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投影技术之战:LCD VS DLP(论文文献综述)
周微忱[1](2011)在《大屏幕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大屏幕系统已广泛应用在国民生产的各行各业。在电力领域,为了能满足电力调度系统的运行状态监控和电力自动化调度、DTS电力调度仿真教学、电力应急指挥等信息显示的需要,广泛地采用了大屏幕系统。调度室通过超大屏幕,方便调度人员从整体了解电网实时运行情况,更好地进行电网调度。在大屏幕系统中,DLP拼接大屏幕系统以其显示效果、信号接入和处理能力、可靠性的优势成为了国内和国际主流电力调度中心的大屏幕显示系统设备。本文介绍了DLP拼接大屏幕系统的工作原理,系统构造和运行机制。引出了大屏幕系统在高分辨率应用软件中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案。大屏幕系统上的显示内容根据生产需要经常会发生变化,这就对大屏幕系统的控制方法提出了要求。工控机是大屏幕显示系统的核心设备。控制显示内容的关键就在于如何实现对大屏幕系统工控机的控制。常用的大屏幕控制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在大屏幕系统工控机上安装控制软件直接进行控制;还有一种方式是在一台与大屏幕系统工控机在同一内网的个人电脑上安装客户端软件来实现网络控制。这两种方式都需要增加调度人员的软件培训成本,并且存在软件误操作引发的系统风险。文中提出使用中控系统来控制大屏幕系统。中控系统的主要构成为一部无线触摸屏以及一台中控主机。触摸屏以无线网络方式与中控主机通信,中控主机通过RS232串口实现与大屏幕工控机互联。
张雅丽,马士超,张韬[2](2010)在《数字3D立体电影技术之深度分析》文中认为本文首先介绍了主要的3D放映技术,并重点分析了适合3D电影播放的主动立体3D、偏振3D以及光谱3D技术,给出了他们的主要原理以及优缺点。针对双机3D提出同构双机3D以及异构双机3D的概念,并进行了详细地分析。最后讨论了数字3D电影制作以及数字3D电影发行,对数字3D的发展予以展望。
周雷[3](2008)在《全息平面投影屏像素层制作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实现高亮度、高分辨、高色彩还原度的大屏幕投影显示系统是现代显示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投影屏幕作为投影显示系统的核心部件之一,它的光学品质直接影响整个投影显示系统的性能。近年来,科研人员一直致力于研发在高亮度环境中仍然能获得高品质显示效果的投影屏幕。本文对大幅面投影屏幕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基于全息像素微结构的投影屏幕,并采用微纳米压印技术进行了制作,改进投影屏幕性能,完成了相关的实验和测试。本文的第一部分首先介绍了大屏幕投影显示系统的技术基础—光学投影显示技术和微纳光学元器件加工技术。其次对目前几种主流投影屏幕的光学结构及屏幕成像质量的评测参数做了介绍和分析,特别介绍了全息平面投影屏幕的国内外发展和研究现状。第二部分提出了一种制作平面投影屏幕全息像素层的新方法。总的来讲,所提出的方法基于散斑的像面全息,又可分为一步散斑像面全息和两步散斑像面全息两种方案。分别制作了两种设计方案下的全息像素光刻胶母版,对一步像面全息制作光路中狭缝的宽度对散斑再现像的影响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理论分析了全息像素光刻胶母版的色散情况。第三部分论述了制作大幅面全息像素层的微纳米压印技术。首先简述了微纳米压印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其次着重针对本文所采用的数字微纳米压印技术及装备,详细介绍了该装备在软件、机械、电控等方面的技术特点,分析了压印图形的数字化生成、压力、温度等工艺参数对压印图形的光学性能的影响。最后利用该装备和技术制作出了全息像素层。本文第四部分采用CIE-1931色度图实际测量了实验制作的全息像素的色饱和度,分析了误差来源。同时给出了样品的视场和增益的测量结果,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所制作全息像素在增益、视角、色饱和度等光学特性皆有明显的改善。最后,对本研究课题进行了总结,并指出了新的工作方向。
