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影响海滨电厂厂址选择的几个因素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黄海华[1](2019)在《新形势下的沿海核电厂址选择》文中提出[目的]在内陆核电启动可能性较小的情况下,近期内我国核电建设仍将以沿海项目为主;由于岸线资源愈发紧缺,沿海核电厂址的选择难度不断加大,需要拓宽思路,科学选址。[方法]重点考虑沿海次区域,采用二次循环冷却的技术方案,结合地震地质、应急疏散、环境保护等条件,论证并做好核电厂址选择。[结果]粤西某核电工程的实际情况表明,新的思路和方法有助于优化选址、科学决策。[结论]对后续核电选址有较大的参考意义,对核电布局的科学性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赵冬芳[2](2015)在《城市工业遗产的结构性保护与旅游利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工业遗产是文化遗产保护的新兴研究领域,日益受到有关部门及专家学者的关注。我国对工业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利用正处于起步阶段,而西方发达国家对工业遗产领域的研究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理论依据及实践成果。借鉴西方工业遗产保护和旅游利用的成功经验,针对我国当前工业遗产保护与旅游利用现状,探讨作为旅游资源的工业遗产结构性保护与开发路径,有着非常现实的实践意义及重要的理论价值。工业遗产保护是旅游利用的重要目标,保护良好的工业遗产又有助于提升工业遗产旅游的质量,二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论文主要有三个方面的研究内容:第一,构建城市工业遗产结构性保护评价系统。这部分分析了城市工业遗产结构性保护的重要性,提炼分析因子,构建工业遗产结构性保护评价系统模型,借助专家系统,利用层次分析方法,对相关要素进行深入解析。第二,实证分析,即大连市工业遗产旅游与结构性保护调查研究。在文献解读和理论模型建构基础上,对大连市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现状,特别是开展工业遗产旅游现状进行深入的社会调查,以工业遗产的结构性保护为视角探索工业遗产旅游问题,分析形成问题的原因。第三,城市工业遗产旅游结构优化的路径选择。这部分以第一部分理论研究为指导,结合大连工业遗产结构性保护与旅游利用的现状,针对性的提出优化策略,包括整合工业遗产旅游与现代工业旅游、建立区域旅游合作机制、发挥老工业企业及其工业社区的主体性作用、工业遗产旅游线路的设计等具体方略。本文通过透析大连工业遗产的旅游利用现状及在促进工业遗产结构性保护上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城市工业遗产旅游利用的优化路径,对国内工业遗产旅游开发活动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张轶群[3](2015)在《基于OpenSees的核电站取水结构地震反应与易损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取水结构作为核电冷却系统的重要供水设施,是核电站安全运行的基本保障。因此,取水结构的地震安全性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OpenSees软件平台对强震作用下某核电站取水结构进行有限元分析,并利用结构可靠度理论研究了取水结构的地震易损性。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利用基于考虑钢筋和混凝土材料非线性的纤维单元模型及土体动力弹塑性模型的软件平台OpenSees,建立土-结构二维平面应变有限元模型,对取水结构进行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研究取水结构以及地基土的地震动力反应特性,并对取水结构的变形性能和承载能力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在设计基准地震作用下,取水结构与周围土体的变形呈现出较大的非线性,土体变形以剪切为主。取水结构的最大内力和最大抗剪需求能力比分别发生在下层侧壁与底板相交的角点处和靠近侧壁的底板端部。取水结构的层间位移角和抗剪承载力均满足规范规定的抗震安全性要求,并且具有一定的安全裕度。(2)利用响应面法建立取水结构的极限状态响应面,采用中心点法、验算点法(JC法)和蒙特卡洛法分别计算结构的可靠度,得到取水结构的地震易损性曲线。计算结果表明三种方法计算得到的地震易损性曲线基本一致,取水结构的易损性由层间位移角控制。(3)根据美国核管会(NRC)和电力研究院(EPRI)推荐的地震易损性分析模型,得到几组具有不同置信度的地震易损性曲线,并计算出结构的高置信度低失效概率(HCLPF50)和中值地面加速度能力Am,对取水结构的地震易损性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具有95%置信度的易损性曲线较为保守,而均值易损性曲线较为适中。
闾浩[4](2015)在《考虑碳排放因素的生物质发电项目选址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生物质秸秆发电技术是目前较为成熟也较为稳定可靠的一种新能源发电技术,该技术一直以低排放甚至零排放的环境效益而着称。根据对我国生物质发电项目的发展历史和现状的分析,我国生物质发电发展经历了研发和试验、快速发展和成熟三个阶段。在研发和试验阶段主要的研究和技术开发都集中在小型生物质气化发电技术上,而在快速发展阶段,我国生物质秸秆发电项目主要以直燃发电技术为主,由此可知我国生物质秸秆发电项目技术准备并不充足。在项目的区域分布上,我国农作物秸秆资源总量丰富,但是生物质秸秆发电项目在各个省区间的分布与秸秆资源的分布并不协调。在快速发展阶段,未经合理规划而盲目建设项目的问题日渐突出,部分区域内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得当地秸秆价格虚高,影响了秸秆发电的经济效益。项目的布局不合理还会造成秸秆原料的收集困难,原料的半径超过了合理的收集半径,不仅降低了生物质发电项目的经济效益,还使得生物质秸秆原料的运输费用和运输过程中的碳排放总量增加。我国生物质秸秆发电项目的发展受到了诸多问题的阻碍,主要包括项目建设成本高、秸秆原料成本过高、运营和维护成本高、产能利用率低和电厂自用电率高等。通过溯源分析,本文推论出上述问题的根源主要在于生物质发电技术水平落后以及项目布局不合理。而生物质发电技术的选择也受到项目选址决策结果的影响,因此选址是生物质发电项目管理过程中所要解决的首要的和关键的问题。本文以生物质直燃发电项目的规划选址问题为研究对象,在保证项目经济效益的基础上,进一步考虑项目的碳排放情况。通过系统边界界定和系统分解,生物质秸秆直燃发电系统可以划分为秸秆收集和预处理子系统、秸秆运输和存储子系统、秸秆燃烧发电子系统和废弃物处理子系统四个部分。利用对各个子系统所涉及的生产活动的经济和碳排放行为分析,本文识别出了影响生物质发电项目经济效益和碳减排效益的因素。并对各个影响因素之间的关联性进行了分析。项目的区位选择是生物质发电项目选址过程中面临的首要问题,本文采用区位适宜度评价方法选择生物质发电项目建设运营最适宜区位。生物质发电项目经济效益和碳排放总量的影响因素分析为项目区位适宜度评价建立了评价指标选择集,结合现有对生物质发电项目评价研究中所采用的指标集合的分析,本文进一步分析了各评价指标的社会认可度,筛选出社会认可度较高的评价指标来构建生物质发电项目区域适宜度评价指标体系。考虑到生物质发电项目区位选择过程中各个区位及各个企业对项目经济效益和碳排放指标的偏好不同造成的生物质发电项目区位选择过程中指标权重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本文利用情景分析的方法,设定了三种不同情景下各个指标的权重分配情况。对于生物质秸秆直燃发电项目的定址决策,本文在现有研究基础上建立了一个多目标混合整数规划模型。以生物质发电项目的经济效益最优和项目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总量最少为规划目标,通过系统分解分析过程中所得到的项目生产活动的经济投入和碳排放输出结果,构建相应的经济和碳排放总量计算公式。以生物质秸秆原料供应、原料的运输为主要约束条件。生物质发电项目运营过程中,各个区域所提供的生物质秸秆总量不能超过区域秸秆的实际可获得量,同时,在经济性和碳排放最少的原则下,各个区域运输至电厂的秸秆原料总量还不能超过电厂的原料需求总量。综合上述条件,本文建立了生物质发电项目的定址模型。针对上述区域适宜度评价和项目定址模型,本文利用实际案例对模型的应用条件进行了分析。根据案例分析的结果,碳排放因素对生物质发电项目区位选择和项目定址的结果均有一定的影响,碳排放指标的权重越大,评价结果与仅考虑经济效益等指标的评价结果的差异越大。同时,考虑了生物质发电项目碳排放因素影响的项目定址模型在其科学性和完整性上均比仅考虑经济效益的定址模型有所提高。
