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现代主义和激进主义——对峙背后的姻联(论文文献综述)
黄静[1](2020)在《镜像的认同:斯特朗对中国左翼文学运动的书写》文中研究表明"红色三十年代"的历史语境营造了世界左翼作家的对话,美国左翼作家安娜·路易斯·斯特朗在1930、1940年代也遭遇了中国的左翼文学运动。她笔下的中国左翼文学运动是其在精神信仰、个人经历、文化背景等多重视角下建构的镜像世界,她认同中国左翼文学的启蒙宣传功能,向往中国左翼作家"且写且作"的生活状态,肯定中国左翼文学生态和文艺秩序。与此同时,借着对中国左翼文学盛况的诗意书写,斯特朗也间接表达出对美国左翼政治运动的反思和批判。
陈倩[2](2020)在《桑塔格小说《恩主》与美国左翼文学的变化》文中研究表明小说《恩主》是美国新左翼文学的代表作之一,它比较清晰地体现了美国左翼文学在20世纪的深刻变化。小说的作者桑塔格是美国当代着名女作家、批评家、公众知识分子,她的写作领域非常广泛,创作了一系列令她蜚声文坛的作品,包括小说、戏剧、电影、摄影、理论着作等,她的作品风格独特,主题内容深刻。小说《恩主》创作于60年代初期,是她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展现了极强的个人风格,这部小说不仅体现了桑塔格的美学思想,同时也契合美国新旧左翼文学交替之际的时代特征,体现了美国当代左翼文学发展的特点。小说《恩主》从不同社会阶层的角度对美国社会进行了描写,具有深刻的社会性、时代性和哲理性,主要体现在希波赖特、安德斯太太、让-雅克等人的人生经历上,他们是美国社会平凡大众的代表,代表着普通人民的生存状态及心理状态,展现了人们内心的孤独、绝望和对自由的渴求、对现实生活的逃避,并且在小说名字和情节的设置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性。《恩主》的人物形象塑造同样是美国社会问题与矛盾的体现,小说的主要人物形象希波赖特是一个自小就有很强的孤独感的年轻人,长大后的他与周围虚伪的环境、周围的人格格不入,他只能选择逃避现实世界,将自己沉浸在梦境之中,最后彻底消解了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存在意义,他所展现出来的孤独、绝望,心灵的空虚,对自由的渴求,对现实生活的逃避正是二战后美国年轻一代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恩主》体现了美国左翼文学在新社会背景下的变化。20世纪50年代末由于麦卡锡主义的肆虐,加之左翼运动自身无法适应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新发展,逐渐丧失群众基础,旧左翼逐渐销声匿迹,60年代新左翼运动兴起,新左翼文学表现出青年一代压抑沮丧,渴望自由与变革,反对暴力斗争,更为关注人的自由和平等,表现在《恩主》里,希波赖特一直在寻找精神的自由,表达出对个人自由的渴望。希波赖特是那时的青年学生代表,在生活里感到压抑与沮丧,渴望自由与变革,他的生活充满着绝望、沉闷、冷酷,他追求一种有意义、有目的性的生活,试图从精神层面上超越个人的辉煌与物质的舒适。《恩主》具有鲜明的文学意义与社会意义。小说客观上实现了唤起读者对作品更敏锐的感知的目的,也是对后现代语境下极端分裂、极度矛盾的人们迷失自我、追寻自我、重构自我的历程的真实再现。它显示出人们在后现代语境下对生活、对艺术的新思考和对传统说“不”的反叛情绪。《恩主》体现出强烈的时代特征,体现了新左翼文学的特征,尽管经过了漫长的岁月,但左翼文学在今天依然具有独特的启示意义。