高文轩[4](2006)在《基于集群的大屏幕立体拼接显示系统的实现》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投影技术的发展,建立高分辨率,大屏幕显示画面的拼接显示系统(又称拼接显示墙)成为虚拟现实和可视化技术发展的迫切需求。为了更好的满足我中心科学可视化方面的需求,我们以中心现有的曙光PC集群为平台,开发了自己的大屏幕立体拼接显示系统。本文围绕搭建拼接显示系统的科研实践展开,详细介绍了在硬件和软件上遇到的一系列问题,经过分析后给出了我们的解决方案。 应用Chromium系统只能实现对OpenGL程序的并行分布绘制,在其基础之上,我们将校正工作和DMX相结合,应用于拼接显示系统,实现了一般程序在拼接显示系统上的展示。 利用多个投影仪建立大屏幕投影墙的过程中面临的两个最大的难题就是如何实现几何上的对准和如何解决颜色不均匀的问题,解决好这两个问题,才能真正的实现无缝拼接。本文在对分布式并行图形绘制技术进行阐述后,分别对几何校正和颜色校正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以往的几何校正算法都需要对每台投影仪单独进行拍照,投影墙规模增大时十分不便,我们的算法只要通过一张照片就可实现对所有投影仪的校正工作(立体显示需两张)。在颜色校正上,我们在简化了MAJUMDER的颜色校正算法后与边缘融合技术结合,实现了多投影仪拼接处的平滑过渡。 本文还介绍了立体显示的原理,在比较了几种典型的立体投影显示系统后结合本中心的硬件情况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并在就如何用OpenGL进行3D绘制进行分析之后,给出了生成左右眼视图的算法实现。 此外,本文还就搭建立体投影墙过程中可能碰到的硬件选择问题进行了比较分析,给出我们在构建这一高分辨率立体投影墙过程中的一些经验和体会。
黄丹丹[5](2006)在《DLP光机投影屏特性测量系统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DLP数字光处理技术是目前较先进的投影显示技术,但是对DLP光机投影屏特性测量系统的研究尚属探索阶段。 论文首先介绍了DLP投影系统的工作原理与特点,它是利用人眼视觉滞留特性,采用DMD快速翻转,调制红绿蓝三色光,由时间混色得到各种彩色。因此DLP光机投影屏像质特性的测量原理、方法不同于传统的显示屏屏质的测量,其特点是:利用CCD对准DLP光机投影屏上单个像元(即一个DMD像素单元)进行点扩展函数测量,光强度高,要求CCD曝光时间短,小于1/10000秒;CCD曝光时间必须与被测屏的图形信号同步,为全屏快速测量,至少需要九个CCD,它们之间亦需要同步。 论文根据上述特点提出了利用外部触发、脉冲宽度控制,并使用CCD实现测量DLP光机投影屏像质的测量系统的方案,它由绿色传感模块、同步单元、信号发生子系统、光电转换(CCD)子系统、图像采集子系统和计算机六个部件组成。 设计制作了绿色传感模块、同步单元,研究了信号发生、CCD曝光与读写、图像采集等各个子系统的工作特点及它们之间的时序关系,建立了测量装置系统。 根据用户要求和功能需要,DLP光机投影屏特性测量的软件系统分为主控制模块、光度测量模块和像质测量模块。光度测量模块包括色度测量子模块和亮度测量子模块。像质测量模块划分为三个子模块:初始化配置子模块、获取图像数据子模块、傅立叶变换子模块。初始化配置子模块负责正确配置像质测量系统的硬件,并根据主控制模块传入的参数进行对应的软件设置。获取图像数据子模块负责控制信号发生子系统、图像采集子系统,从而获取光电转换子系统CCD的图像数据。傅立叶变换子模块把图像数据进行变换,以得到光学传递函数参量。编制了以上全部软件程序,实现了全自动控制,可选用自动或手动方式测量。 建立的DLP光机投影屏特性测量系统经多次调试改进,较长时间的试用测量表明,光度测量结果与国外成熟的测量系统相比,偏差小于5%;像质实测结果符合理论分析,像质测量的稳定性的变异系数(均方根误差/平均测量值)小于3.5%,重现性的变异系数小于4.5%,达到了设计要求,能为DLP光机和DLP投影仪的研究和生产提供有力的技术指标测量手段。
