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7908和17900 IP卡有何不同?(论文文献综述)
徐艟[1](2014)在《基于成本的电话营销策略刍议》文中研究指明从成本优化的角度来看,选择最低资费来展开电话营销并不代表可以牺牲通话质量,必须将话费低和线路好结合起来,在省钱和提高效率的博弈中寻求最佳平衡点。不能为了盲目追求先进设备而超支,也不能以牺牲营销达成效率的代价换取成本的降低。在考虑改善硬件的同时不能忽视软件的建设,人员的合理管理和专业培训往往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投资回报,这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间接的成本优化。
王东焰[2](2011)在《山东通信智能公话系统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回顾国内外公用通信事业的发展历程,我国的公话业务起步较晚,发展普及程度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占我国公用电话总数95%以上的是计费器式有人值守公话和IC卡无人值守公话,这两种公话在运营中都暴露出一些问题和不足,推出新型公话业务已成为运营商的迫切需求。因此,本文分析重点分析研究了当时企业面临的竞争形势和市场需求,提出了智能公话系统平台的设计方案和业务运营管理思路。论文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内容:分析讨论了山东通信智能公话系统平台的建设背景、建设目标、建设方案、建设过程和业务运营以及运营效果。就智能公话系统平台的方案选型、系统架构、系统配置、系统实现、主要功能、安全保障等方面内容进行了具体研究设计。就业务运营情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探讨。对业务下一步发展前景进行了预测。
张岩[3](2011)在《论长途流失用户的反争夺》文中提出在联通固定电话上用电信的17968IP卡拨打电话,即为电信公司争夺了联通用户,联通公司要想把这部分流失用户争夺回来即为反争夺。所述的长途流失用户的反争夺是指固定电话长途流失用户的反争夺。
徐笑菲[4](2011)在《电信卡广告媒体投放管理项目研究与实践》文中指出截至2009年底,全国广告经营额突破2000亿元,广告经营单位增加到20多万户,广告从业人员达到130多万人。中国的广告业依托中国经济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不仅如此,随着数字技术的渗透,广告业还出现了许多新的发展态势。数字技术已经全面融入媒体产业,新媒体大量出现,传媒版图加速扩展,传播价值链、传播渠道、接受终端、传媒接触方式等均已出现重大变化。目前很多企业乐于用大量资金做广告,但广告媒体甚多,宣传效果差异较大,因此,企业面临着在广告预算范围内选择合适媒体实现多重目标的决策问题。本文通过广告媒体投放管理体系现状及规划分析,结合广告媒体绩效评估体系,运用现代项目管理的理论、方法与技术,着重论述广告媒体投放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多个广告绩效评估方面的问题。通过数据分析,合理规划广告投放各环节的管理与控制;通过运用相关项目管理的理论知识,建立起适应各产品的广告媒体投放绩效评估体系与质量管理制度,同时建立新媒体广告投放控制管理体系。本文以上海电信公司电信卡广告投放项目建设为实践案例,将研究成果运用到实际广告媒体投放管理中,并选择适应电信卡产品的广告新媒体,建立相应的管理控制体系和绩效评估体系,确保广告投放管理进度和质量达到预期的目标。本文的研究成果为同类项目管理提供了较好的借鉴作用。
解文旭[5](2011)在《中国电信骨干智能网优化方案研究》文中指出智能网是各大电信运营商提供增值业务的主要手段之一,在电信网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开拓新的业务增长点也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而怎样充分合理地利用网络资源,同时增强网络的安全性,是运营商极为关注的课题。本文结合中国电信骨干智能网的现状,对智能网组网方式、容灾备份及网络优化方案进行了探讨。论文首先阐述了智能网的工作原理,介绍了智能网组网的关键技术和智能网的组网方式。其次,结合中国电信的现状,对骨干智能网网络优化需求进行了分析,由满足网络安全和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需要入手,从智能网的构建、网络与设备能力设计、网络管理与维护等方面对优化方案进行了研究。最后,以智能网技术的发展,结合现网运营商所面临的问题,对中国电信智能网在全国层面提供跨网络(PSTN、NGN、PLMN)的增值业务解决方案进行了探讨。
