA6原位复合材料产率及特性粘度分析
    3.2 TPEU/MCPA6原位复合材料红外光谱分析
    3.3 TPEU/MCPA6原位复合材料相容性分析
        3.3.1 Small法
        3.3.2 动态力学分析
        3.3.3 刻蚀形貌分析
    3.4 TPEU/MCPA6原位复合材料结晶能力及晶型结构分析
        3.4.1 示差扫描量热分析
        3.4.2 广角X射线衍射分析
    3.5 TPEU/MCPA6原位复合材料基体堆砌结构分析
        3.5.1 小角X射线散射分析
        3.5.2 动态热机械分析
    3.6 TPEU/MCPA6原位复合材料热稳定性分析
    3.7 TPEU/MCPA6原位复合材料机械性能分析
        3.7.1 储能模量分析
        3.7.2 静态拉伸机械性能分析
    3.8 TPEU/MCPA6原位复合材料断面形貌分析
    3.9 本章小结
第4章 PAR/MCPA6原位复合体系结构和性能研究
    4.1 PAR/MCPA6原位复合体系分子链结构及机理分析
        4.1.1 PAR氨解分析
        4.1.2 PAR/MCPA6原位复合材料聚合机理分析
        4.1.3 PAR/MCPA6原位复合材料聚合过程中副反应分析
    4.2 不同引发剂浓度对PAR/MCPA6原位复合体系影响
        4.2.1 不同引发剂浓度对聚合时间、产率及分子量的影响
        4.2.2 不同引发剂浓度的5%PAR/MCPA6原位复合材料DSC分析
        4.2.3 不同引发剂浓度的5%PAR/MCPA6原位复合材料WXRD分析
        4.2.4 不同引发剂含量的5%PAR/MCPA6原位复合材料TG分析
    4.3 不同PAR含量对PAR/MCPA6原位复合体系影响
        4.3.1 不同PAR含量的PAR/MCPA6原位复合材料产率及特性粘度分析
        4.3.2 不同PAR含量的PAR/MCPA6原位复合材料DSC分析
        4.3.3 不同PAR含量的PAR/MCPA6原位复合材料WXRD分析
        4.3.4 不同PAR含量的PAR/MCPA6原位复合材料DMA分析
        4.3.5 不同PAR含量的PAR/MCPA6原位复合材料SAXS分析
        4.3.6 不同PAR含量的PAR/MCPA6原位复合材料热稳定性分析
        4.3.7 不同PAR含量的PAR/MCPA6原位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分析
        4.3.8 不同PAR含量的PAR/MCPA6原位复合材料表面结构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MCPA6原位复合材料中基体原位成纤机理
    5.1 原位成纤概念
    5.2 原位成纤的不同MCPA6原位复合体系特性规律分析
    5.3 原位成纤的主要因素分析
        5.3.1 分子量及其分布对基体原位成纤的影响
        5.3.2 共聚物的生成和微相分离对基体原位成纤的影响
        5.3.3 复合体系堆砌结构变化对原位成纤的影响
    5.4 MCPA6原位复合材料结构变化诱导基体原位成纤机理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成果