郝玮[6](2006)在《超薄型背投影显示系统的设计与研究》文中提出大屏幕显示是当今显示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而投影显示从实现技术和价格方面来看都是目前实现大屏幕显示系统的唯一有效途径。其中背投显示技术更是以其独特的优势成为目前大屏幕投影显示技术中的研究热点。然而体积大重量重是背投系统致命的弱点,系统厚度和质量也是衡量背投系统实用性的重要指标。本论文就围绕超薄型背投显示系统的设计与研究展开。 论文介绍了投影显示技术的分类,对占据背投影显示市场主导地位的几种技术CRT投影、LCD投影、LCLV光阀投影、LCOS投影和DLP投影显示系统的结构、成像特征和优缺点进行了比较。 论文分析了了背投影显示技术中的不同系统结构,以及成像特点和优缺点。总结了评价投影屏幕性能的参数指标,介绍了投影屏幕的分类和具体结构及运用。分析了解决背投系统厚重问题的方法,共两个方面,一是构造良好的光学系统结构;二是利用具有双重功能的角度选择型屏幕,使得光路在有限空间内折叠,获得超薄显示系统。 论文分别对两种超薄型背投影显示系统的实现方案进行了讨论。第一种方案平板楔角反射背投影系统,文中介绍了楔角光学系统原理,做出了光线在楔角中传播时的三维解析图,分别对光轴光线和轴外光线作了具体的光路计算,根据计算所得结构数据对光学系统进行了光路模拟,对模拟中遵循的规则和模拟计算的步骤作了较详尽的解释。对模拟结果做出分析,提出把楔角倒转利用的新的系统方案。对改进后的系统进行ASAP软件模拟,给出矩形栅格状光源模拟结果。进一步给出了实验装置图和实验结果图,并对实验结果做出像质评价。第二个方案利用双重功能屏幕实现超薄性背投影显示系统,在给出双重功能屏幕的光学系统结构和屏幕三棱柱微结构具体实施方案后,在ASAP中进行模拟,对成像质量做出评价。
楼依帆[7](2006)在《液晶背投显示三色会聚系统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投影显示技术是九十年代兴起的一种大屏幕显示技术,以其屏幕大(可达40到数百英寸)、输出亮度高(最高可达上万流明)、图像分辨率高等优点,已逐步成为现代显示技术的主流,在各个领域中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从制造成本及使用方面来看,近期内投影显示是唯一比较实用的大屏幕显示技术。 图像的质量对于大屏幕投影显示技术非常重要,它要求图像亮度高,画面清晰、像质良好。在本论文所提及的三片式阵列像素器件投影显示系统中,要得到清晰的图像,除了投影镜头等因素外,必须调整三片阵列像素器件的空间位置,实现图像清晰并三色像素精确重合。 本文的第一部分介绍了目前投影显示业的现状及发展;对三种占据市场主导地位的投影显示技术——LCD投影显示、DLP投影显示以及LCOS投影显示进行了比较。并对目前投影显示生产中的三色会聚的研究进展做了介绍。 本文的第二二部分介绍了实现三色会聚的硬件的基本组成,并分析了各硬件部分在系统中的基本作用。接着针对投影显示的特点,采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和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出了一套对阵列像素器件精确会聚的系统。这个系统将自动三色会聚分为自动清晰度调节和自动三色合色调节两步来完成。 根据第二部分提出的系统,以大屏幕液晶背投三色会聚装置为实验平台,实现了自动三色会聚。自动三色会聚在得到方差函数作为清晰度评价函数后,提出了减少清晰度评价调节时间的具体方法。论文重点分析了三色合色中使用的像素中心位置的算法,在比较各类算法后,最后选择了速度和精确度都较高的重心法作为其中心位置的算法。在自动三色合色的调节方法上,论文也做了一定的分析,最后选择了CCD为基准的对称法作为其合色的方法,最终得到了比较稳定、精确、重复性好的三色合色方法。 最后,本论文对自动三色会聚的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陈坦[8](2005)在《一种新型单片彩色LCD投影机的硬件设计》文中研究指明二十一世纪大屏幕投影显示技术集微电子、液晶、光学、机械等技术为一体,是现代光电子高科技产业的典型代表。最近几年,投影显示技术快速发展,形成了近百亿美元的巨大产业。在本论文的第一章,阐述了投影显示技术的发展背景,得出结论,投影显示是实现大屏幕显示的最廉价技术方案。投影显示主要包括三种技术:CRT 投影显示、DLP 投影显示和液晶投影显示,各种投影显示技术的原理及其应用是本论文第二章的内容,首先分析了传统投影显示技术的原理和结构,并重点介绍了液晶(LCD)投影显示技术,比较了三片式LCD 投影显示系统和单片式LCD 投影显示系统的性能,发现了单片式LCD 投影显示系统无论是从造价成本、可维护性、整机的装配和显示性能方面都具有较大优势,从而得出结论,单片式LCD 投影显示系统比三片式投影显示系统具有更大市场前景。在此基础上,本论文提出了自己的单片式LCD 投影机系统实现方案,并把该方案与现有单片式LCD 投影显示系统做了性能比较。然后,本论文进一步提出了该投影显示系统的硬件部分的实现方案。本论文针对上述硬件方案的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s Array)实现进行了研究,对相应的硬件结构进行了优化,从而充分利用了FPGA器件的各种资源。为了验证设计的可行性,探讨了系统硬件测试平台的设计,并针对此平台介绍了其测试方案。