张志成[6](2009)在《中继网关的扩展与完善》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IP网络和语音技术的迅速发展,传统的PSTN网络与IP网络的融合在下一代网络(NGN)的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继网关作为连接PSTN网络与IP网络的关键设备,获得了广泛的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结合作者在研究生阶段的研发工作,本硕士论文系统总结了针对中继网关的扩展和完善,主要目标是增加业务功能和提高设备性能。论文的内容分六部分,第一部分首先简单介绍了PSTN网络、IP网络及其相关协议,接着介绍了下一代网络及其互联互通,得出了中继网关在下一代网络中的重要作用。中继网关是连接PSTN网络与IP网络的桥梁,主要负责信令和媒体流在PSTN和IP网络之间的转换。第二部分阐述了中继网关的系统结构、工作原理和实现的方案,同时简单介绍了中继网关的开发环境。这是本人在研究生阶段研发工作的基础。第三部分详细介绍了中继网关上计费控制的设计与实现。这里主要实现了三种方式的计费控制:IP电话卡计费业务、主叫IP电话计费业务和IP侧主叫号码计费业务(或IP地址计费业务)。第四部分详纽介绍了中继网关上IVR业务与回环功能的设计与实现。IVR业务即交互式语音应答业务,实现了总机功能、人工客服、自动语音报读等。回环功能是针对客户提出的特殊要求而增加的,使中继能够实现从IP侧用户到IP侧用户的呼叫控制和管理。第五部分详细介绍了中继网关上一号信令模块的设计流程与负载均衡的设计、实现及测试。首先分析了一号信令技术、设计流程,然后详细介绍了动态负载均衡和静态负载均衡的设计与实现,并进行了详细的测试。第六部分简要介绍了测试工具和测试环境,重点介绍了测试项目与测试结果,对中继网关进行了详细的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
赵建辉,冯迪[7](2008)在《浅析IP电话的应用与发展》文中研究说明IP电话技术突飞猛进,已从当初PC到PC的机连接方式发展到IP电话网关方式,通过IP电话网关可以将PBX与因特网连接起来,从而实现普通话机通过因特网进行通信。
史伶俐[8](2008)在《我国通信卡市场营销策略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通信业迅速发展,通信卡作为一种成熟的通信产品,曾因其灵活、方便受到消费者的喜欢。目前,因为市场产品同质性高、竞争激烈、利润低的原因,面临着逐步衰退,被运营商和消费者抛弃的境况。本文打破既有的定势思维,在细分市场中捕捉商机,关注消费者差异化、个性化的通信需求,研究消费者的个性化消费行为,在此基础上有的放矢,从消费者切身的需要中挖掘新的商机。重点是把握消费者对于通信业务的真实的、可激发的潜在需求。本文通过对通信卡市场经营现状调研,分析当前通信卡面临的营销问题,提出了“三新策略”:细分市场,创新思路,以联名卡寻求业务新突破;拓展渠道,强化互动,以电子卡打造业务新品牌;丰富功能,差异营销,以衍生卡开发业务新产品。基于“三新策略”,提出了以发展企业联名卡为主导,以电子卡拓展营销渠道,以衍生卡满足用户多样化需求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并从整体市场容量、市场竞争形势、消费者需求、技术以及盈利性方面比较客观、合理地判断“三新策略”的可行性及市场收益,希望对通信运营商的通信卡业务发展有所帮助。为趋于衰退的卡类业务发展提供了新视角,对促进卡类业务转型,丰富卡类业务内涵,延长卡类业务生命周期有所裨益。本文主要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绪论讲述研究的背景意义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是对通信卡的市场进行调研,作为全文研究的基础;第三部分分析通信卡类市场面临的营销问题,提出了自己对营销问题的总结;第四部分提出解决办法;第五部分着重而详细阐述了通信卡类产品创新和渠道创新的发展方向;第六部分全文总结,概括文章的结论及研究的不足之出。
