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脑加油机不出油故障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杨成刚[1](2019)在《液压系统智能有源测试理论及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液压系统以功率密度大、响应快、精度高等特点,在重工业、轻工业、农业、林业、渔业、航海、航空航天和军工等领域的各类装备中,处于控制和动力传输的核心,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驱动方式。随着液压装备结构越来越复杂,特别是机、电、液三项技术的有机融合,功能越来越强大,致使出现健康状况问题和故障更不易被观察和测试,一旦出现误诊断,则会造成无法估量的经济损失。为了提高液压系统的工作可靠性,国内外行业专家致力于液压系统快捷准确的故障测试技术与方法的研究,并大力开发各种基于不同原理、不同结构、不同特点的液压系统健康状态和故障诊断的仪器或装置。但是,有相当一部分研究工作,还停留在理论研究和实验室实验中,在实际液压装备中,真正得到良好应用的,具有节能化和智能化的测试仪器尚不多见。因此,新一代液压系统的状态测试理论及其实现方法的研发是液压技术的一个重要的工程领域。论文在深入研究液压测试技术的国内外发展概况及现状基础上,针对工程现场对液压系统测试快速便捷的需求,利用液压元件的泄漏特性,提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液压有源测试理论及方法,提出快捷简单的,效率更高的液压测试方式,概述了课题的来源、研究内容以及所要进行的研究工作。通过总结常用的各种液压系统测试技术和方法特点,利用AEMSim仿真技术,分析了一代液压有源测试仪的检测缺陷,提出了提高一代机测试精度的优化方案,研发了二代机采用测试仪输出流量的闭环控制系统,为更精准的检测液压系统泄漏打下基础;依据液压系统的分类,分别建立了开式回路液压系统和闭式回路液压系统的泄漏模型,并进行了理论的研究,创建了液压系统检测附件库,为液压智能有源测试技术的应用打下理论基础。研究液压系统新的测试方法的准确计算模型以及与其它关键参数的关系,为新型液压测试装置的设计与控制奠定理论计算基础。在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研发了二代液压有源测试仪,利用MySQL软件建立了液压元件的健康泄漏的数据库,实现了液压系统泄漏健康状态智能有源测试,完善了液压有源测试理论及方法,研究新型液压测试方法与各种液压装备的适应问题,提出智能测试方法以便实现液压测试技术的高适应性,提高液压测试装置的测试精度。运用液压有源测试技术分别完成对电液换向阀、比例溢流阀和轴向柱塞泵等典型液压元件泄漏量的检测及故障诊断。依据国家标准和国内外派克、力士乐等液压元件厂家产品样本,对多种液压元件出厂检测的泄漏量数据,建立了液压元件健康泄漏量数据库,以及液压系统泄漏健康状态智能有源检测系统。运用该液压智能有源测试系统完成对100 T平板车、液压校直切断机、锻造液压机和中国天眼FAST液压促动器群组等液压系统的泄漏健康状态的检测,验证了液压智能有源测试系统,可以实现快速、精准地检测液压系统的泄漏健康状态和各种液压故障部位,为科学的维修维护提供条件。
林楚标[2](2018)在《加油站工艺管理的探讨》文中指出由加油站运营中出现的设备使用问题,提出了加油站工艺的概念,说明了做好加油站工艺管理的意义,提出从工艺设计和项目施工、工艺设备的选型与使用维护、作业的规范与优化等方面做好加油站工艺管理的措施,以保障加油站的正常运营。
孙浩[3](2018)在《一种基于单片机STM32的加油机系统设计》文中认为我国很多施工地方,车辆尤其工程车辆不方便移动,而且很多工地位于山区,道路不通无法到加油站正常加油,需用油罐车或者单位自备车辆来供油,为了方便计量,就必须在加油车上安装车载加油机。但是,目前车载加油机功能单一,自动化不够。因此,设计一种成本低廉,安全智能,交易方便的自动车载加油机显得尤为重要。本次设计的是一种基于单片机STM32的车载加油机自动控制系统,它是由IC卡、计算机、单片机、通信、电子信息等技术以及实现多种功能的接口电路组成的并具有计量、收费和统计功能的机械电子网络加油系统,通过LabVIEW编程进行加油机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包括用户名、IC密码、单价、油量、消费金额和消费日期等信息)以及对用户数据库的操作处理,有效实现上下位机的通信、用户信息的管理和加油机日常工作的监控。与此同时,考虑到加油机的工艺要求,避免加油过程中燃油的“过冲量”过大而影响加油的准确度,需对油路通道中的比例阀进行稳定有效的流量自动控制。因此,本设计还通过MATLAB进行PID自动控制比例阀流量的仿真设计。本次设计是以STM32芯片作为控制主板的核心而设计的加油机控制系统,通过对涡街流量传感器输出脉冲的捕获,来实现对加油机的油量的计量。从下位机硬件电路的设计分析到软件程序的设计,从上位机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到加油机流量控制算法的仿真,详细介绍了各个电子元件和芯片的功能,软件程序控制流程,用户信息的监控与管理,自平衡流量控制算法的模拟与仿真,真正实现软硬件的结合。具有操作方便,精确度高,功能齐全等特点,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