董聪[5](2014)在《基于不确定性优化方法的能源环境系统规划模型研究》文中指出对于我国大中型城市,能源系统管理中的供需矛盾、能源结构不合理、能源分配失调、减排控制不力和能源技术落后等障碍带来了一系列能源、经济、环境和社会问题。而且,数据、报告和相关研究显示,在未来的几十年内,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这些问题还有进一步加剧的趋势,从而制约我国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由此,需要开展能源与环境系统综合规划,为能源开发与利用、能源结构优化、能源合理调配、环境质量改善和能源技术革新等决策问题提供科学依据。然而,能源与环境系统规划面临诸多挑战。在能源储量及时空分布、能源技术发展、气候变化、环境容量、社会经济规划和国际能源格局等因素的交互作用下,将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能源以及风能、太阳能和核能等可再生能源,通过能源生产、输配、利用和减排等多级时空调配过程,满足包括工业生产、居民生活、市政、商业、交通等在内的终端需求,从而实现能源、经济、环境和社会综合效益的最大化。其中,系统内部因子多重属性及其多层互动关系呈现出显着的不确定性和动态特征。此外,由于人类认知水平的局限性,致使因素的定量表征具有不确定性和时空异质性。进而,使得以实现能源、经济、环境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能源政策分析和战略制定过程异常复杂。传统的能源模型大都缺乏对这些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准确反映,并且国外成熟技术由于对我国具体国情考虑不足而难以适用。因此,本研究以我国大中型城市能源与环境系统管理中的具体问题为目标,从能源、环境、经济和社会系统耦合分析的角度出发,针对多重不确定性、复杂性和动态性等一系列技术难点和挑战,开发一套不确定性能源环境系统优化方法体系,并以北京市和齐齐哈尔市为例,为其能源系统规划及节能减排等决策问题提供了科学依据。具体包括:(1)针对电力系统中电力供需矛盾问题,将极小极大遗憾规划方法与区间规划整合起来,建立不确定性条件下的电力系统规划模型,将电力供需风险定量化,有效权衡电力生产目标与实际需求间的矛盾,产出切实可行的电力规划方案。(2)为处理能源系统中存在的高度不确定性,引入射线区间理论,建立基于模糊射线区间规划方法的能源系统规划模型,该模型可扩宽决策空间,增强系统稳定性,产生更强健的系统结果,提高能源规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3)在对城市能源系统展开全面分析的基础上,开发不确定条件下的北京与齐齐哈尔市能源系统规划模型。在北京市能源模型中采用区间机会约束规划、模糊规划、违约风险分析、情景分析和能源替代效应,产出可再生能源利用和污染气体减排情景下的能源规划方案。针对齐齐哈尔能源系统的特征,建立基于区间规划、鲁棒优化与贝叶斯预测方法的齐齐哈尔能源模型,不仅提高了模型的稳定性与能源需求预测的准确性,而且可以定量分析经济增长对能源系统的影响,为齐齐哈尔的能源规划提供决策支持。结果显示新开发的不确定性能源系统规划模型,在反映处理系统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特征上相较于过去的优化方法有很大创新,增强系统的稳定性和规划结果的可行性.此外,本研究还补充了完全适于我国国情的不确定性能源模型研究,为决策者提供科学有效的经济结构调整、能源优化配置、能源技术组合以及环境污染控制等方面的规划方案。
靳瑞峰[6](2013)在《沿海化工园区工业防灾规划技术方法探析》文中研究表明沿海化工园区经济作用显着,地理位置特殊,深受以风暴潮为主的海洋灾害与以有毒易燃物泄漏和燃爆灾害为代表的工业灾害的双重威胁,进而严重影响到沿海城市的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沿海化工园区综合防灾规划的完善迫在眉睫。笔者在查阅大量相关文献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利用“3S”数字信息技术和数学模型方法,进行了沿海化工园区工业防灾规划的相关探索分析。本文构建了以工业灾害为核心的沿海化工园区灾害链,在明确各灾害链环的致灾方式和防御对策的基础上,提出沿海化工园区灾源断链减灾的综合防灾规划策略,实行层层断链、步步减灾从而争取将灾害消灭在萌芽状态,或通过一系列及时的工程和非工程措施减少灾害负能量在灾害链环上的传递。本文以灾源监测预警、区域风险评估和应急疏散救援等方法为核心,构建了沿海化工园区工业防灾规划系统。系统对工业灾源实时监测并对异常状态自动报警,结合园区的基础地理信息及应急资源信息,对潜在灾害进行灾源等级和灾害范围评估,在此基础上优化工业灾源布局并划分沿海化工园区防灾功能分区,以指导园区物质空间规划和应急疏散救援方案的制定。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沿海化工园区发生工业灾害企业的人员心理行为进行现场调查、数理统计和软件分析,得出灾发时受灾人员的心理反应、行为模式和对疏散路线的选择情况。基于此并结合对沿海化工园区现有疏散通道和避难场所的防灾问题分析,提出区域内防灾空间的优化设计方法。最后以天津南港工业区一期规划为例,分析防灾空间优化设计方法在消防专项规划中的应用。
姜省[7](2012)在《近代广东四邑侨乡的城镇发展与形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四邑地区位于广东省的中部,是我国着名的侨乡。近代这里发展出了可观的中小城镇群,其层级完善,空间结构清晰。中心城镇和小城(圩)镇经历市政改良,形成了以骑楼为特征的、具有典型岭南地域特征的市容市貌。本文对近代四邑地区的重要城镇进行了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的研究,构建了区域城镇体系-城镇整体空间布局-城镇内部空间结构--公共空间与公共建筑的研究体系。与此相对应,以近代四邑侨乡城镇的等级规模、空间分布和结构特征为研究前提,对中心城镇的选址、整体空间形态进行了研究,并对其以骑楼街市为主、以公共空间与公共建筑为标志的内部空间结构进行了分析。同时,关注近代市政规划与管理对城镇空间形态的控制和引导作用,较为全面的阐释了近代四邑地区城镇的近代化特征。首先,以近代四邑侨乡的商业经济繁荣为切入点,对其城镇层级分布进行了研究,将近代四邑地区的城镇归结为中心城镇、小城(圩)镇两个层级。在此基础上分析其城镇体系的空间分布特征,对其数量、等级、规模、密度、空间分布与结构特点进行了总结,并总结其与侨乡经济、交通网络、地方社会力量间的关系。第二,对近代四邑侨乡城镇的市政管理与规划监管进行了分析,对各县工务部门的职能、机构设置、例规章程以及监督管理方法进行了研究,认为有效的市政管理和科学的城镇规划是近代四邑城镇发展的重要推动。不仅促进了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的发展,也加快了公共空间和公共建筑的建设。受益者负担制度的普遍推行则是城镇基础设施近代化的有力保障。第三,对中心城镇和小城(圩)镇城镇形态特征进行了分析,总结了中心城镇的位置、空间分布与扩展的特征,认为连城式、组团式、带形是近代四邑侨乡中心城镇典型的整体空间格局。对城镇的内部空间结构——骑楼街市的基本构成、道路网络的形态特征进行了分析,提出街坊式布局、格网式布局、条带式布局三种道路格局是近代四邑中心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形态。小城(圩)镇的空间结构以骑楼街复合圩场为特点,是传统坐商与圩廊相结合的大型圩市形态的延续。以典型的中心城市——台山城为例,分析了其在近代城市职能转型之后,城市整体空间的扩展,其格局转变为以旧县城为中心向东西两翼扩展的组团式形态。城市中部和西翼的内部空间以均质特征格网式道路网和拼贴街坊式道路网为主体,形成了网络交错,自成一体的商业空间形态;城市东翼为三大中学构成的文教区,城市周边则被三大城市公园环绕,具有花园城市的特点。第四,从微观层面上研究了近代四邑地区的公共空间发展与公共建筑建设。公园是近代四邑地区的重要公共空间,对其选址、空间布局和艺术特征进行了研究,其中西合璧的空间布局和设施配置体现了中国社会文化的近代转型。同时,关注了近代四邑地区数量众多、规模宏大、建设精美的文化教育建筑和医疗建筑、市政建筑等,对其功能布局、建筑形态特征进行了研究,认为热衷公益的传统与强国富民的社会理想是近代四邑地区城镇公共空间和公共建筑快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孙晓峰[8](2012)在《海南岛东部环岛城市带复合防风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海南岛的台风灾害,除去风害本身,还酿成海口、文昌等城市严重的城市内涝、流域中上游泥石流、滑坡等灾害,全岛基本所有水库受损,一段时间内全岛对内、对外,海、陆、空交通基本断绝,这些灾害对海南岛东线黄金海岸带的旅游及其他核心产业造成毁灭性打击,灾害所到,满目疮痍。在海南岛这个承载区域内,台风灾害的综合性防治研究已迫在眉睫刻不容缓,相应的复合防风策略的制定也应与“国际旅游岛”的战略地位相匹配。研究区域选址于海南岛东部环岛城市带,本文首先从海南岛概况入手,对研究区域状况,自然地貌状况中的地理、气候、资源、环境状况进行分析。重点讲述了海南岛古典建城思想,及其内涵的防风、防洪思路与策略,发现海南古村落、城镇中的“同”字形聚落、船型屋等都具有很好的防风和防洪功能,其原理可为今后的城市建设提供依据,近代海南标志性的骑楼除具有适应本地气候特征的优点外,也有防风方面的特征体现,同样也是良好的参考对象。对灾害的综述,是为了更好地研究本文的主要落脚点—海岸带。海岸带自全球化以来,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引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海南岛而言,海岸带更是集中了几乎所有的现代智能,东部环岛城市带这条黄金旅游带上,更是集中了全岛文化、经济、产业等几乎所有职能,各种软条件可谓得天独厚。同样这个区域,也是我国台风主要登陆与影响区域,城市的快速发展与台风复合灾害的不断加剧之间的矛盾,成为制约这条海岸带发展的主要因素,也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台风灾害的分析,因本文研究区域,遭受的是台风所引起的复合灾害的侵袭,包括风暴潮、台风雨、城市内涝、泥石流、河流洪泛等灾害,故防御策略也应采用多样化、综合性的手段。城市作为有机体存在,城市正常运行受城市问题与城市风险的干扰,外力作用下,尤其是自然灾害发生时,城市风险的集中爆发会导致城市系统的崩溃,造成巨大的破坏。所以台风灾害的防御应从区域到城市,由街区到建筑,整体而言,就是宏观、中观、微观防风策略的结合,这样才能建构“立体化”综合防风策略。宏观层面,以海南岛东部环岛城市带所在区域为研究对象展开论述。首先,从区域规划层面展开,涉及防灾减灾架构包含内容的分析,及相关影响因素的渗透,如灾害经济学方面。