常晓莉[9](2008)在《3G牌照发放后山东网通经营策略研究》文中认为受移动及IP业务冲击,我国固网运营商的收入、利润双双下滑,处境更加艰难。进入移动通信领域、实现全业务经营,成为固网运营商孜孜以求的目标;而3G牌照的发放无疑将为他们提供进入移动通信市场的准入证。固网运营商获取3G牌照后,作为一个全业务经营商,如何发展现有的固话、宽带、小灵通业务;作为移动通信业的新进入者,面对强大的竞争对手,固网运营商又如何对3G移动通信业务进行定位,充分利用现有固网优势,实现固网移动的融合,最终实现向综合信息服务商的转型,成为需要提前考虑的问题。论文从我国通信业发展的现状入手,分析固网运营商、尤其是山东网通的通信市场环境,说明山东网通面临形势的严峻及发展3G移动通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对山东网通在3G牌照发放后的市场环境进行SWOT分析。借鉴国际电信运营商的转型发展历程和经验,运用企业战略及一般竞争理论,对山东网通在3G牌照发放后作为全业务运营商的发展战略进行分析,提出了山东网通应向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转型的发展战略;同时,对山东网通在移动通信市场的竞争战略进行分析,提出了山东网通应采取集中化竞争战略,在移动通信市场做市场的追随者。最后,运用市场营销理论,结合工作实践,对山东网通在3G牌照发放后的经营策略进行重点研究,包括固定移动协调发展、3G移动通信业务发展、宽带业务发展三个方面。针对固定移动协调发展经营策略,分析了固定移动融合(FMC)的可行性,论述国际FMC的发展现状,说明山东网通发展FMC的必要性,并针对性的提出了FMC的具体业务发展策略,如融合VPN、融合UPT、“亲情1+”业务等。在3G移动通信业务发展上,提出了山东网通可以从企业客户群、家庭VIP客户群、尝鲜客户群三条路线进入移动通信市场,并对每条进入路径进行了策略分析。在宽带业务发展上,提出了经营策略的重点在于加大宽带发展力度,加快向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转型。作为3G时代的全业务运营商,山东网通应充分利用好现有的资源,协调好固定业务和移动业务的关系,重视移动通信和宽带业务的发展,根据自身特点制定有效的市场经营策略,提升竞争优势。
曲荣波[10](2006)在《吉林电信IP产品市场营销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首先对IP电话的含义和IP电话的技术发展经历进行阐述,对IP行业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了吉林省IP行业的发展现状和各个竞争对手的产品状况,重点介绍吉林电信IP产品的现状和问题分析。论文应用五力分析法对吉林省IP市对竞争环境进行分析,在SWOT分析的基础上对吉林电信IP市场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同时对吉林电信IP市场进行了需求分析、市场细分和定位分析。论文运用4Ps的理论,提出符合吉林电信IP发展的营销战略,确定吉林电信的IP市场品牌领先的差异化产品策略,包装出吉林电信的差异化的产品,制定出灵活的价格策略和渠道规划策略,提出吉林电信不同产品的促销方案。最后论文对流程控制和客户服务进行了分析,流程是降低运营成本的有效办法,客户服务是IP业务发展的保障。
二、17908和17900 IP卡有何不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7908和17900 IP卡有何不同?(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成本的电话营销策略刍议(论文提纲范文)
一、节约通话费用, 选择最省通话模式 |
(一) 选择国内长途最佳通讯模式 |
(二) 选择网络电话的好处 |
二、缩短通话时间, 高效促成交易 |
(一) IP拨号器的使用 |
(二) 合理使用IP电话卡及拨号器 |
三、改善电话设备, 利用高科技通讯 |
四、筛选最佳客户 |
(一) 建立准确的客户数据库 |
(二) 适当的广告投入 |