接晴[4](2013)在《汽车总装车间加油区火灾爆炸危险性分析及安全技术》文中研究说明加油机作业过程中可能因油品泄漏、电气火花和静电等引发火灾、爆炸事故。汽车制造企业的加油区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后果严重、危害性大,搞好汽车加油安全管理和危险性控制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从汽车生产工艺流程和汽车生产特性等方面论述了汽车生产企业在总装车间设置加油机的必要性,指出了当前我国关于汽车总装车间加油区安全技术规程的缺失。以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总装车间为例,分析了加油区的火灾爆炸危险性。应用液体泄漏数学模型及有关火灾事故后果模型,计算了总装车间加油区火灾事故后果。运用Pyrosm火灾模拟软件,建立了总装车间加油区数值模型。依据最大可能原则确定了火灾场景,通过数值模拟技术获得了不同火灾情况下烟气的蔓延范围、温度、能见度等数据,分析了加油区火灾的影响范围和最佳疏散时间,从而为加油区安全技术研究奠定了基础。应用从现场收集到的加油机无故障数据时的有关参数,在置信水平为0.9时,求出的平均无泄漏工作时间为79198h;可靠度R(t)的最优单侧置信下限为exp(t/79198);可靠无泄漏工作时间t(R)的最优单侧置信下限为8344h。将加油机、液体泄漏探测器、可燃性气体探测器视为一个系统,运用马尔科夫过程对其可靠性进行了分析,其可靠度为0.9965。从加油机安全装置、检测报警、消防设施及应急救援器材等方面等多个方面研究了加油机安全技术。
马驰骋[5](2013)在《基于示功图分析的抽油机自适应系统》文中认为随着科技的发展,计算机技术凭借其强大的运算储存能力得到广泛应用。目前,在油田的开采生产中,大部分的油田均进入开采的中后期,采用有杆抽油机进行油田油井的开采,但由于油田油井往往位于野外,工作环境复杂,尤其是井下工作环境的不确定性,都会对油田开采造成影响,严重的还将影响油田油井的产量,甚至造成经济损失。因此,将计算机技术引入油田控制管理中,能够极大地提高油田开采管理的效率、降低成本,同时还能达到节能的目的。从而解决目前油田普遍遇到的“产、效、能”问题。油井示功图指标作为一个成熟的理论,在工作和科研上均具有国际性的认可度。同时,因为示功图面积值可表示抽油杆所做的功与泵效和泵抽产量具有完全相同的变化趋势,故示功图的平均面积可以直接反映出泵抽产量的变化情况。以此为理论依据,本文将设计一种采用“间抽”模式的抽油机自适应控制系统,使之能在不同抽油机不同工况环境下普遍应用。本系统不需要改变原有油田油井的工作流程,做到只改变工作制度,在保证产液量的前提下降低能耗,同时还能做到提升一定的产液量,从而达到节能、增产的目标。论文主要进行了以下几部分工作,内容如下:一.论文首先介绍了油田相关知识及课题研究相关技术国内外的发展现状,阐明了抽油机及抽油泵的工作原理,并阐述了油井示功图理论,重点介绍了示功图节能的一些基本思想,为下文提供理论依据。二、提出系统的总体框架及模块构成,确定“间抽”模式的工作制度。利用示功图面积值法,根据示功图面积值与泵效和泵产量具有相同的变化规律,由示功图面积推导出系统工作制度设定的算法,及停抽时长的算法,制定合理的抽油机开采工作制度。同时对发生故障所造成对系统影响作出分析介绍。三、对于常见抽油机运行过程中常见的故障,本文通过对示功图理论的形态学研究,设计出基于计算机图形处理的故障诊断系统;通过对采集到的示功图进行图形处理获得故障示功图样板图,并将其与常见故障标准泵功图进行对比,分析故障类型,进行预处理。四、将系统实地应用于油田油井进行实测,对系统的稳定性、人工正常调开与调停、机器检修等对工作制度的影响、故障的诊断、分析及其他功能和性能进行实际的验证,基本达到了设计预期的目标,可在实地进行更进一步的推广使用,并在推广使用中发现不足,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升级。
柏超[6](2013)在《军用飞机维修计划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长期以来,我国航空兵部队在传统维修思想的影响下,主要采用手工的方式进行航空维修信息管理工作。但随着部队信息化建设脚步的加快,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应用,原来的手工管理已不能适应现代日趋复杂化的维修,航空维修信息管理工作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航空兵部队实现飞机维修管理信息化已势在必行。本文首先结合空军航空兵某团飞机维修过程的实际情况,分析了飞机维修的管理现状,指出了当前维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建立军用飞机维修计划管理系统的方案。其次对飞机使用计划和飞机使用寿命战备存储量S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各影响因素影响程度的不同,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权重矩阵,建立了飞机使用寿命战备储存量的数学模型和飞机使用计划模型,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对飞机使用计划模型进行了实例求解,证明了模型的正确性。然后在对系统需求分析和功能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总体设计和系统设计。最后采用Client/Server结构模式、选用功能强大Visual Studio2010为前台界面开发工具,以SQL Server2008R2为数据库,完成了系统的开发。