张宏帅[3](2018)在《审美现代性视角下的杰克伦敦 ——以“田园三部曲”为例》文中认为杰克·伦敦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有世界影响的美国作家,其作品出版与翻译的数量在当时的美国居于前列,也是影响中国最大的外国作家之一。中外很多学者致力于对他的研究,每年都有大量从多重角度阐发其作品的期刊、博硕论文,当代不少学者从尼采超人哲学、精神分析理论、生态主义角度对其进行视角崭新的研究,然而大部分学者和读者还是难以摆脱在时代背景和意识形态影响下多年沉积的偏见。本文打算对其后期重要作品“田园三部曲”(《毒日头》、《月亮谷》、《大房子里的小妇人》)进行现代性思想的剖析,结合隶属“审美现代性”的相关理论观点,采取文本细读的方式,通过挖掘其作品中的现代性特点,从而探究这位思想复杂深刻的作家的现代性色彩。笔者首先在绪言里结合伦敦的人生经历探索了他创作的思想渊源,从总体上分析了其创作中受到的现代性思潮影响。其次,整理伦敦作品在国内外的研究综述。国内分为改革开放前受时代政治所局限的单一理解;以及改革开放思想解放后,众多学者从超人哲学、精神分析、生态主义、女性主义等多种角度对伦敦作品的多元解读。特别梳理了现代性尤其是“田园三部曲”的研究综述,系统整理了审美现代性的概念,并且作出了自己对审美现代性概念的阐释。笔者认为尼采超人思想、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马克思主义异化理论、女性主义以及生态主义等思想都是属于审美现代性的一部分。第一章笔者主要分析了“田园三部曲”的主人公形象,依次重点分析了“田园三部曲”中尼采超人思想、集体无意识观念以及机械理性压抑下的主人公形象。第二章用马克思异化理论分析了“田园三部曲”中劳动异化、关系异化以及自我异化在作品中的体现,揭示了伦敦通过反映这种异化的世界来对抗资本主义社会的思想。第三章主要分析解救之道,深入挖掘了“田园三部曲”中的无意识理论、女性主义以及生态主义思想。在众多学者和读者眼中,杰克·伦敦是一个现实主义作家或者自然主义作家,然而他的作品体现了很多现代性思想和内容,实际上是开启美国现代主义先河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内容繁多,思想复杂,对同样处于现代化进程的我们有重要的启示。
丁亚平,储双月[4](2015)在《电影造就的对话及路向——2014年中国电影艺术发展现状、问题与趋势》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电影即将走过110年的旅程,许多突出的电影发展现象和一些在电影艺术上具有标志性意义的电影,恰巧都在2014年出现。作为历史新时期的迅猛发展,中国电影呈现持续的市场繁荣和快速提升,创作视野不断拓宽,其中,近现代历史题材构成年度电影发展的重要脉络,电影类型化、影像话语和导演个人性诠释等正逐渐形成更加多样化的理解和故事策略,电影综合产值及市场占有率、过亿票房电影数量、观影人次、海外市场票房等各项指标均不断跃进。中国电影在跨越式发展的同时,更呈现出了多媒体时代的新特征。分析中国电影在当前遭遇的转变,评论影片创作的优劣,并进而带出一些关于中国电影路向方面的讨论,颇具价值。
谭军武[5](2014)在《论“经典”—对一个文学概念的问题式考察》文中研究说明“经典”,在晚近几十年的学术活动中,是一个非常瞩目的文学关键词。这不仅归因于“经典”建构所引发的一系列学术议题,更源于“经典”概念内在的话语张力和理论包容性。受后现代思潮与文化研究的影响,传统的经典文学遭受了重大质疑,由此引发的文化、政治、社会和审美争论,上升为文学研究领域最有辐射力的学术焦点。这场由西方世界发端的“文化战争”,在国内得到了热烈的回应。虽然挑战经典传统的方法、视野和路径,并没有跳脱出西方的理论范式,但对传统经典的文化批判与日常消解激情,则有过之而无不及。以至淹没了对“经典”概念的深入考辩和理论澄清,致使许多讨论陷入作品的雌雄之辩,各执一端,莫衷一是。还原“经典”这一关键概念的理论本相,通过梳理西方经典理论的历史演变轨迹,建立一个参照比较的框架,围绕关键词的核心理论问题,展开一种历史性的、语境化的、问题式的考察,对于我们进入经典论争的事实现场、厘清诸多文学研究的基本议题,都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论文首先以问题意识切入,考察“经典”概念的语义演变和文化意蕴。通过对“词与物”的历史考古,希图由符号的思想史还原,在classic与canon的差异性中,找到其内涵演变与发展的同一性。