(6)二氧化硅气凝胶/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隔热材料的研究意义
    1.2 隔热材料的研究现状
    1.3 SiO_2气凝胶性质及其应用概述
        1.3.1 SiO_2气凝胶隔热机理
        1.3.2 SiO_2气凝胶的制备
        1.3.3 SiO_2气凝胶隔热材料应用现状
    1.4 SiO_2气凝胶/聚合物复合材料
        1.4.1 SiO_2气凝胶/聚酰亚胺复合材料
        1.4.2 SiO_2气凝胶/石墨烯/环氧树脂复合材料
    1.5 本课题研究意义与创新点
    1.6 本课题研究内容
第二章 设备及分析表征方法
    2.1 实验药品及仪器
        2.1.1 实验药品
        2.1.2 设备及测试仪器
    2.2 实验内容
        2.2.1 SiO_2气凝胶粉末的制备
        2.2.2 SiO_2气凝胶/聚酰亚胺复合膜的制备
        2.2.3 SiO_2气凝胶/石墨烯/环氧树脂三元复合材料的制备
    2.3 分析测试与表征方法
        2.3.1 密度
        2.3.2 扫描电子显微镜
        2.3.3 透射电子显微镜
        2.3.4 X射线衍射分析
        2.3.5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2.3.6 热重-差示扫描分析
        2.3.7 拉伸性能测试
        2.3.8 氮气吸附-脱附测试
        2.3.9 粉体粒度分布测试
        2.3.10 导热系数测试
第三章 SiO_2气凝胶粉体的制备及耐温性研究
    3.1 引言
    3.2 SiO_2气凝胶粉体的制备及热处理
    3.3 热处理对SiO_2气凝胶形貌及结构影响
        3.3.1 热处理对SiO_2气凝胶的影响机制
        3.3.2 热分析表征
        3.3.3 形貌分析
        3.3.4 结构表征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SiO_2气凝胶/聚酰亚胺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4.1 前言
    4.2 SiO_2气凝胶/聚酰亚胺复合膜(SiO_2/PI)的制备
        4.2.1 缩聚后复合
        4.2.2 缩聚前复合
    4.3 SiO_2/PI的结构及性能表征
        4.3.1 形貌分析
        4.3.2 结构表征
        4.3.3 力学性能分析
        4.3.4 热稳定性分析
        4.3.5 隔热性能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SiO_2气凝胶/石墨烯/环氧树脂三元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5.1 前言
    5.2 SiO_2气凝胶/环氧树脂复合材料(SiO_2/EP)的制备与性能分析
        5.2.1 SiO_2/EP的制备
        5.2.2 SiO_2/EP的形貌、结构与性能表征
    5.3 石墨烯/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5.3.1 石墨烯的制备与改性
        5.3.2 石墨烯/环氧树脂复合材料(FrGO/EP)料的制备
        5.3.3 FrGO的表征
        5.3.4 FrGO/EP的表征
    5.4 SiO_2气凝胶/石墨烯/环氧树脂复合材料(SiO_2/FrGO/EP)的制备与表征
        5.4.1 SiO_2/FrGO/EP的制备
        5.4.2 SiO_2/FrGO/EP的形貌及性能表征
    5.5 本章小节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后期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主要成果
作者及导师简介
附件