蔡盈芳[7](2011)在《基于本体的航空产品知识库构建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根据当前我国在知识管理领域和知识工程领域对知识表示、获取、利用等方面的理论和实践成果,基于当前我国航空工业对知识的迫切需求和知识管理现状,研究了航空产品全生命周期知识库(Aviation Product Lifecycle Knowledge Base简称APLKB)构建的理论与方法,对APLKB的框架、内容和功能等进行了论述,就APLKB中知识的表示、获取、利用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在对知识管理现状研究的基础上,以现有的知识管理和知识工程有关理论为基础,针对航空产品知识管理存在问题和对知识管理的需求,提出了航空产品全生命周期知识库理论,对该理论的主要体系框架进行了设计,明确APLKB定位、特征和功能。(2)在研究航空产品全生命周期活动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航空产品全生命周期知识分类的来源原则和主题原则,运用上述原则设计了航空产品全生命周期知识内容框架模型和主题框架模型。(3)对APLKB中知识表示方法进行了研究,在研究中分析几种知识表示技术的优缺点,其中特别对本体用于知识表示的优点进行了分析,然后重点就如何利用本体进行航空产品全生命周期知识表示进行了论证。设计出了航空产品全生命周期知识库的本体表示模型,提出了基于四层架构的航空产品知识表示法。(4)对航空领域本体构建理论进行研究,利用基于叙词表的本体构建方法,提出了基于《中国航空百科词典》和飞机零件明细表的航空领域本体构建方法。该本体构建方法领域专家参与少,效率高。利用该方法构建了典型的航空领域本体。在本体语义映射算法中返回语义关系而非相似性系数。(5)知识获取一直是知识管理的瓶颈,本文对APLKB中的知识获取技术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基于规则的文本挖掘算法的改进,提出了以企业业务系统数据为来源的基于多层规则和文本挖掘的知识自动获取方法,并对知识获取技术中的语义标注进行了改进。(6)对APLKB中知识检索利用进行了研究。即如何通过本体论的运用,检索出知识库的知识,实现航空产品计算机的辅助设计与制造。论述了基于本体的知识检索和知识推理的原理,重点对基于实例的知识重用和快速成型的知识重用进行系统论述,对基于实例的知识重用中的实例检索技术算法进行改进,并根据经验,总结了基于实例的快速成型的知识重用方法。为进一步验证技术的可行性,设计了某航空某研究所的航空产品知识库系统软件原型。
吴志强[8](2011)在《燃油加油机超差的原因及预防》文中指出经过认真研读《JJG1044-2008》检定规程后发现规程有一定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尹在福,李勇,金富[9](2010)在《加油机整机故障分析》文中认为加油机整机故障范围大,在排除整机故障时,不可能把所有有关部件全部拆下分析,这就需要准确判断故障。在判断分析整机故障时,简单用三个字代替分析即可:听、看、试。整机故障主要从以下6个方面分析。
李冬冬[10](2008)在《龙环加油站建设项目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进入WTO组织后能源市场的逐步放开和汽车消费在我国快速的增长,燃油的供应越来越贴近消费者的生活。同时,加油站作为燃油供应的终端,为国内外各大石油集团和投资者所关注,他们不仅关注于加油站投资的整体布局,更关注的是每个加油站的投资效益和项目实施的管理。现在市场上,有一些加油站在惨淡经营甚至亏损,主要原因就是盲目抢购抢建,缺乏必要的项目管理分析和项目管理理论的应用。因此,加油站建设的项目分析以及项目如何实施问题越来越起投资者的高度重视。本论文以龙环加油站建设项目管理为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在综述项目管理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龙环加油站建设项目的背景和设计方案,提出实施该项目的改进实施措施。为了使龙环加油站建设项目能在高效、快捷、安全、低成本的情况下完成,本文着重对工程项目的计划管理、进度管理、质量管理、项目评价等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并结合龙环加油站建设项目的特点以及公司在类似工程中积累的经验,编写了一整套相关的项目管理实施方案,并提出了相应的实施建议以指导该项目的建安工作。同时,在研究过程中,注重对实践的指导性和应用性,提出的方法和手段具有较强的实用性,本文管理方案中所列举的控制方法和手段,不仅可以在今后实施的其他相关项目中得到应用,而且对同类行业的相关项目的实施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二、电脑加油机不出油故障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电脑加油机不出油故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液压系统智能有源测试理论及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液压系统测试技术研究现状 |