我们认为,不管是classic还是canon,就其语词涵义的历史生成和文化律动而言,都与社会机制及文化语境的内在需要密不可分;从本质上而言,两者都是一种历史需要的内在转化。19世纪以后,classic与canon在文学领域已经可以相互替代使用。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认为可以用汉语的“经典”一词,来归拢翻译classic和canon、并在概念的层面上,围绕这个关键词讨论一些核心问题的原因。当然,“经典性”不是抽象的客观本质,它是文本在时间的结构中,不断沉淀和延传的历史价值。能否经受时间的考验,是一个文本“经典化”的重要维度。为此,我们在第二部分引入“时间检验”的评判机制,以图在一般的意义上,探讨经典形成的基本时间限度。时间的距离结构,是检验一个文本之厚度、宽度与高度的历史机制。我们认为,时间检验不是一个测算文本活得长短的数学问题,而是在一个基本的时间限阈中,考验文本价值能否得到普遍认同,或能否跨越“世代”,在不同主体间引发共鸣的过程。我们主张,一个文本要确定其经典地位,至少需要三代人、将近百年的时间考验。这意味着,文本最初生发的含蕴和品格,在历史的结构中,逐渐超越其生成的时刻,上升为具有普遍意义的价值属性。然则,普遍性也是能够转化为“当下”经验的力量;借助这种力量,经典文本才可实现跨越时空的“汇通”。文学经典总是在这样的普遍性与当下性、恒与变的转化和融合之中,实现自己的历史存在。这种恒变的历史转换,显示了经典因时而变的历史生命力,同时也保证了文学经典秩序的稳定。文学经典的恒变不仅是单个文本价值在历史中外化的过程,也是一个文学经典秩序传承和发展的过程。从这个角度来说,经典的恒变还突出地表现在艾略特所言的传统与个人才能、布鲁姆所谓的“影响的焦虑”等议题中。我们相信,这种由经典奠定的文学传统之恒变,也是我们理解文学经典内在属性的重要维度之一。就文学经典与人类文化生活的密切关系而言,我们觉得,经典建构既是对文学传统秩序的历史调整与改变,也是文化传统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这就需要我们把文学经典置于文化传统的总体结构中来加以考察,还原文学诗性与人类生存本质之间的文化关系。作为特殊的符号系统,文学经典不但组构了一套独特的文学传统“变体链”,而且以文字符号特有的言说方式,完成了对文化传统的母体性建构——文字符号相对其他文化符号所具有的文化优先性,使文学经典(建构)成为了文化传统(建构)的重镇。文学经典书目的选择,文学意象(形象)的原型化,以及特定文学表达话语的提炼,勾勒出一种文化传统的基本图景。这一点,在知识分化尚不明确的时代,体现得更为鲜明。我们在历史考察的基础上,通过在文学—(文字)符号—传统之间建立价值同一转化的逻辑,阐明了文学经典与文化传统之间的价值同构关系。不同时代文学经典书目的选择,正是这种同构关系在文学经验上的具体展现。简略地考察不同时代的“经典”书目,更好地确证了它们与西方文化传统之间的共生关系。不过,也就是在对历史书目的简单清理中,我们又发现了其背后蕴含的另外一种机制,即权力的结构。这也成为经典理论需要从历史角度加以详细检讨的又一重要维度。由此,我们进入对文学经典背后权力光谱的解析。每个经典在时间的检验中,都不可避免地面临时代的权力编码。我们无法绕开政治权力设下的“语境”,而去高谈悬于云端的“意义”,那样容易陷入历史虚无主义。我们借助象征寓意方法,在文学经典的“诗性”技巧,与西方帝国欲望的野心之间,找到了历史架通的桥梁。西方“帝国”的权力欲望在文学的语言/寓言中实现着自己的历史在场。从古罗马开始,“帝国”的政治欲望就与文学经典的建构相连,并一直延续到当代的帝国权力形式中。以罗马“帝国”对维吉尔的经典化作为基点,我们阐明了“帝国”与“经典”的历史性关联。同时,通过对经典隐含的权力结构分析,我们在社会、文化等层面思考了文学经典与政治权力话语之间的复杂纠葛,并简明阐释了现代民族国家的共同体想象与经典建构之间的同一关系。由权力议题,我们将“经典”的问题之思引入了当代的论争现场。长期以来,西方一元化的经典体系和价值取向,并未随权力形态的变化而产生根本性的颠覆。