相关策略,即将应急预案、防灾策略提升至区域角度,从更高层面观察及提出预案,本文从海南省城镇体系规划方面,对研究区域内带状城市控制的策略,以避免城市由海岸带、交通线向腹地无限延伸,并堵塞生态通廊。其次,法律法规层面展开,我国自古以来,是典型的大陆国家,从上至下,缺少海洋意识,体现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就是缺乏海岸带、近海海疆及海陆关系方面的法律法规。论文从现实问题的归纳,到欧美法系的概况,再到相关评价体系的简介,直至落实到海南本地区域,为当地相关法制建设提供依据。第三,前文可知,研究区域内包含多类职能,本文对区域内的各项主要职能的防灾诉求进行分析概括,处于首位地即统筹海陆疆域规划,将海岸带视为整体存在,然后展开防灾分析。包括航天工业方面、沿海工业布局方面、高铁等快速交通方面、港口的综合利用方面及围海造地方面。第四,生态环境方面的综合利用,包括环岛生态林带设置、契合生态建设的城市防风策略、全岛性区域化的河湖水系规划等。第五,信息技术与数据模拟技术的应用,通过模拟技术将信息数据库内的数据直观化,有利于非专业的城市决策者对灾害的源起、路径等有更为直观的概念。中观层面,落实于城市空间层面。在进行城市风险评估后,进行空间层面的防灾规划与策略的实施。包括建设场地的选择、城市生命线及防洪设施的建设、城市救灾分级的定义等。之后将着眼点落实于具体的规划方面,包括各大城市总规层面、防风林及海岸带的维护、河道湿地规划的具体手段等。继而展开对城市布局与选址的论述,包括城市建筑选址、城市设计中的防灾手段、道路职能分化及台风避难所的特殊要求等。城市标识、照明等细节,也决定着城市救灾效率的高下,本文也给予简要说明论证。微观层面,先对风所涉及的部分原理进行概述,基于此,运用风洞试验与数值模拟技术,对海口市两栋高层及其周边建筑群进行分析,得出建筑群中突兀建筑、不规则(超)高层或大体量建筑不利于城市防风,需加以规避的结论。在结论之上分析建筑防风的合理措施及其他影响因子。之后论述城镇与风的关系,分析城市密度与风速、城镇中的气流循环、通过城市设计手段改善通风、建筑通风设计策略等本地化策略,以满足生活要求。综上,期望本文的研究,建构一个法制完备,宏观、中观、微观各层面相结合、生态环境保护良好且具有研究区域地域特征的“立体化”复合防风策略。
程荃[9](2012)在《欧盟新能源法律与政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欧盟新能源法律与政策为研究对象,对欧盟新能源法律与政策的构成、目标、原则以及内容进行了较为系统地分析。在对欧盟新能源法律政策体系总体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欧盟对能源次级立法的划分,从四个方面分别探讨了欧盟的可再生能源法律政策、核能法律政策、节能与能效法律政策以及新能源参与能源市场竞争的有关法律政策,并分析有关立法的特点与不足,评析欧盟的最新立法和提案。通过深入研究欧盟的新能源法律与政策体系,分析中国新能源法律与政策的不足,借鉴欧盟新能源法律与政策的成功经验,提出了改进中国有关法律政策的建议。欧盟采用法律与政策相结合的方式促进和规范新能源的发展,一方面发挥法律所特有的调节、控制、管理、惩罚、引导等功能,另一方面利用政策更为灵活、多样的特点,有效引导新能源领域各类主体的行为。欧盟可再生能源法律政策已具有较完整的体系,既有表明政策导向的能源战略作为指导,又分别在可再生能源发电、供热制冷、运输方面形成了具体的立法框架,同时对风能、生物燃料等能源类型也进行了专门的立法规范。另外,在欧盟和成员国层面上有效选择和组合财政政策工具,在可再生能源的资助政策方面有了长足发展。《建立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缔造了欧盟成员国和平利用核能的合作框架,它在一个集中的监控系统下保证了欧盟核能的供应安全。欧盟围绕《建立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的重点行动领域发展核能的次级立法和政策,主要集中在核能共同企业、核能研发和知识传播、核安全、原料供应、核原料安全管制等方面。欧盟一直重视核安全立法,尤其是近几年在核设施安全、放射性废物和核废料安全、辐射防护基本安全方面都采取了最新的立法措施。欧盟在2011年3月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后,加快推进核安全方面法律和政策的制定进程,确保欧盟核能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正常发展。提高能源效率可以替代增加能源供给,因此能源效率在很多方面被看做欧洲最大的能源资源。欧盟节能与能源效率法律政策覆盖范围广,涉及终端使用能效、建筑物能源表现、用能产品标签、热电联产和用能产品的生态设计五大方面,次级立法以指令和条例为主。欧盟节能与能源效率的政策工具较多,包括与工业的自愿协议,向消费者提供信息,委员会支持项目等。在资助政策方面,欧盟主要使用公共基金、市场基础上的工具以及私人支持基金三类工具,分别形成了各具特点的资助项目。2011年欧盟提出新的能源效率立法提案,体现了对分散在各领域的节能与能源效率法律政策进行整合的趋势,并要采取有法律约束力的行动,促使成员国在节能和能源效率方面执行更为有效的措施。欧盟法律政策体系的制度设计在欧盟内部能源市场一体化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它既是欧盟应对能源安全方面挑战的重要工具,也是促进新能源发展的主要措施,更是实现欧盟可持续发展目标必不可少的条件。从第一次能源改革方案到第三次能源改革方案,欧盟内部能源市场自由竞争已经深入到市场的各个环节,并把电力、天然气、可再生能源、核能等部门都融入到统一的内部能源市场中,有利于新能源进入能源网络,参与市场竞争。这种竞争需求也为欧盟节能和能源效率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契机,促使欧盟通过一系列节能和能效计划来提高其内部能源市场的整体能源效率。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欧盟新能源法律政策已经具有前瞻性、全面性、协调性等显着特点。新能源在未来仍将是欧盟法律政策发展的重要领域。欧盟新能源法律政策呈现出五大发展趋势:欧盟将通过发展新能源法律政策推动经济复苏;能源效率是未来新能源法律政策的中心;欧盟将进一步完善内部能源市场,确保新能源在内部市场自由流动;新能源将是欧盟技术创新的重点领域;欧盟将发展新能源国际合作的全面战略。随着中国经济的较快发展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能源需求不断增长,构建稳定、经济、清洁、安全的能源供应体系面临着重大挑战。中国新能源的发展需要完善能源法律制度,为增加能源供应、规范能源市场、优化能源结构、维护能源安全提供法律保障。欧盟在可再生能源、核能、节能与能源效率以及市场竞争等新能源法律政策方面的丰富经验,对中国的新能源法律政策建设具有借鉴意义。中国可以从重视承担有区别的责任、加强立法研究、探索新能源法律政策体系、增强新能源法律政策执行力、协调运用政策工具以及加强国际合作等方面入手,逐步完善新能源立法和政策制定,为实现我国的能源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法律和政策基础。
臧秀清[10](2010)在《城市生活垃圾多循环处置系统的构建与效益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城市人口的日益增多,垃圾围城现象日益严重,城市生活垃圾的科学处置已迫在眉睫。本文在循环经济理念的指导下,在对国内外文献进行系统的分析与评述基础上,采用系统分析、定性与定量分析以及规范与实证研究结合的研究方法,重点对城市生活垃圾多循环处置系统(Municipal Solid Waste Multi-recycle Treatment System,即MSWMRTS,下同)的构建及其效益进行了研究。本文主要进行了以下研究工作。本文依据循环经济基本原理以及城市生活垃圾处置的规律,界定了城市生活垃圾多循环处置系统的概念,明确了本文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分析了城市生活垃圾处置系统中的效益,阐述了效益与效用的区别。分析了城市生活垃圾传统处置方式和现存系统存在的弊端,指出了建立城市生活垃圾多循环处置系统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通过研究,从多循环处置系统的内动力和外推力角度,分析了城市生活垃圾多循环处置系统的形成机理,指出了该系统运行的七个特征。论证了生活垃圾产生量与垃圾处置系统选择的关系,在分析影响垃圾产生因素的基础上,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法,建立了垃圾产生量预测模型。根据城市生活垃圾多循环处置系统的运行特征,提出了构建该系统的目标和原则,按照城市规模和垃圾产生量,设计了不同层次的城市生活垃圾多循环处置系统,并分别从技术、组织、人才、法律等几个方面提出了保障措施。分析了焚烧处置方式的利弊,指出了解决焚烧方式易引起大气污染的措施是实施良好的垃圾源头分类。界定了城市生活垃圾多循环处置系统的无形效益内涵,对其按系统内无形效益和系统外无形效益进行了划分,并分析了该系统运行的驱动力。根据投入产出原理,通过引入平衡项,构造了城市生活垃圾多循环处置系统内部效益投入产出表。根据MSWMRTS运行特点,构建了MSWMRTS内部效益产出的评价模型,证明了MSWMRTS内部具有良好的“低投入高产出”特性。提出了建立MSWMRTS外部无形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根据城市生活垃圾多循环处置系统的形成机理,设计了MSWMRTS外部无形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问卷调查进行了指标体系结构的修正。通过AHP法(即层次分析法)确定了指标权重,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了MSWMRTS的外部无形效益评价模型,并进行了模拟演练以验证模型的科学性。分析了城市生活垃圾多循环处置系统无形效益的表现形式,并依据无形效益的传递原理,给出了MSWMRTS无形效益近似计算公式。以北京市城市生活垃圾处置系统为例,通过分析判断,该系统属于MSWMRTS的一种,并对系统内外部无形效益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方法是科学合理的、可行的。