1.1.1 液压系统常用测试方法 |
1.1.2 液压系统测试技术发展现状 |
1.2 液压有源测试技术的研究基础 |
1.2.1 常用测试方法的优缺点 |
1.2.2 液压有源测试技术 |
1.3 课题来源、研究内容和研究难点 |
1.3.1 课题来源和意义 |
1.3.2 课题研究内容 |
1.3.3 课题研究难点 |
第2章 液压有源测试理论与方法的优化 |
2.1 液压有源测试仪优化方案 |
2.1.1 泄漏测试影响分析 |
2.1.2 一代测试仪AEMSim仿真研究 |
2.1.3 一代机提高测试精度方案 |
2.1.4 二代机输出流量的闭环控制系统 |
2.1.5 一二代机对比 |
2.2 开式回路液压有源测试理论研究 |
2.2.1 开式回路液压系统泄漏理论 |
2.2.2 开式液压系统泄漏有源测试模型 |
2.3 闭式回路液压系统液压有源测试理论研究 |
2.3.1 闭式回路液压系统泄漏理论 |
2.3.2 闭式液压系统泄漏有源测试模型 |
2.4 液压系统检测附件库 |
2.4.1 附件代码 |
2.4.2 创建附件库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液压元件泄漏健康状态有源检测方法研究 |
3.1 液压元件的泄漏健康状态的几个定义 |
3.2 电液换向阀的泄漏健康状态检测 |
3.2.1 电液换向阀的工作位内泄漏方程 |
3.2.2 电液换向阀中位内泄漏方程 |
3.2.3 液压有源测试电液换向阀的泄漏模型 |
3.2.4 电液换向阀泄漏测试 |
3.2.5 实验验证 |
3.3 比例溢流阀的常见故障测试 |
3.3.1 比例溢流阀故障的机理 |
3.3.2 比例溢流阀常见故障的机理分析 |
3.3.3 实验系统搭建 |
3.3.4 实验验证 |
3.4 液压泵的泄漏健康状态检测 |
3.4.1 轴向柱塞泵的测试理论分析 |
3.4.2 轴向柱塞泵泄漏健康状态检测 |
3.4.3 检测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智能液压有源泄漏检测系统的研究 |
4.1 液压系统健康泄漏数据库 |
4.1.1 液压元件数据代码规则的制定 |
4.1.2 液压元件健康泄漏数据库建立 |
4.2 数据库链接 |
4.3 智能检测程序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智能液压有源泄漏检测系统的试验 |
5.1 某100 T平板车悬挂液压系统智能泄漏健康状态检测 |
5.1.1 某100 T平板车悬挂液压系统介绍 |
5.1.2 某100T平板车悬挂液压系统泄漏健康检测模型建立 |
5.1.3 检测前准备工作 |
5.1.4 悬挂液压系统泄漏健康状态检测 |
5.2 校直切断机智能液压有源泄漏健康状态检测 |
5.2.1 校直切断机介绍 |
5.2.2 液压校直切断机泄漏健康检测模型建立 |
5.2.3 检测前准备工作 |
5.2.4 液压校直切断机泄漏健康状态检测 |
5.3 锻造液压机液压控制系统智能泄漏健康状态检测 |
5.3.1 锻造液压机介绍 |
5.3.2 锻造液压机液压控制系统泄漏健康检测模型建立 |
5.3.3 检测前准备工作 |
5.3.4 液压控制系统泄漏健康状态检测 |
5.4 FAST液压促动器群智能有源测试试验 |
5.4.1 液压促动器群组的负载试验 |
5.4.2 液压促动器组液压缸静位沉降故障智能液压有源检测 |
5.4.3 液压促动器液压缸锁紧泄漏健康状态检测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2)加油站工艺管理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问题的提出 |
1.1 工艺设计与施工方面 |
1.2 设备制造与选型方面 |
1.3 设备使用与维护方面 |
2 什么是加油站工艺 |
3 加油站工艺管理的意义 |
3.1 做好工艺管理能更好地实现油品收储发功能 |
3.2 做好工艺管理是加油站安全环保和职业卫生的基本保障 |
3.3 做好工艺管理能有效促进设备管理水平的提升 |
4 如何进行加油站工艺的管理 |
4.1 从工艺设计和项目施工管理抓起[2-4] |
4.1.1 加油站选址与工艺设施平面布置 |
4.1.2 工艺流程的设计 |
4.1.3 工艺管网的布置 |
4.1.4 工艺项目建设的管理 |
4.2 抓工艺设备管理 |
4.2.1 工艺设备选型 |
4.2.2 设备使用、维护和检修 |
4.3 抓作业规范和优化管理 |
5 结束语 |
(3)一种基于单片机STM32的加油机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来源 |
1.1.1 课题背景 |
1.1.2 课题来源 |
1.2 国内外加油机成果及发展现状 |
1.2.1 国外发展现状 |
1.2.2 国内加油机发展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1.3.1 设计内容 |
1.3.2 设计要求 |
1.3.3 论文的章节安排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方案论证 |
2.1 加油机工作原理 |
2.2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2.3 方案选择 |
2.3.1 控制和输入部分 |