但这一切在晚近却发生了急遽的转向。我们试图由对美国当代文学经典论争的观察入手,在20世纪特定的历史语境中,逐步梳理经典解构主张的思想特点和权力倾向。多元主义重新描述经典价值呈现的社会历史语境,解构了传统经典普遍性价值的文化幻象,事实上也就以多元化“阐释共同体”分割了统一的西方文化精神“共同体”。但他们具体的文学研究,却多少陷入了对“谁”该进入经典或排除出经典序列的门楣之争。由此,我们借助“文化资本”概念,通过对学校机构的体制性作用进行分析,将问题引向社会的生产性结构中,使论文切入到了经典建构更为具体的层面。原本寓言化的帝国想象,在一个更日常化的场域中揭开了它幽深的权力面纱。至此,完成了对经典建构之权力机制由宏观到微观的双重解析。总之,文学经典的理论议题很难一时穷尽。我们仅以历史性的视野,对“经典”理论进行了简略的问题式(questionization)话语考察。“经典”问题(problem)不会消失,“经典”的问题(question)之思也未有终结。经典成为这个时代的问题(problem),不过是我们以问题(question)方式回应经典自身历史发展的一种思考路径。毋宁说,经典的问题(problem)存在,正显示出了经典参与时代性文学问题(question)之构成的巨大力量。
王朝晖[6](2009)在《格林威治村与纽约都市文化的变迁》文中认为在理清格林威治村的历史发展脉络的基础上,从历史沿革、地理位置、传媒以及文化等四个方面探讨了格林威治村与纽约都市文化之间的关系,结论指出:纽约都市的"主流文化"与格林威治村所代表的"非主流文化"之间其实只有一步之遥,格林威治村的历史和现实见证了纽约都市文化的变迁。
王予霞[7](2009)在《20世纪美国左翼文学思潮研究综述》文中认为
王朝晖[8](2008)在《格林威治村与纽约都市文化的变迁》文中研究说明格林威治村是位于纽约中心城市曼哈顿区的一个富于历史、文化传统的社区。从17世纪纽约城郊的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子,到19世纪上半期成为纽约城的一部分,再到20世纪初始逐渐以其典型的波西米亚主义的文化风格闻名于世,格林威治村曾经且一直吸引着许多美国着名的文人墨客和艺术家迁居于此,成为它的"村民"。格林威治村代表着另外一种生活方式,是美国的反丈化,同时也成为战后美国现代思想的重要来源。格林威治村的历史和现实见证了纽约都市文化的变迁。
王朝晖[9](2008)在《格林威治村与纽约城市文化》文中提出格林成治村,另译格林尼治村,也被简称为"西村"或"村子",是位于纽约中心城市曼哈顿区的一个富于历史、文化传统的社区。从17世纪纽约城郊的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子,到19世纪上半期成为纽约城的一部分,再到20世纪初始逐渐以其典型的波西米亚主义的文化风格闻名于世,格林威治村曾经且一直吸引着许多美国着名的文人墨客和艺术家迁居于此,成为它的村民。在以政治和文化的激进主义为标记的60年代,文化的激进主义以叛逆性为其基本表现,格林威治村因为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文化背景,是一个在历史上和文化上被神话化为先锋派活动领域的地方.格林成治村代表着另外一种生活方式,是美国的反文化,同时也成为战后美国现代思想的重要来源.在历史上,格林威治村是国际上着名的波西米亚之都,具有讽刺意义的是.这一社区最初吸引人的特征却最终导致了其绅士化和商业化.作为纽约中心城市老城区的一部分。因其地理位置和历史文化的特殊性,格林成治村的历史和现实见证了纽约社会与文化的变迁,本文拟通过对格林威治村历史的追溯,以其的发展、变迁为缩影,反映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纽约都市文化,并对这一城市中的"村落"与其所存在其中的大都市的关系进行探讨。
虞建华[10](2000)在《现代主义和激进主义——对峙背后的姻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美国文学在本世纪二三十年代形成高潮,佳作迭出,大匠大如群。这一文学鼎盛期,主要由两个部分合成:即20年代的现代主义文学运动和30年代的激进主义文学运动。这里我们应该指出,美国文学中的现代主义和激进主义不是对