陈颖[9](2005)在《液晶投影显示颜色均匀性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大屏幕电子显示在各个领域中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从制造成本及使用方便来看,近期内投影显示是唯一比较实用的大屏幕显示技术。其中,液晶投影显示更是以其独特的优点占据了大部分市场。其应用的领域对颜色均匀性有着较高的要求,所以颜色的均匀性成为评价液晶投影显示器件性能优劣的重要指标之一。本论文围绕液晶投影显示的颜色均匀性而展开。 本文的第一部分介绍了目前投影显示业的现状及发展;对三种占据市场主导地位的投影显示技术——LCD投影显示、DLP投影显示以及LCOS投影显示进行了比较,尤其讨论了这三种投影显示的颜色实现技术的优缺点;同时也对液晶投影显示颜色均匀性的研究现状进行了介绍。 本文的第二部分提出了利用均匀颜色空间对液晶投影显示的颜色均匀性进行评价。同时,本文对造成液晶投影显示颜色的不均匀性的原因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利用ASAP光学模拟软件对造成液晶投影仪的颜色不均匀的两种情况分别进行了模拟,模拟的结果验证了对理论的分析。 根据对液晶投影显示颜色均匀性的分析,本文提出了一套系统,主要对三片式液晶投影机的白场的颜色不均匀性进行自动的测量和校正。该系统可以通过对二维面阵CCD的精确定标,利用CCD分别对液晶投影机的三原色进行二维亮度分布的分时测量,并根据颜色混合的公式来计算出液晶投影机白场的颜色均匀性的分布;针对测量得到的液晶投影机颜色的不均匀的状况,该系统利用控制软件计算出投影屏幕上三原色的每个校正点的校正值,并通过将校正值传送给投影机的寄存器来改变三片液晶板的局部透过率,从而改善颜色的不均匀性。通过对测量和校正的数据以及误差的分析,表明了该系统可以实现对液晶投影机颜色均匀性的精确测量和校正,并可以应用到液晶投影机的实际生产中。这部分内容在本文的第三和第四部分。 最后,本文对本研究课题进行了工作的总结,并指出了新的工作方向。
Evan Powell,王丽娜[10](2004)在《投影技术大战:LCD vs.DLP》文中提出
二、投影技术之战:LCD VS DLP(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投影技术之战:LCD VS DLP(论文提纲范文)
(1)大屏幕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论文组织 |
第二章 大屏幕系统综述 |
2.1 大屏幕系统简介 |
2.1.1 DL P 大屏幕显示系统 |
2.1.2 大屏幕系统组成及功能 |
2.2 控制室大屏幕投影显示系统简介 |
2.2.1 概述 |
2.2.2 图像控制器 |
2.2.3 信号接入方式 |
2.3 大屏幕系统在电力行业的应用简介 |
2.3.1 电力行业应用 |
2.3.2 EMS(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 )能量管理系统 |
2.3.3 电能量计量系统 |
2.3.4 电力市场技术支持系统 |
2.3.5 调度生产管理信息系统 DMIS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大屏幕系统组成 |
3.1 大屏幕系统设计 |
3.1.1 系统设计要求 |
3.1.2 箱体选用理由 |
3.1.3 系统工作原理 |
3.1.4 机柜设计 |
3.2 大屏幕系统控制软件 |
3.2.1 概要介绍 |
3.2.2 大屏幕控制管理软件 |
3.2.3 大屏幕控制管理功能 |
3.3 大屏幕高分辨率应用软件的几个问题 |
3.3.1 如何产生高分辨率图形 |
3.3.2 Windows 下高分辨率图形的限制 |
3.3.3 编制高分辨率图形软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控制系统设计 |