2.3.2 显示和按键部分 |
2.3.3 存储器和IC卡部分 |
2.3.4 电源和通信部分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加油机系统的硬件设计 |
3.1 影响测量油量准确度的因素 |
3.2 输入模块设计 |
3.2.1 涡街流量计 |
3.2.2 涡街流量计型号的选用 |
3.2.3 光电耦合器选用 |
3.2.4 流量测量电路设计 |
3.2.5 定时器脉冲输入捕获 |
3.3 控制模块设计 |
3.3.1 STM32F407ZGT6性能 |
3.3.2 复位电路设计 |
3.4 键盘模块设计 |
3.5 显示模块设计 |
3.5.1 ST7920工作原理 |
3.5.2 LCD工作原理 |
3.5.3 显示部分电路原理图 |
3.6 存储器模块 |
3.6.1 SPI工作原理 |
3.6.2 X25045存储器 |
3.6.3 SPI配置过程 |
3.6.4 X25045电路设计 |
3.7 IC卡模块设计 |
3.7.1 SLE4442芯片简介 |
3.7.2 IC卡接口电路 |
3.8 上位机通信接口设计 |
3.8.1 RS485通信简介 |
3.8.2 SP3485芯片介绍 |
3.8.3 RS485原理图电路 |
3.9 打印机接口设计 |
3.10 电源模块设计 |
3.11 后向通道配置 |
3.12 加油机控制主板 |
3.13 PID流量控制算法 |
3.13.1 比例阀对流量控制的作用 |
3.13.2 PID控制算法 |
3.13.3 MATLAB仿真 |
3.1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系统软件设计 |
4.1 系统主程序设计 |
4.2 系统子程序设计 |
4.2.1 IC卡识别流程图 |
4.2.2 键盘扫描程序流程图 |
4.2.3 密码校验流程图 |
4.2.4 加油程序流程图 |
4.2.5 从机通信流程图 |
4.3 主函数部分代码 |
4.4 子程序部分函数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 |
5.1 LabVIEW软件介绍 |
5.2 信息管理系统软件设计 |
5.3 管理员登陆程序设计 |
5.4 数据库的设计 |
5.4.1 SQL Server介绍 |
5.4.2 常用SQL语句 |
5.4.3 LabSQL配置 |
5.4.4 数据库访问程序设计 |
5.5 MODBUS协议优点 |
5.6 用户加油管理程序设计 |
5.7 整机调试 |
5.7.1 实验装置构成 |
5.7.2 调试结果 |
5.8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和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汽车总装车间加油区火灾爆炸危险性分析及安全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现状 |
1.1.2 研究汽车总装车间加油区安全技术的目的及意义 |
1.2 国外汽车总装车间加油场所 |
1.3 我国汽车总装车间加油场所 |
1.4 国内外对加油区的研究状况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汽车总装车间加油区火灾爆炸危险性分析 |
2.1. 加油机的工作原理及油品危险性 |
2.2 汽油加油机爆炸危险区域划分 |
2.3 加油机常见隐患 |
2.4 汽车加油机的释放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加油区油品泄漏及事故后果研究 |
3.1 泄漏事故的影响分析 |
3.2 汽油泄漏模型 |
3.3 汽油泄漏的计算 |
3.3.1 连续液体泄漏 |
3.3.2 汽油泄漏后的扩散 |
3.4 火灾爆炸事故后果数学模型 |
3.4.1 蒸气云爆炸的冲击波超压 |
3.4.2 池火灾模型 |
3.4.3 闪火热辐射模型 |
3.5 实例分析 |
3.6 事故后果影响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加油区火灾数值模拟 |
4.1 火灾研究方法简介 |
4.1.1 试验研究 |
4.1.2 数值模拟研究 |
4.1.3 数值模拟原理 |
4.2 Pyrosim数学模型 |
4.2.1 Pyrosim的优点与缺点 |
4.2.2 基本控制方程 |
4.2.3 湍流流动模型 |
4.2.4 燃烧模型 |
4.2.5 辐射传热模型 |
4.2.6 初始条件与边界条件 |
4.3 火灾热释放速率 |
4.4 加油区三维模型构建及参数设置 |
4.4.1 加油区模型的构建及网格分析 |
4.4.2 火源的设定及火灾场景布置 |
4.4.3 机械排风 |
4.4.4 特征高度处危险判定依据 |
4.5 加油区火灾数值模拟分析 |
4.5.1 加油区火灾烟气蔓延过程 |
4.5.2 火灾烟气温度变化过程 |
4.5.3 火灾能见度变化过程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加油机可靠性分析 |
5.1 指数分布条件下无故障数据时加油机可靠性分析 |
5.1.1 置信水平(1-α)下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T的最优单侧置信下限 |
5.1.2 置信水平(1-α)下可靠度R(t)的最优单侧置信下限 |
5.1.3 置信水平(1-α)下无故障工作时间t(R)的最优单侧置信下限 |