二、影响海滨电厂厂址选择的几个因素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影响海滨电厂厂址选择的几个因素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新形势下的沿海核电厂址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厂址概况 |
1.1 地理位置 |
1.2 建设规模 |
1.3 交通运输条件 |
2 厂址选择特点分析 |
2.1 利用沿海次区域的区位优势 |
1) 拆迁工程量较小, 规划限制区实施难度小。 |
2) 对水环境影响小 |
3) 有利于深水岸线的合理使用 |
4) 海上运输条件好 |
5) 具备海水淡化条件 |
2.2 非硬质岩地基的应用 |
2.2.1 地震条件 |
2.2.2 工程地质条件 |
2.2.3 地基适宜性 |
2.2.4 非硬质岩地基的研究成果 |
2.3 采用超大型海水冷却塔 |
2.3.1 基本条件 |
2.4 方案研究 |
2.5 推荐方案 |
2.6 有效降低土石方工程量 |
2.7 统筹规划, 集约用地 |
3 结论 |
(2)城市工业遗产的结构性保护与旅游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总体思路框架 |
第2章 理论基础及相关文献综述 |
2.1 基本概念 |
2.1.1 工业遗产 |
2.1.2 工业遗产旅游 |
2.1.3 工业遗产结构性保护 |
2.2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2.2.1 工业遗产研究 |
2.2.2 工业遗产旅游研究 |
2.3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2.3.1 工业遗产研究 |
2.3.2 工业遗产旅游研究 |
第3章 城市工业遗产结构性保护评价系统 |
3.1 工业遗产结构性保护评价系统构建原则 |
3.2 评价系统模型与要素分析 |
3.2.1 评价系统模型的建立 |
3.2.2 评价因子探索 |
3.3 城市工业遗产结构性保护与旅游关系 |
3.3.1 工业遗产保护是开发工业遗产旅游的重要目标 |
3.3.2 工业遗产的结构性保护有利于全面提升旅游活动质量 |
3.3.3 健康的旅游活动可以促进工业遗产的结构性保护 |
第4章 实证分析:大连市工业遗产保护与旅游利用调查 |
4.1 工业遗产旅游的社会感知调查 |
4.2 大连工业遗产及其旅游开发现状 |
4.2.1 大连工业遗产的历史形成 |
4.2.2 大连工业遗产保护以及再利用现状 |
4.2.3 大连工业遗产的空间分布特征 |
4.3 基于结构性保护的大连工业遗产旅游评价 |
4.4 大连工业遗产旅游问题透析 |
4.4.1 工业遗产旅游与现代工业旅游利用分散,缺乏统一的规划 |
4.4.2 工业遗产空间整合不全面,旅游利用不集中 |
4.4.3 工业遗产旅游利用类型单一,缺乏完整性 |
4.4.4 保护主体作用发挥不充分 |
第5章 城市工业遗产旅游结构优化的路径选择 |
5.1 整合工业遗产旅游与现代工业旅游 |
5.2 区域旅游合作机制的建设 |
5.3 工业遗产旅游线路设计 |
5.4 发挥老工业企业及其工业社区的主体性作用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权重调查问卷 |
附录B 工业遗产旅游的社会感知调查 |
致谢 |
(3)基于OpenSees的核电站取水结构地震反应与易损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水结构抗震研究综述 |
1.3 核电站地震易损性研究综述 |
1.3.1 核电站地震概率安全评价方法概述 |
1.3.2 核电站地震易损性研究现状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5 本文技术路线 |
2 OpenSees软件平台 |
2.1 OpenSees简介和框架体系 |
2.1.1 OpenSees简介 |
2.1.2 OpenSees框架体系 |
2.2 建立有限元模型 |
2.2.1 材料本构模型 |
2.2.2 截面恢复力模型 |
2.2.3 单元模型 |
2.3 非线性分析 |
2.4 结果记录与后处理 |
2.5 本章小结 |
3 核电站取水结构的地震反应及抗震性能分析 |
3.1 引言 |
3.2 水结构概况 |
3.3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3.3.1 计算模型 |
3.3.2 材料本构模型参数 |
3.3.3 截面纤维的划分 |
3.3.4 结构质量矩阵 |
3.3.5 结构竖向荷载 |
3.3.6 结构阻尼矩阵 |
3.3.7 输入地震波 |
3.4 结构地震反应分析 |
3.4.1 周围土体地震反应 |
3.4.2 水结构地震反应 |
3.5 水结构抗震性能评估 |
3.5.1 变形性能评估 |
3.5.2 抗剪承载能力评估 |
3.6 本章小结 |
4 基于可靠度的取水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 |
4.1 引言 |
4.2 基于可靠度的结构易损性分析原理 |
4.2.1 地震易损性分析原理 |
4.2.2 基于可靠度的地震易损性分析原理 |
4.3 结构极限状态响应面的建立 |
4.3.1 响应面法的原理和计算步骤 |
4.3.2 建立响应面函数 |
4.3.3 试验设计与响应面拟合结果 |
4.4 基于可靠度计算方法的地震易损性曲线 |
4.4.1 中心点法 |
4.4.2 验算点法(JC法) |
4.4.3 蒙特卡洛法 |
4.4.4 三种计算方法的对比 |
4.5 取水结构地震易损性评估 |
4.6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4)考虑碳排放因素的生物质发电项目选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注释表 |
缩略词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主要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
2.1 选址理论及方法 |
2.1.1 选址理论的发展 |
2.1.2 项目区位选择 |
2.1.3 项目定址方法 |
2.1.4 生物质电厂选址 |
2.2 碳排放分析及其测度 |
2.2.1 碳足迹 |
2.2.2 碳计量 |
2.3 生命周期理论 |
2.4 项目管理理论 |
2.4.1 项目及项目管理 |
2.4.2 工程项目管理 |
第三章 我国生物质发电项目的现状 |
3.1 主要发展阶段 |
3.1.1 第一阶段:研究、试验阶段(1987~2005年) |
3.1.2 第二阶段:快速发展阶段(2006~2010年) |
3.1.3 第三阶段:成熟阶段(2011~) |
3.2 我国生物质发电相关政策及项目分布 |
3.2.1 我国生物质发电相关政策 |
3.2.2 我国生物质发电项目区域分布 |
3.3 我国生物质发电项目现有问题及其溯源 |
3.3.1 我国生物质发电项目现存问题 |
3.3.2 我国生物质发电项目现存问题溯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我国生物质发电项目选址的影响因素 |
4.1 生物质发电系统 |
4.1.1 发电系统的边界及构成 |
4.1.2 发电系统的输入、输出 |
4.1.3 发电系统的生产过程 |
4.1.4 生物质发电项目建设运营所需设备设施 |
4.2 影响因素识别 |
4.2.1 技术因素 |
4.2.2 经济因素 |
4.2.3 社会因素 |
4.2.4 环境因素 |
4.2.5 碳排放因素对生物之发电项目的影响 |
4.3 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 |
第五章 生物质发电项目的区位选择方法 |
5.1 生物质直燃发电项目区位选择评价指标设计 |
5.1.1 指标设计的原则 |
5.1.2 现有的生物质发电相关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
5.1.3 指标关联分析 |
5.2 生物质直燃发电项目区位选择指标体系 |
5.2.1 生物质发电项目区位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5.2.2 指标权重确定 |
5.3 评价方法 |
5.3.1 区位因素选择集 |
5.3.2 多属性分析 |
5.3.3 数据采集及其处理 |
第六章 生物质发电项目的定址模型 |
6.1 几个影响因素的进一步分析 |
6.1.1 装机规模与原料需求量 |
6.1.2 原料需求量与收购半径 |
6.1.3 收购半径与运输能耗 |
6.2 模型构造 |
6.2.1 基本模型构建 |
6.2.2 成本偏好下的模型 |
6.2.3 碳排放偏好下的模型 |
6.3 生物质秸秆发电项目定址的现实条件约束 |
第七章 应用研究 |
7.1 问题背景 |
7.2 数据来源 |
7.2.1 项目区位选择 |
7.2.2 项目定址决策 |
7.3 结论与讨论 |
7.3.1 结论 |
7.3.2 敏感性分析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
8.1.1 主要结论 |
8.1.2 对策建议 |
8.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5)基于不确定性优化方法的能源环境系统规划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路线 |