五、电话营销人员的管理 |
(一) 有效的内部管理 |
(二) 适当的专业培训 |
(2)山东通信智能公话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概述 |
1.1.1 国外公用通信业务发展历史 |
1.1.2 2002年以前我国公用通信业务发展历程 |
1.1.3 智能公话业务产生的背景 |
1.2 论文的主要内容和本人所做的工作 |
第二章 智能公话系统概述 |
2.1 基础概念 |
2.2 选择建设智能公话系统的原因 |
2.3 智能公话系统实现方案的研究选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智能公话系统结构 |
3.1 系统概述 |
3.2 系统组成结构 |
3.3 各组成部分主要功能 |
3.3.1 智能接入系统平台 |
3.3.2 业务管理中心 |
3.3.3 智能公话终端 |
3.4 关键技术 |
3.4.1. 业务接入层 |
3.4.2. 业务应用层 |
3.4.3. 数据处理层 |
3.5 系统主要优势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智能公话系统实现方法 |
4.1 系统设计 |
4.1.1 概述 |
4.1.2 总体设计 |
4.1.3 智能接入系统平台 |
4.1.4 业务管理中心 |
4.2 安全技术保障措施 |
4.2.1 系统冗余 |
4.2.2 数据备份 |
4.2.3 单键灾难恢复 |
4.3 系统容量及配置计算 |
4.3.1 中继数量计算 |
4.3.2 七号信令链路数量计算 |
4.3.3 数据单元的服务器性能要求计算 |
4.4 系统硬件配置及软件清单 |
4.4.1 一期工程 |
4.4.2 扩容工程 |
4.5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
4.5.1 机房环境及电源要求 |
4.5.2 电缆布线要求 |
4.5.3 提供数据要求 |
4.6 工程施工 |
4.6.1 主要工作 |
4.6.2 分工界面 |
4.7 工程验收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智能公话系统业务研究 |
5.1 业务开通及充值 |
5.2 通话过程的实现 |
5.3 终端功能特性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智能公话业务运营情况 |
6.1 业务运营管理 |
6.1.1 计费方式 |
6.1.2 服务功能 |
6.1.3 运营方式 |
6.2 业务发展及效益情况 |
6.2.1 前期智能公话业务发展情况 |
6.2.2 近年来智能公话业务发展情况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束语 |
7.1 传统公话业务面临的困境及新业务实验情况 |
7.2 公话业务今后的发展方向探讨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电信卡广告媒体投放管理项目研究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概述 |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 |
1.2 广告媒体投放管理现状与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4 论文的篇章结构 |
第二章 与广告媒体投放管理相关的理论与方法 |
2.1 广告媒体 |
2.2 广告媒体投放的进度管理 |
2.3 广告媒体投放的质量管理 |
2.4 广告媒体投放管理中用到的方法与工具 |
2.5 基于信息时代的新媒体营销策略 |
第三章 电信卡广告媒体投放管理的分析与规划 |
3.1 电信卡广告媒体投放管理的特征 |
3.2 电信卡广告媒体投放管理存在的若干问题分析 |
3.3 广告媒体投放管理体系建立 |
第四章 电信卡广告媒体投放绩效评估管理体系与运用 |
4.1 电信卡广告媒体投放制度体系及绩效评估体系建立的背景和目标 |
4.2 媒体广告价值的测量与评估 |
4.3 广告媒体绩效评估 |
第五章 特定产品在新媒体广告投放策略 |
5.1 电信卡产品介绍 |
5.2 电信卡产品新媒体广告投放策略 |
5.3 电信卡新媒体广告投放效果评估 |