4.1 系统拓扑图及工作原理 |
4.2 大屏幕控制技术之 Wi-Fi 介绍 |
4.2.1 Wi-Fi 技术简介 |
4.2.2 选择WIFI 的理由 |
4.3 基于WFI 的控制技术介绍 |
4.3.1 触摸屏简介 |
4.3.2 中控主机简介 |
4.4 串口协议的设计和实现 |
4.4.1 串口通讯协议 |
4.4.2 串口协议声明 |
4.4.3 串口自定协议 |
4.5 S I M PL 介绍 |
4.5.1 函数库 |
4.5.2 信号类型 |
4.6 触摸屏控制系统设计 |
4.6.1 工作原理 |
4.6.2 快思聪主机与大屏幕控制器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界面设计和逻辑程序编程 |
5.1 界面编程 |
5.1.1 按钮动作 |
5.1.2 按钮反馈 |
5.1.3 子页 |
5.1.4 模拟显示 |
5.1.5 间接文本 |
5.2 界面设计 |
5.3 逻辑程序编程 |
5.3.1 设备逻辑图 |
5.3.2 逻辑程序框架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 |
6.1 大屏幕控制系统的目标与展望 |
6.2 网络化视频系统的组成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谢辞 |
(2)数字3D立体电影技术之深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数字3D电影与3D放映技术 |
1.1 双眼视差原理与3D技术分类 |
1.2 3D放映技术的考核指标 |
2、主动3D放映技术 |
3、偏振3D放映技术 |
4、光谱滤波 (波长多路) 3D放映技术 |
5、DLP技术与LCOS技术以及双机3D |
5.1 DLP 3D技术 |
5.2 LCOS 3D技术 |
5.3 同构双机 (多机) 3D与异构双机3D |
6、3D内容制作与节目传输 |
6.1 3D内容制作 |
6.2 3D统一DCP |
6.3 可选择性3D内容的传输与放映 |
7、结论与展望 |
(3)全息平面投影屏像素层制作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投影机技术 |
1.1.2 微光学技术 |
1.2 投影屏幕发展历史与现状 |
1.2.1 评价参数 |
1.2.2 光学结构 |
1.2.3 全息投影屏幕 |
1.3 本课题的研究工作及创新点 |
1.3.1 主要研究工作及论文内容 |
1.3.2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全息像素模版的制作 |
2.1 引言 |
2.2 全息像素光刻胶版设计制作 |
2.2.1 方案一:一步像面全息 |
2.2.2 计算模拟 |
2.2.3 方案二:二步像面全息 |
2.2.4 方案评价 |
2.3 全息像素金属版 |
2.3.1 技术背景 |
2.3.2 实验制作 |
2.4 本章结论 |
第三章 数字微纳米压印复制全息像素 |
3.1 技术背景 |
3.2 压印装置 |
3.3 控制方式 |
3.3.1 压力驱动方式 |
3.3.2 温度控制方法 |
3.3.3 空间取向控制 |
3.3.4 保压时间控制 |
3.4 全息像素压印 |
3.4.1 温度对衍射效率的影响 |
3.4.2 压力对衍射效率的影响 |
3.5 本章结论 |
第四章 全息像素层的测量与分析 |
4.1 色饱和度测量分析 |
4.1.1 色度学 |
4.1.2 CIE 标准色度系统 |
4.1.3 实验测量 |
4.2 视角与增益测量 |
4.2.1 视角 |
4.2.2 增益 |
4.3 本章结论 |
第五章 结论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详细摘要 |
(4)基于集群的大屏幕立体拼接显示系统的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大屏幕拼接显示系统的研究背景 |
1.2 大屏幕拼接显示系统的研究现状 |
1.3 大屏幕拼接显示系统研究的难点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行文结构 |
第二章 基于集群的分布式并行绘制技术 |
2.1 概述 |
2.2 分布式并行图形绘制 |
2.2.1 绘制与图形流水线 |
2.2.2 分布式并行绘制概述 |
2.2.2 Sorting分类 |
2.2.3 立即模式 VS保留模式 |