二、现代主义和激进主义——对峙背后的姻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现代主义和激进主义——对峙背后的姻联(论文提纲范文)
(2)桑塔格小说《恩主》与美国左翼文学的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课题的选择 |
二、选题的意义与价值 |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 |
(一)苏珊·桑塔格 |
(二)美国左翼文学 |
四、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一章 桑塔格的创作与美国左翼文学发展 |
第一节 苏珊·桑塔格生平及其作品简介 |
第二节 美国左翼文学发展概况 |
第二章 《恩主》主题思想与美国社会 |
第一节 小说的心理象征性 |
第二节 小说的社会性与时代性 |
一、美苏冷战 |
(一)美国恐共、反共传统的延续 |
(二)杜鲁门政府的内外政策的影响 |
二、麦卡锡主义 |
第三节 小说的哲理性 |
一、小说名字的哲理性:谁是恩主? |
二、故事情节体现的哲理性 |
第三章 《恩主》人物形象 |
第一节 人物行为与性格特点 |
一、希波赖特 |
二、安德斯太太 |
三、让-雅克 |
第二节 行为性格形成的原因 |
第三节 人物形象的价值与地位 |
一、希波赖特 |
二、安德斯太太 |
三、让-雅克 |
第四章 《恩主》与左翼文学的变化 |
第一节 美国文学剧烈转变时期 |
第二节 女性主义、左翼运动与后现代理论的联姻 |
第三节 《恩主》与美国左翼文学特质变化 |
第五章 《恩主》的意义 |
第一节 文学意义 |
第二节 社会意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3)审美现代性视角下的杰克伦敦 ——以“田园三部曲”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言 |
第一节 杰克·伦敦的现代性思想 |
一、伦敦的成长经历 |
二、伦敦创作的思想渊源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伦敦在国外的接受与研究 |
二、伦敦在中国的接受与研究 |
第三节 现代性概念的内涵 |
第一章 堕落与觉醒之子 |
第一节 生命赌场里走出的生活皈依者——超人哲学于神坛跌落 |
一、“毒日头”具有超人强健体魄和权力意志 |
二、毒日头摆脱了超人的悲惨命运 |
小结 |
第二节 现代都市里走出的传统家园寻访者——集体无意识的呼唤 |
一、城市生活理想的破灭 |
二、集体无意识的呼唤 |
小结 |
第三节 田园里带着工具镣铐的舞蹈者——田园牧歌的现代悲剧 |
一、自由而又强大的战斗者 |
二、乡村乌托邦的覆灭 |
小结 |
第二章 异化与物化之狱 |
第一节 “田园三部曲”的劳动异化 |
一、“三部曲”中的异化劳动 |
二、“三部曲”中自由的劳动 |
小结 |
第二节 “田园三部曲”的关系异化 |
一、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 |
二、异化对立的人际关系 |
小结 |
第三节 “田园三部曲”的自我异化 |
一、“田园三部曲”中自我的异化 |
二、践踏大众自我的时代 |
小结 |
第三章 回归与救赎之途 |
第一节 本真自我的回归 |
一、救赎,脱开现代工具牢笼 |
二、无意识呼唤,追寻内心深处的本我 |
小结 |
第二节 女性角色的引导 |
一、独立自主的引路人形象 |
二、女性形象里的女权主义特征 |
小结 |
第三节 田园乌托邦的寻访 |
一、工业科技的批判 |