5.4 新媒体的发展前景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中国电信骨干智能网优化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背景 |
1.2 论文内容 |
1.3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智能网技术原理 |
2.1 智能网概念 |
2.2 智能网结构 |
第三章 中国电信骨干智能网网络结构 |
3.1 网络现状 |
3.1.1 组网结构 |
3.1.2 设备现状 |
SCP/SDP设备 |
SSP设备 |
IP设备 |
SMP设备 |
语音短信中心 |
3.1.3 信令组网 |
寻址方式 |
信令链路 |
3.2 业务现状和趋势 |
3.2.1 被叫集中付费800业务 |
3.2.2 主被叫分摊付费4008业务 |
3.2.3 17901业务 |
3.2.4 17900业务 |
3.2.5 记账卡190300业务 |
3.2.6 虚拟专用网600业务 |
3.2.7 语音短信业务 |
3.2.8 寰球通11801业务 |
3.2.9 公务通业务 |
3.3 业务支撑系统现状 |
第四章 骨干智能网网络优化需求分析 |
4.1 业务发展对网络优化的需求 |
4.2 业务容灾对网络优化的需求 |
4.3 系统维护对网络优化的需求 |
第五章 网络优化方案研究 |
5.1 优化原则 |
5.2 业务配置和设备调整方案 |
5.2.1 国内800业务扩容 |
设备配置现状 |
调整方案 |
5.2.2 SHNSCP3扩容 |
设备现状分析 |
调整方案 |
5.2.3 独立IP提供语音资源 |
独立IP现状分析 |
实现方案 |
5.3 网络结构优化方案 |
5.3.1 SCP与SMP联网优化方案 |
5.3.2 运维体系优化 |
网管系统建设 |
SSP增加语音资源监控功能 |
5.4 容灾方案 |
5.4.1 统一容灾与分厂商容灾比较与建议 |
800业务容灾方案 |
4008业务容灾方案 |
第六章 网络演进与发展研究 |
6.1 智能网与软交换的关系 |
6.2 骨干智能网演进方案 |
6.2.1 方案一:利用现有的SCP |
6.2.2 方案二:SCP与应用服务器融合 |
6.2.3 方案比较和建议 |
6.2.4 综合智能网平台的应用 |
综合智能网技术概述 |
综合智能网的主要应用-综合虚拟网的技术与实现 |
6.2.5 下阶段业务架构展望 |
第七章 结束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中继网关的扩展与完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PSTN网络 |
1.2 IP网络 |
1.3 下一代网络概述 |
1.4 NGN的互联互通 |
1.5 中继网关 |
1.6 论文背景与所做工作 |
1.6.1 论文背景 |
1.6.2 所做工作 |
第二章 中继网关系统概述 |
2.1 系统架构 |
2.1.1 硬件架构 |
2.1.2 软件架构 |
2.2 系统内部模块 |
2.2.1 核心SD模块 |
2.2.2 边缘信令模块 |
2.2.3 基础驱动模块 |
2.3 中继网关开发环境 |
2.3.1 开发环境简介 |
2.3.2 RMOS操作系统简介 |
第三章 中继网关计费控制的设计与实现 |
3.1 RADIUS协议简介 |
3.2 中继网关计费种类及应用 |
3.2.1 中继网关计费种类 |
3.2.2 中继网关计费应用 |
3.3 中继网关计费流程 |
3.3.1 IP电话卡业务计费流程 |
3.3.2 主叫IP电话业务计费流程 |
3.3.3 IP主叫号码或 IP地址计费流程 |
3.4 中继网关计费控制状态机的设计与实现 |
3.4.1 IP电话卡计费控制状态机的设计与实现 |
3.4.2 主叫IP电话计费控制状态机的设计与实现 |
3.4.3 IP主叫号码或IP地址计费状态机的设计与实现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继网关 IVR业务与回环功能的设计实现 |
4.1 中继网关 IVR业务 |
4.1.1 什么是IVR |
4.1.2 IVR业务流程 |
4.1.3 中继网关上IVR的实现 |
4.2 中继网关回环功能 |
4.2.1 什么是回环功能 |
4.2.2 中继回环呼叫流程 |
4.2.3 中继回环功能的实现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继网关1号信令模块的设计与完善 |