1.5 论文结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能源环境规划模型的研究进展 |
2.2 城市能源环境系统规划的研究进展 |
2.3 不确定性优化方法在能源环境规划中的应用的研究进展 |
2.3.1 模糊规划在能源环境规划中的应用 |
2.3.2 随机规划在能源环境规划中的应用 |
2.3.3 混合区间规划在能源环境规划中的应用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能源环境系统复杂性分析 |
3.1 能源环境系统的多层次和互动性 |
3.2 能源环境系统的动态性和突变性 |
3.3 能源环境系统的不可逆性和非线性 |
3.4 能源环境系统的不确定性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区间参数极小极大遗憾值规划方法的电力系统规划模型研究 |
4.1 基于混合整数区间规划方法的生物质发电规划模型研究 |
4.1.1 研究背景 |
4.1.2 规划方法 |
4.1.3 模型建立与求解 |
4.1.4 案例研究 |
4.1.5 结论 |
4.2 基于区间参数极小极大遗憾值规划方法的电力系统规划模型研究 |
4.2.1 研究背景 |
4.2.2 规划方法 |
4.2.3 案例研究 |
4.2.4 结论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模糊径向区间规划方法的能源环境系统规划模型研究 |
5.1 模糊区间规划方法理论及其在能源环境系统规划中的应用 |
5.1.1 研究背景 |
5.1.2 规划方法 |
5.1.3 模型建立 |
5.1.4 模型求解 |
5.1.5 结果分析与讨论 |
5.1.6 结论 |
5.2 模糊径向区间规划方法理论及其在能源环境系统规划中的应用 |
5.2.1 研究背景 |
5.2.2 规划方法 |
5.2.3 模型建立 |
5.2.4 模型求解 |
5.2.5 结果分析与讨论 |
5.2.6 结论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不确定性优化方法的北京市能源环境系统规划模型研究 |
6.1 基于区间机会约束规划和减排情景分析方法的北京市能源环境系统规划模型研究 |
6.1.1 研究背景 |
6.1.2 北京市能源环境系统概述 |
6.1.3 模型建立 |
6.1.4 模型求解 |
6.1.5 结果分析与讨论 |
6.1.6 结论 |
6.2 基于模糊区间参数-违约分析-能源替代效应方法的北京市能源环境系统规划模型研究 |
6.2.1 研究背景 |
6.2.2 规划方法 |
6.2.3 模型建立 |
6.2.4 结果分析讨论 |
6.2.5 结论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基于贝叶斯鲁棒区间参数规划方法的齐齐哈尔市能源环境系统规划模型研究 |
7.1 研究背景 |
7.2 贝叶斯鲁棒区间参数规划方法理论 |
7.2.1 鲁棒区间参数规划方法 |
7.2.2 贝叶斯预测方法 |
7.2.3 贝叶斯鲁棒区间参数规划方法 |
7.2.4 求解方法 |
7.3 贝叶斯鲁棒区间参数规划方法在齐齐哈尔市能源环境系统规划中的应用 |
7.3.1 齐齐哈尔市能源环境系统概况 |
7.3.2 模型建立 |
7.3.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贡献与创新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沿海化工园区工业防灾规划技术方法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探析缘起 |
1.1.1 探析背景 |
1.1.1.1 方向确定 |
1.1.1.2 国际背景 |
1.1.1.3 国内背景 |
1.1.2 提出问题 |
1.1.2.1 工业灾害严重 |
1.1.2.2 自然灾害频发 |
1.1.2.3 放大效应显着 |
1.1.3 探析意义 |
1.1.3.1 保障经济安全 |
1.1.3.2 确保公共安全 |
1.1.3.3 保护生命安全 |
1.2 探析基础 |
1.2.1 城市防灾规划理论综述 |
1.2.1.1 灾害系统理论 |
1.2.1.2 防灾规划理论 |
1.2.2 化工园区防灾文献综述 |
1.2.2.1 机理策略分析 |
1.2.2.2 数字方法分析 |
1.2.2.3 规划设计分析 |
1.2.3 城市综合防灾文献综述 |
1.2.3.1 既有研究动态 |
1.2.3.2 数字技术应用 |
1.2.3.3 防灾空间优化 |
1.2.3.4 沿海城市防灾 |
1.2.4 动态总结以及探索起点 |
1.2.4.1 研究动态总结 |
1.2.4.2 本文探索起点 |
1.3 论文体系 |
1.3.1 概念界定 |
1.3.1.1 沿海化工园区 |
1.3.1.2 工业减灾防灾 |
1.3.1.3 综合防灾规划 |
1.3.2 主要创新 |
1.3.2.1 策略创新 |
1.3.2.2 方法创新 |
1.3.2.3 技术创新 |
1.3.3 逻辑建构 |
1.3.3.1 框架搭建 |
1.3.3.2 实验方法 |
第二章 沿海化工园区工业防灾规划机理策略探索 |
2.1 地理环境特征与灾害间能量转移 |
2.1.1 自然地理环境 |
2.1.1.1 地理位置 |
2.1.1.2 地质地貌 |
2.1.1.3 水文气象 |
2.1.1.4 土壤植被 |
2.1.2 能量转移理论 |
2.1.2.1 理论综述 |
2.1.2.2 能量伤害 |
2.1.2.3 能量致灾 |
2.2 沿海化工园区灾害链式反应机理 |
2.2.1 灾害主要类型 |
2.2.1.1 自然灾害 |
2.2.1.2 人为灾害 |
2.2.1.3 复合灾害 |
2.2.2 灾害一般特征 |
2.2.2.1 高频度与群发突发性 |
2.2.2.2 强区域性与高扩张性 |
2.2.2.3 高灾损与致灾复杂性 |
2.2.3 灾害链式反应 |
2.2.3.1 灾害链阐释 |
2.2.3.2 灾害链构成 |
2.2.3.3 灾害链危害 |
2.3 沿海化工园区灾源断链减灾策略 |
2.3.1 含义机制与结构 |
2.3.1.1 基本含义 |
2.3.1.2 系统结构 |
2.3.2 致灾环断链减灾 |
2.3.2.1 工业致灾因子 |
2.3.2.2 断链减灾技术 |
2.3.3 诱发环断链减灾 |
2.3.3.1 风暴潮灾危害 |
2.3.3.2 断链减灾技术 |
2.3.4 损害环断链减灾 |
2.3.4.1 工业灾害后果 |
2.3.4.2 断链减灾技术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沿海化工园区工业防灾规划系统程序分析 |
3.1 沿海化工园区工业防灾规划系统 |
3.1.1 系统框架设计 |
3.1.1.1 原则策略 |
3.1.1.2 防灾类型 |
3.1.1.3 防灾阶段 |
3.1.1.4 防灾手段 |
3.1.2 系统结构设计 |
3.1.2.1 基础信息单元 |
3.1.2.2 监测预警单元 |
3.1.2.3 风险评估单元 |
3.1.2.4 应急方案单元 |
3.1.2.5 中央控制单元 |
3.2 沿海化工园区工业防灾规划程序 |
3.2.1 基础资料调查阶段 |
3.2.1.1 工业灾源调查 |
3.2.1.2 脆弱目标调查 |
3.2.1.3 应急资源调查 |
3.2.2 区域风险评估阶段 |
3.2.2.1 灾源等级评估 |
3.2.2.2 灾害范围评估 |
3.2.2.3 防灾功能分区 |
3.2.3 防灾规划预案阶段 |
3.2.3.1 物质空间规划 |
3.2.3.2 疏散救援方案 |
3.3 沿海化工园区工业防灾规划方法 |
3.3.1 灾源等级评估 |
3.3.1.1 分级程序 |
3.3.1.2 影响因子 |
3.3.2 灾害范围评估 |
3.3.2.1 影响区域计算 |
3.3.2.2 扩散影响因素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沿海化工园区工业防灾规划技术方法集成 |
4.1 疏散心理行为分析 |
4.1.1 调查信息统计 |
4.1.1.1 个人信息特征 |
4.1.1.2 相关知识基础 |
4.1.1.3 安全教育状况 |
4.1.1.4 行为心理统计 |
4.1.2 统计结果分析 |
4.2 防灾空间规划技术 |
4.2.1 疏散通道规划设计 |
4.2.1.1 防灾问题分析 |
4.2.1.2 疏散性能评估 |
4.2.1.3 规划设计原则 |
4.2.2 避难空间规划设计 |
4.2.2.1 适宜性能评价 |
4.2.2.2 场所规划设计 |
4.3 消防规划设计技术 |
4.3.1 防护安全间距 |
4.3.1.1 热辐射作用 |
4.3.1.2 有毒火羽流 |
4.3.1.3 易燃蒸汽云 |
4.3.1.4 爆炸冲击波 |
4.3.1.5 规范和标准 |
4.3.2 消防规划设计 |
4.3.2.1 消防给水设计 |
4.3.2.2 本地消防力量 |
4.3.2.3 本地环境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沿海化工园区工业防灾规划技术方法应用 |
5.1 概况与总体消防布局 |
5.1.1 规划项目概况 |
5.1.1.1 区位分析 |
5.1.1.2 自然条件 |
5.1.1.3 建设概况 |
5.1.1.4 规划概况 |
5.1.2 总体消防布局 |
5.1.2.1 主要布局原则 |
5.1.2.2 火灾风险等级 |
5.1.2.3 具体布局要求 |
5.2 消防队站与设备规划 |
5.2.1 消防支队规划 |
5.2.1.1 消防等级 |
5.2.1.2 消防支队 |
5.2.1.3 指挥中心 |
5.2.2 消防站规划 |
5.2.2.1 陆上消防站 |
5.2.2.2 海上消防站 |
5.2.2.3 航空消防站 |
5.2.2.4 集中泡沫站 |
5.2.2.5 企业自建消防站 |
5.2.3 消防设备规划 |
5.2.3.1 消防车辆 |
5.2.3.2 消防器材 |
5.3 消防通道与供水规划 |
5.3.1 消防通道规划 |
5.3.1.1 区域消防通道 |
5.3.1.2 区间消防通道 |
5.3.1.3 区内消防通道 |
5.3.1.4 紧急状态专用车道 |
5.3.1.5 其他消防通道 |
5.3.1.6 临时避难设施 |