2.2.4 并行程序设计与同步控制 |
2.2.5 典型系统 |
2.3 Chromium |
2.3.1 概述 |
2.3.2 工作原理 |
2.3.3 在大屏幕拼接系统上的应用 |
2.4 通用 DMX |
第三章 基于相机的软件校正 |
3.1 研究动机 |
3.2 几何校正 |
3.2.1 基于硬件的几何校正 |
3.2.2 基于软件的几何校正 |
3.3.3 我们的软件校正算法 |
第四章 颜色校正 |
4.1 有关颜色的一些概念 |
4.2 颜色不均问题分析 |
4.3 近年来的研究进展 |
4.4 我们的做法:投影仪之间的亮度校正+边缘融合 |
第五章 立体投影显示系统 |
5.1 立体显示的原理 |
5.2 立体投影显示技术的分类 |
5.3 CESC大屏幕投影的立体显示技术 |
5.4 用 OpenGL进行3D绘制 |
5.4.1 硬件支持 |
5.4.2 Stereo Pair的生成 |
5.4.3 一个实例的运行效果图 |
第六章 CESC的大屏幕投影系统 |
6.1 硬件的选择 |
6.1.1 投影方式:正投 VS背投 |
6.1.2 投影幕的选择:硬质 VS软质 |
6.1.3 投影仪: LCD VS DLP |
6.2 软件系统 |
6.2.1 软件系统框架 |
6.2.2 投影墙控制系统 |
6.2.3 CESC大屏幕投影墙的应用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DLP光机投影屏特性测量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DLP投影系统 |
1.1.1 DLP技术的概况 |
1.1.2 DLP投影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关键部件 |
1.2 DLP投影光机特性测量的特点 |
1.2.1 国内外的测量现状 |
1.2.2 DLP投影光机特性测量的特点 |
1.3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论文的章节安排 |
第二章 DLP光机特性测量系统设计 |
2.1 引言 |
2.2 像质测量系统的设计原理 |
2.2.1 DLP光机的透镜成像系统及评判方法 |
2.2.2 像质测量的原理 |
2.3 像质测量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 |
2.3.1 总体设计框图 |
2.3.2 组成单元的功能设计 |
2.4 DLP光机特性测量涉及的问题 |
第三章 像质测量系统的硬件设计与调试 |
3.1 绿色传感模块的设计与调试 |
3.1.1 设计原理 |
3.1.2 绿色传感模块的调试 |
3.2 同步单元的设计与调试 |
3.2.1 同步单元的设计 |
3.2.2 同步单元的调试 |
3.3 信号发生子系统的设计与调试 |
3.3.1 信号发生子系统的设计 |
3.3.2 信号发生子系统的调试 |
3.4 光电转换和图像采集子系统的设计与联调 |
3.4.1 光电转换子系统的设计 |
3.4.2 图像采集子系统的设计 |
3.4.3 CCD和图像采集子系统的联调 |
第四章 测量系统的软件设计与测试 |
4.1 系统的软件需求分析 |
4.2 软件系统的总体设计 |
4.2.1 系统数据流程设计 |
4.2.2 软件系统的模块分解和层次结构 |
4.2.3 数据库设计 |
4.3 软件系统的详细设计 |
4.3.1 主控制模块M1 |
4.3.2 光度测量模块 |
4.3.3 像质测量模块 |
4.4 软件的实现与具体设计 |
4.4.1 开发工具的选择 |
4.4.2 用户界面的设计 |
4.5 软件的调试和测试 |
4.5.1 软件调试和测试的重要性及相关的基本概念 |
4.5.2 光度测量模块的测试 |
4.5.3 像质测量模块的测试 |
4.5.4 主控制模块的测试 |
4.5.5 系统测试 |
第五章 测量结果及系统特性分析 |
5.1 理想像质与实际像质测量结果比较 |
5.1.1 理想成像系统的特性 |
5.1.2 实际成像系统的测量特性 |
5.2 与其它测量系统比较光度测量的结果 |
5.3 像质测量系统特性分析 |
5.3.1 像质测量系统的稳定性 |
5.3.2 像质测量系统的重现性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和录用的论文 |
(6)超薄型背投影显示系统的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投影显示技术国内外发展现状 |