5.1 中国1号信令技术 |
5.1.1 局间数字线路信令 |
5.1.2 记发器信令 |
5.2 模块设计和流程 |
5.2.1 CPCO模块 |
5.2.2 CPCI模块 |
5.2.3 MFC处理 |
5.3 负载均衡的设计和实现 |
5.3.1 负载均衡的基本概念 |
5.3.2 动态负载均衡的设计 |
5.3.3 动态负载均衡的实现 |
5.3.4 静态负载均衡的设计 |
5.3.5 静态负载均衡的实现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系统测试 |
6.1 功能测试 |
6.1.1 测试工具 |
6.1.2 测试环境 |
6.1.3 测试项目与测试结果 |
6.2 性能测试 |
6.2.1 测试工具 |
6.2.2 测试环境 |
6.2.3 测试项目与测试结果 |
6.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7)浅析IP电话的应用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IP电话 |
1.1 IP电话所使用的DSP类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电话的质量。 |
1.2 IP电话采用低功耗DSP技术, 不仅能够大幅降低整体功耗, 而且还能缩减IP电话的尺寸并简化其设计。 |
2 应用举例 |
2.1 华硕主板推出IP电话功能。 |
2.2 龙卡添拨打IP电话功能。 |
2.3 微软WinCE添加IP电话功能。 |
2.4 联想与Avaya合作在NB中嵌入IP电话功能。 |
2.5 Avaya增IP电话功能。 |
2.6 利用S508速拨清单功能实现IP电话速拨。 |
3 G系统采用码分多址 (CDMA) 和分组交换技术。 |
(8)我国通信卡市场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分析方法 |
1.4 框架与结构 |
1.5 创新与难点 |
第2章 通信卡市场分析 |
2.1 行业背景 |
2.1.1 监管机构变革 |
2.1.2 通信业务重组 |
2.1.3 竞争环境分析 |
2.2 产品类型 |
2.2.1 校园卡业务 |
2.2.2 长途卡业务 |
2.2.3 充值缴费卡 |
2.3 行业分析 |
2.3.1 行业环境分析 |
2.3.2 消费者分析 |
2.3.3 渠道分析 |
第3章 通信卡市场面临的营销问题 |
3.1 同质性高、销售手法单一 |
3.2 移动替代效应明显 |
3.3 现金支付习惯影响电子卡开展 |
3.4 过分依靠代理商 |
3.5 信息收集和反馈渠道不完善 |
第4章 通信卡市场营销的解决策略 |
4.1 解决策略 |
4.2 细分市场 产品创新 |
4.3 扁平管理 渠道创新 |
第5章 产品创新和渠道创新的途径和措施 |
5.1 细分市场,创新思路,以联名卡寻求业务新突破 |
5.1.1 理论分析 |
5.1.2 案例介绍 |
5.1.3 成功的关键因素 |
5.2 拓展渠道,强化互动,以电子卡打造业务新品牌 |
5.2.1 理论分析 |
5.2.2 电子渠道营销方案 |
5.2.3 成功的关键因素 |
5.3 丰富功能,差异营销,以衍生卡开发业务新产品 |
5.3.1 与银行的信息化合作 |
5.3.2 企业语音卡 |
5.3.3 防伪认证卡 |
第6章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9)3G牌照发放后山东网通经营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2 论文研究思路 |
1.3 论文结构 |
第2章 相关文献综述 |
2.1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概述 |
2.1.1 企业战略理论 |
2.1.2 企业一般竞争战略理论 |
2.1.3 不同竞争地位企业的战略选择 |
2.2 产品(业务)及其营销策略的相关理论 |
2.2.1 产品投入期的营销策略 |
2.2.2 产品成长期的营销策略 |
2.2.3 产品成熟期的营销策略 |
2.2.4 产品衰退期的营销策略 |
2.2.5 产品组合策略 |
2.3 市场营销之差异化策略理论 |
第3章 固网运营商获取3G牌照的必然性分析 |
3.1 3G简介 |
3.1.1 移动通信的演进路径 |