5.3.2 消防供水规划 |
5.3.2.1 消防用水量 |
5.3.2.2 消防水源 |
5.3.2.3 供水管道系统 |
5.3.2.4 消防给水管道及消火栓规划 |
5.3.2.5 消防供水动力源规划 |
5.3.2.6 消防废水规划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一:灾源断链减灾策略 |
6.2 结论二:工业防灾规划系统 |
6.3 结论三:规划技术集成应用 |
6.4 后续研究 |
附录:沿海化工园区工业防灾规划设计技术集成 |
一、建筑结构防火防爆设计 |
㈠防火防爆布局 |
㈡材料耐火性能 |
㈢建筑防火构件 |
㈣ 厂房防爆结构 |
二、建筑室内防烟排烟设计 |
㈠ 火灾烟气控制 |
㈡ 屋顶排烟设计 |
㈢ 喷淋建筑排烟 |
三、问卷调查方案 |
㈠ 调查目的 |
㈡ 调查对象 |
㈢ 调查方法 |
㈣ 问卷设计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7)近代广东四邑侨乡的城镇发展与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中国近代城镇与研究成果 |
1.1.1 中国近代城镇的概念和内涵 |
1.1.2 中国近代城镇的研究成果 |
1.1.3 研究成果述评 |
1.2 四邑侨乡与研究成果 |
1.2.1 侨乡与四邑侨乡 |
1.2.2 四邑侨乡的研究成果 |
1.3 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框架 |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意义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近代四邑侨乡城镇发展的条件 |
2.1 四邑侨乡的自然地理条件 |
2.1.1 四邑侨乡的地形地貌特征 |
2.1.2 四邑侨乡的气候条件 |
2.2 近代四邑侨乡的形成 |
2.2.1 近代四邑侨乡形成的经济基础 |
2.2.2 近代四邑侨乡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
2.3 近代四邑侨乡的经济特征 |
2.3.1 侨汇支持下的消费型经济 |
2.3.2 近代四邑侨乡社会的经济门类与发展 |
2.4 近代四邑侨乡的社会特征 |
2.4.1 近代四邑侨乡的地方自治 |
2.4.2 近代四邑侨乡的社会力量与特征 |
2.5 近代四邑侨乡的文化特征 |
2.5.1 四邑侨乡的传统文化特征 |
2.5.2 近代四邑侨乡的文化特征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近代四邑侨乡的城镇体系与分布特征 |
3.1 清代四邑侨乡的市镇体系特点 |
3.1.1 清代四邑侨乡的市镇发展 |
3.1.2 清代四邑侨乡市镇体系的层级 |
3.1.3 清代四邑侨乡市镇体系的空间分布与结构 |
3.2 近代四邑侨乡城镇发展的基础 |
3.2.1 城市发展与城市衰落理论 |
3.2.2 侨汇侨资的支持 |
3.2.3 近代地方政府的有效组织与推动 |
3.2.4 近代四邑侨乡的交通机械化与城镇地理区位的变迁 |
3.3 近代四邑侨乡城镇体系的演变与特征 |
3.3.1 近代四邑侨乡城镇的职能分化 |
3.3.2 近代四邑侨乡城镇的位序-规模(Rank-Size)分布 |
3.4 近代四邑侨乡城镇体系的空间分布特征 |
3.4.1 近代四邑侨乡城镇体系的扩展 |
3.4.2 近代四邑侨乡的中心城镇以台山、开平最为密集 |
3.4.3 近代四邑侨乡的中心城镇呈“T”字形的空间分布 |
3.4.4 近代四邑侨乡中心城镇的外向发展 |
3.4.5 近代四邑侨乡城镇双城隔江争利的布局 |
3.4.6 近代四邑侨乡城镇空间分布的变形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近代四邑侨乡的市政制度与城镇管理 |
4.1 中国传统的城市管理与近代市政的发展 |
4.1.1 中国传统城市的管理 |
4.1.2 近代中国市政的发端 |
4.2 近代中国对西方市政的学习与尝试 |
4.2.1 近代欧美市政改革与运作 |
4.2.2 中国对近代市政理论的学习途径 |
4.2.3 近代中国大型城市的市政改良成果 |
4.3 近代四邑侨乡的市政管理机构与运作 |
4.3.1 城际关系理论与近代四邑侨乡的市政制度 |
4.3.2 近代广州的市政管理与架构 |
4.3.3 近代四邑侨乡的市政制度 |
4.4 近代四邑侨乡城镇市政管理的成果 |
4.4.1 城镇建设与管理的例规章程 |
4.4.2 进行地形测绘 |
4.4.3 进行城镇规划设计 |
4.4.4 法制化管理推进建筑设计与营造 |
4.4.5 受益者负担制度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近代四邑侨乡城镇的形态特征与空间结构 |
5.1 中国传统城市的形态特征 |
5.1.1 关于城市形态的三种主要理论 |
5.1.2 中国传统城市的形态特征 |
5.2 四邑侨乡传统城镇的形态特征 |
5.2.1 四邑侨乡传统城镇的选址 |
5.2.2 四邑侨乡传统城镇的整体形态与空间结构 |
5.3 近代四邑侨乡中心城镇的整体空间形态特征 |
5.3.1 近代四邑侨乡中心城镇的位置 |
5.3.2 近代四邑侨乡中心城镇的整体空间特征 |
5.4 近代四邑侨乡城镇的内部空间结构 |
5.4.1 城市道路系统与格局 |
5.4.2 以骑楼街市为主体的中心城镇形态 |
5.4.3 以骑楼街复合市场为特征的小城(圩)镇形态 |
5.5 近代台山城的形态演变与特征 |
5.5.1 明清新宁城的形态特征 |
5.5.2 近代台山城的发展与形态演变 |
5.5.3 近代台山城的形态特征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近代四邑侨乡城镇的公共空间与公共建筑 |
6.1 近代城市政府主导的城镇公共空间和公共建筑发展 |
6.2 近代四邑侨乡中心城镇的公园建设与特征 |
6.2.1 公园在近代中国的意义 |
6.2.2 近代中国公园的发展 |
6.2.3 近代四邑侨乡的的城镇公园发展与建设 |
6.3 近代四邑侨乡城镇的公共建筑发展与特征 |
6.3.1 文教建筑 |
6.3.2 市政建筑 |
6.3.3 交通建筑 |
6.3.4 医院建筑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近代四邑侨乡城镇发展演变的动因与当代意义 |
7.1 近代四邑侨乡城镇发展与建设的动因 |
7.1.1 市政改良成功的范型:广州的影响 |
7.1.2 近代城市规划理论的流行与影响 |
7.1.3 近代四邑侨乡的商业繁荣促进城镇发展与建设 |
7.1.4 近代四邑侨乡的社会力量左右城镇发展进程 |
7.1.5 近代四邑侨乡的文化转型加快城镇公共空间与公共建筑建设 |
7.1.6 近代市政管理制度化与房地产商业化保障城镇建设的推进 |
7.2 近代四邑侨乡城镇形态演化的当代意义 |
7.2.1 区域经济的发展促进中小城镇的繁荣 |
7.2.2 以华侨为代表的民智、民力的重要作用 |
7.2.3 城镇建设的时代性与科学性 |
7.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8)海南岛东部环岛城市带复合防风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宏观背景 |
1.1.2 地域背景 |
1.2 研究的来源、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的来源 |
1.2.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3 研究的创新点 |
1.3 研究范围 |
1.3.1 灾害研究 |
1.3.2 海岸城市带研究 |
1.3.3 复合防风策略 |
1.4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4.1 国内外滨海城市防灾研究概况 |
1.4.2 海南城建灾害史方面研究 |
1.5 研究内容及框架 |
第二章 海南岛东部环岛城市带概况 |
2.1 海南岛东部环岛城市带范围界定 |
2.1.1 海南岛宏观概况 |
2.1.2 海南岛东部环岛城市带 |
2.1.3 海南岛东海岸带概况 |
2.1.4 海南东部环岛城市带典型灾害区划 |
2.2 海南岛东海岸带自然条件分析 |
2.2.1 地理概况 |
2.2.2 气候概况 |
2.2.3 水资源 |
2.2.4 生态环境 |
2.3 海南岛城市建设与防灾发展史 |
2.3.1 古代传统建城时期 |
2.3.1.1 海南古聚落御风特征 |
2.3.1.2 中国古典城市特征在海南岛的体现 |
2.3.1.3 古典城市灾害防御思想体现 |
2.3.1.4 海南岛城镇建筑形态 |
2.3.2 “西学东用”时期 |
2.3.3 台风与海南岛东部建筑形态演变的关系 |
2.4 海南岛东岸台风灾害分析 |
2.4.1 原生次生灾害的影响 |
2.4.1.1 台风概况 |
2.4.1.2 台风灾害概况 |
2.4.1.3 台风灾害评估 |
2.4.2 衍生灾害形成的主导因素 |
2.4.2.1 生态破坏 |
2.4.2.2 地质变化 |
2.4.2.3 海平面变化 |
2.4.3 其他相关 |
2.4.3.1 防灾规划的另起着眼点 |
2.4.3.2 其他可发灾害 |
2.4.4 概念总结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海南岛东部环岛城市带区域防风策略分析 |
3.1 区域中的防灾规划布局 |
3.1.1 城市防灾概念框架 |
3.1.1.1 城市防灾减灾体系建构 |
3.1.1.2 灾害经济学的引入 |
3.1.2 区域防风减灾策略分析 |
3.1.2.1 现实中的问题 |
3.1.2.2 台风应急预案与防灾规划 |
3.1.2.3 “带状”城市状况的控制 |
3.2 近海海洋规划与城市防灾 |
3.2.1 海岸带综合管理体系 |
3.2.1.1 欧美海岸带规划相关法规示例 |
3.2.1.2 我国海洋相关法律法规 |
3.2.1.3 海岸带脆弱性评价方法 |
3.2.1.4 海岸带管理体系建构 |