5.1.4 加油机系统可靠性分析 |
5.2 基于马尔科夫过程的加油机系统可靠性分析 |
5.2.1 马尔可夫过程的有关假设 |
5.2.2 简单系统的马尔科夫过程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汽车总装车间加油区安全技术 |
6.1 总装车间生产的火灾危险性 |
6.2 加油机安全技术 |
6.3 有关加油机保障安全功能的国家法规 |
6.4 正确对待有关的国家标准 |
6.5 严格控制火源 |
6.6 提高油气报警系统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可靠性的措施 |
6.7 事故防范工作 |
6.8 加强安全监督管理 |
6.9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基于示功图分析的抽油机自适应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世界石油现状 |
1.2 抽油机控制系统的发展和国内外现状 |
1.2.1 抽油机故障控制技术的发展 |
1.2.2 国内外抽油机节能控制技术现状 |
1.3 抽油机自适应控制系统研究的意义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油田基本知识介绍 |
2.1 油田采油方式 |
2.1.1 石油开发简介 |
2.1.2 油田采油方式 |
2.2 抽油机抽油原理 |
2.2.1 抽油机工作原理 |
2.2.2 抽油泵工作原理 |
2.3 示功图理论介绍 |
2.3.1 示功图定义 |
2.3.2 理论示功图 |
2.3.3 基于示功图分析的节能原理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抽油机自适应控制系统的设计 |
3.1 系统总体设计 |
3.1.1 自适应控制系统总体框架设计 |
3.1.2 自适应控制系统工作原理介绍 |
3.2 自适应控制系统的实现 |
3.2.1 自适应控制系统工作制度的确定 |
3.2.2 自适应控制系统工作制度的确定 |
3.2.3 故障对工作制度的影响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图像形态学的故障诊断系统 |
4.1 示功图的提取 |
4.2 故障示功图特征分析 |
4.3 特征故障示功图 |
4.4 示功图的故障诊断过程及处理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系统调试与运行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6)军用飞机维修计划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课题背景 |
1.2 航空装备维修概述 |
1.2.1 维修思想的发展 |
1.2.2 国内外飞机维修状况介绍 |
1.3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4 课题任务 |
第二章 军用飞机的维修 |
2.1 军用飞机维修情况介绍 |
2.1.1 军用飞机简介 |
2.1.2 军用飞机维修形式 |
2.2 我国军用飞机维修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2.2.1 我国军用飞机维修现状 |
2.2.2 当前我国军用飞机维修存在的问题 |
2.2.3 存在问题的原因 |
2.2.4 解决思路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飞机使用计划的建立 |
3.1 维修任务的组合优化 |
3.2 飞机使用计划与维修任务组合优化的关系 |
3.3 飞机使用计划分析 |
3.3.1 飞机使用计划相关参数及公式 |
3.3.2 飞机使用计划影响因素分析 |
3.3.3 飞机使用寿命战备存储量 S 的影响因素 |
3.4 飞机使用计划模型的构建 |
3.5 飞机使用计划模型求解的算法 |
3.5.1 层次分析法 |
3.5.2 粒子群优化算法 |
3.6 实例计算 |
3.6.1 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求权重系数 |
3.6.2 飞机使用寿命战备储存量 S 控制线和 40%标准控制线的绘制 |
3.6.3 月总使用时间的计算 |
3.6.4 月单机使用时间的计算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统需求分析和设计 |
4.1 系统分析概述 |
4.2 系统需求分析 |
4.2.1 系统性能要求分析 |
4.2.2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
4.2.3 系统权限级别划分 |
4.3 项目视图 |
4.3.1 用户角色分析 |
4.3.2 系统总体结构 |
4.3.3 系统范围 |
4.4 主要用例 |
4.4.1 系统管理用例 |
4.4.2 基本数据录入用例 |
4.4.3 有寿机件换件用例 |
4.4.4 维护提示用例 |
4.4.5 故障数据录入用例 |
4.4.6 报表查询用例 |
4.5 系统建模 |
4.5.1 静态建模 |
4.5.2 数据库建模 |
4.6 系统总体设计 |
4.6.1 系统设计原则 |
4.6.2 系统设计方法 |