3.1.2 3G的优势 |
3.1.3 3G业务分类 |
3.2 固网运营商获取3G牌照分析 |
第4章 国际电信运营商成功转型经验 |
4.1 英国电信(BT) |
4.2 德国电信 |
4.3 法国电信 |
第5章 山东网通经营环境 |
5.1 山东通信市场概述 |
5.2 山东网通经营环境分析 |
5.2.1 固网运营商经营环境现状分析 |
5.2.2 山东网通经营环境现状分析 |
5.2.3 3G牌照发放后山东网通经营环境SWOT分析 |
第6章 3G牌照发放后山东网通经营战略选择 |
6.1 3G牌照发放后山东网通发展战略选择─转型为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 |
6.1.1 山东网通向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转型的必要性分析 |
6.1.2 山东网通具备向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转型的条件 |
6.2 山东网通移动通信竞争战略选择 |
6.2.1 一般竞争战略选择的结果──集中化战略 |
6.2.2 基于市场竞争地位的战略选择──市场追随者 |
第7章 3G牌照发放后山东网通具体经营策略 |
7.1 固定与移动协调发展 |
7.1.1 固定移动融合(FMC)的可行性 |
7.1.2 国际FMC的发展情况 |
7.1.3 山东网通实行FMC的必要性 |
7.1.4 对山东网通实行FMC的对策建议 |
7.2 山东网通3G移动通信业务经营策略 |
7.3 加大宽带发展力度,加快向信息服务提供商转型 |
第8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10)吉林电信IP产品市场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第一章 IP 市场现状分析 |
第一节 IP 行业发展总体状况及趋势 |
第二节 吉林省IP 市场发展现状 |
第三节 吉林电信IP 市场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二章 吉林省IP 市场竞争环境分析 |
第一节 吉林省IP 市场竞争五力分析 |
第二节 吉林电信IP 市场SWOT 分析 |
第三章 吉林电信IP 市场需求和定位分析 |
第一节 吉林电信IP 市场需求分析 |
第二节 吉林电信IP 市场细分和定位 |
第四章 吉林电信IP 产品营销策略 |
第一节 品牌领先的产品策略 |
第二节 灵活多样的价格策略 |
第三节 多元化的渠道对策 |
第四节 注重实效的促销方案 |
第五章 实施吉林电信IP 市场策略的保障措施 |
第一节 吉林电信IP 业务流程控制 |
第二节 吉林电信IP 业务的服务保障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四、17908和17900 IP卡有何不同?(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成本的电话营销策略刍议[J]. 徐艟.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06)
- [2]山东通信智能公话系统的研究[D]. 王东焰. 南京邮电大学, 2011(07)
- [3]论长途流失用户的反争夺[J]. 张岩.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21)
- [4]电信卡广告媒体投放管理项目研究与实践[D]. 徐笑菲. 复旦大学, 2011(01)
- [5]中国电信骨干智能网优化方案研究[D]. 解文旭. 北京邮电大学, 2011(05)
- [6]中继网关的扩展与完善[D]. 张志成. 北京邮电大学, 2009(03)
- [7]浅析IP电话的应用与发展[J]. 赵建辉,冯迪.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08(12)
- [8]我国通信卡市场营销策略研究[D]. 史伶俐. 山东大学, 2008(05)
- [9]3G牌照发放后山东网通经营策略研究[D]. 常晓莉. 山东大学, 2008(02)
- [10]吉林电信IP产品市场营销策略研究[D]. 曲荣波. 吉林大学, 20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