3.2.2 区域职能划分对滨海区域的防灾规划的影响 |
3.2.2.1 统筹规划城市海陆疆域 |
3.2.2.2 沿海工业布局对滨海区域的影响 |
3.2.2.3 航天城及相关军事基地对区域防灾的影响 |
3.2.2.4 高速公路、高铁等高等级交通对防灾规划的影响 |
3.2.2.5 港口对腹地的防灾及规划作用 |
3.2.2.6 围海造田及垃圾填城区的特殊要求 |
3.3 全岛性生态环境规划 |
3.3.1 通过设置生态林带构建层级式防护体系 |
3.3.2 契合生态建设的城市防风策略 |
3.3.3 全岛性统一的河湖水系规划 |
3.4 新兴技术在防灾中的应用 |
3.4.1 城市灾害数据库的创建 |
3.4.2 数值模拟在城市防风中的应用 |
3.4.3 城市规划和防风防潮标准的科学建立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海南岛东部环岛城市综合防风规划探讨 |
4.1 城市中的灾害风险评价 |
4.1.1 灾害生态空间概念分析 |
4.1.2 城市核心区灾害风险特征及受灾空间分析 |
4.1.3 概念解析 |
4.2 城市建设中的防灾策略 |
4.2.1 选择对建筑抗风有利的场地和环境 |
4.2.2 城市应对台风等灾害的手段 |
4.2.2.1 确保“生命线工程”的安全 |
4.2.2.2 合理规划建设防洪设施 |
4.2.3 复合防风策略下的城市及交通职能分化 |
4.2.3.1 弹性城市的概念 |
4.2.3.2 多级救灾核心的分布 |
4.2.3.3 特殊地区防护 |
4.3 规划层面的防灾应用 |
4.3.1 总体规划层面的防灾辨析 |
4.3.1.1 海口 |
4.3.1.2 三亚 |
4.3.1.3 公园系统 |
4.3.2 针对性防灾措施的应用 |
4.3.2.1 防风林规划原理与应用 |
4.3.2.2 合理的海岸带维护 |
4.3.3 城市河道湿地规划 |
4.3.3.1 湿地的保护利用 |
4.3.3.2 城市河流生态缓冲区规划 |
4.3.3.3 规避强降水条件下城市内涝 |
4.3.3.4 地下水资源的保护 |
4.4 城市布局与选址中的防灾意向 |
4.4.1 城市布局与建筑选址的科学性 |
4.4.2 城市设计中的防灾手法应用 |
4.4.3 城市道路救灾职能分化 |
4.4.3.1 海岸带道路交通政策 |
4.4.3.2 道路救灾职能层级 |
4.4.4 台风高发区避难场的特殊要求 |
4.4.4.1 避难所设立的原则与策略 |
4.4.4.2 避难所抗风设计要求 |
4.5 城市防风御灾配套建设 |
4.5.1 城市防灾基础细节建设 |
4.5.2 城市设施布置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海南岛东部环岛城市建筑防风策略研究 |
5.1 城镇、建筑群与风的关系 |
5.1.1 城市密度和风速 |
5.1.2 城镇中的气流循环 |
5.1.3 通过城市设计手段改善通风 |
5.2 普通建筑与风的关系 |
5.2.1 建筑防风合理措施分析 |
5.2.2 其他相关影响因子分析 |
5.2.3 建筑通风设计策略 |
5.3 超高层建筑与风的关系 |
5.3.1 建筑物上风速与风压的计算 |
5.3.1.1 平均风特性 |
5.3.1.2 脉动风特性 |
5.3.1.3 相关定性研究 |
5.3.1.4 风洞试验介绍 |
5.3.2 风对某超高层建筑的作用分析 |
5.3.2.1 建筑力学模型的建立 |
5.3.2.2 不规则高层建筑的数值模拟分析对比 |
5.3.2.3 相关结论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未来海南岛东部环岛城市带空间规划与防灾策略设想 |
6.1 热带城市空间规划与防灾再认识 |
6.1.1 防灾规划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
6.1.2 问题的消解 |
6.2 热带城市结合防灾策略的城市规划 |
6.2.1 防灾策略框架 |
6.2.2 相关研究领域框架 |
6.3 热带城市防灾过程中的管理意识与手段 |
6.4 海南东部环岛城市带防风规划目标 |
6.5 全文总结 |
6.5.1 防风策略方面的研究总结 |
6.5.2 论文后续研究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海南岛登陆台风灾害实录 |
附录2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9)欧盟新能源法律与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 研究方法和框架 |
2 欧盟新能源法律与政策概论 |
2.1 欧盟新能源法律制度的构成 |
2.1.1 基本法确立欧盟新能源法律的根本规范 |
2.1.2 次级法使欧盟新能源法律深入和细化 |
2.2 欧盟新能源政策的构成 |
2.2.1 新能源政策决议 |
2.2.2 绿皮书和白皮书 |
2.3 欧盟新能源法律政策的目标 |
2.3.1 欧盟新能源法律政策目标的发展 |
2.3.2 当前欧盟新能源法律政策目标 |
2.4 欧盟新能源法律政策的原则 |
2.4.1 可持续发展原则 |
2.4.2 自然资源主权原则 |
2.4.3 和平利用原则 |
2.4.4 国际合作原则 |
2.4.5 透明度原则 |
2.5 小结 |
3 欧盟新能源法律政策与可持续发展 |
3.1 可持续发展与国际法 |
3.1.1 国际法领域可持续发展概念的发展 |
3.1.2 可持续发展的国际法原则 |
3.2 可持续发展与国际能源法 |
3.2.1 可持续发展与能源 |
3.2.2 国际能源法的概念与发展 |
3.2.3 可持续发展是国际能源法的基本原则 |
3.2.4 可持续发展与国际能源条约 |
3.3 可持续发展—欧盟新能源法律政策的目标与原则 |
3.3.1 欧盟法是可持续发展法律的先驱 |
3.3.2 可持续发展是新能源法律政策的目标 |
3.3.3 可持续发展是欧盟新能源法律政策的基本原则 |
3.4 小结 |
4 欧盟可再生能源法律政策 |
4.1 欧盟可再生能源概况 |
4.1.1 欧盟可再生能源概况 |
4.1.2 发展可再生能源对欧盟的意义 |
4.2 欧盟可再生能源法律政策的主要内容 |
4.2.1 欧盟可再生能源次级立法 |
4.2.2 欧盟可再生能源政策 |
4.3 欧盟可再生能源财政政策工具分析 |
4.3.1 税务减免 |
4.3.2 投资补贴 |
4.3.3 固定电价 |
4.3.4 配额和可交易的绿色证书 |
4.3.5 成员国财政工具应用情况 |
4.3.6 欧盟可再生能源财政政策工具评价 |
4.4 欧盟可再生能源法律政策评析 |
4.4.1 欧盟可再生能源法律政策的特点 |
4.4.2 欧盟可再生能源法律政策的不足 |
4.5 小结 |
5 欧盟核能法律与政策 |
5.1 《建立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 |
5.1.1 《建立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的签订 |
5.1.2 《建立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的目标 |
5.1.3 《建立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的结构 |
5.1.4 原子能共同体的使命与主要行动 |
5.1.5 组织机构 |
5.1.6 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的未来 |
5.2 欧盟核能法律与政策发展概述 |
5.2.1 核能共同企业法律政策 |
5.2.2 核能研发和知识传播法律政策 |
5.2.3 核安全法律政策 |
5.2.4 原料供应法律政策 |
5.2.5 核原料安全管制法律政策 |
5.3 2011 年核废料和放射性废物安全框架指令评析 |
5.3.1 欧盟制定新指令的背景 |
5.3.2 放射性废物和核废料安全框架指令主要内容 |
5.3.3 放射性废物和核废料安全框架指令的意义 |
5.4 2011 年基本安全标准指令提案评析 |
5.4.1 欧盟出台新指令提案的背景 |
5.4.2 2011 年基本安全标准指令提案的主要内容 |
5.4.3 2011 年基本安全标准指令提案评析 |
5.5 小结 |
6 欧盟节能与能源效率法律政策 |
6.1 欧盟节能与能源效率现状 |
6.1.1 能源效率与节能的概念 |
6.1.2 欧盟提高能源效率和节能的意义 |
6.1.3 欧盟节能与能效法律政策的发展过程 |
6.2 欧盟能源效率与节能法律政策概述 |
6.2.1 终端使用能效 |
6.2.2 建筑物能源表现 |
6.2.3 用能产品标签 |
6.2.4 热电联产 |
6.2.5 用能产品的生态设计 |
6.2.6 节能与能源效率项目 |
6.3 欧盟的节能和能源效率资助政策 |
6.3.1 公共基金 |
6.3.2 市场基础上的工具 |
6.3.3 支持私人资助 |
6.3.4 资助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
6.4 能源效率计划 2011 及新立法提案评析 |
6.4.1 当前欧盟节能和能源效率法律政策取得的成果 |
6.4.2 欧盟节能和能源效率法律政策面临的主要问题 |
6.4.3 能源效率计划 |
6.4.4 新能源效率立法提案 |
6.5 小结 |
7 欧盟内部能源市场法律政策与新能源 |
7.1 欧盟内部能源市场一体化的条约基础 |
7.1.1 三个共同体条约与欧盟能源市场 |
7.1.2 《单一欧洲法令》、《欧洲联盟运行条约》与能源市场一体化 |
7.2 欧盟能源市场竞争性法律政策的发展 |
7.2.1 能源市场的自然垄断理念 |
7.2.2 竞争观念引入欧盟能源市场 |
7.2.3 欧盟能源市场竞争的次级立法 |
7.3 欧盟第三次能源改革方案 |
7.3.1 第三次能源改革方案服从于新能源目标 |
7.3.2 欧盟第三次能源改革方案的主要内容 |
7.4 欧盟内部能源市场法律政策评析 |
7.4.1 结合能源战略目标进行内部能源市场立法 |
7.4.2 形成自成一类的内部能源市场法律体系 |
7.4.3 立法平衡欧盟及成员国的能源市场利益 |
7.4.4 以欧盟内部能源市场立法促建“能源法规共同空间” |