(7)碳纳米管增强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碳纳米管的简介
        1.1.1 碳纳米管的结构与分类
        1.1.2 碳纳米管的制备
        1.1.3 碳纳米管的性能
    1.2 碳纳米管复合材料
        1.2.1 碳纳米管/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1.2.2 碳纳米管/金属基复合材料
    1.3 碳纳米管增强的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因素
        1.3.1 碳纳米管结构
        1.3.2 碳纳米管的含量
        1.3.3 碳纳米管的取向性
        1.3.4 界面结合力
    1.4 目前存在的问题
    1.5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与意义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意义
第2章 纸带工艺制备碳纳米管/环氧树脂复合薄膜及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2.2.2 样品制备
        2.2.3 力学和电学性能测试
        2.2.4 样品的表征
    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2.3.1 复合薄膜的制备工艺
        2.3.2 碳纳米管宏观体结构及成分分析
        2.3.3 碳纳米管/环氧树脂复合薄膜含量表征与分析
        2.3.4 碳纳米管含量对复合薄膜性能的影响
        2.3.5 收集速率对碳纳米管/环氧树脂复合薄膜性能的影响
        2.3.6 碳纳米管/环氧树脂复合薄膜制备工艺讨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滚轮工艺制备碳纳米管/环氧树脂复合薄膜及其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3.2.2 样品的制备
        3.2.3 力学和电学性能测试
        3.2.4 样品的表征
    3.3 结果分析与讨论
        3.3.1 碳纳米管/环氧树脂复合薄膜组分分析
        3.3.2 碳纳米管/环氧树脂复合薄膜的力学性能
        3.3.3 碳纳米管/环氧树脂复合薄膜的电学性能
        3.3.4 不同复合工艺的对比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碳纳米管/铜基复合材料的制备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4.2.2 样品制备
        4.2.3 力学和电学性能测试
        4.2.4 样品的表征
    4.3 实验结果分析
        4.3.1 复合薄膜的制备工艺
        4.3.2 复合薄膜物相成分分析
        4.3.3 复合薄膜的热压
        4.3.4 复合板材的力学性能
        4.3.5 复合板材的拉伸断口形貌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创新点
    5.1 主要结论
    5.2 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8)聚酰亚胺微球及其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聚合物微球
        1.2.1 聚合物微球的分类
        1.2.2 聚合物微球的制备方法
        1.2.3 聚合物微球的性能及应用
    1.3 聚合物/石墨烯核壳结构复合微球
        1.3.1 石墨烯简介
        1.3.2 聚合物/石墨烯核壳结构微球的制备方法
        1.3.3 聚合物/石墨烯核壳结构微球的性能及应用
    1.4 聚酰亚胺概述
        1.4.1 聚酰亚胺的发展历史与研究现状
        1.4.2 聚酰亚胺的合成方法
        1.4.3 聚酰亚胺的性能及应用
        1.4.4 聚酰亚胺/石墨烯复合材料
        1.4.5 聚酰亚胺/氮化硼复合材料
    1.5 聚酰亚胺微球
        1.5.1 聚酰亚胺微球的研究现状
        1.5.2 聚酰亚胺微球的制备方法
        1.5.3 聚酰亚胺微球的性能及应用
    1.6 本文的研究背景、意义和内容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主要试剂及原料
    2.2 实验仪器
    2.3 样品的制备
        2.3.1 聚醚酰亚胺微球的制备
        2.3.2 聚醚酰亚胺/石墨烯复合微球的制备
        2.3.3 聚醚酰亚胺/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
        2.3.4 聚醚酰亚胺/氮化硼复合微球的制备
        2.3.5 聚醚酰亚胺/氮化硼复合材料的制备
    2.4 测试与表征
第三章 聚醚酰亚胺微球的制备工艺研究及机理探索
    3.1 引言
    3.2 结果与讨论
        3.2.1 表面活性剂的影响
        3.2.2 聚醚酰亚胺浓度的影响
        3.2.3 搅拌速度的影响
        3.2.4 析出温度的影响
        3.2.5 析出方式的影响
        3.2.6 机理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三维有序聚醚酰亚胺/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结果与讨论
        4.2.1 聚醚酰亚胺微球的制备
        4.2.2 氧化石墨烯的性能表征
        4.2.3 聚醚酰亚胺/石墨烯复合微球的制备及结构表征
        4.2.4 聚醚酰亚胺/石墨烯复合微球的热学性能
        4.2.5 三维有序聚醚酰亚胺/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
        4.2.6 聚醚酰亚胺/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能
        4.2.7 聚醚酰亚胺/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聚醚酰亚胺/氮化硼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结果与讨论
        5.2.1 聚醚酰亚胺微球与氮化硼的性能表征
        5.2.2 聚醚酰亚胺/氮化硼复合微球的制备
        5.2.3 聚醚酰亚胺/氮化硼复合微球的热学性能
        5.2.4 聚醚酰亚胺/氮化硼复合材料的断面SEM形貌
        5.2.5 氮化硼在聚醚酰亚胺/氮化硼复合材料中的取向程度
        5.2.6 聚醚酰亚胺/氮化硼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
    5.3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致谢

(9)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的改性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物理改性[3-4]
    1.1 填充改性
    1.2 与低熔点低黏度树脂共混改性
    1.3 流动改性剂改性
2 化学交联改性[22-23]
    2.1 过氧化物交联
    2.2 偶联剂交联
    2.3 辐射交联
3 其他改性
    3.1 液晶高分子改性[24-25]
    3.2 聚合填充
    3.3 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纤维改性
    3.4 合金化
    3.5 复合化
    3.6 加工工艺改性
4 结语