二、自然乌托邦的追求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4)电影造就的对话及路向——2014年中国电影艺术发展现状、问题与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一、总体发展: 电影市场和艺术的重塑与激活 |
二、叙述路径: 社会/历史记忆的嵌入 |
( 一) 《太平轮》( 上) 与《触不可及》: 但见爱情不见史诗 |
( 二) 《智取威虎山》: 红色经典的民间想象与中心的抽离 |
( 三) 《黄金时代》: 革命洪流之外的日常生活观照 |
( 四) 《归来》: 时空凝缩的情感聚焦 |
( 五) 《一步之遥》: 大众传媒的角色审视 |
三、电影的社会话语: 现实中不可承受之重与轻 |
( 一) 《亲爱的》: 人文的温暖,真相的双面性 |
( 二) 《推拿》: 可触摸的爱欲与不可控的残酷 |
( 三) 《白日焰火》: 不动声色下的人性挣扎 |
( 四) 《心花路放》: 失败者的救赎与治愈 |
四、新语境下中国电影如何拓展新的思维和想象空间 |
(5)论“经典”—对一个文学概念的问题式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绪论 |
第一节、研究现状和研究意义 |
第二节、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与基本思路 |
第二章、“经典”词辨:概念的源起与文化演变 |
第一节、classic与canon的词学谱系 |
第二节、“文学经典”何为? |
第三章、时间的检验:文学经典的恒与变 |
第一节、时间距离:文学经典形成的历史机制 |
第二节、超越与适应:文学经典的恒变逻辑 |
第四章、价值同构:文学经典与文化传统 |
第一节、文学经典与文化传统的价值同一性 |
第二节、同声相应:经典书目与文化的时代命意 |
第五章、权力的寓言:文学经典与政治话语 |
第一节、帝国的寓言:政治欲望的文学建构 |
第二节、权力的宰制:文学经典的政治蕴藉 |
第六章、权力·资本:文学经典的多元化阐释 |
第一节、多元价值诉求:文学经典的解构性修正 |
第二节、文化资本:经典价值的社会性转换 |
第七章、余论:经典“问题”未有终结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20世纪美国左翼文学思潮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四 |
四、现代主义和激进主义——对峙背后的姻联(论文参考文献)
- [1]镜像的认同:斯特朗对中国左翼文学运动的书写[J]. 黄静. 中国现代文学论丛, 2020(01)
- [2]桑塔格小说《恩主》与美国左翼文学的变化[D]. 陈倩.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3]审美现代性视角下的杰克伦敦 ——以“田园三部曲”为例[D]. 张宏帅. 天津师范大学, 2018(01)
- [4]电影造就的对话及路向——2014年中国电影艺术发展现状、问题与趋势[J]. 丁亚平,储双月. 艺术百家, 2015(02)
- [5]论“经典”—对一个文学概念的问题式考察[D]. 谭军武. 南京大学, 2014(12)
- [6]格林威治村与纽约都市文化的变迁[J]. 王朝晖. 厦门理工学院学报, 2009(04)
- [7]20世纪美国左翼文学思潮研究综述[J]. 王予霞. 文艺理论与批评, 2009(03)
- [8]格林威治村与纽约都市文化的变迁[A]. 王朝晖. 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 2008
- [9]格林威治村与纽约城市文化[A]. 王朝晖. 都市文化与都市生活——上海、纽约都市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8
- [10]现代主义和激进主义——对峙背后的姻联[J]. 虞建华.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 2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