4.6.3 模块功能设计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实现 |
5.1 数据库设计 |
5.2 系统开发环境 |
5.2.1 Visual Studio 2010 简介 |
5.2.2 SQL Server 2008 R2 简介 |
5.3 系统总体界面 |
5.3.1 系统登录界面 |
5.3.2 系统的主窗口 |
5.3.3 功能界面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问题和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基于本体的航空产品知识库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背景 |
1.2.1 中国航空工业发展形势分析 |
1.2.2 航空工业信息化发展 |
1.2.3 航空工业发展对知识的需求 |
1.2.4 航空工业知识管理及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的目的 |
1.3.2 研究的意义 |
1.4 研究现状 |
1.4.1 知识库的研究现状 |
1.4.2 航空产品知识库构建技术研究现状 |
1.5 论文主要内容与结构安排 |
1.5.1 论文主要内容 |
1.5.2 论文结构安排 |
1.5.3 研究方法与步骤 |
1.5.4 论文的创新点 |
1.5.5 重要概念的界定 |
2 航空产品全生命周期知识库框架 |
2.1 知识管理的发展趋势 |
2.1.1 知识工程 |
2.1.2 知识管理 |
2.1.3 知识管理理论创新的方向与趋势 |
2.2 航空产品全生命周期知识管理的需求 |
2.2.1 航空产品知识内容特点 |
2.2.2 航空产品知识表示、存储、获取、利用方式特点 |
2.3 航空产品全生命周期知识库框架(APLKB) |
2.3.1 APLKB的体系结构 |
2.3.2 APLKB主要研究内容及关键技术 |
2.4 本章总结 |
3 航空产品知识分类与建模 |
3.1 产品知识分类 |
3.1.1 知识分类理论 |
3.1.2 产品知识分类 |
3.2 航空产品全生命周期模型研究 |
3.2.1 航空产品研制活动模型研究现状 |
3.2.2 用于知识内容框架的航空产品研制活动过程模型 |
3.3 航空产品全生命周期知识内容框架模型 |
3.3.1 航空产品全生命周期知识分类目的 |
3.3.2 航空产品全生命周期过程知识分类 |
3.3.3 航空产品全生命周期知识的主题分类 |
3.3.4 航空产品全生命周期知识建模 |
3.4 本章总结 |
4 基于本体的航空产品知识表示研究 |
4.1 航空领域本体理论 |
4.1.1 本体概述 |
4.1.2 航空领域本体 |
4.2 知识表示及本体知识表示技术 |
4.2.1 知识表示研究现状 |
4.2.2 基于本体的产品知识表示及研究现状 |
4.3 航空产品知识表示需求分析 |
4.3.1 知识表示方法评估 |
4.3.2 航空产品知识库功能需求分析 |
4.3.3 本体用于航空产品知识表示的优点 |
4.4 航空产品全生命周期知识表示模型 |
4.5 航空产品全生命周期知识的本体表示 |
4.5.1 本体层知识表示 |
4.5.2 存储层知识表示 |
4.5.3 产品结构的知识表示 |
4.6 本章总结 |
5 航空本体构建研究 |
5.1 本体构建 |
5.1.1 本体构建方法概述 |
5.1.2 航空本体构建研究现状及局限性 |
5.2 航空产品本体构建方法论 |
5.2.1 本体构建方法选择的原则 |
5.2.2 基于《中国航空百科词典》和飞机零件表的航空产品本体构建方法 |
5.2.3 构建步骤 |
5.3 本体映射 |
5.3.1 定义 |
5.3.2 相似性计算 |
5.3.3 映射算法 |
5.4 本章总结 |
6 航空产品知识库知识获取技术研究 |
6.1 知识获取 |
6.1.1 概述 |
6.1.2 研究现状 |
6.2 航空产品知识获取过程模型及抽取技术选择 |
6.2.1 航空产品知识获取过程模型 |
6.2.2 航空产品知识抽取技术选择 |
6.3 航空产品知识语义标注技术研究 |
6.3.1 概述与有关工作 |
6.3.2 基于语义环境的文本型文档语义标注 |
6.3.3 图形文档语义标注 |
6.4 航空产品知识元理论 |
6.4.1 航空产品知识元定义 |
6.4.2 航空产品知识元分类 |
6.5 航空产品知识抽取技术研究 |
6.5.1 基于规则的知识抽取技术 |
6.5.2 基于本体和规则的知识抽取技术的改进 |
6.6 本章总结 |
7 航空产品全命周期知识库的知识利用研究 |
7.1 基于本体的知识检索 |
7.2 基于本体的知识发现与推理 |
7.2.1 隶属关系 |
7.2.2 概念—实例关系 |
7.2.3 实例—实例关系 |
7.2.4 抽象隶属关系 |
7.2.5 领域本体推理规则的形式化描述 |
7.2.6 特殊关系的推理 |
7.3 基于本体的航空产品知识重用 |
7.3.1 基于本体和实例的知识重用 |
7.3.2 基于本体和相似度检索算法改进的航空产品知识重用 |
7.3.3 基于本体的快速成型的航空产品知识重用 |
7.4 航空产品全生命周期知识库系统软件体系结构 |
7.4.1 某研究所情况 |
7.4.2 工作方法 |
7.4.3 产品知识库构建内容 |
7.4.4 系统结构 |
7.4.5 APLKBS系统特点 |
7.4.6 APLKBS系统原型 |
7.5 本章结论 |
8 结论与展望 |
8.1 全文总结 |
8.2 研究和展望 |