(10)耐热环氧树脂改性材料的制备及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环氧树脂
        1.2.1 环氧树脂的发展状况
        1.2.2 环氧树脂的性能特点
        1.2.3 环氧树脂的改性方法
        1.2.4 环氧树脂的应用领域
    1.3 环氧树脂耐热性的研究进展
        1.3.1 木质素改性环氧树脂
        1.3.2 二氧化硅改性环氧树脂
        1.3.3 其他方法改性环氧树脂
    1.4 木质素
        1.4.1 木质素的结构特点及分类
        1.4.1.1 木质素的结构特点
        1.4.1.2 木质素的分类
        1.4.2 木质素的物化性质
        1.4.2.1 木质素的物理性质
        1.4.2.2 木质素的化学性质
        1.4.3 木质素化学接枝改性的方法
    1.5 论文的目的、内容及创新之处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内容
        1.5.3 创新之处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主要原料和助剂
    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2.3 EP/木质素复合材料的制备
        2.3.1 木质素的预处理
        2.3.2 EP/木质素复合材料的制备
    2.4 EP/SiO_2原位复合材料的制各
        2.4.1 溶胶-凝胶法制备SiO_2
        2.4.2 EP/SiO_2原位复合材料的制备
    2.5 性能测试与结构表征
        2.5.1 力学性能测试
        2.5.1.1 弯曲测试
        2.5.1.2 拉伸剪切测试
        2.5.2 FTIR分析
        2.5.3 SEM分析
        2.5.4 TG分析
        2.5.5 维卡热变形温度测试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3.1 木质素的结构表征
        3.1.1 木质素的FTIR分析
        3.1.2 木质素的粒径分布
        3.1.3 木质素的SEM分析
        3.1.4 木质素的TG分析
    3.2 EP/木质素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研究
        3.2.1 木质素粒径对EP/木质素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3.2.1.1 EP/木质素复合材料弯曲性能研究
        3.2.1.2 EP/木质素复合材料SEM分析
        3.2.2 木质素用量对EP/木质素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3.2.2.1 EP/木质素复合材料热性能研究
        3.2.2.2 EP/木质素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研究
        3.2.2.3 EP/木质素复合材料粘接性能研究
    3.3 溶胶-凝胶法制备SiO_2条件优化
        3.3.1 溶剂种类的影响
        3.3.2 PH值的影响
        3.3.3 FTIR分析
    3.4 原位复合EP/SiO_2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研究
        3.4.1 原位复合EP/SiO_2材料的FTIR分析
        3.4.2 原位复合EP/SiO_2材料耐热性研究
        3.4.3 原位复合EP/SiO_2材料SEM分析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硕士期间发表文章

四、聚合填充法制备聚乙烯原位复合材料(论文参考文献)

  • [1]纤维素纳米晶/阴离子聚合尼龙6复合材料的工艺调控及性能研究[D]. 史豪. 青岛科技大学, 2021(02)
  • [2]用于水中微污染物脱除的吸附型分离膜研究进展[J]. 王章慧,方传杰,程梁,胡帆,刘璀静,姚之侃,朱利平. 膜科学与技术, 2021(01)
  • [3]基于碳点的荧光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应用[D]. 翟阅臣.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2020(07)
  • [4]聚丙烯酸基复合弹性体的制备及结构生色性能研究[D]. 武嘉. 大连理工大学, 2019
  • [5]反应性聚合物/MCPA6原位复合材料的结构、性能及其原位成纤机理研究[D]. 江能德. 华侨大学, 2019(01)
  • [6]二氧化硅气凝胶/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刘昊. 北京化工大学, 2019(06)
  • [7]碳纳米管增强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强磊. 华东理工大学, 2017(01)
  • [8]聚酰亚胺微球及其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徐禄波.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2016(08)
  • [9]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的改性研究进展[J]. 汪晓鹏. 上海塑料, 2015(04)
  • [10]耐热环氧树脂改性材料的制备及表征[D]. 戴梅芳. 大连工业大学, 2014(05)

标签:;  ;  ;  ;  ;  

聚合填充法制备聚乙烯原位复合材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