§1.3 课题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背投显示光学系统和屏幕结构分析 |
§2.1 背投影显示光学系统结构分析 |
§2.2 投影屏幕结构分析 |
§2.3 超薄型背投影显示系统的方案讨论 |
第三章 平板楔角反射背投影显示系统设计与研究 |
§3.1 楔角光学系统结构设计 |
§3.1.1 平板楔角反射背投影系统光学原理 |
§3.1.2 平板楔角光学结构的计算 |
§3.1.3 楔角参数的选择 |
§3.2 光路模拟与光线追迹分析 |
§3.2.1 光路模拟与光线追迹程序算法 |
§3.2.2 光路模拟与光线追迹结果分析 |
§3.3 新的系统结构及实验验证 |
§3.3.1 改进后的系统结构 |
§3.3.2 实验过程及结果分析 |
§3.4 小结 |
第四章 双重功能屏幕实现背投影系统的超薄化 |
§4.1 系统与屏幕结构设计方案 |
§4.2 软件模拟及结果分析 |
§4.2.1 双重功能屏幕模型的建立 |
§4.2.2 模拟结果分析 |
§4.3 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工作总结 |
§5.2 未来工作的展望 |
硕士在读期间完成的论文 |
致谢 |
(7)液晶背投显示三色会聚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1 CRT投影显示 |
§1.2.2 LCD投影显示 |
§1.2.3 DLP数字光学处理技术投影机 |
§1.2.4 LCOS投影显示技术 |
§1.3 CRT投影显示的三色会聚 |
§1.4 三片式液晶投影显示的三色会聚 |
§1.5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自动三色会聚系统的设计 |
§2.1 系统的硬件组成 |
§2.2 自动三色会聚系统设计 |
§2.2.1 阵列像素器件空间关系分析 |
§2.2.2 自动三色会聚系统的建立 |
§2.3 图像采集系统设计 |
§2.4 清晰度调节分析 |
§2.5 三色合色调节系统分析 |
§2.6 小结 |
第三章 自动清晰度调节实验数据处理及分析 |
§3.1 软件系统 |
§3.2 自动对焦评价函数 |
§3.2.1 中心视场评价函数实验结果 |
§3.3 清晰度的调节方法 |
§3.4 减弱CCD性能对图像采集的影响的方法 |
§3.4.1改进后的清晰度调节 |
§3.5 小结 |
第四章 自动三色合色实验数据处理及分析 |
§4.1 像素中心位置的计算方法 |
§4.1.1 相关法 |
§4.1.2 重心法 |
§4.1.3 相关法和重心法的比较 |
§4.2 减弱CCD性能的影响后的像素中心位置的计算 |
§4.3 三色合色的方法 |
§4.3.1 屏幕调正原理 |
§4.3.2 中心点法 |
§4.3.3 两端对齐法 |
§4.4 小结 |
第五章 论文总结与展望 |
硕士期间完成的论文 |
致谢 |
(8)一种新型单片彩色LCD投影机的硬件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引言 |
1.1 课题概述 |
1.2 课题的来源与目标 |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投影显示原理及组成 |
2.1 投影显示技术概况 |
2.2 传统投影显示原理及构成 |
2.2.1 传统投影显示原理 |
2.2.2 投影显示的基本结构 |
2.3 LCD 投影显示 |
2.3.1 三片式LCD 投影显示 |
2.3.2 单片式LCD 投影显示 |
2.3.3 三片式和单片式LCD 投影显示性能比较 |
第三章 单片式LCD 投影机的实现方案 |
3.1 单片式LCD 投影机的系统设计方案 |
3.2 单片式LCD 投影机的系统驱动电路设计方案 |
3.2.1 TMDS 接收器、发送器 |
3.2.2 LCD 驱动电路 |
3.2.3 数字信号处理电路 |
3.3 单片彩色显示方案的设计 |
第四章 系统硬件设计 |
4.1 FPGA 开发工具介绍 |
4.2 帧存控制器总体设计方案 |
4.2 帧存控制器和 DVI 收发器的接口设计 |
4.2.1 DVI 简介 |
4.2.2 帧存控制器和 DVI 收发器的接口设计 |
4.2.3 SIL161B、SIL164 芯片介绍 |
4.3 帧存控制器与帧存 SRAM 的接口设计 |
4.4 芯片的程序导入电路设计 |
4.5 电源设计 |
第五章 系统软件设计 |