附录:某飞机零件高效切削加工实例知识owl语言描述举例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燃油加油机超差的原因及预防(论文提纲范文)
1 燃油加油机超差的客观原因 |
1.1 环境因素 |
1.2 流速的变化对检测结果影响巨大 |
1.3 设备磨损、老化 |
1.4 对加油机允许误差控制的范围不同 |
2 加油机人为作弊的手段 |
3 燃油加油机超差的预防 |
3.1 加强对加油机监督检查 |
3.2 大力加强对加油机的维修管理, 建立加油机维修审批制度 |
3.3 严格执行国家计量检定规程, 及时检修加油机故障 |
3.4 更换新型燃油防作弊加油机 |
3.5 积极开展“关注民生, 计量惠民”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 |
3.6 消费者要提高防范意识 |
(9)加油机整机故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不出油 |
2、流速慢 |
3、噪音大 |
4、排气孔出油 |
5、计量不准 |
6、加油机出油不计数 |
(10)龙环加油站建设项目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论文选题的背景 |
1.1.2 论文选题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相关理论综述 |
2.1 项目管理理论 |
2.1.1 现代项目管理的知识体系 |
2.1.2 项目管理的阶段理论 |
2.1.3 项目管理团队的组织结构 |
2.2 项目投资建设相关理论 |
2.2.1 项目投资市场分析理论 |
2.2.2 项目的安全评价理论 |
2.2.3 项目投资财务评价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龙环加油站项目管理的实施 |
3.1 龙环加油站建设项目介绍 |
3.1.1 项目简介 |
3.1.2 工程设计方案 |
3.2 龙环项目的组织结构 |
3.2.1 项目组织结构的比较 |
3.2.2 龙环项目的组织结构的设计 |
3.3 龙环项目实施中的管理计划 |
3.3.1 项目过程描述 |
3.3.2 项目工作分解结构(WBS) |
3.3.3 龙环加油站项目工期计划 |
3.3.4 龙环加油站项目的成本计划 |
3.4 龙环项目实施中的优化与控制 |
3.4.1 龙环加油站项目工期优化 |
3.4.2 时间—成本优化 |
3.4.3 时间—资源优化 |
3.4.4 进度控制 |
3.4.5 成本控制 |
3.4.6 质量控制 |
3.4.7 龙环项目的结束管理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龙环加油站项目实施的绩效评价 |
4.1 龙环加油站项目实施后的绩效模糊综合评价 |
4.1.1 龙环加油站项目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
4.1.2 模糊评价法在本项目评价中的应用步骤 |
4.1.3 龙环加油站项目管理评价 |
4.2 龙环加油站项目实施后的经济效果评价 |
4.2.1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运行结果 |
4.2.2 综合评价结论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完善龙环加油站项目管理的对策 |
5.1 龙环加油站项目管理实施中的问题与不足 |
5.1.1 计划与成本管理问题 |
5.1.2 风险与进度控制问题 |
5.1.3 项目集成管理问题 |
5.1.4 信息技术使用问题 |
5.2 提升龙环加油站项目管理水平的对策和建议 |
5.2.1 加强质量进度及成本三要素的均衡控制 |
5.2.2 运用工作分解结构加强计划管理 |
5.2.3 重视工程项目风险管理 |
5.2.4 积极采用项目管理系列软件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附录 |
四、电脑加油机不出油故障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液压系统智能有源测试理论及方法研究[D]. 杨成刚. 燕山大学, 2019
- [2]加油站工艺管理的探讨[J]. 林楚标. 石油库与加油站, 2018(06)
- [3]一种基于单片机STM32的加油机系统设计[D]. 孙浩. 安徽理工大学, 2018(01)
- [4]汽车总装车间加油区火灾爆炸危险性分析及安全技术[D]. 接晴. 东北大学, 2013(03)
- [5]基于示功图分析的抽油机自适应系统[D]. 马驰骋. 新疆大学, 2013(10)
- [6]军用飞机维修计划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D]. 柏超.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3(01)
- [7]基于本体的航空产品知识库构建研究[D]. 蔡盈芳. 北京交通大学, 2011(09)
- [8]燃油加油机超差的原因及预防[J]. 吴志强. 计量与测试技术, 2011(02)
- [9]加油机整机故障分析[J]. 尹在福,李勇,金富. 品牌与标准化, 2010(10)
- [10]龙环加油站建设项目管理研究[D]. 李冬冬.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