7.5 欧盟内部能源市场法律政策与新能源 |
7.5.1 新能源贯穿欧盟内部能源市场法律政策始终 |
7.5.2 欧盟内部能源市场一体化确立新能源安全观念 |
7.5.3 欧盟内部能源市场自由化改变了新能源的竞争地位 |
7.6 小结 |
8 欧盟新能源法律政策的主要特点及其发展趋势 |
8.1 欧盟新能源法律政策的主要特点 |
8.1.1 欧盟新能源法律政策的前瞻性 |
8.1.2 欧盟新能源法律政策的全面性 |
8.1.3 欧盟新能源法律政策的协调性 |
8.2 欧盟新能源法律政策的发展趋势 |
8.2.1 发展新能源法律政策推动经济复苏 |
8.2.2 能源效率是未来新能源法律政策的中心 |
8.2.3 确保新能源在内部市场自由流动 |
8.2.4 新能源是技术创新的重点领域 |
8.2.5 发展欧盟新能源国际合作全面战略 |
8.3 小结 |
9 欧盟新能源法律与政策对中国的启示 |
9.1 中国新能源形势及发展目标 |
9.1.1 中国面临的国际能源形势 |
9.1.2 中国新能源形势 |
9.1.3 中国新能源 2011-2015 年发展目标 |
9.2 中国新能源法律政策概况 |
9.2.1 综合性法律政策 |
9.2.2 可再生能源法律政策 |
9.2.3 核能法律政策 |
9.2.4 节能和能源效率法律政策 |
9.2.5 新能源电力法规政策 |
9.3 欧盟新能源法律政策对中国的启示 |
9.3.1 重视国际义务的承担 |
9.3.2 加强新能源立法研究 |
9.3.3 形成新能源法律政策体系 |
9.3.4 保障新能源法律政策执行 |
9.3.5 综合应用政策工具 |
9.3.6 促进中欧新能源合作 |
9.4 小结 |
参考文献 |
1. 中文连续出版物 |
2. 中文专着 |
3.中文译着 |
4.学位论文 |
5.英文连续出版物 |
6.英文专着 |
7.欧盟文件 |
A. 条约 |
B. 次级法 |
C. 其他文件 |
8.相关网站 |
A. 中文网站 |
B. 英文网站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目录 |
一、发表论文情况 |
二、科研项目情况 |
后记 |
附件 |
(10)城市生活垃圾多循环处置系统的构建与效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选题背景 |
1.2.1 垃圾资源化是城市生活垃圾多循环处置的原动力 |
1.2.2 提高环境质量是城市生活垃圾多循环处置的迫切要求 |
1.2.3 循环经济思想为城市生活垃圾多循环处置提供了理论依据 |
1.2.4 处置技术的进步为城市生活垃圾多循环处置提供了有力支撑 |
1.3 城市生活垃圾处置管理亟待解决的问题 |
1.3.1 城市生活垃圾处置系统缺乏长远规划 |
1.3.2 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水平低 |
1.3.3 城市生活垃圾处置能力不足且抑制力度过小 |
1.3.4 城市生活垃圾处置过程缺乏部门间的有效协调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1 研究的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评述 |
1.5.1 国外研究现状 |
1.5.2 国内研究现状 |
1.5.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6 研究方法 |
1.7 论文的主要内容及结构 |
1.7.1 论文的主要内容 |
1.7.2 论文的结构 |
第2章 城市生活垃圾多循环处置与效益分析的理论与方法 |
2.1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及处置方式 |
2.1.1 城市生活垃圾的分类 |
2.1.2 城市生活垃圾的成分 |
2.1.3 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置方式 |
2.2 城市生活垃圾处置中的循环经济理念 |
2.2.1 循环经济的内涵 |
2.2.2 循环经济思想的基本原理 |
2.2.3 循环经济操作过程的基本原则 |
2.3 城市生活垃圾处置系统的投入产出 |
2.3.1 投入产出的一般涵义 |
2.3.2 投入产出分析与基本模型 |
2.3.3 城市生活垃圾处置系统投入产出的特点 |
2.3.4 构造城市生活垃圾处置系统投入产出表需注意的问题 |
2.4 城市生活垃圾处置系统与效益 |
2.4.1 效益及其分类 |
2.4.2 效用与效益 |
2.4.3 城市生活垃圾处置系统中的效益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城市生活垃圾多循环处置系统(MSWMRTS)的形成机理 |
3.1 现存处置系统分析 |
3.1.1 传统处置方式分析 |
3.1.2 现存处置系统的弊端 |
3.2 多循环理念的提出 |
3.2.1 城市生活垃圾多循环处置的必要性 |
3.2.2 城市生活垃圾多循环处置的可行性 |
3.3 多循环处置系统的机理分析 |
3.4 MSWMRTS 的运行特征 |
3.5 垃圾产生量与垃圾处置系统的选择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预测与MSWMRTS 构建 |
4.1 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预测与构建多循环处置系统的关系 |
4.2 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的预测 |
4.2.1 影响城市生活垃圾产生的因素分析 |
4.2.2 预测方法的选择 |
4.2.3 垃圾产生量预测的多元回归分析 |
4.3 MSWMRTS 的构建 |
4.3.1 构建目标 |
4.3.2 构建原则 |
4.3.3 MSWMRTS 循环系统 |
4.4 MSWMRTS 的保障体系 |
4.4.1 MSWMRTS 的技术支撑 |
4.4.2 MSWMRTS 的组织保障 |
4.4.3 MSWMRTS 的人才保障 |
4.4.4 MSWMRTS 的法律保障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MSWMRTS 的效益分析 |
5.1 多循环处置系统的运行驱动力分析 |
5.1.1 多循环处置系统的内在驱动力分析 |
5.1.2 多循环处置系统的外在驱动力分析 |
5.2 MSWMRTS 的内部效益分析 |
5.2.1 MSWMRTS 的无形效益内涵 |
5.2.2 MSWMRTS 的内部效益投入产出分析 |
5.2.3 MSWMRTS 内部效益投入产出模型的建立 |
5.2.4 MSWMRTS 内部效益投入产出模型模拟检验 |
5.3 MSWMRTS 外部无形效益评价 |
5.3.1 MSWMRTS 外部无形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
5.3.2 MSWMRTS 外部无形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
5.3.3 MSWMRTS 外部无形效益指标体系结构 |
5.3.4 指标体系结构的修正 |
5.3.5 MSWMRTS 外部无形效益评价体系指标权重的选取 |
5.4 MSWMRTS 外部的无形效益评价模型 |
5.4.1 层次结构及评价集 |
5.4.2 MSWMRTS 外部无形效益的模糊综合评价 |
5.5 MSWMRTS 的无形效益 |
5.5.1 MSWMRTS 无形效益的体现 |
5.5.2 MSWMRTS 综合无形效益指标的计算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MSWMRTS 的实证分析 |
6.1 北京城市生活垃圾管理现状 |
6.1.1 北京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 |
6.1.2 北京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置管理系统 |
6.1.3 北京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置能力 |
6.2 北京城市生活垃圾多循环处置系统内部效益分析 |
6.2.1 北京城市生活垃圾处置系统的特点 |
6.2.2 北京城市生活垃圾多循环处置系统物质与资源流向图的构造 |
6.2.3 北京城市生活垃圾多循环处置系统内部效益验证 |
6.3 北京城市生活垃圾多循环处置系统外部无形效益评价 |
6.4 北京城市生活垃圾多循环处置系统的无形效益 |
6.5 北京城市生活垃圾多循环处置系统的综合评价 |
6.6 实证研究结果评价 |
6.7 本章小结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影响海滨电厂厂址选择的几个因素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形势下的沿海核电厂址选择[J]. 黄海华. 南方能源建设, 2019(01)
- [2]城市工业遗产的结构性保护与旅游利用研究[D]. 赵冬芳. 大连海事大学, 2015(02)
- [3]基于OpenSees的核电站取水结构地震反应与易损性分析[D]. 张轶群. 浙江大学, 2015(08)
- [4]考虑碳排放因素的生物质发电项目选址研究[D]. 闾浩.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5(07)
- [5]基于不确定性优化方法的能源环境系统规划模型研究[D]. 董聪. 华北电力大学, 2014(12)
- [6]沿海化工园区工业防灾规划技术方法探析[D]. 靳瑞峰. 天津大学, 2013(12)
- [7]近代广东四邑侨乡的城镇发展与形态研究[D]. 姜省. 华南理工大学, 2012(05)
- [8]海南岛东部环岛城市带复合防风策略研究[D]. 孙晓峰. 天津大学, 2012(05)
- [9]欧盟新能源法律与政策研究[D]. 程荃. 武汉大学, 2012(12)
- [10]城市生活垃圾多循环处置系统的构建与效益研究[D]. 臧秀清. 燕山大学, 2010(08)