5.1 帧存控制器软件编写的模块划分 |
5.2 时钟发生器timing 模块的设计 |
5.3 用于控制SRAM 地址总线的数据多路选择模块设计 |
5.4 用于控制 RAM 数据总线的数据选择模块设计 |
5.5 PLL 模块设计 |
5.6 顶层模块设计 |
第六章 系统调试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现有工作的总结 |
7.2 对未来工作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个人简历 |
(9)液晶投影显示颜色均匀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投影显示技术的概述 |
§1.2 投影显示系统中的颜色实现技术 |
§1.3 投影显示颜色均匀性的研究现状 |
§1.4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液晶投影显示颜色均匀性的分析 |
§2.1 液晶投影机中的颜色均匀性的评价方法 |
§2.2 影响液晶投影显示颜色均匀性的原因分析 |
§2.2.1 梯度不均匀性的分析 |
§2.2.2 局部不均匀性的分析 |
第三章 液晶投影系统颜色均匀性的测量 |
§3.1 颜色均匀性的测量原理 |
§3.2 基于CCD的颜色均匀性测量系统 |
§3.2.1 测量系统的组成和工作流程 |
§3.2.2 CCD的选择 |
§3.2.3 测量系统中CCD的定标 |
§3.2.4 两种测量方法的精度比较 |
§3.3 颜色均匀性的测量结果及分析 |
§3.3.1 颜色均匀性的测量结果 |
§3.3.2 对颜色均匀性的测量结果的误差进行分析 |
§3.4 小结 |
第四章 液晶投影系统颜色均匀性的校正 |
§4.1 颜色均匀性校正系统的原理、构成及工作流程 |
§4.1.1 校正系统的基本原理 |
§4.1.2 校正系统的构成 |
§4.1.3 校正系统的工作流程 |
§4.2 校正系统的实现 |
§4.2.1 校正系统硬件的实现 |
§4.2.2 校正系统的软件控制及算法的实现 |
§4.3 颜色均匀性校正的结果 |
§4.3.1 CCD所测量的校正结果及分析 |
§4.3.2 色度计所测量的校正结果及分析 |
§4.4 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工作总结 |
§5.2 未来工作的展望 |
硕士期间完成的论文 |
致谢 |
(10)投影技术大战:LCD vs.DLP(论文提纲范文)
LCD与DLP的技术差别The Technical Differences between LCD and DLP |
性能优势:LCD vs.DLPPerformance Advantages:LCD vs.DLP |
DLP的潜在问题:彩虹效应A Potential Problem with DLP:The Rainbow Effect |
LCD的潜在问题:长时间图像退化A Potential Problem with LCD:Long Term Image Degradation |
投影技术现状The Current State of the Art |
四、投影技术之战:LCD VS DLP(论文参考文献)
- [1]大屏幕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周微忱. 上海交通大学, 2011(07)
- [2]数字3D立体电影技术之深度分析[J]. 张雅丽,马士超,张韬. 现代电影技术, 2010(05)
- [3]全息平面投影屏像素层制作方法研究[D]. 周雷. 苏州大学, 2008(11)
- [4]基于集群的大屏幕立体拼接显示系统的实现[D]. 高文轩. 浙江大学, 2006(09)
- [5]DLP光机投影屏特性测量系统的研究[D]. 黄丹丹. 浙江大学, 2006(05)
- [6]超薄型背投影显示系统的设计与研究[D]. 郝玮. 浙江大学, 2006(06)
- [7]液晶背投显示三色会聚系统的研究[D]. 楼依帆. 浙江大学, 2006(05)
- [8]一种新型单片彩色LCD投影机的硬件设计[D]. 陈坦. 电子科技大学, 2005(07)
- [9]液晶投影显示颜色均匀性的研究[D]. 陈颖. 浙江大学, 2005(02)
- [10]投影技术大战:LCD vs.DLP[J]. Evan Powell,王丽娜. 深圳特区科技, 2004(Z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